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心理活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一看到這個可惡的家伙,她的心里就像吞下了一爪螞蟥似的。
2、一種說不出的厭惡,突然塞滿了吳老太爺的心胸,他趕快轉過臉去。
3、辛辣味嗆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發麻,手指骨節癢,想揍他一頓。
4、我沒有動,心里憤憤地說“她這副丑相配我叫阿姨,我的姨媽個個端莊秀麗,哼!”
5、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豎起來,臉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像撲鼠之貓盯著我。
6、看到這情景,我樂得在地上翻了個跟頭,高聲地笑著、叫著,拍著手,跺著腳。
7、他怒不可遏地吼叫著,這聲音像沉雷一樣滾動著,傳得很遠很遠。
8、紅撲撲的臉上又是汗又是淚,起伏的胸膛滿懷歡欣。好詞好句
9、他惶恐不安地看著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蘆,嗚嗚啦啦半天沒說出什么來。
10、聽見爸爸終于同意了,來喜把柳葉往嘴里一含,學幾聲黃鶯叫,又學幾聲畫眉聲,拎著嶄新的書包飛跑起來。
11、爸爸變了,那才叫人舒暢呢。我欣慰,我開心,比什么都令人歡欣鼓舞。
12、陽光在教室里灑下炫目的光輝,照亮著一張張快樂的、興奮的臉,每張臉都像一朵花。
13、仇恨,像怪獸一般吞噬著我的心,使我不思飲食,坐立不安。
14、喜得小強本來就細瞇瞇的眼睛,像是指甲掐出來的,成了兩條彎彎的細縫兒。
15、望著滿地的碎瓶膽片,我緊張得張開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兒,心里忐忑不安,萬一爸爸回來發現了,準會狠狠批評我的。
16、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眼里閃著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17、眼里閃爍著一股無法遏止的怒火,牙齒咬得咯咯作響,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18、突然,門簾一掀,小妹像吃了喜鵲蛋似的闖了起來,張著沒有門牙的小嘴格格笑著。
19、我感到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向外冒水,要不是當著那么多同學的面,我真會狠狠扇她一記耳光。 好詞好句
20、冉阿讓大吃一驚,門臼的響聲,在他的耳朵里,就和末日審判的號角那樣洪亮駭人。
21、我一聽,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舉著喜報歡呼起來:“噢,噢,我得喜報了!”
22、他兩眼發直,連連自語,又驚又怕,雙腿也不聽使喚,像篩糠似的亂顫起來。
23、成語卡片是我課余生活的好伙伴,每制成一個新的成語卡片,我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樣。
24、看到小牛犢醒過來了,他心里那個高興勁就甭提了,全身每一根汗毛都活潑得跳了起來。
25、剛才,好像高敏如在跟她講什么,一臉得意洋洋的樣子,這種人,呸!真惡心!
1、澹泊寡欲: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圖名利。
2、無可奈何花落去:對春花的凋落感到沒有辦法。形容留戀春景而又無法挽留的心情。后來泛指懷念已經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悵心情。
3、賞心悅目:悅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4、悶悶不樂:悶悶:心情不舒暢,心煩。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5、心潮澎湃:澎湃:波濤沖擊的聲音。心里象浪潮翻騰。形容心情十分激動,不能平靜。
6、閑情逸致:逸:安閑;致:情趣。指悠閑的心情和安逸的興致。
7、平心靜氣:心情平和,態度冷靜。
8、歸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樣快。形容回家心切。
9、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好像追趕什么,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10、迫不及待:近:緊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1、莼鱸之思: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12、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樣子。心情不舒暢,好象丟掉了什么東西似的。
13、澹泊明志,寧靜致遠:澹泊:不追求名利;寧靜:心情平靜沉著。不追求名利,生活簡樸以表現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穩沉著,專心致志,才可有所作為。
