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城鎮建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分析小城鎮生態環境現狀和需求,為小城鎮規劃建設中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依據。由于小城鎮特殊的地位特殊的構成特殊的生態環境,在規劃建設中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生態環境問題。當前,小城鎮生態環境現狀有幾種情況
(1)小城鎮生態環境配套設施落后,資金投入不足,環境污染大。鎮區道路、配套設施不完善,鄉鎮企業排污減廢經費少手段差,街面臟、亂、差影響鎮容鎮貌,不少小城鎮仍然處于農村集鎮狀態,環境污染相當嚴重。
(2)環境管理十分薄弱,大多數小城鎮沒有環境保護機構和意識,工作人員嚴重不足,忽視了小城鎮自身的綠化建設和生態建設,環境檢測和環境監理工作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以上存在的問題嚴重阻礙城鎮發展速度。小城鎮規劃建設需要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要求在開展城鎮規劃建設工作中,必須緊緊圍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特色經濟、改善生態環境三個方面的目標和任務。因此,森林資源、土地資源、水力資源、歷史遺跡以及自然景觀資源等等在被有效利用的同時需要加強保護。在美化山川河流、改造生態環境的同時,原生境保護不可忽視。需要在被保護資源長期演化或生長繁衍的生態環境下實施保護,避免因人為因素使其原有生態環境惡化,導致被保護資源遭到破壞。
2加強小城鎮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發展
2.1加強小城鎮環境規劃工作各地方應根據當地的情況,做好小城鎮環境規劃,指導小城鎮建設與發展。制定相應的鄉鎮工業污染防治規劃、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置規劃、農藥和化肥安全施用與污染防治規劃等等,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改變小城鎮原有的粗放型發展模式,向生態環境友好型發展,以改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維護生態環境功能為目標,把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建設發展相結合,統一規劃,加強法制管理,嚴格監管力度,實現小城鎮經濟、社會和環境三者的協調發展,防止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污染,從而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2發展循環經濟,提供生態產業水平。循環經濟是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指的是人與自然資源以及科學技術在資源投入的全過程中,將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經濟增長模式,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方式。當前,我國大部分小城鎮的企業已具備一定的發展規模,但是由于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夠,造成了大范圍內的環境污染。所以,必須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發展循環經濟。要鼓勵農民結合農業結構調整發展城郊綠化,要加大推廣開發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科學使用化肥、減少環境污染,同時,合理耕作,實行用地和養地相結合,發展現代化生態農業。從新技術著手,從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廢棄物的無害處理等幾個方面來發展小城鎮經濟。
2.3加強小城鎮環境綜合治理重點抓好公路、河流兩側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業廢料、農業物秸稈等固體廢物的處理;加大對地處大、中城市郊區、風景名勝區、重點旅游區周邊的小城鎮生態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治理,注重空氣污染和水污染問題,提高垃圾和污水處理率;加強農業和農村的污染治理。各個地方要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監督,嚴格控制畜禽養殖的廢物排放,認證貫徹《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管理方案》,搞好重點區段秸稈禁燒任務的落實,推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積極探索農藥、化肥、農膜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徑,促進農用化學品的合理使用;強化鄉鎮企業環境管理。引導鄉鎮工業適當集中,建立工業小區,實行集中管理,集中處理污染。對規模不經濟的污染企業要嚴格處理限制其發展,對產業結構不合理、污染嚴重治理無效果的,要予以停止。逐步在鄉鎮工業企業中推行清潔生產。要進一步加強鄉鎮企業環境管理,加大對國家強制關停或淘汰的“15小”及國家產業政策命令淘汰的鄉鎮企業的監督檢查,防止其死灰復燃。嚴格資源開發的環境管理。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把自然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控制在最低限度,對已造成的生態破壞要限期予以治理和恢復。
論文摘要:小城鎮建設時解決貧困問題和“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能有效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社會經濟資源配置,增加農民收入,推動城鄉社會經濟統籌發展。目前,云南小城鎮建設在布局、規模、建設質量、經濟發展等方面還存在許多突出問題,本文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加快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的對策,旨在促進云南小城鎮建設的健康發展及“三農”問題的有效解決,加快全面小康社會的建設進程。
小城鎮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村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城鎮建設可以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推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為發展二、三產業提供條件,創造良好投資環境,促進農村非農產業的合理布局與健康發展,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云南作為我國西南邊陲的民族省份,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和小城鎮建設有了較快發展,城鎮化水平從1978年的12.2上升到2003年的26.6,但仍遠低于全國40.5的平均水平。從某種意義上說,云南的貧窮就是農村的貧窮,云南的落后就是農村的落后。因此,實施城鎮化戰略,加快小城鎮建設,對有效破解貧困問題和“三農”問題,推動云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云南小城鎮建設的現狀及存在的突出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云南小城鎮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建設速度加快。1999年至2002年,全省小城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34億元,年均33.5億元,到2002年底,全省各種小城鎮已達1419個,建制鎮發展到547個。同時,從1999年開始,省政府每年拿出3000萬元資金專門用于扶持100個小城鎮建設。與過去相比,全省小城鎮體系初步得到調整,基礎設施水平進一步提高,許多小城鎮改變了過去幾十年不變樣、“以路為市”、“有房無路”等落后狀況,小城鎮的聚集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不同程度地增強。然而,目前云南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水平仍不高,尤其農村貧困面大,2002年底,全省仍有261個鄉尚未解決溫飽問題,貧困人口高達1050萬人。由于受現有發展基礎的制約,云南小城鎮建設中仍然存在許多突出問題。
1.小城鎮發展不平衡,地域分布差異較大。由于云南境內山高谷深,94的國土面積為山區半山區,只有6的壩區(山間平原),各地的歷史文化、經濟基礎和地理環境存在較大差異,造成全省城鎮分布極不平衡。2002年,全省16個地州市中位于滇中、經濟發達程度較高和地理環境較好的昆明、曲靖、玉溪和楚雄四州市集中了全省37.5的城市和39.9的建制鎮,建制鎮密度達22.7個/萬平方千米,遠高于全省13.9個/萬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而其它地區,特別是農村貧困人口較為集中的昭通、文山、思茅、迪慶、怒江等地州則因經濟欠發達和地理環境及位置相對較差而城鎮稀疏,建制鎮密度不到8個/萬平方千米,城鎮化水平較低,小城鎮對當地經濟文化的推動作用十分有限。
2.小城鎮規模偏小,功能不全,經濟基礎薄弱。由于小城鎮基本按行政管理權限和區劃分布,空間布局不合理,加上投資分散和重復建設,導致小城鎮規模偏小。2002年底云南包括建制鎮在內的1419個各類小城鎮中,90左右都是鄉鎮政府所在地,小城鎮平均面積和人口分別為0.45平方千米和4656人,建制鎮為0.84平方千米和6000人。由于規模小,各類要素的聚集能力差,市場發育不足,城鎮功能難以完善,對周邊農村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較弱,二三產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不發達,經濟基礎的薄弱導致小城鎮的就業空間十分狹小,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作用十分有限。
3.小城鎮規劃建設水平低,基礎設施落后。很多小城鎮的布局缺乏科學合理的長遠規劃,存在盲目鋪攤子的現象,往往形成沿公路干線延伸的城鎮帶,房屋低矮占地面積過大,建筑沒有特色和品味,生產、生活區混雜,沒有進行合理的城鎮內部功能分區,環境臟、亂、差問題比較突出,影響了城鎮的整體外觀,加大了環境治理的難度。另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缺乏相應的供水、供電、環衛等配套設施和郵電、通訊、金融、保險、文教、衛生等公共服務,投資環境較差,難以吸引外來投資和人才,而且建設資金短缺仍然是制約云南小城鎮發展的突出問題。
4.相關政策不配套,障礙性制度改革滯后。城鎮現有行政管理體制與小城鎮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管理上的條塊分割、多頭管理導致行政管理效率低下,很多問題難以協調解決。尤其是城鄉分割的戶籍管理制度、社會保障制度、計劃生育政策、住房制度等成為農民離土進城的重要制度障礙。同時,農村以集體所有制為主的土地產權制度改革滯后也使農村勞動力轉移缺乏擠出力量,農民“離鄉不離土”、候鳥似的“兩棲人”較為普遍,成為影響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小城鎮聚集的重要制約因素。
二、加快云南小城鎮建設,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對策
小城鎮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和制度政策環境與之相適應。為了促進云南小城鎮的健康發展,真正發揮其在解決“三農”問題中應有的重要作用,目前應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優化布局,突出重點,分層次非均衡發展小城鎮。云南是一個山區、民族省份,各地自然條件、人口規模、經濟基礎和發展潛力有很大差異,因此小城鎮建設必須改變過去按行政區劃各自為政、遍地開花的做法,確立“控制城鎮數量、擴大鎮區規模、提高建設質量”的基本發展思路,在科學規劃、合理布局的基礎上分階段、有重點地組織實施。首先,以現有縣城為骨干,同時選擇基礎較好、條件具備、有較大發展潛力的建制鎮作為小城鎮建設的重點,實行重點扶持、壯大規模、提升層次、完善功能的發展戰略,實現以點帶面,使農村剩余勞動力和其它各項生產要素有序地向城市和這部分優先發展的小城鎮聚集,形成規模效應,增強輻射能力,強化對周圍城鎮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其次,在抓好重點小城鎮建設的基礎上,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對一般小城鎮的發展也應積極給予扶持引導。對目前經濟發展水平一般但有發展前景的小城鎮,應加強規劃制定和實施的監督與引導,在適度擴大規模的基礎上重點提高小城鎮的建設質量,逐步打牢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對經濟基礎十分薄弱、不具備發展條件的小城鎮以及過近過密、分布不合理的小城鎮,可進行行政區劃調整,撤并鄉鎮,必要的可實行易地搬遷、轉移安置,這樣既可以保護生態環境,減少縣鄉財政負擔,也可以集中力量,優化配置有限的建設資源。
