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云會計畢業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云會計畢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云會計畢業論文

        第1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1國內外現狀

         

        畢業設計是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一次系統檢驗和評價,能衡量本科教學水平,鍛煉學生研究能力。然而,單一模式的畢業設計一方面未體現出學生個體的差異,另一方面,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等方面成效甚微(江燕紅,2014)。其中對單一模式畢業設計的批評主要集中在:選題脫離實際、教師難以關注、學生無意作為、答辯流于形式與抄襲造假嚴重等(饒家輝等,2014)。有學者提出應廢除本科畢業設計,但教育界和學術界對“不應取消本科畢業論文的觀點”已基本形成共識(胡成,2011)。因此,為了適應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本科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是必然趨勢(武云亮等,2013)。2009 年10 月,四川大學率先公開決定“本科畢業論文(設計)可以多樣化”。隨后,寧波大學、浙江工商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山東工商學院、安徽財經大學等都相繼出臺了本科畢業論文多樣化改革文件。

         

        2校內現狀

         

        我校會計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與江蘇省品牌專業,畢業論文質量較高。最近學生人數激增給傳統模式下的畢業設計工作帶來了新挑戰。一是分散實習難以獲得符合要求的財務數據;二是指導教師指導學生人數增加,工作量增大。三是并非所有學生都適合進行學術性畢業論文寫作。綜上所述,畢業設計形式多樣化在會計專業勢在必行。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不等于寬泛化,因此,需要全新模式帶動形式多樣化的畢業論文達到預定目標。

         

        行動學習法強調學生要組織學習團隊,采取“學習知識—分享經驗—創造性研究解決問題—展開實際行動”四位一體的循環學習方式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國外高等教育中有大量的碩士課程把行動學習作為主要的學習方法。2009—2011年,應用于業界和碩士層面。目前,行動學習法應用還不多見,具有研究價值。

         

        3實施方案

         

        3.1畢業實習基地多樣化

         

        選擇實習基地的首要條件是實習單位符合畢業設計要求,具體包括:硬件和軟件設施良好,具備接納實習生的能力;存在突出的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可提供畢業設計所需財務數據;具有長期合作的基礎。為保障實習基地的長久性,校方應結合不同類型企業的特點,力促合作共贏。對于會計師事務所,在業務繁忙的年報審計時段,可安排學生前往協助審計工作;對于企事業單位,校方可為企業員工提供培訓服務。

         

        3.2畢業實習分組多樣化

         

        畢業實習采用集中實習形式,每家實習基地安排一組學生。根據學生前三學年加權平均分排名,結合固定實習基地的數量進行實習分組,確保在各個實習基地進行實習的學生調研水平較為平均,達到良好的行動學習法教學效果。

         

        3.3畢業論文選題多樣化

         

        畢業論文可采用學術論文、調研報告、財務分析報告、財務風險評估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報告等類型。選題時,采取學生自由選擇與指導老師參與協調相結合的方式,同一組學生畢業論文選題不得相同。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實習基地的行業特點,進行分析,發現問題,與企業員工、小組成員進行交流,最后,對實習單位的特性進行評價并提出自己的意見。

         

        3.4畢業論文指導多樣化

         

        畢業實習結束后,學生按照畢業論文類型重新分組,然后按類型重新安排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的分類根據其研究領域確定,保證對學生指導的專業性。對于計劃進一步深造的學生,原則上,畢業設計和碩士研究生階段師從同一位導師,從而保證學生課題的延續性和前瞻性;對于直接工作的學生,試行雙導師制度,校內指導老師從理論知識和報告寫作等方面進行指導,校外指導老師從選題和項目實施方面給予幫助,并定時安排小組成員集中討論。

         

        3.5畢業設計評價多樣化

         

        畢業設計采用以下方式考核:

         

        ①指導教師根據學生在畢業設計期間的學習態度,參與討論情況,查閱文獻、翻譯文獻、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定平時成績;②教師根據實用性、邏輯性、分析能力、自主完成情況匿名評定分析報告(論文)成績;③學術論文逐個答辯,其他類型分組召開研討會,評審組旁聽打分;④畢業設計成果創新點突出、被企業采納或分析報告(論文)在正規刊物發表等特殊情況可得到額外加分。

         

        4結論

         

        行動學習導向的畢業設計形式多樣化研究具有現實意義,表現在三個方面:

         

        (1)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通過自主選擇畢業論文類型以及實踐論題,學生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能夠與現實狀況聯系起來,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創新能力。

         

        (2)能大幅度提升畢業論文的學術水平。在畢業設計形式多樣化背景下,只有一部分學生可以選擇撰寫傳統意義上的畢業論文。學生較少,指導老師也會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指導,能夠獲得較高水平的畢業論文。

         

        (3)能夠加強學校、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促進三個主體的協同發展。基于行動學習導向的畢業設計(論文)是以企業具體項目為主體,通過與企業密切合作,研究企業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能夠促進學校、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促進三者共同提升。

        第2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1 前言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雖然屬于管理學,但其主干學科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學、管理學等三個,該專業的綜合性、實踐性很強,但是目前各高校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不完備,還未自成一家、各具特色,以致畢業生實踐能力不突出,特色彰顯不夠,就業競爭力不強,培養應用型人才是當務之急,核心是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和工程素養。要達到本目標,就要大力加強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建立多層次、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

        曲靖師范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從2008年開辦至今,已經培養5屆學生,一直以來,我們不斷加強和完善該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形成了四位一體的實踐教學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實踐教學體系的“硬件位”

        實踐教學體系的“硬件位”強調實驗室建設。實驗室是開展教研的硬件基礎,沒有這個基礎,一切教研工作就是空中樓閣。我們一直重視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實驗室建設。采購實驗設備的指導思想是實驗設備要先進、實用,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科研的需要。

        該專業已經建成硬件實驗室有2個:計算機組成原理實驗室、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通信與網絡實驗室有2個:計算機通信實驗室、計算機網絡實驗室,信息管理類的實驗室有3個:數字庫應用實驗室、信息管理與軟件實驗室、信息技術創新實驗室。同時為適應當今云計算、大數據的大趨勢,我們投資200多萬建立了云計算平臺。

        這些實驗室的更新及新建,能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及科研的需要。

        3實踐教學體系的 “抓手位”

        專業技能訓練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抓手,在學生的整個大學四年期間,為了在不同學期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我們開展了貫穿大學4年的專業技能訓練。

        專業技能訓練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抓手,專業技能訓練的目的是根據訓練大綱,我們應以項目為驅動來創新該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1],提升學生應具備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形成幾大子抓手,再作專項的打造。

        我院的專業技能訓練主要包括兩個級別,一是課程設計訓練,本訓練以課程為依托,制定課程級別的訓練大綱和測試方案;二是綜合設計訓練,訓練學生綜合能力,要求學生能靈活應用所學課程,完成一個綜合性、設計性項目。

        3.1 課程設計訓練

        “課程設計”一個多義詞詞條。它可以指“為掌握某一課程內容所進行的設計”[2]。課程設計是課程實驗的高級環節,課程實驗是提升學生立體實踐能力的根本,課程實驗分為驗證性實驗、綜合性實驗和課程設計實驗,我們在傳統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開展課程設計實驗,提升學生的課程綜合實踐能力。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的核心課程有6門,分別是:Java程序設計、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網絡及實驗、管理學、經濟學。我們針對這些課程,在編寫實驗大綱時,就要求編寫課程對應的課程設計,設計方案要經過教研室的審核和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委員的討論及審定。以審定通過的課程設計為依托,為后續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Java程序設計》課程設計為例,課程設計的目的:利用Java語言的語法特性,結合數據結構算法、網絡知識、文件處理和數據庫等知識完成綜合題目的設計和代碼實現,并培養鍛煉分析程序、撰寫報告等能力。

        3.2 綜合設計訓練

        綜合設計訓練的目的是鍛煉學生綜合所學知識,設計和開發一個小項目的能力。這些項目有“ERP企業應用”、“Oracle運維管理”、“大數據管理”、“Java Web開發”等,這些小項目的訓練要基于幾門課的知識和技能,如“Java Web開發”就需要學生綜合數據庫、數據結構、軟件工程、計算機程序設計等知識與技能。

        綜合設計訓練要與畢業設計區別開來,此訓練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驗和掌握項目開發流程,同時鍛煉綜合應用所學課程來完成一個具體的小項目。

        3.3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技能訓練安排

        為鼓勵學生多渠道獲得技能分,我們規定,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的中級資格、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四級證書、思科(微軟、ORACLE、華為、H3C或銳捷)的工程師級別認證、中級會計師,可獲得3個學分;通過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的高級資格、思科(微軟、ORACLE、華為、H3C或銳捷)的高級工程師級別認證,可獲得4個學分。

        4實踐教學體系的“信息系統開發能力位”

