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魯迅的小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初中語文;啟發式教學;教學質量
自我國著名教育學家孔子時期就對“啟發”有所研究,《論語?述而》中表述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朱熹則言“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他認為教師應該懂得啟發學生進行教學傳授,從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認知結構以及基礎知識掌握能力等各方面結合,實現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學會舉一反三以及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下將對啟發式教學實施進行具體分析,以實現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一、用恰當的形象比喻啟發學生思維
教師學會利用簡單、好理解的故事引入,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故事往往能夠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難以理解的教學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展現出來,無疑不是學生的學習享受過程。例如,在學習魯迅的《故鄉》這篇課文時,文章描述的社會背景、社會現狀等成為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又如,李白的《送友人》創作的背后也有一段親密友誼的佳話,讓學生聽得如癡如醉。另外,對于那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詩歌、散文等作品都可以直接轉換成故事展示給學生。比如,敘事詩歌直接轉化為小故事、長篇小說壓縮成小故事等,不斷啟發學生創作型思維模式,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二、用恰當的比較啟發學生思維
比較可以是同一文章中不同人物的比較,也可以是同一人物不同時期的形象比較。例如,在《愚公移山》中的“愚公”與“智叟”,在名字上、行為上、觀點上的鮮明對比,集中地表達了“智叟不智,愚公不愚”的思想。又如,在魯迅的《故鄉》中,少年閏土和成年閏土形成鮮明的對比。作者筆下少年時期的閏土無憂無慮、活潑開朗、聰明伶俐,而成年后的閏土形容憔悴、神情呆滯、言語拘謹,運用這些對比的寫法意在表明作者想抨擊的社會現狀。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啟發式教學思想,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斷優化教學質量,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細細看來,那些道學家在今日仍是未絕的,而是換了個馬甲,搖身一變,化成了所謂的“教育家”,繼續來殘害民族的未來了。
它日日叫學生們去讀魯迅的文章,卻只是些不痛不癢的小故事,不曾有魯迅先生的精華。就好像沫若先生所言:“他們只知道譯讀我的糟糠,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其目的亦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是要告訴世人:“我是和魯迅先生們一邊的啊,我們要一起打到封建教育哩。”可實際不過是賊喊捉賊罷了。
過去的道學家竟是連圖都不給孩子看的,偶有了,竟還是《二十四孝圖》一類的,實可謂是殘忍了;可如今之教育家們,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它們在孩子面前擺上無數的孩童的摯愛,卻不叫他們接觸,只得眼巴巴地望著。如同是你歷經千辛萬苦,從地獄爬上了天堂,卻發現天堂的門是鎖著的,這種痛苦可想而知。這分明是虐待奴隸的法子,可它們竟用這種方法對待同胞,對待無辜的孩童!五國城里的老皇帝哀傷了猶是可以在壁上題幾首詩詞的。它們是惡魔!
它們還把孩子們每日地囚著,一囚便是八、九個中途,晚時雖放了,猶要擲下無盡的作業,叫孩子覺也睡不足;舊時的塾師雖也囚人,但也不似這般長久,更不會放那么重的擔子壓垮孩子們。至少孩子下了學,還是可以去“折臘梅花、尋蟬蛻。”的。
不知魯迅先生見了如今之教育,又會做何感想吶!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小朋友,帶上你一段時間的學習成果,一起來做個自我檢測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礎題
(共21題;共122分)
1.
(5分)讀句子,寫字詞。
星期天,我跟著媽媽來到超市,想買一hé________好看的yán
liào________。在貨架前,我看到那些pái
liè________整齊又漂亮的包裝袋時,禁不住拿起來wén________了一下。等我們買好了,售貨員阿姨還zèng
sòng________給我一個小禮物。
2.
(6分)給下面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燥(zào
zhào)
________
灼(zuó
zhuó)
________
雅(yá
yǎ)
________
吻(wěn
wén
)
________
組(zǔ
zhǔ)
________
內(nèn
nèi)
________
3.
(6分)選擇句中括號內正確的詞語。
①自從開展了________(保衛
保護)環境的活動后,同學們更加________(
愛護)花草樹木了。
②經過三個多月的________(艱苦
艱難)努力,我們終于完成了這個________(艱苦
艱巨)的任務。
③明明他們________(繼續
連續)三個周末都沒休息,大家都在________(緊張
緊急)地準備英語考級。
4.
(6分)按要求寫詞語。
①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笨拙——________
渾濁——________
朦朧——________
②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遮掩——________
瀟灑——________
忽然——________
5.
(9分)標出加下劃線的字的讀音
追悼________
吊唁________
________
逝去________
咳嗽________
吞棗________
鑷子________
女傭________
殯儀館________
6.
(5分)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①《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寫了四個小故事,可用四個小標題表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②伯父之所以得到那么多人的愛戴是因為:________
7.
(2分)句子加工廠。(按要求寫句子)
(1)車夫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縮句)
________
(2)這么冷的天,那個拉車的怎么能光著腳拉著車在路上跑呢?(改成陳述句)
________
8.
(5分)看圖寫話。
小熊去小河邊釣魚,卻不料下起了大雨。小熊該怎么辦呢?觀察圖片,編一個小故事。
9.
