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名族學論文范文

        名族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名族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名族學論文

        第1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藏族人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中國是藏學的故鄉,中國的藏學研究源遠流長,有著久遠的歷史和傳統。先輩學者為我們今天的研究留下了數量巨大的研究成果和內容浩繁的文獻資料,開發和利用這些文獻,不僅能夠體現作為藏學故鄉的中國對藏學研究所做出的多方面的貢獻,而且能夠使后來者避免簡單的重復勞動,在前人的基礎上更好地攀登新的高峰,取得有創新意義的成果。前輩學者多次指出目錄索引之學是進入社會科學研究的殿堂的鑰匙,只有掌握目錄索引工具書,才能使人很快入門,了解本學科發展和研究的概況,攀登上一個無形的階梯,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也才能夠鉆研得更深。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在較長一段時間中,我國藏學界存在重厚本的書籍,忽視學術論文的現象,因而編制論文目錄索引的工作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除了在有的刊物上編制自己的論文目錄外,一些單位編制的目錄索引只能內部印行,少量流傳。因此,編制目錄索引的工作跟不上科研和出版的發展,科研人員查找資料存在許多困難。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藏學研究隊伍中有一些年輕人,以高度負責的工作責任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已有的一些零散的目錄索引的基礎上,從事藏學論文的目錄索引的編寫工作,《中國藏學論文資料目錄索引的編者劉洪記伉儷即是其中成績突出的兩位。他們在大學時都是學習藏語文專業,在工作多年,回北京后一個在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圖書館工作,一個在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系資料室工作,雖然有經常接觸藏學論著的便利條件,但是以兩個人的力量來從事藏學論文目錄的編寫,其工作的艱辛繁雜,仍然可想而知。誠如他們在“前言”中所說,“通過收錄我們發現,在八十年代末,特別是進入九十年代,在很多不相關的報刊上發表有多篇很有學術和參考價值的藏學文章,有些還真的彌補了核心期刊中缺少的某些藏學學科內容,如果漏收很可能會漏掉一個方面。這樣就無形中加大了我們的工作量,除了收錄本單位所存報刊上的藏學文章目錄(包括翻譯無漢文譯名的篇目)之外,還要隨時到有關單位去查閱單位缺藏或未訂報刊。工作起來真有大海撈針之感。在長達八年的收集編排當中,因受學術著作出版難的影響,曾幾次產生過中止的念頭,但又多次在同事和單位領導的鼓勵下堅持了下來,終于完成了即將與讀者見面的這一書的書稿。”這篇前言寫于1995年5月,這也就是說書稿交到出版社后還經過了四年多的編輯、修改、補充,才得以出版,這里面又有多少編者和出版社編輯的辛勤勞動,自不待言。

        《中國藏學論文資料索引》全書140多萬字。收錄了我國1872年以來的120余年間在各種報刊雜志上刊載的有關藏學各方面的論文和資料的目錄26000余條,涉及報刊500余種,其中包括藏文刊物十余種,同時還收錄有40余種藏學論文集的論文目錄?;绢悇e有,政治、經濟、歷史、人文地理、宗教、文學、藝術、語言文字 、文化、教育、體育、風俗習慣、文物與考古、人物、藏區其他民族、醫藥衛生 、科技、動態、書評等十幾大類。除了“查找面廣、收集目錄全”這一顯著的特點以外,這部目錄另一個重要的好處是收錄了各種藏文期刊上發表的藏學論文目錄。這體現了中國藏學研究隊伍中藏、漢族學者團結合作、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的特點和優勢。這一點在《中國藏學書目(1949-1991)》和《中國藏學書目續編(1992-1995)》中已經做過,而且那兩部書中所收的書目和簡要介紹還是藏 、漢、英三種文字對照?!吨袊貙W論文資料索引》無法做到藏、漢、英三種文字對照,但是已盡力將用藏文發表的論文的題目翻譯成漢文,與漢文論文的目錄合編到一起,這在同類的論文目錄中還是首次,對我國藏、漢族學者的互相了解 、互相交流學術成果,有重要的作用。

        可能是考慮到篇幅巨大,全書按的年代分為四編,1872-1949年為第一編 ,1950-1979年為第二編,1980-1990年為第三編,1991-1995年為第四編,先依每編中篇目的內容分類,再按每類條目刊出的時間先后排序。其后又附錄有《論文 集、學術會議等論文目錄》、《港臺藏學研究論著目錄》和《選錄報刊名稱一覽 》等。這樣做的好處是讀者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出我國藏學研究在這三個大的階段中的發展脈絡和特點,把握我國藏學研究所走過的道路和發展的趨勢。編者在書后附錄四的長文《從報刊論文資料的統計看我國藏學的發展》,的確是他們在長期從事藏學圖書資料的管理和論文目錄的編輯工作的基礎上所做的認真分析和總結,對藏學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不過,作為研究某一個專題的讀者 ,在使用這部目錄查找有關的論文時,可能會感到有一點美中不足的地方。例如 ,想了解關于藏族族源問題的研究在以前發表過哪些論文,則首先需要知道藏族族源問題研究在這部目錄中是歸入“歷史”大類的“通論”之中,因此讀者需要查找這四編中各個“歷史”大類的“通論”,而這些“通論”又是按照文章發表的年代來排列的,那么就需要把這些“歷史”大類的“通論”全部查找一遍。

        如果讀者再考慮到可能還有有關文章只在某一論文集中發表,那么還應當附錄的《 論文集、學術會議等論文目錄》中查閱,而這一部分是不分類的,所以差不多需要全部查找一遍。如果再考慮到港臺的學者關于這一問題也應有一些, 那么還需要查找《港臺藏學研究論著目錄》的“論文目錄”中的“歷史”類,而且同樣還需要將《港臺藏學研究論著目錄》的“論文集目錄”查找一遍。在這里舉這樣一個例子,并不是想苛求編者,只是想說明像這樣的大型的論文目錄,為便利讀者使用,實在有編制索引的必要。本書的書名為《中國藏學論文資料索引》,但是實際上只有論文分段(編)的分類目錄,而沒有索引。不過,看來編者并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一問題,將書名定為《中國藏學論文資料索引》就說明當初有過編制索引的計劃,只是受許多條件的限制而放棄了。這正如編者在前言中所說:“在這本工具書基本編竣后,我們還試圖編出一個著者索引,以使此書的功能更加齊全。但是由于藏族作者重名和一名多種譯寫的問題無法處理,以及版面增加又要牽涉到出版經費問題等,故而放棄?!?/p>

        第2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主要欄目

        專論、綜述、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前言動態、信息交流。

         

        投稿須知

        1.文稿要求。來稿要求內容充實、立意創新。寫作上要重點突出,條理分明,論據充分,數據可靠,文字簡練。書寫要工整,用字要規范,標點要正確,計量單位和符號要符合國家標準。外文字母、數學符號、拉丁學名要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也應標示清楚。為便于快速處理稿件,來稿須一式兩份(一份可以是復印件),以便同時送審,稿件請用5號宋體1.5倍行距打印在A4紙上,寫明排版軟件,并附相應磁盤。推薦使用電子郵件或網站稿件遠程處理系統投稿。

        2.文稿內容。來稿須包括:中文題目,作者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摘要、關鍵詞;英文題目,作者英文姓名,單位、地址、郵政編碼,英文摘要Abstract、關鍵詞Keywords;正文部分;致謝;參考文獻。正文部分區分綜述專論、研究論文和簡報,對內容和格式要求有所差別。綜述專論須包括:引言、展開論述部分、結論及展望。研究論文和簡報須包括:引言、材料與方法、結果與分析、討論四部分。文章篇幅,綜述專論和研究論文通常不超過5個頁碼,約8000字;研究簡報不超過3個頁碼,約5000字。

        2.1標題。文章標題務求簡明扼要,以反映論文主題,一般不超過20字,避免使用副標題,避免在標題中出現縮略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英文標題與中文相吻合,除連詞、介詞及冠詞外,詞的首字母大寫。正文中各級標題應精煉明確,以不超過15字為宜。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可用至3級標題,不同級別的數字之間用實心圓點“.”相隔,最末數字不加標點,如:“2”“2.1”“2.1.1”,以此類推,一律左頂格,后空一字距寫標題。正文引言部分不立標題,不加編號。

        2.2作者與單位。文章作者的署名人數及順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無知識產權爭議問題,所有署名作者對文稿署名認可。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間用逗號隔開,并分別注明所有作者的單位、城市和郵政編碼。

        2.3摘要與關鍵詞。正文前須有200~300字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能夠簡明確切地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并重點提示出論文的創新之處。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一致。在中、英文摘要下方分別列出中、英文一致的關鍵詞3~8個。

        2.4腳注。來稿首頁注腳處注明論文資助的基金項目和作者簡介(第一作者或/和通訊作者)。基金項目包括課題來源、名稱及基金代號;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民族(漢族可略)、職稱、學位、所從事專業方向及聯系方式(包括電話、E-mail)。

        2.5圖與表。文中圖與表一般不超過3~5個,且精煉、完整;圖表的題、項、注等要求英漢雙解;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在文字中概括歸納圖表內容時,避免逐項重述數據及圖表的重復使用。圖表的標題、內容及注解一律用中英文對照標示。請作者同時提供圖片的原始文件,以保證圖片的清晰。

        2.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只列入近期的、主要的、已公開出版的引用文獻;按在論文中出現的順序掛角于文末;內容、書寫順序應規范;一般不超過30個。參考文獻的著作者少于3人時全部列出,超過3人時,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英文為“etal.”)。主要文獻的書寫格式如下:

        書:[序號]著者.書名.版次(第1版不標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期刊:[序號]著者.文章名.期刊名(英文刊名可縮略),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