        本專業的學生要求具體一定和信息系統開發能力,該能力通過畢業論文(設計)來煉成。畢業論文(設計)是教學過程的最后階段采用的一種總結性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學生可以綜合應用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行全面、系統、嚴格的技術及基本能力的練習。[3]畢業論文(設計)是實踐教學體系的技能整合,我院對畢業論文(設計)作重大改革,著力打造學生綜合實踐能力

        參加畢業論文(設計)的學生分兩部分,一部分在公司實習,同時要在公司完成畢業設計工作,余下的學生在校內完成畢業論文工作,為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經向教務處請示,允許我院結合專業實踐性強的實際,改革本專業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改革思路包括三點,一是我院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以畢業設計為主,弱化對學生文本的要求,強化對實踐動作能力的提升和檢查,二是做好規范管理工作,制定相關文件,如:“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規定”、 “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設計開發文檔的撰寫與打印規范” 、“信息工程學院畢業設計開發文檔”等。

        5實踐教學體系的“校企合作位”

        為提升學生的實習水平,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我們自2013年開始,與四川華迪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展畢業實習合作,該公司是一家集軟件外包、信息服務、學生專業技能培訓為一體的軟件公司,在全國小有名氣。學生參加校企合作實習有兩種類型,一是為期三個月的專業實習,二是為期四個月的就業培訓。三個月的專業實習分為軟件開發方向和網絡方向,軟件開發實訓重點是提升學生的軟件開發實踐能力和水平,網絡方向的實訓重點是提升學生的網絡設計、實施、部署能力。

        從2013年開始,每年大概有一半的學生參加校企合作的實習,取得了良好效果,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提升了,就業質量明顯提高,很多學生就在四川成都就業、創業。

        第3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企業知識型員工,激勵策略

        隨著社會的發展,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型員工越來越成為一個企業的重要資源和主導力量。如果有知識,就能夠更容易得到傳統的生產要素——勞動、土地和資本。勞動是人的腦力或體力的支出;土地包括各種自然資源;資本包括所有的設備、建筑物、工具和其他可以用于生產的制成品”。正因為知識如此重要,作為知識載體的知識型員工則必須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企業之間的競爭,知識的創造、利用與增值,資源的合理配置,最終都要靠知識的載體-—知識型的員工來實現。因此如何提高知識型員工的生產力是企業能否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根本。一、知識型員工的特點

        “知識型員工”這個概念是美國學者彼得?德魯克提出來的,他認為,知識型員工是指“那些掌握和運用符號和概念,利用知識或信息工作的人”(其實當時他指的是某個經理或執行經理。在今天,知識型員工實際上已經被擴大到大多數白領)。可以認為,知識型員工就是指在一個企業之中用智慧所創造的價值高于其動手所創造的價值的員工。他們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本身具備較強的學習知識和創新知識的能力。他們通過自己的創意、分析、判斷、綜合、設計實現更多的附加價值。知識型員工在個人特質、工作特點、心理需求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得企業管理者激勵知識型員工的難度增大。他們的特點不同于一般員工,真正才華橫溢的有用之才,往往又是充滿個性而難以駕馭的。因此,必須充分了解及掌握知識型員工的特點,才能管理好知識型員工。知識型員工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專業技能強、綜合素質高知識型員工絕大多數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具有較高學歷,掌握著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僅對于專業知識,而且對于經濟、管理等都有較多的認識,并且掌握著最新的技術。 因此會對上級、同級和下屬產生一定影響,使得傳統組織層級中的職位權威對他們往往不具有絕對的控制力和約束力。他們尊重知識,崇拜真理,信奉科學,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會趨炎附勢,懼怕權勢或權威。相反,他們會因執著于對知識的探索和真理的追求而蔑視任何權威會計畢業論文范文。由于受教育水平較高的緣故,知識型員工往往個人素質高,如心胸開闊、視野廣闊、求知愿望強烈、工作極積進取等。另外,知識型員工還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心理期望高、注重自我實現心理期望高是指知識型員工具有高的報酬期望和成就期望。知識型員工受到的教育水平較高,在自己知識和能力形成的過程中,付出的成本較大,自然要求更多的補償,所以對工資收入要求很高。通過學習,知識型員工增強了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同時也提升和擴大了自己的需求,事業心較強,自主意識較高,這就決定了知識型員工有更強的成就動機。他們在工作面前,會表現出更強的求勝心理。同時,知識型員工受到的教育水平較高,對自身能力的認識比較深刻,有強烈地實現自我價值的愿望,熱衷于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三)自主性強、渴望獲得認可與尊重知識型員工依靠自身占有的專業知識,運用頭腦進行創造性思維,并不斷形成新的知識成果。 因此,知識型員工傾向于擁有寬松、自主的工作環境,更強調工作中的自我引導和自我管理。在工作中,他們要求給予自主權,能按照自己認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出色地完成任務。知識型員工心目中有非常明確的奮斗目標,他們并不僅僅為了掙得工資,而是有著發揮自己專長的愿望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他們更在意自身價值的實現,并期望得到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因此,在知識型員工的激勵中,他們更渴望看到工作成果,更注重他人、組織與社會的評價。 (四)工作復雜、監控評估難 知識型員工的工作復雜主要指的是勞動的復雜性。知識型員工的工作主要是思維性活動,依靠大腦而工作,勞動過程以無形的為主,而且可能發生在每時每刻和任何場所。加之工作并沒有確定流程和步驟,其他人很難知道應該怎樣做,固定的勞動規則并不存在。也就是說,知識型員工進行的大多是前所未有的創造性工作,因此,對勞動過程的監督既沒意義,也不可能。而目前一個人的專業知識早已不能夠滿足完成復雜工作對知識的需要,他們的工作一般以知識團隊的組織形式出現,以便獲得知識綜合優勢。團隊工作使得個人的績效評估難度變大。 (五)流動性高、對企業忠誠度低知識型員工工作選擇的流動性高,他們大多更忠誠于自己的職業而非某個企業。知識型員工占有知識這種特殊的生產要素,他們往往不追求“鐵飯碗“,而是追求自我增值和不斷的就業能力。沒有足夠的吸引力、缺乏充分的個人成長機會和發展空間的工作很容易導致知識型員工的跳槽。跳槽率高是知識型員工的突出行為表現。知識型員工憑借自己的能力,頻繁地跳槽到工作條件好、待遇高的單位。另外,許多企業不斷開發企業外部的人力資源也從另一個側面加速了知識型員工的流動。流動速度的加快,流動方式的多樣化,流動結果的失衡,造成了企業管理和發展的困難。

        二、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因素分析

        (一)知識型員工激勵因素概述理論界傾向于個體在組織中存在三種期望,即維持生活、發展自我和承擔社會責任。這三種期望均存在于每個組織和每個個體之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從知識型員工的特點來看,他們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發展自我和承擔社會責任上。如果借用馬斯洛需求層次論來解釋,則他們已上升到了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求高度。金錢本身對他們的工作表現并沒有產生很重要的激勵作用,他們追求在工作中給自己和別人帶來意義。對知識型員工來說,金錢雖然不是第一位的激勵因素,但仍是重要的激勵因素之一。這并不是說高報酬就可以達到激勵的目的,報酬是一種保健因素,有它并不能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但如果沒有它或不能保證公平支付就會導致員工的滿意度下降。在當今知識資產倍受重視的時代,知識型員工的貨幣收入本身就已經比較高,其生理層面上的需求已經得到滿足,同時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知識型員工需要在人力資本方面進行大量投資,以掌握更為先進的知識和技能,其本身有一股強烈的愿望和沖動,要把所學的知識、技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也就是說有更強的自我實現需要。所以,在重視薪酬水平的同時,更應強調內在激勵因素的作用。因此對知識型員工應該采取靈活的激勵制度,內在激勵與外在激勵結合,注重內在激勵。

        (二)對知識型員工激勵因素的研究數據

        1.國內研究數據

        近年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因素進行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其中國內學者張望軍、彭劍鋒(2001)研究發現,激勵中國企業知識型員工的前五位因素為:工資報酬與獎勵(31.88%)、個人的成長與發展(23.9l%)、挑戰性的工作(10.15%)、公司的前途(7.98%),有保障和穩定的工作(6.52%)。國內學者鄭超、黃攸立(2001)對國有企業426名知識型員工的調查結果也表明,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知識型員工激勵因素依次為:收入(48.12%)、個人成長(23.7l%)、業務成就(22.30%)、工作自主(5.87%)。

        2.國外研究數據

        美國知識管理專家瑪漢·坦姆仆(1989)以大量實證研究認為,知識型員工注重的前四個激勵因素及其比重依次為:個人成長(33.74%)、工作自主(30.51%)、業務成就(28.69%)和金錢財富(7.07%);美國安盛咨詢公司(1998)與澳大利亞管理研究院經過3年的研究,發現激勵知識型員工名列前五位的因素分別為:報酬、工作的性質、提升、與同事的關系和影響決策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3.研究數據小結

