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信詐騙法規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電信詐騙; 公安情報信息主導警務; 防控模式; 防控平臺
中圖分類號:D63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7-158-002
電信詐騙是犯罪行為人利用現代電子通信方式,如電話、手機、互聯網絡、網絡通信平臺等實施的一種詐騙手段,對其加注“電信”定語,旨在方便民眾從諸多詐騙方法中識別。
一、我國電信詐騙現狀分析
1.電信詐騙的特點
隨著我國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利用電子通信手段實施的電信詐騙日益猖獗,與傳統的詐騙相比,電信詐騙更具智能型、集團性、跨域性,因此相比傳統普通詐騙,其犯罪手段更具社會危害性,具體特點包括:
1.1作案過程是遠程、非接觸性的。在整個作案過程中,犯罪分子和受害人并不會面,犯罪分子使用偽裝或冒充的身份,僅僅依靠現代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整個作案過程。
1.2作案對象具有隨機性。犯罪分子通過編造虛假短信、電話的方式,地毯式的“偶遇”受害人,受害人對電信詐騙的手法不熟悉,防范意識薄弱,繼而被犯罪分子引導其思維。
1.3作案手段隱蔽。犯罪分子作案時選擇使用VOIP網絡技術,不僅花費便宜,而且可以自動組合任意被叫號碼,也可以顯示任何一個希望顯示的電話號碼。
1.4作案手法繁多,形式多樣,且每種方法蔓延迅速。
1.5作案人數眾多,大多屬于團伙跨境作案,團伙成員分工細致,多為單線聯系,成員之間不熟悉,給公安機關的抓捕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2.電信詐騙案件偵查過程中的難點與問題
2.1調查取證難。電信詐騙犯罪過程是在非接觸式的情況下完成的,犯罪分子操作的VOIP網絡電話的服務器大多在境外,使得警方難以追蹤定位;因此類案件多為跨境作案,各國法律制度不一,給調查取證帶來了障礙和困難。
2.2追繳贓款難。據辦案民警介紹,經常發現被詐騙的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贓款在幾分鐘內就被轉移到各地,并在ATM機上提現。
2.3電信、銀行部門監管不力。電信、銀行部門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缺乏業務工作的監管。如隨處可見的無記名手機卡、銀行開戶審查不嚴、實名制不實等情況,給公安機關案件偵破過程帶來了極大的難度。
2.4我國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國現行法律中沒有專門規定電信詐騙犯罪,導致此類犯罪定性、處理難,往往處罰偏輕。
3.電信詐騙防控現狀
3.1民眾缺乏對電信詐騙的預防。通過以上對我國電信詐騙現狀和電信詐騙偵查過程中的難點與問題的分析,我們發現唯有“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才是治理電信詐騙的基本方法。
3.2.電信詐騙案件信息沒有有效整合。電信詐騙案件信息并沒有進行有效的整合,電信詐騙案例信息多存在于互聯網絡中,沒有進行統一規整,信息零、散、亂;缺乏數據關聯和碰撞;信息資源共享不足。公安機關對電信詐騙案件信息的掌握情況往往是案發信息多,而預測電信詐騙犯罪態勢的發展規律、特點和趨勢的預警信息少;案件靜態信息多,動態信息少;單一信息多,綜合信息少。
二、電信詐騙防控思路與對策
基于電信詐騙本身的特點,預防電信詐騙最基本的做法包括:明確電信運營商、銀行部門的社會責任;對短信業務加強監管;完善、落實通信行業監管法規;建立、完善公安部門偵查協作工作機制。但是,要從根本上遏制電信詐騙犯罪,更重要的是提高民眾防范電信詐騙的知識和防范意識;提高公安機關對電信詐騙預警信息的掌握能力,唯有“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才是治理電信詐騙的基本方法。
1.情報信息主導警務
情報信息主導警務是指公安機關綜合運用公開或秘密手段,廣泛地收集違法犯罪相關信息,并對其進行加工、整理、存儲、傳遞、分析、研究,進而準確地把握刑事犯罪與社會治安的發展變化規律、特點和趨向,全方位引導警務決策,優化警務資源、配置,提高警務效能,達到有效預防、打擊和控制犯罪,維護社會秩序的活,其本質特點是一切戰略決策與戰術行動均以情報信息為依據[3]。情報信息主導警務,突出強調情報信息在警務工作中的導向作用,通過對犯罪信息、其他公安信息、社會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利用,提升警務工作效能,推動警務工作信息的發展。
可見,現今公安機關要掌握主動,提高打擊、防范電信詐騙的能力,就必須樹立公安情報信息主導警務的理念,加強信息化建設,以情報信息平臺為載體,在較大范圍和更深層次提高情報信息決策的能力,提高利用情報信息打擊、防范、控制電信詐騙犯罪的能力。
2.思路與對策
2.1構建基于公安情報信息主導警務的電信詐騙防控模式。針對電信詐騙案件的特點,以“情報信息主導警務”理念為導向,以區域、人群、案情為切入點,提出了基于公安情報信息主導警務的電信詐騙防控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2.1.1高發區域的重點防控模式。通過統計分析,對警情數進行排序評估操作可得出電信詐騙案件的發案區域具有一定規律,確定電話詐騙案件的高發區域,從而引導警務決策、指導基層防范、警務資源調配等。
2.1.2高發人群的重點防控模式。定期開展對電信詐騙案件信息的查詢統計和分析研判,深入研究犯罪分子選擇的侵害目標,探尋規律,調整防控和堵截的重點對象,提高打、防、管、控的科學性和準確度。
關鍵詞:金融機構;新型詐騙;犯罪特點;防范措施
一、基層金融機構電信網絡詐騙的主要分類
現階段,我國基層金融機構所出現的電信網絡詐騙類型相對較多,可從詐騙技術手段、冒充身份、犯犯罪嫌疑人、實施方式等方面分類。比如,根據詐騙嫌疑人所在地,可將其分為這樣兩種:第一種,在境外借助網絡電話的形式詐騙。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在非洲、東南亞、歐洲等地設置詐騙窩點,從大陸招收大量話務員,借助網絡渠道和公眾取得聯系,并冒充公檢部門的工作人員,虛構事實,獲得公眾信任,從而實施詐騙。調查結果顯示,這種類型的案件占全部詐騙案件的22.0%左右,但經濟損失占全部損失的62.0%;第二種,電信網絡詐騙團伙在自己生活的鄉鎮,借助短信、電話的形式向全國公眾實施詐騙。這種類型的詐騙具備相對顯著的地域性,占全部詐騙案件的80.0%左右,經濟損失占全部損失的41.0%。
二、基層金融機構電信網絡詐騙頻發的原因
1.受害人防范意識不足
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率的提高、成功詐騙率的提高和受害人防范意識不足相關,從犯罪心理學角度來講,電信網絡詐騙是可以有效預防的,只需受害人充分了解詐騙手段,就能有效預防詐騙案件的發生。但從實際情況來講,盡管相應部門做好了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和防范工作,比如:通過媒體宣傳的方式對涉及詐騙的號碼實施停機處理,這種方式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最終結果并不理想。一般來講,詐騙分子詐騙手段千變萬化,單純性的防范宣傳是無法趕上詐騙手段變化速度的。同時,公安機關還存在單打獨斗的情況,無法調動各力量參與其中,影響最終的防范結果。
2.案件偵破打擊效果不佳
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偵破普遍存在技術不合理、查證困難等情況,再加上相應部門協作機制相對滯后,無法形成相對合理、有效的打擊能力,間接增加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率,主要包括這樣幾種:①主動破案意識薄弱。因電信網絡詐騙的特殊性,多為跨地域作案,具有犯罪手法變化快速、空間跨度大等特征,任何一起詐騙案件需很長的時間偵破,線索的取證工作相對困難,需投入相對較多的人力、物力,甚至需輾轉多個國家,雖工作時間相對較長,但最終的效果并不理想,導致各公安部門習慣性的將優勢資源放在相對較大的案件上,對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存在不愿打擊心理;②未形成部門共同治理模式。公安部門在打擊犯罪過程中未充分結合基層金融機構,造成犯罪案件的偵破工作處于被動狀態。公安部門在發現受害人后,賬戶凍結的處理時間相對較長,無法在第一時間凍結相應賬戶,增加資金的流失總量;通信部門接收到公安部門提供的信息后,未及時處理、回應相關問題,導致公安部門無法及時、快速的找尋犯罪窩點,間接增加犯罪率。
3.犯罪成本、刑罰成本不相稱
①低成本。所謂的低成本主要表現為這樣幾個方面:一方面,經濟成本低。現階段,大多數的電信網絡詐騙分子借助電腦、手機等工具作案,這些工具購買價格相對較低,所獲得的經濟效益也比較低;另一方面,犯罪懲罰成本低。網絡詐騙不存在犯罪現場證據,加大偵破取證難度,降低案件偵破、犯罪分子抓獲率;②高回報。電信網絡詐騙具備作案手段集團化、隱蔽性特征,致使網絡詐騙犯罪發生率明顯高于相對傳統的搶劫率,促使諸多犯罪分子使用自認為安全的手段作案。
4.部門監管不力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使電信行業在管理、經營等方面相對落后,存在大量問題。再加上日常經營中過于追求經濟效益,缺乏責任心,從某種程度上提高犯罪率。一般來講,部門的O管不力主要表現為這樣幾點:第一點,電信部門監管不到位。在新型技術、新型應用大力推廣的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安全因素,導致典型網絡電話成為虛假信息的主要渠道。并且,手機卡實名制未落實到底。用戶在購買手機卡時,通常不用自己身份證開具,或直接在街頭、網絡購買不記名的手機卡;第二點,互聯網監管不到位。先進技術的發展在提高國民經濟水平的同時,也給犯罪團隊提供相對較多的工具,犯罪分子在淘寶商店中購買大量犯罪工具,或借助現有工具開發屬于自己的工具詐騙。同時,網絡實名制未落實到底,造成門戶網站、論壇等存在大量欺詐性的信息,為詐騙活動的開展提供便利。
