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學免疫學試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重新構建微免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原因
1.認真分析近三年教學大綱
認真分析近三年護資考試大綱,考試分為兩個科目,即專業實務和實踐能力。考試的內容是護理工作需要的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專業和技能、護理相關的社會人文知識。在護資考試中開始使用人機對話,借助計算機及網絡技術,考試中出現大量跟實際工作有關的圖片、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臨床實踐的問題場景,更加直接地考察考生實際工作能力。考試時間縮短,由原來的150分鐘縮短為120分鐘。題量減少,由原來的135道減為120道,全部為選擇題,有 A1、A2、A3、A4四種題型,以病例分析題為主。
2.全面分析 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護資考試真題
全面分析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三年護資考試真題,涉及微免相關知識點所占的分值約為:2014年細菌知識有22分,免疫知識有9分,病毒是4分,真菌和寄生蟲為1分;2015年細菌知識有25分,免疫知識有5分,病毒是6分,真菌和寄生蟲為3分;2016年細菌知識就有29分,免疫知識有6分,病毒是9分,真菌和寄生蟲為5分。掌握考試對考點的具體要求,從而為微免課程考核評價體系的建設提供依據。由此深知護資考試與微免課程的關聯度很高,有必要對微免課程教學評價體系重新建構。
二、目前筆者學校護理專業學生考試的弊病
1.考前輔導的考試形式
因為中職學生基礎差,又不上進,教師對教學的考評只能是處理教材、少而精教,考試前又進行輔導,所以導致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復習,等著考試前老師輔導,形成考前突擊死記硬背的學習風氣。學生是考一門記一門,如果連續考兩門以上,前面有時間記的能及格,后面沒有時間記就不及格,考試完畢,腦袋里一鍋粥。
2.注重理論知識,輕視實踐能力
考試內容主要是課本主要內容的簡單再現,考試內容以機械記憶的理論知識為主。試題中考核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的題目較少甚至沒有,使學生為考試而學,嚴重阻礙了學生應用知識能力的培養與發展。
三、重新構建微免課程教學評價體系的舉措
1.制定護理專業微免課程教學大綱
分析護資考試真題,細菌部分尤其是在化膿性細菌、結核分枝桿菌、破傷風梭菌知識點多;病毒方面涉及的是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輪狀病毒;寄生蟲章節考點是蛔蟲、血吸蟲和溶組織內阿米巴。因此,根據護理專業特點及護資考試相關知識點,制定既能體現護理專業特點又能注重與臨床課程銜接的、適應護資考試的教學大綱。
2.根據護理資格考試涉及的知識點定位微免課程教學內容及方式
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課程特點,編制符合護資考試的案例版教材,在教學內容中引入臨床病例分析,以激發學生學習微免課程的興趣。微免教學過程中,由于記憶知識多,又容易混淆,學生在學習時常常感到比較困難,在課堂中運用案例情景教學法,使理論知識與臨床緊密結合起來。如講結核分枝桿菌,每次護理資格考試都有,為了讓學生重視及加深理解,上課就讓學生扮演患者和護士,患者咳嗽3個月,咳白色黏痰,內帶血絲,午后低熱,面頰潮紅,疲乏無力,常有心悸、盜汗,較前消瘦。來醫院檢查,痰結核菌檢查陽性。診斷為肺結核,作為護士在護理該患者時,應明確該病的傳播途徑是怎樣的,對該患者的護理措施又是什么,對該病如何預防。通過形象逼真的工作場景化,提高了學生主動掌握知識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重新構建微免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在考核學生的過程中,既要有形成性考核又要有總結性考核,共同構成學生的最終成績,從而達到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護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目的。
(1)形成性考核的內容和形式的構建。形成性考核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方位考核,包括n堂提問、作業完成、階段性測驗和實驗報告等基本形式,體現于微免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過程和學習能力培養。重點做好兩方面:一是階段性測驗,采取滾動式考試的辦法,給學生更多的考試機會,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考試管理思想和服務理念,改變傳統一考定終身的理念。鼓勵學生們要高的分值,沒有達到理想的成績,我們可以不斷考試,但是要嚴格閉卷考試,學生覺得今天復習好了就告訴老師,老師就出題考試,考題的范圍是從開學至考試時所學的內容,學生興趣很高,不但有了滿意的分數,更掌握了知識;二是作業完成形式不一,保證內容的掌握。以前要求學生作業書寫規范認真,可那是學生心不在焉抄書本的,根本沒有達到做作業的目的。為此進行了改革,讓學生自己看書進行分析和總結,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如書面圖表式、書面案例分析、口頭講解、情景模擬表演等形式完成作業,學生經過思考掌握了很多知識。
(2)適應護資考試,改變以往考試的內容及題型。改變以往考試內容和題型,適應護資考試。考試內容上以各種細菌的致病性、預防為主;病毒方面是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狂犬病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輪狀病毒的傳播方式及免疫性出題多些;寄生蟲考點是蛔蟲、血吸蟲和溶組織內阿米巴。考試題型以往是名詞解釋、填空題、解答題以及單純知識點記憶的選擇題,現在為了提高護士的應變能力,微免的老師改變以往考試題型,改為A1、A2、A3、A4 四種題型,加大病例分析題量,目的是使學生早早熟悉考試題型,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應試能力,縮小了教學與臨床之間的距離,又全面施行人機對話考試,考試題目靈活,題中有圖片,視頻等接近臨床工作場景,知識范圍廣泛。
微免課程最終成績包含形成性考核和總結性考核(期末考試)兩部分。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績占總成績的 40%(內容包括提問、作業、階段性測驗和實驗報告各占10%),期中考試成績占24%,終結性考核(期末考試)成績占36%,最終考核評價體系按滿分 100分計算。在整個考核體系中注重考核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 實驗教學 教學體會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是醫學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驗證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理論知識,加深對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獲得相關實驗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它是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科學作風的重要渠道[1]。但是長期以來,實驗教學僅僅被看做理論教學的補充,未能引起教師與學生的重視,這直接導致學生提出、解決醫學問題的能力欠缺。如何提高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質量,調動學生學習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仍是目前醫學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就此問題我談幾點體會:
