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納稅籌劃的辦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有效納稅籌劃是一種科學全面的籌劃方法,必須兼顧因納稅籌劃而引起的所有成本,既包括納稅籌劃稅收成本,也包括納稅籌劃的非稅成本。納稅籌劃的稅收成本是指由于采用籌劃方案而增加的成本,按其表現形式可以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顯性成本是指納稅人產生、選擇、實施籌劃方案所發生的直接或間接費用,包括時間成本、貨幣成本、心理成本和風險成本。一般情況下,因顯性成本較為直觀,籌劃者在納稅籌劃的成本效益分析中都會給予充分考慮。而隱性成本,尤其是非稅成本在納稅籌劃過程中相對而言則比較易被忽略。
一、納稅籌劃的成本分析
1.納稅籌劃的稅收成本。(1)時間成本。時間成本是指納稅籌劃人搜集、保存必要的資料和數據等所花費的時間。納稅籌劃活動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企業為進行納稅籌劃活動必須預先做好資料和數據的搜集和整理工作。這些資料包括:國家有關的稅收政策和法規、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企業一段時期的經營資料以及相關企業的經營資料等。其中,對于稅收法規和政策要連續收集,這樣才有利于把握國家的政策意圖和政策變化方向,使籌劃方案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此,時間成本的大小與籌劃項目的復雜程度、籌劃稅種的多少以及籌劃期的長短有密切的關系。
(2)貨幣成本。貨幣成本指納稅人為進行納稅籌劃而發生的貨幣支出。貨幣成本在納稅籌劃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包括對稅務顧問的報酬支付或約見、拜訪稅務顧問所發生的交通費等。由于受我國企業財務會計人員的水平所限,自己有能力進行納稅籌劃的企業并不多,大多數企業要想進行納稅籌劃,只能求助于如注冊稅務師和注冊會計師等專業機構的專門人員。因此,貨幣成本的大小與納稅籌劃的復雜程度一般成正比,越是復雜的、大的納稅籌劃項目,越需要聘請知名稅務顧問,貨幣成本也隨之增大。
(3)心理成本。心理成本指納稅人因擔心籌劃不成功而產生的焦慮。心理成本很難測量,也很少有人對此進行深入嘗試,但這并不意味著心理成本不重要。許多人在處理納稅籌劃事項時都因擔心籌劃不當而產生焦慮或挫折等心理,這種狀況將會影響他們的工作效率,對于心理承受能力弱的納稅人而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這將使他們付出更大的心理成本作為籌劃的代價。如果他們雇傭人,于是心理成本就轉變為貨幣成本。一般而言,心理成本的高低取決于納稅籌劃的復雜程度、納稅人的心理承受力、政府對納稅違法行為處罰的嚴厲程度等。
(4)風險成本。稅納籌劃風險指納稅人在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由于利率、匯率等原因而預期的籌劃目標不能實現的可能性。主要包括政策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市場風險、債務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風險成本指由于存在籌劃風險而發生的成本。一個合法有效的納稅籌劃得以進行的前提,一是稅收政策對經濟的導向性,二是各類稅收政策設計本身導致的負擔率的不同,三是一些政策的不嚴謹性。每個籌劃方案所依據的前提不同,其承擔的籌劃風險也不同,雖然都沒有違反稅法,但也存在風險,而且依次遞升。一個方案的實施,特別是在企業決策時,一種方案選定后企業整個經營模式就會確定下來,再進行改變不但成本高,有時會傷及企業的筋骨。相對來說,納稅政策的不嚴謹性國家會及時出臺相應的文件加以修補,籌劃方案所依存的前提最容易消失;各類政策設計本身導致的負擔率不同國家會在政策環境成熟時進行稅制改革來減少這類差異,所以第二個前提存在的時間相對較長;納稅政策對經濟的導向是國家實行宏觀經濟調控的一部分,政策往往有延續性,而且一部分政策在出臺時就明確其實施期限,便于在方案設計時進行衡量。利用納稅政策對經濟的導向進行籌劃是納稅籌劃的最優考慮,風險也相對最小。
(5)隱性成本。隱性成本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指納稅人由于采用擬訂的納稅籌劃方案而放棄的潛在利益。即機會成本。二是籌劃方案使一種納稅的稅負減少而使其他稅種的稅負增加而增加的稅負大于減少的稅負,使企業整體稅負成本加大。三是實施籌劃方案失敗給企業造成的損失2.納稅籌劃的非稅成本。納稅籌劃的非稅成本是指企業因實施納稅籌劃所產生的連帶經濟行為的經濟后果。非稅成本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有可以量化的部分也有不能夠量化的內容,具有相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不同的納稅環境下,不同籌劃方案引發的非稅成本的內容也有所不同。在一般情況下,納稅籌劃的非稅成本有成本、交易成本、機會成本、組織協調成本、隱性稅收、財務報告成本、沉沒成本和違規成本等。納稅籌劃的非稅成本主要是由于對稱不確定性、隱藏行為和隱藏信息這三種形式的不確定性對納稅籌劃的影響。非稅成本是進行納稅籌劃所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非稅成本一般難以量化,但如果納稅籌劃者未充分認識到非稅成本的存在,則納稅籌劃策略的有效性將大大降低。
