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圍手術期護理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圍手術期護理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圍手術期護理論文

        第1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摘要]目的:探討、總結婦科腹腔鏡手術圍術期護理工作的經驗。方法:對婦科皮膚、會陰、腸道等術前準備工作進行改進。結果:在護理工作中體現了人性化關懷。結論:手術的成功離不開高質量的護理。

        [關鍵詞]婦科腹腔鏡;圍術期;護理

        我院自2005年2月開展婦科腹腔鏡手術以來,已成功完成手術110例,并發深靜脈血栓2例,膀胱損傷1例,都因及時發現及時處理而治愈。通過腹腔鏡手術圍術期的護理,逐漸掌握了腹腔鏡手術的護理要點及術后常見并發癥的種類、原因、臨床表現、好發時間及常規處理措施,合理制定護理計劃,及時觀察病情變化,縮短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時間[1]。

        1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患者的需求在疾病發生、發展,轉化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得到重視[2]。無論何種手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如緊張、焦慮,對手術的治療效果持懷疑態度,因此心理護理應貫穿于整個護理治療過程中,尤其在術前2d,手術當天,歸入病區時都要主動和患者進行交流,滿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如在術前和患者進行心理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對患者提出的疑問給予盡可能的解答,對腹腔鏡的目的、方法,麻醉方式、術中感覺、術后反應等給予講解。并對患者進行正確的評估,針對患者不同需求及層次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有效降低患者應激反應,為手術創造一個良好條件。

        2術前準備

        2.1皮膚

        婦科腹腔鏡比傳統開腹手術對臍部的要求更嚴,因為,臍部是腹腔鏡手術的一個重要路徑,該部位凹陷于體表,皮膚嬌嫩潮濕不易清洗,特別有利于細菌生長,常規的皮膚消毒法已不能滿足腹腔鏡手術的要求,我院已由原汽油酒精碘伏的消毒方法,改進為潤膚油肥皂水過氧化氫液碘伏清潔消毒的操作程序,盡量減輕棉簽對臍孔皮膚的刺激,保證術野皮膚的無損傷及無菌性[3],預防術后切口感染。

        2.2會

        為了預防陰道細菌進入腹腔,我院長期以來用陰道沖洗霧化、紅光上藥來解決這一問題,雖達到了術前要求,也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從2005年10月份起我們開始了術前3d用1%碘伏擦洗陰道,甲硝唑0.4g陰道上藥進行陰道準備,術前1d備皮效果良好,既減輕了患者的負擔又達到了消毒的目的,無一例發生感染。

        2.3胃腸道

        腸道準備的目的是為了刺激腸蠕動,軟化和清除糞便,排除腸內積氣,便于手術中充分暴露,保障手術順利進行,減輕術后腹脹不適,傳統的清潔灌腸操作煩瑣,既增加了護士工作量又給患者帶來不便和痛苦。我們采用了術前1d下午4點口服20%甘露醇250ml加等量溫開水,術前晚及術晨分別溫鹽水灌腸一次進行腸道準備,口服給藥法簡便,效果好,能減輕患者生理痛苦。術前進食12h,禁飲8h以減輕腸脹氣,防止誤吸。術前3d給予慶大霉素針劑8萬U口服,抑制腸道細菌繁殖,預防腸道感染。

        2.4其他

        患者排空膀胱留置導尿,術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g,魯米那0.1g。

        3術后護理

        腹腔鏡手術在CO2氣腹下進行,如果CO2殘留于人體疏松組織過多或吸收大量CO2易出現高碳酸血癥及血流動力學改變。術后應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連接心電監護,觀察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鼻塞給氧[4],初時4L/min,30min后改為2L/min,保持呼吸道通暢。有痰時及時吸出,惡心嘔吐時遵醫囑給胃復安、信法丁,常規進行會陰護理,觀察陰道出血情況,消毒陰道宮頸預防逆行感染,疼痛不適時,給予心理疏導必要時給止疼劑。

        3.1術后傷口觀察

        由于腹壁傷口切口小,各種腹腔液易從傷口滲出,影響傷口愈合,因此應密切觀察傷口滲血,滲液的顏色、量,并與術后出血相區別。傷口有滲出時及時更換敷料。

        3.2導尿管的護理

        術前放置留置尿管排空膀胱是為了使術野更清晰,避免誤傷膀胱、輸尿管等器官。術后要密切觀察尿量及顏色,保持導尿通暢,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后留置尿管1d~2d,單純附件,子宮肌瘤剔除術可于術后24h,液體輸完后拔除尿管,有膀胱損傷的患者應留置尿管72h,觀察尿液等恢復正常后拔除。

        3.3及飲食

        腹腔鏡手術以全麻為主,患者未清醒時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清醒后改半臥位,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促進腸蠕動恢復。在飲食方面,不主張清醒后即進食,雖然腹腔鏡手術系微創手術,對胃腸影響很小,但過早進食由于氣腹導致胃黏膜灌注不足、腹內脹氣,使胃腸蠕動恢復慢,易引起患者惡心、嘔吐,我們主張患者清醒6h以后視具體情況給予少量飲水,禁糖水、牛奶,恢復排氣后進少量流食、半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食,以免因進食過早使胃腸道反應加重。

        3.4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3.4.1內臟損傷

        主要是膀胱、子宮、輸尿管、腸道的損傷。術后如出現逐漸加重的腸脹氣,腹膜炎表現,應警惕腸道并發癥發生的可能。

        3.4.2血流動力學的改變

        由于腹腔鏡在三孔氣腹下進行,取截石位、全麻、手術中轉開腹,致使手術時間延長靜脈血流緩慢,在瓣竇內形成渦流易致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尤其好發于左下肢。若術后發現患者下肢腫脹,疼痛和壓痛,淺靜脈擴張,皮溫體溫升高,Homens(+)應及時做出處理,囑患者抬高患肢,50%硫酸鎂濕敷,同時溶栓祛聚抗凝處理,以免靜脈性壞疽的發生和肺栓塞的形成。

        3.4.3術后出血

        密切觀察穿刺孔的滲血情況和生命體征的變化。患者如血壓下降、心率加快、傷口敷料滲血增加色澤鮮紅,是術后出血應及時搶救。

        3.4.4肩背酸痛不適是因術中CO2氣體殘留膈下刺激神經反射所致,一般數小時可消失,護理中對腹壁輕輕加壓,將氣體盡可能排出,患者可取膝胸臥位,讓氣體向盆腔聚集減少對膈肌的刺激。

        3.4.5皮下氣腫

        由于腹腔內壓力增高,氣體從氣針處分散于皮下或氣腹時直接灌入皮下所致,壓之有捻發音,可給予被動運動,增加血液循環,一般2d~3d,可自動吸收。應向患者及家屬做好解釋工作。隨著腹腔鏡手術應用范圍的拓寬,操作難度的增加,腹腔鏡手術的并發癥不容忽視。術前充分的準備和術后精心的護理對預防和及時處理腹腔鏡手術并發癥,促進患者術后盡快恢復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許愛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1999,34(3):15.

        [2]蔡偉萍,黃葉莉.婦科腹腔鏡臨床應用及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4,7:1143.

        第2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1.1一般資料

        我科使用的是日本FUJINONER—270T型電子喉鏡,連接JVC彩色監視器,配電腦圖文工作站,耳鼻喉科綜合治療臺。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間,我科共對132例聲帶良性增生性病變患者進行了表麻電子喉鏡下聲帶腫物摘除術,其中男性65例,女性67例,年齡11—78歲,平均年齡45.5歲,術后經病理證實聲帶息肉91例,聲帶小結41例。

        1.2.1麻醉

        患者取坐位,利用耳鼻喉科綜合治療臺上的高壓噴槍,對鼻腔噴灑1%麻黃素及1%丁卡因,各噴鼻2次,兩次噴鼻時間間隔為3—5min,口咽及喉咽的麻醉用1%丁卡因噴2-3次,間隔時間和噴鼻法相同。

        1.2.2手術

        術中患者平臥于手術床上,肩下墊枕,頭略后仰,下頜抬高,用75%酒精棉球行頸前區皮膚消毒,用5ml注射器抽取1%丁卡因2ml行環甲膜穿刺,回抽有空氣,表示針尖已進入聲門下區,迅速注入藥物1-2ml,拔出針頭,用棉球壓迫皮膚穿刺點片刻,令患者坐起咳嗽,將咳出的藥液吐出,此時病人的聲帶、室帶、會厭喉面粘膜均被充分麻醉。然后經鼻腔插入電子喉鏡,盡量吸盡咽喉部分泌物,當窺清病變部位,配合醫生采集圖像,再遞送活檢鉗,放入喉鏡側孔,鉗頭伸出鏡頭約0.5cm,張開鉗口,使鉗口平行或與聲帶呈45°夾角,將聲帶腫物納入鉗口,一次或分次取出病變組織,鉗取時勿過深,以免傷及聲韌帶,致術后聲音嘶啞改善不明顯,然后修平聲帶邊緣粘膜,術畢取出活檢鉗及喉鏡。