1.合理整合實驗課程
在以往的實驗教學過程中,出于課時分配與實驗可控性的考慮,醫學微生物學與醫學免疫學實驗的課程設置與理論課基本平行,并且因課時少,實驗類型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實驗過程中的教師講解與引導居主導地位,學生依賴于教師對實驗原理的詳細講解和操作步驟的系統示范,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被調動起來,主體作用得不到體現,實驗效果不盡如人意[2]。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的課程設置,應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出發點,從基礎性、綜合件及設計性實驗三個層次進行重組整合,劃分為基礎性實驗(常用基本技術)、綜合性實驗和學生參與設計實驗三個教學模塊[3]:基礎性實驗包括醫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實驗的六大基本技術,分別是生物安全知識和無菌操作技術、微生物的分離培養方法、病原體標本的涂片制作和染色、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形態的方法、抗原抗體的檢測方法等;綜合性實驗是將基本技術運用于模擬臨床標本的病原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檢查、病原微生物感染動物及其致病性和免疫性的觀察和檢測等;學生參與設計的實驗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某一實驗選題或臨床病例資料,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完成實驗研究并做實驗報告。
重組整合不是簡單機械地將實驗分為三類,必須體現出三者的有機結合,基本技術要融合于綜合性實驗中;綜合性實驗與設計性實驗要囊括學科間、系統間及基本技術間的綜合,形成新的實驗教學體系,強化摹本實驗,涵蓋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項目,使學生既能掌握教學大綱內容,又能得到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科研創新能力的鍛煉。在強化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充分體現出學科間知識的相互滲透、融合及橫向聯系,并為學生的設計性、探索性實驗提供思路和空間。
2.豐富課堂教學手段
單一的教學手段已不能滿足現代醫學教育的需求。整合多種教學手段,構建立體化的教學體系已經成為高等院校教學改革積極探索的方向[4]。在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如幻燈、錄像、計算機輔助教學(CAI)、計算機軟件、網絡等輔助實驗教學:通過多媒體實物圖片及三維模型圖片,學生可以對病原微生物的形態有更加直觀的了解;通過動畫,學生對實驗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通實驗操作錄像,學生對實驗過程及操作細節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總之,在教學中充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節省人力。除此之外,我所在的教研室一直以來,積極探索將計算機輔助教學(CAI)、問題式教學(PBL)、團隊教學(TBL)、案例教學(CBT)等國際流行的先進教學方法融入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堂教學中,努力探索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教學體系。
3.鞏固理論知識基礎上,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一門復合學科:醫學微生物學部分簡單易懂,但枯燥乏味、難以記憶;免疫學部分抽象難懂,系統性比較強,前后聯系密切難以整體把握。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因此理論課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實驗課是理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內容在理論課上難以講清楚,有些內容必須通過實驗驗證。通過實驗操作和示教及實驗結果的分析和判斷,使理論課上無法完成的內容在實驗課上完成。實驗操作能驗證理論并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對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起搭橋作用。所以應當按教學大綱緊扣理論教學設計實驗,在每一次的實驗教學中盡量給予學生多動手練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實驗課程的教學重點應當是理論知識的應用與創新。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程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協調能力、科學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5],有助促進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全面發展。
4.注意知識更新,加強自身修養
醫學院校的教師必須加強對新理論、新方法及新成果的吸收和應用。近年來臨床上的感染性疾病發生了很大變化,如嚴重耐藥性病原微生物的出現,引起醫院內感染激增;病原微生物變異所引起的嚴重感染性疾病頻繁爆發,如SARS、豬流感和禽流感的流行。這些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恐慌,人們似乎看到傳染病在全球復活。由于教科書的滯后性,這些新動向,很難在教材中及時得到反映。因此,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課程的任課老師,更應注意理論知識的更新。我們不僅要通過各種方式(如參加短期培訓班、進修班、專家講座等)追蹤最新的醫學科學發展,吸取新的知識點完善自我知識結構;還要通過教師之間互相聽課、共同交流,開闊教學思維,學習新教學法和新技術,從而不斷提升教學水平。
目前醫學教育模式改革對醫學院校教師的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要求。專業課教師除了應當精通所授專業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技術和技能外,還要有較廣博的文化修養,盡可能多地學習相關學科知識,特別是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知識,全方位提高自身修養。在積極提高自身修養的同時,加強愛崗敬業師德教育,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良好道德品質、為人師表、開拓進取的大學教師。
5.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加強實驗課環節管理
完善的實驗準備是確保實驗成功的前提,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實驗準備主要是對實驗中涉及的儀器設備及物品的準備。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操作性強,所需準備內容比較多,如實驗菌種、實驗動物、抗原抗體等各種材料的準備比較繁瑣,實驗準備過程比較復雜、費時費力。因此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準備工作基本全部由專職實驗技術人員負責。任課教師在每次實驗課前,不僅要和實驗技術人員互相溝通協調,詳細了解實驗準備情況,而且要進行兩次以上的預實驗,確保實驗所需儀器、試劑擺放到位,預判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提前做好解決預案,以保證實驗的準確順利進行。
