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質量體系建設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考試;題庫;區分度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28-0066-03
在高等教育中,考試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借此來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也間接體現教師的教學工作是否達到了預計的效果。因此,如何設計考題,真實、可信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成果,就是高等教育中一個極為重要的問題。
一種解決思路,就是為某一門課程設計題庫,以后每年的考試均從題庫中抽取若干題目組成考卷。本文將從題庫建設的意義、題庫建設的重點與難點、題庫的質量評價指標等方面進行一些新的探討。
一、題庫建設的意義
題庫建設的意義,已經有相當多的教師做出過論述。而本文作者在幾門本科課程的題庫建設的過程中,對題庫建設的意義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考察的范圍更加規范、全面
作為一門課程的主講教師,當然有權決定把哪些知識點作為考察的重點。同時,這種權力又應該受到培養目標、教學大綱的制約,不能因為教師個人的好惡而隨意地改變知識點的權重。特別是對于那些復雜、抽象的知識點,往往要求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真正將其闡釋清楚,在實踐中就存在教師“講課時一筆帶過,考察時故意回避”,將該知識點擅自忽略的可能。盡管絕大多數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決定了這種可能性實際上非常小,但它依然是一種制度性的風險。
同時,對于同一個考點,不同的命題人可能對其重要程度的看法不同,因而影響到考察的深度和廣度,這會直接體現在題型和分值的差異上。比如,某個知識點在一張試卷上可能只是2分的選擇題,在另一位教師出題的試卷上卻可能是一道10分的論述題:盡管都考察了這個知識點,但卻影響了考試對于學生學習水平的評價的可信性和有效性,是命題者應該盡量避免的情況。
而題庫的設立,能從根本上降低上述兩種風險。題庫建設是由所有擔任該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共同參與討論,并由教研室、學院兩級依據教學大綱進行審核驗收,因而能夠保證入庫的題目質量:既能全面地覆蓋大綱要求的知識點,又能在每個知識點的考察要求上保持深淺一致。臨考前再從題庫中隨機抽取題目而產生考卷,就能把因教師認識差異而造成考點覆蓋不全面、考察深度不穩定等現象盡可能地避免,保持該科目逐年考察要求的相對穩定性和連貫性,更好地實現教學大綱所要求的知識掌握目標。
(二)有利于新題型的創造與應用
在一門課程的試卷中,大部分題目通常應當是常規性的題型且難度適中,目的是考察學生是否已經達到“識記”、“理解”層次的知識水平;同時,又最好能有少量(題量和分值上都較少)的非常規性的新題型,考察學生是否能夠達到靈活“應用”該知識點的層次,甚至可能在一道題目中綜合考察幾個相關的知識點。這兩類題目的重要程度不分伯仲,前者保證考察的全面性,屬于基礎;后者則可以體現考察的區分度,讓不同學生之間的掌握程度差異得以真實地體現出來,屬于“拔尖”。
然而,在以往教師單獨命題時,保證這兩類題目的均衡實際上是較為困難的。因為基礎性的常規題型數量較大、覆蓋面較廣,消耗了命題人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再想要設計出具有創新性、綜合性的題型,則往往力所不及。
而有了題庫之后,教師在命題時的精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大量的、常規性的考題直接由題庫抽取產生,教師可以將精力集中在研究、創造新的題型上,并在例行的年度題庫維護中將其補充入題庫中。這樣,新型的考題能夠得到更好的創造與應用,保證了題庫的質量不斷提高。
(三)有利于防范考試作弊行為的發生
盡管在絕大多數高校中,學生考試作弊都是極其個別、偶發的現象,但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希望把這種可能降至最低。除了加強誠信教育、嚴明考試紀律外,我院也嘗試了通過題庫建設,從技術上杜絕作弊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當某一門課程的題庫建好后,臨考前抽取試卷時,教務人員會借助簡單的計算機程序,對部分考題的題號順序、部分選擇題的選項順序加以隨機打亂,從而產生2~3套不同的試卷,分發給同一個考試的學生使用。
這樣,盡管試卷上的試題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但相鄰座位的兩名考生拿到的試卷卻可能有很大的差異,比如A1卷上的第5題變成了A2卷上的第8題,或者第3題的正確答案由“A”變成了“C”,使得抄襲他人答案、傳紙條等作弊手段就完全失去了意義。同時,試題的覆蓋面和難度都沒有發生任何實質變化,對所有考生都是公平對待的。這種同題多卷的模式,增大了作弊者的難度,確保了考察結果的真實性、可信性。
另外,因為試卷是臨考前由學院教務部門隨機抽取,連授課教師自己也并不知曉當次的具體考題,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考試前給學生“畫重點”的不恰當做法,促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平時認真聽課、考前全面復習,真正實現了“為學而考”而非“為考而學”的目標。
(四)可以作為教學改革的輔助評價依據
我院近年來一直大力推動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并參照工程類專業認證的要求進行教學改革,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學改革課題立項、實施。然而,如何評價一項教學改革是否成功,依然是一個較難把握的問題。
在實施題庫建設之后,由于考題范圍、難度都相對穩定,學生的考試成績更真實地反映了其知識水平,所以也可以作為評價一項教學改革是否成功的輔助依據。當然,考試成績并不能說明一切問題,但如果學生的平均成績沒有明顯提高,則該教學改革的效果應當是很有限的。
(五)未來的探索方向
此外,基于題庫建設,我們也在考慮可否將考試進一步改為“多題多卷”的模式,徹底地杜絕抄襲作弊的可能。
展望未來,我們還在積極探索將題庫建設和在線無紙化考試相結合的可能性,更好、更方便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同時也為適應未來在線教育(如MOOC課程等)預留了升級空間。
二、題庫建設中的重點與難點
在本院的題庫建設工作中,我們也總結出了一些經驗,供各位教師參考。
(一)堅持以教學大綱、教學目標作為題庫的基礎
考試從來就是手段而非目的,題庫建設也應當是服從于、服務于教學工作。因此,在題庫建設伊始,所有參與命題的教師就必須統一認識,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包括各章節的學時數安排)來設計考題,力求絕大部分題目的深度都恰好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既不過深又不太淺,以實現教學目標為衡量標準。
(二)確保試題重復率低于一定比例
理論上說,每一屆學生考試后的試卷是要當場收回的,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也發現一些學生能通過各種渠道獲得前幾屆的考試試卷。這就意味著,我們的題庫必須保持足夠大的題量,控制考題的重復率,否則考試就失去了意義。這樣,哪怕學生獲知了以往的考試題目,依然不能因此而推測出今年的考題,保證考試的嚴肅性和公平性。
