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教育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父母長期分離,導致人格上的缺陷
由于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務工,與子女接觸的機會較少,因此普遍缺乏相應的家庭教育,即使有隔代親人或其他人監護,也無法彌補在親子感情上的缺失。留守兒童長期得不到父母的關愛,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與父母的直接情感交流缺乏,極易在人格發展上表現出不健全的特征,甚至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二)學校教育不到位
目前,在很多農村中小學教育過程中普遍重視文化課,忽略了留守兒童的思想品德、安全健康、道德素質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加之學校自身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原因,在思想品德課的設置上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課時不足、經費不夠等。
(三)城鄉戶籍制度限制
城鄉二元結構的戶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員的自由流動和發展,也對城鄉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不利于留守兒童接受正常的教育。
(四)安全觀念淡薄、隱患多,極易受到傷害
留守兒童處于身心發展的轉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長發育均不成熟,極易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或者參與打架、賭博、吸煙等不良活動;或者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經常上山、下溝、游泳,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同時,他們遇到突發事件時自救能力差,導致很多留守兒童的身體、精神受到傷害的案件屢屢發生。
二、如何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一)加大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力度,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展
要想把留守兒童列入幫扶對象,切實解決他們生活上的問題,鼓勵他們自立自強、努力學習,讓他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各級政府必須加強輿論宣傳,特別是加大對《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強化社會關愛,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同時,社會熱心人士也可與留守兒童結對子,讓富有愛心、責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引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二)家長要盡可能地關心自己的孩子,充分發揮家庭監護的作用
父母要利用打工的淡季盡可能回家與孩子團聚,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家庭的溫暖,加強與孩子的情感溝通,鞏固親子關系,做到打工與子女教育兩不誤。實踐表明,家庭教育的過程是孩子與父母互動的過程,如果雙方實現了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可以收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三)進一步完善學校教育管理機制,充分調動學校教師的積極性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發揮主導作用。尤其是農村學校作為直接面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單位,應該為其提供個性化、針對性強的教育,在學習、生活上予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第一,要把留守兒童教育和管理納入自己的工作職責和范圍,做到有目標、有計劃、有措施、有檢查、有考評;第二,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班集體,發揮集體的教育功能,給予留守兒童一定的關心和愛護;第三,以“手拉手”活動為平臺,構建“手拉手”互動模式;第四,健全完善的留守兒童檔案,分類教育管理。
(四)堅持家訪制度,建立家長通訊錄,和家長保持密切聯系
兒童相對于成人其注意能力和水平都要弱很多,注意的范圍和穩定性都很差,但是對感興趣的事物卻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兒童的記憶呈現直觀形象的特點,是機械性的記憶,邏輯記憶的能力還很差,記憶還帶有很大的無意性。兒童的思維主要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的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其邏輯思維水平是較低的。兒童的想象帶有很大的復制性和模仿性,再造想象占主導地位。兒童容易沖動,情感不穩定,易變化,情感外露,控制能力較差。所以對兒童的教育,采用的表征形式至關重要。由于兒童的注意能力和水平很弱,記憶呈現直觀形象的特點,所以表征的形式必須具有吸引力。描繪性表征經常被用來形象直觀地說明問題,并通過描述的形象性和趣味性,使得兒童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學的內容上。但是,一味地使用描述性表征,會讓兒童的注意力偏離到學習內容的非重點部分,往往被形式所吸引,而忘記所要學的內容。所以,在兒童交通安全教育的過程中,敘述性表征通常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培養受教興趣的同時,闡明受教內容的重要性和原因,會讓受教的兒童有頓悟的感覺。很多教育效果低下的原因在于不恰當的問題表征形式和單一的問題表征形式,增加了學習者的學習心理負荷,使學習者的學習興趣減退,甚至對學習內容產生厭惡情緒。
2基于多元表征的兒童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試驗研究
