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溝通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護患溝通是護士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是處理護患之間關系的主要內容。良好的護患溝通有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護理工作質量。缺乏溝通或無效的溝通將導致護患之間產生誤解和沖突,不但給患者的護理帶來了不利影響,而且導致了護患溝通時的緊張和壓力,因此護患溝通是護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內容,是現代護士必備的基本功[1]。
1 護患溝通的目的
溝通的目的是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增加彼此間的感情,同時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信任感[2]。有效的護患溝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心身狀況,收集更多、更準確的患者病情信息,使病人心情舒暢,減輕患者心身痛苦,有助于疾病的治療和康復。因此,良好的溝通技巧是建立和促進護患關系的基礎[3]。如果醫護人員無法與患者溝通,即使有高度的責任心,豐富的醫療及護理專業知識、熟練的技能,也達不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2 護患溝通障礙的原因
2.1 環境陌生、交流信息量不足 患者住院時對環境感到陌生,容易緊張及焦慮,尤其對于首次治療的病人較明顯,迫切的想了解住院的相關問題,如治療、護理、用藥、預后、醫生及護士的業務水平等,患者首先接觸的是護士,如護士不能對患者的疑問提供相關信息,就容易產生誤解,造成病人及家屬的不滿。
2.2 態度冷淡、生硬解釋不到位 護士面對的是身心不健康的患者,是需要關心幫助的人。很多醫院存在護理人員編制不足,長期超負荷運工作,容易產生抱怨的情緒,缺乏對患者的同情和理解,態度冷漠、語言生硬,易造成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工作中若不注意自己的語言及態度,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則容易造成患者及家屬的不滿而引起矛盾。
2.3 文化背景及認知的差異 因患者個性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水平也不同,所以對醫學知識的了解程度存在著很大的差別,護患溝通時,如醫護人員過多采用醫學術語,容易產生誤解或不解,從而影響彼此間的交流與溝通。
2.4 專業技術水平不高引起的不信任 病人對醫護人員的醫德、專業技術和服務態度要求很高。如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經常發現到這樣的情況,雖然我們和藹態度、工作積極,但面對病人提出的疑問,解釋不到位,操作技術不熟練,服務質量欠佳,很容易造成病人及其家屬的不信任,甚至反感,所以護理人員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豐富的臨床經驗,完善的操作技能,才能使病人產生信任感,增加彼此的信任度。
3 護患溝通的方法
溝通的效果影響護理工作的質量及病人對護士的信任度,溝通的方式是取得良好溝通效果的主要因素。總結出護患溝通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3.1 語言溝通 語言交流是護患溝通的主要形式,通俗易懂的語言,恰當的比喻,溫和的語氣,能促進溝通的效果,使病人容易接受,當病人對護理工作及質量不滿意的時候,尤其要注意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少糾紛是因為語言溝通不到位而引發的。
3.2 非語言溝通 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勢、觸摸等,護士面部表情、眼神及行為的變化,可以對患者及其家屬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護士樂觀的情緒,和藹可親的表情,能夠有效調節治療環境及氣氛,改善病人的悲觀情緒,增加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3.3 文字溝通 包括文字告知形式、調查表、征求意見等。宣傳資料能增加病人對疾病的原因、治療護理及愈后保健知識的了解,病人意見征求表能及時準確了解病人的意見,有助于護理工作質量的提高。書面溝通比語言溝通更加正式、嚴謹。
3.4 其它溝通 其他方式的護患交流,如采用打電話、發E-mail或上網等方式進行溝通。還可以組織健康知識講座及展示圖片及幻燈片,觀看疾病知識宣教視頻、宣傳手冊等。
4 提高護患溝通能力的對策
4.1 掌握語言溝通藝術 護理人員與患者交談時,護士的言行應與患者所處的場合氣氛相協調。態度要誠懇謙和,給患者以良好的第一印象。要用平等口氣,不要居高臨下,要注意傾聽引導。要靈活應用禮貌用語,口帶敬言,講話輕聲細語,語氣要親切柔和,注意語速語調。語言要注意實事求是,措辭得當,工作中注意語言行為的原則性,不講無原則的話,不做無原則的事,喪失原則意味著喪失誠信。所以,提高語言的藝術性是護理人員與患者保持和諧關系的基礎[4]。
4.2 護士必須具備良好的整體素質 高度的責任心、扎實的理論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豐富的臨床經驗、良好的職業道德是護士必須具備的素質。只有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贏得病人的信任,為溝通奠定基礎。護士不但要掌握溝通的技巧,還要理解病人,以積極而穩定的情緒感染病人,控制不良的情緒,尊重病人的信仰,換位思考,向病人之所想,及病人之所急,才能使病人解除顧慮、敞開心扉,主動地與護士交流各個方面的狀況,以便護士有針對性的給病人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幫助,以喚起病人對疾病治療的信心。因此,護理人員的良好素質是護患溝通的關鍵。
4.3 注重護理藝術、情系患者 護理藝術是護理服務的主要手段,護理服務是以患者為中心。護士應具備良好的人際關系與溝通能力,患者由于疾病引起心理上的苦惱、身體上的病痛及經濟上的負擔,希望得到同情體貼滿足感情需要,面對患者的各種困惑,要真情相對,用實際行動和優質的服務幫助患者。使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真誠和關心,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
4.4 提高專業素質 嫻熟的護理技術是有效溝通的必要條件。熟練準確地操作技術是通過日常工作經驗積累、鍛煉的,它可取得病人的尊重和信任,維持良好的護患關系。只有護理人員具備豐富的相關知識,才容易使病人對其產生信任,從而愿意與她交流,能對病人病情的了解和處理更加細致到位,同時護理人員具備的知識能對病人做出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住院時間,為病人康復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5 創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環境對病人心理狀態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環境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重要因素。護士要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選擇最佳時機與患者溝通,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不良的環境會使病人焦慮、冷漠、煩躁以至影響疾病的恢復,因此安靜、整潔、適宜的溫濕度等良好的物理環境,可使病人心情舒暢,促進疾病的康復。溝通時要開誠布公、內容明確,通俗易懂,以病人及家屬理解并可以接受的方式予以溝通,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真實想法和需求,達到溝通的最佳效果,從而形成良好的護患關系。營造溫馨的環境對于患者來說極其重要。
總之,良好的護患溝通不但有利于進行正常的臨床護理工作,而且能促進護患關系的健康發展,建立相互支持、信任、理解的關系,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人員應掌握溝通技能,加強護患溝通,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有效地防范護患糾紛的發生[6]。
參考文獻
[1] 丁飚,朱瑞雯.護患溝通的研究現狀[J].臨床護理雜志,2005,12(4):46.
