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冬至海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從今年4月開始,上海實行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費率浮動制度,將保險費率與機動車輛的安全行駛記錄、保險理賠記錄掛鉤,在固定保費的基礎上實行費率上下浮動。
所謂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是指車主在使用車輛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后,必須支付的賠償金由保險公司根據合同給付的一個險種。過去,機動車第三者責任險實行的是無差別的費率,也就是說,不論車輛和駕駛員的行車安全狀況、保險理賠記錄如何,其保險費率都是一樣的。
揚子晚報
據新華社報道,近日,青島市大菱鲆(多寶魚)養殖協會、萊州市大菱鲆養殖協會等組織當地多寶魚養殖戶,質疑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檢測報告的三大疑點:檢測標準明顯高于國家規定;對多寶魚的市場準入標準要高于其他水產品;對外公布的結果中將三種允許限量使用的藥物列為禁用藥物。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王龍興昨天說,上海是在長期運用危險性因素評價體系對水產品安全進行跟蹤的基礎上才得出結論的。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采用的標準完全符合國家規定,其結論也不是要求市場禁止銷售多寶魚,而只是發出“預警式警示”。
王龍興說,對于遭受重大損失的多寶魚養殖戶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食品監管部門的最高準則是維護社會公眾健康,因此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舉措是完全合情合理的,他們將積極應對養殖戶質疑。
[新聞鏈接]
支付寶自動還信用卡的關閉操作步驟為:
1、進入【信用卡還款】頁面,然后點擊想要取消自動還款的銀行卡;
2、再點擊右上角【管理】,點擊【自動還款】,選擇【取消自動還款】即可。
此外,刪除信用卡,代扣不會失效,但會代扣失敗。因為沒有已存卡郵箱,銀行不會再發起賬單查詢,也不會再向還款插入賬單數據。可以再添加卡后進入【自動還款管理】取消。
(來源:文章屋網 )
1.農業防治①及時清園、曬土及土壤消毒。通過日光暴曬消滅在土壤中越冬的蟲卵。土壤消毒重點是苗床,可用電熱消毒,即用電熱線溫床育苗時,播種前升溫到55℃,處理2小時;使用甲醛、棉隆(必速滅)、福美雙、多菌靈等藥劑處理。大面積土壤消毒最好是在高溫季節,棚室拉秧后利用日照消毒。②盡量選用抗病蟲蔬菜品種。應根據當地的生態條件,針對性的選用抗病蟲品種,發揮抗病蟲品種的作用。如番茄品種雙抗2號可抗葉霉病,毛粉802可抗蚜蟲,黃瓜品種中較抗白粉病的有津研2號、4號和6號,津春4號可兼抗枯萎病、霜霉病和白粉病。③搞好種子處理。種子處理的方法有干熱處理、溫湯浸種、藥劑浸種、藥劑拌種等。如防治番茄早疫病,茄子褐紋病可用0.3%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30分鐘或用退菌特600倍液浸種20~30分鐘,撈出后用溫水沖洗5~6次。④科學合理的耕作制度。如實行用地與養地的綜合體系,合理輪作、間作、套作。長期連作會導致作物產生自毒作用,如黃瓜、豌豆、大豆、番茄自毒作用較強,一般連作易引起土傳病害加重。輪作時禁止相同科、屬的作物輪作,協調用地與養地的關系。大蒜、小蔥根系分泌物質具有殺菌作用,可在休閑期種植小蔥、大蒜。⑤培育壯苗,減輕病蟲危害。采取的措施有:異地或客地育苗。護根育苗,可采用營養缽、穴盤、營養土育苗等。加強苗期管理,提高幼苗的抗病抗蟲能力,移栽時淘汰弱病苗,保證壯苗定植。⑥推廣嫁接防病技術。嫁接育苗主要是預防土傳病害,增強植株的長勢,提高抗寒、抗旱能力。如用黑子南瓜等做砧木嫁接,防治黃瓜枯萎病;用葫蘆、超豐F1等做砧木嫁接西瓜,防治枯萎病;用云南野茄、山西野茄等做砧木嫁接,防治茄子黃萎病。