2.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發展有特色和個性的小城鎮特色是小城鎮的靈魂,而小城鎮的規劃建設過程正是小城鎮特色形成的重要時期。各地應圍繞把云南建成“民族文化大省、綠色經濟強省和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國際大通道”的戰略目標,高起點、高標準地制定小城鎮發展規劃,在立足城鎮長遠發展、增強城鎮綜合功能的基礎上,努力在塑造城鎮特色上下功夫,使各個小城鎮的建筑群體景觀、市政設施、園林綠化等都能充分體現當地的自然環境、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等豐富內涵,具有自己鮮明的個性特征,切忌貪大求洋、盲目模仿發達地區的做法。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堅持先規劃、后建設,長遠規劃、分步建設的原則,注重土地資源的合理節約使用,重視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加強污染治理,增強綠色意識,增加綠色空間,營造和諧的人居環境,促進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增強小城鎮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大力加強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基礎設施是衡量小城鎮發展質量和水平的重要標志,是保證小城鎮各項功能正常發揮的基本條件,必須把完善基礎設施作為小城鎮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針對目前云南小城鎮基礎設施落后的現狀,結合發展要求,下一步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應放在完善能源供給、供水排水、道路交通、郵電通訊、垃圾處理,搞好鎮區綠化美化、環境衛生,積極發展文教衛生事業等方面,以優化小城鎮的發展環境。同時,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小城鎮的市場體系,根據當地的資源、產業優勢和市場供需狀況培育相關的專業市場、特色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搞好市場配套建設及相關服務,使市場成為帶動小城鎮及周圍農村地區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加速器”,以增強小城鎮對人口和產業的聚集功能。
4.積極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促進鄉鎮企業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沒有經濟的發展,小城鎮將失去內在發展動力,而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是小城鎮經濟發展的根本出路。云南小城鎮必須立足資源、區位、交通、人文等方面優勢,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產業為依托,選準和培育優勢產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具體而言,有較好工業基礎和交通區位優勢的小城鎮可選擇工業型小城鎮的發展模式;有商品集散傳統和地理區位優勢的小城鎮可走商貿型小城鎮的發展道路;有較好農業生產條件、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的小城鎮,可大力發展農副產品的收購、加工、貯運等;有豐富自然或人文旅游資源、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小城鎮應以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還有一些小城鎮經濟結構和城鎮特色具有多重性和綜合性,則可建設成為綜合型小城鎮。總之,通過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使小城鎮經濟朝著主導產業突出、多業并舉、三次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的方向發展,增強小城鎮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等生產要素的聚集功能,并以此帶動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把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與促進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有機統一起來,促進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轉化,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關鍵詞: 山區城鎮城鎮規劃 城鎮特點小城鎮
中圖分類號:[F2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我國山區面積大,分布廣,交通不便,經濟落后,人口少,所以山區小城鎮經濟較為落后,人口密度小;同時在我國山區內部,小城鎮的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分布也極不平衡。我國東部山區相對于西部山區,經濟水平較高,人口密度較大。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國的山區經濟發展更為落后,有許多山區,還是未經開發或剛開始開發的處女地。即使是已開發的山區,小城鎮仍不失為山區經濟最發達的綠洲,它的發展就可以帶動周圍山區經濟的發展,它的停滯就會阻礙它周圍山區經濟的發展。因此,山區小城鎮在我國山區經濟建設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一、山區小城鎮規劃的理論基礎
山區城鎮是一個社會、經濟、文化等綜合的實體,因而其規劃過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城鎮社會學、經濟學、社會心理與行為科學、地理學、城鎮生態學、城鎮行政管理學等等,要不斷地吸取這些學科中的相關部分充實到城鎮規劃學的理論和實踐中。從經濟學的角度,研究資源在小城鎮上的配置問題,通過空間的合理布局,以較少的投入獲取較大的收益。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人在小城鎮中的相互關系,通過創造適當的空間避免社會沖突,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從行政學的角度,研究權力在小城鎮上的分配問題,通過政府的有效控制,來維護公眾利益,并以鎮為點,帶動、管理其所轄的鄉和村這個廣大的面。從地理學的角度,研究小城鎮有關要素在空間上的分布規律,通過改進小城鎮的體系布局和內部結構,提高小城鎮的綜合效益。從建筑學的角度,研究小城鎮規劃設計和建筑群體設計,創造實用經濟美觀的空間環境,保護地方風貌和民族特色。從生態學的角度,研究小城鎮的環境保護、污染的防治,如何調解生物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等。
二、山區小城鎮的特點
1、數量大、分布廣
從相關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我國山區小城鎮數量之大,而且它們星羅棋布地分布在我國國土上。
2、規模小、自然環境優越
山區小城鎮人口規模一般在數千人至20萬人之間,建設用地規模有限,但由于接近農村,與城市相比,除個別小城鎮由于鄉鎮工業建設忽視環境保護,污染嚴重外,多數小城鎮自然環境較好、環境容量較大。
3、承上啟下,聯系城鄉,是一定區域內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服務中心
目前大多數山區小城鎮為鄉鎮行政機構駐地,也是鄉鎮企業的基地及城鄉物資交流的集散點,一般都安排有商業服務業網點、文教衛生及公用設施等。
4、人口結構復雜,城鎮用地與農田用地交織在一起
在以工礦業為主的山區小城鎮中,非農業人口占城鎮人口的大多數,但在大多數建制鎮中,亦工亦農與農業人口卻占有較大的比重。城鎮流動人口多,瞬時高峰集散人口多,是其重要特點。
5、基礎設施不足、建筑質量較差
小城鎮一般供水和排水設施差,供電、通信設施基礎薄弱,公用工程設施標準較低,鎮區內公共綠地少,環境保護問題尚未引起廣泛的注意。
三、山區小城鎮規劃的特色
山區小城鎮也屬城鎮型居民點,其規劃的內容、方法也與一般城市相似。小城鎮也有其特色,如諸多山區小城鎮根據其產業特色,有不同的類型,如行政中心、商業集散、工貿城鎮、風景旅游、休閑養生、交通節點、旅游服務等,制定規劃時要突出其特色。目前許多山區小城鎮建設及改造還處于無序狀態,土地也缺乏管理。各地要逐步建立健全責任明確的管理機構,制定規劃管理辦法,防止土地資源的流失及建設性破壞。那么我們將如何體現山區小鎮的規劃特色呢,筆者近一年多來一直從事皖南山區小城鎮的規劃,將結合項目操作實際,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如何來打造城鎮特色。
1、利用建筑風格塑造城鎮特色
建筑是構成城鎮物質環境的載體,是由不同體量材質、色彩組成的功能實體。山區城鎮建筑特色主要是由群體形象聚合而成的整體環境觀感,而不是單一建筑的自我表現。應從一條街、一片生活區或者更大范圍去探討建筑形式的美觀,做到風格的統一和色彩的協調,而不能盲目追求仿古或崇洋,也不能搞古今中外大拼盤、大雜燴。要提倡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去創造適合本地需要的、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傳統的、鄉土的、民族的、大眾的)建筑形式和風格。“千年古村”朱旺村位于皖南山區城鎮旌德縣境內,村莊不僅自然環境優越,背依群山,形成“三山環抱,一水穿村”的景觀格局,而且村內現存47座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我們在從事朱旺村村莊保護規劃的工作中,緊緊抓住村莊內古建筑集中的特點,對村莊內的重點古建筑提出自己的保護規劃方案及改造方案,利用獨特的建筑風格去塑造村莊的特色。
2、利用傳統文化塑造城鎮特色
民族的本土文化積淀是山區城鎮的精神風貌的體現,是真正屬于小城鎮的內在的本質特色,是別的地方學不去的。與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鎮受到的經濟沖擊要小得多,所以還有幸保留了較多的文化傳統。城鎮之美,美在生態;城鎮之勝,勝在人文。在城鎮建設中,要摒視觀念,強化文化意識,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尤其在山區小城鎮規劃工作中要注重文化意蘊的合理保護和開發,以及現代人文的硬件和軟件建設。筆者曾有幸參與過旌德縣俞村鎮的總體規劃的編制工作,在編制過程中我們曾充分挖掘其文化特色,那就是農家樂旅游文化,以旅游帶動其城鎮經濟發展,它凸現了自然、純樸、寧靜的主題,滿足了人們走出城市、親近自然的心理。通過農家樂的休閑旅游活動,可以讓置身其中的人們親身感受現代農民生活和農村鄉土氣息,對塑造城鎮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利用自然山水塑造城鎮特色
山區小城鎮規劃應重視自然地貌和景觀形態,將自然環境和人工建筑巧妙結合,相得益彰,可利用自然地形坡度,依山就勢進行建設,既可減少土方,節約投資,又能形成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建筑景觀。在城鎮建設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略加整理,巧奪天工結合城鎮周邊的山水要素,在道路布局上依山就勢,隨崗就坡,宜直則直,宜曲則曲,建筑順其布局,在建筑單體上建筑小品規劃設計建設中用不等高差的崗坡,營造錯落有致的建筑景觀,體現出其不意山區小城鎮小而巧,小而精,小而雅,小而美的清秀和神韻。筆者曾經參與過皖南山區城鎮廣德縣柏墊鎮總體規劃的編制,柏墊鎮位于廣德縣西南部,周圍群山環抱,汭河穿鎮而過,是個典型的山區城鎮,其城鎮用地規模與發展方向都受到地形限制,在城市設計規劃編制過程中,項目組充分利用了自然山水來塑造城鎮特色,巧用周圍低矮丘陵來打造景觀視廊,效果良好。
四、山區小城鎮建設和規劃存在的問題
山區小城鎮建設速度在加快,但較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卻在拉開差距。而且,由于地域較偏僻,經濟尚貧困,加之一些傳統思想觀念的禁錮,山區小城鎮建設還存在不少亟需解決的問題。存在問題主要是:
1、城鎮規劃不夠科學
目前,我國山區城鎮總體規劃普遍存在空地少、綠化少、街道狹窄、商住混雜及公眾活動場所不足等不良現狀,使新的規劃難以實施。而由于山區鎮經濟基礎薄弱,有的鎮偏重于眼前利益,在新區開發中搞“短期行為”,多賣地皮多收錢,個別的甚至隨意變動規劃,改變用地性質,城鎮規劃實施不嚴格,產生了布局不合理、欠科學等癥結。
2、市政設施配套滯后
山區城鎮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大多滯后。主要表現在供電、供水、通訊等設施沒有及時完善,有的連道路也未修好,污水無處排放。文化、體育、教育、衛生等設施相對缺乏。
3、城鎮管理不相適應
由于規劃管理隊伍人員不足且素質不高,加之城鎮管理規章不健全,執行不堅決,管理時緊時松。而且城鎮市民意識不強,文明程度不高,還不同程度反映出臟、亂、差,在一些鎮亂搭、亂建、亂修、亂放、亂擺、亂賣的現象時有發生,使山區小城鎮的文明衛生形象大受影響。
4、建設資金十分缺乏
山區縣僅靠有限的地方財政及以地生財等遠不能解決城鎮建設所需資金,招商引資步履艱難,資金投入與城鎮建設需要不相適應制約了山區小城鎮的發展,以致進展不平衡,中心鎮不突出,聚集力、幅射力不強。
5、建設中存在的環境問題
山區小城鎮規劃中存在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
(1)資源破壞和浪費現象嚴重。資源是經濟開發的物質基礎,山區小城鎮的發展不可能像大城市那樣長距離地調運原材料,而是需要以開發當地資源為主,因此資源利用的整體性和永續性至關重要。
(2)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總體環境質量差。我國的山區小城鎮大部分具有悠久的歷史,這些古老的城鎮本來基礎設施就不完善,加上近十幾年來規模迅速擴大,新的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原有的基礎設施又年久失修,造成許多城鎮缺水、少電、澇漬、臟亂,整體環境質量較差。
(3)環境污染日趨明顯,污染類型多樣化小城鎮的環境問題使環境污染日益成為一個嚴重的普遍性問題,難以控制和根治,隨之而來的是人們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程度不斷下降,山區小城鎮規劃的經濟效益被不斷抵消,最終與美好的發展初衷相背離。
五、關于山區小城鎮規劃的思考
山區小城鎮規劃與建設不僅是物質空間的規劃,還包含了經濟發展、文化進步、社會發展及社會安全和福利保障等多方面的內容。按規劃任務要求、內容和深度的不同,山區小城鎮規劃應分為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兩個階段。按小城鎮規劃的實施程序,其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方面:分析條件,正確定位;明確動力,制定目標;構筑框架,合理布局;安排時序,有序發展。
1、山區小城鎮的正確定位
山區小城鎮的正確定位,小城鎮的定位,分為等級定位和功能定位兩個方面。
(1)等級定位是確定山區小城鎮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地位。等級定位需要從區位條件、經濟社會聯系范圍、目前在全縣特別是相鄰城鎮中的經濟地位和未來發展的潛力中加以分析確定。首要明確的是屬于中心鎮還是一般鎮,兩者在發展目標和標準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