為合理利用時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任課教師除了要做好課前準備之外,還有必要按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各環節的特點,加強對每一環節的管理掌控。首先任課教師要認真備課。教師只有充分備課才能做到準確、流暢地講解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也才能保證教師在實驗課堂上靈活處理各種突發問題。其次,在實驗開始前解答學生預習中遇到的問題,使學生對整個實驗操作過程較為熟悉,保證實驗得以順利開始。學生動手操作前,教師還要做好必要的演示,尤其是一些復雜的實驗操作,單靠教師空口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對關鍵操作步驟、特殊貴重儀器使用等進行詳細演示。只有在準確、規范的演示,詳細具體的指導下,才能降低甚至避免學生實驗中的差錯,提高學生實驗成功率。再次,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和個導。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注意觀察學生關鍵步驟的操作,對其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耐心指導。對操作失敗組要及時引導分析原因,鼓勵其重新操作完成實驗。最后,實驗結束后,督促學生認真完成實驗報告。完整的實驗不僅要使學生完成實驗操作和掌握相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其嚴謹認真的態度,求真務實的作風。因此,無論實驗結果是否與預期一致,都要認真總結、分析,如實記錄實驗過程和結果,并就實驗成敗原因進行詳細分析。
總之,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基礎醫學課程,是學生學習后繼專業課的基礎與保障,實驗課教學對本課程教學意義重大。同時許多新理論、新知識都是通過科學的實驗手段獲得的。因此,在實際實驗教學工作中,指導教師需要熱愛教育事業,努力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此外,還需要專心研究教學方法,合理設計實驗,加強實驗教學環節管理,不斷提高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教學質量,培養出綜合能力更強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趙勇,揚繼文,楊宗琪等.醫學微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技能大賽初探[J].現代醫藥衛生,2012,28(19):3008-3009.
[2]李顯成.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初步實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14):181-182.
[3]王少華,諸欣平,胡永秀等.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10,9(2):248-250.
【關鍵詞】 羅氏E170 儀器操作 使用體會
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具有靈敏度高、精密度好、檢測速度快、檢測項目多、試劑無核素污染等特點,是各臨床實驗室優先選擇的免疫分析儀。羅氏公司電化學發光自動免疫分析儀包括三個型號:1010、2010及E170,其中E170試劑位最多(25個)、檢測速度最快(可達170個測試/小時),適合樣本量大、開展項目多的大型醫療機構使用。我們使用該儀器已有兩年多,現把使用體會報道如下,供同行分享和探討。
1、嚴格室內質控制度。臨床醫生對檢測項目要求有較高的準確性和穩定性,以利于疾病診斷和療效觀察。該儀器所用試劑為全封閉試劑,試劑及耗材全部依賴進口,路途遙遠,運輸和保存條件均會影響試劑的質量,操作者除定期進行項目校準和儀器維護外,還應堅持室內質控制度,以觀察檢測項目的穩定性,同時也可監測儀器的工作狀態。室內質控品可選擇儀器配套質控品,或進口的免疫室內質控品,也可用自制質控品。
2、同一檢測項目最好固定在同一個流動測量池進行檢測。該儀器共有兩個流動測量池,雖為同一檢測系統,但檢測結果也有差異。我們剛開始使用該儀器時,為了追求最快檢測速度,設置每個流動測量池均可檢測所有項目,結果發現同一項目室內質控累積靶值有較大差異,后來根據本實驗室各檢測項目的使用頻度分配檢測項目在固定的流動測量池,進行室內質控時,靶值就容易確定,同時校準時減少了校準品及試劑的消耗、室內質控時質控品和試劑的消耗,保證了檢測結果的穩定性,實驗室進行認可時也不必進行結果的比對。
3、要注意E170與E2010操作不同的方面。
羅氏2010進行試劑掃描后,試劑是否校準通過,是否可用一目了然,但對于E170,裝載試劑后,在試劑(Reagent)界面無法知道試劑的校準情況,必須到校準(Calibration)界面才可知道檢測項目的校準狀態(項目為紅色為未校準或校準未通過),這一點要引起重視,因為E170當您進行檢測時,儀器不管該項目是否可用,均消耗試劑,造成試劑不必要的浪費;羅氏2010在樣品盤裝載標準品后,儀器優先校準該項目未校準批號,但E170必須要選擇所需校準項目的位置號,具體方法為:Calibration
Status全選所有項目FullSave按住Ctrl選擇所需項目FullSave,所需項目后的FULL變為蘭色即可進行校準;E170為樣本架進樣,按順序整理好樣本后,一定要注意起始號正確后才能開始進行檢測,否則導致樣本張冠李戴。
4、標準品的使用。E170是軌道進樣,設計時考慮到運行路線較長,一套標準品僅可使用一次。為了能多次重復使用標準品,標準品盒內提供了一些標準品條形碼,每次校準時,貼上新的條形碼,即可進行校準。但有的校準品盒內沒有提供新的條形碼,只能采用手工校準,安排好校準品位置后,遮住校準品條形碼才可進行校準。 轉貼于
5、死腔量試劑的使用。E170的所有數據均保存在硬盤上,所以只能通過手動安排,將三個相同批號的原裝試劑盒中的死腔量試劑分別集中至其中一個試劑盒,成為一盒混合試劑。把混合試劑瓶上Elecsys 2010/1010專用條形碼數字以手工法輸入Modular E170,可被Modular E170識別,作為一盒新的同批號試劑使用達到節約試劑的目的;當然,如果實驗室有兩臺E170或一臺E170與一臺E2010,則可很方便地使用殘余試劑(約20%)。
6、采樣不正常問題的處理。當儀器報警采樣不正常時,首先要檢查樣本狀態,是否樣本太少或有凝塊、氣泡并進行相應處理,其次用75%酒精清潔采樣針,如果仍然出現采樣不正常,則進行維護保養中的Reagent Prime和Finalization操作,也能減少出現采樣不正常的機會。
7、定期進行儀器維護。儀器維護是保證儀器正常工作的重要環節,作為用戶,每天要嚴格執行日常維護操作,周維護也要嚴格執行,特別是流動測量池的維護保養。但儀器每年兩次的整儀器的維護保養必須請廠家工程師進行。
8、更換ProCell及CleanCell、ProClean M時要注意動作要盡快完成,特別是在儀器處于檢測過程中時,否則容易導致儀器停機,所有在測項目均不可得到結果,浪費試劑及耗材,最好在當天關機前檢查試劑量并添加足量ProCell及CleanCell、ProClean M或第二天開機前檢查添足。
9、檢查TIP或CUP是否有丟失。開機進行檢測前,檢查TIP及CUP架上是否有TIP或CUP缺失,否則當儀器抓手取TIP或CUP時遇到此空缺,將導致儀器停機,所有在測項目均不可得到結果,造成試劑和耗材的浪費。
[關鍵詞]就業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08-0237-02
一、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就業難