三、基層金融機構防范新型電信網絡詐騙的措施
為更好地識別、控制電信網絡詐騙,維護基層金融機構聲譽,為客戶提供相對安全、高效的服務透析,應根據網絡詐騙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在降低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率的同時,實現最終的防范目的。
1.樹立反欺詐理念
基層金融機構經營過程中,對各業務、管理條線詐騙交易進行監測、調查,建立機構內部的風險報告制度、詐騙監測預警機制,將各業務產品作為基礎,以實現最終的詐騙預警目的。同時,還需根據金融機構的實際情況評估詐騙預防情況。
2.加大宣傳力度,強化防詐騙意識
基層金融機構可借助宣傳欄、顯示屏等宣傳電信網絡詐騙風險,按時或不按時的在重要場所、集市等開展宣講活動,提醒客戶這種詐騙的表現形式、詐騙的潛在性風險。并且,還可借助防詐騙手冊發放的形式幫助客戶更好的了解電信網絡詐騙類型、防范重要性,以提高客戶的防詐騙能力。
3.加大金融機構員工防詐騙培訓力度
要想從根本上預防電信網絡詐騙的發生,應加大基層金融機構員工的培訓力度,主要表現為:培訓金融機構員工的基礎性的金融業務,培訓金融機構管理人員相應制度,以反詐騙、法律法規為主。另外,加大金融機構業務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比如:根據業務人員的工作職責、工作崗位進行信用卡、貸款欺詐的識別和預防;開展重點培訓活動,對不同時期的突發詐騙行為進行反欺詐培訓。
4.打擊網絡黑產源頭
現階段,電信網絡詐騙的主要源頭是編寫釣魚網站代碼的黑客,其處于犯罪金字塔最頂端,雖人數少,但卻能影響整個網絡產業鏈,可從這樣幾點進行:第一點,建立網絡黑產數據庫。目前,網絡黑產商業化已處于成熟階段,黑客們存在相對復雜、精巧的產業鏈,無法估測黑產網絡規模。針對這種情況,國家政府應盡快了解網絡組織結構,掌握黑客的主要來源、聯系方式、從事行業等;建立網絡數據庫,以在全面掌握黑產情況的同時,幫助公安部門更好打擊犯罪團伙;第二點,引導黑客轉型。現階段,因大多數黑客在社會中找不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再加上學歷、年齡等因素的影響,得不到社會認可。因此,國家政府應根據網絡的發展情況建立人才的吸引機制,將其引導到相對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便于成立紅色黑客組織,共同對抗黑客,加快黑客的轉型速度。
此外,還需完善立法。從立法層面著手,適當修改相關規定,將電信網絡詐騙從犯罪案件分離出,并將其納入社會管理秩序罪中,降低網絡詐騙的入刑門檻,增加電信網絡犯罪成本,提高法律威懾力;完善和電信網絡詐騙相關的標準、規范,加大金融機構監管機制的建設力度,強化筋肉機構的法律責任。比如:針對手機號碼不實名制的問題,應在相應條例中規定手機號碼開具用戶提供真實信息,明確設定未履行義務的處罰措施,促使金融機構員工、公眾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大家上午好!
詐騙,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放肆,幾乎無處不在。可以隨著網絡,隨著聊天工具,隨著電信……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去市場買菜,買了好多好多。我們在路上走著走著,看見了一個乞丐,那乞丐可憐兮兮地說:“我已經五天沒吃飯了,給我一點錢吧!”媽媽看他可憐,就給了他五元。當我們會到家后,很不幸的事發生了:我們家沒煤氣了。媽媽就帶著我去餐館吃飯,讓人很惱火的事發生了。
我在餐館里看見了,那個向我和媽媽要錢的乞丐,正在津津有味的吃著食物,而且還和他的同伴說著令人反感的話:“今天有好幾個傻瓜,給了我好多錢,以后要是還像今天這樣就好了。”說完還笑的很大聲。當我聽見這句話時,我真想走上前去責罵他,可以看見那么多人,我便忍住氣讓媽媽換一家餐館、還有一次,我在電腦上看見怎么一則新聞:在深圳市居住的一位王女士,在網上購買了蘋果4,商家要她的銀行賬號和密碼,說,還有一千元錢要給她。王女士居然就這樣糊里糊涂給了商家銀行賬號和密碼。商家從銀行上取走了一萬元,就逃之夭夭了。
不過,后面他還是被警察給抓走了、詐騙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存在著,所以讓我們學幾條防止詐騙的方法。
一、在面對任何與財產有關的事時,要用頭腦想清楚那是不是詐騙。
二、千萬不要給網上的人銀行賬號和密碼,因為那百分百是假的。
三、不要貪圖一點錢,因為到頭來,只會得小失大,是一筆不劃算的選擇、防止詐騙,從我做起,從大家做起。
預防電信詐騙的演講稿
騙子,社會的產物。為什么會有騙子呢,就是因為人們的貪念造成的。所以,防騙又是一個關鍵了。
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有很多心術不正的人,總想著怎么欺騙他的,來謀得自己的利益。這種人,大家就要多加防范了。首先,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那些說什么哥們啊,講義氣啊,都大多數是騙子。講義氣?到我困難的時候什么忙都不幫,還講義氣。義氣都見鬼去吧。
還有呢就是在網絡上,也存在著很多的騙子,這種人就是利用人貪小便宜的心理謀取利潤的。往往這種騙子更加可怕。因為這種人都比較了解你的心理,利用你的心理弱點來欺騙你。比如說一些網上購物的也很多欺騙廣告。最進在電視上就說過一段新聞。有人利用騰訊QQ和淘寶網來騙人,騙子利用人的貪小便宜心理,在網站處發廣告。上面說,你幸運的抽中了大獎,叫你匯款到哪里哪里去。雖然這是種很低級的騙術,但是還是有不多公民因此而受騙。要知道天里沒有吊下來的餡餅。古人有云: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所以我們還是應該學習一下古人的良好美德。
相信現在有不少青年都喜歡玩網絡游戲吧。這里面也有很多騙術。最低級的還是發假廣告,這些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知道那是騙人的。防不勝防的也有,試問你的好友像你借錢,你好意思不借嗎?不借他又說你不夠朋友啊,不夠義氣啊。這些人往往借錢都不會還。人家不還你又怎么樣咯,在網絡上,你能拿人家怎樣!更有一種更厲害,最近出的騙術,盜號的人盜了你的號。然后又和你朋友到處借錢,你朋友認為你是急要了,就借給你了。沒想到,到你上現的時候朋友叫你還錢,你什么都不知道。這就叫做被別人賣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還有就是在學校的時候,這種現實的人。還好說點,至少還能找得到人。比如說同學叫你借錢啊,飯卡之類的。你認為他肯定會還的,就借了給他。誰知道他打死也要賴。你能怎樣,那只有告到老師那去了。我以前就有過這種情況。借了飯卡給同學吃,他不還給我。后來呢,吃白飯咯。這些事情實在氣憤。所以大家以后借錢時一定要慎重考慮,認為他信得過的在借。
人心都有黑暗的一面,請大家小心。
預防電信詐騙的演講稿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十二年的寒窗苦讀已然過去,現在在場的各位都是經歷了高考的選拔才得已聚在一起的,相信經過這幾周的適應,你們對未來四年精彩無比的大學生活也有了相應的了解。但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很嚴肅的話題:謹防詐騙。每年的開學季,各大高校的校園內都會有許多橫幅,它們的內容無外乎兩個:歡迎新生和謹防詐騙。其實我知道在場的很多同學心里都對“詐騙”這個詞不以為然,因為大家都不覺得自己會是被騙得那個倒霉蛋,更何況自己還是一個法學生,但是每年都會有相當多的大學生被詐騙,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曾盲目自信的認為自己不會經歷這種事情。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對“防詐騙”這件事情加以重視,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避免一件事情的發生首先要充分認識這件事情,防詐騙也不例外。對于大學生來說,被詐騙的方式途徑是十分集中的,一般是冒充親友借錢、開通各種"校園卡”、購買學習資料和中獎等。隨著網絡的快速發展,騙子的手段也隨之更新,花樣百出。許多騙子利用網絡漏洞,盜取社交帳號,然后發送一些借錢的信息,許多同學因為急于幫助別人,便容易好心做壞事,遭遇詐騙。還有一些騙子冒充學長學姐甚至老師領導,說服同學們開通各種各樣的卡,或者購買所謂的官方學習資料,從而進行詐騙。
雖然社會各界都在很努力的打擊詐騙,但是不法分子和違法行為依然存在。而大學生這個群體被詐騙的幾率是十分高的。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要十分謹慎,提高自己對危險的辨別能力,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向其他同學宣傳防詐騙的重要性。
俗話說:“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騙子有騙子的手段,我們也要有我們的應對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警惕,能準確辨別騙子的身份。學校在我們開學時都曾發學生手冊,上面有所有學校具體規章制度和部分辦公室電話。無論遇到任何問題,都應該首先考慮對方的身份和所說的話的'真實性,而不是因為著急去輕易相信一個陌生人的話。而在網絡上,面對和金錢有關的話題,一定要認真確認對方的身份,可以通過視頻電話等方式。直到確認身份后,才可以選擇提供金錢上的幫助,而在這里也提醒大家,即使是認識的人,對待金錢交易也要格外注意,盡量讓對方寫出借錢說明以及還錢時間,省去了日后可能發生的許多麻煩。而在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應該積極幫助其他同學,讓他們都遠離詐騙。
或許大家對“防詐騙”一詞早就聽膩了,但是這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實在是不能大意,希望我今天的演講能給大家帶來或多或少的一點幫助,也祝大家未來學xxx步,生活順利!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聆聽!