        2護理

        2.1術前護理

        術前患者常有緊張情緒,擔心手術的安全性及術后復發等心理問題[1],同時缺乏對電子喉鏡的認識,我們需熱情接待新病人入住病區,做好入院宣教及電子喉鏡下聲帶腫物摘除手術的相關知識,介紹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顧慮與恐懼,加強護患溝通,以得到患者的支持及理解。術前4h禁食禁飲,以免造成術中誤吸,術前半小時遵醫囑肌注阿托品、魯米鈉那,有利于病人術中鎮靜,減少咽喉部分泌物。

        2.2手術中護理

        常規備氣管切開包在手術床旁,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墊肩,頭后仰,使下頜抬高。對于老年人或頸椎有疾病的患者,可不用墊肩,平臥頭后仰即可。囑病人與醫護人員配合,護士應分散患者注意力,術中密切觀察病人病情變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配合醫生搶救。本組患者術前均進行心理護理及飲食指導,消除其恐懼心理,術中手術順利,無出現任何并發癥。僅1例因聲帶息肉較大,未能一次性切除病變而改行全麻支撐喉鏡下手術獲得成功。

        2.3手術后護理

        手術結束,護送患者返回病房,囑其臥床休息,2h后可進軟食,不可太燙,術后一、二日如有痰中帶血或涕中帶血,不須特別處理[2],術后2周內盡量少說話,戒煙酒及辛辣飲食,給予慶大霉素、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霧化吸入,一日一次,靜脈滴注抗生素和激素,注意口腔衛生。

        3.電子喉鏡的清潔、消毒

        3.1一般清洗

        從患者喉腔取出喉鏡及活檢鉗,立即用濕紗布擦去外表面污物,用流動水徹底沖洗管道,拆下活檢入口閥門,通過管道抽水5-10秒鐘,用隨機提供的刷子插入喉鏡側孔,刷洗整個管道,再將管道空吸以求吸干活檢孔道的水分并擦干鏡身,將擦干后的喉鏡及各部件放入1:200酶洗槽中,用注射器從喉鏡側孔注入多酶清洗液,沖洗整個管道,將喉鏡各部件及活檢鉗浸泡在多酶清洗液中3-4分鐘后,用注射器抽取清水徹底沖洗管道、喉鏡的外表面。然后空氣沖洗殘留在儀器管道中的多酶清洗液,最后用紗布輕柔的擦干。

        3.2嚴格消毒

        將清洗干凈的喉鏡、活檢鉗、活檢入口閥門放入2%戊二醛消毒槽中浸泡,用注射器將管道內灌滿戊二醛溶液,30分鐘后取出。用無菌水對喉鏡及部件、活檢鉗等進行徹底沖洗。安裝抽吸控制閥,吸入空氣去除管道殘留水分,用無菌紗布輕柔的擦干目鏡及物鏡,將喉鏡懸掛于無菌柜中備用,同時活檢鉗送消毒室高壓蒸汽消毒。

        4討論

        聲帶息肉、聲帶小結等良性增生性病變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病,使用電子喉鏡對其進行手術摘除具有準確、徹底、微創、術后反應輕等優點,做好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電子喉鏡的嚴格消毒是確保手術成功,減少術后感染的關鍵。

        護士在圍手術期應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做好心理護理,加強與患者的語言交流,以減輕其緊張情緒,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患者術前4h禁食、禁飲以免造成術中誤吸,肌注阿托品可減少唾液分泌,肌注魯米那鈉及術前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減輕對手術的恐懼感,更好地配合術者完成手術。環甲膜穿刺給藥,使喉腔粘膜被充分麻醉,術中患者聲帶處于靜息狀態,是整個手術中關鍵的步驟。

        術后電子喉鏡的清洗及消毒是喉鏡室護士必須掌握的知識,在專用毛刷刷洗活檢孔道時,必須兩頭見刷頭,并洗凈刷頭上的污物,多酶清洗液應現用現配,每清洗一條內鏡后即更換,同時清水沖凈多酶洗液后,應用無菌紗布擦干內鏡及各部件,再放入2%戌二醛消毒液中,以免稀釋消毒液,達不到消毒目的。喉鏡的操作部用清水擦拭后,再用75%酒精擦拭消毒,活檢鉗可多條備用,消毒后送壓力蒸汽滅菌,滅菌后按無菌物品儲存要求儲存備用,喉鏡室要定期空氣消毒,專人管理。計算機工作站和打印機應置于檢查室外間通風處,以增加儀器的使用壽命[3]。

        參考文獻

        1黃茂華,袁雪琴.淺談聲帶息肉圍手術期的護理[J].護理雜志,2002.19(

        2):46

        第3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圍術期;手術室;護理模式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2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775-01

        隨著現代護理模式的變化,護士的服務從消極被動的服務轉變成優質主動的人性化服務,圍術期人性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1-4],不僅為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服務,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而且極大地推動了護理事業的發展,真正把以患者為中心推向了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發展軌道。手術室是一個特殊的治療環境,是外科患者治療和搶救的重要場所。完善的圍手術期心理準備和心理治療已成為手術患者護理的重要內容[5-6],也是現代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圍術期人性化護理[7]分為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

        1人性化護理在術前訪視中應用細節

        1.1術前一日由巡回護士依據手術通知單,到病房訪視患者。首先查閱病歷,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化驗資料等。然后針對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語氣、語調、語速,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有效溝通,詳細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風俗習慣,社會背景。正確應用溝通技巧,溝通中盡量縮短與病人之間的感情距離。耐心傾聽,細致講解,講解內容因人而異,對于知識層次較高的病人,可采用醫學術語,對于知識層次較低的病人,采用通俗易懂的生活用語,對于老人要用親切尊敬的稱呼,對于兒童,進行鼓勵,表揚與其建立良好的關系。運用手術室宣傳手冊圖文并茂的講解手術室的環境,麻醉配合要點及手術醫生的精湛技術和成功的案例。送上印有術前須知情況的“手術室溫馨提示卡”及印有蘋果橘子,寓意祝福平安的結局的“平安小貼士”,消除其緊張恐懼的心理及對環境的陌生感。

        1.2術前一日器械護士根據手術排臺表,了解病人基本情況,手術醫生的習慣,手術方式,手術所需物品準備情況以及手術間的準備情況,對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使手術室的護理準備工作更為充分,有了針對性及預見性,術中更好地配合醫生,縮短手術時間,提高了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效率,為手術病人更好的服務。

        2人性化護理在手術中的應用細節

        2.1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巡回護士與器械護士依據腕帶或家屬核查患者身份,手術部位。態度熱情主動,語氣溫和體貼,手術間溫濕度適宜,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張貼卡通圖片,為患者創造人性化的良好的治療環境,放松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等候區針對不同患者為其準備玩具,報紙,書籍及加溫的棉被并有專人陪伴患者身邊,減少其離開家人的孤獨感[8]。

        2.2手術開始前,巡回護士協助醫生擺好,動作輕柔,力求舒適,注意遮擋,減少暴露患者身體,如需應提前解釋說明,保護患者的自尊。麻醉前患者處于清醒狀態時應陪伴在其床旁,保證安全,如患者不適,應握手或扶持肢體,給予心理支持。根據患者情況采取必要的保護[9-13]措施:骨骼隆突處加棉墊保護,雙眼涂眼膏保護,肢體處于功能位等。

        2.3手術中,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嚴格執行三查七對,認真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確保病人安全。注意保暖的重要性[14-17],術中沖洗鹽水應加溫,肩部及肢體加蓋中單等措施。

        2.4手術結束后,協助醫生包扎傷口,溫水擦凈血跡,穿上患者服。保證各種管路的通暢。患者清醒后,第一時間報告手術成功的消息,以鼓勵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3人性化護理在術后隨訪中的應用細節

        術后三日內,由器械護士到病房床旁隨訪病人。與病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報告手術成功的消息,了解術后恢復情況,及其對手術室的護理服務的意見和建議,以便改進。并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康復指導。人性化護理在圍手術期的應用提高了護士的職業素質,增強患者對護士的信賴感,使患者真正體會到醫護人員的真誠愛心與呵護,建立相互信賴合作的護患關系,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提高了治療的效果,保證了患者的安全。

        綜上所述,圍術期人性化護理建立在“以患者為中心”、“護士全優服務制[18-19]”的護理理念上,視患者如親人,體諒患者的痛楚,盡最大努力減輕患者身心的負擔,促進患者的痊愈,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最大限度的減少醫療事故及糾紛的發生,大大提升護理質量,打造圍術期人性化護理品牌,提高醫院知名度。

        參考文獻

        [1]楊桂濤,張侃.護理模式與護士角色變化[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8,03:3-5.