14、久旱逢甘雨: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場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終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15、寒毛卓豎:汗毛都豎立起來。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別緊張害怕。
16、萬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滅了。形容極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17、陶情適性:陶:喜,快樂;適:舒適,暢快。使心情愉快。
18、新亭對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聲哭。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19、近鄉情怯:指遠離家鄉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離家鄉越近,心情越不平靜,惟恐家鄉發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歸鄉時的復雜心情。
20、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21、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天不見,就好象過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22、娛心悅目:娛、悅: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暢。
23、開懷暢飲:開懷:心情無所拘束,十分暢快。比喻敞開胸懷,盡情飲酒。
24、謝天謝地:表示目的達到或困難解除后滿意輕松的心情。
25、莼羹鱸膾:莼:莼菜;膾:切得很細的肉。比喻懷念故鄉的心情。
26、愁多夜長:因心情愁悶而夜不成寐,感到時光悠長難遣。
27、春暉寸草: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父母對兒女的慈養。()寸草:一寸長的小草;比喻子女對父母的養育之恩的無限感戴心情。
28、心平氣和:心情平靜,態度溫和。指不急躁,不生氣。
29、挖耳當招:人家用手挖耳朵,卻以為是在招喚自己。比喻希望達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30、襟懷灑落:襟懷:胸懷;灑落:灑脫。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31、賞心樂事:賞心:心情歡暢。歡暢的心情,快樂的事情。
32、倚門倚閭:閭:古代里巷的門。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迫切心情。
33、屏氣斂息:指因心情緊張或注意力集中,暫止住了呼吸。
34、肅然起敬: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產生敬佩的心情。形容產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35、捏一把汗:因擔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緊張的心情。
36、體貼入微:體貼:細心體諒別人的心情和處境,給予關心和照顧;入微:達到細微的程度。形容對人照顧或關懷非常細心、周到。
37、滅此朝食:讓我先把敵人消滅掉再吃早飯。形容急于消滅敵人的心情和必勝的信心。
38、朽木死灰: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任何事情無動于衷。
39、如釋重負:釋:放下;重負:重擔子。象放下重擔那樣輕松。形容緊張心情過去以后的的輕松愉快。
40、春風得意:舊時形容考中進士后的興奮心情。后形容職位升遷順利。
41、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靜以后,再追想當時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來之意。
42、平心而論:平心:心情平和,不動感情;論:評論。平心靜氣地給予客觀評價。
43、抑郁寡歡:由于心情不舒暢而很少高興的時候。
44、低回不已:低回:徘徊留戀;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戀忘返。形容傷感難忘的心情。
45、槁木死灰:枯干的樹木和火滅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極端消沉,對一切事情無動于衷。
46、心廣體胖:廣:寬廣,坦率;胖:安泰舒適。原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后用來指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
47、驚魂未定:指受驚后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
48、觀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難確定時,懷著猶豫不定的心情,觀察事物的發展,暫不前進。