(2)功能定位是確定小城鎮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功能分工,以避免產業構成相同與重復建設。根據各城鎮不同的區位和資源條件、經濟社會基礎與發展潛力確定其功能分工。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山區小城鎮處在發展期,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變化,因此,各小城鎮的分工具有相對性,難以做出剛性的規定,山區小城鎮功能定位盡量簡單,突出其與其他城鎮相區別的主要功能,如工業型、旅游型、商貿型等。小城鎮的功能定位,要符合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打破原有的行政區劃,充分發揮衛星城和中心鎮的“發展極”的作用,帶動周邊鄉鎮相關產業的興起,以及周邊城鎮經濟、農村經濟的繁榮。這種帶動是一種市場型帶動,符合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因而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2、確定山區小城鎮的結構形態,合理布局
一般而言,山區小城鎮規模不大,經濟實力有限,小城鎮發展宜以集中緊湊的“團塊式”結構形態為主,即使是沿河、沿路的城鎮也不宜延伸得太長,以節省基礎設施投資,提高利用效率。鑒于當前著力培育中心鎮,擴大其人口規模,努力按中小城市標準加以建設,常采取“撤鄉并鎮”的做法,即將周圍的若干鄉鎮并入中心鎮。這就出現山區小城鎮結構形態的選擇問題。一般而言,在中心鎮和周圍鄉鎮的建設用地相連或基本相連的情況下,宜以團塊形態為主;中心鎮接納周圍鄉鎮的工業和產業,以中心鎮原有形態為主;被撤并的鄉鎮,作為中心村進行建設。在周圍鄉鎮有一定的規模和水平與中心鎮用地不足,功能需要擴散的情況下,小城鎮結構形態應以“組合式”為主,以中心鎮為核心,各鎮承擔不同的功能,通過加強各鎮之間的交通和經濟聯系來形成一個整體。構筑一個合理空間布局框架,是山區郊小城鎮規劃的核心內容。此規劃應以道路網為骨干,通過用地的合理布局和有效組織,構筑一個結構清晰、聯系緊密、交通便利、綠色環繞的城鎮空間。在結構布局中要合理確定和安排城鎮中心區。
3、城郊小城鎮的發展時序
小城鎮規劃期限一般在15—20年,還要適當考慮小城鎮的發展前景。規劃只是一種框架,一種引導,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控制。根據山區小城鎮規劃的直接指導作用,合理安排由近及遠的開發時序和近期建設至關重要。確定開發時序的依據,主要有當前城鎮發展和建設中的主要矛盾、產業和功能發展的漸進性、用地的聯系性和結構的靈活性、開發的難易程度、資金投入量和來源、區外條件關聯性等。
六、結語
特色是小城鎮建設的靈魂,城鎮規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旅游業的發展,小城鎮必須強調特色建設,小鎮規劃要做到建筑有風格,街道有景致,小區有品位,打造可持續發展的公園式小城鎮,展現出小城鎮特有的民俗風情、特色建筑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最佳適居地、旅游勝地,從而促進山區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建明,張高攀編著,旅游小城鎮旅游資源開發與保護,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9.12.
[2]方兆瑞主編,中國山區小城鎮與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實用全書,中國城市出版社,2000.05.
[3]陳嬈 田淑敏 何美麗 郭愛云 禹擁軍編著,如何搞好山區小城鎮建設.金盾出版社,2008.03.
[4]李兵營,從環境、經濟角度思考21世紀中國小城鎮規劃,城市建設與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7年
[5]白明華,關于小城鎮規劃建設問題,中國城市規劃學會2001年會論文集[C];2001年
關鍵詞:產業發展 產業結構 小城鎮 可持續發展
城鎮在我國是一個常用名詞,但實際上沒有統一的概念,甚至在引進Urbanization一詞時,我們仍泛化為城市化和城鎮化兩用。隨著交通擁堵、房價居高不下等大城市病的不斷暴露和擴大,2012年底,我國再次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戰略,城鎮化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2002年-2011年,中國城鎮化率從37.66%提升至51.27%,提高了13.6%,這十年平均經濟增速則為10.6%,簡單計算顯示,城鎮化率對經濟GDP的帶動為1:0.6,可以說中國的城鎮化對經濟的帶動作用是十分顯著的。
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典型的區域不均衡特征,鑒于此,有別于傳統的集中城市化的發展模式,東部、西部、中部在發展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應有不同的側重,東部地區告別大城市化,以中小城鎮為發展的重點,中部通過組建中小城市群的方式集中發展,西部則集中優勢發展重點城市。然而,在我國目前小城鎮發展仍大多采用傳統的發展理念—承接大城市部分功能,在這種方式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戰略恐怕是難以為繼的,導致出現鬼城和睡城等不均衡現象。
北京市房山區竇店鎮是2002年國家六部委評定的全國重點中心鎮,2003年北京市重點中心鎮。同時,竇店鎮經歷了從以房地產市場為支撐到全力發展高端制造業的轉變,從而實現了小城鎮的全面可持續發展。為此,本文以竇店鎮為小城鎮的樣板,分析產業對于小城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竇店鎮發展條件
竇店鎮隸屬北京市房山區,位于京南35公里處。全鎮總面積64.58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萬余人,規劃鎮中心區582公頃,人口6萬人。竇店鎮西鄰大石河,東鄰小清河,處于兩河之間平原地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電力充足,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京廣鐵路、京石快客、京石高速公路、107國道貫穿全鎮,并設有5個高速公路出入口,開通客運汽車線路8條,區、鎮、村三級公路與國道交織成網,交通便捷。
2002年竇店鎮被國家六部委評定為全國重點中心鎮,2003年被評為北京市重點中心鎮,2004年4月批準為國家衛生鎮。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別獲得了“全國環境優美鎮”、“首都文明鎮”和“北京市十佳旅游鎮”等榮譽。竇店鎮享受著中心鎮、衛生鎮等相關的優惠政策,包括土地指標、稅收返還等。
良好的區位、便捷的交通以及政策優勢給竇店鎮帶來了相對周邊更快的發展,2007年-2011年5年間,竇店鎮稅收收入增長3倍多,在房山區排名第四(見表1)。
竇店鎮產業與中心鎮發展對比分析
根據國際經驗,城市的發展存在兩種路徑,產業化帶動城鎮化和城鎮化帶動產業化。亦莊新城是典型的產業化帶動城市化的例子,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批成為國家級開發區,隨著各大企業的入住,對居住、生活產生了強烈的需求,最終北京市規劃了亦莊新城。
竇店鎮的發展路徑存在于兩者之間,屬于混合狀態。竇店鎮的產業與中心鎮分列于京石高速兩側,東邊為產業區,西側為鎮中心區,筆者通過對東西兩個功能區以及兩個時間點的對比分析,研究產業與城鎮發展的協同作用。
(一)第一階段:鎮中心區開發對產業發展提出需求
2009年,依托于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竇店鎮的房地產市場逐漸興起。竇店鎮的中心區共有10個住宅小區,具體包括了提香草堂、水墨林溪、金鑫苑小區、世界名園、田家園小區、京南嘉園、山水匯豪、華城家園、沁園春景以及沁馥家園。占地總面積達到了200多公頃,截至2012年底,已開發總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總投資近50億元。
隨著土地和房地產的開發建設,中心區的配套設施按照規劃建設,商鋪、餐飲業也逐漸發展。然而,由于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并沒有帶來相應的就業崗位以及地方財政收入,中心區入住人口主要以市區以及房山新城就業人員為主,占總人口的近70%,商鋪基本停留在小賣部、農貿市場水平,餐飲難以長久發展,生活服務業比較低端。另一方面,鎮政府配套設施建設壓力增大,并且形成各類設施建設相對房地產開發落后、相對實際需求利用率卻供大于求的尷尬局面。
此時,竇店鎮產業主要依托于北京澳特舒爾保健品開發有限公司,在其帶動下,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8家,產業以制藥為主。同時,在京石高速東側規劃建設竇店工業區,但屬于前期開發階段,還沒有對竇店鎮的發展產生實質性影響。
(二)第二階段:產業發展逐漸匹配并帶動竇店鎮整體發展
2012年前后,竇店鎮工業區先后升級為房山區五園區之一、北京高端制造業基地、中關村科技園分園。規模從起步區5.85平方公里,擴展到核心區12平方公里,擴展區為30平方公里,控制區為5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開發區。產業定位高端制造業,吸引的進駐企業以“高科技高產值、低污染低排放、帶有研發性質高競爭力”為主。
隨著京西重工減震器、北京長安汽車公司乘用車建設基地、北控綠色科技產業園、中國北車北京高端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園4個市級重大項目的引入,產業基地在建、簽約和在談項目達到54個,總占地面積12.6平方公里,建成后總投資688.6億元,產值2550.3億元,創造稅收111.71億元,解決就業9.7萬人。
在產業迅猛發展的同時,竇店鎮的發展路徑不再單純是城鎮帶動產業或者產業帶動城鎮,而是產業區對居住、生活配套產生強烈的需求,中心區對就業、人口等要素的聚集產生強烈需求。打破東西兩側的空間隔閡,竇店鎮已經完成了產業與居住同步發展的小城鎮發展之路。“萬科·幸福匯”在竇店開盤,五星級酒店在產業基地落戶,竇店鎮已悄然走上高端路線。
產業與城鎮協同發展經驗總結
(一)產業發展與小城鎮建設之間的矛盾
由于我國目前的小城鎮建設缺乏前瞻性的發展規劃和有效的執行,在城鎮化過程中,往往出現一系列不協調、不合理、沖突和矛盾的地方,具體包括:
1.產業與居住不協調。由于小城鎮大多定位于大城市的附屬區域,通過承接大城市的部分功能,以政府的低成本實現地區的快速發展。但這種發展往往是不可持續的,比如睡城或者鬼城。作為獨立的發展單元,小城鎮應該具備獨立的綜合功能,吃住行實現一體化,真正降低百姓的生活就業成本,吸引各要素的聚集。
2.產業結構不合理。我國小城鎮發展主要依托于傳統的第二產業以及房地產開發,產業結構不合理。第二產業整體素質不高,檔次較低,第三產業規模較小,缺乏聚集力和競爭力,房地產開發過量,造成土地和資金的雙重閑置。
3.對資源環境破壞巨大。部分小城鎮的產業集中在重工業部門,這類產業投資高,對地方的經濟貢獻大,但同樣帶來的是嚴重的環境污染,對于城鎮水源、空氣和土壤產生不可修復的破壞,從而減少了小城鎮的生活空間和發展活力,形成一種不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4.資源利用率低。小城鎮往往還存在土地、資金等資源利用率低的現象,產業發展缺乏戰略布局與前期規劃,占地過于分散,部分地區還存在大量的“占而不用”,土地與房地產開發沒有統一規劃,與需求不匹配,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
5.產業發展缺乏科技支撐。生產技術方面,小城鎮多數選擇粗放型的傳統產業,產量較小,無法產生規模效應,產品的科學技術含量較低,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實力,容易被市場所淘汰。在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過程中,更應注重科技的支撐。
(二)產業與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小城鎮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平臺,是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在城鎮發展過程中,城鎮良好的生活、教育、醫療、交通等環境為提供人才奠定基礎,產業的良性發展為城鎮人口提供就業機會,并不斷增加城鎮的吸引力,通過兩者之間的協調發展,從而實現城鎮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在城鎮化的過程中,應關注與產業的協調,具體包括:
1.產業的選擇堅持市場導向,因地制宜。市場是小城鎮產業發展的導向,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制定產業發展目標的基礎是市場的需求,小城鎮在選擇支柱產業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可以通過系統市場調研和行業預測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制定科學長遠的小城鎮產業發展戰略,不能好大喜功,盲目跟風。在發展小城鎮支柱產業過程中,時刻緊盯市場導向,及時調整產業發展戰略,避免背離市場需求造成資源浪費。每個小城鎮都有其自身的特色,要科學分析其地理區位、自然資源、基礎設施和市場條件等情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進行發展。同時注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稟賦,吸收帶動周邊地區的市場資源,提高小城鎮產業的市場競爭力。
2.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科技含量。為實現小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必須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改變產業格局,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不僅要注重數量的增加,更要提升質量,加強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提高設備、工藝的技術水平,運用現代技術進行產品研發,促進產業現代化發展。
小城鎮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小城鎮要實現產業發展,必須引進高學歷、高技術的復合型人才,依靠其知識管理水平,提升當地產業的經營管理效率,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要求,采取競爭上崗的用人機制,激發人才的工作活力和創造能力。在引入人才的同時,還應當注意改善小城鎮現有的人力資本結構,通過培訓等方式,提高當地勞動力的技術水平,打造本地的產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
