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信息超載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每年的寒暑假, 智新超越都會定期舉辦“快樂的好習慣播種營”活動?;顒娱_展四年以來,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不但參加過特訓營受益的學員眾口盛贊,就連學生家長看到孩子明顯的變化后,都紛紛給智新超越總部打電話或寫來感謝信,以此表達自己的謝意和感激。不僅如此,智新超越的“超級腦力特訓營”活動,也受到了專家和業界的高度認可,日前智新超越教育剛參加了由《商界》雜志社舉辦的善的商業模式峰會,獲得了“未來之星”第七名。
2012年12月8日,智新超越安徽省阜陽分校率先打響了冬令營公開課第一槍,阜陽東城小學、成效中學、二十中的學生們參加了公開課,短短兩個小時,現場報名冬令營的就有30多個孩子。實際上,十一月的時候,智新超越教育的兩位老師就赴安徽阜陽,在成效中學和東城小學兩所重點學校上了一個月的好習慣養成課程。課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開辦了一次家長會。會上,家長們都反映孩子的性格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回家之后都懂事了,家長都反應課程很有效果,覺得很欣慰。同時,許多孩子反映家長會后,自己的爸爸媽媽也變了,說話語氣都不一樣,變得更善于傾聽他們理解他們了。學校的校長說:“我們本來就是重點中學,成績我們不擔心,我們需要的就是方法,讓學生受益。”智新超越“快樂的好習慣播種營——超級腦力冬令營”獲得了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高度認可。
與此同時,鶴崗分校的孩子們,正在上周末復訓課。閆校長一邊準備冬令營,一邊給總部匯報情況:“我們鶴崗的孩子進步很大!每周我們都進行復訓,金軍澤這次期中考試進步100多名,初三的劉遠程同學進步了32名,劉暢進步了20名,楊作發8名,沈沖10名,趙丹陽進步7名;初四的方麗娜進步五名,初四的進步20名,趙柏鑫進步5名,李思潮在她班排進第九名,鞏津伊排第一;初二徐世龍大榜進步58名等等很多,真的很欣慰! 看到家長和孩子發自內心的感言,我真是發自內心的感謝智新超越教育,她不僅帶給我們的孩子好的學習方法,更教會我們如何感恩做人和增強自信心!我發誓我一定會把這個事業推廣,讓更多的孩子受益,讓更多的孩子考高分、做尖子、上名校!”
家長滿意度最高 好榜樣比比皆是
在所有冬令營中,智新超越教育是最自信的,他們敢承諾第一天不滿意全額退款;在所有的冬令營中,智新超越教育是最“寵”孩子的冬令營,因為他們為孩子配備了一支負責任的教師隊伍,每個班30個左右的孩子,配備一名班主任、一名主講老師、一名安全老師、一名醫護老師、一名生活老師,另外每5-8名孩子還配備一名助教老師。
每一期特訓營,智新超越教育都會通過網站、文章、視頻、助教老師的短信等多種方式向家長匯報孩子一天的學習情況,家長們每天逐漸看到孩子的變化和快樂,發自肺腑的從內心發短信來感謝智新超越的老師,有學員結營后,家長專門郵寄禮物表示感謝。孩子的變化說明一切
在智新超越,學員成長,蛻變的事例更是比比皆是。
長沙分校學員王晴:一個害羞膽小的小女生,就讀于長沙市馬王堆中學,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當她第一天來訓練營報到后,剛剛經過半天時間的學習就再也不想離開了,參加完訓練營之后她不再那么膽小害羞了,敢于上臺展示了,在感恩晚會上她還主動和倩連擔當了一次主持人,期中考試成績進步17名。
鄭州八一聯合小學吳沖:來參營之前,吳云沖是個看起來挺羞澀,但是性格卻相當的偏執的孩子。家長說,吳沖是家里的小皇帝,在家里更別說做家務了。但是參營的第二天,吳沖就被智新超越老師們精彩的授課內容所打動,不但多次積極舉手發言,而且還幫助其他的同學端可樂呢。為期10天的夏令營,不但讓吳沖學會了如何課前預習,而且課后更是敢于大膽提問。在匯報演示課上,當場只字不差的背誦《弟子規》全本,而且回到家里更懂事聽話了。
像這樣的優秀學員案例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培訓成果,讓孩子成長家長放心的同時,也讓智新超越更加成熟和睿智,在越來越多學員和家長的支持下,智新超越將會不斷壯大,不斷完善,不斷超越!
此外,為了讓“快樂的好習慣”教育幫到更多的孩子,智新超越在今年冬天還將與《家人》雜志攜手,共同打造一檔“快樂好習慣家庭特訓營”。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新型教育”嘗試,是好習慣養成,能力培養提升的“加油站”。為了創辦好這個全國首創家庭式體驗、數百萬人共同參與的大型公益活動,智新超越教育捐助了100萬元教育基金。2013年2月2日,“快樂好習慣家庭特訓營”第一次營“21天家庭冬令營”會和“快樂的好習慣超級腦力冬令營”一起,在全國同步開營。
體驗獨一無二的展示舞臺,讓“快樂的好習慣播種營——超級腦力冬令營”走進每一個家庭!“快樂的好習慣播種營——超級腦力冬令營”火爆招生中。
北京智新超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液晶教學樓4200廳 郵編:100084
熱線:4006-198-001
010-51295007 82866557
傳真:010-82866991
一、微信正在抄誰的后路?
1、抄小型網站/Minisite的后路。關鍵在于微信的公眾賬號,其自定義回復功能的綜合利用,加上新增的菜單式設計,想想看,那不就可以做成一個小型網站或Minisite?答案是肯定的,特別是以查詢為主的小網站。
2、抄輕型APP的后路。還是因為公眾賬號。試想,你要開放一個APP要花多少成本,你不得不考慮iOS、安卓甚至WP系統及不同的終端設備。而用微信公眾賬號,開發輕型APP時,你不用考慮操作系統與終端型號。
3、抄網絡文學的后路。管鵬先生最近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其實在上面1、2的背景下,網絡文學當然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賬號。加上如果微信付費訂閱推出的話,連商業模式也有了,只是用戶暫時不能按字數付費閱讀。
4、抄查詢機/熱線電話的后路。這是由微信公眾賬號自定義回復延伸出的功能,不僅提示清晰,而且回答的結果就在你的手機里,既比熱線電話條理清晰,而且24時提供服務,還不用花人工,何樂而不為?
5、抄語音電話的后路。這個不用多說了,原因當然是因為微信的語音留言或對講功能,有的電信運營商已經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工信部最近的相關意見征求似乎也對微信等語音服務有所指。確實,對講機是許多人覺得微信中最有用的功能。
6、抄短信/彩信的后路。這個也是電信運營商過去疏忽的事,但是市場數據表明微信的文字、語音、圖片等交流方式,完全可以替代短信、彩信的功能,并分食其市場。對于按條收費的短信或彩信,微信只有流量費,便宜多了。
7、抄圖片分享網站的后路。這個是因為微信中的朋友圈,類似于Instagram??纯碔nstagram的勢頭便知,看看Facebook愿意花10億美元收購Instagram合適其價值。騰訊借自己原有的用戶基礎,微信朋友圈輕易即獲得了很多用戶。
8、抄新聞客戶端/電子雜志的后路。既然微信公眾賬號可以開發小型網站、輕型APP或提供網絡文學閱讀服務,那么新聞或電子雜志自然可以提供。雖然新聞客戶端現在也很火,但要注意微信的逆襲。
9、抄小型游戲的后路。從多路消息看,騰訊很想利用微信拓展其游戲市場,畢竟游戲還是比較賺錢的業務。同樣是利用微信的公眾賬號,小型游戲可以登堂入室。當然,騰訊的糾結是:究竟是自己為主,還是以與第三方游戲開發商為主?