隨著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全世界范圍內,各國經濟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我國同樣受到了經濟危機的影響,企業減少開支,緊縮資金,很多企業沒有增加員工的計劃,甚至選擇減少員工。因此,2013年,全國各高校的大學畢業生就業更為艱難。
(二)大學生收入過低
由于經濟大環境的壓力,剛畢業的大學生的工資待遇普遍較低,處于1500-3000元之間,這讓新畢業的大學生倍感生活的壓力和艱辛。低微的收入和就業市場的不景氣使很多大學生被迫成為尷尬的月光一族和啃老一族。
(三)大學生就業區域發生變化
在新的就業環境下,大學生就業發生了新的變化,以往大學生就業往往出現扎堆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大城市,而今年隨著就業形勢的嚴峻,很多大學生理智地選擇了中小城市。這種就業大軍回流分散的流向,稍稍緩解了就業壓力,這種情況的發生,既是就業壓力增大,高端城市生活成本增加下的選擇,同時,也是大學生對于傳統就業觀的反思。
(四)大學生就業思想發生改變
大學生以往喜歡選擇專業對口的外資企業和明星企業,喜歡從事富有挑戰性的工作。近年來,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更多的學生開始傾向于選擇穩定的職業,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成為了大學畢業生的首選。這種頑固思想的產生往往是學生受家長傳統思想的影響。
二、體面就業的含義及就業難成因分析
“體面就業”是國際勞工組織(ILO)總裁Juan Somavía
2001年在其就職演說中提出的。其涵義為:對勞動者來說,就業不僅是獲得一份工作,而是獲得一個能充分發揮其生產技能和得到尊重的職位。
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學校教育與培養的人才與社會用人單位之間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我國高等教育設置的專業與高等教育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跟不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步伐,高校培養的畢業生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適應崗位需要,不能夠及時轉化為生產力;第二,國家和社會提供的有效需求崗位不足,存在著剛性就業不足的缺口。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深化,傳統產業結構向現代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過程中,生產過剩的危機始終存在,淘汰落后產能成為當下發展經濟的掣肘。經濟轉型過程中,國家和社會力量不足,難以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來吸納現有的高校畢業生;第三,結構性失業是大學生就業不足的一個重要成因。目前,就業難不是學生無業可就,而是想要對口就業很難。有些崗位有上千人競爭一個崗位,比如公務員考試形成的“考碗一族”,而有些崗位工資待遇很好,比如一些國有企業招聘的紡織工人,月薪高達8000元之多,但是卻很難有大學生勝任此崗位;第四,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和就業心態。受各種社會思潮的影響,部分大學生眼高手低,不能很好地認識自己,不清楚自己的社會定位,不確定自己的發展目標,職業目標不明晰,發展規劃不清楚,導致無法實現體面就業。
三、實現大學生體面就業的對策
(一)提高學生就業能力,促使學生轉變就業觀念
學生就業的基本要求就是學生的就業能力是否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學校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也就是在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人才的培養始終是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務和目標,培養合格的人才是解決學生就業的前提和基礎。高校應該加強社會對于人才需求的調查,培養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保證學校的教學始終與社會的需求保持一致,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在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科學的就業觀,實現學生對于傳統就業觀念的認識,從而讓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科學和合理地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生涯進行規劃。
(二)政府促進就業公平
政府加強對于就業環節的監督和管理,實現就業體系的公平和公開,特別是對于與政府相關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以及國企的人員招聘,要實現招聘過程的公開、公平和公正,政府通過建立公平的就業體系,有利于維護政府形象,同時也能夠起到示范的作用,從而建立公平合理的就業體系。打破傳統的行業壟斷,優先安排職工子女的傳統的子承父業式的就業體系。
(三)高校應努力為學生就業提供機會
一是加強與經濟發達地區的校企聯系,建立更多實習就業基地,讓學生走出去進行實習,了解經濟發展迅速地區工作情況,增加在外省市就業數量。二是就業主管部門外出聯系更多外省市就業單位舉行大型招聘會或網上招聘會,促進學生跨地區就業。三是讓學生更多接觸基層,熱愛基層,增加基層就業數量。四是高校應加強與學校所在地政府機關合作,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的同時,努力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學校和社會努力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支持和幫助
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教育,開設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和就業指導課程,在課程中系統安排創業教育內容;邀請優秀企業家和創業指導專家到校講學指導,開展職業規劃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提高學生創業理論水平,加強對技術創業和利用網絡進行創業的引導;結合學校專業設置建設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進行創業項目孵化,在校內建立學生創業園區,為學生創業實踐提供場地和政策支持。
(五)大學生自主選擇,調整心態
根據我國目前的就業形勢和當前大學生的現狀,除了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撐之外,還需要學生本身基礎素質過硬,自己做好準備,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就這幾年的發展形勢來看,大學生就業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變化,機遇也很多,困難也不少。如何抓住機遇,除了學校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就業平臺外,還需要學生本身對就業有清醒的認識,早做準備,及時調整。
體面就業的實現路途多艱,但是它的實現關乎大學生自身和社會發展進步的雙向平衡,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推進體面就業有利于學生實現充分就業,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鐘偉.大學生就業信息化建設的實踐與探索[J].改革與開放,2009(05):94.