(3分)按照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內容,選擇詞語填空。
①伯父去世了,他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的禮堂里,許多人都來________(紀念
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聲痛哭。
②“哦!”我________(恍然大悟
豁然開朗),“墻壁當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③他聽見腳步聲,抬起頭來,________(愁容滿面
飽經風霜)的臉上現出難以忍受的痛苦。
10.
(5分)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一段話。
一桶水倒在干沙灘上,立刻水無影無蹤。沙子表面上濕鹿鹿的,吸滿了水,抓一把卻擠不出一點水來。所以沙子并沒有把水吸進去,卻是讓水順著無數個縫隙流走了。這只能算“過水”。這樣的沙子在經過風吹日曬,就會立刻干燥如故了。
11.
(5分)想一想,練一練
你能將“我們都喜歡這些孩子”這句話,不加字、不減字、只調換詞序,變出幾句話(意思不必相同)嗎?
12.
(12分)形近字組詞
飽________
嗽________
枯________
抱________
喇________
估________
搞________
挽________
槐________
稿________
逸________
愧________
13.
(5分)改為“被”字句
伯父把剩下的藥和繃帶給了車夫。
14.
(6分)照樣子,寫句子。
亮晶晶
________
________
嘰嘰喳喳
________
________
跳來跳去
________
________
15.
(11分)讀懂句子,按要求填空。
(1)“這位李英杰便是日后馳騁畫壇的大畫家李苦禪。”句中“騁”讀________;“日后”的意思是________;“便”的意思是________;“馳騁”原來的意思是________,這里的意思是________。縮句:________。
(2)“聽了伯父這句話,我又羞慚,又悔恨,比挨打挨罵還難受。從此,我讀什么書都不再馬馬虎虎了。”
句中看出我以前讀書是________,伯父雖然沒打沒罵我,但他的________,給了我很大的教育,不但使我又________又________,而且從此________。
16.
(5分)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問題。
在救護、資助黃包車夫后,魯迅先生的臉上“變得那么嚴肅”,而且“最后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請展開你的想象和聯想,說說當時魯迅先生的心里在想什么?
17.
(5分)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問題。
理解句子的含義:
①四周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
②哈哈!還是我的記性好。
18.
(5分)擴句
①挽聯掛滿了墻壁,花圈堆滿了屋子。
②青山是歸宿。
19.
(5分)用恰當的關聯詞語把下面兩句話連接成一句話。
①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魯迅先生得到這么多人的愛戴。
②有的人死了。他的精神還活著。
20.
(5分)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伯父的回答我現在記不清了。
改為:我現在記不清伯父的回答了。
①周先生寫的東西我看不清楚。
②自己的病情他一點兒也不在乎。
21.
(6分)多音字組詞
號:háo________
hào________
更:gēng________
gèng________
傳:chuán________
zhuàn________
二、閱讀題
(共3題;共24分)
22.
(5分)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問題。
魯迅先生曾寫過一首《自嘲》詩,其中有兩句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表現了魯迅先生高尚的思想品質,文中哪些內容能與這兩句詩相印證?各自表現了魯迅先生什么樣的精神品質?
23.
(5分)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問題。
將這一閱讀段分為四個部分,請用概括的語言為一,二,三,四部分的內容各擬一個小標題。
24.
(14分)課外閱讀。
游黃山
人們都說:“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我竟也有機會來到黃山,觀賞黃山壯麗的景色。
我看見過冰雪覆蓋的長白山,瀏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這“云奇山異”的黃山。黃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瓏俊秀,有的像雕紋精美的香爐,有的像層層疊疊的彩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蓮花……說不盡的千姿百態、奇魂艷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黃山可真高啊,一座座連綿起伏、聳入云端,從山頂向下一看,云在腳下飄拂,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樣能騰云駕霧,悠然而去似的。黃山可真險啊,我平生以來還從沒有看見過這樣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橫如斷,幾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遠也讓人心驚肉跳,似乎一失足就會從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1)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含苞欲放:________
