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客家文化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美國學者沃爾夫斷言:“文化、娛樂一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實在的汽車制造、鋼鐵、金融服務業一正在迅速成為新的全球經濟增長的驅動輪”。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比較晚,但近年來正呈現出強勁上升的勢頭,特別是傳統文化資源的產業化開發更是方興未艾,取得的成績十分可喜。贛南是客家文化的搖籃,贛南客家文化資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產業化開發價值。
一、優劣勢分析
優勢方面,首先,贛南是各客家聚居區中地域最廣、客家人口最多的地方。贛南區域面積3.94萬平方公里,18個縣(市、區)中,有17個純客家人縣(市);830多萬人口中90%以上是客家人,客家人口達750多萬。無論是涉及的地域面積,還是客家人口的數量、密度,贛南在我國各區市中都堪稱第一,地域廣,人口多,有量的優勢,也有潛在客家文化產品的生產優勢和市場優勢,有形成規模效應的基礎條件。其次,贛南客家文化資源本身的豐富性和獨特性。豐富性體現于兩個方面。一是種類繁多,客家飲食文化、服飾文化、住居文化、器用文化、節慶文化、信仰文化、習俗文化等,都有豐富的蘊藏可待開發。一是規模宏大,規模的宏大不僅僅體現在贛南近四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處處有客家文化的典型模本,更體現在相對狹小的村落中客家文化的“大規模”,而且許多古村落彼此臨近,形成更大規模的古村落群。獨特性也體現于兩個方面。一是贛南“客家搖籃”的獨特地位,贛南是中原漢人南遷的第一站,后來才轉徙閩粵及其他地區。一是贛南客家文化與其他客家聚居區的同中之異,不僅與相對較遠的區域比較是這樣,與彼此相臨的粵東北、閩西比較同樣是這樣。豐富性和獨特性為提升贛南客家文化資源產業開發的經濟競爭力增添了不少籌碼。
劣勢方面,首先是贛南地處中部內陸山區,地理位置偏僻封閉。與外部聯系的暢通性不如福建、廣東、廣西等沿海省區,客家文化的外部推介比這些省區相對困難。其次是贛州所處的江西經濟發展水平遠遠比不上龍巖所處的福建、梅州所處的廣東,而且也不像博白所在的廣西和成都所在的四川那樣被劃人國家西部大開發的特定地區,既得不到龍巖、梅州那樣的來自省級的經濟支持,也得不到博白、成都那樣的來自中央的政策支持,外部驅動力處于劣勢。其次,贛州的客家文化資源經濟轉化啟動得比龍巖、梅州等地晚,沒有先發優勢。最后是近現代以來贛州移居海外的人員比例沒有梅州、龍巖等著名僑鄉高,開辟海外市場的條件沒有上述各地優越。
二、發展現狀
總體看來,贛南客家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主要集中在第三產業即服務業,尤其是旅游、飲食等產業。而在第二產業即制造業中應用很少。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二十多年的發展,服務業已經成長為贛南經濟發展中第一大產業。而在服務業發展中,文化資源的貢獻不可小覷,如旅游業的發展就很大程度依靠著客家文化特色游。贛南客家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已經啟動并有良好的表現,但也應看到,贛南包括文化經濟在內的第三產業經濟總量并不大,所占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第二產業發展不足。
從與客家文化資源相關的各產業競爭力水平來看,贛南客家文化經濟轉化的面不廣,開掘的深度不夠。2006年底,贛州市統計局采用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和盈利指數研究法對所屬各縣(市、區)工業產業競爭力及整個經濟圈工業產業競爭力進行了分析與研究。結果顯示,贛南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無論在省內還是在全國都已具有比較優勢,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制造業、家具制造業、工藝品制造業等也有望短期內省內和全國成為優勢產業。這些優勢產業或準優勢產業正是可以顯現文化特征,以文化因素提高其附加值和經濟競爭力的產業。事實上,許多企業正是將傳統客家文化特色與現代工藝結合起來,才獲得好的經濟效益。但是,即使是這些優勢產業和準優勢產業。在區域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也還是十分低的,與發達國家及國內發達地區相比,差距還非常大。
三、組織形式分析
一是沒有一個有聲望、有權威的機構進行總協調,客家文化資源的產業開發是自發、分散進行的,未進行整合。形成不了合力。多年以來,贛州市對各種客家文化資源的開發保護也很重視,但始終未進行全面清理挖掘,也沒有進行整體推介、整體開發,影響力和吸引力都很有限。二是組織的規模小,沒有龍頭企業,形成不了規模效應。贛南應用客家文化資源進行經濟生產的卻都是一些規模非常小的生產組織,組織規模小,不僅生產能力有限,也沒有實力進行科技開發以提高產品品質和豐富產品品種,沒有實力投入廣告宣傳進行產品推介以提高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三是沒有統一的規劃,各具體經濟組織自行其事,對外發出的聲音嘈雜,甚至矛盾。各種產品的開發、生產多是簡單重復,沒有形成系列。各經濟體按自己的感覺生產,憑自己的想象宣傳,沒有統一標準,沒有統一聲音,形成打亂仗的局面。四是零星、浮淺,只抓住一些“點”進行簡單的經濟應用,未能進行系統開發和產業擴展。
四、運行機制分析
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的運行機制涵蓋的面比較廣,最為主要的是組織管理、籌資融資、生產經營、人才培養等方面。從這幾方面來看,贛南客家文化資源產業開發的運行機制尚處于草創起步階段,未能完全形成,更談不上成熟。組織管理機制方面,贛南目前還沒有建立統一的促進客家文化產業化開發的管理協調機構,業務的管理職能分屬各政府機構,每個機構管理的范圍都相當廣泛,客家文化資源的產業化開發只是其中極小的部分。這樣的結果是,大家都能管,實際上又往往沒人管;大型活動時大家都來管,平時就沒人管。籌資融資機制方面,贛南目前的客家文化資源產業化開發既有政府的資助,也有社會資金包括個人資金和企業資金的投入,但政府以什么方式什么標準資助,社會資金如何融集調動,還比較隨意,缺乏規范。政府的資助,除作為事業性質的文化創作和推廣有預算性投入外,其他資助都具有隨意性、間歇性特點。社會資金的融集調動方面,國外通用的企業贊助在贛南還非常少見,少數個案也是贊助者與被贊助者直接接洽,中間協調機制未能建立起來。生產經營機制方面,國外及國內發達地區那樣的集約化生產經營機制還沒有建立
起來。如何優化組合贛南的客家文化資源,形成文化產業鏈,發展集約經營,形成規模優勢:如何提升產業化開發的研發和生產能力,壯大客家文化產業的整體實力;如何建立文化產業基地,促進產、學、研聯姻,促進相互需要、相互支持的組織相對集聚等。都還沒有成熟的方案和推進規劃。教育培養機制方面,贛南的相關教育培養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觀念的教育培養,主要在引導人們認識和欣賞:一是人才的教育培養,主要是集中教學或師傅帶徒式培養。其教育培養機制注重了文化研究人才培養而未注重文化經濟研發和生產經營人才的培養,不能有效地將資源變成資本,進行產業化開發;注重了對專業創作表演人才的培養而缺少對大眾自娛自樂技能的培養,大眾由于缺乏自娛自樂技能而沒有相應的消費,市場消費潛力被浪費。
一、基建工程造價管理的作用,(如果涵蓋范圍更廣一些包括各種基建工程)
1.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緩解建筑工程投資供需矛盾。
2.控制基建工程建設總規模,調節投資結構,防止盲目建沒,重復建設。
3.加快工程建設速度,提高投資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速基建工程建設投入產出的良性循環。
4.延長固定資維修周期,減少維修開支,降低建筑工程建設全壽命費用。
5.促進建筑工程項目建設的成本核算,經濟核算和其他經濟,技術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原則