10、抄CRM平臺的后路。由于微信的交流(不論是普通賬號間還是與公眾賬號間)都是一對一的,還有朋友圈,加上公眾賬號既可以機器回復,也可以人工回復,那意味著,一個非常好的CRM平臺就在那兒。
二、微博正在抄誰的后路?
1、抄即時通信的后路。微博的私信最初推出時就是沖著QQ來的,要不是后來微信拯救了QQ(一二線的網民由QQ過渡到微信),那么微博私信就可能取代了QQ,因為它不僅可以私下發文字或圖片,還可以發文件。
2、抄電子雜志的后路。這個主要是微博后來推出的“微刊”及另一個中間類型的應用“Qing(輕博客)”,更豐富的表現效果,更多樣的興趣圈子或垂直分類,成就了微博電子雜志的功能拓展。
3、抄社會化商務/導購網站的后路。這當然是由于阿里巴巴近6億美元入股新浪微博18%股份,道理很簡單,新浪微博是社會化媒體,阿里巴巴的核心業務是電子商務,二者結合目的那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4、抄圖片分享網站的后路。如果你去看看新浪微博里的相冊,或者去看看騰訊微博的“微頻道”,就會明白,微博只要一轉身,就會變成Pinsterest那樣的瀑布式的圖片顯示方式或其他圖片分享網站的樣子,只要你的微博里有圖片。
5、抄BBS/貼吧的后路。微博里除了轉發就是評論,有評論就是討論,就是向全世界展開的討論會。過去,QQ群、BBS或貼吧里的人數限制,這讓微博里的討論更顯不同,更可能讓人驚喜,因為冷不丁就會有高人從天而降,發表高論。
6、抄SNS網站的后路。微博出生到現在,已經不是簡單地模仿Twitter,它還有Facebook的影子,甚至還能像前面提到的那樣可以變身圖片分享網站,加上游戲、第三方應用等,所以你應該理解:在中國大陸人人網與開心網有點兒被冷落。
7、抄點評類網站的后路。既然可以評論,就可以評論企業、品牌、產品或服務,不一定象點評網站會在某一企業品牌的下面看到所有的點評,但可以通過微博搜索搜到人家的評論,好評與差評對你一定有影響。
8、抄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的后路。因為微博的媒體屬性,因為微博信息的即時性,因為微博平臺承載了成千上萬個自媒體,因此其對電視、廣播、報紙及雜志造成沖擊。當然,傳統媒體干脆直接進來,你看人民日報來到微博,新華社來了,央視也來了——美其名曰“滲透”與“反滲透”。
9、抄職業社交/招聘網站的后路。作為社會化媒體,不僅用戶間有著相互交織的關系,而且有不少人在求職,不少企業在招聘,加上新浪還專門開發個類似Linkedin的功能,或許是原因是Linkedin比較火。
10、抄搜索引擎的后路。傳統的搜索引擎的速度還慢了點,網站的信息必須過段時間被收錄后,在搜索引擎里才搜得到,而微博里呢?微博里可以立即搜索到最新的微博,微博搜索的速度是威脅傳統搜索的最大因素。
總之,中國大陸的微博與微信讓整個世界不斷驚訝,不論是用戶數量,還是不斷更新的功能。
當然,微博與微信都并非十全十美。此處分別給他們提一個問題:使用微信時,當關注超過200個以上公眾賬號時,通常感覺提示太多,已經感覺受不了,有些煩,可能會躲著微信。使用微博時,當普通草根與小企業或小機構使用的前期,粉絲數與轉評數都上不去,通常玩不來,可能會放棄微博。
【關鍵詞】 軍事通信 超寬帶技術 運用
一、前言
在我國的軍事技術領域中,超寬帶技術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軍事通信中,超寬帶技術指的是在短距離內通過極低的功率實現數據快速傳輸的無線技術。本文對超寬帶技術在軍事通信領域的作用進行了研究。
二、超寬帶技術概述
1、超寬帶技術的概念。1989年,美國國防部第一次提出了超寬帶(Ultra Wide Band,UWB),屬于國際上快速發展的無線通信革命性傳輸技術,與傳統的傳輸技術有著本質的區別。在軍事通信中,超寬帶技術指的是在短距離內通過極低的功率實現數據快速傳輸的無線技術。在軍事通信中,超寬帶技術屬于通信技術中最具作用的技術之一。超寬帶技術在接收信號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技術功能,能夠實現通信的擴頻,而且能夠通過無線短波對數據進行傳輸,同時具備了數據傳輸的速度性與完整性。
2、超寬帶技術的特點超寬帶技術的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傳輸速度較快,與傳統的無線通信相比,超寬帶技術傳輸速度非???。第二,信號具有較好的強度與穿透力,超寬帶技術主要是通過激勵天線實現電波的直接發送,從而實現傳播過程中電量消耗的降低。第三,定位非常精確,超寬帶技術采用的脈沖極為短暫,因此在數據及文件出傳輸的過程中在時間、空間兩個方面都不容易出現重疊,因此具備了較強的識別能力。第四,保密性較強,軍事通信在保密性方面有著較高的要求,而超寬帶技術所具有的超強保密性正好滿足了我國軍事通信的要求。運用超寬帶技術實現文件或數據傳輸的過程中,其對窄帶系統的輻射較小或沒有,因此其傳輸信號非常不容易被檢測到。第五,多徑分析能力較強,由于常規的無線通信射頻信號的連續性或持續時間等導致多徑傳播效應對通信質量與數據傳輸效率造成了限制。超寬帶無線電發射的過程中具有持續時間較短、占空較低,多徑信號在時間上是可以實現分離的。
三、超寬帶技術在軍事通信中的運用
現代軍事通信的需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特點,第一是用戶數量的不斷增加,每個單兵都要求配備有通信的裝備,而且通信裝備必須能夠進行聯網通信;第二,隨著數據速率的不斷提高,傳輸的數據從幾十kbps增加到了幾兆bps,而且從單純的語音數據增加到了圖像數據,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也不斷提高。由前文可知,超寬帶技術具有傳輸速度較快、信號具有較好的強度與穿透力、定位非常精確、保密性較強等特點,因此其在我國軍事通信中的應用非常廣泛。超寬帶技術除了在軍事方面的應用之外,還在抗災、救援等方面都具有廣泛的應用。在超寬帶技術應用的過程中,其發揮的作用都具有特殊性,主要包括戰術組網、定位追蹤、數據保密、定位導航等多個方面。
1、超寬帶技術通信組網電臺。組網方式主要是采用分級的自組織網絡,這種方式具有指揮便捷性、抗毀能力、保密性等。在超寬帶技術通信組網中,其中心節點為戰車與通信車,通過相應的傳輸方式與上級指揮機關之間實現數據的交換,從而形成更大地域的通信網。
2、通信接力通信。在戰爭條件之下,在戰場前方使用偵查無人機或機器人進行偵察的過程中,其獲得的各種數據、圖像等都需要及時的進行回傳,只有通過這些數據、圖像才能夠為炮兵、航空兵的攻擊提供可靠的依據,從而提高打擊效果。因此,在戰場中對數據傳輸速度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而超寬帶技術正好滿足了這種需求,在保密性、機動性、效力性等多個方面都非常合適。
3、其他應用。超寬帶技術是介于通信與雷達之間的精準地理定位,能夠實現三維地理定位信息的及時、準確提供。在超寬帶定位系統中主要包括超寬帶塔標、超寬帶移動漫游器兩個組成部分。通過超寬帶塔標與超寬帶移動漫游器之間的突發傳送實現航程航程測量的完成,之后通過循環時間的測量值對比與分析得到目標的精確定位。當前超寬帶定位系統還具有一定的商業用途,主要的為路旁信息服務系統,通過信息服務的提供對路況信息、建筑物信息、路況信息等進行提供,而且還能夠作為緊急救援事件的通信。
四、總結
在對軍事通信技術進行衡量的過程中,首先就應該對軍事通信中的超寬帶技術進行衡量。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超寬帶技術也有著非常快的發展與進步,使其具有了更多的特性,例如能耗比較低、成本比較低、保密性較強、定位較準確、靈活性好及傳輸速度快等。超寬帶技術在軍事通信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應該對其傳輸距離、時間、內容等方面實現進一步的完善,從而促進我國軍事通信的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陳思,郭道省,張邦寧. 脈沖無線電技術在軍事通信中的應用[J]. 系統工程與電子技術,2012,09(73):1456-1459.
