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護理職業定位分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護理職業定位分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理職業定位分析

        第1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關鍵詞: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探討;

        1職業認同感教育的涵義與意義

        職業認同感是指個體對于所從事職業活動的性質、內容、職業社會價值和個人意義等因素所形成的看法,與社會對該職業的評價及期望達到一致或認可的狀態。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是指護理專業學生對將要從事的護理職業在內心里認為它有價值、有意義,并能夠從中找到學習樂趣的一種認知與體驗。

        目前護理人才尤其是高級護理人才的缺口很大,許多家長看重護理專業良好的就業前景,盲目地為子女選擇了護理專業,導致很多護理學生入校時對所學專業并沒有明確的認知,對將來所從事的護理職業亦沒有足夠的了解和合理的正面情感。而護理專業本身由于學科的特點,是既具有挑戰也充滿了壓力專業學科,護理專業學生對待護理職業的態度和認知對其個人職業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構建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認同感,進行護理職業認同感教育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課題。

        2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調查現狀

        為了進行課題研究,我們對連續對2009、2010、2011級實習階段的護理專業學生做了職業認同訪談調查,通過調查分析,總結出護理專業學生在職業認同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2.1專業認知模糊,專業興趣不濃厚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了解到護理專業學生對專業認知存在不足,對于“選擇所學專業的根據”這一問題,有58.2%的同學是因為“好就業”,僅有20.3%的同學是因為“興趣愛好”。許多同學是按照父母旨意或是老師推薦選擇專業,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學生是因為“好就業”的原因而選擇護理專業。有70%的學生“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專業的課程體系、知識結構,對于護理專業的專業發展前景、就業趨勢等相關專業情況也沒有更深入的了解。 2.2自我認知欠缺,個體價值不明確

        從調查結果我們看到,護理專業學生的自我認知嚴重不足,有63.5%和2.3%的同學“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興趣愛好,有70.0%和2.4%的同學“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個性特征,有40.1%和26.8%的同學“不太確定”或“不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與特長。這樣的自我不良認知極易導致學生自我定位不清,時而自卑,低估自己的能力,時而自負,過高地估計自己。

        2.3職業認知饋乏,職業價值感與效能感不強

        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護理專業學生對職業認知存在不足。對于“是否清楚自己將來所從事職業的具體的工作內容”這一問題,僅有10.8%的同學選擇“是”,而更大多數的76.7%、10.2%和2.3%的同學選擇的是“不太確定”、“不是”和“沒有考慮”;對于“是否清楚自己將來所從事護理職業的工作環境以及面臨的工作內容”這一問題,僅有29.8%的同學選擇“是”,而更大多數的55.6%、9.2%和5.4%的同學選擇的是“不太確定”、“不是”和“沒有考慮”。這一調查結果說明:大多數的護理專業學生對于將從事職業的工作內容、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復雜工作問題不甚清楚,職業認知極為欠缺,這將直接導致其職業價值感與職業效能感大大降低。

        3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認同感教育的建議與策略

        職業認同感一般是對該職業活動與職業環境等都極為熟悉和認可的情況下形成的,因此對于護理專業學生進行職業認同感教育,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1入學時加強護理專業教育

        通過專業教育,明確學習目標,增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興趣,使他們清晰地知道大學期間應該學什么,應該掌握哪些知識、技能與素質,未來能夠做什么,明確未來專業就業趨向與發展前景,應該怎樣學習專業,如何把握專業脈搏。

        3.2專業學習同時強化醫護職業認知

        強化職業認知的目的是了解職業環境,明確自己未來護理職業發展的機會與挑戰,從而明確職業崗位具體有哪些,職業崗位工作要求是怎樣的,職業環境與工作條件如何,職業發展路徑有哪些。

        3.3輔導學生合理地進行人職匹配分析

        在自我認知與職業認知的基礎上,輔導護理專業學生運用SWOT策略分析,明確自身發展存在的優勢與不足,權衡自我與職業發展利弊關系以揚長避短。

        3.4及早地制定自我發展生涯規劃

        指導學生結合自身情況與未來的可能發展方向,制定一個個性化生涯發展方案,探索其最優的發展路徑,為自已打造一份生涯發展的“營養自助餐”。

        3.5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醫護崗位的社會實踐

        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參與醫護崗位的社會實踐,體驗職場的“酸甜苦辣”,以增強職業適應力。

        綜上所述,強化職業認同感教育是護理專業學生職業發展教育的一項必修內容。通過職業認同感教育我們希望護理專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份職業都存在積極的與消極的方面,最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并能夠樂在其中,最終使自己順利地由一個“職場菜鳥”蛻變為一名“職場達人”。

        參考文獻

        [1]張春梅,高紅霞,陳晶,方鵬騫. 國內外護士職業認同的研究進展.護理研究,2009年,8月.

        第2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一、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現狀

        2003年,護理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CouncilofNur-ses,ICN)首次提出護士核心能力是“護士完成其基本工作職責所需的知識、理解力和判斷力,以及認知、技能、個人特征和態度等”,包括專業、倫理及法律的能力,提供護理服務及管理的能力,專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2]。經濟全球化促進了醫療市場及護理人才流動的國際化。從文獻研究來看,國外護士核心能力評價普遍注重臨床思維、溝通能力與職業素質。在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上,菲律賓[3]、印度[4]的護理職業教育與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在國際化理念、職業能力結構、語言溝通、培養質量方面均占據絕對優勢,護生國際就業質量良好,能實現順利的國際就業、深造。境外醫療機構和境內涉外醫療機構護理人員的短缺,催生了我國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的探索[5]。2008年衛生部與美國國外護校畢業生委員會(AmericanCouncilgraduateofForeignNursingSchool,CGFNS)協議將ISPN正式引入中國[6],2013年中華護理學會加入ICN,進一步加速了我國護理教育國際化步伐。長沙衛生職院主張“國際視野、雙語雙證、工學結合”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江漢大學衛生職院建議在涉外護理教學中增加各國法律、文明史等選修課程,優化護理專業英語課與專業課的比例[7],劉桂娟[8]認為國際適用型護理人才的核心能力是在國際化護理過程中,提供安全、有效、合乎倫理道德法規的護理服務的綜合能力的反映。葛煒[9]等嘗試以核心能力指導,構建了護理本科院校國際化護士核心能力指標體系。我國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相關研究多集中在培養模式、課程設置等淺層次方面[10],未見高職院校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的相關研究。由于缺乏具體、細化的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特別是在語言、人文、倫理與法律等素質教育方面與國際標準存在巨大差距,高職護生在國際護理人才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

