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藥劑室實習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臨床藥師的主要工作
①堅持下病房,及時解決用藥問題。在查房過程中,盡量掌握各種檢查及檢驗指標的臨床意義,解答用藥咨詢,參加危重病人病例討論,及時處理用藥方面的問題。②解釋、指導某些輸液的配制。對某些藥物之間配伍不當造成輸液變色、混濁、沉淀等問題,及時負責解釋、解決。探討臨床新藥配伍,指導護士的輸液,減少配伍禁忌,努力做到合理用藥。③收集藥物不良反應并及時反饋給臨床。對個別患者用藥后產生的皮疹、腹痛及神經、過敏癥狀及時收集,記錄上報并進行分析,提出改進意見。④定期抽查門診處方和病室病歷,進行回顧性分析。每季度參加院內醫務科的醫療質量崗檢,就各科用藥情況進行通報,對不合理用藥進行分析。⑤進行門診藥物咨詢,解答病人用藥疑問。當時不能解答的,留下聯絡方式,回來后,積極查找資料,相互討論,再以電話或E-mail形式告知病人。門診處方上,印有臨床藥學室的咨詢電話,隨時接受病人的咨詢。定期整理咨詢記錄,然后再以藥訊的形式反饋給醫生,提高門診處方的合格率水平。⑥及時掌握藥品最新信息及國際用藥動態,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信息,每季度編輯《醫院藥訊》,向醫生、護士介紹新藥知識,院內用藥情況及近期藥敏實驗結果。
2查房及咨詢的具體案例分析
①檢查處方。男,53歲,上感Tab-SMZco0.5×100Sig:2.0bidpo分析:此病人為老年病人,用磺胺藥,用量與劑量都欠妥當。復方新諾明,半衰期為10~12h,常用量為1d2次,并且應首次加倍,用量一般不超過1周,1周以上建議測血象、腎功。因為磺胺藥主要經肝臟代謝滅活,形成乙酰化物后,溶解度低,易引起血尿、結晶尿及腎臟損害。另外,還有引起惡心、溶血性貧血、粒細胞減少,肝損害、腎損害和周圍神經炎等副反應[2],對老年人更應慎用。②查房。患者,男,36,肛周膿腫。用藥:頭孢哌酮/舒巴坦2.0qd分析:頭孢類僅頭孢曲松的生物半衰期稍長,半衰期為8h,一般感染可1日1次用藥。其他頭孢類如頭孢哌酮為時間依賴性抗菌藥,血漿半衰期僅為1h左右,1日1次,很難起到殺菌效果,反而增加耐藥性。故建議改為每日2次靜滴。③門診護理咨詢。1.0g益莎林,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變黃。分析:選用輸液劑不恰當。益莎林為注射用阿莫西林,阿莫西淋與葡萄糖輸液劑配伍,尤其是10%葡萄糖溶液pH值偏酸性,益莎林在酸性條件下易失活。因此,建議臨床更換液體,改善配伍,減少配伍禁忌的發生。④藥歷。病人,女,55,由于慢性乙病毒性肝炎住院治療。注射,支鏈氨基酸250mL和復方丹參12mL,共滴。分析:支鏈氨基酸為復方制劑,有3種氨基酸配制而成。250mL中,含纈氨酸3.15g;亮氨酸4.125g;異亮氨酸3.375g。均為疏水性氨基酸。恰當的氨基酸比例,使其進入體內后能糾正血漿中支鏈氨基酸和芳香氨基酸失衡,防止因腦內芳香氨基酸濃度過高引起的肝昏迷。氨基酸作為蛋白質的最小單位,分子結構中含有氨基和羧基。一定的pH值使其具有一定的等當點。此種復方制劑中3種氨基酸的等當點分別為5.96、5.98、6.02。pH為5.5~7.5,滲透壓為382mOsm/L[3]。在其中加入別的溶液,尤其中藥制劑,極容易破壞支鏈氨基酸的恰當的pH值與等當點,使其沉淀或析出。加入別的溶液過多,還影響其中氨基酸的比例配比,使其作用減弱。所以氨基酸應用時,一般單獨靜脈滴注,并注意水和電解質平衡。復方丹參為一中藥制劑,主要成分為丹參、降香。其中含有多種脂溶性的丹參酮類,水溶性的原兒茶酚醛和兒茶酚的衍生物。其pH值應為5~7之間。
關鍵詞:藥物流產 人工流產 失敗原因
中圖分類號: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729-2190(2007)12-0028-0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早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文獻對藥物流產的效果報道不一, 臨床觀察發現由于存在個體差異及其他原因,仍有部分患者出現藥物流產不全及無效。為了更好地掌握藥物流產的使用及提高完全流產率,本文試對可能導致藥物流產失敗的原因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4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站門診要求藥物終止妊娠的健康婦女236例,年齡18~40歲,平均24.2歲,平時月經規律,停經時間≤49天,尿HCG(+)。婦科檢查:子宮大小不超過孕50天,B超見孕囊直徑10~30mm,無嚴重心、肝、腎疾病、出血性疾病及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證。
1.2 用藥方法
第一天在家頓服米非司酮75mg,第二天同第一天服法,服用米非司酮前后2h禁食水。第三天同一時間在我站門診頓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留院觀察6~8h,如服用米索前列醇后3h,仍未排出孕囊,再加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對5h后仍未排出者行清宮術,以免發生藥物流產不全大出血[1]。
1.3 藥物流產失敗的標準
1.3.1用藥后未排出絨毛和孕囊,或留站觀察過程中出血過多,而行清宮術。
1.3.2用藥10天后仍有陰道流血,B超檢查發現宮內仍有殘留物需行清宮手術。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36例中藥物流產失敗31例,失敗率為13.1%。
2.1 年齡
236例中年齡≥35歲(平均38.23歲)79例,藥物流產失敗17例,失敗率為21.5%;
2.2 既往分娩方式
此研究中有剖宮產史者12例,藥物流產失敗5例,失敗率為41.6%;自然分娩史者123例,藥物流產失敗16例,失敗率為13.0%。經統計學分析,二者失敗率差異具有顯著性(P
2.3 孕囊直徑
B超測得孕囊直徑1cm以內及1~2cm者,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低于孕囊直徑>2cm者(P
2.4 分娩與流產史
有自然分娩和流產史者的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無自然分娩史者,且隨著流產次數增加,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增高(均P
2.5 子宮位置
后傾后屈位子宮者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前傾位及水平位子宮者(P
2.6 經期時間
經期>5天者79例,失敗19例,失敗率為24.0%;經期
2.7 孕齡
停經35~39天者共72例,藥物流產失敗5例,失敗率為7.0%;停經40~49天者164例,藥物流產失敗21例,失敗率為13.1%。經統計學分析,二者失敗率差異具有顯著性(P
