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細節描寫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通過細節描寫內容的講解、感受和寫作實踐,使學生的作文改變過去那種像一潭死水的局面。
知識與能力:
1、了解細節描寫的重要作用。
2、如何進行細節描寫。
3、通過學習細節描寫,學生能寫出具體生動的作文。
過程與方法:
1、講解細節描寫的有關知識。
2、用具體典型的細節描寫事例,讓學生感受細節描寫的作用。
3、通過具體的寫作實踐,運用細節描寫。
教學重點:在寫作中如何運用細節描寫。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你們是否有這種感覺,作文總是寫得干巴巴的,沒有活氣,這是什么原因呢?
在生活中人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其實寫作也是如此。作文中不能缺乏細節描寫,細節描寫讓你的作文活起來。
二、內容講解
1、細節描寫的定義
細節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滲透在對人物、景物的描寫之中。細節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富有特色的細枝末節。
2、細節描寫的作用
寫人,細節描寫能使人物性格鮮明,活靈活現;寫物,能使景物具體生動,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它是場面描寫中一個個點,沒有它就構不成場面;它還是情節描寫中的一粒粒珠子,沒有它情節就不會連貫??梢哉f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藝術,沒有細節描寫就沒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沒有細節就沒有生活。
3、細節描寫的分類
細節描寫按照所寫的內容和對象劃分,一般可分為:語言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場面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神態細節描寫等。
4、感受細節描寫
細節描寫有很多類,下面請同學們從教材中舉幾類我們一起感受一下:
①學生回顧課文;
②教師補充。
動作細節描寫
(1)屠戶橫披了衣服,腆著肚子去了(吳敬梓《范進中舉》)。
(2)屠戶和鄰居跟在后面。屠戶見女婿衣裳后襟滾皺了許多,一路低頭替他扯了幾十回。(同上)
(1)句中一個“橫”字,一個“腆”字把胡屠戶在女婿考中秀才時驕橫托大、粗魯鄙俗的嘴臉活脫脫地畫了出來。(2)句通過胡屠戶在女婿考中舉人后給他扯衣服的細節,影射出了胡屠戶趨炎附勢的心態。
心理細節描寫
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ㄎ何 段业睦蠋煛罚?/p>
上句通過心理的細節描寫,寫出了作者對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和崇敬的思想感情,體現了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到了極點。
此外,教材中還有很多經典的細節,望同學們下去多加體會。
5、如何寫好細節描寫
首先,要細致觀察事物,做一個熱愛生活的有心人。
要使描寫生動形象,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即“五官開放”),對事物作非常細致的觀察。對人來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對物來說則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及其變化。那么,我們要做的,就是觀察然后把它積累起來,作為寫作的素材。
其次要選用細節典型。
細節描寫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要能抓住典型細節,應選擇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中心的細節。這樣才更具有廣泛性,有利于突出主題。
再次細節描寫要服從表現中心的需要。
細節描寫是一種以小見大的寫法。細節的分量雖輕,容量卻大,在我們選擇細節的時候要從細微處著手,大處著眼,小中見大,讓小的細節反映人的思想狀況,社會風貌。
最后細節描寫必須真實。
所謂真實,是指細節描寫能夠精確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現實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對父親爬月臺時吃力樣子的動作的描寫,突出了父親對孩子無私的愛,讓每個讀者感動不已。他的成功之處在于對父親動作的細致觀察和準確的表達。
三、寫作實踐
1、現在請同學們以“考試”為題寫一片斷作文。要求:寫出同學們在考場上的表現細節,并體會從細節中體現出來的意義。
