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法律學論文范文

        法律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法律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法律學論文

        第1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衛生法學在我國起步較晚,受傳統教學理念等因素的影響,衛生法學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沒有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致使教學效果較差。為彌補理論講授的不足,各醫學院校也嘗試了多種教學方法,比如假期實習、案例教學法、模擬法庭教學法等,但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因而不能切實提高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1衛生法學實踐教學環節安排不合理

        衛生法學的教學內容以醫學和法學并重為教學特色,但在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醫學與法學的比重卻有著較大差別。一方面,醫學院校對醫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十分重視,一般安排有較長時間的專業實習和臨床見習。另一方面,衛生法學的實踐教學在醫學院校中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與醫學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學時設置相比較存在很大偏差,大部分醫學院校沒有開設專門的衛生法學實踐課程,僅采用一些傳統的法學實踐教學方法,此種做法并不能體現學科特色。

        1.2衛生法學的實踐教學資源匱乏

        目前,在衛生醫學實踐教學的場所安排方面,一些醫學院校缺乏政法類院校所必備的模擬法庭、法律診所等場所。加之,醫學院校對于醫學專業的重視程度較高,而對非臨床專業的教學在經費投入方面支持力度較低,這就注定了衛生法學在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上不會輕易獲得學校的高投入,使得醫學院校建立的法學實習基地也僅僅是與當地公檢法機關和律師事務所進行合作。另外,就衛生法學的實踐教學師資隊伍而言,具有醫法交叉知識背景和醫法專業實踐經驗的高層次人才較少,目前衛生法學的大部分教師來自于各政法院校的法學專業,其中也不乏非法學專業背景的教師,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衛生法學的實踐教學的開展。

        1.3衛生法學的實踐教學手段形式化

        衛生法學實習原本是學生培養實踐技能、提高理論服務于實踐的主要教學環節,但基于就業、考研、考公務員的情況,大多數學生對待實習的態度是敷衍了事,只為獲取一紙實習證明。加之,學校和實習單位對學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監督,實習其實已流于形式。另外,在實踐教學中,大多數醫學院校采用案例教學,而案例教學法的運用流程為教師講授—引出案例—學生回答—教師評析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并沒有進行討論前的準備工作,在分析案例時也沒有激烈的言辭辯論,只是由教師評析案例后便宣告結束。案例教學法過于注重對法條的解釋,缺乏生動性,尤其是缺少對具體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各種非法條解釋問題的演練,而模擬法庭教學法是建立在已知案情基礎之上,相關的案件事實和證據材料都事先已確定,僅是審判人員、原被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角色事先已擬定,而且學生早已將模擬法庭的全部過程事先演練多遍并形成了劇本,學生在模擬法庭演練時根本不會遇到真實案件中可能出現的突況,這就無法鍛煉學生的臨場應變能力,模擬法庭教學法逐漸演變成一場表演劇,致使模擬法庭的功能也逐漸在異化。

        2診所法律教育的特點

        診所法律教育的優勢在于著重培養法律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以真正實現法學理論與實踐的結合[3]。因此,一方面法律診所可為那些承擔不起高額訴訟費的公民提供免費法律幫助。另一方面,診所法律教育通過為社會弱者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將法學教育與法律援助融合,這不僅是一種全新的法學實踐教學模式,而且為法律援助提供了一個新的路徑。在美國福特基金會的資助下,診所法律教育目前已廣泛應用于亞洲、歐洲和澳洲等很多國家的法學教育中,國外診所法律教育對我國的法學實踐教學同樣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目前國內很多法學院校都開展了診所法律教育。法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既包括“訓練守法精神”,也包括“扶植法治”。診所法律教育在醫學院校衛生法學課程中的嘗試,對于那些將來走進醫療機構的學生來說意義重大。診所法律教育所處置的案件具有真實性和不確定性,尤其是涉及衛生法的現實情境總是伴隨著醫療救助的全過程,案件的復雜性、針對性、現實性較強,即便指導教師面對此情形有時也難以應付。因此,這對學生而言是一個極大的挑戰。但從另一方面看,學生通過親自案件、了解案件事實、調查取證和參與庭審,能夠快速提高他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能力、獨立辦案能力和法律邏輯推演能力。另外,診所法律教育也能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使其以法律專業服務人員的視角觀察社會和思考社會,以醫生的視角重新審視當前的醫患關系。衛生法與社會、醫患權益與社會公正、衛生法與醫藥衛生事業等新的課程教學內容都體現了診所法律教育的價值趨向,這將有利于培養人格健全的、具備豐富法律專業知識的醫學人才。

        3診所法律教育在衛生法學課程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3.1診所法律教育與衛生法學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

        衛生法學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著眼于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即培養具有醫法交叉知識,擅長處理醫療糾紛案件的法律服務人才。這一培養目標的實現不僅要依靠課堂理論講授,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法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養一種法律職業技能和法律思維方式。因此,法律教育不是單純的法律知識傳授,而是一種法律職業訓練。而傳統的法律教育只注重理論層面的講授,這種紙上談兵的做法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診所法律教育的基本要求來看,它對學生的職業能力訓練具有極大地幫助,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到真實案例,并以主體的身份去解決問題,全權負責整個案件,學生通過運用所學到的法律知識,對調查收集的證據進行獨立的分析判斷,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司法文書寫作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地提高。這既克服了案例教學法易被條文化的缺陷,也解決了模擬法庭虛擬化的難題。