3 討論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終止早孕的完全流產率已達86.9%,但仍有13.1%失敗。本組藥物流產失敗率為13.1%,分析其失敗原因有以下幾點:(1)年齡。年齡≥35歲者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35歲以下者,年齡越大越易導致藥物流產失敗;(2)既往分娩方式。有剖宮產史者,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有自然流產史者。剖宮產術后由于子宮瘢痕及粘連,致使宮腔形態和子宮位置發生改變,從而影響子宮的節律性收縮,使胚胎組織不能及時順利排出,導致不全流產,因此對有剖宮產史者,應慎重選擇藥物流產,一旦選擇應密切注意其陰道流血的情況。(3)孕囊直徑。藥物流產中孕囊的大小與完全流產率的高低密切相關。孕囊直徑在1cm以內及1~2cm時,藥物流產的成功率較高,而孕囊直徑>2cm時成功率相對較低。孕囊大小是胚胎發育的基礎,孕囊越大蛻膜越多,在孕囊完整排出后,常有不等量的蛻膜殘留,可能是由于米非司酮劑量不足,或維持時間不夠,不能有效地抵消孕酮對靶組織的作用,導致流產失敗,因此孕囊直徑>2cm,藥物流產后出現異常出血,應考慮清宮處理[2]。(4)孕產次數。有分娩史者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未產婦,流產次數越多,藥物流產失敗率越高。人工流產術后可引起子宮內膜的機械性損傷,術后可發生子宮內膜炎,再次妊娠后蛻膜發育不良致胎盤粘連,流產次數越多,造成子宮內膜損傷感染的機會就越多,導致胎盤粘連的可能性就越大,再次妊娠行藥物流產時蛻膜不易徹底排出,致不全流產。提示對有人工流產史尤其是流產次數多者,一旦選擇藥物流產應特別注意陰道流血情況,及時清宮,并適量使用縮宮素。(5)子宮位置。藥物流產效果與宮置有一定的關系,后傾及后傾后屈位子宮者藥物流產失敗率明顯高于前傾位及水平位子宮者,其原因在于藥物流產是阻止妊娠發展,引起子宮節律性地收縮而達到終止妊娠的目的。后傾及后傾后屈位子宮,其宮腔與子宮的宮頸口之間形成一定的角度,當子宮節律性收縮時胚胎不易順利通過宮腔與宮頸形成的角度及重力的作用排出體外,而造成后傾及后傾后屈位子宮者藥物流產失敗率高于前傾位及水平位[3]。(6)經期長短。正常經期≥5天者藥物流產失敗率顯著高于
通過對導致藥物流產失敗原因的分析,說明首先要加強育齡婦女的避孕意識;同時在使用藥物流產時,臨床醫生應嚴格掌握適應證及禁忌證,根據藥物流產常規觀察,如有陰道異常流血,應及時清宮;在現階段藥物流產情況下,仍強調清宮術對藥物流產失敗者的必要性和及時性,以免發生不良后果。
參考文獻
[1] 張靜,盛迎倫,王曉霞等.米非司酮配終止早孕出血性清宮物的臨床病理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1998,13(2):125~126.
[2] 千玉梅.藥物流產后出血原因分析[J].職業與健康,2004,20(10):49.
【關鍵詞】中醫婦產科;慢性盆腔炎;常用藥劑;臨床療效;使用技巧
在臨床上,慢性盆腔炎屬于婦產科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病癥,多是因細菌感染所致,屬于中醫“腹痛”、“痛經”及“帶下病”等范疇[1]。目前臨床在治療該疾病時多是選擇藥物進行,臨床效果相對理想[2]。為此,本研究擬結合我院1年間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及其臨床資料進行討論,分析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醫常用藥劑治療的重要價值,現將具體研究內容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10月份到2013年10月份到我院接受診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及其臨床相關資料,所有入選患者均與《婦產科學》、《中醫婦科學》中的相關診斷標準和中醫濕熱瘀阻證相符合,排除患有嚴重肝腎疾病、全身系統疾病者,以及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和不配合研究者[3],均表示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部分伴有分泌物異常、腰痛和經期延長等癥狀;年齡范圍在23歲到47歲之間,平均年齡(31.3±4.5)歲;病程在2個月到3年不等,平均病程(17.3±5.3)個月;包括經產婦51例,初產婦33例,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在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意義。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西藥替硝唑(湖南金健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0.4g)治療,1d1次,1次0.4g,靜脈滴注;同時給予頭孢呋辛(安徽宏業藥業有限公司生產,1.5g)靜脈滴注,1d1次,1次1.5g(加50ml注射用水),以3周為1療程;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中醫常用藥劑治療,其中口服婦科千金片(株洲千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0.32g/片)1次6片,1d3次,于每月月經干凈后口服;康婦消炎栓(葵花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2.8g/粒)1次1粒,1d1次,以3周為1療程。
1.3 療效評定
參照相關慢性盆腔炎臨床癥狀及療效評定標準[4],臨床癥狀重點觀察下腹疼痛、腰骶部疼痛、月經失調情況、子宮有無壓痛、附件病變情況等幾項,1項1分,總分5分,分數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療效方面,若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停藥1個月內無復發,視為痊愈;若臨床癥狀及體征有明顯改善,視為顯效;若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好轉,視為有效;若治療后癥狀無變化或加重,視為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選擇SPSS16.0統計包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計量材料分別選擇%、(x±s)形式顯示,組間比較應用卡方檢驗或t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癥狀的比較
經治療后,發現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觀察組明顯要優于治療前及對照組,且經統計學處理,發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共有39例獲得有效治愈,總有效率為92.9%,明顯優于對照組的30例71.4%,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結論
在婦科臨床上,產后或是經期間有、多次會陰手術等是導致慢性盆腔炎的重要因素,從中醫學角度來講,導致慢性盆腔炎多是因患者經期產后胞宮胞脈余濁未盡、空虛,以及房室不潔、體質過弱或是過度勞累等,以致胞宮胞脈出現濕熱之邪、寒濕日久化熱,并與氣血結合郁積造成,治療多以清熱除濕、益氣化瘀及溫經散寒為主[4]。結合本研究來看,我們所選擇的婦科千金片、康婦消炎栓均屬于中醫常用制劑,前者主要含黨參、金櫻根、雞血藤和當歸等藥材,黨參有生津養血、補脾益肺之功效,金櫻根主治崩漏帶下,雞血藤可疏通經絡、補血行血,當歸有調經止痛和活血化瘀效果,共奏益氣活血、溫經散寒功效;并且根據我們多年總結得出,為避免月經周期受到影響,服用該藥物需在月經干凈后,或是月經來潮前1周停用,且應注意服藥期間不宜進食辛辣、油膩及生冷等食物。后者多是在紅藤敗醬草湯的加減上研制而成,有活血止痛、消熱解毒功效,用藥期間一般需要在患者大便排空及肛周清洗完畢后進行,并在栓劑得到潤濕后再塞入,一般需置于低溫通風下存放。此外,通過聯用中藥制劑的方式,則可進一步穩定患者的血藥濃度,且具有起效迅速、藥效持久等優勢。結合本研究結果來看,經中藥常用藥劑妥善治療后,觀察組療效明顯要高于對照組(P
經本研究表明,在準確把握用藥時間、劑量的情況下,給予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醫婦產科臨床常用藥劑治療,能夠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控制患者病情,值得進一步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高文研.淺談中醫治療慢性盆腔炎[J].中國保健營養,2012,3(12):5434-5435.
