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魯迅的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青島有個魯迅公園,有關的資料如下:
魯迅公園雖說不是一個很大的公園,但它卻以獨特的風格成為青島的一個象征。在20世紀初至80年代,許多代表青島的旅游產品上都印有魯迅公園的海濱風光。此景點于1998年被評為“青島市十佳旅游風景點”,2001年被評為“市民最喜愛的旅游景點”。
魯迅公園始建于1929年,由當時的農林事務所所長葛敬應設計規劃,最初以當時的市長胡若愚的名字命名“若愚公園”。1931年沈鴻烈接任市長后,將若愚公園又進行了修建,建造了現海產博物館館址,更名為“海濱公園”。1950年,經青島市人民代表會議決定,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學家魯迅先生,將“海濱公園”改名為“魯迅公園”。
(來源:文章屋網 )
讀了《魯迅愛書的故事》這篇文章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魯迅愛書的故事>;這篇文章記述的是:魯迅先生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幼年時期的魯迅,十分愛護書,看書前總會把手洗干凈,小心翼翼地捧著書,專心致志地閱讀起來。成年以后,魯迅把讀書、買書、借書、抄書、修書,作為自己的樂趣和事業。靠一些簡單的修書工具,把書修好。所以魯迅珍藏的書沒有污損、破散的情況,他樂意把書借給別人,但歸還是看到破損,會不高興的。魯迅還主動把書送給友人、寄出去時總是仔細包扎妥貼。
我和魯迅來比真是有天壤之別。我每次買完新書,先是把它閱讀一遍,看完后隨手扔在書架上,當要去找某本書時,都是找了半天才找到。有一次,我的一個同學借我一本作文書,我拿到書開始閱讀起來。吃飯時,我把它拿到餐桌前邊吃邊看,結果我一不小心把湯打翻了,把書弄得既濕又油,可我卻滿不在乎, (只)拿到了陽光下曬一曬就塞進書包,準備還給她。第二天,我來到學校,拿出早已破散了的作文書遞給她,她看了氣得直朝我翻白眼。從此再也沒有人借書給我了。這就是我讀書的最大缺點。
從今以后我要好好保管書,不讓它們有半點破損之跡。我要向魯迅先生學習,做一個愛讀書、愛惜書、愛修書、愛買書的人。
整整15年前,我的一個20來歲的外甥,因吸毒而踏上了不歸路。此時此刻,這個活潑帥氣、只比我小幾歲的晚輩形象,又在我的腦海里閃現,勾起我許多回憶。這些年里,我和他那悲苦凄楚的父母一直想不明白,陽光開朗的他,怎么會跟“毒”沾染上,并且陷進去那么深,落得那么慘?!
人們通常以為,吸食與吸毒者追求強烈刺激或新鮮感有關,但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因素。事實上,國外一些研究者發現,很多吸食大麻的人長期以來都忍受著精神疾病的折磨或者具有病態情緒。有些人吸毒的目的在于達到一種更“高”更“強”的心理狀態,以此逃離他們所處的真實狀況――這屬于一種“扭曲的情結”。
不過,這方面的研究還存在一個疑點:這些反應究竟是濫用造成的后果,還是那些陷入沮喪的人的一種“自助行為”呢?
美國著名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把上癮稱作“神圣的疾病”。他指出,及酒精上癮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生物學根源,也具有深刻的社會學根源。他特別談到上癮的心靈因素,認為成癮的人對于精神和更高力量的追求,遠比其他人要強烈。他們非常渴望“回家”,重返伊甸園,只是他們混淆了這一旅程的方向,南轅北轍,走錯了路。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上癮者基本上是能力不濟或誤入歧途的人,他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服食癮品,為的是要“安然沉湎于一種把一切人生難題的意識都泯除的感受”,是個人的價值觀在決定要不要服用、是否持續服用、是否成癮、該不該戒除。而個人價值觀是受文化價值影響的,因此,癥結不在毒源,是個人與文化價值在影響需求與習慣。
許多調查也證明,不是對享樂的嗜好,而是尋找走出生活困境的愿望,使人們對失去了抵抗力,而吸毒者幾乎又自動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例如,越戰時期的許多美國士兵都離不開海洛因,當年那些年輕人中的40%至少嘗試過一次用針頭來緩解戰爭帶給他們的驚恐,他們當中的一半人則經常吸毒。
“嗜好或者癮,是每個人在尋找幸福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德國心理學家斯特凡?克萊因這樣打趣道。值得注意的是,近10多年來,科學家借助新技術對毒癮的生物學根源進行探索,獲得了一些新的認識。1998年,一項對雙生子吸食和濫用大麻研究的結果,得出了與酒精研究的結果相似的結論:共享家庭環境因素在開始使用時起作用,而隨后的吸食和濫用在很大程度上則由遺傳因素導致。一年后,對老鼠基因敲除的研究,同樣證實了特殊基因在對的行為反應方面具有影響。例如,去除老鼠的血清素受體基因,會導致老鼠酒精消耗的上升和對可卡因易受性的提高。