        3.2診所法律教育的教學方式已日漸成熟

        我國開始啟動診所法律教育始于2000年,當時在美國福特基金會的支持下,北京大學等7所高校開設了診所法律教育課程,2002年中山大學、四川大學等4所高校陸續開設了該課程。2002年7月28日,上述11所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該會目的在于與國內外實施診所法律教育的院校加強合作交流。截止到2013年7月18日,全國640多所法學院中已有163所加入了該專業委員會。目前,國內著名的法學院幾乎都開設了診所法律教育課程,并在不同院校中開設了各具特色、有所偏重的專業性法律診所,例如:訴訟法律診所、弱者權利保護法律診所、婦女權益保護法律診所、民事法律診所、勞動者權益保護法律診所、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診所、公民權利保護法律診所、刑事法律診所、環境法律診所、公益法律診所、社區法律診所等。這些富有成效的法律診所可作為衛生法學課程的實踐教學場所。

        3.3診所法律教育能更好地確保實踐教學的效果

        衛生法學是一門具有鮮明特色的新興醫法交叉學科,目前衛生法學教學工作大多由更易獲取醫療衛生資源的醫學院校承擔。由于醫學院校向來注重醫學生的見習和專業實習工作,而醫學院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和支持又是開展衛生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的基石。然而,鑒于衛生法學課程在醫學院校中的辦學地位,現階段醫學院校對衛生法學課程實踐教學的支持力度不夠,而診所法律教育實際上是借鑒了醫學實踐教學的模式,這更易為醫學院校所理解和認同。同時,也有利于形成一套獨特的衛生法學課程實踐教學模式。

        4提高診所法律教育實踐教學質量的建議

        4.1加強衛生法律診所基地建設

        醫院學校,一方面可以積極申請參加“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暨中國衛生法法律診所專業委員會”,進而以會員的身份接受該專業委員會的指導,以加強與其他醫學院校的合作與交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醫學院校教學醫院豐富的資源,加強與教學醫院醫務科等醫患服務機構的合作,建立有特色的衛生法律診所,這樣既保證了醫療糾紛案件的來源,又能發揮衛生法學的學科優勢,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衛生法律診所在實施教學功能的同時,還具有一定的社會服務功能,因而就其設置模式來看,它可以是附設在校內的內置式,也可以是附設于校外的外置式。內置式可考慮將衛生法律診所設在模擬法庭,使其起到律師事務所的作用,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模擬法庭會見當事人,提供衛生法律咨詢,司法文書等。當學生積累起豐富的辦案經驗時,還可以代為調查取證和參加庭審,學生承辦的案件數量應以1-2件為宜。外置式可考慮加強與一些社會組織的聯系與合作,比如當地衛生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法院、社區基層組織、檢察院等,將衛生法律診所附設于上述機構中,以便共同構建衛生法律診所。

        4.2開設衛生法律診所教育課程

        鑒于衛生法律診所教育實施的現狀,醫學院校應當增設衛生法律診所教育課程,明確其課程性質、授課學時、課程學分、開課對象等。可考慮將該課程設置為限定選修課,具體學時可參照各醫學院校的教學計劃而定。在課程時間安排方面,該課程可以考慮在大三年級的學生中開設。這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受師資力量和教學成本所限,不能在所有學生中啟用診所法律教育;二是,該課程只有在學生完成了法律和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并基本掌握了醫療衛生法的相關知識,才能真正地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服務。另外,在課程內容設置方面,應涵蓋衛生法律診所教育的目的與意義、衛生法律診所教育的基本方法、會見當事人的基本流程、律師職業的基本技巧與策略、提供衛生法律咨詢的技巧、司法文書的寫作、案件前的準備工作、談判的策略、民事案件的策劃方案等內容。在考核方式上,應重點對學生的綜合辦案能力進行考核,不宜采用傳統且機械的紙質筆試結業考試,應當探索出一套科學的、富有人性化的、靈活多變的考核方式。

        4.3多途徑解決經費問題

        診所法律教育的開展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長期以來,衛生法學的教學經費問題是制約診所法律教育發展的最大障礙。鑒于診所法律教育需要較高投入和衛生法學課程在醫學院校辦學規模較小的現實情況,醫學院校應為診所法律教育多途徑的籌集經費。一方面可積極尋求同類型院校聯合辦學,以降低辦學成本;另一方面要積極尋求社會組織的支持,如與當地的律師事務所、衛生行政部門、附屬醫療機構、婦聯、法律援助中心、工會、消費者權益保障協會等建立聯系,通過學生的案件工作,既可推動法律援助工作在基層地區的開展,又能在鍛煉學生辦案能力的同時,獲取一定的工作報酬。

        4.4加強衛生法學專業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

        目前,在衛生法學課程的師資隊伍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只具備了法學背景或醫學背景,具有醫法交叉知識背景的教師較少,甚至有些專業教師還沒有律師執業資格證書,并缺乏處理醫療衛生糾紛案件的經驗,這些因素都制約著診所法律教育在醫學院校的開展。對此,一方面要積極鼓勵教師通過各種方式外出深造,加深對醫法交叉知識的學習,激勵教師在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證書的基礎上,通過外出兼職,提高其實踐能力,使其成為教學和實踐的雙師型教師。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外聘的方式,邀請一些資深的衛生法學專家、法官、檢察官和律師對學生進行指導,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社會,掌握法律流程運作技能。