[2]劉成藏.中醫綜合療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探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9):1056-1057.
[3]牛聰,楊美春,方剛.中醫外治法治療慢性盆腔炎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3,29(5):399-400.
目的:縣市級醫院年度致病菌及臨床用藥統計分析。方法:對我院2013年全年12個月的致病菌、痰培養及分泌物培養結果加以統計和分析。分析常見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的敏感藥物、耐藥藥物。結論:常見菌致病菌和特殊致病菌對頭胞哌酮舒巴坦均敏感,對阿奇霉素、克林霉素普遍耐藥。
【關鍵詞】致病菌;頭胞哌酮舒巴坦;阿奇霉素;克林霉素
【中圖分類號】R446.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2-202-03
筆者對我院2013年全年12個月的痰培養及分泌物培養結果加以統計和分析。在910份中,其中有意義痰標本640份、有意義分泌物標本130份,去除真菌和非致病菌等得到致病菌502份。這些致病菌中大都是臨床上常見的致病菌,但也有一少部分少見致病菌,且有逐漸增加趨勢,應引起臨床醫生特別是呼吸科醫生的高度重視。通過對這些致病菌的藥物敏感試驗和耐藥試驗,可以分析出年度致病菌的年度百分比和對某些臨床藥物的敏感程度及耐藥程度。從分析得到的結果反過來可以指導臨床醫生臨床用藥,特別是新入院病人還未及時檢查痰培養或結果未出以及無明顯痰液不能夠做痰培養者,或者病人拒絕痰培養者,迫使臨床醫生給予經驗用藥讓病人盡早、盡快、最恰當的使用抗生素緩解病情,縮短住院時間和減少不必要的醫藥費用,既縮短住院時間,又減少病人經濟負擔。現綜述如下。
注:上表左側阿拉伯數字各代表如下:1-肺炎鏈球菌;2-泡囊短波單胞菌;3-類馬脲片球菌;4-梅氏弧菌;5-銅綠假單胞菌;6-表皮葡萄球菌;7-陰溝腸桿菌;8-銹色黃桿菌;9-肺炎克雷伯君;10-產酸克雷伯菌;11-大腸埃希菌;12-松鼠葡萄球菌;13-熒光假單胞菌;14-洋蔥伯克霍爾德菌;15-惡臭假單胞菌;16粘黃金桿菌;17-巴氏葡萄球菌;18-葡萄球菌;19-海豚葡萄球菌;20-緩慢葡萄球菌;21-路鄧葡萄球菌;22-創傷弧菌;23-氣球菌;24-產氣腸桿菌;25-金黃葡萄球菌;26-鳥腸球菌;27-人葡萄球菌;28-馬胃葡萄球菌;29-單胞菌;30-淋巴管巴斯德菌;31-腐生葡萄球菌;32-粘質羅氏菌;33-山羊葡萄球菌;34-乳酸片球菌;35-雞葡萄球菌;36-檸檬酸桿菌;37-木糖氧化產堿桿菌;38-乙酸鈣不動桿菌;39-溶血葡萄球菌;40-黑氏勒米諾氏菌;41-糞腸球菌;42-尖棒桿菌;43-紫桿菌;44-淺綠色桿菌;45脲氣球菌;46-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47-牛鏈球菌;48-嗜水氣單胞菌;49-布丘氏菌;50-中間葡萄球菌。
主要致病菌及部分特殊致病菌藥物敏感和耐藥結果如下:
【關鍵詞】用藥錯誤;原因;對策
用藥錯誤指藥物在使用中發生的可導致藥物的錯誤使用而可預防的事件。藥物治療是臨床工作中的重要措施,但用藥錯誤已成為普遍存在、嚴重影響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問題[1]。可出現在醫生處方、藥品名稱、藥物包裝與標簽、藥物混合、藥物名稱、配方、發藥、監測、用藥指導等過程中。錯誤的用藥使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受到嚴重威脅,也使醫院在聲譽、形象等方面受損,甚至影響護理人員的生命安全和醫療工作正常的運行。本文主要研究如何避免用藥錯誤和制定相應對策是護理工作中及其重要的環節。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66例住院患者,對其用藥錯誤情況進行分析。66例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對接受調查的66例患者的用藥錯誤情況進行匯總分析,并應用統計學原理在藥品配伍禁忌、藥品配置濃度、藥品養護、溶劑選擇及遵循三查七對等方面分析原因。并通過制定相關管理制度、加強護理工作人員的培訓,盡量避免用藥錯誤的發生。將所得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通過對66例住院患者用藥錯誤情況的分析,發現用藥錯誤的主要原因為溶劑選擇不當、藥品養護不當導致質量改變、錯誤的給藥技術、藥品濃度稀釋不當、給藥途徑錯誤等,詳見表1。
表1 用藥錯誤原因分析
錯誤類型
內容
例數
百分比(%)
患者錯誤
給藥前未核查病人信息
24
36.3
藥品變質
存放藥品的濕度、溫度不當,質量改變。
12
18.2
給藥途徑
出現靜脈炎、藥物損傷
7
13.6
劑量錯誤
輸液溶液劑量核查未到位
15
22.7
處方錯誤
配伍禁忌。
5
7.6
其他
給藥時間、顏色改變等
3
4.5
合計
66
100.0
3 討論
3.1 護士用藥錯誤原因
3.11 藥品管理問題
臨床上表現為多種藥品放置混亂,一般基數藥與毒麻藥混放,藥品瓶的標簽和內裝藥品不符,藥品質量過期,需要冷藏放置的未放入冷箱等藥品管理失誤導致用藥錯誤。
3.12 不嚴格執行醫囑
護士缺乏責任心或者因病人多、工作忙、時間緊,盲目的執行錯誤醫囑,僅憑主管印象未能及時發現患者藥物用法或劑量的改變,錯抄漏抄醫囑,違反執行口頭遺囑的規定等原因給患者帶來不良影響。漏做藥物過敏試驗,或做過藥敏試驗后未及時查看皮試結果,重新做皮試者耽誤搶救時機,或搶救時未及時執行醫囑[2]。執行醫囑的時間不嚴格,包括口服藥發藥時間提前或者延后,漏服、錯服、多服藥,甚至未遵醫囑患者擅自用藥等。
3.13 未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的制度
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是臨床上避免出現護理缺陷的法寶。臨床上表現為用藥查對不嚴格,只查對床號,不查對姓名,或未認真執行PDA查對系統,導致液體或者口服藥使用錯誤。查對時只看藥品的包裝,不查藥名,查對時不認真,藥品劑量查對不嚴格,藥品用法查對不嚴格、藥品濃度查對不嚴格,極易造成用藥錯誤[3]。
3.14 給藥途徑錯誤
未經批準或者不恰當的給藥途徑常常會引起不可挽回的嚴重影響甚至導致死亡。在臨床調查中發現,為了便于操作,臨床護士往往將應靜脈點滴的藥物入壺,或加入其他藥液中,很有可能會導致輸液管路中出現沉淀或者絡合物,導致靜脈炎、栓塞甚至死亡等嚴重的后果。
3.15 給藥技術錯誤
