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

        第1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本文利用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對2002-2007年國內正式發表的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文獻進行檢索,對文獻年度分布、文獻類型分布、文獻主題分布進行文獻計量學分析。結果共檢索出328篇有關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的文獻。6年間,國內刊物上發表的工商管理實驗教學文獻數量基本上呈逐年上升趨勢。本文獻的專業分布方面,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的作用、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的模式、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的內容、工商管理實驗教學的方法等領域。這表明,2002年以來,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提升高校工商管理學科辦學質量和競爭能力,國內相關學者開始關注和重視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理論研究。在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體系構成、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方法、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課程建設等一系列方面,開展了專門的研究。筆者認為,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分析,不僅可以推動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理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可以為國內高校的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建設實踐提供借鑒。

        一、實驗教學對工商管理學科發展的影響作用

        學習工商管理知識與技能有很多種方法,不同方法的學習效果有著很大的區別。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填鴨式”教學方法占重要比重,學生完全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所學知識,缺乏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實際運用能力普遍較弱。

        基于此,2000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劉鳳泰副司長在“全國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實驗室建設研討會”上,突出強調“經濟管理實驗室和其他文科實驗室的建設應該得到重視和加強,盡快改變我國高等學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和其他文科專業實驗教學相對落后的局面”〔1〕。敖利玲提出,21世紀企業管理專業教育面臨著多層面挑戰:來自管理教育自身發展的挑戰、來自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革命的挑戰、來自多元文化的挑戰、來自管理實踐變化的挑戰,這些挑戰對未來管理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商管理類學科的實驗教學具有以下作用:①提供感性材料,使理論聯系實際。②加深和鞏固管理理論與方法。

        ③加強能力培養,使學生成為“多面手”。④從整體上使管理學科所有課程的教學水平上一個大的臺階。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目標是,推進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教學改革的需要;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掌握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吳軍強提出,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教學育人的基地,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科研的基地,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學科建設的基地,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創新的基地,高校經濟管理類實驗室是直接為社會服務的基地。

        國際上眾多知名機構的研究證明,讀到的信息,我們能學到10%;聽到的信息,我們能學到5%。因此,如何借助一些先進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提升,加深印象,鞏固學習效果。

        二、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體系的構

        實驗。第四層次:開放性實驗的設置,為那些基礎較扎實、動手能力強、具有探索精神的同學提供廣闊的空間。

        在實驗教學模式方面,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是基于操作應用的實驗教學模式,這種實驗教學模式一般是訓練某個專業應用軟件包的使用,成了社會上某些軟件公司的軟件產品的操作使用培訓課程;二是基于理論驗證的實驗教學模式,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強調的是“理論的驗證”。因此,對實驗教學的要求很低,有時只需要幾個課時,實驗項目的設計牽強附會;三是基于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模式,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側重的是利用現代管理技術解決專業理論問題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四是基于知識創新的實驗教學模式,這種實驗教學模式側重于知識的研究和創新,一般都是面向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型實驗室的實驗教學模式。

        沒有資源的實驗室與一般計算機室無異,不能稱之為經濟管理專業實驗室。經濟管理專業實驗的資源主要包括:專業信息資源、軟件資源、實驗項目資源、實驗教材資源、專業隊伍資源和專業技術資源等。實驗教學體系,包括3個實驗教學平臺,即實驗教學硬件平臺、實驗教學軟件平臺、實驗教學輔助環境。

        三、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內容

        應根據自己學院的主要服務對象和行業、學院教學特色和特長、管理對人才的階段性需求、實驗項目在學科中的影響、實驗學科之間的銜接關系及實驗條件,重點投入抓好幾個核心實驗,再以核心實驗為基礎,進行相應的擴展。這樣既保證了學科基本理論的扎實性,又充分照顧到相關專業實驗的系統性,還從學科角度避免了實驗之間的重復和空缺。

        工商管理類專業實驗教學,其應用范圍很廣。從目前來看,可以建立六大實驗教學系統:商務技巧開發訓練系統、運作模擬系統、運作模擬仿真系統、管理崗位操作模擬系統、EDI模擬系統、會計實驗模擬系統。

        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體系,是一個系統工程。國內部分學者,從不同角度研究了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體系的構成。

        為避免目前實驗教學驗證性實驗多、設計性實驗較少的缺點,實驗課應當按大學科獨立設課,整個實驗課系統進行分層次教學。第一層次:主要是以演示驗證、模擬操作性實驗為主。第二層次:主要以設計性實驗為主,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設計能力的主要階段,實驗的方案、步驟和所需的儀器設備的選擇完全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選擇調配儀器、軟件。第三層次:開設綜合性選修實驗,設置一些難度較大的選修實驗項目,根據學生的愛好與特長選做一些實驗項目,或者讓學生自己設計開發實驗項目,利用實驗室的裝備進行

        鐘守機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實驗教學內容包括:(1)工商管理信息計算機化、網絡化。工商管理方式已由傳統作業方式轉變為以計算機為基本工具的網絡化的現代信息獲取與處理方式。各種工商管理專門領域都有豐富的管理軟件,如信息管理、財務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軟件等。這些軟件同樣是運行于高性能計算機、網絡化環境。

        (2)廣告設計與制作計算機化。企業CIS、產品廣告設計與制作、平面美術設計、三維動畫制作等都是工商管理教學的重要內容,而且基本上采用計算機設計、制作。

        四、工商管理學科實驗教學的方法

        工商管理學科的實驗教學方法,主要有兩種類型:案例型實驗教學方法和模擬實驗教學方法,兩種方法各有其特點與專長。

        案例教學(CaseTeaching),又稱案例研究(CaseStudy),是1870年由當時哈佛法學院院長克利斯托夫·朗戴爾在對教學方法進行大膽的根本性的改革的基礎上而創立的,后為哈佛商學院所采納。所謂案例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要求,組織學生通過對案例的調查、閱讀、思考分析、討論和交流等活動,教給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道理,進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深他們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種特定的教學方法。與舉例教學法及傳統教學法比較,案例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明確的目的性、客觀真實性、較強的綜合性、深刻的啟發性和突出的實踐性。

        管理模擬教學(BusinessSimulation)是管理參與式教學法(EngagedLearningTechniques)的一種,它在教師創設的管理情境和模擬的經濟環境下,利用模擬情境或模擬軟件,將參與的學生按團隊分成若干個競爭企業,通過學生模擬一系列的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使學生提高運用所學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其方式和過程可以看出,管理模擬教學具有如下特點:實踐性、綜合性、參與性、合作性。管理模擬教學作為參與式教學法的一種,在西方發達國家已得到廣泛的應用。據2001年的統計,屬于美國大學商學院聯合會核心會員的382所美國大學中的絕大部分(372所),如Wharton、Harvard、Simon、Johnson、Sloan等商學院,基本上都引入了商業模擬課程或方法,來輔助提升教學水平。不僅在戰略管理、市場營銷、會計與財務等課程中廣泛使用管理模擬,從事模擬軟件的研究與開發,而且經常開展全美或地區性的管理模擬競賽。常見的管理模擬方法包括:角色扮演、計算機模擬、博弈、訓練模擬等。

        五、總結與展望

        第2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1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學生綜合能力內涵界定