[2]曹佩琪,于哲.大學生體面就業的影響因素及實現途徑[J].經濟論壇,2009(19):67-69.
[3]張景聰.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市場化訴求――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再審視[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1):76-78.
[4]劉春燕.西方失業理論對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啟示[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08):131-133.
[5]陳永華,楊其勇.和諧視域下大學畢業生體面就業的理性思考[J].學術探索,2012(08):49-51.
[6]賀興利.高等教育與大學生就業關系不確定因素探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2):80-84.
[7]杜生民.論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作用[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2):55-58.
[8]張靜,李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途徑探索[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4):64-68.
[9]高曉琴,褚必海.高校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分析與思考[J].社科縱橫,2009(10).
[10]周春燕.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J].齊魯學刊,2011(11).
[11]張永祥,肖紹駿.高校學生全程化就業指導新論[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
一、強化管理全面落實保障措施
1.明確目標,規范管理。落實藝術教育,首先要做到科學規劃,管理規范,督查嚴格。要制定藝術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計劃;要把藝術教育納入到學校重點工作中;要成立藝術教育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要制定科學的藝術教育考評細則,定期進行嚴格的考核。
2.內外結合,有序實施。藝術教育是一項周期長、見效慢的教育,必須堅持基礎培訓和特長訓練相結合。學校要將藝術教育工作抓實抓牢,要求藝術教師認真上好藝術課,做到課前有安排、課堂有落實、課中有檢查、課后有反思,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同時藝術教師要認真制訂藝術教育活動計劃,每天、每周、每月、每期、每年定時定點開展藝術教育活動。另一方面要與校外藝術教育機構積極協調、配合,做到特長培養互補、活動開展互補,堅持校內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藝術普及與特長提高相結合。
3.獎勤罰懶,有效激勵。學校對藝術教師制定績效工資、藝術工作考評和獎懲方案,在職稱評定、崗位考評、福利待遇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有些地方還給予了適度的傾斜,激勵教師滿腔熱情地從事藝術教育。同時,對于在課堂上紀律渙散、敷衍了事或者將藝術課程挪作他用的老師予以書面通報批評和經濟處罰,才能保證藝術教育的落實和順利開展。
二、執行標準,開足上好藝術課程
1.嚴格標準,規范開課。每學期學校安排課程時,要認真對照教學大綱開足開齊藝術課,不隨意加減藝術課,包括畢業班。
2.教學管理,重在落實。認真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標準,教學管理制度,強調備教批輔考要求,給教師一個明確的標準,使教師清楚該做什么、該如何去做。
3.教學科研,扎實推進。集體備課:集體備課要做到堅持每周開展一次,內容以新課程標準、教學大綱、教材為主。以“五步式”集體備課為重點,著重解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需要突破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如何使課堂教學高效。
三、夯實建設,營造良好教育氛圍
1.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打造作風過硬、道德高尚、品德優良的教師隊伍。二是要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打造虛心學習、刻苦鉆研、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使全體教師形成比奉獻、比業績、比進步的氛圍。
2.健全制度文化建設。學校要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培訓、討論、疏導、引領來促使全體教師形成榮辱與共的意識,使每位教師都能為學校的發展共同努力、出謀劃策,進而制定出學校科學發展的規劃、教師必須遵守的制度,并固化為教師的自覺行為。
3.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學校要加大藝術教育教學方面硬件設施的投入,注重校園凈化、綠化、美化,做到處處有景,處處育人。使全體師生在學校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藝術教育的良好環境,在學校任何地方都能開展藝術活動。
四、精心設計,積極搭建展示平臺
1.搭建教師展示平臺,為教師展示才華提供一切機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課堂展示;活動展示;參賽展示。
2.搭建學生展示平臺,為學生展示才藝提供大量舞臺。要注意二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方面是要注重舞臺的多層次性,二是要注重舞臺的多樣性,要堅持開展學生喜愛的活動,如文藝匯演、經典誦讀等。
五、文化沉淀,創建藝術教育特色
1.認真總結梳理。學校要將本校藝術教育進行認真地總結,認清需要改進和發揚的地方,進而更加明確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目標,更加強化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措施,更加清楚學校藝術教育應有的效果。
2.科學研究提煉。學校要在總結疏理的基礎上,將藝術教育好的方法、措施、經驗進行加工提煉,同時要請相關專家有針對性地指導,確定一種適合本校藝術教育發展、具有本校藝術教育特色的模式。
教學案例:
師:在我們的教室中有很多近似長方體的物體,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1:教室中的喇叭近似長方體。
生2:圖書角近似長方體。
生3:講臺近似長方體,還有電視機柜也近似長方體。
……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很好。其實,我們的這間教室也可以看作一個長方體,你能指出它的長、寬、高嗎?(學生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師:如果要粉刷這間教室,你覺得需要粉刷哪些面?(學生討論后交流)
生4:只需要粉刷5個面,因為地面不用粉刷。
生5:我有補充。要粉刷5個面是不對的,因為教室四周有黑板和窗戶的地方不用粉刷。
師:大家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很好!下面,請看例題。
多媒體出示例題:教室的長是8.5米,寬是6米,高是3米。教室的門窗和黑板的面積一共有35平方米。要粉刷教室的頂面和四周墻壁,粉刷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學生嘗試列式解答,師巡視)