2008年春,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認知神經系統科學家休?加拉萬,在倫敦皇家學會的一次會議上提交的研究報告中指出:核磁共振成像顯示,可卡因吸食者的神經活動減弱,因為參與解決問題、作出決定和控制行為等功能的腦區血流量減少。目前尚不清楚是本身還是腦部的天然機制引發了這些變化,但加拉萬強調:“這項研究幫助我們不再把毒癮視為道德弱點,讓我們在更大程度上不妨把它視為一種需要治療的疾病。”
摘 要 對于古典式摔跤項目比賽規則,國際摔跤聯合會2013年對其進行了修改,這一修改對于古典式摔跤運動的訓練思路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本文從對新規則內容入手進行淺析,在闡述了新規則帶來的影響后,對古典式摔跤運動的訓練思路變化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新規則 古典式摔跤 訓練思路
自2013年下半年古典式摔跤新規則適用之后,許多傳統的摔跤訓練方法已經無法適應新的摔跤競技需求,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古典式摔跤運動的訓練思路自然也會產生較大的變化與革新。并且可以預見,這一訓練思路的變化與革新也必然會促進古典式摔跤的運動性和競技性持續提升。
一、新規則內容變化分析
新規則相比之前的古典式摔跤運動的變化是巨大而明顯的,這主要體現在比賽時間的變化、得分動作的變化、分值的變化、勝負判定條件繁榮變化、消極的判罰變化等環節。以下從幾個方面出發,分析古典式摔跤項目的新規則。
(一)比賽時間變化
比賽時間的變化是規則變化的重點。新規則取消了之前每場比賽3局,每局2分鐘的規定;新規則修改后,每場比賽進行兩局,兒童、少年組每局2分鐘,青年、成年組每局3分鐘,2局之間有半分鐘的休息間隔。在場次間隔時間方面,同一名摔跤運動員前后2場比賽的時間由15分鐘延長至30分鐘,并且同一級別的比賽應當在一天之內完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場比賽中雙肩著地、技術優勢獲勝、一方運動員連續獲得3個警告即一場比賽結束。
(二)得分動作及分值變化
能夠得分的動作上以及技術分值在新規則里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部分技術動作由1分改為2分,3分技術動作改為4分,這就把觀賞性更高的技術動作與低分值技術動作進行區分;之前的技術優勢獲勝分值為6分,新規則修改后提升至8分;取消獲得2個3分或1個5分作為優勢技術勝利結束比賽的規定;取消危險狀態5秒加分。技術分值從過去的1分2分3分5分改為1分2分4分5分。
(三)勝負條件判定變化
勝負條件判定變化對于古典式摔跤影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規則取消了原先的三局兩勝制,現在以兩局比賽結束時技術分累計多者獲勝;若兩局比賽結束,雙方運動員技術分相同的情況下,將按照下列標準和順序判定獲勝運動員:1.技術分分值大小和數量;2.所獲警告數量少者;3.最后得分。
(四)消極的判罰變化
1.場上比分為0∶0時,場上裁判必須及時地根據運動員場上表現,判定出消極的一名運動員,在不吹停比賽的情況下,提醒消極運動員積極比賽,裁判員在場上記錄表上以(W)作為標記;此后的一定時間內,如該運動員仍未改變消極狀態,場上裁判將在征得側面裁判或執行裁判長同意后暫停比賽,判該運動員消極并給予一個警告,由積極方運動員選擇跪撐或站立摔繼續比賽。
2.積極一方選手在選擇跪撐摔時,以后抱的方式摟抱,站立、單膝著地或雙膝著地三種姿勢進行。如果進攻方或防守方沒有按照規則要求的姿勢開始進行比賽,經過裁判員提醒后,將判罰警告并丟失一分,進攻方犯規將從站立開始,防守方犯規還從跪撐姿勢開始。
3.如運動員再次出現消極行為,將被警告并罰1分,對手選擇跪撐或站立摔繼續比賽。
4.如果第四次出現上述消極比賽行為,該運動員被警告并罰1分,比賽終止,宣布對方獲勝。
5.0∶0結束比賽時,最后判定消極一方輸掉比賽。
二、新規則帶來的影響
新規則給古典式摔跤運動帶來的影響是極其顯著的,這主要體現在了比賽激烈程度增加、對抗性大幅度提升、比賽進攻性提升等方面。以下從這幾個方面出發,對新規則給古典式摔跤運動帶來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一)比賽激烈程度增加
比賽規則的變動,大大增加了比賽的激烈程度,這要求運動員要提高自身的專項素質,例如:運動員要提高自身的運動速度、無氧耐力、肌肉抗酸能力、呼吸系統能力和心血管系統能力。另外,由于比賽時間和比賽判定的變化,加快了古典式摔跤運動的比賽節奏,這就要求摔跤運動員要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和瞬間比賽適應能力,這些都使得比賽的激勵程度得到很大提升。
(二)對抗性大幅度提升