二、納稅籌劃的收益分析
1.節稅金額。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的目的是增加整體稅后利潤最大化,而納稅是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通過納稅籌劃產生的節稅金額實質上就是增加了企業收益。
2.避免行政處罰。納稅籌劃行為不僅要合法,而且要合理。合法合理的納稅籌劃不僅有助于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發展,也可以避免企業采用偷稅、避稅等手段而遭受稅務機關的行政處罰,或構成犯罪而受到刑事處罰,從而為企業減少這方面的支出,相應的增加企業的收益總額。
3.建立企業的良好信譽。企業依法納稅不僅可以減少各種罰沒支出。而且可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給企業帶來其他收益。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的品牌意識越來越強,好的品牌便意味著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地位。因此,每個企業都不放過任何一個樹立企業形象的機會。如,我國每年4月份的納稅宣傳月,稅務機關都選擇部分模范納稅戶進行宣傳,如果企業能夠依法納稅。就會在納稅宣傳月被稅務機關當作先進典型予以宣傳,既節省了企業的廣告支出,又為企業創立了品牌,形成了無形資產,使企業長期受益。
4.現金流量收益。企業在稅法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對會計核算方法做適當的選擇,可以把本期應納稅款遞延到以后繳納。這種收益可使企業減少借款或者將企業剩余資金用于短期放貨,實質上是企業取得的一種無息貸款。
5.企業整體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的提高而使企業增加的收益。納稅籌劃是一種高水平的策劃活動企業為進行納稅籌劃必須聘用高素質的人才,規范自己的財務會計處理,這在客觀上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為企業帶來收益。
三、納稅籌劃的成本效益分析
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會使股東財富實現最大化。但實際操作中,納稅籌劃方案理論上雖然可以降低部分稅負,但實際運作中卻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其中很多籌劃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是造成納稅籌劃失敗的重要原因。所以,在籌劃納稅方案時不能一味考慮納稅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該籌劃方案的實施引發的其他費用的增加和收入的減少,必須綜合考慮該籌劃方案是否能給企業帶來絕對的收益。納稅籌劃方案的選擇實際上是一種財務決策,該財務決策的核心是比較收益、成本和風險,風險實際上也是一種成本。因此,決策者在選擇籌劃方案時,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才能保證納稅籌劃目標的實現。
可以說,任何一項籌劃方案都有兩面性。隨著某一籌劃方案的實施,納稅人在取得部分納稅利益的同時,必然會為該籌劃方案付出額外費用,以及因選擇該籌劃方案而放棄其他方案所損失的相應的機會收益。當新發生的費用或損失小于取得的利益時,該方案就合理;反之,該方案就是失敗的。一項成功的納稅籌劃必然是多種納稅方案的優化選擇,我們不能認為稅負最輕的方案就是最優的,一味追求稅負降低往往會導致企業總體利益下降。盡管企業后期的外購貨物會減少,進項稅額下降,從而企業要多納一些稅,但企業仍可以從上述推遲納稅中得到益處。無可置疑,這種籌劃辦法確實可以給企業帶來稅收上的好處,但是稅法規定:工業企業未入庫、商業企業未付款,購進貨物進項稅額不得抵扣。如此一來,企業如果想用盡早購貨的辦法推遲增值稅納稅義務,就可能面臨庫房緊缺、存貨占壓大量資金、管理費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從而使這種稅務籌劃辦法的可操作性大打折扣。
