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新生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本文從心理學、生物學、發展心理學等角度研究了適應及心理適應的含義,分析了大學生活的特點及大學生面臨的心理適應問題,剖析了大學生適應障礙產生的原因,指出了大學生心理適應能力培養的途徑和方法。
從高中到大學,不僅面臨學習環境、學習任務和內容的變化,還面臨人際關系的重新建構和新的文化環境的適應。不論你是激動,還是緊張,每個新來的大學生都將有一段調整自己原有認知和行為的適應過程。
一、心理適應的內涵
適應是有機體對環境變化做出的反應。它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狀態。它可以概括為兩種相輔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順應。適應狀態則是這兩種作用之間取得平衡的結果,某一個水平的平衡會成為另一個水平的平衡運動的開始。這種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動態過程就是適應。
心理適應是主體對環境變化所做出的一種反應,人們生活的環境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因此每個人都存在適應問題,都會產生不斷適應新環境的需求,適應能力是個體生存與發展的必備能力。心理適應是一個重建平衡的動態變化過程。適應的主要任務就是使主客體之間的不平衡狀態重新恢復平衡,因此適應的直接目標是建立平衡,其根本目標是主體自身的發展。
心理適應的內部機制是同化與順應的平衡。同化是指將客體納入主體已有認知結構或行為模式的過程,順應則是指調整原有的認知結構或行為模式以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二者都是對環境做出反應和對自身進行調節的過程。因此,心理適應實際上是一個自我調節的過程。
二、大學生活的特點與心理適應問題
(一)大學生活特點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活環境的改變。高中時期大部分學生就近上學,在家吃住,生活方面的許多事情由家長料理。上大學后,過上了集體生活,生活獨立性大大增強了,校園及周邊的文化環境和各種信息對大學新生必然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和沖擊,如何相互溝通和重新建構一個新的人際關系是需要一個學習和成長過程的。
2.管理方式的改變。在中學,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和學習指導都比較具體,校規嚴格,學生自由支配的項目和時間不多。相比而言,大學的管理制度較為寬松,大學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大學生在學習科目、時間支配、生活安排等方面的自由空間相對較多。
3.教學方式的改變。大學教育是專業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結合,一方面,課程門類多,內容深和新,教學節奏快,自學時間增加,課程自選機會增加;另一方面,在一個班級授課的教師多,因而與學生在課后的溝通較少,學習效果及其知識的鞏固全靠學生自己的自覺性了,從中學到大學,是從被動的“要你學”向主動的“我要學”學習模式的轉變。
4.比較群體的不同。大學生在中學時代,可能都是班上的佼佼者,優越感和自尊感較強,而到了人才聚集的大學,大部分同學以前的學習優勢逐漸淡化或消失,這種落差往往使不少人產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同時,大學校園的各種學生活動更加豐富,文藝體育才藝的比試更加突出,非智力因素的發展水平顯出更加明顯的差異。
(二)大學生面臨的心理適應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類
1.獨立生活困擾。主要指離開父母和家庭后,在集體生活、飲食習慣、錢財管理以及如何處理各種生活事務方面的困惑。如何克服孤獨感和思家情緒是新生適應階段的主要問題。
2.資源利用困擾。主要指不知如何利用大學各種生活資源、學習資源,或擔心有關信息無處獲得的焦慮。
3.人際關系困擾。主要是指在新的環境中如何結交新的朋友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如何與異性溝通,如何融入新的班集體,如何擺脫對中學人際關系的依賴感等。
4.學習能力困擾。主要指對學習方法、內容和形式的不適應狀況。大學教育內容多,進度快,沒有人直接督促學生的學習,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多。對習慣于被動學習、自學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就有可能產生學習上的壓力與困難。
5.職業目標困擾。這是指對就讀專業的了解、滿意度以及對未來職業前途的茫然感。不少大學新生是聽從父母的意愿報考專業的,自己對所學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就業市場并不熟悉。職業目標困擾感強烈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專業,容易產生失落感。
三、大學生適應障礙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適應障礙的產生是環境與個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其原因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理想與現實的落差,造成心理沖突
每個年輕的大學生都有自己的遠大理想,對未來充滿期待與希望。大學生常常按照理想來規劃自己的生活、學習、婚戀和擇業。然而現實的復雜性,常常使得理想不能實現,造成心理沖突。
1.對大學的不滿意。對于剛剛進入校園的新生來說,現實的大學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樣詩情畫意,學習也不是預料中的那樣妙趣橫生,面對的是“一個書包兩只碗,寢室——教室——圖書館”新的“三點一線”式的生活,一種失落的心理油然而生。產生這種失落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學老師為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熱情,鼓吹大學“天堂論”,過分渲染大學美好的后果;二是新生對大學回報期望值偏高所致。
2.對專業的不滿意。有的新生由于沒有考上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或“熱門專業”,或認為自己所學的專業沒有前途便開始埋怨自己的專業。對專業的不滿意主要還是源于學生自身的原因:其一,不能處理好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的關系。其二,缺乏對專業的全面認識,容易對專業產生偏見。其三,學習內在動機不強,學習興趣驟然下降。
3.目標的真空狀態。考上大學后,不少學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讓緊張的神經和疲憊的身心得以調整和放松,沒有主動確定新的目標。學生往往被動按照學校的安排簡單而重復地生活,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能做什么,所以,大學雖然比高中自由,但許多新生會感嘆大學沒有高中充實。
(二)自我優勢的喪失,產生角色定位偏差
1.社會角色的理想化??忌洗髮W意味著進入享受精英教育的行列,社會地位一夜之間發生了明顯的改變,社會角色也隨著發生變化。在人們的期望中大學生各方面應該都是比較優秀的,是全面發展的“理想角色”。大學生自然感到社會對自己期望的變化,自我期望也無形中隨之提高了。但往往對未來生活和學習過于理想化,缺乏充分適應大學生活的心理準備。
2.“優秀生”的多元化。大學生都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望,然而要想保持高中時期的“光環”和理想角色并不容易。高校追求優秀的價值多元化,不僅看重知識,而且也注重能力。這種評價體系的改變,一方面為大學生自我展現提供了寬闊的舞臺,另一方面也淡化了學習成績在評價中的權重。不少新生由于沒有適應這種多元化的優秀生的價值觀念,容易出現心理失衡。
3.自我認知失調。大學作為一個人才精英聚集的群體,不少在中學時代的佼佼者到大學后只能處于中間狀態,甚至變得相對落后,一些同學難以接受自己不再是優秀人物的現實,情緒上產生明顯的波動。這種反差和心理不平衡狀態導致自我認知失調。
四、大學生心理適應能力的培養
心理適應能力是指一個人根據客觀環境要求,主動采取對策,在一定程度上適應環境的能力,即一個人與現實生活和諧相處的一種能力。它與大學生人格發展密切相關,也是大學生人格發展的必然任務。
(一)樹立“四個學會”的發展觀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大學生心理適應實質是個體內部人格發展與外部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
1.學會做人。大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適應與發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人格成熟,不斷增強自主性、判斷力和個人的責任感;使人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擁有明確的倫理道德觀念和是非觀念,能夠遵守社會公德,使自己的各項行為符合新時期大學生的行為規范。
2.學會做事。大學生要有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要有獨立的生活管理能力,獨立選擇、獨立決斷、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和應付各種情況和各種環境的工作能力,能夠不斷積累相關的做事經驗,工作富有成效。
3.學會與人共處。在現代社會中,與人和諧共處,既是一種人際交往技能,也是人生成功的一種人際資源。大學生應對他人有尊重真誠的態度,能夠接納他人的長處與不足,能夠與他人進行良好的溝通,在溝通中建立親密的合作關系,在相互交流與分享中促進自我和他人的成長與發展。4.學會學習。學習是一個終身的任務。大學生應該熱愛學習,不斷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不但學會本專業知識,而且學習與之相適應的各種人文和自然科學知識,擁有跨學科的交融能力,擁有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在復雜信息環境下檢索和判斷的能力,擁有不斷創新的能力。
(二)全面發展自我能力
1.發展能力。在大學期間,大學生應增進和發展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智力、體力、社交能力等,有能力是樹立自信心的基礎。
2.管理情緒。大學生們每天面對許多挑戰,有些來自學習方面,還有些來自人際關系、家庭、生活等方面,從而產生種種積極的和消極的情緒,大學生要充分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并以恰當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緒。