為此,我們制定了一個經驗性的規則:每一個知識點,在題庫中至少要有兩個不同題型的題目加以考察,重要的知識點至少要有6道不同的題目存在于題庫中;同時,任何一道題目,在連續隨機抽取20次的情況下,被抽中的概率累計不能超過15%(即不能被抽中3次以上),并以此作為題庫驗收的強制性標準之一。
(三)對題庫的定期維護
如上所述,為了避免歷年考題的雷同,當一道題目被抽中使用之后,至少在次年的考試中不應再將其列入。然而,如果將考過的題目一律棄之不用,又會造成題庫逐年萎縮的尷尬場面。
解決方案,就是對題庫進行定期維護,對已經使用過的部分考題“冷藏”,1~2年內不再使用,同時對該知識點進行補充;冷藏、補充的題目比例,不低于當年考題總數的30%。
同時,在每年的教研活動中,鼓勵任課教師為題庫補充新的題目,特別是新題型,以及綜合性、應用性較強的題目,并將一部分學科研究的前沿動態作為題目背景引入,不斷地保持和提高題庫的質量與時效性。
(四)題庫的驗收制度
為確保題庫建設質量,在題庫建設中,采取了教研室、學院兩級驗收的制度。教研室主要是結合教學大綱,確認知識點得到了全面的覆蓋且考察的難度適中;學院層面則由教務部門牽頭,通過隨機多次抽取核對試題重復率、抽查知識點在題庫中被考察的題目數等技術指標來保證題庫的容量。
另外,為全面評價題庫的質量與難易程度,每一門課程的題庫驗收時,均需組織一次模擬測試,參加測試的人員為1~2名擔任本課程教學的教師,加上1~2名經過短暫復習的研究生同學(本次題庫建設僅涉及為本科生開設的課程),以此來評估試題的難度和數量是否適合絕大多數應考學生的水平。
三、對試題庫質量的評估體系
在一道試題沒有被實際使用之前,對它所做出的評價多少帶有主觀色彩。同時,囿于教師與學生的知識水平差異,這種評價有時候甚至會出現相當大的偏差。
為此,參考國內外的研究成果,結合課程實際,我們制定了一些試題評估的指標,在每一年考試結束之后,由教研室組織對當年的試卷進行評估,回顧式地評價試題質量,并作為試題庫維護和調整的重要依據。
(一)重視試題的區分度指標
試題的區分度D,是目前較為公認的試題定量評價四個指標之一,它體現了一道試題在辨別、區分學生知識水平上所產生的貢獻。不同的文獻中,提出了多種區分度的計算方法,本院采取的計算方法是:先按照全卷總分,對全體考生由高到低進行排序,取排在前27%的考生稱為高分考生,排在最后27%的考生稱為低分考生。然后,對每一道題目,分別統計高分考生的平均分(PH)和低分考生所獲得的平均分(PL)。則:D=PH/PL
因此,D值越大,則說明此題目區分高分考生和低分考生的效果就越明顯;而此指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考察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經過調研和討論,我們認為,每道題目的D值的合理區間定在2~5比較恰當,個別考題允許D值達到7,以此來拉開考分差距,但全卷的平均D值應當控制在2~3之間。
(二)確保試題的難度系數指標
試題的難度系數P,也是通行的四個評價指標之一,其計算方式為:
統計所有考生在某一個題目上的得分,計為x,而該題設定的滿分為w,則:P=1-x/y.
參考國內外的研究文獻,結合以往考試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將P值的區間定在0.4~0.6之間較為合理,允許個別題目的P值處于0.3~0.8的區間,全卷的平均P值最好處于0.3~0.5之間。
在回顧性的分析中,如果某一道題目實測的D值或P值,嚴重偏離了我們預計的范圍,則需要對該題目進行討論,決定是否加以修改、替換。
(三)院外、校外專家的評分制度
因為試卷對于考生都是一次性使用,不可能重測,所以很難通過回顧性的統計數據來評價考題的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指標。為此,我們邀請了院外、校外教授相同學科的資深教師,抽取題庫中的部分題目進行了評估。具體方式為:
對一道題目,按照題目與它所考察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進行打分,最高5分(緊密吻合),最低1分(基本無關),取幾位專家的打分平均值,以此來評價其效度。經過實際評分,送評的題目基本上都達到了4分以上,證明我們建設的題庫質量還是較高的。
而對于信度指標,我們采取的是將一道題目的P值,與近5年來考察該知識點的題目的平均P值進行比較的方式,但考慮到各屆學生實際情況不同,加上近年來教學質量工程的推進,這種評估方式未必合理,還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為本科課程建設配套的考試題庫,有利于全面、客觀、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推進與評價;更有助于端正學風、考風,促使教師更用心地授課,學生更認真地聽課、復習,真正達到全面推動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而這也正是高校教學改革的最終目標所在,具有較強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靜.關于高校試題題庫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09,(3):143.
[2]李光明.如何做好題庫建設――來自英美考試機構的啟示[J].中國考試,2011,(12):3.
[3]李光明.關于題庫建設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考試,2014,(9):3.
[4]傅強.淺析中藥藥理學教考分離和試題庫建設[J].海峽藥學,2014,(9):150.
藥品質量的管理成為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的首要任務,醫療機構能否實現全面的藥品質量管理,是影響藥事管理質量的重要因素[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是藥品管理的基本法,其中,對醫療機構的藥劑管理有專門的章節,明確對購進藥品必須履行相應程序。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制藥企業,醫藥商業經歷了快速發展的時期,藥品質量風險增大,如何規避風險,建立醫療機構的藥品質量監管體系,是必須要認真思考的,醫療機構對藥品質量的把關有其自身的特點,除中藥飲片外,對藥品內在質量的確定是有限的,各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針對醫療機構藥品管理的特點,在《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的基礎上陸續出臺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辦法,對醫療機構的藥品質量管理進一步細化,對提升醫療機構藥品質量管理水平奠定基礎。醫療機構的藥品質量分為不同的兩個層面:一是杜絕不合格藥品進入醫療機構;二是保證合格藥品在醫療機構儲備期間保持質量合格。醫療機構的質量管理必須涵蓋這兩個層面的內容。
1 入庫驗收環節