對抗性對于競技體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新的競技規則下古典式摔跤運動開始更加強調運動員在站立狀態下的訓練。例如:站立狀態下相互搶奪有利把位的訓練。除此之外,據不完全統計,新規則頒布之后,現在的古典式摔跤比賽中,已經很少出現小比分,經常會出現十幾比十幾,甚至二十幾分都有可能出現,這在以往的比賽中是絕對不可能出現的,由比分可見運動員在比賽場上相互之間的對抗性是如此之大。因此,大幅度動作和高級技術的運用也使得整場比賽競技性和對抗性的提升成為必然。
(三)比賽進攻性提升
比賽進攻性的提升較為集中的表現在了古典式摔跤運動開始變得鼓勵進攻,與此同時也很大程度上使先得分者可以進行防守等傳統的戰術指導思想受到了影響,從而極大程度上增加了產生大分值動作的可能性,這也意味著古典式摔跤比賽也隨之提高了其勝負判定的科學性,把摔跤運動崇尚進攻的宗旨體現得淋淋盡致,并且比賽進攻的提升能夠帶給觀眾積極的人生觀和動作的美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觀眾觀看比賽的意愿。比賽進攻性的提升使得比賽競爭規則更加公平、公正,使得比賽勝負判定更具有說服力,在現實意義上推動了古典式摔跤運動這一項目的快速發展。
三、古典式摔跤運動訓練思路的變化
(一)訓練思路的釋義
訓練思路是指在對該運動項目內在規律深刻認識的情況下,對運動成績本質的理解和對訓練工作的設計以及對訓練過程的控制。就古典式摔跤的新規則而言,正確把握運動訓練思路的變化能為今后的古典式摔跤運動訓練的開展指明方向,使訓練工作的科學含量更高,避免訓練的盲目性。
(二)有針對性地加強運動員專項素質訓練
新規則和舊規則相比較,最大的不同就是比賽形式的變化,它加強了比賽的激烈程度,意味著運動員將承受更大強度的比賽。因此,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尤其是專項身體素質的負荷比例要與比賽負荷相匹配。在新規則條件下,爆發力和力量耐力是運動員完成比賽的基本保證。在激烈的對抗中,尤其是高水平運動員之間的對抗,經常要到比賽的最后才能分出勝負,所以,運動員必須要有良好的力量耐力儲備,提高技術動作的穩定性,完成戰術安排。
(三)訓練重心的改變
訓練重心的改變對于古典式摔跤運動訓練思路變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與舊規則相比較,新規則更加注重站立方面的角斗:在一場比賽中,如不遇到特殊情況,均為站立狀態下的角斗;由于消極判罰更加嚴謹,使得運動員在比賽中不積極拼搶就會被判罰,即便是在分數領先的情況下,都可能因此而輸掉比賽;所以說,規則改動后站立角斗的比重加大,對運動員站立摔動作、站立搶奪有利把位以及站立技術動作與手法相結合的連續進攻能力更加看重。因此,在日常的訓練中需要對運動員在站立狀態下的手法、搶奪有利把位以及站立摔動作的訓練進行一定程度的傾斜。但是,跪撐角斗也不能完全放棄,要樹立“站立加強得分能力,跪撐鞏固對抗能力”的理念開展訓練。
(四)大動作的使用得到鼓勵
為了有效增強古典式摔跤比賽的整體觀賞性,國際聯合摔跤會在其制定的新規則中極大幅度的提升了大動作在競技比賽中的地位,而且新規則規定:如一方運動員主動使用技術動作不成功而處于跪撐狀態的下方,裁判員將立即吹停比賽,比賽從站立狀態開始,這就使運動員放下了因進攻失敗而反失分的心理狀態,從而積極主動的進攻。還因為,一場比賽中雙方運動員在處于得分相同的情況下,比較大動作分值是判定雙方運動員勝負首選方式。因此在新規則條件下的古典式摔跤訓練應當注重培養運動員在比賽中成功使用大動作的能力,從而在此基礎上更加有效地強化其專項運動素質以及大動作運用技術。
(五)訓練系統性提升
古典式摔跤訓練的系統性提升能夠使得運動員能夠從技戰術的角度出發,其中最主要的一個訓練思路是“站立加強得分能力,跪撐鞏固對抗能力”。系統訓練運動員,提高運動員專項素質儲備,使其能夠更好地匹配古典式摔跤的比賽結構和賽程。把素質訓練和技術訓練結合起來,利用專項素質訓練穩定和完善運動員的技術和戰術的訓練,以技術和戰術提高運動員的素質訓練,從而加強運動員的對抗能力,實現提升訓練系統性的重要目標。
四、建議
(一)從技戰術的角度出發,應以“站立加強得分能力,跪撐鞏固對抗能力”為主要訓練思路之一。
(二)通過系統訓練使運動員的專項素質儲備與古典式摔跤的比賽結構和比賽的賽程相匹配,從而使運動員具備高密度比賽賽程和高強度實戰對抗能力,以便為運動員完成技術動作和執行戰術安排保駕護航。根據實戰中出現的具體情況,結合新規則,安排不同形式的教學性比賽訓練,以達到不同的訓練效果。技術訓練同素質訓練相結合,利用專項素質訓練促進技戰術的穩定性與完善,以技戰術帶動專項素質的提高,從而達到加強運動員的對抗能力這一重要目標。
五、小結
隨著我國摔跤運動的不斷發展和新規則在古典式摔跤運動中適用性的持續提升,新規則對于古典式摔跤訓練思路帶來的影響也日益深刻,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古典式摔跤運動員和教練員都應當對這一規則變化的內容有著清晰的了解,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通過不斷完善訓練思路和訓練方式來促進我國古典式摔跤運動整體水平的持續提升。
參考文獻:
[1] 楊進.從新規則論古典式摔跤運動訓練思路的變化[J].遼寧體育科技.2008.2(15):35-38.
