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平面設計課程開發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和我國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市場機制已將重心轉移到精神產業領域,文化產業迅猛崛起,文化產品大量充斥在市場中,文化產業在社會生活和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迅速提升。鑒于這樣的發展態勢,為獲取更大的利益,許多企業將企業宣傳放在首位,以應對經濟發展的需要。因此各種商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帶來的文化附加值越來越成為企業間的強大競爭力。文化觀念的變化帶來了新產品開發、產品結構調整以及經濟結構的變化。作為文化產業先驅的平面設計也面臨著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社會現實,不得不考慮這個行業的生存環境和如何抓住機遇在經濟大潮中增強自身的發展實力,使平面設計藝術健康、有序、全面的發展。針對以上需求,社會中涌現出了大量的平面設計師,他們可以從事廣告設計、銷售企劃、圖文設計、企業宣傳策劃及其他平面領域的相關設計工作。但從社會形勢來看,現在從事平面設計的藝術類人才眾多,但是,往往都處在邊緣化的境地,沒有明確的行業定位,因此專業掌握還停留在初級書本知識階段,對于實際的項目還尚不能掌控駕馭,對于行業分工、行業標準,行業組織的了解和分析更無從談起。面對高科技飛速發展和平面設計相對滯后的局面,許多平面設計藝術的研究人員和從業人員心急如焚,紛紛要求改變現狀,以求自身的發展空間。由此,如何應對社會潮流的需求以及企業發展的需求成為設計師初入行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分析平面設計的現狀
基于以上幾點分析,如果讓一個剛畢業的平面設計人員未經培訓學習直接參與到工作中來,后果可想而知。但就現在的企業來講,還沒有哪個企業真正把平面設計人員的課程納入到其綜合職業能力培訓中。因此,具體分析企業需求,設置課程顯得尤為重要。
2 具體要求
2.1 企業要求設計要有個性化,能突出企業的文化和標識
設計師本身就是個具有獨特思維能力而又敢于大膽改革創新的一個職業。設計工作必須要在這個需求較高的新環境中能標新立異。在這個科技發達的時代,利用計算機軟件設計和制作在平面設計中已經占據主導地位。因此在科技帶來的種種壓力下,商業界提出的新挑戰不僅加強了設計的重要性,還提高了設計的潛在能力。當平面設計走向程式化之后,其設計創意就必須具有設計師對平面設計個性差異的獨到見解,設計就成為無限超越自我,獲取隨心所欲表達的個性化。故計算機軟件的掌握程度至關重要。但是企業中的設計師在大膽創新前要先深刻領會企業文化,并將其巧妙地融入到設計作品中,使人感覺既新鮮又沒有突破企業要求的底線,這才能達到宣傳企業的目的要求。
2.2 企業要求設計應符合國際化與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即應與時俱進
全球化的社會形勢要求設計師在設計時應具備更全面的認知觀。因此,在構思和表現上,平面設計的語言要放眼國內外的消費需求。時常關注國內外現代設計的走勢是最便捷的使作品與現代世界設計接軌的重要步驟。
2.3 企業要求設計作品要有地域本土化元素,能夠明顯體現企業所在地域的風土人情
通過對具有地域特色的造型元素其形態上的引用,使元素不僅傳遞了現代設計觀念,而且使舊有元素能夠真正傳遞載體的現代信息,符合現代設計的功用,從而擺脫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與語意上的偏差。對本土設計師來說,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體系的平面設計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這樣既可以使消費者從側面了解企業文化,又可以加深消費者的印象,可謂一舉兩得。
2.4 企業要求現代平面設計要符合人性化需求與綠色環保的呼吁,這才會達到與消費者共鳴的效果
人性化設計與綠色設計思想是21世紀設計的主題,在設計中承載了對人類精神和心靈慰籍的重任。它強調在保護自然,生態,充分利用資源,以人為本,與環境為善。在中國,人們也已逐漸意識到以人為本的綠色設計的重要性,以人為本的綠色設計將會是中國平面設計發展歷程的長期需求。在經歷了分解與重構后的現代平面設計藝術,未來的設計將著眼于與平面設計相關環境的設計上,其關系是相連的,內在的,互動的,廣義的。因此企業在設計中要求與消費者達成共識,從換位思考的角度找到宣傳的突破口。
3 在職平面設計人員的職業能力培訓課程設置
根據以上幾點企業要求,要加強平面設計人員的綜合職業能力,就要從以下幾方面來系統設置課程:
(1)首先應該學習好企業文化,準確的掌握企業的設計定位。企業文化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中所創造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它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企業精神、道德規范、行為準則、歷史傳統、企業制度、文化環境、企業產品等。其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具體地說,就是指企業的經營理念、文化素質、經營方針、產品開發、商品流通等有關企業經營的所有因素。設計師可以從信息這一觀點出發,從文化、形象、傳播的角度來進行篩選,找出企業具有的潛在力,存在價值及美的價值,加以整合,使其在信息社會環境中轉換為有效的標識。因此,開設企業文化的相關課程是深入了解企業,給設計定位的第一步。
(2)只有最符合社會要求的作品,才會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因此,設計師應該結合當前的社會文化、地域文化,利用其特點來突出企業的形象,這樣才能設計出標識性更強,更符合企業宣傳要求的作品。因此,開設相關的人文素養課程是設計師與時俱進,與社會融合最便捷的途徑之一。
(3)應該儲備資源,多元化掌握相關的設計軟件。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軟件的學習與應用越來越廣泛,因此要想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獨樹一幟,熟練的掌握好計算機軟件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設計師在職后多開設一些設計軟件培訓的課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提升設計師自身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的途徑。同時多開設設計軟件的課程也是幫助設計師創新、創意最有力的方式。
(4)在眾多的設計作品中,創新、創意是作品的靈魂。企業的宣傳重心也同樣放在與眾不同的作品構想上,因此對于設計師創新思維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在眾多的培訓課程中,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創新思維的培養,只有開設相關課程對設計師的創意思維進行開發,才有可能滿足社會、企業、消費者的要求。
綜上所述,平面設計師只有通過結合企業實際,充分的掌握計算機軟件的應用知識,開發思維創新意識,才能確保設適應企業的工作的要求,良好的設計和規劃方案可以提供一系列高質量的專業,從而使產品在經過設計之后創造出超越其實用功能的綜合美學價值,最終為企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百度文庫.《平面設計畢業論文》.
[2] 百度文庫.《平面設計培訓專業就業前景解析》.
