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ui設計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什么是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
(1)什么是GUI界面設計?所謂界面的概念,它存在于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流,存在于人與物信息交流的一切領域。廣義上講它的內涵要素極為寬泛,可將設計界面定義為設計中所面對、所分析的一切信息交互的總和,它反映著人與物之間的關系。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即人機交互圖形化用戶界面,準確來說就是屏幕產品的視覺體驗和互動操作部分,我們常見的有電腦操作平臺及軟件產品、移動手機操作平臺、數碼產品、車載系統產品、智能家電器等。本論文研究的是電腦操作平臺上的軟件產品。所以說GUI界面設計就是設計師發揮出自己的才能設計出人機相互交互的圖形視覺化和互動操作的屏幕。
(2)什么是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虛擬現實――顧名思義是指虛擬化的一個現實場景,但是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它呈現的功能卻是現實存在的。如何把握虛擬與現實的結合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虛擬現實交流平臺指的是在虛擬世界中與現實世界的相互交融。運用虛擬化的場景給人以現實的體驗,甚至實現其現實功能(在虛擬中體現現實實際)。如何實現這個功能,這就需要一個平臺,也就是需要一個人機交互界面,即虛擬與實際的結合:虛擬世界的視覺享受,精神愉悅,情感流露及與現實世界的功能性、簡易性、方便性、可操作性,完善豐富的有機結合。
2創建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的基本原則
(1)功能性原則。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GUI整體界面設計在人機交互平臺的功能性原則下保證交互界面的合理性和明確性。GUI設計需要設計師的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結合,在設計中增強理性因素,如界面的布局合理、邏輯思維清晰、導航流程簡易。“如何更容易了解,如何令人更加舒適?如何更為簡單的傳達?如何才能讓人感動?――這些才是衡量設計師的信息處理能力的尺度”。所以設計師要充分考慮各個元素在界面中給人以美的享受,給人一張親切的面孔,而不是冷漠的機器,所以在此功能性原則上需要技術與藝術相統一。
(2)藝術性原則。在當今社會豐富多樣化的年代,GUI界面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為了實現不同人群的需要,在功能合理性的基礎上更需要界面的審美性和藝術性。作為一名GUI設計師,要充分考慮設計審美的意識,使各個元素在界面中有機結合。提升人們對美的認識,愉悅人的心情,給人以美的視覺享受,從而更加促進人們對美的追求,提高社會審美意識,最終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推動社會的發展。
(3)動態化原則。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GUI設計動態化原則,GUI界面設計不僅不是二維平面靜止的狀態,而且需要有三維空間、四維時空或者五維時空速度,而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四維或五維空間。但是在人機交互中我們可以利用GUI界面設計虛擬這么一個不存在的世界。它可以穿透時空、速度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即具有二維的平面畫面、三維立體,而且還具有時間與空間的變換,情感與思維認識的演變等多維因素。因為“富有動感的物體往往十分引人注目。運動是釋放能量、活力四射的象征。我們經常對比考慮動與靜,動意味著行動,而靜意味著思考。實際上即使是靜,如果加以動感描繪也可以在一瞬間吸引人們的目光。但是靜的作品,與其說其目的在于瞬時的溝通,倒不如說是在穿越時間的對話。……靜的作品必須有動的要素,而動的作品中也必須有靜的要素。”從而實現技術與藝術在時空中的完美融合,這是GUI設計的終極目標。而實現這一終極目標進入這個世界只要我們輕輕點擊交互平臺。
(4)交互性(圖標運用、場景交換)原則。虛擬現實交流服務平臺GUI設計的交互性原則,主要指交互界面中圖標與場景的合理運用。“人們使用網絡的體驗往往是通過與某類服務組織的交互形成的”。界面設計中實現其功能主要依靠圖標的引導,使界面與界面之間相互跳轉,而圖標就是這類服務組織界面內容的高度概括,而且實現動態化的三維、四維甚至是五維空間就必須是圖標與場景的相互交互,圖標吸引人們去點擊進入界面。在點擊進入的過程中,場景畫面的運動轉換呈現出不同的內容,就是給人以運動中的虛擬化的時間觀念。這種依交互性而產生的虛擬化時空,使GUI設計具有極為豐富的趣味性。同時,界面的趣味性也表現在它不同部分的風格多樣化。
(5)風格多樣性原則。一套UI產品,它必須有統一的風格,這主要是品牌形象的確立(如騰訊整套界面的設計)。但GUI界面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不是簡單的固定的模板式設計,它具有多樣性,因為“一件設計產品是不是令人愉陜,是不是富有美感,不但與產品功能形式有關,而且與使用者和觀賞者有關,使用者和觀賞者的趣味和心理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從物品的設計本身的功能形式來說,也許是完美的,但未必受人喜歡。”所以在GUI界面設計中要考慮它的適用人群。
(6)協調性原則。GUI整體界面設計中要從整體系統的多維角度去思考設計的問題,需要功能、情感、美感與環境的協調統一。這四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不僅具有合理的操作流程,而且應具有清晰的視覺流程和視覺美感。1)GUI界面的功能和可操作性,沒有功能的UI產品是空洞的,不具有任何實際意義。2)任何一個產品或平面視覺傳達作品都不能脫離它的整體環境,在一個完整的UI產品中,它的圖標、界面、風格都是統一的,脫離這一整體環境任何元素它都是孤立的。3)GUI設計界面最直接的是首先給人以視覺體驗,這種視覺體驗存在著確定性與不確定性,它刺激人的情感,只有設計的作品抓住使用者的那種情感,才能有可能勾起使用者進一步體驗UI產品的功能。所以我們需要把各個部分的元素在功能的前提下整合為一體,再運用藝術的手法再把這一體熔于一爐,充分體現人性的追求。
關鍵詞:扁平化擬物化ios 交互設計UI
三年前,當windows phone開始扁平化時,面對的是世人嘲笑的眼光。兩年前,當安卓4.0開始扁平化時,世人只當是與蘋果區別的掙扎。一年前,扁平化通過iso7.0逆襲成功,成為如今交互設計主流。“扁平化”通過三年時間在我們生活中扎根,我們可以看到質感厚重,圖層樣式繁多的網站越來越少,反之各種輕質感、布局大膽、創意新穎的網站越來越多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那么將這一趨勢帶來的扁平化到底意味著什么,扁平化的設計理念又將會帶領交互設計帶往何方?