        [2]楊利,游桂英,趙榮華.護理模式轉變下的人才培養體會[J].現代護理,2001,(10):51-52.

        [3]劉月萍.適應護理模式轉變,培養合格護理人才[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3,(02):217-218.

        [4]孫愛芹.現代化醫院護理模式轉變與總體要求[J].現代醫藥衛生,2001,(04):313-314.

        [5]王欣.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02):329-330.

        [6]張云霞.人性化護理在手術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社區醫學雜志,2013,(02):54-55.

        [7]衛生部.臨床護理學實踐指南[M]20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75-78.

        [8]葛建芳.人文關懷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體現[J].護理與康復,2009,(02):166-167.

        [9]胡雯.手術并發癥預防性護理的現狀[J].臨床護理雜志,2011,(04):57-59.

        [10]劉文麗,劉欣燕,王強.手術不當在術中的探討[J].實用醫技雜志,2006,(20)3719-3720.

        [11]黃巧兒,游惠珍,葉碧華.手術病人擺放的護理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5,(03):55-58.

        [12]高慧芹.手術病人特殊擺放的探討[J].中外醫療,2010,(01):184.

        [13]王寧,劉鋮.特殊手術擺放不當的安全隱患及預防[A].中華護理學會.中華護理學會第14屆全國手術室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上冊)[C].中華護理學會,2010.2.

        [14]周麗華.淺談手術中保暖可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J].哈爾濱醫藥,2012,(06):496.

        [15]雷鳳瓊,朱貞.術中保暖對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生命體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8,(04):45-46.

        [16]李理,黃文莉.圍術期低體溫病人保溫護理研究進展[J].護理研究,2009,(11):952-954.

        [17]于振蘭.全麻手術患者保溫的新方法探討[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9):4565-4566.

        第4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 護理康復路徑;結腸癌;康復效果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2-0641-02

        臨床護理路徑始于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美國,現已經被確定為一種高效的醫療服務模式。臨床護理路徑強調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配合醫務人員進行疾病康復治療的重要性。結腸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所有的惡性腫瘤中,結腸癌占了10%到15%比例。對于結腸癌手術患者而言,科學有效的護理對手術的康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

        1 概念介紹

        1.1 結腸癌的概述 所謂結腸癌,指的是人體結腸粘膜的上皮在環境或者是遺傳因素等各種致癌因素的影響下導致結腸粘膜上皮發生惡性病變的一種疾病,結腸癌屬于惡性腫瘤的范疇。結腸癌的主要臨床表現與結腸癌的癥狀和時期有關,早期結腸癌的主要臨床癥狀有腹脹、腹部不適、消化不良等,早期的結腸癌癥狀從間歇性轉變為持續性。隨著病情的加重,結腸癌的臨床表現出現腹部包塊,腸梗阻等,同時由于結腸癌的腫瘤潰爛、失血以及毒素的吸收,會導致患者出現低熱、乏力、浮腫等各種中毒癥狀。結腸癌的主要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生物治療、靶向治療以及化療和放療等輔助治療[1]。

        1.2 臨床護理路徑的概述 所謂臨床護理路徑(CNP),指的是針對特定的患者群體,以時間為橫軸的一種患者在醫院住院期間的綜合性護理模式。這種護理模式最早出現與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美國,并在實踐中被美國確定為是一種高效的醫療服務模式。這種臨床護理路徑的主要護理內容和任務包括對患者進行入院指導、接診時對患者的疾病類型和病情癥狀等進行診斷、檢查、配藥、治療、護理,對患者進行飲食的指導、活動指導等健康教育宣傳、出院計劃等。醫院根據這些工作和服務內容制定一個日程計劃表,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何時進行何項檢查、治療以及護理等進行詳細的說明和記錄[2]。

        2 在結腸癌手術中實施護理康復路徑

        2.1 臨床護理路徑的設計 文章結合在本院進行手術治療的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康復護理實施的護理康復路徑對患者康復效果所產生的影響進行探討。

        首先根據本院的具體情況結合結腸癌手術患者的情況對護理康復路徑進行設計,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在本院進行手術的結腸癌患者的具體情況按照主治醫生、責任護士等層次和小組成員成立專門的護理康復路徑研究小組。然后根據本院實施手術的結腸癌患者在圍手術期的手術診療和護理的特點以及其具體的情況等,對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具體實施情況和工作內容、工作步驟等進行設計。本次研究中,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主要內容包括了結腸癌手術患者的飲食、休息、活動、檢查、治療、用藥、康復護理效果等[3]。

        2.2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 為了探究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護理康復效果,本院選取一組對照組進行常規的術后常規康復護理作比較。實施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觀察組患者在住院時就由責任護士對其專用的臨床護理康復路徑內容進行詳細的介紹,讓患者對自身在住院期間的一個過程有一個總體上的了解,然后由護士指導患者進行手術后的康復鍛煉和基本日常生活自理功能的恢復鍛煉,通過鼓勵和引用其他案例等,鼓勵患者按照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計劃執行康復鍛煉。然后再由護士根據患者的完成情況進行記錄和評價。

        在結腸癌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康復路徑的過程中,在護理內容方面,要注意對患者進行相關的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護理、飲食護理、以及康復護理等。心理護理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患者樹立康復病情的信心,飲食護理和護理等是預防患者在手術后的康復過程中出現其他并發癥和不良反應。進行相關功能和自理能力鍛煉的康復護理是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患者進行康復路徑的實施過程中,要避免患者出現手術并發癥以及不良的反應等。

        2.3 護理康復路徑對結腸癌手術患者康復影響 本院本次研究結果發現,臨床護理康復路徑能夠有效提高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康復效果。根據對照組進行的手術后常規護理效果進行了對比,發現采用臨床護理康復路徑有效的降低了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等情況的出現。本組患者對結腸癌疾病以及結腸癌手術后的護理知識等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促進了患者手術傷口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復,提高了患者對醫院醫務人員的滿意度。采用護理康復路徑對結腸癌手術患者進行全程服務,有效縮短了結腸癌手術患者在手術后康復期間的住院時間,同時也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減輕了患者的費用負擔[4]。

        3 臨床護理路徑的總結

        總之,臨床護理康復路徑作為一種新型有效的護理服務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本院結腸癌手術患者的康復效果。它為醫院護理學科的不斷發展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和空間,促進了醫院護理工作的不斷完善。具體來說,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

        3.1 對患者而言 對于患者而言,從本院在結腸癌手術中的應用結果可以發現,一方面,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手術后并發癥和不良反應等的出現,縮短了患者住院的時間,促進了患者手術的愈合和病情的康復,降低了患者的住院費用。另一方面,在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過程中,通過護士對臨床護理路徑的介紹提高了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和相關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效的提高了自我康復管理。

        3.2 對醫院而言 對于醫院而言,首先從醫務人員出發,能夠有效拓寬護士的知識面,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的護理服務模式,要求護理人員要提高護理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的能力,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主動性和護理質量,有效降低了護患糾紛率。從醫院來看,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轉變醫院的護理觀念,增強醫院的服務意識。通過全過程的高效的護理服務提高了患者對護理人員和醫院的滿意度。同時,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規范醫院的臨床護理工作,有效提高醫院的護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從而促進醫院護理工作的不斷完善[5]。

        參考文獻

        [1] 胡紅飛,卓亞娟,焦碧英,應瑛.加速康復外科護理在結腸癌圍手術期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1,12(02):23-25.

        [2] 楊九菊,郝蘭婕,張翠玲,王秀芬,趙捧欣,康艷鳳.胸科患者患側肢體加強康復操鍛煉的臨床效果觀察[J].河北醫藥.2009,19(09):12-13.

        [3] 孟秀云.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感染因素分析及護理干預[A].全國醫院感染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傳染病護理新進展研討會、全國自然災害護理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1,12(15):29-31.