        4.5建立科學的法律診所管理制度

        第2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1.法治環境的影響

        受傳統的封建制度、歷史文化的影響,的現實法律環境亂象叢生,人們對法律的執行與實施抱有質疑甚至絕望的態度。走訪中的一些學生表示,他們有時候不得不“信人而不信法”、“信權而不信法”,“信教而不信法”,許多依照法律程序無法解決的事情,往往會涉及到一些特殊人員或特殊權力,權力濫用已經成為污染司法、污染行政、進而影響穩定的嚴重因素。

        2.傳統文化的影響

        受宗教文化、政教合一制度的歷史影響深遠。因而、權利信仰等代替法律信仰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校園的各個角落,使得許多藏區的大學生形成了義務本位、不重視自己權利的傳統觀念。在需要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權益的時候,一些學生從主觀上不會把法律作為保護自己的手段,從心理上排斥法律的適用,對法律表現出茫然退縮、猶疑不定的態度。這是因為在的現實生活中,還沒有形成對法律信仰這種價值觀的普遍認同,從而成為藏區大學生法律信仰危機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學校法制教育的缺失

        我國的大學生法制教育課雖然已經開展多年,但卻一直從屬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疇。特別是2005年教育部將《法律基礎》課程與《思想道德修養》課程進行整合后,從2006年秋季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成為現階段非法學專業大學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然而整合后的課程中法律知識部分被大幅壓縮,只占整體內容的1/3不到,使得一些老師、同學均認為此部分的內容不甚重要,造成了在授課與學習的過程中的忽略。高校也不例外,同學們往往針對考試突擊背誦課本內容,而對法治的精神與內涵則避而不談,更加不會對法律信仰進行深入探討。

        4.學生自身的原因

        大學校園是一個小的社會,但是這個社會與真實的社會比較,顯得更為簡單和純粹。現在的大學生經歷挫折較少,社會經驗缺乏,對事物的認識不夠深入,理論思維能力尚未成熟,還沒有真正建立起自身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涌入校園時,他們的觀念勢必會受到影響。很多同學往往重視專業知識的提高,來為將來就業做好準備,卻忽視了法律素養的提高,遇事容易表現出情感超越理智,不冷靜、易沖動的特征,甚至采取消極的應對行為。此類學生如果未得到長期、正確的引導,就很容易導致他們從內心深處藐視法律的威信,直接影響其法律信仰的形成。

        二、大學生法律信仰的培養

        1.凈化的法治環境

        在目前的法治環境中,大學生們所見所聞的一些特權事件、不公事實等,使得他們極易對法律的權威產生動搖。因此,要維護大學生乃至公眾對法律的信仰,就必須對國家權力的行使進行合法有效地控制,全面提升官員的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從根本上凈化法治環境,從而使學生確立“法治”優于“人治”的理念,正確理解“權”與“法”的關系。這是法治最終得以實現的關鍵環節,也是法律信仰得以產生的必要前提。

        2.完善高校的法制教育

        大學生法律觀念和法律信仰的培養是一個長期而系統的工程,這就需要高校在傳統的法制教育基礎上,改進教學方法,在灌輸法律知識的同時,注重法治精神的滲透和法律在實踐當中的應用,注重發揮理論與實踐的合力作用,積極組織學生對熱點法治問題進行模擬庭審、法律辯論等進行法治實踐,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熱情,使他們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自覺遵守法律及相關規章制度,并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各高校還應營造依法治校、依章辦事的校園法律文化氛圍。要堅持在法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發生違紀現象做到秉公辦理,在評優、評先的各項活動中,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嚴禁走后門、弄虛作假、行賄受賄行為的發生。在師生權益受損時,學校應當為師生提供法律咨詢與幫助,必要時支持師生依法提訟,維護合法權益。在這樣的校園環境中,大學生們必然會體會到法律、紀律、制度的權威與價值,會自覺維護法紀,嚴格按規定辦事,從而逐步生成法律信仰。

        3.注重大學生道德建設,提升法律意識

        法律規則本身不足以使人們自覺地產生信仰,只有當法律的規則與程序產生某種社會效果,并且這種效果符合人們對正義、公平的評判標準時才能夠喚起人們對法律的信任與遵從。因此,法律作為道德的最后防線,為人們履行道德義務劃定了最后標準。沒有道德作為基礎,法律往往顯得蒼白無力。在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時,必須首先從道德要求開始做起。在強化大學生道德意識與倫理習慣的同時,強化其對法律的信仰,使之成為一種自覺的、深入的信仰。同時,還要喚醒大學生的權利意識,使他們摒棄封建歷史文化的影響,認同法律存在的價值,樹立判斷是非曲直的法律觀念,激發他們學法用法的法律熱情,真正自愿接受和遵守現行的法律制度,維護法律的尊嚴,培養他們對法律的情感,從內心深處自覺撐起法律信仰的大廈。

        三、結語

        第3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一)師資隊伍不穩定由于獨立學院創辦時間不長,在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方面主要是聘請母體高校政治理論課程師資隊伍,或是聘請相關的離退休教師進行教學,很少有獨立學院專門建立相對獨立的、穩定的政治理論課程師資隊伍。作者查閱了一百多所獨立學院的網站,只有若干所獨立學院建立了政治理論課程教研部門,這說明獨立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師資隊伍不穩定。這種情況勢必導致“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課程教學改革難以推動,教學質量難以保障。

        (二)教學模式單一由于獨立學院創辦時間不長,辦學模式不夠完善,辦學經驗不夠成熟,政治理論課程教學方面照搬母體高校教學模式。“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主要采用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注重教師的權威,強調學生的接收。缺乏討論教學、體驗性教學,更是缺乏師生互動,教學氣氛呆板,教學手段單一。