2、請同學朗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點評交流,教師指導。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端陽節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是我們中國十分隆重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前的舊習俗,直到現在人們還在過端午節,它是紀念我國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還有有趣的劃龍舟比賽呢!奶奶在家已經煮好了香噴噴的粽子,打開鍋蓋滿屋都飄著粽子的清香,讓我聞得口水直流個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子葉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真是回味無窮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帶我去看劃龍舟比賽,這里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的可熱鬧了!比賽開始了,各個隊伍都蓄勢待發,隨著一陣槍聲一條條龍舟飛快地劃過水面,猶如一支支箭向前飛去。在場的觀眾們興奮喊道著加油加油,在為參賽者加油鼓勵,參賽者們聽了心里充滿了信心使勁地劃槳,水花到處飛濺。各條龍舟你追我趕的,最后,落后的一號終于追上了遙遙領先的二號第一個沖過了終點,觀眾們不禁歡呼起來,到處都是一片歡樂的海洋。啊!這真是我最難忘的一天了。
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端午節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怎么來的呢?這就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有一個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個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還是一個偉大的詩人。當時,秦國把楚懷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懷王的兒子楚頃襄王把大王救回來,但楚頃襄王怕打不過秦國,猶豫不決。有一個壞人不想讓屈原受寵,就在楚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頃襄王信了那個人的話,就把屈原的封地沒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羅江那里了。終于,楚國被秦國滅掉了。因為屈原是一個很愛國的詩人,他心如刀割,就寫了一首《天問》的詩,決心和國家共存亡,就抱著一塊石頭跳進了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當時,許多人為了救屈原,就駕著船,向江里投飯團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黃酒,防止魚蝦咬傷屈原的身體。后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把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并在這天,舉行賽龍舟活動,并包粽子、喝雄黃酒。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端午習俗端午節有許多的習俗,如吃棕子、賽龍舟等。在我媽媽的故鄉——三明就有一種“插茱萸”的習俗。
茱萸是一種草,它細細長長的,又是綠油油的。每到端午節,當地的老人們就會在自家的每一個門的兩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靈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見外公搬來一節長梯,在門的旁邊(門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詞,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細找這門邊的裂縫,等到找到了裂縫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來。
我們和外公在遠處得意洋洋望著大大小小的門上被我們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風徐徐吹過,門旁的茱萸在微風中輕輕搖擺著身體,好像笑這對我們說“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初中階段,由于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尚處于不成熟期,所以作文訓練應以記敘文為主,重在規范學生的作文寫作習慣,發展學生的寫作思維,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但在學生的寫作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致命之處———內容空洞。究其原因,和現代學生生活單調、自我意識強化,鮮少關注別人等原因不無關系。如何規避這種通病,需要教師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將學生鮮活的思想與情感引導到寫作的軌道上。綜觀古今中外,指導寫作的著作、文章不勝枚舉,甚至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科,各位大家著書立說,將寫作這件事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剖析個透徹??蓪τ趯W生來說,那比自己寫的文章長了不知多少倍的寫作指導不僅難以讓人拜讀下去,更對自己的寫作缺少立竿見影的指導效果。學生迫切需要一種指導,讓他們立馬豁然開朗,柳暗花明,一步跨進寫作的天地。這就是具體化、細節化。何為作文具體化?