預防電信詐騙的演講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平湖已變得越來越美麗,馬路上車輛川流不息的景象隨處可見。然而由于有些人交通安全意識的淡薄,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上演了一幕幕不可挽回的悲劇。當你看到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于車輪之下,當你發現一陣陣歡聲笑語湮沒在尖銳的汽笛聲中,當你面對那些觸目驚心的場景時,能不感到痛心疾首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依然是各種事故領域的“頭號殺手”。而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欠缺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差,因此對少年兒童進行安全教育的形勢相當緊迫。
有專家指出,通過安全教育,提高我們小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80%的意外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為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1996年2月,國家教委、公安部等六部委聯合發出通知,把每年3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為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建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制度,敦促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紅燈短暫而生命長久,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法規,增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部將今年3月28日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主題定為“增強交通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為了更好地宣傳交通安全知識,更好地珍視我們生命,在此,學校向全體師生發出倡議:
1、我們要認真學習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遵守交通規則,加強安全意識,樹立交通安全文明公德;
2、當我們徒步行走于人來車往的馬路時,請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在馬路上嬉戲打鬧;
3、當我們時馬路時,多一份謙讓與耐心,不闖紅燈,走人行橫道,絕不能為貪一時之快,橫穿馬路;
4、嚴禁12周歲以下的學生騎自行車。放學回家一定要排好路隊。
記得有一個故事。幾個學者與一個老者同船共渡。學者們問老者是否懂得什么是哲學,老者連連搖頭。學者們紛紛嘆息:那你已經失去了一半的生命。這時一個巨浪打來,小船被掀翻了,老者問:“你們會不會游泳啊?”學者們異口同聲地說不會。老者嘆口氣說:“那你們就失去了全部的生命。”
雖然這只是一個故事,但其中蘊含的哲理卻耐人尋味。災難的發生對每個人來說,不分貧富貴賤,不論性別年齡。孩子、學子、工人、知識分子,人民公仆……無論咿呀學語,還是學富五車,無論幼小纖弱,還是身強力壯,如果缺少應有的警惕,不懂起碼的安全常識,那么,危險一旦降臨,本可能逃離的厄運,卻都會在意料之外、客觀之中發生了。
摘要:中國社會信用體系的生成和發展是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在這一背景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電信產業信用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失信懲戒機制尚未形成,經濟主體的信用意識也處于較低的水平,當前信用缺失問題已成為妨礙中國電信產業做大做強的“瓶頸”,如何順應市場經濟前進的步伐,構建合理有效的失信懲戒機制,逐步建立電信業信用體系對中國電信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國電信產業的失信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當前中國電信產業失信行為的表現
1.企業信用缺失。(1)企業之間競爭不規范。論文百事通惡性“價格戰”愈演愈烈:擅自改變資費標準,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用戶或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散布漲價或者降價信息,擾亂市場秩序;訂立價格聯盟,損害其他經營者或電信用戶的合法權益。(2)企業之間信用無保障。互聯互通中,個別主導電信經營者出于“保住用戶陣地、維護自身利益”的狹隘意識,在與新興電信企業網間互聯時不是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全面履行互聯協議的約定,而是以各種借口拖延網間業務開放,人為設障,降低互通率和互通質量,損害了互聯他方及電信用戶的利益。(3)企業自覺履約率低。近年來,電信運營企業在當地通信管理局或行業協會的倡導下,行業自律公約或自律協約簽了不少,但實際執行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個別企業言行不一,背棄協約條款規定,有的甚至擅自撕毀協議,在經營中仍我行我素,繼續違規,導致市場秩序混亂。
2.個人信用缺失。電信企業的欺詐行為使用戶、投資人蒙受了重大的損失。同樣,電信公司也由于各種用戶欺詐行為,如盜打電話、拖欠拒交話費、偽造身份注冊及網上商業詐騙等,蒙受巨額損失。(1)用戶的電信欠費和惡意欠費行為普遍存在,致使一些惡意欠費者在不同運營公司消費而得不到追究。特別是取消入網費以后,惡意欠費的欺詐行為更加難以防范,已經使電信運營企業呆賬比例增加、企業利潤不實、資產流失嚴重。(2)欺詐手段越來越多樣化。少數電信用戶或盜用他人電子密碼通過電信網絡侵害合法用戶的利益,或偽造身份證注冊和上網或盜打公用電話,或偽造電信卡使用業務,手段多樣化。
3.政府信用缺失。政府信用是社會信用的關鍵,起示范作用。電信改革已經走過十年的艱辛歷程,圍繞提高電信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和為公眾提供優質的電信服務兩大主題,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式的重組改革,但市場績效并沒有取得基于有效競爭的良性結果。政府在市場進入、互聯互通、電信資費、普遍服務等諸多方面的表現令廣大消費者失望:壟斷定價、限制競爭、服務低質量、“不聯不通”,嚴重損害了公眾的利益。
(二)電信產業信用缺失的深層次原因
1.失信懲戒機制尚未建立,失信者沒有付出相應的代價。建立健全合理的失信懲戒機制,是規范信用交易的有效途徑,是建立現代社會信用體系的基本保障。中國電信產業存在大量失信行為,一個主要原因是國家信息管理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失信懲罰機制,失信違規成本小。在立法方面,《民法通則》、《合同法》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雖然都有誠實守信的法律原則,《刑法》中也有對詐騙等犯罪行為處以刑罰的規定,但這些仍不足以對社會的各種失信行為形成強有力的法律規范和約束,誠守信用的立法明顯滯后。
2.電信產業信用體系不健全不完善,缺乏整體性和協調性。社會信用體系是一種社會機制,它通過對失信行為的社會聯防和適當懲戒,有效保護經濟活動的正常秩序。建立社會信用體系需要綜合抓好信用道德文化、信用法律環境、市場培育和中介服務、政府監管及行業自律、技術支撐體系等多個環節,全面考慮制度安排、組織形式、運作方式和技術手段等許多方面,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在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的情況下,市場行為主體信息不對稱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不完全契約,是市場經濟中信用缺失的主要根源。
3.市場信用意識淡薄,企業內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由于當前電信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尚未健全,產權制度不明晰,國家代替企業成為社會信用的主體,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直接面對市場成為自主經營主體,而由于產權邊界不清,企業無須對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就很難使市場經濟主體自覺講信用,一大批企業會“搭便車”,坐收失信之利,卻不用付出任何(失信)成本。因此出現了電信市場諸多誠信缺失的現象。