可見,稅納籌劃和其他財務管理決策一樣,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只有當籌劃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時,該項納稅籌劃才是成功的籌劃。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了規避或減輕自身稅收負擔而利用稅法漏洞或缺陷進行的非違法的避稅法律行為,利用稅法的優惠政策進行節稅的法律行為,以及為轉嫁稅收負擔所進行的轉稅純經濟行為。納稅籌劃隨著市場經濟運行的規范化、法治化以及公民依法納稅意識的提高而出現的,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納稅籌劃將具有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一、企業納稅籌劃的動因
納稅籌劃,作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經濟現象,在市場經濟國家中,存在了有近百年的歷史,這充分說明這種經濟活動具備它產生的條件與存在的必要性。
(一)主觀動因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對社會產品進行的強制、無償與相對固定的分配。對納稅人來說,既不直接償還,也不付任何代價,這就促使納稅人產生了減輕自己稅負的強烈愿望。為了使這一欲望得以實現,納稅人表現出各種不同的選擇:偷稅、漏稅、逃稅、欠稅、抗稅、避稅和節稅。在眾多的選擇中,避稅與節稅是一種最為“安全”或“保險”的辦法;偷稅、逃稅都是違法的,要受到稅法的制裁;漏稅必須補交。法制較為健全和征管較為嚴格的國家,偷、漏稅和逃稅、抗稅往往是十分艱難的。因此,納稅人自然會力圖尋找一種不受法律制裁的辦法來減輕或免除其稅負,這就是納稅籌劃。
關鍵詞:企業 財務管理 納稅 籌劃
納稅籌劃活動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是一種非常普遍的行為,通過幾十年的發展,早已成為一個成熟、穩定的行業,并且有相當規模的專業人員。外國企業在這方面幾乎都會聘用專業的稅務顧問,并結合審計師、會計師和國際金融顧問等專業人員專門進行納稅籌劃工作,通過合法的經濟手段來減輕企業的稅務支出。但是,在我國目前的稅務體制來看,還沒有將各稅種完全清晰的細分,企業財務管理部門也沒有將納稅籌劃工作重視起來,使得納稅籌劃活動在我國企業中并沒有明顯的體現出來。
一、納稅籌劃的定義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企業)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或者在更為寬松的條件下,通過對涉稅事項進行事先精心的規劃和安排,在最大程度上減輕企業的納稅負擔的一種合法的涉稅財產管理活動。
二、加強納稅籌劃的主要方法
1、借鑒國外企業在納稅籌劃方面成熟的理論和實踐經驗,提高我國企業對納稅籌劃工作的重視程度,促進企業完全理解我國相關稅法的具體條例內容,使每一條規定都充分發揮制約能力,從而使企業在合法前提下,合理規劃和安排納稅項目,從而減輕企業的稅負。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不斷與國際化接軌,我國的稅收體制也會更加健全和完善,會給我國企業的納稅工作提供更加可以利用的空間。
2、企業應該改變納稅觀念,積極樹立企業誠信納稅的典范形象。隨著我國社會的法制程度不斷加強,企業納稅已經是企業財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加大力度加強自身的品牌建設。對此,企業應該徹底改變以往比較被動的納稅態度,通過重新審視企業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及早革新納稅觀念,以及采取合法途徑主動尋求減免稅負的策略,來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同時,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財政負擔。
三、納稅籌劃工作的意義
1、提高人們對這一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加大納稅籌劃的工作力度,可以使人們更加明確這項工作的主要內容,并且改變人們對這一工作所產生的誤解。許多人都錯誤的認為納稅籌劃就是想盡各種辦法幫助企業逃避納稅,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納稅籌劃是以守法為前提來維護企業利益的一項工作,科學有效的規劃納稅方案是一種有效促進企業積極納稅的管理機制。
2、提高納稅人維護合法權益的意識。由于企業作為納稅義務的承擔者,又是以獲得最大利益為目的的經濟活動主體,所以企業有權利在納稅義務中合理維護自身經濟利益。通過有效減輕自身稅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能夠更加高效的運轉,在節約各種成本的基礎上,使企業收益最大,企業作為納稅人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3、企業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企業通過聘請專業的金融管理人才,可以幫助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更具有專業水準并滿足國際市場競爭的需求,從而使企業能夠在更加廣闊的平臺上參與國際間的競爭。