1.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的原則。在確定建筑工程造價時,應按照客觀實際,考慮動態因素,嚴格執行定額及法規,既不能高估冒算,也不能少算漏算。
2.統籌兼顧原則。在確定建筑工程造價時,既要考慮降低工程成本,又要把工程造價,工程質量和建設工期三者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提高投資的經濟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三、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要求
1.正確處理建筑工程造價和建設工期的關系。縮短建設工期能減少建設期內貸款利息支出,價格上漲支出和相對固定成本的支出,有利于工程造價的降低;但若超越客觀條件允許的限度,不惜工本主觀片面地搶進度,則會造成造價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只有實現工程建設各個階段之間的最佳結合,按合理工期組織項目建設,才能提高投資效益。
2.正確處理建筑工程造價與項目功能的關系。工程建設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建設項目必要的使用功能。片面追求功能齊全,勢必增大工程造價。但若過分壓低工程造價,則項目功能必然滿足不了使用要求,反而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因此,在工程造價管理中,不能單純考慮減少項目投資費用,要注意正確處理項目建設造價與使用功能要求的關系,以最低的工程造價實現必要的使用功能。
3.正確處理建筑工程造價與工程質量的關系。項目建設施工的根本要求是實現設計意圖,達到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盲目強調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以次充好,以劣充優,造成工程質量降低,勢必影響使用功能,縮短使用壽命,造成更大的浪費;但若過分提高質量標準,盲目加大保險系數,也必然會造成功能浪費,增加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造價。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必須正確處理好施工成本與工程質量的關系,做到好中求省,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又要努力降低工程造價。
4.正確處理建筑工程造價和綜合費用的關系。建設項目的綜合費用,又稱建設項目的全壽命費用。它包括工程造價和工程交付使用后經常開支的費用。如果片面壓低工程造價,造成工程項目先天性的缺陷,將大大增加使用期的維護修理難度和費用開支,勢必提高建設項目的綜合費用;反之,不切實際的追求延長維修周期,減少維修費用,一味強調提高建設標準,必然增加工程造價。因此,在造價管理中,必須正確處理工程造價與綜合費用的關系,盡量采用既能降低工程造價,又可降低建設項目綜合費用的全壽命費用最低的最佳投資方案。
四、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內容及措施
1.投資決策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內容及措施。工程在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做好投資造價估算。為此應當采取如下措施:(1)要廣泛收集,掌握類似項目的竣工造假資料,合理選用工程造價指標或投資估算指標,結合擬建項目的特點,性質,認真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切忌主觀臆想,生搬硬套。(2)要結合項目建設規模,建設工期,工程性質,技術要求和建設單位的經濟條件,充分考慮建設期內設備,材料,施工機械和人工的漲價因素。(3)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力求內容全面,估算準確,做到不漏項,重項,不多估,少估,注意適當留有余地。
2.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管理的內容及措施。建筑工程在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的內容,主要是做好設計概算。為此,應當采用標準設計來控制設計概算總額。標準設計,是指按共同性和互換性條件編制,并按規定程序批準的,既經濟又優質,又可大量重復使用的建筑,結構和構建等配套的標準技術文件和圖紙。設計標準化能較好的貫徹執行國家技術經濟政策,合理利用能源,資源,材料和設備,便于工業化生產。采用標準化設計,可加快圖紙設計進度,縮短設計周期,節約設計費用;有利于構件標準化生產,使構件質量可靠,生產速度加快,產品成本降低;可使施工準備時間縮短,有利于加快施工進度,保證工程質量和降低工程造價。
五、工程造價的監督
建筑工程的造價的監督是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重要職能。建設單位財務,審計等部門要密切配合,認真執行國家有關工程造價管理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規章,形成完整的工程造價監督體系,健全完善的工程造價管理規章制度,建立明確的工程造價監督責任制,充分發揮各自的監督職能,分工負責,綜合運用行政監督,法律監督和經濟監督的手段,通過對投資決策,造價估算,概算預算,竣工結算,包干造價,合同造價及中標造價等指標的審查監督;對設計文件,年度計劃,建設標準,施工質量,建設進度等的檢查監督;以及對定額指標,費用標準,材料,設備價格等的核查監督,強化對基建工程項目造價各環節,各方面的全程監督,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和自然資源,降低工程建設成本,確保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從根本上說,竺可楨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深厚情感。早在1927年,竺可楨到南開大學任地理學教授時,他就在《現代評論》上撰文《取消學術上的不平等》,特別指出中國歷史上的漢唐時代,文化不亞于東、西羅馬,宋末元初的時候,中國文明與西方也可以并駕齊驅。甚至在科學上,中國不僅有四大發明,中國古代的三皇五帝,都是科學上的發明家。到1930年他發表《科學對于物質文明的三大貢獻》,又重申這種觀點,指出中國的落后是近三百年的事情,他并沒有因為現狀的落后就將歷史的一切都否認破壞掉。
由于竺可楨并不全盤否定中國的傳統文明與文化,所以在時期,浙江大學的學生從浙江西遷后,他于1938年11月發表《王陽明先生與大學生的典范》,利用王陽明來教育浙大學生要在國家困難當頭時自立自強,不辱使命。由于王陽明的學術從大范圍說屬于宋明理學,他首先提出自己對理學的認識:“通常學者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為理學是不可理解的東西,又或以為理學家是迂闊不切實際的。豈知學術本無畛界。”“真正的理學不但不迂闊,而且有很多話是切合人生實用的。專家專其所學,果能再來誦習體會古人立身處世之微言大義,最是有益于為學與做人之道。而陽明先生才高學博,無論在學問、道德、事業,與其負責報國的精神,都有崇高的造就,在此國家蒙難學府播遷之中,他那一段艱苦卓絕窮而益奮的精神,更是我們最好的典范。”
然后,他向大學生講述王陽明值得他們學習的三點,即是知行合一、致知力學的精神,講究內心修養、內省力行的功夫,艱苦卓絕的意志和公忠報國的精神。他最后要求大學生們“要自覺覺人,要成己成物”,要“本先生之志,不以艱難而自懈,且更奮發于自淑淑人之道,協助地方,改良社會,開創風氣”,發展內地的文化,要在自己到過的地方留下不可磨滅的影響。到了1940年8月,戰爭還沒有結束,竺可楨著文《浙大的使命》,再次提到以王陽明為典范:“昔王陽明先生至龍場一年,其影響所及,風化文物,莫不因而改善進步。陽明先生之門弟子,率能篤踐師說,影響亦宏。浙大來此,尚有多年之追留,吾人自當法步先賢,于所在之地種種設施,草草興興,盡心竭力以赴。時跡非常,吾人之責任尤重!”