二、構建中國電信產業失信懲戒機制的必要性
(一)構建失信懲戒機制是加快建立信用體系的關鍵環節失信懲戒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關鍵環節,是社會信用體系發揮其功能和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電信產業乃至其他領域之所以會出現大量的經濟失信行為,關鍵在于長期以來缺少社會信用體系的核心部件——失信懲戒機制,這使得市場中信用主體的失信行為幾乎不受成本約束,造成信用市場中的虛假信息普遍存在。
(二)構建失信懲戒機制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經濟不是僅靠道德的軟約束就可以形成的,還需要社會制度的硬約束。中國自20世紀經濟體制逐步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經濟主體逐漸多元化。與之伴隨的就是原有的社會規范基本喪失殆盡,社會各經濟主體利益邊界模糊,市場范圍擴大的速度遠遠快于社會約束與制度建設的速度。這種不協調發展,使得那些不具備市場競爭能力和承擔責任條件的市場主體大量存在,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
三、構建電信產業失信懲戒機制的總體思路和運作機理
(一)失信懲戒的內涵
失信懲戒就是對通過一系列措施、手段和辦法,對失信行為能夠及時、適當地進行懲戒,造成對失信行為人的經濟、道德或者其他約束,使其付出高昂的失信成本,把失信行為人的個別失信轉化為對全社會的失信,并對其未來的預期形成巨大的威懾力和社會影響力,這是失信懲戒機制的內在含義。
(二)構建失信懲戒機制的總體思路
失信懲戒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最重要的制度安排之一。失信懲戒機制實質上就是一系列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它包括基于信用記錄,通過生產、銷售、購買和使用信用產品對失信行為進行的市場性懲戒,通過法律、法規對失信行為的司法性和行政監管性懲戒以及對失信行為人的社會性和行業性懲戒。其運行機理在于以信用記錄的形式對失信者的失信行為予以準確的記錄、保存和標識,并將其置于全社會的監督控制之下,通過市場、行政監管、法律、行業自律及社會道德等綜合懲戒機制給予失信者及時適當的懲戒,使失信者付出高昂的交易成本,把失信行為人的個別失信轉化為對全社會的失信,使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約。
(三)中國電信產業失信懲戒機制的運作機理
1.通過生產、銷售、購買、使用信用產品形成的市場性懲戒機制,對信用記錄好的企業和個人,給予優惠和便利;對信用記錄不好的企業和個人,拒絕進行交易,讓其遭受種種不便。
2.通過綜合利用市場性懲戒和社會性懲戒機制,記錄和公示有嚴重失信行為的個人和組織,通過信息的廣泛傳播,使對交易對方的失信轉化為對全社會的失信,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約,并形成對失信行為的威懾力量。
3.通過行政性監管性懲戒機制對失信行為進行經濟賠償或行政處罰,使之在財產、人身自由、資格準入等方面付出代價,同時,政府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減少重復建設。
4.通過行業性懲戒機制的建立,加強行業自律,對政府委托下對失信行為人進行行業資格準入的限制,甚至責令退出行業,使之在行業內難以立足。通過自律、互律和他律的約束機制,提高行業信用水平。
5.失信懲戒機制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信用水平和創造信用環境,因此要及時接受被失信懲戒機制處罰者的投訴和申辯,糾正記錄錯誤和幫助失信者修復信用,從而從根本上改善信用環境。
四、政策建議
(一)推進電信產業信用體系建設,為失信懲戒創造前提條件
失信懲戒機制是社會信用體系中最為重要、最為核心的組成部分。失信懲戒機制的建立和運行要以健全的社會信用體系為前提條件,因此,必須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盡早建立起政府推動、以信用服務業為主體、以法律法規為保障、以企業信用管理為基礎、以行業協會為紐帶的、能夠如實反映市場交易者信用狀況和應對措施的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
(二)加快信用立法,為失信懲戒提供法律保障
失信懲戒機制有效運轉的前提條件是有完善的信用法律法規作為基本保障。要盡快推進《電信法》的出臺,同時制定失信懲戒的法律法規,明確在市場經濟中,失信的法律邊界是什么,失信到什么程度將給予何種程度和形式的制裁,明確失信行為的懲戒內容,失信懲戒的實施主體及其責任。
(三)加強電信企業信用制度建設,為失信懲戒創造基礎條件
企業信用是社會信用體系的基礎環節。加強企業信用建設,培育良好的企業信用品牌,防止因授信不當以及因客戶違約而發生信用風險,是構建失信懲戒機制的基本目標。鑒于電信企業在信用管理上比較薄弱,沒有形成防范信用風險的機制,所以應該加強電信企業信用制度建設,推動企業盡快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引導企業把現代信用理論和方法引入企業經營管理之中。
(四)推動行業協會建設,為失信懲戒提供客觀環境
行業協會和其他社會中間體是行業性懲戒的實施者,在失信懲戒機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行業協會按規定承擔行業性失信懲戒功能,制定行業規章制度,記錄、披露所屬企業信用行為,實現對企業經營活動的自我約束,改善業內的信用狀況。政府應當在法規建設、業務環境和人員安排等方面支持信用行業協會,使協會得到培育發展,同時又要加強監督管理,確保行業協會能夠誠信守法、規范運作。
參考文獻:
[1]趙興源,吳燁.信用缺失已成為電信業做大做強的“瓶頸”
臺匯出巨款。被騙后,該女士以她在匯款時銀行沒有向她做出善意的提醒和警示,致使她巨款被騙,銀行應承擔全部責任等為由,將銀行告上了法庭,要求銀行全額賠償她被騙的損失。銀行則以該女士到銀行正常匯款,銀行沒有理由拒絕,該女士被騙是因為輕信詐騙犯的謊言所致,銀行對此沒有任何責任等為由,斷然予以拒絕。那么,客戶在銀行辦理匯款時,善意的提醒是銀行的道德義務還是法律責任呢?2012年7月31日,一起因電信詐騙引出的銀行善意提醒義務的法律歸責糾紛,經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法院審理,終于有了答案。結果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
一個電話騙走一生積蓄
現年52歲的馮女士,是江蘇省鹽城市的一名國家干部,誠信為人,清廉為官,憑著微薄的工資,一生省吃儉用,終于積攢了40多萬元的積蓄,存于銀行準備為孩子辦喜事用。
2011年10月15日,星期六,馮女士休息在家。上午10時半左右,馮女士在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是語音提示:“請你務必于下午4時前趕到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我們查到你在7月20日用身份證在常州市建設銀行人民路支行開了一個賬戶,透支了5961元。”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為什么還要到法院?”從未與人發生過糾紛,也從沒有打過官司的馮女士接到這個電話后。心中忐忑不安。就在馮女士感到束手無策之際,馮女士又接到對方的來電。電話中,對方提醒馮女士立即報警,并向馮女士提供了聯系“陳警官”的電話號碼。
得到指點后,馮女士立即打通了對方提供的電話,電話的另一頭十分熱情地幫馮女士轉接通了“陳警官”的電話,馮女士在電話中迫不及待說要報案。可是,電話的另一頭卻是一名自稱叫黃隊長的人接的電話,并對馮女士說:“你與一張招商銀行卡透支57萬元扯上了關系,現在只有將你的存款轉存到一張卡上,通過銀行管理處的周主任幫你申請一個國家級的保障措施,否則你的資金就會被凍結。”電話中,黃隊長給馮女士提供了需要轉存賬戶的姓名和卡號。
出于對警察的信任,馮女士隨即到中國某銀行鹽城鹽都支行(簡稱鹽城支行)將她存在銀行的八張存款單計46萬元存款提前取出并轉存到她名下的卡號尾號為3375的一張銀行信用卡上。
當日14點多鐘,馮女士按上午對方電話的要求來到鹽城支行所屬的南元支行(簡稱南元支行)將銀行信用卡上的錢,填寫了收款人為宋旺、卡號尾號為9608的匯款單,匯款金額為45萬元。
14時59分,馮女士將填寫好的匯款單交銀行的工作人員王婷。王婷接過匯款單,看了看,確認問道:“是45萬元吧?”馮女士回答:“是的。”