本次試驗通過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效果以及心理負荷量的問卷統計,來評價3類教學方式的教育效果。選取某市3所小學二年級的學生進行研究,3所小學分別為2所普通的九年制義務小學和1所交通安全教育學校,每所小學隨機選取二年級小學生20名,授課教師為本市交警支隊一位有10多年安全宣傳教育的民警,授課內容選用交通安全教育小學讀本——《平安伴你成長》(1~3年級)。授課方式分3種,第1種為普通的課堂講解,第2種為課堂講解結合動畫資料的播放,第3種為利用交通安全教育學校的現實場景,讓兒童自己駕車和步行,以游戲的方式,配合交警講解來展開。課堂授課時間為45分鐘。教育結束后,立即發放準備好的測試資料和心理負荷問卷,1個月后再次發放相同的測試資料。統計結果如圖1所示。測試題目為20道題,3個班立即測試的平均成績分別為8.05、8.25、7.4,1個月后的測試結果如下,3個班的平均成績分別為5.9、6.25、6.7,同期分別下降了26.7%,24.2%,10.4%。3種授課方式對兒童的認知負荷量統計(立即測試)如圖2所示,包括困倦感、壓抑感、吃力感、累的感覺、逃離感、焦躁感、有趣感和興奮感等。實驗研究表明:
(1)普通的課堂講解形式雖然在短期內能夠提高對兒童安全教育的學習效果,但是長期記憶效果明顯弱于課堂講解配合動畫資料播放的方式和實地場景模擬、兒童參與其中的方式。
(2)實地場景模擬、兒童參與其中的方式短期記憶效果不是很好,可能是由于兒童貪玩的個性,使得注意未能主要集中在需要理解和記憶的安全知識上。
(3)3種方式中,實地場景模擬、兒童參與其中的方式心理負荷水平較低,興奮感和有趣感較強,而普通的課堂講解形式較其他兩種方式對兒童心理負荷產生較大影響,兒童在45分鐘的學習中,會產生一定的困倦感、壓抑感、逃離感等負面情緒。
(4)試驗結果表明對兒童的交通安全教育必須遵守趣味性和重點知識突出相結合的特點,對知識的呈現,必須遵守多元表征的方式,利用多通道體驗和刺激模式,做到視覺、聽覺、觸覺相結合,通過互動交流完成對兒童的交通安全教育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
3結論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兒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動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地域之間的聯系越來越頻繁,世界各國組成了一個“地球村”,而經濟全球化已成為常態,各國之間的經濟交流愈來愈多,并且各國面臨的經濟發展機遇和挑戰不同,因而文化交流成為了解各國現狀的主要突破口,所以要加強各個地區之間的文化交流。而文化的交流學習從學校教育開始,下面就多元文化教育活動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從而提高多元文化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一、多元文化教育概念、作用分析
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多元文化教育主要興起于美國,多元文化教育也是教育的改革運動,他將各個國家、各個地域的文化交流滲透在了學前兒童教育教學中。對小學低年級兒童實施多元文化教育,能夠幫助兒童理解、欣賞他們本民族的文化,同時兒童從小能夠學習各個地域的文化,既能打開兒童的視野,又能促使兒童的身心得以全面發展,讓兒童具備國際思維和全球理念,從而培養兒童的合作理念[1]。由于多元文化教育是一種跨文化教育,兒童在學習多元文化的同時,對本民族文化進行繼承發展,同時也能更好的平視異族文化,并學習、吸收異族文化中的先進理念,促進各個民族共同成長發展。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同時地域文化之間的對比現象越來越明顯,而兒童作為社會中的一員,需要對各個國家的文化有所了解,并能接受跨國文化,學會尊重、理解、欣賞異族文化,對兒童的成長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首先,對小學低年級兒童實施多元文化教育,能夠提高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多元文化是一種跨國文化,兒童在學習期間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文化,有興趣引導兒童學習跨國文化的語言,進而提升兒童語言的聽說讀寫能力。其次,多元文化還有利于促進兒童社會化的發展,小學低年級兒童實施多元文化教育,從小培養兒童具有國際公民思維,他們是社會人的概念越來越強,因而其社會化的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最后,實施多元文化教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二、小學低年級兒童多元化教育活動的實施途徑
(一)教師在教學環境中設置多元文化的氛圍。由于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年齡比較小,需要為兒童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環境,同時也要結合當地的地域文化,增加學習環境的豐富多樣性。一方面在學校的結構設計和用料方面滲入多元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在色彩搭配、造型方面融入地域文化[2]。如:在小學校園或低年級教室可張貼中國地圖和世界地圖,或者直接刻在兒童經常活動的地方,此外,對于少數民族地區的小學生,可以融入家鄉的色彩文化,有民族舞蹈、戲曲、以及茶藝等,同時還要加入異國風情的文化元素進行裝飾幼兒園的外部環境。(二)在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活中滲透多元文化。文化與生活有非常緊密的聯系,對于小學低年級兒童的生活而言,需要在衣食住行中體現多元化因素。兒童在生活中經常遇見多元化的因素后,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接受多元文化,并在生活中尋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然后不斷的深入學習了解,對開闊學生的眼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如:在餐飲活動中,教師可以指導兒童自己動手制作本國和外國的食品,本國食品可以指導兒童學習包餃子、做湯圓、制作月餅等;國外的食品主要包括水果沙拉、蛋糕、漢堡等,然后組織兒童分享制作不同地域文化食品的感受,從而加深兒童對多元文化的理解。在小學低年級兒童的服飾方面也可以增加多元文化因素,如小學低年級兒童可以穿戴苗族的銀飾、穿蒙古族的長袍,或者安排小學低年級兒童穿戴具有西方特色的服裝,感受中西文化的差異。(三)在節日慶祝活動中引導兒童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在節日慶祝活動中主要在一些重要節日或紀念日中引導學生主要從提升兒童的興趣、需求、能力、文化背景等方面入手,提升小學低年級兒童對本國文化的了解,同時也加深小學低年級兒童對國外文化的印象。比如:圍繞我國的節日有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不同的節日有相應的文化故事,教師可以在節日期間組織學生學習傳統節日文化,并了解與之有關的故事。國外的節日有圣誕節、母親節、萬圣節等,幼兒園可以在節日期間為小學低年級兒童舉辦相應的節日活動,組織小學低年級兒童積極參加,引導他們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體會中西節日的差異。(四)在學習娛樂中體驗多元文化。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對世界的認識不是特別的全面,但他們的模仿能力比較強,同時對世界的好奇心也比較重,因而教師在教育教學期間可以利用其好奇心,引導小學低年級兒童在學習娛樂中體驗多元文化的魅力。如:小學校園可以根據當地的地域特色開展相應的活動,如語言角、全面閱讀、或者經典誦讀等活動,并積極鼓勵小學低年級兒童參加活動。小學低年級兒童通過進行語言方面的活動,在親自體驗的同時提升語言能力,兒童可以選擇朗誦、唱歌、講故事等形式來表達。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小學低年級兒童參加各種娛樂活動,如觀看電影、木偶表演、觀看卡通片、舞蹈表演等,通過視覺接收不同地域的文化展示,從而培養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多元文化意識。