2.生態防治合理調控設施環境,使之不利于病害的生長,有利于蔬菜的生長從而達到防病高產的目的。①保護地土壤溫濕度和空氣濕度調控。利用保護地的特殊環境,采用放風、閉棚等措施來調控溫濕度。覆蓋地膜,加強通風可提高土壤濕度,降低空氣濕度。加上充足的光照、科學的通風透氣等措施,不打藥或少打藥就可控制多種病害發生為害。如高溫殺菌抑菌,黃瓜棚變溫管理,可控制霜霉病蔓延等。②保護地內氣體調控。保護地蔬菜有機肥不足時,可施二氧化碳肥。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應打開通風口使空氣流通,把保護地內的有毒氣體如氨氣、乙烯、二氧化硫等放出去。③光照的調控。根據作物生長的不同時期,適時揭棚進行光照調控。
3.物理防治①利用溫度如溫湯浸種、高溫土壤消毒等措施。如用50~55℃溫水進行溫燙浸種10~20分鐘,可殺死粘附在種子表面的病菌。②根據害蟲具有特殊的趨性誘殺害蟲。如用黃板誘殺粉虱、斑潛蠅和蚜蟲等。③人工捕殺。在田間農事操作時發現蔬菜上害蟲所產的卵及剛孵化的幼蟲應及時摘除。
4.生物防治包括保護利用自然天敵,人工養殖釋放天敵,從外地引種利用及施用生物制劑等。目前比較成功的生防技術較多,如釋放麗蚜小蜂防治溫室白粉虱,廣眼蜂防治棉鈴蟲、菜青蟲等害蟲;用Bt乳劑、青蟲菌等防治各類鱗翅目幼蟲;用瀏陽霉素防治各種害螨;阿維菌素防治各種害螨、斑潛蠅、小菜蛾、菜青蟲等害蟲;用農抗120防治各種蔬菜白粉病、炭疽病、西瓜枯萎病;用83增抗劑防治茄果類蔬菜病毒等。
5.化學防治由于在保護地蔬菜上病蟲害種類多、為害重,化學農藥使用量大,如果用藥不合理,不僅影響防治效果,而且增加蔬菜上的農藥殘留,危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冬春季保護地使用化學農藥應注意以下幾點:
(1)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品種,嚴禁在蔬菜上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藥。
(2)根據保護地蔬菜病蟲害發生情況盡量少用藥或不用藥。常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的托布津和防治銹病、霜霉病和葉斑病的百菌清,整個生育期最多用藥次數不超過3次,最后1次用藥時間距采收應大于15天。用于防治害蟲的敵百蟲、辛硫磷和溴氰菊酯等農藥,全生育期最多用藥次數也不能超過3次,最后1次用藥時間距采收應大于7天。
另外,從某些角度來看,如果倒入水杯里的水溫度太高,不僅喝起來燙嘴,還會造成能量的浪費。雖然沒有多少,但是就這么直接浪費掉也很可惜。
那么有沒有一種能夠長時間進行保溫或者保冷的水杯呢?別擔心,其實還真有這么給力的產品。
現在國外的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就出現了一款名叫Muggino的智能保溫杯,其可以讓水杯里面的水或飲料始終保持最佳的溫度,甚至要什么溫度可以自己調節,當然還有一個附加功能是可以為用戶的智能手機充電。
說白了,Muggino是一款可以自供電的水杯,它能夠將杯中飲料的溫度設置在我們需要的溫度內,讓保溫或保冷的時間更長。
神奇的是Muggino還可以將熱水的熱能轉化為一部分的電能存儲起來,用于繼續加熱或者保冷(用戶可以通過手機 APP來對溫度進行更為細致的調節,非常人性化)。Muggino可以進行觸控操作,比如你輕觸把手兩次,紅燈就會亮起,表示正在加熱。而輕觸三下的話藍燈就會亮起,表示正在制冷,如果是綠燈的話那就意味著杯內的飲料溫度達到了設定的合適溫度。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在APP中設定好自己對溫度的需求。這樣在將飲料倒入Muggino后,內置的溫度傳感器就會立刻測量出當時的溫度,并且與我們設定好的溫度相比較,如果溫度高于設定的溫度,Muggino就會把多余的熱量保存在內置的電池中,而如果溫度低于設定的溫度,則會啟動電能來為飲料加熱,直到達到我們設定好的溫度為止。
【關鍵詞】主變差動保護裝置;35KV;誤動;整改
0.概述
2010年以來,海南電網內使用的M型主變差動保護裝置多次因為和應涌流、電壓恢復性涌流、區外故障恢復等原因出現誤動情況。經送河南許昌開普電氣檢測研究院(國家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進行動模試驗及電磁兼容試驗,發現該保護裝置邏輯存在缺陷。
1.試驗模型及動作行為分析
把現場運行裝置A(以下簡稱老裝置)拆回和32位新裝置B(以下簡稱新裝置)按照試驗模型進行了變壓器空投試驗、手合故障變壓器、和應涌流試驗、區內金屬性故障、區外金屬性故障、變壓器經過渡電阻短路、區外轉區內故障試驗、線路故障試驗、TA斷線試驗等項目的動模試驗。
