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心理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問題日趨明顯,并已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大學生的人際關系、情感困擾、學習壓力等5個方面分析了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旨在探索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心理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高校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加大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培訓的力度。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不少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部分學生甚至存在嚴重的心理疾患。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緩。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期,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正處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往往會給缺乏生活閱歷和經驗的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而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際關系緊張。
交際困難已成為誘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首要因素?,F(xiàn)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受長輩溺愛,常常任性自私,做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周圍人的立場和感受。而家長和老師的保護使得一些學生上大學后仍然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一些大學生遇事多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當他人的看法、想法等與自己不一致時,他們甚至采取“以牙還牙”、自我封閉等方式予以解決。交際困難,一方面導致大學生產生自閉、偏執(zhí)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則因沒有傾述對象而使得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二)情感困擾。
大量案例表明,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是誘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學階段,老師和家長在學生生活中所占份量越來越低,許多學生在心靈上感到迷茫,找不到真正的歸宿,因此有些學生為擺脫孤獨寂寞或是出于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談戀愛,種種戀愛心理的不成熟導致大學生戀愛成功率較低,從而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使其陷入自卑、焦慮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
(三)學習壓力大。
很多大學生對個人的成功和自身表現(xiàn)要求過高,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完美,都比別人略勝一籌,卻往往忽略自我真實的內心感受和需求,無法從外在的成功中享受到快樂和喜悅。一旦發(fā)現(xiàn)別人比自己優(yōu)秀便不能接受,繼而感到壓抑和自卑,諸多壓力無從排解。
(四)就業(yè)和前途危機。
部分大學生在入學后,沒有明確的生活和奮斗目標,不知道如何完善和發(fā)展自己,不愿嘗試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終日隨波逐流,無所事事。而另一部分大學生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在擇業(yè)前表現(xiàn)得盲目樂觀,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際水平,而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又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準備,一旦就業(yè)失敗就出現(xiàn)情緒低落、煩躁、焦慮等心理狀況,最終導致心理疾患的形成。
(五)心理期望與家庭不符。
部分大學生讀大學不只是為了自己的前途,更是為了“光耀門楣”,滿足父母的期望,這種現(xiàn)象在強勢父母與弱勢子女身上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因此,在擇業(yè)時,這部分學生一方面要考慮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顧及父母的感受,當自己的期望同父母的意愿相違背時,往往會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因此勢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二、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干預對策
大學生群體雖不是一個問題群體,但其所面臨的特殊壓力及其心理健康狀況確實值得關注。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不應僅限于對有問題和困擾的個體,更應關注整個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并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大學生個體來說,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對不同環(huán)境做出良好的適應,而各個高校也應做出相應的干預政策,更多地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拓寬交際范圍,提高相處和交際能力。
在與同學相處時,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有效的協(xié)調與控制情緒,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帶著一顆包容的心,友好、主動的與同學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要積極主動參加學院和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掌握人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在真誠、友善的基礎上主動溝通交際,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以提高相處和交際能力。
(二)要有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
大學生要盡早設計明確的職業(yè)傾向,在對自己正確定位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彌補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管理能力和實踐能力。另外,要正視理想與現(xiàn)實、專業(yè)與興趣的沖突,要學會在現(xiàn)實中重新認識自己,找到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分析自己,不要整日為了憂慮而憂慮,要學會未雨綢繆,利用有限的4年時間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
(三)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當前大學生教育的核心是創(chuàng)新教育,因此大學生在找出自身差距的同時,更要找到自己發(fā)展的潛力,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綜合素質來適應時展的要求。要時常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善于從學習中尋找樂趣,并時常帶著愉快、自信的心情微笑地面對每一天。當自己的學習、生活出現(xiàn)問題時,不要只顧著傷心、苦悶、彷徨,適當?shù)臅r候來一點阿Q精神,繼而保持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盡量減少挫折感,緩解外部環(huán)境帶給自己的種種壓力。
(四)改變觀念,及時尋求心理幫助。