        會議錄、論文集等:[序號]著者.文章名.見(In):編者名.文集名.會議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利:[序號]專利持有者.專利名稱.專利國別,專利號

        參考文獻是中文的請用中文列出,不要譯為英文。

        第3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本人作為一名來自內地的滿族學生,對民族文化十分熱愛,在大學攻讀碩士期間,更是對的民族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除了閱讀大量有關文化的期刊文獻之外,還克服了種種困難,走過了除阿里和昌都的偏遠地帶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在理論知識學習和實地調查的過程中,對舞蹈學相關的理論和學說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尤其通過閱讀觀看大量的國內外舞蹈、藝術、美學等相關專著、論文和影像資料,逐漸產生并形成了與舞蹈學相關的,尤其是自然舞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碩士學位研究生畢業論文是研究生學習期間的重要關鍵環節,也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本人根據導師的指導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珞巴族舞蹈生態研究——以米林縣南伊珞巴民族鄉為例》作為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課題。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從不缺少輝煌燦爛的文明。那如萬花筒般的文明,正是由中國 56 個民族各自獨特的文化所構成。珞巴族是我國 56 個民族中的一員。1965 年經國務院批準確認為單一民族,成為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珞巴族主要生活在南部的珞瑜地區①,由于非法“麥克馬洪線”的劃定,使珞巴族成了跨界民族,大部分珞巴族生活在印占區,少部分生活在中國實際控制區,包括林芝地區的米林縣、墨脫縣、察隅縣、朗縣,以及山南地區的隆子縣等地。和平解放之前,珞巴族一直在大山深處過著刀耕火種、刻木結繩記事、狩獵的林區生活。珞巴族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因此形成了獨具珞巴族特色的傳統文化藝術形式。在很多民俗活動和祭祀儀式中,曾出現過相對原始的珞巴族舞蹈,比如馴牛舞、殺牛舞、出征舞、復仇舞、刀舞、巫師舞等。伴隨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以及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珞巴族經歷了從原始林區生活到集中定居生活再到現代生活,這樣的變遷,雖然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大大改善了珞巴族的生活條件,這種改善也改變了珞巴族生存的生態環境,珞巴族的意識形態隨之發生了變化,這對于人類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1.2 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珞巴族在大山深處生活的歷史傳統,使其擁有天體崇拜、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等獨特的風俗習慣。由于歷史原因和非法的麥克馬洪線的劃定,更使珞巴族成為我國境內較為特殊的一個少數民族。珞巴族所處的地理區位相對偏僻和閉塞,給有關其相應的學術研究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珞巴族擁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自己的文字,很多文化藝術都是依靠口傳身授的方式,得以傳承和發展,這些無疑又帶來了學術研究上的難題。因此,有關珞巴族傳統習俗、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學術研究成果顯得尤為珍貴。有關珞巴族研究的學術成果主要有書籍《珞巴族社會歷史調查》(社會歷史調查資料叢刊編輯組,民族出版社,2009)、《珞巴族簡史》(《珞巴族簡史》編寫組,民族出版社,2009)、《中國文化知識讀本——珞巴族》(崔華洋,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珞巴族》(王玉平,民族出版社,1997)、《珞巴族——米林縣瓊林村調查》(龔銳、晉美,云南大學出版社,2004)、《民俗文化》(陳立明、曹曉燕,中國藏學出版社,2010)等,其中《珞巴族社會歷史調查》較為詳細地描述了珞巴族的歷史演進、社會變遷、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內容,在文學藝術的研究中,主要包括珞巴族民間文學調查、珞巴族民間歌曲調查。珞巴族民間文學調查用了三十三個小節的篇幅,介紹了珞巴族民間的三十三個傳說故事;珞巴族民間歌曲調查用了八個小節的篇幅,介紹了珞巴族婚喪嫁娶、節慶儀式中的曲調。這是筆者所了解到的較早如此寬泛系統地對珞巴族文學藝術資料的收集和整理,為世人了解珞巴族起源、發展和生活現狀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但很遺憾的是在珞巴族民間歌曲調查中,雖有邊歌邊舞的記述,卻沒有將珞巴族的自然舞蹈進行描述和介紹。

        第二章 珞巴族概況

        2.1 珞巴族的起源

        研究民族起源問題一直是人類學的重要內容,人們通過考古、歷史記載、語言、文化藝術及風俗習慣等為材料 , 探討人類或民族的起源。珞巴族擁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現使用的文字普遍是藏文,還有一部分使用漢字,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珞巴族過著刻木記事和結繩記事的生活?,F代民族問題研究之前,很少有問世的珞巴族文獻,在極少數的藏族文獻中只有星星點點的記述。1346 年的藏文史籍《紅史》中記載,吐蕃時期松贊干布時代“南自珞與門 等均置于吐蕃統治之下”。 1564 年的藏文史籍《賢者喜宴》中記載:“如是 南方之珞與門 等,均被收為屬民?!眱刹坎匚氖芳兴岢龅摹扮蟆焙汀伴T”分別指的就是珞巴和門巴,涉及的內容僅僅是藏族與珞巴族和門巴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的聯系,而關于珞巴族的族源問題并未提及?!爸皇窃谑⒗K祖的《衛藏圖識》中描寫過 18 世紀時的珞巴族還過著‘不耕不織,穴處巢居,冬衣獸皮,夏衣木葉’的游獵生活。”①由于珞巴族的起源在相應的文獻上很難追尋,只好另辟蹊徑,那就是珞巴族生活區域的考古發掘、民間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信仰習俗,這些將會對研究珞巴族的族源問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米林縣采訪調查的時候,縣旅游局的珞巴族干部林勇(如圖 2-1)向本人講述一個當地耳熟能詳的珞巴族故事。相傳很久以前,上天之父與大地之母結合后生下兩個孩子,一個名叫“達蒙”,一個名叫“達寧”,前者是姐姐,后者是弟弟。弟弟達寧擅長狩獵,經常會把活的動物幼崽帶回來交給姐姐來馴養。姐姐達蒙除了馴養動物之外,還會去田野森林中挖掘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他們憑借著自己的勤勞勇敢和智慧的頭腦還學會了用藤條和木頭摩擦生火。時間久了,弟弟對姐姐產生了感情卻遭到了姐姐的反對拒絕。一次去天上會見天神太陽的時候,太陽告訴他們,地上只有他們一男一女,雖然是姐弟也要結為夫妻,否則人類就不能繁衍生息了,于是將他們關在了籠子里,迫使他們結婚成為夫妻,所以他們的后人就是現在珞巴族人。

        2.2 地理區位和人口分布

        第4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宋代;婚服;禮俗

        一個時代的服飾,是那個時代文化的表征。宋遼夏金時期,我國各民族交流頻繁,融合進一步加劇。在這個時代背景下,各民族服飾在交融過程中相互影響、取長補短,中原宋王朝傳統服飾吸收了許多少數民族元素,而北方草原民族服飾也逐步漢化。服飾是禮儀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禮儀、風俗文化在多民族政權并立的歷史大幕下,通過服飾文化的交流,由中原王朝向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傳播、發展。中原王朝內部,禮儀經歷了統治階層的不斷調整、強化,最終形成了不同于漢唐的、獨樹一幟的風格、體系。服飾作為禮儀文化重要表現形式,其分等級、定尊卑的作用也進一步加強。為了人生最重要的儀式——婚禮而準備的婚服,是傳統禮儀文化的重要象征。無論是婚禮用的服裝、化妝、配飾、都是當時社會審美取向的體現。華美、精致的婚禮服飾,是服飾文化的精華所在,也是禮儀規范的集中體現。研究婚服,能夠更直接的了解這一時期各個區域的服飾審美取向和其中蘊含的禮儀文化內涵。近二十年來,雖然婚姻禮俗和服飾研究這兩個方向研究成果卓著,但將它們相結合,研究婚禮服飾與婚俗、禮儀關系以及婚服的禮制內涵的文章卻不多,可以說研究還是比較薄弱的。

        一、研究服飾、禮儀的古籍、專著

        有關婚禮服飾的內容在眾多史書中曾被提及,如在《宋史》[1]、《遼史》[2]、《金史》[3]、《西夏史》[4]中都對皇帝、后妃、命婦、官員等貴族的禮服形質有詳盡的記載,并做了具體的規定。鄭樵所著的《通志》[5]中對天子、太子、后妃、官員的章服和婚禮儀制也有明確記載。這類史書雖然記載了統治階級的章服制度,但并沒有專門對婚姻服飾進行記錄。盡管如此,透過這些記載,我們還是可以一窺那個時代華美禮服的形質,婚服做為其中的精品,也必然包含了這些禮服的特點。

        官方史書只關注了統治階級,對于廣大民眾的婚禮服飾沒有給與很多的筆墨。朱熹的《朱子家禮》[6]以及司馬光的《書儀》[7]則對士大夫階層的婚禮流程及禮儀規范進行了細致的描述。這倆部書側重對禮儀習俗、規范的闡述,給我們認識和了解這個時代中下層人民的婚姻形態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對婚服給與的描述只有寥寥幾筆,一帶而過。