主變差動保護裝置試驗定值(35kV Y/D-11變壓器)
主變差動保護裝置軟壓板投退設置
動模試驗結束后,按照《南方電網繼電保護通用技術規范》要求對裝置進行了3項電磁兼容試驗:
GB/T 14598.13-1998規定的Ⅲ級1MHz和100kHz脈沖群干擾試驗(第一半波電壓幅值共模為2.5kV,差模為1kV)。
GB/T 14598.10-2007規定的嚴酷等級為A級(4kV)的快速瞬變干擾試驗。
GB/T 14598.18-2007規定的線對地開路電壓為2.0kV、線對線開路電壓為1.0kV的浪涌抗擾度試驗。
除下述項目外,其余項目保護裝置均正確動作。下面僅對不正確的動作情況進行分析。
1.1和應涌流試驗中的誤動作
在和應涌流試驗中,模擬系統和試驗變壓器在正常狀態,空投另一臺并聯運行變壓器。經試驗,發現差動保護裝置出現過“比率差動”跳閘。見圖1的RTDS的錄波波形。
經分析發現,保護裝置基波采樣值及2次諧波采樣值準確無誤,2次諧波閉鎖邏輯無誤,保護定值合理。根據RTDS的錄波波形分析后發現,此次動作是由于B相電流超過啟動定值并且2次諧波比率小于定值,而A相和C相電流雖然2次諧波比率大于定值,但因為基波沒有達到“無流門檻”而沒有參與閉鎖,故最后保護裝置動作。
此次誤動作是由于“無流門檻”太高而造成的誤動作。2次諧波閉鎖邏輯是:3相分別判斷基波電流是否大于“無流門檻”,在基波電流大于“無流門檻”的前提下,計算2次諧波是否大于閉鎖定值,大于閉鎖定值就閉鎖3相,即任意一相滿足“基波電流大于“無流門檻””并且“2次諧波大于閉鎖定值”的條件,其它相有滿足比率差動動作條件也不出口。M型主變差動保護裝置的“無流門檻”=“比率差動起動電流”。從此次誤動作的情況分析,該“無流門檻”值過高,造成保護裝置誤動作。
1.2保護動作跳2側斷路器但無信號
在反復重合閘合閘的試驗過程中,出現過主變差動保護裝置A出口跳閘但無信號的現象,其中1次RTDS記錄的波形如圖2所示。
在該試驗中,主變差動保護裝置A出口跳閘,而主變差動保護裝置B未出現出口跳閘,分析如下。
在《微機變壓器保護裝置通用技術要求》(GB/T 19262-2003)中要求差動速斷保護的動作時間不大于20ms,主變差動保護裝置A為達到此要求,保護裝置內部是這樣的過程:保護啟動后10ms,保護裝置用半波富氏算法對保護啟動后10ms窗口內的數據進行計算,如果大于差動速斷定值,就預出口跳閘繼電器,但不產生信號,然后在保護啟動后20ms時,用全波富氏算法對保護啟動后20ms窗口內的數據再次進行計算,如果不大于差動速斷定值,就收回預出口的跳閘繼電器,如果大于差動速斷定值,就保持出口繼電器,并且發出保護動作信號。而主變差動保護裝置B為近年來新設計的保護裝置,其CPU為32位(老裝置為8位CPU,運算速度較慢),并且是根據GB/T 14598.300-2008《微機變壓器保護裝置通用技術要求》設計的程序,其對110kV及以下的保護裝置的差動速斷保護的動作時間的要求是不大于30ms,較老標準延長了10ms,故新裝置沒有用半波富氏算法進行預出口跳閘繼電器的過程,而是直接在保護啟動后20ms時,用全波富氏算法對保護啟動后20ms窗口內的數據進行計算。
保護裝置A在保護啟動后10ms是如果遇到某相非周期直流分量較大或/和CT有暫態飽和的情況,即使勵磁涌流的基波幅值沒有達到差動速斷動作值,保護裝置A在保護啟動后10ms時用半波富氏算法得到的差流值這次大于差動速斷值,使保護裝置預出口(半波富氏算法無法過濾非周期直流分量,誤差較大)。但在保護啟動后20ms時用全波富氏算法得到的差流值未達到動作值,故收回繼電器,并且沒有發出任何信號。保護裝置B無10ms是的預出口過程,所以沒有出口。
1.3斷線閉鎖問題
經RTDS模擬及裝置算法分析,裝置在CT斷線的算法上存在數據窗口過長而無法準確判斷CT斷線的問題。
2.整改
根據動模試驗結果分析對保護裝置進行了如下整改:
(1)修改差動保護程序,將主變差動保護裝置的“無流門檻”=“比率差動起動電流”改為“無流門檻”=“0.1倍額定電流”。但在此次試驗中發現采用此無流門檻在某些時候會出現保護動作慢的問題。據此將無流門檻改為=0.2倍額定電流,在避免誤動和動作慢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點。
(2)修改差動保護程序,去掉差動速斷中在啟動后10ms時用半波富氏算法進行預出口跳閘繼電器的過程。
(3)修改差動保護程序中CT閉鎖比率差動的程序,使保護裝置閉鎖比率差動更加可靠。
該保護裝置邏輯程序修改完成后再次按照上次試驗模型進行試驗驗證,經過測試修改后的邏輯正確,保護裝置動作正確。 [科]
【參考文獻】