[2] 瞿麗,史俊娥.注重語言溝通培養,防范護理糾紛[J].現代護理雜志,2001,7(10):42.
[3] 李佳,李任萍.臨床工作中的護患關系和護患溝通[J].當代護士,2009,(1):98.
[4] 葛倫美.加強護患溝通預防護患糾紛[J].中國病案,2010,11(4):60
關鍵詞 農業推廣工作;溝通;重要性;技巧
中圖分類號 F32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05-0322-01
在農業推廣工作中經常使用的人際溝通是指推廣人員和推廣對象之間交流知識、意見等各種信息的社會行為。農業推廣溝通是指在推廣過程中農業推廣人員向農民提供信息、了解需要、傳遞知識、交流感情,最終提高農民的素質與技能,轉變農民的態度和行為并不斷調整自己的態度、方法、行為等的一種農業信息交流活動,其最終目的是提高農業推廣工作的效率。
1 農業推廣中溝通的重要性
溝通貫穿于農業推廣的全過程,體現在各種推廣方法的具體應用之中。例如農業推廣人員深入農戶了解農民的實際需要,獲得農民的需求信息,據此信息給農民提供相應的技術、技能及知識,從而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和經營水平,使農民的生產經營能力水平得以改善與提高,就是一種溝通活動。溝通活動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隨處可見,人們把溝通當作一種取得信息的有效方式。通過溝通可以使人視野開闊、信息靈通、反應敏捷、思維方式多樣化[1-2]。英國文豪蕭伯納曾說過:“假如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各有兩種思想。”這生動形象地說明了溝通的重要性。
2 農業推廣的主要技巧
在農業推廣過程中,推廣人員應兼具教師和學生2種身份。既是教育者,要向農民傳遞有用信息,同時又是受教育者,要向農民學習生產經驗,并且傾聽農民的反饋意見。要明白農民是“主角”,推廣人員是“導演”,通過溝通了解農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而不是推廣人員愿意教什么,農民就得被動接受什么。推廣人員與農民兩者是互教互學、互相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應以與農民共同研究、共同探討的態度,求得問題的解決。具體的農業推廣技巧有以下幾個方面。
2.1 讓農民敞開心扉,接納農業推廣人員
農業推廣人員走上工作崗位,農民往往對其形成一定的認識,這就是第一印象。推廣人員給人留下諸如樸實、誠懇、勤奮、大方等良好的第一印象,使推廣對象愿意將推廣人員當成朋友看待,就便于雙方溝通,從而利于工作開展。推廣人員應當成為農民的知心朋友。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努力做到尊重農民、關心農民、待人真誠、善于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了解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與農民一起討論他們所關心的問題,幫助農民排憂解難,取得農民的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認同是指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在某些方面趨于一致。剛走上農業第一線從事農業推廣的人員,在初次下鄉生活和工作都不習慣時需要先“認同”。要從不習慣到逐漸適應、習慣,并注意用好的同化差的、真的同化假的、文明的同化落后的、積極的同化消極的,不能本末倒置。
2.2 讓農民對農業技術產生興趣
推廣一項技術或處理一件農民關系的事,推廣人員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處處為農民著想。為了達到良好的推廣效果,要盡可能使用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的語言。如解釋遺傳變異現象時,可用“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等形象化的語言,解釋雜種優勢時可用馬和驢雜交生騾子為例來說明。切忌堆滿科學術語的學究腔、書生腔。同時,還要注意自己的語調、表情、情感以及農民的反應,以便及時調整推廣方式。這樣農民才會對農業推廣員推廣的內容感興趣,提高其積極性。每個人都有渴求成功的心理。當農業推廣員試驗某一項技術獲得成功,確信可以推廣時,應該先讓農民看到結果,使其相信該項技術對他有實用價值。當農民對技術產生了好奇之后,抱著渴求的心理來咨詢農業推廣員,便容易對技術理解得更深。
2.3 利用風俗為農業推廣服務
推廣人員每到一地,應及時了解當地風俗習慣、風土人情,努力做到“入鄉隨俗”。同時利用這些風俗習慣,做好推廣服務工作。例如,各地的“科技趕集活動”、教堂作禮拜的習慣等都可以作為推廣人員為農民開展科技推廣服務活動的機會。
2.4 以科技示范戶帶動農技推廣
由于目前推廣人員數量較少,不可能把工作做到每家每戶。因此,要善于利用農民中的革新先驅者,將他們確定為義務領導或科技示范戶等,讓他們當好科技的“二傳手”。借助他們的榜樣作用,可產生“倍數效應”與“輻射效應”,使農業科學技術更快、更好地進行傳播,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4]。
3 參考文獻
[1] 陳澤健,嚴賢春.村干部與農業推廣溝通的關系和作用調查研究[J].大眾科技,2010(12):119-121.
[2] 盧淑芳.論提高農業推廣溝通效果的途徑[J].浙江現代農業,2006(4):14-15.