關鍵詞:課改 平面設計 教學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關于加快推進技工院校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精神,加快學院教學改革步伐,全面提升學院教育教學質量,根據企業要求,對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重新構建。
筆者所在學校平面設計專業的課程主要包括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Indesign、方正軟件、基礎課程等,授課模式一般是單科授課,主要模式是通過案例來講授軟件的具體使用方法,導致學生畢業后只學會了每個軟件的使用方法,不知如何綜合使用這些軟件來進行設計。這與企業的實際需求恰恰相反,企業要的設計人員是會自己與客戶溝通、自己設計方案、有較強的分析和設計能力的綜合技術人員。我們必須進行課程改革,完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干中學,在學中干,不斷自我完善,提高綜合設計水平能力。
一、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
為使教育教學更加貼近企業、貼近生產實際,我們必須深入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地調研和考察,根據企業生產需要全力推進教學改革。通過深入企業,我們了解了平面設計不僅僅是簡單地運用軟件,在最終的制版、調色、印刷方面都需要掌握。通過深入企業生產一線,我們掌握了整個生產流程和關鍵技術,并結合企業實習需求與企業技術人員就平面設計課改思路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吸取了很多與生產一線密切相關的課改建議和意見。
二、取消單科授課模式,采取多門課程重組模式
平面設計幾門主要的課程有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Indesign。每門課程都有自己的優勢,如Photoshop是一款優秀的圖像處理軟件,這個是Coreldraw不能比的,但在矢量圖繪制方面,Illustrator和Coreldraw無疑是最佳選擇,而在排版設計方面,方正軟件和Indesign比其他軟件更方便。如何把每門課程的優勢綜合起來,綜合應用這些軟件來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呢?
多門課程內容重組,不按軟件來分課程,按照企業的典型任務來分。設計人員需要學會自己與客戶溝通、設計方案、配色、制版,最終印刷出來。通過企業調研,結合我校的實際主要設計了以下五門課程:圖像處理、印前排版設計、廣告設計、排版設計、印刷前期調色制版。
圖像處理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證件照制作、影樓婚紗照制作、數碼照片處理。印前排版設計、廣告設計、排版設計三門課程以Photoshop和Illustrator或Coreldraw軟件為主。印刷前期調試制版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調色、制版、最終印刷出來。這部分內容與上述部分結合起來,設計成品后,調色制版,最終將自己制作的作品印刷成品。
這樣,我們就把實際授課內容換成了企業中常用的工作任務。每個項目的選擇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企業考察,與企業溝通、深思熟慮制定出來的。項目的內容要貼近實際,體現專業特色。要有針對性,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獲得專業知識。
三、課程的改革必然會帶來教學的改革
既然課改是按照企業任務來制定的,那么就需要教師不僅僅精通一門軟件,并且要深入企業,學會設計的關鍵技術。課改之后,教法也要對應地靈活起來,要采取工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在實際授課過程中,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學習情境與企業環境、工作能力與學習目標、工作流程與學習過程要有機融合。整個流程學生都主動參與進來,滿足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要,提高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課改可同時促進學生和老師的發展
課程改革是以學生的需要為出發點,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存在的。課改的開發主體之一就是學生自己,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促進學生的發展。課改提高了教師課程開發的能力,增強教師們的合作意識,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教師參與課程開發,不僅能夠加深自己對本體知識的理解。而且能豐富條件知識,累積實踐經驗,使自己的知識結構更趨合理與完善。
總之,平面設計專業課改是一個動態的、不斷完善的過程,是隨著企業、市場的需求而變化。我們相信,通過課改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提高學生的平面設計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喜平.分享課改[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
關鍵詞:計算機;平面設計;教學
自上世紀90年代后,各大技術和藝術院校逐漸引入計算機這門課程,并將其列為必修課。進入本世紀后,由于計算機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它已經和設計類的課程逐步融合,特別是大量具備強大設計功能的設計軟件被開發后,平面設計的過程不僅變得簡單,而且更具視覺化。所以,面對計算機技術大量運用和普及,平面設計領域正在飛速的變化。那么,為什么計算機能夠促使平面設計發生變革,它又能為平面設計帶來哪些變革?
1計算機在平面設計領域的優越性
1.1計算機的高效率和精確性
使用計算機進行平面設計,不但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還可以提高結果的精確度。因為計算機可以利用其自身具備的強大的圖形繪制軟件、圖像處理軟件、文字輸入軟件來精確地展現圖形,合理地控制圖形的大小、尺寸、顏色外觀等,這些都是傳統人工方式無法比擬的。
1.2計算機的容錯性和儲存性
由于計算機中多數的圖文制作技術軟件具備對以前設計和繪制的東西進行復制和儲存的功能,它不但可以避免由于人為的原因導致的數據和信息的丟失;還可以在原有基礎上進行錯誤的修改及調整,這避免了傳統模式中從頭再來的費時、費力。
1.3計算機的豐富性和延展性
由于計算機有強大的信息庫,大多數平面設計者可以利用其中豐富的圖形資料信息進行組合、變換,這就為設計者們提供了廣闊無垠的想象空間,讓他們盡情地去展示自身的才華和智慧,從而為其設計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資源制作出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化。
2計算機在平面設計課程中的應用
2.1計算機在平面設計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一般來講,平面設計的基礎課程主要包括素描、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字體設計、攝影及圖案設計等。在這些基礎課程中,計算機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比如,計算機可以利用相關軟件準確、快速地完成平面構成課中的“重復”單元作業和色彩構成課中的“漸變”作業,不但將漸變的效果和色彩效果準確地展現出來,同時,還使得傳統耗時耗力的手繪方式轉變為一項簡單、快速的工作。再如,在攝影課程和圖案與創意圖形課程中,計算機也正在發揮重要的作用,它利用相關軟件將復雜、繁瑣的暗房技術取代,使得攝影課程的課時縮短。
2.2計算機在平面設計專業課程中的應用
一般來講,平面設計的專業課程主要包括包裝、書籍、廣告、VI以及網頁等的設計。在這些專業課程中,計算機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不但促使課程的內容和要求發生著變化,也使得課程的實現過程變得更加簡單和通俗。比如,在書籍設計和包裝設計兩門課程中,計算機使得設計過程變得簡易化。
3加強計算機在平面設計教學中應用的措施
3.1注重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獲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對信息的獲取和分析能力是指能夠對信息進行鑒別、判斷,篩選出既能合乎自身需要又能符合時代要求的信息的一種素養。那么,在平面設計教學中,該如何正確地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呢?例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然后引導他們利用計算機網絡強大的信息庫去查找信息,并讓他們對認為有價值的信息進行記錄和統計。在讓學生明白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方便、快捷的同時,培養他們系統、簡明處理信息的能力。
3.2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和操作能力
在平面設計教學中,不光要加強一些理論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學生對計算機應用和操作能力的培養。如何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和操作能力?先是要在結合實例的基礎上,采取循序漸進的手段進行平面設計的課堂教學。其次,要及時地對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作業進行批閱,以便及時地反饋問題。最后,可以通過創造一個專題的學習網站來加強學生的操作能力,同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展示技能的平臺。