        (三)課程內容選擇缺少特色目前獨立學院都是按照國家統編教材和一些示范性課程教學方案(PPT)開展教學,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課時分布、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等方面沒有充分結合自身特殊性。由于沿襲其他院校的教學內容選擇方式,導致課程內容上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性知識和操作性知識較少,如視頻影視內容少、道德兩難情景設計少、法律案例設計過少,等等。

        (四)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獨立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與其他院校一樣,存在實踐教學缺乏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實踐教學沒有制度化,沒有列入課程計劃;有的院校采用課外實踐的方式,導致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脫節,缺乏知識應用的環節等等。實際上,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與道德行為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法律知識與法律素質、法律能力也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實踐教學在知識與素質、行為的轉化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可見獨立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迫切需要加強。

        (五)考試評價方式不科學獨立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考核與評價方面,一般采用書面考試的形式進行。實際上,學生的道德素質與法律素質很難通過書面考試的形式形成科學結論的。書面考試只能考核到學生的道德認識和法律認識,并不能很好地考核到學生的道德素質與行為能力、法律素質與行為能力。而知識與素質、能力并不一定能建立一致的關系。

        二、改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的路徑

        獨立學院要根據獨立學院人才培養規格和獨立學院學生特征,在把握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建立一套科學完整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方案。

        (一)建立穩定的師資隊伍獨立學院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而誕生的新型高等教育機構,以應用型人才作為培養定位,這種人才的具體規格是:綜合素質高、專業基礎好、應用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另外,獨立學院具有與其他類型高校不同的學生特質,其優勢表現在:(1)大部分學生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學習目的非常明確,學習十分刻苦,具有強烈的進取精神和學習欲望,這是獨立學院學生的主流和根本性特質所在;(2)大部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實踐能力較強;(3)部分學生基于家庭背景等原因使得信息接收渠道比較多,見識比較廣;(4)很多學生知識面比較寬;(5)小部分學生特長比較突出。其不足之處表現在:(1)整體的知識文化基礎相對薄弱;(2)部分學生的自律意識和自控能力較差;(3)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不科學;(4)極少數學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標,內心世界比較空虛,對自己的認識、定位和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比較迷茫;(5)少數學生缺乏刻苦精神,沒有很強的進取意識。針對獨立學院的培養定位和學生特質,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政治理論課程教師隊伍,對于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獨立學院要利用靈活高效的民營辦學機制,選拔和培養一支高效精干的政治理論課程教師隊伍,以適應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而且要經常性地通過教學比武、教學研討等形式,引導政治理論課程教師根據獨立學院培養定位和特質,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二)創新教學模式“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必須破除傳統的以教師和書本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構建多樣化、新穎化的教學模式。一是要構建師生互動性教學模式,以增強教學效果。如增加討論課程環節,就一些“道”與“法”嚴重沖突的問題開展討論,激活學生思維。二是要構建案例教學模式,重點引入典型案例教學,運用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帶領學生總結出一般性、規律性的結論,便于學生學習、效仿和運用。三是構建主題教學模式。主題教學可以是針對某一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或是針對某一敏感問題開展專門論述,或是針對某一似是而非的問題進行旗幟鮮明的思想教育,或是針對某一案例進行深層次剖析,等等。在主題教學中,教師不能回避現實矛盾,要緊緊圍繞學生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層層深入,讓學生既能明理,又能動情,還能應用。

        (三)精選教學內容“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涵蓋哲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法學等多學科知識,內容非常龐大,如何精選教學內容成為改進教學的關鍵所在。獨立學院“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內容,既要全面兼顧(核心價值體系、理想信念、愛國主義、“三觀”、“三德”、法律基礎),又要重點突出。如在職業道德知識模塊的講授中,要重點突出大學生求職心理、求職技能。在法律基礎知識模塊中,要突出勞動法律法規。作者在擔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就專門用兩節課時間講授《勞動合同法》,讓學生掌握如何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本領。如何統籌全面性和重點性兩者的關系,我們認為,教師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通過細小的知識點推及到大道理、大主題、大方向。此外,在課程內容的選擇方面,要格外注意突出道德與法律的關系,促進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律素質的完美結合。在這方面,必須要充分突出法律與道德的聯系及區別。如在講授法律與道德的互補關系時,作者經常運用“大義滅親”(違反法律關系)和“見死不救”(違法道德關系)的案例來論述道德與法律的關系與區別,使學生能深刻體會到“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相結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加強實踐教學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實踐教學,一是要根據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課時的分布方面設置實踐課時。設置這種實踐課時不是放任學生隨意去實踐,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實踐。如組織學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參加無償獻血活動,參觀監獄,組織模擬法庭,等等。教師在這些實踐課時中要認真設計,精心組織,細致總結。二是要根據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在理論課程中穿插情境性教學和討論性教學。因為該課程課時有限,不可能設計過多的專門實踐課時。所以要提高教學的生動性和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還需要在理論課堂教學中,想方設法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多采用情境式教學和討論性教學,實際上也是在強化知識應用能力培養,是一種間接的實踐教學形式。