過去,由于歷史文化等傳統(tǒng)原因,對人的個性心理問題的關注、認識和研究不夠,往往把心理問題神秘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礙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惡之人或洪水猛獸,致使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張揚、不能就醫(yī)。大學生作為一個高學歷群體,要轉變觀念、更新認識。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一個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體不適一樣,應該及時去就醫(yī),以求得咨詢、疏導,也就是說,對待心理問題要有一顆平常心。
(五)學校要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氛圍,建立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1、建立心理健康咨詢機構。
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在幫助大學生擺脫心理困擾、減輕心理壓力方面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許多高校已將其作為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專業(yè)機構。此外,學校應將其面向全體學生,通過電話咨詢、網絡咨詢等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教育。同時各高校應經常舉辦大學生心理健康講座,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測評,以全面了解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及時采取心理干預措施調節(jié)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隊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聯(lián)系。
大學生數(shù)量龐大,而高校心理咨詢機構人員有限,致使心理咨詢無法滿足學生的需要,因此要建設一支素質較高、責任心強、專兼結合的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隊伍,以加大對學生心理輔導和心理疏導的力度。同時心理健康教育者應積極主動與學生聯(lián)系,了解學生心理動態(tài),并創(chuàng)造條件及時與學生家長溝通,全面反饋學生狀態(tài),以減少學生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關鍵詞:大學生 、 心理問題、 途徑、
1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特點
1.1心理不健康的大學生比例上升
由于長期接受應試教育,使心理不健康的大學生數(shù)量增加。1989年休學、退學的人數(shù)占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而近幾年則高達二分之一。
1.2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生活和學習方面的特點
在群體的影響和壓力下,個體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shù)人相一致的行為,稱為從眾心理。
1.2.1考證從眾
據(jù)有關資料表明,在校大學生逃課率呈上升趨勢 ,究其原因為部分學生盲目追風,參加各種培訓班,如:心理咨詢師、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級培訓等,以求獲得更多的證書。
1.2.2消費從眾
大學校園里攀比、請客之風盛行。遇到聚會、游玩時,即使囊中羞澀,也要爭著結賬。而一些同學并不情愿大手大腳花錢,但大家都如此,也只好打腫臉充胖子。
1.2.3戀愛從眾
校園戀愛極富感染性,有的班級只有少數(shù)人談,而另一班級則出現(xiàn)一群戀愛的;有的寢室無人問“愛”,有的寢室全在“愛”中。
1.2.4作弊從眾
校園里興起考試“不看白不看”的謬論,每逢考試,作弊成了寢室臥談的熱點話題,以至于考試不作弊的學生反而被譏笑為“傻帽”。
當大學生面臨擇業(yè)時,開始關注求職方面的問題,由于就業(yè)難度增大,會產生一些心理疾病,呈現(xiàn)出求職心理這一特點。
1.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求職方面的特點
1.3.1焦慮不安:一些學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較弱,對社會現(xiàn)狀和就業(yè)形勢缺乏了解,面臨擇業(yè)時,由于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心理產生落差,整日憂心重重,焦慮不安。
1.3.2缺乏自信:一些大學生不能正確評價自我,性格怯懦,閱歷淺薄,在求職擇業(yè),“自我推銷”時,缺乏自信心,勇氣不足。
1.3.3求穩(wěn)求全:對未來職業(yè)利弊的權衡,過于挑剔,最終將陷入誤區(qū)。
2 大學生心理問題解決的途徑
大學生心理問題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對不同的大學生應用不同的方法。
增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加強心理教育的師資建設。當學生需要心理咨詢時,老師可以擔當心理開導的角色,讓他們找到傾訴的對象,引導學生走出困境和誤區(qū)。
開展心理調查,建立家庭、學校和社會結合的心理教育系統(tǒng)。每年新生應接受學校的心理健康的問卷調查,及早幫助有心理疾病的同學。同時,家長和老師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經常對學生的實際狀況進行分析,構建家庭與老師有效的“保護網”。只有這樣,才能在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下促進大學生更加多元化的發(fā)展。
營造和睦寬松的家庭氛圍,增強家庭的心理保健功能。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引導其正確處理學習與人際交往之間的關系。不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去要求孩子,以免給孩子造成重大的心理壓力,導致心理疾病。
要想真正幫助大學生解決心理問題,除以上方法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2.1遷移法
當遇到困難而導致心情抑郁時,大學生應該學會自我調節(jié),把注意力轉移到喜歡的事情中,如:跑步、唱歌、跳舞等,使心身得到充分放松,緩解不良情緒。
2.2控制法
情緒對身心健康具有重大影響,大學生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做無克制的發(fā)作。
2.3法
面對生活和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大學生不能自暴自棄,應該勇于面對現(xiàn)實,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接受它,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它。
2.4宣泄法
在大學生身處逆境、壓力過大時,如得不到及時釋放,極易走向極端。他們可以采取哭泣、大喊大叫、拳擊沙袋等方法,以發(fā)泄心中的怨氣,使不良情緒得到恢復。
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關系到整個中華民族的素質,不僅需要個人的努力,更需要引起家庭、學校、社會的重視,使大學生在一個舒適的氛圍中健康成長,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冰釋《心理障礙調適與思想政治教育》(1994年第4期)
關鍵詞: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07)05-0097-02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障礙成因的分析
(一)自卑與自尊的心理沖突
自卑是人的一種不良自我意識,是一種自己輕視自己,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的慚愧、羞怯、畏縮,甚至心灰意冷的情緒。自卑是貧困生最典型的心理特征,也是貧困生心理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其它方面的心理問題都是從自卑開始的。自卑感強的學生往往自我認識不足,過低估計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短處和劣勢,而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和優(yōu)勢。在與別人比較時,總拿自己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越比越覺得自己不如別人,這樣就形成了消極的自我評價。另一方面,有的貧困生自尊心又極強,他們寧愿貸款、勤工儉學,也不愿接受社會、個人的資助,不愿欠人情債。
(二)焦慮與抑郁心理的困擾
焦慮是由心理沖突或挫折引起的復雜情緒反應,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預感到困難將要到來或有禍事降臨,感到沒有把握、無能為力而又無法有效地加以預防和解決,從而產生的一種擔心、緊張的情緒。貧困生不僅為學費和生活費發(fā)愁,還要擔心父母由于多年辛苦積勞成疾的身體,同時害怕因學業(yè)差而對不起父母的一片苦心。所有這些,使得貧困生精神壓力大,形成緊張、不安、憂慮、恐懼的情緒狀態(tài),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現(xiàn)象,嚴重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抑郁是一種感受到自己無力應付外界壓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常伴有厭惡、痛苦、羞愧和自卑等多種情緒體驗。貧困大學生大多來自邊遠貧困地區(qū),他們試圖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為自己的將來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然而,他們又面臨著較大的就業(yè)壓力,使他們感到痛苦萬分。