計算機設計有傳統設計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它不但打破了以往的媒介技術的限制,使得設計領域不斷地擴大,同時也使平面設計教學變得可以延伸和拓展,使計算機教學工作更加方便、簡潔和生動。
參考文獻:
關鍵詞:平面設計;構成教育;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434
由包豪斯設計的構成教育始于20世紀20年代,其主要是對視覺要素的基本構成及原理進行研究設計,引導學生能夠合理的應用視覺語言進行有針對性的視覺創造。因此,構建教育成為平面設計中所必修的課程,故本文針對中職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開發,對平面設計中的構成教育進行相應的探討和分析。
1 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的現狀
目前,我國中職中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雖然不斷的變革和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1]。特別是在中職網絡教學資源整合方面:首先是與計算機技術融合度不高,從整體上來說,網絡教學資源對于教師和學生是極其重要的平臺,尤其是在平面設計的課程中,對網絡教學資源的需求十分高。但因中職學校網絡教學資源的缺乏,且內容更新不及時,因此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降低。其次,計算機網絡新技術應用性弱,由于在中職學校關注焦點的轉移,直接導致了教學資源應用性不強。再次,缺乏有效的管理及配置,由于學校教師對計算機技術的更新掌握度不夠,因此難以將平面設計教學與專業相融合。最后,在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中反饋機制十分欠缺,為了能滿足學生對學習的基本需要,網絡教學資源大部分處于靜態狀態,不及時的更新,使得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的東西越變越少。因此,針對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現狀中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探討和分析是極其有必要的。
2 Photoshop平面設計中的構成教育
相較于美術作品的創作來說,平面設計是極為不一樣的。平面設計關鍵之處在于其在真是社會中的作用,以及生活實際需求。為了能夠達到這樣的教學目的,首先Photoshop平面設計教學必須針對平面設計的關鍵特點,在培養目標及方式上應做好相應的制定,且不能忽視對學生實踐環節訓練的重要性。為了能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一方面掌握前端的設計理念與技巧,另一方面還需要學生盡快了解應用軟件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及應用性,另外,還得培養學生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而這樣的教學目標,絕大部分只能在學生的實踐操作中才能體會和真正的掌握理解。因此,建立Photoshop平面設計教學實驗室及基地,對學生正確理解及掌握平面設計是非常有價值的。
為了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保證設計出的作品滿足客戶的需要,因此,在Photoshop平面設計教學過程中,一定的理論知識教學還是必要的,主要針對社會需求,讓學生盡快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平面設計需求、手段及技巧等。但光靠理論的引導還是不夠的,對于平面設計的基本技能及專業能力的養成,其最為快捷的辦法是建立相應的Photoshop教學實踐實驗室及基地,讓學生對其作品實際應用價值進行評估和考察。除此之外,根據Photoshop平面設計的成果特點,對施工設計進行相應的繪制及截圖,將作品設計的工藝手法及設計的基本理念進行正面的展示,實踐理論的有機結合,能夠讓學生在平面設計的學習過程中,更為直觀的認識平面藝術設計的各個階段,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際設計能力。
3 Coreldraw平面設計中的構成教育
在Coreldraw平面設計中應以貼近生活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Coreldraw平面設計教學中指定的設計項目最好來源于生活,并且與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相關,以便能夠最大程度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其次,為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需要抓住課程重難點;眾所周知,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強弱不一,因此,教師在Coreldraw平面教學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學生較為熟悉、明白的實例進行講解,然后在實踐過程中,教師通過Coreldraw平面設計實例的講解,針對其中的重難點給予相應的分析和擴散。最后,在Coreldraw平面設計教學中,必須堅持學為主教為輔的原則,給予學生充分的實踐操作機會,能讓學生邊任務邊學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把握能力。由于學生的能力問題,掌握知識不夠全面,因此,教師在Coreldraw平面設計中應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點撥,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盡量能夠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Coreldraw平面設計教學中,使用項目教學法的效果比較好,其余Coreldraw平面設計傳統教學方法模式不同,其通過創設一種情境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便最終完成項目,形成構成教育模式。由于項目教學法自身靈活多變,有效地吸引了學生學習此門課程的興趣,同時項目教學法對于學生實踐創新潛能的挖掘也有極其重要的作用。Coreldraw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模式,改變了傳統模式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并且對Coreldraw平面設計課程的改革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4 中職網絡教學資源優化
中職網絡教學資源的優化利用,相對于傳統教學資源來說,極具發展優勢。作為全新的現代教育模式,平面設計中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構成教育是十分常見的,網絡教學資源的優化不僅形成了社會實踐活動,且能夠促進教育理念和方法的改革發展。而對于中職學校來說,通過對數字、網絡寬帶化教學資源的提供,不但在學術交流方面有重大影響,而且還能夠整體提高學校平面設計構成教育的質量。
計算機網絡技術中教學資源的優化,必須針對中職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分析再安排。由于中職學生基本上來說,普遍出現文化課薄弱,動手能力有限的現象。因此,在網絡教學資源優化方面,學校理應在學生應用能力方面進行培養,以便能夠讓學生對網絡教學資源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以至于能夠更加全面更加立體的掌握網絡教學資源的相關知識,并對學生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力也有所提高。尤其是在Photoshop及Coreldraw平面設計課程教學中,更應該針對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手能力的情況分析,將學生進行分組合作,這樣才能讓學生盡快的掌握平面設計中的要點及技巧方法,也能在此基礎上將網絡課堂上所學的原理方法運用到實際的工作學習中??傊?,中職網絡教學資源的優化利用,能讓學生自己建構學習理念,對待碰到的問題能夠按照初步分析、判斷及解決的原則進行及時的解決。
對于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中職網絡教學資源進行優化是勢在必行。首先,對網絡教學資源學習環境的設計是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的決定性因素。故網絡教學資源建設必須打破常規的課程設計模式,不斷利用計算機新技術,是學生能夠將專業知識和技能有機結合,進而增強教學內容的實用意義性。中職網絡教學資源的優化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欲望有幫助,而且凸顯了社會實踐性的特點。其次,在平面設計結合網絡教學資源中,為加強網絡互動性可以利用計算機新技術[2]。再次,對網絡教學資源的安全性進行優化,為了能確保教師學生充分有效地利用學習資源,則必須通過對計算機新技術的掌握,使教學資源與教學內容緊密集成,形成一定有效的組織管理。最后,通過對網絡教學資源中反饋機制進行優化,旨在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為師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材料,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并對平面設計中的構成教育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5 結語
綜上所述,平面設計中的構成教育對師生進行教學活動意義重大。本文基于平面設計中構成教育的發展現狀分析,主要從Photoshop、Coreldraw平面設計及計算機網絡等學科入手,針對中職網絡教學資源的整合開發,對平面設計中的構成教育進行探析,以便于為構成教育的發展提供些許參考性建議。
參考文獻:
[1]李蓓.淺談平面設計中的構成教育[J].教育研究,2012,5.
[2]卜祥濤.Photoshop平面設計應用實踐性教學探析[J].科技信息,2011,3.