        國內外專家學者對知識型員工激勵因素的研究結果表明,與其它類型的員工相比,知識型員工更加重視能夠促進他們不斷發展的、有挑戰性的工作,與成長、自主和成就相比,金錢的邊際價值已經退居相對次要地位。也就是說,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除了金錢以外,更重要的是其成長、自主和成就。 三、激勵知識型員工的原則

        了解了知識型員工的激勵因素對于我們找到科學有效的激勵策略起到了良好的指引作用。但是在激勵的過程中仍須要把握一定的原則,方可讓激勵能夠保持正確的方向、良性的循環。具體原則如下:

        (一)目標結合原則

        在激勵機制中,設置目標是一個關鍵環節。目標設置必須同時體現組織的整體目標和員工的個人需求。

        (二)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物質激勵是基礎,精神激勵是根本。在兩者結合的基礎上,逐步過渡到以精神激勵為主的軌道上。

        (三)引導性原則

        外部的激勵措施只有轉化為被激勵者的自覺意愿,才能取得這正的激勵效果。因此,引導性原則是激勵過程的內在要求。

        (四)合理性原則

        激勵的合理性原則包括兩個層面:其一,激勵的措施要適當,要根據所實現目標本身的價值大小確定適度的激勵量;其二,獎懲要公平。

        (五)明確性原則

        激勵的明確性原則包括三層含義:第一要明確,激勵的目的是要確立需要做什么和必須怎么做;第二要公開,特別是對分配獎金和制定福利制度等大量員工關注的問題時,更要重要;第三要直觀,實施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時都需要直觀地表達它們的指標,總結和授予獎勵、懲罰的方式。直觀性與激勵影響的心理效應成正比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切不可忽視。

        (六)時效性原則

        要把握激勵的時機,“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激勵越及時,越有利于將人們的激情推向,使其創造力連續有效地發揮出來。

        (七)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的原則

        所謂正激勵就是對員工的符合組織目標的期望行為進行獎勵。所謂負激勵就是對員工違背組織目的的非期望行為進行懲罰。正負激勵都是必要而有效的,不僅作用于當事人,而且會間接地影響周圍其他人。

        (八)按需激勵原則

        激勵的起點是滿足員工的需要,但員工的需要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并且只有滿足最迫切需要(主導需要)的措施,其價值才高,其激勵強度才大。因此,管理者必須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不斷了解員工需求層次和需求結構的變化趨勢,有針對性地采取激勵措施才能收到實效。

        四、激勵知識型員工的方法

        一提起員工激勵,很多人都會想到漲工資或發獎金。實際上激勵是對員工需求的滿足,員工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所以激勵的途徑也是多種多樣的。物質激勵(加薪或發獎金)只是其中的一種途徑,其實還有許多其他途徑。我們可以根據激勵的性質不同,把激勵分為非物質激勵和物質激勵兩大類;非物質激勵又分為:成就激勵、自主激勵,能力激勵和環境激勵。

        四.一 非物質激勵

        (一) 成就激勵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在選擇工作時已經不僅僅是為了生存。特別是對知識型員工而言,工作更多的是為了獲得一種成就感。物質利益是發揮積極性的基本因素,但對知識型員工來說已不是主要的激勵因素。對知識型員工精神方面的激勵比物質激勵更有效果,可以持久地發揮作用。

        A.成就激勵是員工激勵中一類非常重要的內容。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1.提供有挑戰性的工作。知識型員工一般不滿足于被動地完成常規性事務,追求的是對自身專項知識創造運用。因此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是他們期待與向往的,攻克難關更能體現自我價值,激發工作中的激情。

        企業要給具有十分能力的知識型員工提供需要十二分能力的工作,使工作具有充分的挑戰性。另外,還可通過工作輪換和工作豐富化來實現。當知識型員工覺得現有工作已不再具有挑戰性時,管理者可以把他輪換到同一水平、技術相近的另一個更具有挑戰性的崗位上去。這樣,由工作輪換所帶來的新工作內容,就可以減少知識型員工的枯燥感,使積極性得到加強。工作豐富化是對工作內容和責任層次的垂直深化,可使知識型員工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有機會獲得一種成就感和自身發展。 2.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會計畢業論文范文。企業管理者應經常深入組織集體活動,加強人際溝通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把企業建成一個充溢親情的大家庭,使得員工有明顯的歸屬感。

        首先,在機構內部建立公平、公開、透明的競爭機制,讓所有員工在既定的、大家認同的規則面前,公平、公開地競爭,在充分的發展空間內優勝劣汰;其次,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際溝通的制度,提倡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雙向溝通。溝通提供了一種釋放情感的情緒表達機制,并滿足了知識型員工的社交需要,使知識型員工取得的成果可以及時得到其他成員和組織的認司。 B.根據作用不同,我們可以把成就激勵分為組織激勵、榜樣激勵、榮譽激勵、績效激勵、目標激勵和理想激勵六個方面。

        1.組織激勵:在單位的組織制度上為員工參與管理提供方便,這樣更容易激勵員工提高工作的主動性。管理者首先要為每個崗位制定詳細的崗位職責和權利,讓員工參與到制定工作目標的決策中來。在工作中,讓員工對自己的工作過程享有較大的決策權。這些都可以達到激勵的目的。

        2.榜樣激勵:群體中的每位成員都有學習性。單位可以將優秀的員工樹立成榜樣,讓其他員工向他們學習。雖然這個辦法有些陳舊,但實用性很強。就像一個壞員工可以讓大家學壞一樣,一位優秀的榜樣也可以改善員工的工作風氣。

        3.榮譽激勵:為工作成績突出的員工頒發榮譽稱號,代表著單位對這些員工工作的認可。讓員工知道自己是出類拔萃的,更能激發他們工作的熱情。

        4.績效激勵:在績效考評工作結束后,讓員工知道自己的績效考評結果,有利于員工清醒地認識自己。如果員工清楚管理者對他工作的評價,就會對他產生激勵作用。

        5.目標激勵:為那些工作能力較強的員工設定一個較高的目標,并向他們提出工作挑戰。這種做法可以激發員工的斗志,激勵他們更出色地完成工作。這種工作目標挑戰如果能結合一些物質激勵,效果會更好。

        6.理想激勵:每位員工都有自己的理想,如果他發現自己的工作是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就會煥發出無限的熱情。管理者應該了解員工的理想,并努力將單位的目標與員工的理想結合起來,實現單位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二)自主激勵 1.實行彈性工作制。組織中的工作設計應注意考慮體現員工的個人意愿及價值,只要他們能在既定的組織目標和自我考核的體系框架下,自主地完成公司的任務,公司應給予他們這個自由。企業應充分信任它的員工不需要在經理的監視下也能按時完成工作,并能很好地平衡其個人生活和工作。實行彈性工作制,包括彈性工作時間、在家辦公等多種方式。現代信息及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彈性工作制的發展提供了條件。利用網絡終端在家辦公,不僅滿足了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特性,而且可以為企業節省辦公費用。 2.鼓勵員工參與管理。知識型員工一般來說不習慣于受指揮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所以,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要考慮到這一特點,企業一方面要根據任務要求,進行充分的授權,允許員工制定他們自己認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為其提供創新活動所需要的資源,包括資金、物質上的支持,也包括對人力資源的調用;同時,給予知識型員工一定的權力,參與企業的發展決策和各級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討論,給其提供一個取得別人重視的機會,從而產生責任感。下放決策權,謀求決策的科學性,求得知識型員工對決策的理解,使員工感到上級主管的信任,從而體會到自己的利益與組織發展密切相關并因此產生強烈的責任感。

        (三)能力激勵

        為了讓自己將來工作得更好,每個人都有發展自己能力的需求。我們可以通過培訓激勵和工作內容激勵滿足員工這方面的需求。

        1.培訓激勵:培訓激勵對青年人尤為有效。通過培訓,可以提高員工實現目標的能力,為承擔更大的責任、更富挑戰性的工作及提升到更重要的崗位創造條件。在許多著名的公司里,培訓已經成為一種正式的獎勵。

        2.工作內容激勵:用工作本身來激勵員工是最有意思的一種激勵方式。如果我們能讓員工干其最喜歡的工作,就會產生這種激勵。管理者應該了解員工的興趣所在,發揮各自的特長,從而提高效率會計畢業論文范文。另外,管理者還可以讓員工自主選擇自己的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安排的工作,工作效率也會大大的提高。

        (四)環境激勵

        1.政策環境激勵:單位良好的制度、規章等都可以對員工產生激勵。這些政策可以保證員工的公平性,而公平是員工的一種重要需要。如果員工認為他在平等、公平的單位中工作,就會減少由于不公而產生的怨氣,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2.客觀環境激勵:單位的客觀環境,如辦公環境、辦公設備、環境衛生等都可以影響員工的工作情緒。在高檔次的環境里工作,員工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都會向“高檔次”發展。