[2] 于輝.內蒙古男子古典式摔跤隊體能訓練的實驗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
[3] 崔聰穎.古典式摔跤項目技戰術統計系統的開發與應用[D].首都體育學院.2013.
[4] 張慧超.對古典式摔跤運動損傷特征及其誘發因素的研究[D].中北大學.2011.
[5] 韓夫苓.我國優秀女子自由式摔跤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與診斷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德化六中初二(6)班 張藝瑤
指導老師 林月壇
細數風雨兼程的成長旅途中,父親與母親對我不曾刻意,卻點滴滲透在生活中的家教,深刻而不乏色彩,有如深邃夜空中的璀璨星月。
母親的話是星。
從小學起家里人就忙碌,誰都沒有空閑接送我上下學。我總是每天一個人往返于那不到二十分鐘的路程,流連一路獨好闌珊的風景。開始我從不抱怨,直到某個大雨瓢潑的雨天,焦慮忐忑地站在校園門口,看著三三兩兩的同學一個個被趕來送傘的笑意嫣然的父母接進干凈溫暖的小車,直至天色昏暗,我望眼欲穿也沒能等來門口那個熟悉可愛的身影。眼里期盼的火花如熄滅的煙火一點一點地冷卻,難過煎熬的心比雨還沁涼,終于裹緊單薄的襯衣失落地沖進雨里......一整個晚上,我一言不發。那天晚上,睡前母親倚在我的身邊,像知曉我心事似的柔聲問道:“今天你不開心,是因為下著大雨,別的同學都有父母接送,而爸爸媽媽卻沒有去接你對嗎?”我輕輕地垂著頭,沒有說話。“你要理解,我們都比較忙,”母親的眼里流露著些許的歉意,更多的卻是一種深刻的意味深長,“今后你還會遇到更多只能一個人經歷的事情。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父母,要記住,沒有誰是可以靠父母的。我們給不了你什么,你想要的,就自己去爭取。”我抬起頭來看母親。在那盞柔暗的橘暖色夜燈下,母親好像全身都在散發著亮黃的光芒,一點點明亮起來,像夏夜天邊的那顆星子,使我整個世界瞬時豁然開朗。
父親的訓是月。
自從嚴家炎先生提出魯迅小說的“復調”特征后,許多論者都注意從巴赫金的小說理論出發來解讀《孤獨者》。靖輝的《于無望中掙扎的靈魂――讀魯迅小說〈孤獨者〉》認識到“我”與魏連殳分屬于魯迅靈魂世界的兩個側面,他們共同構成了魯迅心理和情感世界的復雜性[1],但該文尚未明確《孤獨者》的“復調”性。李錚的《欲將沉醉化悲涼――論魯迅小說〈孤獨者〉的復調結構》則明確從“復調”理論出發,認為《孤獨者》的敘述者實際上有三個:“我”、魏連殳和房東老太太。在“不斷變換交錯的敘述中”有三個孤獨者的故事:魏的祖母、魏連殳、“我”;它們呈“遞歸結構”。魏的祖母的故事是“為了突出連殳的命運而作的鋪墊敘述”,因此只是魏連殳故事的“附屬物”,不與之構成復調。而“我”與魏“成為魯迅思想的兩個側面,也都帶著魯迅自己的影子”。他們的故事代表兩種聲音,構成復調。這種復調體現在二者的對話關系中,即“關于孩子問題的爭論”、“關于故鄉、人情的討論”和“兩人生活態度的相互映襯”。總之,從《孤獨者》中可以看出“魯迅小說敘述結構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借鑒”和他“對傳統的革新與創造”[2]。李盛濤、徐光淼的《從〈孤獨者〉看魯迅小說的對話性》認為《孤獨者》既有“微型對話”,也有“大型對話”。前者指“敘述人和主人公魏連殳各自話語內部的對話性”;后者指人物之間、作品的結構都體現出的“對話性”,這種對話的意義在于提供了“一種未完成性”和“一個開放的空間”,從而使魯迅的小說“獲得了一種超時代性”[3]。
金振勝的《魯迅小說的內心獨白與主題意蘊》從敘述視角出發,認為由于《孤獨者》中的第一人稱敘述者屬于限制性視角,作者用了書信來填補敘述真空。書信“充當了臨時性的敘述話語”,從而“帶來了敘述的變聲效果,展示了一種新的語態、新的性格和新的意蘊”。魏的書信話語形式富于變化,而且“是一種具有個性化并且蘊含著復雜心理內涵的內心獨白”[4]。
李明的《論魯迅自我小說中的自我表現形式》著重分析了魯迅的自我小說中作者的“自我介入”的四種形式:直接自我、間接自我、分裂的自我和相對零自我。《孤獨者》屬于第三類,小說中的“我”是“作者自我的正面形象”,是“社會化”的一面;而與我相對立的人物,則是作者自我的一個側面,即“未向社會公開的、比較隱蔽的私人化的一面”。這種表現形式“便于展示作者內心矛盾復雜的心靈世界,便于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5]。
趙彥杰的《論〈孤獨者〉的敘事特點》認為小說有三個突出的特點:“第一人稱散點透視敘事法的運用”、“距離感敘事法烘托故事客觀性”以及“現代性敘述話語的體現”[6]。
陳方競的《魯迅小說的“魏晉情結”:從“魏晉參照”到“魏晉感受”》則獨辟蹊徑,從魯迅與魏晉文人的內在聯系出發,指出《吶喊》、《彷徨》中的小說具有“魏晉情結”,而且表現為從“魏晉參照”到“魏晉感受”的變化。“魯迅孕育并寫作《彷徨》時期,已經深深墜入'魏晉感受'之中”,“在魏連殳身上注入了魯迅個性中更為強悍的一面,集中體現了他的'魏晉感受',而且,他把這種感受極大地強化了”,從而“構成魏連殳與嵇、阮在更深層次上的內在一致性”[7]。