1.數碼技術推動了平面設計藝術的平民化發展,也使得平面設計變得簡單化、技術化。美國著名專欄作家和記者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書中提到:“隨著出版商和廣告公司開始采用數字化技術,依賴最新的設計軟件進行創作,平面設計變得更加容易起來。每個人都可以干,任何人的產品都沒有區別。”這一觀點表明了軟件技術應用下的平面設計呈現出了簡單化、技術化和快捷化的特點,業余人士可以從掌握平面設計軟件技術為切入點,進入平面設計行業,并通過模仿設計不斷提升自己的設計水平。2.數碼平面設計中技術和設計藝術是相互作用的。數碼平面設計中技術和設計藝術的關系可以看成一個事物的“一體兩面”,而不應是“兩層皮”的分離關系,具體來說應該“是開發和適用的關系,所有類型的設計都含有技術的成分,而所有的科學技術都是通過設計轉化為商品的”。每項新技術的誕生,都會使設計界作出反應,導致平面設計概念、方法和手段發生變革。從某個角度來講運用技術改變平面設計行業的設計與制造,平民參與平面設計,專業設計師轉向制作,這是平面設計行業一個新現象。因此《數碼平面設計》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學會以技術去實現設計思想?;谄矫嬖O計領域大環境的綜合化,教師在教學中應重構平面設計課程體系以適應當今平面設計行業的變化。在該課程中,通過不同主題單元的教學內容設計,在平面軟件技術學習的基礎上融入平面設計理論內容,是引導非專業生進入平面設計行業的一條捷徑,相比傳統的單一說教式的平面設計理論知識學習,更有實踐性、主動性和實用性。
二、主題單元設計的理論
所謂主題,是指整合不同知識領域、跨學科的又具有關聯性的學習內容。芝加哥大學的莫里遜創導了著名的“莫里遜單元教學法”,并早在1931年就得到迅速推廣,并發展成了各種不同的單元教學法,如“黎世法六課型單元教學法”等。主題可以分解成許多的問題來解決,問題又可以進一步具體化為可操作的任務。主題的應用可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可以是一個內容體系(即主題);從微觀的角度看可以是一節課(即課時);從中觀的角度來看,定位在單元層面上的應用,則稱為主題單元。主題單元(The-maticUnit),指與具體主題相關的一個教學單元,單元中的所有內容相互聯系,例如:包裝設計、圖像處理和印刷知識。從設計層次上來說,基于單元的教學設計是一種中觀的教學設計。華東師范大學祝智庭教授認為,進行中觀的主題單元教學有如下理由:增進信息技術的有效使用;精簡課程;展現學習的交叉學科本質;提高學生興趣和精力投入;擴展評估策略;采用合作、協作學習;使學生注意力集中于掌握學習目標;使學生信息素養融合于創造性活動。主題單元的設計可分為單學科的主題設計模式、多學科的主題設計模式、跨學科的主題單元設計。本文著重介紹單學科的主題單元設計,即主題直接來自平面設計學科科目。以單學科為主,將數碼媒體軟件應用技術、印刷知識等作為輔助教學內容。其主要特點是:①每個單元通過圍繞各個主題而設計教學,把不同知識內容有機地聯系起來并加以運用。②根據主題圍繞課程標準設計學生的學習內容,首先老師教授知識點,然后學生通過整合不同的知識點加以練習,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到案例實施。③單元式教學設計具有實踐性和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主題單元式教學過程充分體現一種教學生態的模式,適應了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思維,使學生各種綜合能力得到全方面的發展。
三、主題單元教學的內容設計和實施
數碼平面設計課程的授課對象是來自學校各學院的非設計專業學生,主題單元教學內容設計是根據課程實施的水平目標,遵循平面設計行業里的設計業務模塊,確立若干個教學主題,以主題為線索,開發和重組相關教學內容,進行連續課時的單元教學。一個學期設定8個主題,包括文字設計、LOGO設計、卡片設計、招貼設計、版面設計、包裝設計、VI設計、網頁界面設計等。一個主題單元課程內容包括平面設計理論、設計軟件的操作技術和行業制作技術與材料運用等三部分。教師將不同的知識點滲透到每個主題單元的教學里,最后讓學生設計出主題單元的作品。通過上圖對比,采用主題單元設計的《數碼平面設計》課程與傳統平面設計課程相比,有以下不同:知識的交叉性:軟件技術知識與藝術設計知識的交叉運用;知識的實用性:主題單元的內容幾乎涵蓋傳統平面設計課程的領域;知識運用的實踐性:學生根據主題單元的學習內容完成相關的主題作品。下面以海報設計主題單元為例分析主題單元教學實施。海報是平面設計行業里進行視覺傳達一個有代表性的媒介,也是學生們常用來宣傳校園各類活動的手段,同學們都相對熟悉這個主題。一張海報的產生包括創意、編排、制作等步驟,所以在知識點的傳授上突出海報設計的要素,在軟件操作技術方面重點學習圖像處理知識與編排知識,在制作上注意相關印刷知識的應用,同時與課程的前期內容如文字設計和LOGO設計、圖形創意、版式設計等知識點相銜接。教學實施分為五個階段:1.課前準備。教師在上課前提前通知學生每人找一款喜歡的海報并寫出理由,教師在課堂上選擇有代表性的發言并進行總結,從而引導出“海報設計”主題,并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海報設計的優缺點。學生們很樂意參與評析自己生活周圍的作品,并提高了學習熱情。2.設計理論和行業知識講授。通過學生課前準備的海報分析討論,從而發現學生對海報設計的認知誤區,并據此引出海報設計的知識點———海報設計的要素:圖形、文字、色彩,對三方面進行全面的分析后與學生重點欣賞討論大師經典的招貼作品,總結出招貼的設計元素與版式設計規則,海報制作材料與形式。有以圖形為主的海報,也有以文字為主體的海報,畫面效果應注意各元素的布局有層次感,有視覺中心,以及色彩的協調與習慣性問題處理等。3.軟件技術學習。平面設計理論講授和討論控制在15~20分鐘,剩下的時間用作課堂練習和設計。數碼平面設計的特點就是運用軟件技術實現創意的表現,沒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通過前述的理論講授和案例作品分析,學生已經有感官的認識,教師簡要介紹如何通過軟件來實現,以及在文字編排方面的一些實用知識后,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創意進行練習。4.海報設計實踐練習。每個主題單元的實踐練習又分成兩部分,課堂練習和課外練習。例如:海報設計的課堂練習為汽車展招貼設計,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設計類似主題招貼,如何尋找相關圖像符號,選用何種字體,排版設計采用何種構圖,學生需根據所學知識模仿完成案例效果,也可以修改案例設計,自行設計一個汽車展招貼。課后練習設計則是限定“主題”,不限制平臺。設計“主題”一般來自學校近期活動或賽事通知來確定,軟件平臺則由學生根據自身喜好及對軟件熟悉程度自行決定。課外練習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完成后提交到課程論壇,通過教師點評和朋輩評價等方式獲得作品反饋,并進一步加以改進。通過上述三方面的綜合學習,學生能較快地掌握海報設計的方法并能在實踐中加以應用。
四、分析與結論
一、信息圖形思維的定義
前文已介紹,信息圖形思維是筆者在研究信息學和藝術設計學科交叉關聯部分的理論后,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所以在定義信息圖形思維前,有必要對促使概念形成的相關理論作簡要的闡述。
1.信息思維信息思維(InformationThinking)將現存事物的結構、關系、過程作為信息的載體或符碼,并由此破譯出其中蘊含著的關于事物歷史狀態、現實關系、未來趨向等間接存在的內容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將現實對象物或信息人為符號化,并賦予其特定的代式關系的方式和方法,便構成了信息認識方式和信息思維方式,亦即信息思維1。
2.信息可視化和信息圖形信息可視化(Informationvisualization)是一個跨學科的新興領域,旨在研究大規模非數值型信息資源的視覺呈現,以及利用圖形圖像方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人們理解和分析數據2。在“維基百科”詞典中,信息可視化概念容易與科學可視化概念產生混淆,故以信息圖形(InformationGraphics)或信息圖(Infographics)作更為明確的定義。信息圖形主要應用清楚準確的可視化形式或手段,解釋、表達、呈現甚為復雜且大量的信息。它與平面設計(GraphicDesign)的傳播手段與方法重合之處在于:借助人類的視覺感官,準確傳達信息。信息圖形通過跨專業和多學科的途徑,并且結合了平面設計、計算機技術、心理學、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的技能,達到交流和傳播的“極限”,在整合大量復雜信息快速而有效的呈現上,傳統的平面設計無可匹敵。
3.信息圖形思維信息圖形思維(InfographicThinking)是指以清晰、準確的視覺手段或形式映射事物的結構、關系、過程、趨勢的方式和方法。視覺是人類發現和探索未知世界最為靈敏、快捷的感覺系統。而信息圖形思維兼具有信息思維和視覺思維的特征,利用視覺通道將數據、結構、關系、過程、概念等抽象思維活動作具象化、直觀化呈現,所以,其具有抽象和具象結合的思維過程,即明確意義基礎上結構式樣的整體性把握與傳達。