【關鍵詞】得力的班委會 建立和諧 融洽 人格塑造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6-0211-01
最成功的教育應是不著痕跡的。正如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句所描述的那樣,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真知,學會做人,這可能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高境界了。
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在教育教學的常規工作中,因為教育的方式方法不同,教育的效果也不同。我覺得,班主任的工作要注重細節,并從細節入手,才能取得有效的教育效果。
一、重視學生的思想教育
有一點哲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思想指揮行動。記得上大學時,很多同學入黨的時候,輔導員都會教育他們要從思想上入黨,不要流于形式。中學生正處于形成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刻,學生如果受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思想素質較差,容易導致一些不良行為。在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我主要采用主題班會與個別談話的教育方式,通過一些具體的例子,營造正確的輿論,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經過不斷的教育感化,使學生從思想上,行動上都有為集體爭光,為父母爭光,為自己爭光的意識。不斷減少不良行為,既提高了學生思想道德意識,又培養了學生集體榮譽感。
二、健全班級管理制度和組建得力的班委會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也有學校的管理制度。任何一個管理者,都希望有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來執行。大家都知道,班級管理是一項繁雜而又瑣碎的工作,它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如何在班級管理中嚴而有度,粗中有細地開展班級工作呢?在開學初,我就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在學校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制訂了《高一(6)班獎罰細則》,該細則從學生的思想、學習、紀律、體育運動、勞動清潔、公物保管等方面進行細化,獎罰分明,便于操作。為班級管理起了導向作用,它為班委會順利開展工作而服務。
班委會在班級管理中的橋梁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那么,如何發揮班委會的作用呢?我是這樣做的:以班長為核心力量,實行班干部輪值制度,每周的值周班干部記錄好本周清潔,課堂紀律,考勤等各方面的情況,并由值周班干部統計好每人的紀律表現,總結本周存在問題,好的方面和提出改進措施,在周一上交班主任。每周的班會課,先由班干部總結,班主任補充并公布每周的加分,扣分情況。結果公布在本班“每周點評”上。全班同學共同監督,班干部積極主動配合班主任,共同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三、注重與學生交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有句廣告詞是這樣的:溝通從心開始。確實,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也是從溝通開始的。如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無法溝通,那么他的工作就無法開展。與學生溝通交流,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每個學生都有他豐富的心理世界,他希望別人關注他,也需要交流。所以,我抓住學生這種心理,利用課余時間與學生單獨談話或集體交流,通過談話,知道學生在想什么,遇到什么困難,也讓學生知道老師的用心良苦,從而建立起和諧的、互相信任的師生關系。曾經有一個叫鄧江偉的男學生,性格內向。由于父母長年在外打工,生活由爺爺奶奶照顧,學習上無人過問,學習基礎很差。為了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我經常提前半小時到校給他補缺補差。在課堂上他從不舉手發言,為了增強他的自信心,我就提一些簡單的問題讓他來回答。只要他開口答了,無論對錯我都給他微笑和鼓勵。有一次他撿到十元錢交給了我,我大大地表揚了他一番,還從家里拿來一些動漫書獎勵給他。漸漸地他變得活潑起來,學習成績也在慢慢提高。有付出就有回報,兩年后他以理想的成績升入大學,以后假期回來見到我總會甜甜地叫上一聲“梁老師好”。雖是平常的問候,卻讓我心里幸福很久很久。
同時,每次與學生的談話內容都作好記錄,分析該生的思想狀況,性格特征,學習態度以及家庭問題等。熟悉學生的有關情況,才更有利開展班主任工作,這也為家訪和以后評價學生的提供了有利的佐證。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要讓學生產生“親”情,教師必須有愛的奉獻。我知道無論在哪里,從事教育教學工作,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沒有愛的教育,將是一池死水,毫無生機。我堅信,教師誠摯的愛,可以贏得學生心頭上進的火焰,可以除去學生心靈的自卑陰影,只要有愛,師生之間思想才能互相交流,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四、注重學生的人格塑造
班級管理的視角不能光停留在學生的學業上,還要注重對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諸如:良好的品質、健康的心理、正確的態度、積極的情感、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志趣等。
教育需要精神的澆灌。班主任的教育更要觸及每個學生的精神世界,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種上幸福自信的“莊稼”,拔掉自卑、粗俗、自私的雜草。教師的精神之愛應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在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中,存在于無言的感動和人性的光輝里。從這個意義上說,班級管理的過程就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班級管理活動應流淌著激情的詩韻和激昂的旋律,師與生心的和諧、腦(思維)的碰撞、手的協作,共同演繹出教育之歌。他們之間用知識激活知識,用生命激揚生命,用心靈激動心靈,用人格激勵人格。走進如是教育之境,空氣清爽,氛圍自由,教師可親,學生可愛,對話平等,彼此尊重,師生合作,親密無間。師生共同在這個教育場里,你激勵我,我激勵你,像泉水相互滋潤,像星光彼此照熠,競相發展著自我,每個人的創造力盡可能得到展示,每個人的個性盡可能得到張揚,每個活生生的生命盡可能得到光大發揚……
塑造學生的完美人格應該是班級管理追求的終極目標,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參考文獻:
【關鍵詞】 護患溝通; 方法; 重要性
護士面對這種醫學模式的改變,使我們把“如何更好地進行護患之間的溝通”這一新的課題正式提到了日程當中。那么,怎樣才能夠使我們的工作得以更好、更有效果地開展呢?