(2)文中作者用什么山和黃山作比較,說明黃山“云奇山異”。
(3)這篇短文寫出了黃山的三個特點,你能分別用一個字概括一下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摘錄你喜歡的好詞好句。
參考答案
一、基礎題
(共21題;共12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7-2、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5-2、
16-1、
16-2、
17-1、
18-1、
19-1、
20-1、
21-1、
二、閱讀題
(共3題;共24分)
22-1、
23-1、
24-1、
24-2、
【關鍵詞】高中;語文;故事法;方法
簡而言之,故事法就是在教學中給學生講故事。故事法在兒童教學中應用非常普遍,雖然近年來也被各教育家引入到英語教學中,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卻很少有人用這種方法,有的即使用了,卻沒有對這個方法的實踐進行總結歸納,把實踐上升為理論。
一、講故事的原因
其實本人發現這個方法對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有幫助,是非常偶然的。開學不久,一次上語文課,當時天氣比較悶熱,加上中午午睡時間短,有些學生就感覺疲乏,趴在桌子上,提不起精神。我的課講了沒幾分鐘,就發現很多學生睡著了。提醒他們后,雖然有幾個勉強掙扎著起來聽講,但課后做練習的效果很不好。
下一次下午的語文課,還沒上,我就有些擔心了。正好一個學生到辦公室問我問題,說的是“雞犬升天”這個成語是如何來的。我給他講了以后,覺得講成語故事非常有利于學生學習成語,于是便在上課時把故事又講了一遍。在講的過程中,我注意到,當我說到“今天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很多原來趴在桌上的學生抬起了頭;當我說到“劉安修煉成仙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好奇地看著我,迫切希望我講下去;當我說到“這個成語也比喻一個人做了大官……”時,學生露出滿足的笑容。
課下,我對故事法教學也進行了反思,對它的得失也進行了總結,我想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我在以后的教學中對這個方法的應用會更加得心應手。在這里,就把自己用故事法教學的經驗記錄下來,供大家參考。
二、講故事的目的
1.為提高學習興趣而講。這在前面講原因的時候已經提到,講故事主要起一個“警示”和連接的作用。為了這個目的,我主要在下午上語文課和一段時間的課本教學后講故事。尤其是夏天下午的課,自己也是昏昏沉沉,不要說讓學生提起精神來了。這時候,我往往會選擇講一個故事開始一堂課,學生也往往會跟著我的故事而從夢中“驚醒”。
2.為提高教學效率而講。上課文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課外的文學文化常識是書上找不到的,學生一時也無法自己弄清楚的。這時候我就會用講故事的方法來告訴他們。比如我在上《過秦論》《鴻門宴》時,就把秦統一六國和楚漢戰爭的前因后果講了個透徹,再把地理老師春秋戰國和秦統一的地圖借來。學生就能很直觀地了解到那個時代的信息,并且很容易就能接受知識,消化知識。
3.為引導閱讀方向而講。對語文老師來說,課外書當然是提倡看的,不過要分時間。我發現,學生們看的課外書太“雜”、太“濫”,非常有必要進行引導。于是我就用講故事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地去看優秀的課外讀物。比如我講了魯迅與許廣平的故事以后,學生以往對魯迅厭煩的態度就大為改觀,反而借了魯迅的小說、雜文、日記、家書、傳記和評論來看。
4.為擴充課外知識而講。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他們所能接觸的東西實在太少了。我總會用講故事的方法把課外的常識告訴給他們。比如,中國民間四大傳說故事,《世說新語》中名人雅士的故事等等。
5.為結合情感教育而講。一直認為,語文教學和其他科目的教學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語文教學要和情感教育相聯系。
以上談的是我用故事法教學的一些個人所得,也許只是自己教學的一個經驗總結,可能對其他老師的教學也沒有什么用處。但就個人而言,幫助還是非常大的,對自己今后的教學工作也總有一些啟示。至于說得不好或不對的地方,只能讓今后的實踐來證明。
我拿起手中的筆,在那紙上傾訴我的心聲,就像當年,魯迅先生拿起手中的筆與惡勢力作戰一樣,我莫名的感到視死如歸。
E·B·懷特寫了《夏洛的網》,描述了一只叫威爾伯的小豬,認識了蜘蛛夏洛,從開始對夏洛的誤解到通過接觸,兩個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當威爾伯走向他人生的終點時,就在他不得不接受他最終要變成熏肉火腿時,夏洛挺身而出,通過織網字解救了威爾伯,而他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
夏洛的一聲“再見”,伴隨著曾經的蛛絲隨風飄散。他已經在我們心中,留下了一張夏洛的網。這張網告訴我們什么是生命,什么是愛,什么是忠誠,什么是友情。
農場的四季,猶如紛雜人生,繁華和喧囂終于落幕,只留下平淡的現實。對于夏洛來說,死亡并不是一個可悲的結束,在這樣的死亡中,夏洛得到了永生。善良的一生,有意義的一生,便是永恒。
或許,在很多人的眼里,這只不過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小故事,無非是一只蜘蛛舍己救了只小豬罷了,但是對于我來說,這是一種珍貴的友誼,他是那么的大愛,那么無私,夏洛為了威爾伯直到生命盡頭都不祈求任何的回報,可想而知這種友情是多么的真摯,多么的深沉!這樣的友情是多么讓人不為之動容啊!