        四.二 物質激勵

        物質激勵的內容包括工資獎金和各種公共福利。它是一種最基本的激勵手段,因為獲得更多的物質利益是普通員工的共同愿望,它決定著員工基本需要的滿足情況。同時,員工收入及居住條件的改善,也影響著其社會地位、社會交往,甚至學習、文化娛樂等精神需要的滿足情況。

        雖然物質激勵對知識型員工來說已經不是主要的激勵方式了,但物質需要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是人們從事其他活動的基礎工商管理畢業論文工商管理畢業論文,知識型員工也有物質需要,因而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當然也離不了物質激勵。 1.提高知識型員工的金錢收益 對知識型員工來說,金錢報酬是衡量自身價值的尺度。企業必須根據員工貢獻的大小,給予員工與其貢獻相符的金錢報酬。對邊際產出最大的員工要給予高酬。另外,采取股權激勵的方式,即讓知識型員工通過一定形式獲取公司一部分股權的長期性激勵制度,使知識型員工與企業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從而既提到了知識型員工的金錢收益,又可以長期保留和吸引優秀的高級人才。

        2.保護員工知識產權的收益權 知識產權保護是與人才激勵機制密切相關的重要問題,在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中尤其重要。由于知識型員工工作的創造性,在其工作過程中很可能產生一些具有知識產權的成果,因此,企業必須遵守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建立起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保護知識型員工對其知識產權的收益權,以激勵員工的工作激情,促進員工的知識共享行為,發揮知識型員工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五.小結

        總之,對知識型員工的管理和激勵需要成為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過程。需要結合不同行業、企業的特點以及知識型員工的個性和需求以全面整合出有效的激勵體制,更好的促進知識型員工為企業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第4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摘要:隨著教學方法的改進,考試內容也應改進,要減少死記硬背的試題,增加要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能力的試題。答案可以有唯一解,也可以有多種解,只要學生分析得有理有據。目前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是我們面臨的迫切問題。提高教師的素質,首先要提高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這是基礎;其次要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包括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以及包括知識更新要求在內的智力素質。

        關鍵詞:淺談 職業 院校 會計 改革

        一、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

        社會需要的會計人員是有層次分別的,有出納、會計、財務主管、企業會計、事業單位會計、政府機關會計、注冊會計師、教師和科研人員等。不同層次學校的培養目標應有區別。專科學校培養會記帳、算帳、報帳的會計人員,可滿足社會對普通會計人員的要求(出納、會計)。本科高校培養的會計人員不僅要會記帳、算帳、報帳,更要會用帳,其發展前途是會計財務主管和注冊會計師,還要為專科學校培養會計教師,也就是說,培養的是應用型為主的人才。培養碩士主要是為高校培養教師和適應大型企業集團及政府各經濟管理部門要求的國際化會計人才,兼有學術型和應用型的人才。博士和博士后則主要是培養科研人員和高校教師,培養學術型人才。

        知識和能力可以互相促進,互相能動。本科畢業生必須有合理的能力結構,即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具體講,包括記憶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指分析綜合能力、歸納推理能力、邏輯判斷能力)、應變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自制能力、自學并不斷優化知識結構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團體協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科研能力等。

        綜上所述,筆者將我國高校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表述為: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身心健康,富有創造性,對未來復雜多變的會計環境有較強適應性的會計通才。

        二、改革專業設置

        我國原來會計學專業劃分過細,知識結構單一,面對著企業經營多元化、集團化的發展,普遍存在著適應性差和后勁不足的缺陷。這也是會計畢業生在數量上供大于求,在質量上仍嫌不足的原因。國家教委按照“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的培養目標要求,改革了專業設置,要求只設一個會計學專業。但有些學校還設置了財務管理專業和注冊會計師專業,筆者認為欠妥。為了使會計畢業生能適應不同崗位的需要,可以有所側重,如設立財務會計專業方向、財務管理專業方向和審計專業方向等。但不宜有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因為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是培養學生畢業后即能成為注冊會計師,而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則要通過考試予以認定。再說,注冊會計師只是為民間審計服務,社會還需要內部審計和政府審計,顯然審計專業方向比注冊會計師專業方向涵蓋的內容更廣泛。

        三、改革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

        當代世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在培養專業人才時,都注意到通才教育,即不論哪一門理工科,一律要求在人文、社會、自然、科技等領域學習一定的課程。我國現在的課程設置是按政治理論課、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主干專業課、選修課五大類,忽視了人文、社會、自然、科技等學科知識和相關專業知識。為此,筆者提出一個不太成熟的設想,按知識結構的布局設置基礎知識課、專業知識課和相關學科課三類。每一大類課程都有必修課和選修課。

        在課程內容方面,總體講,應該注意課程之間的銜接。首先,盡量避免內容的重復,在有限的課時內加大課程容量,使學生即使在一門課程中,也要力求知識的廣博性。其次,要培養學生創造和思維的能力。目前過分重視傳授前人的知識經驗,忽視了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學生在學習期間很少受過系統的科學思維和學習方法訓練,人云亦云,唯上、唯書傾向嚴重,缺乏獨辟蹊徑、開拓進取的勇氣難以培養出這些領導世界學術潮流的杰出人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不僅要教慣常的思維模式,還應教反向思維等一些新的思維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應在原有形式邏輯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在大學幾年中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基本素質的形成有一個重要的環節不可或缺,即畢業實習。現在有些學校出于經費緊張及其他一些原因取消了畢業實習,是不妥當的。

        四、改進教學方法

        就教學方法來講,應采用“啟發式”教學,啟發學生積極地、科學地去思維、去探索,使所學知識真正變為自己的東西,真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形成、素質的提高。啟發式教學法不是單指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是一種觀念,是各種教學方法的總稱。啟發式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啟發式提問:在講授過程中多提幾個“為什么”,可以啟發學生思考,也可以鼓勵學生提出新的見解和大膽質疑,這對一個人的成才非常重要。

        2、研討式:針對一些理論和實務問題,介紹幾種流派和做法,讓學生去查找文獻資料,提出自己的觀點,教師給以適當的提示、指導和總結。具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個人也可以分成小組,準備充分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創造能力,還可做到“教學相長”。

        3、論文寫作:授課過程中,根據授課內容和學術界的熱點難點問題適當布置寫作小論文,教師可給出參考資料目錄,也可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以鍛煉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寫作能力,為畢業論文的選題、寫作,乃至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基礎。

        4、模擬實驗、案例教學:對一些專業課應采用模擬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對財經類專業課還應多采用案例教學。案例最好不要限定唯一解,因為經濟生活的復雜性,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學生可以自由組合,也可由教師指定小組對案例展開討論,以激發學生的探求欲望,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其職業判斷能力、處理問題能力、團體協作能力等。

        第5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新疆兵團,會計繼續教育,“超市化”模式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是貫穿人一生的事,沒有誰能一次性地學到他所需要的所有知識和技能。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提高需要不斷的充實和更新自我。終身教育順應了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要求,是一種嶄新的教育思潮,已被世界眾多的發達國家所認同,并已成為教育培訓改革與發展的共同趨勢。會計作為知識型的個體,終身教育是其維持與提升專業勝任能力的基礎。在我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是自上而下的一種制度安排,具有政策規定性和強制性。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作為一個集黨政軍企合一的特殊社會組織,既有發展經濟的任務,又肩負著保衛祖國西北邊陲的重任,作為服務于經濟的會計行業要平穩、快速的發展,離不開各項制度的有效實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就是保證會計行業良性運轉的內在動力,從而為促進新疆經濟的健康發展鋪平道路。結合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理論和國內外發展現狀,本文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會計繼續教育工作提出“超市化”培訓的新模式。

        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政府的管理應由直接管理變為間接管理,由微觀管理轉向宏觀管理、由單一的行政管理變為依靠法律和經濟手段進行管理。在會計繼續教育工作中,新疆兵團會計處應當抓規劃、抓監督、抓宏觀調控。知其所為,為其必為,改變大包大攬的管理方法,從繁重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由過去的計劃、安排轉移到監管、服務上來,加強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宏觀指導。應通過培訓體制的改革,改變政府在會計繼續教育中既是管理者又是執行者的雙重角色,使政府行為在會計繼續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規范。加強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政策控制和行政監控力度,使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管理走上規范化、法制化軌道。

        新疆兵團會計處現僅有工作人員3名,直接管理全兵團2.5萬余名職稱、學歷、專業不同,崗位、單位性質各異的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難免出現“對于會計繼續教育常態性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的局面。為解決上述問題,除政府管理模式的轉變之外,繼續教育管理組織機構也應作相應調整。應在“政府――培訓機構”模式中增加一個由各方面專家組成的半官方機構――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使得原有模式變為“政府――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培訓機構”。

        會計繼續委員會作為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智囊團和決策機構,由教育界、會計實務界和會計主管部門的中高層次人員組成,總體上以教學、科研單位的會計專家為主,同時吸收部分大中型企業高級會計師或各師局的財務局長等會計實務界精英參與,兵團財務局會計處也要有人參與。畢業論文,新疆兵團。為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可實行專家津貼制度。為保證成員的質量,可以采取個人報名、會計主管部門審核聘任、2至3年換屆選舉的辦法。

        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的工作主要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制度的制定和修訂;二是培訓單位資格審查;三是培訓教材、培訓計劃的審定,培訓計劃包括長、短期教學內容計劃和項目教學要求計劃;四是培訓過程的監督檢查;五是培訓效果的分析和評價。這樣一來,由于繼續教育委員會成員都是專家,分布較廣,他們建立在豐富專業基礎上的運作,既便于突出教育的專業水平,又可以集思廣益地吸收不同利益相關者的意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決策的正確性。彌補了會計主管部門事務繁多,在現有編制條件下,無足夠的人手對各方面工作進行仔細而有效管理的缺陷。建立繼續教育委員會后,新疆兵團財務局會計處的許多工作可授權繼續教育委員會去完成。

        那么,“自助式”、“超市化”的培訓方式如何開展呢?

