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審計風險評估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審計風險評估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審計風險評估論文

        第1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關鍵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政府審計,應用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內涵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是以戰略觀和系統觀為指導思想,以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為導向的新的審計方法。而傳統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則是在制度基礎審計方法上發展起來的,是將審計風險模型運用于制度基礎審計之中,并以此指導審計工作和進行審計風險的控制的一種舊的審計方法。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作為一種新的審計方法,除了繼承吸收傳統的詳細審計和制度基礎審計的優勢外,在適應經濟業務復雜化和合理規避審計人員風險的要求下,體現出:重點在于對風險的評價和防范;重心前移至計劃階段;內外環境相結合,以實際審計結果作為調整重點;合理預期的使用,有效地識別各種重大錯報風險等特點。

        二、政府審計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必要性

        隨著政府職能的轉變,已有的責任機制已經不能很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政府審計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政府審計風險也為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所重視。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適應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要求新的審計方法

        進入新世紀以來,整個世界處于一種急劇變化的過程中,全球性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隨著信息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政府與其所面臨的多樣的、急劇變化的社會經濟環境之間的聯系日益增強。世界各國的聯系更為緊密。全球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組織之間相互依賴性的增強,使得政府所處的環境更為復雜和多變,這種情況下的風險控制和防范就顯得更為重要。所以引入以風險控制和方法為主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傳統審計方法的局限性要求進行改變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主要是通過對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定量評估,來確定審計的時間,范圍和內容。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實質上是制度基礎審計方法的發展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它還不是一種新的審計基本方法。它在理論與實務兩方面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己經在理論和實務中體現了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勢在必行畢業論文格式。但將其應用在政府審計之前,必須明確政府審計與社會審計有明顯的差異。只有準確地了解其差異,才能更好的發揮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作用。

        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于政府審計所面臨的問題

        政府審計引入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在現實中面臨著許多實際問題。

        (一)現代審計人員專業技能和道德規范的缺失

        首先,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需要審計人員在審計之前對被審單位各個方面進行全面的調查了解,確定期望審計風險。而期望審計風險的大小取決于審計人員的主觀判斷,依賴于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結構。其次被審單位內外環境千差萬別,而大部分審計人員熟悉的只是審計、會計的業務,而對其他專業方面了解很少。還有,由于風險導向審計的審計范圍被擴展,會計師需要關注的是整個內部控制。審計范圍決定了專業能力范圍的要求,這就要求會計師充分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如果審計人員在風險判斷上出現方向性錯誤,會導致其搜集不到充分有力的證據證明審計結論,就極有可能導致審計無效率或審計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合理科學的衡量審計風險水平。

        另外,對法律風險的預期影響審計人員道德風險。一般來說,當審計人員認為法律風險較高而可能引起較大審計風險損失時,可能會執行盡可能詳細的程序來保證審計質量。而當其對法律風險的預期較小而不會引起明顯損失時,則可能會減少審計程序。目前我國審計人員承擔的法律風險相對較低,因此,全面實施風險導向型審計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反而會降低審計質量。

        (二)地方審計機關獨立性不足

        開展風險導向審計,需要審計人員對被審單位存在的一些不可量化的風險做出主觀判斷,因而對獨立性有更高的要求。在地方上,審計機關被各級政府和財政部門視同為一般行政機關,其經費來源主要是年初預算安排和罰沒收入返還兩個部分,在一些財政緊張的地方,基層審計機關有時連正常履行職責所必需的經費都得不到保證,沒有充足的經費保證,政府審計機關不能正常開展工作,有時審計機關為了保證占總預算經費絕大部分的預算管理資金,勢必與被審單位形成某種變相的利益紐帶關系,會在一定程度上遷就被審單位,避重就輕,甚至互相串通,從而嚴重違背審計獨立性原則。另外,審計人員方面,受體制和觀念的影響,地方行政首長對審計人員有巨大的影響力,依法審計在許多地方沒有落到實處。

        四、政府審計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對策

        從我國政府審計機關風險管理的現狀出發,要在政府審計中應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應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進一步強化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國際資本的流動帶動了審計的跨國界發展。我國審計準則從一開始就是借鑒國際慣例,并在國際審計準則的基礎上制定的,體現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風險導向審計不是制度基礎審計之外的一種方法,而是制度基礎審計的發展,是以對審計風險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為立足點制定審計戰略,制定與政府狀況相適應的多樣化的審計計劃,使審計工作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所以有效地進行風險評估,可以簡化風險導向審計工作。

        風險評估的過程主要是風險辨識、風險分析和風險評價。政府應根據各種風險的分類,進一步細化,得出可能存在的風險之后,運用特定的風險評估方法,根據各種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影響程度,決定控制程度和策略。在全面風險管理過程中進行風險評估,風險可以分為5類,即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和法律風險。

        風險意識是風險導向審計得以有效使用的重要前提,只有意識的提升,才能加快工作的效率和提高工作的穩健性。

        (二)打造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

        復合型審計人才隊伍是能否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決定性條件,人才隊伍的專業水平也決定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所能發揮的作用,因而是重中之重,必須通過內部培養、外部吸收的辦法,打造一支符合風險導向審計要求的專業審計隊伍畢業論文格式。審計機關能否擁有一批具有相應能力的審計人員,對能否有效開展風險導向審計起決定作用。審計機關應加強審計人員的培訓,特別是相關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激勵審計人員自主提升,從社會上吸收各類專業人才。

        (三)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實現風險導向審計的網絡化信息系統的資源共享

        要推動社會建立完整信用體系,在政府、銀行、協會及審計機構等單位之間連網,實現資源共享。審計機構本身也應建立龐大的數據庫,按類別、行業收集、存儲、更新審計人員運用風險導向審計所需要掌握的會計和審計準則內容以及審計對象所在行業、企業戰略,成功、失敗審計案件介紹等信息,以不斷拓展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同時為政府審計完善管理的信息依據。

        (四)完善審計制度以保障審計獨立性

        要保持審計機關的獨立性,就要求政府審計機關在經濟上斷絕與被審單位的聯系,就必須解決地方審計機關的經費問題。對此,政府必須要制定出具體的措施和辦法,把地方審計機關的經費落到實處。首先要對審計機關的經費進行垂直管理,這樣不僅切斷了同被審單位的經濟聯系,而且切斷了與同級政府的經濟聯系,審計獨立性明顯增強;其次是提高審計機關經費的優先級,使之得到地方財政的優先保障,經濟落后地區地方財政實在不能完成的行政管理畢業論文,由上級財政直接撥付;還有是對審計機關審計經費情況定期進行行政性抽查和專項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五)明確政府審計人員的權責范圍

        針對政府審計人員責任輕,法律規范弱化的現狀,最好的辦法是,對審計人員的權責范圍進行明確,讓審計人員清晰的認識到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同時做到有所擔當。理性的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在明確合理的權責范圍下,審計人員自然會主動的履行審計職能,規避審計風險。權力方面,宏觀上,應當加強審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與規范化。明確界定審計機關的法定職責范圍,在審計法中對經濟責任審計要有明確規定,對政府審計的目標和內容要進行規范,同時明確規定必須進行政府審計的單位和項目,通過法律適當地加強審計權力。責任方面,政府審計機關及其人員如果出具虛假的審計信息,給國家、社會及個人帶來利益損害,就應該對此承擔相應的行政、民事或刑事責任。對此可以在法律和行政制度上加以明確。只有在明確的權責范圍下,風險導向審計對審計人員個人而言才具備其應有的意義,能夠得到審計人員主動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高偉.風險導向審計與獨立審計準則的運用.審計研究.2004,(3)

        [2]徐偉.試論風險導向審計及其在我國的運用.審計研究.2004,(4)

        [3]張龍平,李長愛,鄧福賢.國際審計風險準則的最新發展及其啟示.會計研究.2004,(12)

        [4]陳茂芬,張奏華.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4,(6):94-96頁

        [5]陳強,楊智慧.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審計與理財.2005,(6):96-97頁

        [6]趙煜烽.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規避與防范.審計.2005,(5):43-44頁

        [7]喬瑞紅.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產生原因分析.經濟師.2005,(3):213

        [8]陳志強,從審計風險模型的改進論風險導向審計的戰略,審計研究,2005,2

        [9]許莉,透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審計研究,2005,5

        [10]王詠梅,吳建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發展及運用研究.審計研究,2005,6

        第2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關鍵詞:現代風險導向審計 優點 功能 方法

        1957年首次將風險與審計程序設計聯系在一起,20世紀70年代,基于審計風險觀念的審計方法陸續運用到審計實務中,審計風險模型又推動了審計技術的進步。一般來說,將基于審計風險模型,通過對會計報表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定量評估來確定實質性測試性質、時間和范圍的審計方法,稱為傳統風險導向審計。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優點

        傳統風險導向審計雖然考慮了企業的經營風險,但是對其處理相當簡單。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卻將被審計客戶會計報表錯報風險與企業經營風險分析緊密的結合起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需要從整體上把握企業經營風險和審計風險,從零散的風險分析到結構化風險分析,注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結合;其審計的重心也從測試轉移到風險評估,風險評估的重心向聯合風險轉移;審計證據范圍擴大,更加注重外部證據的取得;審計測試更加個性化。