4、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我國稅收制度不斷完善。面對企業納稅籌劃水平的不斷提高,無形中對我國稅收制度的不完整性提出了很大挑戰,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的稅收制度一定會更加完善,從而實現稅收體制與企業發展相互促進的局面。
四、納稅籌劃在我國企業的發展前景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步伐的不斷加快,納稅籌劃工作也逐漸被眾多企業的財務管理部門重視起來。對于法制社會下生存的企業來說,納稅籌劃工作的大力實施是企業加快發展的必然。企業納稅籌劃工作要想順利展開,還需要獲得政府部門、立法部門的大力支持,通過不斷的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企業提高納稅籌劃工作的意識,從而促進我國企業積極展開納稅籌劃工作。在進行納稅籌劃工作時,企業應該注意幾個方面:
1、合法納稅籌劃。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遵守相關稅收法規,才能保證所設計的納稅方案獲得稅收部門的支持,否則,非但不會為企業減輕稅負,還會使企業面臨相關懲罰,情節嚴重的,還會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所以,負責納稅籌劃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將每一項內容清晰明確的表達出來,盡量減少會引發誤解的經濟活動,只有將納稅籌劃工作透明化、合理化,才能夠順利展開。
2、納稅籌劃應該提前開展。企業應該提前進行企業經濟活動所產生的納稅籌劃。如果已經是既成事實,則沒有納稅籌劃的價值。因為在納稅任務已經無法改變的前提下,再進行納稅籌劃,就會有逃避納稅的嫌疑。同時,工作人員應該與稅務部門保持密切的聯系,以便及時獲知某些更改條例的信息,為納稅籌劃做好準備工作。
五、結論
納稅籌劃在將來將會成為企業財務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而且會對企業資金流動產生不可忽略的影響。合理的展開納稅籌劃工作,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隨著我國稅收條文的不斷完善和企業對納稅籌劃認識程度不斷提高,這項經濟活動將會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納稅籌劃也具有一定的風險,相關工作人員在具體的操作中,應該仔細認真的進行方案設計,以便將所有風險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楊智敏.走出納稅籌劃誤區[J].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15—42
[2]張中秀.納稅籌劃寶典[J].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牡,2002:181—196
[3]張冬梅.淺談企業稅收籌劃[J].財政與稅務,2002,(3):76—78
[4]沈肇張.淺論稅收籌劃的原則[J].上海會計:2002,(4)t 36—38
[5]俞勇華,昊榮寶.淺談企業稅收籌劃問題[J].云南財政與會計,2003,10,22
關鍵詞: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現存問題;解決策略
一、引言
納稅籌劃管理體系最初出現于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歐美等發達國家,隨著研究的進展和實踐經驗的豐富,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納稅籌劃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專業化和實踐性極強的管理體系。近年來,我國的市場經濟進程已經逐步深入,市場條件日趨完善,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日益增強,我國的相關領域開始關注納稅籌劃問題,并取得了一些不錯的研究成果與實踐經驗。但是值得指出的是,雖然我國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相關的研究,但是有關納稅籌劃怎樣進行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規避這方面的研究尚顯不足。所以,怎樣實現對納稅籌劃進行風險的評價和應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現狀分析