連動物有友情,何況是作為世界的主宰人呢?我們是不是也應該珍惜身邊的朋友,珍惜這份珍貴而難得的友誼呢?這讓我不禁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有兩個朋友患難與共,形同親兄弟。上帝不相信,就考驗他們。有一天,他們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臨死亡。這時,上帝出現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樹上有兩個蘋果,吃下大的那個,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小的那個,只能令你茍延殘喘,最終還會極痛苦的死去。”兩個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發現了一棵樹,也發現了樹上的兩個蘋果。可是,他們誰也不會碰那個會給一個人帶來生命之光的果子。
夜深了,兩個好朋友深情的凝望著對方,他們都相信,這是他們的最后一晚。
[關鍵詞]影視動畫;敘事方式;主題表現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規劃基金項目“動漫受眾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0YJA760066)。
影視動畫形式感的獨創性和極致化,形式感的求新求變,不僅限于材料、制作技術的突破與創新,更重要的是敘事思維方式的突破。構成畫面的形式感、畫面審美、故事情節和創意等元素緊密相連的。從觀賞心理來看,新鮮的形式感,更能抓住觀眾的注意力。影視動畫短劇在故事內容上的表現可以說是無限制的,隨創作者的想象和思維廣度而變。其故事結構相對簡化,其一表現在單純的中心情節,基于一個單純但有力的矛盾展開;其二表現在故事懸念的突轉變化。影視動畫典型結構方式是在故事的開端營造懸念,在故事的揭開懸念,情節出現突轉,拋出令人意外的一個包袱作為故事的結局。因為影視動畫的某些形態或形式的敘事特征還沒有完全凸顯出來,有待進一步觀察。具體地說,影視動畫的敘事方式有以下幾種。
一、線性敘事
動畫片的線性敘事的主要采取通過一條主線完成敘事功能,這條主線一般是情節主線,通過情節進行線索的架設。大多動畫片,特別是主流商業動畫片通過一條主線貫穿于動畫敘事之中,這種動畫片主要考慮到大眾的觀賞水平,符合大眾化,情節主線太多太復雜會影響觀眾的欣賞。美國諸多商業動畫片就是通過一條主線,從頭到尾,娓娓道來,把故事講得干干凈凈,把情節理得清清順順。如《海底總動員》就是通過小丑魚的孩子尼莫無意中在大海被人類抓走,深愛他的父親尋子的過程進行了完整的敘事,所發生的事情,像遇到健忘的多利,鬧了很多鬧劇……一路上碰到海蜇、烏龜、鯨魚等事情都是順著這條主線進行下來的。從主線的另一端,尼莫被放進了牙醫的魚缸,在七哥、大嘴鵠等的幫助下逃出魚缸,以迎合這條故事主線,最終成就了一個圓滿結局。可見,這條敘事主線主要是通過故事發生的先后順序進行情節串連,就好比寫作中的順敘一樣,根據故事的起因、發展、、結局的線索,觀眾易懂,容易接受。
當然不是所有的動畫都是一條主線貫穿始終的,有兩條線索,一條明線,一條暗線,從而把故事講述清楚,明線屬于故事情節方面的,暗線屬于主題或思想層面的,兩相輝映,并行交叉,共同完成作品敘事。好比魯迅先生的小說《藥》,里外兩條線索,使得故事層面生動妥帖,主題方面深邃洞見。采取這種敘事方式有宮崎駿的動畫片《千與千尋》,主線是千尋救出變成豬的父母,副線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在千尋救父母的過程中,不時貫穿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宮崎駿導演采取了抽象事物臉譜化,把大自然使用角色進行表現,生動而意味深長。當兩條線索相遇時,就是情節的高點和問題解決的時候,在《千與千尋》中,兩條線索交會于千尋從錢婆婆家出來之時,兩線交匯時,所有的一切包袱都被抖開了,她的父母也被救。還有美國動畫片《玩具總動員》,這部第一部全三維的電腦動畫片,也采用了兩條線索的處理方式,當然這兩條線索不是明與暗的關系,是主線與副線的關系。主要是敘事的需要,一條是玩具的活動線索,另一條是人物活動的線索。主線固然是玩具的活動線索,副線是人物活動的線索,這兩條線索是平行進行的,如果交匯了就出現了穿幫現象。因為人物活動是符合現實生活的,沒有虛擬成分,是實實在在的,而玩具活動是由于虛擬的擬人手法進行表現的,突出了動畫的本色。但是玩具活動的線索在人物活動的線索出現時,就自行消失了。但是在關鍵的時刻,關鍵情節點出現時,兩線交叉了,并成功地建構了新的情節故事。當玩具巴斯光年遇到危險被炸的危急關頭,玩具活動線索出現了,當那個壞的小朋友看到活動的玩具時,頓時嚇傻了,這是由于副線是貫穿于現實空間之中的,當與非現實時空的玩具活動線索相遇時,就讓位于非現實時空的主線,解決了所有的包袱,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二、章節式敘事
章節式敘事方式是將故事使用同一個角色貫穿始終,分成若干部分,或若干集,把故事分成若干個“小故事”,連起來講述了一個完整的“大故事”。《大鬧西游》是以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記》為藍本進行改編的一部無厘頭風格的爆笑動畫,一共120集。《大鬧西游》采用了“真人發聲”,制作方邀請了國內多位當紅明星為該劇配音。該劇從頭至尾的故事框架是一條與原《西游記》中相似的起伏跌宕的人物命運線索,偶爾在兩集的進展中,故事中的所有元素會發生變化,這種結構也是電視連續劇和網絡動畫慣用的敘事方法。在章節式敘事中,人物性格、人物之間關系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發生一些變化,如主人公的成長和成熟,人物關系的聚散離合的設置變化。還有人物在劇情進展中逐步展現自己不同的性格側面,觀眾對人物的認識也就發生了變化,比如說善于偽裝的壞人一步步地暴露本性。但是大多數情況下,這種變化都不會影響到主要人物的基本定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正面和反面人物的對立關系等一般不會改變。