49、人莫予毒:莫:沒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沒有人怨恨我、傷害我了。形容勁敵被消滅后高興的心情。
50、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遺物,懷念死者的悲傷心情。
51、心寬體胖:原指人心胸開闊,外貌就安詳。后用來指心情愉快,無所牽掛,因而人也發胖。
2、他緊張的臉色由黃色變成蠟一樣白,嘴唇也變得蒼白。
3、我很小的時候,由于不慎,摔壞了右腿,那時我還不懂事,因此我和所有的人一樣有一段幸福美好、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卑感時時壓抑著我,壓得我抬不起頭來。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甚至一無是處。我怕別人捉弄我或是諷刺我、挖苦我,甚至別人的同情和憐憫,也會引起我的自卑。總之,我對周圍的一切都提防著。
4、我生怕舵輪滑掉,心突突地跳,手心里都出了汗。
5、他們瞇縫著眼睛,斜視著我,那眼神里含著輕蔑與譏諷。
6、我喜歡找一條漂亮的馬路,然后在上面氣定神閑地走,走過斑斑樹陰的時候我象是走過了心中明明滅滅的悲喜。從蛹破繭而出的瞬間,是撕掉一層皮的痛苦徹心徹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繭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心理的內容和源泉是客觀現實。心理的內容和源泉的條件是實踐活動,物質基礎是神經活動,途徑是學習活動。人的各種認知活動,包括知覺、記憶和思維等的內容,反映的是客觀事物的各種特性及事物之間的聯系或關系。
心理活動簡介大腦對客觀世界反映的過程。心理活動與大腦的高級神經活動是腦內同一生理過程的不同方面:從興奮與抑制相互作用而構成的生理過程看,是高級神經活動;從神經生理過程所產生的映象及所概括的事物的因果聯系和意義看,屬心理活動。用信息加工的觀點看,心理活動則是通過大腦的神經生理過程而進行信息的攝取、儲存、編碼和提取的活動。人的心理活動包括認識活動、情感活動與意志活動三個方面。它們不是彼此獨立和并列的三種心理活動,而是統一的心理活動過程中三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方面。
(來源:文章屋網 )
我們知道:任何運動技能的形成,都需要有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只要求學生作機械的模仿練習,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掌握學生心理活動規律,啟發和培養他們的正確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與注意,啟發他們積極思維,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下面,我想就在體育課中如何運用一些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規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個問題,談談自己膚淺的認識。
一、利用學生的直接興趣激發正確的學習動機:
動機是激勵一個人去活動的心理原因,對學習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是積極性的核心。在體育活動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多樣的,但歸納起來,可分直接動機和間接動機兩種,直接動機是與體育活動直接相聯系的動機,它是以自己直接感興趣的東西作為學習的動力。例如:他們看到,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正在作各種活潑的游戲,一場激烈的精彩的足球賽在進行著時,會使他們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學習要求,即直接的學習動機。但是,這種動機是不會持久的,一旦在滿足了暫時的需要之后,就會消失。譬如:一個饑餓的人吃飽了以后,
對食物的興趣就消失了。而間接動機是由自己的意志和社會的需要所產生的,是以達到一定的目的作為其學習動機的。例如:冬季,學生在室外上體育課時,有的學生看到天氣寒冷,不愿意把手拿出來活動,也有一些同學由于懂得了鍛煉身體的好處,懂得德、智、體三者的辯證關系,因此,他們能克服天氣寒冷的困難而努力上好課了。由此可見,間接動機對于提高和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直接動機有更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善于把學生從對直接感興趣的學習動機,引導到間接動機上來。
在教學中,除了要向學生講明學習的目的,還要要求學生把鍛煉身體同實現“四化”的宏偉目標聯系起來,使他們懂得身體好與學習好的辯證關系,啟發他們為實現“四化”而鍛煉身體,掌握知識的重要性,樹立他們從“要我學習”變為“我要學習”的正確學習態度,還要采用多種形式的教法,啟發和引導他們。
但是,正如我們在實踐中看到的那樣,我們還應注意根據他們不同年齡的特征,分別采用一些與他們生理特點、心理特點相符合的教法,來啟發他們的學習動機。
二、學生興趣與注意力的培養和運用:
注意是人的心理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心理過程,是對事物的感覺、思維的反映。例如:學生注意老師指揮學生做操而發出的口令,就是學生對刺激物的反映。
注意是認識事物的起點,在體育活動中,如果心不西焉或注意力不集中,便不能掌握好所學的內容,就會出現錯誤或傷害事故。
注意分被動與主動兩種,被動注意是屬于本能的,沒有自覺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去努力,它由條件刺激或個人愛好所產生。例如:上體育課時,新奇的道具,顯目的標志,宏亮的口令,都能引起學生們的被動注意,而主動注意則由意志去指揮,帶有強制的意思,往往學生對某些事物并不感興趣,只是由于某種需要才去注意。譬如:有的同學對長跑這個教材并不感興趣。但由于“長跑”是“達標”的一項指標,而“達標”又是評“三好”學生的重要條件之一,他們為了實現自己當“三好”學生的愿望而不得不集中注意力上好“長跑”課了。
在教學中,運用注意規律,組織和保持學生注意的時候,要向學生講明鍛煉身體的意義,每節課、每個動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動作的關鍵和難點,盡可能利用那些能引起學生注意的因素,把學個從被動注意引導問主動注意上來。例如:教縱箱分腿騰越時,先可在縱箱的遠端貼上膠布一條,作為明顯的標志,引起學生的被動注意,經過多次練習,學生有了肌肉感覺,知道了手必須撐到箱的遠端,才能完成好這個動作。因此,引起了他們的主動注意。
在教學中,還可以采用提示的方法來引起學生注意。例如:教學生“前滾翻”時,可通過提示學生低頭、團身、抱腿等口令,引起學生對時間與空間關系的合理分配的注意,使之取得好的效果。
興趣是個人對事物所持的選擇態度,它是屬于感情和情緒的狀態,興趣是產生注意的源泉,二者關系密切,互為因果。
我們對某一事物發生興趣的時候,就會集中注意,專心專意去做。注意也能引起興趣,(但有時集中了注意的事物,并不都能引起興趣。)若經常注意某一事物,也能引起對該事物的興趣。例如:當學生聽到自由體操那種悅耳動聽的伴奏音樂時,引起了他們對表演的注意。當看到運動員那種優美、驚險的動作時,便逐漸對體操發生了興趣。
在體育活動中,有興趣與無興趣產生的結果是不同的,對于感興趣的活動,可以持久和集中注意。學習時主動積極,即使碰到困難,也會努力去克服,產生愉快的情緒。而沒有興趣,會使學生情緒低落,感到厭倦。
教師還應善于利用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直接興趣,啟發學生積極練習一些他們認為枯燥無味的教材。例如: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對足球和競賽的興趣,先讓他們進行足球比賽,從中抓住他們的由于不能控制球而失掉很多進攻和防守的機會感到苦惱時,再講明學習基本技術的必要性,進行正確示范,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這個教材的積極性。
安徽合肥女學生周巖被男友陶某某故意傷害一案,網上傳得沸沸揚揚。2012年,遂昌周邊某縣一所中學里,也因學生戀愛問題,發生了極其悲慘的事件。筆者在學校心理輔導室工作近八年,接待的許多來訪者也都是為情所困,因此筆者深感給學生開設以戀愛為主題的心理活動課的必要性。筆者認為開設“青春戀情”輔導課不是鼓勵學生戀愛,而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進行異往。基于這樣的理念,筆者設計了“青春戀情”為主題的系列課,設計思路如下:第一課時“做一個吸引人的男生(女生)”,第二課時“我的愛情觀”,第三課時“我的愛情行為”。
由于本校是一所職業教育專業學校,因專業而組成的教學班中學生性別比常常差別很大,以筆者所任教的幾個班級為例,11電子與信息技術專業(1)、(2)、(3)班,雖以男生為主,但都有一定比例的女生,而11機電(2)全為男生。在戀愛主題的第一課時“做一個吸引人的男生(女生)”,筆者從我校傅湘奇、陳佳麗兩位學生成為2010年浙江“校園歌曲”(春季、秋季)高中版封面人物的故事引入,并展示了一些網絡上的“校花”“校草”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是一個吸引人的男生(女生),思考的角度從外在的美到內在的素質。學生紛紛發言,還有學生進行總結,課堂氣氛很好。筆者發現課程進入一半以后,學生的表情更為和悅,坐姿也更為端正。
因為在電子專業的三個班級的課很成功,學生感覺也很好,筆者就想著如何在機電這個男生班也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考慮到該班沒有女生,于是就從其他班中借了一個幾乎全是女生的旅游班,通過調課共上這一節課,結果是想法美好,效果卻不如意。少部分男生刻意表現“怪異想法”,絕大多數女生保持沉默不語,最后只得用講座式的方法,將一堂心理活動課上完。
由此,筆者反思,問題出在哪里?學生為什么會拒絕參與?為什么同樣的活動設計,幾節課中成敗差異會這么大?靜心思忖,筆者認為主要問題是:場地不適合,團體不成熟,暖身不到位,教師不理性。
一、場地不適合
平時的心理活動課都在本班教室上,學生有一個相對熟悉的外界環境,雖然達不到專業心理輔導活動教室的水平,但均配備有多媒體及音響,通常上課的效果也尚可。這次是一個男生班與一個女生班同時上課,只得選擇小會議室,雖然音響及多媒體效果很好,但由于會議室的座位所限制,學生只能形成一個相對拘束的小環境。另外,由于小會議室只有兩條通道,不如教室里相對寬闊的通道,也沒有類似教室后面的空余空間,不利于教師深入到學生中去。客觀上,學生進入這個小會議室后,會產生一定的陌生感與局促感。