3.充分發揮政府協調作用。政府是城鎮建設的主要執行者,也是經濟的宏觀指導者和協調者。在產業和小城鎮的建設方面應當發揮重要作用。一是控制好產業與城鎮開發的進度,通過土地利用、政策引導等方式,調整實體產業以及土地和房地產開發的匹配。二是加強產業政策引導,通過在財政稅收、投融資、企業管理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相關產業政策,引導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小城鎮產業的整體水平。三是創造良好的投資、居住、就業、生活環境,從過去緊盯投資、產值、稅收,轉變為構建良好的環境,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4.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產業的發展往往需要良好的交通、水電氣熱、物流、金融等硬件配套設施,以及項目行政審批等一系列軟件服務,城鎮的發展則需要提供好的教育、醫療、交通、生態環境、商業等生活性配套設施,以吸引人員入住。因此,城鎮發展過程中,要實現產業與城鎮的協調發展,必須要科學規劃和建設一系列配套設施,做到資源共享、設施共建、產業共樹、環境共保、防止各行其是,重復建設,為產業和人才的入住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金逸民,喬忠.關于小城鎮產業發展問題的思考[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1)
2.賈麗娟.論小城鎮的產業發展問題[J].經濟與管理,2004(3)
3.王鳳京,鄭金芳.產業發展加速發展小城鎮的戰略新思路[J].小城鎮建設,2004(4)
關鍵詞:景區;城鎮;聯動發展;規劃
一、引言
我國現已培育出一批批知名度較高的風景名勝區,走遍國內旅游風景名勝區的旅游消費者數量越來越多。“看”完了國內的知名景區,有著濃厚的旅游興趣、有錢有閑的旅游消費者是不是得被迫走出去呢?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現實問題。很顯然,景區的“門票經濟”不足以發揮旅游業的經濟效應,慕“景區之名”而來的單一旅游動機不足以引發旅游者的再次購買動機。因此,我們在旅游規劃時必須打破把發展旅游簡單地理解為開發景區的認識,借景區的名氣把周邊的城市化水平提上位,大到中心城市,小到小城鎮。
著名的未來學家約翰.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中提出:人類社會的第三次浪潮是服務業的革命,第四次浪潮是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是娛樂和旅游業的發展。娛樂業是目前世界上發展最迅速的產業,其深度的體驗性與旅游的本質不謀而合。因此,提高娛樂活動在旅游產品中的地位更能體現旅游的審美、愉悅特性。將娛樂業與旅游相結合也就是要求景區與城市、城鎮聯動發展。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旅游區聯動發展的例子。本文將旅游區的聯動發展分為全城旅游和旅游依托型城鎮旅游兩種模式,并對這兩種聯動模式的規劃戰略進行了初探。
二、文獻回顧
朱紅紅(2009)將景區分成觀光型、娛樂型、信息型、享樂型四類。不同類型旅游景區盈利模式不同。觀光型產品在初興旅游市場占有重要地位,門票是收入的主要來源。隨著社會經濟進步及旅游市場的成熟完善,為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旅游規劃者在規劃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景區產品的延伸,分期規劃,旅游景區逐漸從觀光型向娛樂型、休閑度假型等深層次體驗類產品及商務型、修學型、康體健身型等針對特定需求的旅游產品發展;盈利模式也由門票單一型轉向多元化,門票收入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餐飲、住宿、娛樂等成為景區收入的重要來源。
但現實是,目前開發商對商業利益的過多追求使得中國眾多風景區內人工化、商業化、城鎮化現象時有發生,由于錯位的風景區規劃人為加重風景區城鎮化的現象也不鮮見(王衍用,2006)。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有學者指出不少地區存在將旅游目的地的開發規劃等同于城市建設規劃,導致旅游規劃的城市規劃化和旅游景區的城鎮化與園林化。具體表現一是把局部當作全部,忽視了旅游規劃分層逐級展開的特性、戰略規劃的領先地位。規劃師缺乏旅游市場意識,對旅游者的需求及特征了解不多,從具體地段的研究與空間分割人手,強調一種技術性的推衍和標準化的設計,缺少對風景區深度與廣度的認識和思考,忽略旅游地的軟件開發建設;二是沿襲城市規劃思維,以城市與園林的體系框架進行盲目套用,多數是把城市公園建設手法移植到風景區開發建設中。
而深層次的原因是我國現行的風景區規劃體制所致。城市規劃工作開展的比較早,已經形成一套完備的編制與實施體系,具有嚴格的法律效力,產生了積極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已被社會各界所廣泛接受。加之城市規劃、園林規劃已經有一套成熟的理論方法,技術運作與認定標準較為熟練。而旅游規劃即使是在國外也尚未定型,國內更是處于初級階段,尚未建立嚴格的規劃編制與認定體系,理論體系多借鑒于別的學科,技術方法處于探索階段。
為了既保障景觀與建筑的協調性、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又能滿足旅游者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需求,我們可以將當地特色娛樂體驗活動延伸到景區外,將景區周邊城鎮的娛樂活動與景區游覽進行對接,延長目的地旅游產業鏈,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三、旅游區聯動發展規劃戰略
(一)全城旅游開發
全城旅游概念是由紹興首次提出的一種全新的旅游概念,全城旅游旨在突破傳統景區(點)范疇,按照“城是一個景,景是一座城,城旅一體”的理念,調動一切能為景區旅游所用的城市資源,將城市打造成為旅游目的地,并鼓勵游客以主動的態度,以景點為線索輻射全城的縱覽性旅游方式去發現城市之美,融入城市生活,創造城市文化,獲得與城市共知的完美體驗。與景區(點)相比,全城旅游既是一個由單體到綜合體的形態變化,又是一個由硬件設施建設到質量服務體系構建的過程;既是從景區旅游到城市旅游,從觀光游覽到休閑度假的旅游產品升級,又是旅游產業從門票經濟到產業經濟的轉型升級。
過去我們衡量旅游業發展好壞的標準是游客有多少、門票收入多少,而景區對城市的經濟貢獻有多大卻考慮甚少。現在我們有必要衡量一下旅游為武漢城市的價值提升了多少,即實行從門票經濟向旅游城市效益的轉變。門票收入難以維持景區長久的生計,而企圖通過漲門票來提高收入的途徑不僅不能解決景區運營面臨的長期問題,而且不利于城市旅游功能的發揮。試想,如果游客都不肯來旅游,或者城市只是旅游的過客,城市又哪來的旅游經濟。因此可以這樣理解,將城市景區作為游客到來的吸引物,利用城市的包容力,即城市旅游功能來留住客人。換言之,就是將整個城市作為一個旅游產品來打造,做深做透文化和娛樂休閑相結合的文章,真正體現城市旅游的內涵。而在我國,長沙算是全城旅游的一個典范。
1.長沙知名景區
長沙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歷史名城之一。長沙市旅游資源類型豐富又極具特色,“山、水、洲、城”(岳麓山、湘江、橘子洲、歷史文化名城)的景觀特色,是長沙最鮮明、最獨特的個性所在。岳麓山作為偉人的求學地而備受世人的追捧;美麗的湘江孕育了濃厚的湖湘文化;十里長洲一一橘子洲更是重點,凸現出以“山、水、洲、城“為自然景觀基礎的“人杰而地靈“的長沙市旅游形象;歷史文化名城則是影響長沙市旅游形象的主要因子,其形象標志性景觀一一天心閣、岳麓書院、岳麓山、馬王堆文物、賈誼幫居、走馬樓簡犢、開福寺、白沙井等。但是僅靠這些景區并不足以造就如今聲名遠揚的長沙。
2.娛樂休閑產業的發展
長沙市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就已明確提出,依托頗具特色的休閑娛樂業基礎,通過5到10年的努力,建立起功能定位準確、產業布局合理、知識和技術含量高、對相關產業帶動作用明顯的大長沙休閑產業,把長沙打造成我國中部休閑娛樂文化之都。
近幾年,歌廳、足浴、酒吧等休閑娛樂活動已成為長沙市民生活的熱門之選。城市旅游功能強大,有以解放路等為主的酒吧一條街、以黃興南路等為主的購物一條街、以太平街和潮宗街等為主的歷史文化一條街、以坡子街等為主的飲食文化一條街、以麓山南路等為主的科技文化藝術一條街、以大劇院等為主的演藝一條街、以海底世界和世界之窗等為主的游樂一條街,以芙蓉路和韶山路等為主的娛樂休閑一條街、以瀟湘大道和湘江大道為主的湘江風光帶和水上旅游線。
湖南大劇院和大劇院是長沙劇場兩大領航旗艦。來自五湖四海的頂尖級演出團體經常光臨這里舉行盛大晚會。明星大腕是這里的常客,而湘籍著名藝術家更是常來這里傾吐鄉音、鄉韻與鄉情。電視湘軍已成為全國電視行業的領軍人物之一。電視劇《洽同學少年》、《雍正王朝》、《還珠格格》風靡全國,《超級女聲》、《快樂男聲》、《快樂大本營》等娛樂節目名震中外,收視率居高不下。
3.旅游業與娛樂業的整合
長沙旅游業與娛樂休閑業的完美結合是全程旅游發展的典范,可以說目前旅游者去長沙旅游的動機已很難分清是去看風景還是去感受娛樂氛圍,二者相輔相成,完備的旅游六要素構成了一個聯動的旅游系統,從根本上體現了旅游的體驗性和愉悅性。
(二)旅游依托型城鎮規劃
旅游依托型城鎮是指本身并不具有高品位的旅游資源,但由于擁有毗鄰景區的優良區位,利用較完善的設施條件,逐漸成為景區游客的主要集散地、食宿地、購物地和信息交匯地的小城鎮。區域旅游城鎮體系中,這類小城鎮往往成為景區最經濟、最有效的依托,其旅游開發因此是一種緊密依附于景區的功能互補型開發。然而,由于統籌規劃及管理不力,往往導致以下情況的發生:一方面,景區及周邊旅游設施的無序化建設使景區“城市化”、“人工化”、“商業化”的趨勢日趨嚴重,直接影響到景區氛圍及生態環境質量;而另一方面,旅游依托小城鎮因開發粗放、設施簡陋難以吸引游客駐留消費,小城鎮社區不能在較大程度上共享景區發展帶來的利益。從旅游依托型小城鎮和景區相互作用的角度,構建二者珠聯璧合、聯動互促的緊密協作關系,具有重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樹立整合開發觀,統籌規劃并嚴格實施和監控
小城鎮建設規劃、景區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經濟發展規劃等區域專項規劃,都分別從不同側面對景區與旅游依托型小城鎮聯動開發的實施產生影響及制約,其中以小城鎮建設規劃與景區規劃最為直接。在小城鎮確立為區域旅游產業布局的重點后,適應區域旅游產業發展要求,相關規劃都應從整合聯動的角度,進行統籌謀劃,并不斷進行調整和修正。例如,鑒于旅游者對旅游地生態環境有較高要求,對一些可能造成較大污染的鄉鎮企業發展應嚴加控制。同時,對旅游業發展可能對小城鎮經濟、社會文化和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的沖擊,應寄予高度重視,從規劃編制和管理控制上采取有力措施,規范和引導開發商、經營者、社區居民和旅游者行為。景區、旅游依托型小城鎮及其連接通道是一有機的整體,宜在整合開發觀下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和管理,常見的現象是對連接通道建設的忽視,從而影響到旅游者的整體體驗水平。
2.旅游者活動規律導向下的合理分工與密切協作
旅游者從客源地出發,途經旅游集散地到旅游地完成整個游覽過程,有其自身需求特征和活動規律,并非外界主觀意愿所能改變。要把旅游依托型小城鎮的發展放在旅游區域布局中整體考慮,重點處理好小城鎮和中心城市以及重點旅游城市的功能配合和功能對接,旅游依托型小城鎮不能貪大求全,要避免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景區旅游吸引強度、游覽時間及旅游依托型小城鎮在區域旅游城鎮體系中的地位等因素都直接影響到旅游者的旅游活動特征。探究游客旅游活動規律和需求特點,并通過遵循旅游活動規律導向下的合理分工與密切協作,能夠保證區域旅游系統各部分在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前提下,又從整體上實現旅游產業的無縫對接。
3.適應游客深度體驗需求,建設凸顯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觀系統
特色是區域旅游的生命力之所在,而地域文化是區域旅游特色的靈魂和內蘊。在景區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鎮聯動開發中,對地域文化個性的挖掘和傳承就成為凸顯當地旅游特色的關鍵因素。而且,這種地域文化個性的表現不應局限于一些符號化的表層視覺形式,更應自然地滲透進旅游產品、旅游設施及旅游服務的每一部分和各個環節。旅游依托型小城鎮在強化與景區功能互補的基本層次的同時,應從城鎮風貌和文化內涵上盡力體現當地個性特色,以優良的生態環境、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本土文化氛圍吸引游客。在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受現代化、城市化和經濟發展影響,大多小城鎮基本上已呈現出千城一面的風貌特征。這種類型的旅游依托小城鎮從整體上作大的改觀已不太可能,只能從其內涵上下功夫,圍繞特色、周到的旅游服務作文章。而對于地處中西部偏遠地區的許多小城鎮來說,傳統風貌猶存,民族風格仍在,淳樸親切的鄉野民俗仍能較深刻地感受得到,如果有毗鄰高品位景區的優良區位或在旅游熱線上,則可從整體上打造獨具魅力的旅游小城鎮景觀,形成與景區的吸引疊加之效。
4.凝聚多方合力,促進區域旅游系統全面發展
對景區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鎮實施聯動開發,涉及旅游業與當地相關產業問千絲萬縷的聯系,牽扯到當地政府、景區管理部門、景區開發商、旅游企業、城鎮社區居民等多個利益主體的多重博弈,可謂錯綜復雜。在統一的形象導向下,要求在當地政府的引導下,對相關產業要素實施有機整合,通過有效調節各方內在矛盾,構建和諧的旅游地人地和人際關系,以共塑鮮明統一的旅游形象,努力克服一流景區、二流乃至三流服務城鎮的不相稱現象。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措施,在于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發展意識,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區參與,構建緊密的利益紐帶,輻之以管理體制、運營機制、組織協調等方面的保障,激發聯動開發的動力,凝聚各利益主體合力,謀求景區與旅游依托型小城鎮間聯動互促,不斷推進區域旅游系統的全面發展。
四、結論
大力發展國內旅游,將旅游業培養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是響應國家擴大內需的重要舉措。而我國尚處在經濟轉型期,旅游產業轉型也是目前擺在旅游產業發展面前的重要問題。而延伸旅游產業鏈,發展區域旅游將是實現我國旅游產業轉型的發展趨勢。區域旅游發展的典型模式就是景區與城鎮聯動發展,即全城旅游開發和旅游依托型小城鎮發展。其實質則是實現景區吸引力所帶來的“拉客”效應和城鎮旅游功能所產生的“留客”效應的對接。景區與城鎮的聯動發展有利于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真正實現區域的旅游經濟效應。