3.通過自主邁向相互幫助。作為大學生,學習獨立生活和自己獨立承擔責任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要學習如何相互幫助、相互包容,因為每個行為都會影響自己和他人,在有些情況下個人需要做出犧牲和讓步以達成共識。
4.發展成熟的人際關系。建立成熟的人際關系十分重要:一是要容忍和欣賞別人與自己的不同;二是要有能力與別人發展融洽的關系。維持這樣一種親切融洽的關系需要自我認識、自信心及溝通技巧等。
5.確立自己的角色地位。確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對于大學生來說十分重要,它既影響自我評價、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同時也影響他人對自己的滿意及接納程度。
6.發展目的。發展目的包括做出計劃,定出方向,明確目標,根據目標在以下三個方面定出次序:一是職業上的計劃及期望;二是個人興趣;三是對人際關系及家庭的責任。
7.發展整合。大學生的價值信念是引導他們行為的方向,也是他們為人處世的原則。整合的意思是指將自己行為與價值保持一致,同時顧及別人的利益、尊重別人的意見。
(三)加強新生的心理適應教育,加快角色的轉變
學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科學有效的新生心理適應教育,使大學生盡快適應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1.提升學習意識。利用新生充滿好奇心、可塑性強的特點,加強對學校自然環境和學校文化的教育,建立新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對專業的學習興趣。對新生進行有關學校的資源狀況和管理制度以及學校的悠久歷史和發展前景的教育,激發學生的愛校熱情。
2.加強自我認識。對自我的重新認識和評價需要勇氣和智慧,學校要加強對個體的情感關懷和情感激勵。與特殊學生加強交流,了解學生遇到的心理困惑,鼓勵學生積極面對各種適應問題,從心理上、思想上以及實際生活上幫助學生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尋找問題的解決途徑。貧困地區、離異家庭以及外地的學生群體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而以往學習優秀以及擔任學生干部的學生群體容易產生失落心理,往往出現自我認知偏差和目標迷失問題。
3.重建個人目標。學校要注重加強學生的目標激勵,幫助新生樹立目標體系。要引導學生在自我全面認識的基礎上,做出科學的自我評價;加強學生對優秀大學生多元化的認識,正確處理學習與人格發展的關系,正確處理好全面發展和重點發展的矛盾,在全面提高的基礎上有步驟、有重點地發展;引導新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現有的資源,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和興奮點,激發自身潛力;引導新生克服樣樣爭先進和急功近利的心態,“長計劃,短安排”,并保持目標體系的靈活性。
(四)正確處理生活應激事件
針對大學生所面臨的各種壓力來源要有一個清楚客觀的認識和充分的心理準備,打破大學的理想化和神圣化,克服“大學是享受天堂”的錯誤思想,樹立迎接挑戰,正視挫折,不斷磨練和發展的理念。只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才能做到有備無患,才能降低心理的挫敗感,采取更為積極主動的行動,更好的適應大學生活。
(五)培養積極的應對挫折的方式
1.要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失敗所帶來的苦惱。對失敗要有精神準備和正確認識,挫折和失敗是在所難免的,失敗常常給人帶來煩惱和痛苦;受挫時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體驗自己的痛苦上,把注意力轉移開來,使挫折的消極影響大大縮小;要積極擺脫痛苦和消極情緒的干擾,待情緒穩定后,集中精力去認識挫折本身。
2.面對挫折,認清問題,冷靜分析。要敢于面對挫折,當你正視困難挫折時,它就變得不那么有力了,認清了挫折的局部性和暫時性,就會大大激勵我們的信心和斗志;需要對挫折全面分析,找出失敗的主客觀原因,從而提高個人的認識,利用積極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積極行動,尋求轉機,走自己的成功之路。面對困難和挫折,不僅需要有正確的態度,更重要的是積極行動,尋求解決方法。找到問題的原因之后,要積極地創造條件加以改善;需要將毅力和正確方法結合起來,既要具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又要具有創造能力和正確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我們經過努力還不能成功時,就不妨換個方向,改變目標,再作嘗試,可能會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從現有的條件中找到更適應自己的發展和努力方向,與環境更好地協調起來。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大學生心理素質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
[2]姚根發.“過度期”大學新生思想透視分析.長江水利教育,1994.
[3]王才康.大學生生活困擾的初步研究.應用心理學,2002.
[4]范國平,鐘向陽.大學新生常見心理困擾的類型、原因以及對策,2002.
[5]石林編著.健康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一)研究方法1.研究對象本研究采用分層系統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以山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大學、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職業學院、高等??茖W校)為分層標準,在此基礎上隨機抽取475名大一新生,其中男生213人,女生262人,文科系204人,理科系271人,平均年齡為18.33歲。2.研究工具本次研究在Smith和Betz(2000)的成人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Black(1988)學業適應和人際適應量表以及Diener(1985)的SWLS測量主觀幸福感認知成分的基礎上,并結合對大一新生有關新生入學教育問題的訪談和開放式問卷,我們編制了“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調查問卷”。該問卷采用Likert五等級量表,問卷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9,分半信度為0.85。3.數據處理采用SPSS16.0進行數據錄入、管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方差分析、百分比、簡單效應、因素分析等處理。
(二)研究結果1.大學新生入學教育處于被動狀態新生入學教育是大學教育的開端,對促進學生的成長成才和全面發展意義重大。但在實際工作中,相對于其他教育教學活動,一些高校教育工作者對新生入學教育的目的、入學教育要達到的效果等問題認識不到位。在入學教育實踐中憑借自己的經驗行事,并未充分考慮新生的發展要求、心理特征以及個體差異,不能有的放矢,以致偏離目標。這樣極大阻礙了新生接受入學教育的積極性、主動性。從圖1可以看出,在教育計劃、內容、形式的選擇上,教育者與學生都存在明顯的差異,入學教育與當前大學生的發展特點和需求結合不緊密。在與大學新生的訪談中我們發現,新生接受入學教育時,并沒有感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往往處于被動接受教育的狀態。2.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內容脫離個性特征目前,高校入學教育的內容基本局限在校史發展、專業了解、行為規范教育、安全教育、軍訓等項目中,對于學生今后將要面臨的生活、學習等實際問題卻很少涉及。而當前高校新生已經由“90”后群體組成,“90”后大學生與“80”后大學生有著顯著的區別,個性特點十分鮮明:自我意識強烈,主體意識突出;勇于接受新鮮事物,但缺乏堅持能力;心理素質弱,抵御挫折能力差。從表1可以看出,“90”后大學新生與“80后”大學新生在“自我認知”、“自尊自信”、“自控能力”、“抗挫折力”因素上呈現年齡主效應,在“堅持能力”、“抗挫折力”因素上呈現性別主效應,同時在“抗挫折力”因素上出現顯著的年齡和性別的交互作用。3.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模式枯燥乏味現在,許多高校沿襲過去固有的入學教育模式,主要通過開學典禮、報告會、講座等集體活動進行,教育形式枯燥乏味,不少學校在入學教育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育以單一灌輸為主,缺乏與新生的互動、溝通和交流。4.大學新生入學教育時間把握存在誤區在長效機制的構建上,大學生入學教育缺少統籌規劃,缺少短期教育和長期教育的系統計劃和設計,忽視前延、后續教育,入學教育停留在“講一講”,“看一看”,“訓一訓”,“等一等”的局面,無法根本解決新生切實關心的學會生活、適應生活、熱愛生活、提高生活質量等問題,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調查中,發現僅有15%的學生認為入學教育對他們適應大學學習生活有較大幫助。
二、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的策略
(一)以人為本,入學教育需理念先行古希臘普羅泰戈拉說:“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保?]“以人為本”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開展新生入學教育的育人理念。這既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尊重,也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從學生收到院校通知書開始,就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走近學生,了解學生。首先,了解全班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人數、性別構成、學生生源地、家庭成員相關情況等基本信息,并且建立班級數據庫,便于日后對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準確評價。其次,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形成師生間積極良好的雙向互動。大學新生上大學前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在班主任的監督下學習,獨立性、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并且對自己的認識缺乏全面性和客觀性。進入大學后,新生需要在輔導員的幫助下,重新認識、評價自己,進而在教師的指導下發揚優點,改進不足。第三,關心扶持弱勢群體,樹立自信,走出陰霾。教師要特別注重對班級中弱勢群體,如對來自貧困家庭、單親家庭、隔代撫養家庭、有服刑人員家庭、吸毒家庭的學生的關注,傾注滿腔愛心,創造和諧氛圍,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班集體,形成良好的班級人際關系。