4.平面設計平面設計(GraphicDesign)泛指利用各個視覺要素和組織形式來傳達想法或訊息的信息溝通手段。與側重于利用人類的視覺能力,梳理抽象信息的內涵、加強人類認知活動的信息圖形設計相比,平面設計偏重“美化”視覺效果。在平面設計專業教學里導入信息圖形思維的目的,從根本上扭轉平面設計觀念和方法,避免單純地為了迎合信息時代變化而簡單地設置圖表設計等課程,將信息分析、建構信息呈現框架、多媒體技術手段融合、跨學科合作模式建立等作為教學改革要點,也是符合信息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的必然趨勢。
二、信息時代背景下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的局限性
1.信息時代的新產業背景伴隨著媒體技術和信息傳播的高速發展,文化與技術,特別是與高新技術的結合更為緊密,創意的應用范圍也更為廣泛,創意產業隨之得以與其他產業進行融合,從而促進了創意產業的發展。創意產業的主導之一的藝術設計開始探討新產業背景下的創新思路。創意產業是一個產業、學術、政策范疇的綜合概念,亦直接反映了信息時代藝術設計的產業背景和整合方向。以創新和文化為特征的藝術設計,將以新的理論和方法在新產業開發中扮演重要角色。
2.平面設計專業課程設置現狀分析高校的平面設計專業教育在進入21世紀后,得到了空前的繁榮和發展,其課程設置根據培養方案的調整,也相應有所革新?,F有課程依據調研結果大體歸納為:構成體系的基礎課程、插圖設計、字體設計、編排設計、圖形創意、廣告設計、CIS設計、包裝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網頁設計等??傮w而言,其課程設置依舊和“工藝美術教育”時期的課程設置相似,人才培養目標和信息社會的人才需求特征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按照“‘工藝美術教育’到‘設計教育’是一個思考問題角度的變換,這一變換將為中國藝術教育的這一領域帶來意義深遠的變化”3的觀點,高校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之所以不夠徹底,究其根本,是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依舊停留在工藝美術教育階段。“設計教育將是以設計活動的藝術內涵、科學內涵與文化內涵的實現為主線的,它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人的合乎社會發展趨勢的、感性與理性協調發展的‘創造力’的培養。”4現有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側重于審美品位的提升,課程設置缺乏對大容量信息分析、處理和呈現手段的訓練,缺乏對新興媒體的接觸,更無從談及如何訓練學生加以運用;教學內容缺乏以信息圖形思維梳理信息條理、建構信息呈現框架的訓練,最為重要的是,缺乏對信息接收主體——人的認知行為特征的心理分析,亦無從談及如何針對信息接收主體實現有效的信息傳達。
3.從時代特征審視專業拓展的必要性今天的信息交流已經進入多維時代,設計的范疇越來越模糊且內容復雜。以傳統學科的單一知識和技能培養出來的設計師,已難以解決這類復雜問題。舊有平面設計的承載媒體日益受到數字媒介的沖擊,信息服務的交互性手段、動態影像、視聽綜合等表現手段越來越多地被納入設計創作和表達中,以獲得通過建構綜合體驗式的信息傳播框架強化信息有效傳達和實現情感對接的目的。反觀現有人才培養模式,與合乎社會特征和發展趨勢、全新思維協同發展的創造力培養目標相去甚遠,我們的學生將因缺乏處理信息的手段和對數字媒介的駕馭能力,難以應對信息時代的需求,疲軟的社會競爭力亦將無法幫助其在職場中獲得一席之地。因此,以信息圖形思維為主導,拓展平面設計專業新的發展方向,大力革新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是現階段我們的當務之急。
三、基于信息圖形思維拓展平面設計專業新方向——信息設計
1.何為信息設計信息設計(InformationDesign)是人們對信息進行處理的技巧和實踐,通過信息設計可以提高人們應用信息的效能。520世紀70年代以前,信息設計作為平面設計的一個子集,經常被穿插在平面設計的課程當中。在20世紀70年代末,“信息設計”成為多學科交叉研究的領域。當時已有不少平面設計師開始使用“信息設計”這一術語。到了80年代,信息設計逐步涉及到文本類信息內容和語言領域,此時就需要在設計過程中加入更多的用戶測試,這在傳統平面設計中是極為罕見的。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信息技術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設計與所處時代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水平和科技成就緊密相連。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繼承自平面設計后又逐步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信息設計在新的形勢下,融合多學科知識、集成文字、圖形、視覺、聽覺等多維多媒的藝術呈現形式,必將推動設計觀念和設計手段發生重大的變革。對于平面設計專業新方向和新思路的拓展而言,既是新挑戰,亦是新機遇。
2.信息時代對平面設計人才培養的要求
(1)信息時代平面設計人才職業能力的要求職業能力主要是指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一般職業能力、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針對高校教育,主要培養平面設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兩個層面。關于專業能力,平面設計專業設計人員應該以視覺傳達設計為指導,做到:掌握造型、色彩、質感的基本表達技能,掌握視覺要素不同形式組織的基本法則并加以實踐運用的創新能力;熟悉各個設計輔助軟件的應用技能;依據符號學、視覺心理學等理論,通過圖像的組織結構、視覺感應引發聯想機制,理解圖形(像)的“意義”;重視字體對視覺識別、結構和特征與視覺效應的研究,了解和掌握中英文字體設計的視覺規律和設計方法;重視對編排學的理性分析和研究,整體性把握視覺中心、視覺層次、視覺流程導向、視覺趣味應用規律;掌握圖形、文字、色彩、編排應用到包裝設計、CIS設計、書籍設計、網頁設計等不同設計類型中的不同視覺要求。關于綜合能力,我們主要以信息時代所需求的專業設計人員特征為依據,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第一,跨專業的能力,如掌握計算機軟件的操作能力,掌握或了解新興數字媒介的基本應用,對信息科技前沿性動態的觀察能力等;第二,方法能力,如具備信息收集和篩選的能力,具備整合信息科技與藝術設計的能力,掌握制定工作計劃、獨立決策和實施的能力等;第三,社會能力,主要是指個人的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
(2)信息時代職業能力要求對課程體系設計的要求平面設計專業課程體系設計要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明確課程與職業能力培養的關系,只有明確了目的的思考,才是一種科學的系統性思考,才能確保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構建形成制定目標——建立體系——方法調整——效果達成的緊密貼合模式。針對專業基礎課,要以學生的專業能力為培養主線,充分考慮課程安排的先后順序和學時分配,既滿足培養方案中所要求的課程設置合理性,又要通過充分的實訓和實踐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針對專業設計課,以培養能夠整合信息文化和視覺傳達的交叉型平面設計人才為主線,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完成這一培養目標,必須“打破以縱向、以行業劃分為基礎的教育模式”6,調整課程設置體系。舉例說明,將信息圖形設計、界面設計(新增)、視覺傳達設計方法論(新增)、網頁設計等以研究信息設計方法論和信息呈現為核心內容的課程,在考慮其理論邏輯遞進性、實踐表達相關性特征分析后進行課程整合。筆者所理解的“打破”,并非四門課程學時分配上的徹底拆分與整合,而是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調整。具體而言,被整合課程的學時安排和獨立的課程名稱與培養方案保持一致,課程講授內容以階段化、模塊化、多維化方式進行,實訓課題的制定貫穿四門課程的理論知識,如以同一設計項目實踐體現理論指導的連貫性、深入性和完整性,且以設計項目或實驗項目為載體,拓展跨專業、跨學科的寬度。
四、基于信息圖形思維的平面設計教學改革要點