        風險導向審計的主體可以是國家審計機關,可以是社會審計組織,也可以是內部審計機構,而內部審計機構相對于國家審計機關和社會審計組織,在實施風險管理審計方面具有更多優勢。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是企業管理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核心能力的生成和運行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功能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服務對象是公司董事會和高層經營者,為了確保經營者受托風險管理責任的履行,對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評價和分析,使企業的關鍵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內。因此,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功能是由受托經濟責任拓展到受托風險管理責任而引發出的一些具體功能,除了傳統的審計功能之外,還強調審計的保障功能和咨詢功能。其功能主要有兩方面的作用:

        1、風險管理作用。風險管理效應是指內部審計積極主動整合審計資源、發揮資源的作用作用來調控、駕馭關鍵風險,實現審計目的。要實現風險管理目標,必須科學選擇審計戰略路徑,健全內部審計系統的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為風險價值目的和戰略實施提供保障,建立內部審計風險預警與風險報告體系,提供風險管理的信息資源,建立考評獎懲制度,為風險管理提供激勵和約束。

        2、價值創造作用。這里主要是指充分充分發揮作用而創造是使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及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化的業務及結果。價值創造的物質基礎是實現各種審計資源的有效整合,審計資源的有效整合和理由可以形成各種審計能力。再者,要實現價值創造就必須是內部審計系統的審計決策適應于特定審計環境、駕馭相關審計風險。

        三、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基本方法

        企業的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個相對系統和規范的過程,是由幾個階段構成,各個階段相互關聯、相互依賴。而且每一個階段都要相應的減少風險,并使下一階段處于更可控的水平。這個方法可以用到組織的各個層次,上到整個企業,下到一個具體的項目,也適用于風險導向內部審計。

        現代風險導向內部審計就是以此為基礎,而建立起來的,具體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輸入:主要指輸入風險信息,而這些信息主要是描述審計師如何基于戰略、風險承受水平以及組織架來制定審計計劃。這份審計計劃必須要關注被審計的業務的特定目標,關注管理層與特定目標相關的業務的風險承受水平。審計師在這份計劃不僅要考慮企業的組織文化和結構,更需要考慮業務層面上的架構,與其他部門或業務的合作交流。

        2、風險評估:審計的風險評估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評估經營風險,而是評估業務風險。前者通過企業的關鍵風險評估來確定審計計劃的可行性,而通過后者,可以梳理把關鍵風險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內的必要的風險管理活動。不像全面風險管理風險評估是根據企業經營的重大變化更新,或者定期更新,而審計風險評估一般情況下是在下一次審計時予以更新。

        3、風險分析:審計的風險分析不僅有助于企業把風險管理資源投入到正確的領域,而且能夠分析審計發現出的問題發生的根本動因,從而保證其改進建議是針對導致其問題的動因提出的,而不是僅僅解決其表明問題。再就是在風險分析這一過程當中,審計師必須審計師必須要考慮績效指標或其他風險計量指標,用來監控和評價那風險管理活動的有效性。

        4、風險策略:在審計當中,對被檢查業務有影響的風險策略有很多選擇,這些策略經常用于對潛在風險進行管理。在輸入信息和風險評估這兩個階段中,審計師應當對現有的風險策略有所了解掌握,并在了解和掌握的基礎之上根據這些風險策略確定具體的風險可接受水平,同時審計師至少也要能夠描述這些風險策略,理解為什么要運用這些風險策略。這些都有益于審計方法更適應于當前的風險策略。

        5、風險管理基礎:進行這一階段必須具備戰略、流程、人員、技術和信息這五種能力,可以通過對這五種能力預期情況和實際情況的對比確定其差距,通過對差距的認識,我們可以對尚未達到期望的風險管理活動進行調整和補充。

        現代風險審計導向的內部審計是持續的、實時的并必需保持活力的一項活動,所以其不是盲目的、無限制的,而是需要受到一定約束的。這些約束條件包括獨立性、專業勝任能力、正當懷疑和應有的關注等。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具有豐富的知識和多元化的技能,如了解組織、行業情況與競爭情況、特定業務和流程,以及這些業務和流程與整個組織的關系等;還要有面向未來的積極態度,不是對過去的評價,而是需要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下評估風險,尋找增值機會;最后筆者認為內部審計人員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當中應當具備良好的心態,以及優異的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技巧。

        參考文獻:

        第3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金融危機;審計模型

        在2008年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產生的負面作用突顯,我國企業面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與日俱增。因此,導致的實體經濟經營風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轉化為CPA行業的審計風險。在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基本面不利的情況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顯得尤為必要。

        一、風險導向審計的內含及理論沿革

        風險導向審計,是指以被審計單位的風險評估為基礎,綜合分析評審影響被審計單位經濟活動的各因素,并根據量化風險水平確定實施審計的范圍和重點,進而進行實質性審查的一種審計方法。

        隨著國內外重大審計失敗事件的不斷發生,風險導向審計作為一種重要的審計理念和方法,受到審計職業界和學者的關注。在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審計方法大概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一是審計發展的早期,審計方法是賬項基礎審計。由于早期企業組織結構簡單、業務性質單一,注冊會計師的審計重心在資產負債表,即對會計憑證和賬簿的具體審計,旨在發現和防止錯誤與舞弊。二是1950年代起,制度基礎審計方法興起應用。這一階段以內部控制測試為基礎的抽樣審計在西方國家得到廣泛應用,注冊會計師通常將企業涉及交易和賬戶余額作為審計重點。三是1970年代以后,風險導向審計方法逐漸興起。從審計方法的發展歷程來看,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已成為審計方法發展的國際趨勢。我國自2001年發生銀廣廈事件后,風險導向審計就成為業界的一個重要話題。

        然而,我們同時應看到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區別。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又稱控制風險導向審計,它所運用的主要是三因素模型,即審計風險=因有風險ⅹ控制風險ⅹ檢查風險,它要求審計人員在充分評估因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確定檢查風險,通過控制檢查風險最終將審計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則是指以被審計單位的戰略經營風險為導向,通過“戰略分析-流程分析-經營業績評價-財務報表剩余風險分析”的基本思路,將會計報表重大錯報風險和經營風險聯系起來。它主要是基于二因素模型,即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ⅹ檢查風險,明確規定了審計工作以評估財務報表重大錯報風險作為新的起點和導向。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從經營風險入手,進而對審計風險進行評估,因此審計時應首先考慮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重大風險,進而找出財務審計的風險點,針對風險點設計相關審計程序,將對風險的判斷提升到了戰略的高度。不論是在理論還是在實務中,傳統的風險導向審計都有其缺陷。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之間往往很難區分,同時它們之間也并不是獨立的,也不應該用數學公式表示。隨著人類社會進步,整個社會經濟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成為一個復雜的系統,其表現出的突變行為和復雜特征突顯,其對企業經營的會計報表產生直接的影響。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財是對傳統審計方法的揚棄,它通過綜合評估經營控制風險以確定實質性測試的范圍、時間和程,其審計起點為企業的戰略系統及其業務流程。

        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運用

        應該說,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是審計發展的一種趨勢,其在國際上的應用也較為普遍。2003年10月,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委員會通過了新的審計風險準則,IAASB逐漸將風險導向審計過程。我國中注協也在2004年10月了修訂后的審計風險準則征求意見稿,不僅將使審計風險準則與國際接軌,同時也為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提供了技術支持。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全面引入了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標志著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進入實施階段。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發展與審計目標的變化,特別是在由美國華爾街引發的金融危機下,我國的的經濟環境也遭到嚴峻考驗。就企業而言,就可能存在現金流方面風險、投資方向錯誤、做假賬等方面風險。同樣,注冊會計師行業也受到嚴重考驗,因為企業經營風險有可能轉化為審計人員的審計風險。因此,會計師事務所應真正推行風險導向審計,加大風險評估力度,審計時更加關注因金融危機引發的資金流風險和做假賬風險,這同時需要審計人員宏觀分析基本面的東西。  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我國現階段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一些局限性。一是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在推行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時的成本與效益問題。事務所在進行審計業務時,首先會考慮到一個成本問題,它必須滿足成本能得到補償和利潤最大化。然而,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時,審計人員關注的范圍加大,程度加深,無形之中增加了工作時間和審計成本。在當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規模相對較小、市場份額低,而運用風險導向審計進行風險評估會加大其自身的成本費用,這與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是背道而弛的。二是我國事務所的審計人員業務素質問題。當前我國的事務所審計人員年齡結構老化,其隱含的知識老化限制了風險導向意識的形成,其在進行審計業務時仍然采用的是傳統風險導向模型,未能從企業宏觀層面評估其經營風險。同時,我國一些優秀的審計人員流失到了咨詢、證券、金融等行業。長期以來,審計人才資源的開發、培訓力度不夠,其審計從業人員知識結構單一,無法滿足風險導向審計對知識結構多元化的需要。三是信息系統建設嚴格滯后。與西方健全的信用系統制度建設相比,我國在企業信息庫建設方面嚴重不健全。因此,審計人員在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時,對客戶所處的行業和其本身的相關信息獲取嚴重不缺失,因而無法對風險不同的客戶設計個性化的審計程序。只有建立強大的信息系統,注冊會計師在風險評估時才能了解企業的戰略、流程治理、業績衡量等。另外,我國一些企業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公司治理和內部了控制很不完善,導致審計人員難以對客戶的誠信做出一正確判斷。四是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外部監管體系不完善。由于我國目前事務所規模小、客戶資源少,審計失敗導致的機會成本小。在引入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時審計成本的加大,為了應對外部激勵的競爭而存在一些注冊會計師獲取違規收益的情況。在行業外部監管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政府和行業協會監管難度加大,導致一部分審計從業人員存在僥幸心理、違規操作。五是現代導向審計方法運用輔助工具不完善。當前,我國輔助審計軟件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中開發和運用不發達,難以為其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