(二)優化內容,入學教育需豐富多彩“教育的目的一旦隱藏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就會通過活動產生各種情感體驗,從而在不知不覺中走進教育者預先設計的境地?!保?]面對“9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主動加強學生對學校豐富生活的了解,鼓勵學生參加適合自己的社團,樂于參與學校和學院組織的各項活動,發揮自己的優勢,增強自我效能感。同時,高??梢詫⒁恍﹤鹘y教育中沒有涉及,但是與大學生活相關的內容納入入學教育體系。在新生入學教育時,高校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增強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明確自身在大學四年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引導學生認清戀愛與學習、生活的關系,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對新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時了解、疏導、解決新生遇到的困惑和難題,開展必要的性與生殖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追求科學、文明、進步的生活方式;注重將職業生涯規劃的教育內容融入新生入學教育,引導學生早準備、早規劃,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三)朋輩引導,入學教育需方式創新對學生示范作用最大的群體是他們的同輩群體?!皞鲙蛶А薄靶±蠋煛钡慕逃绞綍Ч^好。同輩群體年齡相同或相近,關注事物的興趣點相同或相近,對彼此的心理世界也更加容易了解和理解。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朋輩教育開展幫扶活動是很有效的一種形式。高年級中的優秀生,其事跡和在學校良好的行為表現,對大學新生起到較好的示范引領作用。新老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和相互影響,促進了新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增進了高年級學生的自我價值感和責任心。但在朋輩教育時,應該注意教育和影響的典型性、方向性、全面性,比如為新生班級配備學習方面的引導員、配備生活方面的咨詢員,既要關注新生的生活適應、學習適應,更要關注新生的心理適應,使新生愉快生活、勤奮學習,學有方向,趕有目標。
論文關鍵詞:有氧健身操,女大學生,心理健康,干預
根據有關資料研究表明: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中約有10%―30%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精神疾病和其他心理障礙已成為大學生退學、休學等中斷學業的重要原因。甚至直接導致自殺傾向。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已經成為現階段心理學界乃至整個教育界的問題之一。因此,探索適合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方法是改善學生心理健康的關鍵所在。有氧健身操是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健康水平最常用、最有效方法,但同樣對人們的心理健康也能起到良好的調節作用。有氧健身操是女大學生健身運動中較常見和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項目。本研究以有氧健身操作為干預手段,制定干預方案, 試圖通過增強實驗者的體育活動來影響認知、情緒和行為,改善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從而減輕實驗對象的心理問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師范學院和醫學院、生物工程學院的大專一年級1476名學生進行整體心理健康狀況普查,用SCL―90進行調查問卷。將SCL―90中強迫癥狀因子≥2.2分(共有240名)中,按照自愿報名的原則, 將一年級女大學生90人(表1) 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 ,作為本研究的正式研究對象。制定1學期有氧健身運動干預方案。實驗組每周訓練2次,每次時間為60 min。對照組除其他項目的體育課外,不進行有組織的體育鍛煉活動,自行調適。
1.2 研究工具
90項癥狀清單(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又名癥狀自評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計分方法采用李克特式總加量表法(Likert-type rating scale)的五點分量表方式編制而成,評分受試者根據題目所敘述內容,1.持續2.經常3.有時4.偶爾5.無體育論文,依序記4分、3分、2分、1分、0分。
1.3 研究方法
1.3.1 運動干預方案 運動干預方案按照趣味性、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的原則制定期刊網。具體內容有基本健美操,基本步伐操、排舞、拉丁操以及形體練習等。運動時間:每周2 次,每次60 min ,共計12周。運動強度: 基本控制在中等水平,也就是相當于最高心率的60%--75%,練習中心率一般控制在120~135次/min。
1.3.2 用SCL―90調查主要結果
1426名女大學生SCL-90測驗總均分即總癥狀指數(GSI),以常模總均分的+1.96S為根本標準,將被測評為心理健康者(GSI<X+1.96S)心理問題者(GSI≥+1.96S)。
表1 1426女生大學生 SCL-90總均分評定結果(發生率%)
心理健康者心理問題者
GSI<+1.96S+1.96S≤GSI
人數1186240
百分比83.1316.87
表2 試驗前兩組間研究對象心理狀況比較(±S)
組別人數 人際敏感(In)強迫癥狀(Ob) 憂郁(De) 恐怖(Ph) 焦慮(An)偏執(Pa)
實驗組 452.17±0.49 2.22±0.47 2.07±0.51 1.62±0.29 2.07±0.51 1.94±0.48
對照組 452.15±0.492.24±0.51 2.05±0.48 1.63±0.28 2.08±0.53 1.92±0.45
1.3.3 數據處理
數據采用SPSS11.0 統計軟件,對SCL-90進行統計分析。所有數據用平均值和標準差( X ±S) 表示,組間差異用t 檢驗。
2 結果與分析
2.1 女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情況
通過對1426名女大學生SCL-90的心理測驗,結果(表1)有16.87%的學生存在心理健康的問題,主要癥狀表現為人際敏感(In) 、強迫癥狀(Ob) 、憂郁(De) 、恐怖(Ph) 、焦慮(An)、偏執(Pa) 等方面。原因是:女生天性比較敏感,考慮問題比較細膩,一些小的事情也容易引起消極的情緒反應,同時,更在乎別人的評價,因此,體驗和感受到上述的心理癥狀。
2.2 有氧健身操干預前各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
從表2可知,試驗前,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在人際敏感、強迫癥狀、憂郁、恐怖、焦慮、偏執的得分沒有明顯區別,說明試驗前2個組心理健康狀況一致。2.3有氧健身操干預后各組心理狀況變化比較
從表3可知,干預后與干預前相比體育論文,試驗組在人際敏感、強迫因子得分差異有非常顯著性、抑郁因子得分差異有顯著性,其中恐怖、焦慮、偏執因子得分雖然也減輕了一些,但無顯著的差異;而對照組干預前后基本上沒有變化。
表3 試驗前后兩組內研究對象心理狀況變化
指 標 對照組(n=45)實驗組(n=45)
干預前 干預后干預前干預后
人際敏感(In) 2.15±0.49 2.11±0.43 2.17±0.491.77±0.44**
強迫癥狀(Ob) 2.24±0.51 2.18±0.47 2.22±0.471.81±0.41**
憂郁(De) 2.05±0.48 2.0±0.412.07±0.511.70±0.46*
恐怖(Ph) 1.63±0.28 1.61±0.23 1.62±0.29 1.49±0.29
焦慮(An) 2.08±0.53 2.05±0.49 2.07±0.51 1.91±0.48
偏執(Pa) 1.92±0.45 1.88±0.41 1.94±0.481.82±0.42
*表示干預后比較P < 0. 05 , **表示干預后比較P < 0. 01
3. 討論與建議
實驗組經12周,每周2次,每次時間為60 min的有氧健身操鍛煉,研究對象SCL-90量表得分有了顯著性下降,心理健康狀態得到明顯改善,可能由以下原因共同作用
3.1 女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為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憂郁、恐怖、偏執等癥狀,與國內外有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3.2 有氧健身操展現的是人體美、動作美、音樂美及藝術美,能有效提高練習者對實際生活的審美情趣,重新找回對實際生活的美好憧憬,有利于轉移她們的注意力,樹立自信心。
3.3 有氧健身操練習強調鍛煉氣氛,練習間相互交流與互動,體現樂觀、友愛、偷快、同情等多樣的感,逐漸發現實際交往與溝通的美好與樂趣,從而有效緩解人際、強迫、憂郁癥狀,
3.4 有氧健身操能改善實驗組學生心肺功能,使安靜心跳率降低,每博輸出量增大體育論文,使動、靜脈含氧量差距加大。運動能加強新陳代謝,疏泄負性心理能量,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預防和減輕強迫癥的一系列癥狀。
3.5 有氧健身操能有效增強心理問題者的身體素質,增強食欲,改善睡眠,提高學習效率與生活質量,能使心理問題者心情舒暢,從而改善心理健康。
3.6 有氧健身操對減輕強迫癥、人際關系敏感、憂郁等癥狀有顯著的效果;建議以后的研究中,擴大樣本,用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行對比研究,尋找最好的方法和項目,進一步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
參考文獻
[1]王極盛.中學生SCL-90信度、效度檢驗與常摸的建立[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13(1):8-10。
[2]楊洪輝.試論大學生心理健康與體育鍛煉[J].山東體育科技,1998,20(4):65-69
[3]李斌,張孝民.分組群體評價教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上海體育科研,2003,24(6):60-61
[4]樊新生.體育教學如何增進和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J].體育學刊,2000,(2):99-101
[5]梁德清.高校學生的應激水平及其與體育鍛煉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4,(1):5-6.