        二、“雙高”背景下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確定課題研究小組。本研究參加者9人,全部為從事一線護理教學及教學管理的“雙師”型教師,對“雙高”建設要求與護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現狀熟悉。研究小組主要工作任務包括:構建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草案;擬定專家基本信息表;遴選咨詢專家;根據專家意見修改函詢表;對專家函詢結果進行整理、統計、分析。(二)初步擬定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課題研究小組通過設計專家、教師、畢業護生調查問卷,采用問卷調查、調研、訪談形式,分別從護理教師、從受教育者(涉外護理方向學生)、教育者(護理專業教師)、教育管理者、臨床護理專家視角,充分了解高職院校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及護生國際就業現狀,在前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初步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從調查研究結果分析,國內護士核心能力普遍重視護理實踐能力[11]。受國內護理職業教育培養體系、語言障礙、文化沖突等因素影響,國際化護理人才培養現狀并不容樂觀,護生跨文化溝通交流、臨床思維、職業素質方面存在較明顯欠缺。(三)專家咨詢法初步確定高職院校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框架。使用課題研究小組討論編寫的專家問卷函詢問卷,選擇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境外醫療機構和澳門、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國內涉外醫療機構的護理、醫療領域專家共40名,開展2輪咨詢。函詢專家全部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本科及以上學歷,工作年限平均≥15年。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對專家2輪意見的匯總分析,對各級指標進行修改,兩輪專家咨詢共刪減5個條目,增加7個條目,修改10個條目,最終形成的指標體系共包括3個一級指標、16個二級指標、53個三級指標,國際化護理人才核心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框架見表1和表2。(四)層次法分析進行評價指標賦權。本研究針對一級、二級、三級指標采用賦權法中的客觀賦權法對各級指標進行賦權。其中Wi為第i條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Vi代表第i條指標的變異系數。利用層次分析法計算出一、二級指標的權重系數,通過界值法,最終確定國際化護理人才評價指標體系的具體框架(具體參考《Y職業技術學院護理專業(涉外護理方向)人才培養方案》)。

        三、結語

        第3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分。

        重視患者親屬的作用:患者親屬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可忽視,患者親屬將親人送進醫院,同樣懷著焦急不安的心情,對醫務人員是否認真診治,患者持擔心和觀望的態度,有時甚至十分挑剔。對此,導診護士只有通過耐心、細致地工作,做到一切為患者著想,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和配合。

        總之,導診護士給予患者的服務不是一種恩賜,而是一種職責。導診護士時時處處都應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同情心去對待患者,使患者在接受良好診治的同時,身心需要也獲得最大的滿足。

        分析和塑造規范的護理職業形象,加強護理內涵建設的重要性,認為應用《護理美學》《護理管理學》等護理理論,從護理形象、護理質量、服務形象三個方面對導診行為設計和管理、能塑造優質、高效、多元化,為打造醫院的護理品牌而發揮應有的作用。

        塑造醫院護理職業形象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現代護理學研究的重要課題。護理職業形象的設計和管理,是以護理美學和護理管理學理論為主導,利用護理專業和醫院多元化文化服務,進行綜合應用設計,提供護理形象。

        導診護士是醫院護理形象的先鋒者,她也是醫院護理質量、服務、信譽、素質、精神面貌等的總體形象的代言人。她的優劣直接影響到醫院醫療質量管理水平和信譽,因而顯得尤為重要。

        1 導診護士形象設計思路

        1.1 多元化服務是導診護士的內涵

        1.2 美學 導診護士行為形象設計美學是基礎。患者一跨進醫院的大樓,首先迎接他的身著紅色飄帶的導診護士,面帶微笑,端莊和藹可親的導診護士?;颊邥缘谝魂P卡的首要效應來判斷醫院的整體水平和可信度,導診護士形象美學還包括:職業道德美,語言美,形象美和護理環境美。

        1.3 常識 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社會逐漸走向文明,越來越多的服務行業,對多元化的市場運作,已經成為占領市場的必備條件之一,在人們享受衛生保健的今天,人們對醫療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要知道疾病的發展程度,想了解藥物的作用,還想得到正確的保健相關知識,人們一生中可能有人沒有住院,但是如果沒有去門診看過病的數字一定是零記錄,這就要求我們導診護士拓寬知識面,接收新理念,掌握新知識,極大程度的滿足不同層次患者的咨詢需要,提供合理的知識信息服務。

        1.4 向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服務項目不斷擴展,門診的工作環節越來越細,工作只能越來越完善。對管理者來說是科學的、合理的、嚴謹的、但留給患者的印象往往是繁瑣的、復雜的、難懂的、不方便的一系列的程序。作為服務主體的醫院,就必須要考慮一種行之有效的行為方式,以滿足被服務的患者客觀的需求。無疑導診的護士承擔了醫院的這一重任,他們所負擔的內容具有:分診作用、咨詢作用、公關作用、廣告作用。

        1.5 動態 事物總是在運動中向前發展,導診護士的形象也要隨著社會和人的需要,不斷的充實與完善與時代的前進節拍相協調。

        2 導診護士的形象定位

        滿足患者的利益,是導診護士行為形象的出發點,根據社會公眾對護理工作的需要,應該從護士形象、技術質量形象、服務形象三方面,對護士行為形象的定位。

        2.1 導診護士的形象 導診護士形象是行為的基礎,應該表現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和諧與統一。是專業素質、文化素質、職業道德水平的綜合外在的體現。具體表現在護理人員崇高的職業道德規范,訓練有素的護理行為,端莊大方的儀表,有條不紊的工作作風。

        3 護士的語言是疾病的良藥

        隨著護理學的發展,護理觀念從以疾病為中心轉變為以患者和以患者的健康為中心;護理模式從??谱o理轉變為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要,尊重患者的權利,讓患者參與全過程治療的整體護理。