從這些方面看來,竺可楨并不像五四時期中國激進的知識分子,全盤批判中國的傳統,他從歷史之中看到中華民族的希望,以為中國當時的責任,并不在完全拋棄傳統,而在改良傳統中進步。改良的方法就是在中國文明與文化中引入科學精神,講究科學方法,他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這種主張。
什么是科學精神?什么是科學方法?這也是作為科學家的竺可楨一直在思索的問題。1935年,竺可楨曾經發表《中國實驗科學不發達的原因》。提出科學精神就是無功利心地求真理:“近世科學能得有今日,全靠了伽利略、刻卜勒、牛頓、達爾文等幾個少數科學家的研究。他們研究的目的,一方面固然不是想制造飛機炸彈來殺人,但同時也并不存心要拯人民于水火。他們的目的是在求真理,是要認識大自然的真面目,這是近代科學的精神。他們的方法,是假設一個原則,然后用種種實驗來證明這種原則是否合理。等到原則成立以后,再從這原則來推演到旁的事物上。所以近代科學用的是歸納法和演繹法。”
在1941年的《科學之方法與精神》一文中,竺可楨又提出科學精神是比科學方法更加根本的東西,方法可以隨時而易,但是科學精神卻是永恒不變的:“提倡科學,不但要曉得科學的方法,而尤貴在乎認清近代科學的目標。近代科學的目標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學方法可以隨時隨地而改換,這科學目標?嶄求真理也就是科學的精神,是永遠不改變的。了解得科學精神是在嶄求真理,吾人也可懸揣科學家應該取的態度了。據吾人的理想,科學家應取的態度應該是(1)不盲從,不附和,一以理智為依歸。如遇橫逆之境遇,則不屈不撓,不畏強御,只問是非,不計利害。(2)虛懷若谷,不武斷,不蠻橫。(3)專心一致,實事求是,不作無病之,嚴謹整飭毫不茍且。”竺可楨甚至在文章中指出,王陽明先生就是具有科學精神的人,但是他缺乏正確的科學方法?比較起來?方法是通過學習就可以獲得的,倒是科學精神卻不易培養,所以他覺得具有求真之科學精神的王陽明如果生活在20世紀,“豈獨能格竹子之物而已”,必定能夠成為一位大科學家。
由于將文明復興的希望寄托于科學,那么中華民族復興的重擔自然也就落到科學工作者身上,所以竺可楨認為中國的科學工作者要在認清自己國家科學落后的狀況下,要奮起直追,實實在在地研究,才能夠實現與其他文明、其他國家的平等。他大聲疾呼:“中國科學,這樣幼稚,若是我們還不發憤去研究,那真是自暴自棄了。一般人統曉得條約上的不平等是一樁可恥的事。但是學術上的不平等,尤其可恥。因為條約上的不平等是人家以槍炮兵艦強迫我們結成的,學術上的不平等是因為我們自己不努力去干,遂有這種現象的。科學既是近世文明的基礎,發達工商業最要的利器,而且是追尋真理的唯一的途徑,我們若要和世界列國相抗衡,那末不能不腳著實地去研究。”可以說,他的這種認識對于今日的知識分子仍然具有非常積極的警醒意義。
關鍵詞:民族文化 土家 經濟 保護 可持續發展
1、引言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中國的少數民族有五十五個,大半在邊疆,其中人口達百萬以上而又都不在邊疆的,只有一個民族,就是土家族。
土家族在全國少數民族人口中位居第六,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毗連地帶的武陵山地區。聚居地境內高山延綿,河流眾多,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
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對于這個民族的族源,比較一致的說法是土家族的先民是古代巴人的后裔。
2、土家民族文化的基本情況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在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中,土家人形成了憨厚樸實、勤勞堅韌、古道熱腸的山民性格和氣質,他們創造了屬于本民族的豐富多彩的文化,他們的建筑、語言、歌舞、服飾、美食、舞蹈等等無不散發著民族血緣的風致和神韻。
2.1 土家民居
土家的民居非常有特色,大多數是干欄式建筑,吊腳樓就是干欄式建筑典型的代表。《舊唐書》稱土家居住地“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吊腳樓就是為了避開瘴氣毒蛇,保持通風干燥,依山而建的土家民居。吊腳可以適應山坡地形的變化,不僅安穩實用,而且不用大面積開墾山石,減少對森林植被的破壞。樓一般有二到三層,一層養牲口儲藏糞便,二層住人,三層還可堆放糧食雜物。屋檐和踩樓懸空部分正好解決了玉米、辣椒、大蒜等農產品的懸掛和存放,既實用又美觀。吊腳樓裝飾古樸,飛檐翹角,木窗的窗格上還有萬字格、喜字格等美麗的圖案,透光透風,造型典雅。吊腳樓集建筑、繪畫、雕刻于一體,是土家多種傳統藝術的集合體。
2.2 土家語言
除了優美的民歌,土家族的先人們還有自己獨特的語言,但由于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很多都沒有書面記載,這些語言就成了具有極高價值的“活化石”。土家族的語言最早出現在清代的一些文獻上,那時并不稱作“土家語”,以“土語”“土人語言”來稱呼。“改土歸流”(清代雍正年間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廢除土司制,實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后,土家族地區被歸入統一的行政管理,他們的“奇風異俗”才引起了“流官”的注意,文獻中才大量記錄了土家地區的風土人情,其中就包括土家語。《永順府志》有這樣的記載,“土人云:衣服為體亞,曬衣服為體亞灑,拿扇子為拿切,扇扇子為拿切牙……”。
渝鄂湘黔邊許多地名至今還沿用了土家語的命名,從一個方面證明了先前土家語使用的地區是廣泛的。
2.3 土家
復雜封閉的自然環境,相對貧困的經濟和較為寬松的人文環境,使土家人相信萬物有靈,他們崇拜白虎,認為白虎是祖先的化身。有些地區建有祭祀的廟宇,川東、鄂西一帶土家族家里還安有白虎神位,以及現在土家小孩都興戴虎頭帽穿虎頭鞋就是土家白虎崇拜最好的證明。
我們說武陵山一帶具有神秘的色彩。除了上面提到的敬奉鬼神,另外一方面就是敬畏巫。巫本來是原始氏族社會中主持祭祀的酋長,后來脫離政務成為祭壇的祭司,俗稱“巫師”,也叫“土老司”“梯瑪”,后來巫師被人們神化了,人們非常迷信他們,因為據稱巫師肉體雖為凡身,但靈魂能超凡脫俗,往來于人間和鬼神兩個世界。還說巫師在施法術的時候,可以使自己變為飛禽走獸、山川草木,可以使人刀槍不入,甚至撒豆成兵。他們呼風喚雨、捉精降妖、治病招魂,總之非常神秘。
傳聞是否可信有待考證,但至少絕大部分巫師在施法的時候穿巫服戴巫帽甚至面具,手持“法杖”“寶刀”等法器,配合鑼鼓敲打,念著詩一樣的咒語,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場面本身就相當神奇,不能不給這種職業增添神秘和神圣之感。其實我們撇去巫師身上宗教迷信的色彩,發現他們不過就是集氏族首領、歌手、舞者、醫生及神話故事大王等身份于一體的普通人。
2.4 土家禮俗之“哭嫁”“歌喪”
關鍵詞 小學語文;評價的多元化;評價主體;評價方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2)34-0091-02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對語文課堂學習的評價應該是多元化多方位的,要求教師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標準對學生的課內外學習進行評價。這就改變了傳統的以成績測評為評價學生唯一標準的評價方式,向教師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標,領悟新課程理念下評價學生的角度和方法,促使課堂評價在新課程理念的引導下,向良性運轉發展、向素質教育轉變。
1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掌握著課堂評價的“生殺予奪”大權,學生的課堂表現、求知方式、學習效果等,全由教師一個人說了算。學生只有按教師的要求去做,只有被動接受教師的評價,即使學生的做法有自己的道理和可取之處,但是只要教師不認可、不接受,學生得到的仍會是負面評價,甚至是批評。這極大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打擊了個性化學習的積極性。新課程理念提倡多元化評價,改變了評價的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評價中來,使課堂評價更全面、更科學。
1.1 學生自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個性、興趣點、學習方法各不相同,教師看來不可理解的行為也許是學生獨特學習方法的呈現。只有讓學生對自己的課堂學習進行評價,教師才能明白學生學習行為究竟是別樣的學習方式還是無效的勞動,才能結合學生的個性給出確切的評價。比如,一次積累課上,筆者設計了4個學習環節:1)將自己課外積累的詩歌默寫到積累本上;2)在班級有感情朗讀自己默寫的詩歌;3)大家評出最喜歡的詩歌;4)簡評自己本節課的收獲和快樂。
在布置完任務后,學生開始認真默寫。但是有一位學生卻開始畫一幅漫畫,題目是“雞”。第一幅畫面,是一個人正在喂一群小雞;第二幅畫面,是一群肥胖的雞在吃食;第三幅畫面,是一個人圍著圍裙,背對著一群雞,右手持著一把菜刀,左手拎著一只被殺死的雞,雞的頭向下,脖子還向下滴血;第四幅畫面,是一群活蹦亂跳的雞。即使筆者停下來看她畫畫,她仍然興致勃勃地看著她的“杰作”。筆者本想批評她,但是好奇心促使筆者要看看她的葫蘆里到底賣的什么藥?