[6]廖小華,黃曉麗.有氧健身操對網絡成癮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 湖南工業大學學報,2010,24(6) :98-101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范圍在三個方面:一是在主觀層次上對主觀體驗的積極方面進行研究,主要對幸福、滿足、樂觀、快樂等方面進行研究,重點在于使人們滿意自己過去的生活,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幸福,對未來保持樂觀的態度,主要是對人類主觀上的幸福感的研究;二是對個人層次方面的個人特點進行研究,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工作能力、勇氣以及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技巧,對美麗事物的感知能力,做事的毅力,處理事情的寬容,發明創造的能力,洞察力以及個人的才能和智慧等等,想要培養或加強這些方面,必須具備來自個體的積極情緒;三是對群體層次組織系統積極方面的研究。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實現積極社會、學校、家庭的建立,從而達到提高群眾美德、增強群眾責任感、提升職業道德的目的。積極心理學是根據消極心理學而產生的,保留了消極心理學好的方面,舍棄了消極心理學不好的方面,對消極心理學進行批判的同時,應用消極心理學大部分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積極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對人類積極心理的研究,對人類的優點和價值進行研究,積極心理學采取的方法更加科學,使心理學家更容易挖掘人的潛力和創造能力,激發人類的活力。積極心理學可以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使人們對生活的信念更加堅定,幫助人們尋找獲得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徑和方法。
二、在消極心理學影響下大學生心理教育出現的問題
(一)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誤解來自于消極的態度
一直以來,我國心理學始終采取消極的取向來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主要研究的對象是非健康的或者是病態的,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操作性定義為測量有沒有具體的精神疾病,致使理論學者和理論實踐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產生誤解,他們基本都認為只要學生的心理健康就說明心理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也就是說沒有任何的心理疾病。這種對心理的理解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偏離了對當代大學生的潛能意識的開發以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培養的核心目標,這就使得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集中在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處理方面上。使人們對大學生積極良好的心理教育培養缺乏應有的標準和內涵。
(二)因過于關注大學生心理的消極方面而忽視了積極方面的培養
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遵循以往的教育方式,過分注重消極方面,具體就是解決學生生活學習中產生的問題,這種消極心理學的教育模式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心理上出現的問題。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大學生通常被老師當作是問題的根本來源,教育者常常覺得大學生存在某些心理方面的問題,或是將消除心理缺陷或弱點當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長此以往,容易使心理沒有問題的大學生也開始關注自身的消極方面,從而忽視自身的積極品質。所謂的消極心理,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就是忽略幫助大學生開發潛能、養成積極的心理品質。
(三)因過分關注大學生心理的消極方面而削弱了教育的功效
在大學生的自身發展中普遍存在心理方面的問題,例如,人與人交往的問題、培養意志力的問題以及良好的行為等等,實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先要把大學生工作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列舉出來,然后加以分析,研究如何克服該問題,并提出解決該問題的意見、對策,并且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心理問題為重點內容,進行相互討論。在心理教育中常常采用心理測試的手段去判斷學生的心理是否存在問題。這種教育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放在了解決心理問題上,導致大學生認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質就是由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組成的,甚至錯誤地認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為了心理有問題的學生準備的,認為心理就是不健康的代表。心理健康教育過分注重心理問題,從而忽略了潛力的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這也是個體發展中最重要的部分和最積極的方面,因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始終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三、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
所謂的積極心理學就是對人類自身的積極因素進行研究,以發現人類本身存在的積極力量和良好品質,并通過這些進一步深入挖掘人類的無限潛力,從而獲得更好的生活。積極心理學為我國大學生心理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啟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研究界定心理健康
以往的心理教育取向模式往往都是消極的,研究的重點放在了非健康或心理有問題的方面,把所謂的心理健康定義為沒有精神疾病。很顯然,這既不全面又不科學。心理健康存在兩個方面的標準:一是主觀,心理健康在于自身的主觀體驗,影響主觀因素的潛在因素只能作為客觀條件。二是積極層面,所謂健康心理不是指心理的消極方面少,而是積極的方面比較多。
(二)關注大學生積極品質的培養
積極心理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并且應當有著積極的理想和追求,涉及到積極的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積極心理的重點需要放在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上,如積極向上的思維、積極的心態、積極的生活方式等。
(三)通過積極心理學教育消除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大多數來咨詢心理問題的學生都是問題學生,因而大學生與心理學教師處于對立的狀態。雖然在大學生心理教育的主流觀念中,也時刻強調不要使大學生與心理教育教師的關系處于對立狀態,他們之間應該相對平等,因為良好的咨詢關系,更有利于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在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咨詢過程中,應該做到熟練運用解決心理問題的溝通方式,但這僅僅是我們的美好愿望和原則。在咨詢者,即問題學生觀念的影響下,這些都形同虛設,只是我們美好的愿望,實際情況很容易導致教育對象和教育者相對立。教育者沒有把自己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里,而是將自己放在教育者的位置上,把大學生即被教育者放在問題學生的位置上,使大學生產生一定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的心理是有問題的,這樣容易產生消極的情緒和潛意識,產生不良的心理暗示,容易產生心理上的排斥及高度警惕,使學生和老師之間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小心翼翼地生怕因為過多的接觸心理教育老師或心理室,而令同學感覺自己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四)重視積極心理教育方面的教育資源
在心理健康的教育中缺乏積極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以心理問題為重點,只關注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層面,這樣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際工作常常處于校園其他工作之外,往往被看成是針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所開的一門學科,或者,只是為了應付學校開展的心理活動。甚至有的學校還把心理教育與其他的學科劃分開來,好像大學生心理教育課只是心理輔導和咨詢者的工作,別的老師與心理教育沒有關系,這必然導致大學生心理教育缺少有效的組織和健全系統的支持,難以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結語
高校協同創新是以高校為牽頭單位的新的協同創新模式,以人才、學科、科研為核心,以實現教育與經濟、科技、社會的融合為手段,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和科技創新水平,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關鍵是打破行政部門和資源壁壘,加強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資源整合,激發創新活力,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另外,還需要在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礎上,吸引政府機關、中介組織、金融機構、風險投資等相關主體形成創新網絡,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有效銜接和深度融合,產生非線性疊加效應。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紀念大會上特別強調:“通過體制機制創新和政策項目引導,鼓勵高校同科研機構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建立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促進資源共享,聯合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努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積極貢獻”。講話精神很快轉化為國家政策,各級各類高校協同創新中心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自2012年5月7日計劃啟動至今,分別于2013年國務院認定實施的協同創新中心共14所,2014年國務院認定實施的協同創新中心共24所。
2協同創新與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關聯性探究