        到了現當代,研究服飾通史的著作頗多,最著名的要數沈從文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8],這部著作通過研究考古資料如壁畫、畫卷、刻印等,對中國歷代傳統服飾作了詳盡的介紹,并對其中的文化內涵做了細致的刨析。其中第一百零二到一百三十一章是研究遼宋夏金的服飾,沈從文先生更多的從平民服飾入手研究,展現了這個時期社會各個階層的衣著習俗。孫機著的《中國古輿服論叢》[9]對封建貴族階級的輿服制度進行了詳細的論述。我們可以透過這些描述了解那時婚禮服飾的基本特征。此外,陳茂同的《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志》[10]、朱和平著的《中國服飾史稿》[11]、周錫保的《中國古代服飾史》[12]、陳高華與徐吉軍編著的《中國服飾通史》[13]、周汛及高春明編著的《中國古代服飾風俗》[14]、黃能馥編著的《中國服飾通史》[15]、王民澤編寫的《中國古代服飾》[16]、臧迎春著錄的《中國傳統服飾》[17]、張書光《中國歷代服裝資料》[18]等都是研究我國古代服飾的著作,這些專著側重點不同,敘述方式不同,可以說從不同的角度相互佐證,使我們更清晰的認識我國古代服飾的整體面貌。此外,王瑜所著的《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服飾》[19]對北方少數民族服飾進行了系統的介紹。王青煜所著的《遼代服飾》[20]、趙評春和遲本毅著《金代服飾》[21]為研究遼代、金代的服飾文化提供了重要資料。黃強著的《中國內衣史》[22]是一部專門對歷代內衣形質進行收錄、介紹的著作。周汛及高春明編著的《中國歷代婦女妝飾》[23]、孟輝撰寫的《中國歷代女子服飾史稿》[24]是專門研究女子服飾的著作。周汛和高春明編著的《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25]是研究我國服飾文化的重要工具書。閱讀這些專著,可以讓我們從各個角度,全面的認識宋遼夏金時期衣著服飾的狀態,領略傳統服飾的魅力。在認識的基礎上,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隱藏在這些靚麗衣飾下的禮儀內涵。在這些書籍中,并沒有專門研究婚服的篇章,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此外,相關的服飾美學著作也是做論文的重要資料,近年來研究服飾美學的文章不少,主要有:葉立誠的《服飾美學》[26]、蔡子諤所著的《中國服飾美學史》[27]、高春明編著的《中國歷代服飾藝術》[28]、蘭宇與祁嘉華的《中國服飾美學思想研究》[29]。

        除了研究服飾的專著外,關于禮儀、民俗研究的著作也是我要了解的重要部分。臺灣學者彭利云所著的《宋代婚俗研究》[30],是一部全面介紹和分析宋代婚俗禮儀的專著。美籍學者尹沛霞著,胡志宏譯的《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31],從外國人的視角審視宋遼夏金時期的女性和婚姻,有許多獨特、新穎的觀點。王文寶著的《中國民俗研究史》[32]對我國傳統民俗做了系統、深刻的分析研究。朱瑞希等所著的《遼宋金社會生活史》[33]對遼、宋、夏、金的社會生活面貌做了全面的展示。陳戍國著的《中國禮制史·宋遼夏金卷》[34]對這一時期幾個政權的各種禮儀制度做了論述。此外,陳顧遠《中國婚姻史》[35]、吳存浩《中國婚俗》[36]、彭林著的《中國古代禮儀文明》[37]、王煒民編著的《中國禮儀文化》[38]、鐘敬文《中國禮儀全書》[39]都是研究婚姻禮俗的重要資料。

        二、相關的論文

        研究宋遼夏金時期婚服、婚俗的論文并不是很多,主要研究服飾的有:賈璽增的博士論文《中國古代首服研究》[40]、殷冰瑤的碩士論文《探究中國歷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41]、鄧雅的碩士論文《探究我國漢族女性婚禮服的演變和創新》[42]、王雪莉的碩士論文《宋代服飾制度研究》[43]。相關的有杉本正年著、樊一譯的《中國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44]、許星《中國古代民間婚禮儀俗中的著裝風俗初探》[45]、喬婷《宋代服飾特點的研究與探析》[46],陳熠鑫、韓麗東、郝云華的《淺談宋代服飾的民俗風格》[47]、謝檣《宋代女性詞中的妝飾民俗》[48],這幾篇論文多從民俗的角度分析宋代服飾的特點,對婚禮服飾提得不多,也沒有談到其禮制內涵。

        對于婚禮進行專門研究的論文有:呂友人、王立軍所撰《宋代婚禮概述》[49]、于佐君《談婚姻禮服文化的變遷》[50]、《中國傳統婚禮習俗》[51]、甄進忠《中國古代婚禮淺論》[52]、彥斌《中國婚禮儀式史略》[53]、包福存《婚禮儀式研究綜述》[54]、李金玉《略論中國古代的婚禮》[55]、大勇《中國傳統婚慶禮俗與當代婚禮》[56]、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異》[57]、王啟發《禮義新探》[58]等等。

        對于婚俗研究的主要有:王歌雅《中國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論》[59]、黃修明《中國古代“服禁”論》[60]、《中國各地婚俗》[61]、鮑宗豪《中國婚俗的文化意蘊》(1992年第5期)[62]、韓芳《中西傳統婚俗之比較》[63]、《中國特色婚俗》[64]、魯婷,陳娟娟《淺析中國“彩禮”婚俗存在原因》[65]。

        對于少數民族服飾、禮儀進行研究的有:島田正郎、何天明《遼代契丹人的婚姻》[66]、黃莉《遼代婚姻綜述》[67]、楊富學與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68]、夏宇旭及趙瑋彬《遼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較》[69]等論文,為我們研究遼國婚姻禮俗提供了資料。謝靜的《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飾研究》[70]、孫昌盛所撰的《西夏服飾研究》[71]、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飾淺談——以ДX.02822為中心》[72]、陳霞的《西夏服飾審美特征管窺》[73]等幾篇文章都在西夏服飾方面做了比較細致的研究。牛達生《從考古發現看唐宋文化對西夏的影響》[74]、艾紅玲《西夏禮儀制度考論》[75]等文章對西夏婚禮制度作了介紹。關于西夏服飾、禮儀方面的論文相對而言很缺乏,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足。研究金代服飾、禮儀的文章同樣比較缺乏,只見到俞超偉所寫的《填補金代服飾制度的空白》[76]這篇文章通過考古發現充實了金代服飾史料。此外還有王春蕾《試述金代女真族服飾及演變》[77]以及顧韻芬、高巖、李丹《金代女真族服飾文化的整合性發展》[78]等。這些文章雖然為我們在服飾、禮儀這一領域進行探索、挖掘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讓我們用以學習和借鑒,但是它們都沒有對婚禮服飾及其與禮儀、風俗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的研究,鑒于這方面的內容對于我們清晰地認識宋代的服飾文化、禮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義,我認為有必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元]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5.

        [2][元]脫脫.遼史[M].北京:中華書局,1982.

        [3][元]脫脫.金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4.

        [4][元]脫脫.西夏史[M].北京:中華書局,1998.

        [5][宋]鄭樵.通志[M].北京:中華書局,1987.

        [6][宋]朱熹.朱子全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09(1).

        [8]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9]孫機.中國古輿服論叢[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陳茂同.中國歷代衣冠服飾志[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

        [11]朱和平.中國服飾史稿[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13]陳高華,徐吉軍.中國服飾通史[M].寧波:寧波出版社,2005.

        [14]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黃能馥.中國服飾通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16]王民澤.中國古代服飾[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5.

        [17]臧迎春.中國傳統服飾[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3.

        [18]張書光.中國歷代服裝資料[M].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1990.

        [19]王瑜.中國古代北方民族與蒙古族服飾[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20]王青煜.遼代服飾[M].沈陽:遼寧畫報出版社,2002.

        [21]趙評春,遲本毅.金代服飾[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2]黃強.中國內衣史[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8.

        [23]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M].北京:三聯書店,1988.

        [24]孟輝.中國歷代女子服飾史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5]周汛,高春明.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

        [26]葉立誠.服飾美學[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1.

        [27]蔡子諤.中國服飾美學史[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

        [28]高春明.中國歷代服飾藝術[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9.

        [29]蘭宇,祁嘉華.中國服飾美學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0]彭利云.宋代婚俗研究[M].天津: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

        [31]胡志宏.宋代的婚姻和婦女生活[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32]王文寶.中國民俗研究史[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

        [33]朱瑞希.遼宋金社會生活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4]陳戍國.中國禮制史·宋遼夏金卷[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5]陳顧遠.中國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36]吳存浩.中國婚俗[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6.

        [37]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M].北京:中華書局,2004.

        [38]王煒民.中國禮儀文化[M].呼和浩特:遠方出版社,2002.

        [39]鐘敬文.中國禮儀全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40]賈璽增.中國古代首服研究[D].東華大學博士論文,2006.

        [41]殷冰瑤.探究中國歷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0.

        [42]鄧雅.探究我國漢族女性婚禮服的演變和創新[D].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08.

        [43]王雪莉.宋代服飾制度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論文,2006.

        [44]杉本正年,樊一.中國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J].成都大學學報,1995(4).

        [45]許星.中國古代民間婚禮儀俗中的著裝風俗初探[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1998(6).

        [46]喬婷.宋代服飾特點的研究與探析[J].山東紡織經濟,2010(10).

        [47]陳熠鑫,韓麗東,郝云華.淺談宋代服飾的民俗風格[J].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6).

        [48]謝檣.宋代女性詞中的妝飾民俗[J].時代文學,2009(2).

        [49]呂友人,王立軍.宋代婚禮概述[J].殷都學刊,1991(4).

        [50]于佐君.談婚姻禮服文化的變遷[J].紡織導報,2008(11).

        [51]中國傳統婚禮習俗[J].現代語文,2007(4).

        [52]甄進忠.中國古代婚禮淺論[J].中州大學學報,2005(2).

        [53]彥斌.中國婚禮儀式史略[J].民俗研究,2000(2).

        [54]包福存.婚禮儀式研究綜述[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7(4).

        [55]李金玉.略論中國古代的婚禮[J].新鄉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5).

        [56]大勇.中國傳統婚慶禮俗與當代婚禮[J].現代交際,2001(11).

        [57]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異[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58]王啟發.禮義新探[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3).