朗讀環節按桌次進行,輪到這位學生時,她大聲朗誦:“《雞》(袁枚):‘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使雞知。’”此時,筆者頓時明白了她漫畫的含義,心里暗暗為她叫好,但是還是按捺住自己,什么也沒說。
到第三個環節,評出自己最喜歡的詩歌時,大家七嘴八舌,但是沒有一位學生對這位學生的詩感興趣。但是,她似乎并不受打擊。在第四個環節時,筆者讓自己所選詩歌沒有一個人喜歡的學生談學習感受,這部分學生大都很不好意思,認為自己選的詩歌不好。唯有這個學生很高興地說:“我在根據詩歌內容畫畫的過程中很快樂,也覺得這首詩很深刻,但它的主題還是不很明白。”借此機會,筆者讓這位學生一邊誦讀這首詩,一邊向同學展示她的漫畫。
可見,學生自評是課堂評價的重要方式,能促使學生逐步學會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自我審視和自我認知。
1.2 學生互評
學生互評既是課堂學習的評價方式,也是促使學生互相欣賞、互相學習、互相監督的有效手段。通過學生互評,能促使學生發現別人的優點,自覺模仿他人良好的學習方式、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上文提到的以漫畫形式展示詩歌內容的學習方式,受到學生的喜歡和模仿,推進了學生對詩意的理解。同時學生互評環節,也會指出某些學生在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習慣上存在問題,起到互相監督、互相督促的作用,提高課堂學習的有效性和創新性。
1.3 教師點評
教師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應該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學生自評,教師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和學習效果;通過學生互評,教師能發現學生對學習內容認識上存在的偏差和錯誤,也能發現學生在學習習慣和方式上存在的問題,當然也能從中感到學生喜歡的課堂學習方式、學生的興趣點等。教師結合從以上兩個環節中得到的信息,以及自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把握,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以及學習創新進行點評。點評以賞識激勵策略為主,同時委婉地提出建議,讓學生從教師的點評中獲取學習的信心和努力的方向。比如上文提到的詩歌積累課,筆者對這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表揚,并對她實事求是的精神給予肯定。以教師的點評帶動大家共同接受“以畫學詩”的學習方式,鼓勵大家不斷嘗試新的學習方法、學習技巧,促使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形成。
2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科學的評價方式是實現正確評價目的的保證,落實全面評價內容,執引靈活評價標準,是實現多元化評價的途徑。
2.1 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借助于聽、說、讀、寫四種方式實現。教師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要改變傳統的重學科知識系統、輕語文綜合能力的傾向,打破重智力素質、輕態度習慣的片面性。教師要從“知識與能力”“方法與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給予評價。不但要評價學生獲得的知識、提高的技巧,還要評價學生獲得知識、提高技巧的方法和途徑,是依靠別人的講授,是主動探究,還是通過與別人的合作得來的?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的方法和途徑比課堂收獲更重要。同時要注重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影響的評價,這種評價要從人文角度出發,避免語文學習成為裸的政治灌輸,影響學生人生價值取向。比如,在學習《歐陽海》《劉胡蘭》這類課文時,學生了解了先進人物、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即可,不要倡導學生“為理想而獻身”,防止小學生為此產生片面的理解,出現不愛惜生命的思想傾向。
2.2 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評價標準是進行教學評價的衡量尺度,是教學評價得以進行的前提與依據。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評價受教育評價選拔淘汰目的的影響,追求一元化的價值觀,使學生個性差異被抹煞,教學評價的科學性和激勵功能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行分層評價,允許不同程度的學生到達不同層次的標準,不要求學生統一達到哪個高度,只要求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要對每位有收獲、有進步的學生給予肯定和鼓勵,允許學生對某方面的學習內容進行超目標的探究和嘗試,以便于突出特長、發展優勢;允許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尤其是創新學習方法的創始;允許學生對傳統課本解讀和質疑,接受學生的挑戰和新觀點。總之,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在于激勵學生實現個性學習和個性發展,從而引導學生實現創新性學習和發展。
2.3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對學生課堂學習的評價方式要實現多元化,以適應學生多樣性的需要。課堂評價要以賞識激勵為主,引導為輔,盡量慎用批評。同時要實現口頭和書面相結合,語言和肢體動作相結合。當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時,效果很好的可以大加贊揚;效果相對有欠缺的,可以用“較好。同學們還有補充嗎”提醒學生這個結果還需完善;效果相對較差,或者完全錯誤的,教師可以用“是這樣嗎?你在思考一下好嗎”提醒學生繼續思考。對某些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教師也可以輕微批評,但是要注意不要影響了課堂學習氣氛。對于學生的板演,教師除了口頭評價外,還可以使用文字和圖畫進行評價。對某些表現較好或有進步的學生,可以以掌聲鼓勵或者摸摸學生的頭、拍拍學生的肩,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肯定和激勵。
結合“關注民生,為響應團省委和大學校團委的號召。服務”社會實踐主題,加強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讓大學生走出校門、接觸社會,使學到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團隊擬定于年暑假期間赴省市縣開展社會實踐調研活動。
一直以來,年是縣建縣年紀念。縣都在努力打造“客家古邑,人文”形象。年,市委書記同志提出了作為“客家古邑”文化形象,而這一計劃的實行又以成功申辦年“世界客屬肯親大會”為載體。自秦漢趙佗開發以來,北方先民不斷踏入這塊熱土,并通過向南遷徙,使得成為客家地區中開發最早的一個地方,堪稱“客家古邑”也在年通過申請,成為“千年古縣”因此在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形成的歷史上,充當了極其重要的角色,然而通過查閱文獻,發現學術界對此問題研究甚少,考察在客家形成歷史上的歷程與作用,對客家文化將是一個重大補充,對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品牌也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縣的大部分歷史文化至今保存的十分完好。一些歷史文化遺產在經歷了兩千多年的風霜雪雨,至今保存完好。如:等。
為縣乃至市建設成為“客家古邑”形象的目標提供科學的調查數據和文獻支持,將努力通過本次暑期社會調研活動。為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以及市年世客會的順利舉行貢獻我一份力量。
二.活動意義和目的
客家千年文化的活化石”具有巨大的研究價值,縣于年月被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批準成為“千年古鎮”鎮內很多的古跡至今保存完好。為市成功申辦年的世客會作出巨大貢獻。基本上都因為一些政治、經濟方面的原因,而讓各種寶貴的文化遺產遭到破壞,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為什么縣的文化遺產保護得這么好?為什么像這樣優秀的千年古鎮并未被世人所認知?這其中問題出在哪里?
發現目前國內在客家文化保護方面的研究還存在一些空白,通過大量的網上搜索和查閱文獻資料。或者是進行如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樣的專項研究,不能很好地進行總結和概括,而一些民間學者的研究又只能小范圍發表,不能很好地宣傳和推廣。
總結出一套適用于其他地方的文化遺產保護方案。讓我優秀而又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同時,團隊此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是針對縣作為一個千年客家古城的文化保護經驗的一個調查。還可以傳播優秀的客家文化,為市打造“客家古邑”文化形象的策略提供助力,市世客會的成功舉辦,必將帶來新的一輪招商引資熱潮,為乃至的經濟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服務。
三.實踐課題
實踐團隊選題為:客家古邑文化保護經驗及借鑒---以市縣。
四.完成課題的設想及方法
(一)可行性分析