1 方法
1.1 首先要拓展護理內涵,轉變護理服務理念
開展人性化護理的關鍵在于更新護理服務理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人性化護理的本質是“以病人為中心”,其思想內涵是“我能為病人做什么”,也就是說護士不能單單把患者當做患者來看待,而是對于患者的身心及社會需求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優質護理服務,從而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護理。因此,要求臨床護士學習和了解人性化護理的意義,改變施護觀念及行為,走出那種只是等待和執行醫生所下的醫囑、一切以方便操作為前提的誤區,應該主動去和患者進行溝通、交談,了解患者、詢問病情,想方設法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以及生活上的需求;充分尊重病人的尊嚴和對治療、護理操作的知情權,學會換位思考,適時表達出對患者的理解與同情,以及必要的告知,比如為患者提供醫療費用日清單,讓患者明明白白消費,倡導以人為本的思想,這是開展和深化人性化護理的關鍵,也是贏得患者信任、提高護理效益的關鍵。
1.2 塑護士形象,重護理實效
樹立護士的良好形象、開展人性化護理的首要因素就是提高護士的自身形象,我們應從兩方面去努力:一方面是內在因素,包括思想道德修養和業務技能,要不斷地學習護理理論知識,并參加護士新業務和新技術的學習和培訓,以提高自身的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另一方面是良好的內在因素的外在表現,在執行護理任務的過程中保持精神飽滿、樂觀、態度友善、儀表端莊,使患者精神愉快,以嫻熟的操作、準確的答案給患者以安全感和信賴感。這就要求我們注重個人知識的再學習。對臨床護士來說,護理工作的對象是各種各樣的患者,每個病人的病情又時刻處于動態的變化中,工作頭緒多,緊急情況多,意外事情多,而且與病人接觸的時間,與病人、家屬的聯系也遠多于醫生,在整個醫療工作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求臨床護理人員應注意儀表、舉止、言語等方面的職業修養,注意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高度的責任心和沉著穩重、有條不紊的應變能力;臨床護士要加強業務技術練兵,嫻熟地掌握各種護理技術操作規程和急救儀器設備的使用,做到訓練有素、技術精湛,為搶救患者贏得時間、挽救生命。尤其強調時時處處給予患者人文關愛和服務,讓患者、家屬滿意,提高護士外在形象,使患者對護士有一份信任感,這對于我們進行下一步的溝通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2 護患溝通的意義
有利于醫護人員間、醫患間及護患間建立良好的關系,保證病人得到細致、全面地了解和檢查,提高醫療質量、護理效果及增加患者對醫護的信任度等有著重要的意義!
3 討論
3.1 其實護患溝通中有一個很大的秘訣—微笑
護患關系不是在你給予病人治療的時候才建立的,而是在平時一點一滴的接觸中慢慢積累的,當你真心地關心愛護病人,與他們相處的臉上洋溢著和藹的微笑時,患者同時也會把自己的心向你敞開。而且,良好的溝通對治療以及護理也是非常有幫助的,使患者保持愉悅的心情對康復更是極其重要的。
3.2 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能致病也能治病
激烈的語言刺激可使情緒發生很大波動,甚至可延長病程;良好的語言誘導使神經體液調節作用到組織器官可治病,因此在建立護患關系中語言行為尤為重要。護士用主動熱情、溫和親切的語言和病人交談,根據不同的對象和心理特點給予啟發開導、鼓勵,能進一步改善病人的心理狀態,消除病人緊張情緒。護士美好的語言可使病人對醫務人員產生信任感從而感到溫暖,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與勇氣。
3.3 病人需要同情、支持和保證
病人來自不同的社會群體,具有不同心理素質和自身條件,就比如說本科室的患者80%都是來自農村,只有一少部分是真正的城市患者,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對疾病認知的貧乏,所以易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因此我們須要更多的耐心把病人當做親人看待,要關心、體貼、照顧,盡量滿足其合理的要求,將患者視為“兄弟姐妹”,體現護士的寬容與關懷。
3.4 掌握溝通技巧
耐心傾聽并明確如實回答病人所提出的問題,不僅能減輕病人的心理負擔,使其感受到被重視,而且有利于良好的護患關系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一個溫馨、融洽的氛圍。當病人有責難時護士應沉著冷靜,不可激動,應向病人表示理解,以及對疾病造成的痛苦表示同情,盡量轉移病人的注意力,消除其心理障礙,這樣既尊重和重視病人的要求,又有效處理了與病人的意見不合。
4 總結
【關鍵詞】血液分析;人為因素;波動;臨床溝通
患者血液分析結果在短時間內出現明顯的波動,常是臨床某些疾病和病情變化的重要指針,然而少部分血液分析結果的波動并不是病人體內真實的波動,而是由于各種人為因素所造成的,為了給臨床科室提供盡可能真實的血液分析結果,避免醫療糾紛,檢驗科和臨床科室的溝通尤顯重要。在實際工作中盡量的剔除由人為因素引起的血液分析的結果誤差,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通過在LIS系統上結果比對,將我院檢驗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00份不同病種血液分析結果波動明顯異常的血液標本為研究對象
1.2方法途徑
1.2.1檢驗科工作人員從血液分析的工作流程來對標本波動的情況進行評估,即排除或發現是否檢驗工作流程中質量分析中、分析后檢驗科的原因所引起的波動。
1.2.2對已排除檢驗科自身原因所引起波動的標本,檢驗科安排檢驗醫師立即到病人所在科室,了解病人的狀態、采血和標本的運送過程。排除或發現是否檢驗工作流程中質量分析前臨床科室和標本運送所引起的波動。
1.2.3通過在LIS系統上結果比對,將我院檢驗科在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100份不同病種血液分析結果波動明顯異常的血液標本為研究對象。首先排除檢驗流程中檢驗科內的問題(也就是檢驗分析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過程中的問題),然后此類標本在和臨床取得聯系。獲得檢驗流程中分析前(采血和標本運送)關于此類標本的信息。最后通過和臨床各環節的溝通總結分析解決問題。
2結果
血液分析結果波動明顯的病人20%是病人自身狀況的反應,78%是由血液分析檢驗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人為因素所引起,2%是由血液分析檢驗工作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的人為因素所引起。