參考文獻:
[1]毛長義,艾南山,胡國林,旅游依托型小城鎮與景區聯動開發初探[J],城鎮建設,2007(8),31-35
[2]翟彥華,旅游開發與小城鎮建設的和諧互動[J],城鎮建設,2009(9),99―101
[3]王衍用,關注旅游規劃中的城鎮化趨勢[J],理論研究,2006(7),38-39
[4]余求根,長沙市現代旅游業發展史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5
[5]朱紅紅,旅游景區品牌延伸機制與應用研究[J],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6
[6]吳晉峰,段驊,旅游系統與旅游規劃[J],人文地理,2001(16),62-65
關鍵詞:BT投融資模式、小城鎮基礎設施現狀、運行機制和項目資金回購
中圖分類號:[F299.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論文要點
1.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日益壯大,其重要的原因要歸功于融資體制的改革。但是,我國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仍處于一個剛剛起步的階段,與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相比差之甚遠。隨著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逐年大幅度的增加,政府財政預算內資金的投入只能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及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自籌資金在項目建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并且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國許多城市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多數都采用BT建設模式, 并取得了很好效果,BT模式以其強大的融資建設功能在我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小城鎮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而作為小城鎮存在和發展基礎的基礎設施目前整體水平普遍不高,“欠賬”嚴重,嚴重制約了小城鎮調節經濟結構、擴大內需等功能的發揮,成為小城鎮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而建設資金的缺乏是造成小城鎮基礎設施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新型的BT模式在我國小城鎮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是小城鎮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保證。
2.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應用BT模式融資的可行性
小城鎮基礎設施本身具有自然壟斷性質;準公共品性質;受益范圍的區域性、有限性和使用上的相對低效性;較低的可經營性,私人參與意愿不高等特點
BT模式在我國小城鎮運行已具備可行性:
⑴、BT模式已有良好的運作基礎
首先,由于在中國運用BOT方式建設基礎設施已有近10年的時間,人們己經能從觀念上接受一些基礎設施在一定期限內民營化的做法。其次,參與各方對其運作方法已不陌生。
⑵、相對充足的資金來源
為BT即模式的運行提供資金基礎。無論是從銀行資本還是從民間資本來看,我國運用BT即方式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都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從銀行資本來看,按現行有關規定,除借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外,地方政府不能直接借貸銀行資金,所以,對于以地方財政信用為基礎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必須采取新的融資方式,間接借貸銀行資金或吸引民間資本。
⑶、應用BT模式的政策環境己經形成
從1995年以來,一系列具有連續性的政策的出臺和實施為私營部門合法進入公共領域打開大門。
⑷、“先頭部隊”為廣泛應用BT模式提供了示范效應
近年來,我國民間資本已開始進入到社會公共投資領域,這些私營部門的“先頭部隊”主要在城鎮公用事業領域與政府展開了廣泛的合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雖然這些“先頭部隊”與城鎮政府部門的合作仍處于初始階段,但在公私合作形式、政府角色轉變和相關法律的完善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他們合作的成功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必將成為廣泛地應用BT即模式形成一種“示范效應”。
3.小城鎮BT項目融資模式構建
圖中描述了BT融資結構的一般形式,其融資過程簡述如下:
結合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具體融資環境,對BT融資模式的構建主要從兩方面來改進。一方面由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正是由于地方政府具有融資建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地方政府融資也就成為了各地方政府必要的工作之一,由于基礎設施投資回收期長,投資回報率低,屬微利或無利項目,故參與融資的組建BT模式的投資方,需要政府強大的信譽度,才敢用于投資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BT模式中,故而本文提出在鄉政府做項目主體的前提下,采取構建一個上級政府監督、考察機構,以此來提高政府對BT項目投資者的信譽保障。另一方面由于BT模式承擔項目融資的對象通常是非經營性的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項目本著回購后要求工程質量過硬的角度,我們在BT項目建成由BT項目公司轉讓鎮政府的關鍵階段即構建一個聯系鎮政府回購項目和BT項目公司移交項目的一個紐帶-授權公司,使BT的轉讓環節對投資方和政府規避了一部分風險。
具體分析如下:
⑴、由鄉、鎮的上一級政府構建的監督、考核機構,完善對參與項目融資投資人的信譽支持力度
⑵、由投資人成立項目公司。項目公司負責建設BT項目。
⑶、項目公司資金來源一部分來自投資人,作為股本資金,其它大部分來自銀行貸款,隨著資本市場的完善,資金也可以通過發行債券、融資租賃等方式解。
⑷、項目公司和承包商簽訂項目建設合同。通常采取工程總承包建設BT項目。
⑸、工程建成后,由政府授權的公司負責安排資金回購BT項目,規避了部分風險,回購資金在歸還貸款后,剩余部分作為利潤支付給投資人。
一般是政府性的投資公司經政府同意代表政府負責BT項目的實施,是BT項目產權的最終所有者。投資公司負責從前期的策劃到后期的運營維護各階段的工作,為BT項目的建設提供擔保,政府提供回購承諾作為對項目的支持。政府為支持項目還提供其它方面的支持,包括建設用地的提供、項目的協調和一些政策的優惠等。投資人是BT項目的主體,目前在國內實踐中有兩種組成方式:一種是由承包商和投資者組成聯合體兩個以上單位組成聯合體中標,投資人負責融資,承包商負責工程總承包。聯合體各方簽訂共同投標協議,明確約定各方擬承擔的工作和責任。由于聯合體方式多了一方參與,協調工作量大,融資成本相對較高;另一種常用的方式是由承包商單獨負責融資和工程建設,按照計劃融入工程所需資金,支付工程建設的費用。按照業主的要求和合同范圍負責工程的建設,也可以承擔設計、采購等其它工作。承包商單獨負責融資建設主要缺點是承包商的主動權較大,業主的控制力相對較弱。銀行往往是BT項目資金最主要的提供者,因為BT項目所需資金比較大,沒有銀行的參與和支持,項目很難建成。出于風險分散的目的,投資人一般采用項目融資的方式籌措資金,首先成立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作為融資主體向銀行貸款。
論文摘要: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必須建立在農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基礎上,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必須依托于農村城鎮化建設,二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通過對當前我國農村產業結構存在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只有建立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才能加快農村人口轉移,緩解農業人口壓力,增加農民收入,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進而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一、農村城鎮化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農村城鎮化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戰略舉措,而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前提是城鎮產業的發展。城鎮產業充分發展要依托于合理的產業結構,只有建立合理的農村產業結構,才能加快農村城鎮化,才能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農村城鎮化一方面可以加速農業和農村人口向非農業轉移,緩解農業人口壓力;另一方面農村城鎮化可以提高非農產業比重,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以加速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農村城鎮化的推進,為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條件,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則又加速了農村城鎮化發展。
首先,農村城鎮化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城鎮化能引導農業結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升級、轉化,促進農業良性發展。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可以創造更多的非農就業機會,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內部就業壓力,有利于提高農民素質,拉動農業結構調整;農村城鎮化可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結構向一體化、專業化、科技化、生態化方向發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民固守農業的傳統格局,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農村城鎮化,可以創造二、三產業發展的外部經濟環境,農村城鎮化有利于擴大農村工業規模、優化縣域工業資源、提高工業質量并促進城鄉二、三產業的發展壯大,從而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資源的集約使用和環境的集中治理,也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生活服務和更多的公共產品(如教育、醫療、給排水系統、配送電系統等1,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產業協調發展是實現現代化的根本選擇。
其次,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是推進農村城鎮化的基礎和核心內容。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水平的提高是加快城鎮化進程的基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能夠促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進而推動農村城鎮化進程。農業產業化是農產品生產、加_丁和銷售的有機結合,構造形成一個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為一體的經營方式,推動了生產專業化改造和服務社會化改造,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集聚和集中吸引了農村服務業的發展,可進一步推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城鄉之間經濟交流,可以使部分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轉移出來,從事非農產業生產,可以為農村城鎮化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選擇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揮主導產業的龍頭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規模經濟,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農村經濟整體的發展,有利于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城鎮化建設要依靠科技和人才,注重產業升級和功能升級,有利于提高小鎮建設的層次和品位,增強小城鎮在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農村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統籌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出現結構性不協調