        1.1工商管理專業涵蓋范圍界定

        工商管理專業.一般都被誤認為是單一的管理專業。根據我國的《中國國家標準學科分類與代碼表》以及《中國圖書館分類法》中所列示的具體學科類別中.并沒有明確提出工商管理作為一門學科。而在我國的學科專業目錄當中才提出工商管理專業.并且在該專業下設若干子類專業因此可見.工商管理專業是集合多門學科的管理專業,它本身存在就是以多門學科綜合為基礎所以說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就應該是以綜合管理能力培養為目標從各大高校所開設的工商管理專業來看.如北京大學MBA項目的專業方向就包括會計與財務管理、金融管理、決策與信息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與組織管理、戰略與國際企業管理和創業管理②:南京財經大學工商管理類專業包括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環境商務1、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專業、電子商務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③。

        由此可見.各高校對工商管理專業界定并沒有明確界限因此本文對工商管理專業界定從一般工商管理類技能考慮.根據技能培養需求進行設計。認為工商管理專業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行政管理、物流管理等專業。

        1.2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界定

        從上述專業界定來看.本文所界定工商管理專業范圍對應的綜合能力,從人才能力需求方面上來講能夠滿足企業經營管理需求。故此,其對應的綜合能力培養,我認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1.2.1綜合個體基本素質能力培養包括語言表達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審美觀、計算機操作基本能力。這些能力主要體現的是個人基本素養.體現了作為社會人的基本生存能力其培養過程從學生幼兒園就已經開始.進入高校之后.主要培養方式體現在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拓展: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學習訓練。

        1.2.2綜合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基本管理理論知識.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會計核算、市場營銷、行政管理、法律條文的理解與應用這些能力最終表現在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的管理運作.屬于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類專業能力培養的重心而本文主要是針對高校階段的綜合能力訓練.因此本文將重點介紹綜合管理能力培養。

        1.2.3戰略與決策管理綜合能力主要體現在企業經營戰略決策能力.作為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綜合能力進一步拓展的能力項目為學生進入社會的發展做好鋪墊。此項綜合能力作為高職院校的綜合能力的拓展部分,為學生今后發展打好基礎。

        1-3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目標簡評

        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該以培養學生的企業管理各方面的能力.體現在專業上應該是以財務、營銷、人力資源、管理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各方面的能力將工商管理類專業分為若干專業,分別設計相應培養方案.在課程安排方面同樣分專業由各個專業教研室獨立承擔此類培養方案在高職院校中并非不存在,其最大弊端就在于忽視了企業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畢業生的綜合能力需求,容易造成學生只懂某一個方面知識面.限制了學生多向發展空間,從而降低了學生綜合競爭能力根據本文對工商管理類專業范疇。本文認為就學生能力培養應該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除了各個專業提出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之外.系部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形成“精~項技能.通多項技能”的綜合培養目標。

        2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學生綜合能力培養路徑設計

        對于高職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由于本身學制的限制,只有三年時間用來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因此我把整個培養階段分成三個部分。

        2.1理論積淀階段

        在理論積淀階段.各個專業分別針對本專業技能培養目標。將本專業技能從精尖目標出發.完成各個專業本職技能的培養.完成總目標中的“精一項技能”要求在此階段可以結合本專業實際情況.將基礎理論與本專業技能“理實一體化”模式反復錘煉學生的本職技能.同時為后期綜合能力拓展做好理論鋪墊

        2.2校內實踐階段

        本階段則是以實踐為主導,時間跨度設計在一年左右.在這一年時間里不僅要完成本職技能的反復錘煉.使其進一步提高.而且要涉獵工商管理專業其他專業技能。對于其他專業技能,同樣按照本專業技能知識一樣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培養.效果不十分明顯.且容易反客為主,缺乏專業重點,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若能夠實踐鍛煉中進行訓練,能夠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習主動性.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方式主要通過大量實訓來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本文將校內實踐階段分成兩個小階段:

        (1)分項實訓訓練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是本專業技能的提高訓練,主要以學生為主導,通過學生主動進行技能操作占80%以上.教師為輔助.在實訓中的作用占20%左右通過反復不斷錘煉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讓學生在操作中反復理解操作原理內涵,從而真正掌握本專業技能。對于工商管理專業其他專業的實訓.通過教師制定詳細實訓要求.明確實訓目標.通過教師指導,使學生順利地完成實訓,了解相關專業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操作原理及應用效果。此階段教師輔導在初期要占到50%。隨著實訓的進行.教師輔導比重逐漸減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這樣分項實訓鍛煉,完成了對相關專業的“通多項技能”目標。

        (2)綜合技能實訓階段在此階段.主要通過將工商管理專業所有的專業能力進行整合,通過綜合實訓完成綜合能力的綜合應用。在這個過程不僅鍛煉學生綜合應用能力、也給學生提供認識了解企業經營過程中接線圖及日光燈基本工作原理的認識。項目器材的準備和確定項目實旌步驟等內容

        第3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 教學方法 現狀 改革策略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在加入WTO之后,工商管理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在各領域中的應用也變的越加廣泛。高等教育是培養優秀人才必經的階段,而高校是培養專業人才的教育基地。工商管理教學的歸宿點是,為社會輸出更多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專業性人才。近年來,由于信息技術的出現和飛速發展,使得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方法也變得更加豐富,在短時期內教學效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經過調查,許多高校在工商管理教學方法上仍然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分析與研究。

        一、 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應具備的教學特點

        1.針對性。工商管理教學要兼顧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要根據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出一份科學的教學計劃。挑選出重點教學內容,如對于一些簡單易懂的知識,交予學生自學,課堂上重點講解那些關鍵難懂的知識;另外,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結合案例分析,使原理與現實相對應,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可以優化教學結構,提高教學效率。

        2.參與性。高度的參與性可以使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工商管理專業可以利用案例教學法達到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改變傳統的課堂講授教學模式,使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案例分析模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讓他們去根據需要親自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并對其加以分析,最后各抒己見,在討論時可以得到不同的觀點,學生可以相互吸取正確的觀點來完善課題的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有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與創新能力。

        3.實踐性。工商管理教學的目標,就是培養出一批在社會實踐工作中,能夠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專業性人才。因此,高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課堂教學充分利用實驗操作,來輔助理論教學;課下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工作,這樣不僅可以鞏固和檢驗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同時還可以使學生了解社會需要進行自我調整,為將來他們進入社會進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工商管理教學方法中的問題

        1.重視理論,忽視實踐。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教學模式,是課堂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單一;以課本知識為主,內容枯燥。這種只重理論性的教學,并沒有使學生獲得到更多的知識,反而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另外,有些高校雖然迎合了素質教育的要求,安排了一些實踐課程,但也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并沒有落實到教學過程中。

        2.學校硬件設施不足。首先,課堂教學設備上,許多高校還未安裝多媒體設備,或安裝了未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例如,在工商管理案例教學時,需要播放一些案例視頻以供學生觀察與思考,但由于缺乏或忽視多媒體的利用,學生無法得到形象化的展示。另外,有些學校由于資金不足,沒有完備的教學實踐設施,課堂理論與實踐教學沒有很好的結合,學生無法形成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維。

        3.實踐基地嚴重缺乏。學生入企進行實習是工商管理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實習基地的不足,阻礙了這一教學過程的發展。而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的一些抽象的市場營銷、生產運作等理論知識,如果沒有及時通過實踐,學生很難理解這些知識的內涵,也會造成在今后的工作中理論與實際的脫節。

        三、 工商管理教學方法的改革策略

        1.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提高對實踐教學的認識。教育觀念的轉變是教學方法轉變的前提。首先,我們要理解實踐教學的含義,理解實踐教學在教學中的地位,意識到工商管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從而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如增加實踐教學的時間和環節,暢通實踐教學的渠道,完善實踐教學設施等。通過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結合,使學校培養出高素質應用性人才;讓學生在踏入工作崗位后,能夠較快適應企業與社會環境,充分發揮出他們的才能。