通過分析發現,生理因素、人為因素以及設備因素、試劑因素對血液分析結果均有影響。其中檢驗流程中分析前影響因素中的人為因素是主要的影響因素,而這種人為因素只能通過和臨床的溝通才能發現和解決[4]。
3討論
血液分析是臨床日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項目,近來年隨著高端血常規分析儀的不斷問世、血液分析的質控方法學的加強以及及血液分析血細胞復檢規則的不完善,檢驗科已能夠向臨床提供較好的血液分析結果,但是由于標本的來源、運送及操作過程中出現的一些誤差,導致了少量標本血液分析的結果并沒有真實的反映病人的實際情況,導致臨床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如何減少或杜絕此類誤差,是檢驗科和臨床之間共存的一個話題。傳統的檢驗觀念是僅對此檢驗標本負責,只要標本未做錯,檢驗科就沒有任何的責任。但是目前的檢驗觀念已更新為不僅對標本負責,更要對病人負責。因為一旦發生醫療糾紛,由患者投訴,醫療機構要拿出證據證明在診治工作中一切醫療行為是正確無誤的,即便是當初檢驗科確實沒有做錯臨床所提供的標本,也沒有發錯結果,但由于檢驗科所發的結果與病人的實際情況不符,還是不能夠脫離責任。因此對那些已排除檢驗科內部原因所引起的血液分析波動明顯的病人,不能盲目急于發出結果,而要及時的和臨床科室進行溝通[5]查出血液分析結果的波動的原因。從上述結果我們也可以看出血液分析結果波動明顯的病人78%是由血液分析檢驗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人為因素所引起,2%是由血液分析檢驗工作流程中分析中、分析后的人為因素所引起。也就是說,主要的人為因素為血液分析檢驗工作流程中分析前的影響因素,而這部分影響因素是檢驗科不可能控制的[6],例如采血時間、采血的位置、采血者的技術、采血者的責任心等等。而這些具體的信息也只有能臨床溝通中才能獲得[7]。
與臨床科室溝通的檢驗人員也需要一定臨床知識,目前在檢驗科此崗位的固定工作人員是檢驗醫師,檢驗醫師得到檢驗人員所提供的信息后,來到患者所在的臨床科室,可以自已先去看一下病人,了解病人的大體情況。然后和主管醫生其得聯系,例如HB明顯減低(
4結論
為了減少血液分析中人為因素所引起的波動,必須要改變以前保持的傳統工作理念(僅為此標本負責),而要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不僅要排除檢驗科內部的人為因素的影響,而且要及時和臨床溝通[4],剔除臨床標本采集過程和運送過程中的人為因素。為臨床提供符合病人真實水平的血液分析結果。
參考文獻
[1]張宇.血常規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2,6(10):390-391.
[2]朱曉輝,何菊英,朱忠勇.應用血液分析儀后復查血片的內容和方法及程序[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3,26(10):785-787.
[3]中華檢驗醫學雜志編輯委員會.全國血液學復檢專家小組工作會議紀要暨血細胞自動計數復檢規則釋義[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7,30(4):380-382.
[4]鄒單東,韋美德,等.檢驗科與臨床溝通的重要性[J].檢驗醫學與臨床,2008,11(5):1402-1403.
[5]屈愛春,趙俊娟.加強醫學檢驗與臨床溝通的意義[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0):253-254.
【關鍵詞】非語言性溝通;護患關系
1 非語言性溝通在護患關系中的重要作用
非語言性溝通是一種不使用詞語,而在溝通中借助動作、手勢、眼神、表情等來幫助表達思想、感情、興趣、觀點、目標及用意的方式。非語言對患者自尊的影響也很重要。我們越把患者真正當成重要的人來對待,這種態度就越容易通過面部表情、身體語言和聲調表達出來。這樣,患者更能真切地感受到護士的尊敬。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比安認為語言表達在溝通中只起方向性及規定性作用,而非語言才能準確地反映出人的思想及感情。
2 非語言性溝通在護患關系中的不同應用
2.1 表情方面。
面部表情是非語言性溝通中最豐富的源泉,護士的表情是護士的儀表、行為、舉止在面部的集中體現,對病人的心理影響較大1。
護士的表情親切自然,特別是微笑服務,可使病人有愉快和安全之感,進而縮短了護患之間的距離。病人入院后我們對病人微笑,病人就會感到親切愉快。相反如果我們表情冷漠、不耐煩或將個人的不良情緒帶到工作中,病人會感到懼怕,疏遠或不信任,即使他們有心理和生理上的問題,也不愿意向我們透露,我們就不能從病人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無法實施有效的整體護理。
2.2 身體姿勢方面
身體姿勢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自我感覺,情緒狀態及身體健康狀況等。如手勢、點頭等姿勢。適當運用這些姿勢非常有利于臨床工作。列如;收集病史資料時。常與病人進行互通信息性的交談,交談過程中,靈活運用手勢或點頭等動作,能維持和調節交流的進行,即向對方點頭表示“說下去”或“我明白了”。因此,護士給病人進行護理時,使用適當的示范動作來補充語言,能使病人更充分地理解我們的要求和目的,更好地配合我們的護理工作。
2.3 儀表的作用效果
儀表是指人的衣著姿態與風度。儀表在人際吸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特別在第一次交往后會不會持續下次交往中占有有決定型的因素。因此,護士的儀表應整潔、親切、端正,以展示護士群體的整體素質及美感。塑造護士職業的美好形象。同時護士也應注意病人的儀表,因為它可能會給護士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護士如果觀察到一個病人“臉紅”應多方面分析其原因,包括體溫高,環境溫度高,情緒激動等因素都可能會導致病人“臉紅”。因此,護士必須對病人的儀表保持警覺,并時刻關注著自己的儀表。
2.4 個人位置及空間距離方面
在人際溝通中空間位置及距離的選擇會以無聲的語言表達其社會地位、心理感受、態度、希望承擔的角色及義務等。在溝通中,不同的距離產生不同的效果。例如;給病人做皮膚護理時采用親昵距離一般為15厘米左右,和病人討論一件他不愿意讓別人聽到的事情時采用個人距離一般為50厘米,如果與病人傳達非個人信息,交談的內容較為公開而正式,說話聲音要響亮而自然,此時宜采用社會距離,一般為1.2~3.7米。如果給病人做健康講座,聲音要超出正常范圍內并且采用公眾距離一般為3.7米以上。以往我們由于不注意空間距離的效應,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護患關系。例如:一位護士要了解一位病人的月經史,如果站在病室門口采用社會距離,大聲詢問,病人會很厭煩,無疑給護患關系抹上了陰影。如果我們采用個人距離,低語調問話,情況會截然不同。因此,我們護理工作時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距離。距離與談話內容不平衡會使病人感到不適,直接影響護患溝通的效果。