多元文化教育是目前實施的新的教育模式,主要通過在小學校園環境中融入多元文化,加深小學生對多元文化的了解,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從而更好的傳承本民族文化,學習尊重異族文化,讓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具有世界公民的概念,提高其社會化的意識。
參考文獻:
[1]伊志.論學前兒童多元文化教育活動的實施[J].阜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93-96.
1.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所涉及到的相關主體對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重視不夠。
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所涉及到的相關主體包括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長等,這些主體在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方面都存在重視不夠的問題。具體闡述如下。
1.1政府部門方面。
政府部門對如何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活動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和有效的舉措。
1.2教育主管部門。
教育主管部門沒能認真落實國家及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有關感恩教育的各項政策。同時,教育主管部門對轄區內各個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所進行的指導及監管不足,這導致了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效果不理想。
1.3學校方面。
學校是農村留守兒童接受感恩教育的主要場所,是決定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成敗的關鍵因素。然而,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學校在感恩教育方面沒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校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重“教書”輕“育人”;二是學校對感恩教育的意義和重要性認識不足,對學校的感恩教育工作缺乏合理的長期規劃,導致學校的感恩教育變成了“一陣風”工程,最終導致學校的感恩教育流于形式。以上原因導致了學校感恩教育的效果不明顯。
1.4家長方面。
家長作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教師,對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然而,調查結果表明,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嚴重不足是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意識淡薄的重要原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長期外出務工,留在家里的時間往往非常有限,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也比較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時往往也只是關注孩子學習成績,與孩子的情感溝通少,對孩子進行道德教育的力度也不夠;二是家長本身感恩意識淡薄,沒能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三是家長無原則的寵愛孩子,對孩子有求必應,忽視對孩子的感恩意識進行培養。以上這幾個方面原因導致了孩子的感恩意識淡薄。
2.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具體措施存在不足。
研究表明,目前,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具體措施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感恩活動的形式單一。
根據調查,筆者發現,不少學校開展感恩教育的形式大多為文藝表演及演講比賽,單一的形式導致學生對活動的興趣不高,參與度低,效果不明顯。
2.2活動參與者單一。
調查發現,學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時,活動的主體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和學生本人。2.3感恩對象單一。就農村留守學生而言,感恩活動的感恩對象應該包括黨和國家、社會、父母及其他家人、老師、朋友、同學、鄰居等。但調查發現,學校在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時,感恩活動的感恩對象基本上只涉及老師和父母。
二、加強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的對策
1.構建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庭四位一體的感恩教育模式。
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學校、家庭對感恩教育的成功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只有這四個主體都參與到感恩教育中,各司其職,互相配合,感恩教育才能取得成功。具體做法如下:
1.1政府方面。