藥品入庫驗收時確保藥品質量的首要環節,醫療機構在保證 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前提下,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提高驗收人員素質,做好入庫驗收記錄,做到有據可查,嚴把驗收關[2]。為避免驗收環節流于形式,明確分工和責任,突出藥品驗收的重要性,保證質量管理人員的獨立性,該院將藥品購進和藥品驗收分屬不同部門,相互制約,同時利用信息系統設置相應權限,規定必須經質量管理人員確實合格后才能網上入庫使用。大大減少了以往先入庫甚至使用后再驗收的情況發生,根據《醫療機構藥品監督管理辦法(試)》的要求,藥品驗收記錄應當包括藥品通用名稱、生產廠商、規格、劑型、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批準文號、供貨單位、數量、價格、購進日期、驗收日期、驗收結論等內容,該院經歷了手寫登記的過程,非常繁重的工作,還容易漏登,隨著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該院在信息系統中按上述要求設定電子表格,在完成入庫信息輸入后,導入驗收信息再逐條進行確認,大大減少的驗收人員的工作量,但相關管理制度并未對電子版的驗收記錄予以明確認可,各地藥品監管部門對此的認識和理解不統一,例如針對麻精藥品的驗收、冷鏈藥品的驗收在完成網上驗收后再按驗收記錄表予以手工錄入相關信息,以備檢查之需,建議主管部門順應信息化管理的要求,簡化相關的程序。
該院藥品供應商(含2家生產企業)有28家,規模不一,管理水平有差距,主要表現在發票內容中的批號、效期與實物不能完全吻合,發生多批次實物而發票只顯示一批次,常見大宗的藥品,如大輸液等。我們針對2014年度的此類情況做了統計,涉及17家供應商,發現票物不符的發生率在千分之五到百分之一間,這類情況隱藏的風險是巨大的,一旦相關藥品發生嚴重藥品不良事件,就無法追蹤到相關記錄,對問題的處理、責任的追究會給醫療機構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分析原因與供應商的規模、倉儲能力、信息化水平是密切相關的。說明醫療機構與有規模有實力的供應商合作是保證藥品質量的有效手段。
入庫驗收的操作難點,根據2008年3月1日實施的《安徽省藥品和醫療器械使用監督管理辦法》第九條的規定 使用單位購進藥品、醫療器械,應當查驗、索取下列資料,并建立采購檔案:包括加蓋供應商公章的藥品檢驗報告書,前期由于供應商未同步完成相應的流程,加上不同醫療機構要求不同,造成索證工作進展緩慢,時常需驗收后補,再者每年幾萬份的紙質檢驗報告書,如何有效管理是有困難的。電子化是解決該問題的唯一辦法,但需要監管部門在相應的規定中予以明確,并強制藥品、生產流通使用領域貫徹執行。從實施多年的進口藥品監管的效果來看,由于有進口藥品管理辦法等系列配套規定的的明確要求,注冊證、口岸檢驗報告一般隨貨同行,建議制定涵蓋藥品生產、流通企業、使用單位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規范,避免各環節要求不統一、難以貫徹落實的弊端。
此外,根據《醫療機構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管理規定》的規定,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要驗收到最小包裝,隨著醫學的發展,如癌痛規范化診療的推進、麻醉學的進步,麻醉藥品的使用量快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麻精藥品的購進量、頻次不斷增加,加上必須的即時驗收、雙人驗收,實際工作帶來一定的困擾,特別是注射劑的驗收耗費的時間是主要的。在2013年度該院麻精藥品驗收過程中,確實發生2批次的芬太尼注射液有短少(每盒10支包裝少2支),由于發現及時,按程序逐級申報,得到了指定供應商的妥善處理,但也說明按最小包裝逐支驗收的必要的,一旦疏忽,會造成難以追究相應的責任。影響驗收的主要因素是麻醉藥品注射劑型的包裝未考慮到驗收的方便性,不夠透明的外包裝,內置的標簽遮擋,在盡量不破壞外包裝的前提下,往往很難提高工作效率,建議麻醉藥品生產企業考慮麻醉藥品使用中的特殊要求在細節上予以考慮,在最小包裝上設計驗收用的觀察口。
2 近效期藥品的管理
藥品的效期管理是常態化,科學地制定采購計劃、保持適當的庫存量,提高周轉率不僅能提高資金的效率也是效期管理的主要措施。由于臨床的用藥情況是動態變化的,按照管理學的規律,20%的藥品需要花費80%的管理能力。效期藥品的風險主要有幾個方面,購進時就是近效期藥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本身效期就12個月,經過流通領域到醫療機構,基本只有半年的效期;另一方面,現在醫療機構藥品采購遵循的是招標采購,基本的渠道是固定的,面對近效期藥品和臨床用藥的需要,只能按日、按周需求量購進近效期藥品。從物流的環節分析,效期管理的最大風險在各臨床護理單元,管理不善,藥品在各病區滯留的時間可能將所備藥品變成近效期藥品甚至過期藥品,加強藥品的效期管理,重在制度完善和有效的督查機制,針對入庫時已經是近效期的藥品,直接進入預警模式,在藥庫、藥房,掛牌上墻,每一位工作人員在藥品質量管理部門下發的警示通知上簽名確認知曉,專人負責每周或每月清點結存數,為避免近效期藥品在臨床科室滯留,提醒治療護士的注意,要求調劑藥師在近效期發出前在顯著位置上粘貼一紅色不干膠標識。近年來,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已有巨大的進步,智能藥房甚至智能醫院都已出現,但由于各地經濟水平差距較大,在基層、在三、四線城市,對藥品質量的管理仍采用的信息化與人工管理相結合的方式,效期藥品的最終解決,必須取決于電子條碼和全程智能化用藥系統的建成,在該院目前情況下,改進醫囑流程,盡量減少病區備用藥品的種類、數量是當務之急,為加強臨床科室備用藥品的管理,我科協調醫務、護理、質控等部門,共同制定關于臨床科室備用藥品的管理制度,限定備用藥品范圍、嚴格審批,控制品種數量、明確責任人、落實管理措施,將對備用藥品的督查納入護理質控和藥劑科質控,保證各病區備用藥品每月接受2次檢查,引入PDCA管理,促進不斷完善。查處的備用藥品安全隱患數(30 d內效期、過期、性狀改變、相似藥品混放等)從2012年度18起降到2014年度的1起,效果顯著。
3 冷藏藥品管理
醫療機構冷藏藥品的管理近些年來逐步規范,但由于各種原因仍存在不足,主要體現在:①硬件投入不足;②溫度管理不到位;③忽視濕度管理;④冷鏈的銜接有漏洞[3]。首先面對的是冷藏藥品物流問題,監管層陸續出臺了技術標準和一些指導意見,但缺乏有效的監管的手段,隨著2012年修訂后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頒布執行,該項工作近年來才有了明顯的進步,為加強冷鏈藥品的管理,該院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涵蓋購進、驗收、保管、養護、轉運等各環節,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問題如下,以該院為例,符合冷鏈管理的藥品有57個品規,年度單品種采購金額從千元到二百萬,分散在11家供應商,除少數大宗產品由冷鏈車運送外,大都采用泡沫箱加冰袋的方式運送,從歷年的驗收數據分析,受季節、路途的影響較大,難以保證達標。根據冷鏈的定義,僅僅監測入庫驗收一個點的溫度是不夠的,根據藥監部門的要求,醫療機構對冷鏈的驗收應當索取運輸全過程的溫度完整數據,在實際工作中,短期內難以實現,一方面供應商需要相關硬件軟件的巨大投入,冷鏈藥品的成本會大幅上升,必須有待市場去消化、調節;另一方面,采用的溫度數據即時采集技術仍有待完善,采、存、傳標準不一致,現階段應當出臺冷鏈藥品技術規范,有利于各環節的操作和執行。冷鏈藥品從生產到使用,減少中間環節是有效的管理模式,國家應當制定鼓勵、引導減少中間環節的冷鏈供銷模式。再者,冷鏈藥品的院內物流仍然有待改善,一般采用專用保溫轉運箱,但在實際工作中難以落實,32個病區、每日百次計的醫囑,人力物力難以承受, 該科對全院的冷鏈藥品說明書中儲存要求以及各病區的使用情況進行分析,采取不同級別的處理措施以到達最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具體如下:①主要使用病區配置周轉箱,長期醫囑集中配送。②臨時醫囑、偶爾使用的科室安排專人配送。③按冷鏈藥品的儲存使用要求,盡可能減少院內運送的品種數,如胰島素類制劑,要求的儲存過程必須2~8 ℃,但使用后只需室溫保存,部分藥品經調劑后、臨床使用前可保持在室溫水平,因此可不將此類藥品納入院內冷鏈藥品的管理,只強調此類藥品在住院藥房常規調配過程中不得放入調配箱內等待護理人員來取,必須在護理人員到后從冰箱中取出以保證最短的時間內可送到臨床科室。通過采取綜合措施,在現階段有效提升了該院的冷藏藥品管理。