1.未能形成足夠的納稅籌劃風險體系,也未能充分意識到納稅籌劃管理的重要性。在現實中,有不少公司在涉及到納稅籌劃的時候,常常過于注重納稅籌劃所帶來的直接經濟利益,有些公司還將納稅籌劃理解為能為公司節約稅收的具體額度值,并以資金節約的比率來評價納稅籌劃方案的可行性。這些公司往往沒有意識到納稅籌劃的另一面――風險因素,因此也就沒能配置專門的風險管理部門或者負責人來實施納稅籌劃的風險評估、預警及規避。
2.未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納稅發現管理流程。與歐美國家相比,在我國的各大企業和科研院所普遍沒能及時地進行納稅籌劃風險的實踐和理論研究,因此客觀地說目前比較缺乏納稅籌劃風險管理流程的具體實施步驟與方案,不少已經發表的納稅風險研究成果在深度上和廣度上均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具體來講,在一個公司中,怎樣進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階段性實施,在每一個具體的實施流程中應該進行什么樣的具體工作,選擇何種客觀的評估算法及體系進行納稅籌劃風險的識別與規避,以及如何結合具體的納稅籌劃風險源進行針對性的應對等等,均未能進行足夠深入的研究,甚至在一些研究領域中尚存學術理論和實踐方法上的爭議。
3.納稅風險管理實際操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主體性亟待提升。風險的識別與規避是一項涉及面很廣的系統性工程,對執行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要求,不但應具備多樣化的專業背景,還應具有足夠的實踐經驗。由于我國發展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時期較短,因此符合上述要求的專業人員遠遠不能滿足當前企業的要求。在企業中,風險管理工作者的主體性指的是工作人員是否在風險識別與規避中起到充分的主導作用,其角色是否處于風險監控的主動地位。這些因素均對企業納稅籌劃風險工作有效性造成影響。而目前的情況卻是:兼具企業生產運營背景和扎實風險管理經驗的工作者更是少之又少。從業者整體素質難以滿足要求,這種現狀也是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發展的短板和障礙。
三、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策略
1.應將風險管理體系和方法納入到納稅籌劃工作里,在公司中形成對風險管理重要性的一致認識,從而最終將納稅籌劃的風險應對納入進公司的企業文化中。應該意識到,只有公司中所有納稅籌劃的管理者能夠認同納稅籌劃風險應對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才能在全公司范圍之內形成風險管理的氛圍,將對納稅籌劃的風險意識完全內化為一種企業的行為模式和工作風格,在公司之中使全體員工將納稅籌劃風險管理視為自身份內的工作,在意識到風險管理重要性的同時,使之能夠完善部署、充分發揮作用。
2.進一步支持學界與企業對納稅籌劃風險進行深入廣泛的研究,從而增強在企業中普及納稅籌劃風險評估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可行性。針對我國的納稅風險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應該支持相關部門增強人力資源和研究環境的配置,從而盡快取得具有創新意義的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通過緊密結合風險管理相關的理論、方法與企業納稅籌劃面臨的實際風險,構建具有較高實用度的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具體方法和實施辦法,從而為企業開發出具有較強操作性的納稅籌劃的風險評估與規避策略。
3.強化和提升企業納稅籌劃人員風險管理的專業素養。企業應該將納稅籌劃風險管理視為一門系統性極強的學科,風險管理工作者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與素養才能勝任。這些知識包括與企業類型相關的專業知識、風險評估和規避知識、企業運營知識等等,通過對這些知識對自身的武裝,并加以熟練運用,提升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在進行相關人力資源的配置時,實現應結合力設置人員聘任和錄用的標準,著重考察其納稅籌劃的專業背景以及風險管理的優勢和經驗。其次,也應積極進行公司人員的培養和提升,使其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能夠結合企業需求來努力掌握風險管理相關知識,勝任稅務籌劃的崗位要求。
四、結束語
為了能夠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應對和規避納稅籌劃風險的有效策略,只有對企業的具體特點和納稅籌劃所采取的實際方案進行通盤考慮,才能制定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從而不斷發現和改善納稅籌劃中有可能出現風險的薄弱環節,提升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納稅籌劃;個人所得稅