在交互設計中什么是扁平化設計
首先說說什么是扁平化設計。“扁平化設計”一詞所指的是拋棄多年來流行的漸變、陰影、高光等擬真視覺效果,從而打造出一種看上去更“平”的界面。扁平化設計正是通過這種放棄任何附加效果的方式,創建了一個完全不帶3D屬性的設計方案。在這里,沒有陰影效果、斜角、浮雕、漸變等其他方法來幫助元素產生相對于屏幕的凹凸效果。完全沒有任何效果的圖標和UI元素通過色塊的搭配也都是看起來非常鮮明。
交互工具的界面設計為什么會選擇扁平化設計?我們先來看看web UI的發展史,在互聯網制作的初期,由于技術的局限,網頁只是作為呈現信息的一個平臺而已,毫無設計可言,隨著科技的發展,CSS的廣泛運用、才開始有了網頁設計的概念,在這個階段已經有大量個人網站出現了'許多網頁使用Ps切圖制作個性的UI效果,擬物化設計登上UI設計舞臺。在javascript網頁特效以及Flash流行起來后,靜態的高光立體擬物效果已經滿足不了大家的視覺需求了,于是開始使用簡單的靜態交互(javascript或flash本地交互)來產生更仿真的效果,設計師想讓webUl更像是一件實物,可以帶來一種更為生動的感覺。希望能消除科技產品與生活的距離感,在無論是網頁,或是各種獲取資訊的軟件所提供的信息量相對較少的情況下,網頁更傾向于UI帶來的視覺沖擊,軟件的UI設計也更為大膽。
2005年后,web2.0的出現使得設計師更專注于內容呈現和交互,同時開始去掉了各種不必要的視覺效果。web2.0概念伴隨著幾何次方增長的信息而生,帶來了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復雜的交互,使webUI回歸了它應該做的,就是以更好的體驗呈現更大量的信息,讓內容展現自己的生命力,而不是靠UI設計喧賓奪主。
這使我們想到在說到扁平化的同時,我們必不可少的會說到另一種設計分格――擬物化(skeuomorphism),擬物化作為與扁平化設計極度相反的設計風格,從web UI誕生起就一直占領UI設計的主流。擬物化設計的特點是界面模擬真實物體的材質、質感、細節、光亮等;人機交互也擬物化,模擬現實中的交互方式。擬物設計會讓任何人都知道這個圖標是用來干什么的,同時這也是擬物化最大的好處,它能讓上至八十歲的老人,下至幾歲的孩童都能看懂IOS里面幾乎所有自帶應有的圖標。在ISO系統中各種按鈕的視覺質感和點開之后的交互效果,有力的與現實所結合,養成用戶對這類應用有統一認知和使用習慣。讓用戶在使用此類應有的同時感受到來自應有本身的人性化體貼。但是擬物化本身同時也是個約束,它限制功能本身的設計。在電子設計領域使用擬物原理直接導致了在蘋果控制面板中的模擬時鐘比電子時鐘更難讀,點擊計算器的按鍵要比用鍵盤輸入花費更多的時間。堅持使用擬物設計產生了不少的問題:由于一直使用與電子形式無關的設計標準,擬物化設計限制了創造力和功能性。將擬物化元素與少維的元素相融合時,擬物元素看起來有些不一致,而且這些模仿并沒多少邏輯。比如,蘋果的找朋友應用就有一個看起來像縫合皮革的背景。但該元素與現實世界沒有任何關聯。擬物化元素以無功能的裝飾占用了寶貴的屏幕空間和載入時間,當與其他無擬物效果的元素組合時,擬物元素看起來有問題,這樣就限制了整體設計和其他的元素的效果。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UI設計,也開始像當初webUI一樣,回歸內容的本質,開始走上由繁至簡的道路。
扁平化設計成為交互設計主流風格的幾大原因
扁平化對于互聯網巨頭直接意味這兩個詞:快速,突出。
快速高效是扁平化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基因,時間就是金錢,如何在信息更新如此之快的互聯網即時的跟上它的腳步呢-那就是快速, 快速同時也意味著更低成本的運作,采用扁平化設計,可以再最短的時間內更新所需的頁面,只需要給制作提供相應的色值就行,大大的節省了項目時間,也方便下次再更新。這也是很多互聯網巨頭們為什么選擇扁平化設計的原因之一。
信息突出,是在信息大爆炸時代,網站取勝的關鍵,扁平化設計通過顏色的對比,大小不同的字號,讓重要的信息放在首要位置,不重要的元素弱化,除了幾個主要的動作按鈕當中使用了輕微的斜面效果以外,其他界面元素全部采用扁平風格,這樣的設計讓訪問者可以很容易的將注意力聚焦在品和信息上,而不會被網站界面上的視覺元素所干擾。從而突出核心信息和操作。這些都增強了網站的易讀性和可讀性。
對于用戶,扁平化則是簡潔明了的,簡潔的東西總是讓人喜愛的,在一個設計簡潔邏輯清晰的網站你能很快找到自己所要的東西,從而提高用戶體驗。
目前大多數對于界面風格扁平化的討論,主要在于界面與圖標中材質、陰影、立體感的消失等等。實際上對于界面設計來說,正如人們對于視覺感官的新鮮需求和疲勞度是與生俱來的,各種視覺風格的流行和更迭―直在持續進行著。然而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界面設計的風格都處在循序漸進的改變,“扁平化”的設計卻是在短短十幾個月的時間內迅速流行起來。從本質上看,這不僅僅是一種視覺風格的改變,而是一種設計語言和思維方式的演化。
對于打造交互設計中扁平化設計風格的幾點建議
形式遵循功能,少點再少點
一些偉大的設計中所運用的“形式跟隨功能(form followfunction)”和“少即是多(1ess is more)”的理念依然是我們今天還在談論和學習的。簡單的說,在用戶界面設計,常常去掉真正將界面帶入生活的那些東西。在扁平化設計的世界中設計師必須專注于產品的本質,它是用來干嘛的,而不是它們要看起來像什么。
細節永遠是追求的方向
設計中所謂細節決定成敗,有時候一點點行距一點點色值的不相同也會對整體視覺效果照成很大的影響,細節的調整是很有必要的。字體作為扁平化設計中的重要元素。你可以使用字體幫你創建你期望的風格和基調并且使界面更加簡潔。
色彩一定要酷點再酷點
由于少了些質感,所以顏色也變得尤為重要了,運用搭配合理的顏色能起到決定作用。設計界面的基礎之一是定義調色板。扁平化界面設計所采用的色彩的模式與其他調色板相比傾向于更加醒目和更加明亮。當你選擇好調色板后,確保給主要交互動作指定色彩:比如“提交”、“發送”、“更多”等按鈕都應當是同一個色彩。理想情況下鮮明的色彩與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你的徽標或者商標采用主色的話,那么它應當是主要控制所使用的哪個色彩。不要自始至終過分的使用它,否則你將冒著在用戶眼里這個色彩不太重要的風險。
在扁平化設計里色彩的選擇尤其重要,因為當你使用扁平化按鈕的時候,色彩將是幫助用戶識別彼此的主要手段之一。
最關鍵的是創新
優秀的設計是創新。我個人比較喜歡蘋果首席設計Jony Ive的方法:先打破以前的框架。比如說設計一個飯盒,那他先要把“盒”這個概念抹去,不要被這個“盒”所困住思維,只想這個器皿最佳的使用方式和設計形式。比如時間,不只是想到鐘表,還可以想想有沒有其他更好方式來呈現。
結論
目前大多數對于界面風格扁平化的討論,主要在于其藝術表現形式的變化。實際上對于界面設計來說,人們對于各種視覺風格追求―直在持續進行著。然而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界面設計的風格都處在循序漸進的改變。“扁平化”的設計卻是在短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從本質上看,這不僅僅是一種視覺風格的改變,而是一種設計語言和思維方式的演化。扁平化設計風格最大的優勢就是它可以更加簡單直接的將信息和事物的工作方式展示出來,減少認知障礙的產生,這不僅是設計視覺風格的突破,更是功能性在交互設計風格中的重要體現。
如今各種不同尺寸和配置的產品出現,填補了不同級別間的空缺,同時要求更高的界面適應性,這些都要求我們將界面設計回歸到如何理解功能內容和應用本身,但是否“扁平”并不應當成為交互界面的評價標準,良好的交互易用性、理解識別度、情感傳達、操作反饋、圖形隱喻、視覺舒適度、動態表現和音效設計等等方面,才能構成一個優秀的交互設計產品。
參考文獻
[1]范圣璽行為與認知的設計設計的人性化[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3-1
[2][美]維克多?帕帕奈克(VictorPapanek)著,周博譯為真實的世界設計[M].中信出版社.2013-1-1
[3][英]科制白恩著李松峰,秦緒文譯簡約至上:交互式設計四策略[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01-01
[美]加瑞特著范曉燕譯用戶體驗要素: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設計[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07-01
[5][美]Jeff Johnson著 張一寧譯認知與設計:理解UI設計準則[M].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09-01