4 拆零藥品管理
拆零藥品是醫療機構在處方、醫囑調配過程中,為滿足患者的需要而改變藥品的出廠包裝的這類藥品。隨著醫藥市場的發展,更多的藥品采用了鋁箔材料類,可保證拆零后單片不改變包裝條件,該院口服藥物197個品規,其中采用鋁箔包裝115個,瓶裝82個,拆零藥品涉及的質量問題主要是:①衛生狀況;②效期;③外觀。難點是拆零后效期的確定,過去是將各類需拆零藥品統一分裝至大的磨口瓶中,邊消耗邊添加,現在為避免無法追蹤相應的信息, 特規定只許保留原瓶拆零,并在原瓶外標注拆封日期,由于藥品效期是特定條件下的保證藥品質量的儲存時間,一旦拆封,對藥品質量的影響大小是與藥品的性質密切相關的,國內缺乏相關藥品的拆零后效期的權威研究和數據,無法參考,該院在借鑒文獻和外院的經驗的基礎上,對拆零藥品效期作出相應的規定:①現狀相對穩定的藥品拆封后效期為30 d;②易潮解、風化、變色藥品拆封后效期為7 d;③每周一次對拆封藥品進行檢查并做好相應的記錄。通過綜合的措施,一方面保證了藥品質量;另一方面也盡量減少浪費,但由于缺乏相應的數據,該項工作還在不斷地摸索中。有些藥品極易變質。如氨茶堿片,包裝為100片/瓶,由于該院臨床應用少,拆封后短期內使用不完即變色,建議生產廠家更改包裝,如用鋁塑單片封裝,避免拆封整瓶后剩余藥品全部與空氣接觸[4]。同時藥品生產可否參考個別藥品說明書(如胰島素類制劑說明書有啟用后一月內用完的陳述)的做法,廠家為消費者提供相應的參考數據。會有效的保障藥品的質量。
5 退藥的管理
退藥是指因多種因素造成已經調配發出的處方、醫囑不得不退費將藥品退回藥房的行為。在發出、退回的過程中是缺乏有效的監管的,質量風險顯而易見,根據《醫療機構藥事管理規定》第28條的規定:為保障患者用藥安全,除藥品質量原因外,藥品一經發出,不得退換。但由于存在除處方醫師(有缺陷的處方、大處方)、患者(發生不良發應或病情變化)、藥師(發生差錯)等方面的因素外,還有避免糾紛、提高患者滿意度等社會因素,醫療機構都不得不采取允許特定條件下的退藥,為保證藥品質量,作出如下規定:①嚴格退藥行為的審批;②特殊儲存條件的藥品一律不得退藥,我方存在過錯的,退藥引起的經濟損失由責任人承擔;③拆零藥品不得退藥;④所有符合退藥要求的藥品在收回藥品時,必須即時經部門質量負責人驗收合格并做好相關記錄后在系統中確認退藥行為。本環節的驗收應當確認是否為該院發出和有無人為掉包的行為,該院門診藥房曾發生過一起開具10盒氯吡格雷片在調劑窗口掉包后退藥騙取藥品的案件。
藥品的質量關系患者用藥安全,是醫院藥學的主要工作,由于不同地區、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運作是不同的,所存在的問題必然是不同的,該院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該院實際,逐步健全藥品質量管理的組織框架、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反饋、改進、提高、落實的動態機制。但由于藥品質量牽涉的部門、環節、人員多,在實踐過程中確實存在制度上的盲點和操作上的難點,應當看到隨著醫院信息化、智能化建設的推進,為解決了藥品質量管理的部分問題提供了對策,但隨著醫改的推進,零差價的設立,藥事服務費政策的滯后導致藥學部門成為成本部門,部分醫院甚至采取將藥房剝離出醫療機構等做法,院方對關系藥品質量的軟硬件投入積極性下降,藥學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受挫,完全商業化的運作模式必然埋下藥品質量安全隱患,應當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重視,引領醫改走向正確的方向。鑒于國內醫療機構現代化水平的巨大差距,更多的基層醫療機構更應當立足現有的軟硬件,領會各項法律法規的精神,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在實際工作探索有效的方法,促進藥品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患者的用藥安全。
關鍵詞: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質量提升
前言
在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過程中,考慮到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的必要性和實際難度,要想提高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的整體效果和質量,就要根據市縣要求進行統一布局,同時在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中還要做好成本核算,提高建設效益。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應嚴把設備器材質量關,并做好新建網絡的質量控制,在網絡建設以后,還要根據實際運行需要加強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保證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滿足農村的實際需要,提高網絡構建水平。
1 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應根據市縣要求統一布局
市(縣)廣電網絡既然是一個整體,就應該有一個全市(縣)統一的技術方案和技術要求。全市(縣)廣電網絡的建設應該訂立一個科學合理的長遠目標和近期目標,網絡的整體功能要實現,必須要求有一張技術標準統一的網絡來支撐。
基于農村信息網絡系統的現實狀況及長遠需求,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的建設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考慮農村與市縣的聯系問題,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的建設并不是孤立的,只有實現與市縣廣電網絡系統的互連,才能保證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達到預期目的。因此,在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過程中,應根據市縣的要求進行統一布局,并結合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的實際需要,在接口上預留與實現網絡的接口,便于日后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的擴容。所以,根據市縣要求統一布局,是農村有線網絡廣播系統建設的關鍵措施,只有滿足這一點,才能保證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取得積極效果。
2 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應做好成本核算,提高建設效益
鄉鎮廣播電視站資金薄弱,有線廣播電視網絡分布散,建設與運行維護成本高,僅靠收取低廉的收視費來維持其運轉,因此必須要算細帳。如果收取的收視維護費連電費、日常維修費、設備更新資金、負債資金利息、人員工資等都不能正常支付,那么網絡正常運行怎么還談得上呢?