2.5 環境的安排
醫院的物理環境包括溫度、濕度、裝飾、通風、光線及病人單位設備等。環境對病人心理狀態有很大的影響,不良的物理環境會使病人煩躁、淡漠、甚至影響疾病的恢復,因此,我們要為病人創造適宜的溫度、濕度、空氣新鮮流通的病室,并保持安靜,光線柔和,病床平整,清潔,干燥,讓病人有舒適感。通過良好的環境,穩定病人的情緒,促進溝通,從而使護患間形成良好的關系。
綜上所述,護患間良好的關系與交流是良好的護理效果的基礎,護士應多學習一些社會學中溝通交流的基礎,并在臨床護理實踐中應用之,更好地為病人服務,提高我們的護理質量。
【關鍵詞】檢驗;臨床;溝通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473-01
隨著現代檢驗技術的發展,檢驗醫學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是一多學科交叉并相互滲透的學科。檢驗科為臨床科提供的檢驗報告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臨床的診斷和治療。一個準確、可靠、及時的結果,有利于醫生對病人的診療,相反,一個不準確或錯誤的結果會給病人帶來不可想象的精神或物質上的損失,甚至危害生命安全。同時,臨床科室也需要對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及項目的選擇和也要有進一步的了解,在眾多相同意義項目中篩選更有價值的項目。因此雙方的密切聯系、溝通十分必要。也是使提高醫院整體醫學診療水平的重要因素。
1 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實施現代化管理
1.1 建立溝通制度,強化溝通意識。
教育每一位工作人員,認識到做好溝通的重要性,樹立為臨床服務、為患者服務的理念。醫學檢驗隸屬于臨床醫學,服務于臨床醫學,同時它又對臨床醫學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它與臨床醫學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檢驗醫學是當今醫學發展最快的專業之一,臨床檢驗的自動化分析程度明顯提高,開展的檢驗項目也越來越多,很多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應用于檢驗醫學,檢驗質量得到了顯著提高。盡管如此,影響檢驗質量的因素很多,貫穿于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整個過程中。因此,檢驗科工作人員必須對從臨床醫生開出檢驗申請單到受檢者的準備、標本的采集、運送、結果檢測分析、直至發出檢驗報告等全過程進行質量控制。這就要求檢驗人員必須不斷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增強業務能力,才能提高工作質量。盡管檢驗質量的控制工作主要在檢驗科,但是分析前質量控制涉及到患者受檢前的準備、標本的采集、檢測時間的控制及標本的保存運送等,這些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同時,由于方法、技術、儀器的改變,臨床醫護人員也需要及時的更新知識。因此,為了保證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檢驗科與臨床科室保持經常性的溝通和聯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
1.2 做好臨床各個部門間的溝通
1.2.1 檢驗科與臨床護士間的溝通
醫學檢驗質量的提高需要醫生、護士及患者的配合溝通,檢驗科在全面質量管理過程中,標本的采集,運送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方面之一。而這部分工作絕大多數過程是由醫生、護士完成的。標本的正確采集與否直接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也是檢驗科與臨床配合最容易發生問題的部分。采集血液標本禁止從輸液端抽血,送檢樣本的量及標識信息是否完整、無誤等等這些都需要和護士溝通,使其掌握標本采集的正確要領。檢驗科人員應主動到臨床科宣傳室前質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他們講解各種標本的采集部位、采取標本的量、采集的時間以及各種檢測項目的影響因素和化驗單的正確填寫等等,使他們對檢驗工作的認識不斷提高,充分認識到檢驗質量的提高同樣需要他們積極地配合,認真做好室前的質量控制,以減少非疾病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影響。
1.2.2 檢驗科與臨床醫生間的溝通
檢驗科在發現異常結果時,應及時主動報告臨床醫生,使臨床醫生能及時發現患者病情的變化,從而及時地調整治療方案;同樣,當臨床醫生發現檢測結果與 病情況不符時,也應及時和檢驗科取得聯系,檢驗人員應以專業的方式來分析、處理臨床醫生反映的檢驗質量等問題,給予臨床合理、滿意的答復。同時也能使雙方得到共同提高。 在新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后,患者的法律意識日益增強。出現異常檢驗結果,是否及時與臨床醫生取得聯系并做好記錄,對避免醫患糾紛也是至關重要的,檢測結果與臨床不符,可以聯系檢驗科進行復查,如確實有錯誤,立即糾正。如復查結果仍與原結果一樣,與臨床預期相差太大,可能是病情又有新的變化,這一反饋機制必須要由臨床醫師及時與檢驗科配合、溝通,才能保證臨床診斷的效果。
1.2.3 檢驗科與患者及患者家屬間的溝通
采集標本患者需要配合的如:是否需要空腹 痰細菌培養需要時漱口、留取從深部咳出的痰液,標本采集不同時期的結果間的差異,特殊結果報告的領取時間等,解釋得當,可使病人滿意而歸,反之就會引起病人的不滿意,甚至投訴、索賠,進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影響檢驗科的聲譽。因此作為一個從事檢驗醫學的工作者,如果做不好溝通是不能生存的。同時,還要善于傾聽病人的意見,并和病人主動溝通,這樣才能使檢驗工作順利開展。
2 做好與臨床溝通相關內容的記錄
文章編號:1003-1383(2011)06-0793-03 中圖分類號:G 642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3