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全面振興的主要途徑,其發展對農業經濟的增長和農村城鎮化的推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從具體的分析來看,兩者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一是作為農村第二產業主體的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雖然近年來發展很快,但鄉鎮、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與城市傳統工業具有很大同構性的特點,致使鄉鎮、民營企業出現與城市工業爭原料、爭市場、爭資金投入的局面;二是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滯后于鄉鎮工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占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偏低,第三產業別是屬于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一些主要的行業和部門如科技推廣服務體系、信息服務體系等許多生產行業還是空白;三是從農村非農產業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吸納能力來看,據統計,農村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中的鄉鎮工業相比,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更有優勢。
2002—2005年,農村工業產值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重提高了33%,但其勞動力所占的比重在同期僅提高了41.3%,而農村第三產業在同期其產值只提高31.1%,但其就業比重則提高了60%。農村工業發展與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的結構性不協調,從而阻礙了農業勞動力轉移速度的提高。因此,今后在制定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戰略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應注意到通過調整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結構,以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的順利轉移。
(二)農村城鎮化發展層次低
隨著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農業人口從單純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但由于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滯后,影響了農業剩余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速度,也影響了農業規模經營的進一步提升,阻礙了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由于農民收入低,生產力水平低下使農村產業結構難以升級,因此,桎梏了農業勞動方式的革新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束縛了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影響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同時形成了城鄉消費斷層,妨礙了國內需求的有序發展和升級。
(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是小城鎮發展的一項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內容,直接關系Nd,城鎮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由于各種原因,在農村普遍存在著道路交通、公共衛生、農田水利、水、電、通訊、教育、文化、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或不完備,整體環境質量較差,嚴重降低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阻礙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也妨礙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三、建立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加速城鎮化進程
農村城鎮化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真正推動其順利進行,必須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建立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及其支撐體系。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要跳出就農業發展農業、就農村發展農村的狹隘圈子,拓展農村經濟發展渠道,要以農業為基礎,統籌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建立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
(一)加快農業內部結構調整
推進農村城鎮化,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就是要在確保農產品總量平衡,供應充足的前提下,通過優化品質、品種、產業和區域結構,實現農產品的優質化、特色化、加工增值和突出產業和產品的優勢。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發揮區域優勢,依靠科技進步,大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同時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大力生產綠色食品,實行產業化經營,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第一,發展多種經營,調整農業產品結構。調整農產品結構,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滿足市場對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需求。大力發展適銷對路、優質農產品,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逐步由單純糧食種植和單一小規模的養殖結構轉變為糧食、蔬菜、水果、食用菌等的種植和牛、羊、豬等的養殖結構,發展多種經營,提高農業的比較效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穩定提高種植業水平的基礎上,加快發展林業、畜牧和漁業,擴大農民增收領域。例如,在種植業結構上,逐步實現由“糧食作物一經濟作物”二元生產結構向“種植業、養殖業和以農畜、水產品為原料的加工業(包括貯藏、保鮮、包裝、運輸等)”的三元結構體系轉變。有利于加速城鎮化進程,有助于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的實現。 第二,構建特色優勢產業,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構建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培育名、優、稀、特、新品種,下大力氣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快農業產業結構升級,促進農業產業結構高度化。堅持從實際出發,合理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逐步建立優質、高效的特色產業體系。在農民發展多種經營的基礎上,引導農民逐步培育支撐農村經濟的特色產業,形成“一村一品”或“一鄉一業”的特色產業基地。在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區域的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培育小城鎮具有比較優勢的經濟增長點,使小城鎮的發展建設,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使其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促進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如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發展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生態環境好,森林覆被率達到42%,全國為16%。如今,黑龍江省“七河源”綠色大米、“古龍貢”綠色小米、“松北王”綠色大豆及虎林、五常的綠色水稻等都已成為全國知名的品牌。黑龍江省通過實施“打綠色牌,走特色稻”的發展戰略,促進了綠色食品產業和綠色農業的快速發展。
第三,推進農業產業化與現代化,加快農業勞動力向非農業產業轉移。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及農產品商品化率的提高,會促進農村經濟中的分工協作,從事非農產業如農產品的精深加丁、儲藏運輸和銷售以及為農村居民提供服務的商業、醫療、教育等其他服務業的人口比重增加,也就意味著創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實踐證明,推進農業產業化和積極發展小城鎮不僅促進了農業逐步向丁業、商業和服務業延伸、擴展,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而且對農村剩余勞動力起到了就地吸納和強化提高的作用,大大有利于農業剩余勞動力的有序轉移。
就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而言,大力發展小城鎮,相應地建立城鎮基礎設施和城鎮丁業,可以吸收部分農業剩余勞動力,緩解農村的就業壓力,同時不至于造成勞動力資源的巨大浪費,也是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路問題的有利途徑。
(二)積極發展農村第三產業
目前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中主要任務就是要結合小城鎮建設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加速推進為農村第一、第二產業服務的第三產業;實現小城鎮建設和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一方面,小城鎮建設為促進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和結構升級創造條件;另一方面,通過第三產業的發展,帶動小城鎮綜合功能的提升。第三產業的發展為農業勞動力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能有效的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逐步實現城鄉互動、農協調發展,加快建成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村第產業要發展為農村、農業服務的行業,如商業、交通運輸業、教育事業和相應的服務業,在農村生產力有相當提高之后,農村第三產業就應朝著更高的層次發展,如旅游業、信息業、金融業和保險業。為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提供多種社會化服務,進一步推動農業產業化,帶動農村城鎮化。隨著農村產業化和工業化的發展,農村第三產業逐漸成為小城鎮化主導產業。
(三)大力發展農村工業
農村T業是農業產業化的先行者。農業產業化不僅僅貫穿于農業的直接生產過程,而且是在延長和加粗農產品加工鏈條的產業化,是農業鏈接二、三產業的產業化,農產品經過有機化生產、綠色化加工、物流化營銷、放心化消費,實現農產品的最大化的市場價值。農村工業與農業的有機結合并實現了產業化就是為了加速農村城鎮化的進程,加速農村人口的聚集,農村工業化與城鎮化有很強的吻合性。這就要求農業與二、三產業互動,農村工業先行。通過第二產業向第一產業的延伸,以第二產業催化、拉動第一產業的發展,使農業產品加工增值更多地分享到社會利潤;通過第三產業提供的各種服務向第二產業的滲透,以第三產業為主體構建起農產品流通和進人國內外市場的“高速公路”,提高農業的綜合競爭能力,也創造農村工業與城鎮工業鏈接的有利條件。
(四)用信息化推進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和城鎮化進程
信息化將提高第一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優化產業結構。從第一產業的發展歷程來看,知識、技術、信息在以農業為主的第一產業中正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產業的咨詢服務有利于農民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捕捉、處理、分析國內外農產品市場的價格和供求信息,有利于農業拓展國內外銷售市場農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農業產業的信息化必然促進農業生產超越以往速度和規模飛躍式發展,極大提高農業知識化、高科技化程度。
論文摘要: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我加農民收入增長速度放慢,且呈逐年下滑趨勢,其重要原因就是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調整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民收入,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精心選擇主導產業;要盡快形成開放、多樣、競爭、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要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促進鄉鎮企業及個體、私營經濟持續發展。
在改革開放后的較長一段時間里,我國農民收入獲得了持續快速增長。但近年來農民收入水平卻呈下滑趨勢。根據有關資料分析,在1997-1999年三年間,農村人均總收入平均只增長2.1%。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的下降,不僅嚴重影響了農民生產、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國民經濟健康發展,而且導致了城鄉收入差距的擴大,制約著整個國家現代化的進程。盡管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是最重要的原因,必須進行調整。在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應采取以下對策。