【Abstract】B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valve body, paper analyzes the statics and fluid mechanics of the improved valve body by using Solidworks simulation and Flow simulation software, we found that the improved valve body is not only has the excellent structure, but also the pressure on the pump body of the pump bod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reduced, so tha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ump head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The Solidworks is one of the designing softwares by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commonly used, by using Solidworks simulation and Flow simulation softwares, designer can design, analysis and modify at the same time during designing,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關鍵詞】柱塞泵;凡爾體;泵頭體
【Keywords】piston pump; valve body; pump head
【中圖分類號】TE2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17)04-0141-03
1 引言
液力端是柱塞泵重要組成部件,它的狀態直接影響到整個泵的工作狀態。液力端的主要部件為泵頭體、柱塞與泵閥等零部件。而在液力端中,泵閥是實現泵功能的關鍵部件,它的工作條件嚴酷,易磨損,為易損件,須經常更換。由于泵閥工作環境惡劣,要承受排出高壓、高循環、介質沖蝕、與閥座的沖擊等工況,其平均壽命為柱塞泵部件壽命最短的[1]。實際在油田壓裂作業時,每次作業完成后全部的泵閥幾乎都需要更換,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對泵閥進行結構改進是非常有必要的。
泵閥主要由凡爾體、彈簧、導向機構等零部件組成,在泵閥中以凡爾體的結構最為復雜。論文通過對國內某型號的三缸柱塞泵的凡爾體進行結構性改進,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對改進前后的凡爾體進行靜力學分析,證明了改進后的凡爾體結構比較優異;利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對其進行流體動力學分析,證明改進后的凡爾體對泵頭體也是有好處的。
2 凡爾體的有限元分析
2.1 凡爾體的結構及改進
凡爾體由于工作狀況惡劣,外錐配合面上的接觸應力較大,為了提高其接觸疲勞強度和耐磨性,一般采用20Cr、20CrMo、20CrMnTi等滲碳鋼。其本身結構也比較復雜,尤其是四個爪比較難以加工,其改進前的結構如圖1所示。為了減少泵閥的開啟阻力,提高泵的吸排性能,減少泵閥的整體質量,筆者從改變凡爾體結構入手,以減輕重量和保持結構強度為目標,經過優化設計后,將原凡爾體四爪改為了三爪結構,相應的原凡爾體的凹槽部分也減少了2mm。其改進后的結構如圖2所示。
2.2 凡爾體的材料及力學性能
論文凡爾體采用的材料為20CrNiMoA,其主要力學性能為:屈服強度為750MPa、抗拉強度為980MPa、彈性模量為2.12GPa、泊松比為0.28。
2.3 對凡爾體進行有限元分析
柱塞泵的吸入閥與排出閥的結構基本相同,論文研究的凡爾體是排出閥的凡爾體,主要研究以下情況的受力分析:
當凡爾體與凡爾座接觸時,整個上表面受到介質的壓力,邊界條件設置為凡爾體與凡爾座接觸面的六個自由度,由于墊圈部位也受到壓力作用,因此約束墊圈槽處的六個自由度。網格劃分采用自動劃分,共生成41912個單元。其在工作時,上表面會受到介質的壓力。改進前的凡爾體網格劃分與邊界條件設置、載荷加載的情況如圖3所示;改進后的凡爾體網格劃分與邊界條件設置、載荷加載的情況如圖4所示。
對比凡爾體改進前后的形變圖(圖5和圖6)可知:未改進的凡爾體最大形變為0.0151mm,而改進后的凡爾體最大形變為0.0154mm。可以知道,將凡爾體的四爪結構變為三爪結構不會使凡爾體產生較大變形。
對比凡爾體改進前后的應力圖(圖7和圖8)可知:改進前凡爾體受到的最大應力約為357MPa;改進后的凡爾體受到的最大應力約為369MPa;同樣可以知道,將凡爾體的四爪結構變為三爪結構不會影響凡爾體的載荷性能。
3 對凡爾體進行流體力學分析
我們知道液體的壓力不僅和管道情況有關,還和管道內的零件有很大的關系。改變后的凡爾體對泵頭體造成何種影響,也是我們在設計中必須考慮到的因素。論文采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對改進前后的凡爾體進行泵頭體內流程進行仿真分析。
3.1 數學模型
論文在模擬條件下,泵頭w內呈湍流流動。整個過程可以用連續性方程、雷諾平均N-S方程、湍動能k以及湍動能耗散率ε的輸送方程來描述。
連續方程:
雷諾平均N-S方程:
標準K-ε模型:
湍動能k輸運方程:
湍動能耗散率ε輸運方程:
其中,ui為i點速度,u′為i點脈動速度;p為分子粘度;vT為湍湍渦粘度。系數均采用軟件推薦值[2]。
3.2 物理模型
論文的各零件是采用CAXA實體設計軟件進行的建模,進行裝配后得到柱塞泵的三維實體結構圖,如圖9所示。(分析時通過中性文件導入到solidworks中,為了減少計算量,將外觀方面的建模進行了適當的刪減)。
3.3 液力端流體仿真分析
論文采用solidworks flow simulation 對泵頭體進行分析,由于只改進了凡爾體,因此對除泵頭體和凡爾體以外的零件都進行了可行性的省略。根據柱塞泵的運行特點,論文研究的情況為當其中一個排出閥完全關閉時(圖10最右端處,為了減少計算量,圖11均將此處凡爾體省略),另兩個排出閥打開時的情形。
設液力端中流動的介質為泥漿,定義為單向流。運行后,通過對比凡爾體改進前后的液體相對壓力可以知道(圖10和圖11),未改進前的液體相對壓力最高為57MPa,改進后的液體相對壓力為56.9MPa。改進凡爾體的不僅沒有增加液體對泵頭體的壓力,反而減少了對泵頭體的壓力。
4 結論
從對凡爾體的靜力學分析和流體力學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①通過改變和簡化凡爾體的結構,進而減輕凡爾體的質量,(未改進前的重量為2.194kg,改進后的重量為2.159kg),不會對凡爾體的載荷性能產生明顯影響,將四爪變成三爪和減少墊圈凹槽部位尺寸是可行的。
②從凡爾體的靜力學分析可以看出,凡爾體所受應力離許用應力還有較大距離,因此還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改進;當然考慮到油田作業的工況比較惡劣,留較大的余地也是有必要的。
③通過對泵頭體和凡爾體的流體力學分析可以得出,改進后的凡爾體對泵頭體的內部受力也是有好處的。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花紋;模糊數學矩陣;數學規劃;三維建模;蒙特卡羅算法
中圖分類號O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20-0164-03
0 引言
本文根據車輛情況、路面情況以及使用需求的不同,首先在對汽車輪胎花紋形式固定,忽略天氣等外界因素,對專業的參數信息進行檢索收集。其次以物理知識為基礎利用變量控制法和修正系數的思想求得各性能的近似表達公式,用模糊數學的思想建立各種性能指標的權值聯系,然后將各性能構建為統一的性能指標,并以此作為規劃模型的目標函數。在求解時,為避免各相關性能量綱之間的誤差以及減少非花紋結構對性能的影響,引進性能量綱系數并定義為1,性能參數的大小即為各性能的絕對大小。由于車輛、路面情況參數較為客觀,將其計入目標函數,而使用需求柔性較大,故把它歸入規劃模型的限制條件中。從而建立輪胎花紋的設計模型。然后我們用以普通轎車為例對模型進行求解驗證,利用蒙特卡羅算法對模型的最優解進行計算,并用SOLIDWORKS軟件進行參數化三維建模,結果表明:
對于過程中設計的計算公式與算法的誤差研究,我們對模糊矩陣評價法得到的權重,我們將用模糊序列法得到相同的結論,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權重是可信的,對于性能參數的數值與相關論文研究中的定性描述做了對應,基本契合,但是性能的絕對量是本文模型的最大問題,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應實際情況。
2 模型建立
本文主要研究普通輪胎花紋形式下的設計要素對汽車性能的影響,以花紋溝的深度、寬度、角度及密集度等要素為規劃模型的決策變量,花紋的總體性能參數為目標函數,以工藝設計限制以及使用需求為約束條件,從而建立數學規劃模型,并用Solidworks軟件進行三維建模。
本模型的大體的架構如同計算機程序般,設置模型的輸入端、主體程序、輸出端三部分,在輸入端,我們考慮到將車輛的情況和路面的情況參數化,其值剛度大主觀性小,我們將其建立在目標函數主體,而使用需求參數化,其值剛度小主觀性大,故將此建立在規劃模型的約束條件部分,為減少模型誤差對結果帶來的巨大影響,我們對設計要素進行工藝技術限制。我們將花紋的設計要素作為決策變量,并將規劃模型的最優解作為模型的輸出端,而規劃模型即是主題的程序,程序化模型架構讓花紋設計更加清晰方便,模型的輸出端后我們與建立了程序與應用軟件Solidworks的連接,依據結果進行輪胎花紋的三維建模,從而建立花紋設計優化的全過程。