[1]微機變壓器保護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GB/T 14598.300-2008.
[2]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產品動模試驗DL/T 871-2004.
1 執法現況
1.1 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的執業要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許可及人員資格管理辦法》、《上海市母嬰保健條例》、《上海市母嬰保健專項技術及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管理辦法》、《上海市節育手術和終止妊娠技術服務基本標準》等法律法規的要求,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應取得醫療機構所在地的區級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證》(《許可證》),每年須校驗,從業人員應為婦產科醫師并取得執業所在地的區級衛生行政部門核發的相關項目的《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合格證書》),每3年須驗證。
1.2 區內醫療機構母嬰保健技術開展情況
區內共有33家醫療機構取得《許可證》可開展節育手術和終止妊娠技術,其中三級綜合性醫療機構1家,二級綜合性醫療機構5家,二級專科醫療機構1家,一級綜合性醫療機構26家。2006年監督檢查和校驗審查發現,2家取得《許可證》的一級醫療機構已不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1家二級醫療機構及1家三級醫療機構使用未取得《合格證書》的婦產科醫師從事節育手術和終止妊娠技術;7家醫療機構手術量達不到規定要求。
1.3 未經核準擅自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查處情況
區內共有11家綜合性民營醫院,均由于未取得《許可證》,不能開展節育手術和終止妊娠技術。但在2006年內共受理該類民營醫療機構未經核準擅自開展母嬰保健技術的投訴舉報6起,涉及5家綜合性民營醫院,立案處罰4家。
2 存在問題及原因
2.1 核準的醫療機構工作量不達標
由于街鎮合并導致有些一級醫療機構重組或合并,使得原各持有《許可證》的2家醫療機構僅在一處開展節育手術和終止妊娠技術。另有農村地區因房屋動遷,人口遷移,使得原有一些鄉鎮衛生院完成不了每年200例的手術量。2.2 擅自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
區內綜合性民營醫療機構中,婦科大多為主要臨床科室,硬件投入相對較大,醫師配置相對較多,在日常的診療活動中也吸引了不少病人,但均無資質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由于手術設備簡單、操作容易、外來人口就醫意識等原因,有的民營醫療機構在利益的驅動下擅自開展母嬰保健技術。由于處所隱蔽且在非工作時間開展服務,查處較困難,估計實際發生數大于查處數。
2.3 法制意識淡漠
檢查中發現醫療機構的管理人員對醫師應持有有效《合格證書》從事母嬰保健專項技術服務還不甚了解,有些婦產科執業醫師特別是來自外省市的醫師,認為持有外省市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就可在上海市開展母嬰保健技術,更有甚者以為該類手術是最基本的婦產科手術,人人都有資格做。由此可見,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和執業醫師對衛生法律法規學習不夠,造成醫療機構或醫師的執業行為不規范。
3 建議與對策
3.1 放寬準入標準
《上海市母嬰保健專項技術及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服務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九條中規定,節育手術和終止妊娠技術原則上均納入政府辦基本醫療服務主體框架內,對2005―2007年的設置布點實行拆一補一,動態調整。民營醫療機構為非政府辦醫療服務,故均無資格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但是在執法中發現,有些經核準取得《許可證》的醫療機構不開展服務或服務量達不到要求。建議在區內服務點數不變的情況下,拿出一定名額對民營醫療機構開放,并引入競爭機制。