        第5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 骨科;護理;人性化

        隨著醫學模式由生物模式轉向生物―社會―心理模式轉變的時候,護理的理念也在改變。近年來,人性化的概念正在深入護理的工作中,以病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正深深地滲入護理工作者的心中。自從2003年以來,本院骨科病房根據人性化護理服務的要求,結合骨科患者的特點,深入開展人性化護理取得良好社會與經濟效益。現將體會總結如下。

        1 人性化護理理念的教育

        要進行人性化護理服務,首先要理解人性化服務的理念,只有充分了解了什么是人性化服務,才能在骨科的護理工作中自覺地開展人性化護理。為此,我院特別開設了人文關懷以及人性化護理相關的課程,讓每1個護理人員充分了解護理發展的趨勢,了解人性化護理服務的理念和要求,為在病房開展人性化護理工作打下理論基礎。同時,還請了專業禮儀老師進行護理人員的行為和語言培訓,制定詳細的行為規范標準。

        2 人性化護理在骨科病房的體現

        2。1 入院時人性化護理 骨傷專科醫院收治的患者多數有骨折,入院時,患者承受著疼痛的折磨,來到1個陌生的環境,需要時間去適應。有些患者入院后就進行骨牽引或石膏、夾板外固定,這些操作會增加患者的恐懼感。因此,護理人員要主動關心和安慰患者,視患者如親人,做到換位思考,設身為患者利益著想,用親切、熱情的態度向患者詳細介紹住院環境、主管醫生、主管護士,做好定餐等工作,并讓患者了解到主管醫生有豐富臨床經驗,1定能幫助其解除病痛,減輕思想負擔,產生并增強他們對醫療服務的信任感,安心地接受治療。患者常主訴疼痛,護理人員要主動安慰患者,注意疼痛的性質、部位及進展,患肢腫脹、末端血運、指(趾)活動、感覺情況。耐心地向患者解釋疼痛的原因、規律性。讓他們心情放松、注意力轉移,增強戰勝疼痛的信心。

        2。2 圍手術期的人性化護理

        2。2。1 術前護理 在手術之前,增強患者的自信心和克服術前的恐懼感是非常必要的。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掌握健康知識,穩定情緒,可以增強對手術治療的信心[1]。因此筆者耐心、細心地向他們介紹將要進行手術的情況,盡量用簡明易懂的語言,讓患者獲得健康知識,同時可以適當運用鎮靜藥物來幫助他們渡過這個時期。主管護士向患者做好術前宣教,解釋術前做好皮膚準備的重要性,術中如何配合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及術后的注意事項。同時在做術前準備時,動作盡量輕柔,避免術前準備工作引起的不適導致患者情緒的變化。

        2。2。2 術后護理 手術之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回到病房,護士要及時到床邊,跟麻醉師做好交班。主動跟患者及其家屬溝通,說明手術已做好了,讓他們知道手術是成功的。了解患者的心理及情緒變化,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始終保持微笑,以端莊的儀表,關懷性的語言,熱情、誠懇的態度,來緩解患者手術帶來的痛苦;通過關心、尊重患者來達到減輕痛楚和增強康復的信心;通過細心的觀察,及時向醫生反映患者的情況,使用止痛藥物及其他方法來緩解術后疼痛。 2。3 人性化護理與功能鍛煉 術后的功能鍛煉對骨科患者的康復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通過日常護理課程的授課,讓每1位護士了解到骨科功能鍛煉的重要性以及各種骨折后的功能鍛煉的方法。同時,也要讓患者了解功能鍛煉的必要性。護士要用激勵的語言來鼓勵患者克服疼痛,正確地運用功能鍛煉的方法,來配合醫生的指導,爭取早日康復。如膝關節全膝置換術后,膝關節需要進行屈曲功能鍛煉。患者進行屈曲鍛煉是比較痛苦的,這時候,護士要發揮其優勢,通過日常的溝通及教育,讓患者了解術后進行屈膝鍛煉的重要性及必要性,鼓勵他們忍受痛苦,配合鍛煉,爭取早日康復。護士要掌握人體機能解剖和運動的基本規律,熟練運用生物力學原理,正確選擇和應用運動療法或其他療法。這樣,骨關節的康復治療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4 護理人員的人性化語言藝術 護士的語言行為是心理護理的重要手段,必須注意到語言的雙向作用。溫柔、親切的笑容,鼓勵和激勵的語言能充分調動患者的積極情緒,減輕其思想負擔,起到配合治療的作用。反之,粗魯、生硬的語言則可對患者產生不良刺激,甚至導致醫源性疾病的發生[3]。筆者的做法是:與患者及其家屬溝通時,使用禮貌性的語言;當患者遇到疼痛或者缺乏自信時,運用安慰性及鼓勵性的語言;當患者緊張時,采用引導性的語言,使患者放松。避免使用生硬的語調,以免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2。5 人性化護理在患者家屬中的運用 當患者因骨科疾病住院時,家屬同樣有急切的心情,此時需要對他們進行人性化的疏導。筆者的做法是: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的同時,主管護士及時與患者家屬溝通,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如年老的臥床患者,預防3大并發癥的重要性;術后患者的營養對疾病康復的重要性;骨折患者在骨折早、中、后期中醫飲食調護;并及時將治療的情況告訴家屬,讓其了解治療的目的。達到家屬支持、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的目的,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3 對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

        所謂人性化管理指在管理活動中把實現以人為本的管理作為指導思想,堅持1切從人出發。以調動和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為根本手段,達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斷發展的目的[4]。對護理人員實施人性化管理,并不斷深化人性化管理是必要的[5]。護理人員承受較大的壓力,日常工作繁重,患者與社會對護理人員工作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我院對廣大護理人員采用理解、激勵、贊賞的方法,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積極性;減輕她們的心理壓力,及時發現她們的情緒變化,盡快幫她們找到心理宣泄的途徑,讓她們輕松地、主動地、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研究每1位護理人員的特點,根據她們各自的優勢來安排工作。通過這些人性化的措施,極大地提高護理人員的精神面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人性化護理服務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尊重患者的需要。我院通過開展人性化護理,以病人為中心,調動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也有了較大的提高,護理工作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屬的肯定,極大地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增加了我院的經濟效益,提升了社會效應,推動了護理工作的發展。

        第6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摘要】壓瘡是皮膚或深部組織由于壓力,或者復合剪切力或摩擦而導致的局部組織的損傷,常發生在骨隆突出處。[1]壓瘡多發于長期臥床、脊髓損傷、慢性神經系統疾病(主要為腦血管疾病)、體質虛弱、各種消耗性疾病及老年患者。若有低蛋白血癥、大小便失禁、骨折、營養不良、缺乏維生素、吸煙等更易發生。它是臨床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很容易引起感染,一旦惡化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發生敗血癥而導致死亡。現對壓瘡預防與治療新方法作一綜述。

        【關鍵詞】壓瘡;預防;治療

        1 壓瘡預防的新進展 壓瘡預防主要在于加強在機場療法和健康教育,消除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局部護理與全身情況相結合的綜合性的預防。

        1.1 間歇性的解除壓力 各文獻顯示,每1-2小時改變是預防壓瘡最簡便的而有效的方法[2]與傳統的90度翻身法相比,30度更能有效的緩解骨隆突出處的預防,提高預防壓瘡的效果。

        翻身的順序為:右側30度側臥左側30度側臥平臥位循序進行。雙下肢稍屈曲,中間墊軟枕。從而有效的分散了壓力。

        1.2 患者平臥位時床頭不得抬高30度 以5-30度為宜,同時把膝下床抬起或者墊軟枕,對于禁忌翻身或者強迫時可使用“手墊法”雙手插入患者的背部或者臀部等受壓部位,1次2小時,每次20分鐘,使局部減壓透氣。

        1.3 預防壓瘡的運用工具 氣墊床,水床,泡沫床等。

        1. 4 營養的補給 除高營養膳食外,可通過靜脈營養,鼻飼,腸內營養等糾正低蛋白血癥、貧血,盡量恢復內環境的平衡。

        1. 5 注意保護皮膚 清潔皮膚時可使用溫水及中性清潔劑,皮膚干燥時可使用賽膚潤,易潮濕皮膚可使用皮膚保護膜。

        1. 6 新型敷料的應用 選擇水膠體敷料或者泡沫敷料進行預防。

        2 壓瘡治療壓瘡的治療以采取局部治療為主、全身治療為輔的綜合治療措施,壓瘡的治療必需在局部減壓的基礎上,徹底清除壞死組織,過去認為創面干爽清潔有利于壓瘡的愈合,目前認為在無菌條件下濕潤有利于創面上皮細胞形成,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生長和創面的愈合,保持壓瘡創面濕潤,有利于肉芽生長和上皮移行而加速愈合。有研究證明,用濕性愈合療法治療壓瘡效果滿意,采用封閉及半封閉的敷料能有助于傷口的早期愈合,而且可減少換藥次數,縮短治療時間。

        2.1 局部治療

        2.1.1 Ⅰ期主要以增進血液循環,解除壓迫為主。一般情況下,只要及時處理, 避免繼續受壓,建立翻身卡定時翻身。水膠體敷料保護皮膚,使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解除, 神經營養機能恢復, 能有效治療Ⅰ度壓瘡。