        第4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講授比較枯燥,學生的學習興趣差,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成為高校教師共同關注的焦點。實踐教學的引入既能充分活躍“基礎”課的教學氣氛,也能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反應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基礎”課實踐教學的開設將能促進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增強實際教學效果,真正體現“基礎”課教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實踐教學從“人”的角度來說,首先,部分高校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社會實踐環節不重視,認為“基礎”課的課堂教學已經足夠了,雖然絕大部分高校按照教育部的人才培養要求制定了實踐教學計劃,但由于沒有相應的資金支持,使得實踐教學環節流于形式。其次,教師對實踐教學不重視。“基礎”課是全校各專業都要開設的一門公共政治課,只由“基礎”課老師組織協調遠遠不夠,還需要其他專業老師共同參與配合,可是很多老師都采取應付的態度,沒有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最后,學生對實踐教學不重視。由于高校與教師對實踐教學認識不夠,學生也很難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他們往往只關注書本知識的學習,造成理論與實際脫節。

        2、實踐教學從“財”的角度來說,學校經費保障不足。大部分學校沒有“基礎”課實踐教學專項經費,籌資渠道不暢通、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是當前各高校遇到的主要問題。要開展好實踐教學,教師的學習、培訓、實踐基地的建設、社會考察和調研、志愿者服務等都需要學校的資金作為支持,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實踐教學寸步難行,甚至部分高校連最基本的路費、食宿費等相關經費都無法保障。

        3、實踐教學從“物”的角度來說,教學基地有限。實踐基地是實現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重要橋梁,是培養學生思想道德素養和法律素養的教育形式,在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目前,高校實踐教學基地數量少,另外實踐基地實用性和應用性差,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遠遠達不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4、實踐教學從評價角度來說,評價體系不健全。科學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強化實踐教學效果、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當前許多高校的評價體系不健全,教師在評價時主觀隨意性較大,沒有統一的評價標準,不能給予公平公正的結果,無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教學中去。

        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基本途徑

        1、加大學校的重視程度。要求與大學生實踐相關的各部門都要積極配合,最好由校領導牽頭組建一個專門的實踐教學單位,明確職能及管理細則,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另外學校還要提供經費支持,這是開展實踐教學的必要條件。學校應將實踐教學經費納入到每年教學經費預算中,同時要注意專款專用,不得挪用于其他用途,加強監督,使得實踐資金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2、提高教師實踐教學水平。一方面,實踐教學要求教師既要對教學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又要了解學生所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這樣才能使實踐教學的開展具有針對性。另一方面,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理論教學能力,還要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樣才能保障實踐教學的有效展開。最后,充實實踐教學教師隊伍,“基礎”課教師不能滿足實踐教學需求,要協調校內各部門的力量,整合好實踐教學人力資源,分工協作、共同努力。

        3、創建實踐教學基地。首先,實踐教學基地是“基礎”課實踐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平臺,實踐基地的選擇要與教學內容相一致,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的理論知識,才能更好地在實踐中運用所學的內容,最終能夠達到學以致用。其次,建立長期有效的實踐基地,短期實踐基地不僅耗費組織者的精力還浪費學校的財力,只有長期穩定的實踐基地才有利于實踐教學長遠發展。最后,確保實踐基地的安全性。實踐基地可以是城市社區、企事業單位、志愿服務類團體,場地安全才能保障實踐教學順利開展,事前做好檢查工作,避免意外事件發生。

        第5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1.1課程設置不合理對于法學學生而言,由于法學專業基礎相對比較差,對法學專業的一些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在課程安排和設置上顯示出不合理,學生除了要完成課堂內的學習內容外,更重要的是需要課程的實踐訓練,才能培養和鍛煉學生自學的能力和意識。單單只靠教師在課堂上的言傳身教是不能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的,在有限的課程設置的情況下,學生要積極地多加強課外的學習,才有保障學習的時效性和實用性。

        1.2教學方法陳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仍然采取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應試教學的影響下,采取以教師滿堂灌為主的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內容,這樣會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枯燥無味,進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1.3互動式教學缺乏由于教師教學水平和素質因素,使得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運用較少,在課堂上很難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導致學生不能正確地面對自己的法學學習和接受能力。在參與課堂活動時顯示出不夠積極的態度。

        2法律職業化背景下法學教學的對策

        2.1實踐是法律診所教學的核心,是診所法律教育理念的集中體現在教學中學生的參與與實踐貫徹始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理論與實踐零距離。通過課堂內外的學習與實踐,學生親身體驗了律師的社會角色,較快地適應了法律事務的處理原則與程序,法律實踐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在診所學習之前,面對真實案件和當事人,學生自信心不足,膽怯心態十分明顯,行動不知所措。經過診所學習與培訓后,學生不僅能沉著應對當事人,而且能為當事人分析案情,能走進法院、應訴,在訴訟中還能靈活地采用對當事人有利的、成本低、見效快的和解或調解方法。學生的這種進步,是傳統法學教育的課堂所無法達到的。不僅如此,通過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和對法律正義的伸張與維護,還培養了學生的職業道德和素質,增強了學生的社會公益心和責任心,激發了學生改變法律現狀的創新意識。

        2.2加強法學教學的開放性在法學課程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學習的興趣放在第一位,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充分地認識到學習法律知識的樂趣。法學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學生感覺到學習的興趣時,才會體會到學習法學的動力。而對于法學學習過程中,要從各個層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讓法學教學過程充滿樂趣。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采取現代教育技術,利用動畫和圖片來激發學生上課的熱情,并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將教師設置的任務與同學進行小組討論,通過相互的討論,才會讓知識點學習得更加有效。法律職業化背景下法學學習的興趣本來就不高,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的環境讓學生的心能夠回到課堂中去。加強學生學習的熱情能夠讓學生真正地進入法學學習中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要扎實地推行樂學模式,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將自己的疑點與同學進行探究。學生要積極地加入到課堂中,教師也要采取非常有效的方法讓學生喜歡法學教學。作為教師,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高效學習法學是職業的要求。