(三)渴望人際交往與自我封閉的沖突
孤獨是指個體因主觀上感到受人排斥和否定而產生的情感,是個體違背主觀愿望,被動地獨立于群體之外而產生的離群的心理體驗。貧困大學生雖然渴望人際交往,渴望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才華,但多數(shù)貧困學生因經濟拮據(jù)而吃穿儉約,使得他們自慚形穢,不敢輕易和經濟條件好的同學在一起,更不敢輕易和他們說話。由于害怕遭受挫折和傷害而羞于交際,把自己包裹起來,不愿輕易袒露心跡,漸漸地給人一種難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覺。
(四)虛榮與依賴心理較強
大部分貧困生能正視貧困,注重勤儉節(jié)約,吃苦耐勞。然而也有一部分貧困生,受虛榮心驅使,為了讓別人瞧得起,維護自己所謂的面子,求得心理平衡,不惜花重金包裝自己,盲目與人攀比;部分貧困生面對父母到學校探望,竟然向同學謊稱是自己的老鄉(xiāng),惟恐給自己丟人。虛榮心使他們對金錢的渴望與日俱增,部分貧困生為了經商賺錢而本末倒置,把學習擱在一邊,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妒忌、敏感與攻擊心理較重
部分貧困生不愿提及經濟上的窘迫,也最怕同學憐憫或瞧不起他們。出于自我保護的需要,貧困學生的內心極為敏感、多疑,其他同學無心的說笑,在他們聽來就可能是嘲笑;與自己本來無關的事情,他們也會認為同學是在背后議論自己,于是在內心深處重重設防;還有些貧困生心胸狹窄,與他人比較,發(fā)現(xiàn)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別人,內心產生對他人的不滿、不服氣,進而又心生憎恨、妒忌。貧困生的這種消極、冷漠、厭世,在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極端,嚴重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有少數(shù)學生會產生行為。
二、解決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對策
(一)開展積極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工作
1.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新生入校開始,學校就要通過各種渠道詳細調查和掌握學生家庭的狀況,建立貧困生綜合檔案,包括個人資料、家庭背景、品行說明、學習成績、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心理狀況等。學校有關職能部門、思想政治工作者、學生干部等都要高度重視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從不同側面及時準確地了解和掌握貧困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
2.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選修課和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講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幫助大學生了解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認識心理健康對學習、生活、就業(yè)等的重要性,教育貧困大學生以健康的心態(tài)和人格面對貧困,增強自我調節(jié)的能力。
3.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咨詢。通過心理咨詢引導貧困大學生建立積極有效的心理防御機制,提高自身心理素質。通過個別輔導和行為指導等步驟,分析學生無助、困惑、自卑心理產生的原因和后果,幫助學生直面環(huán)境和壓力,進行自我接納和自我欣賞,順利地完成大學學習生活。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手段,設立網絡心理輔導,在虛擬的空間內完成對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救助。
4.加強心理咨詢宣傳。要營造心理咨詢的良好氛圍,使大學生從觀念上普遍認同和主動接受心理咨詢,主動到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
(二)幫助貧困大學生確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塑造獨立健全的人格
1.宣傳高等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趨勢,消除貧困大學生的思想疑慮和不滿情緒。使貧困大學生充分認識到高校招生并軌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加深對國家經濟狀況及貧困現(xiàn)象產生的原因、國家對于貧困大學生助學貸款的政策和學校對貧困大學生資助體系等方面的理解,督促學生正視困難,引導他們正確處理解決經濟困難與提高自我學習能力的關系。
2.引導和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困難觀。教育貧困大學生理性地對待貧窮,摒棄“等、靠、要”的依賴心理,樹立起自強自立的精神,正確看待生活中的不幸,正確看待貧富和義利,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去面對經濟貧困的現(xiàn)象。教育貧困大學生懂得只有擺正心態(tài),奮發(fā)圖強,德才兼?zhèn)洌晕彝晟?,才能報效祖國,才能最終徹底擺脫貧困的道理??梢远ㄆ谘埿S鸦蛐M獾摹⒁恍┰谏罱洑v或創(chuàng)業(yè)經歷上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成功人士來學校進行現(xiàn)身說法,通過他們自身成長過程和不斷追求事業(yè)的成功經驗,教育和引導貧困大學生調整心態(tài)。
3.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對貧困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就是使貧困大學生樹立感恩的思想觀念,并在實踐中努力踐行,從而使大學生能夠成為一個具有和諧思想的人。進行感恩教育,最基本的是對父母感恩的教育。學校和社會要將感恩教育與學習實踐“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結合起來,逐漸使貧困大學生學會知榮明恥、知恩圖報,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常懷感激之心和致謝之情。要教育貧困大學生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學學習機會,培養(yǎng)其珍惜崗位、忠于職守、團結協(xié)作、精益求精、具有職業(yè)責任感和榮譽感的敬業(yè)精神,塑造其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對他人給予信任的誠信品質,用實際行動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將來能為國家、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4.樹立貧困大學生中成人成才的楷模。要讓典型引路,通過新聞媒體、宣傳欄、座談會、先進事跡報告會等形式對優(yōu)秀貧困大學生的感人事跡和頑強、豁達、吃苦耐勞、藐視困難、戰(zhàn)勝困難的良好精神風范進行廣泛宣傳,教育和引導貧困大學生樹立信心,擺脫困境。
(三)創(chuàng)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1.對貧困大學生給予充分的人文關懷。要努力營造對貧困大學生理解、尊重和關懷的校園文化氛圍,在全體學生中提倡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風尚;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反對過度消費、高消費、超前消費,排除虛榮心理的干擾。同時,教育家庭富裕學生,要真誠、主動地和貧困學生交往,熱心而講究策略地幫助他們,言談舉止注意分寸,尊重貧困大學生的人格和尊嚴,尊重其隱私,充分考慮到貧困大學生的心理感受,盡力避免使他們產生被施舍的感覺。
2.開展適合貧困學生特點的集體活動,實現(xiàn)心理良性互動。根據(jù)貧困生的特點、愛好和專長,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體育活動,開展一些深入實際、適應競爭、有利于發(fā)展能力的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通過建立貧困生自己的社團組織,定期召開貧困學生座談會、聯(lián)誼會等,讓貧困生敞開心扉,彼此充分交流內心的困惑和感受。還要通過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氛圍,使同學之間、師生之間實現(xiàn)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良性心理互動,達到心靈與心靈的碰撞,使貧困生獲得理解、啟發(fā)和幫助,并借此鍛煉自己的溝通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其心理危機感。