高校教育的培養,必須滿足時代的要求。第三次科學革命使信息系統整體綜合世界圖景得以科學實現,對世界的描述采用了新的科學范式,相對應,也必須采用新的科學思維模式——信息圖形思維,來探索高校教育改革以應對新的局面。筆者分別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三方面進行探討。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信息是動態的、連續的、變化的、多維的。依照這一特質,平面設計教學首先應該用信息圖形思維模式逐步改造模塊課程結構和教學環節。其次,調整建立適應信息時代要求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第三,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2.創新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1)用信息圖形思維構建新的課程體系面向信息時代的平面設計教學改革,不是簡單地增設信息設計類課程,而是要結合信息產業的特征和潛在的市場需求,以發展的眼光整合各個知識模塊,并需考慮到高校學分制特點,既要保持課程教與學的相對獨立性,又要符合信息科學多維交叉性,因此,構建全新的課程教學體系并非簡單粗線條地打破課程壁壘,而是通過梳理信息設計專業知識的構成要素,結合平面設計專業知識特點,進行整體性、模塊化思考。關于創新課程體系,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其一,信息的構建和視覺表達層面的專業知識,需培養學生通過理解、選取、分析、呈現信息內容,構建信息圖形的表達框架和表現形式。為此,在現有構成類專業基礎課、字體設計、編排設計、設計攝影、計算機設計基礎課程基礎上,新增信息結構、信息設計方法論等理論類課程,信息圖形設計、網頁設計等實訓類課程。其二,人的認知和信息之間的互動與互生層面的專業知識,需培養學生關注用戶的行為和交流特點的意識與分析方法,并具備遵循有效協調二者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設計形式。配合此目的,應增設的理論課為用戶體驗研究、可用性設計,專業實訓課為人機交互設計(界面設計)、數字媒介技術。
(2)用信息圖形思維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優化和改造主要針對原有課程內容進行優化。信息科學是一個擁有眾多學科的大家族,導致了信息理論幾乎與所有的傳統學科間普遍交叉、滲透,這也是平面設計能在信息科學里找到切入點的原因。平面設計是“利用視覺符號來進行信息傳達的設計”7,“信息設計是對信息清晰而有效的呈現,它通過跨學科的途徑達到交流目的,并結合了平面設計、技術性與非技術性的創作、心理學、溝通理論和文化研究等領域的技能”。8從以上兩個概念定義不難看出,信息設計與平面設計的區別在于,前者整合多學科技能和科學的分析研究方法,使更為精確的信息傳遞得以實現。從這個分析里面,筆者找到了創新平面設計教學內容的明確方向。以書籍裝幀設計課程為例,舊有課程內容為封面設計、內版式編排、紙張選擇、開本設定等,講授和實訓內容主要側重視覺審美層面的訓練。創新書籍裝幀設計課程內容,應首先以信息圖形思維重新審視設計對象:書籍本身就是信息載體的集合,信息是主體,實現大容量信息快速、有效的傳遞,才是書籍設計的內核?!皶O計不單是給書‘化妝’,而且是實現信息交流?!?用信息圖形思維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優化和改造,在現有平面設計專業相關課程里帶入信息設計內容,舊壇裝新酒,這也是逐步推進改革過程中的合乎現實的方式。(3)淡化學科專業之間的界限,鼓勵跨界2011年9月北京設計國際周拉開帷幕,作為設計周核心板塊“設計之旅”的重要項目之一——AIGA(美國專業設計協會)365:年度佳作展登陸2011北京國際設計周。入選此次展覽的作品,全部符合一項重要準則——必須在信息傳達實效和藝術審美美學上實現雙重效益。2001年5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舉行“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率先提出了“藝術與科學”這一命題。2005年7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成立信息藝術系,隨后開始招收面對數字媒體和信息交互設計領域的信息藝術設計交叉學科碩士研究生。在信息世界里,專業之間本來就很難有太明確的界限。其次,信息的復雜性和海量性也需要學生有融合知識的能力。因此,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強調綜合學科的重要性,在課程設置方面,淡化專業界限,強調文理科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交叉。在當今的重大課題研究和創新中,具有“藝術與科學”交叉知識背景的人才都顯示出了更強的設計整合與協調管理能力。跨界,即信息設計系統中涉及到的設計藝術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文學、社會學等諸多學科的交叉合作。10傳統平面設計的設計對象集中在二維媒體領域,單一學科的知識儲備已經不能適應當下需求,在跨國企業的設計開發和實踐中,跨學科人才組成的設計團隊更有助于產生原創性的成果。文理交叉、技藝結合也是應對社會需求,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藝術與設計復合型創新人才的大勢所趨。
3.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信息圖形思維并非全盤否定平面設計有關視覺語言研究部分的教學理念,而是在此基礎上導入信息設計的方法論,優化信息傳達的有效性。信息的復雜性和海量性,也不可能通過本科課程設置,深度講授和研究。筆者認為,拓展信息設計發展方向的教與學,除部分陳舊課程需更替為信息設計相關課程和在現有專業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中帶入信息設計相關知識外,其余部分則需要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得以實現。其基本的要點是:以前瞻性研究為依據,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導,以項目實訓為驅動,以產——學——研為對接平臺。
(1)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增強項目驅動教學方法的比重教師應從在教與學過程中的主導角色轉變為引導、觀察、激發的支持型角色,變靜態的教學為動態的交互,這也是信息時代信息傳播的重要特征之一。將課堂講授與網絡信息、設計公司、信息產業相關企業等教學資源相結合,備課重點放在教案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活動的組織與設計上;強化學生創意思維的啟發,通過開放式設計項目的布置,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書籍、光盤查閱資料的方式,提出有獨特視角的設計思路;通過分組討論與交流,教師在尊重學生設計思路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對明顯性疏忽和不足做出適當調整;通過項目進展階段性匯報方式,訓練學生對設計項目的管理能力,師生共同點評,鼓勵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方法,并在該過程中,觀察學生缺乏哪些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手段,并適時提供支持幫助。
(2)逐步建立“產、學、研”的教學體系平面設計、信息設計都屬于應用性非常廣泛的實用性學科,涉及到社會、文化、經濟、科技、市場等諸多方面因素。平面設計專業拓展信息設計方向,應該從教學和實訓機制的創新與完善、搭建院校與企業市場對接平臺兩方面并進。為了滿足信息時代對創新人才的要求,近年來各高校已逐步著手發展了“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在教學與科研并重,實驗與創作并舉方面不斷探索“產、學、研”合作教育的新模式?!爱a、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是藝術設計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必然選擇和有效途徑。
論文關鍵詞:平面設計軟件;實訓課程;項目設計;實訓項目;成果評價;職業能力