一、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因地制宜,精心選擇主導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近年來,由于良種良法的推廣和化肥、農藥的普遍使用,我國農產品總量不斷提高,但由于品種單一,并且對農產品的精深加工程度不夠,使農產品結構性過剩的矛盾日益突出,買方市場初步形成,價格持續下跌,農業增產難增收。特別地近幾年,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巨大損失,農產品成本增長較快,而成本收益率卻不斷下降。因此,僅靠增加農產品數量的做法,難以改變農業目前的狀況,必須進行產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
第一、結構調整應以種植業區域布局,農作物結構、品種和品質結構調整為重點,同時大力發展畜牧水產業。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當地自然資源,加大對科技投入力度,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以及合理、高效的種養技術,開發名、優、稀、特、新、奇產品,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出口農業、科技農業,增加農產品的含金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建立農業科研、教學、推廣“三位一體”的新機制和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格局,要組織科技力量攻關,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要結合農產品商品基地建設,建設一批農業高新技術示范區,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行積極的引導。重點支持農村種養大戶、種田能手、農村專業化生產基地,促進農業生產向企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要健全農業科技推廣網絡,提高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
第二、要進一步提高糧食及其他農產品深加工水平,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工轉化是延長農業產業鏈,實現農產品增值增效的有效途徑。每個加工環節都是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每一次轉化都是一次增收。據有關資料證明,農產品一次加工可增值5%,二次加工可增值10-20%。與此同時,應研究推廣先進的儲藏保鮮技術,打好季節與時間差,實現設備現代化、技術先進化、產品標準化,拉長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創造條件,把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科研院所、農村科技大戶和中介服務組織推向市場經濟前沿,使龍頭企業成為有為納科技人才、轉化科技成果、推廣先進技術、開發高新技術的主體,加速科研成果轉化,更好地帶動農村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時,要實施品牌戰略。對各地名、優、稀、特、新、奇農產品進行全面調查和資質認定,頒發證書,注冊商標,并通過新聞會等形式把名牌產品打出去,推向市場。要加大對名牌產品的保護力度。特別是加入WTO后,農產品結構調整要與國際市場接軌,要盡快制定既符合國際慣例,又符合我國國情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使農民按照一定的質量標準和市場需求進行生產,減少生產的盲目性。
第三、要培育產業組織體系。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過程,實質上就是農業產業化組織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通過產業組織體系向農民提供社會化服務。社會化服務把農民與市場聯結起來。形成自我組織、自我約束、自我保護、自我發展的格局。
二、盡快形成開放、競爭、多樣、有序的農產品市場體系
多年來,農產品市場流通不暢一直是制約農業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只有進一步把市場搞活,才能保證農產品價值的實現。
一是要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在充分利用農村現有集貿市場的基礎上,要培育大型專業批發市場,建成一批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積極組織各類農副產品的展銷促銷活動,努力探索連鎖經營、產銷直供、配送中心等新的流通方式。隨著農副產品市場的開放,要深入研究國外農副產品需求情況,大力發展外向型農業,依靠質量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必須按照區域化、規模化、專業化的要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優化結構。不但要避免“有市無場”,還要避免“有場無市”。要放開政策,通過引入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吸引企業、個人、外資等參與農產品市場建設。同時,要加強農產品市場的管理,打擊欺行霸市、壓級壓價、惡性競爭行為,堅決制止“三亂”,保證農產品市場按照市場規律健康地運行。各級黨委、政府要轉變觀念,克服重生產輕銷售的傾向,充分發揮政府職能,從總體上把握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發展趨勢,不斷拓寬市場。
二是要大力發展多層次、多形式的流通組織。國營商業,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充分發揮其在農產品流通方面的作用。要大力扶持發展農村流通合作組織,尤其是大力支持農民個體或合伙創辦流通企業,引導他們加入經紀人和個體運銷隊伍。在管理上,應以放開搞活為主,同時加強對各種流通組織的管理和服務,引導他們合法經營,加快發展,要逐步建立起以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為主體,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的農村流通體系。
三是要加強信息網絡建設,用準確的信息指導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目前出現的農產品結構性、區域性及季節性過剩問題,與銷售信息不靈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必須把建立上下通達的農產品信息網絡作為開拓農產品市場的大事來抓,上與國際國內市場接軌,下通千農萬戶,真正使農民及時掌握準確的市場信息,減少生產盲目性。在信息網絡建設上,要充分利用農業及有關部門已經建立的農業信息網絡,做好農村信息管理、收集、分析和工作。
三、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大力發展二、三產業
農村人口多,人均占有資源少是我加的基本國情。如果把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民的經濟狀況是不可能的。據有關資料分析,從1990年到2000年,農村勞動力的總人數逐年增加,到目前,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達4億多。由于缺乏充分的就業機會,導致農業勞動生產率低下,農民中近2/3的純農戶增收困難。因此,通過加速農村的小城鎮建設步伐,帶動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是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不可逾越的一步,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首先,要加快縣城和中心城鎮建設。要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小城鎮,改革和完善小城鎮的管理體制和制度,形成與大中城市協調配套的小城鎮群體。要在審批、戶籍、遷居、收費、貸款、經營、就醫、上學等方面大開綠燈,真正讓農民進城興業。
其次,我國現代化進程中之所以出現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不同步,造成城市化滯后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農村工業化走了一條“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路子,從長遠看不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農業與農村現代化的需要。因此,應該采取積極措施,促進農村鄉鎮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向小城鎮集中。
四、加快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促進鄉鎮企業持續發展
鄉鎮企業20多年來一直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撐點,是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來源。發展鄉鎮企業,一是要改制搞活,解決“二國營”的問題。二是要依靠科技,開發創新,加大技改力度,優化產品、規模和布局,引導小企業走專、特、精的路子。三是各級政府要從融資、投資政策、稅收政策、人才交流、信息交流等方面給予必要的扶持,使鄉鎮企業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四是要加強生產、成本、財務、人才監管,提高鄉鎮企業的經營水平。
五、積極扶持農村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
第一,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鼓勵和支持農民到城鎮進行投資、經商活動。要消除農民從事個體、私營經濟的制約因素。特別是要落實現行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根據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需要,在稅收、資金、水、電、土地等方員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堅決維護個體、私營從業者的合法權益。各級政府都要選擇一批經營水平較高、發展前景較好的個體、私營企業,掛牌保護,促其快速發展。第二,要引導他們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推進規模經營、集約化經營,提高私營、集約化經營,提高效益。第三,要注意提高經營者的素質。
Abstract: The city is an unceasingly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complex. In different time and development stages, different standards are needed to guide it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mall town is a special form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As a link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 small town land use has bo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use, 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Simply speaking, the small town is a city with par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untry. In the vigorously promo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the 2007 version of the "Town Planning Standards" can't well guide the current stage of small town planning is somewhat. How to improve town land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has become one of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times. 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GBJ137-90, GB50188-2007 and GB50137-2011, it is found that the "Town Planning Standard" of 2007 can't meet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small tow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 use has great limitation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adjust the land use category and increase the land use sub-class on the basis of the 2007 version, and to update and improve the l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Town Planning Standard" by integrating the response polic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layer demand.