3 模糊數學的權比模型構建
3.1 模糊矩陣評價法計算花紋性能比重
現在用模糊矩陣評價法評估輪胎花紋對汽車輪胎各個性能的影響程度。
輪胎的花紋主要影響汽車牽引性能、防側滑性能、耐磨性能和排水性能。花紋的影響汽車性能集為U={牽引性能、防側滑性能、耐磨性能、排水性能},依次對應可記為U=(u1,u2,u3,u4)。
現在來確定兩兩影響程度的比較fuj(ui)。由前面的評價方法可知輪胎花紋對汽車牽引性能、防側滑性能、耐磨性能、排水性能影響程度,我們記為:
由此可知,花紋對輪胎各個性能的影響程度可以近似計算得到,牽引性能a0=64.3%、防側滑性能a1=20.9%、耐磨性能a2=9.6%、排水性能a3=5.2%。所占比的餅狀圖如下。
4 約束條件確定
4.1 目標函數花紋總體性能的確定
Max f=Pj×a0+Rj×a1+Rj×a2+Wj×a3
4.2 使用需求
噪聲需求
噪聲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與溝深有關,研究表明當溝深在一定的范圍內噪音較小,并且其值大小能反應噪聲減小的效果,故可用其值來近似描述用戶在噪聲方面的需求。
舒適需求
汽車的舒適度主要體現在汽車的防側滑性能,其值的大小能說明輪胎花紋對舒適性的需求。
4.3 技術限制
5.2最優化求解
普通轎車輪胎花紋設計規劃模型:
決策變量:花紋溝深度a,花紋溝寬度b、橫花紋與水平夾角θ、橫向花紋塊面積占行駛面積的比c、縱向花紋花紋塊面積占形式面積的比d
6 模型評價
6.1 優點
1)本文所用模型通過對輪胎的牽引力性能、防滑性能、耐磨性能、排水性能四個性能進行分析研究,較為全面和具有代表性;
2)采用修正系數的思想,將四個性能的標準定義為一個理想最大值的修正值,可以避免其值的多因素研究,為研究帶來便利,但是又不失其正確性;
3)本文將復雜的輪胎花紋進行抽象簡化,突出主要的影響要素,利用簡單的力學和幾何學數量關系,從而減少研究的無用功;
4)本文采用模糊數學分析的方法,將本來影響因素眾多的幾種性能指標,建立較為明確的比重關系,將原本獨立的量構建成一個較為成熟的變量來描述輪胎整體的特性,并通過公路對性能的需求參數建立個種類輪胎和各類公路間的契合度,從而得出輪胎適用范圍的結論。
6.2 缺點
1)性能參數的計算不是太具體的絕對值,而僅僅是利用1的相對修正;
2)模糊數學方法得出的比重有一定的主觀性,不能較客觀的反應真正地問題。
參考文獻
[1]文學紅.輪胎花紋反求與數字化設計研究,廣州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05,5.
[2]楊忠敏.輪胎胎面花紋及其特點,現代橡膠技術,2013,39:3-4.
[3]彭旭東.輪胎磨損的影響因素.中國知網.第50卷2003.
[4]張彥輝,等,潮濕路面上胎面花紋對輪胎附著性能的影響,農業工程學報,2007,236.
[5]俞淇.子午線輪胎結構設計與制造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1.
[6]申屠流芳.水稻直播機放淪陷輪胎的設計.農機化研究,2009,9(9):91-93.
[7]江蘇工學院,農業機械學[M],北京,中國農業機械出版社,1981.
[8]劉志強.輪胎安全性能影響因素的分析、評價與建模.汕頭碩士論文,2003,6.
[9]彭旭東.表面粗糙度對冰路面上滑動輪胎摩擦牽引力影響的研究,汽車工程,2000,22(4):240-243.
[10]趙文杰.輪胎花紋變形特性數值模擬分析,西華大學碩士論文,2012(5).
[11]王野平.論輪胎的磨損,汽車技術,1999(6):19-22.
[12]魯軍.基于自定義特征的輪胎花紋參數化設計的研究,碩士論文,2013(4).
圖片來源:網絡
百度的問題不僅僅在于演講。7月8日上午,網易旗下產品有道人工翻譯指責百度公開抄襲其UI設計。
有道人工翻譯通過微博發聲明稱,百度人工翻譯涉嫌抄襲并要求其公開致歉。聲明中列舉了百度人工翻譯抄襲的證據,有道認為,7月6日上線的百度人工翻譯在界面設計、服務流程和頁面文案等多處大量剽竊有道人工翻譯,部分頁面相似度高達95%。有道人工翻譯要求百度立即下線所有抄襲頁面,公開向有其致歉。
登陸百度翻譯頁面可以看到,“人工翻譯”是百度翻譯是2016年7月6日新上線的項目,右上角標注了“新”字。對比,有道人工翻譯是2011年12月28日上線的,已經運營了四年時間。
圖片來源:百度人工翻譯官網截圖
據有道人工翻譯市場部介紹,由于這是百度近期新上線的產品,有道人工翻譯非常關注,本希望可以看到百度在人工翻譯上有什么創新,結果在很多文案細節上都非常一致。因此立即發文質疑百度人工翻譯的抄襲行為。
有道官方列舉的主要抄襲事實和截圖如下(有道供圖):
一、
有道人工翻譯在2011年上線【快速翻譯】和【文檔翻譯】兩種服務,并于2015年首次推出【7*24小時】的服務理念,而7月6日上線的百度人工翻譯不僅只字未改,完全照搬了有道兩檔服務類型和7*24小時的服務理念。
在首頁的視覺設計和排版上,百度也和有道人工翻譯“保持一致”,均為上部主視覺,下部兩個功能區左右排列。
二、
有道認為,百度人工翻譯的“快速翻譯”和“文檔翻譯”等多項服務完全照搬了有道人工翻譯,包括服務流程、界面設計和頁面文案;甚至連有道人工翻譯在翻譯輸入框中對用戶的提示文案都照抄不誤。
有道人工翻譯的服務流程包括:提交文檔、支付訂單、立即翻譯、翻譯完成和評價質量,百度的流程僅對非重要的字眼略作修改,改成:提交訂單、支付訂單、譯員翻譯、返回譯文和質量評價。
有道人工翻譯在翻譯內容窗口中提示用戶提交翻譯內容的文案為:“請勿在此提交起名、古文、詩歌、菜單等創意型翻譯,以上類型,請提交文檔或咨詢客服。論文、技術文檔等專業性較強內容建議提交文檔翻譯。”
而百度的文案幾乎完全化用有道人工翻譯的文案,改為:“請勿在此提交:起名、古文、詩歌、菜單等創意性文本,及論文、證件、簡歷等專業性文本,以上類型請提交文檔翻譯。中文3000字以內,英文1500詞以內。”
三、
有道認為,百度人工翻譯在產品細節上也有挪用現象。例如,有道人工翻譯網站頁面升級前,原有一個“確保卓越翻譯質量的六個技巧”的提示,后改為更加簡明的“下單須知”,而百度人工翻譯則在有道人工翻譯原頁面基礎上稍加修改,變成“獲得高質量快速翻譯的技巧”。
而在該文案具體的描述中,百度人工翻譯也有多處抄襲:例如,在第二條技巧中,有道人工翻譯的文案是:“告訴譯員譯文用于何處:您需要的翻譯的風格如何?詞匯需要固定譯法嗎?語法有特定的要求嗎?這些也可以填寫在備注區。”而百度人工翻譯的文案則是:“告訴譯員譯文用于何處?您需要的翻譯的風格如何?語法有特定的要求嗎?特殊詞匯需要固定譯法可以提供給我們,這些都可以填寫在備注區。”
四、
在詳細的產品報價頁面,百度人工翻譯也有抄襲,具體包括快速翻譯、文檔翻譯、非英語語種文檔翻譯、證件翻譯在內的多個報價單的分類(質量等級、中譯英、英譯中、文檔用途、譯員配置、處理流程、售后服務)、描述文案等都高達95%相似度。
比如,有道在專業級譯文的文檔用途標明“適用于專業領域、重要場合,對專業性及譯者極高要求”,百度人工翻譯保留了前半句,改為“適用于專業領域、重要場合使用的內容”。
【關鍵詞】數據庫;遠程自主實驗;SQL Server;Web技術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3―0132―03
引言
數據庫課程是計算機及信息類相關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數據庫應用也是計算機應用的一個主要方向。在數據庫課程的教學環節中,實驗教學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良好的實驗教學效果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據庫系統分析設計能力、編程能力,從而為學生以后從事大型數據庫軟件的開發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實驗教學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整個課程的教學效果[1]。
傳統的數據庫實驗教學模式一般采用由教師布置實驗任務,學生在實驗室完成;對于部分較大的實驗,學生也可在課后完成,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給予成績評定。然而在實際的實驗教學中,由于存在實驗課時安排不足,學生在課外進行實驗又缺乏有效的指導,同時由于學生在學習能力及學習積極性各方面存在差異,教師無法進行有效地監控等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實驗教學效果[2,3]。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及廣泛使用,通過網絡學習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一個重要學習途徑。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構建基于Web的數據庫課程遠程自主實驗教學平臺。它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受時間、地點、實驗設備和師資條件等的限制,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創建一個遠程開放的自主實驗環境輔助實驗教學,提高數據庫課程實驗的教學質量,同時降低實驗室建設費用。
一 平臺設計方案