政府要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在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時要把有關農村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方面的內容納入其中;二是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來對感恩教育進行引導和監管;三是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政府要加強監管力度,以確保政策得到有效執行。
1.2教育主管部門方面。
教育主管部門要認真落實國家及各級人民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同時,教育主管部門要對轄區內各個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進行指導及監管,以確保活動取得良好的成效。
1.3學校方面。
學校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把感恩教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重點,注重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和行為;二是把感恩教育納入教育教學體系之中;三是豐富感恩教育的形式及內容,擴大感恩教育的感恩對象;四是積極創設校園感恩環境和感恩文化。
1.4家庭方面。
家庭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以身作則,對孩子的感恩行為進行肯定和鼓勵,主動配合學校開展感恩教育活動。
2.實現感恩教育活動常態化。
在婦女節、母親節、父親節、感恩節等節日組織留守兒童開展感恩活動,這是目前許多學校開展感恩教育的慣常做法。這種做法有利也有弊。這種做法的有利之處可以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這種做法的弊端在于會導致兒童對感恩教育的理解表面化,更嚴重的,會導致感恩教育流于形式。學校應引導兒童把感恩寓于日常生活中,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受恩與報恩的意義和重要性,并化為感恩的行動,最終使感恩變成一種習慣。
3.創新感恩教育的形式和內容。
(一)家庭結構的事實殘缺,使農村留守兒童出現了諸多的心理問題與教育問題
按家庭的完整程度可以把家庭結構分為“完全型家庭”和“殘破型家庭”。而留守兒童的家庭看似是完整的家庭,卻沒有發揮完整家庭的教育功能。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使他們的家庭結構處于一種事實殘缺的狀態,雖然父母雙全,但卻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子女與父母長期分離,使很多的農村留守兒童出現了心理失衡、學業失教、行為失范等問題。
1.親情缺失。一個人的心理發展不是在真空中進行的,而是在自己生活的現實環境中逐漸發展的。兒童心理發展是在家庭環境的熏陶下潛移默化的一個過程。農村留守兒童長期遠離父母,得不到父母的關愛與呵護,使他們常處于缺乏安全感的生活狀態之中。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強調:“人格形成與兒童早期經驗有關,與父母對兒童的教養態度有關。”安全感的缺失,使部分留守兒童出現了自卑、自閉、膽小、個性敏感、性格孤僻壓抑等問題;內心的失落以至產生對人冷漠、不敢與人交往等心理問題。
2.教育監管缺位。兒童是發展中的人,是處于不斷變化學習過程中的人,他們年齡小,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需要家長的監管。然而,本來應該承擔起教育監管責任的父母卻成了農村留守兒童成長與發展的“旁觀者”。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處于隔代養護的狀態,農村的老人大多數文化水平較低,在輔導孩子功課方面顯得無能為力,教育方法更是簡單粗暴,他們僅僅限定自己為監護人,對兒童的教育基本停滯。由于缺少教育上的幫助與監管,許多農村留守兒童在學校自由散漫,學習成績相對較差。同時,由于他們年齡尚小,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擾與影響,在無人監管的狀態下,逐漸染上了不良的行為習慣。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農村留守兒童占了很大的比例。
(二)家庭教育時空片段化,難以保證留守兒童教育持續、穩定的發展
相對于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具有連續性的特點,家庭成員之間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教育,使家庭教育處于一種連續的狀態。家庭教育的連續性有利于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然而,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卻因為父母外出,拆分了家庭教育的空間。父母與子女空間上的分離,使得以父母和家庭為核心和主導的農村家庭教育體系趨于崩潰。兒童發展心理學告訴我們,“父母本身不僅是兒童的社會刺激來源,也是物理環境的中介物,是兒童物理環境的提供者和組織者,父母對兒童的影響有極大部分是通過物理環境作用于兒童的間接影響”。由于子女和父母沒有生活在一起,父母難以通過家庭環境來影響教育孩子。同時,監護時間的動蕩,拆分了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時間。家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由于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聚少離多,使得本來就不多的家庭教育時間被拆分得支離破碎而片段化。兒童時期是人身體發育、性格養成、知識積累的關鍵時期,但是,父母外出打工卻使得眾多留守兒童錯失了父母幫助其成長發展的良好時機。
(三)年輕父母缺乏責任感,導致親子關系疏離,家庭教育功能退化
進城務工的農民大多是青壯年,他們大部分已經為人父母。由于文化層次不高,許多年輕父母意識不到自己對孩子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對孩子只生不養不教育。甚至有些年輕父母把孩子當作累贅和負擔,直接把育兒壓力轉嫁給老人,自己則采取外出打工的方式逃避為人父母的責任。在父母轉嫁育兒壓力的同時,也造成了親子關系的疏離,削弱了父母教育的權威。筆者在調查中還發現,一些年輕父母由于長期在城市打工,已經習慣了城市生活,他們不愿回農村,尤其是女性,更向往城市生活。他們為了追求物質生活,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認為教育子女是最大負擔,甚至對留守在家的子女表現出不耐心、不關心的態度。但大部分家長還是愛孩子的,他們以“愛”的名義外出打工,的確提高了家庭的經濟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物質生活狀況,但這卻是以犧牲孩子的未來發展為代價的。親子溝通的缺乏與親子教育的缺失,導致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產生感情隔閡,在累積效應的作用下,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教育產生了逆反心理,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農村家長教育觀念存在偏差,阻滯留守兒童更好地發展