得到確認后,王婷按馮女士填寫的匯款單進行電腦輸入,由馮女士本人輸入密碼并確認支付。
等了五分鐘,見還沒有結果,馮女士問道:“有沒有匯過去了?”王婷正在忙于操作,不假思索答道:“還沒有批下來,一批下來就過去了。”
馮女士突然感覺什么地方不那么對勁,可就是說不上來,便對王婷說:“你稍等一下。”此時,時針指向15時04分27秒。
“等不了啦,我信息已經傳上去了,就等待審批了,如果拒絕的話那就不成功,如果過去就過去了。”王婷隨口應道。
“什么不成功?”馮女士又追問道。
“我把資料已經傳上去了,等待審批呢,我這邊什么都操作不了了。”王婷顯得有些不耐煩。
也就是這兩三句話的工夫,時針定格在15時04分50秒,王婷告訴馮女士“已經成功了”。隨后,王婷打印出憑證要求馮女士在匯款憑證上簽字,馮女士說等一下,盯著匯款憑證怔怔了五分鐘后即15時10分,才回到銀行柜面處將匯款憑證簽字后交銀行的柜內工作人員。
當日16時01分,馮女士又通過銀行ATM自動存取款機將其信用卡上的19751.1元轉賬到劉浪所有的銀行卡上。
家中的全部積蓄,在一個小時內全部匯給了自己也不知道是誰的賬戶上,一種不祥的預感突然襲上馮女士心頭,她意識到她可能被騙了。于是,她于當天19時54分向鹽城市鹽都區公安局新區派出所報警,稱她在銀行自動存取款機上被騙47萬元。
接到報案后,公安機關立即立案偵查。但由于是電信詐騙,且犯罪分子跨境實施犯罪,公安機關根據偵查的情況,2012年1月16日,鹽都區公安局向馮女士出具偵查進展告知單,告知其向該局報案被電信詐騙一案,已查明:犯罪分子賬戶被匯入45萬元后,遂即通過網銀系統將45萬元以1萬元一筆分別轉入45個銀行賬戶,并利用設在臺灣的銀聯ATM機將贓款取出,犯罪分子通過境外服務器登錄互聯網撥打詐騙電話、轉移贓款。因犯罪分子跨境實施犯罪,需通過上級公安機關開展與相關國家、地區警方合作,無法在短時間內破案。另因行政區域調整,該案已屬鹽城市公安局城南新區分局分管。
一場訴訟
討還一個公道
偵破工作進展緩慢,犯罪分子不能抓獲,追回被騙巨款希望幾無。45萬元對于馮女士來說,那可是她一生的血汗積蓄,瞬間就沒有了,遭受突如其來厄運,馮女士急火攻心,一下子病倒了。
躺在床上,馮女士十分懊惱自己的輕信和輕率。同時,她也在想:我去銀行匯款,在場那么多銀行職員,就沒有一個人察覺到異常嗎?特別是給我辦理業務的人,見客戶突然把所有錢匯集起來匯給一個賬號,是不是起碼該問一問原因。如果銀行給自己一個警示,哪怕一個小小的提醒,自己也不至于被騙。自己被騙,銀行沒有盡到他們應盡的責任,對于自己被騙的巨額損失,銀行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于是,馮女士便多次來到鹽城支行交涉,要求鹽城支行賠償其因騙的全部損失。
客戶被騙,卻要求銀行承擔賠償責任,這對于鹽城支行來說,還是第一次遇到,對于馮女士的要求,鹽城支行回敬說:我們天天宣傳,你還被騙,說明你太輕信他人了。再且,我們匯款都是免責的,你被騙只能后果自負。
與鹽城支行交涉無果,馮女士想通過法律途徑來討一個公道。于是,她向多名法律人士進行了咨詢。讓她意想不到的是,得到的答案卻是眾口一詞:客戶要求匯款,銀行就沒有理由拒絕辦理業務,銀行根據客戶要求進行了匯款,即使發生詐騙,銀行也不會承擔責任。至于銀行的善意提醒和警示義務,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只是道德上的義務。要想打贏這樣的官司,幾無可能。
雖說種種因素對馮女士不利,但被騙的卻是她一生積蓄,馮女士不甘就這么自認倒霉,雖說希望渺茫,但她還是決定“賭”一把,于是,2012年1月31日,她來到鹽都區人民法院,一紙民事訴狀,將鹽城支行推上了被告席。
馮女士訴稱:2011年10月15日下午1點多鐘,我在午睡時被一個自稱為中級法院的電話弄醒。此后,我穿著睡衣睡褲懵懵懂懂地按照電話里“警官”的意思來到南元支行營業窗口匯款計人民幣45萬元。13時59分,我向銀行柜臺內交了填寫的匯款單子,柜臺內工作人員將我填寫的匯款單交給在柜臺外營業廳內的值班負責人榮華簽字。在此期間,榮華及柜內工作人員未按規定向我提示匯付大額款項防止詐騙之類的警示、詢問語,榮華在單子上簽字后讓柜臺工作人員辦理匯款。在等待匯款的過程中,我感覺匯款有問題,這時柜臺工作人員問我:“是45萬元吧?”我回答“是”并問“還沒有匯吧?”工作人員回答:“還沒有批下來,一批下來就過去了。”我這時馬上跟工作人員說:“你稍等一下。”工作人員不耐煩地說:“等不了啦,我信息已傳上去了,反正就等批了,如果拒絕的話,那就不成功;如果過去就過去了。”我反問:“什么不成功?”該工作人員說:“我把資料已經傳上去了,等待審批呢,我這邊什么都操作不了了。”就在工作人員拒絕停止匯付的一分鐘左右,工作人員告訴我:“已經成功了。”此后,銀行工作人員追著我在匯款成功的單據上簽字,我這時大腦一片空白,因我的身份證件還在銀行柜臺里,在其工作人員的阻攔和威逼下,我只得在匯款單據上簽下名字。事后,我即到公安部門報案,結果確實是犯罪分子玩弄詐騙手法使我在懵懂的情況下上當并按他們的指示匯了款。銀行工作人員不但未在一開始提醒或警示我防止上當受騙,且在我頭腦清醒、恢復意識并向銀行工作人員提出“稍等一下”停止匯款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以極不耐煩的態度拒絕我的要求,在將近一分鐘左右的時間里沒有為我向上級審批部門提出撤回匯付的申請,致使我的45萬元款項匯付到詐騙犯罪分子的賬戶上,使我遭受了45萬元的經濟損失。我認為,銀行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沒有遵循省公安廳和省銀監局聯合下發的關于防止、阻截電信詐騙的文件要求向我提醒和警示,未按國家金融管理部門和銀行上級主管部門的規定要求辦理和處理我匯款過程中的終止匯款業務,是銀行工作人員極不負責的行為將我的款項匯給了詐騙犯罪分子。故請求法院判令銀行對我的45萬元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并承擔201 1年10月15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及本案的訴訟費。
鹽城支行辯稱:馮女士所訴與事實不符,馮女士到南元支行時是穿戴整齊,并非接到電話后即到南元支行匯款,而是至鹽都營業部支取了定期存單上的錢至馮女士的信用卡上后,才到南元支行匯款。馮女士匯款時行為舉止正常,并未要求撤回匯款,僅是要求稍等一會兒。此時,匯款在柜面上信息已傳出,等待遠程授權放行,后臺的操作柜面工作人員根本無法控制。馮女士并未在銀行匯款后直接到公安機關報警,而是在自動存款機上又匯出另一筆款后才發現被騙。我行柜面操作人員所有操作程序符合操作規程。本案完全是因為犯罪行為和馮女士本人輕信詐騙犯的謊言導致。請求駁回馮女士訴訟請求。
在審理過程中,法院還查明,2011年10月13日,鹽城市銀監局向各銀行轉發了關于轉發省公安廳、江蘇銀監局《關于昆山市公安局推行“三問二看一核對”標準化流程阻截電信詐騙的情況通報》的通知。上述中國某銀行鹽城市分行于2011年10月19日向各支行、分行營業部轉發了該文件。
一份判決匡扶一個公正
鹽都法院經審理后認為,馮女士在銀行單位辦理卡號尾號為3375的的銀行信用卡后,雙方之間即已經建立儲蓄存款合同關系。銀行作為金融機構對儲戶的存款負有安全保障義務。馮女士通過銀行柜面進行存款轉匯及銀行接受匯款委托,都是履行合同的正常行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馮女士在南元支行辦理45萬元大額匯款業務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及審核人員均未履行提醒、照顧及風險防范通知義務,在馮女士辦理匯款業務過程中,當馮女士提出暫停辦理匯款業務時,銀行工作人員態度消極,未盡協助義務,從而導致馮女士匯款被犯罪分子詐騙的損害后果,銀行存在違約行為,應當依法承擔違約責任。馮女士要求銀行承擔45萬元存款及自2011年10月15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的請求,符合法律規定,本院予以支持。至于銀行辯稱的“馮女士并未要求撤回匯款,僅是要求稍等一會兒。匯款在柜面上信息已傳出,等待遠程授權放行,后臺的操作柜面工作人員根本無法控制。其柜面操作人員所有操作程序符合操作規程”的理由,因在馮女士向銀行柜面人員提出“你稍等一下”后,柜面人員并未告知馮女士需要提出撤回匯款的申請,而是消極等待操作是否成功的信息,同樣為未盡合同當事人的“通知、協助”義務的行為,故本院對銀行該項辯稱理由,不予采信。
2012年7月31日,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及相關民事法律政策之規定,作出一審判決,判決鹽城支行賠償馮女士人民幣45萬元,并承擔自2011年10月15日起至判決確定履行之日止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人民法院史友興法官點評:
一起因電信詐騙引出的銀行善意提醒義務的法律歸責問題.隨著法院的判決。已暫告一段落。而法院的判決結果,卻出乎了大多數人的意料。客戶雖然被騙.但銀行是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匯款的.為何要承擔法律責任呢?關鍵在于客戶在銀行辦理匯款時.善意的提醒是銀行的道德義務還是法律責任呢?