        在“政府――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培訓機構”這種管理模式中,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是培訓超市的“經營者”,培訓機構是培訓超市的“供貨方”,用人單位及會計人員是培訓超市的“消費者”,而新疆兵團財務局會計處則是整個會計培訓超市的“政府監督與管理者”。畢業論文,新疆兵團。

        在這個培訓超市中,兵團財務局會計處委托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對“超市”進行經營管理,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首先以網絡為平臺自下而上地征集廣大會計實務工作者的培訓需求,然后由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將征集上來的培訓內容與用人單位(各師局)進行探討,確定用人單位會計繼續教育工作的長遠規劃與年度培訓內容(確定采購計劃),最后將確定的培訓內容以招標的形式公布給各培訓機構(采購信息)。各培訓機構按要求組織教師、豐富培訓內容、制定培訓方案進行競標,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根據培訓機構提供的培訓方案進行擇優,同時按培訓規模的大小確定培訓機構的參與量(采購商品),中標的培訓機構在培訓時,學員可自行選擇聽課(銷售商品),課后填寫由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設置的“學員意見反饋表”(消費者的產品質量回饋)。培訓過程中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加強監督檢查,最后對培訓效果進行分析和評價(商品質量監管與評價)。

        用工單位(各師局)及會計人員是“超市”商品的購買方,財政部頒布的《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規定》中明確要求:會計人員每年接受繼續教育的時間不能少于24小時。如何利用好這24小時。需要用人單位與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溝通與配合,雙方應就網絡平臺所征集的會計人員對培訓的需求結合用人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三至五年的中長期培訓規劃,有計劃、有步驟的組織繼續教育,提出培訓需求(消費需求)。在培訓過程中擇優選擇培訓機構(自由購買商品),培訓結束后對培訓質量進行評價(商品質量反饋)。畢業論文,新疆兵團。

        目前的5家培訓機構是“超市”的“供貨方”,其根據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公布的培訓內容組織師資,設計培訓方案,參與競標(提供商品設計),一旦被選中,就開始組織培訓,落實培訓方案(生產并提供商品),培訓結束后,接受會計人員的培訓評價(消費者回饋)。這樣競爭機制的引入,改變了原來由會計處直接下達培訓計劃的局面,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與消費者掛鉤,培訓方案做得好,中標的幾率就大,在培訓規模大,中標機構多的情況下,會計人員自行選擇聽課,培訓質量好的,學員自然就多,相應的收益就大,培訓機構效益自然就好,即提升了其生存能力。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2.5萬余名會計人員,每年都要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地、實用地、有效地培訓,僅僅通過以往“黑板+粉筆”的方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有必要將繼續教育對象分層次性培訓。具體如下:把所有會計人員分為三層,第一層次是具有高級會計師資格的會計人員和大型企業、集團公司、上市公司等單位的財務機構負責人、總會計師、財務總監以及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相關領導。對于這一類會計人員的培訓,可由會計繼續教育委員會單獨組織,以培訓班、研討會或其他方式進行培訓;第二層次是具有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的會計人員;第三層次是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以下的會計人員。這兩類人員的比重占到了90%以上,數量巨大,對他們的培訓宜采用網絡化培訓方式。

        目前,以在網絡上已開展了會計繼續教育內容的中華會計網校為例,其具體實施狀況如下:

        培訓地區:

         

         

          北 京 天 津 上 海 遼 寧 河 南 山 東 云 南 廣 東 廣 西 寧 夏 青 海 海 南 貴 州 陜 西 山西陽泉 山西晉城 福建漳州 福建三明 福建羅源 福建光澤 甘肅金昌 甘肅張掖 江西安福 湖北咸寧 浙江紹興 浙江富陽 寧波地區 浙江永康 浙江東陽 浙江武義 浙江磐安 湖北應城 湖北宜昌 湖北襄樊 湖北荊州 七臺河 石家莊高新 河北唐山 河北邯鄲 河北邢臺 衡水桃城 張家口:尚義|赤城|蔚縣|張北|康保 大興安嶺 雙鴨山

          四川雅安 四川南充 四川樂山 四川內江 四川綿陽 樂山市中 眉山東坡 神 農 架 內蒙赤峰 內蒙滿洲里 內蒙五原

          安徽合肥 安徽滁州 安徽亳州 安徽阜陽 安徽蕪湖 安徽望江 安徽太湖 安徽安慶 克拉瑪依 新疆瑪納斯 烏蘭察布

        第6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會計;高等教育;終身教育

        作者簡介:張春穎(1971—),女,長春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6.66 文章編號:1672-3309(2012)06-156-02

        我國經濟近30年的快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會計改革及其國際化的進程,我國會計僅用短短20余年時間就走過了西方國家百余年所走過的路程。目前,我國會計人才在推動企事業單位財務規范化管理、保障社會公眾利益、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市場經濟秩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校際走訪、同仁交流和調研中我們發現,會計高等教育在培養觀念、教學方法、課程建設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在會計國際化進程中,會計準則逐漸驅同,但會計教育和國外發達國家并沒有拉近距離,大部分院校都對會計高等教育有強烈的創新需求。

        一、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

        教育目標定位對于確立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均有直接影響。我國會計教育界對于會計高等教育目標問題一直沒有停止討論。目前我國會計高等教育普遍存在教育目標的同質化(或教育大眾化)、重數量輕質量、重視專業技能教育忽視職業倫理教育等短視問題。各高校本科培養方案中對目標的基本描述為:本專業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基礎扎實、知識面寬、素質優良,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曉國際會計準則、現代會計管理方法與技能,并具備相鄰專業基本知識,具有科學的組織會計工作、設計會計制度等能力,能在各類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國內外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從事會計實務和會計鑒證、咨詢工作的應用型高級會計專門人才。

        這種強調學生在高等教育期間集中掌握某些知識或技能,在畢業時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個專業人員,將會計高等教育當成學生職業勞動的最后訓練場的教育目標定位,使學生不能不斷完成自我知識更新以應付變化極快而又日趨復雜的社會生活的。“如果我們把教育等同于向學生的頭腦灌輸事實和法規,而不是讓他們理解真正的含義和相互之間的關系,那就完全可以認為教育就是浪費時間。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學生,就如同不會獨立思考而只會機械執行的機器,他們只會在某一狹窄的領域中做常規的工作。如果他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些無法適用規則的新情況,他們就會不知所措,容易犯下災難性的錯誤。因為他們對行動的基礎即基本原則,并沒有真正充分的理解和掌握……”(Walton 1917,281)。

        老子云: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及,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會計高等教育應該教給學生比會計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東西,培養學生在未來成為一個具有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專業人員,重視其終身教育。終身教育關注學生學習方法和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應該在高等教育期間集中掌握工具性的知識,掌握繼續學習的技能,并且培養其在畢業時形成必備的知識、技能、價值觀和專業認同感。因而,在整個課程體系中增加鼓勵本科學生盡早參加研究活動的部分,重點應在于培養分析及概念性思維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記憶職業準則。

        二、課程設置

        我國大學會計教育課程體系一般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素質教育課程”。近年來,我國高等會計教育課程體系一直在進行改革,但改革的重點始終是放在專業課程要不要分方面、門數是增加還是減少、理論課課時壓縮、實踐課比重增加等方面,并未有實質性的突破。原先遺留的課程內容交叉重復的問題、知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又增加了過份強調實踐、壓縮在校時間、增加學生為尋找工作的時間等新問題。鑒于此,應根據終身教育的思想,突破會計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思維定式。終身教育理論使高等學校的課程不再單純地追求某一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取而代之的是,更強調學科本身的綜合性和整體性。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打破傳統的學科知識結構,將相近的學科知識內容重新進行整合,形成新的課程體系,突出學科本身的完整性,不再強調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從而減少了過分專業化所帶來的缺陷。