        2.優化課程結構,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首先,要對工商管理專業進行專業化的歸類和劃分,區別其他學科,找出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進而對實踐教學內容進行細化。按照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課程,建立一套科學完善的教學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其次,要充分發揮實踐教學的優勢,使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進行有效結合,結合第一課堂的理論知識教學與第二課堂的實際操作,統一環節,優化內容。此外,學校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開展階段性教學,進行學時調整,查漏補缺。從學生基本知識的學習,到實踐操作,最后到參加社會工作,做到每個環節有重點有突出。最后,要制定一套科學的考核標準,對學生的成績與能力做出真實的評估及反映。

        3.建立和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學校要建立和完善以教學過程為主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在評估過程中要避免人為的因素,做到指標量化。以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標為基礎,針對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參與實踐狀況等,進行階段性考核。對于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模式,吸取適合現在教學體制的部分,擯棄落后的方面,在評估過程中要做到公平全面考核。對于考核結果,要做到對表現突出的人給予及時獎勵,對成績較差的人給與相應的處罰,并進一步進行指導。只要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才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四、結論

        綜上所述,當代工商管理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的地方,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分析研究,找出相應的改革對策,這樣才能提高工商管理教學的效率,保證教學質量,最終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性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建.高校工商管理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工商管理,2010,(10).

        [2]宋素娟.基于價值鏈思想的工商管理特色專業建設研究[J].中國市場,2008(41).

        第4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人才結構形態過于單一,不可避免地與基層社會人員多元化素質改造訴求產生沖突。因此,在合理時間范圍內開放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引導體系,革新篩選不同階段的經濟類課程內容,才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進一步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協調發展指標貫徹貢獻應有的技術力量。

        一、我國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教學的弊端

        實踐教學體系能激活學生分析和解決各項實際問題的實力,此類現象在工商管理專業課堂中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工商管理學科涉及基礎理論、技術等要素,其核心在于能快速提取和重組不同類型組織中的有限資源,為教學管理行為提供豐富的指導線索。但是,有些指導教師在處理此類事務的過程中,不管是在思維創新績效,還是在實踐經驗方面都不夠豐厚,經常因為個人疏忽而導致教學環節發生沖突。具體表現為:1.教學引導模式單調乏味大多數與工商管理專業相關的教材內容和實踐指導方針,都尚未經過指導教師操作驗證,所以無法使學生透過宏觀角度,把握此類課程存在的意義。再加上教學缺乏指導型資源的輔助,進一步加劇了學生原本厭學懈怠的心理,難免對其今后職業發展造成重大沖擊。2.實習基地輔助價值地位不顯著雖然校企合作式人才培養模式得以全面實施,但是在面對管理類學科特性過程中,部分教師卻忽略了眾多相關的實際因素。尤其在處理批量化學生頂崗實習等事務期間,有些教師經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專家講座和場景參觀事務上。這種間接引導途徑無法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也無法實現建設實習基地的初衷,學生想在特定的時間內實踐和運用工商管理知識,就更加不現實了。

        二、我國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引導體系的科學設計

        1.科學制訂與貫徹新型實踐教學引導體系實踐教學引導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義,但是任何事務處理不得當,將不利于相關專業的學生提升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為了切實保障工商管理專業的實用性,指導教師有必要盡快聯合各類創新技術設備,完善實踐引導體系。如在安排實習、課程設計、實訓課程的學時環節中,教師需要同步聯合與細致解析此類實踐課程的學期安排、課程的前后銜接策略等。2.認真處理實踐教學質量評估等事務實踐課程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事務中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從中快速建立起標準形態的監控管理體制,絕對是主動迎合時展步伐的重要手法。但是,筆者強調的是,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引導體系中涉及實踐課程教育狀況細致觀察、學生階段化技能與素質提高效果評估等諸多繁瑣事務,作為內部監督領導小組要以身作則,確保一切突發性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

        三、結語

        根據上述內容,工商管理專業實踐引導類課程存在的意義就是靈活吸納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針對特定院校經濟、科技項目規劃實力和辦學理念,建設多元化的實踐引導體系,同時主動關注不同學生素質的提升要求和市場經濟結構協調狀況,為社會不同企業提供合理數量的工商管理類人才。

        作者:陳新建 單位:南昌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炳輝.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新問題與改革方法[J].人力資源管理,2010,(6).

        第5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關鍵詞:“互聯網+”;翻轉課堂;工商管理教學

        中圖分類號:G434;C9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866(2020)17-0-02

        傳統工商管理教育教學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教學內容滯后,不能緊跟市場需求,一些新觀點新模式進入可能有一定時間延遲;另一方面教學模式缺少創新,各大高校對于工商管理教育仍然存在“填鴨式”教學。在“互聯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更適用于工商管理學科的教學。

        一、概念界定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最早源于美國,顛覆了傳統教學模式,其實質是將“先教后學”轉變為“先學后教”,重新調整了課堂內外時間,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翻轉課堂與“互聯網+”兩者之間既相互影響又有區別,前者是教學模式,后者是信息技術應用,一方面翻轉課堂完全可以獨立于“互聯網+”技術,通過傳統媒介,如書籍、報刊等來實現,另一方面“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和融入,使教學高效變革成為可能性,不僅使課堂環境變得豐富多彩,還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產生質的飛躍。

        (二)工商管理學科教學特征

        高校工商管理學科以培養面向市場經濟需要的應用型管理人才作為培養目標,具有自然科學特點和技術特征。工商管理學科教學具有情景性,即現場教學和模擬教學;綜合性,即教學內容綜合性和培養學生綜合能力;體驗性,即尊重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開放性,即設定開放式教學內容,以及鼓勵開發和創新。傳統的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主要采用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缺少主動性且個體化教學難以實現,也制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知識應用技能提升。在“互聯網+”教育理念下,工商管理學科的一些課程具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特質,使學生受益匪淺,也被視為所有教學方法的前沿。

        二、課程資源建設

        (一)課程內容篩選

        隨著“互聯網+”教育的廣泛推廣,近年來翻轉課堂日益盛行,高等教育學科的研究者們預測,在不久的將來,高校75%以上的課程將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展開。根據工商管理學科特點,大部分課程的教學過程都適宜采用翻轉課堂形式,但選取翻轉的內容要得當。有些內容適宜在線視頻自學,比如一些簡單的內容可以通過課前完成;有些內容適宜課堂講授,比如一些知識難點需要面對面的啟發式講授,并通過現場氛圍、師生互動等來提高教學效果;還有一些知識需要課前通過案例、視頻資源等獨立發現,或者通過課堂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驗模擬等形式來完成,比如一些實踐性、實時性比較強的實踐類課程。總之翻轉課堂內容選擇沒有固定模式,可以根據內容需求靈活翻轉。