平面設計軟件實訓是配合《平面設計軟件》課程開設的為時2周的實訓課,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一個重要環節。以往的實訓課通常是通過讓學生做一些課業進行的,教師給出一個課題,學生在指定時間按教師的要求完成作品,整個過程在教師的輔導下完成。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職業能力難以得到很好的訓練,團隊精神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所以,在實訓課上進行項目教學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去探尋得到最終結果的途徑,學習的重點在學習過程而非學習結果,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在2周的時間里,如何設計項目才能使學生真實地體驗一個項目的完整制作過程,是需要教師研討的問題。
實訓項目設計分析
實訓課的教學不同于理論課。由于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該課程的知識和技能基礎,實訓課要在理論課的基礎上重點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所以,項目的設計要求更能體現實際工作環境的特點,學生通過項目能更好地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鍛煉自己的實際工作能力。
設計理念平面設計是近十幾年逐步發展起來的一個復合性職業,涉及面非常廣泛,涵蓋的職業范疇包括商業展示設計、商業廣告設計、商業環境藝術設計、書籍裝幀設計、包裝結構與裝潢設計、服裝設計、工業產品設計、商業插畫設計、標志設計、企業ci設計、網頁設計等等。針對目前平面設計行業及社會其他相關崗位對人才的需求和對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研討,實訓項目設計應該圍繞著專業方向和培養目標進行設計;圍繞著用完整的實際工作流程訓練學生綜合設計制作能力的目標進行項目開發,即按照實際工作“調研策劃創意設計制作提交審核”的流程進行教學設計;以項目小組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實訓項目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精神,使學生能夠綜合運用美學思想、平面藝術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規律及計算機圖形圖像設計軟件,完成符合實際要求的平面設計作品,實現平面設計專業的教學目標。項目的設計理念應當是以培養學生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為目標,但設計的項目不一定非要來源于企業,因為本課程的學生是“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的一年級新生,還沒有學過平面設計方面的專業課,用2周的時間完成一個真實的企業項目有一定的難度。為了順利實現《平面設計軟件》實訓課程的教學目標,可采取將虛擬項目按照真實項目完成的形式進行教學設計。
設計思路平面設計專業的能力目標是使學生能夠根據平面藝術設計的基本原理和設計規律,針對不同的用戶要求進行各種平面作品的設計與制作。所以,“網站頁面設計制作”項目、“pop廣告設計制作”項目、“商業插畫設計制作”等項目都可以用來作為《平面設計軟件》實訓課程的實訓項目。產品類廣告設計可以重點培養學生市場調研、策劃、創意等能力;文化類廣告設計可以培養學生掌握完整的設計制作流程;“網站頁面設計制作”可以通過圖形、色彩、文字等設計元素的運用培養學生綜合的平面設計能力。下面以“某集團房地產網站頁面設計制作”項目為例,分析實訓項目的設計方案。
實訓項目設計方案
項目背景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網絡查找各種所需要的信息已經是人們習以為常的手段。在這種形勢下,很多企業、個人都需要擁有自己的網站和網頁。某房地產企業為了更好地宣傳企業形象和推介企業產品,需要制作一個引人注目的精美網站展示自己。
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作為我校圖形圖像制作專業的傳統課程,是一門創新性、實踐性、藝術性、抽象性極強的課程,不但要求學生要掌握相應的專業操作技能,更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獨立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教學方式任然是理論與實踐分開進行的模式,這不但不利于學生對基本知識的學習,更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教”的環節和學生“學”的環節不能及時的銜接,就造成了無數次重復的教學形式,使得教學資源嚴重浪費,而出現至少一半學生實踐能力薄弱的現象。如果完全采取較為先進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使多媒體技術和學生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上課過程中重要的知識點及時有效得到理解掌握。通過項目式或者案例式教學,學生根據老師的方法和步驟同時實踐練習,這不但可以充分體現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的特性,還能極大的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和興趣。打破傳統的“教”與“學”相脫離的教學模式的束縛,拓展教學方式的寬度,使其成為當代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的新思路。盡管如此,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在目前的職業教育中也同樣面臨著課程特色與教育方向模糊的現實問題。模糊的教學方式往往導致教條式的教學,這樣不僅不利于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的下降,學生的劣勢得不到改善的同時,學生的優勢又得不到良好的發揮。比如Photoshop平面設計在圖形圖像處理、廣告設計專業中,則應該更大的傾向于對圖像畫面表現能力的處理,而在游戲動畫專業中則更應該傾向于貼圖后后期效果的處理,因此要深化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的改革,必須要把握其方向性,根據不同專業特性,。適當調整發展方向,以滿足專業特色的需求。
二、完善課程體系,與企業共建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特點,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職業院校都開設了如圖形圖像制作專業、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平面設計專業、舞臺美術設計專業、數字媒體專業、電子商務專業等等,許多職業藝術院校和非職業藝術院校也都開設了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由于Photoshop這個軟件工具操作簡便、應用廣泛,因此許多學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然而因各個專業的應用方向不同,專業特色不同,也就決定了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要針對不同的專業、不同基礎的學生在教授方法和側重點上要有所區別。對于非藝術類的學生來講,其本身沒有任何美術基礎,Photoshop平面設計軟件或許是作為興趣愛好,或者是作為日后工作的-d,部分而被引入到課堂教學中的。對于這部分的學生來講,只需要了解或是簡單的掌握軟件的使用。然而Photoshop平面設計對于藝術類學生來講,這不僅僅只是一個工具,更重要的是實現自己的創作思想、表現設計能力和設計欲望的途徑。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的教學并不是簡單的對軟件本身及工具的使用進行介紹和操作,更重要的是要保留藝術類學生與其他非藝術類學生的優勢即藝術素養(色彩感覺、結構認識、構圖能力和空間感等等)的同時再進一步掌握軟件的使用,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此要根據不同的需求特點和學生本身素質能力,逐步完善課程體系的建立。通過大量實踐和畢業學生跟蹤調查顯示,許多專業類的學生在工具使用技巧比較熟練的基礎上,進行日常的圖形處理技能素質都不錯,但還是始終不能滿足企業一線設計的需求。究其原因還是學校教育與企業實際需求脫節,學生藝術素養、審美能力、對美的表達還不夠,技能表現和藝術表現沒有很好的與商業結合起來,同時老師和學生都沒有及時有效了解市場需求,沒有和企業時時進行溝通,從而導致了部分學生就業與企業實際需求產生了矛盾。為了緩解這一矛盾,最好的辦法就是與企業共建,把專業辦到企業中去,及時調整教學重難點和先進的設計制作理念。同一門課程至少由一名企業精英和學校老師共同承擔教學,開發校企校本教材或者講義,實現資源互動,共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