        患者就診后常會產生孤獨、抑郁、煩躁、無聊等情緒,更需要得到關懷和理解,需要新鮮而愉快的感受以驅除消沉的心理。當患者接受臨床護理時主要面對的就是護士,護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均會對患者產生重要的心理影響,此時護士以端莊的儀表、可親可敬的表情、誠懇的態度對待患者,使之受到感染,改變消極情緒,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根據馬洛斯的需求層次論,人類有5種基本的需要,即生理、安全、歸屬、尊重、自我實現。將安全的需要放在人類基本需要之第二位,可見安全對人的重要性。安全受挫就會使人感到威脅,引起精神緊張,產生恐懼、焦慮等情緒,患者在診斷、檢查、治療過程中就會產生恐懼感。例如:靜脈輸液、肌肉注射、剃頭、導尿、洗胃等操作中護士沒有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多次失敗,就會增加患者痛苦,使患者產生緊張、恐懼,因此患者對護士產生不信任,降低治療的信心和積極性,甚至拒絕配合治療;如果護士熟練地操作,會使患者產生安全感和依賴感,有利于病情的康復。 言語交往是護士工作的重要手段,護士與患者接觸最多,言語交流的機會最多,親切而有感染力的交談,恰到好處的疏通勸導會起到正性效應,既能增加護患雙方的心靈溝通,又能增進相互理解、信任,對那些心音性疾病還能起到言到病除的效果。嚴謹、溫和、風趣、美好的語言能夠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治療效果。反之,不當的言語會造成患者心理上的困惑或疾病。因此,掌握與患者的溝通技巧,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保持最佳的身心狀態是護士必須具備的素質。

        護士的責任和義務是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通過健康教育使其改變不利于疾病康復的不良行為和習慣。所以,護士要成為患者信得過的咨詢者,應該成為護理工作的時尚。在具體工作中,隨時展現自己良好的儀表、言行以促進患者的心理向者最佳狀態發展,配合取得最佳的治療效果而痊愈出院。

        參 考 文 獻

        [1] 雷鶴,曹寶華.護理美學與禮儀.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2004:4.

        第4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關鍵詞 高職護理教育 醫院護理文化 融合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19

        Abstract The aim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applied talents with good profess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o that it can be well qualified for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at all levels. The integration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hospital nursing cultur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realization of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career orientation,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nature and behavior norms. The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defin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to make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explo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nursing care in hospital of TCM culture, and further puts forward the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nursing culture, fusion and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hospital nursing culture; integration

        伴隨著現代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進步,社會對護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日益增加,促進了高職護理專業教育的迅速發展。目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的主要就業單位是醫院的臨床護理,學生在校時對醫院物質、精神、制度、行為等護理文化的體會決定了其能否盡快適應臨床護理工作。如何做好高職護理教育同優秀醫院護理文化之間的有效融合,實現醫院護理文化引領作用的良好發揮,是當下的高職院校迫切關注的重點問題。

        1 高職護理教育的定義與特點

        1.1 定義

        護理教育是基于普通教育所發展而來的理論學科,具有高度的專業化。護理教育學在教育學的理論指導下將護理教育這一教育形式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旨在利用相應的護理教育規律、教學方式及教學原則為社會培養出各類專門護理人才。高職護理教育依據國際教育標準分類被劃分為5B類,屬于專科學歷層面上的護理教育。目前我國的高職護理教育大多是高職、高專醫學院所創辦的,還有少部分由本科醫學院舉辦,其宗旨是為各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輸送一線高等應用型護理人才。我國開展高等護理教育的時間較早,在建國初期時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造成高等護理教育停辦并轉為中專教育為主,到20世紀80年代,高職護理教育才逐步恢復并得到了快速發展。據統計,每年參與護士執業資格證考試的人員中??茖W歷學生占據了40%左右,每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注冊護士人員里,大專學歷學生占據了近50%。

        1.2 特點

        我國高職護理教育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相關研究多但質量不高。在醫療衛生事業逐步發展的背景下,人們對護理事業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更多的人開始關注護理工作,使得護理人才供不應求,高職護理教育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但目前我國針對高職護理教育方面所發表的期刊較少,影響力也較低,對高職護理教育工作的推進貢獻不大;②研究力量小。高職護理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職業院校,目前還沒有完善的教育體系,在財力、人力方面的投入還有待加強;③教育方法和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當前高職護理教育的課程設置以理論知識居多,對護理實踐課程的設置相對缺乏,注重理論知識的完整性、系統性而忽視了崗位技能知識、操作技術的培養,在教學方法和理念上也有待做出進一步創新。

        2 醫院護理文化在高職護理教育中的重要性探究

        (1)培養學生的護理價值觀。護理文化包括護理行為、護理形象、護理制度以及護理價值觀,作為護理文化核心內容,價值觀是對護理工作態度和信念的體現,能直接決定護理行為,是衡量職業行為的關鍵尺度。在高職護理教育中融入醫院護理文化有利于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塑造。

        (2)幫助學生進行職業定位。職業定位是高職護生的一大困惑,在穩定護理隊伍和促進護理事業發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醫院護理文化同護理教育的融合能夠讓學生更深刻地把握護理職業發展與行業特性,形成正確的護理理念,免受社會負面因素影響,盡早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3)促進學生盡快適應工作。貼近企業與社會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特點,傳統的高職護理教育因與企業文化交融不足,往往使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醫院崗位,在實習時頻繁出現紀律差、責任心低下、毅力不足等問題,而醫院護理文化同護理教育的融合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對陌生環境的心理沖突。

        (4)促使學生主動展開學習。醫院護理文化能夠讓學生切身體驗到護理實踐中責任心、專業知識技能的重要作用,感受到醫院人才之間的激烈競爭,在使命感、危機感與緊迫感的促使下自覺產生學習動力,在強烈的學習目的性指引下提升護理成績。

        (5)塑造學生以人為本理念。現代醫院護理文化強調以患者為中心,充分體現了關愛生命、尊重人性等思想,旨在為患者提供舒適滿意的護理服務,在同患者的交流溝通中確立個性化護理方案,既能規范學生的護理行為,也能幫助學生形成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

        3 高職護理教育中醫院護理文化的應用與融合

        3.1 深入貫徹護理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對醫院護理文化中誠信為本、仁德為基、因勢利導、文雅有理、心正動善等優秀思想的繼承與弘揚。在對高職護理教育和醫院護理文化進行融合時要堅持以患者的需求為出發點,在護理工作中給予患者權利、隱私充分的尊重與重視,向患者提供具有愛心、責任心、耐心的人性化護理服務。高職院校需貫徹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職業道德培養模式,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活動和實驗實訓等實現全體教職員工的管理育人、教書育人以及服務育人。借助參觀醫院、介紹護理工作性質、切身了解患者需求等形式來增強學生的職業情感,在理論學習和護理實踐中獲得職業道德情操的陶冶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3.2 加強護理課堂教學、實訓與實習