        (二)學習平臺選擇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在線學習成為分享資源、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線學習模式目前國外流行的兩種模式是MOOC和SPOC,前者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其特點為參與人數不限,學習時間和空間不限,教學全程在線,學生自主性水平最高;后者是小型私人在線課程,MOOC模式的一種延伸,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強調了教學互動。相比較而言,工商管理學科中的專業基礎課或一些基本理論課程,如經濟學、管理學等適合MOOC模式,可以降低教學成本,教育效率也較高;而其他專業性和實踐性強的課程更適合SPOC模式,加強教學互動,提高學習的通過率。在MOOC和SPOC等在線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國內也涌現出越來越多開放式在線教學平臺,典型的有中國大學MOOC直播平臺、超星學習通、雨課堂、職教云、優課聯盟、優學院、好大學在線、騰訊課堂、釘釘等,以及各高校自主開發的在線平臺。各平臺具有各自的強勢資源,例如職教云平臺主要針對職業教育搭建的平臺具有強大的職業培訓資源,工商管理的一些職業培訓課可以選擇使用。

        (三)案例庫建設

        根據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性強的特點,翻轉課堂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豐富教學資源建設和開發,包括案例庫建設和課程資源建設等。在工商管理學科教學中,案例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優質的案例能反映企業真實場景,調動學生興趣,推動翻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因此需要建立豐富的案例庫。案例庫的建設,一方面要重視現有案例資源的,充分利用MOOC、在線平臺及網絡提供的資源;另一方面要加強案例開發,結合當地市場環境,采用調查研究和實地走訪企業等方式,挖掘典型案例,形成門類齊全、內容豐富的案例庫。根據案例開發設計課程資源,包括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便于學生自主控制學習;文字、視頻、音頻或PPT等形式多樣的課程學習資源,提高在線學習興趣;另外完善考核系統,形成多元化的考核體系。

        三、教學課程設計

        通過文獻梳理和借鑒一些優秀教學案例,國內翻轉課堂的本質特征是先學后教,先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基礎學習,然后課中重點圍繞難點問題進行合作和教師引導的探索式學習,以及高階的提升式學習。教學設計模式從簡單的機械執行固定模式,逐漸轉向根據課程內容靈活組合。

        (一)課前——知識傳遞

        在課前準備階段需要教師和學生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也是翻轉課堂的關鍵,準備情況的質量會影響到整堂課的效果。在該階段,教師圍繞課程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通過在線教學平臺預習內容和任務,并設置任務打卡制以督促學生認真看完課件視頻。資料時間應根據任務的復雜程度留有充足的提前期,保障學生自主學習效果。內容包括:教學目標,任務安排,課程內容關鍵詞,典型教學案例,PPT,教學視頻,在線測試;一些實訓課程需要提前將使用軟件,工作場景說明,操作規范等提前公布。教學內容應該以知識點為單位,以淺層知識“翻出去”,深層知識“翻進來”為原則,并盡量保證一個完整的知識點在一個連續的課時中。學生應當自主閱讀和學習,逐步形成自己的觀點,并及時通過在線平臺對案例或者教學視頻內容提出問題,同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交流,最后形成預習報告或者通過在線測試,為課中教師講授做準備。實踐性比較強的內容,如商務談判、招標模擬等,可以項目的形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協同完成,分組時可以根據學生的成績、基礎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標準,分成5—7名學生組成的小組,課前完成相關的方案設計或者資料準備。

        (二)課中——知識內化

        翻轉課堂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知識內化過程,學習者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建構,這也是整個課堂教學的核心部分。課中階段,教師需要根據課前預習的情況分析和一些知識點測試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控制教學節奏。在課堂上,學生要擔當“主演”角色,真正實現教學翻轉,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實現充分互動;教師則是“導演”角色,需要了解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和情感各方面的把控情況和程度,并結合工商管理學科體驗性、綜合性、情境性、開放性的特點進行合理科學的引導。整個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以討論和互動為主,融入貫穿一些教師講授和點評,如工商管理學科中一些抽象理論的講授等。講授、點評互動的過程中也增加了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機會和條件,而這是某些工商管理學科課程的必然要求,如職業素養課等,需要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形成情況進行觀察和測量,實現課程教學的情感目標要求。在一些實踐課中,課堂上可以邀請行業專家、優秀工商管理人員參與,這樣既能豐富翻轉課堂教學內容和形式,還能使課堂內容更有實踐性,深化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三)課后——知識反饋

        課后主要任務是總結和提高,使整個課程體系形成一個PDCA閉環,也是翻轉課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該教學環節一方面是課程內容的延續,學生匯總課堂討論的觀點,撰寫總結和分析報告;教師通過在線平臺及時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同時結合學生的課堂出勤、課堂發言、生生互評、專家點評、任務參與度和貢獻度等情況,作出客觀、公正評價,給出相應的成績,并計入學生課堂學習檔案。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教師不斷的教學反思,通過分析教學中的不足進行課程剖析、參與課程教學交流進行經驗共享,并根據美國一項QualityMatters的評估體系從課程目標、學習目標與能力、評估和衡量、教學材料、學生互動和參與、課程技術、學生支持、訪問便捷性八項指標中,不斷完善翻轉課堂質量。

        第6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管理學;教學改革

        在工商管理這一學科中,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基本理論的掌握都很重要,只有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才能讓所學知識發揮極致,使他們在未來的職業中展現出杰出的素質。所以,改善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努力培養適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是高職院校管理教學點重要發展方向。

        1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目的不明確

        在高職院校管理學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多不清晰分割普通本科教育和高職教學目標界限。第一、教師沒有很好的理解高職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仍然在以往的思維習慣下教學,盡管教師將舊知識和新知識理論進行聯系,但是在實踐教學上做的還是很欠缺。第二、盡管對一些專業技能訓練有培養,但是整體的職業綜合素質培養還很欠缺,導致很多高職畢業生不能很好的協調實踐能力及專業知識理論。

        1.2教學缺乏互動性

        在當今教育教學中仍然存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課堂上教師板書,同學筆記,使學生和教師之間形成了二元對立的關系,雖然,這與管理學專業課程有一定的關系,在管理學課程中,當前存在這樣的問題,第一、學生已經對管理學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這其中有很多是不準確,不全面的,對管理學的認識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第二、管理學本身就是抽象性的,當學生在理解這些抽象的知識時遇見困難的同時也會是他們的學習興趣受挫,比如在管理的主動方與被動方的行為、心理和管理過程中的及結果的展示也許并很明朗,大多情況下需要合理的思考整理才能掌握其中原理。

        1.3教學教材不符合中職要求

        在中職教育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教師及學生對教材的崇拜還很明顯,教師對按照教材教學,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教師只是關心學生對教材的理解中是否有難以理解的然后在與學生溝通交流,學生只是在成績確保的基礎上對教材的再回顧。社會迅猛的發展使管理學的知識也在不斷更新,當舊知識再去統一當前管理場面時往往已經不合時宜。所以當前這種管理學教學方法不僅不能有效的幫助學生對管理學產生興趣,對教師的教育方式培養會受到影響。

        1.4教學方法單一

        在管理學教學中,教師按照講授為主,盡管以其他方式作為輔助,但也都是形式上的。即使將討論法添加到課堂中,通常也是教師掌握課程中的主體,教學內容不夠全面,仍舊局限在認知性問題的理解、感知及應用方面。教師對哲理的領悟、潛能的開發及自身能力培養上做的還很不夠,而其思維方式及對學生的能力培養只是將課本轉述,對學生的再教育,也只是把課本內容復述給學生而已,同時學生的疑問權利也漸漸被取代。相反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反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的能力真正提高。

        2教學改革思路與措施

        2.1更新教學內容。職業教育工商管理的重點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企業提供中基層管理人才的儲備干部,在經過任職考核后掌控這一工作。《管理學》作為高職院校工商管理的重要學科,通過教學環節和課程體系展現其對人才培養的重要設計,適應社會、管理組織、文字概括、溝通協調、創新等方面的能力,只有合理的安排統籌教學手段及內容才能使這些能力的增長得到保證。