延伸思考:心理活動課需要一個良好的團體心理氛圍,這個心理氛圍構建的基礎是一個讓學生有安全感和自由感的物理空間。在這個基礎上,加上輔導教師對活動內容的設計與對氛圍的調動,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心理活動課最佳的環境是專業輔導教室,其次是原班級的普通教室+多媒體設備及音響+窗簾,再次是普通教室,會議室之類本身就不適合上心理活動課。心理活動課中,學生的心理是逐漸打開的,安全感與自由感是心理開放的前提,活動課的場地是否合適是輔導教師所必須考慮的。
二、團體不成熟
一個成熟的團體應當具有安全、寬容、支持、和諧等基本特征。就本課時來講,純女生班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與男生交往相對較少,突然要將自己內在的心理活動展示在另一個男生班的群體面前,必然導致女生在課堂上展示出矜持的一面。對于男生班來說亦然,雖然他們可能有很多想法,但在一個臨時組成的團體中,也不會隨意展開自己的心扉。
延伸思考:作為一名心理輔導教師,在班級心理活動課的教學過程中,必然要推動班級團體走向成熟。在這個過程中,筆者也經歷了諸多挫折,逐漸形成了“不接嘴、過腦子、不嘲笑、不攻擊、氣氛好、不能亂”的班級團體規則。在每個學期初的幾個課時中,課前均讓學生朗誦上述內容;在活動課中,通過語言及非語言信息引導學生將上述要求內化,避免了心理活動課中的調侃與冷場現象。
在一個班級團體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破壞力最大的是極少數學生的說怪話、唱怪調、做怪動作、故意展示一些與眾不同的想法等行為。對此現象,筆者也曾壓制、嘲諷過,卻不見效,這部分學生依然如故。思考之后,漸悟到行為背后必然有一定的心理需求,那就是這些學生極其渴望展示自己,但是他們在學業、體育、娛樂等方面幾乎無任何特長,這種“怪異”的課堂表現是經歷長期失落后的結果,這些學生不應是我們的批評對象,而應當是我們輔導的對象。應當通過課外的同質小組輔導,引導他們認識自己,進而改變自己。引導這部分學生改變,對于推動團體的優化與成熟,具有重要
影響。
三、暖身不到位
在本課時中,筆者通過展示網絡中及本校現實里的“校花”“校草”圖片,如奶茶妹章澤天,我校傅湘奇、陳佳麗的圖片,引發學生的興趣,而后用傅、陳兩位同學成為2010年浙江《校園歌曲》(春季、秋季)高中版封面人物的故事引入。這樣的引入對一個正常的教學班來說,已足夠調動學生的情緒,達到暖身的效果。然而這個由兩個原本獨立的異性群體組成的團體,有其特殊性。而筆者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在上課時依然沿用上幾節課的模式,必然導致暖身活動不到位,在課堂上學生處于封閉、僵硬、高度防范的心理狀態下,心理活動課的失敗是必然的。
延伸思考:心理活動課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暖身活動,通過暖身活動讓學生放松下來,融洽班級氛圍,打開緊閉的心扉。對此,筆者認為,對于同一課題、同樣的暖身活動,在面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時,卻不一定都適用。備課時,要根據不同的班級群體特點,設計不同的暖身活動,或對原有活動進行小修改、小調整,如同數學教師設計不同層次的例題一樣。
心理輔導教師在活動課中,要重視暖身活動是否到位。因為這關系到心理活動課的效果,如果學生的心靈沒打開,那么在一節活動課中,就不會有深刻的心理體驗。輔導教師應當熟悉暖身活動的運作,手頭有一些短小的、有效的營造氛圍的活動,當原本設計的暖身活動達不到效果時,輔導教師能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另外,輔導教師要充分了解所任教班級的活躍分子,適時讓他們打破沉悶氣氛,避免出現教師一言堂式的“講座活動課”。
四、教師不理性
在這次失敗的教學中,首先,筆者有些頭腦發熱,認為活動設計合理,已有三個班級課堂效果很好,想當然地認為自己能夠調控好這一節實驗課,面對兩個平時獨立的、沒多少交往的班級,在課程的設計上沒作有效的調整。其次,在發現暖身活動失效,極少數男生故意展示自我的“怪異”時,筆者作為學科教師的“本性”暴露了出來,采用了壓制、批評等常用手段,結果導致學生更為沉默。而最實質的問題是,筆者沒有理性地分析一個女生班與一個男生班突然相遇到一起時,學生應該有的心理狀態,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話語、行為。沒有對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理性的分析是這節課失敗的主要原因。
延伸思考: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更加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在心理活動課中,教師需要更加理性地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態,還應分析學生在活動中所面臨的環境因素、心理因素,而不是想當然地猜測。不同年級、不同班級都有各自的特點,只有當輔導教師真正了解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狀態時,活動課的設計才是緊貼學生的,活動課的效果也才能好。