        作為護理教學的關鍵環節,高職護理課堂教學、實訓及實習是學生學習醫院文化的主要途徑。

        (1)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接受的護理信息、花費的學時都是最多的,因此,課堂教學對學生醫院文化的培養作用最為顯著,必須從課程分配、師資建設和教學內容、方法方面做出適當的創新。首先,要增加護理的人文素質課時,增設護理禮儀、健康教育、護患溝通等有助于學生職業素質培養的課程;其次,要增加雙師型護理教師,多聘請護理經驗豐富的專家到校展開實訓教學,將醫院文化更好地引進護理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熏陶;最后,要合理采用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

        (2)護理實訓。高職院校的護理實訓室應當結合醫院實景展開現代化、仿真化設計,采用融合了操作技能、臨床思維、溝通交流和人文關懷的訓練模式,引進功能完備的先進儀器保障理論教學、實訓實踐的一體化,讓學生在細化的訓練操作標準下完成護理操作,更加深刻地理解護理流程。鼓勵學生通過反復模擬練習提升操作技能,為今后的護理工作夯實基礎。

        (3)畢業實習。畢業實習是高職院校培養護理人才的關鍵環節,高職院校應在省內外積極建立實習基地,利用與綜合醫院的合作給學生實行提供充分的保障。學??梢酝t院一起商議確定具體實習計劃和大綱,由醫院專人進行一對一帶教,讓學生盡可能地學習護理技能和經驗。在學生實習前,學校與醫院要做好崗前技能訓練和集中培訓,可通過優秀實習生的經驗講解來增強學生對醫院文化的感悟。此外,高職院校還要做好同醫院的交流,邀請護理部人員開展工作流程、紀律制度等講座,重視對學生面試的組織,逐步實現一體化實習就業。

        3.3 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并重

        高職院校應當通過豐富的課外活動來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平臺,例如,在學年初制定以職業素質教育作為中心的課外活動計劃、開展醫院護理文化主體演講比賽、舉辦模擬就業面試、組織護理技能大賽、邀請專業人士做報告、評選護理操作能手等。合理創新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可組織學生進行健康知識宣傳、去養老院展開生活護理等,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良好的鍛煉,盡早養成正確的護理意識與行為。

        4對高職護理教育的建議

        高職護理教育需將服務作為宗旨、將就業作為導向展開辦學,在確保學生就業目標的引導下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時展需求與工作崗位要求。高職護理教育具有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的特點,同醫院護理文化密切相關。在高職護理教育中融入醫院文化是對學生職業認知的提升和職業情感的激發。高職院校應當在準確把握融入醫院護理文化重要性的基礎上,以精神融合為中心、以物質融合為基礎,從深入貫徹護理職業道德、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并重以及加強護理課堂教學、實訓、實習等方面實現醫院護理文化與護理教育的有機融合,利用醫院護理文化來培養學生的護理價值觀,幫助學生進行職業定向并展開主動學習,逐步形成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在畢業后更快地適應醫院護理工作崗位。

        總之,在高職護理教育中融入醫院護理文化適應了新時代培養護理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良好護理服務形象的塑造,通過全過程全方位的融會貫通和優化組合提升高職護生的職業素養、護理知識和實踐技能,從而實現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學生的成才與成人,為社會輸送更多高素質與高質量的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 房兆,孫慧,邵紅英,刑麟.高職護理教育與臨床護理發展的適應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2.10:173-174+176.

        [2] 常翠鳴.試論高職護理教育與醫院護理文化的融合[J].護理學雜志,2012.7:89-91.

        [3] 董麗芳,葉國英,董燕艷,韓慧慧,吳曉琴.臨床護理專家對高職護理教育的看法與建議[J].中華護理教育,2014.11:860-862.

        [4] 張璇.醫院護理文化融入衛生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探討[J].學周刊,2015.22:7-8.

        [5] 應吳碩,薛文雋,王昕,巫向前.中美高職護理教育課程設置的比較分析――基于上海醫藥高等??茖W校與芝加哥城市學院的案例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4.2:80-81.

        第5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關鍵詞】 助產護士;產科護理;實訓教學

        隨著產科護理的發展與新理念、新技術、新器材的不斷開發和應用《產科學》作為助產護士的重要專科課程之一,其實訓教學內容與臨床應用不相銜接的矛盾日益突出,筆者就此對《產科學》產科護理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1 助產護士實訓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重理論,輕實踐 目前教學狀況是教學內容相對滯后于臨床需求,教學觀念保守,缺乏創新意識,教學內容按照醫療專業掌握知識的要求講授,整個教學過程重視理論教學內容,對實訓教學忽視,實訓教學處于從屬位置,學生學習的重心放在掌握理論知識上。

        1.2 重規范,輕實用 傳統的實訓教學帶教老師課前為學生設計好周密實訓程序,以教師為主導的示教,以學生為輔的操作練習,要求學生嚴格按操作流程訓練,雖然規范,但制約了學生的靈活性,創造性思維,影響學生發現問題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學生進入臨床就感到不知所措,不能學為所用。

        1.3 重教學,輕育人 由于教學課時有限,老師更多的是在課堂上趕時間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學生的思想動態。進入職業教育的學生素質相對較差,有的學生根本不知道為什么選擇助產護理專業,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動力,在實訓過程中僅是應付,使實訓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1.4 重練習,輕評價 現代護理觀要求護士以患者為中心,充分體現人性化服務理念,而目前的操作練習僅限于實訓室,沿用于功能制護理的操作模式,強調操作練習的流程,而忽略患者。產科護理缺乏規范的操作標準和評價方法,難以衡量實訓操作的臨床應用價值。

        2 實施實訓教學改革模式的對策

        2.1 明確實訓教學目標,遴選實訓教學內容,改革實訓教學模式 高職助產護理專業的實訓教學目標是以學生為導向,以助產專業崗位需求為依據,圍繞臨床助產護理職業技能而制訂,包括專業實踐技能的培養和良好職業素質養成兩大方面。實訓內容緊緊圍繞臨床需求,刪除陳舊過時內容,及時增加新技術、新內容。如在原有的實訓內容中增加陪伴分娩、導樂分娩、無痛分娩、新生兒撫觸、月嫂技能等內容。構建新的實訓教學模式,確保實訓教學內容和臨床需求的零距離,保持教學和臨床實踐的統一。

        2.2 加強實訓教學管理,完善實訓教學方法 實訓教學以“夠用”、“實用”為原則,注重實效,打破陳舊的框架,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實驗設施裝備,讓教師了解先進的護理理念及學術動態,并及時融入教學之中。在教學過程中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我示教你模仿”、“我講你聽”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邊學邊做”的教學方式,采用模擬練習、仿真練習、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如利用模擬待產室、模擬產房及母嬰病房展示臨床實境,為接觸臨床打下基礎,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