        三、新經濟形勢下,加強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措施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形勢下,各國都遭到了各類風險和危機的挑戰。這也進一步警示我們,我們應該在平時工作中加強審計,嚴格防范各類危機突現所帶來的影響。通過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加強審計,使國民經濟運行發揮其“免疫系統”功能。我們應該看到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從系統角度去認知并作為審計觀念上的指導,才能有效把審計風險降低。

        首先,國家應從宏觀層面加強監管,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提供好的經濟環境。在金融危機下,國家應加強金融、房地產、證券等重點行業的監管,只有通過審計部門對這幾大行業的審計,才能為企業經營提供一個更好的經營環境,從而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同時也就為規避審計風險提供可能。

        其次,從微觀層面分析來看我們應該從下面幾方面加強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工作。

        1.會計師事務所行業并購,做大做強。由于我國國內事務所數量多、規模小,其運行時組織成本、交易費用、管理費用大,在市場競爭日益激勵的環境下,無法發揮與國外進入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抗衡。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審計成本加大與我國當前的現狀相違背,從而也就不可能真正意義上運用風險導向審計。因此,整合現有資源,實行會計師事務所的合并,做大做強,才能發揮其規模優勢,進一步降低運行成本,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提供成本優勢。

        2.加強審計人才資源的開發和培訓,提高審計從業人員的素質。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運用,需要更多的復合型人才,它不僅需要審計、會計理論知識,同時需要必需的法理學和經濟學、政治學等方面知識。這樣,才能改變以前審計從業人員知識結構雷同的狀況。在其運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進行審計時,才能從系統、戰略的角度去宏觀分析客戶所處的經濟環境,對企業經營風險進行客觀分析和評估,而不僅僅局限于企業細節層面。只有加強審計人力資源的開發、培訓,才能更好地提高其業務素質,從而更好地把握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精髓。

        第4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摘 要 本文首先對審計風險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分析了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會計師事務所防范審計風險的幾點建議,使會計師事務所在執業過程中加強對審計風險的控制,從而使整個社會的審計業務更加規范和健康地發展。

        關鍵詞 審計風險 風險控制 會計師事務所

        隨著現代審計業務的日益復雜,審計項目的風險水平越來越高。審計風險的存在必然會使會計師事務所發生風險損失,因此,實施審計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審計風險的管理和控制,對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提高審計質量,降低審計責任,增強自身的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審計風險的概念

        審計風險是指當財務報表存在重大錯誤或漏報,注冊會計師對其進行審計后發表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對于盈虧自負、風險自擔的會計師事務所來說,既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招攬業務,又要防范審計業務可能帶來的審計風險,這就使對審計風險的防范和控制成為會計師事務所的核心問題。

        二、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

        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產生由很多因素造成,以下從外部原因和內部原因兩個方面來探討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我國的法制體系不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國在審計立法上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并形成了一套審計法制體系,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審計執法過程中某些方面仍無法可依,另外,一些舊的審計法律法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而需做出修改。這種情況加大了相關部門審計監督的難度,也加大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

        2.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方面的原因

        企業在經營管理時必須遵守成本收益原則,無論做出什么決策都必須考慮成本與收益的關系。企業實行內部控制固然能夠減少會計處理過程中錯弊的發生,降低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效率,但如果內部控制的成本超過了發生錯弊時造成的損失,企業管理人員便會想盡一切辦法減少控制程序,這就使內部控制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內部原因

        1.審計收費比較低

        目前,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收費普遍較低。如果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收費過低,就會迫使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采用一些方法來降低審計成本,比如簡化審計程序、減少業務人員、縮短審計時間等。這種做法勢必會導致審計質量的降低和審計風險的增大。審計費用太低,會計師事務所就不可能花費大量人力和物力去審計某一項目,審計質量就不可能提高。

        2.缺乏獨立性

        實際中,事務所的聘用、續聘和費用支付等相關事項多是由企業管理層來決定的。也就是說,公司管理層可按其意愿來選擇事務所,這也決定了注冊會計師在出具審計報告時可能不得不考慮管理層的意見,審計的獨立性得不到保障。會計師事務所喪失了獨立性,到處受到四周環境的限制,當然就不能出具公正客觀的審計意見。

        3.審計方法的落后

        《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提出了運用風險基礎審計方法的要求。然而在實踐中審計方法仍停留在賬項基礎審計向制度基礎審計過渡的階段,許多審計項目的大小都是由注冊會計師依靠主觀來判斷的。同時,審計中廣泛采用的抽樣技術只限于抽樣審計,并不能發現財務報表中的全部錯誤,這會導致某些隱蔽較好的欺詐極難偵破。由于審計成本的限制,又迫使注冊會計師不得不放棄部分審計程序,會喪失應有的職業謹慎,難以做到全面的審計工作,風險自然由此而生。

        三、審計風險的防范對策

        為了防范審計風險,會計師事務所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控制,盡最大努力拒審計風險于門外。

        (一)保持獨立性

        注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或其他鑒定業務時,應當保持形式上和實質上的獨立。只有保持了獨立性后,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具體的審計業務時才不會受到被審計單位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出具客觀公正的審計影響。審計獨立性是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在執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最重要的原則。只有保證了審計獨立性后,才能降低審計風險的產生。

        (二)改革審計方法

        現時國內的審計方法,主要是采用賬項基礎審計或制度基礎審計的模式,審計的整個過程主要集中在期末余額的細節測試,進行抽樣測試時,審計人員沒有什么可以依據的科學方法,往往只憑自己的經驗任意抽樣而缺乏客觀性。這種習慣性做法,往往會讓有意舞弊者有機可乘。面對這種狀況,會計師事務所要學會轉換思考角度,改變傳統的審計理念和方法,樹立現代的審計意識、技術和方法,降低審計風險。

        (三)謹慎選擇客戶

        謹慎地選擇客戶也是會計師事務所防范審計風險的一個重要措施。對于那些可能存在重大經營風險或公司管理層舞弊風險等高審計風險的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要慎重考慮是否接受其委托。在接受一個新客戶時,應先做一個風險評估報告,當風險較高時就要多加留意,有時寧愿放棄該項審計收入。但也不能因為風險的存在就不敢承接客戶,會計師事務所可以通過客戶風險評估報告,識別風險領域,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降低審計風險。

        參考文獻:

        [1]呂繼英.王竹南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Economic and Trade Update.2008(6).

        第5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關鍵詞:經營風險 重大錯報風險 風險評估 業務循環

        從2007年起,我國開始實施《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以下簡稱為新準則)。新準則的生效不僅標志著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趨同于國際審計準則,而且開創了我國以傳統風險導向審計轉變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新局面,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理念、審計程序以及審計責任產生了深遠影響。

        一、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誕生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萌芽于現代企業經營活動和相應審計環境日趨復雜的20世紀90年代,當時,傳統風險導向審計缺陷日益明顯,學術界、實務界紛紛展開討論以尋求新的解決方法及思路。1997年畢馬威研究小組提出BMP(Business Measurement Process)審計模式;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提出BEAT(Business Environment Analysis Template),在此基礎上安永形成了全球審計方法(Global Audit Methodology);原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開發出了以“經營審計”為名的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技術;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開發出以“普華永道審計方法(Price Water Rhouse Cooper's Methodology)”為名的審計方法;德勤會計師事務所開發出以“AS/2”為名的審計方法。雖然這些審計方法在名稱以及具體操作細節中均有細微差異,但基本原理相同,均體現了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和原理。

        國際審計和保證準則委員會(IAASB)為應對來自社會各方面的巨大壓力和提升審計業務水平,參考以上會計師事務所的先進方法適時地對現行審計風險準則作了一系列重大修訂,并于2003年10月了新國際審計風險準則:國際審計準則第315號(ISA315)“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ISA330“針對評估的重大錯誤風險實施的程序”;ISA500(已修訂)“審計證據”。與此同時,IAASB據此對其他準則作了或正在作相應的修訂,2005年新國際審計準則對于風險評估的步驟和環節有了具體的規定。新的國際審計準則的變化不僅要求實務界了解并接受這一變化,更重要的是要求注冊會計師對風險的認識的轉變,以及審計理念的轉變。