1.運用多種適當的調查方法。解研究現狀;當地政府多方協調和大力配合下實地參觀調研;邀請當地的政府相關部門、專家、學者與老百姓參加訪談;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為課題的論證提供充足的論據,課題確立符合當地實際,具有很強針對性。
2.團隊穩定而優秀。團隊成員都具備社會調查研究相關經驗。準備充分,具有很高的配合度。有專業且經驗豐富的指導老師帶隊,請專家論證我報告初稿,成為我堅強后盾,確保了調查任務能夠高質量的完成。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3.研究課題具有很大的可提升價值。通過探討客家古邑文化保護研究的現狀。通過對其研究方法的改良和具有創造力的提升,使得我研究體現出卓越性和突破性的飛躍,填補這一領域研究的空缺。
(二)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從中國社會發展現狀出發,本課題按照“問題提出—構建分析框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邏輯思路展開研究。首先。闡明政府機構與民間團體近年來對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現狀,分析影響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制約因素,并結合大量證題研究與理論分析,進而搭建課題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界定所需要研究的問題及其性質、特征和范圍;接著,采用理論思辨的方法解答相關理論問題并提出研究假設和模型;然后,通過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方法,收集材料和數據,運用統計分析,檢驗假設、修訂完善理論認識和假設模型;最后,以理論論據和實證論據為支撐,對問題進行多維度分析,提出解決問題的相關對策思路。
2.研究方法
本課題主要的調查和分析方法有:
1文獻研究法:圍繞客家古邑文化遺產保護研究這一主題。并進行歸納、對比和提煉,獲取對本課題研究內容的基本理論認識和假設。此外,搜集涉及古邑文化保護與修復、旅游資源開發、招商引資等方面的數據,為評估保護研究效果提供素材。
2問卷調查法:主要用與普通百姓的調查中:①在開發證題研究時。選定景點附近百姓未調查對象,調查當地保護方案落實情況,以及文物真實保護情況②用于評估客家古邑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效果。采開放式問卷和結構化問卷調查相結合,擬在案例發生地縣,選取普通民眾中分層抽樣調查,獲取他對客家古邑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的主觀評價和期望。
3實地研究法:由深度訪談法(10人次)和觀察法(不確定次數)組成。呈現詳盡的調查客家古邑文化的背景、原因,保護措施的運行狀態和效果,存在問題,提出可行性對策。
4統計分析法:主要用于問卷調查信息處理。并劃定等級標準和確立標度、標號;綜合應用經典測量理論和項目反應理論,分析實證研究模型的項目質量和信度、效度。
五.預期成果形式
研究報告題目:客家古邑文化保護經驗及借鑒----以縣為例。
撰寫調研報告和論文,團隊會根據我調查研究結果統計分析的得到資料和數據。反饋到當地政府部門的同時,各大媒體投稿,爭取發表,總結出客家古邑千年文化保護的經驗的基礎上,將這種具有共性的文化保護經驗推廣出去,讓其他地方得到借鑒。因此我成果將會以報告以及論文的形式展現出來。
會全力做好準備工作,這次暑期社會實踐的調研活動之中。完成前期的申報工作以及申報后的完善細化工作,中期的調研工作,后期的總結和報告撰寫工作,最終寫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
六.實踐前準備工作
1.查找大量相關文獻。
解人們文化保護方面的研究已經進行到哪一方面,期刊網上查找資料。哪些方面又還有待加強和改進。同時也登陸當地政府門戶網站,解當地的有關于文化保護方面的政策以及當地的一些其他信息。
2.制定調查方案。并請校內知名教授指導問卷。
3.與當地緊密聯系。及時政府部門以及文化相關部門聯系。解當地的相關情況,也為我今后的調查研究提供便利。
4.每三天召開一次會議。明確團隊成員的工作進度,至少三天就會開一次例會。而且也將大家的一些準備工作的經驗分享。
5.分工合作。團隊分為四個小組,團隊信息交流暢通的前提下。每個小組負責每一個模塊,例如有小組負責計劃書的撰寫,有小組負責問卷的制作,每個小組的成果出來之后大家一起討論修補,最后通過。
七.實踐后的總結內容和日程
1.統計調研資料。與指導老師一起分析調研結果。
2調研結果按照“現狀—分析—總結—建議”思路布局寫成調研報告《客家古邑文化保護經驗及借鑒---以縣為例》。
3進行成果展示。召開成果交流會,并把調研報告回饋給當地市、縣政府與文化部門。
關鍵詞:文化中心 客家文化 意象營造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7-0000-01
一、引言
臺北市“客家文化中心”,位于臺北市汀州路與師大路的精華地段汀州路3段2號,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內。其前身是臺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于2000 年4 月以公辦民營OT 方式經營七年后合約到期,由教育局釋出此地,再由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接管、客家文化基金會直接運營,在其原址上規劃建置“臺北市客家文化中心”。可以成功爭取臺北市精華地段籌建客家文化館,勢必有許多爭議和反對。不同的反對聲音主要起因于近年來臺灣政府興建各項重大公共建設,如機場、觀光游憩、停車場等公共設施閑置情況嚴重,屢遭媒體諷為“蚊子場館”①,在臺北市客家文化中心改建之初亦受到一些環保團體②的質疑和反對。如何在這種反對聲中讓新建的客家中心躲避“蚊子館”的厄運是客委會和臺北客家人共同的愿景,因而從中心籌建之初便對公園整體規劃設計做了大量努力。以下便是對客家文化中心如何從具象的靜態呈現到抽象的民俗意象營造來達到強化客家族群認同進行闡述。
二、公園客家意象呈現
臺北市客家文化中心的空間文化形式,是否能促進各族群對客家文化理解與深化、吸引人潮前來、使其成為一個具有文化素養的場館并得到民眾的認同,是本文亟欲了解之事。
客家文化中心座落于園區正大門右側,與客家音樂戲劇中心遙相呼應。是一棟紅磚搭配白墻與砌卵石墻基的四層樓建筑設計,屬典型的客家傳統民宅建筑,展現了客家的儉樸意象。內設有迎客大廳、多媒體互動裝置、等路大街、常設及特展區、客語認證教學站、多功能學習空間等,結合產、官、學、社團、藝文領域等團隊,以“人文、教育、科技、產業、藝術”再造都市環境的新時代,實現多功能智能的人文館室,呈現別具特色的客家風情③。
從一樓正門一進入的迎客大廳便是一條草編的巨龍盤旋于眼前,是臺灣花蓮著名的手作夫婦所編。據工作人員介紹,此作品是去年“客家手作之星大賽”的金獎獲獎作品,舉辦這樣的活動,首先要求的是要參賽者熟稔客家文化并能夠熟練的運用客家元素。這對于提高群眾認識客家文化并參與其中十分有幫助。再往里進展示的是客家祖堂的神龕,象征了客家人崇宗敬祖的傳統,可以讓參觀者最直觀的體驗到客家宗族精神。整個大廳內部的天花板裝飾使用了典型藍色和紅色的客家花布④,墻體使用傳統的竹編加上現代立體流動線條的設計,使得傳統客家農業文化元發揮出了新的生機。
二樓和三樓的常設展覽區,分別展示有客家風情畫(包括展示客家生產生活常用器具、臺灣過去客家主要產業、當今臺灣的客家特色文創產業)客家節慶、客家傳統服飾、客家音樂、傳統客家民居建筑和客家相關的書籍專著等等,總體展示顯現得十分直觀和豐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展示區內設有非常多極具參與性的項目,如展示區內放置的大量傳統感的老式桌凳供參觀者使用的,這樣可大大的延長參觀者參觀時間,提升了參觀體驗的效果;傳統服飾展示區內的“藍衫花布變裝秀”,更是讓參觀者直接的穿上客家傳統藍衫,親自體味客家傳統藍衫的美感。客家音樂展示區,運用了多媒體技術讓參觀者用腳踩在相對應的音樂門類上(有擦弦樂器、吹管樂器、彈拔樂器、鑼鼓樂器)便會播放相應的音樂,很強的參與性和趣味性,客家音樂藝術也不自覺的得到了很好的推廣;另外在展示客家傳統民居區域內設有傳統灶臺原型,參觀者可以模擬使用旁邊的鍋鈔、食材、調料,按照灶臺上設置的多媒體顯示屏所展示的客家菜做法學做客家菜,也是十分生動和有意義,有效的傳播了客家美食文化。
四樓設有多媒體會議室、特展區和常設展區。多媒體會議室可容納200人,呈半園階梯形,可用于承接專題學術會議、學術研討會議和園區工作會議,亦可出租給周邊幾個里的居民用于社區常務會議,有利于處理園區與周邊的關系。特展區用于展覽客家主題書畫等藝術作品(如筆者前去時展出的是“客家風情畫――鄉土素人畫家余秀雄油畫個展”,展示的畫作全部取材于傳統客莊的歷史人文和在地生活畫面),這不僅是一個客家藝文展示平臺,更鼓勵了客家藝文的創作。常設展區設有閩西客家土樓模型“振成樓”,其內外側墻體亦作為展示區,墻外側直觀的展出了用世界地圖表現的世界客家人口分布圖,墻內側展示了關于福建閩西客家土樓、廣東梅州客家圍龍屋、江西贛南客家土樓的介紹,形象的展示了傳統客家民居共性與差異;另外常設展區內還設有“生活美學”區,展區仍以傳統客家紅花布和客家油紙傘為裝飾背景,整個展區分兩大塊,一是展示客家傳統婚禮習俗及當下婚禮的演變,二是展示客家元素的文化創意產品,比如運用傳統客家花布、客家藍布衫、桐花等元素所設計的玩偶類(有藍衫玩偶、手工織布玩偶、客家小米奇)、手工藝品類(藍衫玻璃掛畫、客家擂茶包裝)、布藝品類(桐花布包、花布提袋、花布背心、花布鴨舌帽、遮陽帽、虎頭帽、創意花布抱枕)。這些具像的產品設計,不僅讓參觀者大開眼界,更讓參觀者看到客家文化創意產業的未來。
在客家文化中心的地下一樓常設DIY手作教室,以教授客家手工藝制作為主,每周未定期舉辦,均免費報名和學習。據介紹報名者要以10人以上的團體方可報名參加,以免教學資源浪費。若報名人數適當放寬,比如10人以下或個人報名參與課堂的話則自備DIY材料,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課程,使文化中心受眾面更廣。
三、結語