(四)關心貧困大學生的物質需求,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
1.完善貧困大學生資助體系及各項管理制度。高校要成立專門的助學機構,充分、有效地利用好國家、省和學校的相關救助貧困大學生的政策,進一步完善“獎、貸、助、補、減、免”的貧困生資助體系及各項管理制度。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從家庭收入、個人消費和同學評議三方面綜合考慮,深入細致地做好貧困生經濟貧困的等級(特困、貧困、一般貧困)界定工作,并定期對界定結果進行復核,實行動態(tài)管理,在進行各種資助時,要確保重點、補到實處、補出士氣。
2.發(fā)揮輿論作用,支持貧困大學生幫扶工作。主動與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聯(lián)絡,宣傳貧困生幫扶工作的緊迫性、重要性,呼吁社會各界有識之士慷慨解囊,對貧困大學生獻出一片愛心,使貧困大學生充分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3.拓寬助學渠道,提供就業(yè)支持。面對貧困大學生生活窘迫和日益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對貧困大學生的支持應側重于能力培養(yǎng)和就業(yè)信息提供兩個方面。政府、學校、民間團體和社會經濟主體等部門和單位,應設多種對貧困大學生資助的專項基金,幫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yè)。
參考文獻:
一、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表現(xiàn)
(一)面臨新環(huán)境的心理落差感
貧困學生大都來自我國西部偏遠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傳統(tǒng)風俗比較濃厚,基礎教育相對薄弱,這些造成了他們現(xiàn)在特有的行為準則、文化觀念、思維模式和心理體驗。進入大學后,面臨一個文化、習俗、生活、語言都和以前截然不同的新環(huán)境,他們將感受到巨大的“心理鴻溝”,這種差異決定了貧苦新生也會出現(xiàn)種種不適應。如果我們對此處理、引導不夠及時,則會延緩他們從高中到大學的轉型過渡,甚至影響到大學后期正常的學習生活。
(二)情緒不穩(wěn),抗壓較差
這部分學生因承受家庭的經濟壓力,以及家庭的其他方面的壓力。使他們在學校的生活中,容易產生不自信、自卑等心理。在這種心理狀況下 ,當遇到困擾時,就會顯得自身很無助,再加上不太善于與他人交流,心理承受能力就體現(xiàn)的的就比較差,而且自身的情緒不能很好的宣泄出去,就會導致情緒不穩(wěn)定。
(三)適應環(huán)境能力差
大多數(shù)的貧困大學生基本來自偏遠地區(qū)和農村家庭,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相對比較樸素、簡單。而大學基本都是在城市中,經濟、文化相對都比較發(fā)達,接觸的群體也大多是城市居民。另外,在大學生中,形形的學生及其他群體較多,人際關系比較復雜。導致這部分學生進入大學后不能盡快的適應這種快節(jié)奏、人際關復雜、生活水平較高的生活環(huán)境。與其之前生活的環(huán)境形成強烈對比,甚至有些想法和生活方式也產生了極大的不同。使得這部分學生在大學生活中適應力較差。
(四)不善表達,比較封閉,人際關系不和諧
他們有些人來自偏遠地區(qū)、有些人家庭經濟基礎較差,來到高校后與城市的學生相處,產生了對比。使得這部分學生認為城市的學生或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學生比他們優(yōu)越,在某些場合或活動中就不太敢于表現(xiàn)自我,覺得自我不夠優(yōu)秀、沒有特點,從而表現(xiàn)出缺乏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在這種心里條件的驅使下,就逐漸使自己封閉自己,也不懂得與他人如何交流。在遇到困難時,不太善于與他人交流,也害怕他人走進自己的內心世界,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及缺點。通過這幾點因素的作用,導致很多貧困大學生沒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五)沒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因為經濟條件及家庭條件的原因,在遇到困難時,或自身表現(xiàn)不好時。就會擔心別人因此瞧不起或輕視他們,在與其他人生活的過程中,自己對于該類問題的出現(xiàn),反應比較敏感。在集體活動中或生活中,表現(xiàn)不佳時,就會覺得自己不如他人,會出現(xiàn)不自信、自卑的一面,自身容易產生較多的負面影響。容易產生焦慮、厭煩等心理,反而忽視自身的優(yōu)點。因此,在面對問題時不能正面積極的去面對,也不能很好的去體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不能夠正確的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自身在生活中、學習中發(fā)揮的作用及價值,欠缺正確的態(tài)度評價和理性的判斷。
二、貧困大學生心理??題的調適對策
(一)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力度
針對心理有問題的貧困大學生,作為高校輔導員要加強對其關注度,要盡可能的了解他們的生活和學習。這部分學生比較容易出現(xiàn)心理疾病,因此在平時的教育中,要加大對他們的指導、引導頻率,從而及時緩解或消除他們的心理問題。對于有心理問題的貧困大學生,要長期關注他們的生活動態(tài),定期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幫助他們解答疑惑,疏解心中困擾,避免問題積壓,造成心理困擾。通過各種方式,以及側面引導幫助他們緩解壓力,管理情緒,促進其心理健康成長。心理問題是長期形成的,心理問題的解決也是需要長期引導和調整的。因此,建立心理問題學生檔案,定期跟蹤,有助于定期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引導和調整,避免問題惡化。同時,發(fā)現(xiàn)問題時,有助于找出根源,也能夠起到長期監(jiān)控的作用。
(二)加強精神關懷
我們對貧困大學生的幫助往往體現(xiàn)在經濟上的幫助,卻忽略了對他們精神上的關懷。其實精神上的關懷,往往對他們的改變和幫助最大。當他們遇到困難時,往往是缺乏精神支柱,而感到無助,感到無奈。他們來到學校后多數(shù)是個人在校生活,遠離家人,生活上任何事情都是靠自己。在他們遇到困難時、困惑時,更多的是精神上、心理上容易產生波動,從而對自身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加強精神關懷,讓他們有所依靠,感受到溫暖,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他們并不是孤獨的,是有人關心的,減輕他們的心理壓力、精神壓力。
(三)加強對三觀的正確引導
經濟基礎的薄弱,家庭條件較差,以及以往生活環(huán)境與進入大學的生活環(huán)境相差較大,導致有些人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產生了偏差。大多數(shù)有問題的貧困大學生,主要問題都出現(xiàn)在這幾種價值觀念上的偏差。這種偏差,就會導致他們對事物的正確判斷,影響他們對各種問題正確的認識。這種錯誤的認識和判斷長期以往,就會導致心理問題的積壓??梢?,一個人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可以讓人理性判斷,遇到問題和困擾可以合理解決。因此,要加強對貧困大學生三觀的正確引導。
(四)注重思想教育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進入高校后,相關部門及社會針對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幫扶政策有很多。希望通過在物質上的幫助,能夠幫助他們減輕生活上的壓力,不影響其正常生活和學習。因此,在物質幫扶上,高校應重點考慮這部分貧困學生的家庭情況,為他們減輕壓力。另外,由于這部分學生經常表現(xiàn)出性格內向、不夠自信等消極一面。所以,在就業(yè)指導上要經常加以指導和幫助,促進他們的人際交流,增強他們的自信,減輕他們的就業(yè)壓力。
獨立學院的辦學模式就是將大學的智力優(yōu)勢和無形資產與適應市場機制的籌資優(yōu)勢相結合,這也是當前中國高校規(guī)模擴張的一種有效的形式,也將成為未來具有特色的一種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學生作為一個新的學生群體,因此國內對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研究甚少,僅有的一些關注也是以粗放性概括為主。與普通大學相比較,獨立學院學生的心理狀況無論是在收費機制、生源質量、社會認同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異,他們的學習心理、需求以及動機等也都隨之變化著,表現(xiàn)出獨特的形態(tài),以下是作者針對獨立學院學生所特有的心理特點進行的初步探討。
1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原因