理性地分析學生的心理現狀,可以采用問卷法、個案調查法、課堂觀察法,還可從學生的周記、科任教師、班主任等處了解情況,一言以蔽之,唯有用心而已。
妙設情境
心理活動課的教學過程是離不開情境的,通過情境創設,可以生動形象地導入話題,使抽象、模糊的教學主題變得鮮活靈動,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進而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內在動力。CAI的優越之處就在于它能夠運用音樂、圖片、動畫、影視等各種手段強化學生的感知,創造多樣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學生對真實情境的感受與理解。情境式的課堂,如能有效地運用信息技術創設課堂導入,那就更具有趣味性、啟發性、新穎性和簡潔性。
例如,在“理解,寬容”這一課中,導入環節所體現的內容是“什么是理解和寬容”,把生動有趣的繪本做成PPT格式,就能充分利用它的形、色、聲、動、靜等多種功能,使靜態的畫面動感化、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從而渲染課堂氣氛,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它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掌控學生的注意力,便于共同閱讀和討論。它能運用于平時的課堂教學,教師可以更好地讓學生關注某一具體內容,使學生能夠在同一時間內因同一話題而引發共鳴。
設疑激趣
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有了興趣,就會對其有“化難為易,轉苦為樂”的情緒。心理學家認為,學生有了愉悅的感受,可使大腦處于興奮狀態,思維活躍。
當看到教師拿著一個大袋子走進教室時,學生們會竊竊私語地猜測,滿腔的好奇心都被調動起來。例如,在“理解,寬容”這一課上,教師正是利用了學生這一心理,在講“鱷魚愛上長頸鹿”故事前,把鱷魚和長頸鹿的圖片做在一張幻燈片上,把兩者身高的巨大差異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及時拋出問題:“它們在一起生活會怎樣?”學生的猜測形色各異。接下來,教師說道:“鱷魚先生和長頸鹿小姐在一次偶然的相遇后,結婚了!”學生目瞪口呆。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生們興趣盎然地聽完整個故事,等待著那未知的結局。
創設活動
CAI課件具有豐富的表現力,教師可以根據所教的內容來決定用什么電教手段、創設什么新奇的教學活動,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經常組織學生做游戲,用優美的旋律、動感的節奏,把學生帶入到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去。例如,學生喜歡QQ聊天、跑跑卡丁車和泡泡堂游戲,教師就把三者結合起來,創造一個新的游戲:規則是看到開心的表情就拍手,不開心的就跺腳,都是兩下。A:圖片(配樂)/學生(跺腳兩下)圖片(配樂)/學生(拍手兩下)B:課堂上被老師表揚(配樂)/學生(拍手兩下)同學冤枉你了(配樂)/學生(跺腳兩下)
豐富內容
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資源跨越時空界限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融合到心理活動課中去,利用多種信息資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學生生活和現代科技;同時,也可以拓展教師的知識視野,優化傳統的教學內容,使教材真正“活”起來。
例如,在“十年樹人”這一生涯規劃課題中,學生要了解從中學到大學這十年所有的學習內容,并初步體驗這十年的學習和生活。在有限的課時中,如何能做到?唯有通過CAI課件的形式,結合圖片、視頻,聲音等多種要素,感知歷史學科是什么,為什么成吉思汗可以橫掃天下。如不利用信息技術資源,是無法達到穿越時空這一特質要求的。最后,在職業選擇上,也需要通過網絡信息搜索,使教師和學生掌握現實生活中所不了解或不熟悉的職業類型及他們的特點,從而形成專業或職業的概念,幫助學生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
開拓思維
CAI課件所展示的知識信息為學生創設了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情境,使學生產生了積極的學習興趣,從而轉化為求知欲望,形成了學習的主動性。這是創新思維的基礎和前提。利用多媒體教學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能夠找到多種不同的方法和答案,形成有效的結論,這就是思維的擴散性。它是創新思維最重要的特征。
例如,教師在“奇妙的想象力”這個課題中,對學生進行了發散思維,拓展想象的訓練。第一,看圖想象(CAI課件出示6幅人物圖片)。教師問:“想象是無處不在的,大家看,這里幾個人,他們有不同的動作、表情,可以自由選擇一幅仔細地觀察,想想他怎么了?發生了什么事?”第二,聽聲音想象(CAI課件出示四段聲音的四個小喇叭)。教師問:“剛才,大家的想象力很豐富。現在,假設你什么景象也沒看到,只聽到了聲音,會想象嗎?”第三,情境想象(CAI課件出示南極考察站圖片)。教師可以問:“對于考察站的外部形狀、內部設施及功能,你有哪些新奇的想法呢?”