在當前的高校教育教學中,灌輸型教育依然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應試之風,這些瓶頸制約著創新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開展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是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對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對于高校良好學風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隨著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如何提高實效性的問題日益凸顯。有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參與課外科技活動,由于部分教師的研究領域和實踐經驗的局限,加上高校場地和設備的限制,制約了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究向更高層次發展。就經濟內涵而言,大學生科技創新產生的科技成果理論上可以直接用于生產中并產生經濟利益,但實際的成果轉化率卻很低,因為很多科技創新項目大多以理論為主,進行簡單的實驗,有的只經歷了小試,卻沒有經歷中試及以上階段,使得其實用性較低從而導致轉化率不高,還有不少科技創新項目只停留在理論階段。隨著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推進,這些問題就顯得愈加突出,直接制約了當今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向縱深發展,這些問題亟待解決。協同創新高度契合了大學生科技創新的治理需求。協同創新的核心是協同,必然涉及多個方面、多個領域,通過跨學科、跨部門、跨單位的合作,高校與企業、科研院所創新資源整合起來,為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搭建了學習和實踐的完整平臺。正是因為多種創新主體能夠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整合,協同創新在科技與企業之間搭建了一條橋梁,既減少了高校與企業交往過于直接而產生的文化、機制等的不適和矛盾,又為科技創新提供了有效的知識、場地、設備等資源,促進了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發展。與此同時,協同創新并不局限于高校與企業、研究院之間的聯系,也體現在高校內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系,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同樣依賴高校的內部環境,協同創新讓高校各職能部門聯系成為一個有機結合體,從線性模式逐漸發展為網絡模式,為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的建設提供了廣闊舞臺。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條塊分割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科技創新的要求,必然要求在協同創新背景下建立全新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在頂層設計、組織領導、運作機制、條件保障等方面進行全面規劃設計,以推動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深入健康發展。
3當前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和活動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大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的興趣不高、意識不夠、氛圍不濃
受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學術氛圍還不夠濃郁,部分學生缺乏對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加上有些高校沒有組織專業人員對大學生科技創新作系統的講解,部分學生不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去。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有足夠的興趣并且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嶄露頭角的學生所占的比例較小,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帶動課外科技活動良好氛圍的形成。有些高校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重競賽、輕普及”的短視現象,科技創新覆蓋面較窄,沒有為大學科技創新活動搭建足夠的平臺。
3.2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勵機制
部分高校還沒有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建立專門的管理制度,有的僅僅是在其他的規章制度上提及大學生科技創新。有的高校為某個科技創新活動如“挑戰杯”活動成立了臨時管理機構,但卻缺乏嚴謹規范的管理制度,直接導致很多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都沒有制度保障,使得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受到限制。除此之外,資金和場地的支持也是重要保障,但有的高校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在人財物方面投入不足,大學生科技立項經費來源主要是臨時性行政撥款,沒有設立專項研究基金。有的高校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陣地人均可使用面積較小,專門用于學生開展科技創新的設施和設備的數量也較為有限,無法保障科技創新活動順利進行,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大學生科技活動層次與質量的提升。激勵機制的缺失導致大學生缺乏參與科技活動的動力,不利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
3.3隊伍建設機制不夠完善
大學生科技創新隊伍建設主要包括管理隊伍、指導老師隊伍和學生隊伍三個層面。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有些高校隊伍建設力度不夠,沒能整合學校內部資源,相關部門沒有真正參與其中,甚至有的高校僅僅依賴團委在負責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單個部門的力量比較有限,不利于大學生科技創新機制的完善與發展。在指導老師方面,有些指導老師與指導的科技創新項目并不完全對口,指導效果大打折扣,難以將大學生科技創新提升層次,從而使導致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出現停滯現象。部分優秀學生可以提出較好的研究思路,但由于缺乏有實踐經驗的教師指導,不能將項目研究推向深入。
3.4科技創新項目缺乏實踐性,缺乏市場實用價值
有些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僅停留在理論研究層面,或者停留在參加比賽層面,并沒有實現成果轉化。由于缺少科技創新轉化意識,一旦項目完成,便束之高閣,不少項目能做到小試階段就很不錯了。有的項目由于缺乏條件、缺少場地和設備導致無法做到中式階段及以上。所以,不少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不過是“點到為止”。有些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的課題是指導教師的研究項目,與市場需求聯系不大,缺乏市場實用性,做完用不上就直接丟掉了,非常不利于大學生科技創新的轉化和推廣。
4協同創新背景下大學生科
技創新體系的構建與實施對策根據系統論、協同論和協同創新有關理論,分析協同創新及其背景下的大學生科技創新的主客觀要素,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整體性和動態性,通過其結構與功能、運行機制與環境的優化,構建和實施協同創新背景下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
4.1提高思想認識,樹立全員科技育人意識
科技創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科技創新并非某一個部門的職責,高校所有職能部門都有支持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義務,因此,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的過程中要樹立全員育人意識。無論是科學技術發展院、研究生院、教務處、學生工作處、財務處,還是校團委、工程訓練中心、圖書館,都需要聯合起來,實現高校內部的協同。高校應定期開展關于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學術講座,幫助學生培養科技創新興趣,幫助教職工提高科技育人意識。此外,高校還可以邀請企業的技術員工或者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來校開展科技項目和科研方法的介紹,提高大學生對科技創新的意識和興趣,推動高校、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外部協同。高校還可以定期組織師生去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觀實習,例如分批次組織學生去武鋼進行現場參觀,現場觀看武鋼科技創新項目,提升師生員工科技創新意識,加強科技素質的培養。
4.2健全組織體系,加強對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組織領導
組織體系的建設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發展,在協同創新的背景下,要建立健全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組織體系。成立大學生協同創新中心,由校領導擔任協同創新中心管理委員主任,選任教學科研突出的教授擔任專家委員會主任,研究生院、科學技術發展院、教務處、財務處、學生工作處、校團委、工程訓練中心、圖書館等部門的負責人以及校外企業、科研院所負責人擔任中心管理委員會成員,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重大問題,解決大學生科技活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將企業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吸納到高校中來,聘請他們擔任科研導師,邀請他們定期舉辦學術講座,指導大學生開展科技創新項目研究。
4.3理順運作機制,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4.3.1企業與高校聯合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科技文化藝術節以其生動性、互動性、科普性,吸引了廣大師生的積極參與,成為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從目前情況開看,科技文化藝術節主要是以學術講座與沙龍、科技發明制作、校園學術競賽等為基本形式開展,大都局限于校園內部。由企業和高校聯合舉辦的科技文化藝術節正是協同創新在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中的體現,可以拓展科技文化藝術節的內涵。例如汽車學院與東風汽車公司、化工學院與武鋼、城建學院與中建公司、醫學院與天佑醫院等聯合舉辦活動,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融合,拓寬大學生的視野,為大學生提供了解企業的機會,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條件。同時,學生也有機會到企業中進行實際操作,可以提升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