        二、關于審計風險的認識

        原國際審計風險準則中,審計風險包括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檢查風險。審計風險模型為: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檢查風險,并要求根據此模型來計劃和執行財務報表審計工作,最終將審計風險降至可接受水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是以戰略觀、系統觀為指導思想,注冊會計師通過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從而對風險作出職業判斷、評價被審計單位的風險控制。在現代風險導向審計中對風險的認識主要有以下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其風險指企業的經營風險。所謂經營風險,是指由于經濟或經營情況,如經濟蕭條、決策失誤或面臨著同行之間意想不到的競爭等,而使企業無法達到投資者期望值甚至無力歸還借款,資不抵債而不能持續經營的風險,持這種觀點的主要是以四大為代表的大型事務所。國內以謝榮教授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指以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為導向;另一種觀點認為,風險導向審計中的風險指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其審計風險模型是:審計風險=重大錯報風險×檢查風險。持這種觀點的主要是準則制定機構和監管部門,如國家審計和鑒證準則委員會在其頒布的新準則中明確地介紹了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設計和實施的程序。兩種觀點的共同點都是評價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但前者的立足點是經營風險,強調對被審計單位生存能力和經營計劃進行分析,將發現的報表中的重大錯報風險視為經營風險的副產品。后者的根本立足點是重大錯報風險。眾所周知,按國際審計準則要求設計的審計工作是為了合理保證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新風險模型的構建更有助于直接引導注冊會計師,時刻圍繞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來設計和執行審計程序,以最終實現合理保證財務報表整體不存在重大錯報風險。

        事實上這兩種觀點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考慮問題的著重點和落腳點不同。經營風險大的企業其會計報表的重大錯報風險一般也會較大。筆者認為第二種觀點與現行審計發展更穩合,與現行審計目標的定位更相符,有利于履行審計責任和實現審計目標。雖然許多經營風險最終會產生財務后果并因此影響財務報表,然而并非所有的經營風險都產生重大錯報風險,經營風險和重大錯報風險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筆者認為,以重大錯報風險為立足點更為合適。本文擬以新準則中關鍵環節“將發現的風險因素同認定層次可能發生的錯誤相聯系”的具體實施方法為研究對象,并以潛在風險因素中的行業狀況為例進行分析。

        三、基于業務循環的重大錯報風險評估

        (一)重大錯報風險的涵義 風險評估包括檢查、調查、詢問、穿行測試等多種方法,但核心方法的是分析性復核。傳統風險導向審計對于信息再加工重視程度不夠,分析性復核主要用于報表分析,現代風險評估以分析為中心,分析性復核是最為重要的程序。

        對于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筆者認同“基于業務循環的審計風險評估方法”,即通過在以內部控制為導向的審計中,運用內部控制測試下業務循環的理念將“宏觀”風險因素與“微觀”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之間建立對應關系,通過“中觀”環節使新準則的精神在實務操作中得以實現。首先,審計人員在準則的指導下了解企業及其環境的信息后,再考慮所了解的信息即前面提到的“宏觀”風險因素是否會對該企業的某一個或幾個業務循環產生影響,怎樣影響及程度如何。即先將各種風險因素分配到業務循環中,在業務循環層次上篩選和分析風險因素,由此將風險具體化進行初步風險評估。然后,要進一步深入到具體業務循環的各個相關、對應賬戶(即賬戶群)中,進一步分析該循環所受到的風險因素的影響會如何具體作用在循環中的各相關賬戶和認定上,是否造成各相關賬戶的重大錯報風險,將風險通過上述兩步具體化到賬戶和認定層面上。最后,由于每個業務循環包含的賬戶可能交叉重疊,因此在窮盡了每個可能對業務循環造成影響的風險因素,并分析各循環中的具體賬戶和認定所受到的影響之后,需要再以各單獨賬戶為對象,綜合該賬戶可能受到的來自各業務循環的相關風險因素的所有影響,從而最終得到認定層次上重大錯報風險的評估結果。

        對業務循環造成影響的風險因素很多,如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企業所處的地理位置,距離市場的遠近,生產經營的季節性和周期性,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企業的文化和經營理念,所采用的財務政策以及經理人員的個人素質等。筆者對可能的風險因素之一――行業狀況中的生產經營季節性和周期性,用業務循環風險評估對某制造企業作出具體分析。

        (二)籌資與投資循環 當企業從生產經營淡季向旺季轉變的過程中,為了在旺季有足夠的存貨來滿足對產品大幅度上升的需

        求,各廠家會紛紛擴大其籌資規模,大量舉借臨時性款項,運用所籌集的資金大量采購原材料,以備生產所需。對循環產生的影響主要有:籌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廠家通常會改變其籌資政策,由配合型籌資政策或穩健型籌資政策轉變為激進型籌資政策,資金的流動性進一步加強。當審計人員對此進行審計時,要結合該公司財務報表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檢查該企業所報告和披露的是否與審計人員所分析的基本符合,對于不符合的要作重點審查,可以進一步追加審計程序或者詢問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找出其原因何在,并對原因能否獲得認可進行考查。如經過審查發現被審計單位的籌資政策由激進型轉向穩健型的籌資政策,這時審計人員必須向管理當局咨詢,并對管理當局的解釋作出分析以決定是否認可其解釋。該循環可能影響到的相關賬戶認定有:短期借款、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外收支及所得稅。結合以上分析,該企業的短期借款應大幅上升,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及營業外收支也應有所上升。如果與以前年度相比,行業狀況與市場狀況都沒有很大變化,上升幅度應該與以前年度本企業以及行業平均水平相差不大。如果發現本年的短期借款與以前年度相比有大幅度上升或是下降,則應引起注意,是由于本企業規模擴大所致,還是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下降所致或者有其他原因。審計人員應該盡可能在合理花費的基礎上找出合理原因,否則就應視具體情況認定該企業的會計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

        (三)購貨與付款循環 為了滿足生產經營旺季市場上對于產品的大量需求,廠家會在旺季到來之前大量采購,準備足夠的生產用原材料以及輔助生產材料,甚至會加大對生產線和勞動力的投入,產生大量的應付賬款,容易引起企業現金流的短缺。對該循環產生的主要影響有:庫存商品增加,應付賬款增加,采購成本及一系列為采購而發生的費用增加。在審計該循環時就應該從這些方面著手,進行具體分析。可以通過檢查公司董事會會議記錄的相關文件,通過實地觀察,獲得有關庫存原材料增加和生產線擴建的證據。該循環可能影響的相關賬戶認定有:預付賬款、固定資產、存貨、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在進行審計時,可以審查企業的采購合同,并結合采購合同和原材料的入庫單等查找有無未入賬的應付賬款,從而在檢查采購行為真實性的同時檢查應付賬款的完整性。如果發現企業在采購增加的同時應付債款與前期相比卻減少時,應首先檢查有無未入賬的應付賬款,其次還應對采購量較大而應付賬款余額為零的供應商進行函證等。通過采取這些審計程序,最終判斷該企業的會計報表是否存在重大錯報。

        (四)生產循環 對于生產經營周期性和季節性明顯的制造企業來講,受到影響最大的通常是生產循環,隨著生產經營旺季的到來,企業產成品的增加和存貨價值的提升對該循環產生的影響主要有:產成品增加,存貨市價上升、存貨周轉率上升,原材料周轉率上升,在產品周轉率上升,生產成本上升等,與此同時面對企業的經營風險,企業將加快生產計劃政策,加快技術更新等措施以增強企業在銷售旺季的競爭力。在審計該循環時要注意企業以上受到影響的各方面是否存在異常,如在審查時發現企業并沒有加快生產計劃,相反地縮小生產規模,此時審計人員應對此引起高度重視,找到具體原因并對其進行仔細分析,形成合理判斷,在此基礎上形成審計意見。如經過詢問,管理當局對降低生產的原因解釋為原材料缺乏而非實際生產能力的下降,審計人員就可以通過對庫存原材料實地檢查及市場上原材料的供應情況否定管理當局的解釋。確定了對生產循環的影響后,再確定相應的可能影響的賬戶確認或認定有:存貨、直接材料、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制造費用、待攤費用以及預提費用等。對于大多數生產經營受季節性和周期性影響的企業來講,在生產經營旺季通常會雇傭大量臨時工人,即使不增加現有工人的數量也會延長生產工人的工作時間。因此,這些企業此時的應付工資數定會比淡季大幅上升。如果經審計后發現企業應付工人的工資全年是平均的,就應當引起注意,是成本費用沒有進行恰當地歸屬還是其他原因。必須找到合理的理由,否則不能認同該項關于應付賬款的認定。

        (五)銷售與收款循環 隨著企業生產經營旺季的到來,市場需求加大,企業銷售量不斷上升,應收賬款的賬面價值也相應上升。企業應考慮改變信用政策,加快應收賬款的收回。對該循環的影響有:銷售額大幅度上漲,應收賬款價值上升,周轉率上升,企業改變信用政策,加快應收賬款的收回,減少賒銷規模。應看到銷售上升的背后帶來的應收賬款的大幅度上升的危機,雖然從賬面上來看產生了利潤,但如果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企業很可能因為缺少營運資金和現有現金周轉不靈而陷入財務危機。因此,應重點注意企業所采取的信用政策,檢查壞帳的計提是否充分和適當,分析應收賬款的可收回性。在該循環可能影響的相關賬戶認定有: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預收賬款、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金、主營業務成本、營業費用等。在審計該循環賬戶認定是否正確時,以審查應收賬款和主營業務收入為例。檢查應收賬款是否真實,有無多計。通過對那些應收賬款金額大,賬齡長以及經常發生交易余額卻為零的客戶進行函證來證實上述審計目標。對于主營業務收入不僅要通過檢查實現上述審計目標,還必須對其進行截至測試,證實其所屬期間以及計價的準確性。具體可以通過檢查訂貨單、銷售發票以及發運憑證來證明主營業務收入的真實性;通過商品價目表上的價格和定購單及發運憑證上的數量重新計算其計價的準確性。根據以上審計程序形成對會計報表的判斷。