1.家庭教育意識淡薄。受小農意識的影響,很多農村家長教育意識淡薄,在增加經濟收入與教育子女方面他們更傾向于前者。他們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也不需要什么教育,只要孩子有吃有喝,不得病,身體健康就行。他們認為出去打工掙些錢,就能為孩子打下好的物質基礎,給孩子將來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同時,由于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獲得長輩的指導較少,他們把自己獲得的教育經驗復制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很少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美國教育家伯頓•L.懷特在對幼兒早年教育和追蹤研究中指出:“家庭給予兒童的非正規教育,比之后正規教育制度對兒童總的發展所產生的影響還要大。如果一個家庭在孩子生活的早年向他提供基礎穩固的啟蒙教育,那么他將可能從以后的正規學校教育中得到最大的收益。”家庭教育意識的淡薄,使很多留守兒童失去了發展的最佳時機。
2.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期望存在偏差。由于大部分農村家長受教育的程度相對較低,他們對教育的理解比較狹隘和片面,認為教育就是學校的事情。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期望一般會出現兩種偏差:期望過高或者過低。家長如果是因為自己學歷太低而失去了在城市發展的機會,就會對子女的學習期望要求高,希望他們能通過學習改變現狀,獲得更好的未來。另一種情況則是自己學歷雖然很低,但由于自己吃苦耐勞,再加上有好的機遇,經濟收入相對較高,這類家長對子女的學習期望不高,甚至會錯誤地認為讀書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不如讓孩子早一點去打工,認為孩子讀到初中或技校畢業就可以了。家長的低期望導致部分孩子表現出一種“反學校文化”的傾向,他們反對學校權威,蔑視班級的規章制度和教師的教育,崇尚享樂主義和體力勞動,自動放棄自我發展的資格與權利。在農村,新的“讀書無用論”在悄悄蔓延。
3.物質溺愛,缺乏精神關懷。許多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只關注孩子的物質需求,而忽視其他方面的需求。很多農村留守兒童的家長之所以陷入物質溺愛的怪圈,一方面是因為內心愧疚,希望通過物質補償來彌補自己對孩子日常教育與關愛的缺失,以求得自己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是農村家長的虛榮心,自己外出打工,一定要衣錦還鄉,以為給孩子買禮物的多少、昂貴與否體現了自己的能力與價值。其實,物質補償的形式并不能滿足留守兒童的精神需求,對孩子的發展也不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有時還甚至是有害的。過度的物質滿足和經濟供給,會讓孩子花錢大手大腳,養成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同時,一些留守兒童把握了家長的這種心理,常常以“愛”的名義對父母施以道德綁架,向父母索要金錢。另外,家長的物質補償,讓孩子從小得到的教育就是情感不足可以拿物質來填補,這就讓孩子把物質和愛聯系在了一起,逐漸滋生物欲化的價值傾向。
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的策略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問題已經超出了家庭范疇,這是由社會發展、經濟轉型等引發的社會公共問題。要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需要政府、學校、家庭、社會等多方面的力量集聚起來,形成合力,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體系。
(一)以政府為主導,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創造條件和提供保障
“在人類的教育體系中,家庭教育是一個基礎性系統,它直接影響到學校教育的起點和水平,也決定著社會教育的整體面貌,家庭教育與國家、民族、社會利益緊密相連。家庭教育已經從私有空間走向公共空間。”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問題已不再單純是家長的問題、家庭的問題。如果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處理不好,他們對社會的報復將會在未來的10—20年間顯現出來。政府要采取措施,為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創造良好條件和提供保障。
1.建立和完善相關法規政策,實現家庭教育的法律授權介入。首先,國家要制定政策,保障外出務工的家長有一定的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和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的時間。時間保證是加強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進行家庭教育的基礎。國家要制定相應的法規或條例,規定使用外來務工人員的單位,必須保證有子女的外來務工人員有一定的時間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并將此作為對用工單位的考核內容。其次,建議出臺《家庭教育法》,強制父母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職責。
2.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為農民工就近就業創造條件。農民為了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在沒有更多經濟來源的情況下,只好選擇外出打工。因此,要變留守兒童為非留守兒童的有效辦法就是大力發展農村地方經濟,提高農民本地就業率,讓農村富余勞動力就近就業,讓他們白天可以打工掙錢,晚上又能回家照顧孩子,保障兒童家庭教育的完整性。
3.重視家長教育,強化農村留守兒童父母的家庭教育觀念。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認識到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還是他們成長的終身導師,強化農村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責任和家庭教育觀念。同時,政府可以通過相關組織機構為務工的家長定期舉辦家庭教育講座,改善父母的教育行為與教育方式,讓他們能更好地承擔起對留守子女的撫養和教育責任。