一、納稅籌劃的含義
納稅籌劃,又稱稅務籌劃,是納稅人在國家稅收法規、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籌資、投資、收入分配、組織形式、經營等事項的事先安排、選擇和策劃,以期達到合理減少稅收支出、降低經營成本、獲取稅收利益的目的。簡單的說,如果將個人或企業增加收入、利潤等稱為“開源”,那么納稅籌劃就是進行“節流”。由于納稅籌劃所取得的是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所以它是納稅人的一項基本權利。
二、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
作為個人所得稅的代扣代繳義務人,公司在經營中通常只涉及到員工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雖然個人所得稅是由公司代扣代繳的,表面上看與企業的經營無關,與公司的利潤額無關,但是也應將其納入公司整體納稅籌劃的范圍。原因如下:對于工資、薪金來說,從員工的角度來看,員工并不關心個人稅前工資的多少,不關心自己繳納了多少個人所得稅,他們關心的是自己每月能從公司得到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只有這些實際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才會對員工產生有效的激勵作用,如果通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增加員工可支配收入,必將大大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加公司團隊的相對穩定性,間接的減少公司的人力資源投入成本,對公司的整體經營產生有利的作用,另外,由于企業員工個人所得稅是從企業付員工的工資中扣除并繳納的,歸根結底也是由公司負擔的,所以,企業應該對員工的個人所得稅積極地進行納稅籌劃。
三、個人所得稅籌劃設計
1.工資、薪金費用化。提高員工每月從公司得到的實際可支配收入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提高企業員工的工資,這樣他們稅后收入就會比提高工資前的稅后收入高;另一種方法是保持員工工資不變,甚至降低員工資,但大幅提高員工可支配費用的額度,從而使員工總體的可支配收入增加。第一種方法由于要提高員工的實際工資,公司負擔的工資費用為(實際稅后工資+個人所得稅),二者互動,同方向變化,在聯合作用下會使公司費用增加的幅度,大大超過員工實際工資增長的幅度,不是明智的做法。第二種方法則不會影響個人所得稅,僅僅是增加了公司的管理費用,故可以保持員工實際可支配收入增加額同公司費用的增加額相等,對公司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工資、薪金所得適用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其最低稅率為5%、最高稅率為45%,當收入達到某一檔次時,就按該檔次的適用稅率計算納稅。但是,工資、薪金所得稅是按個人月實際收入來計稅的,這就為稅務籌劃創造了條件。增加薪金能增加個人的收入滿足其消費的需求,但由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超額累進稅率,當累進到一定程度,新增薪金帶給個人的可支配現金將會逐步減少。把個人現金性工資轉為符合公司費用支付條件的福利待遇,照樣可以達到其消費需求,卻可少繳個人所得稅。
(1)允許員工將自己工資總額的一定比例(3%—5%甚至更多),以辦公費、招待費等的形式,憑發票報銷,這是減少交納個人所得稅的有效辦法。即員工的一些日常消費由公司承擔,公司少發給員工相應數額的工資,但是員工可支配的實際收入并未減少,而同時又增加了企業的可抵減項目,減少了企業的所得稅,一舉兩得。
(2)企業提供假期(旅游)差旅費津貼。即由企業支付員工(旅游)差旅費,然后降低員工的薪金。企業員工利用假期到外地旅游,將發生的費用單據,以公務出差的名義帶回來企業報銷,企業則根據員工報銷額度降低其工資。這樣,對企業來講,并沒多增加支出,而對個人來講則是增加了收入。
(3)由企業給員工提供上下班班車服務,可減少職工的交通費用,同時車輛的汽油、維修費可以轉為企業費用,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