        2.1.2 Ⅱ期壓瘡應把預防感染放在首位, 因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受壓表面呈紫紅色、變硬、出現水泡, 表面松解剝脫、顯露出紅色浸潤創面, 因此極易引起感染。未破潰的小水泡,應盡量減少局部受摩擦,讓其自行吸收。大水泡則應在無菌條件下,用注射器穿刺抽吸泡內滲液后,覆蓋無菌敷料。在這里介紹幾種治療Ⅱ期壓瘡的方法。

        2.1.2.1 濕潤燒傷膏治療壓瘡[3]用0.9%生理鹽水沖洗創面,清創去除膿性分泌物,將美寶濕潤燒傷膏涂在褥瘡上,采用暴露療法,涂藥用一次性壓舌板,使創面藥液均勻,厚度為2~3mm。

        2.1.2.2 康惠爾泡沫敷料加貝復劑 清0.9%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后外噴貝復劑再貼泡沫敷料,每兩天更換敷料。

        2. 2 Ⅲ期,Ⅳ期壓瘡治療的方法:分次小范圍手術清創,每周作瘡面細菌學鑒定。換藥前, 操作者戴無菌手套, 用無菌棉簽從傷口中心環形向外擦拭傷口分泌物或直接取膿液送細菌培養及藥物敏感試驗, 根據結果選擇抗生素。

        2.2.1 手術清倉后根據傷口情況選擇不同敷料

        黑色期:傷口有黑痂覆蓋,滲液無或很少 去除黑痂干痂+清倉膠+潰瘍貼或透明貼

        黃色期:黃色腐爛組織滲液增多 清除腐爛組織+清倉膠或澡酸鹽敷料+潰瘍貼或泡沫敷料

        紅色期:肉芽組織生長 組織呈鮮紅色,滲液開始減少 泡沫敷料或澡酸鹽敷料+透明貼

        粉紅色期:上皮化開始,傷口縮小,滲液減少。透明貼或水膠體油紗

        2.2.2 應用濕性愈合理論治療Ⅲ期和Ⅳ期壓瘡法 有研究對重度骶尾部壓瘡,根據濕性愈合理論,應用密閉式敷料,創造良好的傷口床,適時更換敷料,促進傷口的無瘢痕。方法: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擦干后涂清瘡膠覆蓋新型密閉性敷料,采用自溶性清瘡與切痂清瘡相結合,徹底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及液化脂肪,根據敷料吸收滲液情況,給予更換,一般開始使用1~3d更換1 次, 以后根據創面愈合情況, 換藥時間可適當延長。[4]

        2.2.3 負壓傷口療法(NPWT)Ⅲ期和Ⅳ期壓瘡的輔助治療。運用負壓傷口療法(NPWT)前,應先清除壓瘡的壞死組織。[5]

        3 全身治療護理

        3.1 加強營養 營養不良是發生壓瘡的原因之一,也是直接影響壓瘡愈合的因素,因此對患有壓瘡且可進食的患者,應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飲食,對不能進食的患者可靜脈滴注白蛋白、復方氨基酸等,以達到營養治療的目的,增強患者的抵抗力,促進創面的修復。3.2 外科治療 對于深達骨質、保守治療不佳的壓瘡可用外科手術處理加速愈合,如手術修刮引流、清除壞死組織、植皮修補缺等。采用擴術修復可縮短壓瘡的病程、減輕痛苦、提高治愈率,而圍手術期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強調術后護理中的減壓,可用燒傷懸浮床;傷口護理注意皮瓣血供和負壓引流物的性狀;皮膚護理應減少局部刺激保持干燥。

        4 通過開展教育減少壓瘡發生:給患者及家屬做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患者及家屬減少剪切力和受壓的種種危險因素。演示減少皮膚破損的不同,選擇和使用不同的壓力緩沖墊,對預防和減少壓瘡的發生非常關鍵。要求護理人員提高工作責任心,提高護理人員及壓瘡危險因素的正確評估,加強業務學習,更新知識,對新設備新方法要學會正確使用。

        參 考 文 獻

        [1] 2007年國際NPUAP-EPUAP壓瘡的預防:快速參考指南英文印刷版在NPUAP的網站上(省略)

        [2] 朱文芳、胡克等得30度側臥更換預防壓瘡的療效觀察 護理學雜志總2007年11月第22卷22期外科版

        [3] 黃云飛,陳愛,梁麗萍,周桂東.濕潤燒傷膏治療潰瘍期褥瘡的觀察與護理[J].現代護理,2005,11(9):718-719.

        [4] 護理研究2009年10月第23卷10期中旬版(總第301期)

        第7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1.大連大學,遼寧大連 116622;2.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護理部,遼寧大連 116001

        [摘要] 臨床護理管理工作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能力以及醫院整體管理水平有著重大的影響。隨著醫療技術的迅速發展,新型手術技術和手術器材的應用,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人民群眾健康觀念、服務質量要求的變化,手術室護理工作的發展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同時,隨著對現代化護理管理理念認識的深入,手術室護理管理向著規范化、安全化、高效化、專科化、信息化發展。

        [

        關鍵詞 ] 手術室;護理管理;發展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5)01(b)-0120-03

        不斷更新變化的醫學模式,迅速發展的醫學技術,逐步提高的手術專業化程度和復雜度,以及外科手術量的大幅增加,都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些要求促使護理管理者探索管理新模式,轉變管理理念[1]。隨著現代化護理理念逐漸應用于臨床實踐,不斷出現的新型手術室管理模式給手術室護理管理發展提供了新的經驗借鑒。手術室護理順應醫療需要也逐步更新自己的技術、拓展自己的業務、改進自己的理念。許多護理工作者對此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現綜述如下。

        1 手術室法制觀念的提高

        通過分析手術室護理中常易出現的法律問題,如術前查對制度落實情況、患者隱私權的保護等,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通過定期進行法律常識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依法執業,保證患者和自身安全[2]。

        2 手術室護理模式的改善

        2.1 護理理念的更新

        隨著我國醫學科研能力的整體提高以及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根據我國自身特點和可利用資源,將整體護理、循證護理應用在手術室護理中,做好術前訪視、術中護理以及術后隨訪[3]。現代化手術室管理將工作拓展到圍手術期的整體護理。使患者及家屬與手術室護士有了更多的互動,手術室護士可以為手術患者提供更多專業的術前照顧及咨詢,方便對患者實施有效的術前教育,使患者能夠更好地配合手術,同時也提高了患者對手術室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術前,護士應根據手術標準對室內溫度、濕度等進行調節。手術開始后,手術室護士可陪伴在患者身邊,幫助其降低消除不安情緒。同時,護士應保證手術室的安靜,準確及時與術者配合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對局麻清醒患者,在確保正常工作的同時要適當和患者傳遞手術信息。手術結束后,完善術中記錄單,并安全護送患者返回病房,同時與病房護士做好交接,詳細地給予術后指導,告知患者家屬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及手術結果。通過術后隨訪可以獲得患者及家屬對手術護理的評價、患者術后并發癥的情況及恢復狀況,對護理工作的改進和提高有巨大的幫助[4-5]。

        2.2 手術室護理的專科化

        醫學技術的發展使手術器械趨于復雜化、多功能化和精細化。技術的進步要求手術室護士應具備高度的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隨機分配配臺護士難以讓護士和醫師達到默契,易出現溝通上的偏差。在特定的手術中護士與醫生隨著合作次數的增加,默契程度提高,熟練程度提高,避免減少失誤的同時提高了手術護理質量。手術室工作應該培養專業人才,實施手術室護士專業固定,完善加強專業護士的培訓。新儀器引進使用前,應對手術室護士進行專業培訓。實現專科化,每種醫療器械都由專一的人員來使用[6]。

        2.3手術室護理內容的多元化

        隨著全方位人性化護理服務的大力提倡,部分三甲醫院根據自己的情況,借鑒先進的經驗,設立了手術室患者家屬等待區、麻醉蘇醒區,患者家屬在等待區中可以第一時間獲知患者的手術圖片或影像信息以及手術進展情況,護士也可同時對在此區中等待的手術患者家屬進行心理安慰和手術狀態解釋,醫師也可根據患者病情需要第一時間聯系到家屬,便于通知協商手術的變更,提高手術質量[7]。