溝通(communication)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群體之間思想與感情的傳遞和反饋過程,以求思想達成一致和感情的通暢,目的是激勵或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近年來醫院檢驗科在臨床診療中的角色已經由原來的醫學檢驗(medical tcchnology)演變成為真正的臨床科室,即檢驗醫學(Laboratory medicine)[1],因此檢驗與臨床的溝通顯得日益迫切和重要。目前,檢驗專業實習生在教學醫院檢驗科所參與的日常工作日益增多,也出現了許多因實習生與臨床間的溝通不好而引發的矛盾。高等醫學教育必須從理論和社會實踐兩方面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醫學生必須自覺重視自身的人文素質修養[2],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職業的需要[3]。但目前檢驗專業實習教學往往更加重視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的培養,而忽視了檢驗與臨床溝通技能的培養。本文將結合我院檢驗科實習教學情況,淺析加強檢驗專業實習生檢驗與臨床溝通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可采取的培養辦法。
一、培養檢驗專業實習生檢驗與臨床溝通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適應檢驗醫學新模式轉變的需要 現代醫學模式已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成“生物-醫學-社會”綜合醫學模式。早在1989年,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就發表了《福岡宣言》,并指出:“在醫院診療活動中所有醫師須掌握與人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如果缺少共鳴與同情,則視為該醫師無能力的表現”。檢驗醫學是現代實驗室技術與臨床醫學的結合,是涉及多技術和多學科的一門臨床學科,其在患者的診療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臨床醫療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檢驗工作,檢驗科提供的大量數據為臨床疾病的診斷、治療、病情觀察及預后判斷提供必要和及時的科學依據。檢驗醫師與臨床醫師之間的有效溝通是醫院檢驗科能否及時、準確地提供患者診療所需實驗數據的重要基礎和關鍵環節。檢驗醫師要實現與臨床之間的良好溝通,不僅依賴于個人的素質和人際交往能力,而且離不開系統的溝通學教育和培訓。目前,我國醫學檢驗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以專業訓練為核心,僅少數醫學院校向檢驗專業的學生傳授他們在未來執業生涯中必備的另一項能力,即檢驗與臨床溝通的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日常的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尤其是檢驗實習帶教過程中加強醫學生的溝通能力培養。
2.做一名合格檢驗醫師的必備條件 新時期檢驗醫學發展趨勢要求檢驗醫師必須具備四個要素:精湛的技術、良好的醫德、有效的溝通能力和依法依規。同時現代化檢驗科也越來越需要檢驗醫師,他們將主要負責與臨床科室溝通,并完成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與臨床醫師、護士、護工溝通,讓他們了解各種檢驗項目分析前容易出差錯的關鍵環節;二是就檢驗新項目及時與臨床醫師溝通,幫助他們根據患者個體病情特點選擇合理的檢驗項目,避免“大撒網”式的檢驗;三是負責解釋檢驗結果異常的臨床意義,尤其是檢驗結果與臨床病情不符時如何找到問題所在。這些工作的完成離不開檢驗與臨床的有效溝通,即通過聽、說、讀、寫等思維的載體,通過演講、會見、對話、討論、信件等方式準確、恰當地表達出來,以促使對方接受和理解。在新時期檢驗專業實習生實踐技能培養過程中,除強化專業技術的教學外,應該有意識的加強對實習生溝通技能的培養。
3.提高檢驗質量,適應新醫患關系,減少醫療隱患的需求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的法制觀念、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不斷增強,患者及其家屬對醫療質量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醫療糾紛日漸增多,如何減少和妥善處理醫療糾紛以及怎樣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已成為近年來醫院管理方面研究的熱點之一[4]。醫護人員需要本著以人為本的觀念,以平等的理念,尊重患者的想法,理解患者的心理,在診療過程中需要醫患雙方共同制定診療方案。醫患關系模式的轉變對檢驗科工作有了更高的需求,也對檢驗專業實習生與臨床及患者溝通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檢驗者需要積極地配合臨床醫師進行診斷工作,快速準確地發出檢驗報告,隨時與主管醫師及護士溝通病情,甚至一起追蹤病情發展,發現一些少見疾病,確定更好的診療對策等等。其次要想患者所想,急臨床所急,優化檢驗流程,出臺各種便利措施,為檢驗、臨床和患者間構建出溫馨、愉悅的檢驗人文溝通渠道。現階段,檢驗科實習生參與日常檢驗工作的密切程度越來越高,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同時檢驗專業學生的實習階段是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由學生走向工作的關鍵時期,學生接觸到的不僅僅是理論實踐知識,同時還要面對臨床醫師和患者。基于上述原因,為了提高臨床診療質量,對檢驗醫學專業實習生溝通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必要和重要。
二、培養學生溝通能力,構建檢驗與臨床有效溝通的策略
1.檢驗專業帶教老師和實習生要充分認識實習生溝通能力不足的現狀 檢驗醫學專業學生前三年進行系統的理論知識學習,最后一年進入檢驗科進行臨床實踐學習。實習生在進入實習階段前一直都是學生身份,進入臨床實習后隨著角色的轉變,他們必然要面臨一系列的新問題,比如在前期的基礎理論學習時,過多關注專業知識的學習,忽視了人際交往、溝通學、醫學人文等課程的學習,人際能力較差,缺乏一定的溝通技巧;所學理論知識和臨床患者病情的差異使他們感到茫然和不解;臨床醫護人員,尤其是病人和家屬對實習生不信任,不愿和實習生溝通;學生在實習初期普遍信心不足,特別是當前醫患關系緊張,面對病人時怕講錯話、行錯事,容易產生畏縮情緒等。