        四、重大錯報風險評估的前提條件及應用難點

        要對重大錯報風險進行正確的評估,必須要滿足以下前提條件:第一,審計人員需具備較高的職業素質。正確評估重大錯報風險是建立在對企業環境特別是與企業有關的環境充分了解、分析的基礎上的,其對審計人員提出了較高要求,審計人員不僅需具備專業知識,掌握管理、統計等基本知識,還應對金融、法律政治常識有所了解。審計人員要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敏銳的判斷能力,時刻保持高度的職業懷疑精神。第二,企業應做好財務基礎工作,具備審計條件。被審計企業必須建立完整的憑證、賬簿等財務核算系統和財務核算制度,做到賬證一致、賬表一致,使審計人員有基本的財務資料依據。第三,健全注冊會計師組織管理體制,建立規范的執業競爭機制,使審計人員真正做到獨立、客觀、公正。這是注冊會計師的靈魂,是審計工作開展的基本前提,如果無法保證,整個審計工作就會失去意義,審計人員也就無法發揮其作用。第四,良好的審計環境、健全的各項法規制度、審計執業界同社會各界的良好聯系與溝通、社會各界對審計工作的關泛支持,是正確處理重大錯報風險的前提。審計是一項需要協同合作的工作,如果失去了社會各界的理解與支持,審計工作將難以進行,重大錯報也將無從披露,審計就失去了其存在意義。

        目前,在進行重大錯披風險評估的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存在以下應用難點:一是法制不健全,審計大環境狀況不佳。由于我國目前法制不健全,經濟生活的各方面都處于發展過程中,企業的重大錯報風險較高,但沒有得到有關部門和企業界的高度重視,注冊會計師如果得不到全社會的配合就無法行使其職能。二是我國審計工作處于發展階段,執業環境較為惡劣。審計市場的發展不平衡和我國的國情嚴重制約了注冊會計師審計業務的發展。會計師事務所之間惡性競爭、互相壓價,而罔顧審計風險,部分審計人員出具審計報告以客戶的滿意為標準,形成了買方市場。三是事務所負責人素質不高。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剛脫鉤改制不久,大部分事務所負責人對審計風險缺乏必要的警惕,對審計執業界未來的發展方向缺乏思考。在這種情況下,審計市場的短期行為比較突出,即使審計人員能有效地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但在風險的控制方面仍無法達到預期目的。

        作者簡介:

        程穎(1981-),女,四川榮縣人,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石學鵬(1982-),男,山西陽城人,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1]鄧川:《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兩種視角及運用難點分析》,《當代財經》2005年第9期。

        [2]顧曉安:《基于業務循環的審計風險評估專家系統研究》,《會計研究》2006年第4期。

        第6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關鍵詞:風險導向審計 審計風險 策略

        險導向審計是以系統理論與戰略管理理論為指導,以企業的經營風險為導向,以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為主線,能更好地分配審計資源,提高審計效率,保證審計質量,適應審計環境變化,縮小審計期望差距。與傳統的審計模式相比,風險導向審計具有顯著的優越性,然而,作為一種新的審計模式,由于在我國才剛剛起步,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其在我國的應用還存在很大的障礙。

        一、 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應用風險導向審計時,審計人員通常需要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以識別、評估財務報表層次和認定層次的重大錯報風險。如果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薄弱,管理層就會凌駕于內部控制之上,在這種情況下,注冊會計師要出具內部控制的審計報告,這不僅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符合性控制測試來評估風險,而且在進行操作時還會遇到諸多困難甚至是重重阻力,就無法對審計項目總體風險的影響程度進行量化,從而使風險導向審計正常實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審計人員執業素質有待提高

        風險導向審計最顯著的特點是將被審計單位置于一個特定的行業、法律、企業管理、內部控制、資金管理、信息技術等環境中,研究被審計單位有無經營風險,這些經營風險能否引起審計風險,研究被審計單位有無舞弊動機,這些舞弊動機能否引起審計風險。這就對注冊會計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注冊會計師熟悉審計、財務、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而且還要掌握企業戰略管理、市場營銷分析、經營業績評價、金融風險分析、信息系統技術等一切與公司運營相關的管理學知識,更要具有較高的風險分析能力與專業判斷能力,此外,注冊會計師還要擁有豐富的執業經驗。但目前我國注冊會計師大多為熟悉審計、會計、工程技術方面的人才,適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復合型人才稀少。根據有關調查顯示:我國審計隊伍的知識結構以會計、審計人才為主,比重高達65.55%,工程技術等專業人才僅占13.13%,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我國審計準則與國際準則的接軌

        審計準則國際化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2004年12月15日,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理事會通過并實施了審計風險準則,為了與國際接軌,我國財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121號――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并評估重大錯報風險》、《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231號――針對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實施的程序》等多項新的審計風險準則,也將審計風險的理念引入了我國的審計準則中。筆者認為,由于不同國家所處的社會、經濟、政治、法律、文化環境等不盡相同,如果急于求成,采取冒進的方式直接與國際審計準則接軌,帶來的風險將會是巨大的。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外部監管機制尚不完善,企業內部治理結構還比較薄弱,國情決定了我國審計準則國際化進程必須要立足于我國的實際情況,分階段逐步實現與國際慣例接軌。

        (四)會計師事務所缺乏完善的信息數據庫

        會計師事務所必須要建立功能強大的信息數據庫,以滿足審計人員在風險評估時充分了解企業的經營發展戰略、風險流程管理、經營業績衡量、企業綜合計劃、財務重大投資、資源優化配置、資金合理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目前,盡管會計師事務所搭建了相關的信息化網絡平臺,但其掌握的信息數據主要依賴于以往開展審計工作時對相關資料的積累,而這些資料大部分是滯后的,不能及時地反映當前被審計單位的業務現狀。此外,國內很多會計師事務所對行業風險和企業經營風險缺乏了解,信息數據庫及其配套的軟件研發遠不能滿足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需求。

        (五)我國審計行業的法律法規不完善

        我國目前判定注冊會計師應承擔法律責任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刑法》、《公司法》、《證券法》、《注冊會計師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司法解釋等。雖然這些法律法規對規范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實際應用中卻存在著相互沖突、法律用語籠統等問題,導致我國注冊會計師承擔的法律風險較小,有悖于構建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方法的初衷。例如,雖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07年6月11日了《關于審理涉及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活動中民事侵權賠償案件的若干規定》,但對于其中諸如“不實報告的認定”、“注冊會計師民事責任的歸責原則和舉證責任分配原則”等問題還是未能有一個清晰的解釋,而這些問題的存在將導致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具體實務應用中缺乏相應的審計指南。

        二、 我國發展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國際先進的內部控制理論和實踐的發展表明,內部控制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強大動力。當前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以及經理人信息控制權的存在,客觀上妨礙了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應用。所以,應從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入手,在優化公司治理框架的前提下,從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運行、評價和改進四個環節建立與完善內控機制,強調高層管理者的控制責任,關注對所有風險的識別與評估,重視企業的日常控制活動,抓住內部審計監督評價環節。

        (二)提高審計人員的執業素質

        風險導向審計的實施,要求審計人員必須具有較高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注重知識結構的更新和知識面的拓展,熟知相關的法律、法規,掌握現代化的管理知識,必須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判斷力。因此,為了使審計人員更好地適應現代風險導向審計,首先,在知識體系方面,要及時調整培訓思路,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完善注冊會計師的知識結構體系,積極探索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途徑。其次,在人員配備方面,對審計隊伍要進行優化組合,改變會計師事務所單一型的人才結構,注重聘用一些精通法律、工程技術、計算機等非審計、會計專業方面的人才,對審計項目小組進行科學的人員配備,促進人才結構的多元化。最后,在審計業務執行中,注冊會計師應保持客觀獨立性,并堅持職業懷疑態度,嚴格執行審計程序。

        (三)采取漸進式的方式實現與國際準則的趨同

        我國審計準則與國際準則接軌,有利于創造更為理想的投資環境,以吸引外資;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促進我國經濟走向世界;有利于加速實現審計自身的現代化進程。由于現行的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主要是在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環境的背景下制定的,而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市場經濟環境還很不完善,在會計信息使用者、企業業績評價與監督、商業環境、市場體系的發育程度以及現有審計人員的知識水平和素質等方面,與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環境差距還很大。因此,在與國際審計準則的協調上,我們的原則應是,既要吸收借鑒國際審計與鑒證準則,盡量與國際準則協調,又要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不能簡單地照搬國際審計準則。