簡單來說,那就是作文一定要寫具體的事。比如寫以“青春”為話題的作文,許多學生在文字里霧里看花地寫了許多青春的迷茫和感慨,看后讓人不知所云,沒留下什么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文章中沒寫體現青春特點的事,所以,教育學生面對任何作文題目時先別慌,不要亂了自己的陣腳,要搜索自己的人生經歷,找到與作文題目相吻合的事,我們稱之為化大為小法、由面及點法或聚焦法??梢灾笇W生把“青春”這個大話題聚焦到一件具體的和青春有關的事展開寫作,事件要明確。不然,學生只能毫無意義地堆砌詞藻,壓榨情感。所以,寫具體的事是寫作的第一要務。初中階段寫事和小學階段又不同,小學寫的事比較簡單,表達的情感也單一,無非是寫一件高興的事,或一件懊惱的事,或一件幸福的事,情感線條呈直線狀。一般來說,在整個事件中,高興就一直高興,傷心就一直傷心。到了初中,學生的思想情感進一步成熟,能體味到復雜細膩的情感變化,所以,初中生寫的事多體現較復雜的情感變化,情感線條呈曲線狀,從事情的發展變化中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心路歷程:高興并不是貫穿始終,而是隨著事件的發展,思想情感的累積,最終有所頓悟而產生高興的情感,甚至不能單純地理解為一種情感,只是成長的某個階段的特定情感。比如寫“青春”這一話題時,有人會寫自己考試失敗后陷入迷茫,而天上一片云的涌動帶給了自己希望,讓自己抖擻精神繼續前行。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初中生寫的事由小學的直線式發展為曲線式,更加真實動人了。
作文寫具體的事并不意味著文章成為事件的堆砌,全文成為一個個事件的累積,這樣只能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象,沒有了重點,平分筆墨不僅重點不突出,而且學生情感難以抒發,會讓讀者明顯感到文字中的虛情假意。一件事是解決此問題的關鍵,也就是在作文寫作中只寫一件事,當然即使是一件事,也要有一個發展軌跡。比如寫和媽媽吵架,會經歷一個爭吵、惱怒、反思、冰釋的過程,這也體現中學生的思想日漸成熟,寫作內容愈發豐富具體,不浮躁。文章內容做到了具體化后,細節化會讓作文如同畫龍點睛,大放異彩。文章內容的細節化就是在寫事的過程中,將和中心關系密切的細節加以詳細描寫。我們常說“:細節決定成敗?!奔毠澰谧魑膶懽髦杏葹橹匾瑑H限于表面的通篇敘述和枯燥乏味的議論,不僅讓讀者讀不下去,就連學生自己也越寫越沒勁,沒了寫作的興趣。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寫作前設計出細節描寫之處,進行有意識的細節描寫??蛇M行細節描寫的地方有很多,如景物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描寫等。對于尚且不能靈活駕馭文字的學生來說,越復雜越會讓學生有挫敗感,不如將細節描寫簡單分為描寫眼看的,比如景物、對方的動作和神態。因為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引導學生濃墨重彩的描寫眼神,如果覺得語言貧乏,可使用“像什么,怎么樣”的句式加以描寫。
對于這樣的句式,“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樣”,比如說“她的眼睛像一片?!?,寫到這就停止了,不向前延伸,就不算成功的細節描寫,可以接著寫下去,描寫海的特點神韻,其實就是描寫人物的眼睛。另一種細節描寫就是寫心感,即描寫自己的內心感受,也就是心理活動,也可以使用“像什么,怎么樣”的句式加以描寫。學生雖然自我意識增強,但卻在作文中很少關注內心的自我,所以許多學生的文章中缺少自我心理描寫,真情實感明顯不夠,常常會出現長篇大論的內心獨白,或者直白地表述心聲。引導學生描寫心理,最初可要求他們背誦文章中出現的心理描寫片段,也可配合相應的片段仿寫,讓學生較直觀地知道什么樣的文字是細節描寫。待他們的寫作思維成熟后,就可以靈活運用細節描寫了。作文教學錯綜復雜,千變萬化,以上兩個方面只是作文教學的冰山一角,但是既簡單又有效,能在短時間將學生領進寫作的殿堂,降低寫作的門檻,各位語文教師不妨試一試。
作者:遜克縣 單位:第二中學崔晶姜曉麗
(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二中學,215500)
沒有細節不成文,這是記敘文寫作的一條鐵律。成功的細節描寫,能讓文章細膩深刻、含蓄生動,極富真實感和表現力。因此,在平時的寫作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關注細節、注重細節的刻畫、提高細節捕捉描寫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現用關于細節描寫寫作指導課的不同教學課例來進行分析,主要就三堂細節描寫寫作指導課的思路及特征略作概述,以便在比較中探求更為有效的寫作指導方法。
一、細節寫作指導的3個課例
(一)課例1:2011年聽的一堂隨堂作文課
教學流程及教學內容如表1。
該課例中,教師著重講解了細節描寫的相關知識:什么是細節描寫,常見細節描寫的類型,寫好細節描寫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等等。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就是講解知識,并引導學生分析點評。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聽教師講解以及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分析。
(二)課例2:2012年聽的一堂作文教學公開課
教學流程及教學內容見表2。