關鍵詞:小城鎮;用地分類;規范;階段性
Key words: small town;land classification;specification;stage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2-0018-05
0 引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12年1月1日《城市用地分類標準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 50137―2011)[1],并同時廢止GBJ 137―90[2]。但是對于最新的標準僅僅適用于城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和其他具備條件的鎮的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用地統計和用地管理工作。對于現在不具備條件的鎮必須采用2007年所頒布的《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3]。2016年4月,中規院下發《城鄉用地分類標準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修訂)調查問卷,正式將《城鄉用地分類標準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的修訂工作提上日程。與此同時提上修訂日程的還包括《鎮規劃標準》(GB50188-2007)[3]及《村莊規劃用地分類指南》[4](建村【2014】98號)。
目前對于小城鎮用地分類的研究較少,姜熙2008年發表的碩士論文《基于城鄉統籌的小城鎮用地分類研究》[5]未將小城鎮用地進行深化,只對其大類用地進行了歸類和調整,在當時的背景下是可行的,但是在目前的小城鎮規劃中對于現階段的小城鎮發展缺乏深度。時隔10年,小城鎮的需求產生了變化,僅僅用大類和中類來引導現在和未來的小城鎮建設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從實際工作層面來看,鎮規劃標準基本已經被架空,在小城鎮的規劃中更多的使用《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1],其主要原因在于《鎮規劃標準》的用地分類并沒有實際意義上細分至小類,使得小城鎮規劃就只能停留在總規的深度,缺乏操作性,但是此舉卻與《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1]的適用范圍相違背。因此在政策與實施兩個層面的夾擊下,對《鎮規劃標準》中的用地分類進行更新與改進顯得尤為重要。
1 建設用地分類的歷程
城市和小城鎮隨著其本生的發展及用地需求,國家對各等級城市制定了相應的標準。但是中國正處于城市高速發展期間,1994年至今也對用地分類標準進行了多次修編和調整,具體參見表1。
由上述統計可以發現,《鎮規劃標準》經過兩次修編,《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經歷一次修編。《鎮規劃標準》兩次修編后所調整的核心內容主要在于其用地分類的標準以及與之配套的相關公共服務設施、基礎工程設施的量化指標;《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經過一次修編后,主要調整的內容在用地分類標準的優化與細化以及建設用地與非建設用地的統籌方面;標準將城鄉居民點建設用地單獨列出,并將其分為城市建設用地、鎮建設用地、鄉建設用地、村莊建設用地。而這四類用地則分別對應《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鎮規劃標準》、《村莊用地分類指南》。
通過這些核心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城市、縣所在的鎮與其他建制鎮、鄉對建設用地的需求不同,從政策層面與實踐層面來看,他們是相對獨立而又相互影響的用地分類體系。
2 用地分類的比較
2.1 GB50188-2007與GBJ137-90的比較
GBJ137-90采用大類、中類和小類三個層次的分類體系,共分10大類,46中類,73小類,其大類為R、C、M、W、T、S、U、G、D、E[2];而GB50188-2007將用地性質分為9大類、30小類,其大類為R、C、M、W、T、S、U、G、E[3]。對于除C類外差異的比較,參見表2;GBJ137-90將C大類分為8中類、24小類[2],其中GB50188-2007部分與GBJ137-90有對應之處;以GB50188-2007為主,具體差異對比見表3。
通過以上的分析對比,可以得出以下結論:GB50188-2007與GBJ137-90就用地分類標準來說是相當相似的。考慮到兩個規范編制的時代背景,GB50188-2007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GBJ137-90在城市層面上的深化,而產生其深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城市的體量大于小城鎮,其土地兼容性也明顯弱于小城鎮,因此其用地也相對小城鎮更為明確;②城市內部的運行體制相對于小城鎮更為復雜,需要多方面控制,而城市的用地僅僅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所以與GBJ137-90相配套的城市規范就相繼提出;③小城鎮的“生態系統”相對較為薄弱,土地性質相對城市更為模糊,需要為其發展留有足夠的彈性。因此GB50188-2007中的用地分類進行細化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小城鎮的土地使用彈性。
2.2 GBJ137-90與GBJ137-2011的比較
GBJ137-2011主要對R、C、W、S、U和G幾個方面做除了部分調整。
GBJ137-2011將居住用地的四級標準調準為三級,并將小類調整為住宅用地和服務設施用地2小類,并且將中小學用地劃入A類之中[1]。
GBJ137-2011將GBJ137-90中的C拆分為A、B兩類,加強了對滿足民生需求的公共服務設施的控制。
對于倉儲用地,GBJ137-2011在GBJ137-90的基礎之上增加了物質中轉、配送等內容。
GBJ137-2011整合了GBJ137-90“道路廣場用地”和“長途客運站用地”、“公共交通用地”、“鐵路客貨運站”、“港口客運碼頭”等用地,不包括原標準“游憩集合廣場用地”[1]。
公共設施用地中,GBJ137-2011將“通信設施用地”和“廣播電視設施用地”加入供應設施用地;電廠、制氣廠納入工業用地;“雨水、污水處理用地”更名為“排水用地”; “糞便垃圾處理用地”更名為“環衛用地”;新增“安全設施用地”中類,其小類包括“消防用地”與“防洪用地”。 GBJ137-90中類“施工與維修設施用地”內容調整至“其他公用設施用地”中[1]。
綠地在原標準分類“綠地”大類的基礎上增加“廣場用地”,剝離原“生產綠地”,分為“公園綠地”、“防護綠地”與“廣場用地”3個中類[1];原標準“生產綠地”以及市域范圍內基礎設施兩側的防護綠地,按照實際使用用途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分類的“農林用地”。
通過上述的對比,GBJ137-2011對GBJ137-90的調整幅度還是比較大的,重點歸納為兩方面的變化:①明確了城市對各類土地使用的需求,細化了各中類與小類;②進一步完善了城市的用地結構,在根本上區別了城市、鎮、鄉與村莊對建設用地的不同需求。
2.3 GB50188-2007與GBJ137-2011的比較
在GBJ137-2011將中學和小學用地從R類中剝離出來之后,GB50188-2007和GBJ137-2011的居住用地的性質的相似度又進一步拉近,但是最大的區別依舊在于幼托用地的劃分問題。相比之下,GBJ137-2011和GB50188-2007對于W、M類的區別不大,只是對于一些特殊的用地加以更明確的歸類。對于G類,GBJ137-2011標準將“廣場用地”從S類剝離出來,加入G類之中[1]。因此GB50188-2007與GBJ137-2011對于G類將有本質上的區別。而U類,GBJ137-2011將其用地進一步細分,對于某些特定用地性質加以更明確的分類,相比GB50188-2007的一刀切,GBJ137-2011就顯得相對詳盡,更符合城市對其的需求與分工。對于T類,GBJ137-2011將其取消,并將其合并至S類,因此從GB50188-2007的S類到GBJ137-2011的S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GBJ137-2011改變最大的就是在于將GBJ137-90中的C類拆分為A類和B類,明確出了非營利性公用類設施用地和盈利性設施用地[1],通過對非盈利性公用類用地的控制來提高城鎮居民的生活水平,從而體現出新型城鎮化的內涵:以人為本。
從GBJ137-2011來看,GB50188-2007的C類已經與GBJ137-2011的A類和B類不具可比性,雖然都表示商業、服務業和辦公用地的性質[3],但是城市用地分類的深度已經遠遠超過了鎮的分類深度。如今中國城鄉差異明顯,城市所具備職能的復雜程度已經遠超過小城鎮,城市用地分類則需要更加明確各個地塊的使用性質進而發揮城市每一塊地的經濟效益,但小城鎮功能和用地有限,往往一塊地兼備多種功能,用地兼容性較強,因此過于明確細分的用地分類在小城鎮之中是不具可操作性的。
GB50188-2007與GBJ137-2011已經存在了相當程度的區別,而其區別的根本在于城鎮規模所帶來的土地兼容性變化。對于城市而言,體量越龐大其職能分工越明確,而且其各個職能的獨立性越強,從而導致城市土地兼容性降低,但是對于小城鎮來說恰恰相反。因此GB50188-2007與GBJ137-2011在城市與城鎮的規劃適用主體上就存在明顯的差異。
2.4 總結
通過以上三次比較可以發現,GB50188-2007和GBJ137-90較相似,但均與GBJ137-2011的差別較大。20世紀末期到21世紀初期,順應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國的城鎮化迅速推進,城市開始與鄉村分離,城鄉差異相對較小,具有一定的共通性,所以GBJ137-90是適用于當時的城市,GB50188-2007也是適用于當時的小城鎮的。
2012年GBJ137-2011開始實施以后,城市用地和鎮用地有了本質上的差別,就如今的中國城鎮化發展而言,城鄉差距顯著增大,而如今的規劃重點也聚焦在如何縮小城鄉差異,如果繼續依照GB50188-2007來做鎮規劃,那么小城鎮在土地使用上將會與城市產生越來越大的差異,而此不利于未來小城鎮的城鎮化發展,因此對GB50188-2007的用地分類進行調整是勢在必行。
同時通過現階段的規劃實踐情況來看,GBJ137-90在2012年修編后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而GB50188-2007卻依舊存在以下問題:①隨著小城鎮的發展,小城鎮對土地的需求也越發的明確,但GB50188-2007中的用地分類無法滿足現今的需求,從而導致GB50188-2007在實際規劃工作中已逐漸被廢棄;②GBJ137-2011的用地分類過于細致,對小城鎮的發展限制過大,無法為小城鎮留有一定的用地彈性,從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依托已有的GB50188-2007,結合GBJ137-2011對鎮用地分類進行調整。
3 對鎮用地分類的思考與創新
3.1 對發展階段的思考
城市的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聚集點―村莊―小城鎮―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從一個層級到達另一個層級需要時間的累積,同時每個階段的進化都應該遵循一定的自然、社會規律,而這種規律在規劃層面上的表現之一就是用地分類的深度。不同時期內遵循的規范應該是適用于某一個時期或者是一個階段到另一階段的,但每當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時,相應的規范也應該進行同步更新的,反之必然會使城市出現用地的不經濟性。
筆者認為,GB50188-2007是適用于“村莊―小城鎮”階段的,而老版城市用地標準是適用于“小城鎮―城市”階段,GBJ137-2011是適用于“城市―大城市”或者“城市―特大城市”階段的。這種歸類的重點在于對各個層級的界定,在GB50188-2007實行時期的鎮和現在意義上的鎮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當時的鎮可能還處于需要解決溫飽問題、衛生問題的階段,但是現在的鎮大多已經完成溫飽時期的任務,現階段的聚焦點多放在經濟增長與生態保護上。換言之,以前的鎮是處于“村莊―小城鎮”階段的,而現在的鎮是處于“小城鎮―城市”階段(圖1)。同理,城市也是從“小城鎮―城市”到“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轉變。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政策背景,但是本質的原理和內在機制是相同的,雖然規范不一定是完全適應,但是大方面殊途同歸。
[圖1 城市發展階段示意][(圖表來源:筆者自繪.)][1990版城市用地分類][2011版城市用地分類][特大城市][大城市][城市][小城鎮][村莊][聚焦點][2007版鎮用地分類][已過時][需要適合此階段的鎮用地分類]
3.2 對鎮用地分類的思考
通過對用地規范的比較,并結合現在鎮規劃的實際情況和未來鎮規劃的需求對GB50188-2007進一步細化將原本僅有大類和小類的鎮用地分類標準細化至大類、中類和小類三個層次。
本用地分類在大類和中類之中并沒有做出變化,還是符合GB50188-2007的,但是在中類之中集合GBJ137-90將中類繼續細化至小類,并集合城市用地分類的使用范圍對小類加以限定,并做出相對明確的說明。使用范圍說明同時結合GBJ137-90和GB50188-2007原有說明。具體用地分類如表4。
以上的分類標準主要考慮到城市的發展歷程,結合GBJ137-90與GB50188-2007的相同點,對鎮建設用地的部分進行深化處理。此標準將GB50188-2007的9大類、30小類細分為9大類、33中類、38小類。其中具體各類用地的相關適用范圍可參考GBJ137-90,此處不再贅述。在對鎮用地分類進行細化的過程中,重點的變化歸納于以下幾點:1)將原本的30小類更變為33中類,其中增加的3類為文物古跡用地(C7)、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用地(C8)以及堆場用地(W3),主要考慮到對于鄉鎮文化活動、生活方式的保護,新增了文物古跡用地;為小城鎮公共服務用地的使用方式留有一定的彈性,新增了其他公共服務設施用地;考慮室外倉儲的形式,增加了堆場用地。2)對原本的C、T、S、G類用地進行了進一步的細化,以確保在留有小城鎮用地發展彈性的同時,能夠明確各類用地的使用狀況。
4 結語
規范的編制是具有時代背景的,但是規劃本身是遵照城市發展的內在規律,是適用于一個時期或者一個階段的。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老規范將會被城市發展的新模式所淘汰,所淘汰的規范并不一定適用于在往城市階段發展的小城鎮。老規范往往在城市特定的發展時期是具有宏觀層面的指導方向的,而新規范也應相對順應宏觀指導意義,再根據時代的發展需求,對規范進行調整改進,以適合現階段的發展變化。筆者通過對已有規范標準的梳理與對比,在響應新型城鎮化要求下,提出對我國鎮規劃建設用地分類標準的調整建議,為小城鎮用地分類有待更新的過渡真空期盡部分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GB 50137―2011,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S].2011.
[2]GBJ137―90,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S].1990.
[3]GB50188―2007,鎮規劃標準[S].2007.
[4]佚名.住房城鄉建設部印發《村莊規劃用地分類指南》[J]. 城市規劃通訊,20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