曹新發的《淺談魯迅作品中的黑色意象》認為黑色是在魯迅作品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顏色,這是他獨特的藝術特色。黑色意象的作用有兩個:“描寫他自己深刻感悟的社會人生”和“塑造一個'黑色人'家族”,即“精神上孤獨、寂寞、絕望以至復仇和死亡的人的家族”。魏連殳是這個家族的一個成員,他所采用的自我放逐的復仇方式正是魯迅所特有的復仇方式[8]。
注釋:
[1]靖輝《于無望中掙扎的靈魂――讀魯迅小說〈孤獨者〉》,《名作欣賞》2001年第4期
[2]李錚《欲將沉醉化悲涼――論魯迅小說〈孤獨者〉的復調結構》,《海南大學學報》2004年第1期
[3]李盛濤、徐光淼《從〈孤獨者〉看魯迅小說的對話性》,《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第1期
[4]金振勝《魯迅小說的內心獨白與主題意蘊》,《天中學刊》2006年第4期
[5]李明《論魯迅自我小說中的自我表現形式》,《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2期
[6]《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關鍵詞:語文課堂;故事導入;遷移導入
我們知道初中語文課堂的氣氛應該是非常活躍的,作為初中語文老師,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生通過學習,不斷地積累語文知識,在積累的過程中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要通過課堂導入的方法,因為只有進行課堂導入,才能使學生在課堂集中注意力。現就課堂導入主要說兩種方法。
一、以故事導入課本
故事本身具有情節,青少年學生比較愛聽故事。用講故事的方法導入課本,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對于那些故事性強或有典故可引的作品,教師可以先講述課文中的一些情節或與作者、作品有關的故事,然后引入本課。如:《斑羚飛渡》我的導語是這樣設計的:(播放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同學們:先聽老師講一個小故事:有一天,森林里發生了一場大火,火勢很猛,一大群螞蟻被大火團團圍住,情況十分危急,眼看他們就要被大火吞沒。這時在一只大螞蟻的示意下它們迅速地聚攏在一起,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成了一個大球。大球快速滾出了火勢的包圍,大火燒死了不少螞蟻,但一部分螞蟻因此得以存活。
故事講完之后,學生暢談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感受進行引導。
同學們,在這生死關頭,小小螞蟻這種犧牲一半保住另一半的舉動深深震撼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今天,我們來看看沈石溪筆下溫順可愛的斑羚經歷的那令人觸目驚心的悲壯的一幕。
這個故事貼近課文內容,和課文有異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自然就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課內容。
二、遷移方式導入
結合以前學過的、內容相關的課文導入新課,能使學生將知識系統起來,加深理解,增加記憶。如:我在教學《藤野先生》時的導語:七年級我們學過魯迅的《從百草原到三味書屋》回憶起自己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質樸、博學”,令童年魯迅信服、敬畏。但魯迅在回憶中說:“在我所認為我師之中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卻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是什么讓魯迅這樣深情感念呢?為什么在1935年,日本巖波文庫要出版《魯迅選集》,譯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魯迅意見,問他選哪些文章才好。魯迅回答:“一切隨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選錄進去。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這段難忘的經歷、認識這位給魯迅以鞭策的先生。