1 平臺設計思路
數據庫課程一般包括數據庫原理、設計及應用三個部分內容,其中原理是基礎,設計和應用是提高,它們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在教學安排上一般將它分為:數據庫系統原理和數據庫課程設計兩門課程。數據庫系統原理主要介紹基本原理,完成理論學習和部分設計任務,實驗教學內容主要是要求學生使用SQL語句完成數據庫的增、刪、改、查等各種基本操作。而數據庫課程設計主要完成系統的設計與應用任務,在數據庫課程設計中要求學生根據一個信息系統的需求,使用可視化的工具,如:PowerDesigner、ERWin等進行數據庫的設計,然后使用編程語言完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數據庫系統。通過它使學生全面地掌握數據庫系統的完整設計過程和方法。
數據庫課程一般在二年級開設,而此時學生對于計算機相關知識的掌握還不很充足,因此學習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一種相對簡單、比較容易上手的數據庫系統,目前主要使用微軟的SQL Server作為數據庫課程教學的基本工具。在較短的課時和實驗條件有限的情況下,一般都只能安排8-12學時的實驗,而這些時間對于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是遠遠不夠的。雖然學生可以在自己計算機上安裝數據庫系統完成一些簡單的實驗,但是由于缺乏教師指導和個人自主性的原因,往往達不到效果,因此需要一個自主學習的實驗平臺,幫助學生完成數據庫的課程實驗。數據庫遠程自主實驗平臺的設計目的就是為遠程學習者異地實驗學習、實驗指導提供支持,通過將“實驗管理”、“作業管理”、“資源共享”、“師生交流”等進行整合,解決了網絡環境下網上實驗與提交、問題討論與答疑、教學資源共享、實驗完成情況監控等一系列問題,從而提高數據庫課程實驗的教學質量。
基于Web的數據庫遠程自主實驗平臺的基本過程如下:
(1) 教師添加實驗。每個教師登陸系統后根據教學計劃,添加自己所教授班級的實驗內容和具體要求、該實驗的正確答案以及對該實驗的常見錯誤分析等。每個教師可以看到同一教學組其他老師已經提交的實驗;如果覺得實驗內容合適,可以將它作為自己所帶班級的實驗內容。
(2) 學生完成實驗。學生本機不需要安裝SQL Server數據庫,通過Web瀏覽器登陸系統后,就可以看到教師布置的需要完成的實驗要求,針對需要完成的每一個實驗利用平臺提供的基于Web的類似于SQL Server的查詢分析器(WebSQL)提交SQL語句,系統接收SQL語句并執行數據庫操作后將相應的結果(正確結果或錯誤信息)返回。學生在做實驗過程中可以看到教師對該實驗的分析以及常見的錯誤原因分析,同時也可以針對該實驗向教師提問。最后學生提交自己設計的SQL語句作為最后的實驗結果。
(3) 教師監控實驗和指導。系統記錄學生登陸系統的時間、離開系統的時間以及都做了哪些實驗。這樣教師便可以及時掌握和檢查學生的實驗完成情況,同時教師可以回答學生的問題,進行實驗指導。
2 平臺的主要功能結構框架
整個系統的總體結構框架如圖1所示。有四個權限:匿名用戶、學生、教師、管理員。
進入平臺就可以看到匿名用戶的相關功能,主要包括:擔任數據庫課程的相關教師基本信息介紹;課程介紹、課程大綱介紹;各種通知、實驗信息公告;教師的講課PPT下載;一些優秀的數據庫課程設計作品展示;數據庫最新的研究進展;數據庫課程題庫;常見問題瀏覽;此外還可以對實驗室的設備、軟件、開設課程等提出意見。
系統管理員模塊主要功能包括:維護本課程相關的教師信息;和刪除通知;和刪除各種資源;對常見問題的進行回答和刪除;數據信息備份;查看所有教師布置的實驗和作業;完成系統時間和一些系統編碼的設置。
教師模塊主要功能包括:
(1) 實驗管理。1)添加、修改、刪除實驗。2)布置實驗 (將某個實驗作為某個班級的一個實驗內容)。3)回答實驗疑問。對學生提出的實驗疑問做出回答,其他選擇相同實驗的學生都能看到回答的內容。4)實驗審閱管理。顯示自己所教授的班級;選中班級,可以查看班級的所有學生信息;選中某個學生,可以查看他的所有實驗完成情況、學生登陸系統進行實驗的日志信息,綜合實驗結果和日志信息對學生進行打分。
(2) 作業管理。功能類似于實驗管理,主要完成布置作業和檢查作業等功能。
(3) 學生信息管理。教師維護所教授班級的學生信息。
(4)信息。可以通知,如實驗時間、作業上交時間等,還可以其他資源信息,如:講義、最新技術文章、參考資料和題庫等。可以設定這些信息只能被某個班級訪問也可以設定信息全部公開。
學生模塊主要功能包括:
(1) 完成實驗。1)學生登陸系統后可以看到老師布置的所有實驗。選中某一個實驗,將會列出實驗標題、實驗內容、實驗類別等信息。學生在WebSQL界面上輸入SQL語句,執行后將會看到該SQL語句的執行結果。2)對某個具體實驗,可以查看老師給的正確答案、對該實驗的分析和常見的錯誤分析等。3)對實驗情況不了解的可以提出問題請老師回答。4)提交實驗報告。5)系統記錄學生登陸時間、離開時間、每次執行實驗情況。
(2) 作業管理。學生登陸系統后可以看到老師布置的作業,可以提交自己完成的作業,對作業不了解的還可以提出問題請老師回答。
(3) 課程答疑。可以提交問題,也可以查看老師對具體問題的回答。
(4) 查看和本班級有關的通知和通告。
(5) 查看和本班級有關的講義、參考資料和題庫。
二 平臺的主要實現技術
1 平臺軟件結構
平臺采用的是基于的三層結構。結構如圖2所示,分為UI層(界面層)、BLL層(業務邏輯層)、DAL層(數據庫訪問層)、Model層(模型層)和DB(數據庫)。
其中UI層中是一些用來與用戶交互的頁面,UI層接受用戶提交的數據,調用BLL層中類的方法進行處理,返回結果給用戶。BLL層的類用戶處理業務邏輯,涉及到數據方面的操作時調用DAL層中類的方法進行處理,結果返回給UI層。DAL層用于處理BLL層中類方法對數據庫操作的請求,訪問數據庫,將返回結果給BLL層。Model層提供一些用于存儲的數據類型,供UI層、BLL層、DAL層進行調用,貫穿在整個系統結構中。
2 平臺數據庫實現
為了防止學生在進行數據庫刪除、修改等操作實驗時影響整個平臺的運行,平臺建立一個主數據庫,用于保存平臺本身必須的數據庫表;為每一個學生建立一個個人數據庫(在建立學生信息的時候創建,在刪除學生信息的時候刪除),以后學生的所有數據庫操作都在該個人數據庫上進行。
平臺主數據庫共包括17張用戶表和10張視圖。他們主要是:
1)teacher表,存儲教師信息。2)majorClass表,存儲班級信息。3)student表,存儲學生信息。4)experiment表,存儲實驗的信息。包括標題、實驗類別、實驗內容、實驗答案、問題分析、常見問題、教師ID、創建時間等。5)disposeExperiment表,存儲布置實驗的信息。包括實驗ID、教師ID、班級ID、實驗時間、實驗地點、布置時間等。6)fininshedExperiment表,存儲學生完成實驗的信息。布置實驗ID、學生ID、實驗結果、實驗報告、實驗成績、實驗提交時間等。7)homework表,存儲作業信息。8)disposeHomework表,存儲布置作業的信息。9)fininshedHomework表,存儲學生完成作業的信息。10)information表,存儲通知信息。11)information_majorClass表,存儲通知與班級的關系。
三 結束語
基于Web的數據庫遠程自主實驗平臺使學生可以不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獨立完成實驗操作,同時使教師對學生實驗環節的監控與管理不再局限于課堂,能夠幫助教師收集和保存實驗教學過程中用到的實驗、作業、答疑等信息,方便教師布置和審閱實驗和作業,便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從而高質量地完成實驗教學工作。通過平臺上的各種消息、討論、資源下載等的及時更新,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基于Web的數據庫遠程自主實驗平臺本身就是一個數據庫系統,因此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平臺的維護工作,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的編程能力及系統開發能力逐步得到提高。這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獨立操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當然,基于Web的數據庫遠程自主實驗平臺還需要進一步地研究探索和實踐。作為真實實驗的重要補充,基于Web的數據庫遠程自主實驗平臺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推動數據庫課程實驗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基漓.基于網絡的數據庫課程實驗教學平臺[J].高教裝備,2006,(9):41-42
[2] 王文娟,徐建志,周光永,黃晶晶.大型數據庫遠程實驗教學系統設計與實現[J].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 2008,(4):29-32
[3] 張文東,夏偉偉. 高校分布式數據庫管理實驗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 2007, 28 (5):1211-1222.