        2.3 貫穿職業教育理念,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高職助產護理實訓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具備實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是單純的掌握知識,不是把學生訓練成“技法的倉庫”,而是要求學生掌握技術知識,能完成指定的工作項目,所以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目的性,運用所學操作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實現目標能力。注重學生職業能力、專業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掌握技能、掌握知識、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共處、學會做人,具備職業競爭能力。

        2.4 完善實訓教學評價體系,強化實訓教學質量監控 每項實訓任務的完成都要加以評價,完成實訓任務的過程是運用行動做事的過程,也是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過程操作的要規范,符合臨床工作的要求,既要注重結果質量的評價,又要注重過程的監控與評價。按照職業教育的定位,從單項技能和綜合技能進行評價,以了解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訓教學評價以平時評價與期終評價相結合,平時評價以單項技能及實訓的態度評價為主,如產前檢查、分娩機制、新生兒撫觸、外陰清洗等;期終評價以綜合應用評價為主,如正常分娩接產,評價包括外科的洗手、穿手術衣;護理學基礎的無菌技術操作技能以及產科的產程觀察,外陰清潔消毒及接產過程的操作要領等。如病案分析設計情景,評價學生的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單項技能全面練習,人人過關;綜合技能以抽簽定考核項目,從而強化實訓教學的效果。

        第6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職業價值觀是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是人們對待職業的一種信念和態度,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取向。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相互滲透,多元化的社會文化氛圍的形成,加之不完善的就業政策和就業市場等方面的影響,當代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表現在:①職業價值主體有社會本位向個人本位轉移,呈現個性化傾向。突出強調自我選擇、個人發展、自我價值實現,缺乏集體主義和奉獻精神;②職業價值評價標準趨向現實和具體化,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義變為明顯增強的務實主義,最大化地直接經濟追求成為擇業的主要標準,求職的區域性選擇考慮增強;③職業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復雜化和矛盾化的態勢,使大學畢業生在求職中處于自我主體要求與外在社會的客觀性的矛盾沖突中,應對的困難和壓力加大;④職業價值目標由理想向現實轉化,帶有短期化、功利化的傾向,缺乏全局、長遠的戰略思考和個人定位,重視短期效益,帶有較強的利己性和功利性色彩[1]。

        2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價值觀特征

        高等護理教育自80年代初恢復后的一段時間,就業形勢良好。然而,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推進,高等護理人才培養數量的增加和醫藥改革的深入,目前護理專業畢業生在大城市、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大醫院已經出現嚴峻的求職競爭和壓力。從職業價值觀分析,護理專業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其他專業大學生一樣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突出強調自我選擇、自我價值實現、務實性、利己性和功利性[2]。在高級護理人才遠遠不能滿足全社會需求的情況下,許多畢業生都不愿意到市、縣、區級醫院、社區、基層醫療保健系統就業。從前期的調查研究來看,我校護理專業學生:①自愿填報護理專業的學生人數不多;②不喜歡護理專業的原因中,主要是“護士地位不高”、“收入不高”,具有明顯的功利性;③對專業不感興趣、對現狀、未來的工作很“迷惘”;④競爭壓力大,沒有信心,自我評價不高。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價值觀中存在的偏差,影響了護理人才資源的充分利用,不能滿足社會發展、人們健康服務需求。因此,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的教育研究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視。護理專業學生價值觀培育和專業知識教育同等重要,亟待加強,使學生樹立以“奉獻”精神為核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完善護理專業學生人格,增強其道德創造力和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即擺脫對現實不切實際的幻想,又增強其對社會偏見和不公正的抵抗力,感受護理工作的價值和快樂[3]。

        3我校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價值觀培育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3.1思想教育和專業教學分離

        我校教師配置有兩支師資隊伍,一支隊伍是負責學生日常管理的鋪導員,另一支隊伍是負責專業課教學的專職教師,兩組人員相對獨立,各盡其責。輔導員從新生入學開始到畢業實習、就業,負責學生生活安排、日常管理及思想政治輔導、專業思想培養。通過長時間的接觸和關心,及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護理學科,建立護理職業思想,完成護理職業規劃。專職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時,由于緊張的教學安排很難顧及學生的專業理想、職業要求、職業紀律,課堂之外很少接觸學生。職業價值培育和專業教學嚴重分離,在專業課教學中沒有灌輸護理專業思想和價值觀,而鋪導員的職業教育,既沒有切實的專業情境,也非護理專業出身,對護理專業的內涵、思想、價值觀的認知不夠,其專業思想教育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3.2教師隊伍職業素養薄弱

        教師的理論水平、操作技術、工作作風、治學態度、道德品質、為人處世、言行舉止等都會對護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4]。近些年,在改善教師隊伍結構中,很多教師追求個人發展和提升,忽略內涵建設,不斷凸顯我校護理教師隊伍職業素養薄弱。很多教師在追求發展過程中重視不斷提升學歷、外出交流學習,忽略下臨床一線進修、忽略在課堂教學中精益求精。學校的評價偏重于高學歷、課題和文章的數量,進一步加重教師職業素養偏離。護理是一門實踐性、經驗性、實用性、服務性很強的學科,沒有臨床實踐、沒有長期的沉淀積累、沒有務實效用、沒有服務精神,必然導致低水平、低要求、低思想作風。全體教師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精湛的操作技術、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工作作風、高尚的職業道德,這樣才會激勵、啟發和教育學生熱愛護理專業,使學生牢固自己的專業思想,堅定自己的道德信念,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而成為合格的護理人才。

        3.3職業價值觀培育的空缺

        我國高校的道德教育是以社會主義建設以及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為主,在思想引導課程設置上圍繞著的基本理論和社會主義建設基本思路。為此我們不斷增加政治學習時間,豐富政治學習內容,強化政治學習力度[5]。本校專業思想教育也是如此,專業思想教育和職業價值觀的培育缺乏系統性、完整性、實效性和針對性,對學生也沒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7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關鍵詞] 護理倫理 生命教育 人本主義

        《辭海》中有關生命內涵的解釋是:有高分子的核酸蛋白體和其他物質組成的生物體所具有的特有現象。但人的生命決不僅僅是核酸蛋白體的存在方式這么簡單的?,F代科學的發現為我們揭示了生命的奧秘,使我們得以形象地描繪出生命內在結構的精致和美麗,卻難以告訴我們生命的意義。