        2.2正確處理教材與講授。高職院校的《管理學》的教學大綱雖然出自權威部門,但是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為靈活運用這些教材,保證學生學習的內容既有方向又有質量。展現現代教師的職業素養。

        2.3注重師生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漸漸形成以“啟發式教學”輔以其他多種教學方式,通過參與式、交互式、模擬教學等實踐教學。例如:案例解析,它是工商管理中管理學的實踐特色形式,教師要更加重視。頭腦風暴,是將案例、授課及管理統一整理后,學生用開放思路對學到的知識展開各種分析、提問及處理方法。

        2.4加強實訓教學。對于學生的培養要多方面入手,其既要接受管理培訓也要面臨管理他人角色。學生動手能力的培訓也要結合企業發展及社會經濟、文化、法律等方面的發展情況,使學生對中國企業的商業環境及管理行為有更加充分地了解。

        3結束語。高職教育管理學的未來發展要在改革中不斷前行,教師方面更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及訓練,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更有價值。為社會輸入更加新鮮的血液。

        參考文獻:

        [1] 李紅英,李立新,李遠輝.工商管理專業“3+1”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0,(6):133-135.

        [2] 楊英.地方高校創辦特色工商管理專業的實踐與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9(9):80-81.

        [3] 易建華.項目導向型工商管理專業的教學模塊體系設計研究[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6):117-120.

        第7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學風建設;學風培育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8-0010-02 

        學風是學習的風氣,是學生在學習與日常生活上的精神、態度、風格、方法和習慣等要素的綜合體現。學風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支柱,也是知識傳授與品格培養的保證。因此,大學學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養成科學嚴謹的治學態度,同時使學生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實際動手能力、社會生存能力與強大的自信心。每個高校專業都有自己的培養體系與目標,故而學風建設也應結合專業特色,進行系統化的思考與探索。 

        一、工商管理專業的特色 

        工商管理專業是研究企業經濟管理理論、方法和工具的學科,主要包括企業的宏觀運營和微觀管理兩個方面。工商管理本科專業的應用性很強,它主要培養學生管理學與經濟學等相關學科的基礎理論與技能,使學生能在工商企業及其他組織從事經營管理及相關工作。但是,隨著高校專業建設的發展,一大批原來依附于工商管理專業的人力資源、物流、市場營銷等紛紛獨立成專業,使得工商管理專業僅剩軀殼。在這種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空心化”的問題開始浮出水面,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理論與實踐脫節。各類專業都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而管理類專業尤甚,既表現在理論教學中與實踐結合難點上,也表現在實踐、實習中缺乏理論的指導上。一方面管理學相對于經濟學來說,其理論邏輯體系不強,容易空洞化,更需要案例、實驗和實踐等方式豐富教學方式;另一方面,管理實踐要么難以組織實施管理者角色的實踐實習,僅局限在業務工作層面,導致理論在實踐中的作用體現不夠。 

        2.能力與素質脫節。一是管理專業能力的界定不夠清晰,可行的培養方案欠缺,測試與考核能力的規范與標準更是偏弱;二是管理專業的“素質”要素相對更為重要,但是現階段還難以找到較為成熟和成功的培養模式和方案;三是由于能力與素質培養的欠缺又影響學生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導致產生管理知識是否真有用的疑問。 

        3.人才培養目標不夠明確。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的學生可以從事會計、營銷、物流、人力資源、金融等多方面的工作。既然如此,在粗通皮毛的情況下,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什么?是多而不精的復合型人才嗎? 

        從上述三點分析可以發現,工商管理專業存在教育理論空洞化、解決知識能力脫節化、解決人才培養目標模糊化的問題。這種情況會讓學生無所適從,不知前路在何方,也難以制定自身的學習目標與計劃。 

        二、目前學風建設的方法與缺失 

        目前,高校的學風建設通常是高屋建瓴,在學校的層面入手,而很少針對個別專業特色入手。一般而言會采取以下方式加強學風建設:(1)強化課堂教學與考勤。加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增加趣味性,吸引學生上課。同時,強化考勤制度,并與最后的考試成績掛鉤。這樣會保證學生到達課堂,卻無法保證所教授的知識是否是學生真正的需求。(2)強化課后作業與閱讀。讓學生課后忙碌起來,使其沒有精力去談戀愛或者玩游戲。但是,在當前學生抄襲成風的情況下,難以起到必要的效果,反而可能會導致學生厭學。(3)強化考核與評估。加強試題的管理,強化考核的指標,杜絕學生作弊現象。這是強化學風的最后一關,用掛科的形式可以促使學生用心學習。(4)組織各種競賽活動。不可否認,各種競賽會提高學生的興趣,促進學風培育,但是參加競賽的往往是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厭學的學生對此往往不屑一顧。 

        這四方面的努力對學風建設有一定的成效,但卻是傳統的“約束命令式”學風建設,屬于學風建設的外因。要解決學風問題,還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激發其內在的學習熱情。 

        從內因出發,學風建設需要解決以下問題:(1)學習的目標。明確學習目標對學生的發展尤其重要。比如本專業畢業后從事的工作、需要的專業能力、上崗所需的執業證書等。(2)學習的導向。如此多的課程,前后是如何銜接的?每門課程的側重點、培養的職業能力是什么?要解決這些問題,則需要結合專業特色,擬定科學合理的方法,給學生指明前進的道路。 

        三、工商管理專業學風建設新思路 

        綜上所述,要解決學風問題,不僅需要外在的約束,更需要內在的激勵,才能真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結合工商管理專業的特點,學風建設可以嘗試以下思路。 

        1.建立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是促進學生學習的外因,包括教案、課件、案例、考核與評估等方面的內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管理類學生的考核標準和工科不同,更需要注重學生的創新性域方案的可行性。 

        2.建立針對性的專業能力導向機制。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幾乎涵蓋經管類所有的課程,且每門課的課時均存在不足。因此,建立細致可行的專業能力分解機制尤其重要。比如,將各個專業課分模塊,指出學習的目標以及培養的能力,以及后續知識的自我學習引導。如此,課堂上的教學保證了工商管理專業的廣度,課后的自我提升保證了深度。通過專業能力導向,明確學生的發展方向,激起內在學習的動力,這是內因。 

        3.建立師生的溝通交流機制。學生的自我學習與提升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不僅需要建立專業能力導向機制,更要通過師生的溝通機制保證能力導向能落到實處。在互聯網時代,可以通過微博、微信、郵件、QQ等網絡平臺保證雙方的溝通,更可以建立定期的交流機制提升彼此的互信。 

        四、重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風建設的探索 

        重慶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歷史悠久,在學生的培養和學風的建設方面有一些積極的探索與思考。 

        第一,重慶理工大學教務處推行了教學質量管理體系。教務處從教學過程的管理出發,在教學的準備、課堂的管理、教學的效果以及后期的考核方面均有詳細的規范。如此,在宏觀的環境下促使學生必須認真的學習。這是學風建設的外在因素。 

        第二,重慶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制訂了“鴻鵠英才培養計劃”,將學校宏觀教學質量管理體系難以涵蓋的課后學習、項目科研納入培養計劃,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研究機會。這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因之一。 

        第三,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針對自身的教學大綱,將學生能力進行了細分,學習的模塊進行了引申。例如,工商管理專業將學生的能力劃分為“溝通能力”、“調研能力”、“專業性策劃與寫作能力”等,并將每門課程擬培養的能力進行了歸類。 