關于提醒義務的法律歸責問題.有人士撰文認為屬于銀行的社會責任而非法律責任.指出:從合規經營和操作流程上說。儲戶不論年齡多大。只要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并且掌握相關業務密碼,那么,銀行就沒有理由拒絕辦理業務.哪怕是對陌生賬戶的大額匯款。銀行如果根據客戶要求進行了匯款,即使發生詐騙,銀行也不會牽連到責任.因為匯款過程是根據客戶指令,完全合規,銀行既無獲利,也無損失,更無欺詐,可以說是局外人。至于銀行的蓋章提醒和警示義務.只是道德上的義務,是出于一種自覺。而非法規強制的社會責任。
對此,有關法律人士指出.客戶至銀行辦理匯款等業務.實際銀行與客戶在履行儲蓄存款等合同關系,那么,合同的當事人在履行主合同的同時.也應履行因合同產生的附隨業務。附隨義務也是法律規定,為法律義務。我國《合同法》第六十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客戶在辦理匯款時,銀行給予提醒、警示,就是由儲蓄存款等合同關系引出的附隨義務.不屬道德范疇,而是法律義務,應當完全履行.否則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近年來,隨著金融、通信業的快速發展,電信詐騙案件持續高發,手段不斷翻新。一些犯罪分子冒充電信局、公安局等單位工作人員。借助于手機、固定電話、網絡等通信工具,使用任意顯號軟件、VOIP電話和現代網銀等技術,以受害人電話欠費、被他人盜用身份涉嫌經濟犯罪.以沒收受害人所有銀行存款進行恫嚇威脅。騙取受害人匯轉資金,瞬息之間幾十萬、一兩百萬的畢生儲蓄便被騙走.有的被害人被騙了以后可以說是傾家蕩產。受害者包括社會各個階層.既有普通民眾也有企業老板、公務員、學校老師,各行各業都有可能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者,尤以中老年人及婦女居多。他們抓住老年人及婦女資信度比較閉塞.容易受騙的特點實施作案。據不完全統計,受騙老年人和女性占70%以上.波及面很寬、社會影響很惡劣。從某種程度上講電信詐騙已經成為了危害社會治安的突出問題.成為了社會的公害。
銀行在防范金融詐騙上具有人才和技術優勢.且處在攔截電信詐騙的關鍵環節.是電信詐騙得逞之前的最后一個關口,因此,在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免受電信詐騙損失方面.銀行大有可為,應當充分展現“一切為客戶著想”的服務理念.切實履行自己的法律義務,在和諧社會建設中取得雙贏效果。
銀行卡犯罪的主要作案手段
設置障礙。犯罪分子在自動取款機銀行卡入口處貼上雙面膠或者設置障礙,粘住取款人的銀行卡,制造吞卡假象。趁取款人離開尋求幫助時竊取自動取款機內銀行卡,然后用事先偷窺到的密碼盜走卡內現金。
設計調包。犯罪分子結伙作案,分工負責。其中一人在取款人插卡取款時借機與持卡人搭話吸引其注意力,另一人乘機修改密碼并調包換卡,得手后馬上換地方瘋狂取款。
虛假告示。犯罪分子在自動取款機旁顯眼位置貼上虛假告示,然后制造交易故障,當持卡人撥打“告示”上公布的電話尋求幫助時,不法分子即想方設法誘騙持卡人將資金轉到指定賬戶。
短信詐騙。假冒銀聯、銀行、商場、電信等公共服務機構的名義,以手機短信虛假的銀行卡消費信息或者以系統升級、返還電話費、中獎等借口,誘使持卡人回復短信或撥打指定電話,并借機套取客戶資料,進而實現詐騙目的。
竊號“克隆”。不法分子獲取銀行卡號、密碼等信息后,以高科技手段“克隆”一張相同的銀行卡,盜取卡內資金。
偽卡消費。偽造信用卡,進行大宗刷卡購物、消費行騙。
網上交易詐騙。犯罪分子趁持卡人進行網上交易或網上銀行查詢時,植入木馬程序,獲得持卡人的銀行卡賬號及密碼,然后進行資金轉賬或者網絡購物。這類犯罪分子往往具備一定的電腦網絡知識,使受害人難以取得證據,以致偵破困難。
銀行卡犯罪的特點
作案手法區域特征明顯。通過對近年來福建省發生的銀行卡案件進行綜合統計分析,大體可以發現,設置障礙、調包和張貼虛假告示等銀行卡案件以山區為主,短信、竊號“克隆”和偽造卡等具備相當科技含量的案例主要集中在沿海發達地區。
作案手段智能化,作案團伙網絡化。銀行卡案件呈現多樣性特點。案犯集結成群,流動性大,內部分工明確,盜卡、偽造卡、資金轉賬“一條龍”,流程明晰,團伙成員之間通訊隱蔽,給案件偵破帶來很大困難。
高科技犯罪金額巨大。設置障礙、調包和張貼虛假告示等銀行卡案件單筆涉案金額普遍不超過5萬元。高科技、智能型犯罪單筆涉案金額就要高得多,如晉江市多名儲戶被犯罪嫌疑人用“克隆”銀行卡盜取777萬元。
防范建議
目前我國的銀行卡大多為磁條卡,磁條卡信息通過一般設備即可讀取,并且相對來講所包含的信息比較簡單。對此,除了持卡人要加強個人防范意識外,中國銀聯和發卡機構要從管理、操作和技術三方面入手,建立一整套成熟而又完備的管理和監控體系。
加強宣傳力度,突出安全提示。一是建議發卡機構廣泛告知持卡人統一的客服電話和網上銀行地址,提醒持卡人不要輕易上當;二是要積極借助媒體力量,進行安全用卡宣傳教育。
提升銀行卡安全管理水平。中國銀聯和發卡行應加大技術研發和創新力度,及時改進和提高銀行卡防偽、網銀交易安全身份識別及確認控制技術,通過強化技術防范措施增加高科技犯罪難度和成本。
構建聯防機制。銀聯和發卡行在加強行業聯防協作的同時,還應進一步建立健全與公安、司法以及其他相關部門的緊密合作機制,探討高科技犯罪的發展趨勢,形成防范、打擊金融犯罪合力。
強化風險防范管理。提醒社會公眾盡快更改原始密碼,妥善保管賬號、密碼等重要信息;登錄網銀時應留意核對登錄網址與協議書中的法定網址是否相符,并做好網銀轉賬和支付等業務的記錄;盡量避免在公用計算機上登錄網銀、泄露數字證書等機密資料。目前的銀行卡交易僅需要一級密碼確認,建議銀行設置多重身份驗證和多級審核,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健全內控建設。金融機構要積極完善風險控制機制,健全規章制度,規范銀行卡、網銀業務的資信審查、開戶、授權等操作,加大對ATM聯網機具的維護和安全巡查的管理力度。
落實銀行卡實名制,建立犯罪防控體制。
關鍵詞:垃圾短信;傳播特點,監管
中圖分類號:C913.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7-0167-01
手機短信作為現代高科技發展的新生事物,一種全新的互動模式,目前對其還缺乏有效的技術監控和管理,相關先進監控技術和管理辦法還有待開發與加強,導致犯罪分子有機可乘。加上目前我國通訊器材市場運行機制還不夠健全,在物質利益的驅動下,手機短信很容易被一些犯罪分子用來作為詐騙的工具和手段。
一、垃圾短信的產生
(一)什么是垃圾短信
現在,只要手機開機,不時的就會收到陌生號碼發來的短信,類似賣黑車的、開發票的,甚至有自稱銷售槍支彈藥的,還有很多則是一些廣告。毫無疑問,具有違法內容之類的無疑是垃圾短信,而一些公司的廣告,內容不算違法,算不算垃圾短信呢?據法律人士介紹,由某一客戶端發出的,含有違反我國法律法規內容的,或者未經接收方允許,干擾手機用戶正常生活的手機短信均為“垃圾短信”。即某些公司雖然是合法經營,但未經用戶允許發送企業廣告短信給用戶,妨礙了用戶的正常生活,就是屬于垃圾短信的范疇。
(二)垃圾短信的危害
垃圾短信造成的危害很多,短信內容涉及詐騙,其內容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全國涉及短信受騙上當的案例很多,對個人、企業造成的經濟損失很大;短信內容中兜售假發票、制假證件、地下錢莊、販賣黑車、黑槍等擾亂了社會秩序、危害了社會治安。
二、垃圾短信的傳播特點
(一)傳播成本低
按照目前的短信資費標準,手機短信的發送費用從0.1元到0.15元不等。對于普通手機用戶而言,轉發短信的成本很低,這就大大降低了依靠轉發生存的黃色短信、詛咒短信和謠言短信的門檻。
對于欺詐短信和不法廣告短信的者,群發短信雖然要一定的成本,但他們騙到的錢要遠遠多于發短信的錢。
(二)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
手機短信與互聯網等其它科技手段結合后,垃圾信息多采用群發方式完成,傳播速度和數量大大提高。買一個不用登記身份資料的儲值卡號碼,通過手機連接手機短信“群發器”(俗稱“土炮”),每兩三秒鐘自動發送一條短信息,一天就可以發三四萬條之多。
有些詐騙分子還利用了電腦上的短信群發系統軟件,用手機與電腦連接,上網后就可選定號段向某個地方的手機用戶發送短信。平均每2至5秒發送一條,一臺電腦最多可連接8部手機,一天可發幾十萬次。如此大面積輪番轟炸,哪怕只有千分之一、萬分之一的人上當受騙,也能給犯罪分子帶來巨額“利潤”。
(三)傳者身份隱蔽難查
欺詐短信或不法廣告的人,在很多地方開辦銀行賬號,購買大量不用登記機主身份證的手機卡,比方神州行、小靈通等,如果用身份證購買手機卡也是用假身份證。因此即使知道了手機號碼,也無法確認發送方身份。這樣不良短信者的真實身份難以被追查和受到懲罰。
(四)傳播動機多樣
1、追求巨額通信利潤
2001年起中國移動推出移動夢網模式與門戶網站合作:門戶網站提供短信內容,移動運營商提供通道向手機用戶發送短信,收入雙方按比例分成。許多門戶網站紛紛延伸產業鏈,發展中小個人網站作為自己的短信聯盟。這些門戶網站和中小個人網站為移動運營商提供內容,被稱為SP(內容/應用服務提供商)。
手機與網站成功“聯姻”,極大地豐富了手機短信的內容。然而突如其來的收益,令一些商業網站和信息提供商漸漸喪失了社會責任感,大量的不良短信通過手機源源不斷地涌向了用戶。短信內容提供商和通信運營商都有獲取利潤的需求,總希望增加用戶之間的短信轉發率,所以有些短信內容提供商總是“打球”,發一些黃色短信吸引訂閱,或詛咒短信提高轉發率,運營商也經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2、犯罪牟利