[關鍵詞]OTN技術;電力通信系統;內涵;優勢;應用
[中圖分類號]TN915.8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6-0063-01
1 超長距離OTN技術的內涵
研究人員在以往傳送網絡的基礎上研發出了OTN技術,其繼承了以往傳送網絡的很多優勢,在當前的寬帶客戶數據業務中有著良好的表現是目前最好的傳送技術,在是將來傳送網絡發展的骨感,是目前光網絡領域發展的一個必然的趨勢。OTN技術在存在著一定的網絡分層的,其基本可以分為光復用斷層、光傳送斷層以及光信道層三個組成部分。為了更好地加強對客戶信號的數字監視,好可以將光信道層具體地劃分為光信道數據單元以及光信道傳送單元,其和SDH技術的通道層以及斷層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據此,究其技術本質我們可以看出,OTN技術對以往的WDM以及SDH技術的優勢進行了很好地繼承,并對這些優勢進行了很好的整合。在此基礎上,其還擴展了擴展出了組網功能,這樣就能使技術更好地與業務的傳送需求相匹配。從設備類型角度來看,OTN設備可以看成是將WDM與SDH融合在一起的產物,只不過其在繼承其以往的優勢的基礎上進行了新的擴展。
2 在電力通信系統中應用超產距離OTN技術的優勢
利用OTN技術加強電力系統的網絡建設,可以更好地滿足電力公司對傳送網擴容的需要,OTN在網絡擴展方面有著很強的優勢,其能非常靈活地進行容量的擴展,滿足電力公司業務傳送的需要,這樣就是得電力公司減少了對路由器的需求,大大節省了電力公司的成本。除此之外,通過利用這項技術,還能對原有的SDH網絡進行更好地劃分,將原來網絡的拓撲結構進行優化,這樣就能更好地提高網絡運行的質量,對于提升電力公司的網絡質量以及容量有著很大的幫助。具體來說,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優勢:
2.1 使業務靈活,更加方便維護
OTN調動功能是基于電層子波長、光波長的基礎上的,這樣就是得大量的業務能夠實現不同局點之間的靈活調度,并且其還支持ASON控制平面功能,這樣就可以做到“點擊”提供帶寬的效果。此外,由于OTN的開銷十分豐富,其還能夠實現網絡的監控以及管理功能,這樣就使得網絡的性能維護與快速故障定位得到了很大的加強,提高了通信系統的維護效率。
2.2 網絡傳送能力強,網絡擴展方便
OTN技術能夠支持多維的ROADM,對于光層和電層的復雜的網絡拓撲結構也可以進行很好地支持,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網絡傳送能力,并且由于OTN技術組網反面存在一定的優勢,其能夠更好地進行網絡擴展,這樣就能更好地滿足電力公司擴容的需要。隨著電力公司業務的不斷發展,OTN技術還能根據其具體的需要來實現全Mesh的組網,這樣就可以使得通信的地域得到了更好地擴展。
2.3 節省了投資
OTN設備能夠替代以往的路由器的POS端口的相關共嫩,使電力公司能夠用10G的以太網來直接承載OTN網絡,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實現端到端性能保護以及監控?,F在10G以太網的價格大概是10G POS價格的40%50%,這樣就可以大大節省成本,提高電力公司的效益。
2.4 保證傳輸容量與交換
OTN業務能夠通過ODU1進行電層交叉,這樣就能將其調到一個合適的ODU2波道上,這樣就能夠為業務提供一個天然的波長轉化以及電中繼的功能,并且其穿通以及上下的業務可以在同一波長內完成。與傳統的WDM的點到點的波長配置方式相比較,OTN業務能夠對波長資源進行更好地利用,對于一些小顆粒的業務,諸如155M POS,你也可以實現對子波長的匯聚,從而更好地提高波長資源的利用效果。
2.5 保護措施到位,性能可靠
OTN技術還能在實現光層恢復的基礎上,同時實現電層SNCP,這樣相較于傳統的通道級的1+1的保護,其可靠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不但能夠支持多種的故障,在赴會實踐上也完全可以滿足電信級的要求。
3 OTN技術在店里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3.1 OTN技術組網模式
傳統的WDM設備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諸如光通道的管理不善、波長級交叉顆粒過大、貸款利用率偏低能夠,這些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但是SDH設備的較差顆粒較小,在開銷方面則多大,缺少必要的光接口,級聯監視的能力也不是很到位,因為其并不適合那些容量比較大的骨干曾。而利用OTN技術則能夠在SDH與WDM間起到一個很好地橋梁作用,而且ODUK的顆粒相較TSDH的VC4要大,但是相較于WDM的波長交叉要靈活,這樣就能夠實現整個傳統路徑有效地端到端的管理,因此OTN設備具有很好地的適用性。
骨干層主要進行交叉調度,其主要用于那些需要利用OTN的大顆粒的場合。通過以太網的線路結構能夠很好地承載分組業務,并將其映射到OUDK上,利用OUDK來實現調度顆粒的交叉。之后在利用本地的優先級調度以及帶寬管理,就能使接人層和匯聚層的相關的分組業務能夠通過以太網的借口來傳送到骨干層設備,這時骨干層將其封裝到ODUK,然后進行大顆粒的疏導和管理,這樣就使得網絡配置以及管理層次得到了簡化。OTN接入層能夠很好地實現接入GE、2.5Gbit/s等業務,實現GE、2.5Gbit/s業務在同一個波道的混傳,這樣就提高了波道的利用率。
通過新NOTN網絡,能夠更好地炒年糕在網絡現有的數據業務,并能夠擴展網絡的容量,從而更好地實現業務的相關擴展情況,并且OTN的保護機制比較靈活,這樣就可以更好地對業務的端對端,為其提供多重的保護,這樣就能夠使網絡更加平穩漸進發展。
3.2 OTN技術的應用方式研究
電力公司是將各個分公司的相關的IP業務上傳到省公司之中,所以應該依照分層原則來來建設OTN傳輸網。OTN傳輸網絡可以分為匯聚層、骨干層以及接入層三個層次,依靠500KV的變電站就能建立起骨干層,相關的分公司、局就能夠利用其220KV的變電站來接入骨感傳輸網,而那些發電廠則可以直接利用500KV站來進行相應接人工作。有些地區的大顆粒數據業務特別集中,在這些地區就可以選~Mesh的組網方式。在數據業務的發展規模上不快不慢的地區應該選擇環網組網的方式,這樣能夠達到很好地的光釬資源的利用效果,實現業務連接以及調動效率性的目標。
4 總結
OTN技術是現在電力通信系統中應用的最新一代的技術,將其應用到電力公司的通信系統中來,不但可以實現通信網絡的擴展,還能優化原來的SDH網絡的拓撲機構,改善原來網絡的運行的質量,從而更好地保證電力公司的業務傳送的要求,并起到節省投資的目的。本文對OTN技術的概念進行了簡要的闡述,并對其應用于電力通信系統的優勢進行了具體的分析,最后指出了超長距離OTN技術在電力通信系統應用中的組網模式以及應用方式,旨在使人們加深對于OTN技術的相關了解,更好地完善和發展我國的電力通信系統。
參考文獻
[1]黃玉梅,光傳送網的發展及其應用探討[J],廣西通信技術,2011(01)
[2]趙文玉,光傳送網關鍵技術及應用[J]中興通訊技術,2008(04)
[3]陳運生,付暾,下一代光傳送網關鍵技術及在湖南省的應用[J]湖南電力,2011(S1)
(訊)信息安全行業是我國新經濟的一朵金花,行業景氣度持續向上。中國經濟目前正處于三期疊加的特殊時期,新興產業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信息安全產業是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國家安全,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是新經濟的一朵金花?!袄忡R門”等信息安全事件的持續發酵不僅加速了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進口替代的進程,同時使得政府和公眾加強了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信息安全產品和服務的滲透率將不斷提升,并逐漸具備信息消費中的必需消費品屬性,行業景氣度將持續向上,有望穿越經濟周期實現行業增長。