課例2中,教師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選取課文中的相關情節,從課內到課外,既忠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且能運用學生原作,通過比較辨別領悟如何進行細節描寫。整堂課按照認知、理解、運用、提高、拓展的教學思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教學過程中基本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參與。
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巧妙設計、精心引導,努力使學生把寫作知識和學生實際寫作水平結合起來進行指導。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是積極參與、主動交流,口頭描述、獨立寫作和相互評改相結合。
(三)課例3:2013年聽的一堂作文教學評比課
教學流程及教學內容見表3。
從表3中不難發現,該課例的教學內容是從學生生活經歷出發,解決寫作素材(即“寫什么”)的問題——交流寫作素材,用方法激活素材,最后朗讀交流、提升修改。教師的主要教學方式,是引導學生打開寫作思路、探究表達方法,現場指導寫作方法。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是尋找寫作內容,主動探究寫作方法,當場進行個性化寫作,并在交流修改中提升。
二、3個課例的比較分析
3個課例,教學目標均指向明晰:引導學生進一步厘清細節及細節描寫的基本寫作知識,感受細節帶來的審美力量,掌握豐富細節的實用方法。教學重點也比較突出,均采用了層進式結構來運思課堂:教學過程由“說細節”、“賞細節”、“寫細節”三部分構成。其中,“說細節”引導學生熟悉“細節”,是認知;“賞細節”引導學生理解“細節”寫法,是體悟;“寫細節”引導學生掌握“細節”,是能力。
具體的教學處理,3個課例則有所不同,主要表現在:(1)關于“寫什么”。課例1幾乎不涉及寫作內容,只用例文呈現;課例2有較多的寫作內容,配合單項技能的訓練;課例3則打開學生的生活積累素材,在寫作練習中重視學生的心靈啟迪。3堂課都有理性感悟也有感性操作,但與課例3相比,課例1、課例2的課堂理性感悟相對較多、感性操作相對較少,“說細節”、“賞細節”所用時間偏多,“寫細節”所花時間較少——作為寫作課,這樣的安排不盡合理。(2)關于“怎么寫”。課例1呈現的是概念講授;課例2以單項技能訓練為主;課例3有技法的探究,也有精要的指導。從中也可以發現,課例1、課例2中,學生對寫作知識的把握大多處于認知階段,體驗不夠——這也是不少教師容易犯的錯誤,從說、到悟、到運用,表面看起來好像符合知識向能力轉化的規律,但實際上,這樣的教學并不合理。課例3中,在學生遇到表達方式的困惑時,教師引導學生探究運用怎樣的表達方式來寫作——當學生通過探究明白“怎么寫”時,其寫作狀態應該是愉悅的、心神合一的。(3)關于“寫作能力”。課例1、課例2中,學生作為聽客的多、進行展示的少,如在“評析”環節,多教師主講,少師生對話,而這個環節對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最為關鍵,因為它是方法轉化為能力的重要節點。課例3中,教師引導學生用方法整合寫作內容進行整文寫作,如此,在寫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寫作,最終促成能力的形成。先寫,再交流反思,形成方法和策略;再寫,通過交流再提升——始終圍繞一個“寫”字,這才像是寫作教學。
三、幾點感想
著名作家李準曾經說過:“沒有細節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弊魑慕虒W中,要重視對細節描寫的品析和運用。
第一,要在“寫什么”上引導。課例2中,教師選取課文《孔乙己》中的一段細節描寫,故意隱去幾處細節描寫的文字,再通過還原文字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一處是“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一處是“穿著一件破夾襖”)。這樣的寫作指導,讓學生對細節描寫“寫什么”有了初步的感知。生活是寫作的源泉,生活即素材,作文指導課要讓學生積淀的靜態素材,成為動態的、活躍的、積極的寫作素材。
【關鍵詞】錘煉詞語 突出特征 巧用修辭 運用五覺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寫作目標”中要求學生“能調動自己的語言積累,推敲、錘煉語言,表達力求準確、鮮明、生動”。在作文中,為了使人物個性更加鮮明,人物形象更加豐滿,文章更加生動真實,就應該學會巧妙運用細節描寫。怎樣才能讓學生寫出生動逼真的細節來呢?
一、注重作文中的細節描寫
1.錘煉詞語,突出特征
以教材《背影》中父親過鐵道買橘子一段為例,來分析。
教師:對于現實生活中這一平凡普通的小事,同學們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較為具體,但是這樣的表述,難以打動人心,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下面我們來欣賞朱自清先生對這一情景的描寫。
師問:“你從中有了怎樣的發現?說說令你感動的語句?!?/p>
學生1:“作者寫了父親的身材肥胖和衣著穿戴,表明他過月臺的不容易,表明對兒子的疼愛,這里讓我感動?!?/p>
學生2:“這里運用恰當的動詞,如‘走’、‘探身’、‘攀’、‘縮’、‘微傾’,把當時父親穿過鐵道爬上月臺去買橘子的動作寫得具體細致?!?/p>
學生3:“令人如臨其境,感受到這位父親對兒子的照顧真可謂無微不至,令人回味無窮。”
學生4:“文中還寫了父親買橘子回來時的情形,這樣有去有回,顯得很完整?!?/p>
教師:“同學們都有一雙火眼金睛,有一顆敏感的心,對文中的細節描寫分析的很到位,也正是由于細致入微的細節描寫,所以讀者的淚會隨著作者一起流下來。那么如何讓你自己的文章也生動細致感人至深呢?”