        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理念是通過課程體系與內容以及教學方法與手段的落實來實現的。在經濟全球化、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誠信危機的背景下,如何進行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架構、實現會計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各高校會計學專業建設的關鍵問題,會計高等教育中培養模式的設計應做到如下三點:

        (一)基礎教育與專業教育并重

        會計高等教育分為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會計高等教育必須賦予會計人才的知識包括一般知識、通用管理知識和會計專業知識。對會計專業人才能力和知識的培養在培養模式的設計中應做到“由雜而博、由博而專”。在打好經濟學和管理學的基礎上,廣泛涉獵文、史、哲、藝等知識是培養會計專業人才的“雜”、“博”的必要條件。在課程體系中應當注意基礎教育和專業教育的權衡,對此人們的觀點各不相同,怎么設置更為合理,仍然是個難題。近幾年,部分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增設了基礎教育課程,降低了專業教育課程在全部課程的比例,傾向于實行厚基礎、寬口徑的通才教育。筆者認為一味地增加基礎教育課程、弱化專業課程未必可行,在調研中發現,有的院校在基本體系不變的情況下,每年都進行微調,以探究最優設置。

        (二)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

        在打好扎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會計高等教育還應重視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能力的培養,不僅在理論教學中應合理使用互動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還應通過實踐教學課程的設置,強化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除了需要設置工商管理大類平臺實踐教學環節如金工實習、機械制圖實習、統計方法運用實習、社會實踐調查外,還需要設置會計專業實習,如設置模擬實習、專業認識實習、學期論文和畢業論文等。各高校需要如何設置取決于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比如培養的目標定位為培養工業企業會計人才,就需要設置金屬工藝、機械制圖等理論和實踐課程;如果為培養金融會計人才,這些課程就可以不選擇。

        模擬教學是會計高等教育中實踐教學的重要手段。為了加強學生對會計實際工作的感性認識,需要通過專業認識實習和畢業實習,逐漸完成理論學習與實踐環境的結合。通過校內模擬實習的設置主要是為了加強學生分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獲取信息能力、決策方法運用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加強學生科研、語言文字表達、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的培養,可以設置學年(或學期論文)、畢業論文。論文是培養學生捕捉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新能力和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

        (三)專業技能教育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共修

        不正當競爭和會計信息失真既損害了廣大消費者和誠實經營者的正當權益,同時也使企業本身失去社會的信任,會計的公信力損失,情節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只強調專業技能而忽視倫理道德,或許成為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致命傷。在我國會計高等教育中應重視專業技能教育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的共修,不僅要在培養方案中增設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課程,還應將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思想滲透在整個教學之中。在我國加強信用文化建設,深入開展誠信道德宣傳教育,任重而道遠。

        三、教學組織

        我國大部分學校會計學教學計劃和采取的教材,還延續以往的模式,從抽象的會計概念、原則、等式講解,再到具體各項業務的會計處理,最后到會計報表的編制。在教學方法上也仍以教師為主的傳統教學方法,以教師 “教”為主的單向理論知識流動、學生相對被動、甚至于會被教師催眠的狀態。在教學手段上,基本上仍然以“粉筆+黑板”等自然媒體,而較少采用多媒體或其他現代化教學手段,即使用多媒體,也不能將講、板書、多媒體有效結合,其結果是學生不容易接受,有的學生到學期末才明白這科是在講什么,有的到畢業還沒明白會計到底是做什么樣的工作。

        通過英美等發達國家會計學教育來看,更重視目的性,在教材和課程安排上是從最終做什么入手,如會計學課程向學生們展示為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哪些步驟來完成,在各步驟操作中應遵循什么原則進行,將會計要素、會計等式、會計原則融入各步驟,學生容易接受。教學內容的組織上,改變了傳統的方法,教材中所附的習題或案例的答案不再是唯一的,而是變得非常多樣化,強化會計的職業判斷意識,以培養學生分析、表達、交際和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會計教材也不再是作為教學材料的唯一依據,而只是作為若干教學材料的一部分,財經新聞等也是教學材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方法上應突破傳統教學方法,采用更為靈活、機動并與實踐有效結合的互動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網絡教學法等,并解決如何改變長期以來的單純理論知識教育,甚至是狹隘的專業知識教育的問題;解決如何以知識為中心轉變為以人為中心的問題,解決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的問題;解決如何使學生將學到的東西轉化為適應千變萬化的外在環境的潛在能力和內在的精神品質,從而實現人才終生發展的問題。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水平進行適當的引導和建議。

        總之,會計高等教育一定要分析市場的發展趨勢與需求,不斷地改革和創新。但要注意會計高等教育又不能完全跟著市場走,會計高等教育要根植于市場,同時又要高于市場,因為市場是不斷變化著的,不僅要賦于學生馬上從事專業工作的能力,更要賦于學生自我終身學習和創新的能力,使培養的會計人才將來能夠引領市場。

        參考文獻:

        [1] 張春穎.論財務管理專業“應用型”培養模式的架構[J].長春大學學報,2007,(08).

        [2] 張春穎、王穎.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管理保障體系的構建[J].中國電子商務,2010,(11).

        [3] 張春穎.工商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保障體系研究與改革[J].長春大學學報,2011,(12).

        [4] 會計行業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Z].財政部(財會[2010]19號).

        第7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摘 要:由于商譽在企業價值創造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因此商譽會計的研究對指導實踐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將從商譽的特性、會計處理的特殊性、滿足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等方面論述商譽與無形資產的關系,認為將其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比較合理。此外,本文從自創商譽的確認與否、自創商譽與外購商譽的不同處理方法等問題對會計信息的影響談了一下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商譽;自創商譽;無形資產;會計信息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上不斷有企業進行兼并、收購,而且購并規模不斷擴大。如麥道與波音、埃克森公司與美孚公司、奔馳與克萊斯勒等大筆收購案例。在購并中,商譽不僅能使收購公司獲得未來盈利能力,且成為被收購公司重新配置生產資源的重要內容,商譽在企業價值創造中所發揮的作用顯而易見,因此,對商譽會計的研究對指導實踐、推動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商譽的定性及有關商譽對會計信息的影響方面對商譽問題進行初步探討。

        1 對商譽的定性傳統觀點認為,商譽屬于無形資產的一個項目。例如,亨德里克森在《會計理論》的“無形資產”專辟出“商譽”討論。葛家澍在《中級財務會計》中將商譽作為“與企業整體相聯系、不能單獨認定的無形資產”而歸入不可辨認無形資產中。注會教材中將無形資產定義為“不具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商譽等”。但是筆者認為,應將商譽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作為一項特殊的無形的資產進行特別的會計處理。這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首先,與一般無形資產相比,商譽有如下特殊性。其一,它無法同企業整體脫離單獨用于交換;它體現的是企業整體價值。其二,有助于形成商譽的因素不能用任何方法或公式單獨計量。其三,商譽價值可能會因構成要素發生變化而頻繁波動,不像大多數資產一樣具有相對穩定的價值。其四,商譽無法定有效期限。它是在企業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一種無形經濟資源,通常,經營年限愈久,商譽價值愈大。沒有任何一條法律給商譽規定有效期限,會計實務中將由于控股合并而產生的商譽在一定期限內攤銷只是一種會計慣例,其有效期限是主觀臆斷的,并非法律規定的有效期限。第二,商譽的會計處理與其他無形資產的會計處理差別很大。即使認為商譽是一種無形資產,也應看到,其會計處理非常獨特,比一般無形資產要復雜得多。因此,對它單獨制定會計準則會更加方便。目前,許多國家有關無形資產和企業合并的會計準則都涉及商譽,這就難免重復。我國如果對商譽單獨制定準則,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在購并商譽數檢查考核和評價是內部會計控制鏈條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內容應包括:①對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的檢查和考核,在此基礎上,對內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提出改進建議。②對執行內部會計控制成效顯著的單位、機構和人員給予表彰,對違反內部會計控制的提出批評和處理意見。內部會計控制的檢查、考核與評價,應由單位內部審計部門或上級單位的財務審計人員具體負責。要形成制度,堅持企業自查與上級單位組織檢查相結合,至少每年組織進行一次,并且同對企業經營者的年度考核獎懲掛鉤。值得指出的是,檢查、考核與評價只是手段,其意義在于,督促企業各級管理主體不折不扣地認真執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以不斷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堵塞漏洞,促進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2005年1月6日額日益增大的今天,按照重要性原則,將商譽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單獨制定會計準則,并且在會計報表重單列項目進行披露,是合情合理的。第三,分離商譽進行特殊會計處理將會更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于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的需求。由于商譽在企業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將商譽分離出單獨反映應更能滿足廣大會計信息使用者對一個企業真實情況及發展潛力的了解,從而有助于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將商譽從無形資產中分離出來單獨進行反映,將會更加清晰的認識它在企業價值創造中所發揮的作用,從而指導實踐并能滿足高質量會計信息使用者進行投資決策的需求。關于商譽的定性問題,有這樣一種觀點,商譽的“管理整合效率觀”值得我們思考。目前,會計理論界有這樣一種趨勢,即將現行的財務會計(扣除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會計和人力資源會計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為報表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更與決策相關的信息。這樣一來,商譽所反映的就是特定企業總價值與有形資產、無形資產和人力資產價值之和的差額部分。這部分差額是企業管理整合的效果所在。而管理學界對管理的最新定義為“管理是對組織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以達成組織既定目標與責任的動態創造性活動。”根據這一定義,商譽毫無疑問是管理層整合效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一種體現。換句話說,商譽是衡量企業管理整合效率的重要尺度。所以,在未來的財務會計體系中,商譽也不是一種無形資產。