        科學向我們解釋了生命的本質,哲學促使我們反思生命的意義,人的生命又是不確定的、復雜的。所以我們對生命的理解,必須放置于現代生命科學和生命哲學的視野下,以非線性思維方式加以關照才具有合理性。因此,“生命”的真正內涵,應至少包括以下幾層含義:第一,人的生命不同于動物的生命,人是自己生命活動的主宰者;第二,生命的本質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活力;第三,人的生命不是單一的線性結構,而是一個由多重復雜關系構成的開放的網絡;第四,人的生命不是靜止的、不變的,而是生成的、流變的。

        德國教育家斯譜朗格講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這句話道出了教育的真諦。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社會培養所需要的人才,更是為了使個體生命內涵獲得淋漓盡致的開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和創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義,教育能開發人的生命潛能,創造人類的生命能量,滿足人的發展需要,促進人的生命的總體生成。

        教育活動的主體是鮮活的生命,教育對生命的態度,將對學生一生的生命質量產生持久的基礎的影響。生命是完整的,是身體與心理的統一。教育從本質層面上就是生命與生命交流的過程。教育應遵循生命發展的原則,依據生命發展的動力,引導生命走向完整、和諧與無限的境界,保證生命發展的無限可能性,并促進生命不斷超越。教育是生命意義逐漸顯現的過程。教育必須遵循生命的特征:尊重學生的自由與個性,幫助學生實現其獨特的價值,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

        研究學習理論的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羅杰斯提出了“一人為中心”的理論,這一理論成為人本主義心理學教育觀的核心和基礎。他沖破了傳統教育模式和美國現存教育體制的束縛,把尊重人、理解人、相信人提到了教育的首位。而“生命教育”正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生命,并尊重他人的生命,進而珍惜人類所共同生存的環境,同時要主動地去思索生命的意義,找出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定位,回饋社會,造福更多的生命。

        護理倫理學是一門護理學與倫理學相交叉的邊緣學科,是研究護理職業道德的科學,是一門涉及范圍廣和整體性強的學科,主要研究護理倫理學的歷史發展、理論基礎,護理道德的基本原則和規范、范疇,護士護理工作、科研道德臨床醫學倫理難題,護理道德教育、修養和評價的內容。通過護理倫理學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護理道德新課題,掌握護理道德的基本理論和基本規范,學會運用基本原理,對護患關系、護際關系及社會之間的關系能正確處理,形成良好的護理道德品質和較強的分析、解決臨床護理倫理問題的能力。究其本質,護理倫理是在以生命呵護生命,以生命關照生命,以生命創造生命。

        在傳統護理倫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十分重視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師生之間很容易形成命令服從的關系。學生缺乏主動運用知識的機會和情境,久而久之,就會缺乏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興趣,養成思維的依賴性,失去人格的自主性與獨立性。羅杰斯人本教育思想主張教師要以學生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自覺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要教導學生學會學習。主張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主張學習的自由,重視教學現場中作為“個體”的人,突出其中心地位。讓學生在接受教師援助的同時,認識自身,分析自身的問題,掌握自身實現的能力。

        在滲透了生命教育的護理倫理課堂上,使用的例子來自現實情境,提出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因此,與傳統講授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相比,滲透了生命教育的護理倫理教學更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作用,提倡學會根據事實情境的變化而采取不同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滲透了生命教育的護理倫理課堂的成功與充分的問題討論是分不開的,它能夠營造出學生樂于參與,善于參與并敢于辯論的課堂。因此,課堂上要十分注意弘揚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動力功能,強調建立民主與平等的師生關系,創造最佳的教學心理氛圍。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本主義心理學為我們的滲透生命教育的護理倫理教學的實施奠定了深厚的理論基礎。

        盡管生命是艱深莫測的,但只要堅持讓課堂充滿生命的色彩,就會帶領學生走向美好人生。讓學生的生命里永遠存在著一種生生不息的創造精神和永恒堅毅的創造意志,正是個體通過對自己人生的這種不斷創造和超越,促使著人不斷地思考生命的意義,不斷地實現生命的價值,不斷地追求生命的完滿,不斷地創造生命的輝煌,從而使人生成為一種美好的享受。同時,這也是生命教育的責任、義務,是生命教育的最終追求,是生命教育的詩情守望。

        因此,滲透生命教育的護理倫理教學應當追求一種盡善盡美的境界,應當成為一批人、一種思想、一個理想的富有生命超越意義的教育。我們只要從最本質的生命本源上來厘定,我們的護理倫理課堂就會煥發出生命的光彩,傳統的倫理教學就能煥發出新的生機和魅力。從而讓教育的價值真正的體現在把陌生于人的外在世界轉換成人之生活世界,建構起人與世界的意義關系,改善人的生命,把教育與生活統一起來,在教育與生活的聯系中建構人的生命整體。進而去引導學生在創造生活、創造生命的過程中,追求生命的超越,實現生命的升華,追求和享受美好的人生。

        參考文獻:

        [1][德]費迪南•費爾曼著.李健鳴譯.生命哲學.華夏出版社,2000.

        [2][美]卡爾.R.羅杰斯.羅杰斯著作精粹.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3]孫慕義.醫學倫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張濤,唐寧.護理倫理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

        [5]岳龍.關注生命:教育的本真.現代教育論叢書,2000,(4).

        [6]周浩波.教育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馮建軍.當代主體教育論.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第8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10-0226-01

        《健康評估》是全國高等醫學院校護理學專業的必修課和橋梁課[1],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教學關鍵。但目前實訓教學存在課時少、項目多、教師示教不一、教學效果不佳等弊端。微課(Microcourese)是微型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教師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在線網絡視頻課程。[2][3]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優點[4]。筆者嘗試在13級高職護理4個班的《健康評估》的部分實訓教學中應用微課,現報告如下。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對象

        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2013級,4個高職護理班,約258人,干預組124人,對照組134人。兩組護生均為女生(平均19.14歲),為我院全日制三年??贫昙?。教材選用薛宏偉主編的《健康評估》(2011年)。

        2.方法

        2.1干預方法 教師分析實訓內容,選定適宜的項目采用干預(如,心肺聽診、腹部觸診、心電圖的操作)。所有研究對象均由相同的主講和帶教授課。對照組按傳統授課法授課,流程如下:①教師講解操作的理論知識并示教。②學生以模擬人為對象,進行分組練習,教師巡回指導。③教師總結并布置思考題。干預組采用微課教學法授課,教學流程為:①課前制作微課課件。教師將操作步驟分解,制作出相應的微課課件。②實施教學。教師先講解操作的相關事宜,并展示微課課件。學生以模擬人為對象,進行分組練習和討論,根據需要重復或暫停播放課件,進行實訓操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2.2 評價方法 干預前后對研究對象的操作考核成績進行對比。操作考核由同一位教師評分,在該實訓項目結束后1周之內進行,總分100分,包括著裝及護患溝通(10分)、用物準備(10分)、操作流程(75分)和整理用物(5分)。干預前分析的是所有研究對象已開展的實訓操作考核項目的平均成績。干預后評價的是兩組心肺聽診、腹部觸診和心電圖操作的各單項考核成績。