        [59]王歌雅.中國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論[J].求是學刊,1993(1).

        [60]黃修明.中國古代“服禁”論[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 ,2006(1).

        [61]中國各地婚俗[J].中國地名,2008(10).

        [62]鮑宗豪.中國婚俗的文化意蘊[J].社會科學研究,1992(5).

        [63]韓芳.中西傳統婚俗之比較[J].中國校外教育,2008(1).

        [64]中國特色婚俗[J].中國地名,2008(10).

        [65]魯婷,陳娟娟.淺析中國“彩禮”婚俗存在原因[J].傳承,2009(6).

        [66]島田正郎,何天明.遼代契丹人的婚姻[J].蒙古學信息,2004(3).

        [67]黃莉.遼代婚姻綜述[J].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3(3期).

        [68]楊富學,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1(4).

        [69]夏宇旭,趙瑋彬.遼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7(3).

        [70]謝靜.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飾研究[J].藝術設計研究,2009(3).

        [71]孫昌盛.西夏服飾研究[J].民族研究,2001(6).

        [72]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飾淺談——以ДX.02822為中心[J].寧夏社會科學,2007(3).

        [73]陳霞.西夏服飾審美特征管窺[J].史學理論,2010(31).

        [74]牛達生.從考古發現看唐宋文化對西夏的影響[J].考古與文物,2001(3).

        [75]艾紅玲.西夏禮儀制度考論[J].寧夏社會科學,2009(1).

        [76]俞超偉.填補金代服飾制度的空白[J].中國文物報,2001(8).

        [77]王春蕾.試述金代女真族服飾及演變[J].黑龍江農墾師專學報,2002(4).

        第5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清朝服飾;形象;朝鮮使者

        中國與朝鮮兩國山水相連,關系源遠流長,中國儒學很早就傳到朝鮮,并對朝鮮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至朝鮮朝時期都非常深遠。朝鮮基于儒學“事大”思想與中國建立了宗藩關系,而朝貢是這種宗藩關系的主要表現形式。朝鮮每年都會派使節到中國朝貢,這些朝鮮使節完成外交任務回國后,要向國王匯報出使情況,所以他們對中國的評價往往會影響朝鮮國王對中國大事的決策??梢姵r使節不僅擔當著朝鮮的外交任務,也是中朝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的主要媒介。朝鮮使節到中國后記錄了他們在中國期間的活動,以及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認識。清朝時期把這些文本統稱為“燕行錄”或“使行錄”。 朝鮮使節在“燕行錄”中使用大量筆墨來描寫中國服飾,服飾屬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朝鮮使節對清朝服飾文化的態度其實就是對清朝文化的態度。服飾也是建構異國形象諸多因素之一,所以本論文主要想通過朝鮮使者筆下的女子服飾的描寫,來考察十八世紀上半葉清朝女子形象。

        服飾除保暖遮羞蔽體的實用功能外,還具有審美功能。明清鼎革后,男子全部“S發”穿滿服,無從分辨滿漢,但是漢女服飾仍保留了漢制,使得朝鮮使節能夠馬上判斷出是滿族女子還是漢族女子。朝鮮使節所建構的漢女形象是正面的,而滿女形象多是負面的,而且朝鮮使節總是將漢女和滿女進行對比,感情傾向于漢女。漢女“或著摺裳,穿黑唐衣,頭飾花珠,且垂面黑紗,乘驢子而行者,間有之,女子則猶帶明衣制矣,可愛?!?朝鮮使節認為漢女可愛,主要是因為漢女的衣制保留了明制,朝鮮使節的這種判斷其實是帶有思明情緒的。朝鮮因“慕華”而“衣冠一遵明制”,但現在“四海之內,皆是胡服,百年陸沉,中華文物蕩然無余”感嘆到“中華之禮服,反作市胡弄玩之資,痛哉?!?就在朝鮮使節感到絕望之時,穿大明衣冠的漢女則給了朝鮮使節一份心理安慰,聊以慰藉朝鮮使節懷念大明之心境,所以感情傾向于漢女,建構的漢女形象也是正面的。朝鮮使節本身就對滿族懷有偏見,一直認為滿族是不識禮儀的蠻夷之族,因此在描寫滿女服飾的時候也帶有這種情緒,“寧遠以東多是胡女,而不分內外露面出見,唐女則內外甚密,而胡女頭插亂花金玉飾頭,著長衣緩緩住行?!?朝鮮使節將漢女和滿女進行了對比,贊揚漢女“內外甚嚴”,斥責滿女“不分內外,露面出見”,因為滿女的服飾不符合朝鮮朝社會的道德觀。朝鮮朝社會女子出門時,一般會用長衣來遮面,這樣做是為了劃分男女界限,禁止與男子自然接觸,這其實就是“禮治”思想中的“內外法”。強調“內外”是由孟子提出的,內外本指“里”和“外”,而實際上多用于夫婦之間。孟子在“五倫”中強調“男女有別”,而男女之“別”源于陰陽五行思想,陰陽五行思想把宇宙一切事物分為陰陽,男子為陽,女子為陰。董仲舒后來提出“陽尊陰卑”,所以男子因為是陽而尊貴,女子因為是陰而卑賤?!抖Y記》中第12內則中強調“男不言內,女不言外,非祭非喪,不相授器,外內不共井,不共浴,不通寢席,不通乞假,男女不通衣裳,男子,夜行以燭,無燭則止,女子出門,必肀紋涿,夜行以燭,無燭則止,道路男子由右,女子由左。”把男女之“別”劃入到“禮”的范疇之內,朝鮮接受了這種思想,并這樣做。朝鮮女子是不能隨便外出的,即便外出也要“蔽面”,這樣才有“禮”。所以朝鮮使節看到滿女“出門見人不羞”感到“可駭”,從而更加肯定了滿族是個不識禮儀的蠻夷之族的觀點。

        在當時的朝鮮社會中,受陰陽相濟的傳統觀念的影響,女子一直處于從屬地位,一切服從于男子。宋儒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并將這種道德規范加上婦女身上,女子的服飾必須要符合道德規范,出門必須遮面,這其實就是對婦女人身自由的限制,而滿女不遮面出門體現的正是男女平等思想,這其實是一種進步。

        滿族女子出門由于不用長衣遮面,使得朝鮮使節能夠觀察到滿族女子的妝扮,“毋論老少,皆耳燜珠?!?朝鮮使節雖沒有直接做出評價,但卻注意到“清女頭樣耳頗異矣”5,但我們可以通過研究朝鮮社會的審美觀可推知朝鮮使節的態度。高麗時期,耳飾傳入高麗,并開始流行男女都配戴耳飾,到朝鮮中期董越《朝鮮賦》中強調“身體發膚,受之于父母,不可毀傷”,認為在耳朵上穿洞是對父母的不孝,下令禁戴耳飾。所以朝鮮中期兩班貴族女子都不戴耳飾,只有少數庶民階層的女子及配戴耳飾。另外當時受中國傳統“華夷”觀影響,戴耳飾的風俗被視為“胡俗”“蠻俗”,所以見到女子戴耳環則嘆道“如蠻俗者”。根據當時朝鮮社會的審美觀及朝鮮社會對滿族的社會集體想象物,朝鮮使節也會認為滿女“耳掛雙珠”是蠻俗。滿女帶耳飾則是舊俗,乾隆曾說“旗女一耳戴三鉗,原系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可看出這是滿族的習俗?!度泵藭帯份d女真人:“男子辮發垂后,耳垂金銀?!笨梢娫缙谀凶右餐右粯佣鷴旖疸y佩飾,到清后男子逐漸不戴了。滿族婦女戴耳環的習俗與薩滿教觀念有關,“薩滿教認為人有三魂,即命魂、真魂和游魂,其中游魂是最活躍的,可以脫離人體而活動,而耳環能衛護游魂,以保證人的神安志名,所以滿族先民視耳環為平安避邪靈物?!? 朝鮮使節認為這種戴耳飾的風俗是“蠻俗”,顯然是受“華夷” 觀影響而表示蔑視之情。

        另外,朝鮮使節發現“漢女皆傳粉,胡女則否,舊聞漢女有夫,雖老皆傳粉簪花,今不見盡然?!? 朝鮮使節認為漢女多涂粉,對漢女涂粉并不反感。而實際上滿族入關之后,漢滿女子相互影響,滿女也涂粉,對于滿女涂粉,朝鮮使節則描述成“厚涂真粉”。在朝鮮社會中,認為女子“濃涂脂粉,何異塑鬼,故古人不許婦人時世之妝?!敝挥胁艜糠弁侩僦?戴耳飾,所以滿女戴耳飾,涂厚粉,與朝鮮社會女子相比,(下轉第103頁)(上接第102頁)滿女傳遞出一種妖艷的形象。

        十八世紀上半葉,朝鮮使節描寫滿族女子,重點是在描寫滿族女子的妝飾,通過朝鮮使節的描述,我們發現朝鮮使節一方面是受朝鮮朝社會集體想象物的影響,將漢女塑造成正面形象,而滿女則為負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受朝鮮朝社會傳統的審美觀影響,從儒家道德觀的角度否定滿女。從服飾傳播和接受學的角度來看,朝鮮的審美觀帶有種族中心主義色彩,即以朝鮮社會的標準來對待其他文化,并認為朝鮮社會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及審美觀點等是最正確的,是最佳的選擇。朝鮮這種種族中心主義是受中國傳統“華夷”觀的影響,排斥蠻夷習俗、文化。正確認識各不同民族服飾美的特點,就能夠打破束縛服飾文化發展的各種禁錮,從而使得各民族健康的著裝觀念與優秀的服飾形式得到充分的交融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葛兆光.大明衣冠何處在.史學月刊,2005,(10):41-48