        2.3改革形式主義的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制度,加強對校外實習的監控據悉,一些法學專業學生的社會實踐乃至專業實習是通過私人關系開具的一紙“證明”完成的,學生根本沒有參加實踐或實習,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流于形式,帶有很大的隨意性、盲目性。要改革形式主義的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制度,克服社會實踐和專業實習的隨意性、盲目性。

        3結論

        第6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大學生法制教育缺乏一種育人合力體系。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各自承擔不同的教育責任,扮演不同的角色。就學校來講,一方面由于高校對大學生法制意識的培養遠遠不夠,學生沒有全面系統的接受法律知識教育,導致了大學生法制意識淡薄。另一方面由于部分輔導員和班主任不能嚴格執行學校規章制度,對學生管理不夠嚴格,對于遲到曠課、考試作弊和打架斗毆等違紀違規行為不能嚴肅處理,助長了不正之風。對于家庭來講,進入大學后,學生與家庭聯系較少,家長沒有主動協助學校做好子女的道德修養和法制意識的教育,家庭法制教育功能在逐漸弱化,增加了學校教育的難度。由于大學生的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因此他們容易受到社會上一些不良思想的沖擊,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再加上現象、網絡上不良信息的傳播等侵蝕著大學生的心靈,這些都大大降低了學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效果。因此,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互相配合,形成育人合力,才能強化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效果,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法制意識。

        二、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對策分析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主渠道,是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的主陣地。因此,要增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改革《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1.改革教學內容,增強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加強學校法制教育的意見》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法制教育要以培養大學生社會主義法律意識為核心”,但目前高校對大學生進行的法制教育仍側重于法律知識的灌輸,輕法律意識的培養,所以高校有必要圍繞“如何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來進行教學內容的改革。在精煉課程內容的同時,教師必須把主要的法律知識深入透徹地講解給學生,這樣既可以克服課時少、內容多的矛盾,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法律意識。2.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方面,增加師生互動環節。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改變“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把枯燥的法律條條框框變為生動的、易于被學生接受的知識,從而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另一方面,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分組討論、辯論賽、模擬法庭、講座等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教學,圍繞重點難點問題,采取點面結合的形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感染力和有效性。同時,結合大學生關注的現實中典型案例進行教學,引導大學生科學理性地面對社會現實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遵法守法意識,避免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二)多渠道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不能僅僅停留在課堂教學上,要始終堅持法制理論教育與法制實踐活動并重的原則,必須把法制教育實踐活動常態化,并且要納入到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整個計劃中。逐步拓寬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渠道,逐步構建完善的大學生法制教育體系,更好地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意識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體系,是社會主體對社會法的現象的主觀把握方式,是人們對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種心理要素的有機綜合體”。1.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大學生法制教育。結合當前的熱點難點問題,在校內可采取開設法律公選課,定期召開主題班會,定期舉辦法律征文比賽、法律演講比賽、法律知識競賽、法律知識調查、模擬法庭、專設法制宣傳園地等形式,也可以定期邀請知名法官、律師、公安人員、檢察官等一些法律專家來學校開設法制教育講座,通過營造濃厚的校園法治氛圍來不斷地熏陶和感染學生。同時,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做法,經常組織學生走出校門去旁聽法庭審判、參觀勞教所和監獄、參與普法知識宣傳、寒暑假組織學生到農村、社區等進行普法知識宣傳、參與社會調查等多種形式,將大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開拓他們的法律視野,不斷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2.積極利用大學生法律社團,開展大學生法制教育。大學生社團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是高校第二課堂的引領者。學生社團是指學生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愿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愿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高校各二級學院可以鼓勵學生根據不同的興趣愛好,組建有特色的法律技能社團,如辯論協會、演講協會、寫作協會等;也可以成立法律服務社團,如法律咨詢志愿服務中心、法律宣傳服務中心等,每個社團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技能培訓、志愿服務等活動,充分發揮每個大學生的特長,提高他們的法律實踐能力。3.利用網絡資源,開展大學生法制教育。高校可以將網絡作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重要窗口,將法制教育融于網絡管理之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使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使自律與他律相結合,有效地引導大學生的法律思想和法律行為。

        (三)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隊伍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準,著力建設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會主義法治工作隊伍。大學生法制教育是一項政治性、思想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教育,必須有受過正規培訓、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教師隊伍。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成功開展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根本保證。而目前各高校的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師資隊伍力量薄弱,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因此,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師資隊伍建設迫在眉睫。1.大力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工作。通過崗前培訓、定期輪訓、脫產進修等多種方式以及參觀、考察、交流、研討等多種渠道,讓教師掌握大學生的成長規律,掌握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與技能,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提高教師的法律素質和法制教育水平,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2.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教學業務素質。高校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教師不僅要精通法律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具備比較全面的教育教學和科研能力,懂得教學藝術。教師只有采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并不斷提高自己組織教學和實施教學的能力,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提高法律課程的教學效果。3.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建立專兼職結合的法律教師隊伍。高校應加大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力度,對教學和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師要給予經費支持,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教學和科研條件。目前部分高校講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師大部分都是思政專業背景出身,缺乏法律專業出身的教師,因此,各高校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聘請一些精通法律專業知識的人才擔任兼職教師,進一步提高法制教育的師資隊伍水平。