4.3.2將科技創新基金基地建設與企業生產經營緊密結合依托企業建立科技創新基金和基地,使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與企業科技創新結合起來,更加強化了實踐環節。從立項選題到中期檢查再到結題驗收,鍛煉了大學生的實驗和科研能力,這一過程離不開科技創新基金和基地的支持。而將科技創新基金基地建立到企業中去后,學生可以從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可以直接參與企業科技創新項目,突出了項目研究的實踐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除此之外,企業的設備相對齊全,具備了中試試驗及以上的條件,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完成項目試驗,可以使科技項目的成果轉化率大幅度提高。
4.3.3與企業聯合培養學生參加國內外科技創新競賽各級各類科技創新競賽為大學生培養創新實踐能力提供了廣闊舞臺,以其競技性、科技性、大眾性特點,吸引了青年學生廣泛參與,成為大學生創新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場地、設備和知識的不足,制約了學生參賽作品水平的提升,即便是有很好的作品,也往往只停留在參賽層面上,難以實現成果轉化。瞄準競賽與企業聯合培養學生,可以提高參賽學生的競爭力,也可以為參賽學生提供必要的設備和場地。在賽事結束后可以將比賽項目成果直接用于企業生產經營,大大提高了成果轉化率,可以助力企業發展,實現共贏。
4.4完善保障機制,為大學生科技創新開展創造條件
要想把大學生科技創新辦成廣泛持久的活動,必須以完善的體制機制為保障,必須建立規范的制度體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規保障、經費保障、設備場地保障三個方面。
4.4.1政策法規保障政策是推動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的關鍵,國家、地方、高校出臺相應的政策、法律法規,為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國家可以出臺促進這一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設立官、產、學、研合作機構為協同創新下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4.4.2經費保障任何一個科技創新項目的開展都離不開經費支持,科技創新活動深入開展必須要有經費保障??梢栽O立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可以和企業聯合設立企業科技創新基金,專門用于企業和高校聯辦的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學校的協同創新中心也可以設立校級協同創新基金。
一、大學生癡迷網絡的不良影響
(一)癡迷網絡對大學生生理的影響
癡迷網絡的學生作息時間處于無序狀態,早上從下午兩點開始,白天睡覺,晚上“上網”。由于長時間地坐在電腦前缺乏運動,會造成人體植物神經紊亂,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體內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發緊張性頭疼、情緒焦慮、憂郁、低落、頭昏眼花、雙手顫抖、疲乏無力、食欲不振等。這些問題均可嚴重妨礙他們身體的健康成長,學習和生活興趣減少,與現實疏遠,為人冷漠,缺乏時間感。
(二)癡迷網絡對大學生心理的影響
癡迷網絡使大學生孤獨感增加,人格異化,情緒抑郁,人際交往缺失?,F實生活中,癡迷網絡的大學生情緒波動較大,容易發怒,產生自卑、抑郁等心理癥狀,對社會和他人缺少愛心。對社會和學校中的不良行為,漠然視之,道德標準下降。網絡迷戀會使大學生的人格發生明顯改變,變得自私、怯懦、自卑,失去朋友和家長的信任。
(三)癡迷網絡對大學生行為的影響
癡迷網絡使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減退,影響人際關系。由于實際鍛煉的機會減少,一些大學生不善于宏觀計劃、組織指揮和協調控制,綜合應變能力欠缺。大學生通過網絡與匿名的陌生人交流時,他們會變得孤立,與真實的人際關系切斷開來。沉溺網絡直接導致大學生學習興趣喪失,學習成績下降。受網絡交往和網絡游戲的平等、無序、自由等特點的影響,大學生的道德準則和價值評判容易發生動搖和改變。長期癡迷網絡,使大學生自我控制力減弱,法律意識和角色喪失。迷戀網絡中的虛擬生活,逃避現實的競爭和壓力,喪失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標,悲觀厭世。
二、大學生癡迷網絡的原因分析
1.網絡迎合了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大學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強,思維活躍,知識豐富,頭腦敏銳,接受新事物快,人際交往意識強烈,情感日益豐富,自我獨立意識強。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大學生群體喜歡挑戰,敢于冒險,渴望友誼與愛情,希望了解社會和融入社會,獲得成功,受到尊重。網絡滿足了想象與現實矛盾影響下的幻想、玩樂、頹廢的心理作用。網絡交往的匿名性、信息的安全性、溝通的平等性、方式的自由性、個性化的特點,適合了大學生尋求心理安慰和認同,緩解現實競爭和壓力,擴大交際范圍和層次等要求。大學生能放心的在網上與他人互動,不會有現實世界與他人交際時的陌生焦慮,也不會有面對接觸的危險與壓力,同時可以呈現自我,使得個人的自擴大。網絡的便利性與互動性使大學生能輕易地建立起新的社群關系,并置身其中,不能自拔。大學生在學校生活和學習中,內心渴望得到同學和老師的接受和尊重,實現自我的存在價值,這種渴望成為內在驅動力,又面對生活、學習的壓力時,癡迷網絡的現象極有可能發生。大學生可以從網絡中緩解現實競爭的壓力。網絡交往的匿名性使得大學生愿意通過網絡來了解他人和社會,在網絡的虛擬空間中得到認可和解脫。因此,通過網絡交友,在網上聊天,成了許多大學生沉湎于網絡的重要原因。
2.缺少家庭的溝通與監督是大學生網絡成癮的重要因素
當前我國大學生中獨生子女比較多,且絕大部分遠離父母來到異地求學。在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的今天,他們的父母可能因忙于工作和生計而忽略了與子女的情感溝通,或者因溝通困難而不去與自己的子女進行交流;有的學生從小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管教比較嚴格,當他們遠離父母后,覺得少了父母的約束,可以獨自處理自己的時間,追求一種沒有家庭監督的無拘無束的生活環境;也有一部分學生生活在家庭結構不健全的環境中,特別是單親家庭子女,由于缺乏父愛或母愛,會使其心理和性格上容易存在一定的問題,往往比較內向、孤僻、自卑。而網絡正好是一個無拘無束的虛擬環境,他們便會在網絡中尋找可歸依的群體,迷戀于網上的互動生活。
3.高校教育管理的缺失也是造成大學生癡迷網絡的原因
大學生由于壓力和競爭的加大,心理問題也日益突出。學生個性的差別與大學心理輔導體系效能發揮不好,促使大學生情感和注意力的轉移。癡迷網絡的大學生雖然已經注意到網絡過度使用,可能會對自己及社會產生某些負面影響,但大學生很難在迷戀初期就意識到它的嚴重性。同時高校缺乏對大學生進行網絡人文精神的培養。網絡的平等、自由和民主等特征并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沒有因為校園網的建立而充分發揮和體現,在“搶占思想教育網絡陣地”的戰斗中,卻更加突出了校園文化的主流,忽視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缺少人文精神的大學生,失去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判斷,價值觀容易發身轉變,沒有上網目標,缺乏網絡文明意識,在千變萬化的網絡交往和游戲中迷失自我。
4.社會對網絡的管理存在薄弱環節
近年來,國家多次對網絡網吧進行整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社會上很多網站都是營業性的,為了吸引更多的人點擊,勢必會“投其所好”,迎合一部分人的口味,出現一些低級庸俗的東西和不良言論,使信息的科學性、嚴肅性受到沖擊,影響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大學生癡迷網絡的應對措施
1.大學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強化自律意識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明確自己現階段的任務。大學生要培養對所學專業的熱愛,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培養廣泛的興趣,多參加社會實踐,這樣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從消極上網轉移到積極的現實生活中來,用其他愛好和休閑娛樂方式來沖淡網絡的誘惑,養成良好的網上生活習慣。
2.高校要加強對癡迷網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成才環境
癡迷網絡的大學生絕大多數是學生中的“弱勢群體”:成績不好,受過挫折和打擊、不受重視、自信心不足、無成功感等,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引導他們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要為癡迷網絡的學生開設心理咨詢熱線,聘請專業心理工作者進行咨詢指導,引導他們通過心理咨詢或自我調節等方式進行一般性網絡性心理障礙治療,對于網絡成癮重癥的學生要主動及時干預,做到早發現,早治療,以避免極端事件甚至惡性事件的發生。高校和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培養大學生的個性品質,加強與大學生的溝通和交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工作,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學會正確對待人際關系,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高校要在學生中大力開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的科技、文娛、體育和社會實踐等校園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3.重視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父母與子女的親情是其他人無法替代的,家庭關系融洽,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家庭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家長應加強與子女的交流與溝通。不僅在經濟上資助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還要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交友處事等等。另外家長也應該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育水平,使自己在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等方面都能適應子女成長的需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子女生活在充滿溫暖、充滿愛的環境中,還要注意培養子女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會他們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娛樂活動,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和使用網絡。。應加強對子女的監護,及時發現子女的心理問題。發現有因上網而產生的異常行為時,應及時進行教育和心理疏導。超級秘書網
4.加強網絡的法制化管理,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規范網絡市場,創造優良的網絡文化環境
要加強對電子游藝廳、網吧等場所的管理和監督,加大對違法、違規網吧的懲處力度;嚴格限制大學生的上網活動,注意網絡資源的利用與限制;加強信息的檢查與監控,保障網絡信息內容的健康,使信息交流健康、有序。政府、社會有關職能部門必須做好綜合治理工作。公安部門要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治理,規范網絡經營活動,加大執法力度,使“網吧”、本畢業論文由整理提供游戲室規范化,徹底防止大學生在校外網吧無節制地上網。規范電子游戲市場,創建良好的網絡社會文化環境。
參考文獻:
[1]雙傳學.網絡文化與高校德育工作.揚州大學學報,2002,(2)37-42.