        [2]劉廣銘.朝鮮朝語境中的滿洲族形象研究.延邊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6

        [3]劉明新.解讀滿族服飾習俗的文化內涵.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33(5):124-129

        [4]李善宰著.儒教思想? 禮儀服.漢城,亞細亞文化社,1992

        [5]劉為.清代中潮使者往來研究.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

        [6]孟華譯.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7]全美子.18世紀韓國游記文學中的中國形象.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8]周振鶴.十六至十九世紀初中韓文化交流研究.復旦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5

        第6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一、音樂學研究論文

        音樂學研究論文是我國在此學科取得成果的最直接體現,也是音樂學學科構建的主體。2012年,我國較為優秀的音樂學研究論文主要刊登于國內音樂專業和藝術類學術刊物上,內容涵蓋音樂學子學科所及的不同研究領域。2012年,民族音樂學研究領域發表的論文數量最多,內容豐富多樣。以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調查與分析為主要內容的代表論文包括:張伯瑜《云南個舊市大屯鎮洞經音樂三首套曲分析》、周青青《北京通州運河號子中的山東音樂淵源》、袁靜芳《走近藏哇寺》、趙塔里木《蒙古族額魯特部民歌特征的鑒別與解釋》、錢茸《淺析滬劇唱詞音聲的地域性音樂價值――兼推“雙六選點”分析模式》、黃婉《在“挪用”中飾變與創造――文化生態視野下的2012基諾族“特懋克”節》、李明月《“堂名”憶舊:蘇州地區十番鑼鼓生存現象探微――以常熟辛莊“春和堂”為個例》、楊和平《民間禮俗的音聲表達――以蒲城喪葬儀式音樂活態現狀調查為例》等。有關民族音樂學方法論的研究論文主要包括:洛秦《“音樂上海學”建構的意義、研究架構及其問題思考》、管建華《東西方音樂的帕斯卡爾式的歷史沉思》、《音樂學與音樂人類學的哲學基礎之比較――兼及中國傳統音樂研究的反思》、薛藝兵《通過田野走進歷史――論中國音樂人類學歷史研究的途徑與方法》、楊民康《音樂民族志書寫的共時性平臺及其“顯―隱”歷時研究觀――以云南與東南亞跨界族群音樂文化書寫為實例》、宋瑾《從“音樂”到“音聲”――音樂人類學學科邊界問題》等。此類論文凸顯作者群體對民族音樂學歷史維度的思考,以及鮮明的跨學科傾向。此外,還有部分文章從傳統音樂的保護與教學入手展開研究,代表文章包括王耀華《熟、背、析、研――教學體會》、張應華、謝嘉幸《我國當代少數民族音樂教育操作策略的探討》、沈洽《以人為本的多元―本位音樂教育――基于人類學和民族音樂學視角的思考》、葉松榮《學科發展的瓶頸――關于中國傳統音樂理論學位論文寫作中的局限性探討》等。

        2012年,西方音樂史研究論文主要集中于巴羅克時期以前的早期音樂上,代表論文包括余志剛《中世紀音樂教學漫議》、姚亞平《歐洲早期音樂傳統與20 世紀現代作曲觀念》、伍維曦《與中世紀晚期多聲部彌撒套曲的體裁特性》、周耀群《關于“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兩部斷代史的比較》等。這些論文從各位學者的獨立研究角度出發,對西方音樂早期歷史的不同細節開展研究和思考,試圖在理論闡述中深化對音樂史局部細節和音樂歷史觀念形成的認知,進一步喚起人們對古今歷史比較和創作、教育問題的重視。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德國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納誕辰200周年紀念,瓦格納研究論文亦成為2012年我國西方音樂史研究的重點,代表論文包括:劉經樹《“清楚變化了的音樂創造”――瓦格納的“音樂戲劇”構想》和楊九華《“”的闡釋 ――再論瓦格納樂劇中的婚姻倫理觀》。另外,對于經典音樂的審美闡釋和音樂流派研究的代表論文可舉鄒彥《貝多芬(Op.31-2)的標題性內涵》和劉瑾《審美困境與現性重建:對新浪漫主義音樂產生及意義的美學思考》。

        在中國古代音樂史領域,學者們將目光紛紛投向中國與境外音樂交流史,代表文章包括宮宏宇《基督教傳教士與晚清中國的盲人音樂教育――以安格妮絲?郭士立、穆瑞為例》、陳應時《唐傳日本調名曲名考》、鄭祖襄《談楊蔭瀏對田邊尚雄“中國音樂外來說”的批評》、葉鍵、黃敏學《18世紀西方傳教士的中國音樂研究及其學術史影響》,以及王小盾的系列論文《域外漢文音樂文獻述要》。古代音樂史研究的另一個范疇集中于音樂考古,代表論文有:方建軍《鐘離國編鐘編研究》、《音樂考古學的六個課題》、王子初《我們的編鐘考古》、武家璧《曾侯乙墓漆畫“雜懸”圖及其實驗心理學解釋》。在近現代音樂史領域,2012年的研究論文主要是對近現代音樂家的學術紀念,論文包括:楊和平《論李凌的音樂美學思想》、俞玉姿《略談老志誠先生的音樂思想――紀念老志誠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居其宏《我國新音樂發展戰略的設計師和先行者――蕭友梅音樂思想與創作教育實踐的跨世紀回望》等。中央音樂學院發起的“國家音樂史”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領域。2012年集中發表的論文包括:呂鈺秀《他者對于一個國家音樂想象的建構藍本》、李淑琴《從研究的政治化走向學術化――對中國近現代音樂史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蒲方《中國近現代音樂歷史分期的特殊性及復雜性》等。

        2012年,我國音樂美學領域的研究論文首先以評述于潤洋教授美學研究貢獻為主導,代表文章包括葉松榮《論于潤洋西方音樂史學研究中的理論建構》、何寬釗《論于潤洋學術研究中的歷史意識》、柯揚《承先賢之法,啟后生之思――論于潤洋對卓菲亞?麗薩音樂美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等。其他論文則是不同學者對音樂美學理論、趨勢與應用問題的獨立闡發,例如韓鍾恩《判斷力批判:置疑音樂美學學科語言并及音樂學寫作范式》、劉研《審美經驗的復興――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實用主義美學觀與通俗音樂》、張晶晶《對阿多諾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素材”的梳理與解讀》等。

        二、音樂學專業教育教學

        2012年,我國的音樂學專業教育教學向著精英化、集約化和實力化的方向努力邁進。在專業音樂院校和綜合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系的主導下,音樂學專業教學已經形成比較成熟的發展體系。在不同層次音樂學專業招生方面,各個院校和科研機構結合音樂理論研究的現實需求,招生數量略有緊縮,考試難度相對增加。如此舉措,不僅維護了音樂學專業精英化教育的傳統,同時也對當代大學生的理論基礎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同層次的學術人才培養上,各個院校特別重視理論培養和藝術實踐的結合,鼓勵學生將研究重心立足當代、返觀歷史,積極參與音樂田野調查和音樂表演活動,在親身實踐中鍛煉學生的研究能力。各個院校給予學生相對寬松的課程安排,不但要求學生學好音樂理論知識,還不斷啟發學生對其他藝術領域和更廣泛的社會文化產生興趣,獲得更為廣博的文化見識,充分增強學生的學術實力。音樂院校采取各種手段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加以限定和考核,通過論文評比、音樂論壇、大師講座、理論訪談等多種形式鼓勵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學習,增長自身的學術本領。學生的畢業論文答辯活動日益規范,答辯通過標準相對嚴格,有效防止學生論文品質和學術素質的整體下滑。

        除了各個音樂院校和科研機構的日常教學工作外,音樂學界在2012年還積極開展音樂學教學研討、論文評獎和專題講座活動,有力推動音樂學專業教學工作,促進院校間交流合作,增加校園學術氛圍。2012年2月,第四屆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獎”評選征文活動正式展開?;顒酉蚝韧馊A人征集自2009年正式發表的音樂評論參選,并在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第五屆年會召開之際集中評審。2012年3月12日至15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了“中國音樂史學術交流系列專題1:國家音樂史”活動。斯洛伐克音樂學者奧斯卡?艾謝克應邀參加活動,共同探討“國家音樂史”寫作的方法手段和內容選擇。2012年10月,上海音樂學院先后組織了“第九屆(2012)錢仁康音樂學術講壇”和“音樂學學術論壇”,以此作為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建系30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2012年11月至12月,南京藝術學院百年校慶舉辦系列學術講座,邀請資深專家舉辦專題講座。

        三、音樂學學術會議

        2012年,我國音樂學界各類學術會議相繼舉辦,有力推動了同領域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促進專業學術會議向著常態化、正規化的方向邁進。在民族音樂學領域,2012年6月29日,由上海高校音樂人類學E-研究院承辦的“當代社會中的傳統音樂國際研討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與會專家以音樂同社會政治、變革的關系為主題,著重討論當代語境下的民族音樂學研究視角與方法。2012年7月12至15日,中國傳統音樂學會第十七屆年會在西安音樂學院召開。會議提交論文摘要240余篇,內容涉及黃河流域音樂文化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音樂生態研究、音樂與科技、跨界族群音樂文化等研究領域,呈現出學科交叉、研究跨界的學科發展趨勢。2012年7月18日至25日,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在新疆師范大學召開。會議圍繞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中國跨界民族音樂文化研究、高等音樂藝術院校少數民族音樂教學改革研究三個方面議題展開探討,充分展示了我國近年在少數民族音樂研究成果。2012年10月30日,國際音理會亞洲大洋洲地區音樂學會首屆學術研討會暨亞太民族音樂學會第十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泰山學術論壇在山東濟南舉行。來自亞太地區的音樂學家圍繞亞洲、大洋洲、太平洋地區民族之間的音樂傳播與交流、構建適合于亞太地區各國的傳統音樂理論體系等議題做主題發言。