        (四)建立功能強大的信息數據庫

        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審計人員必須要掌握宏觀經濟環境、外部監管環境、法律環境、行業狀況、經營風險、財務狀況等方面的信息,以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而會計師事務所只有建立功能強大的信息數據庫,才能滿足注冊會計師了解企業發展戰略、評估企業經營風險、進行經營業績衡量等的需要。會計師事務所應按類別、行業收集、存儲、更新注冊會計師運用風險導向審計所需掌握的會計和審計等方面的知識以及客戶所在行業的相關信息、各種審計案例等資料,從而整合成一個能夠獲取充分信息的網絡化平臺,便于注冊會計師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方便、快捷地獲取相應的資料,以降低審計風險,提高審計服務質量。

        (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約束機制

        我國司法訴訟沒有體現“深口袋”理論,即當出現審計失敗時,一旦注冊會計師不能證明自己的清白,就必須承擔沉重的法律責任。在美國,沉重的法律責任與高昂的訴訟成本迫使企業的財務報表更加穩健,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行為更為謹慎。研究表明,通過一定的制度安排來加大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對于抑制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而言,其長期性政策效應優于加重對提供虛假會計信息企業的處罰,因此完善法律環境有利于審計人員做出正確的選擇。我國現行的《公司法》、《證券法》、《刑法》、《注冊會計師法》雖然都規定了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但這些法律法規都以行政責任為主,以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為輔,其中關于民事賠償責任的規定最為薄弱。因此,我國立法部門應加緊修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建立民事賠償機制,明確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執法部門要加大對注冊會計師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以強化注冊會計師的法律風險意識。

        風險導向審計是經濟發展的產物,是能使審計資源得到優化配置、提高審計效率的先進審計方法,我國經濟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在我國開展風險導向審計是形勢發展的需要。我國應根據實際國情采取適當的措施以保證風險導向審計的正常開展,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審計工作;我國審計人員也應接受和運用風險導向審計的理念與審計模式,在執業的過程中,將風險評估貫穿于審計工作的全過程,不斷探索風險導向審計的方法,將風險降至最低可接受水平,以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執業能力。與此同時,我國應該在借鑒國際研究成果與實務經驗的基礎上,不斷研究和開發與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審計技術方法。此外,我國還應不斷優化審計環境,完善注冊會計師的法律體系建設,加大其法律責任。最后,政府監管部門要強化監督,以更好地推進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的應用步伐。

        參考文獻:

        1.賈俊耀,劉素珍,朱彥清.試論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總會計師,2010,(01):120.

        2.朱璇,趙新建.審計環境對我國實施現代風險導向審計的影響研究[J].商品與質量?理論研究, 2011,(04):81.

        3.張春艷.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在我國應用中的障礙及改進措施[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02):31-32.

        4.安曉蓉.淺談我國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西部金融,2010,(03):64.

        5.徐洪梅.現代風險導向審計應用存在問題及建議[J].黑河教育,2010,(12).

        6.郭靜娟.淺談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及其在我國的應用[J].新財經(理論版),2011,(02):241.

        7.李國.試析風險導向審計的適用性[J].中國總會計師,2009,(02):55.

        8.黃鋼.風險導向審計模式下的審計風險應對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會計專業碩士論文,2010,(03):40.

        9.廖文凱.風險導向審計在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J].審計與理財,2008,(07):41.

        10.萬方.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及其應用研究[D].廈門大學:會計專業碩士論文,2007.

        作者簡介:

        第7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論文摘 要 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條件尚不理想,面臨很大的審計風險。本文分析目前造成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較高的各方面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

        一、我國會計中介機構注冊會計師審計存在的問題

        1.風險導向審計模式有可能導致舞弊審計中的風險評估出現目標定位偏差。風險導向審計模式雖然變革了審計方法及其傳統的審計理念,但同 時也給部分執業審計師形成了審計觀念的紊亂,使部分會計師事務所全力規避風險進而唯利是圖。這是因為,按照風險導向審計模式的判斷邏輯,如果被審計單位經 營失敗的風險較低,即使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存在錯報的可能性,注冊會計師卷入訴訟的機率也不會太高,審計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小,在這種情況下,實施大規模費時費力、代價高昂的實質性測試顯然是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這就必然形成會計師事務所將大量的精力用于研究客戶的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而對審計意見進行直接支持的實質性測試越來越少。世界各國的風險導向審計中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比如,施樂公司按虛構的毛利率調節各子公司的銷售成本,萊得艾德公司通過編造沒有任何原始憑證支持的會計分錄調節利潤等等。這些會計舞弊手法手段并不十分高明,如果會計師事務所嚴格按照審計準則所要求的審計范圍、審計程序實施完 整的實質性測試,可能很多的財務舞弊案件都可以被及時發現或者得到有效制止。舞弊審計中的風險評估目標要定位于何處易存在舞弊,而不是僅僅節約成本和降低民事賠償風險。

        2.電算化審計的研究開發相時滯后。目前審計電算化的研究才剛剛起步,相對滯后于會計電算化。另外,由于審計工作本身的不規范,或者規范性的要求因未能得到重視而沒有很好地執行,這也為開發研究計算機輔助審計軟件和應用計算機進行輔助審計帶來了難處。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人員對利用計算機信息系統處理經濟業務的企業進行審計時缺少計算機輔助審計環節,將為他們的審計結論意見帶來難以預測的風險。

        3.現代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和審計內容的廣泛性。現代市場經濟的顯著特征在于不穩定性增強,公司為了在激烈競爭的市場中謀生存求發展,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所進行的交易也日趨復雜化,經濟業務的種類和性質也在不斷的多樣化和復雜化,會計核算業務已經遠遠超出傳統的財務會計的內容,也為審計帶來了更多的困難。現代審計不僅包括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活動進行審計,也包括對一些投資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既包括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又要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與運作效果進行評價,這些都會增加注冊會計師做出正確的審計結論的難度,審計風險也就隨之增加。

        4.注冊會計師審計范圍的擴大。審計范圍是一個漸大過程。早期的審計重點一般都放在處理現金的職員的誠實性上,沒有對資產負債表的質量進行任何分析(Staub,1942)。后來,公司資金的周轉主要依靠銀行貨款,銀行要求申請貨款者提供可靠的財務數據,對資產負債表加以證明,成為注冊會計師20世 紀早期業務的主要部分。資產負債表審計擴大了審計范圍,也擴大了審計責任(查特菲爾德,1988)。再后來,由于美國市場的蕭條和崩潰,促使了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產生,要求上市公司提交已審查過的年度財務報表,人們開始意識到審計責任的存在。此后,對內部控制進行檢查通常成為審計的出發點,審計人員對內部控制的觀念也擴展到企業及其經營活動的全部,以及管理政策的諸問題,社會公眾對審計的業務和責任的意識也急速增強。社會公眾要求審計人員揭示出所有重大的差錯和舞弊,并對企業持續經營能力作出評價,對企業在財務方面是否健康作出報告。有關這方面的信息不確定性很大,信息的風險很高,審計人員作出正確的審計結論難度增加,風險在所難免。

        二、完善我國會計中介機構注冊會計師審計存在問題的對策

        1.國家要完善注冊會計師相關法律規范。財政部應當就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問題積極與有關司法部門進行協調,以保護注冊會計行業的合法權益。與注冊會計師法律責任最為密切相關的 法律是《注冊會計師法》,由于該法頒布較早,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如對民事責任的規定相對薄弱,缺少關鍵的過錯和因果關系要件;對法律責任的界定模糊等,補充完善《注冊會計師法》等有關法規,在相關法律中增加保護注冊會計師權益的條款,在法律責任對象、責任范圍和責任程度等方面給予明確規定。從而保證注冊會計師免受無謂訴訟的干擾。

        2.注冊會計師要堅持獨立性,始終保持謹慎的職業懷疑態度。獨立性是注冊會計師的靈魂。注冊會計師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必須實實在在地毫無利害關系,其承擔的是對整個社會公眾的責任,這就決定了注冊會計師必須與委托單位和外部組織之間保持超然的獨立關系,同時始終保持謹慎的職業懷疑態度,嚴格按照注冊會計師執業準則的要求執業,并保持良好的職業道德,那么其所承擔法律責任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

        3.分清被審單位的會計責任和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一方面,注冊會計師在與客戶簽仃約定書時,須寫明委托方對提供資料的完整性和真實性負責等內容,并對全部審計業務均要求管理當局提交一份聲明書,以防止委托方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在委托方提供虛假證據,而由于其舞弊技術的高明并加以精心的掩飾,審計人員即便采取了標準的審計程序也沒能查出的情況下,作為委托方應承擔會計責任的依據。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會計師事務所及注冊會計師對此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關健在于怎樣才能使其內容嚴密,不致于形同虛設。另一方面,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協會應從保護注冊會計師利益出發,不斷地完善有關權利義務的法規,不斷地與法律界溝通,使法律界能夠認同審計責任的界定標準,幫助注冊會計師反擊那些毫無根據地擴大注冊會計師責任的訴訟,進而影響公眾時區分會計責任和審計責任的理解和認同。

        4.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的處理。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制定處理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行為的規章和程序,指出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后果,并據此對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個人及時進行處理。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為每位員工建立職業道德檔案,記錄個人違反職業道德規范的行為及處理結果。

        參考文獻

        [1]陳毓圭.風險導向審計的由來與發展.會計研究.2004(4).