由于藥品的包裝材料與制劑工藝的不同,對輸液器的操作方法及質量要求也不同。對藥品本身理化性質及輔料的化學性質和藥品包裝材料的不了解,導致醫護人員在給藥過程中,不適當或不正確的選擇藥品配制,進而導致用藥錯誤的發生[4]。
3.2 管理對策
3.21 樹立安全用藥意識
藥品是臨床治療疾病的重要方式,護士是藥物治療直接的執行者,任何一個小的差錯都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后果。醫院應加強法制教育,重視此類事件的發生,了解并分析事件發生的原因,建立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嚴于自律,全神貫注、認真仔細地執行醫囑,做好“三查七”,對為患者進行操作時不接打電話,仔細謹慎核對遺囑,謹慎用藥并做好溶劑選擇,加強相關規章制度及法律的培訓學習,以增強護理工作者的自覺性和抵御風險的能力[5]。
3.22 嚴格觀察藥物及處理不良反應
嚴格進行藥物過敏試驗,做過藥敏試驗后及時查看皮試結果,避免重新做皮試而耽誤搶救時機[6]。院內加強規范危及生命的藥物、過敏反應不良反應的處理程序,組織護理人員參加應急預案的訓練與考核。
3.23 做好藥品管理工作
科室內的基數藥與毒麻藥及搶救車里的藥品及時清點,藥品批號與有效期標記明顯,并按失效日期前后排列,按科室專業需要做好藥物準備,需要冷藏藥品需在冰箱內放置,確保藥物質量與有效期。
4 總結
謹慎、正確的給藥是護士的神圣職責,一個小失誤可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后果,因此,護理工作人員應嚴格核對醫囑、遵守查對制度、正確選擇用藥方式,盡量避免臨床用藥錯誤的事件發生。
參考文獻
[1] 楊莘,王祥,邵文利,等.335起護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2):130-131.
[2] 高玉華,李春厚.應用給藥差錯評價量表對護理給藥差錯實施量化管理[J].中國醫院,2002,7(9):51-53.
[3] 李海玲.49例常見靜脈藥物用藥錯誤分析 [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2):162-164.
[4] 董彩虹.用藥錯誤護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對策[J].臨床護理,2011,9(28):160-161.
[關鍵詞] SAS;統計;自動報表
[中圖分類號] R969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3)04(a)-0150-04
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是臨床試驗的關鍵環節之一,是臨床試驗結果科學、可靠的重要保證。目前國內外大多數新藥臨床試驗數據整理與統計分析均借助統計軟件來完成,如SAS、SPSS、STATA等。對于多數非統計專業的醫學研究人員,往往需要通過“復制”、“粘貼”等過程,將海量的統計分析結果導入到統計分析報告中,一方面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在“復制”、“粘貼”過程中也容易出現錯誤。因此,開發一種科學、實用的統計分析自動報表系統,是保證臨床試驗統計分析報表準確、可靠的重要環節。
本研究擬以某Ⅰ期臨床試驗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為范例,應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統計分析自動報表的生成過程,以期為非統計專業的醫學研究人員提供一種簡便、可靠的自動報表分析方法。
1 統計分析自動報表的目的和內容
通過上述六個基本步驟,實現了SAS統計分析的自動報表。
4 討論
藥物臨床試驗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健康安全,而有效的藥物臨床試驗質量控制是確保臨床試驗數據及結果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可靠性的關鍵手段[1]。目前我國的臨床試驗研究的質量水平,尤其在質量控制、質量保證體系及計算機信息技術的應用方面與國際藥物臨床試驗管理規范(GCP)要求仍有較大的差距[2],其中,統計分析報表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是既往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統計分析報表是臨床試驗過程的核心內容之一,其記錄數據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對臨床試驗結果的評價。該報表應該依據研究內容、目標以及擬說明的關鍵科學問題,基于統計分析結果靈活制定。
目前多數臨床試驗的統計分析過程均借助統計軟件來完成,如SAS、SPSS、STATA等,獲得統計分析結果后,制定統計報表的過程目前主要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應用“復制”、“粘貼”的方法手工完成,費時費力,且極易出現錯誤;另一種是通過編程自動生成,省時省力,錯誤率低,但編程過程較為復雜。
統計分析報表可用多種計算機語言進行編程,由于SAS統計軟件既提供了公認的統計分析結果,也包含靈活的自動報表命令,因此,備受研究人員的青睞[3-4]。
盡管如此,應用SAS軟件自動生成統計分析報表的編程同樣較為復雜,仍然需要一定的編程技巧。目前國內期刊已經發表了多篇與SAS自動報表相關的文章,如:許林勇等[5]調用SAS程序的int、floor等函數,merge等語句和proc mean/ttest、wilcoxon等過程生成相應的統計分析報告表的宏命令;戎芬等[6]使用data_null_、report這兩個過程步和宏變量代替關鍵變量來自動生成統計表格;鄒建東[7]編制特定的SAS宏程序直接輸出臨床試驗四格表指標統計分析報表;童新元等[8]通過調用宏程序,產生出協方差分析結果的SAS統計分析報表;薛鈞等[9]則使用宏程序進行臨床盲態數據核查;魏永越等[10]則強調了SAS ODS及RTF標記語言在臨床試驗規范化統計報表輸出中的應用。上述文章介紹并運用了SAS宏程序來實現統計分析的自動報表過程,但這些程序對于非專業或初接觸SAS的醫護工作人員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相比之下,筆者編制的這套計量資料SAS自動報表程序,易懂、易操作,特別適用于非統計學專業的臨床科研人員或SAS初級編程人員。
[參考文獻]
[1] 陳舒茵,梁春才,韋斌,等.談藥物臨床試驗的質量控制[J].中國醫藥導報,2011,8(31):154-156.