臺北市客家文化中心開放一年以來使用頻率極高。每周未公園都會由客委會舉辦各類客家主題活動,如有民俗節慶類(義民祭)、地方特產展銷類、親子康健類和學術論壇等;園區還不定期承辦與企業合作的非客家主題活動,類型多樣。帶來了廣泛的參與者,也豐富了客家文化中心的活動主題。人們以靜態展示為載體、動態活動為路徑,在與客家文化中心參與與互動的過程中實現客家與非客家族群共對客家文化的認同。
參考文獻:
[1] 邱郁芬.臺北市客家文化治理策略之研究─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為例.臺灣:國立中央大學,2012.6
[2] 陳乃郡.地方文化館與小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桃園縣一眷村館舍為例.臺灣:元智大學,2011.6
[3] 曾漢珍.客家小區營造課題與策略之研究.臺灣: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2002,6
注解
① 國改評論2009/10/8,蚊子館問題之檢視 http://.tw/post/1/6547
② 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臺北市樹木保護委員會、臺北市野鳥學會、荒野保護協會等
一調查的目的、方法與內容
人文素質教育的主流文化無疑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但地方文化在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中同樣具有重要的價值。一些高校的教改實踐已經初步證明,充分利用地方歷史文化的豐富資源,結合學校自身實際,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能夠更好地推動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并形成自己的優勢和特色。本課題研究擬結合具體的校本課程建設,以具體實踐演繹將贛州地方文化融入高校人文素質教育。為此我們發起了一次調查活動,并根據切實有效的調查結果,為編寫《蘇區精神和客家文化》的教材與開設課程奠定基礎,為開展地方文化資源的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尋求支撐。
本次調查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在問卷設計環節,我們擬定了20 個不同的問題(不含采集被調查對象基本信息的問題和開放式問題),這些問題共分為3 個大類,第一類是了解被調查對象對人文素質課程的基本認識和態度(題目3~9);第二類是測試被調查對象對本地文化的掌握、認同程度(題目10~17);第三類是了解被調查對象對于開設富有本地地方文化特色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態度、愿望和要求(題目18~22)。
問卷設計完成后,負責實施的4 位調查人員分別在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范學院、贛南醫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三本院校)四所駐贛州高校開展調查。調查對象為上述院校不同專業、年級、性別的學生,調查問卷采用不記名的方式。具體的發放方案為,發放問卷1000 份,以課題組所在的江西理工大學為主,其紅旗大道校區發放300 份,涉及8 個學院,其中大二150 份,大三100 份,大四50 份;西校區投放200份,該校區全部為大一新生;黃金校區投放100 份,該校區主要是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即三本學院,另有3 個二本學院,問卷主要投放給三本學生。此外,向贛南師范學院投放200 份,贛南醫學院投放200 份,盡可能涉及兩校不同專業、不同年級。應該說,問卷發放的涉及面是比較廣的,被調查對象的代表性是比較強的。
調查結束后,我們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了整理和分析。此次調查共發放問卷1000 份,回收問卷997 份,其中有效問卷(這里所謂的“有效問卷”是指完整作答的問卷,只完成前面少數題目后面失去耐心沒有全部答完的視為無效問卷,但在數據統計時根據實際情況個別題目會把全部回收的問卷納入統計)968 份,有效率達96.8%。基于本次調查有較廣的覆蓋率和較高的有效率,使我們的統計分析有了堅實的基礎和較高的可信度。
二問卷結果分析
(一)從被調查對象的生源地可以看出,地方高校生源本地化特征非常明顯,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礎在回收的997 份問卷中,被調查對象來自贛州市(贛南19縣市區)的有209 人,本省贛州以外地市的414 人,來自外省的有374 人。由此可見,地處贛州的這幾所高校普遍存在“生源本地化”現象,近三分之二的學生來自本省,其中的“一般”則直接來自本市,來自外省的生源只占三分之一左右。這不僅是贛州一地的現狀,國內大多數地方普通院校也都存在較為明顯的生源本地化現象,這是“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以贛州為例,贛州以客家文化和蘇區精神為代表,地方文化資源豐富,這對于本市、本省的同學來說,了解自身文化遺存是十分必要的;對于外省的同學來說,大學是他們的第二故鄉,有了解本地文化的潛在需要。因此,將地方文化資源引入人文素質教育課堂并非一廂情愿,確實有其群眾基礎。
(二)調查顯示被調查對象對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質有著高度的認同,但對于提升的具體路徑還存在諸多迷惘
第一,對于人文素質的重要性得到大家普遍認同。被調查對象表示愿意抽出時間來閱讀人文書籍,但真正用于這方面的時間很少。調查顯示,對于“學校開設人文類公選課程能起到的最重要的作用”這一問題,選擇“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和“增強文化認同感”的達到46%。這反映出大學生渴望人文素質的提升。但這些內在素質的培養非一日之功,而是要通過不斷地閱讀來提高。還有近半數被調查者表示“愿意閱讀但苦于沒有時間”,他們每周閱讀的時間普遍低于8 小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低于3 小時。種種原因導致學生有時拿起書本卻看不進去,甚至無心閱讀。在此,我們倡導學生追求內心自我修養,合理安排時間,提高自控力。
第二,通過網絡、電視等新聞媒體獲取資訊是當代大學生獲取人文知識的首要渠道,其次是通過閱讀書籍、報刊獲得,再次是通過課堂學習獲得。
從上表不難看出,當代學生主要通過網絡學習獲取知識。一方面說明學生在人文知識的獲取中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主動去了解。另一方面又不免使人略感憂慮,網絡信息快餐化、碎片化的東西居多,缺乏足夠的人文深度,過多地依賴網絡或者電視等視覺化的形式,傳統的閱讀方式,即“看書”、閱讀經典名著、品味大師杰作,對提升人文素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當然,我們也應該適當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味因循守舊,經典名著和大師杰作也可以用更時尚、更現代的高科技形式予以展現和傳承。課堂教學這一原本是人文素質教育主陣地的方式,似乎不太受學生喜歡,可見我們的課堂教學確實需要更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
第三,學生對學校開設人文素質教育公選課有著較強烈的期盼,但目前許多學校并沒有滿足學生這一愿望和期待,人文素質課程建設任重道遠。
調查顯示,對于“目前學校開設的人文類課程是否能滿足你的需求”這一問題,有50%的學生認為學校人文類課程“開設太少”,另有17%的學生認為已開設的人文類課程“學時太少”,只有32%的學生認為“基本滿足”。在高考“指揮棒”的主導下,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的人文素質教育偏少。而在進入大學后,由于客觀條件的制約以及理工類院校一貫“重理輕文”,人文類課程不受重視,導致一些理工科學生較少接觸人文類知識。或者雖然開設了一些課程,但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設置又缺乏系統性和實用性,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僅滿足于“混學分”。然而,調查顯示學生強烈需要人文素質課程,因此這類課的開設是很有必要的。同時學生缺乏自制力以及自主學習力,極少主動去學習人文知識,因此開設富有成效的校級公選課可以較好地滿足學生這一需求。
(三)調查結果顯示,被調查對象對本地文化認同程度較高,愿意去接觸和了解學校所在地的歷史文化,且目前他們對本地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不高第一,學生對所處城市的地方歷史文化不太了解,對贛州的人文知識儲備較少,對贛州的大部分景點僅限于走馬觀花,并不了解其歷史文化背景。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學生對于贛州景點有走馬觀花式了解,四分之一學生不了解贛州為“江南宋城”,半數的學生對贛州歷史不是很了解。這一現象應該引起相關人員的注意,歷史是不能被遺忘的,傳統文化更是需要繼承與發揚。當代大學生普遍傾向于了解當前流行的文化,卻忽視自己所生活的地方文化。增加一門有關地方文化的人文課程雖然對提高廣大學生對地方文化的關注顯得杯水車薪,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學生對于客家文化有著很強的認同感,存在著濃厚的興趣,希望通過相關課程系統地了解這一文化。從圖2 可以看出,有64%的學生雖不是客家人但認同客家文化,有21%的學生本身就是客家人并熱愛客家文化,兩項合計達到了85%。可見客家文化不愧為本地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有著獨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吸引力。此外,超過半數的學生表示對具有本地風土人情的人文課程感興趣,并且希望開設贛州旅游資源、蘇區革命精神、贛州飲食文化、客家文化及歷史、贛州民俗與人文等內容的課程。這一調查結果振奮人心,使我們有理由相信贛南地方文化進校園有著堅實的群眾基礎,將地方文化融入人文素質教育課堂,切實可行。