        2 商譽有關問題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前不久在云南大理舉行的關于會計國際化的會議中,馮淑萍部長又著重強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問題,要求提供高質量會計信息。這表明在今天的會計研究中,會計信息問題的研究仍不過時。以下我將從兩個方面來談一下商譽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問題。

        2•1 自創商譽的確認與否對會計信息的影響。歷來會計界以自創商譽價值難于進行可靠計量,確認其易導致企業資產虛增等為理由而不確認自創商譽。但是我認為,確認自創商譽給會計信息使用者帶來的好處將會大于不確認。

        2•1•1 我們所說的可靠性是一個相對概念對任何事項的可靠性,我們只能說有高低之分。在可靠性不太高的情況下,若此信息對會計報表使用者密切相關,那么按照會計的目的,就應對此信息進行確認。而且,隨預測科學的發展,較準確的預測企業未來每年盈利及其帶來的現金流量,并選擇合適的貼現率,進而計算出自創商譽的價值會變得可行。

        2•1•2 確認自創商譽符合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原則自創商譽作為反映企業具有超額盈利能力的信息,若不及時提供,就既不能滿足經營者正確受托責任的要求,也不能滿足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各方進行正確決策的需要。

        2•1•3 確認外購商譽而同時漠視自創商譽,不符合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例如,對于一個具有超額盈利能力的企業,在出售之前,會計報表上不反映商譽和商譽的攤銷,而是在出售時,在購買方的資產負債表上,按購價與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即各種有形和可確指無形資產公平市價總和與負責總額的差)的差額反映商譽,并在規定年限進行攤銷時,同時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商譽價值的減少和損益表中管理費用的增加。既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又影響企業的經營成果,出售前后同一企業會計資料不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由于只確認外購商譽而不確認自創商譽,使得企業資產負債表中商譽的價值不能反映企業整體的商譽,這樣的信息會給報表使用者產生誤導自創商譽與外購商譽的不同處理方式影響業績評價指標。企業從外部購入商譽的方式,可以獲得賺取未來超額盈利的能力,同樣,企業通過自身努力,也可以獲得賺取未來超額盈利的能力,這便是創造自創商譽。

        --> 但由于會計慣例及會計準則都是要求不確認自創商譽,故具有相同的創造未來超額盈利能力的兩家企業,就會僅僅因形成盈利能力的源泉不同而體現出不同的財務圖景:外購商譽因不同的處理方法使企業的多項業績評價指標發生變化;自創商譽因不允許確認而不對企業產生任何影響,當然也不會使業績評價指標發生變化。而且,將自創商譽這一與企業管理當局業績密切相關,且自創商譽本身就能說明企業管理當局業績的因素不予反映,顯然是欠合理的。

        [參考文獻]

        [1]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無形資產研究—全國第二屆無形資產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 閻紅玉•商譽會計,中國經濟出版社.

        第8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雙面向;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3-0076-03

        所謂“雙面向”就是既面向“行業”又面向“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工商管理類人才。它是S大學既服務水電行業,又服務三峽地區經濟“雙服務”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雙面向”人才培養體系包含:“雙面向”的專業改造、“雙面向”的課程體系、“雙面向”的隊伍建設、“雙面向”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及“雙面向”的人才培養保障體系等5個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的因素構成。實施“雙面向”人才培養體系建設與實踐以來,S大學工商管理類畢業生就業行業特色鮮明,就業率逐年提升。

        一、依照“雙面向”實施專業改造

        從2004年S大學經濟與管理各專業按大類招生開始,通過設置專業模塊方向課等方式,滿足學生按市場需求選擇專業方向;隨后過渡到按照“專業建設成熟度+市場需求度+人才培養定位滿足度”來改造傳統專業,增設專業方向并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實施按專業方向招生和培養。經過多年的改革與實踐,拓寬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水電行業大中型企業每年均會主動到S大學招攬管理類人才,人才質量也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在專業模塊方向設置的基礎上,為了適應電力行業對電力市場營銷人才的需要,S大學在開設電力市場營銷等相關課程的基礎上,獲得學生和用人單位,尤其是涉水電類企業的好評,師資上通過引進、原有專業教師到水電企業掛職實務訓練、外聘兼職教授(教師)也已滿足要求,并符合人才培養的定位,2009年改造成功,2010年順利實現按電力市場營銷方向進行招生、培養。旅游管理專業2010年被省教育廳批準為“普通高等學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計劃每年定向培養100名左右的應用型、復合型和創新型旅游職業經理人才,為旅游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尤其是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等區域提供高素質的旅游專門人才。利用專業改造已取得的成功經驗,對物流管理專業增設港口物流、醫藥物流等專業方向,工商管理專業面向工程類培養項目管理經理人方向進行改造等,實現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定位的目標。經過改造與建設,工商管理專業已于2010年度被S大學認定為“品牌專業”,市場營銷專業從2010年開始電力市場營銷的招生工作,旅游管理專業“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班”開始招生,物流管理的港口物流、財務管理的水電工程項目財務管理方向等均受到學生、家長以及用人單位的好評。

        二、構建“雙面向”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以水電行業和三峽區域經濟發展對人才需要為導向,輔助學生自主選擇專業發展,實施“學科平臺+專業基礎+專業方向模塊”的課程設置模式,構建了“雙面向”的工商管理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在強化厚基礎的同時,兼顧學生的就業、興趣等,在專業拓展上實行新跨越。平臺課程設置充分考慮學科基礎,分公共基礎平臺和學科平臺,通過平臺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為以后專業拓展、個性發展提供保障;按專業特性設置專業必修課程,保證專業人才所需要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專業模塊選修課程的設置增加各專業的自由度,學科類下的各專業結合自身專業服務水電和地方社會經濟的實際,通過專業模塊引導學生結合個人職業規劃進行選擇;或通過在原有課程中增加章節、案例教學來突出水電企業運營與管理相關知識,培養和引導學生職業取向和職業素養。旅游管理專業適應旅游國際化、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宜昌國際水電旅游名城發展的需要,增設國際旅游與導游模塊、旅游開發與景區管理模塊。旅游管理專業能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人才培養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財務管理專業通過開設工程管理原理、工程財務與成本管理、施工單位會計和投資項目評價等模塊課程,加強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工程項目的財務決策與管理能力訓練。物流管理專業針對宜昌建設三峽現代物流中心,成為長江上、下游物流聯系的國家重要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增設港口物流、國際貨運、集裝箱與多式聯運等課程。市場營銷專業為了適應電力行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增設電力市場營銷方向,通過開設電力市場營銷、電力供應與銷售管理、電力產業政策與市場監管和電力客戶服務管理等核心課程及實踐,培養既懂電又懂營銷的復合應用型成才,深受電網企業的歡迎,2010年第一次招生第一志愿率就達到了1∶10。

        三、形成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工商管理類各專業按照“雙面向”的人才培養定位實施專業改造與建設,經過多年的建設,目前工商管理類已形成一支實力較強、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立青年教師到水電企業掛職等實務訓練,高級職稱教師積極參與水電企業科研合作等機制,培養教師的實務工作經驗。如市場營銷專業全體專業教師利用暑期到宜昌供電公司頂崗掛職輪訓,物流專業教師到宜昌市港務局、交通物流發展局進行實務訓練,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教師深入到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和中國葛洲壩集團等大型水電企業進行培訓和項目咨詢等。目前,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師或曾經供職于企業,或在企業掛職過,或與水電企業合作開展過課題研究等,教師隊伍“雙師型”比例達到95%。

        四、探索了“雙向互動”的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新途徑

        “雙面向”的人才培養定位必然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人才培養方案雖突出了實踐教學環節,但在執行中想要落到實處,其保障機制就異常重要。經過多年的建設與改革,對實踐教學基地進行了優化,從戰略合作層面突出合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確職責,滿足工商管理類實踐教學的需要。走出去方式:與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宜港集團集裝箱碼頭有限責任公司、長江三峽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云南云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水電企業建立產學研基地30余個,為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提供了有力支撐。請進來方式:聘請了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董事長、三峽財務公司總經理、中國葛洲壩集團副總經理、湖北清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國家電網公司宜昌超高壓局黨委書記、湖北省電力公司人力資源部主任、云南云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等多人為工商管理類兼職教授(教師),不定期為本科生開辦學術講座、授課、畢業論文以及實踐教學環節的指導等。