學生1:描寫人物時要運用恰當的動詞和形容詞。
學生2:要有自己的心理感受。
學生3:要把人物的動作用“慢鏡頭”的形式來寫,這樣可以把事情的過程寫得很詳細,很感人。
教師:通過對一些精彩動詞和形容詞的錘煉,可以對描寫的內容加以修飾和限制,讓文章更生動,達到一字傳神的效果。
學生質疑:描寫人物可以運用語言、動作、心理、肖像、神態等方法,使人物豐富,那么在作文中如何描寫景物呢?是否也有好的方法讓我們去學習呢?
教師:你的問題非常有針對性,這也正是老師想要讓學生思考的。有關如何描寫景物,我們同樣可以從經典作品中加以借鑒。
2.巧用修辭,運用五覺
教師問:在我們所學過的課文中,你對哪些景物印象最深?
(學生思考,討論。)
學生1:朱自清的《春》,如“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學生2:魯迅的“百草園”,如“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
學生3:魯迅的《社戲》,如“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覺得要和他彌散在含著豆麥蘊藻之香的夜氣里?!?/p>
教師:同學們找得很好,這些都是名家名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這些景物描寫中,我們就可以從大家身上借鑒一些寫法和技巧。開動你的腦力和智慧,你能找出蘊含在其中的方法嗎?
學生1:在描寫景物時要運用的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教師: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可以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變平淡質樸為文采斐然,當然還要有豐富的想象力。還有同學要評述嗎?
學生2:在描寫景物時要多角度觀察,多層次多方面來寫,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教師:他們對這兩篇文章的景物寫法分析得很準確,你們還有誰要補充嗎?
學生3:還可以調動人的多種感覺器官來描寫,如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等。
學生4:還可以從不同的時令季節來描寫景物。
學生5:還可以從不同時間段來描寫景物,如白天與夜晚時的不同景色,這樣描寫的內容就豐富多彩了。
二、賞析范文,領會作用,感悟方法
缺乏細節描寫的文章片段:初一剛住校,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回家,接電話的是母親,我說,媽媽我想你,媽媽說她也想我……這幾句話只見概述不見描寫,更不見細節,語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有細節描寫的片段:初一剛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適應,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學,陌生的教師,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學習內容,連自來水里流出來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來,想起媽媽的笑臉,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嘮叨,爺爺的叮嚀,淚水一下子就流了出來……
師點評:增添了心理細節、肖像細節描寫。“我”的思家之情表現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辭使語勢強烈。
學生2:初一剛住校,我很想家,就打電話回家,“叮……叮……”電話通了,我仿佛看見媽媽正在洗衣,聽到鈴聲,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電話,嘴里還不停地說:“別著急,我來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聽不到!“喂?秀,是你嗎?”是媽媽的聲音!我的眼淚一下子流了出來。“媽,我想你!我……”我說不下去?!拔乙蚕搿肽悖 蔽腋惺艿綃寢尩念澏?,她一定是一邊笑著,一邊流著淚……
師點評:增添了心理、語言細節描寫?!拔摇迸c母親相思之情表現得更真實、更生動、更濃烈,語言生動。
師小結:細節描寫的作用――使文章從枯燥走向生動,從模糊走向真實,從平淡走向深刻;細節描寫的要求:真實、典型、細微、生動、新穎。
三、文海拾貝,采擷精品
一個眼神,一句話語、一個動作、一處景物、一番感受,這些內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點,但遺憾的是由于我們忽略了或是在描寫能力上的欠缺,這些精彩部分從我們筆間溜走了。所以,我們要把細節寫細。讓畫面具體可感知使之成為打動讀者的動情點。
要使細節描寫生動形象,我們要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對事物作非常仔細的觀察;細節描寫要抓住典型細節,來突出文章的中心,給人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在細節描寫中,我們要選擇恰當的詞語;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增強語言的生動性,變抽象為具體,使無形變有形。使讀者通過閱讀文字,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畫面。讓具體的畫面成為打動讀者的動情點。
寫好細節的技巧:認真觀察,選擇經典細節;準確用詞,串聯情境細節;運用修辭,特寫傳神細節;想象聯想,生成魅力細節。
關鍵詞:材料積累 提高技巧 思維啟發
作文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較難的一個環節,教師難教,學生難學,這使作文教學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是教師把語文教學中的講讀教學和作文教學完全割裂開來。講讀教學只研究文本,忽視文本中對作文教學的影響;而在作文教學中單調地講理論,完全不聯系講讀課的示范實際。鑒于此,我在“材料積累、技巧提高、思維啟發”等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在語文教學中,努力把講讀課與作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學習中積累材料