        (四)構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育人合力體系

        第7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作者:張旗 單位: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大學生沒有將學習到的法律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機會,了解到的法律知識非常有限,很難將其運用到實踐中,無法樹立基本的法律意識,法制觀念淡薄。師資力量薄弱,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輔助大多數高校的法律基礎課程教師是由德育教育人員,甚至高校行政人員擔任或兼任的。他們大部分并未受過系統化的專業理論訓練,也沒有解決法律問題的實踐,這些都直接導致了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不能達到教學要求。大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時期,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和自主。普及法律基礎課程,雖然能使大學生短時間內具備一定的法律基礎知識,但這種淺層次的法律知識的灌輸并沒有真正內化為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法的精神和價值并沒有被學生完全理解,其思想意識中缺少公平、正義等基本法律理念,更談不上對法律的信仰。當這些問題與社會化的協調發展發生矛盾沖突后,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調和排解,就會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所以法制教育尚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助,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但目前很少有高校開展專門的心理健康輔導。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問題導致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斷增多,惡性極端事件不時見諸報端,引發了社會對高校法制教育的思考和質疑,沒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是原因之一。

        大學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識的傳承,而是對于大學生求知、做人、做事等綜合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培養,因此在專業教育的同時,必須重視加強法制教育,實現精神道德和科學知識的均衡發展。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對于大學生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的培養,應該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法律基礎課程包含法律知識和法律知識的運用兩部分。根據法律基礎課實踐性強這一特點,必須加強并且重點突出法律基礎課程的實踐性教學,采用啟發式、討論式、案例教學法,突出學生在該課程中的主體地位,還可以通過模擬法庭式教學,開展法制講座、法律咨詢等社會活動,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養成追求真理和善良的品格。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大學校園,而經過長期沉淀的校園精神和校園文化氛圍具有潛在的滲透性和濃厚的感染性,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應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弘揚民主和法治精神,建立完善的校園管理制度,使大學生在校園內的學習生活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錯必究。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在校園建設和問題處理時的發言權和參與決策權。同時,應加強校風和學風建設,可以與司法部門配合,請法官、檢察官或律師等法律專業人士針對大學生的特點開展專門的法制講座或專題討論,營造出濃厚的校園法律文化氛圍。加強法律課教師的培養法制教育是一項對政治性、理論性、知識性、實踐性要求很高的綜合性教育,具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法律基礎課程教師隊伍水平的提高,是開展法制教育的關鍵。法律基礎課程教師不僅要具備比較系統的法律學科知識和較高的法律素養,還要深諳學校教育規律和青年學生的成長規律。高校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專、兼、聘等多種形式,建立適合本校教學發展實情的教師隊伍,以保證法制教育師資隊伍的教學水準。

        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當今國際國內社會形勢復雜多變,人們受到多元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念和思想倫理觀念的沖擊。由于大學生活而導致的學習環境、學習方式、人際交往、自我評價等方面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這又更直接影響了大學生學習知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法制教育作為人文教育的一方面,與心理健康輔導相結合,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高校能廣泛開展心理咨詢和輔導,在大學生出現不良情緒時,可以通過心理輔導的方式來疏導和排解,就能預防和避免大學生因心理問題等而導致的違法犯罪行為,從而有效鞏固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成果。當然法律意識和法律素養的培養,不能單單靠幾堂法律基礎課程實現,專業教育與法制教育的有機結合,更有利于增加學生學法的實效性。高校學生法制教育任重而道遠,需要高校教育人員和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和共同努力。

        第8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本章主要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旅游地理學發展論文參考文獻多篇寫作及規范格式,與文獻撰寫案例;以《中國旅游地理教學改革目標取向及實現路徑研究》例題參考文獻為標準。

        [1]保繼剛.從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到理想主義理性回歸——中國旅游地理學發展30年回顧[J].地理學報,2009,64(10):1184-1192.

        [2]保繼剛.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問題缺失的現狀與反思[J].旅游學刊,2010,25(10):13-17.

        [3]劉智運.論高校研究性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的關系[J].中國大學教學,2006(2):24-27.

        [4]許簫迪,王子龍,譚清美.知識溢出效應測度的實證研究[J].科研管理,2007,28(5):76-86.

        [5]趙勇,白永秀.知識溢出:一個文獻綜述[J].經濟研究,2009(1):144-156.

        [6]王坤.知識產權對象中存量知識、增量知識的區分及其功能[J].浙江社會科學,2009(7):54-59.

        [7]聶長建,李國強.從“知識增量”向“知識升質”:以法學研究為例[J].理論與現代化,2012(3):62-69.

        [8]張建華,劉仲英.知識管理中的知識貢獻激勵機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2(7):966-970.

        [9]石中英.知識增長方式的轉變與教育變革[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1(4):1-7.

        [10]宣勇,錢佩忠.知識增長與學科發展的關系探析[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7(1):21-26.

        [11]楊冠雄.我國旅游地理學的發展[J].國外人文地理,1988(1):43-46.

        [12]王寧.旅游中的互動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29(6):18-24.

        [13]章錦河,張捷.旅游生態足跡模型及黃山市實證分析[J].地理學報,2004,59(5):763-771.

        [14]左冰,保繼剛.從“社區參與”走向“社區增權”——西方“旅游增權”理論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08,23(4):58-63.

        [15]唐文躍.地方感研究進展及研究框架[J].旅游學刊,2007,22(11):70-77.