        五、建立了“四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

        人才培養與就業創業有機結合:工商管理類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以及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等設置均以“行業+區域”為主導,依托S大學服務水電、服務地方經濟的優勢,加深水電企業與學校、學生之間的溝通、廣泛了解,縮短用人單位與學校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能更好地就業與創業。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有機結合:面向水電行業和區域培養“高素質、強能力、應用型”人才,擁有扎實、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為以后的職業拓展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的同時,還必須擁有過硬的實踐技能,到企業后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在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以及教學執行中一貫堅持專業理論與專業實踐齊頭并進,相互補充、有機結合。校內實驗室與校外實踐基地建設有機結合:校內實驗室注重模擬企業運營環境進行企業招聘、財務預算核算、物流配送、酒店管理、景區導游實務等技能訓練;校外實踐基地注重崗位技能的訓練、職業素養的熏陶。在實踐教學內容上,校外基地與學校實驗室明確分工,能夠在校外基地解決的問題,就不帶到校內實驗室,同理,能在校內實驗室解決的問題也不帶到校外實踐基地。校內專任教師與校外兼職教授(教師)有機結合:實行校內教師不定期到水電行業和區域內大中型企業進行掛職實務訓練,提升專任教師的實踐技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校外兼職教授(教師)不定期到校內主講或合講部分課程或開展學術講座,對到企業頂崗實習或實踐的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指導等;校內教師到實踐教學基地企業進行企業內訓,提供管理咨詢等,校外兼職教授(教師)到校內對專任教師開展專業技能指導,相互合作,實現雙贏。

        六、“雙面向”人才培養取得的成效

        1.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穩步提升。近幾年,工商管理類四級英語一次通過率穩步提高:2009年、2010年2011年四級英語一次通過率分別達到85%、86%、88%,在S大學名列前茅。本科學生畢業論文均能結合指導教師科研課題和實習或工作單位選題,實證分析課題比例逐年上升,論文質量不斷提高;學生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系統梳理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訓練,產生一批高質量的學士學位論文:如企業集團財務控制權配置研究――以中國葛洲壩集團為例、湖北電力公司營銷策略研究、福記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薪酬管理分析、建設三峽航運物流中心的策略研究等近30余篇榮獲省學士學位優秀論文。學科競賽成果顯著,工商管理類學生獲全國“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銅獎5人次,省大學生挑戰杯賽金獎4人次等,銀獎10人次。工商管理類學生積極參加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獲省大學生科研成果三等獎3人次,發表科研論文14篇。

        2.學生就業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工商管理類畢業生就業率達90%以上,尤其面向水電行業和三峽區域大中型企業就業人數逐年上升;社會聲譽顯著提高,新生錄取分數線逐年上升,2014年工商管理類各專業將全部面向省內按一本招生。通過走訪用人單位以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評價意見的統計結果表明,用人單位對學生專業能力以及實踐技能的滿意度很高。

        3.建設成果得到社會廣泛認可。“雙面向”人才培養凝練的成果獲得各類獎勵,如《省屬綜合性大學跨門類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榮獲湖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S大學第四屆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基于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游人才培養改革與實踐》榮獲S大學第六屆教學成果獎特等獎;《面向水電行業的工商管理類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榮獲S大學第六屆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學分制下大類培養模式研究與教學管理實踐》榮獲S大學第四屆教育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一系列建設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對“雙面向”人才培養體系與模式的認可;另一方面,在教育界、用人單位涉及的行業中影響力也得到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吳巧慧,邢培正.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50.

        [2]孫素芹,顧永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架構與依據現代教育管理[J].現代教育管理,2012,(09):72-75.

        第9篇:云會計畢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雙語教學 雙語融合教學 會計專業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精通英語并熟悉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才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青睞,如何培養具備雙語能力的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成為高等會計教育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會計專業雙語融合教學的現實意義

        (一)滿足國家教育部對高校教學的要求

        教育部頒布的高教[2001]4號文件規定:按照“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要求,為適應經濟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戰,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雙語教學成為全國高校推進素質教育的新著陸點,雙語教學能否實施以及如何實施成了教育界的關注點。高校會計專業實施雙語教學將滿足國家教育部對高校教學的要求,同時也是我國高校會計教育方式的一種創新。

        (二)有利于培養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會計人才

        中國公司大量走出國門、走向國際市場,這些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應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需要一大批能夠理解與熟練運用國際會計準則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因此,提高我國會計專業人才在全球會計市場上的競爭力成為高等會計教育改革的一個熱點。高校會計專業實施雙語融合教學有利于我國高校培養具有全球意識、發展眼光、國際交往和國際競爭力的應用型、復合型國際會計專業人才。

        (三)促進我國高校會計教育國際化

        21世紀是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社會經濟發展對教育事業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的國際融合是大勢所趨。實施雙語融合教學的高校在教學內容中介紹國外最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科技成果,選用國際上最先進的教材,或者吸引外國專家、學者來高校講學。這些都既有利于專業課程體系的優化和課程內容的及時更新,又有利于促進高校會計學科與國際接軌,也有利于加快會計教育國際化的進程。

        (四)滿足我國會計國際化的需要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會計改革的重要任務是加速會計國際化進程,盡快實現我國會計與國際接軌,這對我國高校會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國際化進程中,要充分借鑒國際通行的做法,體現國際會計慣例,采用國際上先進的會計處理方法,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和效益,增強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高校會計學專業實施雙語融合教學有利于培養一大批具備一定雙語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級國際化會計專業人才,以滿足我國會計國際化的需要。

        二、會計專業雙語融合教學的實施

        (一)充分準備教學資料、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這需要教師在進行雙語融合教學前要合理評價授課水平與學生素質,明確雙語融合教學的基本條件與學生的可接受能力,并以此為基礎充分準備教學資料,指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些教學資料應該包括全英文的教材、教學大綱、授課專題摘要、練習題、輔助閱讀材料、自測題、小測試等,這些教學資料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實踐不斷地積累完善,并根據授課計劃進度及時提供給學生,指導學生適應雙語融合教學的節奏,進行積極有效的課前預習,使一些基礎的語言問題在課前得到解決,從而提高實際教學效果和效率。

        (二)詳細講解重點與難點、引導學生自我學習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盡量用英文授課,可在必要時以中文輔助解釋,主要根據課程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的理解程度適當加以調整。這要求雙語教師要提高英文表述水平,能夠詳細講解重點與難點,在掌控教學進度的前提下,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學過程的互動,引導學生自我學習。

        (三)恰當安排習題答疑、加強師生的溝通、交流

        在雙語融合教學中,很多學生反映看得懂、聽得懂,但仍不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為課堂時間有限,這些能力又不能僅依賴授課得到提高,問題長期積累下來,往往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教學的惡性循環。因此,要根據教學進度,靈活安排習題課和答疑課的時間。習題一定要保持英文形式,答疑也盡量以英文形式完成,避免某些學生對課堂教學不感興趣,只是等著習題答疑,降低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

        三、會計專業雙語融合教學方法和手段

        (一)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雙語融合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難以表述的理論或難度較大的課堂案例等采用動畫、聲音、視頻等形式來輔助講解,使教學內容直觀、趣味、多樣。而且,將多媒體課件發給學生,可以引導他們進行自主的學習。但要注意多媒體與板書并用,因為在教學中有些推理過程用板書邏輯更為清晰,也更能帶動學生逐步深入對理論的理解與掌握。同時,可以充分利用學校和校外的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平臺和工具。學生可以通過瀏覽各種專業網站,了解學科的最新動態,也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等與教師或學生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等。

        (二)有效實施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雙語融合教學中根據授課進度恰當實施案例教學等多種教學方法,可以促進學生對某一特定學科知識點的理解與應用,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指點、引導、啟發思維,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并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尤其會計學是一種方法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案例教學可以成為連接知識點與業務實踐的橋梁,使知識的傳遞更加主動、迅速、高效。這對雙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應當具有相當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運用知識,根據案例的背景資料和個案所處的環境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也可以通過小組作業、小組發言和討論,外出調研等多種方式,將課程學習與其學年論文甚至畢業論文結合起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中國會計國際化的進程,決定了會計雙語人才必將成為中國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人才素質的內涵要素。采用雙語融合教學法,改革傳統的會計專業教學,探索新的高效優質地培養出會計雙語人才的教育方法,是會計專業教育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孫云鵬.會計專業雙語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其發展路徑[J].財會通訊,2011,(05)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中文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三级视频 | 中文字幕精品制服丝袜 |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院 | 日韩欧美国产岛国精品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国产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