        3 手術室護理管理模式的改革

        3.1手術室新型護理管理理論的運用

        現代化的手術室既需要現代化的儀器設備,更需要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模式,手術室管理從只針對人員、物品逐步拓展到提高信息利用率、最大化利用時間以及提高專科技術等細節方面。一些大型綜合性醫院根據自身的優勢在手術室護理管理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嘗試,可將管理理論大致總結如下:①PDCA循環管理法:吳小紅等[8]將PDCA循環與臨床實踐相結合,通過制定計劃、應用實施、標準檢查、問題處理的循環模式,對細節問題進行量化考核,并通過各環節控制督導,每循環一次,使護理工作的質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②“6S”管理模式:“6S”管理源于日本的“5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并在其基礎上增加了安全。李志榮等[9]通過在手術室實施“6S”管理,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使服務滿意度由85.38%提高到95.35%。③扁平化管理:該法的重點是對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剔除流程中無效和低效的環節,在優化流程的基礎上明確各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的職責,通過合理地組合和調配以達到全過程、連續性管理和服務。李勝云等[10]通過手術室工作流程重組,取消無效的層級管理,并利用激勵機制充分調動起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使2009年、2010年手術量與2008年相比,增長率分別為30.9%和69.9%;平均護士年加班時間從723 h減至651 h;手術間利用率則由2008年的42.3%提高到2010年的56.6%。手術患者滿意度由82.8%提高到94.6%,醫生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由93.4%提高到98.9%。④層級管理APN小組責任制模式:該模式將層級管理與專科分組、APN排班模式相結合,層級管理思想具有直線指揮、分層授權、權責明確、標準統一、關系正式等特征,具有秩序性和效率性[11]。手術室專科護理根據手術特征劃分組別,專科護士對該組的手術物品準備、手術器械傳遞、特殊器械應用等有針對性地學習,進而提高手術護理質量[12]。陳玉巧等[13]將手術室全體人員進行5層分級及對每組專科分組內部劃分層級,明確各層級人員的權責,適當調整集權和分權,并制定APN上班方法,規定A班上班時間為8:00~16:00,P班上班時間為15:30~22:30,N班上班時間為8:00~12:00和22:30~次晨8:00,根據當日手術量安排A班人數,一般P班2人,N班2人,以手術病人為中心,滿足臨床手術需要為原則,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彈性安排。⑤持續質量改進法:該法是一種在全面質量管理基礎上更加關注過程管理、環節質量控制的一種新型質量管理方法。羅群等[14]通過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質量標準和標準流程,同時組織全科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和學習并定期考核。再通過問卷調查進行質量反饋,通過反饋信息,組織討論,對標準、流程進行改善,杜絕錯誤再次發生。⑥護理標識法:吳雪瓊等[15]將護理標識分為3類:患者類、警示類、環境類。患者類包括記錄病人一般信息的腕帶、管道管理卡、過敏警示牌以及特殊病人紅色腕帶警示牌。該方法的執行,使護士壓力感降低,患者和醫生滿意度得到提高。

        3.2 手術室安全管理以及安全文化建設

        Denise等[17]通過加強溝通和團隊合作促進圍手術期安全文化建設,從而減低了患者因安全問題導致的受傷或死亡。我國衛生部辦公廳于2010年印發了《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用于指導規范手術室工作。李春麗等[16]通過術前訪視核查、護理員接患者時核查、手術等候區核查、手術間核查及病區護士長核查五方面的共同查對,充分體現出全程式服務,確保了患者手術安全。

        3.3 手術室物品管理

        由于手術室一次性醫用消耗品和貴重醫療物品較多,應根據其用途進行分類并由專人管理。對各種麻醉包及成本較高的醫療物資根據情況固定基數,按照基數領取并按班交接,同時作好使用記錄。對低價格的小物品,浪費現象較普遍,應使全科人員參與監督管理。樓建紅[18]采用“五常法”,通過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和常自律,使物品取放有序,節約了查取時間,為搶救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因物品錯誤導致的醫療事故。同時由于標識清晰,大大減少了浪費和重復消毒滅菌。林小茜等[19]將PDCA循環法應用于手術室一次性物品的管理中,通過分析問題、查找原因、制定計劃、提出措施、實施計劃,檢查督促這樣的循環,不斷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提高了一次性物品的有效使用率。周培明等[20]在手術室建立二級庫房,利用研發的二級庫管理軟件,實施二級庫管理。該材料管理系統包括采購管理、入庫管理、出庫管理、生產管理、領用管理、統計報表和維護。經過該方法的管理,方便了手術室對耗材使用情況的把握。

        3.4 手術室信息數字化管理

        現代化手術室的發展要求加快手術室信息化的建設,國外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開始對手術室管理進行信息化建設探索,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急速的發展,信息化建設更加異軍突起。手術室不僅是醫院的重要部門,更是外科治療中的重要環節,手術信息的采集、匯總、整理、報備、分析是醫院整體化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部分三甲醫院將手術室信息資源數字化和管理模式融合,使手術的安排實現了數據對接,患者所有信息均完整提交數據庫進行保存管理,并可通過數字信息得到相關手術量化資料,為醫療同行撰寫學術論文提供了真實可靠的相關數據,同時也為醫護人員作出正確的醫療決策提供了指導和幫助,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1]。

        4 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控制

        4.1手術部位的感染控制

        手術部位切口感染是手術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癥。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率對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也有積極的意義。近年來國家衛生部出臺多部手術室相關管理規范,包括了手術室管理規范、手術部位清潔規范、手術部位感染預防與控制等相關文件,制定了明確的行業執行標準,也提高了政策的執行力。充分說明了國家對手術發展的重視程度,也為手術室工作的開展指明了方向。目前對手術部位感染相關因素的研究頗多,主要集中在降低危險因素和尋求有效預防上,通過研究顯示,預防措施主要有:①控制手術過程中人員數量,減少人員走動,保證空氣質量;②合理備皮與術前腸道準備;③合理應用抗生素;④術中維持患者體溫正常穩定,防止低體溫發生;⑤合理使用引流管;⑥嚴格無菌操作[22]。

        4.2嚴防術中低體溫

        Journeaux[23]建議明確低溫標準定義,用以指導手術患者體溫保持措施。在手術期間由于各種導致低體溫的發生原因相對較多,使術中患者的體溫保持正常成為手術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手術中在病人軀體非手術部位覆蓋蓋被、體溫監測,靜脈輸液、輸血均采用加溫裝置、用加溫的液體沖洗體腔;術后進入蘇醒室后即電子測體溫并準確記錄;蘇醒室內的病人給予保曖。

        綜上所述,我國的手術室護理管理事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手術室護理模式、護理管理理念都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不斷改革更新。依據現代化護理管理理論,大量研究人員積極探索手術室發展的新模式,促進手術室工作安全、有效地進行。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手術室管理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應當從我國當下實際國情出發,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積極探索尋求適合我國醫院手術室的管理模式,不斷推動護理工作向更高更精層次發展。

        [

        參考文獻]

        [1]陳秋英,李荷花,林曉玲.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管理探討[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3,21(2):208-209.

        [2]田秀玲.手術室護理的有關法律問題及護理安全防范措施[J].求醫問藥,2012,10(5):119.

        [3]彭淑平,李世榮.服務質量差距模型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3):138-139.

        [4]伍淑燕,陳美嬋,馮正華,等.全程人文關懷在手術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醫學,2011,17(34):114-115.

        [5]韓春麗.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9):199-200.

        [6]李英,雷琳,陳煥,等.手術室專科護理小組的設置與應用[J].廣西醫學,2011,33(8):1057-1059.

        [7]敬潔.參觀香港威爾斯親王醫院手術室護理管理見聞[J].中國護理管理,2011,11(3):91-92.

        [8]吳小紅.PDCA循環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的應用[J].福建醫藥雜志,2013,35(3):176-177.

        [9]李志容,查玉玲.6S管理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6):690-691.

        [10]李勝云.手術室扁平化管理之實踐[J].中國護理管理,2012,12(3):87-89.

        [11]文英.淺談科室護理目標層級管理[J].醫學信息,2012,23(2):344-346.

        [12]孟慶美.手術室專科護理分組對醫護配合質量滿意度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54-55.

        [13]陳玉巧.層級管理APN小組責任制模式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9):116-117.

        [14]羅群.持續質量改進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華西醫學,2009,24(7):1878-1880.

        [15]吳雪瓊,馬繼,陳麗,等.護理標識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6):152-154.

        [16]李春麗,曹芳,陳錦麗.“五次核查”制度在手術室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2,19(6):572-573.

        [17]Scherer Denise,Fitzpatrick,Joyce J.Perceptions of Patient Safety Culture Among Physicians and RNs in the Perioperative Area[J].AORN Journal,2008,87(1):163-175.

        [18]樓建紅.“五常法”在手術室物品管理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70-71.

        [19]林小茜,史力方,陳小花,等.PDCA循環在提高手術室一次性物品有效使用率的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3):54-57.

        [20]周培明,常后嬋,曹艷冰,等.建立二級庫提高手術室貴重耗材的管理質量[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2):185-186.

        [21]張嶺南,王玥.醫院手術信息資源與管理支持系統的應用[J].中國醫學裝備,2011,8(10):59-60.

        [22]廖維.手術室手術部位切口感染預防與護理對策[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4):61-62.