萬物互聯是信息安全行業新的藍海,進一步打開了行業未來的成長空間。萬物互聯是繼計算機和互聯網之后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目前已經解開序幕。信息安全在萬物互聯時代的重要性超過計算機單機時代和傳統互聯網時代,投資周期將有所提前,處于萬物互聯浪潮之巔。到2020年,保守估計萬物互聯將給國內信息安全產業帶來6000億的增量空間,是2013年國內信息安全產業總產值的50倍,再疊加上國內信息安全產業滲透率的提升帶來的成長機會,國內信息安全市場規模至少具有60倍的成長空間,未來7年年均復合增速為80%;即使在最悲觀的情況下,未來7年市場規模也將具有10倍的成長空間,年均復合增速為40%。
看好具有持有并購成長能力和互聯網基因的國內信息安全公司。信息安全產業細分子領域眾多,完全依靠內生成長效率較低,外延發展可以迅速的進入新的子領域,并實現優勢互補,發揮協同效應,是信息安全廠商發展的首選,全球信息安全龍頭賽門鐵克通過持續并購發展壯大的經驗為國內廠商提供了借鑒。在萬物互聯時代,家庭和個人客戶市場將成為信息安全行業的巨大金礦,具有互聯網基因的信息安全公司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奇虎360依靠互聯網思維在國內殺毒軟件市場的迅速崛起為國內信息安全廠商提供了參考。
投資策略:看好國內信息安全產業的長期投資價值,強烈推薦具有較強并購成長能力的衛士通、啟明星辰以及具有互聯網基因的綠盟科技、北信源。
風險提示:萬物互聯發展不達預期;IT巨頭積極參與競爭;研發費用和人力成本大幅提升。 (來源:東興證券)
【關鍵詞】 心力衰竭;充血性;肺功能
現在心衰患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據有關數據顯示,全球有3300萬的心衰患者。心臟衰竭和肺功能的異常存在著很大的關系,心臟衰竭的最明顯的癥狀就是呼吸困難,據臨床數據顯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多項肺功能參數與正常指數相比偏低,當然與病情的嚴重程度有關[2]。近50年來的對此方面的研究發現心臟衰竭的病情的惡化和肺功能的下降有著密切的關系。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于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臨床診斷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5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齡42-76歲,平均(64.5±6.0)歲。吸煙患者32例(55.2%),43例(74.1%)合并存在高血壓,15例(25.9%)合并Ⅱ型糖尿病,15例(25.9%)患者既往有過心梗病史。按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心功能Ⅱ級13例(22.4%),Ⅲ級36例(62%),1V級9例(15.5%)。慢性心功能不全診斷標準參照歐洲心臟病學會2008年心力衰竭的診斷指南[1]。
1.2 方法 對符合條件的對象進行肺通氣功能、彌散功能和超聲心動檢查,此項檢查一般安排是在入院后48小時之內和出院之前。在檢查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的執行肺功能的質量控制標準,為了提高檢查的準確性,要在檢查的過程中始終堅持用同一個檢查醫師,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誤差,測定的指標包括以下幾種,測定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I)、FEV1占預計值%、FVC占預計值%、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EF)、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左室射血分數(LVEF)。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進行統計學處理,受試者一般情況以χ±s表示,治療前后均數兩兩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P
2 結 果
2.1 依照美國胸科協會和歐洲呼吸協會指南的診斷標準,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肺功能治療前58例心衰患者中15例為限制(25.86%),15例為阻塞(25.86%),25例為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即同時存在阻塞和限制(43.10%),3例通氣功能正常(5.17%)。心衰患者治療前DLCO占預計值百分比的均值為(70.68±8.52)%,68%患者出現輕度彌散功能障礙。
2.2 治療前后各項肺功能指標及心功能指標的變化 見表1。
3 討 論
肺功能檢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應用研究較少。本研究對象為急性加重心衰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的分析比較,國內外相關研究極少[2]。心衰患者肺血管內壓力增加,肺充血,當血管壓力超過肺血管靜水壓則出現肺間質的水腫,引起肺容積的顯著降低。本研究得到結論,有80.65%心衰患者存在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包括限制性和混合性)。慢性心功能不全發展的過程中肺血管壓力逐漸增大,會出現肺血管壁、肺泡壁及肺間質結構的改變,導致氣道、血管重塑,肺組織順應性降低,到疾病晚期出現不可逆的氣道阻塞。本研究中有15例為阻塞性(25.86%),25例為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43.10%)。治療后FEV1占預計值%從(0.52±0.18)%上升到(0.65±0.22)%,有顯著性差異。心衰患者肺彌散功能的下降主要是因為膜彌散能力下降,這一彌散能力的下降部分可逆,但是部分纖維化導致的功能出現下降,這部分是不可逆的。本研究中68%急性加重期心衰患者治療前彌散功能輕度降低,DLCO從治療前的(70.56±9.48)%上升到(81.20±9.68)%,在治療后患者都有一定的恢復,研究結果與之前的檢查結果相似。肺彌散功能及肺通氣得到一定的改善,大部分心臟衰竭患者都是這樣的,也就是可以說心衰患者的治療效果是可以通過肺通氣和彌散功能來檢驗的,得到大多數患者的積極配合,并且這個方法很簡單,結果具有良好的可重復性。胸部影像學和心臟超聲及血清學檢查可以通過肺功能的方法在心臟衰竭治療的評估方法來填充。
參考文獻
【關鍵詞】 干細胞;心肌梗死;歸巢;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Abstract】 AIM: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 on the homing of CD34+ bone marrow stem cell (BMSC) to myocardium. METHODS: Seventeen adult mongrel dog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4 groups. Group 1 (GCSF and MI, n=5) were treated with 10 μg/(kg?d)×5 d of GCSF injection sc and then myocardial infract operation; group 2 (GCSF and sham operation, n=4), treated with 10 μg/(kg?d)×5 d of GCSF injection sc and sham operation; group 3 (nonGCSF and MI, n=4) were injected with 10 μg/(kg?d)×5 d sc normal saline and underwent myocardial infarct operation; group 