[2] 陳仲林,姜麗巖,盧芳.藥物臨床試驗電子信息化管理的分析與探討[J].藥學服務與研究,2012,12(5):333-335.
[3] 王莉,王樹賢,華潞,等.心電監測在Ⅰ期心血管藥物試驗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09,11(10):1706-1707.
[4] 陳.藥物臨床試驗中的一些生物統計學問題[J].中國醫藥導刊,2010,12(6):968-971.
[5] 許林勇,張偉.動態血壓監測評價降壓藥物療效的谷峰比率的SAS統計自動報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0,15(7):798-802.
[6] 戎芬,賈彬.用SAS的兩種不同語句自動生成相同的統計表格[J].現代預防醫學,2008,35(24):2-4.
[7] 鄒建東.四格表指標統計分析報表的SAS宏程序[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5,10(3):357-360.
[8] 童新元,張高魁,姚晨.新藥臨床試驗中協方差分析的SAS統計報表[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4,9(8):958-960.
[9] 薛鈞,鄒建東,熊寧寧.臨床研究盲態數據核查常用的SAS宏程序[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8,13(5):535-540.
【關鍵詞】理論聯系實驗;基礎聯系臨床
病理學是以形態學為主的重要醫學基礎課程,是鏈接基礎與臨床之間的橋梁課程。為貫徹我院“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的辦學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應用為主,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指導思想。病理學應該如何講授,其對于我院各系學生的臨床學習和將來工作能夠發揮多大作用,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這是需要我院每一位病理教師認真思考的問題,也是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我本人從事病理學教學已經30余載,認真回顧這30多年的教學經驗,我個人得出的結論是:理論聯系實驗,基礎聯系臨床,為我院各系學生的臨床學習和將來工作打好扎實的理論基礎。
一、 理論聯系實驗
病理學的許多理論本身就來自于大量的實驗、鏡檢、尸檢、和臨床,所以上好實驗課程是加強理論知識的理解的重要環節和手段。三十多年來,我個人從教學實踐中深深體會到:要上好病理課,必須改革病理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驗,加強實驗教學,現闡述如下:
(一)、建立完善的病理實驗室是加強實驗教學的基本條件:
我院病理實驗室籌建于1974年,三十多年來,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使實驗室已具備完成病理實驗的基本條件,實驗課開出已達到98%以上。現有標本室一個,顯微鏡室二個,(準備室一個),每室可容納40人上課。顯微鏡60臺,大體標本50余種,200多瓶(其中大部分標本是教師自己動手制作的),組織切片60余種,1,500多張,病理教學幻燈片一套及教學用光盤等等。良好的實驗條件和設備,為上好實驗課奠定了基礎。
(二)、通過實驗課教學進一步增強基礎理論的理解,是理論聯系實驗的目的之一。
病理學涉及多種疾病的病因、病變、臨床及轉歸,而我們的學生大多數來自中學,對其即缺乏感性認識,又無理性了解,為教學帶來較大困難。為此,應打破先理論后實驗的傳統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增強基礎理論的了解。例如:在講授“檳榔肝”(慢性肝淤血的肉眼觀察)的概念時,我先讓同學們反復觀察大體標本,在觀察中同學們見到慢性肝淤血之肝臟表面及切面均可見紅、黃相間的花紋狀外觀,很像中藥檳榔的切面(同時有檳榔片的標本),因此稱為“檳榔肝”。然后帶著為什么肝臟會變成檳榔狀這個問題去觀察鏡下切片,很多同學通過顯微鏡切片觀察理解了紅的原因是因為肝竇擴張淤血;而黃的原因是因為肝臟發生了脂肪變性所致。這樣就基本掌握了肝淤血的病理變化,最后再讓同學們回答肝淤血的發病原因及可能出現的臨床表現與肝淤血的結局。
又如:炎癥是病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為上好這一章節,我首先讓同學們觀看炎癥的教學電教片,觀察炎癥的臨床表現,即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等,然后再在理論課上以“癤腫”這個較為直觀的炎癥為例,深入講解炎癥的病理變化――變質、滲出、增生。同學們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再如:良、惡性腫瘤的鑒別是腫瘤章節的重點和難點。對此,我先讓同學們去觀察子宮平滑肌瘤與中央型肺癌有何不同,并寫出觀察后的實驗報告。以我校某大專班為例:全班67人,實驗報告成績優秀的13人,占19.40%;良好的19人,占28.40%;及格的35人,占52.20%。然后教師根據同學們的實驗報告,從良、惡性腫瘤的分化程度、生長速度、生長方式、轉移、復發及對機體的影響等方面進行全面總結,指出不足。這樣來學習,就較好地發揮了所有同學們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經求同學們意見,是上好實驗課的一種有效方法:
病理學實驗課由電教片,幻燈片,大體標本,鏡下切片四部分組成。我在每班實驗課程進行一半時,都及時征求全班同學的意見,加以改進。如在征求某大專班的意見后發現:喜愛看錄像的同學占43.30%;愛看幻燈片的同學占26.90%而喜愛看標本及切片的同學僅占14.90%,于是在以后的實驗教學中,我即增加了錄像和幻燈內容,同時也對標本、切片的教學進行了改革,這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 基礎聯系臨床
我個人認為醫學基礎課即對臨床教學起到某些輔助作用,也為臨床教學和將來所從事的醫務工作提供理論依據。就病理學而言,主要是為臨床提供理論依據,進一步認識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繼而徹底治愈疾病乃至于消滅疾病,提高人類健康水平。所以我覺得掌握病理學的基本理論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能夠用這些理論去解釋臨床表現,這樣才能夠在疾病的防治上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進而治愈疾病。
比如就變性這一章節而言,一般說來,變性是一種可復性病變,當病因解除可恢復正常,而繼續發展則會發生壞死。例如肝臟脂肪變性,即可以恢復正常也可以導致肝細胞壞死進而發展成肝硬化。醫生的責任是讓患者消除病因和及時有效的治療使患者的肝臟盡快的恢復正常,防止肝細胞大量壞死而發展為肝硬化。就學生而言要對變性的恢復及發展有足夠的認識,而不僅僅是背一些病理名詞和病理變化。
就再生一節而言,要學生們懂得無論是中樞神經細胞還是周圍神經的神經節細胞,在出生后都不能分裂增生,一旦遇受破壞則成為永久性缺失。所以說中樞神經系統導致神經元破壞的疾病,比如腦出血等及周圍神經的神經節細胞破壞的疾病比如脊髓灰質炎等一般很難治愈,因此,預防就顯得格外重要。