基于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的必要性及其實際成本,在建設之初,應對建設成本進行認真核算,并對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日后的維護成本及收益情況進行核算,確保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能夠建得起并長期穩定運行,使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發揮其應有作用,而不是成為農村財政的又一負擔。基于這一認識,在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過程中,必須預先做好成本核算,并對建設后產生的效益進行預估,使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能夠保持較低成本建設和運行,在保證整體網絡運行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所需成本,提高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的實際效果。
3 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應嚴把設備器材質量關
不管是大型器材,還是小型器件都必須嚴格按技術標準選用,并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對取得入網資格的產品進行對比,選用那些性價比高,性能穩定,耐用性好,售后服務好的產品,堅決杜絕劣質器材進入廣電網絡。
鑒于有線廣電網絡系統的專業性及其對功能的具體要求,不合格的設備器材對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產生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雖然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整體預算不多,但是在預算允許的范圍之內,必須選擇質量過硬的設備器材作為網絡構建的主要材料,避免設備器材以次充好的現象發生。在設備器材達到現場時,應認真核對設備器材的質量證明文件,并在局部系統建成后對設備和器材的功能進行檢測,保證設備器材的功能滿足實際需要,達到提高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質量的目的。因此,嚴把設備器材質量關,對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4 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應做好新建網絡的質量控制
精心組織施工。認真做好實地勘測,制作施工草圖,要充分利用原有資源,合理選擇路由。從立桿、架線、安裝用戶、設置接地設施、防雷設施,到調試各個環節都要嚴把質量關。
結合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經驗,在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過程中,新建網絡的質量控制是關鍵。為了達到提高網絡構建質量的目的,在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中,應根據施工需要編制完善的施工方案,明確各個環節施工的技術標準。要嚴格按照圖紙施工,實現對施工過程的全程監管指導。同時,還要根據圖紙要求,合理安裝網絡配件和附件設施,實現廣播系統的防雷及其他功能,確保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能夠在整體效果上滿足實際需要,最終達到提高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質量的目的。因此,做好新建網絡的質量控制,并完善質量控制措施,對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具有重要作用。
5 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應加強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
要建立嚴格高效的檢查維護管理制度和調度監督程序,把問題處理在萌芽狀態,確保系統高質量地運轉。要認真對待用戶故障投訴,限時處理回報。要堅持按技術標準做好日常的管理維護。
上述這些標準對農村有線網絡廣播系統建設具有重要作用。之所以要加強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的日常管理和維護,是因為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是農村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平臺,在農村中使用頻率較高,涉及千家萬戶。基于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的特點,在使用中難免會發生一些故障和問題,為了保證有線網絡系統能夠安全穩定運行,加強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是提高有線網絡廣播系統使用壽命和提升有線網絡系統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因此,加強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對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和示范意義,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保證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取得積極效果。
6 結束語
通過文章的分析可知,考慮到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的必要性和實際難度,要想提高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的整體效果和質量,就要根據市縣要求進行統一布局,同時在有線網絡系統建設中還要做好成本核算,提高建設效益。在具體建設過程中,應嚴把設備器材質量關,并做好新建網絡的質量控制。在網絡建成以后,還要根據實際運行需要加強網絡的日常管理和維護,保證農村有線廣電網絡系統建設滿足農村的實際需要,提高網絡構建水平。
參考文獻
[1]魏煒.福州有線廣播電視HFC網的規劃設計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4.
[2]王振華.三網融合背景下四川省廣電網絡公司發展戰略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
[3]鄭莉麗.面向廣播電視網絡的客戶流失分析系統的設計[D].電子科技大學,2013.
[4]張冬.有線電視網絡資源管理系統研究與應用[D].太原理工大學,2014.
【關鍵詞】高校 學前教育藝術課 全面質量管理體系
一、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的內涵
質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作為與生產、營銷、財會并存的職能,主要的目的是制定、實施有關質量的方針、目標和職責。質量管理理論及方法是指為了發展、實施質量管理相關的項目而開創的一系列的研究進行理論與方法。質量管理的目的在于通過質量管理理論與方法研究情況的述評,找到更好地評價質量管理理論和方法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指明相關研究中的不足,并明確進一步研究的方向。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質量管理論述主要內容包括內涵、必要性與可行性、基本內容等,從而對理論發展與現實提供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應用的必要性
(一)增強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的競爭力
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信息服務與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面臨選擇服務數量,藝術課的知名度和質量信譽成為首選的目標。
(二)提高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工作者的質量意識
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參加培訓和實踐,進行全面學習,以便更高水平地參與到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的管理中去。質量意識也逐步成為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質量管理標準中真正落實到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工作者日常行為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促進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的可持續發展
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全面質量體系建構對于藝術課可持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改善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的辦學質量,而且可以使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能夠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步入一條可持續的良性發展路徑。
三、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建構的基本內容
(一)信息服務質量管理
我們應該明確設計質量體系結構及體系要素。學生是質量系統的重點,學生往往要在這個過程中參與服務提供,并直接評估過程的效果。要根據需要制定質量手冊,規定工作職責、權限和相互關系,確定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服務質量體系要素,對服務質量過程中的主要重點,制定相應的程序文件體系,做到分工明確,要使每個人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按照工作性質和工作要求,制定各個崗位規范、服務標準和質量控制規范。學校與學生的特點相結合,對學生的服務需求進行多方位、多層次地研究和交流,對溝通的結果進行排序、匯總、分析,形成學生服務的摘要,以便奠定學生服務設計的基礎。
(二)人力資源質量管理
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工作人員是藝術課的寶貴財富。在參加價值轉化活動中,工作者實現了自身的人生價值。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人力資源質量管理體系目標在于提高網絡環境下高校學前教育藝術課服務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保持競爭優勢。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一要積極接受并善于利用網絡文本。要適應廣大90后大學生群體試圖通過圖畫、動畫、聲音等多媒體技術,以及微博、微信等微客戶端進行創新意識形態傳播的文本形式。二要營造大學生群體參與并互動的網絡微環境。要通過網絡文本的互動性、創新性、集群性,營造90后大學生群體在場的意識形態現場,讓大學生群體有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實現交互層面的動態性質的審美需求。三是創新意識形態網絡傳播途徑。要廣泛利用紀錄片、專題影像、學術論壇、高校網站,實現傳統文本正統性向當下網絡文本靈活性的轉變,淡化網站類的政治色彩,以網站作為主要平臺,圍繞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引領大學生群體相關教育認同度。
(三)學生行為質量管理
高校學生最終要面向社會,而社會不同于學校生活,前者強調規則、強調責任、強調合作、強調創新,因此在高校教育中應對學生施以必要的責任意識和藝術行為規范教育。這對學生迅速適應藝術需求、高效融入社會大有裨益。第一,強化行為規范教育。考慮學校教育在規范教育上的先天不足,可以采取聘請教育專家、人力資源專家、開設專門課程培訓和講座的方式強化這一教育職能,使高校畢業生更直接地了解社會經濟發展形勢,了解所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進而影響學生的發展觀,使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強化自身綜合能力,塑造藝術精神和踐行藝術行為規范。第二,培養積極、樂觀、自信的生活態度。在當今快節奏、高壓力的社會生活狀態之下,積極、樂觀和自信的生活態度是人們賴以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心理要素。學校應加強挫折教育、壓力教育,增強學生抗壓能力,引導大學生培養自我調整、自我修正、自我適應的社會生存發展能力。第三,提升學生的藝術精神。在藝術教育課程中融入藝術精神內容,改變原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融入更加具有實踐意義的藝術精神教育,通過具體的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藝術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自信、樂觀的擇業精神,提高學生創新和創業的意愿和能力。注重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要求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外,還能充分了解專業相關的產業經濟發展形勢和人才需求現狀,由此有的放矢,使人才培養更加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同時,學校應提供更多的就業和崗位實踐平臺,增加學生接觸社會實踐、了解企業工作狀態的機會。
【參考文獻】
[1]展濤.我國研究型大學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1(01).