一般情況下,章節式敘事方式的敘事人物應在首集全部出場。一部影視動畫連續劇的主要人物,大都是從始至終的貫穿人物,主要角色在第一集中就要全部出場。并且隨著劇情的不斷發展變化,主要人物的“主基調”輕易不改變,人物造型、性格等主要特征一般不能隨著劇情進行較大的變化,最好是從一開始出場,人物的性格和造型就被固定下來。由于影視動畫的欣賞時間是“零散化”“碎片化”的,欣賞過程極易被其他情況打斷。如果人物性格多變,不利于受眾的形象記憶,便會影響后面的情節欣賞的連貫性。所以,創作影視動畫時,對主要人物角色的塑造應當擺在重要位置,讓觀眾很容易記住這些角色。在敘事設計過程中,為主人公設定帶有典型性格特征的習慣性動作或口頭禪是有必要的,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式,是影視動畫塑造人物常用的技巧之一。
對于章節式敘事來講,故事情節上有著較高的要求,既要有一個從頭到尾的大故事,又要有每集相對獨立且完整的單元情節。《大話西游》整部是西天取經的大故事框架,但在每一集中又有一個完整的小故事,這個大故事框架一般都圍繞主人公的命運線索搭建,往往是比較松散的,每一集的故事,無論是主題內涵的表達,還是情節懸念的設置都相對簡單,但重要的一條就是把故事講明白。重中之重是確定敘事的目的,更多的是從故事創意的角度,如何抓住故事的趣味重點。創作這樣大故事,往往是預先設計好了結尾,再一步步倒推回來,就好像把一個秘密禮物重重疊疊地包好,再和觀眾一起津津有味地逐層拆開,當打開最后一層,給觀眾一個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驚喜。這種敘事方式的故事的核心情節有時只是很小的一點,但卻起到了支撐整個故事的作用。故事的風格化問題,故事環境的開放性,作品的受歡迎程度和集數均存在著互動的關系。把題材的特點和潛力挖掘到極致,正因為影片面對的觀眾很有針對性,根據觀眾的心理需求,把章節式敘事的特點和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使作品能夠擁有自己的獨特風格。
三、系列式敘事
實際上是章節式結構的變體,通常是一個或一組創作者以某一特定的主題創作的影視動畫作品,合編為一組系列片或系列作品組合。系列敘事的故事基本上每集單獨成篇(也有幾集組成一個單元的),集與集之間一般沒有不可分割、不能調換順序的邏輯關系。主人公作為主要線索貫穿全篇,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很固定,幾乎沒有發展變化。與章節式敘事中的故事一樣,人物成為敘事元素中最為突出的部分。作者把創作的重點放到了人物性格的鮮明與命運的曲折上,而故事情節則是作為呈現的空間而已。在系列敘事中,一般以“強調人物,淡化情節”的創作方式為主。如影視動畫《冷眼》《畢業旅行》《三個夏天》等都屬于此類敘事方法。
系列敘事的情節,一般都有比較固定的模式,相似的敘事幾乎在每集中重復,這種反復出現的故事套路。《畢業旅行》改編自程雨的短篇小說《愛情,最幸福的信仰》,加入了現代時尚元素進行敘事,每集敘事套路都差不多,框架相似,聯系起來作為整體的敘事框架運用的相呼應的循環方式,具有簡便易記之功效。情節簡化,故事淡化到了只有開頭結尾,看不到傳統情節劇中的起承轉合。這種故事類型是系列動畫片所特有的,與其由許多單元組成、每個單元容量都不大這個特點有關。還有與觀眾散漫的欣賞狀態也不無關系,畢竟影視動畫是散漫式的欣賞方式,驚擾和干擾因素較多,每集的故事框架有固定模式的話,可以輕松進行賞玩。
四、幽默搞笑類敘事
幽默搞笑影視動畫常用的敘事手法。符合影視動畫快樂化消費的特點,使人們在短時間內感受到愉悅,沖走工作、生活帶來的壓力,在緊張的社會中讓受累的“心”滋潤到一滴快樂的甘露,讓奔跑不停的“心”停靠、舒緩一下,似一首急促的音樂中的一個休止符,用以調劑、裝點人們緊張的生活。雖然幽默搞笑類敘事手法是線性的,但是動畫內容中包含大量的笑料,通常是動作喜劇,創作者往往依靠快速的動作完成喜劇部分,因而會忽略故事中的一些細節。魯迅曾說過:“喜劇是把無價值的東西撕給人看。”影視動畫《麻將癮》通過對人們無所事事玩麻將的丑陋現象給予極大的諷刺,但這種諷刺方式也不是很辛辣,帶給人們心理上的愉悅,在快樂中進行思考。
五、主題類敘事
深入挖掘某一主題,忽略影片的情節進展及循環運動。哲理反思類影片是思想探索類的優秀例子,一些視頻包裝(如電視臺標動畫)也可以被視作為一種主題式動畫,因為它只是描述某個單一形象。動畫片的主題是繞不過的圈子,動畫是一種藝術形式,始終是傳遞文化的一種形式。所以,動畫影片的主題思想始終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它將動畫片的情節、線索、角色和動作,乃至電影中的各種藝術表現手段都統率起來,使之服從于主題的傳達和表現。一部動畫片所反映的是創作者的心聲和觀念,創作者通過動畫的形式用畫面的內容和聲音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想法。每個短片的立意都是作者的內心反映,不管反映的題材大小,他們都是作者思想的傾注。動畫短片的就像文學中的寓言故事,它雖然短小但所反映的則往往是社會的一個大問題,比如哲學問題、當前的時事等。
[參考文獻]
[1] 魯迅.再論雷峰塔的倒掉[A].魯迅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297.
[2] 鄭國恩.影視攝影藝術賞析[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38.