        在西方音樂史研究領域,2012年6月21至22日,上海音樂學院舉辦“2012?上海音樂學院?瓦格納國際學術論壇”。 論壇聚合國內最優秀的瓦格納研究學者同國際瓦格納研究實現對話,提升我國的音樂學研究水平,增進與西方學術界相關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由中國西方音樂學會主辦,四川音樂學院承辦的“2012西方音樂學會青年學者論壇”于9月21日在四川音樂學院舉行。 會議由九位西方音樂史專家對11名青年學子的課題發言進行交流點評,旨在促進青年學者的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積極培養理論新秀。在中國音樂史研究領域,9月24至26日,中國音樂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七屆全國高校學生中國音樂史論文評選“徐小平獎”頒獎大會在沈陽音樂學院舉行。會議對“契丹音樂史”、“音樂上海學研究”等新課題給予充分重視,并對中國音樂史新近研究成果加以展示。在音樂美學領域,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前沿與對話――全國中青年音樂理論家論壇”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辦。論壇邀請全國50名中青年音樂理論家參會,論題涉及多個學科,促進音樂學學科間的相互對話和啟迪。2012年12月2日,“2012年中國音樂美學學會筆會”在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舉行。筆會圍繞 “音樂美學學科資源考掘” 和 “身體在音樂審美活動中的作用” 兩大主題進行研討。

        四、音樂學紀念與交流活動

        2012年,中國音樂學界舉行了多項學術紀念和交流活動,對于音樂學院系建設和老一輩音樂理論家的學術貢獻加以總結,并對中國音樂學的對外推介與交流做出貢獻。2012年11月26至27日,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迎來了建系30周年紀念。系列紀念活動由學術研討會、紀念座談會、學術講堂系列、學術成果展、學生音樂會等活動組成。全系教師還集體出版了學術研究文集,對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的科研成果加以展示。2012年5月12日,中央音樂學院舉辦“馬思聰百年誕辰紀念活動”。 其中的學術研討會對馬思聰的學術造詣、音樂創作、教育教學和學術精神展開深入的討論和研究。2012年9月15至16日,中央音樂學院隆重舉辦“春雨潤物 學海成洋――于潤洋八十春秋學術研討會”。近30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同事學生圍繞他的學術品格、理論特色和歷史貢獻進行了深入研討。2012年,恰逢中央音樂學院資深音樂學教授張洪島先生百年壽辰。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對張洪島教授的學術成就和教學工作進行重點回顧。2012年9月27日,四川音樂學院舉行“紀念王光祈先生120周年誕辰學術研討會”。全國10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學術研討會,對王光祈作為中國音樂學開拓者的歷史地位和學術成就進行回顧、梳理和闡釋。在對外學術交流方面, 2012年12月22日至26日,陳應時、方建軍、李玫等中國學者應邀參加第七屆東亞律學大會并宣讀論文。此次學術交流與研討活動,引起東亞音樂研究機構對中國律學學者研究成果的密切關注。

        五、音樂學理論出版

        第7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議論文;事例闡述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14-285-01

        在高考作文中,要寫好議論文,重要的是要有精當的事例、精辟的議論。寫好事例,在事例中揭示現象的本質與意義,探尋問題發生的原因和可能帶來的結果,就可展示作者的哲理思考,為取得高分提供條件。那如何寫好事例,并讓事例飛揚理性的色彩呢?下面,我就從四個方面來談談我的看法。

        “敘例”即單個事例的闡述需要把握以下這幾個方面:

        一、敘述定向――從角度上緊扣觀點敘述。

        這是讓事例飛揚理性的色彩的前提。

        通常我們所用的事實材料都具有多義性,可用于論證不同的論點,如果闡述的角度不對,會造成論據和論點不相吻合,大大地減輕了說服力。因此,最好采用“敘述定向”法,即準確地把握好側重點,選取正確的敘述角度來證明論點,即“取其一點”,突出強調事實論據與論點一致的地方,并能把材料中與論點相關的部分擴展開來,或者將蘊含在材料中并不顯露的地方加以挖掘、補充,使事例準確有力地為論證服務。

        例文一:濁浪滔天,蘇軾矗立在岸邊,飛舞的波浪打濕了他的衣襟,但茫茫的霧始終遮蓋不了他的雙眸,他仍固執地向遠方眺望。就在這偏僻山地、窮山惡水里,沉淪而終了一生嗎?就在這山嶺相隔的地方,不思進取、哀怨慨嘆嗎?不,不能這樣放任,不能這樣蹉跎。蘇子不斷地扣問自己,然后奮起抗爭,(敘述定向,聚焦到位)于是才有“休將白發唱黃雞”的豪邁,才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志向,才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高考滿分作文《生命因問而精彩》)

        這個語段,采用了“敘述定向”的方法,在準確地把握論點的基礎上,找準切入點,扣住蘇軾面對挫折時“對生命的發問”闡述,突出強調蘇軾的事例與論點一致的地方,將蘊含在材料中不顯露的地方加以挖掘、補充,有力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二、深入挖掘――闡釋話題的含義

        每一種現象都有其具體含義,當我們闡述一個話題時,就要把這個話題的含義闡述出來,即闡述“是什么”的部分,這樣才能使人信服,并飛揚出理性的色彩。

        例文二:烽火硝煙,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百姓苦難,他問蒼天,誰主沉???暗夜里,昏燈下,他一遍遍地叩問自己,能為中國四萬萬同胞做些什么?能為硝煙中的中國革命做些什么?看著受傷的戰友,看著滿目瘡痍的山河大地,他一遍遍地追問自己:怎樣讓國獨立,民安定,族富強,(闡述含義:問什么,內容深刻)于是他不辭辛苦,挑燈夜戰。于是他身先士卒,奔馳于戰斗的最前沿。(滿分作文《生命因問而精彩》)

        上面地語段,就先重點指出“問什么”,即“是什么”地步驟“他問蒼天,誰主沉?。俊槐楸榈刈穯栕约海涸鯓幼寚毩?,民安定,族富強。因為有發自肺腑的對國家、人民的熱愛,有高度的責任感,才有他奔馳于戰斗的最前沿的行動。有了這段的敘述,使得事例邏輯性強,富有說服力。

        三、尋本探因――探討人物的行動。

        議論文要深刻透徹,觀點要有說服力,還要講清所用事例的人物的行動,即闡述“怎么做”的部分,從人物的行動中可以看出人物的思想,從而有力地證明觀點,使事例更富說服力,從而飛揚出理性的色彩。

        例文三:曾經有一名美國小女孩,從小想當一名演員。媽媽把她送進了當地最有名的演出學校??墒?,不久卻收到了退學通知。就這樣,這個小女孩最初的夢想不僅被打破了,她的心靈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可她并沒有就此放棄。在媽媽的支持下,她進了一個劇團,別人不準她上臺表演,她就只跟著排練,劇團的每一場表演,她都去排練,既便沒有上臺的機會,他也為此感到高興。可命運終不能讓她如愿,十幾年后,她又因為患上了一種疾病,一條腿無法活動。想要表演的夢想,使她沒有被疾病打倒,她堅持鍛煉,堅持表演,(敘述艱辛的努力,印證話題)她不僅征服了她的腿,并且在40歲,第一次如愿以償地登上了舞臺,并取得了成功。――高考滿分作文:話題“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生命的奇跡》

        上述的語段,用露茜利?鮑爾的事例,講到她最后成就了生命的樂章,創造了生命的奇跡,作為一個殘疾人,這確實是出人意料,但怎么才能扣緊話題“情理之中”呢?這就需要闡述其遇到不幸之后“怎么做”,語段就講的她的執著和堅強,即“在媽媽的支持下,……堅持表演”這樣,露茜利?鮑爾通過艱辛的努力,她所取得的成就確實在“情理之中”,這就成功地演繹了話題“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四、以果析理――闡述事件的結果。

        不管事件的起因和經過怎么樣,事件的結果總是最具有說服力。所以,在闡述完“是什么”和“怎么樣”以后,最好要提及事件的結果“怎么樣”,這樣才更具有說服力,讓事件飛揚理性的色彩。

        例文四:華中農業大學經濟貿易管理學院1999級經濟學專業學生徐本禹,2003年本科畢業,高分考取華中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可他放棄讀研,毅然去貴州省大方縣大水鄉大石小學義務支教。他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社會各界紛紛伸出援手,使當地教育條件迅速得到改善,小學遷出山洞,搬進了新校舍,在校學生也由原來的不足100人增加到250多人。他的義舉,為當地教育開拓的新路,為年輕人支邊送教帶了好頭,同時也為自己的人生涂上絢麗一筆。(確有成效,凸顯主旨)――高考滿分作文《幫助――盛開的花朵》

        第8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摘要:獨立學院的學生有其特殊性,基礎相對薄弱,學習氛圍相對松散。而學生在畢業前,與一本學生一樣,要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并順利通過答辯才能獲取學士學位證,這對獨立學院的學生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為使學生能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并保證獨立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的各項工作不斷改進和提高,本文將PDCA循環引入,以從根本上加強獨立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的管理效果。

        關鍵詞:PDCA循環;獨立學院;畢業設計(論文)

        PDCA 循環是系統論的一種實踐表現形式,是全面質量及過程管理活動的一種工作程序。組織畢業設計(論文)是一項嚴謹且完整的系統工作,既要對每一個環節完成的時間嚴格控制,又要對每一個步驟完成的質量嚴格把關。將PDCA循環應用于獨立學院的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