Web-based Database Remote Self-Experiment Platform
LIU Wen-ju KE Yong-zhenSHI Zhen-quan WANG Wan-ru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Software ,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160, China)
關鍵詞:手機閱讀,J2ME,J2EE,移動流媒體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3G通信技術的蓬勃發展,無線網絡帶寬迅速增長,移動閱讀,尤其是手機閱讀已成為繼手機游戲、手機音樂之后最受手機用戶歡迎的應用之一。中國電信通過對其3G用戶使用的3G應用調查結果顯示,手機閱讀以50.7%的比例排名第二,僅次于手機游戲[1]。科技論文,手機閱讀。
目前移動通信中的手機閱讀業務絕大多數是靜態文字,很少有圖文并茂的有聲圖書(流媒體音頻+動漫彩圖+文字),根據國外成功的手機閱讀的運營經驗,手機閱讀不僅要求內容和題材上的創新,而且要重視用戶體驗[1]。“手機有聲圖書點播系統”的研發可以在內容和體驗上滿足客戶的需求,本系統實現一套可以在市場上推廣使用的基于移動互聯網絡的有聲圖書閱讀點播終端(可下載到手機、PDA上安裝并使用),可以通過互聯網或手機隨時下載或點播相關內容;系統的服務器端還配有一套音畫內容制作管理系統,可通過高效的內容加工工序完成內容的制作和管理。
1 “手機有聲圖書點播系統”的系統架構
“手機有聲圖書點播系統”是利用3G移動互聯網的網絡通道,開發的一套基于手機的有聲圖書互動點播系統,系統分為手機客戶端和內容推送服務器端。客戶端采用目前流行的JAVA語言基于J2ME平臺進行開發,適配于當前主流品牌的手機終端和3G終端。科技論文,手機閱讀。服務器端采用J2EE體系構建,包含用戶無線接入驗證服務器、資源內容服務器、流媒體點播服務器以及內容加工及數據監控工作組,提供安全的用戶注冊和管理服務,流媒體服務系統、并結合用戶點播行為的數據監控及分析系統人性化處理用戶請求,服務器端配有一套音畫內容制作管理系統,可通過高效的內容加工工序完成內容的制作和管理。
系統物理結構拓撲圖(如圖1所示)及音畫內容制作管理系統(如圖2所示)如下:
圖1 系統物理結構拓撲圖
圖2 音畫內容制作管理系統
1.1系統結構設計和數據庫設計
系統服務器端采用J2EE開發技術,為了增強系統的可擴展性、可移植性以及維護數據的方便性,運用Hibernate對象-關系型映射框架,它對JDBC進行了輕量級的對象封裝,使得程序員可以使用面向對象編程思想來操作關系數據庫[2]。利用Hibernate的對象持久化服務,可以有效地進行數據庫到業務對象的 O/ R 映射,滿足不同系統中的對象持久化要求 [3]。
系統的數據庫設計采用可以支持存貯過程和多媒體數據庫優化的ORACAL數據庫,并將以面向對象的數據庫設計引入開發過程,使得最終的文本、語音、圖形多媒體內容對象可以進行封裝和整合。科技論文,手機閱讀。
1.2流媒體系統
為了滿足移動用戶對音視頻服務的需求,本系統設計了移動流媒體系統。科技論文,手機閱讀。科技論文,手機閱讀。該系統采用MP3(MPEG Layer-3)格式壓縮音頻文件,并將壓縮文件以MP3文件格式存放于服務器。無線流媒體服務器的功能包括會話建立、管理和傳輸媒體, 在實現中可以按功能分為會話層和傳輸層。系統通過RTSP協議控制流媒體播放,SDP協議描述流媒體會話,RTP/RTCP協議傳輸和控制MP3流媒體數據,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流媒體傳輸與終端回放[4]。
1.3內容加工和生成系統
系統具有一個完備的數據資源庫,并具備將文本、音頻、圖形數據有效地進行加工和整合,考慮到摘要能夠熟練的使用PC瀏覽器就可以快速的實現內容加工工作,系統采用模塊化設計,方便今后增值功能的增加和修改。
1.4用戶點播行為的數據監控和分析系統
為提高系統的使用特性,增加不同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功能優化,系統在服務器端專門記錄并保存用戶的點播日志和使用習慣,方便內容制作和優化人員隨時根據用戶的喜好加工新的內容和進行定制化內容的推薦,為用戶的使用和點播創造更人性化的體驗效果。
1.5手機客戶端
手機客戶端基于J2ME平臺開發,在開發中主要解決WEB客戶端類型的交互式UI開發、與服務器雙向傳輸通信的優化、音頻客戶端播放器的定義、圖形與語音數據的同步、用戶點播的請求和開關設置等多項重要功能,并實現系統記憶書簽、用戶注冊、用戶交互等關鍵功能。本系統客戶端開發程序采用Eclipse集成開發環境,開發平臺需安裝Java SDK 及 Sun Java Wireless Toolkit。
2 系統研發中的關鍵技術
2.1自適應集成應用開發框架
由于不同移動終端設備的硬件差異造成在其上開發嵌入式應用軟件的多重困難,因此本系統的開發首先是形成一個完整的、能更好適應2.5G及3G無線網絡通信標準的集成應用開發環境,它為快速開發相應設備的嵌入式應用軟件提供了一個框架,并使開發出的產品具備流暢的終端程序運行、快速穩定的無線網絡數據傳輸、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安全實時的數據制作和監控功能。
自適應集成應用開發框架(如圖3所示)由兩個關鍵部分組成,一個是服務器端開發模塊化代碼庫,一個是終端設備(手機)開發模塊化代碼庫。
圖3 自適應集成應用開發框架
2.2無線網絡數據傳輸引擎
由于無線互聯環境情況復雜,2.5/3G/WIFI等多種制式并存,因此考慮到系統將基于不同運營商,不同標準的移動傳輸標準,并可能面對不同的地理位置和使用環境,因此,必須同步開發一套完整的傳輸優化引擎,以便應對網絡環境變化帶來的系統聯網問題。
系統將使用基于網絡TCP/IP長聯接協議,以GPRS為傳輸載體,保證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可靠性。采用SOCKET通訊,根據不同的應用,可在其上直接自定義網絡協議,并對收發數據的網絡接口程序進行優化,提高了數據的傳輸速度。數據在發送前,進行隨機加密,在接收后,再進行相應的解密,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科技論文,手機閱讀。
圖4 無線網絡數據傳輸引擎結構詳圖
2.3資源管理系統與數據監控系統
本系統的應用、維護和市場化推廣的成敗還有賴于系統內容的制作和加工,因此針對專項內容(如兒童成語故事)的編輯和加工也需要一個完善的制作和資源管理系統,也就是系統后臺內容的制作和用戶點播數據的監控分析。本系統后臺內容制作和用戶使用數據監控由一個完整的系統統一完成,以B/S結構應用模式提交制作數據,供應用程序的服務器端調用。
資源管理系統主要提供數字內容的加工、處理、打包和整合,將各種內容統一接入,并提供在線的協同數字排版的功能,將文字、音頻、圖像等內容綜合打包,形成可以被系統管理和點播的源節目庫。
數據監控系統主要完成對用戶點播行為的記錄、統計和分析,為內容加工與用戶需求建立一個正向的反饋分析基礎,使得內容制作人員對系統的穩定運行、用戶的喜好需求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和改善策略。
3 結束語
系統的主要應用方向在有聲圖書的內容制作、管理和無線互聯網內容點播領域,系統首先以青少年及兒童群體的“成語故事”音頻數字化為基礎,配合動漫圖文加工,利用手機無線互聯網進行內容傳播和擴散。系統包含一個完整安全的用戶注冊和管理系統,并利用該平臺進行文化傳播,進而在手機閱讀、動漫娛樂領域開辟一條新路,其社會價值和商業媒體價值也必將隨此獲得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白曉晴.手機閱讀市場前景探析與發展建議[J]. 中外企業家,2009(22): 46-47