1.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擺正教師和學生的位置,營造一種寬松的信任的氛圍,遵循學生的心理活動,突出中心和典型事例,提綱挈領講解,并輔之以練習,學生就能較好地掌握知識。
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是平等的對話關系,老師應充分了解學生,信任學生,現在的教學任務已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和資料的提供者,而是學生求知和成長過程中的向導。通過與學生的對話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其學習能力。課堂上教師應熱情耐心地講解和鼓勵學生,循循善誘,恰到好處地點撥,盡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提高課堂效果。當學生對課堂上的知識面感到厭倦時,他(她)既不會抑制反映,也不會顧及什么規矩禮儀,興趣和注意力迅速轉移。一般來說,初中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較差,大都是靠自身基本的感性認識去認識現實生活。鑒于此,對他們的講課就要有明確的主題,最好要有典型和直觀性很強的材料,說理有力,內容簡潔,用明快直接的方式告訴學生是“什么”,或者“怎么樣”,不要過多的委婉迂回。譬如給他們講“節約糧食”,可以引導他們弄清糧食的來歷。再如講“珍惜時間”,可告訴他們時間的不復返性,時間與生命的關系等,對于語文講課中的中心和主題,有必要借助各種修辭手法或采取間斷重復等方式,置之于特定的高度,使其鮮明突出,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講課時主次分明,語體得當,同時音調和音質也是不可互略的因素。課堂上,教師用學生喜歡的語言來講,系統地講解教材,傳授知識,要充分理解透知識,對于可能涉及到各種知識,老師講課前要作好充分的準備,保證所學內容的系統性,完整性。上課時,師生多利用問答對話的方式進行,不僅僅老師要講,學生也要積極地參與進來,老師向學生提問題,學生亦可向老師提問題,還有學生間相互提問或討論。講課時要盡可能地抓住主題和關鍵,因勢利導,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同時講后還要進行小結和練習,讓學生對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當然這種方式也可不拘泥于一問一答,學生的疑問也可作為現場講授的內容,使師生互動能夠達到一定高度。
3.講課時所采用的語言,宜更多地采有口語,規范得體、通俗的語言能夠給人以親切感,對初中學生來說,教學中,我盡量選擇適合少年心理和趣味的語體來講,這倒不是借學生的腔調和語言,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得注意音節清晰,朗朗上口,語法和修辭切合初中生的理解力,句式要求簡短流暢,避免不必要的附加成分,多有排比和反問,語勢起伏跌宕。
考慮到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學內容的特別性,我在講課時語言盡量清晰,簡練、準確、生動,要有啟發性。其次是說寫并重,恰當地運用板書,情景再現地把新知識與學生的認知中原有的知識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第三,對教材中的發現的問題,要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老師要大力引導,特別是對與教學主題有關的問題,老師要及時鼓勵,讓學生有成就感并激活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方面,以古文言文的講解尤為突出,如《論語》和《傷仲永》這些文章。
早于2001年,世界衛生組織專門就心理健康進行了界定,認為“心理健康是一種健康或幸福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個體可以實現自我、能夠應對日常的生活壓力、工作負有成效和成果,以及有能力對所在社區做貢獻”。一直以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然而眾多研究者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多呈現一種“問題導向”,即關注的多是大學生心理行為問題方面的表現,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也主要以如何預防、矯正大學生心理行為問題上。即使高校以形式活潑的團體活動課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依然不明顯。近幾年頻繁出現的高校學生宿舍殺人事件、自殺事件說明,大學生心理問題嚴重程度加深。如何最大限度發揮團體心理活動課的功效,將長受消極心理學影響的心理健康教育轉變為積極心理學取向的,強調人性積極的一面、關注人性的潛能上來,是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展的首要任務。本文將從積極心理學的視角,探討學校團體心理活動課的開展。
一、積極心理學概述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為主要內容,它強調關于人的積極主觀體驗、積極人格和積極的社會公眾品質的研究。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處于健康狀態的普通人,它要求人們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積極心理學是在消極心理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消極心理學的“揚棄”,在對消極心理學進行批判的同時,吸收了消極心理學的絕大多數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積極心理學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面,研究人的優點與價值,采取更加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挖掘人的潛力與創造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堅定生活信念,幫助人們尋求和掌握獲得美好幸貓生活的方法與途徑。
由上述對積極心理學的介紹可以看出,積極心理學展示了一種新的理念,即積極心理理念。這種理念將心理學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積極品質和挖掘人的潛力上,無疑是心理學史上的一項重要突破,勢必會對心理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使我們的心理教育也轉向積極方面,進行積極心理教育。
二、團體活動課