幽默的藝術可以用多種修辭來表現,效果就比較奇特。
1、引用方言故事,可以達到幽默的效果。
學《鴻門宴》時,我講到項羽賜予樊噲一個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這個情節;除了分析細節對人物性格刻畫之外,我還給他們講了:“啖”是吃的意思,關中人把吃說成die把額頭顙說成sa.。于是我補充了一個小笑話。有一個老農去看病,大夫問:“你哪兒不舒服?”老農說:“(我)e(顙)sa疼。”大夫沒明白繼續問: “你到底啥疼?”“e就是sa疼嘛!”氣的大夫以為他倒亂,老農急得直拍腦門。故事雖小,學生們覺得挺有意思,也豐富些生活常識,也調節了課堂氣氛。
2、使用仿真,也可構成絕妙的幽默。
上課時,有的同學不思學業,一上課就睡覺。在講《阿Q正傳》,文中多次寫到被打被欺辱都自欺欺人、麻木健忘的“睡著了”,其深意就是在刻畫他已經麻木不仁,沒思想了。我詼諧地說:“如果今后有同學也這么‘睡著了’,咱們就點菜‘麻仁雞蛋’。”學生都笑了。后來一有學生要睡覺的我就開玩笑的說又有 “麻仁雞蛋”吃了,適當提醒,也不那么恣肆地睡去了。今天上課,有一學生昏昏欲睡,我用東北話說了幾句:我做了個總結,其實一節課可短暫了,有時候那么一想,跟睡覺是一樣一樣地,哼。眼睛就一閉啊再一睜,一堂課就過去了。啊哼…倆眼兒再一睜一閉,啊哈,一半天兒就過去了,啊哼…同學們知道人這一輩子最痛苦的事兒是啥嗎?就是課拉倒了,但人兒還沒醒;可你知道人這輩子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嗎?就是人兒醒了,但課還拉倒;可你知道人生最最最痛苦的事是啥嗎?就是上課了,但人兒睡不著…就這么幽默他一下,學生也精神了,睡覺者在笑聲中也不好意思繼續“神游”了。這樣既讓學生體會到幽默語言的藝術魅力,也起到了教育警醒的目的。
3、用上比喻,會使語言生動活潑。
坐在考場,望著眼前的偷偷摸摸想作弊的學生,我感到很滑稽可笑。自編了幾則小故事,覺得頗有深意。于是,下來教育學生嚴肅考風考紀,讀給學生聽,學生笑后,深有感觸說,老師您眼光真毒,語言真犀利,道理講的真透徹,原來我們在考場耍心眼時那么可笑呀。如:
有一個人來到一條大河面前想過去,他看著岸邊的人都是法力無邊的菩薩,惟獨覺得自己是個平庸的凡人。于是這個人逢人就燒香,期望“菩薩”能“擺渡”自己。可是事實上個個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這不是告訴我們:在考場中,你自己就是個活菩薩,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擺渡自己,才能交 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有時我們老是看到別人的包鼓鼓的,不由得羨慕:哇塞,他咋有那么多錢?自己的包卻癟癟的。于是偷偷地起了賊心,想找了個合適的機會,把它弄到自己的包里。結果摸出來一看,令人大失所望:原來是一卷衛生紙。這不是告訴我們:在考試時,別人的試卷看上去答得滿滿騰騰,未必都是有正確答案,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有一個“泥菩薩”要過江,走了幾步,感覺力大無窮,動了悲天憫人之心,要幫岸上那些不想自己過河的懶人們,可是故事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是個悲慘的結局。這不是告訴我們:在考試時,首先個人要知道自己的實力,其次要知道不該出手時別出手。此時扶持懶漢那是“助懶為虐”。
古人有“掩耳盜鈴”,今有現代版的“此地無銀三百兩”。某生,神色極為做作,假裝冥思苦想,佯裝抓耳撓腮。這就告訴我們:在考場中,誠實穩重的學生無暇顧及教師怎么看他,有時間還多看兩眼題呢。君子坦蕩蕩,“小人”常竊竊。
例如談到周氏三兄弟的做人的人品和做文章的文品時,我巧妙的運用幽默的語言既諷刺了失去操守的周作人又贊揚了魯迅的民族精神。周作人名為作人,其實最不會做人。雖然他的散文文采斐然,自成一家,但他的品德功課不及格。他的祖父為人性格孤傲耿直,可惜遺傳基因到他這里發生了變異。周作人后來落水為漢奸,成了標準的“軟骨頭”,他有點缺鈣。同學們平時一定要多吃些“壯骨丸”。好在他祖父的性格全傳給了周樹人。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魯迅是一個文學巨人,也是民族的脊梁。他以矮小的身軀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樹立了一個大寫的人字。學生聽了之后很受鼓舞,倍長志氣。
同學們,這和寫作文是不是很相似?把心中的素材勾勒出來,還只是一個雛形,還不夠精致。你還要用你的“剪刀手”把它修剪成一個作品。怎么修剪?剪去哪些?
想好了嗎?
作文初稿寫出來了,這個雛形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還是有條理有邏輯?如果是前者,那你就要反思了:下筆寫作文的時候,你心中有大體的框架嗎?你想好怎么寫了嗎?愛德華在做園藝活兒前,心中一定有了確定的圖案,他知道他要把這棵樹修剪成什么樣子,你在寫作文的時候,心中的想法清楚明白了嗎?