[2]虞明雷,姜媛媛.基于GPRS的無線數據傳輸系統[J]. 機電工程,2007,24(5):34-36,59
[3]方巍,孫涌,崔志明.J2EE數據持久層的應用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 2007,17(2): 68-71
[4]李鋅,尹寶才,蘇海斌,楊猛.無線流媒體服務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 北 京 工 業 大 學 學 報,2006,32(5):424-430
[5]楊波.流媒體系統的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北京郵電大學:北京2006
【關鍵詞】手機界面 界面設計 交互 產品設計
一、前言
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手機的功能日益強大,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用品。而喬布斯帶領的蘋果公司引發的手機革命,使得以諾基亞、摩托羅拉占主導的手機市場重新洗牌,開啟了智能手機大屏觸控操作方式的全新時代,為人們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移動信息體驗,在全球也掀起了一場蘋果手機的熱潮。手機市場的巨變是科技的發展與市場的需求,手機領域創新性的消除按鍵操作,引入觸摸屏的設計,使手機界面設計的重要性顯得尤為突出,界面設計隨之蓬勃發展。
二、界面設計
界面設計在國外盛行較早,近幾年在中國逐漸受到重視,界面設計師也成為一個新興崗位受到親昵。界面設計涉及到計算機科學、藝術、認知心理學、人機工程學等知識。界面是人與產品之間經互動、傳遞和交換信息的媒介,包括硬件界面和軟件界面。界面設計是通過用戶體驗來提升設計,優化信息與通信軟件系統,以滿足用戶的需要。界面設計主要在視覺、聽覺和觸覺上運用人的感知能力通過符號的意義,達到用戶與產品的信息交流。界面設計的成功與否,不僅決定了用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而且能拉近與產品的距離,給人帶來愉悅而難忘的體驗。
三、手機界面設計的特性
(一)簡單明了,體貼細致
手機是一個集信息技術和網絡于一體的多功能產品,在生活中手機不再只是通訊的工具,更像是手中電腦,包括網絡游戲、應用軟件、影視娛樂,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娛樂工具。現在智能手機絕大多數功能都集中在手機觸摸屏上,顯示屏成為信息配置交互的媒介,手機界面設計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在手機界面設計中要考慮用戶使用習慣,方便操作,減少識別與操作的時間。讓用戶更加愉快、輕松、沒有負擔的進行操作。因此,簡潔的界面設計更容易上手。
(二)風格統一,主題明確
手機界面設計有效的傳播各種信息,進行各種信息編輯、傳達和顯示。界面設計風格逐漸成為手機的標志,界面設計的表現手段和表現范圍得到了大大的擴展。手機界面圖窗化、菜單化的交互界面大大豐富了設計師的表現力,解放了對設計形式的束縛。沒有風格特色就是沒有閃光點,盲目的突出炫麗的色彩和個性,忽視主題的表現是手機界面設計的大忌。整體化的設計風格,突出各種信息傳播,將成為未來設計師的主要表現手段。
(三)體現文化、品質生活
進入品質生活的時代,將科技成果應用于產品設計中,不但促進了產品設計水平的提高,也滿足了人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科技是界面設計體驗性、舒適性、美觀性和智能性的保證。科技與手機界面設計結合起來,手機界面更為清晰,視覺效果更為逼真,真實感強,界面圖標形象直觀。科技融入設計文化中,才能有效拓展設計創造,達到理性和感性相統一的境界,創造一種文化的品味。
四、手機界面設計原則
良好的手機界面設計是易用性、互動性以及用戶需求的統一,為用戶創造一種完美的使用體驗達到為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
(一)易用性
現代手機以其擴展性強大的功能逐漸融入人們的生活。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科技含量日益升高,加之觸摸屏設計的融入,以往功能性按鍵都融入到界面設計里面,使得手機在使用上的復雜程度和潛在功能空前提高。高科技的產品難免給人帶來不適應感,因此手機在界面設計上要能夠向用戶表明操作方式,讓用戶輕松上手。在操作方式上要從用戶的認知規律出發,逐步引導用戶,帶給人便利與快捷,使用戶面對這種智能產品不再那么陌生和恐懼。手機界面設計的易用性,使人和手機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治。人性化的友好界面不僅要美觀簡潔易于操作,而且要具有引導人們進行操作,遷就人的行為方式,體諒人的情感,增強使用興趣,縮短掌握時間,提高使用效率,使手機界面在使用上變得簡單易行。
(二)互動性
互動可以理解為是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一種交流。手機不在像過去那樣通過功能、外形、材質或工藝等方面去獲取市場競爭,而是通過用戶體驗來提升產品的價值,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設計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這種用戶體驗主要是人機之間的交互界面設計,其核心的強調人性化、強調經歷過程、強調角色扮演、強調親身體驗,吸引用戶樂于自我嘗試操作,自我學習。差強人意的手機界面設計,往往給人冷漠呆板,缺乏熱情的印象。隨著人類社會步入體驗經濟時代,人們愈來愈追求個人的全面發展,追求新奇多樣化的人生體驗,渴望產生互動,更積極主動參與,越來越多期待在產品使用過程中獲得愉悅而難忘的體驗。因此在手機界面設計上應增加界面設計的互動性、多樣性和創造性,通過互動的方式與用戶進行接觸,給人們帶來歡樂,留下更為深刻的記憶。手機界面是圖形、文字、聲音等元素的集合。互動性的融入讓用戶與手機之間的交流轉化為更加主動的參與。加強界面設計的生動性,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來增強用戶使用手機的愉悅度。
(三)用戶需求
產品設計的目的是為人服務,因此,任何界面設計的開始必須面向用戶。滿足用戶需求,體現出設計對使用者的關懷,這樣的手機界面設計才具有生命力。手機界面設計需要準確定位使用者、使用環境、使用方式,以用戶的期望和用戶的理解方式來進行設計,一切以用戶的需求和感受為出發點,避免那些虛張聲勢的噱頭。
五、結語
手機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進步,手機的變革豐富了現代社會生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已經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生活體驗。在為來手機界面設計將更加豐富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 蘇青山.移動時代UI設計中用戶體驗淺談[J].網絡財富,2010(3).