2.注重師生之間的溝通,創建和諧實習環境 檢驗醫學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檢驗技術操作訓練占實習帶教的絕大部分。實習效果一方面依賴于帶教老師的職業素養,另一方面更需要老師與學生間的良好溝通。對帶教老師來說,在檢驗專業實習帶教中不僅要給實習生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還要多運用溝通技巧教會他們如何與臨床溝通。臨床教學實踐是帶教老師和實習生兩個對象間的協同互動過程,需要通過師生互動,創造和諧師生關系,這樣才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3.加強實習生之間的內部溝通,盡快進入實習角色 有部分實習同學認為實習前大家就認識,熟悉,沒必要再進行額外的溝通;也有同學認為同學之間今后在就業上存在著競爭,沒必要把自己所學告訴同學,這些錯誤的認識使一些實習生在溝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我們檢驗科的帶教老師要糾正實習同學的上述偏見,通過座談會、戶外活動、團體小組等形式加強實習生之間的相互溝通、理解、包容,特別是能充分理解別人,經常交流實習中的心得體會,相互學習借鑒實習中的經驗和教訓,并盡快的進入實習角色,避免常見錯誤的發生,在實習生之間形成互幫互學的良好氛圍,共同提高進步。
4.多舉措并舉,培養實習生與臨床的溝通能力 我們帶教老師首先要采取鼓勵式教學方法,在臨床醫護人員和患者及家屬面前,減少對學生的批評,多肯定他們的能力和成績。其次,帶教老師可通過建立實習溝通教學小組,當遇到特殊檢驗與臨床溝通案例時,大家一起討論,激發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帶教老師要善于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溝通教學,甚至創造出更多的溝通途徑,有意識的給機會讓實習生多與臨床溝通交流。此外,在檢驗實習教學中可以采取有別于課堂教學的方式授課,多開展典型案例分析討論、采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和CBL(Case-Based Learning)等教學方法。
總體上,我們實習帶教中要培養實習生個體溝通能力,需要著重培養同學們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一是知道說什么,即明確溝通目的,明確所需溝通問題關鍵所在,與臨床對話中要表達確切內容。如果目的不明確,就意味著實習生自己都不知道說什么,自然也不可能讓臨床醫護人員和患者明白,更達不到溝通的目的。二是知道什么時候說,即掌握好溝通時機,把握好溝通的火候。三是知道對誰說,即明確溝通的對象。檢驗與臨床溝通中涉及醫師、護士、護工和患者等,實習生要明白溝通和對話的對象是誰,假如你選錯了對象,自然不能達到溝通目的。四是知道怎么說,即掌握溝通的方法。要用溝通對象能聽得懂的語言,包括文字、語調及肢體語言,尤其是面對護工和患者需要使用科普語言來交流,表述一些醫學專業術語。目前,檢驗科及科室帶教老師已經認識到溝通技能培訓對于將實習生培養成為合格檢驗醫師的重要性,今后應該多開設一些具有檢驗特色的溝通技能培訓課程,有針對性地提高檢驗專業實習生與臨床有效溝通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顧 兵,鄭明華,陳興國.檢驗與臨床的溝通――案例分析200例[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3.
[2]魏來培.臨床醫患溝通與交流技巧[M].濟南: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5-20.
[3]莊一強.醫患關系思考與對策[M].北京: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7:6-8.
【關鍵詞】 護患溝通;胃鏡檢查;重要性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胃鏡檢查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是診斷胃、十二指腸疾病的重要方法。應診者一般認為此項檢查痛苦大,并對胃鏡消毒效果存在顧慮,產生恐懼感。目前整體護理已經在各臨床科室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胃鏡室以往都是以醫技為主的,而忽視了護患之間的溝通。我們探討了在胃鏡護理過程中,如何更好的與病人進行溝通,使之可以更好的配合胃鏡檢查,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2010年6月-2011年1月我院內科住院患者中行胃鏡檢查患者50例(以無痛胃鏡為主)。其中淺表性胃炎30例(60%),胃潰瘍10例(20%),反流性食管炎7例(14%),胃癌3例(6%),
1.2 方法 對以上胃鏡檢查患者在檢查過程中進行護患溝通,并觀察患者的反應與配合情況
1.2.1 檢查前準備,接就診者(親切的稱呼)您好,請問您叫什么名字?您知道您做什么檢查嗎?有沒有吃早餐喝水或吃藥呢?主動迎接就診者,詳細詢問就診者有沒有按要求做準備。同時還應講清檢查中的配合方法和可能會引起的并發癥,耐心解答疑問,消除顧慮,以確保檢查成功。插鏡是否順利與患者的有著密切的關系,告知檢查者以屈膝左側臥位,墊以高低適宜的枕頭為好,囑患者松開衣領扣和褲帶,然后頭略前傾,下頜內收,以減少脊柱前凸度,有利于插管順利進行。檢查過程中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
1.2.2 檢查結束(親切的稱呼)您好,檢查做好了,很順利,謝謝您的配合,輕拍患者的肩部,點頭,微笑。告知患者麻藥過后約30分鐘方可進食,若活檢者則需2小時后能進食溫涼流質飲食,以減少對胃粘膜創面的摩擦。術后可有咽喉部不適或疼痛,或出現聲音嘶啞,告知患者在短時間內會有好轉,不必緊張。告知取結果時間(親切的稱呼)您好,請您(一般檢查完后10分鐘內,取活檢3天)到化驗室取結果。謝謝。取了活檢交代注意事項時除了口頭交代外,還有書面文字(親切的稱呼)您好。您的結果要在三天后才能出來,現在給你張報告單,里面記錄了您檢查的情況,檢查后需注意的問題,取結果的時間,有問題請電話隨時聯系,謝謝!
2 效果評價
通過對50例胃鏡檢查患者進行護患溝通后,患者能夠積極配合完成檢查,使檢查能夠順利進行,患者對護士的綜合滿意率逐年遞增,大大降低了護患糾紛發生率。密切了護患關系。
3體會
幾年來,通過培訓與考核,使內鏡護理人員能自覺做到語言文明,禮貌親切,善于正確的運用治療性語言指導病人治療飲食休養及相關知識,避免了刺激性語言的出現;加強了護士與病人之間的聯系,使病人能夠配合護士的護理工作,理解護士的護理工作,更好的為病人服務,大大降低了醫患矛盾的發生。在“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做到換位思考,認真聽取患者的想法和要求。一切為患者著想,真正做到“醫德好,服務好,技術好,群眾滿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