目前,初中語文教材其入選范文,總體上說是古今中外文章的經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這就為在講讀教學中進行作文教學、運用范文向學生提供寫作材料、幫助學生積累寫作資料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初中作文,特別是七、八年級作文,以記敘文為主。記敘文離不開寫人與記事。寫人主要是對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記事則要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此外還要注意詳略得當。學生在寫記敘文時,往往覺得沒有內容可寫。這除了缺乏生活經歷之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閱讀面太狹窄,知識貧乏,占有的寫作資料太少。根據這種情況,在講讀課中,我特別注重將范文中的細節描寫內容教給學生作為寫作材料。譬如,《童年的朋友》中作者對外祖母頭發、眼睛的描寫;《背影》中父親給我買橘子途中攀爬月臺時動作的描寫;《一面》中“我”心理活動的描寫……這些細節描寫都是很好的范例。我在講課時非常注重對這些段落的賞析,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提示。讓他們自己感受課文中語句的合理性、科學性,再結合自己作文中的人物描寫,找出改進的方法,這樣我把作文教學融入到平時教學中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學生在敘事時最大的毛病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沒有重點,更沒有起伏。而課文則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棗核》中寫與老友相見只是一筆帶過,而對于朋友敘述家中的布置,諸如“垂柳”、“假山”、“荷花”等則著墨很多;《最后一課》中對于“小弗朗士”上學路上的描寫較為簡略,而對于“韓麥爾先生”最后一課上的表現則描寫詳細;以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對雪后捕鳥動作的濃墨重染……所有這些我都讓學生細細的品味,把這些方法用到實際寫作中去。
二.在欣賞中提高技巧
在講讀教學中,許多教師經常是從鑒賞的角度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作品的寫作特色。教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卻聽得如處云里霧中。在學生的眼里,他們總覺得課文中的那些寫作技巧是與自己的寫作實際無緣的、用不上的“陽春白雪”,導致學生對教師們津津有味地講解范文的寫作特色不感興趣。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求教師把講解范文的寫作特色同引導學習、運用范文的寫作技巧結合起來,讓學生從范文的寫作技巧中吸取寫作經驗,然后逐步地將它運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例如,《春》、《我們家的男子漢》、《月跡》、《柳葉兒》、《背影》等課文中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就是作品的一個重要特色。
我在講解作品的那些寫作特色時,密切聯系“學生描寫人物時往往只滿足于人物動作的籠統抽象的描寫而不能給人以具體且細微的形象”這個實際,在啟發學生體會課文中關于細節描寫的內容時,我明確地告訴學生,細節描寫成功的關鍵,一是用好動詞,二是抓好動詞修飾語的運用。這不但使學生加深了對作品中細節描寫的藝術特色的理解,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寫人物細節的實際本領。這樣,由于教學目的明確,教學過程中優化了課文與作文的結合,作文教學的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在講評中啟發思維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讀寫;有效結合
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旨在將課文作為語言載體,結合其內容,設計與之相應的“寫”的內容,使學生能力得到有效培養。而在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編寫的主要思想在于將讀寫有機的結合,具體體現在語文新教材的四大板塊,即口語交際、寫作、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均圍繞本單元的“閱讀”共性來安排內容。由此可見,在語文教學中,任課教師要全面落實整合讀寫的教育工作,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一、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選擇教學素材環節
寫作素材是需要學生從大量的閱讀中積累的。目前,初中生的寫作往往不能夠體驗出生活氣息感,這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為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要指導學生對自身的真實情感進行表達,使學生能夠具備將生活的大小事情提煉成寫作素材的能力。同時,任課教師要盡可能的使學生的讀寫范圍得到科學的拓展,使學生的視野得到合理的開拓,繼而使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新課程標準倡導綜合性學習的思想,強調對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包括提升其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培養其團結合作意識等。初中語文教學的讀寫結合,不再受到傳統教學聽、說、讀、寫分開訓練的局面,通過教學環節的有效整合,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魅力,并整體訓練了學生的各項能力。