(二)以學校為基礎,搭建家庭教育平臺
在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況下,學校教育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學校要承擔起責任,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
1.學校要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家校合作。學校要利用自己的特點與優勢,采取系列措施,搭建家庭教育的平臺以幫助家長。如可以舉辦家長學校,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時間,以提升家長的家庭教育能力;可以規定家校聯系日,要求家長必須給孩子打電話;可以利用家長返鄉時間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并為家長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建議;可以舉行親子互動活動,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讓家長真心體會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需要;可以要求班主任老師為每一位留守兒童建立成長記錄袋,讓家長隨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狀況。同時,學校還要對留守兒童進行親情教育,讓他們體會到父母外出打工的艱辛,學會感恩父母,避免孩子把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歸罪于父母,造成親子關系疏離。
2.學校教師對留守兒童多一些關愛。在以考試成績為評價標準的壓力下,學校教育難以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教師難以有更多的精力給予留守兒童特殊的關愛,甚至有時還會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放棄了對他們的教育。因此,學校要重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整體素養,讓教師認識到留守兒童問題是在二元經濟體制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正視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不要對留守兒童存在偏見,更不要對他們貼標簽,要意識到他們是處境不利的弱勢群體,對他們多一份關心與關愛,以彌補家庭教育的缺位。
3.教師教育中增加家庭教育內容,提升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水平。農村留守兒童家長總習慣于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學校身上,甚至把更多的家庭教育責任推給了教師。當他們遇到教育孩子的困惑時,他們希望能從教師那兒獲得更多幫助。但是,許多年輕的教師還未成家,自己根本就不懂得家庭教育,更難以給家長有效的指導。建議高等師范院校在教師教育課程中增加家庭教育的內容,并把家庭教育課程列為師范生的必修課程,讓師范生在職前教育中對家庭教育知識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指導方法,以便在入職時能夠很好地應對兒童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同時,對教師的職后培訓也要增加家庭教育的培訓內容,讓教師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識,不僅可以提升教師自身的家庭教育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促使教師對家長教育孩子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
(三)以家長為主體,切實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
1.家長要敢于作為,履行教育子女之職責。農村留守兒童家長要樹立“子女不教,父母之過”的責任意識。不要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為借口,推卸對子女教育的義務和責任。因為,家長文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影響對子女的教育,無論是法律上還是道義上,父母都有教育子女的義務和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等對父母對孩子的監護責任和教育義務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既然讓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要負責任地讓孩子健康地成長與發展。
2.家長要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整體教育素養。要對孩子實施教育,家長首先要完善自己。因此,外出務工的農村留守兒童家長要有學習意識,主動參加打工地所舉辦的家庭教育講座,利用閑暇時間與其他家長多交流,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教育素養。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逐漸改變“重養輕教”的教育觀念,學習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教育子女的正確方法,對子女進行合理有效的家庭教育。
3.家長盡量改變外出時間與外出方式。農村年輕父母要盡量改變外出的時間,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父母最好不要外出。因為“孩子在幼年時期如果沒有得到父母的教育、撫養和親情,他的性格、個性會受到影響,除了遺傳因素外,情感的缺失可能會使他們的人格發展出現很大的扭曲和變形,對兒童的社會化過程產生不良影響,因為這些影響是潛在的,人們一般不易察覺,從而造成很多無形的損失”。另一方面,在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系統研究中發現,“不同的支持源對不同的留守兒童群體的支持方式和支持功能存在差異。有研究表明,青少年主要從母親那里獲得肯定支持,從朋友那里獲得陪伴支持與親密支持。在各主要支持源中,母親對留守兒童的支持作用更為重要。”
4.加強親子溝通,全面關心孩子的發展。家庭對兒童的社會化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感受親情是留守兒童社會化的必備條件之一,留守兒童只有感受到父母的關懷,接受父母的愛,才懂得關懷他人和付出愛。因此,家長要全面關心孩子的發展,在給予物質關懷的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感受、情感發展。外出務工父母要加強與留守兒童的親子溝通與交流,要多給孩子打電話,打電話的內容不能只局限于噓寒問暖和學習,要鼓勵孩子堅強面對現實生活。家長最好是多抽空回家或利用寒暑假時間讓留守兒童到城市與父母團聚,感受到父母的愛,避免兒童因“親情饑渴”出現心理危機。