        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及統計學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考核成績用x±s、兩獨立樣本t檢驗。

        二、結果

        干預前258位研究對象的實訓考核平均成績,經統計學檢驗,兩組無差別(p>0.05),有可比性。干預后:心肺聽診和腹部觸診的考核成績相比較,兩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p0.05)。

        干預前、后研究對象實訓考核成績比較(x±s)

        三、討論

        1.微課用于《健康評估》實訓教學的可行性

        微課最大的特點是,它短小精悍,充分考慮了人在接受知識時注意力的變化規律。根據認知心理學調查結果,前10 分鐘左右是人學習的黃金時間段,在此階段人的注意力最為集中。教學視頻是微課的核心,時間較短,一般不超過10min[5]。健康評估實訓項目比較繁瑣,技術要求高、實踐性強,部分學生由于無法將知識融會貫通,所以理解起來有困難。如果將健康評估護理實訓操作中的教學重點、難點等精彩片段錄制成相應的微課,將其上傳實訓室,利用這個平臺,學生可以利用晚上時間進行練習,上課前也可以進行觀看,不但可以重復、暫停播放視頻,可隨機控制,而且5-8分鐘,50M左右大小的簡短視頻[6],示教后當學生在操作中遇到不會時可以看此視頻。隨著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學生對閱讀媒體的要求也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書本、報刊等傳統的知識載體很難滿足他們的視覺需求。取而代之的往往是更具觀賞性的視頻和影音資料等,由于這些資料攜帶方便,信息密度高,并且配合了許多有趣的圖像和動聽的聲音,所以越來越受到學生的青睞。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微課是教育信息化時代的新型產物,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了新型資源、創新了新的發展方式、開拓了新的發展途徑。也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新方法。

        2.微課對實訓教學的優勢

        2.1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實訓教學是實踐教學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形式。實訓教學不僅僅是練習單一的操作技能,更是一種綜合運用知識、技術和技能來完成職業崗位任務的過程,微課既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形式,又是在其基礎上繼承和發展,是對傳統課堂教學學習策略、教學策略、管理策略的濃縮和升華,特別符合學習者個性化、碎片式、移動在線學習需求。 時間和地點不受限制? 隨著手持移動數碼產品和無線網絡的普及[7],讓微課成為共用資源后,學生有很大的自主學習空間,只要有學習的愿望隨時、隨地可實現。微課的出現,改變了實訓教學模式,正因為其“微”,才可以更靈活地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中,也正因為其“精”,才能用最短時間將精要技術講通透, 正因為“直觀”所以把每個技能方法分解進行講解,直觀地給學生演示。我們選擇了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內容(心肺聽診和腹部觸診),將其操作步驟通過視頻、動畫和音頻的效果進行分解講解,再配合運用模擬人進行現場演示,實訓課變得更加客觀、生動、直觀,教學效果好。研究結果提示干預組的心肺聽診和腹部觸診的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

        2.2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隨著招生規模擴大,部分高職高專學生接受能力相對較差,目前我們實訓課程緊,內容豐富,上課時間短,90分鐘的時間練習操作往往不夠,加上實訓場所容量有限,上課的學生較多,學生操作不熟練耽誤練習進度,實訓教學的質量就難以保證。在傳統操作授課時,帶教教師就某項操作進行教學示范后,學生再分組進行練習,遇見不會的也只能詢問老師,學生能記住、把握準的環節都是短暫的、片段的,很難達到較理想的教學效果。微課符合學習者的認知特點和視覺駐留規律,教學目標明確、課程資源容量小,適合于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上進行自主性、碎片化學習[8]。利用視頻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溝通和協調合作能力。也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通過網絡下載或點播,能重復使用,利用率高,較好的滿足師生的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需求。微課短小聚集且交互性強,可以靈活地用在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習,校內學習和校外學習,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情景中,滿足學習者隨時、隨地、隨需地學習的需求,既是一種新的資源表現形式更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

        第9篇:護理職業定位分析范文

        【關鍵詞】職業能力;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改革

        R47-4;H319.3

        一、提出問題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種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的更高層次的職業教育類型。高職護理教育作為我國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為醫療衛生事業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的重要任務。雖然高職護理的教育科研和實踐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傳統的重知識輕技能思想的存在,使得我國高職護理專業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沒有走出高職教育的特色之路,在高職人才培養中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這一點在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中尤為突出。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實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在理論上加以進一步總結和升華,諸如:建立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新的體制、模式、機制;全面推進英語素質教育,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加快師資、教材、實訓基地建設;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如何適應高新技術發展;如何健全高職教育質量的考核、考評制度等。本論文本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理念,自覺地運用理論研究的成果指導實踐,通過實踐的檢驗不斷修正、提高和完善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理論研究,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將有助于形成科學、合理、可行的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理論體系,從而使高職英語教學的師資水平、教學水平和管理水平等上升到新的高度,使高職護理專業的學生拓寬就業渠道、提升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和就業層次[1]。

        二、分析問題:目前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突出問題

        1.學校方面

        (1)側重公共英語課程(EGP)教學,英語教學服務于等級考試。目前各類高職院校EGP課程由專門的公共英語教師教授,而通過英語等級考試也是大多數院校的畢業要求之一,所以為了提高通過率,公共英語課程(EGP)教學更多的是應試教育,現有的高職英語教學安排很難與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相聯系。

        (2)缺少和醫院的深度融合,進而導致高職護理專業英語課程內容有待于細化。一方面,高職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時,沒有充分考慮到護理專業學生在學習中所需要的比較宏觀的東西,比如開設哪些課程、培養哪些能力,學生應該學什么等等,大部分沒有充分的認識[2]。另一方面,一些參與的醫院也并沒有真正認識到學校和醫院合作是一種雙贏,對于參與學校教學計劃的制定持不太積極負責、對高職護理院校和醫院合作持觀望態度。

        (3)缺乏懂專業的英語教師。目前高職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師無外乎兩個來源:一是公共英語教師,公共英語教師講專業英語,其不足在于專業知識不擅長。二是專業教師,專業教師上專業英語課的弊端在于英語水平沒有英語教師高,比如口語不流利、發音不很準,英語知識不系統。兩者各有所短,缺乏既懂專業知識又具備較高英語水平的教師,影響了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學。