第三,當代大學生能夠積極弘揚正能量,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三觀”。他們了解并愿意傳承蘇區精神。對于蘇區精神的文化內涵,我們設置了一個多項選擇題,備選項“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爭創一流、無私奉獻”等均屬于正確答案。也就是說,上面每一種精神都是蘇區精神內涵的一個方面。從統計數據上看來,選擇的分散性比較大,有些選項選的同學多(如:B、C、E、G),有些選項選的同學較少(如:D、F)。這道題本不指望學生一定能夠準確地進行“全選”,只能說明有些選項選擇的同學比較多,選項中所體現的這種精神,同學們可能通過各種途徑有所接觸和了解,其他的精神內涵或許接觸得少,或者認為選項不體現在贛南蘇區的精神內涵中。這是一種認識上的偏差,但無礙于彰顯當代大學生對于“正能量”的追求。
此外,有近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贊同舉辦“唱紅歌”一類的活動,這個數字也略微超出我們的想象。
由此可見,蘇區人民特有的精神財富應該被后代所銘記并傳承,“唱紅歌”一類文化活動正是這種傳承的形式之一。紅歌是革命實踐的真實寫照,它能喚起人們的紅色記憶。不同的時代雖有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社會雖有不同的感動,但健康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是不變的追求。唱紅歌只是其中的一方面,而學生也支持一定形式的人文素質教育實踐活動。
(四)對于開設贛州地方文化課程以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學生持謹慎歡迎態度,并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第一,學生對增設介紹本地區風土人情的人文課程持歡迎態度,但也存在觀望、懷疑情緒,需要我們拿出具體的教學實踐去贏得他們關注。我們在問卷中詢問“學校增設介紹本地區風土人情的人文課程,您是否愿意參加”。從圖3 可以看出選擇“興趣濃厚”的只有25.7%;選擇“有點興趣”的達到了59.1%,說明持觀望態度的占了絕大多數;有7%的人認為“無所謂,反正都是混學分”。另外還有8.2%的人覺得“沒意思”,雖說反對者只是極少數,但將近百分之七十的人持觀望和無所謂態度,說明這門課程如果要開,就一定不能讓大家失望。
第二,學生對人文素質類課程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方面的愿望。對于課堂,超過半數的學生表示喜歡幽默接地氣的老師,學生偏向于多媒體教學,多數學生表示希望多一些圖片和影音資料,并且適度安排一些課外實踐任務。調查顯示,學生普遍喜歡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的呆板枯燥相比多媒體教學明顯更吸引學生的眼球。但也有不少學生表示,教師的魅力在于自身修養與知識儲備,聽一個幽默的老師講課遠比觀看影音資料有趣得多。另外還有不少學生建議老師們應多與學生交流、討論、互動,防止課堂教學陷入“獨角戲”和“滿堂灌”。
三對課程開設的建議
(一)立足校本教材的開發與建設,精心組織教學內容
人文素質選修課的開設大多取決于教師的興趣,課程的設置沒有相對一致的認識和標準,各校開課隨意性大,缺乏系統規劃和科學論證。開設地方文化選修課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因此在開課前應該做好充分地準備,選取或編寫適合當前學生水平的教材,并明確教學的基本目標是讓學生對當地文化有個基本了解還是深入掌握。只有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才能確保地方文化資源走進校園。根據我們的調查,學生選項最多的是希望開設贛州民俗與人文,其次是客家文化和蘇區精神。因此在課程設計時,可以加重客家文化內容所占的比重,而不是平均分配客家文化與蘇區精神兩個方面的內容。
(二)課堂教學氣氛活躍,教學手段靈活多樣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親切、寬松、平等的氛圍,充分展現教學內容中的科學理性與人文精神,將自己對事物的綜合認知、深層次理解與感悟,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簡單介紹客家文化與蘇區精神是不夠的,應當傳遞出客家人生生不息、熱情堅強的性格,蘇區精神的自強不息等,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文化內涵并受到熏陶。因此最好結合生動、獨特的實例,展示客家文化和蘇區精神的文化底蘊。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轉變“授人以魚”的傳統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認識世界、發現問題并積極解決問題的熱情。教給學生自主解惑的方法,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另外,人文素質教育是伴隨著大學生個體發展而進行的,是從咨詢、剖析、診斷、設計到最終確定教育方式的過程。教育者在人文素質教育過程中可以吸收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精神,更多地采取啟發、示范等教育方式,對其進行潛移默化地情操陶冶和人文關懷,達到情理交融的目的,增強人文素質教育的感染力和滲透力。
(三)對課堂紀律加強掌控,確保公選課教學效果
正如前面某個選項中提到的,少數大學生對于人文素質公選課往往抱著“無所謂、反正都是混學分”的消極心態,如果我們費盡千辛萬苦開出一門頗具地方特色的人文課程,卻因為不注重教學效果,最后淪為混學分的“雞肋”,那是十分可惜的。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傾向于喜歡多媒體教學,喜歡以視頻、圖片等視覺化的內容與形式呈現學習內容,這不失為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個好方法。但是在對贛南師范學院類似地方文化選修課的旁觀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觀看視頻時并不認真,低頭玩手機或做其他事的學生不在少數,所以建議老師在開設此課程教學中注重教學方式,合理安排課程內容,有內涵又不失風趣,真實的展示地方文化精髓。監督課堂紀律,可根據視頻圖片現場隨機提問學生,促使學生認真聽課,使學生真正了解和喜愛自己所生活地方的文化,受到人文精神上的熏陶和洗禮。
參考文獻
論文摘要:運用文獻法對舞龍運動與龍巖市龍文化傳播的關系進行分析認為:龍巖市在龍文化傳播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龍巖市的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舞龍運動為龍文化的順利傳承提供一種有效途徑和模式;舞龍運動使中華龍的精神更加鮮活;深刻挖掘與研究龍文化能促進舞龍運動的發展。
“龍”作為一種能夠寄托愿望的圖騰和崇拜物,是華夏先民同自然環境做斗爭過程中產生的。它角似鹿、頭似駝、眼似龜、頸似蛇、腹似屋、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在人們心目中成了能遨游四極,俯瞰八方,喚云播雨,救撈抗旱的神物。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長河中,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逐漸成為一種精神、祈求、寄托和祝福,是華夏民族勤奮、勇敢、奮進、進取、堅毅和拼搏精神的象征。它是中國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五洲四海,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龍的形象,龍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和文化象征。因此,舞龍也成為了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紐帶,作為一種集娛樂、喜慶、健身與競技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體育活動,它在傳播龍文化、龍的精神方面也體現出了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1龍巖市在龍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優勢和價值分析
1.1龍巖龍文化傳播的優勢
作為龍的傳人,傳播龍文化、龍精神是中華兒女義不容辭的責任,龍巖在這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龍巖是龍的故鄉,據當地學者論證,龍巖得名于龍巖洞在漢代末年,史載于唐,為中國南方龍文化的發祥地。根據考證,全國259個地級市中,用“龍”作地名的僅龍巖1個,2861個縣(市、區)中,用“龍”作地名的也只有25個。而且,從區位優勢、人口分布、區域面積、經濟總量、旅游資源、文化淵源等方面比較,龍巖的優勢居于眾“龍”之首。另外,龍巖境內有龍巖洞、龍硅洞,有九龍江、龍津河溝通,新羅區設有龍門鎮,建有龍門塔,市區有龍巖大道、龍騰路,名勝有龍池書院、永定龍湖、連城九龍湖;游大龍、劃龍舟、龍燈、舞龍,永定土樓、培田民居、長汀古城,隨處可見的中國龍已經融人當地人們的衣食住行,烙在中華民族心靈深處。因此,龍巖在龍文化傳播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1.2龍巖市進行龍文化傳播的價值分析