        第四,根據學生的就業方向,將學生的發展方向分為物流、營銷、金融、人力資源、生產運營五個方向,并針對每個方向,給學生擬定了較為詳細的指導,比如參考書目、項目研究、實習單位等。 

        不僅如此,工商管理專業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學校教學質量體系標準,采取了多種考核方式。許多課程都放棄了傳統的考試方式,而是通過課程設計、項目策劃以及答辯的形式進行。不僅讓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評估,更大幅提升了學習的積極性。 

        第8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事實上,即使招生規模減少,就業壓力也不會減小,因為中國的就業壓力大是一個長期的社會問題;招生數量與質量也不是反方向的。現在的問題是,眾多企業從該專業的畢業生中難以找到合適的管理人才。所以,問題的本質是該專業畢業生的知識結構、能力素質結構與市場接軌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必須深入分析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模式,以求其生存與發展之道。

        一、民辦高校辦學特點分析

        民辦高校的歷史成因及所處生存環境,形成了以下特點:

        1.應用性

        與公辦院校比民辦高校辦學層次偏低,表現在幾個方面:一是錄取的生源知識基礎較差;二是民辦高校師資力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如高級職稱教師人數少等;三是科研力量薄弱。盡管許多民辦高校在科研上有大量投入,并有相應的激勵政策與措施,但終因民辦高校的這項工作處于起步階段,教學科研底子薄,加之師資流動性強、知識資源存量少、社會支持性資源少等因素,使民辦高校的教學研究與科研工作維艱。這些都決定了民辦高校在以后相當長時間內的辦學將定位于“應用性”。

        2.生源地方性

        民辦高校生源地方性特征表現為以下方面:一是招生體制的限制,民辦高校一般在本地招生;二是費用高阻擋了外地考生。如廣東培正學院在2005年批準在全國招生后,在四川與重慶等地錄取了6名學生,但其家長不辭辛勞與成本,親自到學校取走檔案,結果只報到了兩名;三是即使招到了外地的學生,等這些學生畢業后也會有相當的同學留在當地工作。如海南財經大學2004年從內蒙古招了約120名學生,結果在2007年畢業后大部分在海南或廣東工作。地方性特點影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方式及就業定位。

        3.就業面向中小企業

        廣東培正學院對多屆畢業生就業的統計表明,約有90%以上的學生就業于廣東中小企業。出現這種現象,表面上與民辦高校辦學層次有直接的關系,但更深層次的是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趨向于大眾化教育所致。這種趨勢相對與傳統觀念來看,似乎更加有利于民辦高校的發展。

        二、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應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管理人才,但近年來,許多民辦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教育還存在不少問題。

        1.培養目標定位與辦學特點不夠一致

        民辦院校在其專業定位、人才培養目標方面均存在模式單一和雷同現象。在實踐中,大部分民辦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往往以全國著名大學為榜樣,參照其辦學模式和培養計劃。這種做法使得民辦高校的辦學定位體現不出“地方”及“民辦”的特色與優勢,使得工商管理專業(本科)教育與地方工商企業需要不吻合。

        2.課程體系設置與專業定位不夠吻合

        當今經管類高校一方面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復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又要突出“一技之長”,這就使工商管理的概念或專業有了“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工商管理涵蓋工商企業中的一切管理范疇,包括已經獨立成為專業的營銷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這樣形成了有“一技之長”的帶有“方向性”的管理類專業群。狹義的工商管理則側重強調的是計劃管理、戰略管理、組織管理等職能管理。由此引起了工商管理專業核心課程的不明確。經常出現的問題是,作為一級學科的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涵蓋了二級學科的工商管理專業,而且還成為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等二級學科的核心課程,致使作為二級學科的工商管理專業缺乏自身專業特長。因此,出現了無論從廣義還是從狹義的角度看似很多人都認為“就業適應性廣”的工商管理是“萬能”專業,變成了“工商管理無專業”的“萬不能”專業。

        3.理論聯系實際落到實處有差距

        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的應用性現以達成共識,不論是培養哪一類工商管理專業的人才,無論怎么強調其“實踐性”也不過分。但不得不承認,民辦高校中該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在理論聯系實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1)課堂教學過程中重理論輕實踐。盡管在工商管理專業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已經普遍認識到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但課堂教學過程中“空對空”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現為:一是課題教學中基本上采用老師教、學生學的“說教式”的方式,情景模擬操練少,忽視學生的參與;二是缺乏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在課堂教學中強調理論聯系實際的概念或做法就是加重案例教學。大部分學生也呼吁多加一些案例。為此,許多教師也加大了應用案例分析來加強學生對理論的解釋或認識。但不可否認的是,課堂上大部分案例教學形式一般停留在解析應用題層次上,表現為格式化與文本化。教學過程結束后,學生有“隔靴撓癢”的感覺,缺乏親身體驗與操作練習的效果。

        (2)實踐教學環節不健全。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課程實踐性教學環節一般只設置了畢業實習,沒有設置階段性的認識實習和專業實習,這就使得學生對專業及其課程目標與意義的認識缺乏連續、漸進的過程;另外,專業課教學過程缺乏實踐性的課程設計環節。對此,許多民辦高校也建立了模擬實驗室及相應的模擬實驗軟件,但大部分軟件由軟件開發商研制,與專業課程內容練習需要有相當的差距,使模擬實驗設施得不到充分發揮。其它的社會性實踐或教、學、研相結合的相關活動設計的目的性、效果評估及實施控制等工作也有待充實與提高。

        三、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培養思路

        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辦學模式應從實際出發,注重市場的需求、結合企業管理的基本規律和發展趨勢,以新的視角審視其辦學定位、培養目標及辦學特色。

        1.明確民辦工商管理專業(本科)辦學定位與培養目標

        辦學定位是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內容。就民辦高校中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的培養目標而言,首先要堅持以地方或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為主要的服務方向。這是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發揮實際作用的社會基礎;其二是明確為工商企業培養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為重點任務,為地方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提升工商企業管理水平,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服務;其三是追求特色,即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必須集中有限資源,瞄準地方的特殊需求,在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體系的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創造品牌。這才是地方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如廣東培正學院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在制定該專業培養目標時,就明確規定了辦學要面向廣東經濟、重特色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針對民辦工商管理專業(本科)辦學定位,廣東培正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對于民辦高校來看,應用型的特點應體現在:第一,這種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企業基層管理的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等基本環節上,特別強調基礎、成熟和實用知識的掌握;第二,這種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加強調與一線生產實際的結合,更加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投入,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管理技能的重要教學內容。這些特點正是管理專門人才職業生涯的起點。所謂高素質應用性人才要區別于大專層次的技能應用性人才。首先應該具備應用能力,但同時必須具備研究和創新能力,能夠將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進行探索研究,其使命是對應用的研究、對技術的創新和對各類技能進行有效組合和優化。

        2.形成有特色的課程體系

        從民辦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的市場定位及培養目標出發,科學地設計課程體系,形成適應的課程體系是民辦高校立足的保證。

        一般院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提倡建立“厚基礎、寬口徑”為導向的應用型人才模式,這種模式導致工商管理專業不能體現專業的優勢。廣東培正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本科)則根據辦學特點及條件,其課程體系以“厚基礎、重特色”為指導原則進行設計,并在教學過程中體現課程優化組合的特征,實行了“模塊-平臺”的課程優化體系。