獨立學院的學生因為社會的評價及自身的評價等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在學習與生活中缺乏自我認同感,由此就產生了自卑感,認為獨立學院的學生無論是在學習能力還是學習成績都比不上普通本科學校學生,因此自我潛意識存在了一定的壓抑感和自我消極性等自卑的弱點,對自己未來的發(fā)展產生迷茫感,找不到發(fā)展方向。另外獨立學院的學生很大一部分由于高考前沒有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實力,沒有很好地制定好準確的目標,因此造成高考并不理想,就導致自己內心存在一定的失敗感,這也是學生心理困境的根源。而獨立學院的學生自卑心理與其他本科院校學生有著明顯的不同,即來自就業(yè)競爭、學習能力以及個人實力等。
2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現(xiàn)狀
對于大多數(shù)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講,他們有機會進入高校大門的,但是由于高考的失利,使得很多學生對自己產生懷疑,造成強烈的自卑感和焦慮心理。而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就是,面對困難時抗挫能力差,自我約束能力欠缺等。但是這些特征在獨立學院學生的身上更加明顯,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韌勁,在學習過程中害怕吃苦,“三分鐘學習熱度”是當今大學生對待學習的最佳體現(xiàn),甚至還有部分學生并不能很好地控制和制約自己,迷戀上網聊天、玩網絡游戲、看小說、打牌等等。有的獨立學院學生畢業(yè)于重點高中,身邊的同學、朋友都比較優(yōu)秀,因此他們對生活的期望值較高并不甘于人下,希望自己成為不平凡的人。但是很多學生因為沒有考進理想的大學而進入獨立學院,尤其是在現(xiàn)如今重視文憑、重學歷以及重學校牌子的社會,使他們底氣不足,心理對未來產生困惑。他們看不清楚自己的前途和未來的時候,就會沒有自信心,甚至有的學生開始自暴自棄,對自己產生的懷疑,認為自己各方面都不行,對任何事情都缺乏信心和勇氣,內心自卑的情緒便涌現(xiàn)出來。
3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形成的原因
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很大方面是我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逐漸積累起來的,并不是遺傳的缺陷或某些神秘癥狀的緣故。根據(jù)相關研究表明,心理問題產生是眾多因素形成的,如個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等等。而教育部針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過調查,因各種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而休學、退學的大學生已經占據(jù)大學生總人數(shù)的50%左右。
為了避免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嚴重發(fā)展,就需要我們重點從獨立學院大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重點關注,如遺傳素質、成熟水平、身體健康狀況和個體人格特質等身心方面。我們可以從兩個因素分析:從客觀環(huán)境因素看,期間的學習、生活以及和人相處相對中學而言都發(fā)生了變化。而當面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生活環(huán)境都會大學生的心理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給大學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從主觀因素上分析,大學是人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化的協(xié)調發(fā)展存在的必然的矛盾沖突,其中新生物質生活的依賴性與精神生活的獨立意識發(fā)生著矛盾;日益增強的自主自立意識以及主觀愿望上的自主自立與客觀條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間發(fā)生著矛盾。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大學生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如盲目自滿與自我陶醉、失望與失寵感、松氣情緒與歇腳心理、畏首畏尾甚至自閉癥、抑郁癥等心理問題和疾病。
4 獨立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對策
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妨礙著其心理健康的成長,會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絆腳石,因此幫助大學生維護和增加其心理健康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針對大學生當前存在的心理問題,我們可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1.學習環(huán)境變遷無法適應
大學新生入學,面對新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新的人際關系等,很容易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適應困難,出現(xiàn)各種適應性心理問題。他們一時無法適應大學自主性強的學習特點,對自己缺乏約束,因而感到茫然無措,心理壓力很大,失落和焦慮情緒油然而生;抑或感覺眼前大學與以前向往的理想化大學存在差距,造成心理落差,不免產生失落或盲目自信的極端心理。
2.不善交際導致自閉傾向
研究發(fā)現(xiàn),因不善交際、缺乏與人有效溝通已成為引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因素。現(xiàn)在大學生多獨生子女,一般個占主導地位本不善于與人溝通,再加上初級教育片面追求成績而追求的封閉半封閉的教學方式使得他們不會獨立生活,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更不懂與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則,以至于部分學生產生自閉偏執(zhí)等心理問題,不及時矯治容易釀成極端行為。
3.自卑與攀比
自卑是一種消極自我認識,自卑的同學往往沒有自信,總以自己的不足來對比別人的長處,導致羞怯、畏縮,甚至心灰意冷的不良情緒。自卑情緒在貧困生中普遍存在,一些學生,在虛榮心驅使下,與人盲目攀比,在條件不允許情況下對金錢的渴望與日俱增,有的為了賺錢耽誤學業(yè),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4.沉迷網絡
部分大學生因為交際困難而又渴望與人交際,于是在虛擬網絡世界里尋找心理慰藉。研究發(fā)現(xiàn)目前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有的甚至不分晝夜泡在網上,也逐漸和現(xiàn)實生活產生隔閡。長此以往勢必影響他們正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心理定位,嚴重的還可能導致精神問題,嚴重影響著心理健康。
5.個人感情和性問題
大學生性生理已經成熟,性意識增強,渴望得到異性的友情和愛情。研究表明,由于大學生性知識缺乏、心理不成熟等因素,由戀愛引發(fā)的心理問題逐年上升。
6.就業(yè)焦慮癥
隨著社會競爭趨于激烈,大四學生面對就業(yè)難的問題,經常因對前途的擔憂和茫然而焦躁不安。部分大學生競爭精神不足,承受能力差,加上社會上各種原因導致的不公平競爭,讓他們產生心里不平衡。許多學生對自己期望值很高,卻又缺乏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不愿意從小事做起,無法完成知識和經驗積淀,畢業(yè)前漫無目的只能抓瞎。
以上是目前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幾個誘因。大學生是新時期社會發(fā)展和進步的主要參與者,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直接關系著社會穩(wěn)步健康發(fā)展。因此我們應認真研究大學生心理問題淵源,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策略:
1.學院應努力宣傳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教給學生心理調節(jié)的技巧,培養(yǎng)大學生健全人格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和專家講座,面向不同層次和心理素質的大學生,以學習和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問題為研究對象分階段進行指導和教育,以期幫助大家解決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從而有效緩解和消除心理困惑和壓力。
2.完善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咨詢工作
根據(jù)我國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情況,筆者認為基層學院應設立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辦公室,全面負責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詢工作,并為每位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通過科學心理健康測驗和調查,掌握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現(xiàn)狀及其常見心理問題,分層次開展心理輔導,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爭取把問題消滅于襁褓之中。