生6:我列式為(8.5×6+8.5×3)×2+3×6-35。
生7:我列式為(8.5×6+8.5×3+3×6)×2-8.5×3-35。
生8:我列式為(8.5×6+8.5×3)×2+8.5×6-35。
……
一連三個學生的列式都有問題,雖然在匯報過程中大家都發現并解決了問題,但我想:“今天學習的內容是長方體表面積的應用,難度應該不是很大,為什么學生的錯誤那么多呢?”課后,我又細讀了教材,突然認識到自己教學的一些不足之處。
教學分析:
1.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師教學中應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縮短文本感知與學生個體認知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發現數學問題、理解數學規律,獲得新知。但是例題中呈現的問題“粉刷教室面積”只注重生活經驗,忽略了所學知識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脫節,把觀察物體的位置改變了。在學生的頭腦里,長方體是在“眼前”的,而這時的情景卻是學生已經“鉆”進長方體里去了,觀察角度改變了,學生無從下手解決問題。
2.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各有差異。
在學習解決實際問題這類知識時,有少數學生能清晰完整地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思路,但大部分學生懂了卻不能很好地進行表達。這時,教師不能僅滿足于學生能列式計算,而應該考慮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才是學生學習的關鍵。而上述教學中,我出示例題以后并沒有留給學生審題的時間,也沒有引導學生審題,從而導致學生列式出現較多的錯誤。
3.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問題的抽象性之間發生沖突。
在小學階段,學生思維的特征主要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到了高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具有很大的形象性。在匯報交流中,我發現學生明明知道缺少一個面的面積,卻不知道是哪個面、這個面的面積怎么求及這個面與長方體的長、寬、高對應不上。對學生而言,雖然有實物作參照,但要迅速找出具體是哪個面并且知道怎么計算面積,難度不可謂不高。由于思維的形象性與問題的抽象性之間發生沖突,學生出現亂減面積、隨便計算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改進措施:
1.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體現了數學問題生活化,但所學的數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的數學知識還是有差別的。
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還不是很牢固,所以“粉刷教室面積”的教學設計更要到位。這里,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把教室縮小后在屏幕上呈現給學生看,通過這樣一個小改動,就把學生的思維給“解放”出來了。或者,由于此題本身的難度較大,教師可以換個例子,如油漆課桌面、椅子面等,并且把這題放在課后練習較妥。
2.數學學習離不開解題,解題的關鍵是審題。
審題就是弄清問題,主要指弄清題目已經告訴了我們什么、需要我們去做什么,即弄清條件、問題、條件和問題之間的聯系。如這節課在出示例題后,我應不急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計算,而是通過一些提問幫助學生審題,如“讀題目,說說知道了什么”“你知道這題求什么嗎”“求表面積就是求6個面的總面積嗎”“這個問題實際就是求什么?能完整說說嗎”等。審題不僅是解題過程的第一步,而且是解題過程的重中之重,所以教師應引導學生注重審題環節。
3.想象是學生依靠大量感性材料進行的一種高級的思維活動。
1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免疫學的興趣
1.1 免疫學理論較抽象,難于理解,因此很多學生在初次接觸免疫學知識后就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免疫學教學來說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一方面,我們盡可能以通俗的語言解釋專業術語。尤其是在前期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許多陌生的專業詞匯,難于理解,這時教師就應當對常見的免疫現象進行簡單說明,這樣學生易于接受,也不會輕易的產生抵觸情緒,以利于后期的教學過程中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對臨床案例特別感興趣,因此可以在授課過程中引人生動、有趣和具體的故事或者典型的臨床問題,將以前枯燥的免疫學概念變得生動易懂。比如在緒論中介紹免疫的三大功能時,就可作適當的比喻,如“國防軍、清潔工、公安局”等,這樣學生面對的不再是枯燥抽象的書本知識,不再是以前那種單純的記憶式的學習,而可以自然而然的進入角色,積極思考。記憶深刻,學習興趣也提高了,這樣就避免了平淡枯燥授課、學生反映不佳的現象出現。當然這就要求教師必需詳細、深入的鉆研教材,盡量收集有趣貼切的資料,而且要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有選擇性的講好關鍵的幾個故事或案例。
1.2 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啟發性因素,精心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沿著合乎邏輯的思路進行思考,提出一些有利于學生發展的關鍵問題,從而有力地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種啟發式的教育方式比將知識直接告訴學生更能激起學生的探索興趣。
2 如何利用免疫學知識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1 免疫學教學信息量大,內容多,但課時有限,有時教師唯恐學生聽不懂,講課面面俱到,事無巨細,最后只能快速的講解完成教學任務,這一點筆者在最初的教學中就深有體會,結果重點不突出,難點講不透,學生對知識內容模糊不清,最后事倍功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鉆研教學大綱,精煉教學內容,一定要把握好重點和難點。同時我們還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等,以避免教師的講課與學生的實際情況脫節。比如在課間或者課后和學生多談心,多溝通,準確把握學生的接收能力,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弄懂所學的內容,提高課堂吸收率;有利于學生掌握最基本的知識,獲取更多的信息,提高學習興趣。
2.2 免疫學各章節之間都有緊密的內在聯系,其內容是由淺入深,前后貫穿的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應當適時地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前后聯系起來,歸納總結,理清思路,更好的促進學生對各知識點進行理解和吸收。
3 優化教學手段