4 (nonGCSF and sham operation, n=4) were injected with 10 μg/(kg?d)×5 d sc normal saline and get sham operation. Thoracotomy was performed on the left thorax of each animal and 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was exposed and separated about 1 cm. In group 1 and 3 the separated arteries were occluded for 3 h and then reopened, while the other 2 groups were not treated in this way. Every dogs received catheterizing in right femoral artery into the root of aorta arch and a topmodified pigtail catheter cannulating through left jugular superficial vein into coronary venous sinus. 5 mL blood from each animal aorta and coronary sinus were harvested for two times, in which erythrocytes were lysed. Mononuclear cells were separated with lymphocyte separating solution and CD34+ BMSC were clarified and counted by flow cytometry. Data were calculated and managed with SPSS 10.0 statistical package. RESULTS: The amount of the CD34+ stem cells homing to myocardium in each group were (183.0±9.2)×104/L, (71.1±9.2)×104/L, (82.3±9.5)×103/L and (78.5±9.8)×103/L, respectively. We found after comparing the data of each group that the difference among every group was very significant (P=0.000, respectively) except between group 3 and 4 (P=0.912). CONCLUSION: GCSF could not only vastly mobilize the BMSC into periphery blood, but also could increase the CD34+ stem cells homing to myocardium independent of myocardial infarct.
【Keywords】 stem cell; myocardial infarction; homing;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摘要】 目的:觀察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對CD34+骨髓干細胞(BMSC)在心肌內歸巢的影響. 方法:成齡雜種犬17只,隨機分4組. A組5只:接受10 μg/(kg?d),5 d皮下注射和實驗性心梗;B組4只:接受10 μg/(kg?d),5 d皮下注射和假手術;C組4只:接受10 μg/(kg?d),5 d生理鹽水皮下注射和實驗性心梗;D組4只:接受10 μg/(kg?d),5 d生理鹽水皮下注射和假手術,對每只動物股動脈插管至主動脈根部,左頸淺靜脈插管至冠狀靜脈竇,分別于造型前后抽血5 mL(抽復管),裂解紅細胞,分離單個核細胞,流式細胞儀測定CD34+細胞數,數據分析用SPSS 10.0統計軟件包. 結果:4個實驗組CD34+ BMSC心肌內歸巢數分別為:(183.0±9.2)×104個/L,(71.1±9.2)×104個/L,(82.3±9.5)×103個/L和(78.5±9.8)×103/L,除C,D組之間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912)外,其余各組間均有統計學意義(均為P=0.000). 結論:GCSF不僅能動員BMSC大量釋放入外周血,同時還能增加CD34+ BMSC在心肌內的歸巢.
【關鍵詞】 干細胞;心肌梗死;歸巢;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0引言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已成為第一位致死性疾病,以往認為壞死心肌無法治愈,現在研究發現干細胞能在體內外分化成心肌細胞[1-2],自體骨髓干細胞(bone marrow stem cell, BMSC)能在心梗時得到動員[3-4],并歸巢(homing)到梗死部位分化心肌細胞,然而正常情況下外周血干細胞含量很低[5],遠達不到修復壞死心肌所需要的濃度,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動員骨髓可以使大量BMSC進入外周血,促進其分化成心肌和血管內皮細胞,達到再生和修復作用,很顯然只有歸巢到靶部位的干細胞才有可能分化成心肌和血管內皮細胞,因此干細胞的歸巢決定了心肌的再生. 我們對GCSF能否影響干細胞的歸巢進行了探討.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成齡雜種犬17只,雌雄不限,體質量17.5~24.7(平均21.2±2.2)kg,隨機分為4組,A組(GCSF+MI);B組(GCSF+sham);C組(NS+MI);D組(NS+sham).
1.2方法A組(5只)接受GCSF(商品名惠爾血,麒麟昆鵬公司生產)10 μg/(kg?d), 5 d皮下注射和MI手術;B組(4只)接受GCSF 10 μg/(kg?d),5 d皮下注射和假手術;C組(4只)接受10 μg/(kg?d), 5 d生理鹽水皮下注射和MI手術;D組(4只)接受10 μg/(kg?d), 5 d生理鹽水皮下注射和假手術.
MI手術: 每只動物左側開胸,暴露并分離左冠脈前降支近端約1 cm,阻斷3 h后放開,制作MI模型,MI的判斷用心電監護和心肌聲學造影(圖1~4),對每只動物股動脈插管至主動脈根部(冠狀動脈竇)、左頸淺靜脈插管至冠狀竇,分別于造型前后抽冠狀動脈和冠狀靜脈竇血5 mL(均抽復管),裂解紅細胞,淋巴細胞分離液分離單個核細胞,流式細胞儀(美國BD公司)測CD34+骨髓單個核細胞數.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包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以P
2結果
不同實驗組歸巢前(冠狀動脈竇血)CD34+ BMSC含量和數量比較見表1.
4個組比較后發現在GCSF動員的基礎上發生MI,CD34+ BMSC在心肌內歸巢的數量大大增加,只用GCSF動員而不發生MI的動物(B組)CD34+ BMSC的歸巢數有所降低(P=0.000),而未經GCSF動員組(C,D組)即使發生MI,CD34+ BMSC在心肌內的歸巢數也微乎其微.表1歸巢前冠狀動脈血CD34+ BMAC含量及數量比較
3討論
自體BMSC因不引起免疫排斥反應、取材方便、無倫理學糾紛等特有的優勢在臨床應用中倍受青睞,研究發現急性心肌梗死本身即可引發自體BMSC動員[3,5],使外周血含量增加,促進壞死組織的自發修復,但這種應急性反應所致骨髓動員意義到底多大尚無定論. 本研究顯示單純MI組外周血CD34+ BMSC含量(222±12)×104/L與無心肌梗死組(224±10)×104/L比無明顯差別(P=0.958),兩個組發生歸巢的CD34+ BMSC數也無顯著性差異(82±10)×103/L比(78±10)×103/L(P=0.912),提示單純MI本身對干細胞動員和歸巢的影響不起決定作用.