欺詐短信和不法廣告短信的個人或集團,通過短信的幫助實現其犯罪目的,然后謀取利潤。如廈門警方曾抓獲的涉嫌手機短信息詐騙的謝某供認,他向全國各地手機用戶發送虛假中獎短信息9000多條,在短短10天內便騙得贓款6萬多元。
3、開玩笑、惡作劇
很多普通手機用戶轉發黃色短信、謠言短信是出于玩笑的心理。如利用手機短信非典謠言者以青年人居多,大多數是無心散布,自認為是開開玩笑。但在非典時期,這種玩笑絕對開不得,因為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玩笑開過了頭就會受到嚴懲。
(五)對傳播過程的監管難
和傳統大眾媒體相比,手機短信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傳播方式。通過短信傳播的信息,其傳播途徑是網狀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不良短信的傳播者,每個人也都可能是不良短信的接收者。在這種情況下,除非我們控制所有的人,否則就很難控制住輿論。而且短信是一個點對點的傳播方式,與網絡媒體相比屬于一個私人空間,除了發送者和接收者,是不允許第三者介入的,這對于執行監管任務的相關部門而言就帶來了很大的障礙,除非通過合法的程序獲得監聽、攔截的權利,否則根本無法對于以短信形式傳播的信息進行監管。
三、如何監管垃圾短信的傳播過程
監管難不等于不監管。對信息安全的監測,是一個政策性、法律性很強的問題。如何處理好憲法賦予的公民通信自由與安全管理之間的關系在當前顯得非常緊迫。目前國家法律對此有原則性規定,但沒有實施細則,有待法律法規的進一步明確。
(一)通信運營商控制信息渠道
有專家曾提議由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設置安全警戒線,對每條手機短信的內容進行過濾,消除或減少有害短信息。如果要對全部短信的內容進行過濾,技術上可行,但成本太高。首先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設備;其次短信傳送時效會大大延遲,有違短信快捷傳送信息的本義。也有法律界人士表示,全部過濾侵犯了通信用戶、尤其是那些正常發送無害短信的用戶的通信自由,目前還得不到國家法律的支持。
因為通信運營商本身沒有執法權,按照法律規定公司人員如果沒有接到公安機關的通知,不能隨便查看手機用戶的短信內容,因此運營商只能保存所有用戶3個月的短信記錄,以便公安機關需要時查詢。平時如果沒有公安機關介入,即使知道有些短信含有不健康內容也無辦法查處,只能向公安、通信管理部門通報。
如果不能實現內容監控,通信運營商還可以考慮實行手機實名制。通過在源頭上控制手機號碼入網登記,做到一戶一網。手機短信發送后,就會在系統的存儲單元中留下發送方的手機號碼,再通過查對短信內容的記錄文檔,在事后就很容易通過查找發送方的手機號碼來確定發送人。
關鍵詞:通信行業;誠信;問題;對策
一、通信行業誠信概述
隨著國民素質的提高,消費者對權益保護意識的增強,誠信經營,品牌經營,成為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企業只有擁有更多的忠誠客戶,才能有更大和更穩定的市場份額。
(一)通信行業特征
通信行業不提供實物產品,其本質是服務行業,通信運營商的收入,來源于為客戶提供的電信服務,因此,電信服務就是通信運營商的立身之本。建立一套有效的客戶服務體系,將成為各大運營商提高利潤的主要途徑,誠信服務、優質服務是通信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
(二)通信行業誠信經營
通信企業誠信經營,主要體現在為客戶提供的通信服務,包括電信業務和其它服務。通信企業要開發符合客戶需求的電信業務,同時完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具體內容有業務宣傳、營業窗口服務、通信工程安裝、通信質量保證等。
二、企業誠信經營比較分析
服務是通信行業的本質,以誠信為本的經營宗旨,是通信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
穩定客戶關系,是建立在客戶對企業信賴的基礎之上。打造誠信服務品牌,就要增加客戶消費透明度。由于通信行業特征,客戶的通信消費,只能以運營商的計量為準,客戶難以重復計量驗證,這一點有別于工業企業生產。因此,通信運營商的誠信,成為客戶關注的熱點。目前,提供“透明的、放心的”消費清單,是贏得客戶信任的基礎。
(一)行業間經營誠信比較分析
“充值卡過期作廢”、“投保容易,理賠難”、“本店商品售出概不退換”、“欠交物業管理費六個月以上的住戶,物業公司有權停水停電”。我國消費者對這些條款和現象都不陌生,但是,日益成熟的消費者,對“霸王現象”和“霸王條款”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二)通信行業內部誠信比較
在價格誠信方面,廣受好評的是中國移動,其次是中國聯通,而評價最差的是中國電信。這樣的調查結果,增強了企業危機意識,促使通信運營商加強誠信建設,規范通信市場行為。多年來,政協委員不斷質疑移動雙向收費,要求單向收費。直到2008年,移動公司對此才有所松動,準備改進資費政策,但是,還沒有完全實行單向計費。可見,隨著通信市場規范管理加強,運營商對誠信經營,其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
三、通信運營商誠信問題
(一)經營中的誠信問題
一些電信運營企業,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價格提供服務業務。世通假賬事件、Qwest通信涉嫌虛報利潤等欺詐案,極大損害了通信公司的誠信。
(二)服務中的誠信問題
虛假廣告宣傳,欺騙用戶;格式化合同、違約不負責、電話卡余額不返還、短信陷阱等違背誠實信用原則。小靈通掉線,覆蓋范圍小而無法通話卻繼續收費。
(三)互聯互通中的誠信問題
個別主導電信經營者,出于“保住用戶陣地、維護自身利益”的狹隘意識,在與新興電信企業網間互聯時,不是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全面履行互聯協議,而是以各種借口拖延網間業務開放,人為設障,降低互通率和互通質量,損害了互聯他方及電信用戶的利益,磁卡電話這一矛盾十分突出。
(四)企業間的不正當競爭
以排擠對手為目的,低于成本提供服務業務的不正當競爭,一輪又一輪的惡性“價格戰”,電信企業網絡間的聯而不通,通而不暢。電話卡的隨意打折、IP電話接通率不高、CDMA移動手機不暢等等,這樣的競爭是一種無序的競爭態勢,勢必影響電信行業的健康發展。虛假廣告宣傳,散布假信息,電信企業在服務過程中,對用戶的不尊重、不信任,甚至進行欺騙行為。
(五)企業履約中的誠信問題
近年來,電信運營企業在通信管理局、行業協會的倡導下,為共同規范電信市場,制定了行業自律公約,在協約中,各企業都本著誠信的原則,以自身的品牌、信譽向政府、企業同行、消費者做出了規范市場、誠信經營的莊嚴承諾,并表示自愿接受公約的約束,但實際執行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四、通信消費者誠信問題
(一)用戶頻繁換卡
因為不需要辦理任何身份證明和登記材料,一些人利用話費結算的滯延時間,惡意欠費,把手機卡打爆,扔掉換新卡。
(二)惡意欠費
取消電話初裝費后,電信運營商經營風險驟增,惡意欠費現象大幅攀升。欠費者向電信局申請延期繳款,然后無限期地拖延時間,以及個人使用假身份證,在出租屋登記裝機之后,又不停地變換地址,使電信部門難以找到事主。
由于各種用戶欺詐行為,盜打電話、拖欠拒交話費、偽造身份注冊以及網上商業詐騙等,通信公司蒙受巨額損失。據統計,全球每年由于電信用戶欺詐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約占電信營運收入總額的5%。2001年,我國因盜用通信設施、用戶惡意欠費的損失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占營運總收7%,戶均60元,并且,這個數字仍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
巨額欠費無疑會給運營商增添經營壓力,扭曲企業財務信息,甚至嚴重影響企業資金的周轉和效益的增長。
五、誠信問題原因分析
(一)監管部門公信度不夠
從2000年開始,國家設立了中央以人事權為主的電信管理體制,實行信息產業部、各省區市通信管理局,對電信市場的兩級管理,由于授權不充分、職責不明確、隊伍不成熟等原因,一些監管部門的監管不到位,在一些地方甚至成為某一家運營商的代言人。這樣,監管部門在市場競爭中,調節企業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時,角色錯位,信用缺失。
(二)管制政策和手段滯后
在電信市場改革初期,為了引入競爭機制,我國實行的是非對稱管制政策,非對稱管制是促進有效競爭的一個常用手段,它可以用扭曲的政策校正市場的扭曲。但是,隨著新的電信競爭格局的形成,不對稱管制成了一種某些電信運營商的保護政策,使市場競爭的主體處于不公平地位
(三)通信法律不完備
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也是法制經濟。電信業如何通過法律、法規,調整電信監管部門與相關主管部門的關系、監管部門與企業的關系、企業與企業的關系,以及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系已是擺在中國電信業面前的一個緊要問題。國外電信業大多是先立法、后改革,我國是改革超前于立法,至今只有一部《電信條例》,從而導致競爭規則不完善,法制建設明顯滯后,監管部門依法行政的權威受到影響。短信息服務,以驚人速度發展,同時也暴露出諸多危害國家安全、擾亂社會秩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負面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就離不開法律的規范,而現行的法律對此還是空白。