3.培養(yǎng)科學的戀愛觀
首先,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學業(yè)和戀愛關系,正確處理戀愛與集體活動的關系,正確處理情侶間與團結其他同學的關系等方面;其次,加強大學生性道德教育,要引導學生反對,嚴厲批判性自由、性解放等極端行為和錯誤觀念,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兩性觀念。
4.開展實踐,砥礪意志
我們要積極帶領大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砥礪意志,磨煉身心,樹立正確對待挫折,自強自立、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鍛煉學生在面臨苦難時積極向上,沉著應對擺脫困境的能力;引導他們認識到只有擺正心態(tài),用科學的方法調節(jié)焦躁的情緒,遇事冷靜,豁達大度,才能完善自己德才兼?zhèn)?,增強對挫折的應對和承受能力?/p>
綜上所述,我們應認真研究大學生心理特點,通過建立心理測試檔案、心理講座、心理咨詢和社會實踐等形式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治療大學生心理問題,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心理素質,促進大學生全面提高整體素質,為祖國建設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澤和.大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及對策.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張嘯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對策[J].中國輕工教育,2006(3):34-36.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分析;思考
一、案例背景
張某,女,廣西人,家庭成員結構相對復雜,系離異再重組家庭。在張某很小的時候,母親便帶著她改嫁到了另一個離異家庭。該生體型瘦小,性格非常的內向,在同學中朋友較少,是一個專業(yè)成績不錯,但不愛說話的同學。
二、案例簡介
在大學入學后,同宿舍的同學反映,張某在宿舍生活中,總是不敢一個人走出宿舍陽臺的現(xiàn)象。剛開始同學們并沒有特別在意,認為張某只是不適應大學的生活。但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張某身邊的同學漸漸發(fā)現(xiàn),張某不僅是不敢走出陽臺,就是進入食堂或與同學共同參加在室內舉行的眾人活動這些人多的場合,她也會表現(xiàn)出不適應的狀態(tài)。漸漸的,同學們都覺得奇怪,也就和她越走越遠。但在班上,還有班長和小菊兩位熱心的同學,還總能出現(xiàn)在她身邊,和她在一起。
有一天,張某終于和小菊說出了自己在生活上,有這些不適的原因:因為她總是感到有人在說自己的壞話,特別在男生多的場合,總會感到有男生在議論她,說她笑起來很傻;自己在陽臺洗漱的時候,會感覺到有人在偷看她,并安裝攝像頭拍攝她,上傳至網上,讓她出丑。
輔導員通過同學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與其進行了談話,在談話中,輔導員并沒有感覺到該生的任何異常。相反的是,感覺到張某特別的有禮貌。與此同時,張某在生活上,朋友卻越來越少,小菊成了那極少中的一個?!靶【眨矣致牭侥欠N聲音了”,張某對小菊說。張某說的那種聲音,指的就是感覺到有人在罵她了。
又有一次,張某坐班車回家,在張某的后排,坐著一位與張某并不認識的先生,張某感覺到這位先生也在罵自己,并且從上車罵到了下車?;氐綄W校,她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小菊。小菊也感到很不理解,卻沒有辦法與她溝通。
三、解決方案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中張某的心理癥狀屬于偏執(zhí)性精神病癥狀。偏執(zhí)狀態(tài)以突出偏執(zhí)妄想而無幻覺為特點。它既無偏執(zhí)狂那樣的系統(tǒng)性妄想,又與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的妄想分散和荒誕離奇、伴有幻覺,且發(fā)生人格衰退等不同。有學者認為偏執(zhí)狀態(tài)似乎是介于偏執(zhí)狂和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
偏執(zhí)狀態(tài)的患病率比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少,而比偏執(zhí)狂多,目前尚沒有該病的確切發(fā)病率。該病病人可照常工作,甚至可圓滿完成任務,往往不去求醫(yī)。
偏執(zhí)狀態(tài)的病因,是在一定個性缺陷的基礎上由長期持久的精神緊張所引起。急性精神創(chuàng)傷可作為誘發(fā)因素。 偏執(zhí)狀態(tài)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與偏執(zhí)狂類似,本病的妄想雖多呈持續(xù)慢性形式,但也有短期內消失的。
案例中的張某之所以出現(xiàn)偏執(zhí)性精神病癥狀,是由多種原因導致的。就輔導員所了解到的,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該生家庭系離異再重組家庭,成員構成較為復雜,其繼父子女較多,據(jù)其繼父稱,兒女中既有副廳、正處級的干部,也有某高校的副教授。其母親早年做生意,人生經歷較為豐富,有重大交通事故史。復雜的家庭組成情況,在生活中,就難免有相對一般家庭更加容易產生口角等家庭矛盾,極易在該生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一些影響,這時小孩一旦出現(xiàn)情緒管理方面的問題,就極易形成一些不利于成長的復合情緒。
第二,張某在高三的時候,曾經因為有男生向其示愛,由于示愛的方式比較猛烈,因而受到了一些驚嚇。因此在男生多的環(huán)境下,容易產生對示愛場景的回想和幻想。
第三,個性自卑,遇事較為敏感。研究表明,心理敏感的人往往害怕與別人交往,害怕暴露自己真實的想法而受到別人的嘲笑,此例中,張某甚至不敢在別人面前笑,害怕別人看到自己笑的樣子很傻,害怕被別人拍成視頻放到網上去。
(二)解決方法
結合該生日常生活表現(xiàn)及輔導員所了解的情況,輔導員主要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把握事件發(fā)展態(tài)勢,理清事件發(fā)展脈絡,有條理的將事件上報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及分管領導,同時安排與其關系較好的同學細心的觀察她的日常行為,并做好記錄,為日后辨別其心理健康狀態(tài)作依據(jù)。
第二,積極聯(lián)系其家長,將該生的情況與其家長作通報,了解其以往的心理情況并告知其在校表現(xiàn)的具體情況,爭取家長對處理此事的配合。此案中,輔導員雖然積極聯(lián)系了其家長,但其家長開始矢口否認一切不利于小孩的事實,并隱瞞該生過往的一些經歷,這為事情的解決增加了很大的難度。經過一段時間的溝通與交談,告知了學校對該生的關心,其家長才放下包袱,來到了學校,試探性的配合了學校的工作。
第三,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guī)有關條款的前提下,尋求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的幫助與診斷。心理疾病的診斷往往需要患者敞開胸懷的配合治療,才能得出較為準確的診斷。在此案中,張某在心理出現(xiàn)異常初期(寒假前)及寒假結束后在家人和老師的陪同下,在專業(yè)的腦科醫(yī)院分別做了兩次針對偏執(zhí)型精神病的治療。然而,初次治療和第二次治療的結果卻相差甚遠。初次治療,張某就醫(yī)生的提問,都能夠認真的回答,從整個心理咨詢過程及各項數(shù)據(jù)的綜合反映來看,醫(yī)生給出了疑似偏執(zhí)性精神病的診斷,希望張某能去其它三甲醫(yī)院的??崎T診進行復查。第二次治療是該生希望能回到學校學習時,再次做的診斷治療,但第二次的各項數(shù)據(jù),卻均顯示一切正常,整個心理咨詢過程,她也回避了(下轉第151頁)醫(yī)生的大部分提問。究其原因,是因為第二次的治療,張某開始有意識的封閉了自己,所有的選項都選擇了否定的答案,在答題時間上,也比第一次減少了很多。
四、處理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細致而有節(jié)奏的工作,最終該生家長同意了學校的休學建議,并在一年的休學調整后,和學校協(xié)商,讓該生采用在家自主學習,相關指導老師視頻指導的方式,完成了余下的學業(yè)。
在此案例的處理中,雖然因輔導員心理健康知識欠缺,在處理中略顯力不從心;學生家長對事情的處理也未能充分理解和配合,但在學校相關部門、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系部的合理分工,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還是取得了雙方較為滿意的工作效果。
五、思考
大多數(shù)的輔導員畢竟不是專業(yè)學習心理學的,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學生心理問題處理上,只能做到發(fā)現(xiàn)與關注,更深層次的心理問題的判斷及處理,還有待專業(yè)的心理臨床咨詢師或心理醫(yī)生指導、執(zhí)行。因此,大力發(fā)展校內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形成一定的層級機構,明確每個層級的責權及所扮演的角色,通力協(xié)作,才是處理好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正確渠道。但是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的一線隊伍,對學生有著深入的了解,在學生心理健康出現(xiàn)偏差初期,還是大有可為的:
第一,加強宿舍長、班級心理委員、輔導員的三級防控機制建設,制定適合自己所帶班級的信息反饋機制,并通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門,對心理方面的學生干部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使學生骨干真正起到輔導員眼線的作用。
第二,對出現(xiàn)異常行為的同學,要加強對其日常的言行的記錄,找專人對其進行跟蹤與反饋,了解其心理變化規(guī)律,更好的為其總結出行為規(guī)律,為日后的工作作依據(jù)。這對后期爭取學生家長的配合,也是頗有裨益。
第三, 一旦啟動事件的處理程序,輔導員一定要有耐心,因為此類疑似病例的確認和處理,注定是漫長而又充滿挑戰(zhàn)的,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是解決此類事件的關鍵。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問題 對策
近些年來大學校園里由心理問題引起的惡性事件屢見不鮮……。心理素質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加大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培訓的力度。目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不容樂觀,不少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部分學生甚至存在嚴重的心理疾患。因此,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緩。
一、高職院校中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成因
大學生正處于青年期,他們的心理發(fā)展水平正處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階段,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難以解決的問題往往會給缺乏生活閱歷和經驗的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負擔。而造成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人際關系緊張
交際困難已成為誘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首要因素。現(xiàn)在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受長輩溺愛,常常任性自私,做事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周圍人的立場和感受[3]。而家長和老師的保護使得一些學生上大學后仍然缺乏最起碼的獨立生活及為人處世的能力。一些大學生遇事多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當他人的看法、想法等與自己不一致時,他們甚至采取“以牙還牙”、自我封閉等方式予以解決。交際困難,一方面導致大學生產生自閉、偏執(zhí)等心理問題,另一方面則因沒有傾述對象而使得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2.情感困擾
大量案例表明,大學生因戀愛所造成的情感危機,是誘發(fā)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學階段,老師和家長在學生生活中所占份量越來越低,許多學生在心靈上感到迷茫,找不到真正的歸宿,因此有些學生為擺脫孤獨寂寞或是出于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談戀愛,種種戀愛心理的不成熟導致大學生戀愛成功率較低,從而造成嚴重的心理創(chuàng)傷,使其陷入自卑、焦慮的消極情緒狀態(tài)。
3.學習壓力大
很多大學生對個人的成功和自身表現(xiàn)要求過高,過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希望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完美,都比別人略勝一籌,卻往往忽略自我真實的內心感受和需求,無法從外在的成功中享受到快樂和喜悅。一旦發(fā)現(xiàn)別人比自己優(yōu)秀便不能接受,繼而感到壓抑和自卑,諸多壓力無從排解。
4.就業(yè)和前途危機
部分大學生在入學后,沒有明確的生活和奮斗目標,不知道如何完善和發(fā)展自己,不愿嘗試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終日隨波逐流,無所事事。而另一部分大學生對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在擇業(yè)前表現(xiàn)得盲目樂觀,過高估計了自己的實際水平,而在殘酷的現(xiàn)實面前,又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準備,一旦就業(yè)失敗就出現(xiàn)情緒低落、煩躁、焦慮等心理狀況,最終導致心理疾患的形成。
二、高職院校中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干預對策
大學生群體雖不是一個問題群體,但其所面臨的特殊壓力及其心理健康狀況確實值得關注。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的關注不應僅限于對有問題和困擾的個體,更應關注整個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并對其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大學生個體來說,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對不同環(huán)境做出良好的適應,而各個高職院校也應做出相應的干預政策,更多地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4]。
1.拓寬交際范圍,提高相處和交際能力
在與同學相處時,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優(yōu)缺點,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有效的協(xié)調與控制情緒,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帶著一顆包容的心,友好、主動的與同學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同時,要積極主動參加學院和學校組織的文體活動,掌握人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在真誠、友善的基礎上主動溝通交際,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以提高相處和交際能力。
2.要有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
大學生要盡早設計明確的職業(yè)傾向,在對自己正確定位的前提下,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彌補不足,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管理能力和實踐能力。另外,要正視理想與現(xiàn)實、專業(yè)與興趣的沖突,要學會在現(xiàn)實中重新認識自己,找到理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分析自己,不要整日為了憂慮而憂慮,要學會未雨綢繆,利用有限的4年時間達到自己預設的目標。
3.快樂的學習和生活
當前大學生教育的核心是創(chuàng)新教育,因此大學生在找出自身差距的同時,更要找到自己發(fā)展的潛力,通過不斷豐富自身的綜合素質來適應時展的要求。要時常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善于從學習中尋找樂趣,并時常帶著愉快、自信的心情微笑地面對每一天。當自己的學習、生活出現(xiàn)問題時,不要只顧著傷心、苦悶、彷徨,適當?shù)臅r候來一點阿Q精神,繼而保持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盡量減少挫折感,緩解外部環(huán)境帶給自己的種種壓力。
4.改變觀念,及時尋求心理幫助
過去,由于歷史文化等傳統(tǒng)原因,對人的個性心理問題的關注、認識和研究不夠,往往把心理問題神秘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礙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惡之人或洪水猛獸,致使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張揚、不能就醫(yī)。大學生作為一個高學歷群體,要轉變觀念、更新認識。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一個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體不適一樣,應該及時去就醫(yī),以求得咨詢、疏導,也就是說,對待心理問題要有一顆平常心。