干細胞向心肌或血管內皮細胞方向的分化首先需要歸巢到心肌內,至于BMSC是如何通過血管內皮遷移到心肌靶部位的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已經有研究發現局部組織以及MI后侵潤的炎性細胞所分泌的活性細胞因子對梗死后心肌再生可能起一定的作用[6-7]. Kuethe等[8]給心肌梗死患者每日應用GCSF 10 μg/(kg?d)共7 d,3 mo后發現患者心室射血分數平均增加40%,Sugano等[9]在實驗性心肌梗死的動物身上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 Fukuhara等[10]研究顯示靜脈應用GCSF后梗死邊緣區BMSC的數量明顯增多、反映心肌再生的肌鈣蛋白重鏈等的基因表達也明顯增多,提示GCSF的作用靶點可能是在BMSC向壞死心肌靶部位的遷移歸巢或是定向分化這兩個環節中. 本研究我們通過精確測定證實,GCSF確實大大提高了CD34+ BMSC在心肌內發生歸巢的程度,所以我們認為GCSF是通過促進CD34+ BMSC在心肌內的歸巢而發揮其促心肌細胞再生作用;經過進一步的對比我們還發現在GCSF動員的基礎上發生心肌梗死的心肌內CD34+ BMSC歸巢的數量遠遠超過沒有發生心肌梗死的心肌,而在未經GCSF動員的心肌內即使發生心肌梗死CD34+ BMSC歸巢的數量也無顯著增加,說明GCSF對CD34+ BMSC歸巢的影響是不受MI干預的.
參考文獻
[1] 張勇,陳如坤. 兔缺血心肌中自體骨髓基質干細胞的治療作用[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6,27:19-22.
[2] Orlic D, Kajstura J, Chimenti S, et al. Bone marrow cells regenerate infarcted myocardium [J]. Nature, 2001, 410:710.
[3] Wright DE, Amj JW, Anjali PG, et al. Physiological migration of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 [J]. Science, 2001, 294:1933-1936.
[4] Satoshi S, Toyoaki M, Hisao I, et al. Mobilizaton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Circulation, 2001, 103:2776-2779.
[5] Orlic D, Kajstura J, Chimentis S, et al. Mobilized bone marrow cells repair the infarcted heart, improving function and survival[J]. Proc Natl Acad Sci, 2001, 98:10344-10349.
[6] Adachi Y, Imagawa J, Suzuki Y, et al. GCSF treatment increases side population cell infiltra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ice[J]. J Mol Cell Cardiol, 2004, 36:707-710.
[7] Parissis JT, Adamopoulos S, Venetsanou K, et al. Plasma profiles of circulating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and soluble 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ntribution to postinfarcte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J]. Eur Cytokine Netw, 2004, 15:139-144(abstract).
[8] Kuethe F, Figulla HR, Herzau M, et al. Treatment with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for mobilization of bone marrow cel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 Am Heart J, 2005, 150:115.
[關鍵詞]節段分析法;胎兒心臟;圓錐干畸形
[中圖分類號] R714.5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15-99-03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i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egmental analysis in fetal heart conotruncal defects
FENG Zhiyi LIANG Jinhua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Heshan People's Hospital,Heshan 5297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in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segmental analysis in fetal heart conotruncal defect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he 18 case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Mar 2011 to Jan 2013 by using segmental analysis of ultrasonography to diagnosis the fetal heart conotruncal defects. Results 18 cases of fetal heart conotruncal defects,prenatal ultrasound diagnosed 17 cases,one case were misdiagnosed. Conclusion Segmental analysis in fetal heart conotruncal defects by ultrasonic examination is systematic and accurate,have momentous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Segmental analysis;Fetal heart;Conotruncal defects
節段分析法(segmental analysis)用來診斷和描述心臟大血管各個節段的結構、位置和相互關系。由于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胚胎學發生機制及病理生理變化復雜,因而節段分析法對胎兒心臟復雜型先天性病超聲診斷尤為重要。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在2011年3月~2013年1月間應用節段性分析法檢查出的18例心臟畸形胎兒,旨在探討節段性分析法在胎兒先心病超聲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產前超聲診斷心臟圓錐干畸形胎兒18例,胎齡20~36周。
1.2 檢查儀器
采用ALOKA 10型彩超診斷儀。二維及多普勒超聲檢查選用C5-1凸陣探頭,選用OB Fetal Echo條件,調節TIB 0.1,MI 0.5。
1.3 檢查方法
先進行產科超聲常規檢查和數據測量,然后應用節段分析法檢查胎兒心臟。主要分析步驟如下。