這樣的導語,運用了比較分析法,聯系舊課,提示新課。這種比較,有利于學生明白兩課知識相同之所在,從“溫故”出發,激起學生對新知的探求的好奇心。而教師所選的比較的各個側面,揭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對學生閱讀課文,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這兩種方法在教學中運用的比較多些,我覺得提高教學效果關鍵在課堂。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配合的合作項目;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課堂教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如果教師在課堂導入這第一環節便贏得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熱情和興趣,便獲得了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半。
一、長媽媽和祥林嫂都是青年守寡,且都沒有名字
《阿長與山海經》的結尾,魯迅說:“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魯迅猜測長媽媽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但不完全肯定,并且不知道她的真實姓名。長媽媽被魯迅祖母稱為“阿長”,只是因為家里先前的保姆叫阿長,離開后,長媽媽來補了她的缺,大家叫順了口,就仍舊繼續叫下去。至于她的真實姓名,反而湮沒了。《祝福》中也沒有出現祥林嫂的名字。祥林嫂為了避免守寡后被婆婆賣掉的命運,逃到了魯鎮魯四老爺家來做工,“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沒問她姓什么,但中人是衛家山人,既說是鄰居,那大概也就姓衛了。”魯鎮人估計祥林嫂姓衛,也僅是猜測而已,“祥林嫂”這個稱呼,是隨第一個早逝的丈夫祥林而來。可悲的是,在第二個丈夫賀老六死后,祥林嫂再次來到魯鎮,成為眾人不齒的對象,大家仍舊稱呼她“祥林嫂”,而不是“老六嫂”,說明祥林嫂的第二段婚姻得不到世人的承認。長媽媽沒有名字,足以引起讀者的同情,沒有名字的祥林嫂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同樣沒名字,同樣是寡婦,同樣是做工,但長媽媽在魯迅家有著一定的地位,祥林嫂就沒有那么幸運了。長媽媽是周家的保姆,本是伺候周家大少爺魯迅的,但她睡相不好,使小主人很難受,雖屢遭祖母提醒也不能改掉,但周家也沒有將她換掉。祥林嫂的境遇就沒那么幸運了,她初次來到魯四老爺家,因為是寡婦,就遭到魯四老爺的鄙視。夫死子喪后再到魯家,成為魯四老爺眼里的喪門星,連祭祀時的飯菜也不讓她沾手。長媽媽和祥林嫂為什么在生活中受到的待遇迥異,主要原因可能是長媽媽守寡后沒有再嫁、始終恪守著封建禮教“從一而終”的信條,而祥林嫂則違背了這一信條――哪怕這種違背是違心的。同時,魯迅一家人相對來說比較開明,很和善,而魯四老爺則是頑固的程朱理學信仰者。這也是長媽媽和祥林嫂在生活中待遇不同的一個原因。
同樣都是寡婦,同樣都沒有名字,同樣都是在人家做工,然而在世人眼里,二次改嫁的祥林嫂的命運卻比青年守寡的長媽媽悲慘得多。個中原因以及社會啟示,何其深刻,發人深省。
二、長媽媽和祥林嫂、柳媽等人都很迷信
長媽媽的迷信,包含了十足的愚昧與阿Q精神。他給魯迅講述長毛擄人的故事,說到長毛擄小孩與好看的姑娘,魯迅認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門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炙瘡疤”時,她竟然變得嚴肅起來:“我們就沒有用處?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脫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墻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
婦女脫褲子的威力竟然超過了大炮,荒誕而又可笑。長媽媽是抱著嚴肅的態度對魯迅說長毛的故事的,說明她并非憑空捏造來糊弄小孩,她的極端愚昧的精神狀態充分暴露。現實生活中像長媽媽這樣迷信色彩很重的人,在小說《祝福》中除了祥林嫂,還有柳媽。祥林嫂因為嫁了兩個丈夫,并且都死去了,在柳媽看來,祥林嫂將來死了進入地獄,閻王是不會對她從輕發落的,因為祥林嫂在陽間沒有遵守“從一而終”的教條。他會把祥林嫂用大鋸鋸成兩半,分給兩個死鬼丈夫,這使祥林嫂感到非常恐怖。她最終聽從柳媽的意見,向土地廟捐門檻。淪為乞丐后,見到“我”,首先就是問靈魂有無的問題,但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在“祝福”之夜,懷著對陰間無比的恐懼,孤零零地爬向了墳墓。
長媽媽認為婦女脫褲的威力勝過大炮,祥林嫂認為自己將在死后受到閻王的懲罰,柳媽認為祥林嫂捐門檻可以贖罪,都是荒誕不經的迷信,魯迅對此當然都持否定態度。長媽媽雖然迷信,但心地善良,這是魯迅懷念她的主要原因。當幼年的魯迅對《山海經》魂牽夢繞而不可得的時候,她給魯迅帶來了《山海經》,使魯迅得到極大的精神享受,并由此對文學產生了興趣。迷信的長媽媽善良的品質在《祝福》中也有反映:迷信的柳媽勸祥林嫂捐門檻的舉動,顯然是出于好心,是為了能讓祥林嫂免除在陰間的罪過。雖然她的建議最終導致了祥林嫂精神的崩潰,但柳媽善良的本意卻是不能否定的。