3.2 樹立誠信體系
醫療機構應加強內部管理,定期組織管理人員及醫療執業人員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從而增強法制意識,做到依法行醫。民營醫療機構應按照核準的項目開展醫療服務,不得擅自開展母嬰保健專項技術,在規范執業的同時樹立誠信,以利在今后的競爭中獲得優勢。
3.3 嚴懲無證行醫
關鍵詞:冬季施工; 養護; 臨界強度; 抗壓強度; 抗拉強度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inter, and through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example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in winter construction to take measures and heat preservation measures.
Keywords: winter construction; Maintenance; Critical strength; Compressive strength; Tensile strength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工程實例本工程格爾木勝華大廈工程。建筑面積26028㎡,地上18層,地下1層,建筑高度52.8m。結構形式基礎為井樁-筏形基礎,主體為框架-剪力墻結構。2009年10月開工,擬進入冬季施工的分部工程為地下承臺、筏板基礎、地下一層結構。
為了保證在冬季低溫條件下的混凝土施工質量,我們在施工中采用暖棚為主的綜合蓄熱法。
2、暖棚法為主的綜合蓄熱法原理
暖棚法是在準備澆筑的混凝土結構周邊圍塑料布加草袋,頂部用草袋加塑料布封頂,棚內設置提供熱源的臨時設施,從而使澆筑的混凝土結構在不低于10 ℃的溫度下養護,使其強度快速增長至抗凍臨界強度,然后拆掉熱源和暖棚的冬季施工方法。綜合蓄熱是將制備混凝土的各種原材料預先儲備一定的熱量,使得混凝土入模時溫度保持在10 ℃以上,從而保證混凝土在正溫下凝結、養護并增長強度。
3、主要管理措施
3. 1商品混凝土應當由有資質的生產單位供貨。同時要注意各項原材料的溫度,以保證混凝土的入模溫度符合要求。
3.2測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溫度,混凝土溫度應控制在10-12℃之間,入模溫度控制在5℃以上。不合格的要重新施工攪拌,同時嚴禁在施工現場臨時加水。
3. 3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3.5h,同時已澆筑的混凝土表面溫度在未被新澆筑的混凝土覆蓋前不得低于2℃,在不同部位設置垂直施工擋板,以控制混凝土的大面流動。
3. 4技術部門設專人負責測溫及養護的管理工作,發現問題應及時向項目工程師匯報。
3. 5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
3. 6加強混凝土試塊制作及養護的管理,試塊拆模后及時編號并送入標養室進行養護。
4、冬期施工準備工作
混凝土的施工技術要求比較高,特別是冬期施工中要防止混凝土凍傷損壞強度,因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溫度差產生溫度應力裂縫。因此需要從材料選擇上、技術措施上等有關環節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才能保證混凝土結構施工順利進行。
5 、施工技術措施