團體輔導(group counseling)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以團體為對象,運用適當的輔導策略與方法,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互動,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激發個體潛能,增強適應能力的助人過程。學校團體心理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開設團體活動課,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課堂中創造幸福,獲得快樂。目前,學校團體心理活動課的理論體系和操作模式還在探討和摸索之中。以積極心理學的理論為支撐的團體心理活動課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載體,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新分支,將對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積極作用。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團體心理活動課的開展
(一)教學目標
在傳統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對象為少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目標側重于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而少數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消除并不能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Chris Peterson指出:積極心理學需要對人類優勢構建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人類美好生活這些方面投入更多的關注,和現在對于弱小的人、修復被破壞的事情、治療壓力的傷害這些事情的關注一樣多。預防和促進都是為了使個體保持心理健康,但促進健康的努力對個體的發展更為有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把工作重心落在解決心理問題和預防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團體心理活動課的開展,應該立足于積極心理學層面,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和社會,增強社會適應能力,調整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潛能,促進其全面發展和人格完善,讓學生生活得更有意義,更加快樂和幸福。
(二)教學內容
團體活動課應該從三個層面開展,關注師生的積極優勢、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積極組織這六個大主題,進行合理的課程設計。
1.增加積極情緒。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通過拓展學生的積極體驗和積極情緒,可以在實現積極力量的發掘與培養過程中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增加積極體驗也是塑造積極人格的必要途徑和條件。
2.塑造積極人格。積極的人格特征是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積極人格不僅可以預防消極人格的破壞作用,還能促進積極適應能力的發展。團體心理活動課應以培養學生的積極品質、塑造學生的積極人格為內容之一,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客觀評價他人,能夠正確地面對現實,保持樂觀態度,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
3.構建積極環境。積極環境包括積極的個人環境、組織系統與社會環境。學校應形成積極向上的校風和良好的形象,營造積極良好的整體氛圍尤其要努力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心理環境。學生在和諧寬松、健康向上的群體心理氛圍中心理素質會得到提升。
(三)評價方法
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團體心理活動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對團體心理活動課的評價應該從教學方法、教學設計及效果評估三方面進行。
1.教學方法。團體心理活動課教學方法上應以理論傳授與案例分析相結合,圍繞積極優勢、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積極組織這六個大主題,增加討論環節,使學生將積極理念內化到思想中,從而進行團體活動設計。
2.教學設計。在進行團體心理活動課教學設計時,必須遵循平等性、尊重性、參與性、娛樂性等原則,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從積極心理學的概念入門,關注六大主題,運用團體討論、角色扮演、行為訓練、心理劇、敏感性訓練及認知――行為改變的方法,遵循從易到難、示范性原則、及時強化的原則,根據現實生活中的事例進行情景設計。團體心理活動課的設計程序應該為:情景的選擇與描述――確定訓練目標――團體討論――提供示范――正式訓練――總結與評價,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從而達到增加課堂操作性、加強課堂輔導效果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團體心理輔導課應突出對于幸福感的關注,通過設計團體活動,引導學生獲得幸福感,并在這種積極情緒的影響下拓展其他積極情緒。
3.效果評估。團體心理活動課評價不能沿用一般學科制定的課程標準。有效的心理活動課不僅應符合有效教學的基本方向,目標在于增進學生社會適應,發展學生健全的人格,效果的評估強調多維評價:
(1)活動目標評價:團體活動課目標在于以人格的健全發展總目標,在目標評價應遵循適應時代需要、整體協同發展和可操作性的原則。
(2)課程內容的評價: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團體心理活動課應基于積極優勢、積極情緒、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積極組織六個大主題進行,教師應根據各單元主題,運用生活中的資源和符合學生心理發展水平和年齡特點設計相應活動,激發學生興趣與動機。
(3)活動過程評價標準為:活動中是否有廣泛良性的師生互動、學生互動,活動是否具有安全、接納、溫暖、尊重的團體氣氛;團體間是否建立了民主、平等、合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