        1.PDCA循環

        PDCA循環是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專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也稱為“戴明環”,是一種質量管理和過程管理的科學方法。PDCA循環中,P(Plan)是計劃,根據要求,建立實現結果所必要的目標和過程;D(Do)是實施,具體經過什么樣的流程;C(Check)是檢查,根據目標對過程和結果進行監控與反饋;A(Action)是處理,采取何種措施改進下一輪工作流程。

        2.PDCA循環的應用

        由于畢業臨近,很多學生忙于求職和畢業實習等事情,加之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不重視,把時間花費在畢業設計(論文)上的學生更是少之又少,導致畢業設計(論文)的計劃周期短,完成的畢業設計(論文)成了應付差事。獨立學院的專職教師偏少,在畢業設計(論文)中,指導教師與所知道的學生數量不匹配,學生多,指導教師少,導致畢業設計(論文)的水平和質量不高。因此,有必要引入和加強PDCA的循環模式。

        2.1 整體循環

        如圖所示,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是一個由P—D—C—A四個環節有機組成的系統。P階段主要任務是分析問題,找出關鍵性原因,并制定對策。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計劃與安排、畢業設計(論文)選題。D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按照P階段制定的計劃去執行,這個階段是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控制的重點。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指導教師按照要求對學生認真指導、嚴格規范,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C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將D階段的效果與P階段的計劃相對比,以檢查D階段的執行情況,判斷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并進一步查找問題。畢業設計(論文)的檢查階段分為期初檢查、期中檢查、期末檢查。期初檢查包括學院要對學生畢業資格審查、指導教師資格審查、與畢業設計(論文)密切相關的實習手冊落實情況審查。期中檢查包括對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進度、開題報告、教師指導情況等檢查。期末檢查包括學院、系根據畢業設計(論文)撰寫規范及相關表格要求,通過答辯、畢業設計(論文)抽查的方式對畢業設計(論文)的規范和完成質量進行審查和評估。A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學院對本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更為合理有效的措施,運用到下一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之中。

        2.2 嵌套循環

        在上述的整體循環中,畢業設計(論文)的每一個環節內部的具體工作也都有必要按照PDCA循環來執行。

        2.2.1 畢業設計(論文)選題。畢業設計(論文)題目是畢業設計(論文)的組成部分之一,也是做畢業設計(論文)的前提。在畢業設計(論文)選題中,應引入 PDCA循環:畢業設計(論文)出題方案(P)——指導教師與學生擬定畢業設計(論文)題目(D)——專業教研室組織指導教師討論審核(C)——指導教師與學生共同改善(A)。圖2

        2.2.2 畢業設計(論文)內容。指導教師按要求安排學生進行課題調研、相關文獻查閱、思路設計等工作(P)——學生按照要求發揮主動性,調研課題、查閱文獻,及時確定畢業設計(論文)的具體框架和內容(D)——學生提交指導教師填寫的修改意見表,專業教研室對其進行認真審核,提出建議并反饋給學生和指導教師(C)——指導教師和學生對專業教研室的反饋意見共同研究,提出整改措施(A)。

        2.2.3 畢業設計(論文)答辯。專業教研室在認真閱覽學生的畢業設計(論文)后,根據畢業設計(論文)的內容、角度等因素,安排答辯的具體分組及答辯組成員,并提出答辯要求(P)——答辯組在規定時間內,按照要求組織學生答辯,學生按照事先計劃及規范順序進行答辯(D)——答辯組記錄每位答辯組成員和學生的答辯流程、提出的問題、應答情況及出現的其他問題,在階段性休息時進行探討并反饋給專業教研室(C)——專業教研室在研究反饋信息后,進一步修正答辯環節的各項工作,用于下一階段的答辯(A)。

        2.3 階梯上升循環

        無論是畢業設計(論文)的整體循環,還是整體循環中的某項工作,在每一級的PDCA循環后,反饋的信息及采取的措施都會提高下一級、下一次的PDCA循環的質量,使工作進一步完善。

        綜上所述,PDCA循環管理的四個階段符合發展的觀點和實踐的觀點,即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是一種有效的、科學的管理手段。獨立學院在畢業設計(論文)中運用PDCA循環,可不斷使畢業設計(論文)過程規范化,不斷提高獨立學院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不斷增強獨立學院學生的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鴻德學院)

        參考文獻:

        [1]魯耀斌.項目管理——原理與應用[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第9篇:名族學論文范文

        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聯合舉辦,廣西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廣西民族研究所等單位聯合承辦的“中國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百越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于2007年12月9~13日在廣西南寧舉行。本次年會是繼1981年在桂林舉辦的百越民族史研究會第二屆年會后16年,在廣西的考古學、民族學調查研究取得一系列重大收獲的背景下,再次回到西甌、駱越故地廣西。來自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海南、湖北等十多個省(市、區)和香港、臺灣等地,以及美國、越南等國家的92名專家、學者與會,除了會前收到論文中精選50篇編輯成67萬余字的論文集《百越研究》(第一輯),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10月正式出版外,會議期間還有十多位境內外的學者向大會提交了精彩的民族考古調查研究新發現。老、中、青三代學者共聚一堂,緬懷百越先民,重溫東南歷史,大興學術爭鳴。這些成果既有百越民族文化的總體研究,更多的是百越各支系文化的深入探討,還有百越民族與其他系統民族文化關系、百越與當代華南民族文化關系的探討等專題,將百越民族史的學術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

        一、百越民族的總體或跨地域研究

        近10篇論文是從全局或跨地域的角度對華南、東南百越文化的總體研究,不乏創新之作。如江瑜在《古代銅鼓社會功用再考察》中,認為古代銅鼓上的太陽紋和青蛙裝飾,并不代表對太陽神和青蛙的崇拜,太陽紋的作用是分散銅鼓受敲擊的力度和傳播的聲音的,青蛙是人們對農業豐收的向往,是人們對自身居住環境的觀察思考,而且不同時空的銅鼓涵義、功能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很有新意。周幼濤《論地域文化視野中的越文化研究》主張百越雖支系繁多,但又存在四個相對集中的地域文化系統,即江浙地區句吳、于越所在的“北系”,閩臺地區東甌、閩越所在的“東系”,兩廣地區楊越、西甌、駱越等所在的“南系”,云貴地區夜郎、滇所在的“西系”,體現了對百越文化譜系結構的深入思考。鐘《吳越水鄉地域古城形態之“夾城作河”構造初探――東南百越地域原生文化型式探索之一葉》,從淹城、蘇州、紹興、嘉定等城市平面中外濠、內塹兩重河道的“夾城作河”構造,不同于中原城市規劃傳統,是百越水鄉原生態的筑城形式。黃啟臣《先秦嶺南古越族土邦小國的社會性質》一文,全面鉤沉歷史文獻記載中存在于嶺南地區的驤頭國、縛婁國、陽禹國、儋耳國、雕題國、西嘔國、駱越國、伯慮國、蒼梧國等九個土邦小國社會,主張它們多是生產力水平低下、國多無君的部落社會。Barry Rolett在《中國東南與南島語族航海術的出現》一文中,認為東南史前航海術的出現、史前人類移民太平洋的主要原因,是全新世中期的海平面上升、沿海農耕地的較少所致。此外,高蒙河在《百越民族考古遺存考辨》、吳春明《東南漢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礎》、陳山漫《吳越竹文化述論》、盤立《百越文化區域中的“道緣”文化》等文也都有類似的全局角度。

        二、百越各支系文化的調查與探索

        西甌、駱越、夜郎、滇、南越、閩越、東甌、于越、句吳、干越等百越各支系的民族文化與考古發現、研究,占本次年會提交論文的半壁江山,其中西甌、駱越及相關的廣西考古研究自然是重頭戲,有不少新的觀點。

        在西甌、駱越的關系與性質上,覃圣敏《西甌駱越新考》系統回顧西甌駱越研究中“同支說”、“異支說”之學術史的基礎上,主張兩說沒有矛盾,先秦時期兩族各自獨立,秦漢時期結成聯盟,他還把武鳴馬頭作為駱越古都、甌駱聯盟的中心,把越南河內的“古螺城”作為敗退南遷的新都。藍日勇的《駱越無國論》則從歷史文獻記載、元龍坡和安等秧山等墓地所反映的社會狀況、城防設施的缺乏等角度,論證駱越族還沒有建立起國家組織。

        在西甌、駱越的文化方面,蔣廷瑜《西甌駱越青銅文化比較研究》首次以青銅器資料為據,系統論述“西甌文化”、“駱越文化”的內涵特征、兩支青銅文化的異同,反映了廣西青銅文化研究的新高度。李珍在《貝丘、大石鏟、巖洞葬――南寧及其附近地區先秦駱越文化的變遷》研究中,主張8000~5500年前的貝丘遺址、起于5000年前左右的大石鏟文化、起源4300年前左右的巖洞葬-文化,是一個文化系統的不同階段,是駱越人文化的三個階段。陳遠璋、熊昭明《廣西賀縣河東高寨四號墓及其文化因素分析》則運用考古學文化因素分析法,分析了河東高寨四號墓所出的陶器、銅器、玉器等所反映的秦、中原、越等文化因素組合。梁旭達《廣西甌駱文化淺析》系統描述了駱越的大石鏟、稻作、干欄建筑、銅鼓文化、圖騰崇拜等文化內涵。此外,謝日萬、何安益《桂南大石鏟應是駱越先民的文化遺存》、韋江、楊清平《廣西武鳴河流域先秦墓葬的初步研究》、林強《廣西都安北大嶺遺址出土的玉器及其族屬的初步探討》也就考古資料中駱越的大石鏟、墓葬、玉器等文化分別展開論述。