(四)欠費中的法律漏洞
電信運營企業與用戶,是平等主體的民事關系。長期以來,電信用戶一般是先消費后付款,致使電信欠費和惡意欠費現象相當普遍,而且對一些惡意欠費者,難以避免和追究。其原因,電信立法滯后,法律、法規不健全。目前,惡意欠費占欠費用戶總數的40%-50%,其拖欠的費用占了85%以上。
(五)通信技術防范欠缺
目前固定電話未能做到適時計費、適時出賬;欠費難以形成防范和催交合力;未建立固定電話充值系統,無法做到從源頭上防范;未建立反欺詐聯盟及數據庫,各運營商各自為戰,“搶拉”客戶,為用戶欠費提供了可乘之機。
(六)欠費工作管理松懈
近年來,由于通信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面臨著發展、服務的巨大壓力,重市場開拓,輕對欠費工作的組織與管理,具體表現在營業把關不嚴,用戶資料修改不及時,欠費催交網絡不完善,特別是為了增強開發市場力度,對商考察不嚴,素質差的商,為了增加業務收入,放松對用戶資格審查,如認可復印身份證開戶,從而增加了欠費概率。
(七)取消初裝費
2001年7月1日,國家取消了固定電話初裝費,用戶裝機費用降至幾十元(除終端設備外)。承諾使用一年以上,甚至贈送話機等。因此,當欠費超過百元后,有些用戶就棄機,另裝或轉用其他通信工具,從而形成欠費。
六、誠信問題解決途徑
(一)用法律來約束誠信
建立誠信體系,必須依靠法律保障。我國已經把誠實信用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一個重要原則,并在多部法律中做出明確規定,但從實踐來看,僅有這些法律規定還不夠,還須制定信用制度方面的專門法律,加強誠信建設,建立企業、組織和個人的信用檔案,在全社會建立誠實信用受益,失信者受損,違法者受懲的機制,保障市場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行。
(二)建設社會誠信體系
全社會動員,著力構筑社會誠信體系,主要包括:
1、大力營建社會誠信氛圍,培育社會誠信意識。只有全社會確立了強烈的誠信意識和道德評判標準,才能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經濟生活中,恪守最基本的準則,珍惜個人和企業的形象和聲譽。
2、營造、整治企業誠信環境。企業誠信環境的營造和整治,要立足于治本與治標、當前與長遠相結合。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尤其要借鑒現代市場經濟國家在誠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構筑企業、個人誠信體系,以及與此相關的誠信服務體系。建立社會公眾舉報監督制度,從物質、精神上鼓勵公眾檢舉企業、個人誠信缺失狀況。
(三)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行業協會是社會公共服務自律性組織。政府要結合機構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自查、自糾、自管的自我約束功能,這有利于形成企業互相監督、自覺守法、公平競爭的環境。
(四)建立和完善電信企業誠信制度
1、建立企業誠信文化,使恪守誠信變為每一個電信企業的自覺行動,從根本上防止企業信用危機產生。企業誠信文化方面的建設包括:首先,將誠信經營上升到企業理念的高度,把誠信經營的理念,融入員工的潛意識。讓企業明確自己的社會責任和社會使命,讓員工明確自己的行為規范和標準,把誠信經營和誠信服務的準則,轉化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動。其次,電信企業應加強內部誠信教育,樹立誠信經營的道德思想觀,這是企業內部誠信經營的基礎。此外,應加快建設電信企業內部誠信經營管理機制,促使企業形成誠信的良好氛圍。企業文化建設中要突出誠信,建立員工崗位信用制度、職責信用制度,并逐漸延伸到員工的個人生活信用。最后,建立健全公司誠信管理評價機制,將員工誠信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定期按相關制度和標準對企業進行誠信評估。
2、建立用戶信用管理制度。實施對用戶進行信用度的評價、對用戶的消費過程進行監控、對信用等級差的,以及上了“黑名單”的用戶,進行及時地清算和處理,從而引導和規范用戶的消費行為,營造良好的誠信消費環境。
綜上所述,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市場經濟越發達就越要求誠實守信。電信行業,要加快培育信用觀念,健全信用制度,完善信用體系,這對促使電信市場有序進行,保證電信行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容.企業競爭力之源[N].贛南日報,2005-03-29.
2、王寧.電信欠費的原因及對策[J].亞太經濟,2002(6).
3、關蓉暉.簡論誠信文化[N].光明日報,2005-01-11.
4、付連輝.誠信引領企業制勝的法寶[N].鞍山日報,2003-08-15.
5、王振富.誠信經營是企業生存之本[N].文匯報,2004-01-20.
老實巴交的農民
平白無故地欠了銀行錢
“我啥時候欠銀行那么多錢?”接到某銀行鄭州市分行近二萬元還款通知書的武陟縣農民趙樣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拿紙的手哆嗦不停,平時說話利索的他一下子變得結結巴巴,話音中都快透出哭腔了。這位平時一分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的規規規矩矩老農民百思不得其解:自己雖說是見過銀行的信用卡,但從來也沒有辦過什么銀行的信用卡,更別說拿著信用卡刷卡消費了,要知道這兩萬元錢可是他辛辛苦苦干一年才能掙來的呀!怎么就平白無故地欠下銀行這么多的錢呢?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2009年,原在鄭州打工的犯罪嫌疑人武陟縣大虹橋鄉農民秦××回到家鄉,并在縣城一家賓館租了房間,公然打出“某某銀行鄭州分行機構”的旗號,流竄該縣數個鄉村,向農民群眾散發宣傳廣告,以“免費辦理”、“贈送禮品”等花言巧語誘騙群眾辦理信用卡,一些群眾抱著好奇、試試看的心理,毫無戒備地向犯罪嫌疑人提供了自己的身份證等個人信息資料。秦××便利用他人身份證等信息資料到光大銀行、廣發銀行鄭州分行辦理了銀行卡,但他并未將辦理好的銀行卡交給辦卡人,而是自己去透支和消費。直到發卡銀行給辦卡人寄來了銀行卡對賬單,受害人才如夢初醒,急忙向公安機關報案。秦××從2010年1月10日作案,到2月25日被公安機關抓獲,共惡意透支銀行資金7萬多元,被騙5人,此外該犯罪嫌疑人手中還有數張已經辦好還沒有來得及使用的信用卡。
假冒銀行名義詐騙錢財,
花樣多手法新
從銀行、公安等有關方面反映的情況看,近期,除了上述這種假冒銀行名義形式的詐騙方式外,有的詐騙分子還假冒“某某銀行工作人員”、“某某銀行”的名義,通過電話、發送短信等方法,以通知客戶欠電話費、獲獎,以及告知客戶存款帳戶存在不安全因素、銀行系統網絡升級等各種各樣借口,套取客戶個人信息資料,誘騙客戶向其指定的銀行帳戶轉移資金,詐騙客戶錢財;焦作市公安特巡警支隊三大隊民警反映,他們多次收到群眾舉報的詐騙短信,如“你好,我行將在您的卡中收取年費1200元整。客服熱線:0391-3355696”,“××銀行通知:貴客戶您于×月×日在××商場消費××元錢,已確認成功,請盡快繳納,逾期將從您賬戶上結算”等等。“雖然內容不同,但這些短信顯而易見是別有用心者騙取錢財的詐騙行為。”民警分析說,“不少騙子就是通過發送短信讓收到者產生疑慮,撥打短信中的電話號碼進行咨詢,從中套取市民的銀行賬號和密碼。”
有的犯罪分子還冒用銀行名義通過網絡等途徑向社會公眾推銷各種理財產品,以某家銀行的名義或經某某銀行同意授權銷售理財產品,并許諾贈送禮品套餐、提高投資收益,從而吸引民眾投資,其推銷的理財產品的形式往往具有多樣性、欺詐性、隱蔽性,如產品冠名“實業投資”“收益型理財”、“國債型投資”“證券投資”“企業并購”“企業債券”等,他們巧立名目往往與各商業銀行的產品名稱相近或相似,從而蒙騙性更大。
打銀行旗號實施
詐騙欺騙性強危害大
人民銀行武陟縣支行曹行長分析認為:上述詐騙活動,犯罪分子共同的特點是假冒銀行等正規合法金融機構的名義,利用群眾對銀行等正規合法金融機構信賴、相信的心理,從而實施詐騙犯罪,是電信等詐騙活動的“升級換代”。它不僅欺騙了社會公眾,侵害群眾利益,而且敗壞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信譽,損害了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社會形象,擾亂了正常的金融秩序,極易誘發金融風險,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需要引起各金融機構的高度重視,各金融機構要密切關注此類詐騙活動的動向,聯合公安等部門嚴肅查處,堅決打擊,絕不能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
同時,金融機構要依法有序競爭,要認真規范業務辦理程序,依法規范業務,要認真執行操作規程,按規定要求辦理各項業務,不能只為了競爭、盲目擴大業務,而將法律和規章制度置于一旁,給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使國家財產和單位信譽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