多媒體技術在免疫學教學中顯示了他獨特的優勢,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講解,原來枯燥乏味、抽象難懂的理論知識,現在學生能夠較輕松的理解吸收,提高了學習興趣,同時教師的教學質量也得到了提高。但在多媒體教學的使用過程中,應避免應用不當所帶來的不良后果。如多媒體的表現形式過于花哨,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或者過度依賴多媒體而忽略了與學生的交流,這些都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在使用多媒體的前提下,一定的板書內容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因此在課堂上,重難點內容的系統書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的把握課堂內容。
4 理論聯系實際
[關鍵詞]積極性;實驗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1959(2009)12-0265-01
根據目前中專學生的狀況,要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存在許多困難。首先,現在的中專生是應試教育的失敗者,是一些考不上高中的后進生或是已脫離學校教育數年的社會工作者,他們往往對學習缺乏興趣與自信;其二,中專生沒有升學的壓力,也就缺少了學習的動力;其三對基礎課普遍不夠重視,基礎課實驗教學更是認為可有可無。這些現狀在很大程度上與觀念有關,要提高實驗教學質量,轉變觀念是關鍵問題,我在十幾年的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實驗教學(以下簡稱病免學實驗教學)中總結出一些方法,與各位同行共勉。
1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使學生自覺學習的基礎
1.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減輕學生的壓力,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學習,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一個良好的感情基礎。而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離不開教師的“為人師表”,自己要起到表率作用,不僅在學識上,而且在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使學生心悅誠服。通過學識、人格方面吸引學生,同時要關心學生,實驗操作過程中與學生溝通并及時解決實驗時遇到的困難。只有付出自己的愛心,才能獲得豐厚的回報。
1.2 處于中專階段的學生,逆反心理較強,簡單粗暴的方式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常常會激化矛盾,使教師與學生對立起來,既影響師生關系,更影響教學效果。應常規管理與學生養成教育相結合,對違反實踐操作的行為不只是簡單地批評和教育,而是要求學生認識到錯誤,讓他們意識到問題的所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責任心,培養學生的公德意識,,與素質教育接軌。
2 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基礎是一門較抽象的學科,(下轉267頁)
(上接265頁)在許多學生眼里是屬于枯燥無味并聽不懂的,在學習時困難重重,所以,理論課對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但實驗操作能驗證理論,并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為學生掌握理論知識起搭橋作用,所以應按教學大綱計劃實驗個數,并積極設計實驗,在每一次的實驗教學中盡量給予學生多動手練習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 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
一些學生認為病免學基礎實驗只是專業基礎實驗課,在今后的工作中很少用得到,沒有必要在這上面耗費精力。學生的偏科思想影響到教學質量提高,因此,端正的學習態度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關鍵。讓學生明確理論需要實踐來驗證,實踐是理論知識的延伸,隨著現代醫學教育科學的不斷發展,教育的內容和手段不斷更新,實踐教學越來越成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實踐技能、創新能力、科技素質的一個重要部分,是教學中一項不可缺少的環節,是任何教學手段都無法代替的。
4 制訂實驗教學目標
對學生實驗提出明確、具體的要求和目標,讓學生帶著一定的任務做實驗。有了具體的實驗教學目標,學生實驗時才有矩可循。教學目標制訂應以掌握操作的正確方法和要領為起點,在不同階段,提出的目標應有所不同,循序漸進、配合實習進度、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穩步前進,不急于求成。例如:實驗原理、目的、步驟、結果和實驗報告書寫等,逐步示范、分析并直接求教操作過程,養成按一定程序有條不紊地進行實驗的習慣,以后的實驗就不再這樣,而是逐步引導學生在理解實驗原理和內容的基礎上,自己獨立或分小組按教學要求設計實驗步驟、操作過程、分析實驗結果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素養。
5 督促學生預習
預習是保證學生的學習成為良性循環的關鍵。為了保證授課的效率,應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對于自覺性較差的中專學生來說,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做到呢?我們可以采取上課提問、記平時成績等手段,督促學生做好預習。
6 總結講評
實驗結束后,組織學生對實驗情況進行總結講評,使學生了解自己在訓練中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學生發現不足就可以立即改進,教師對學生的成績要及時予以肯定,激發學生的上進心,教師還應注意利用技能評價引導學生相互比較,增加競爭意識,不斷積累實踐經驗。
7 加強課外學習環境的建設,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空間
學習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在做完某個實驗后“意猶未盡”,然而,受制于常規教學安排,學生們不得不失去再實踐、再認識和再發展的機會,這同樣也是教師的遺憾。如寄生蟲學實驗里“線蟲綱蟲卵檢查方法”,很多學生難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顯微鏡直接觀察并分辨出新鮮糞便中的各種蟲卵。通過有計劃地對學生開放實驗室,課余時間也可進行實驗,提供第二課堂陣地,鼓勵學生根據學習的需要或教學大綱中的實驗要求自行設計驗證性和探索性實驗,同時為學生創造了積極的專業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探索的欲望,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醫學高職影像 《人體斷面解剖學》 教學實踐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2(a)-0138-02
《人體斷面解剖學》主要是對人體的各個斷面結構以及器官等進行分析探討,對臨床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該學科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分別對人體的頭部、耳、頸部、胸部、腹部、盆部、四肢部和脊柱區等部位進行解剖學分析探討,通過對斷層的觀察以及操作實驗,加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醫學專業水平。在醫學高職影像學的專業學習中,《人體斷面解剖學》是教學重點內容,只有通過對課程進行不斷改革創新,與時俱進,才能夯實學生的技術基礎,為醫療事業做出一定的貢獻。
1 《人體斷面解剖學》的教學內容
