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書香文化工作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信息資源;資源共享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3-0116-01
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的發展,信息資源共享工作已成為縣級圖書館服務工作中的重要目標。為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實現資源共享是圖書館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信息資源共享建設的意義
在數字計算機出現之前,資源共享僅限于印刷型文獻為主的館際互借、書本目錄的交換等。在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資源共享也產生了新的含義:圖書館采用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存貯、檢索和傳遞,快速為全社會的用戶提供他們所需的本館或其他館的文獻信息資料,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
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用戶對信息資源的需求方式及內容也產生了根本變化,不再滿足單一的館藏信息,而是迫切需要內容新穎、全面、形式多樣、來源廣泛的信息服務。就縣級圖書館而言,傳統的信息資源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呈現狹窄、單一的特點。那么,將各館館藏資源加以建設與整合,創造出資源互補、資源共建共享、共同發展的和諧工作方式,讓共享策略順應社會發展潮流,使其向多元一體、智能、專業方向發展,這不僅是共享信息傳播渠道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信息資源共享從低級水平向高級水平演變的關鍵。
二、實現資源共享的舉措
(一)實現資源共享的成功要素之一則是需要相關部門的重視
將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納入政府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以此促進資源共享的建設。由于圖書館是公益事業,先期的投入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各級領導部門和管理人員要提高認識,從長遠利益出發,重視、支持這一事業。
(二)加強合作、形成圖書聯盟,強調特色資源建設
資源共享已是當今行業的一個重要課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館應該根據自己的特點,準確定位,集中優勢,發展重點,建設特色資源,保證其系統性、新穎性和權威性,形成自己的特色館藏。加強館際間的合作和聯盟,這也是發展資源共建共享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加強不同圖書館之間的橫向聯系與縱向協調,構成相輔相承的服務體系,才能滿足不同讀者群體的需求,有效地促進圖書館共享事業的發展。
(三)提高館內人員技術素質
在當今的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基本實現了工作手段自動化、工作標準化、信息服務網絡化,為此,圖書館工作人員僅有圖書情報專業知識或僅有計算機網絡技術,都無法適應新的工作環境,這就需要加強自身建設,不僅要掌握廣博的專業知識,又要掌握計算機技能 ,給讀者最充分的人文關懷,從而勝任網絡環境下的圖書管理工作,使資源共享工作順利進行。
三、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對縣級圖書館發展的影響
建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對縣級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共享網絡的建立,匯集了社會各界力量,整合資源、優勢互補、調入共用、成果共享,使縣級圖書館的館藏與服務工作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一)發揮信息資源服務中心的作用
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開展,滿足了群眾對信息的需求,整合資源,開展協作,互利互惠,共建共享,是共享工程的最終目的。結合縣級館的實際,采取通過互聯網、局域網、衛星、光盤等方式傳輸數字化資源。把共享工程服務點與圖書流通站服務融為一體,讓數字資源和紙質資源同時走進農村、走進社區、走進軍營、走進學校、走進家庭。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能看得到、用得上文化共享工程資源,真正分享文化共享工程所帶來的福祉。
(二)發揮提供人才中心的作用
文化共享工程是一項依托現代信息技術的文化工程,具有較高的技術含量,因此,培養和造就一支適應共享工程建設的高素質人才隊伍,是縣級館義不容辭的責任。舉辦培訓班、業務講座、聽取專家報告、進行學術研討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對基層館員及時培訓,夯實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基礎,為圖書館事業的持續發展及共享工程建設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發揮傳輸技術中心的作用
作為傳輸中轉站的縣級圖書館,通過互聯網和衛星傳輸等手段接收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后,要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將資源傳輸到基層,為廣大群眾提供公益,使信息資源輻射廣,受眾面大,全方位實現信息資源在全國范圍內的共建、共享、共用。創造共享工程的服務品牌,充分發揮共享工程的社會效益和資源優勢,讓廣大人民群眾都能享受共享工程這道豐富的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