關鍵詞:汽車制造 質量管理 企業競爭力
一、建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意義
1.促進制度化建設
文件化是質量體系建立的一個重要特征,自主研發機構依據ISO9001標準建立質量體系文件,為企業制度化建設打下重要基礎,使得與汽車研發機構相關的各項質量工作更加程序化和規范化,最大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節省資源。
2.提高產品質量
建立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可以在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浪費的情況下,逐步降低研發成本,提高產品質量,進而提升自主研發機構的競爭能力。產品質量的穩定提高,對消費者利益是一種最有效的保護,也增加消費者(采購商)選購合格產品的可信程度。
3.提升企業形象和競爭力
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向外界表明了自主研發機構的質量態度和保證能力,能大大提高社會形象,提升競爭地位。同時,貫徹和有效實施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為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提供了國際通用的共同語言和準則,已成為參與國內外貿易,增強競爭能力的有力武器。
4.提高人員質量意識
在建立和運行質量管理體系過程中,通過對員工開展各種類型的質量理論和標準培訓,有助于員工提高質量意識、服務意識和顧客意識。
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過程
1.質量管理體系的初步建立階段
依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標準,根據目前汽車行業的現狀和自身產品實現的特點,自主研發機構提出本機構的質量方針,針對目前影響產品質量最重要的因素,提出系統性的指導全員不斷改善的質量體系建設指導思想。根據質量方針、顧客的期望以及相應的法律法規,在最高管理者的組織下,制定研發機構年度總體質量目標,并落實分解到各部門。質量方針和總體質量目標指出了自主研發機構總的努力方向,隨著質量管理體系的動態發展,其持續適宜性也要進行動態管理。為了更好的貫徹和實施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需對研發管理的基本法規和運行準則進行文件化,研發機構要根據自身特點編制質量手冊,對本研發機構的質量管理體系范圍、過程以及相互關系進行規定,以證實本研發機構有能力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和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
根據質量管理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間的關系,自主研發機構需要編制規定質量管理體系的文件。這個時期涉及標準培訓、體系策劃、文件編制培訓、文件編寫、文件評審和等一系列工作。這是質量管理體系建立階段的核心工作,歷時較長且前牽扯面較大,需要高層領導以及各級員工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配合。
2.質量管理體系的試運行階段
在質量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后,需要將制定的體系文件在全體員工和各環節中進行貫徹實施。這個階段涉及體系文件實施和學習、體系運行、內審員培訓、內部審核、管理評審、不符合項整改等工作內容。在體系運行過程中,嚴格按照ISO9001標準和體系文件對各個研發項目實施全面的質量管理和監控,以保證項目的高效有序運行,而隨后開展多次內審活動,可以有效促進體系的查缺補漏和逐步完善。
3.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階段
經過質量管理體系的試運行,研發活動中發現的各類問題得到有效識別和整改。研發機構可以向國家認可的認證機構申請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審核,認證機構對研發系統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符合性和充分性、體系實施情況以及有效性進行審核。證實研發機構具有穩定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具備持續改進和增強顧客滿意的能力后,國家認證機構向其頒發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
4.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運行與完善階段
獲得國家質量管理體系的初次認證,質量體系建設工作可以說初見成效了,但是體系建設工作卻不能停留在此。今后的體系建設工作重點應轉移到體系的持續運行和完善上,研發機構內部要嚴格按體系文件要求進行產品研發過程的監控,持續改進研發質量。此項工作是長期而艱巨的,需要充分有效的策劃和實施,可以通過多次的大規模內審、項目專項審核以及管理評審等,暴露問題點和改進方向,從而實現質量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
三、推行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經驗和總結
1.領導重視是關鍵,全員參與是前提
著名質量管理專家朱蘭博士的質量問題8020原則,即企業領導層可以解決80%的質量問題,充分體現了領導作用在質量管理體系中的重要性。質量工作是各項工作的前提,高層領導必須重視質量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推行ISO9001標準對自主研發機構的作用和意義,借此良機提高全員質量意識。全員參與是質量體系建立和維護的重要基礎。質量體系涵蓋研發機構管理和日常運作的方方面面,要通過教育培訓,提升員工的質量意識,讓每個人都自覺按照體系文件去執行,質量管理才會產生成效。
2.充分發揮體系文件的作用,提高貫標運行效率
質量體系文件是保證質量體系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和依據,文件的適宜性和可操作性將直接影響質量體系的運行效果。編制體系文件過程中,必須與研發機構實際工作緊密結合,把各項工作要求納入體系文件中,讓工作有據可依,讓過程受控。另外,在體系文件中要明確職責分配和各職能部門的接口工作,以此杜絕扯皮、推諉等現象,盡量減少內耗。在實施體系過程中,必須嚴格依據體系文件來執行,避免文件與日常運行"兩張皮"的現象。
3.重視PDCA過程方法的應用
PDCA(質量環)是過程運作的基本模式,是一切工作順利開展的準則。我們往往比較注重在計劃、實施、檢查三個環節的工作,而忽略了處理環節的細化和深入。要對質量問題的糾正預防措施給予充分重視,采取相關措施防止類似問題的再次發生。
4.加強體系審核,維護體系有效運行
為了及時了解和掌握質量體系的運行情況以及各項活動的質量動態,及時解決過程中的質量問題,認真實施體系審核必不可少。除第三方監督審核外,還要強化研發機構的內部審核。內部審核實行動態化管理,要結合實際工作中發現的問題進行。體系要素所涉及到的各部門每年至少審核一次,必要時可進行專項審核。由于大部分內審員都是兼職,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兼顧審核工作。另外,內審員的審核水平參差不齊,審核尺度不同,審核的權威性受到質疑。針對以上問題,研發機構應建立并實施內審激勵機制,提高其工作積極性,并盡量統一審核標準和尺度的把握,維護審核的權威性。
四、結束語
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是汽車研發機構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意味著研發機構已擁有一個適宜、充分和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但是質量工作無止境,通過一次質量體系認證審核不能一勞永逸。已初步建立后的質量管理體系要穩定有效地運行,在不斷改進體系運行中原有薄弱環節的同時,應隨時注意發現和解決新發現的薄弱環節。通過質量管理體系不斷的持續改進,自主研發機構的管理流程和指揮機制才能實現日趨完善,研發管理軟實力才能得到快速提升,以盡早實現我國汽車自主品牌質量取勝之路。
參考文獻:
[1]周琦.汽車智能化技術新進展.機械工業信息與網絡[D].北京科技大學,2009(6).
[2]崔春紅.技術革新承載汽車業三大變革.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1,10(13).