二、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布局
寫作結構環節絕大多數學生在寫作落筆時往往無從下手,又或者在文章結尾處很容易發現作文已經偏題。筆者對出現該現象的原因進行了深入的分析,發現這是由于學生不能深度的思考所致,在這種沒有深入研究寫作的邏輯順序情況下,使作品中所要表達的主旨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視,那么學生便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寫作問題。為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任課教師要深入剖析文章結構,對寫作內容的合理表達加以指導。例如,在《背影》這篇文章中,作者朱自清首先將文章主題設為血濃于水的父子深情,在文章寫作之處就布局了買橘子這一敘事片段,通過描寫作者的心理活動,從而使感情得到適當的抒發,本文對父親的背影進行了重點突出,即兒時父親高大的形象已經隨著時光逐漸隱去,取而代之的是行動上的緩慢和蒼老的背影,突出了父愛的偉大,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升華。通過對《背影》這篇文章的指導,學生能夠意識到寫作過程中邏輯結構的重要性,學生要理清整體到部分的劃分寫作思路,避免寫作中的重復性敘述,使文章的整體性得以有效彰顯。另外,在寫作過程中,布局的處理要詳略得當,突出重點。在初中語文的讀寫教學中,這些寫作能力均需要任課教師的進一步引導。
三、優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指導寫作細節描寫環節
文章的精髓與靈魂的表達在于其細節的把握。寫作時,對描寫細節的環節進行重視,能夠使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初中階段的作文細節描寫環節,任課教師要重點培養學生對人物細節的描寫,包括動作、神態、心理等。針對于不同的語言環境,細節描寫的作用各不相同,其能夠有效彰顯出作者所要抒發的思想感情。另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任課教師也要強調課文中的細節描寫部分。例如,在《孔乙己》授課過程中,通過“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這部分,對孔乙己的外型和語言等細節進行了細致的描寫,使人物的形象得以描述,通過作者的描述,學生能夠對孔乙己的性格特征進行一個到位的了解。這也能夠凸顯出孔乙己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諷刺了封建社會的科舉制度。通過這種對文中細致描寫的把握,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感悟到語言的魅力,繼而使其觀察分析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那么,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就可以借鑒這一寫作手法,重視細節的刻畫與描寫,實現提升其讀寫能力的目的。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的有效結合勢在必行。它能夠使學生更快的掌握初中語文知識,使初中生能夠充分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此外,讀寫的有效結合也能夠使初中語文教學具有一定的教學特色,豐富教學資源,使教學素材的選擇更加科學,從而實現系統化的初中語文教學。而通過讀寫的結合可以使初中語文的教學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強化,從根本上對中學語文教學進行了優化,并全面提升了中學生的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劉海霞.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一體化的探究[J].新課程•上旬,2014,(6):200-200.
【關鍵詞】積累;觀察;閱讀;選材;細節描寫;鼓勵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我長期在教學一線,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學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是一大難題:教師怕教,學生怕寫。教師怕教,是因為作文教學本身就是一個很龐雜而長期性的活動。學生怕寫,寫的都是一些陳芝麻爛黃豆的事情。寫的相對好點的學生鳳毛麟角。那么,如何解決這些稍顯棘手的問題,我結合個人教學實際,談一下針對目前學生作文現狀的解決路徑。
一、積累寫作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睂W生作文苦于沒內容可寫,而一些寫好者為什么有寫不完的話呢?究其原因,人家有豐富的素材積累。因此,學生作文只要有素材可寫,也就不“苦”了,而寫作素材的來源主要靠積累。積累素材的途徑有兩種:
1、通過細心觀察生活,勤于日記或周記。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諸如花鳥蟲魚、自然風光、人情風俗、社會文化,還有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審美和創新時的思想火花,所有這些,只要你以發現的眼光去觀察、理解、提煉,何愁寫作時無米之炊?積累素材的最好辦法是寫日記。葉圣陶先生說:“應該隨時動筆,寫日記,寫自己種種要寫的,這才可以使自己的寫作能力越來越強。”
2、從閱讀中積累。廣泛閱讀能開闊眼界、充實思想、豐富學識。閱讀要“于切要處下心力”。潛心思考,深入理解,書本知識就可以逐步化為自己筆下的寫作材料。散文作家秦牧的作品旁征博引,知識面廣,趣味性強,就得益于他豐厚的學識積累。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還要求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多閱讀一些有益的讀物,如一些名著、報刊雜志等,在閱讀時要求其做好摘抄。
二、表達真情實感,使作文以情感人