        在西甌、駱越的社會習俗與經濟上,覃芳《廣西新石器時代葬制與古越族食人埋骨的關系》則根據廣西新石器時代屈肢葬、二次葬、肢解葬中的資料,結合文獻與民族復原古越人的食人埋骨習俗。彭書琳《廣西古代撥牙風俗》則收集研究了廣西巖洞葬的人骨標本,分析了起源商周時期、盛于宋元明清時期的廣西古代拔牙習俗的源流、分布與性質。陳桂芬《秦漢時期甌駱社會經濟發展述論》一文,闡述了文獻記載的秦始皇統一嶺南后,甌駱道路建設、郡縣設置、軍人與移民實邊、城市與商貿發展等。楊清平《略論東周時期嶺南越人的農業經濟》則更多從考古出土實物來說明類似的課題。

        此外,也有一批論文涉及百越的其他支系。彭長林《滇文化族屬再探》運用考古學文化因素分析法,深刻分析了滇文化中濮、越、氐羌三大因素的構成,是迄今研究云貴高原越文化最深入、清晰的成果。鄭超雄《夜郎國的文化淵源及社會文明》一文,也以考古材料出發,分析夜郎國的文化淵源,主張濮就是越,并研究了夜郎的王權政治與社會文明。邱立誠《香港早期歷史――百越族群中的地緣與文化關系》,分析了上起萬年前后的打制石器時代,下迄秦漢南越與南??r期,香港考古文化與珠江三角洲的同源一體關系。蔣炳釗在《閩越的都城與“冶”》中,論證了史、漢所記閩越“二王二都”分別在崇安漢城和福州北郊漢城,而余善所都崇安漢城就是無諸王城“冶”。是閩越都城研究中的一個新看法。王煒在《試析虎林山遺址的文明因素》一文中,依據虎林山墓地出現的高等級墓葬、牙璋禮器、戈、矛武器、刻劃符號等,分析外力作用下的閩南早期文明進程。陸建芳在《江蘇無錫鴻山越國大墓發現的玉器》中,介紹了吳國地域范圍發現的越國大墓玉器內涵。

        陳元甫《漢代東甌國的發現與研究》則介紹了浙南溫嶺塘山大墓及大溪古城的考古新發現,主張大溪古城就是東甌國都。徐長青在《江西靖安縣李洲坳東周墓葬》中,首次披露了這座重要的干越墓葬的考古新發現。張崇根《臺灣大坌坑文化來源初探》則提出了臺灣大坌坑文化來源于黃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的新看法。連照美在《從考古學論古代百越時空分布上的臺灣》,在總結臺灣史前文化與大陸關系之研究史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臺灣新石器文化譜系中東南沿海的卑南文化內涵及其與大陸史前文化的異同關系。

        三、百越民族與周邊民族的文化關系

        楚越關系歷來是百越民族周鄰文化關系研究的重要方面,朱燕英的《楚文化對江南百越文化的影響和融合》一文,運用考古學文化比較研究方法,比較系統地論述了楚文化對湘資流域楊越、長江下游吳越、贛鄱流域干越、閩江流域閩越、嶺南的南越與甌駱等百越文化的影響。丁蘭《紀南城周邊楚墓地出土青銅越式鼎現象初探》則談到了越文化融入楚文化、成為楚文化有機組成部分的考古證據。此外,石奕龍《兩周時期句吳與鄰族的經濟、文化聯系》,則從傳世文獻、銅器銘文、考古器物的角度,分析了句吳與鄰族的產品交換、技術交流與文化互動關系。熊傳善《論中原民族與南方民族的戰爭與融合》依據文獻記載,比較全面描述了五帝、三代、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南方民族間的和戰關系。漆招進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洞庭湖農業文化的南傳》中,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地區稻作農業文化通過越城嶺山區及湘桂谷地傳播到廣西地區的考古證據。

        也有學者分析了百越文化的跨界(國)關系,如蔣遠金在《史前日本列島與百越先民文化傳播與交流的考古學觀察》一文中,提出新本列島的舊石器、細石器、新石器時代的陶器與農耕源于華南百越地區的看法,從而證明兩地的海洋文化交流。西村昌也《從民族史的觀點來理解越南北部的銅鼓》比較全面地分析了越南北部出土銅鼓的類型、年代與使用民族,并分析這些現象背后的民族間戰爭、饋贈、交易等民族關系史問題。鄧聰在《嶺南與北越弓形格銅劍文化圈》中,提出了弓形格青銅劍的時空分布所反映的嶺南地區與越南北部的先秦漢初文化交流。

        四、百越后裔及現代南方族群的文化變遷

        現代南方壯侗語族、苗瑤語族、南方漢人族群是百越的后裔或與百越源流關系密切的族群,是百越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對象。馮孟欽在《廣東俚人遺存的考古學觀察》中,以洛湛鐵路沿線、高州、信宜、電白、廉江、遂溪、海南等地墓葬考古資料為據,討論東漢至唐代廣東、海南的越人后裔――俚人的陶器、鐵器、銅鼓、居址、墓葬等文化內涵。王獻軍在《黎族早期的物質文化》中,通過考古與文獻資料,論述了黎族的食物形態與飲食器具,服飾、耳飾與文身文化,船形腳屋等居室文化的內涵與特點。李勃《黎族來源新探》、王逍《畬族傳統文化稟賦述論――兼論畬族經濟轉型》,董建輝、林宏杰《族群認同與民族身份的確認――以金竹畬族鄉的成立為例》,也屬于類似的研究。

        蛋民形成也與古代百越民族的海洋文化活動有關。黃向春在《福建閩江口“蛋民”研究――兼論百越民族史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中,闡述了閩江口越人后裔蛋民的分布、姓氏、生態與生計、習俗與社會組織、神靈廟宇、口傳記憶等,并提出閩越物質文化的民族考古學研究與蛋民認同“閩越”的符號意義之認知考古學研究同等重要。蘭達居在《百越海洋人文與福建區域人文模式》一文,在論述百越海洋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綜合了兩廣、福建、浙江、海南、臺灣等沿海作為百越海洋人文傳承者的水上蛋民文化,并提出福建百越海洋人文在當代傳承的三種模式――福州模式、湄洲模式、惠東模式。

        此外,還有學者重視百越與南方漢人文化的傳承研究。吳春明《東南漢民人文的百越文化基礎》著力鉤沉當代東南漢民人文中的土著文化因素積淀,如海洋文化精神、土著宗教與慣習、越式聚落與喪葬、原始制陶與無紡樹皮布、漢語方言的越語底層等,并從文獻與考古資料中所見的越人漢化、漢人越化中尋找民族考古學的解釋。彭維斌《閩南民間信仰的文化分層與漢越文化融合》一文,將歷史層位分析法引入閩南民間社會文化研究中,探討了以天公、土地、星辰、龜、蛇、狗、虎等自然崇拜為代表的百越先民“萬物有靈”崇拜的底層特征,以吳本、媽祖、臨水夫人、清水祖師、三平祖師、王爺等救生神靈為代表的百越土著巫鬼信仰的核心,漢式佛道為代表的表層特征,并從民間信仰層位的形成過程研究漢越文化融合。林汀水則在《也談閩方言的形成與發展變化》中,提出閩方言源于江浙的吳方言、吳方言與古楚語是閩方言的底層、唐宋以后隨著中原漢人的南遷又重疊著上古中古漢語,這是現代漢語方言研究上的全新觀點。

        五、多學科協作、多層面探討與國際性視野的學術盛會

        在這次學術會議上,與會學者圍繞百越史研究的不同專題,從多學科、多層面和國際性的角度,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展開了熱烈的學術研討,表現出如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1 考古學、歷史學、民族學、歷史地理學、語言學等多學科的參與、協作??脊艑W是百越史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知識源泉,考古學者的大量參與、考古資料和方法的全面運用是本次會議的重要特點。多數與會考古學者不再是簡單列舉考古文物資料,對歷史問題作出粗淺的說明和解釋,而能通過考古學文化區系類型研究、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討百越族群文化的譜系、關系、性質,甚至還將考古類型學方法運用到當代民族文化的分析、研究中,體現了考古學研究在百越史研究中的深入和提高,象西甌與駱越青銅文化的區分、滇族的三種文化因素構成等研究都是這方面的成功作品。百越史的研究離不開歷史學,傳統百越史研究主要仰仗史、漢的若干篇章,這次會議上純粹歷史學的研究不多,但也不乏深度,如對先秦嶺南古越族九個“土邦小國”的歷史鉤沉,就是代表。民族學的研究成果是本次會議的薄弱環節,尤其是壯侗語族的民族文化的調查研究成果有限,但也有突破,尤其是將南方漢人的社會文化納入百越史的研究范疇,就是一個新的嘗試和亮點。在歷史地理學方面,從江南城市布局的地理變遷中,找尋吳越城市的“外濠內塹”的底層特征,很有新意。語言學方面,關于南方漢語的越語底層、閩方言的吳語特征等,都是對傳統語言學理論的挑戰。

        2 多方面、多層面的探討。本次會議除了民族與文化性質、族群源流、文化譜系、文化因素分析與區域文化關系等基礎性時空關系研究外,還有百越社會、經濟與文化的多層面的探討。在物質文化層面上,吳越城址、建筑聚落、崖洞墓葬、航海舟筏、銅鼓、大石鏟、竹器與玉器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專題論述。在精神文化層面,百越的海洋精神、萬物有靈與巫鬼神靈等、圖騰崇拜、南方漢語方言與語言、婚姻習俗、拔牙習俗、食人埋骨習俗等內容,都有學者涉及。在社會與經濟層面,駱越的建國、南越的土邦小國、商代閩中的文明因素等國家文明問題,百越同秦漢王朝、荊楚文化的戰爭與融合問題,以及農業生產與經濟生活等問題,也都有爭論或討論。

        精選范文推薦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 在线精品亚洲第一区焦香 | 在线精品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