就血栓形成和栓塞而言,由于血栓形成需要一個過程和一定的時間,而栓塞則往往突然發生,所以其導致的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如腦血栓:患者發病前曾有肢體發麻,運動不靈,言語不清,眩暈,視物模糊等征象,進而出現患肢活動無力或癱瘓,言語不清或失語等表現。而腦栓塞:患者往往起病突然,常于安靜休息或睡眠時發病。起病在數小時或1~2天內達到高峰。
就炎癥這一即常見又重要的病理過程而言,既有對機體有利的方面,即對損傷因素的保護性反應,如滲出過程中液體的滲出可以稀釋局部毒素和有害物質,同時又帶來了抗體、補體和溶菌素等物質,這些物質有利于消滅病原體和中和毒素,而炎細胞的滲出就更加重要了,它們可以直接殺滅病原菌,又直接參與免疫反應,使得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而艾滋病由于機體免疫系統缺陷,抗感染能力減弱,繼發感染常常是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炎癥也可以引起組織細胞的損傷,例如變質性炎癥導致的細胞的變性和壞死,化膿性炎癥的細胞壞死,過度的滲出及增生帶來的損傷等對機體是不利的。所以在臨床工作中,就各類炎癥而言,作為醫生,既要考慮到炎癥時對機體的有利因素,并使其很好的發揮作用,又要注意炎癥對機體的不利因素,控制這些不利因素給機體造成的損傷。
就腫瘤這一章節而言,我個人覺得作為教師,既要把腫瘤對機體的危害如實的傳授給學生,特別是惡性腫瘤,同時又要讓學生們懂得惡性腫瘤(癌癥)是可治之癥,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癌癥是可以得到很好的療效甚至可以徹底根治。即使是惡性腫瘤,其惡性度也不一樣,主要看腫瘤的分化和異型性,即高分化的腫瘤異型性小惡性程度低,比如老年人頭面部的基地細胞癌其預后就較好。反之,低分化的腫瘤異型性較大,惡性度較高,預后較高分化的腫瘤差。再有就是預防和治療癌前期疾病非常的重要。
就風濕病而言,除了要講清楚其病因和機制之外,我覺得預防比治療更加重要,因為風濕病累及心臟后引起的心瓣膜病,想根治就很困難了,所以預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防止其引發風濕病及心瓣膜病就顯得特殊的重要。
就高血壓病而言,我首先讓學生們觀看高血壓病引起的心、腦、腎改變的臨床表現(電教片),即高血壓性心臟病、腦出血和原發性顆粒性固縮腎,讓學生們了解高血壓病對機體的嚴重危害。然后再講授本章節的內容,特別是緩進型高血壓病分期,使同學們知道一期(即機能障礙期)高血壓時的表現和治療是多么的重要!而一旦發展為三期高血壓(內臟病變期)對機體的危害又是多么的嚴重。
就動脈粥樣硬化而言,除要講清楚其病因和發病機制以外,主要講授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特別是心肌梗死。講授清楚所阻塞的冠狀血管部位的不同而導致其梗死的部位也不盡相同,如阻塞發生在前降支,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及室間隔前2/3梗死多見。同時通過多媒體課件觀察心肌梗死的合并癥及后果。
慢性支氣管炎是東北地區的常見病和多方病,其診斷標準是:咳、痰、喘每年持續3個月,連續兩年以上。這類病人臨床非常常見,特別是冬春季節,就病理學而言,主要是能解釋其癥狀出現的原因:由于支氣管粘膜受炎癥刺激和粘液分泌亢進而引起咳嗽、咳白色泡沫狀痰,由于支氣管痙攣、阻塞引起喘息。
大葉性肺炎歷來是病理學的重點,就病理臨床聯系而言,主要是要求學生用病理變化解釋臨床變現。比如說:在發病早期出現的聽診濕性音及x線呈片狀陰影,是由于肺泡腔內有較多的漿液及少許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所致。而在發病中出現的支氣管呼吸音及x線大片致密陰影是由于肺泡腔內大量的纖維素及紅細胞或中性白細胞等滲出物至使肺組織實變所致。而患者咳鐵銹色痰的主要原因是滲出的紅細胞被巨噬細胞吞噬后形成的含鐵血黃素。此外,由于大葉性肺炎的主要病變在肺泡腔內,所以經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大多可以痊愈。
就消化性潰瘍而言,它具有典型的病理變化卻缺乏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其診斷需要一些輔助檢查,如x線鋇餐檢查等。主要表現為長期性、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嘔吐,噯氣等非特異性表現,胃潰瘍一般表現在進食后半小時至兩小時左右疼痛主要原因是食物的刺激使得胃酸分泌增加,刺激潰瘍面和局部神經末梢所致。而十二指腸潰瘍多出現在午夜或饑餓時疼痛,主要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胃酸分泌增多刺激病灶的結果。
就門脈性肝硬化而言,病理與臨床聯系本身就是這一章節的重點,包括門脈高壓癥的一系列表現和肝功能不全的表現,我個人覺得門脈高壓的原因,腹水形成的機制及側支循環的途徑和表現就更加重要一些。
就急性腎小球腎炎而言,主要病理變化是一種急性增生性炎癥。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高血壓、水中、和尿的改變。因腎炎導致的鈉水潴留而引起高血壓和水腫,由于腎小球的缺血和率過濾降低而引起少尿,由于腎小球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損傷而引起蛋白尿、管型尿和血尿等。由于急性腎小球腎炎目前認為是一種免疫性炎癥又是一種自限性疾病,臨床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這樣要告訴學生們,防治其引起的高血壓腦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非常重要,因為這些并發癥有可能危及生命。
“中風”歷代醫學稱為“四大難證”之一。隨著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飲食不節,勞逸不當,及環境影響使“中風”成為目前的高發病。但是在現階段對中風患者的救治方面大都“出血止血”“梗塞活血”,把中醫辨證論治的樸素維物主義變為機械主義,此項目的目的是繼承和創新中醫學,更好地為發揮中醫學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特色優勢。
技術力量:龍川縣麻布崗中心衛生院是地處龍川縣北部,是一所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的二級綜合醫院。擁有先進的儀器,如經顱多普勒、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X光、CT等。近年來我院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協調發展,特別是成立中醫科后,有院長和中醫執業醫師以及相關(中西醫結合)人員加強和促進中醫建設,已完全有能力實施這一項目。
技術來源:沿革于“反治法”和“活血止血”的中醫學傳統理論。我院成立中醫科。以“中風”病為攻堅課題,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運用活血化瘀藥救治腦出血患者的臨床和實驗,已獲得初步經驗并取得確切效果。
技術先進性:針對中風腦出血患者運用活血化瘀藥所具有的抗腦內血腫、腦水腫、腦組織變性壞死及其它作用。并具有具有快速、敏捷、無創、實惠等特點。從而降低致殘、病死率,大大提高救治康復率。
實施方案
1、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病人為服務中心,把救治中風腦出血患者的重要責任作為立項的指導思想。
2、堅持中醫特色,立足中醫傳統理論的根基,著眼創新發展。
3、既要繼承中醫傳統特色,又要尊重現代科學和實驗依據。既要“四診合參”,也要現代設備的診查。此項目是“綜診合參”,是創新中醫學辨證法。