就如葉圣陶爺爺所說,有人心中有好的想法,可是說不出來、寫不出來,或者說了出來、寫了出來,又變了樣兒,完全不是那回事兒。其實他們心中所謂很好的思想還只是朦朧的思想,而不是清明的思想。想不好,怎么能寫好呢?
剪掉“蛇足”
雛形出來了,我們的“剪刀手”就要出動啦。
先來看一首啰嗦詩吧。
宿山房即事
一個孤僧獨自歸,
關門閉戶掩柴扉。
半夜三更子時分,
杜鵑謝豹子規啼。
(注:謝豹、子規是杜鵑的別稱。)
你看,瘦身后的《宿山房即事》是不是簡潔有力了?如果說這首啰嗦詩是古人故意把重復的意象組合在一起的話,我們再來看一個小故事。
好朋友妞妞要過生日了,小明和嘟嘟想買一個蛋糕送給她。這天一大早,兩人一起去了蛋糕一條街。只見琳瑯滿目的蛋糕一排排擺在各家玻璃柜里,看得兩人眼花繚亂、垂涎欲滴,不過,摸摸兜里存了好久的零花錢,兩人細細看起口味和價格來。
畫四個標示牌子分別插在蛋糕旁邊,四個牌子文字如下:
本店草莓蛋糕售價50元一個
本店藍莓蛋糕售價20元
巧克力蛋糕40元
抹茶蛋糕 60元一個
小明和嘟嘟看到那些指示牌,突然想起一個詞來:畫蛇添足。最后,他們選了口味、價格和描述都最合適的巧克力蛋糕。
同學們,這些指示牌文字所存在的問題,現在你有沒有發現?你的作文里,有沒有多余的字詞句呢?就按魯迅先生所說的做吧——“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愛惜”。
茶壺配好蓋兒了嗎
光修剪掉不必要的字詞句還不夠,我們還要讀讀看,自己的作文有沒有詞不達意、不符合常理的地方。
字詞選用得恰當嗎?
詞句的搭配合理嗎?
平常說話時不好的語言習慣有沒有帶到作文中?(文字配下圖,可壓圖)
(若排不開,可選兩個)
如果有以上問題,那我們就要刪刪補補、調換位置、增減詞句了。一個茶壺一個蓋兒,每個茶壺都有適合自己的蓋兒,要是蓋亂了,調換過來,才是最合理的搭配。你說是嗎?
我們再來讀一個小故事吧。
唐代詩人李涉有一年春天到鎮江效外爬山,途經鶴林寺,他跟寺中高僧談禪悟道,心情豁然開朗,就做了一首詩:“終日昏昏睡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閑。”
元代有位名士一次外出,也經過一個古寺,他以為也可以像李涉那樣碰到一位高僧,沒想到里面竟住了個庸僧,死纏爛打跟他要“布施”,還要他題詩留念。他推脫不過,于是揮筆寫道:“又得浮生半日閑,忽聞春盡強登山。因過竹院逢僧話,終日昏昏睡夢間。”
插圖是教材的第二語言,是對文本材料的詮釋和補充,是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有效地運用插圖能有效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美國圖學論者哈拉里說過:“千言萬語不及一幅圖。”學生在英語課上的一次提問,讓筆者對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案例描述】
“標識”是長在樹上的嗎?
在學習過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Cartoon time板塊后,我照例對本課時所學的內容進行總結,并詢問學生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這時,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小波時不時抬頭看看我,欲言又止。
看著平時一向自信的小波如此猶豫不決,我微笑著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小腦袋,柔聲問:“小波,你是不是有什么知識點還不明白?”
“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想不通,但是……”
“有問題是好事,你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討論。”小波的躊躇讓我和其他同學對他的問題更感興趣了。
好似下了相當大的決心,小波長舒一口氣,握緊小拳頭,問道:“老師,標識是長在樹上的嗎?”
問題一拋出,全班立刻鴉雀無聲,三秒鐘過后,這份寂靜被最淘氣的瑋瑋打破,“哈哈哈,這是什么問題啊!連三歲小孩都知道標識不可能長在樹上啊!小波,你,哈哈,你真是太搞笑了!”
瑋瑋的大嗓門仿若一個開關,把“被定格住”的學生全部喚醒了,大家全都哈哈大笑起來。而小波的臉卻越來越紅,慢慢低下了頭。
我對小波的問題也感到很困惑,但我相信,聰明的他,這樣問肯定是有原因的。于是,趕忙用手勢示意學生安靜下來,“小波,你能把問題再詳細地說一遍嗎?”
在我鼓勵的眼神下,小波挺起胸膛,大聲說道:“請大家把書翻到55頁,看一下第三幅圖:‘Bobby and Sam walk on. They find a sign on a tree.’我記得老師以前說過‘on the tree’通常指樹本身長出東西,比如花朵、果實、枝葉等,可是這里卻用來指sign(標識),難道‘標識’是長在樹上的嗎?”
是老師講錯了?還是課本印錯了?
聽了小波的話,我連忙打開課本仔細一看,的確是用了“on the tree”。
其他學生也議論紛紛,小樂說:“老師,標識是不可能長在樹上的!會不會是您之前講錯啦?”被他這么一問,我也不禁懷疑起自己,是不是之前弄錯了。
“我覺得說不定是課本印錯了呢!”