1.3.1 在獲得胎兒四腔心切面后 (1)稍側動及旋轉探頭,在肝臟的第二肝門區找到下腔靜脈,根據與腔靜脈連接的是右心房、與肺靜脈連接的是左心房。并根據卵圓孔瓣指向的是左心房等特征來判斷心房的位置,并觀察房間隔的結構;(2)具有調節索的心室為右心室,心室內室間隔面光滑的為左心室;還可以結合二尖瓣前葉、三尖瓣隔葉在室間隔的附著點與心尖的距離進行判斷,附著點距心尖較遠的房室瓣是二尖瓣,反之為三尖瓣;二尖瓣開放指向左心室,三尖瓣開放指向右心室,以此來確定左、右心室;(3)探頭稍向頭側傾斜可顯示左室流出道,根據主動脈主干較長、向上延伸分出3支頭頸部血管后,主干繼續前行與降主動脈相連的特征判斷主動脈,并觀察主動脈瓣口與二尖瓣之間是否纖維連接。
1.3.2 在獲得胎兒三血管切面后 (1)探頭稍向頭側傾斜及逆時針旋轉,根據走行不遠出現分叉的是肺動脈,并且顯示左、右肺動脈及動脈導管結構;(2)探頭繼續向頭側傾斜及逆時針旋轉,獲得右室流出道、肺動脈瓣口及肺動脈主干,觀察肺動脈瓣口與三尖瓣之間是否肌性結構(肺動脈下圓錐)。
在胎兒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間平移及旋動探頭以獲得系列連續切面,根據主動脈、肺動脈的出現次序,主、肺動脈瓣口的位置及其與心室流出道的交叉連接關系,著重觀察圓錐干部位的正常特征:肺動脈瓣與三尖瓣肌性連接,主動脈瓣與二尖瓣纖維連接。
根據獲得的所有基本切面及系列連續切面中進行節段性分析,判斷靜脈、心房、心室及大動脈的位置與連接關系,并觀察室壁運動及心包有否積液等情況。
2 結果
應用節段分析法超聲檢查出心臟圓錐干畸形胎兒18例,其中17例產前超聲均準確提示為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圓錐干畸形,包括法洛四聯癥6例、完全性大動脈轉位4例、肺動脈瓣閉鎖伴室間隔缺損2例、大動脈轉位型右室雙出口2例、單心室伴大動脈異位的復合心臟畸形1例、法洛五聯癥1例、可疑永存動脈干1例。其中1例產前超聲提示室間隔缺損,產后超聲證實合并有右肺動脈異常起源于升主動脈。產前診斷圓錐干畸形胎兒均作引產處理。
3 討論
先天性心臟病的節段分析法于1964年由美國哈佛醫學院病理學教授Van Praagh等提出,1976年Anderson等在Van Praagh的分段診斷概念的基礎上,基于二維超聲技術的發展提出以病理形態為依據,對節段分析法作出進一步修正。早年節段分析法主要用于先天性心臟病的病理解剖學診斷,后普遍應用于先心病的影像學診斷。由二十世紀初開始,國內諸多學者開展了應用節段分析法診斷胎兒先天性結構性心臟病的臨床應用研究[1-2]。并且隨著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技術的發展[3]及其較二維超聲心動圖的獨特優勢[4],亦推動了胎兒心臟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節段分析的研究。國內李婷[5]等研究表明,空間-時間相關成像技術能夠在維超聲的基礎上更為直觀地顯示胎兒心臟各結構間的位置關系,并能顯示一些傳統二維超聲心動圖難于顯示或不能顯示的結構,為胎兒心臟的檢查提供更多的診斷信息和新的視角。
心臟胚胎發育的演變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當心臟大血管內部結構、各節段位置及連接關系等發生異常時,可導致一系列復雜的心臟畸形[6]。其中圓錐干畸形約占先天性心臟病的16%,其中包括法洛四聯癥(TOP)、大動脈轉位(TGA)、右室雙出口(DORA)、永存動脈干(PTA)等先天性的心臟畸形。大部分胎兒均臨床預后不良,因此在有生機兒(28周)前準確診斷圓錐干畸形在臨床上尤為重要。本研究回顧性分析18例胎兒心臟圓錐干畸形,探討節段分析法在胎兒心臟檢查中的步驟及技巧,以提高胎兒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的超聲確診率。四腔心切面極易獲得,有報道孕19周后顯示率達95%以上[7],在四腔心切面是顯示心房、心室位置及連接的重要切面,在此基礎上傾斜及旋轉探頭,能顯示左、右室流出道的發育及心室與大動脈順序連接,判斷心室與大動脈位置及連接關系(圖1)。在三血管切面上旋轉探頭所得系列連續切面,觀察右室流出道、肺動脈干及左右肺動脈結構,觀察右室與肺動脈的連接(圖2),能明顯提高胎兒心臟圓錐干畸形如法洛四聯癥。心室雙出口等的超聲診斷準確率,這與國內裴秋艷等[8]研究結果相近。
圖1 左室流出道長軸切面,顯示左心室與主動脈的連接關系
圖2 大動脈短軸切面,顯示右心室與肺動脈的連接關系
在胎兒四腔心、三血管切面間平移及旋動探頭以獲得系列連續切面,根據主、肺動脈動脈的出現次序,主、肺動脈瓣口位置及其與心室流出道的交叉連接關系,對于判斷心室與大動脈的位置及連接關系,顯示圓錐干畸形的結構特征尤為重要(圖3)。本組資料中8例心室大動脈位置及連接異常的胎兒心臟圓錐干畸形均得到明確提示。6例法洛四聯癥及3例伴有肺動脈狹窄的右室雙出口及單心室胎兒病例中發現,狹窄的右室流出道及肺動脈內流速增高不明顯(圖4),這與國內周永昌等[9]研究結果相符合。1例產前超聲提示室間隔缺損,產后超聲證實合并有右肺動脈異常起源于升主動脈。肺動脈異常起源是一種極為罕見的胎兒心臟畸形,由于異常起源的右肺動脈細小,亦無嬰幼兒期肺動脈高壓聲像表現,因此在胎兒期更難于顯示。本研究認為在三血管切面平移及旋動探頭細致觀察肺動脈干及左、右肺動脈的發育情況,當右肺動脈顯示不佳時應注意有無合并此種心臟畸形疾病的可能。
圖3 單心室,右室雙出口,主動脈及肺動脈平列走行
圖4 法洛四聯癥,PV約1.6 m/s
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超聲診斷實質是明確每一心臟節段的解剖狀況,確定各心臟節段之間的序列和連接關系,因
(下轉第頁)
(上接第頁)
此應用節段性分析法能夠對大部分胎兒心臟圓錐干畸形可作出比較準確的產前診斷。本組18例圓錐干畸形胎兒中17例得到明確提示,1例誤診,敏感性達94.4%以上。由于除了部分胎兒心臟圓錐干畸形(例如干下部室間隔缺損、輕型法洛四聯癥)可選擇出生后進行心臟手術矯治,大部分圓錐干畸形的心臟手術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產前超聲明確診斷圓錐干畸形的可考慮選擇性終止妊娠,降低家庭社會負擔,對于妊娠篩選及產后干預有重要臨床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幼峰,黃勇,張岳燦,等.胎兒心臟的節段性分析法檢查[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00,11(1):17-19.
[2] 韋國雄,嚴坤,梁均強,等.節段分析法在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超聲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12,10(2):123-126.
[3] 范莉,顏紫寧.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的發展與應用現狀[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8,6(6):794.
[4] 鐘永鳳,于秀英,李玉宏.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的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J].中國心血管病研究,2008,6(6):551.
[5] 李婷,蔡愛露.空間-時間相關成像技術在胎兒心臟畸形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醫學影像雜志,2012,23(6):401-403.
[6] 鐘小麗,黃仰華.利用三維超聲經之血管氣管平面診斷胎兒心臟畸形的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3):118-119.
[7] Shultz SM,Pretorius DH,Budorick NE.Four-chamber view ofthe Fetal Heart: emonstration related to menstural age[J].J Ultrasound Med,1994,37(13):285-289.
[8] 裴秋艷,趙耘,姜玉新,等.胎兒心臟連續掃查方法在產前診斷圓錐干畸形中的意義[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6,15(8):605-608.