善良的長媽媽很迷信,正是社會底層的淳樸民眾思想心態的反映。這種現實反映在文學作品中是有其現實基礎與社會基礎的。可以說,迷信的長媽媽,在某種程度上是《祝福》中祥林嫂與柳媽的現實雛形。
三、《祝福》與《阿長與山海經》中的“規矩”
長媽媽教給幼年魯迅許多規矩,首先是對兒童的規范:“不許我走動,拔一株草,翻一塊石頭,就說我頑皮,要告訴我的母親去了。”毋庸置疑,這種規范,對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是一種扼殺,顯然是要不得的,因而魯迅很反感。其次是大眾規矩,比如:說人死了,不該說死掉,必須說“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應該走進去;飯粒落在地上,必須揀起來,最好是吃下去;曬褲子用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鉆過去的……這些規矩,有的在《祝福》中得到直接的反映。如說人死叫“老掉了”,“祝福”之夜,“我”問魯四老爺家的短工,四老爺和誰生氣,罵誰“謬種”,短工回答祥林嫂“老了”,也就是“死了”,引起了“我”的震驚。這是最明顯的文學作品對現實世界的客觀真實的反映。
在長媽媽教給魯迅的所有規矩中,最令魯迅印象深刻的是正月初一醒來吃福橘的事情。長媽媽在除夕之夜就“極其鄭重地”告訴魯迅,正月初一見到自己第一句話必須要說:“阿媽,恭喜恭喜!”以此獲得一年中的“順順溜溜”。魯迅第二天醒來,按照長媽媽的說法做后,她竟然“十分歡喜似的,笑將起來”,而且將沾滿喜氣的福橘塞到我的嘴里。像這種要孩子恭喜、吃福橘的規矩,顯然是一種吉利文化。在長媽媽眼里,順序是不能錯亂顛倒的,很重大,也很神圣。《祝福》中也講到了祭祀的規矩,也是很神圣的儀式,要求保持祭品的潔凈。像祥林嫂這樣再嫁且死了兩個丈夫的“敗壞風俗”的女人,別說祭祀的飯菜,就是酒杯、筷子和燭臺,也是不能經過她的手的,“否則,不干不凈,祖宗是不吃的”。長媽媽講規矩,且對有些規矩,執行是很嚴格的,不能更改,否則她認為會給人帶來一年中的晦氣,不順溜。有些規矩固然反映了人們的良好愿望,但我們從中也可以看出魯迅的故鄉紹興當時民眾思想的頑固,對迷信思想的深信不疑。嚴格的生活規矩與濃厚的迷信思想在民間廣泛存在,且在民眾心中根深蒂固,體現在小說《祝福》中,最明顯的就是祝福夜祭祀大典舉行的神圣性和嚴格性。正是祭祀的規矩,使得“不干凈”的祥林嫂最終喪失了繼續生活的勇氣,淪為了人見人厭的乞丐。長媽媽相信許多與迷信有密切關系的規矩,這只是社會民眾思想的一個縮影;《祝福》將這種思想加以擴大,創造了一個莊嚴肅穆、天地圣眾醉醺醺的“祝福”大典,正是這祭祀大典直接導致了祥林嫂的毀滅。
四、長媽媽的“切切察察”
長媽媽令魯迅最反感的舉動,就是她的“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還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似乎長媽媽總是喜歡背地里談論別人的家長里短,家務瑣事,并且談起來煞有介事,伴隨著一定的手勢與表情。這是幼年魯迅很不欣賞的地方,魯迅甚至說:“我的家里一有些小風波,不知怎的我總疑心和這‘切切察察’有些關系。”長媽媽雖然是魯迅懷念的對象,但她畢竟是下層民眾中的普通一員,有著舊社會農村民眾的共同缺點:饒舌多事,將議論別人作為生活的調劑品,津津樂道甚至樂此不疲。魯迅筆下的魯鎮民眾又何嘗不是千千萬萬個長媽媽呢,正是他們構成了祥林嫂生活的社會環境。
祥林嫂再來魯鎮,夫死子喪,內心的隱痛可想而知。此時的祥林嫂,是多么需要人撫慰她心靈的隱痛。“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在眾人眼里,祥林嫂既然沒有為前夫祥林守節,而是再嫁賀老六,這就觸犯了封建禮教“從一而終”的教條,就不值得同情。祥林嫂不厭其煩地向人們講述阿毛的慘劇,是想喚起人們對她的憐憫,甚至能對她說一些貼心的安慰話。唯有如此,內心的慘痛才能稍稍平復。但我們且看魯鎮人聽了阿毛的故事后的表情與反應:
這故事倒頗有效,男人聽到這里,往往斂起笑容,沒趣的走了開去;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還要陪出許多眼淚來。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
現在,有了這樣一本書:《小學生魯迅讀本》,它為小學生打開了一扇通向魯迅世界的窗口。本書的兩位編者錢理群和劉建發,一位是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北京大學的教授,一位是小學教師,熱衷于在教學中傳播魯迅的作品。他們說:“我們承認,魯迅的大部分作品可能不太適合孩子們閱讀;但我們同時也堅信:魯迅仍有不少的作品是深受孩子們喜歡的。”《小學生魯迅讀本》完整地呈現了“童年魯迅”,展現了一個“可親、可愛又特別”的魯迅形象。