“老師,這是為什么啊?”
“對啊,是怎么一回事啊?為什么用on,不是應該用in嗎?”
……
看著學生們一張張充滿疑惑的小臉,一個個滿含期待的眼神,我十分羞愧,“同學們,小波的問題提得太好了!首先要表揚他的勇氣與細心;同時,老師也要向大家說聲‘抱歉’,我備課時不夠細心,沒能發現這個問題。我現在不能給大家一個權威的答案,課后我會仔細研究一下,下節課一定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也請同學們回去查查資料,幫老師一起來解答這個問題,好嗎?”
“好!”
插圖也是好幫手
第二天,我剛走進教室,許多學生就迫不及待地舉起小手,想和我分享自己的所得。
“老師,我回家查了資料,您之前講的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的用法并沒有錯。”急性子的小宇第一個站起來,“on the tree表示花果等東西長在樹上。比如:There are some apples on the tree.(樹上有一些蘋果。)而in the tree則表示外來的東西在樹上。例如:Look! There are many birds in the tree.(瞧!樹上有許多鳥。)”
小宇一邊說,我一邊在黑板上板書例句,并配上相應的插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
“小宇說得很好,不過還不是很全面。on the tree還可以表示東西附著在樹上,就像文中的標識一樣,附著在樹干上。”聽完我的解釋,有的學生還不太理解,看著他們緊皺的眉頭,我隨即把課本上的插圖也出示在黑板上。
“大家來看看這張插圖,‘禁止吃香蕉’的標識是貼在樹干上的,也可以說這張標識是附著在樹上的。因此,課文中的句子‘They find a sign on the tree’是完全正確的,課本沒有印錯。”
“哦,原來是這樣啊!”
“原來老師沒說錯,課本也沒有印錯啊!”
……
“小波,老師現在能肯定地回答你:標識不是長在樹上的!課本上用了介詞on也是正確的。”
小波急忙站起來,興奮地說:“老師,我不僅弄懂了這個問題,還明白了插圖也是個好幫手,以后我要多多利用它來幫助我學習英語!”
【案例反思】
著名作家、美術家豐子愷先生在為魯迅小說作插圖時曾說:“這些插畫就好比在魯迅先生講話時裝上一個麥克風,使他的聲音擴大。”可見,插圖對文本的作用。譯林版小學英語的課本中有著豐富的插圖,這些插圖都是精心設計的,是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們色彩鮮明、形象直觀,而且新穎有趣、極富吸引力。新課程標準指出:應創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教學時若能巧用插圖,不僅能培養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而且能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巧用插圖,突破語篇重難點
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Cartoon time這一板塊主要講述Bobby和Sam到森林里去游玩,Bobby又累又餓,于是拿出帶來的香蕉當午飯。接著,他們看到樹上有一個“禁止吃香蕉”的標識。正當他們迷惑不解時,許多猴子突然圍住了他們并盯著Bobby的香蕉,他們這才恍然大悟。小故事幽默有趣,難度適宜。除了再現的本單元重點句型以外,對于學生來說,正確理解并運用on the tree和in the tree也是一個難點。雖然是舊知,可學生在實際運用中仍頻頻出錯。
小波提出的問題是在客觀事實和原有知識的矛盾中產生的,標識不會自己長在樹上,而on the tree常常代指原本長在樹上的東西。學生對于其可以表示東西附著在樹上這一用法不熟悉,且理解起來有難度。但是通過黑板上出示的三幅圖:樹枝上長著的蘋果、站著的小鳥和樹干上貼著的標識,學生能很清晰地判斷出三者的區別,理解其用法。教師無須贅述,學生即可輕松習得知識。
二、借用插圖,指導寫作訓練
英語新課標對語言技能提出的二級目標是能在圖片的提示下,講述簡單的小故事或寫出簡短的語句。作為教師,常常為找不到合適的圖片而苦惱。殊不知,課本插圖就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本教材Cartoon time中出現的小故事很多都是不完整的,為學生預留了一個開放性的結局。因此,學習完本單元的小故事后,我鼓勵學生大膽想象:Bobby和Sam被猴子們包圍后又會發生什么事?學生紛紛展開想象力和創造力,為小故事加上不同的結局。有的學生還仿照課文插圖,為自己設計的故事結尾配上相應的插圖,實在是妙不可言!
有生動的圖片作為“支架”,自然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寫作的靈感,使學生普遍感到困難的寫作變得輕松容易,新穎有趣。通過借用插圖進行寫作訓練,不僅能寓枯燥的說教于多彩的畫面中,而且能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培養其創造性思維。
三、運用插圖,整合語法知識點
語言是一個系統,需要靠語法來規范。很多人認為我們從未特意學習過語法,卻一樣把中文說得自如、流暢,所以學英語也不用專門學習語法。殊不知,中文是我們的母語,接觸和使用的機會很多,可以自然形成語感和習得語言,不必專門學習語法。而英語卻不一樣,學生缺乏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如果不了解該語言的內部規則,終究會影響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所以說,掌握系統的語法知識,才能提高英語的學習效率。但單調地講解枯燥的語法知識,既調動不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獲得不了預期的教學成效。在教學中避免直接談論所學的語法規則,主要通過情境讓學生體驗語言,通過對語言的交際性運用歸納出語法規則的隱性語法教學更適用于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