        其中,厚基礎表現出工商管理專業人才所必備的通識性知識和基本的專業知識,在課程中由公共必修課模塊和專業必修課模塊形成;重特色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設置能夠體現符合地方外向型經濟特點的專業課。如設置了相當量的各類英語基礎課與專業雙語課程,以適應廣東外貿型企業的特點;二是設置了組織行為學、中小企業管理、文案寫作等職業特色課程,以適應中小企業基層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要側重整合職能管理的教學內容。應用能力上要開發理論加實踐的綜合性課程,將實踐教學課程化,在專業課程教學計劃中要配比一定量的實踐教學(如實驗、設計、調研等)的內容,以形成辦學特色。

        當然,在保證了“厚基礎”的同時,要設置大量的專業選修課,選修課的選擇也應突出“特色”,如可以設置“家族企業管理”、“創業學”等課程,以適應家族企業學子及創業學子的需要。學生可根據自身具體情況進行選擇,以拓寬知識與技能范圍,鼓勵學生跨專業學習和吸收相關專業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民辦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本科)課程的教育必須針對中小工商企業的實際要求,強化配套的實踐教學體系,包括實習、模擬實驗、課程實踐設計、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第二課堂等環節。

        實習環節在工商管理專業實踐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對于實習教學環節,一是要健全實習內容,包括認識實習、專業實習、畢業實習;二是要加強對實習基地的建設投入。進入工商企業實習是讓學生在校期間了解企業運營狀況的最佳途徑。大部分民辦高校都是通過與企業合作或契約的方式建立實習基地。這種方式無可非儀,但問題是企校雙方對畢業實習的認識和要求不是很一致,其任務與責任也不是很明確,往往是企業很少履行畢業實習課程教學的任務,而是把學生當成勞動力來對待,學校則認為是把學生委托給企業去“實習”了。這種情況使實習的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學校應加大對實習基地的投入,要將實習基地納入學校實踐教學環節建設中,校企雙方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實施。另外,學校建立實習基地也需要投入,為學生實習時配備所需要的師資、設施與資料。學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保證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有良好的實踐基地。

        其它類型的實踐環節可以安排在課程教學、假期社會活動、校園活動中進行。當然,在組織各類實踐教學環節的過程中,要有周密的實施方案。如教學大綱、指導書、考核方式與標準等。應該注意的是,在進行各種實踐性訓練活動時,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參與其方案設計,既實現實踐活動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專業策劃與組織能力。

        四、強化課程教學改革

        學生的素質和能力都是由課程教學“作業”過程形成的。所以,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方法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質量。在當今的信息化時代,教師的職能與工作方式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多樣化,不再限于課堂上老師的講授,可以通過互聯網這個“空中課堂”獲取大量知識與信息。作為學校與任課教師首先要知道和理解當今的課程是什么,還必須應明白學生的期望是什么。

        1.實施人性化教學管理

        對于未來管理者的工商管理專業的學生來說,首先應置入“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因為當今的管理已經由“效率第一原則”,轉變為提高相關關系人滿意度的“人本第一”原則。教學管理中的人性化應體現為:一是解決教學過程中師生的角色關系問題。應實施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過程和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互動教學方式;二是要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應用多媒體等技術將課程制作成“空中課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要靈活掌握自己的上課時間與地點,提高學習效率;三是改變教師的職能。在獲取知識的多渠道化的信息化時代,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相關信息,為他們搭建學習的平臺,提供服務;四是改變以前那種交作業、記考勤、閉卷“背”、開卷“抄”的考評方式,要為學生提供方式靈活、能發掘學生的創意、體現學生獲取、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考評方式。

        2.科學進行課程教學設計

        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的課程教學設計應體現管理過程既有科學性,又有藝術性的特點,要用系統的、開放的思維去分析課程教學問題和需求,確定課程的教學策略、教學方式和教學步驟。具體內容為:

        首先,要在分析學習者特征的基礎上,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并確定教學任務。

        其次,要確定教學過程模式與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模式經歷了“以教為主”、“以學為主”,現在要轉到教學互動的模式上來,實行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主導——主體”相結合的教學設計模式。當今工商管理專業教學設計應采取以學生為主體,以任務來驅動的教學策略。在工商管理專業課程教學設計時,要把課程學習內容聯系生活與社會實際,綜合專業學科與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提出各種問題并形成主體任務,進行任務驅動式教學,把學生置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思考問題、探究問題并解決問題的動態學習過程中。

        3.開發綜合性課程[3]

        綜合應用能力是應用型人才必備的重要能力。

        工商管理專業應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開設基于綜合應用能力和綜合職業素質培養的綜合性課程。該課程的內涵體現在:第一,實施企業深度參與專業培養計劃及教學方案的制定,使培養目標與定位契合實際;第二,以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為出發點,要力爭在真實環境中或仿真環境下實施綜合性課程實踐教學;第三,要開發反映企業實用管理技術和模式的典型綜合性項目和相關教學方案,建設開發相應綜合性課程教材、實踐指導書等系列教學資源;第四,盡量引入來自企業的真實項目,實施項目式案例教學;第五,強調“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模式。

        4.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與學習環境

        第9篇:工商管理專業學科評估范文

        [關鍵詞]工商管理專業 課程體系 國內高校 對比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7-0021-03

        2012年由教育部新頒布的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工商管理是管理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在它下面設置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審計學、資產評估、物業管理和文化產業管理等十個專業。[1]按照一級學科設置培養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必然要求學生有較寬的知識面,但這容易造成各方向知識不精的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多數企業內部分工越來越細,這使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畢業后難以進行崗位定位,造成就業迷茫。為了以專業特色建設為導向,構建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筆者結合本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研究對比分析了21所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

        一、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與特色的對比分析

        (一)專業培養目標定位分析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專業化人才。這一任務要求高校首先明晰兩個問題,即“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2]前者涉及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后者涉及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特別是課程體系的構建。鑒于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是課程體系設計的依據,研究首先對比分析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中的培養目標,尤其是其特色化的定位。

        在所選擇的具有地方代表性的21所高校中,985工程大學6所,211工程大學6所,地方性普通院校9所。從各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來看,主要集中在培養以研究創新能力為主的高級復合型人才,研究與應用能力并重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和以實踐應用能力為主的應用型人才三類上。其中985工程大學基本定位于第一類,部分定位于第二類;211工程大學基本定位于第二類;其他普通院校部分定位于第二類,多數定位于第三類。

        (二)專業特色分析

        調研的部分高校在培養方案中強調并形成了專業培養特色。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山大學特別強調培養工商管理專業學生的國際化視野和創新意識;北京建筑大學提出“以工商管理專業知識為核心課程體系,以建筑、房地產相關行業知識為依托平臺”,實現“學科與行業交叉與綜合的培養目標”,突出服務于北京城鄉建筑、房地產、物業管理等相關行業的培養特色。

        綜合高校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特色的形成路徑主要有三類:一是在高端人才培養的基礎上強化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英語能力、數量分析能力等,此路徑更適合于985工程院校或優秀的211院校;二是結合學校的背景和優勢,強化辦學特色,比如北京建筑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等;三是立足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專注于某一領域或某一行業管理人才的培養。

        二、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對比分析

        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體系的核心,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都需要有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來保證和支撐。[3]通常,高等學校課程體系的合理性可以反映在三個方面:一是課程體系與培養目標的吻合性如何,特別是模塊化課程和特色化課程是否凸顯了專業培養特色等;二是核心課程的設置及先修與后修課程的銜接關系,即關聯性課程間的組合是否合理;三是學時的分配情況,如通識課與專業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必修課與選修課之間的比例關系等。[4]