首先龍文化傳播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中國迅速發展的經濟和中華文化的巨大魅力,使得世界越來越關注中國文化。同時隨著我們民族自信的確立,國家開始重視傳統文化,并大力挖掘、整理和弘揚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核心文化之一的龍文化,無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當前系統整理中華龍文化,挖掘龍文化以及傳播龍文化的行動才剛剛開始。這方面,龍巖作為南方龍文化的核心地位是顯而易見的,應抓住時機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正確定位,建設自己的特色文化,把龍巖建設成一座具有特色的城市,以此來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這對于龍巖旅游經濟的價值是巨大的。也與龍巖的旅游城市的定位是相符的,并且可以使龍巖逐漸發展成為全國龍文化研究和傳播的中心。另外,龍文化的傳播對于弘揚中華文化,豐富龍巖人的文化品位,樹立龍巖的文化特色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它也使中華優秀文化遺產得以弘揚和繼承。
2舞龍運動對龍文化傳播的作用
2.1舞龍運動的概況
舞龍古稱龍燈,其歷史悠久,曾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在傳統習慣中,人們把龍當作吉祥的化身,每逢喜慶節日或久旱不雨時,各地都有玩龍燈、舞布龍或舞龍祈雨的習俗。《春秋繁露》就有關于春旱舞龍求雨風俗的記載“小童八人,皆齋三日,服青衣舞之”。可見,舞龍最初發端于原始的宗教信仰和生產活動。由于各地的民情和風俗習慣的不同,民間流傳著形式各異的舞龍:布龍、火龍、草龍、紗龍、飛龍、水龍、段龍和板凳龍等。舞龍活動隨著千百年來的傳承和發展,已由一般的祭祀表演活動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集娛樂、喜慶、健身與競技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文化體育活動,開始走上正規化、競技化、國際化的發展軌跡。
現代舞龍運動的發展已有10余年的歷史,它是在廣泛吸納民間形式多樣的舞龍方式的基礎上遵從體育運動的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它通過不同類型的動作來展現龍的形態和神態的變化,從而突出了體育性和競技性色彩,更有利于廣泛推廣和規范化發展。從外在特征看,現代舞龍運動項目是由龍珠、龍頭、龍身、龍尾,10個人借助龍珠和龍體器材在音樂的烘托下共同完成不同級別難度動作的集體性體育項目。
2.2舞龍運動對龍文化的傳播作用
舞龍運動是人們以傳統文化為內涵、身體表演為形式、體育運動為載體的一種對龍文化進行診釋的文化活動,是人們對龍的神性和所蘊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價值的外在行為表達。因此,中國龍文化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就是舞龍運動,人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舞龍活動相互交流、相互學習,促進了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在舞龍活動的運動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和診釋了龍所代表的精神實質。
3舞龍運動與龍巖市龍文化傳播的關系分析
3.1舞龍運動與閩西客家文化的關系
閩西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千一百年來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在客家民俗、風情、舞蹈、社藝等諸方面不斷豐富和充實了客家文化的內涵。舞龍活動作為閩西客家文化民俗活動中的一部分,系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客家人生活實踐和聰明智慧的結晶,是民間舞蹈和體育的傳承平臺,寄托了閩西客家人的精神,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民俗價值和社會價值。
3.2舞龍運動促進了龍巖市龍文化的傳承
華夏民族的舞龍活動,是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為了表達自己對龍的信仰和寄托,經過原龍紋和龍型的不斷加工和創造,而發展至今的一種形式完美、內容豐富、表演技巧高超,并帶有濃郁民族色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它不僅是動作技能和身體素質、意志力等方面的教育和鍛煉,而且是一種對龍文化的學習和傳承,它能增進對龍文化更加直觀和深人地了解,能激發起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龍巖是龍的故鄉,千百年來崇尚龍文化,世代承襲至今經久不衰,尤其以連城縣姑田鎮的板凳龍燈為代表,每逢元宵佳節全鎮家家戶戶以男丁持一節龍燈參與其中,浩浩蕩蕩綿延幾公里之長。號稱“天下第一龍”,已成功申請了吉尼斯世界記錄。近年來,舞龍運動已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為當地人們所喜愛。龍巖是世界客家人祖居地,同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有著緊密的聯系。龍巖通過舉辦民俗文化藝術節和舞龍活動的交流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更加了解中國的龍文化,舞龍運動將成為世界人民了解中國龍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可見,舞龍運動對龍文化傳承的意義表現為:無論是有形還是無形,舞龍所負載的內涵,都深蘊著中國龍文化的層層積淀,它實質上是一個高度濃縮的龍文化的有效載體;另一方面,舞龍運動在幾千年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為龍文化的順利傳承提供一種有效途徑和模式。中國龍文化便借華人舞龍活動深人到中華民族生存繁衍的各個角落。
3.3舞龍運動使龍的精神更加鮮活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龍的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它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文明與發展,象征著大團結、大統一、大合作,拼搏向前,奮發向上,吉祥如意。如何更鮮明、具體的理解這種精神呢?舞龍為我們提供了條件,舞龍以一種更形象、可見的、生動的形式表現了龍的精神。在跨人新世紀的2000年,也是中國傳統的龍年,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龍巖舉行,在開幕式上十二條巨龍威風凜凜,翻江倒海的表演,象征著世界客家人團結、勤奮、勇敢、堅毅和拼搏向前的精神。場上舞動起來的龍的翻騰、變換、時隱時現的表演是呈現給人們的一種生龍活虎,視覺上的生動形象,而在舞龍的客家人身上體現出的是世界各地的客家人不畏艱難險阻、奮發向上、勇敢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體現出的是我們民族的精神,是對中國龍的精神的最好演繹。當我們看到他們激越豪放的情緒和威風凜凜的巨龍時,立刻會使我們感受到那種萬眾一心、戰勝水旱、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這時作為中國民族當代傳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自然會油然而生,也讓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了中國龍的精神。可見,舞龍運動以一種更鮮活的形式展示了龍的精神。
3.4龍巖市舞龍運動的現狀
龍巖市舞龍活動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全市各縣(市)鄉村都有舞龍習俗。龍巖客家人舞龍活動的形式主要有游龍和舞龍。游龍規模較大,長者可達一千多米,可以游行,但不能舞動,以連城姑田鎮、長汀彭坊村的游龍為代表。而舞龍形式則多樣,有舞布龍及地方特色上杭臨江的舞香龍、武平象洞鄉的舞稻草龍、漳平雙洋的炮竹龍等。據不完全統計,龍巖市約有60個舞龍隊,多數以民間形式存在,主要集中在社區活動中心及鄉村自發組織的民間團體,這支隊伍中除青壯年男子舞龍隊外,還有老年舞龍隊和女子舞龍隊。
3.5挖掘與研究龍文化促進龍巖舞龍運動的發展
龍文化的弘揚和舞龍運動發展之間是相互促進的統一體。龍文化的傳播活動以舞龍運動為載體,通過舞龍運動的形式得以展現,并透過舞龍運動的發展、壯大得以弘揚和豐富。龍巖長汀縣的汀江被海內外客家人奉為“客家母親河”,是中國客家文化的發源地。在中華文化百花園中,客家文化獨具特色,令人矚目,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大程度上延續和承襲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閩西客家文化豐富多彩,其中最為壯觀的就是舞龍燈。在龍巖市舉行的第十六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中,在第二屆客家文化旅游節中,在世界客屬公祭客家母親河大典活動中,舞龍作為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內容,充分展現了龍的魂魄、龍的神韻、龍的矯健威猛、龍的瀟灑多變、龍的精彩紛呈,深受人們的喜愛。可見,通過對龍文化的挖掘、整理,使人們更加深刻地認識r龍所蘊涵的精神實質及它的象征意義。加深了人們對中國龍的崇敬、喜愛和熱情。這就為舞龍運動的開展開辟了更便捷的途徑,由于更深刻理解了中國龍所蘊涵的精神實質,人們會以更高的積極性、主動性來參與舞龍運動。無疑為舞龍運動的發展打下了堅固的群眾基礎。因此,對于龍文化的整理、挖掘直接關系著舞龍運動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