5. 1暖棚搭設沿基坑護坡,四周搭設長68米,寬20米,高10米的暖棚,采用輕型屋架,盡可能減少筏板有鋼管穿過,防止砼底滲水。屋架上弦為直徑48鋼管,屋架下弦為20鋼管。50×50×6,斜撐用直徑18鋼筋連接。5. 2 鋼筋負溫焊接1、負溫下進行鋼筋焊接施工,可采用閃光對焊電弧焊,電渣壓力焊,與常溫焊接相比應調整焊接工藝參數。所有焊工必須持證上崗。2、在對鋼筋進行或批焊接前,必須進行焊接性能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生產。3、雨天、雪天不得在現場進行施焊,必須焊接時應采取有效遮蔽措施。4、焊接未冷卻的接頭應避免碰到冰雪,當環境溫度低于—20度時,不易進行施焊。5、鋼筋直徑﹤∮20采用焊接接頭鋼筋直徑≧∮20除用閃光對焊外,現場接頭使用鐓粗頭直螺紋或冷擠壓套管的機械連接后,接頭位置應錯開,在鋼筋直徑35倍范圍內,接頭率≦50%,柱主筋采用埋弧或冷擠壓套管的機械連接。6、鋼筋負溫電渣壓力焊a、 焊接夾具的上下鉗口應夾緊于上、鋼筋的適當位置,鋼筋一經夾緊,不得晃動。b、 引弧可采用直接引弧法c、 引燃電弧后,先進行電弧過程之后轉變電渣過程的延時,最后在斷電的同時迅速下壓鋼筋擠出融化金屬和溶渣并敲支渣殼,四周焊包應均勻,凸出鋼筋表面的高度應大于或等于4毫米。d、 接頭焊畢,應停歇10分鐘后,才能回收焊劑和卸下焊接夾具。7、鋼筋負溫閃光對焊a、 在環境溫度低于—5度的條件下進行閃光對焊宜采用預熱閃光焊或閃光—預熱閃光焊工藝。b、 鋼筋端面比較平整時,宜采用預熱閃光焊,端面不夠平整時宜采用閃光—預熱閃光焊。c、 在焊接時應隨時觀察電源電壓波動情況 ,當電源電壓下降大于5%時,應采取提高焊接變壓器級數的措施,大于8%時,不得進行焊接。8、鋼筋負溫電弧焊:鋼筋幫條焊和搭接時,鋼筋直徑在∮10--∮40鋼筋為熱軋Ⅰ--Ⅱ級選用電焊條為E4303,幫條焊時,兩主鋼筋端之間的間隙應為2—5毫米,搭接焊時,焊接端鋼筋應預彎并應使兩根鋼筋的軸線在同一軸上。5. 3混凝土1、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運輸車用篷布進行保溫,防止在運輸過程中的熱量散失。
2、混凝土運輸a在砼運輸過程中,要防止砼熱量散失,表面凍結、砼離析,每小時溫度降低不得超過6度;b砼在運輸過程中出現凍結現象,必須在澆筑前進行人工二次加熱拌合;c在固定式砼運輸送泵采用暖棚搭設。
3、混凝土澆筑a砼澆筑時,要保證結構的整體性,尺寸準確,鋼筋預埋件位置正確,清除摸板內的冰雪和污垢。b筏基砼50CM底板分兩層,每層25CM,100CM底板分二層,第一層50CM,第二層50CM,在砼沒有達到終凝前澆筑上層砼。在被上一層砼覆蓋前下層砼不得低于2°C,澆筑時從1軸和28軸二端向中間澆筑。c澆筑柱子時,一個施工段內每排柱子應按由為向內對稱地順序澆筑,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進,以防止柱子摸板逐漸受推傾斜,造成誤差積累而難以糾正。d梁和板同時澆筑,從一端開始向前推進,樓板砼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振搗后用長的木抹子摸平,然后鋪塑料薄膜保溫。
e為縮短砼澆筑時間,提高工程進度,由商品砼攪拌站提供商品砼,日澆筑量在800立方米,澆筑時以2臺砼輸送泵,泵送砼入模。砼筏基礎澆筑后,壓漿壓光,以減少砼裂縫。5. 4鋼砼后澆帶1、后澆帶的后澆砼比相臨砼高一級,并加入適量AEA形成微膨脹砼;2、后澆帶的鋼筋應斷開,澆筑砼時把鋼筋焊接在一起;3、后澆帶兩側砼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補救。5.5 溫和砼溫度的測定1、 大氣溫度:早7:30最高,最低及平均溫度4項2、 原材料溫度:水泥、水、砂、石4項。每臺班測4次。3、 暖棚的溫度應在不同部位,測得最低濕度。4、 砼溫度:出溫度,澆筑溫度兩項,每班測4次。 5、 砼養護溫度:砼澆筑完畢起12小時內,每隔兩小時測一次,12小時后每隔4小時測一次,三天之內對砼每6小時測一次,停止測溫的時間由技術員另行通知。5. 6、 測溫孔編號、繪制測溫孔平面圖1、 測溫員每天早晨9:00必須將記錄交技術員審閱一次。2、 砼測溫孔用∮10白鐵管,一端封閉澆筑在砼中,另一端管口應用保溫材料塞住,溫度計在管口至少停留5min。
6、 拆模現澆構件的拆模應由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檢驗滿足拆模條件的原則確定拆模時間。當混凝土未達到受凍臨界強度均不得拆除保溫加熱設備。混凝土冷卻到5°C,且超過臨界強度并滿足常溫混凝土拆模要求時方可拆模。混凝土溫度通過溫度計來測定;可通過3d同條件試驗與4MPa比較來確定混凝土是否超過臨界強度(4MPa)。工地負責人根據實驗結果填寫混凝土拆模申請,報施工負責人和相關人員批準,重點部位或有特殊要求的結構拆模要特加批準。如無法通過同條件養護試塊確定拆模時間應報知公司總工、工程部,根據經驗、數據確定拆模時間。冬施時由于拆模時間的限制,為更好的組織流水施工,應適當增加模板投入量。