        第8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加藥責任人簽名方法的改進李宏(3165)

        巧用一次性50mL注射器針筒放置腰穿針李成云(3188)

        護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的典型相關分析程金蓮潘銀河孫玉梅(3113)

        手術室護士開展手術前后健康教育現狀調查李躍榮易鳳瓊胡軍牟紹蘭(3115)

        醫院內團隊組織氣氛與護士核心能力的相關研究護理研究上旬版 李小芒張平(3117)

        生活不能自理空巢老人健康與社會支持現狀調查朱曉慧余昌妹薛超潘瑩瑩胡曉瓊薛瓊珊(3119)

        不同護理本科生英語水平及其對雙語教學的認同情況調查孫志嶺沈筱筠(3121)

        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傳染病醫院護理人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楊玉紅李雪梅郭新會侯維(3124)

        不同聘用方式護理人員對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的認知調查戶麗艷周艷渠利霞(3126)

        生物治療腎癌病人相關性疲勞、應對方式與生活質量相關性研究鄭瑾句敏(3128)

        透析中動脈端輸液對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響陳榮姣莫國華俸麗梅張靜(3129)

        穴位按摩聯合艾灸降低婦科腹腔鏡術后并發癥的護理研究韓葉芬胡艷寧吳衛群盧洪霞(3131)

        醫護合作健康教育對腦卒中后抑郁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王培芝曹衛國代桂寧董慈(3133)

        孕期運動護理干預對孕婦體重及骨密度的影響丁文香(3135)

        探討正常分娩會陰保護指標在側切中的臨床意義羅曉菊吳雪曾淑慧張知翠(3137)

        改良灌腸法聯合綜合護理干預在灌腸病人護理中的應用研究繆格敏(3138)

        自體或同種異體腓骨聯合打壓植骨術治療股骨頭壞死病人的護理戴雪梅陳巧玲王小俊(3140)

        預防兒童鼻竇負壓置換治療致嘔吐的護理干預甘柳萍廖惠娟楊勇芬(3141)

        癌癥病人負性情緒的質性研究葉梅任輝于曉燕宋永玲(3142)

        腦卒中后抑郁病人應對方式及護理干預研究胡慧左滿花潘亞蘭柳琳琳(3145)

        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345例面肌痙攣病人的護理孫磊張文杰朱宏偉李勇杰(3147)

        注射用水加碳酸氫鈉持續泵入氣道濕化的臨床觀察徐靚馬麗萍鄭美鳳(3149)

        22例毒蛇咬傷病人中藥箍圍護理分析周文琴吳冬春劉永彬俞靜唐黎(3150)

        老年手術病人實施神經刺激器定位下腰叢-坐骨神經阻滯麻醉的護理潘競紅柏紅(3152)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周康復程序的護理效果觀察黃明英(3153)

        食管癌切除術后病人頸部吻合口瘺的預防和護理葉永菁楊斌王海紅楊悅(3155)

        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治療頸椎病病人的護理張杜娟穆紅張慶明(3157)

        主責護士帶班制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研究梅榮劉桂霞李熔彬(3159)

        外來手術器械納入消毒供應中心標準化管理流程的探討孔磊黃志靈(3161)

        優化急診就診流程與分診標準的研究顧巧云李曉燕范曉嬿趙潔(3163)

        專病門診病人失約原因分析及其管理對策季娟王青爾陳靜徐晴文李建東(3166)

        綜合性實驗中護患角色體驗的質性研究趙遠蓮江智霞代群燕(3167)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法在護理業務學習中的應用張卉李邦瑩(3169)

        學生互反饋法在護理技能操作實訓中的應用研究楊榮芳白建英代彥玲(3170)

        中國與韓國教科書護理形象體現的比較李冬梅(3172)

        帶教老師在急診護生群體學生支持系統中的作用董娟(3175)

        實用新型輸液治療車的研制與應用孫錚(3176)

        護理研究上旬版 動力式防壓瘡床的研究設計郭忠英周靜潘柳文(3194)

        一種調整睡眠姿勢的背心姜文靜劉玉棟莊瑞花(3195)

        膽管疾病病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構與初步編制陳靜潔梁月娥謝碧娟洪荔華(3177)

        循證護理教學法對護生學習效果影響的Meta分析高維杰靳英輝孫玫(3179)

        我國護理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研究設計的內容分析張淑萍沈寧阮學平(3183)

        天灸療法在社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緩解期病人中的應用李小明(3187)

        1例生物蛋白膠致過敏性休克病人的搶救及護理田蓓劉燕華(3189)

        1例飲酒過量誘發視網膜中央動脈栓塞病人的急救護理湯詠梅杜成芬方華(3190)

        1例Cogan綜合征患兒的護理王捷沈莉娟(3191)

        1例血友病病人行玻璃體切割手術的圍術期護理王蕾劉淑賢李海微(3192)

        抗生素橡皮塞用于中心供氧及中心負壓吸引接口防塵謝輝趙冬梅馬霞(2544)

        昂丹司瓊與阿昔洛韋存在配伍禁忌徐雪霞(2547)

        莫菲氏滴管下段空氣的鴨嘴式排氣法張雪萍鄒翠蘭(2562)

        3L袋截流夾用于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趙艷梅吳慧慧(2564)

        膽汁加溫回輸在膽道引流術后的臨床應用研究張毓萍李小青霍錦霞(2548)

        肺癌術后化療病人癌因性疲乏與生存質量的相關性研究梁驪敏張美芬張俊娥(2550)

        家屬對癌癥終末期治療和死亡態度影響因素調查曾吳輝賀戀秋方鵬騫(2553)

        新生兒監護室醫護人員早產兒互動知識調查趙敏慧陳超袁浩斌(2556)

        護士上班時間分配情況調查分析張慶玲劉軍華謝剛敏褚玲玲劉玉馥羅霞(2559)

        大學生人格特征與社交焦慮的相關性研究曹建琴(2563)

        山西省護理學會中日婦嬰保健學術交流會王斌全武建才(2555)

        綜合護理干預對腹膜透析病人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沈麒云吳冬春黃柳燕李黎梅費利燕楊美鳳(2565)

        兒童睡眠呼吸紊亂行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后生活質量的研究黎紅珍蔡克文徐惠清(2568)

        運動再學習方法在腦卒中偏癱康復中的應用石霞楊秀華王雪梅(2570)

        早期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偏癱病人肢體功能恢復影響的研究王敬茹王霞于新美(2572)

        頸椎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術病人圍術期護理張曉春郝定均謝恩(2573)

        牽引加熏蒸治療不同證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觀察周黎敏孫唯瑤任淑(2575)

        溫水足浴配合排氣湯口服促進剖宮產術后排氣的臨床觀察常馨宇(2576)

        微量透析治療嚴重電損傷30例護理觀察李旭春朱美抒張力勇王玉芝韓曉燕陳輝(2578)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預防與臨床干預吳偉珠陳默蕊白利香姚燕惜(2579)

        耳穴貼壓在闌尾切除術后減輕傷口疼痛及促進排氣中的應用姚招娣馱志英史華芬趙燕萍蔣娟娟殷月琴(2581)

        碘[^131I]美妥昔單抗介入治療肝癌術后病室的防護楊永紅余宙耀程濤劉曉品劉保昌沈帥(2582)

        系統健康干預對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知識及行為的影響李水莉陳陽侯翠霞王林文吳梅李穎(2584)

        肺復張法對機械通氣相關肺不張的影響覃芳紅韋柳青覃綱(2586)

        兩種不同清潔灌腸方法的對比研究商書琴李燕王風云(2587)

        兩種眼壓計測值對比分析譚芳肖俊張曉利(2589)HttP://

        電子體溫單的應用優勢與不足及其改進方法蔡春香(2590)

        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損害患兒的護理護理研究上旬版 黃雪飛(2592)

        不同護理措施對慢性肝病病人焦慮狀況的改善作用劉春梓(2593)

        活血通絡膏外敷治療甘露醇外滲病人療效觀察劉向龍岳紅霞楊玲王利端王麗麗(2595)

        枕下乙狀竇后入路切除聽神經鞘瘤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劉琰何金珠(2596)

        微血管減壓術治療三叉神經痛病人的護理李麗麗謝紅偉豐育功(2597)

        有效開展病人滿意度調查的實踐與研究孫海云(2599)

        屏障技術在護理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戴慧珊施雁毛雅芬(2602)

        靜脈輸液安全隱患的細節分析張玉蘭張燕劉艷華張芳平(2604)

        輸液掛鉤的制作與應用陳秀珍(2601)

        高等教育護理專業學生基本技能全程培養的研究與實踐何榮華余云紅何平先馮曉敏韓燕紅(2606)

        實習期壓力源對專科護生護理專業自我概念的影響濮麗萍馬如婭陳馮梅(2609)