《人體斷面解剖學》在醫學高職教學中尚處于一門新興課程,我國各高職醫學院校對該門課程尚未達到成熟的教學模式。然而,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國家對醫學人才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視,衛生部以及教育部也針對《人體斷面解剖學》的相關教學內容對其制定了教學大綱、教學課時、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設計等規定,對高職醫學教學起到了一定的指導意義[1]。該文在對醫學高職影像專業的《人體斷面解剖學》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時,首先聘請臨床專家依據實際崗位中的要求及特點對課時內容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整合了《人體斷層解剖學》的教學大綱,并根據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了一系列教學建議。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較差,《人體斷面解剖學》的課時安排一般為每周4個課時,在有限的課時下,學生無法完全掌握教學內容,尤其是對于頭部復雜的解剖面教學,學生的理解受限,而臨床應用率又較高,若未能充分掌握,則對以后的實際操作水平有著較大的影響。在教學時可采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結合多媒體技術以及模型系統等以供學生反復練習,使其對腦部解剖學結構進行充分的鞏固學習[2]。
實驗室進行腦部解剖學習時,主要是對腦部重要中樞系統、基底核、腦血管、腦室、內囊以及鞍區等結構的了解,進而根據學生的了解情況再對頭部的矢狀斷面、冠狀斷面以及水平斷面進行分析講授,觀察各斷面之間的變化以及聯系。而在對胸部的解剖學教學中,則主要是對胸部矢狀斷面、冠狀斷面以及水平斷面的重點觀察,辨別并仔細觀察縱隔內各器官位置以及毗鄰器官。針對腹部的解剖學則主要是觀察患者的肝、腎、脾以及肝外膽道等器官的結構,查看腹部的血管狀態;盆部的解剖學教學則是對卵巢、子宮、前列腺、膀胱以及直腸部位的器官進行的觀察分析,對各器官的大小、形態、位置以及相鄰器官進行辨別,找出各斷面之間的關聯以及規律[3]。在四肢斷面解剖教學中,則主要是對關節以及骨的觀察分析。
在對各斷面解剖結構進行教學分析時,需要借助MRI以及CT等影像學診斷方式,以此輔助學生對人體解剖進行詳細的了解。學習時一般以水平斷面的分析及講授為主,同時輔以矢狀斷面以及冠狀斷面的講解。同時,為了加強學生對影像學專業學習的實用性,還需時常補充最新的影像學前沿知識,讓學生了解該學科以及擴展學科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保持該學科學習的實時性以及創新性[4]。人體解剖學的學習必然結合影像學知識的教育,因而,學習時必然要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驗與理論結合,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能夠對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化抽象為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 《人體斷面解剖學》的教學方法
2.1 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
《人體斷面解剖學》是一門以圖像教學為主的學科,學習中需要對大量的影像學圖片進行觀察并分析,學生僅僅接觸抽象的影像及實驗圖片未能構建整體的學習構架,因此,在課堂學習中常常會出現消極無趣的學習狀態,無法達到較高的學習效率。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可通過多媒體材料引入大量的視頻資料,讓學生能夠將以往抽象的影像圖片轉化為形象的視聽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大綱的內容,實現更好的教學目的[5]。同時,還可對學生進行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網絡課程的方式,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不懂的或感興趣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學習,靈活性強,也迎合了當代學生的特點,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在進行此類教學模式的改革創新時,網絡教學課件以及資源也要相應的更新發展,及時將學習資源共享在校園網的相關賬號中,學生通過登錄學習賬號可及時進行學習。
2.2 教學基礎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在現代醫學的迅猛發展之下,影像學技術也得到了廣大臨床學者的重視,《人體斷面解剖學》是在影響診斷學的發展中逐漸新興的一類學科,屬于專業性以及實用性較強的學科,只有對《人體斷面解剖學》有了深入的理解,才能對影像學資料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為此,在進行《人體斷面解剖學》教學時,必須基于基礎的理論教學,保證專業知識的扎實穩固,學習影像診斷學的基礎知識點、影像成像原理等。同時,結合影像學實驗教學,由臨床專家直接根據具體的病例進行典型案例的分析,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教學的實用性。
2.3 考核方式的改革創新
《人體斷面解剖學》屬于影像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是目前臨床診斷的基礎,通過MRI以及CT的影像資料觀察,可對人體形態以及結構有一定的了解。傳統的考核方式在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掌握水平時,大多以名詞解釋、選擇題以及問答題的模式為主[6]。然而,隨著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其考核模式也應隨之變化,以適應教學方式的改革,促使學生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率。因此,可采用填圖考試以及標本考試等創新模式替代以往的考核方式,列舉臨床上常見的典型病例或多發疾病,使學生對圖片或標本進行識別及分析,充分結合實踐,達到“工學結合”的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實踐能力進行真實的反映。
3 結語
綜上所述,《人體斷面解剖學》是影像診斷學的基礎及重點知識,除了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還需要結合影像學資料進行實踐教學,引入多媒體資源以及臨床專科醫師的講解,不斷鞏固教學大綱的內容,達到較高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友坪.醫學高職影像專業人體斷面解剖學教學實踐與探討[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09,8(9):151,153.
[2] 陳巧格.高職高專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體斷面解剖學實驗課教學探討[J].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1,23(6):743-744.
[3] 盧慧,陸環,吳江東,等.提高影像方向班人體斷面解剖學實驗教學效果的探索[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0,19(4):327.
[4] 胡光強,余錄,肖洪文,等.人體斷面與影像解剖學實驗教學數字化平臺的構建及運用[C]//中國解剖學會第15屆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201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