不信?那讓我們先來讀一讀長媽媽的故事。長媽媽并不姓長。魯迅家中曾有過一個身材高大的女工,大家都稱呼她“阿長”,后來她離開了。對于新來的頂缺女工,大家懶得改口,還稱她為“長媽媽”。這位連自己的姓都被人忽略了的農村婦女,給魯迅留下了鮮活的印象――
一年中最高興的時節,自然要數除夕了。辭歲之后,從長輩那兒得到壓歲錢,用紅紙包著放在枕邊,只要過一宵,便可以隨便使用。睡在枕上,看著紅包,想到明天買來的小鼓、刀槍、泥人、糖菩薩……然而她進來,又將一個福橘放在床頭了。
“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記得嗎?你要記得,這是一年的運氣的事情。不許說別的話!說過之后,還得吃一點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來,在我的眼前搖了兩搖,“那么,一年到頭,順順流流……”
夢里也記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別早,一醒,就要坐起來。她卻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將我按住。我驚異地看她時,只見她惶急地看看我。
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搖著我的肩。我忽而記得了――
“阿媽,恭喜……”
“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聰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歡喜似的,笑起來,同時將一點冰的東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驚之后,也就忽而記得,這就是所謂福橘。元旦劈頭的磨難,總算已經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這是魯迅文集《朝花夕拾》中《阿長與(山海經>》的一段。讀了這段故事,你是否想再看看長媽媽還對魯迅做過什么事兒?這樣的文章會不會勾起你的共鳴,讓你回想起自己過年時發生的事?每一代人的童年都有著許多永恒不變的內容,那一份盼望的心情、等待中的焦急以及對繁瑣規矩的厭煩是何其相似。當然,除夕的年夜飯味道、壓歲錢的數目和玩具的類型肯定是大不一樣了。
長媽媽在閱讀這件事上對魯迅的影響最深刻。圖文并茂的《山海經》是童年魯迅渴望已久的讀物。《山海經》中由“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做眼睛的怪物”所勾畫的奇妙神話世界,是想象力豐富的孩子們的最愛。但是,在魯迅的童年時代,孩子的愿望是不被重視的,家中的大人們誰也不會在意孩子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期盼。又是長媽媽,盡管她自己并沒有文化,但是她卻能理解小魯迅的渴望。告假回家的長媽媽給魯迅帶回四本一套的《山海經》,這對魯迅的心靈震撼是極大的,“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身都震悚了……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小學生魯迅讀本》還有其他精彩的文章。為了方便同學們閱讀,編者把它們分為了“難忘童年”、“小動物情緣”、“草木、水、火、雪”、“父子之間”、“寓言與詩”和“魯迅翻譯的童話”等六個部分。
其中,第四部分“父子之間”特別值得向同學們推薦。雖然只有三篇文章,但分別選取了父親、母親、孩子三個人的文章,從不同角度展現親情,既有趣又有特色。《他健康、活潑、頑皮》選自魯迅的《且介亭文集――從孩子的照相說起》,是魯迅寫自己的兒子周海嬰的。《他對我一切順其自然》選自周海嬰的《魯迅與我七十年》,寫出了周海嬰眼中的父親形象。母親許廣平則作為旁觀者靜靜地欣賞著父子之間《融融恰恰的相聚》。
父母一般都喜歡孩子乖巧聽話,但小孩子卻都很頑皮。面對兒子周海嬰的頑皮,給人留下嚴肅印象的魯迅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周海嬰回憶說:“我幼時的玩具可謂不少,但我卻是個玩具的破壞者,凡是能拆卸的我都拆卸過。目的有兩個:其一是看看內部結構,滿足好奇心;其二是認為自己有把握裝配復原。所以,在我一樓的玩具柜里,除了實心木制拆卸不了的,沒有幾件是完整的。但父母從不阻止我這樣做。”他甚至還拆卸過父親的留聲機、母親的縫紉機。童年特有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就這樣在寬容的父愛里得以茁壯地生長。
但父子之間并不總是和諧融洽的。有時候,對于孩子太過調皮的行為,魯迅也會施以“體罰”的。但即使是“體罰”,也充滿了魯迅式的慈愛與幽默。據許廣平回憶――
他總是臨時抓起幾張報紙,卷成一個圓筒,照海嬰身上輕輕打去,但樣子是嚴肅的,海嬰趕快就喊:“爸爸,下回我不敢了。”
這時做父親的看見兒子的楚楚可憐之狀,心軟下來,面紋也放寬了。跟著這寬容,小孩子最會體察得到,立刻膽大了,過來搶住那卷紙筒問:“看看這里面有什么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