        (一)專業特色體現的課程模塊對比分析

        調研發現,在一些專業培養特色及目標明確的高校,已形成了一批獨具特色的課程。比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了凸顯其國際化特色,在課程體系中設置了國際企業管理、國際物流、國際營銷學、國際金融、國際商法、國際經濟學、國際商務等課程,且其全部核心課程采用國際知名商學院英文原版教材,配以英語或雙語教學模式。北京建筑大學在課程設置中安排了房屋建筑學、建筑設備概論、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技術、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物業管理、建筑企業管理、房地產企業管理、房地產行政管理、建筑經濟學、房地產經濟學等行業類課程。

        (二)核心課程及課程銜接關系的對比分析

        各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均包含的核心必修課程如圖1的中心圓所示。在這些必修課基礎上,不同高校會根據自己的側重,額外選擇2-3門必修課。在限選和選修課上,各高校略有不同。根據限選與選修課的類型,可分為六大類,即市場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財務管理、制造企業管理、服務企業管理,不同高校根據其側重點選擇開設相應課程,如圖1中間層所示。

        在教學計劃表中,通過建議修讀的學期和先行課程,體現出課程間的先修與后修關系,各高校的課程設置順序基本相似,這些關系主要體現在基礎核心課程與后續專業課程上。但通識性課程與后續課程的銜接關系,模塊化課程間的分工與合作關系,以及由關聯性課程形成的能力體系在大多數培養方案中仍難以體現,也缺乏詳細的說明。

        (三)學時學分分配情況對比分析

        研究對調研高校的學時學分情況進行了對比,表1為其中5所課程體系資料較為完善,以培養不同層次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高校情況。

        上表中寧波大學的實踐環節學分標記了“*”號,含義是總學時中已包含獨立實踐環節的學時,其他大學的總學時中未包含獨立實踐環節。自主學習模塊是指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習環節,比如第二課堂、素質拓展模塊、開放性實驗、創新學分設置等。從總學時情況看,多數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總學時在2700-2800之間。但公共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所占比重卻有著較大的區別。大多數的高校在選修課上,設置了以專業方向為導向的模塊化課程。部分高校采取了一定的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

        三、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大同小異,課程體系難以體現專業特色

        調研的21所高校,除了學校層次不同,對應的培養人才的目標層次略有區別外,培養目標的整體描述基本類似,課程體系也大同小異,知識結構相對陳舊,未發現創新性的改進。一些高校盡管提出了基于行業或特定領域的特色化培養目標,但僅僅設置了幾門相應的課程,從課程體系來看,并未對特色化目標形成強有力的支撐,也缺乏特色化組合。有的高校提出的培養目標甚至難以在課程體系中找到印證。

        (二)課程體系設計缺乏指導思想,銜接性和系統化程度不強

        從目前高校課程體系設置情況看,尚缺乏系統化的設計指導思想,多為參考不同高校培養方案情況下課程的堆積。這也形成了兩方面的弊端:一是通識類課程與后期課程銜接不足。二是專業課程培養的能力分散,學生難以學精。我國高校開設的專業課較多,在缺乏圍繞核心能力的課程設計思想指導下,各教師的講授風格和側重點不同,知識上的銜接性也不足,這使得學生各方面的知識都懂一些,卻掌握不深。

        (三)在學時和學分分布上,實踐教學環節所占比例偏低

        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創新思維能力都需要在實踐磨礪中形成。因此,任何類型人才的培養都離不開實踐教學環節,尤其是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更需要強調在實踐中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深化專業知識的應用。調研的各高校培養方案中,實踐教學環節所占比例從15%到33%不等,其中有5所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校實踐教學環節所占學分比重低于20%。可見,我國高校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顯得略有不足。

        (四)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形式單一

        在高校的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中所見到的能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模塊較少,形式主要集中在第二課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訓練項目、學科競賽等形式上。傳統的以“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及相對陳舊的課程知識結構,缺乏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完善工商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議

        (一)以社會需求為導向設置培養目標,構建特色化課程體系

        高校,尤其是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地方普通高校,需及時了解區域發展和企業人才市場需求,務實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并以此為立足點和出發點制定滿足特色化需求的培養目標,根據目標科學設計課程體系。這樣才能避免學生畢業后不適應市場需求的現象。這要求高校的工商管理專業做好三點:一是走出高校,構建校企合作,了解社會和人才市場需求。二是基于地方經濟、行業企業和高校背景,明確特色化專業培養方向,聚焦專業知識能力,構建特色化課程體系。三是及時跟進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企業需要,更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符合時展的知識和技能,避免象牙塔式的空洞理論教學。

        (二)在培養目標基礎上,形成課程體系設計思想,指導構建綜合化課程體系

        目前高校工商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仍缺乏整合,學生學習后難以形成整體觀。究其原因,在于課程體系缺乏設計思想,課程松散,主線缺失,與人才培養目標難以形成一致。由于人才培養目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最終歸宿,學校在設計課程體系時應緊密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定位進行。為了達到整體性和一致性,可借鑒基于能力本位的模塊化設計思想[5]和基于目標分解的課程體系設計思想。[6]將人才培養目標和具體能力要求細化到相關的課程模塊和具體課程的教學方法與訓練形式中,構成目標層級體系,并讓具體的課程目標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要求,以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課程目標 [7],使其目標與總體目標相一致。

        (三)加強實踐環節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實踐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高校應結合專業特色,整合課程實驗與實訓、課程設計、社會調查、專業見習實習、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學科競賽和科研訓練等實踐環節,形成系統化的實踐教學課程體系。處理好課程理論學時與實踐學時的比例關系,處理好相關理論課程與集中實踐課程間的銜接關系。在學時和學分的分配上,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所占的比重,在課程體系設置中突出實踐教學體系的地位,切實通過實踐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形成與社會需求相一致的理論應用與實踐動手能力,同時促使學生盡早接觸社會和企業,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

        (四)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與鍛煉

        國家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創新教育的實施,而創新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意識。為此,高校應強化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素質拓展模塊。首先,設置學生自主學習模塊,彌補第一課堂理論應用不足的弱點。在自主學習模塊中,可以網絡形式給予學生學習訓練資料和考核任務,基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課外必修分。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鍛煉和鞏固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其次,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基于主題、任務和情境而展開的學科競賽、科研活動、創新和技能訓練活動等,鍛煉其解決問題及創新性思考的能力。再次是探索工商管理專業的開放性實驗。針對理論結合實踐的課程,設置相關實驗項目方向,學生在方向性引導下設計項目試驗目的,編寫實驗大綱,完成實驗內容,撰寫實驗報告。教師在這一過程把握內容的合理性、完整性和可行性,給予分析深度和分析方向的指導。

        [ 參 考 文 獻 ]

        [1] 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教育部[OL]2012.9.http://.cn/gaokao/2012-10-12/1124358

        003.shtml.

        [2] 王峰,黃忠東.澳大利亞不同類型高校辦學定位及課程體系比較[J].現代教育管理,2013(2):125-128.

        [3] 杜才平,邢曉紅,陳昌興.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構建[J].當代教育科學,2012(21):41-44.

        [4] 葉樹江,張洪田,李丹.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視閾下課程體系的建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2(10):141-143.

        [5] 欒立明,林艷輝.基于產學研合作教育視角以能力為本位的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182-184.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91 | 日韩免费AV在线播放网 | 亚洲96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亚洲免费人a成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