        [16]楊奎松,謝維揚,趙世瑜等.遵守學術規范推進學術對話——關于“學術對話與學術規范”的筆談[J].中國社會科學,1999(4):49-71,205.

        [17]郭來喜,保繼剛.中國旅游地理學的回顧與展望[J].地理研究,1990,9(1):78-87.

        [18]Corley,K.G.&D.A.Gioia.Buildingtheoryabouttheorybuilding

        [19]張茂澤.論學術批評[J].學術界,2001(2):85-99.

        [20]保繼剛,王寧,馬波等.旅游學縱橫——學界五人對話錄[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3.

        [21]毛丹.理想主義的改塑與解構[J].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6(3):99-108.

        [22]保繼剛,張驍鳴.1978年以來中國旅游地理學的檢討與反思[J].地理學報,2004,59(S1):132-138.

        附1:《論我國地理學研究的現狀及發展》

        參考文獻:

        [1]陸大道.中國地理學的發展與全球變化研究[J].地理學報,2011(02):147-156.

        [2]柴彥威,塔娜.中國行為地理學研究近期進展[J].干旱區地理,2011(01):3-11.

        [3]劉衛東,金鳳君,張文忠等.中國經濟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479-1487.

        [4]保繼剛,尹壽兵,梁增賢等.中國旅游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506-1512.

        [5]方創琳,周尚意,陸玉麒等.中國人文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1(12):1470-1478.

        [6]蔡運龍,李雙成,方修琦.自然地理學研究前沿[J].地理學報,2009(11):1363-1374.

        附2:《旅游地理學學科建設與高層次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馮衛紅.旅游產業集群:旅游地理學研究的微觀領域.人文地理,2008(3)

        2.朱桂鳳.中國旅游地理教學理論與實踐探討.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6(4)

        3.馮瓊蘭.關于中國旅游地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討.高教論壇,2008(1)

        (作者單位:重慶科技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重慶401331)

        附3:高職《中國旅游地理》教學中的人文素養培育

        參考文獻:

        [1]李曉梅,項桂芳,彭花燕.談高職院校旅游專業學生的職

        業素質培養[J].十堰職業技術學學報,2007,(8).

        [2]李向群,盧睿.旅游人才綜合素質研究[J].南寧職業技

        術學院學報,2007,(12).

        [3]李因,汪艷麗,梁磊.旅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調查研究

        第9篇:法律學論文范文

        當前,我國中職法律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述課本上面的知識為主,教師常用的法律教學手法是教師按照課本上知識點進行灌輸式講解,然后讓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但是,這種中職法律教學方式并未達到啟迪學生思維的效果,更不用說激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維活動了。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法律教師并沒有采用更加形象生動的方式進行教學,甚至會導致中職學生對法律的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在中職法律教學過程中,必須要采用更加明確、形象、生動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中職法律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的質量。當然,基于信息技術下的多樣化教學手段對于改變現存的中職法律教學現狀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中職法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教師的主導作用并沒有改變在當前的中職法律教學中,以教師為主導作用的教學方式并沒有改變。即使在中職法律教學中會出現部分的引導,也由于過于形式化而未能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進行指導,也不能達到啟發和鼓勵學生的效果。這樣的教學方式從根本上不利于中職法律教學中高新技術的實施。因此,在中職法律教學中一定要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式,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主。

        2.2法律教學思維的膚淺性目前,我國中職法律教學的過程中,由于中職法律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造成了以下兩個方面的后果:第一,中職學生在解決實際法律案例時,學生只會根據法律題目和問題思考案例,造成學生缺乏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中職學生缺乏足夠的抽象思維能力,學生大多只會處理一些比較直觀的法律問題,而對那些抽象的法律問題,學生往往不能抓住其本質。

        2.3法律教學思維的差異性由于中職學生的法律基礎不一樣,進而就使得中職學生的法律思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生思維方式的特點也不同。因此,這樣就使得學生對同一個法律案例的認識和理解不同,從而使得學生的法律思維不同。然而,中職學生在分析中職法律案例問題時,一般不注意法律思維的差異性問題,進而影響對法律案例的分析。

        3信息技術在中職法律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3.1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在傳統的中職法律教學中,一般都是由教師進行單調的講課,因而這種授課方法忽視了學生的感受,使得大部分學生對中職法律失去了興趣。同時,這種授課方式的效率比較低。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并且人們逐漸認識到信息技術下中職法律教學的重要性,因而信息技術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當然,信息技術在中職法律中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課堂效率低的問題。因此,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

        3.2有利于優化法律教學課堂隨著信息技術不斷應用到中職法律教學中,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了中職法律教學的效率。合理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中職法律教學之中,有利于提高中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促進學生能夠主動地對中職法律知識進行探索,進一步帶動中職法律的教學氛圍。信息技術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應用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中職法律教學過程中,這樣不僅能優化中職法律教學的課堂,還能促進形成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

        3.3有效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中職法律教學隨著信息技術在中職法律教學中的不斷應用,信息技術很好地實現了中職法律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對于傳統的中職法律教學方式而言,由于教學設備的有限性。在中職法律教學的過程中很少能夠應用到多媒體等高科技設備,教師只能到黑板上進行講解,這樣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時間,也不利于提高中職法律教學的效率。然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很好地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由于多媒體是以課件的形式進行中職法律知識的講解的,因而教師可以提前做好課件,這樣就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進一步擴大課堂容量,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

        4總結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美妇喷潮在线视频 | 综合久久综合久久88色鬼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小早川 | 中文字幕在线播 | 最新国产精品片 |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