        第8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加深和我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建設正成為大勢所趨、潮流所向。內部控制評價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證內控制度發揮作用的重要方法。從內部控制評價出發,以COSO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為基礎,首先回顧了內部控制及內部控制評價理論的發展演變,繼而分析企業內部控制實施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立健全內部控制評價體系的我見。

        論文關鍵詞:內部控制評價;內部審計;COSO框架

        1 內部控制評價理論

        1.1 內部控制概述

        (1)內部控制溯源。

        ①“內部牽制”階段。

        一般認為,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時期屬于“內部牽制”階段,是內部控制的萌芽時期。內部牽制是指將一項業務交由多人去執行,同時規定業務的交叉檢查或交叉控制,客觀上造成了業務執行者之間相互牽制的關系,從而減少了錯誤及舞弊行為的發生。

        ②“內部控制制度”階段。

        20世紀40年代末至80年代,在內部牽制制度的基礎上逐漸產生了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內部控制制度階段主要以內部會計控制為核心,重點在于建立健全規章制度。

        ③“內部控制結構”階段。

        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內部控制結構”階段跳出了“制度二分法”的限制,不再區別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并強調了企業經營活動中控制環境的重要性,被認為是內部控制理論研究上的突破性成果。

        ④“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

        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財務舞弊案件的頻頻發生,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法規文件,內部控制理論研究步入成熟時期。

        1992年,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發起機構委員會頒布了《內部控制——整合框架》(即COSO報告),并于1994年進行增補,COSO報告堪稱內部控制理論發展上的又一里程碑。

        (2)內部控制的發展:《薩班斯法案》。

        200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薩班斯法案》。縱觀整個法案,最主要的是對企業內部控制提出新的更嚴格的要求,對企業內部控制及財務成果的披露提出更高更明確的要求,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失效提出了嚴厲的處罰。

        (3)內部控制的發展:企業風險管理框架。

        2004年9月,美國正式頒布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在內部控制整合框架的基礎上,該框架將企業風險管理的要素增加到八個: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項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監控。

        1.2 內部控制評價的基本概念及發展歷程

        內部控制建立之后,企業應該定期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自我評價。內部控制有效性是指企業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能夠為控制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的保證。因此,為促進企業全面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與運行情況,規范內部控制評價程序和評價報告,財政部等五部委專門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南》。指南第二條規定:“內部控制評價是指企業董事會或類似權力機構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全面評價、形成評價結論、出具評價報告的過程。”

        (1)內部控制評價的產生與發展。

        內部控制評價真正受到關注并得以發展,是與審計需求的不斷提高息息相關的。

        ①內部控制評價引入審計領域。內部控制評價最初受到關注,是因為外部審計師在審計實踐中發現可以將內部牽制系統的評價與審計范圍、重點等的確定聯系起來,利用這種評價可以減少工作量、提高審計效率。

        ②制度基礎審計下的內部控制評價。

        19世紀40年代以后,隨著內部控制制度在企業內部逐漸形成,制度基礎審計也逐步發展起來。在制度基礎審計下,內部控制評價作為審計程序的一部分,其目標主要是為審計服務,確定審計范圍,提高審計質量和審計效率。

        ③風險導向審計下的內部控制評價。

        20世紀中后期,隨著管理舞弊的盛行,審計人員面臨的審計風險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不確定性的增加、競爭的激烈等因素導致了被審計單位面臨的經驗風險越來越大,制度基礎審計的弊端逐漸暴露,制度基礎審計已不再適合于新的環境。

        2 內部控制評價概述 1 內部控制評價的內容

        COSO框架將內部控制劃分為五個相互關聯的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以及監控。

        (1)控制環境。

        控制環境是企業的基調和氛圍,是其他內部控制組成部分的基礎,決定著企業員工的內部控制責任意識,包括管理層的管理理念和經營風格、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政策及實踐、董事會和審計委員會的參與情況,以及權力和責任的分配等。

        (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是指對企業內外部相關風險進行識別、分析的過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處于動態變化的環境中,風險評估可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和內部審計人員在必要時采取行動來管理風險。

        (3)控制活動。

        控制活動是指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存在于整個機構的所有職能部門,為管理層指令的貫徹執行及風險的有效管理提供合理的保證,具體包括批準、授權、查證、核對、經營業績評價、資產保全及分工活動等。

        (4)信息與溝通。

        信息與溝通立足于企業中信息的獲取和流通。溝通信息應該在企業的各個層面得以傳遞,以幫助企業管理層掌握公司運營情況,同時有助于企業員工更好的了解自己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責任,降低由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企業經營成本的提高。

        (5)監控。

        監控是指對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評估,以保持其有效性。具體可以通過持續監督、獨立評估或兩者的結合來實現。 2 審計需求下內部控制評價的目標

        內部控制評價目標隨著審計的發展而變化。早起的審計是以查錯防弊為目的,審計人員從公司的賬目、憑證出發,進行全面詳細的賬賬核對、賬證核對,在那時內部控制評價對于審計的作用尚未受到重視。

        而在當今風險導向審計的需求下,內部控制評價目標是通過對控制風險的評價來確定相關的審計程序,從而控制審計風險。審計師的主要目標為向公眾揭示被審計單位諸如經營風險、現金流風險等潛在風險,揭示企業未來所面臨的不確定性,從而提高利益相關方的決策有效性,避免報表被誤讀。

        2.3 內部控制評價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

        (1)內部控制評價有助于發現并克服內部控制缺陷。

        內部控制本身是不完善的,這不僅僅有制度本身的原因,也因為制度在執行的過程中存在漏洞。這就要求我們進行內部控制評價,找出內部控制的缺陷并有針對性地進行克服。

        (2)內部控制評價有助于尋找并改善內部控制薄弱環節。

        (3)內部控制評價有助于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內部控制評價既是維持企業生存與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企業成功的動力機制。內部控制評價提高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保證組織的核心競爭優勢,從而推動企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4)內部控制評價的主要途徑。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的獨立監督、評價活動,是企業內部控制評價的主要途徑。內部審計的評價職能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可以對企業及各部門組織的經營活動進行分析判斷,從而幫助企業改進經營管理水平,增強競爭力;二是可以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從而不斷完善企業的內控系統。

        3 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評價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 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內控意識薄弱

        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蔓延以及監管機構監管力度的加大,不少企業制定了內控制度,并組織企業內部控制的梳理工作,但大部分企業只是在形式上滿足監管機構的要求,并未將內部控制融入到日常經營活動中。事實上,多數管理者認為實施內部控制增加了運營成本,使得內控制度流于形式,管理層對內部控制的錯誤認識往往使得內控制度殘缺不全或是得不到真正意義上的應用。在這種條件下要求注冊會計師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存在很大困難,也達不到要求注冊會計師出具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的最初目的。 2 內部審計職能弱化,獨立性較差

        簡言之,內部審計是對其他內部控制的再控制,通過協助管理者監督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以建立良好的控制環境。筆者曾經對企業內部審計實效性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43.3%的人員選擇了“一般”或“很差”,可見,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較差,未發揮實質意義。究其原因,主要有幾下幾點:①由于資金及人事約束,我國內部審計機構一般依附于公司管理層,故而不能客觀、真實、有效地開展工作;②由于企業管理層的不重視,內部審計人員專業技能及綜合素質與內部審計的要求相差甚遠,難以正確識別風險,這將造成企業內控的弱化。 3 內部審計的評價標準傾向于定性標準,對內部控制的現狀反映不夠充分

        我國以COSO框架為核心的內部控制體系已經建立,但并沒有對內部控制制度有效性評價提供實質性的指導,從而導致不同公司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缺乏統一的標準。大部分公司的內控評價規范也只是停留在定性標準,很難客觀、準確地反映企業內控體系的整體現狀,從而使得內部控制的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4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評價之我見 1 加強內控意識

        大部分企業開展內部控制的最初動機都只是滿足監管機構的要求,由于其對內部控制的了解和認識不到位,導致內部控制收不到實效,從而造成成本的增加,卻得不到應有的收益,這在一定程度上更進一步使得管理者無法正確認識內部控制的作用。事實上,健全的內控體系將內控理念融入日常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有助于各部門的高效運行及部門間的密切配合,可以更好地實現企業目標;其次,企業管理層可能僅僅考慮到實施內部控制的成本費用,而忽視了內部控制可能帶來的潛在收益。因此,企業應該由外部推動轉為內部主動,使管理者加深對內部控制內涵的理解,將內部控制無縫嵌入到企業業務活動之中。 2 提高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第9篇:審計風險評估論文范文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審計風險

        自我國2001年加入WTO以來,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資本市場的持續深化,我國金融體系逐漸步入正軌,建立了多層次、多功能的金融市場體系,實現了主體多元化的發展。而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成為金融領域最引人矚目的潮流之一,并深刻影響著傳統商業銀行的改革與發展方向,商業銀行的審計重心隨之改變,由此也對商業銀行審計風險的防范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互聯網金融概況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互聯網金融有機結合了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的金融功能,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在開放的互聯網平臺上形成的功能化金融業態及服務體系,具有普惠金融、平臺金融、信息金融和碎片金融等相異于傳統金融的金融模式。

        (二)互聯網金融的實質。從融資模式角度看,互聯網金融模式區別于傳統的金融模式,它是與銀行的間接融資和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完全不同的一種全新的融資模式,從本質上來講它仍然是一種直接的融資模式。但是與傳統的直接融資模式比較的話,互聯網金融具有信息量大、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