文章的好壞不在于語言的華美,而在于有沒有真情實感。如初中語文課本上的一些課文: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最后一課》、魯迅的《藤野先生》等,這些文章為什么語言很樸實但卻能深深地打動讀者?就在于情感真摯。所以我們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一定要求其寫真人真事,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1、選材要真?,F在的孩子,學習資料大都比較豐富。一遇到寫作文,很多就想到“信手拈來”,從作文書上或者把以前寫過多次的素材又照搬過來。能靜下心來,從自己的“積累庫”中細心選材的為數并不太多。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經常要求并鼓勵學生寫自己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歷過的真人真事。只有選材做到真,表情達意才可能真。
2、重細節,表真情。 在平時的寫作練習中,有的學生也出現這樣的問題:選材是真實的,可寫起來卻無話可說,三言兩語就草草結尾。對于這種情況,顯然是缺乏細致入微的描寫。于是,我主要是指導其寫作時要有細節描寫,要充分運用語言、外貌、動作、心理等細節描寫,運用想象力把內容展開,要把自己選的素材栩栩如生地用語言再現出來,使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這種語言再現并不是要用華麗的詞藻,只需樸實的語言,用細膩的筆調娓娓道來即可。細節描寫,是文章表達情感最重要的途徑。
三、賞識成功,激發興趣
一、學習優美的語言,靚化作文語言
在課文學習中,可以對一些優美生動的詞語和凝練的語句反復體味,并學會怎樣將這些富有感染力的語句靈活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春》一文時,文章中對春風、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作了細致描寫,學生通過反復誦讀領會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是怎樣抓住景物特點來進行描繪的,從觸覺、嗅覺、味覺、聽覺中哪些角度寫的,又是怎樣根據景物特點來遣詞造句、組織語言的,如何選取動詞、形容詞、擬聲詞等詞語,運用了比喻、擬人、夸張中的哪些修辭手法,在引導分析品味課文之后,能夠弄明白作者這樣寫的作用有什么妙處,從景色的描寫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對自己印象中春天的景物,結合自己的體會,進行仿詞、仿句練習。由于季節相同,景物相似,在自己的訓練中就能有這樣的語句:“微微的吹拂著,小小的花朵迎風飄揚,跳著輕盈的舞蹈,散發出一陣陣幽雅的清香。使人陶醉,使人沉迷,使人流連忘返”?!按禾靵砹?,大地煥然一新,四野里到處開滿了五彩繽紛的野花,有的能叫上名字,有的我連名字也叫不上。小草兒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了它們的小腦袋,春天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場春雨過后,大自然中一切都顯得生機盎然……”在這里,將剛學過的優美生動的語句靈活運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還有了自己的感受,有了修辭手法的使用,讀來使人耳目一新。既模仿了文章又都有所創新,達到了將別人的好的東西學到自己的頭腦里,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并巧妙地做到了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二、學會選材立意,讓生活走進作文
學習《一雙手》時,目標定位在以小見大的寫法上,可以抓住課文中的細節描寫體會出其中的人物精神境界。學習中,找出文中描的精彩語句,體會手的特點,從而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質,在生活中注意細節,做生活的有心人。分析文中的細節描寫的同時,聯系作文寫作時,作文選材中大而空的缺點,啟發學生從小題材著手,不貪大,不空談,言之有物,注重細節描寫。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以“ 的手”為題練習片段寫作,選取自己熟悉的人為寫作對象,表現出人物的特點,可以寫老師,可以寫父母,可以寫同學,也可以寫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陌生人,雖然篇幅可以短小,但要人物鮮活,形象鮮明,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小切口的作文片段訓練,積少成多,堅持下去,課文學習與作文訓練定能雙豐收。我想,如其參考課外的所謂范文寫作,不如深挖課文,找到課文學習與作文訓練的契合點,注意課內外的延伸,這樣就能寫出感動自己,打動讀者的好文章。
三、創造性使用課文,拓展寫作訓練
續寫是一種想象作文,可以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續寫課文故事不僅能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加深對課文故事的理解,同時也能有效地培養作文能力。在學習完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后,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根據文章結尾把故事續寫下去。在文章中要大膽想象,既幽默又引人思考,想象力豐富,語言保持與原作一致,情節發展一線貫穿。這樣多次練習后,對續寫有了正確理解和認識,寫出的文章符合續寫的要求,同時也培養了多種能力。
編寫課本劇,是對課文的內容學習理解的基礎上的再創作。學習了《變色龍》后,學生對文中主人公奧楚蔑洛夫 “變色龍” 的形象有了深入的把握,課文的故事發生的地點在街道,學生根據矛盾沖突、人物形象,編寫了《變色龍》的課本劇,重新編寫了人物臺詞,既忠實于課文,又有自己的創作,更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寫作劇本的樂趣。在編寫劇本的過程中,有的同學寫出了現實版的《變色龍新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