[3]張欣瑞,等.市場營銷管理.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相關熱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專業
本文以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高職旅游管理專業為例,探討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指向職業教育文化構建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性研究。
一、問題的提出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髙職旅游管理人才培養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在運行過程中困難重重。通過近幾年的實踐與探索,學校對髙職旅游管理人才培養模式有了較深人的認識,筆者認為探討人才培養模式的可持續發展須指向職業教育文化的構建。
二、現狀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業于2006年設立,盡管已開啟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的新局面,為學校培養人才提供了好渠道,但是由于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局限,現階段的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以下幾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第一,校企合作呈現為學校積極投人為主、企業幫扶為輔的“一頭熱”現象,難以實現髙質量的可持續合作;第二,校企合作缺乏長期有效的運行機制,大多校企合作沒有形成緊密聯系關系,學生的技術技能不強、對就業崗位滿意度不髙,難以實現校企合作的雙贏局面;第三,學校師資隊伍的實踐能力有待提髙,企業技術技能導師的教學能力欠佳,僅是以“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工簡單合作的教學模式難以培養出髙層次的應用型技能人才;第四,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機制存在缺陷,難以獲取髙質量的訂單培養。
三、對策
1.出發點:加強師資建設,使專業建設大發展。本著專業建設大發展的出發點,加大師資隊伍建設力度,加強“雙師型”青年骨干教師的培養,為理論教學和專業技能教學提供師資保障;實行校企相互聘用教師,實現學生理論和技能“雙導師制”培養的目標;完善課程體系,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拓展學生的理論素質;校企合作合建實訓項目,逐步實現校內實訓、校外觀摩、頂崗實習到上崗的過程。
2.立足點:校企合作,資源整合。旅游管理專業在校企合作前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使培養髙層次技能人才的目標只能是“仰望星空”因此,學校要深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資源整合,建立長期有效的訂單培養,企業和學校共同管理、共同培養,形成學校以理論教學為主、以實踐教學為輔,企業以實踐教學為主、以理論教學為輔的教學模式,使專業和崗位緊密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髙校企教師教學能力,實現校企資源髙度整合。
3.著力點:提升培養層次,爭取突破。髙職旅游管理班是結合學生的需求和企業的需求培養一流的服務人員,學校在培養學生時要充分利用髙層次人才培養資源的優勢,為學生開展相應的專家講座,包括學校專家講座和企業髙管講座兩個部分。借助企業實力,結合學生實際,提升人才培養層次。
4.突破點:項目教學開發,深化教學模式創新。學校要從專業建設、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等方面進行綜合考究,實行專業技能和理論基礎“二元化”結合,建立項目教學、工學結合、訂單培養等多元途徑的培養模式。項目教學的開發在每個學程中占主導地位,學校應充分利用寒暑假時間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實習崗位,鼓勵學生參加頂崗實習、工學結合,在實踐中真正地利用專業理論基礎指導專業技能的訓練,為企業的特定崗位培養專門人才。
5.閃光點:特色課程編制,完善課程體系。在銅仁職業技術學院旅游管理專人才培養模式的運行圖中,課程體系以“人門,’“人行”和“人職”的程序進行編排,編制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并按旅游服務基礎課程、旅游通用能力課程、旅游職業素質課程的分類進行講授。通過建立健全有層次、有步驟的課程體系,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夯實學生的理論基礎。
6.中心點:抓好培養質量體系建設,獲得社會支持。專業建設嚴把培養質量體系建設之關,實行校企雙評、專家綜合評審的考核方式,進行深化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有推廣意義的成果,充分發掘專業發展各個層次的潛能。建立健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重視由許多學者提出且很多學校正在踐行的第三方評價(主要指社會評價)的影響,先取得社會贊同,然后再爭取獲得社會支持。
四、結語
1 質量管理體系的內涵
質量管理體系是為保證質量目標和產品質量,企業所建立的系統的、必需的質量活動。一個高水平的質量管理體系,是應該能夠滿足顧客和相關方需求的體系,它的運行效果能不能準確的測量和評價,是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水平最直接的體現。
2 質量管理體系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日常工作的一些經驗,將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從以下三個階段進行歸納。
2.1 體系建立前 一些企業認為,推行和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就是為了通過認證,認證通過了,企業便達到符合標準的管理水平了。這種認識,在極大程度上偏離了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的真正意義。通過認證只是一個結果,這其中的過程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要通過體系的建設,提升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實現企業的質量目標。
2.2 體系建立中 首先是對產品形成過程識別不準確,有些過程與過程之間的接口不甚合理,職責不清、權限不明,有的事情沒人管、有的事情多人管,影響體系的運行水平。其次是管理者不清楚自己的職責,不明白自己的職責范圍,使得質量體系的方針和目標難以得到實現。再次是體系文件不符合企業的實際,在文件前,沒有進行充分的準備和評審,導致體系文件或繁瑣、或簡單,不符合體系運行的操作流程,沒有執行力,存在“兩張皮”的現象。
2.3 體系運行中 ①規定執行不嚴格。體系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舊思想、舊做法,不能嚴格按照執行規定,不能做到規范的監督檢查和考核。由于體系的運行而增加了一些相關文件和記錄,增加了工作量,一些員工會產生抵觸情緒,不能養成執行新文件的習慣。②問題整改不到位。針對運行中的問題,不能及時整改,不能及時找到糾正措施,不能很好的執行改進程序,影響體系的執行力。③內審、管理評審不規范。企業的內審和管理評審大部分是由企業內部人員來做,缺乏相應的經驗,也沒有有效的考核機制,部分人員對體系的建設存在誤區,認為這是一種工作上的負擔和累贅,再加上管理者的重視不夠,使得內審和管理評審很難發揮其相應的作用。
3 提升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水平的建議和措施
3.1 加強領導,保證全員參與 管理層的重視和有力領導是質量管理體系高效運行的首要因素。管理層必須積極參與,明確質量管理體系的涵義,認真學習相關文件和標準,在員工中起到表率作用、示范作用和凝聚作用。因此,體系建立前的培訓中,管理者培訓必不可少,要盡最大可能讓管理者明白體系建設的意義所在。員工是企業的主體,只有全體員工充分發揮才干,才能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也會為整個質量體系提供好的意見和建議。要通過意見建議征集、全員培訓、評優評先等活動,保證全員參與,全員參與是質量體系良好運行的堅實基礎。