        圖式理論與基礎護理操作技能教學策略研究田莉張國棟(2611)

        教學反饋方法在護理本科實習教學中的應用李歡彭登瓊(2613)

        院校結合教學模式在《婦產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邵巧云孫紅霞曹心芳(2614)

        護生主觀幸福感與寢室文化關系的研究尤家寶葉艷勝張丹柳明仁(2616)

        分段考核法在基礎護理技術實驗教學中的應用陳巧力曹迎鳳徐志欽李娜董楠(2618)

        武漢市社區老年人多維健康功能評價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陳先華盧祖洵董超群(2620)

        中醫養生運動對社區2型糖尿病病人影響的研究文徐桂華(2622)

        1例服用抗艾滋病藥致精神異常病人的護理任勇陳仁芳(2624)

        1例白血病病人肛周壞死的護理王傳英鄭珊(2625)

        1例高齡牙齦癌病人微波輻射治療的護理符云霞蘇立華(2626)

        脾切除術后暴發感染1例劉昌春馬玉鳳姜艷艷(2629)

        透析病人主要照顧者照顧評估表的信效度研究羅世香蘇蘭若(2627)

        醫用卡扣式止血器的設計和應用王淑云李海燕史秀寧(2630)

        側臥位雙囊充氣墊在經皮椎間盤旋切中的應用胡書芳姜達(2631)

        護士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滿意度的調查研究楊玉美李秋潔趙術菊(1711)

        華北地區住院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研究焦靜劉華平郭燕紅(1714)

        護理研究上旬版 哮喘病人生活質量影響因素調查分析李瑩周郁秋王麗娜張慧邱碧秀劉海霞(1716)

        護士多元文化護理中文化敏感性狀況調查林兆霞楊輝(1718)

        晉京兩地臨床護士決策分級護理意愿調查韓世范甄鷹王旭梅(1720)

        住院病人對醫療環境滿意度的調查研究高玉琴潘伯臣(1722)

        護理本科生臨床見習應激心理反應與RET中認識論相關性分析陳佩儀李平東張雁湯如喜(1724)

        第9篇:圍手術期護理論文范文

        【關鍵詞】 產婦;心理特點;心理護理

        在產婦的分娩過程中, 一般常認為的影響因素是是產力、產道、胎兒等, 但是在臨床實踐中還發現產婦的心理狀態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如果產婦在分娩過程中處于一種情緒穩定、精神放松的狀態, 則可以有效的縮短產程和減少出血量[1]。本文作者從事婦科護理工作多年, 基于自身實際的臨床經驗, 分析和論述了在分娩過程中對產婦實施心理護理的重要性, 現將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5月~2012年5月接診的120例產婦, 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 每組各60例。在120例患者中, 年齡最小的為19歲, 最大的為35歲, 平均年齡為27.3歲。所以產婦中, 初次分娩的有64例, 二次分娩的有49例, 三次及以上分娩的有7例。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孕期、分娩次數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 2 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 產婦分娩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及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分娩的認識情況的影響。在臨床中可以發現, 由于產婦的年齡、社會經歷、分娩史和文化水平等對產婦的心理狀態會造成不小的影響。如果產婦產生焦慮恐懼心理, 則會造成體內兒茶酚胺的增加, 進而導致子宮收縮乏力, 從而致使產程大大的延長和出血量的增加。此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產婦緊張的心情會導致胎盤的血流量和胎兒的心率發生改變, 從而可能出現胎兒宮內窘迫[2]。初產婦可能由于沒有經驗或者是親朋好友之間的閑聊而產生焦慮心情, 高齡產婦則有可能是對自己是否可以正常分娩有很大的擔憂。②醫院環境的影響。產婦初次來到醫院, 一般都會存在陌生感和焦慮感。且脫離自己日常熟悉的環境, 沒有親朋好友一起談天說地而心理上會存在一種落差感。此外, 產婦在分娩期非常的敏感, 醫護人員的語言和態度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產婦的心理狀態。③胎兒因素。在臨床中發現, 對胎兒的期待是影響產婦心理狀態非常重要的因素, 一方面是對分娩盡快結束的期待, 一方面是對所生的孩子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和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改變[3, 4]。④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主要是不良的夫妻關系、經濟狀況、家庭成員沒有給以足夠的關心和支持等。在本次研究對象中還發現一個特殊的情況, 就是不少未婚與人同居或婚前做過人流手術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心理狀態非常的不安。

        1. 3 心理護理措施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 其主要方法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 3. 1 產時的健康教育 由于產婦在分娩的時候都會出現陣痛而容易致使產婦產生緊張不安的焦慮心情, 由此護理人員要及時做好宣傳教育工作, 確保產婦及其家屬正確的認識分娩的幾個過程及一些正常的生理反應。

        1. 3. 2 創造溫馨的環境 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在進入分娩室之前, 產婦還會進入待產室, 此時要特別注意不可使待產室的條件與病房條件相差太大, 否則很可能造成產婦心理狀態發生較大的變動。②一般來說, 醫院要在產床之間設置屏障阻擋產婦的視線, 確保產婦不會看到其他產婦的搶救場面。在接產及相關處理的時候, 最大限度內減少產婦所能看到的手術器械, 做好相關工作確保產婦不會看到自己流出的血液和血塊。③在分娩的時候, 很多產婦都會哭喊。產婦的哭喊不僅影響消耗產婦的體力, 還會影響產程的進展。由此, 在產婦長時間哭喊的時候, 要注意觀察產婦是否出現頭盆不稱或者其他的異常。

        1. 3. 3 產程的心理護理 ①第一產程的心理護理。首先助產人員要和產婦密切接觸, 在觀察護理中可以采取撫摸和按摩等語言, 來減少宮縮所帶來的痛苦。其次要在語言上鼓勵產婦, 增強其自然分娩的自信心。最后是要鼓勵產婦不時的下床活動來分散注意力和在宮縮的間歇性時間進食進水以保證精力和體力的充足, 這對于自然分娩來說是非常好的[5]。②第二產程的心理護理。這一時期是分娩的重點階段, 所以要加強心理護理, 確保產婦的情緒穩定。護理人員要告訴產婦在宮縮時候屏氣可以增加腹壓來促使胎兒盡快的分娩出來。在宮縮間歇期, 產婦要全身放松, 安靜休息, 隨時擦汗喂水。由此這一時期非常容易出現異常情況, 要加強對產婦的觀察。同時在語言上, 對產婦進行積極的鼓勵, 確保產婦可以有效的配合宮縮。③第三產程的心理護理。在胎兒出生之后, 產婦的心情容易出現興奮或者沮喪, 此時由于大腦皮層的作用而容易出現宮縮乏力情況, 所以一般為了防止產婦出現精神的波動而需要等產婦子宮收縮良好之后在告知其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和χ2檢驗, 其中P

        2 結果

        經過積極有效的護理之后, 研究組患者的產程平均時間和流血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結果相比較, 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傳統助產模式一味從生物學角度出發, 從而忽略了社會因素和心理因素對產婦分娩過程的影響, 這對于產婦的分娩而言是不利的[6-9]。在本次研究對象中, 基于對產婦心理特點了解的基礎上, 從產前的健康教育、創造溫馨的環境、加強產程的心理護理等幾個方面出發, 根據具體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方法實施心理干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可以有效的減短產程的時間和流血量, 確保胎兒順利娩出。這不僅有利于母嬰健康和產婦的家庭幸福, 而且有利于提高醫護人員的綜合素質和醫院的聲譽, 進而使醫院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0, 11]。

        參考文獻

        [1] 吳一軍, 楊春仙.人文關懷融入產程護理臨床觀察.上海護理, 2012, 5(5):122-123.

        [2] 程曉鳴, 呂小芳.孕婦產前心理狀態及需求.南方護理學報, 2012, 9(3):112-113.

        [3] 趙雪蘭, 雷淑霞.心理護理對臨產婦產程進展、分娩方式、產后出血影響的探討.中外醫學研究, 2011, 09(9):121-123.

        [4] 趙鳳. 分娩過程中產婦的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全國婦產科新技術、新理論進展研討會、全國助產專業護士培訓班論文匯編2011(2):258-259.

        [5] 曹偉, 洪梅, 鄧文紅. 臨產婦心理護理與相關并發癥的關系探討.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 2007, 15(1): 231-232.

        [6] 史菊芳.心理護理在導樂陪伴分娩中的效果評價.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0, 12(28) :156-157.

        [7] 孫海英.分娩期產婦的心理特征及護理.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09(3):285-286.

        [8] 晉向東. 癌癥病人的心理狀況及心理護理現狀研究. 法制與社會, 2008(15).

        [9] 毛洪祥. 慢性原發性失眠與人格及心理因素的關系.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8, 16, (7):787-789.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一区二区不卡不卡高清在线 |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