[2] 胡守海.設計美學原理[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8.
關鍵詞: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層次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Abstract: To build eco-city,the first problem to be solved is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x assessment system of eco-city, namely by what kind of index assessment system of eco-city to measure an eco-city construction meets standards.This paper focuses on specific situation of Shijiazhuang, combin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index assessment system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achievements,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discussion on establishing index assessment system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ofShijiazhuang’s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eco-city, index assessment system,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1 引言
由于受地域差異、氣候變化、人文歷史的影響,任何一個城市生態系統都具有其生態特異性和獨自的多樣性,時代不同、國情不同、地域特點不一樣,生態型城市建設的模式和評價標準也就不一樣,因此,要衡量某一特定的城市是否達到生態城市標準,就必須構建相應的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生態城市是一個多功能、多層次、多目標的大系統,包含的因子很多,影響其評價的相關因素也很多,對它進行生態評價不可能一一選擇,必須在其中確定若干因子作為評價指標,而這些指標的確定,直接關系到指標體系能否準確、全面地反映生態城市的內涵。
2 生態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原則
2.1 系統科學性原則
生態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既要反映城市的最本質特征,又要反映城市生態建設的水平。特別是對于各評價指標的選取及其權重的確定,更要建立在科學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
2.2 簡明性原則
生態城市建設是一項巨大而復雜的工程,相應的評價指標也有許多,但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不能將所有的指標選用,因此,在選取評價指標時只能按照重要性和對系統貢獻率的大小順序,篩選出數目足夠少、卻能表征該系統本質行為的最主要指標,避免指標間的重疊和簡單羅列,從而增加評價的準確性和簡明性。
2.3 動態性原則
生態城市的建設是一個不斷向前發展變化的過程,不但每一時期的建設成果是動態變化的,而且其建設的目標也是不斷變化的,因此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要跟上城市的變化和社會的進步,不但要反映生態城市建設某一時的成就,而且還要反映生態城市未來發展的趨勢。
2.4 可操作性原則
生態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是最終供城市建設決策者使用,為政府制定相關規劃和制度服務的,所以在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時要考慮到指標的可取性、可比性、可測性、可控性等,盡量選擇那些有代表性的綜合指標和主要指標,易于分析計算,以便于對評價指標的運用和掌握。
3 石家莊生態城市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結構
3.1 評價指標確立
課題組采用頻度統計法、理論分析法和專家咨詢法進行指標的確立。頻度統計法主要是對目前有關可持續發展、生態城市評價研究的報告、論文進行頻度統計,選擇那些使用頻度較高的指標。理論分析法主要是對生態型城市的內涵、特征、基本因素、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比較、綜合的基礎上,選擇那些重要的、針對性較強的、能反映生態型城市本質和內涵的指標。專家咨詢法是在通過前兩種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初步建立石家莊生態型城市建設評價指標,然后進一步咨詢有關專家意見,對指標進行綜合調整。
3.2 石家莊生態城市指標體系結構
生態城市是一個多方位的復合生態系統,因此,石家莊生態城市評價指標從自然、經濟、社會三個方面來制定。根據以上建立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課題組設計的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由四個等級構成,即總目標層、一級指標層、二級指標層和三級指標層。各級指標見表1。
3.3 指標參考值分析確定
城市生態系統中的各個指標由于其量綱各不相同,不能直接投入使用,這就需要用到指標的參考值。參考值是為被研究的某個指標根據其研究的目的而設定的一個相對的標準,用這個標準對該指標各種取值情況進行衡量與比較,進而用比較后的相對值在系統模型中參與運算,多個指標通過這種方法按照各自對系統的貢獻率進行加權運算從而得到最后的運算結果。
4 評價指標的權重數值的確定,
指標的權重數值,實際上是該指標在綜合評價中作用重要程度的數值體現。目前國內外對指標權重的確定方法有很多種,如生態綜合指數法、模糊評價法、生態足跡法、生命周期評價法、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單指標評價體系和層次分析法等。本課題組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指標權重數值的確定,步驟如下。
4.1 明確問題
在分析社會、經濟以及科學管理等領域的問題時,首先要對問題有明確的認識,弄清問題的范圍,了解問題所包含的關聯關系和隸屬關系。在石家莊生態城市建設評價中,應明確生態型城市的內涵、本質特征,所包含因素及各因素之間關系等。
4.2 建立層次結構模型
根據對問題的分析和了解,將問題所包含的因素,按照是否共有某些特征進行歸納成組,并把它們之間的共同特性看成是系統中新的層次中的一些因素,而這些因素本身也按照另外的特性組合起來,形成更高層次的因素,直到最終形成單一的最高層次因素。
將石家莊生態城市指標體系中所含的要素進行分組,每一組作為一個層次,按照一級、二級、三級的順序排列。
4.3 構造判斷矩陣
判斷矩陣表示針對上一層次中的某元素而言,判定該層次中各有關元素的相對重要性的狀況。按照表2的標度方法,兩兩元素相互比較。
采用上表中的標度方法進行每兩個元素之間的比較,構造判斷矩陣A,進行特征根計算AW=λmaxW,并計算最大特征根λmax,找出它所對應的特征向量W,即為同一層各因素相對于上一層某因素的相對重要性的排序權重,然后計算一致性檢驗。
4.4 層次單排序及一致性檢驗
①層次單排序
所謂層次單排序就是先解出判斷矩陣A的最大特征值λmax,再利用AW=λmax W,解出λmax所對立的特征向量W,W經過標準化后,即為同一層次中相應因素,對于上一層次中某因素相對重要性的排序權值。
②一致性檢驗
首先計算A的一致性指標CI,公式如下:
CI=(λmax―n)/(n一1)
n為A的階數。
令CR=CI/RI,稱CR為隨機一致性比率。
其中RI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由表3查取。
4.5 評價指標的權重數值
由以上方法可以計算得出石家莊生態城市建設評價指標的權重數值,見表4。
5 生態綜合指數的確定
目前,國內外常用生態綜合指數來表示城市生態化水平,下面分別列出各級指標指數的計算方法。
5.1 評價指標指數的計算
5.1.1 三級指標指數的計算
三級指標數是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基礎,其計算公式如下:
Qi=(Ci/Si)n
其中,Ci―某一三級指標的現狀值;
Si―評價城市選取的某一三級指標的標準值;
n為系數,n的取值規律,指標數值越大更有利時,n取為1;當指標數值越小更有利時,n取為-1。
5.1.2 二級指標指數的計算
二級指標指數是根據所屬各三級指標指數值的算術平均值計算而得的,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Vi――某一二級指標的指數值;
Qi――某一三級指標的指數值;
m――該二級指標所屬三級指標的項數。
5.1.3 一級指標指數的計算
一級指標指數的計算是將其所屬的二級指數乘以各自的權重后,進行相加求和,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Ui――某一一級指標的指數值;
Wi――某一級指標下某一二級指標的權重;
Vi――某一級指標下某二級指標的指數值;
n――該一級指標下所屬的二級指標的個數。
5.2 生態綜合指數的計算
采用加權迭加的方法,將各級指數乘以各自的權重,在進行一次求和,得出生態綜合指數值(ECI),其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Wi――該一級指標的權重;
Ui――某⋯紱指標的指數值;
n――一級指標項數。
5.3 綜合指數的分級方法
國內外對綜合指數的大小,由多到少一般劃分為四個區間,每個區間對應生態城市評價等級,見表5。
6 結束語
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選入的各指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而不斷變化。我們在評價城市生態水平高低時,所收集的各指標相對的數據要真實客觀,不能隨意改變,這樣我們才會得出城市生態建設的水平真實情況,供決策者相應做出正確的決策。
參考文獻
[1]夏晶,陸根法.生態城市動態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J】.環境護科學,2003,
29(116):48-49
[2]李強.城市生態規劃指標體系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為例.天津人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6
[3]龍偉,鄭飲玉.重慶生態城市指標體系的建立及綜合評價[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28(5):882―883
[4]秦偉偉,于卓琳,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設計[J].工業技術經濟,2007,26(5):123-124
[5]楊根輝.南呂市生態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新疆農業人學碩十學位論文[D],2007,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