(一)系統的訓練內容:積極情緒、積極人格、積極人際關系積極心理學有三大基石:第一是積極情緒研究,如愉悅、滿意、樂觀、希望、感恩和寬恕等和主觀幸福感相關的內在體驗。第二是積極特質研究,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優勢和美德,并且認為發揮積極特質是實現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第三是積極社會組織系統研究,如牢固的家庭、民主的社會、廣泛的道德等,以及它們如何促進積極特質的發展。在我國大學生心理訓練過程中,基于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指導,從個體和群體層面,建構積極情緒訓練、積極人格特質訓練、積極人際關系技能訓練的內容體系,將整體上促進大學生幸福感的各個方面,從而幫助大學生掌握幸福技能,實現幸福人生。其中積極人格特質訓練是核心內容,成為積極情緒體驗、積極人際關系訓練的基礎;積極情緒體驗是個體層面主觀感受,積極關系獲得是群體層面交往技能與幸福獲得的保障條件。同時,在積極心理學三大研究體系內,積極心理學家們建構了大量的理論來解釋什么是幸福、如何獲得幸福,如賽里格曼的幸福五元素學說、弗雷德里克森的積極情緒擴展-建構理論、艾利克斯的情緒ABC模式、希斯贊米特哈伊的“心流”學說、弗蘭克爾的人生意義觀等等,這都將是積極情緒、積極人格、積極人際關系訓練的核心主題和重要方法來源。
(二)體系化訓練方法與原則:理論、研究、應用大學生心理訓練應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科學實驗的證據及有效的訓練方法,訓練過程要堅持理論性、研究性和應用性原則。首先,大學生心理訓練目標、內容、方法受到積極心理學理論的指導,同時心理訓練過程中也有必要進行理論傳授、闡釋,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理解為什么這樣訓練,而且清楚怎樣配合和自我練習才能導致更好的效果。忽視理論的關照,心理訓練就會流于表面,甚至導致游戲化和娛樂化。其次,積極心理學以事實為依據,經過嚴謹的科學方法得出結論,具有科學性?;诜e極心理學的大學生心理訓練也要堅持研究性原則,即一方面通過傳達幸福科學增強訓練的說服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強大規模的人群調查、對照組實驗設計、跟蹤調查等,力求掌握我國大學生心理訓練有效性的實證研究結論,以更好地實現訓練目標。最后,應用性原則是指不能只停留在理論闡述與研究的結論解釋上,而將它們進行必要的、合理的應用轉化,轉化成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各種訓練方法的具體設計,使得理論、研究結論與應用緊密結合,如先測試、再干預、再測試的訓練過程,融理論、研究和應用為一體,既避免枯燥,又增強趣味。同時,不僅是課堂上進行有效的研究和應用,整個訓練環境也要嵌入積極觀念,教授生活中便于應用的幸福心理技巧。
二、積極心理學視域下對大學生心理訓練過程的思考
(一)幸福感覺提升,積極情緒體驗訓練積極情緒的擴展-建構理論認為積極情緒讓我們感覺良好,即它不僅反映成功和健康,還能夠產生成功和健康;積極情緒改變我們的思維,即拓展常規之外更廣泛的思想和行為意識;積極情緒改變我們的未來,使我們能夠發現和建構新的技能、新的關系、新的知識和新的生存方式。幫助大學生識別、喚醒、體驗積極情緒并成為習慣化技能,首先就要根據積極心理學關于情緒研究的分類,即有關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積極情緒三類,針對性地開展訓練活動,幫助學生保持面對過去、現在和將來的積極情緒的連貫性,從而抵御消極情緒,提高生活滿意度,獲得主觀幸福感。面對過去的積極情緒有滿意、滿足、成就感、驕傲、平靜等,如何獲得這些情緒?積極心理學從改變認知、學會感恩等角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大學生心理訓練過程中,改變認知訓練,就是要講解情緒與認知的關系,即所有過去的情緒都是由思維和解釋啟動的,而不是事件本身引起的,尤其是要幫助學生糾正教條的決定論,即過去不幸影響未來的錯誤觀念;其次,進行感恩訓練,就是要通過課堂感恩記錄、感恩沉思、感恩分享,課后記感恩日記、“感恩拜訪”等的練習有效改變大學生對過去事件的情緒體驗,獲得內心的平靜和滿足。面對未來的積極情緒包括樂觀、希望、信心和信任等,如何引發這些情緒?積極心理學認為可以通過改變對未來的希望而實現。在心理訓練過程中就是要幫助大學生獲得習得性樂觀,從訓練積極樂觀的解釋風格開始。首先,教授艾利克斯的情緒ABC模式,通過講授理論及案例分析、完成句子等形式讓大學生認識到對事件的看法和解釋而不是事件本身決定了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其次,教授反駁悲觀的技巧。如采用完成句子、續寫故事等方式傳授自我對話和自動思維反駁技能。具體可采取當悲觀想法出現時,先進行舉證、再擴展解釋來發現自己對事件的曲解,從而打破破壞性習慣思維等。最后,教授減少悲觀想法的技能。如通過三步走的方法,分別試想最壞、最好和最可能的情形,然后針對最可能的情形制定一個應對計劃并實施。以上訓練方法都可以根據大學生實際生活情境進行案例編排展開。面對現在的積極情緒體驗主要包括“愉悅”和“滿意”。積極心理學并不排斥合理的培養愉悅感以獲得當下的幸福體驗。當然,面對現在的積極情緒僅僅停留在愉悅感上是不夠的,還要將其提升到更高層次的幸福體驗,即面對當下的“滿意感”。如獲得當下的愉悅感可以通過訓練大學生的正念,讓他們學會在心靈安靜中全心與當下同在,承認、接納和審視正在發生的不幸、消極情緒等,從而激發直面它們的信心、勇氣和能力。而滿意感的獲得,則需要大學生必須付出努力和意志力,因為它來自于自身優勢和美德的展現。幫助大學生識別、展現和發揮自身的美德和優勢的所有途徑都有助于他們獲得滿意體驗而感到幸福,如讓他們去幫助別人、做自己感興趣的事、發揮潛能進行作品創造等等。
(二)幸福品質培養,積極人格特質訓練關于優勢和美德的人格特質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核心內容。積極心理學認為人類身體中都有著基于進化需要而遺傳自遠古的優勢有待展現,每個個體如果能在每天的生活中運用這些優勢,不僅能獲得當下的積極情緒體驗即滿意感,而且可以幫助他們緩沖和對抗自身缺點、疾病、挫折和不幸等等。因此,訓練大學生如何識別、展示、運用他們自身的美德和優勢,成為積極人格特質訓練的核心,也勢必會促進其良好人格發展,最終實現幸福人生。積極心理學研究了整個世界橫跨3000年歷史及不同文化,歸納出人類普遍存在的六種美德,為了建構和測量及實現這些美德,將它們細化后提出24項性格優勢,而培養這24種性格優勢則是實現六種美德的途徑。為了測量這六大美德和相應的24種性格優勢,Park等人編制了“優勢行動價值問卷VIA-IS”,現已被數百萬人廣泛使用,而我國的研究者段文杰等對這一問卷進行了中國大學生的適用性研究,結果表明,除美德結構劃分不合理外,VIS-IS可以作為測量中國大學生性格優勢的工具。[5]研究表明性格優點存在跨文化的普遍性,并且性格優點與優良表現、主觀幸福感以及創傷后成長呈顯著的正相關。[6]因此,識別我國大學生個體及群體的突出性格優勢,針對性地加以訓練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能解決大學生群體現存的心理問題,而且還能有效提升幸福感。第一步,就是要運用“優勢行動價值問卷”對大學生個體和群體的性格優勢進行評估和識別,為展示和應用性格優勢訓練打好基礎;第二步,就要在訓練過程中幫助大學生進行優勢性格展示,可以采用小組優勢討論的方式,一起分享自身有哪些優勢,曾用哪些優勢幫助過別人,如何利用這些優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等等;第三步,就需要幫助大學生更廣范圍應用這些性格優勢,如設置高難度的團隊任務,發揮團隊優勢才能克服的挑戰,任務完成前小組討論團隊優勢,任務完成后每個人寫下“挑戰中的優勢”故事,并進行集體分享等。同時要開發“性格優勢運用”的家庭作業方案,在社會生活真實環境下促進積極人格品質的培養。
自高考制度恢復以來,高校聲樂教學也開始了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對高校聲樂教學的研究也是絡繹不絕,其中創新教育是理論研究和實踐檢驗的重點。創新教育最大的受益人是學生,通過創新教育,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開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對音樂作品的理解更深入、獨特,對創作新作品也有所幫助。在教學中進行創新教育,可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為適應教學的需要會不斷的充實自己,能夠達到學生、教師共進步的局面。
二、大學聲樂教學現狀