(四)以社會為載體,形成關愛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合力
1.從生活中發現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的第一課就是《生活中的信息技術》,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信息技術”,為建構兒童的技術生活做鋪墊。從了解信息的概念開始,認識信息技術的重要性。教師了解到語文課程中學到了《北大荒的秋天》,要想了解“北大荒”的風土人情,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有的同學說到圖書室查閱資料,有的同學說聽爺爺奶奶講,當然也有的同學知道可以上網搜索,到圖書室查閱和向前輩咨詢所得到的信息是有局限性的,信息量小,而且要浪費大量的時間。教師演示上網搜索的效果,只要把課題《北大荒的秋天》輸入百度,立馬出現上百條與“北大荒”有關的信息,而且圖文并茂,全面有趣,從而讓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巨大作用。
2.借助生活學習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教學中有很多不容易被理解的地方,尤其是在信息學習中遇到的一些抽象名詞,小學生用自己的感性認識很難理解到位。這就需要教師從生活經驗中引導學生,把抽象的概念用生動的比喻來闡述,以便學生容易理解。比如在三年級下冊學習“建立文件夾”時,學生不理解為什么要建立文件夾,而且一個個黃色的小圖標都很相似,學生感到無所適從。電腦的硬盤容量特別大,就像我們的校園,功能不一的文件夾就像各個“年級”一樣,而零零碎碎的文件就像校園里年齡不一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相應的年級和班級。文件夾就類。如果你要在找文件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找到,你就要給每個文件夾起相應的名字,這個名字可以由你來起,根據文件夾內的文件類別可以隨便命名,然后點擊,所要的文件就找到了。經過這一番比喻,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有了清晰的了解。所以,教師要隨時收集信息,只要生活中與信息技術類似的事例就可以拿來類比,便于小學生的理解。
3.在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教師要教給學生簡單基本的應用技術。像上文提到的百度搜索,可以幫助我們查找資料,積累知識,還可以編輯文檔、繪制圖畫、播放視頻音樂等。教師要給學生設置帶有驅動性的任務,促使學生運用教師所教的信息技術,讓學生體會到信息技術應用于生活的強大功能。
二、發展兒童的思維能力
信息技術的學習和運用改變了學生認識世界的方法,也拓展了學生了解世界的途徑,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1.培養探索能力,訓練思維靈活性。學習信息技術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包括信息的攝取、分析、整合、處理、應用等綜合能力。學生不僅要學習運用基本的信息技能進行讀、寫、算、制作,還應該保持對信息技術博大精深的好奇與探索,主動思考質疑,并可以運用已學的信息技能去解決新的問題。學生的探索欲望要與其已經具備的知識相匹配,不能好高騖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發問,教師要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這有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如在學習三年級下冊第七課“復制、剪切、粘貼”的時候,按照步驟教給學生,先選定文字,然后到“編輯”里去找相應的選項,在粘貼的位置上點左鍵即可;或者是在選定的文字上右鍵單擊一次即可出現帶有相應功能的對話框,左鍵單擊即可。學生進行實踐操作練習,一會有同學舉手發言:我發現復制、剪切、粘貼的時候,可以不用鼠標操作,直接用鍵盤上的兩個鍵就可以完成,復制用Ctrl+C、剪切用Ctrl+X、粘貼用Ctrl+V。我對他的這一發現給予高度贊揚,表揚他善于探索的精神,激發其他學生的探索興趣。學生很快發現Ctrl+F是“查找”,Ctrl+H是“替換”,思維的靈活性可見一斑。
2.綜合技能運用,訓練思維敏捷性。思維的敏捷性體現的是思維過程中的速度表現。信息技術教學中訓練學生思維敏捷性的主要途徑是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中要不斷加大問題的難度,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去解決新問題,實現自我突破。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是比較高的,尤其是現在網絡技術的滲透,更讓學生感覺到信息技術的有趣。像四年級上冊的“畫規則圖形”“畫不規則圖形”“圖形的復制、旋轉”,對于喜歡用繪畫來表達自己內心意思的小學生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學習完這幾課以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做一個“規則圖形”和“不規則圖形”相結合的圖片,訓練對畫圖軟件的應用。通過學生圖畫的創作,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思維的敏捷程度。
3.先學后教模式,訓練思維創新性。信息技術的學習和應用帶有觸類旁通的特點,有利于訓練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創新性提供了機會。學生在“先學”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已經學過的知識,根據教材講解,自己動手操作,如果能夠成功完成任務,就算是達到思維創新的第一步。學生在“先學”的時候,會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然后有目的地質疑,這樣便可以在學習的時候印象更加深刻,學生“先學”的過程正是思維創新的過程。如四年級上冊學習了“海龜作圖”以后,下面的幾課都是用“海龜作圖”工具進行畫圖。像“海龜畫旗幟”“海龜畫糧倉”“海龜畫多邊形”“海龜畫‘田’字圖”“海龜畫車輪”“海龜畫彩色圖形”等,學生都可以根據前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下一課的“先學”,很多同學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進行學習和創新。
三、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