以上是大學新生中最常見最普通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及常用的應對方法與措施。在現(xiàn)實的大學校園里,隨著社會生活不斷變化,教育制度的不斷變革,學生產生不同的心理因素也會隨之而變化。即使克服了一種,在新的復雜的學習與社會環(huán)境中,又會隨之產生新的心理轉變發(fā)生。因此做好對大學新生的心理轉變工作是一項長期不懈的工作,作為任何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專職的學生工作輔導員,都有責任和義務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關鍵詞:西部農村 貧困大學生 心理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B82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隨著我國東西部經濟發(fā)展不平衡問題的日益加劇以及我國高校的進一步擴招,學校制度的改革,我國高校中來自西部農村的貧困大學生人數(shù)逐年增加,伴隨著經濟貧困等多種因素,我國高校中的西部農村大學生心理問題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大問題。針對這種特殊的問題,研究貧困大學生心理狀況,提出這種心理問題的解決對策尤為重要。
西部農村大學生存在的心理現(xiàn)狀
1、心理壓力大。西部農村貧困的大學生家庭經濟條件差,從小就過著節(jié)衣縮食的生活。他們從小就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而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卻又面臨著高昂的學費、生活費,他們渴望自己能夠自立,為家庭減輕經濟壓力,處處想法設法賺錢,有時好不容易找個兼職還可能被騙,所以他們往往無能為力。此外,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生活拮據(jù),常常省吃儉用,而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卻能安逸地吃好喝好,穿名牌,論檔次。相比之下,他們自感寒酸,這無形中給了他們許多心理壓力,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同學便遠離其他同學,進而形成孤僻的性格。
2、自卑感強。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在中學時代往往只注重學習成績,認為考上大學就可以改變命運,而大學是個綜合性的大舞臺,只憑學習好已經不能代表一個人優(yōu)秀?,F(xiàn)實生活中從小吃盡苦頭的他們更希望自己能夠出人頭地,渴望自己比別人優(yōu)秀,但他們往往在文藝、形象、人際交往等能力方面都存在著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考驗綜合能力的大學不免讓他們感到有落差,從而產生焦慮。一些同學便變得自卑自棄,不自信,對生活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怕犯錯,不敢嘗試,不敢挑戰(zhàn)自我。
3、自尊心過強,疑心重。來自西部農村的貧困大學生通常不愿意承認自己家庭貧困,怕別人看不起自己,部分同學甚至不愿接受其他同學或老師在經濟物質上的好心幫助。他們總是怕別人談論自己的不足,懷疑自己又做錯了什么,容易因同學不經意間的一句話而悶悶不樂。
二、造成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原因
1、西部農村大學生家庭經濟貧困是造成他們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近年來,我國城鄉(xiāng)之間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西部農村大學生進入城里后面臨居高不下的物價,對很多消費品只能是渴望而不可即。目前我國各類高校人均年交學費大都在3000—20000元,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一個大學生年平均年費用都在1萬元以上。西部農村貧困的大學生只能靠貸款,借債以及學生兼職打工來維持生活,他們也無力通過購買大量輔導書籍或參加各種培訓來提升自身實力,且還迫切地渴望自己能夠改變命運。各方面的壓力日積月累造成了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2、市場經濟條件下激烈競爭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不完善的學校資助方式是造成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又一重要原因。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中處處充滿了殘酷的競爭,快節(jié)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生活壓力讓人身心疲憊。來自西部農村的貧困大學生與其他同學之間拉開了明顯的差距,他們無法滿足內心的虛榮,在與別人比較時常感自卑。同時高校不完善的資助環(huán)節(jié)給他們增添了更多的壓力與煩惱,比如本應當資助的同學未能享受到資助,這不但不能減輕他們的負擔,更讓他們覺得世界的不公平,從而產生厭世的情緒。
三、改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有效措施
1、經濟方面完善經濟資助體系
解決西部農村大學生的經濟之憂是解決他們心理問題的根本措施。高校要完成經濟困難大學生資助體系,采取獎、貸、助、減等多種方式確保家庭貧困的西部農村大學生能不受或少受經濟困擾,安心完成學業(yè)。此外,學校還應積極開發(fā)勤工助學崗位,并鼓勵西部農村的貧困大學生在假期積極參與基層社會實踐鍛煉,在為家庭減輕經濟負擔的同時鍛煉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疏導機制
高校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必修課程,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認清自我心理缺陷并掌握心理調節(jié)及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以促進心理健康。高校還應建立心理疏導機制,積極引導農村貧困生敢于面對自己的心理缺陷,并幫助他們認識到貧困只是暫時的,當代大學生應當積極努力去改變現(xiàn)狀。同時適時邀請成功人士開展心理健康講座,以他們自己在艱苦中成才的實例激勵這些農村貧困大學生通過努力改變命運也是一個好辦法。
建立高校素質學生會,以促進就業(yè)為目的,全面幫助貧困生提高綜合素質
各個高校可以以學院為單位,素質學生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羽毛球賽,乒乓球賽,演講比賽,辯論賽,專業(yè)擂臺賽等,大力鼓勵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積極參加,幫助他們找到自信,敢于表現(xiàn)自己,提高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讓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真切地體會到集體的溫暖,慢慢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弱點。
充分發(fā)揮貧困學生主體作用,提高自身思想境界
農村貧困生要多關注一些成功人士的艱難坎坷之路,比如俞敏洪通過三次高考進入北大后忍受著同學的白眼孤獨寂寞地奮斗成了大家的“活字典”,他在北大當教師時和妻子共住不到十平方米的地下室,卻一邊聽著嘩嘩的水流聲一邊讀著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以及后來辭職離開北大一個人領著糨糊桶,騎著自行車冒著零下十幾度的嚴寒在北京冬夜的街頭四處張貼小廣告。同時也要關注同為貧困大學生的同齡人是怎樣克服困難艱苦奮斗的,比如帶著病重的父親邊上學邊做兼職的煙臺大學中文專業(yè)的貧困生張修奇,靠撿垃圾、賣水果賺錢并為100多名貧困大學生找到兼職工作的四川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管理系貧困生肖令。貧困生要以他們來激勵自己不斷進步,以自己的不懈努力來改變自己的現(xiàn)狀。此外,西部農村大學生要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積極上進的同學,加入他們的團隊,和他們交朋友,互相鼓勵,比如參加能力方面的培訓,去認識更多的好朋友,尋找為理想而奮斗的團體并成為其中的一員,互相分享積極的思想,以促進自己自強自立,不斷進步。
結語:非凡的出身注定西部農村貧困大學生必定有非凡的人生。在各高校與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積極有效地實施克服貧困生心理問題的種種措施,一定能夠取得不朽的成績,這必將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貢獻不小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戴曉英,高校貧困生“心理貧困”成因及其對策【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第9卷第1期。
【2】唐臻,俞敏洪傳【M】,哈爾濱出版社,2013-1第1版。
【3】方慧蘭,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N】,牡丹江大學學報,2010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