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是科學防控的基礎和前提。為貫徹中央1號文件“加強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和聯防聯控能力建設”精神,落實《農業部關于加快推進現代植物保護體系建設的意見》(農農發[2013]5號)要求,推進病蟲害測報區域站建設標準化、工作規范化,不斷提升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和防控能力,近幾年我部通過實施植保工程等項目,建設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區域站,同時組織開展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標準化區域站創建活動,擬建成100個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標準化區域站,示范帶動全國農作物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工作。通過聯合創建,采取創建單位自愿申報、省級評估推薦、農業部復核認定程序,評估認定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標準化區域站。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報條件
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標準化區域站申報單位至少到達以下要求:
(一)基本要求。具備標準化病蟲害觀測場(圃)等固定監測場所,設立一定數量的基層病蟲害監測點,具有良好的監測檢驗、田間觀測、信息分析處理和交通工具等設施設備,專業技術人員穩定在5人以上。
(二)工作要求。按相關測報技術規范開展病蟲害系統監測和大田普查,并及時通過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害數字化監測預警系統填報相關信息。同時,注重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和手機等媒體及時病蟲害發生信息和防控技術意見,協助地方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指導農民適時開展防控行動,近5年病蟲害危害總體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沒有因預報不準確、防控不及時出現病蟲大面積成災危害。
(三)管理要求。信息監測、報送、及儀器設備使用、檔案管理、工作考核等管理規章制度健全,人員分工明確、協作精神強,自覺接受當地農業主管部門和上級業務部門的工作監督和技術指導。農作物病蟲害系統監測和大田普查測報資料記錄完整、歸檔齊全,連續積累10年以上,推行病蟲害監測和防控信息數據庫建設成效明顯。
(四)發展要求。機構和人員列入本級行政或事業編制,工作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穩步增加。專業人員隊伍結構合理、知識吸納更新能力強,注意方法創新,具有較強業務基礎和人才優勢,持續發展潛力大、后勁足。
二、認定程序
(一)申報。符合申報條件的縣級植保(測報)機構自愿申報,填寫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標準化區域站推薦表(附件),經主管部門審核蓋章后,于12月5日前報本省(區、市)農業廳(委、局)所屬植保機構。
(二)推薦。各省(區、市)農業廳(委、局)所屬植保機構組織有關專家對申報的縣級植保(測報)機構進行評估,并推薦2~5個參加全國復核認定(名單按推薦優先次序排序),于12月15日前以農業廳(委、局)正式文件將本省(區、市)參加全國復核認定名單和推薦表報我部種植業管理司,抄送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三)認定。在各省(區、市)農業廳(委、局)推薦基礎上,12月中旬,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專家復核,并認定一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測報標準化區域站。
三、相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