在一般情況下,平均分數可以有效的表現一組數據的集中程度。然而當組內數據方差太大時,平均分數就不具備代表性了。在平面設計學科中,老師評判學生的作品往往依靠自己的理解來打分。由于不同老師對同一作品的理解不同,最終打的分數也就不同,這樣就產生了分數上的差別。舉個例子,現在有學生A和學生B兩人,其中學生A具有很強的形體構想能力,但創作的作品卻缺乏足夠的技巧,其中甚至還有模仿他人的痕跡。學生B卻各方面都平平。老師甲因為學生A杰出的形體構想能力給他打了很高的分數,教師乙因為學生A的技巧一般打了及格分數,而教師丙卻因學生A模仿他人作品而打出了很低的分數。學生B各方面都很平均,最終兩人的平均分都是60分。其實學生A和學生B相比,他在平面設計上的實力是高出學生B不少的,然而卻因為老師丙評判理念的緣故最終只得了與學生B同樣的平均分。這樣一來,學生A很容易會認為自己的學習成效與學生B差不多,進而失去了進取心。平面設計教學最終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平面設計類人才,如果只是一味的“教”與“學”,很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老師們可以教會學生理論知識,但卻無法教會學生創造性思維。想要讓學生真正的成才,就必須要引導訓練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然而當前絕大多數平面設計教學工作者都僅僅認為平面設計教學僅僅是單純的“教”與“學”,有些人甚至還將平面設計教學與傳統美術教學劃上了等號。殊不知美術僅僅是供人欣賞的,而平面設計卻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平面設計教學理解的錯誤,也是當前平面設計教學的問題之一。
二、如何破解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的錯誤傾向
破解平面設計專業教學中的錯誤傾向,可以采取創新教學思維觀念、改進教學內容以及提升教學方式和手段等三種方式來進行解決。
1、創新教學思維觀念
傳統教學思維觀念是阻礙當代平面設計教學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傳統教學思維只是單純的將知識灌輸到學生的大腦中,學生的理論知識往往都非常強,但卻欠缺創造性和實際操作能力。老師課后給學生布置下作業,通過為學生批改指點作業的方式來促使學生不斷進步。然而學生的作業中大多都是抄襲和借鑒他人,很少有自己的創意和想法,這樣一來自然也就談不上什么進步了。因此平面設計教學首先要創新教學思維觀念,要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思維的創造性。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被激發出來,自發的進行學習,效率會比以往的“填鴨式教育”要高得多。而創造性的思維則可以讓學生變得更富有創意,從而設計出更多具有創新性的作品。老師進行教學的目的不再僅僅是將理論知識傳遞給學生,還要與學生一同研究探索,協助學生構架知識體系,協助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2、改進教學內容
當前平面設計教學的內容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完善,良好的教學內容可以讓老師教有所依,學生也可以進行更加系統的學習。改進教學內容可以以大課程為基礎,在上面架構小課題,并以此來將課程的知識模塊串聯起來。隨后老師就可以根據課程的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來安排不同的教學內容,還可以由老師列出課題、性質和方式,由學生進行題材、方法和媒介的選擇。這樣的課題可以跨越多個學科的綜合性知識,也可以只包含單一學科的專業知識。課題可以從一個內容深化為具有相關性的一組內容,也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作業方式。課題的形態可以由一種形態開始,進而聯系其他形態理論來進行說明和分析,也可以從以人為本的涉及模塊開始,進而轉化到自然形態的自然法則。在課程設置方面,美國底特律創造研究學院就很值得我國高校學習。底特律學院第一學年上學期設有設計基礎、設計基礎工作室課程、排版、藝術與設計寫作課程,下學期設有設計基礎、設計基礎工作室課程2、印刷術2、排版2、藝術史階段研究等課程;第二學年上學期設有:材料與方法、視覺化技巧、視覺媒體入門、視覺傳播入門、藝術史階段研究等課程;下學期設有互動媒體入門、視覺傳播入門2、平面設計史、西方文藝研究、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等課程;第三學年上學期設有中級視覺傳播、視覺化與再制作技巧、平面設計選修等課程,下學期設有中級視覺傳播2、平面設計選修2、藝術史、選修等課程;第四學年上學期設有高級視覺傳播,自然科學、平面設計選修3等課程,下學期設有高級視覺傳播2、演示技巧/作品集合卷宗、平面設計選修、哲學等課程。從底特律學院設置的課程中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高校的平面設計課程缺少類似的特色學科、特色課程和特色教學方法。學校設置的課程應當與社會接軌,要以培養學生成才為目的,要跟上時代的腳步,而不是單純的走形式化、理論化。
3、提升教學方式和手段
當前平面設計教學方式和手段亟需提升,最佳的方式就是通過真實情境來進行教學。老師在授課時可以通過學生身邊所發生的真實事件入手,使用專業知識來分析該事件,促使學生進行聯想,進而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在這種教學方式中,老師的角色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是學習知識環境的塑造者和學生存在問題的引導者。老師需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可以促使其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學生和老師之間可以進行自由的交流,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逐步開發自己的聯想能力和創造能力,從而得到快速的提升??偟膩碚f,在實際的平面設計教學過程中,老師根本無法通過傳統的學生作業成績來為學生作出評價,唯一的評價標準就是根據學生平時的表現和每個學習階段的總結答辯。每當一個學習階段結束后,老師要讓學生根據該階段學習的成果來撰寫總結性論文,最終以答辯的方式與老師進行探討。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于老師的探討中進一步獲得成長,另一方面也是公正的對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這是傳統的作業和考試所遠遠不能及的。
4、工作室培養模式
學生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歸根結底還是為了更好的就業,因此在培養學生時可以對其進行針對性培養,使其更加適應當代企業的需求,工作室培養模式就是這么一種極具針對性的設計教育形式。工作室以專家、教授為教學核心,組建不同學科方向研究的師資隊伍。學生在進行兩年左右的基礎訓練后,可根據社會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喜好選擇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采用開放式教學,責任教授負責設立研究方向和組建研究資料師資群。教師根據企業需求設置課題,以當前企業熱點為中心展開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就可以在畢業前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從而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未來平面設計的應用將會更加廣泛,社會對于平面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會變得更大。在這種時代形勢下,未來平面設計教學的發展充滿著巨大的潛力,前景一片光明。當今時代已經跨入了信息技術時代,無數高新技術的出現使得高新技術教學不再只是夢想。未來平面設計教學需要朝著適應時代的方向,通過教學、實踐、研究三元歸一的教學模式來培養更多的平面設計人才。未來社會對平面設計人才最大的要求就是創新性,平面設計教學的發展也應順應時代潮流,以創新思維去改進當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進而培養出更多專業的平面設計人才。
作者:胡婭靜 單位:河南工程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王爽.國內平面設計發展狀況探究[D].開封: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2013.
[2]楊浩.基于藝術設計專業的微媒體學習生態圈構建[J].創意設計源,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