要在大學聲樂教學中開展創新教育,有必要分析一下教學現狀:第一,教學體制的不適宜?,F階段,雖然,高校聲樂教學中一直倡導著創新教育,但是并沒有將創新很好的融入到教學中,教學結構、教師配備、課程設置、教學內容等都是在傳統教學體制下安排的,單獨在某個環節中強調創新是不足的,而且容易引起斷節;第二,教學觀念的不適宜。教師的觀念不能適應創新教育主要體現在:不同年齡結構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很大的差別;老教師教學經驗足,但教學理念相對保守,年輕教師跟進創新容易,但教學經驗少;年輕教師接受新觀念的難度小,而老教師接受難度大;還有就是大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但是又不愿意接受創新思維,缺乏創新精神。
三、如何發展大學聲樂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其一,在聲樂教學內容上創新。聲樂教學就是教師將音樂理論知識、音樂鑒賞能力和表演技能傳授給學生的過程,聲樂教學的內容要適應學生的真正需求,與音樂市場接軌,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發現、創作新好作品,通過音樂理論的掌握,培養學生鑒賞作品的能力,引導學生發現作品的美,并將這些美加以利用,創作出更美的作品。教學不應當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還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傳統音樂、西方優美樂曲等,引入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作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創作帶來靈感。同時,教學內容要貼合學生實際,以培養學生的鑒賞、表演等能力為目標,鼓勵學生創新,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其二,在聲樂教學方法上創新。長期以來,我國的音樂教學都依賴于講臺、課桌式的師生關系,教學觀念、教學方法的陳舊,以及師資參差不齊等狀況,制約了聲樂教學的進步。教學中,應當以科學的發聲為基礎,以學生為主導,尊重學生的實際,給予學生準確的定位引導,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質。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獨唱、合唱、重唱、表演唱等各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訓練,講解方法也可以多種多樣,例如個案講解、示范演練、個別鑒賞、現場表演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多媒體將圖文并茂的影像傳遞給學生,帶給學生更好的視覺、聽覺效果,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通過多媒體獲取信息方便快捷。
其三,在聲樂教學環境上創新。教學機構要想在聲樂教學中取得成功,必須要有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環境,學校要根據招生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目標,適當調整教學策略,不斷充實師資力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和音樂學習環境,同時,提供給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例如各種音樂競賽、校園活動、推薦演出等等。
1.1對大學創新體系及國家創新體系有重要意義。同志也曾多次強調:“科技創新,關鍵在人才?!备叩葘W校是培養高素質創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須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作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標,為創新人才創造更為寬松的成長環境。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既是大學科技創新體系和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創新體系中最具活力的組成部分。
1.2是提高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需要。21世紀國際之間競爭的重點已經轉化為以經濟、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的較量,而歸根到底則是作為科技載體的人才的競爭。當下這個時代,加快培養具有科技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已成為我們在未來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的關鍵,誰率先擁有大批創新人才,誰就會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當代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棟梁,是將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力軍,應發揮科技人才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與時代同步伐,把增強創新能力上升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為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做出貢獻。
1.3是服務于大學生自身的需要。培養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素質,是服務于大學生自身成才和全面發展的需求。經研究表明,人類創造思維的最佳時期是從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大學生正處這個黃金時期,創新意識和自立能力都有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傳統的學習看重知識的傳授式,是繼承性和選擇性的學習,現在的學習重在素質教育,強調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實踐創新能力不僅是智力表征,更是綜合素質的折射,是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綜合素質表現。
2、校園文化氛圍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關系
2.1校園文化活動能促進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密切相關的人格因素發展。人格是指個體所具有的比較穩定的心理傾向和心理特征的總和,它是由興趣、需要、動機、情感、意志、性格、信念等內容構成。人格因素具有社會性、動態性和可塑性,是人在社會生活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具有始動、維持、調節、定向等多種功能,能使人的創造心理活動處于積極狀態,使人的創造能力積極有效地轉化為實踐行為。因此,大學生不僅要通過課堂教學而且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積極健康的人格因素。(1)校園文化活動內容的廣泛性和豐富性有助于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激發其探索的欲望。校園文化活動不受專業領域和課堂教學的限制,把豐富的活動內容和現實環境呈現在學生面前,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滿足他們的參與意識,學生從中可各取所需,引發興趣,激發好奇心,從而產生新的探索欲望。(2)校園文化活動有助于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質是任何創造性活動獲得成功的保證。在參加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種種困難和大量問題,這就迫使學生主動去思考,去解決,從而幫助學生克服猶豫、膽怯、怠惰等不良的心理,學會用理智去克服奢望,排除來自主客觀的干擾和障礙,按照既定的目標堅持到底,從而磨練學生的意志。(3)校園文化活動能促進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擴大學生與人交往的范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形成獨立、主動、自覺、樂觀及富于責任心和首創精神等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