4、發揮人力資源,組織中醫和中西醫結合的優秀人才承擔項目,在管理上有領導負責,主要執業人員承擔常務專項工作。
5、保證本項目的中醫臨床研究和實驗基金。建設和完善中醫藥救治腦出血患者的專科病床,設置實驗室,提供現代診療設備。
6、項目計劃在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進行臨床病例的收集,分組治療,生存質量的觀察與評價。2009年8月至2011年7月進行實驗數據的處理,資料收集,病人治療隨訪跟蹤,撰寫論文,結題。
腦出血屬中醫學的中風病范疇。中醫學有“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說和“活血止血”之治療法則。腦出血還選用活血化瘀之中藥,近年來在中醫藥急診探索中,以繼承和創新的思維方法,并取得臨床實踐證明:活血化瘀藥用于腦出血急性期治療取得確切的效果。研究證明:這是因為活血化瘀藥具有抗腦內血腫、腦水腫、腦組織變性壞死及其它作用。出血必成瘀血,必須祛瘀止血,瘀血除、出血止,病得救治,以突出中醫特色。解除腦損傷部位血管痙攣狀態,提高腦血管的自動調節功能,增強損傷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促進元明之府、神經功能恢復,縮小病灶范圍,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止血與解溶過程,使高凝狀態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環,增強吞噬細胞的作用。促進顱內血腫的吸收,降低血壓改善腦損傷部位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降低腦組織含水量,使顱內壓下降,調節血液流變學指標,控制和防止中風病程中血液高黏滯綜合征的發生,通過對機體微循量元素的調節(活血化瘀中藥多富含銅、鋅、錳等多種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風病的危險因素,從而改善了顱內應激狀態,使中風癥狀緩解。
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自擬加減運用“益氣固攝活血湯”,重癥者鼻輸,相對輕者口服,對提高中風的急救成功率和治療康復率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具體研究開發內容和要重點解決的技術關鍵問題:
研究內容
(一)中醫辨證以活血化瘀藥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研究
1、研究對象的選擇。2、病例納入及排除標準。3、研究的分組。4、觀察指標的確定。5、療效的判定。6、安全性觀察
重點解決的技術線路:
臨床研究方面:1、活血化瘀用藥的時間點。2、臨床研究中病例的選擇即納入及排除標準。3、療效的綜合判斷,結合安全性指標
項目的特色和創新之處:
目前有關活血化瘀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研究比較散在,未有大樣本的臨床研究,而且對于臨床用藥的時間點也不是很明確。臨床研究結合實驗研究的文獻報道也比較少。本項目臨床結合實驗研究,同時選擇不同用藥時間進行對照研究,以尋求最佳用藥時間,并通過實驗研究進一步探討活血化瘀方法治療腦出血的機理。本項目自擬益氣活血固攝湯為主,在根據病癥的具體證型進行辨證論治基礎上加減運用,救治中風屬腦溢血患者具有獨特的功效。研究不僅要達到省內領先地位,而且此項目為我院的攻堅課題,突出中醫特色。學科經濟指標能提高到年增長率11%,經濟效益能促進全院多增加六個百分點。更主要是能使大多數中風腦溢血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增進人民安康,提高我院的學術品位和聲譽。都能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二)采用的方法、技術路線以及工藝流程:
臨床研究方法:
1、病例入選標準:
診斷依據中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有病例符合中風病中經絡、中臟腑的診斷;西醫診斷參照1995年全國第四界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要點,所有病例符合高血壓腦出血診斷,并經CT確診。納入標準:發病48小時內入院,有明確的高血壓病史,經頭顱CT檢查顱內有血腫,出血部位全為幕上,且出血量為中小量,中醫診斷符合中風病中經絡、中臟腑者,出、凝血時間正常,無昏迷(可有嗜睡、意識模糊)的患者均可納入治療觀察對象。 轉貼于
2、分組及治療方法:
分為A、B二組,患者均接受西醫綜合治療,A組、B組并于不同時間給予活血化瘀治療,A組于發病24-48小時內、B組于發病1周時給予活血化瘀治療。療程30天。
3、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二組病例治療前后療效,神經功能缺損積分、血腫吸收程度、日常生活活動(ADL)能力、病死率等。
安全性觀察包括治療前后的出凝血時間、三大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等。
4、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擬定。基本治愈: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91%-100%。
顯著進步: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進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17%以下。惡化: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減少18%以上。死亡:兩組患者在入院后立即進行頭顱CT檢查,分別于4周時進行頭顱CT復查,比較血腫吸收情況。二組治療后3個月、6個月再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本課題嚴格按照計劃完成了相應的工作,論證了運用中醫辨證論治以活血祛瘀方藥救治中風腦出血病人具有抗腦血腫、腦水腫、腦組織變性壞死及其它作用。
以中醫學瘀血不祛新血不生之說和活血止血之治療法則指導下,辨證論治,以突出中醫特色,發揮中醫救治疑難重病的優勢,在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上自擬加減運用“益氣固攝活血湯”,重癥者鼻輸,相對輕者口服。解除腦損傷部位血管痙攣狀態,提高腦血管的自動調節功能,增強損傷腦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促進元明之府和神經功能恢復,縮小病灶范圍,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止血與解溶過程,使高凝狀態上升。改善出血灶局部的微循環,增強吞噬細胞的作用。促進顱內血腫的吸收,降低血壓改善腦損傷部位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降低腦組織含水量,使顱內壓下降,調節血液流變學指標,控制和防止中風病程中血液高黏滯綜合征的發生,通過對機體微循量元素的調節(活血化瘀藥中多含銅、鋅、錳等多種微量元素),控制或消除中風病的危險因素,從而改善顱內應激狀態緩解。
[關鍵詞] 有機磷農藥;載脂蛋白A1;清蛋白;C-反應蛋白