        (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近年來,我國互聯網金融業蓬勃發展,并迅速成長。在2013年之后,各類互聯網金融產品在我國大量出現,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體系也從單一向多元化發展,互聯網理財、互聯網貸款、互聯網保險等諸多互聯網金融產品走入人們生活之中。據螞蟻金服公布的余額寶數據顯示,截止2015年底,余額寶的規模增至6207億元,其規模已經相當于一家國內中型銀行的規模。另外,互聯網金融綜合運營成本低,以小微客戶為主要客戶群體,并且注重客戶體驗,對客戶的粘性較強,服務范圍廣,潛在客戶群體廣闊。螞蟻金服的數據顯示,2015年余額寶用戶中,農村地區的用戶規模同比2014激增了65%,數量占到整體的15.1%;發達城市新用戶中,外來務工人員占比上升至一半以上;90后取代80后,成為互聯網理財中堅力量。

        互聯網金融的異軍突起不可謂對傳統商業銀行的發展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加速了傳統商業銀行的改革步伐。2015年提出的“互聯網+銀行”計劃,為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這一時代大背景下的變革指明了出路。與此同時,這些改革也使商業銀行的審計面臨新的挑戰。

        二、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審計現狀及成因

        (一)風險管理的變革帶來的審計風險。風險管理作為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商業銀行從安全控制、信息共享、流程管理等方面入手,同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擴寬了風險管理的數據源,重檢并規整了內部IT整體框架,實現了商業銀行對風險管理的升級與完善。銀行也逐步從傳統的追求利潤的粗放經營模式,向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

        在對銀行執行相關審計業務時,考慮到風險管理對商業銀行的特殊意義,要求審計人員要對銀行的風險管理狀況和模式有整體細致的把握,評價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因此,要求審計人員了解并熟練運用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和技能,這對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

        風險管理與業務經營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以及各種風險因素之間的相互關聯性,給注冊會計師識別和評價風險因素帶來了困難,使得審計人員在考慮與財務報表的重大錯報相關性時難以確定相關的風險因素。這也給評估風險范圍和程序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二)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帶來的審計風險。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直銷銀行應運而生。《2016中國直銷銀行市場專題研究報告》顯示,截止到2016年3月1日,已有55家商業銀行推出直銷銀行服務,其中81.8%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及城市商業銀行。60%以上的直銷銀行以貨幣基金、銀行理財及存款產品為主要業務,成為商業銀行擴展理財業務的主要渠道。而直銷銀行多選擇移動端及PC端作為推出渠道。

        與此同時,“互聯網+銀行”計劃給銀行的跨業經營提供了便利。傳統的銀行業務不再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越來越多的銀行通過新設或者并購的方式形成子公司,涉足證券、保險、基金、融資租賃等其他金融業態。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的銀行成為保險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的子公司。

        直銷銀行等一系列創新產品和服務的監管往往不是很明確,對于相關業務的會計處理缺乏統一標準,相關的信息披露也沒有明確要求。這就要求注冊會計師在不斷深入了解新產品,對其風險和收益做出評價的同時,考慮如何合理運用企業會計準則的原則,對被審銀行的會計處理方案進行判斷。

        而商業銀行的跨業經營也使審計工作的組織難度加大,對于那些控股多個金融業態的商業銀行,注冊會計師不僅要考慮被審單位業務是否符合各個行業的監管要求,而且要考慮是否滿足《企業會計準則》規范。這是對注冊會計師綜合服務能力的巨大挑戰,也加大了商業銀行的審計風險。

        (三)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用帶來的審計風險。“互聯網+銀行”的模式促進了商業銀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改革與升級。為了做好資源挖掘,商業銀行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了解客戶消費傾向與習慣,預測客戶行為,為產品和服務創新提供更加系統化的支持。同時,由于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大背景下,推出多種跨業業務,銀行不得不同時使用多種不同的業務處理系統。此外,直銷銀行多采用線上業務辦理,打破了傳統銀行在時間空間上的限制。民生銀行的線上客戶數據顯示,超過80%的客戶選擇通過移動終端使用民生直銷銀行,超過40%的客戶選擇在下午進行投資理財,甚至有3%的客戶會在凌晨打理資產。直銷銀行的產生使銀行網點虛擬化,為客戶與銀行提供了便利。

        傳統商業銀行的有非常清晰的審計線索,因為所有的經濟業務都用文字記錄,有憑證可查。但是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的資料全部實現了電子化及會計業務處理的程序化和自動化,傳統的審計線索被中斷。而多種業務系統的運用,也給注冊會計師在不同系統之間的數據接口,選取審計對象和方法審計方法帶來了諸多困難。而計算機信息系統如果對一些新業務處理功能欠缺或者運行不穩定,這往往是財務報表存在錯報的高風險區域。

        三、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審計風險防范措施

        (一)提高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同時聘請專家參與審計工作。通過以上對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審計業務所面臨的風險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商業銀行的變革對注冊會計師的專業勝任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變革要求注冊會計師對風險管理要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所以,審計人員應加強對風險管理有關知識的學習和研究,熟練掌握風險管理的相關技能。注冊會計師也要在工作中對風險管理這方面多做總結,得出經驗,才能在識別和評價錯報風險時有的放矢。

        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過程中涉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已經超出了注冊會計師通常了解和掌握的范疇。在這樣的情況下,聘請風險管理專家有助于審計人員對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進行深入的了解和評價,做出合理的錯報估計。另外,聘請專家參與審計工作時也要考慮專家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客觀性,審計組也要對聘請的專家實行嚴格管理,專家也應遵守相關審計規范,保持職業操守,保守工作機密。

        (二)采用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策略。商業銀行龐雜的分支機構和繁多的業務品種相較于其他行業而言,為注冊會計師帶來了較高的審計風險,特別是為了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商業銀行對金融產品和服務進行不斷創新,更是增加了審計的風險。因此,更需要審計人員以風險為導向,有針對性地對高風險領域投入更多的審計資源。注冊會計師需要對商業銀行行業性的普遍風險以及被審單位的特別風險因素予以特別關注,以便對財務報表的高風險區域進行識別和評估。在審計工作中,注冊會計師除了需要關注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風險進行還要考慮合規風險、聲譽風險等其他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領域。

        同時,注冊會計師要保證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充分貫穿審計過程始終。審計人員要以風險評估為前提,時刻圍繞高風險領域開展工作,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要全程高度保持嚴謹的職業懷疑態度,并且要根據測試結果不斷調險評估結果。在審計完成階段,注冊會計師要對所有審計發現結合審計風險進行判斷并得出適當結論,及時就發現重大錯報風險領域與管理層進行溝通。

        (三)配置專門的信息技術審計團隊。計算機信息系統的運用為商業銀行的審計增加了新的風險。因此,為了能有效地開展審計工作,注冊會計師需要對銀行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全面了解,以便更好的規劃和獲取必要的審計證據。計算機信息系統特有的復雜性和高技術性,使得對其的了解和評價建立在相當的專業知識積累基礎上。因此,在商業銀行審計團隊中,配置專門的計算機信息系統審計人員,以便對銀行的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性、可靠性、正確性以及相關內部控制進行分析和評價,配合財務審計團隊,為審計程序的實施建立必要的基礎和支撐。

        四、結語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體現出的新的形態,在對其開展審計業務時,為了規避新的審計風險,注冊會計師可以從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聘請專家,采用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引入專門的信息技術審計團隊等幾方面入手,對審計風險加以防范。

        參考文獻:

        [1] 雷智軍.互聯網金融時代下完善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審計的思考[J].中國商論,2015,33:82-84.

        [2] 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課題組,萬輝.我國商業銀行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研究[J].金融縱橫,2016,02:15-25.

        [3] 陳煒,葛夢瑤.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直銷銀行業務創新和發展策略[J].南方金融,2016,06:63-67.

        [4] 盧聞齊.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直銷銀行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J].財經界(學術版),2016,12:4.

        [5] 武鵬,楊向榮,王曙光.商業銀行審計風險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2:55-57.

        [6] 宋首文,代芊,柴若琪.互聯網+銀行:我國傳統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新變革[J].財經科學,2015,07:10-18.

        [7] 邱峰.互聯網金融催生新型銀行運作模式――直銷銀行[J].金融會計,2014,03:35-40.

        [8] 王濱.互聯網金融發展及商業銀行應對[J].銀行家,2014,04:94-97.

        [9] 楊瑩.淺析商業銀行外部審計風險與防范[J].財經界(學術版),2014,12:253+255.

        [10] 安明碩.試論商業銀行的審計風險與控制[J].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7,01:71-73.

        [11] 馮淑霞,張偉.商業銀行審計風險的成因及對策[J].中國管理信息化(會計版),2007,08:87-88.

        [12] 倪存新.對商業銀行審計專業化管理的若干思考[J].新金融,2008,12:36-39.

        [13] 林毅.互聯網金融下直銷銀行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

        [14] 徐盛鑫.審計人員何時利用專家[J].衛生經濟研究,1995,04:48.

        [15] 陳燕燕.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外部審計模式探析[J].商業會計,2015,23:56-5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精品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片区 | 亚洲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 |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 中文专区欧美三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