1.體驗成功喜悅。信息技術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因素,這是信息技術的“人文性”特點。小學生在學習信息技術時要有相應的載體承載。四年級下冊開始認識“Word”的軟件,并且會用Word功能對文字進行處理。如“用Word記日記“”制作學習摘錄卡“”用Word排詩集“”給詩集配圖”等。學生在學習運用信息技術的同時,不斷豐富著自己的精神世界。到五年級時,學生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表格、修剪圖片;學完“補修照片”和“制作特效照片”后,對自己的照片進行模糊和高斯模糊處理,得出美化效果,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一些兒童在學習中出現了抵觸心理,覺得美術學習枯燥無味,主要原因是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強調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技法的訓練。一些教師總想著向兒童傳授專業技巧,提高其美術功底,因此在教學中多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式教育方法,兒童多處于被動接受、模仿的狀態。如果兒童長久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其想象力、靈感、天賦將被壓抑,對藝術的直覺也將受到制約。很多學者的實驗發現,兒童在不同的狀態下,對同樣事物所畫出來的圖畫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對兒童的心理影響較大,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兒童健康成長,因此改革兒童美術教育勢在必行。還兒童一個多姿多彩的童年,摒棄灌輸教育勢在必行。
二、依靠直覺進行造型訓練的原則與方法
1.依靠直覺進行造型訓練應遵循如下教學原則
直覺是人類思維的本能,是人類思考的結果,是人最真實的思維,更是人類靈感的源泉,依靠直覺對兒童進行造型訓練,能夠有效提高兒童美術教育的有效性,鍛煉兒童思維,開發兒童智力。美術教學應形成以兒童為主體的教育模式,教師僅進行適當的引導,而不是成為課堂的中心,應為兒童創造自由表達、自由探索、自由創作的空間和條件。另外,在教學內容選擇上,教師應根據兒童的心理特征及認知特點進行選擇,避免將知識理論強加給兒童,讓兒童依靠直覺進行發揮,進而培養兒童的美學意識,激發其創作興趣和創造力。
2.依靠直覺進行造型訓練的教學方法
(1)以視覺訓練為中心,培養兒童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兒童對事物的描繪規律為由簡單到復雜、由意象到再現。兒童對事物的寫實能力會隨著他們對事物認知的提升而慢慢提高。他們對物象的自然屬性、比例、結構、體積和色彩的認識與表現,隨著感知的變化不斷發生變化。實踐證明,兒童美術教學中,兒童造型能力的形成不是靠傳授技法,而是靠直覺的發揮。因此,教師應形成以視覺訓練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強化兒童對事物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強化兒童的直覺,從而刺激兒童的靈感。
智障兒童養成行為的進行是離不開語言相伴的,因此對行為和語言全時段觀察記錄很重要。通常觀察時段被平分為短小的時段,然后觀察在每個短小的時段內行為是否發生。智障兒童一般言語表達能力很差,父母對其訓練要從細微人手,首先通過面部表情,讓他們模仿嘴的形狀,逐步教他們發聲、吐字、稱呼、說句子、與人對話、唱兒歌、講故事等,每一步驟都要反復講解,重復動作,通過多于常態兒童上百遍的訓練,使他們能夠基本正確地通過語言表達思想。針對弱智兒童的身心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或能力系統等,智力障礙兒童思維大多停留在具體的形象思維階段,對事物的認識不能縱深,理解出現斷層。所以在對智障兒童養成行為的教育中要對其應用行為進行分析,即將問題行為的發生看成行為的前因、行為的后果以及相關的個人特征等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對智障兒童行為的干預和改變也是重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智障兒童對所要完成行為的興趣。對智障兒童的主要興趣傾向要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要找準切入點。
(二)智障兒童對行為的語言表達能力。智障兒童往往語言模糊,表達不清。家長應該要求智障兒童完成行為前和行為后都要用語言進行表達,明確問題指向。
(三)智障兒童對家庭語言的理解。家長在訓練學生參與行為的時候,一定要用完整的語言,前后連貫性要強,否則智障兒童很難理解,難于進行動作行為的嘗試。
二、在對智障兒童的養成教育中家長要走出誤區
圍繞文明月這個主題,在鞠老師和潘老師的幫助下,在本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團結協作下,我們設計了一堂非常精彩的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我會過馬路》。設計這個活動時,我們首先根據中班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與認知水平,將目標定位為:增強安全意識,懂得識別過馬路的標志,安全地過馬路。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游戲的快樂,并通過操作活動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聽從紅綠燈的指揮,形成初步的交通安全知識。教案幾經修改和試教后,上周四由我執教正是應用付諸施教,教案展示了我們組的教研成果,整體看來效果還不錯,下面我就來說說我的一點反思:
二、活動導入要恰當
一開始我們在設計的時候,本來是通過兩段聲音“唔唔…..嘀嘀嘀…..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聲”“吱兒….緊急的剎車聲”來讓幼兒猜猜發生了什么事,再通過動畫“皮皮過馬路”了解事件發生的經過,試教后發現設計的并不是很合理,這個環節花費的時間太長,于是大家討論決定:以談話的形式直接導入,再播放動畫“皮皮過馬路”,讓幼兒來發現皮皮的錯誤,并設計有效地提問:“應該怎樣安全過馬路”調動了幼兒對已有經驗的回憶,激發了幼兒幫助皮皮改正錯誤的愿望。根據幼兒的回答我又將一些交通規則的圖片呈現出來,并用兒歌的形式來總結,讓幼兒對安全過馬路的方法有了更直觀地了解。通過第二個動畫教育幼兒把安全過馬路的方法內化到自己的行動中,真正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人。
三、活動內容要豐富
在幼兒掌握了過馬路的方法后,須運用幻燈片呈現沒有斑馬線和紅路燈時馬路上擁擠的場面,組織討論:假設在這種情況下行人應怎樣安全的過馬路,引導幼兒說出要看懂警察叔叔的指揮,并讓每一位幼兒都來做一名小小警察,學習指揮交通,孩子們表現出了極大地熱情。同時利用幻燈片告訴幼兒大城市里的人是還可以從天橋、地道來過馬路,使幼兒的知識面得到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