[中圖分類號] R4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1(b)-0102-02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AOPP)可造成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及多臟器損傷,在炎癥和損傷時機體內急性時相反應蛋白(APRP)會發生變化。為了解三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載脂蛋白A1(apoA1)、清蛋白(Alb)、C-反應蛋白(CRP)在AOPP中的變化,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筆者對52例AOPP患者上述三種APRP水平進行分析,并對臨床意義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住院的AOPP患者52例,其中,男19例,女33例;年齡16~55歲,平均(27.38±8.76)歲。其中,輕度中毒組20例,中度中毒組20例,重度中毒組12例,均為口服中毒患者。對照組(HC)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32.64±13.87)歲,均為本院健康體檢者。
1.2 方法
52例AOPP患者入院后、30名健康對照者分別采集空腹靜脈血3 mL,待凝后分離血清,日產7600型自動生化分析儀免疫比濁法檢測血清apoA1、CRP水平,溴甲酚綠法檢測血清Alb,試劑均由北京九強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1.0統計軟件對所測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均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血清apoA1、Alb、CRP水平變化
AOPP患者血清apoA1、Alb較對照組有極顯著的降低(P < 0.01),CRP有極顯著的升高(P < 0.01)。詳見表1。
2.2 不同程度中毒組apoA1、Alb、CRP水平的變化
不同中毒組間比較,中、重度中毒組較輕度中毒組三項指標差異均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且重度中毒組較中度中毒組兩項指標間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 0.01),Alb水平進一步下降,CRP升高則更為顯著。詳見表2。
3 討論
有機磷農藥是我國使用最廣、用量最大的一類農藥,是我國居民導致急性中毒的主要化學藥物,AOPP可造成人體多種組織器官損傷,如大腦、心臟、肺臟及肌肉等[1]。尤其是重癥患者,其病死率高,且多死于多器官障礙綜合征(MODS)。本研究結果顯示,AOPP患者apoA1、Alb、CRP三種APRP均存在明顯變化,且與中毒程度相關。
AOPP患者存在明顯的脂質代謝紊亂[2],如總膽固醇、三酰甘油等水平明顯下降。目前還認為,apoA1不僅在脂類代謝的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它是一種具有抗炎作用的負向時相反應蛋白,作用于炎癥過程中的多個環節而發揮抗炎保護作用[3]。由于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IL-6、TNF等細胞因子明顯增加,使肝細胞合成分泌載脂蛋白的能力受抑,導致apoA1水平下降,而apoA1降低使其對IL-6,TNF抑制作用減弱,這可能導致apoA1降低與IL-6、TNF增高間的惡性循環[4]。AOPP患者無論輕度還是中重度中毒組,apoA1水平均顯著性降低,且中、重度中毒組下降更為顯著,表明apoA1降低在廣度上參與了細胞因子對AOPP患者炎癥及臟器損害等的發生。
AOPP可以造成急性中毒性肝損害,肝臟合成蛋白能力降低,使Alb在肝臟中合成減少。由于AOPP造成的多臟器損害,使蛋白在腎臟及消化道的丟失,組織蛋白的滲漏、來源減少、消耗增加等,使得AOPP時血清Alb顯著降低。隨中毒程度的加重,組織損傷的增加,使得Alb水平下降進一步增加。因此,Alb檢測不僅可以反映AOPP患者中毒程度,且作為一種負相APRP,可靈敏反映機體的損傷。中毒越重,Alb下降越明顯。
CRP在健康人血清中濃度較低,在炎癥、組織損傷后CRP濃度迅速增加,有機磷進入機體后,造成機體SIRS,誘導肝臟合成CRP明顯增加。CRP的大量產生早期有利于機體對組織損傷和感染防御反應,但長時間持續存在引起的失控性炎癥的高代謝反應,將引起機體結構蛋白的缺乏和蛋白營養不良,給機體帶來危害[5]。CRP是由IL-6、TNF等細胞因子誘導在肝細胞合成的一種靈敏急性時相蛋白。有關研究表明[6],細胞因子參與調節肝臟急性期反應蛋白的合成,說明這些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不僅對機體的能量代謝產生重要影響,而且還具有加重機體急性反應的作用。肝臟是全身代謝反應最活躍的器官,在維持血漿蛋白的穩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肝臟也是急性期蛋白合成的主要器官。CRP的變化是反映機體對組織損傷和感染的極為敏感的指標[7],持續高強度的急性期反應將加重SIRS,導致MODS的發生,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復[8]。本研究結果顯示,AOPP患者CRP明顯高于對照組(P < 0.01),因而CRP的檢測不僅可作為判斷AOPP時SIRS及損傷的一個靈敏指標,還與中毒程度有關,中毒越重,CRP升高越顯著。
總之,影響AOPP患者血清APRP的因素較為復雜。實驗證明,AOPP時血清三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改變是SIRS、全身多臟器損傷的綜合表現,檢測上述指標的變化,對病情判定、療效觀察均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穆根華,李文強.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心電圖的改變[J]. 中國急救醫學,2010,30(1):73-75.
[2] 劉海英,王吉壽,楊義明,等. 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患者血液血脂和脂蛋白測定[J]. 中國急救醫學,2002,22(12):685-686.
[3] 董廣濤,王秀潔,唐正坤,等.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載脂蛋白A1的變化及臨床意義[J]. 中國急救醫學,2006,26(2):108-110.
[4] 李艷輝,姜興權,孫宏治,等. IL-6、IL-10及TNF-α在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引發MODS中的作用及臨床意義[J]. 中國急救醫學,2006, 26(11):804-805.
[5] 許國根,徐遠勝,徐芝君,等.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血漿C-反應蛋白變化與內毒素水平關系的研究[J]. 中國急救醫學,2010,30(7):602-604.
[6] Moshage H. Cytokines and the hepatic acute phase response[J]. J Pathraid,2007,181(3):258-266.
[7] Doraid J,Steven EW,Mare GJ,et al. Growth hormone attenuates the acute-phase response to thermal injury[J]. Arch Surg,2006,132(11):1171-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