關鍵詞:新型超低摻量防凍劑;混凝土工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 TU5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各種新型的建筑技術和材料都一一被發明來供我們提升自身的建筑施工能力,其中在混凝土的使用當中,新型超低摻量防凍劑的發明極大的方便了我們的生產實際。
1新型超低防凍劑混凝土強度的發展規律
我國針對這一點已經做過了很多的實驗研究,2006年5月~2007年1月,分別在5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份采用室外自然養護的方法養護FH混凝土,哈爾濱室外的自然氣溫最高時達34℃,最低時達-36℃,其中10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作為重點來考察防凍劑在實際氣候環境中的實體強度發展規律。同時,在9月、10月和11月、12月,分別采用傳統早強劑、防凍劑進行平行試驗研究,作為對比件。
新型防凍劑(FH)的試驗摻量為0.5%~1.5%,混凝土配合比與原材料按GB8076《混凝土外加劑》與JC475《混凝土防凍劑》規定進行,其中水泥分別采用了天鵝牌P·O42.5水泥、海螺牌P·O42.5水泥、盤固牌P·O32.5水泥、天山牌P·C32.5水泥、國家外加劑檢測用基準水泥、美國RIVERSIDEASTMPⅡ-Ⅴ水泥。試驗測試了混凝土的早期、中期、后期、長期抗壓強度,由于時間受限的關系,最長齡期為180d。以下是不同氣候條件下試驗結果。
由圖1~圖7各個月份的FH混凝土強度發展規律可以看出:
(1)在5月、8月自然環境正溫條件下,摻FH混凝土強度持續增長,早期強度發展速率較快,28d后強度仍然增長,其中8月份由于環境氣溫的提高,混凝土的1d、3d、7d早期強度明顯高于5月份混凝土同齡期強度;隨著FH摻量由0.5%提高至1.0%,混凝土的各齡期強度也有所增長,平均約提高5%~10%,說明摻FH混凝土在正常條件下有早強與增強的性能。
(2)進入9、10月份,隨著哈爾濱市外界環境氣溫的逐漸降低,混凝土的各齡期強度相對于5月、8月FH混凝土同齡期強度也有所降低,但混凝土的強度仍持續增長,從FH與H型早強劑混凝土各齡期強度進行對比的結果來看,其早強性能優良,0.5%的FH摻量與普通早強劑2.0%摻量的早強效果相近,并且中長期強度發展速率好于H型早強劑。
(3)進入11月份,哈爾濱的日最高與最低氣溫均在0℃以下,進入全負溫天氣,自然養護FH混凝土也轉為負溫混凝土。從強度發展規律來看,在低負溫下條件,FH負溫混凝土f3、f7早期強度發展迅速,后期隨著氣溫的逐漸降低,強度發展速率有所減緩,但仍持續增長。與4.0%摻量W型傳統防凍劑負溫強度發展相比,兩者在各齡期強度相近,說明摻1.0%FH防凍劑與摻4.0%W型防凍劑在最低溫度為-10~-12℃條件下的防凍效果相近。
(4)12月份,隨著養護環境氣溫的進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強度發展速度也進一步放緩,各齡期的強度降低幅度較大,FH防凍劑1.0%摻量時混凝土已不足以抵抗最低氣溫為-16℃~-20℃的負溫凍結,因此后期強度也發展較慢,并會有一定程度的強度損失。
(5)從中國外加劑檢測用基準硅酸鹽水泥與ASTMPⅡ-Ⅴ硅酸鹽水泥的負溫試驗結果來看,ASTMPⅡ-Ⅴ硅酸鹽水泥的強度明顯高于中國硅酸鹽水泥的強度,說明ASTMPⅡ-Ⅴ硅酸鹽水泥的早期活性較高,但兩種水泥配制的FH負溫混凝土,其強度發展速率均接近。
(6)從以上的7個月份的FH混凝土自然養護強度發展規律來看,FH防凍劑與各類水泥的適應性良好,在正溫與負溫下強度能夠持續增長,沒有受氣候條件變化的影響而產生強度發展異常現象;在與傳統早強劑和防凍劑的對比試驗中,FH新型防凍劑采用1/4的傳統防凍劑和早強劑摻量時,均取得與高摻量防凍劑或早強劑相當的技術效果,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2摻FH防凍劑混凝土工程應用
針對摻FH防凍劑混凝土在工程上的應用結論以前主要有以下四點:(1)FH新型超低摻量防凍劑均具有極大地降低冰點作用,當FH-N溶液濃度為22.2%時,液相冰點可達到-44.1℃,FH-C溶液濃度為19.56%時,液相冰點可達到-45℃,其冰點效率約為NaCl的1倍,NaNO2的6倍。(2)FH新型超低摻量防凍劑在混凝土中的適宜摻量范圍為占水泥質量的0.2%~2.0%,根據氣溫環境的不同.(3)在正溫養護條件下,FH防凍劑具有早強與增強的性能,當摻量由0.2%向2.5%逐步提高時,其混凝土強度呈現增長的規律,混凝土的1、3d早期強度將提高至110%~150%,28d強度提高至110%以上;當FH摻量提高至2.5%以后,由于會影響混凝土的工作性,不適宜單獨作為早強劑或防凍劑使用。(4)FH新型超低摻量防凍劑在0·2%~2·0%摻量范圍內,R28、R-7、R-7+28、R-7+56抗壓強度比指標根據使用溫度的不同,均達到JC475-2004《混凝土防凍劑》標準要求,其它物理力學性能通過試驗也證明均符合標準要求,可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型防凍劑在混凝土工程冬期施工中應用。
2006年11月份~2006年12月份,摻FH防凍劑混凝土在哈爾濱醫大某工程中進行應用,下面就FH新型防凍劑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哈爾濱醫大某工程地下3層,地上42層,基礎底板尺寸為78m×53m,厚度分別為2.6、2.0、1.5m,屬大體積混凝土,混凝土等級為C30P8,混凝土施工日期為2006年11月20日~2006年12月10日,屬于負溫混凝土冬期施工??紤]到大體積混凝土溫控與防裂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了降低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摻合料的使用量、摻用超緩凝劑等相關措施來降低混凝土內部水化熱,混凝土的驗收齡期為56d。其中Ⅱ區2m厚底板部位的混凝土摻加劑FH新型混凝土防凍劑與緩凝泵送劑,施工期間環境氣溫-5~-18℃。施工期間,采用入模前的混凝土直接成型,進行標準養護與自然環境氣候下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強度發展規律如圖8~圖10。
由圖8~圖10負溫混凝土試件的強度數據可以看出,FH防凍劑混凝土在負溫下強度能夠持續增長,-10d與-28d轉正溫養護后,強度與標養28d強度相比,均沒有損失,說明FH防凍劑在混凝土中起到了抗凍效果。
由于小試件與大體積混凝土結構實體表面系數相差較大,小試件的強度發展速率較結構實體相關較大,-90d時只達到設計強度的55%,但從圖9中可以看出,雖然當時環境養護最低氣溫達到近-20℃,但混凝土的強度仍然持續增長。上述工程實例表明,摻FH新型超低摻量混凝土防凍劑混凝土,其在負溫環境下,強度持續增長,轉正溫環境后,強度仍持續增長,-7+28d~-7+56d期間,均可以達到設計強度。通過后期對混凝土結構實體的檢測與監測,混凝土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結語
(1)FH新型超低摻量混凝土防凍劑在低溫與常溫條件下,對混凝土起到早強的作用,可在春秋時節低溫環境下作為早強劑使用,其摻量為0.05%~0.5%。
(2)FH新型超低摻量混凝土防凍劑可在0~-15℃氣溫下使用,可提高混凝土的防凍性能,其摻量小于1.5%;與傳統防凍劑相比,摻量降低幅度較大,無氯、微堿。
(3)工程實踐表明,摻FH防凍劑混凝土在負溫環境下強度持續增長,滿足連續施工的要求;一旦環境氣溫轉為正溫后,其強度仍持續增長,最終達到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朱廣祥,等.新型超低摻量混凝土防凍劑的研究與開發[Z].鑒定資料,2007.
[2]朱廣祥,等.新型超低摻量混凝土防凍劑[J].低溫建筑技術,2008,(1).
[3]儲正相,等.新型超低摻量混凝土防凍劑水化機理分析[J].低溫建筑技術,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