        2.教師方面

        (1)缺乏重新建構課程體系的意識和積極性。高職護理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教師授課對學生所提的要求是一樣的,再加上目前市場上的高職教材良莠不齊,具體表現在大部分教材內容比較陳舊、篇幅過長,過多側重理論的講解;有的教材文中有對話,但對話只是日常對話,缺少護理病人及相關情境下的模擬對話,學生不能把一些專業知識貫穿進去;課后習題集中在句子翻譯、完形填空,課后練習依然局限在傳統的英語知識點上。對于這些問題,講授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師早有意識,但大多數教師沒有考慮過根據教學內容建構護理專業英語課程內容。

        (2)教師課堂教學方式傳統。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還局限在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層面上,有時也會在課堂中采用一些課堂討論、情景對話等,但也是簡單的分組,練習一些小對話。

        (3)考核方式單一。對護理專業英語的考核,大部分學校也是按照公共英語的考核方式進行,題型一般是詞匯翻譯、單選、閱讀理解、句子翻譯等。這些題型的考核,需具備較好的英語基礎,學生也是純粹的應付,實際的專業能力并沒有在考試中體現出來。

        3.學生方面

        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突出問題之一是學生對自己英語能力自信心不足,從而喪失了興趣,對護理專業英語學習不夠重視。部分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入學時高考成績不理想,英語是很多學生的短板學科,而英語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進入大學之后,很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只是為通過公共英語能力PETS 3,英語A、B級等考試,獲取畢業證書?;A好的學生會在英Z四、六級考試(CET-4、CET-6)上花時間為自己的就業增加籌碼。而護理專業英語在絕大多數學生心目中,僅僅是一門課而已,這門課只要通過學校的考核就好,除了課堂聽講和完成課堂作業,學生不會在上面多花時間。

        三、解決問題:以職業能力為導向進行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路

        1.學校層面

        對于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英語是其教育過程中的一門重要課程,其教學要圍繞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來進行[3],作為上層建筑,高職護理職業學??梢詮乃膫€方面對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給予支持。

        (1)在學校和醫院合作方面進一步深度合作,深入探討一些護理專業課程的前沿內容,尤其是目前發展比較滯后的護理專業英語,可以鼓勵教師與醫院工作人員一起研究學校和醫院合作的課程設置,甚至開發教材,把醫院的一些護理專業英語資料作為英語課堂的輔助資料。

        (2)改變傳統的重視公共英語考證的思路,乃枷肷咸岣叨曰だ磣ㄒ滌⒂鎦匾性的認識,鼓勵教師進行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課程改革,嘗試多種考核方式,改變傳統的筆試,可以情景模擬對話、病人案例討論等多種方式進行[4],并對教師的教學嚴格考查,對有成效的方式適當給予獎勵。

        (3)注重創設條件,鼓勵護理專業的英語教師學習、了解相關護理專業的知識,穩定護理專業英語教師隊伍。

        2.教師層面

        教師要樹立傳授知識、為學生提升能力服務的理念, 作為高職護理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引領者與組織者,教師授課可以從三個方面嘗試改革:

        (1)采用分層教學[6],在大學二年級開始上護理專業英語課程之前,根據學生大學一年級英語能力等級考試的情況來進分層教學,比如,對一些英語成績較差的學生可以降低點要求,只要求能理解護理專業英語詞匯,能夠在一些特定場合用護理專業英語去溝通一些問題;對部分成績好的學生可以在授課中提出較高層次的要求,要看得懂一些比較復雜的護理領域的英語文章,能夠熟練地進行對話。在授課中,要摒棄單純依賴教材的想法,可以嘗試自編講義或者根據情景模塊組織教學。

        (2)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根據護理專業英語可能出現的情境,比如接診病人、護理病人等過程中,嘗試課堂情景表演、演講等方式,讓學生分組先準備,分組時注意英語成績較好和較差學生的結合,然后結合學生的講稿和課堂表現加以補充,這樣能最大限度讓學生參與,提升學生用護理專業英語溝通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把教學場合設在護理實訓室,不要固定在一個教室里,針對具體的情境讓學生輕松地學習。在教學中也要找一些與護理專業相關的英文視頻加強學生的聽力。

        (3)改革考試評價方式,重能力,輕語法。對護理專業學生的英語的考評不能像傳統的公共英語一樣以試卷為主,平常考核把學生的課堂情景對話、課堂表現、學習態度等作為主要內容,期末考核也要把筆試、聽力、口語結合起來。筆試可以采取填制一些各種病例報告、病人投訴信的回復等應用文寫作;聽力選用一些醫院可能出現的情景對話,讓學生復述內容;口語可以嘗試讓學生抽簽解釋一些護理專業詞匯或者模擬護士與患者角色進行即興對話。

        3.學生層面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點。以學生職業能力為導向是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的目的,只有學生能真正把心思投入到學習中,各種改革才能收到效果。從學生層面講,嘗試把一個班級界定為一個醫院的科室,每位學生都有相應的職位和職責,把醫院的文化牢牢植入學生的理念中。一方面,可以改變學生認為學習護理專業知識無用的錯誤觀念;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護理職業素養的形成,某種程度上可以緩解目前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學習積極性欠佳的狀態。

        四、結果

        在中國,對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研究還較薄弱,師資隊伍也不夠穩定,教學水平也不夠高,學校方面還沒有形成一種激勵課程體系重建的有效機制。再加上教學設備、師資條件和資金投入方面的制約,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還面臨許多現實困難。但是,只要高職護理院校的領導能夠高度重視,教師能夠轉變理念,以護理職業能力為導向,以高職高專護理專業學生為中心,在實踐教學中不斷根據學生的新特點新情況研究和改變教學方法,一定能夠培養出既懂得護理專業知識又具備在工作崗位中應用護理專業英語知識的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

        五、結論

        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專門技術型、技能型人才,高職教育自身的培養目標和護理行業廣泛的就業渠道決定了護理專業英語在整個高職護理課程體系中有著重要意義。因此,以職業能力為導向的新的英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有助于實現高職護理專業教育培養目標,促進學生就業,同時服務于培養復合型人才需求,為學生終身學習與職業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真正把高職護理專業英語教學搞出水平和特色。

        參考文獻

        [1] 陳小蘭,2012,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12):2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激情中文字幕 |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二码 | 亚洲综合色区另类小说久久久 | 一级Av中文字幕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站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