3.2 準確識別,明確人員職責 要充分準確的識別質量管理和產品形成的流程,完善各種文件,制定高質量、精煉的制度、手冊和程序文件,杜絕生搬硬套和不切實際的內容。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一項重點是質量職責的落實,一個好的體系要做到事事有人負責、職責明確、分工合理,這樣體系運行才會得到有效保障。
3.3 抓住核心,做好持續改進 每個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都有其核心的內容,在運行過程中,控制好核心的內容是體系處于良好受控狀態的重要工作。同時,要時刻關注文件和流程的適用性,不斷改進;要通過制定企業的質量目標,規定必要程序以實現這些目標,并通過過程的監視、測量以及過程改進來評價目標的達成情況,不斷修訂新的質量目標,實現整個管理體系水平的循環上升。特別是在內外審和管理評審后,針對發現的不符合項,積極解決并提出合理的改進方案,推動體系良好運行。
3.4 嚴格要求,規范內審和管理評審 內審員是內審的主要力量,要通過培訓教育等形式不斷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保證內審效果;同時可以實行相關單位之間交叉內審的形式,由外單位和本單位的內審員聯合內審,共同進行不符合項的驗證、跟蹤,相互吸取經驗,促進內審質量的共同提高。管理評審是自我完善機制的重要環節,要在最高管理者的主持下,做好管理評審的策劃、組織好評審會議、落實評審的各項決策,同時要嚴格對決策項目進行驗證和考核。
3.5 認真對待,搞好第三方外審 外審是提升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水平的外在動力。外審專家一般都來自全國各地,各個行業都有,具有比較豐富的質量體系管理經驗。外審提出的不符合項的多少,并不代表質量體系運行的好壞,要利用外審機會請專家認真審查,盡量多的發現問題,而不是遮遮掩掩,故意不暴露問題,問題出了、發現了、改了,體系運行效果自然會提升。
關鍵詞 質量保障體系 國防科研 高校
1 高校建設質量保障體系的必然性
高校參與國防科研在科技創新、人才、平臺、財務風險等方面具備自身獨特的優勢,有利于與部隊及相關政府部門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部隊和相關政府部門高度重視高校學術交流的便利,高校在前沿跟蹤、科技創新方面的優勢可以有效地避免國家國防科研的科學目標和研究方向的狹隘性。高校通過參與國防科研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科學實力,對其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國家為了有效地推動“軍民結合”,規范武器裝備科研生產,2004年國家開始實施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準入門檻制度,使得高校系統積極納入質量管理體系來規范自身國防科研,高校正逐步成為了我國國防科研事業的重要參與力量。由于高校松散的管理體制和學術自由的氛圍,因此在質量保障體系的建設上存在著許多突出問題。
2 質量保障體系建設難點
高校科研不同于企業生產的高度集中性,在相對松散的管理體制下,高校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存在管理機構、過程監管、人員問題和科研方向多樣性等難點。
2.1 管理機構
高校的最高管理者是校長,管代由副校長擔任,二級機構是是人財物相關的職能部門、國防項目管理部門,第三級機構才是院系或具體承擔任務的項目組。在企業里,類似高校的二級機構承擔著很重要的管理職能,具有較高的行使職權的能力,而高校中二級機構更多承擔的則是服務職能,三級機構往往重疊了許多人財物和項目管理的功能,這一點與企業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生搬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方案后,會在保障體系建設上存在著很多不適應的方面。
2.2 過程監管
高校在管理機構職能上與企業有著明顯的區別,有許多人財物和項目管理功能往往在院系和項目組里,因此在過程的監管方面不同于企業車間或生產線。此外,高校是以教書育人為首要任務,項目組負責人往往事務繁多,而項目組負責人的質量意識也決定了過程監管的難度。
2.3 人員問題
高校科研人員往往在選擇性上更傾向于民口項目,軍口項目由于具備保密要求高,質量管理細、過程復雜等特點,使得高水平人才對于申報或承擔軍口項目積極性不高,給質量管理體系的實施帶來了新的困難。流動性較大的學生作為研發人員參與科研項目也給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帶來了難點。
2.4 科研方向多樣性
高校納入質量管理體系的方向往往較多,而且在不同的科研方向上還有許多不同類型的任務(如應用研究、基礎研究、原理樣機等),對于貫徹質量管理體系來說需要設計更多不同的程序文件來支撐,使得質量管理辦公室和科研項目辦公室管理頭緒更多,需要承擔的工作更復雜。
3 建議和措施
3.1 合理規劃職能
高校應有機結合自身特色和GJB9001B-2009標準,合理地規劃人、財、物相關的職能劃分,不能生搬硬套企業的管理流程和體系。例如在人力資源培訓方面,項目組和質量管理辦公室在專業技能和質量意識培訓方面各司其職,人事處無法具體統一管理,更多起到的是監管作用。在項目經費的使用和設備設施的管理上,高校有許多職能落在具體項目組和所在院系,財務處起到的作用有限,這些方面與企業的高度集中管理有著明顯區別。因此在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的編制上,高校更要仔細研究標準,結合自身的特色,把人、財、物相關的職能規劃好,做到張弛有度。
3.2 切實做好培訓和監管
過程監管的好壞取決于人員質量意識和相關的管理措施。人員的質量培訓是質量保障體系建設中的重要環節,對于高校來說,必須高度重視高管在培訓中的作用。高校在人員管理上較為松散,通過高管的帶動作用可以有效地保證培訓的質量。此外,質量管理辦公室還要在科研項目的管理過程中掌握合理的時機,針對項目組及時開展質量意識的教育和培訓。在管理措施的環節上,質量管理辦公室和項目管理辦公室一定要編制好相應的程序文件,并在職能履行和項目過程的管理方面都要仔細結合標準,避免過程的監管中出現盲點。
3.3 加強政策導向,細化程序文件
高校應積極研究和建立有效的國防科研激勵和保障體制,鼓勵更多的科研人員投身于國防科研。對于參與國防項目的科研人員除了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高校相關管理部門還要進一步地在質量意識和質量管理工作落實上下功夫,對于參與科研的人員存在的質量體系相關內容要充分考慮,在職責權限、人員管理、質量意識、培訓環節、人力資源等方面要細化各方面的程序文件,通過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實現科學化和人性化的管理。
3.4 精簡科學方向
高校的質量管理體系的科研方向設置上應首先考慮其發展的延續性,避免以科研項目來設立方向。其次應考慮科研方向存在的必要性和經濟型,高校必須要優先考慮自身的學科發展,如果設立的方向缺乏明顯的學科和團隊支持或項目經費偏少,應慎重考慮。
4 結語
高校的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是一項任重道遠的工作,必須通過科學的設計和領導層的高度重視,才能有效地運行和維護。對于來源于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高校在實施和貫徹中,應避免生搬硬套企業的管理辦法。高校應結合自身特色,有機地結合質量管理體系標準加以靈活運用。對于高校來說,當前存在的管理機構、過程監管、人員問題和科研方向多樣性等問題,必須通過不斷的探索來逐步改進,以確保自身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的合理有效。
一、按期開展“質量月”宣傳活動。結合國家和上級公司通知精神,每年9月份在公司所屬庫站全面開展“質量月”宣貫活動,通過多種靈活方式,在廣大員工中牢固樹立了“質量至上”的發展理念,有效提高了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
二、強化油品質量監管力度。公司每年組織開展了油品質量內部抽檢工作,從公司一次物流、油庫倉儲、二次配送、零售保管四個環節分別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樣品進行檢驗,確保銷售到客戶的每一升油品質量合格。
三、有效推進質量體系建設工作。2012年12月,公司順利通過體系第三方監督審核,體系運行質量得到了認證機構的充分肯定。
四、完善質量監督管理機制。依據上級公司最新質量管理標準,公司修訂了《質量管理體系文件》,進一步規范了公司油品質量管理,統一油品質量管理標準,完善油品質量監管機制,對公司油品質量管理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五、推進成品油質檢中心建設。公司專門成立了公司內部油品質量檢驗的質檢中心,目前成品油檢驗中心已建設成為擁有2名CNAS授權簽字人、70臺/套儀器設備、31個項目檢驗能力并具備國家認可資質的綜合性質檢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