(4)為職工提供培訓。員工除了薪金要求外,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也很重視,提供員工所需的培訓,可以提升員工自身價值,同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能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2.平均分攤工資、獎金法。由于工資、薪金適用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其特性是收入越高,邊際稅率就越高,稅金支出增加的幅度就越大。如果企業員工的收入在不同的期限由于一次性收入而出現較大的波動,有的月份收入過高,有的月份收入過低,這就意味著員工在收入高的月份被課以較高稅率的個人所得稅。對于一次性較高的收入,企業可以將其有計劃地分配到若干個月份,這樣員工就不會因為一次性收入過高而繳納較高的個人所得稅。對于員工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可單獨作為一個月工資、薪金所得計算納稅即將員工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十二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四、在實際工作中,進行納稅籌劃時要注意以下兩點:
1.相對于自然科學或財務管理技術來說,我國稅收政策法規的變化是比較頻繁的,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及時學習新的稅收法規政策,采用相應的納稅籌劃方案,使納稅籌劃與稅收法規的變化保持一致,保證所做納稅籌劃的合法性。
2.納稅籌劃是有成本的,籌劃人員在工作中要遵循“經濟性”的原則,只有在納稅籌劃的收益大于為此已經付出或將要付出的成本時,納稅籌劃才是有效的,否則得不償失,是沒有意義的工作。
總而言之,無論是理論上還是現實的案例都可以說明,合理地對個人所得稅進行納稅籌劃不管對員工個人還是企業都是非常有利的。它能夠極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對國家來說,雖然暫時的稅收減少了,但從長遠看,企業得以發展壯大后,能為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收入。從這個意義上講,納稅籌劃對個人、企業、國家經濟的發展都是有利的。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注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辦公室.會計.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
關鍵詞:納稅籌劃;技術與手段;方法與應用
中圖分類號:F23文獻標識碼:A
據調查,企業在納稅實務操作中經常出現一些問題,如納稅人對稅收籌劃的認識、征稅范圍、應稅收入、扣除項目和納稅籌劃技術與手段的應用等。尤其是新企業所得稅法的實施,不僅結束了中國多年的內外資企業稅負彼此不同的“分制”時代,同時也在“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征管”的稅制改革思路下不斷推進稅收法制建設進程。由此可見,納稅籌劃對企業利益與發展已經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通過納稅籌劃不僅可以合理避稅,還可以使企業得益。
一、納稅籌劃概述
(一)納稅籌劃的含義。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運用稅法所規定的稅收優惠或選擇權,對企業自身經營、投資等經濟活動進行事前規劃,以降低稅負,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或股東財富最大化為目的的活動。對納稅籌劃的含義理解是否正確,直接關系到納稅籌劃工作的質量。由此可見,納稅籌劃實質就是對各種有關政策信息的一次深加工,據以調整納稅人的經濟利益,調節其生產經營活動。如果企業不開展納稅籌劃,就不能充分享受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因為,稅收作為特殊的分配方式,滲入社會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各個環節,滲入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任何一個經濟利益主體的決策和行為,都受到稅收的影響。可以說,稅收的本質是以國家為主體的分配關系,對納稅人而言是將其所擁有的資源向國家無償讓渡。通過稅收調整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關系,調整經濟結構的合理度,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納稅籌劃的必要性
1、我國納稅籌劃雖然不如發達國家起步早,但正逐步被廣大納稅人重視和普遍采用。從納稅籌劃空間看,我國現行稅收制度稅種繁多,某些業務重復征稅,稅收政策多變,這為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活動提供了空間和條件;從納稅籌劃實踐看,外資企業先行于內資企業,并為內資企業提供了經驗,合理合法的納稅籌劃能更好地保護自身的稅收利益。
2、從納稅人本身看稅負沉重,只有通過事先納稅籌劃,才能減輕企業稅負。但是,通常出路只有偷稅逃稅、消極對待,壓縮經濟規模和合理避稅三種選擇。其中,偷稅逃稅是違法的,這種行為只能是一條“死路”;消極對待,壓縮企業經濟規模,最終將會導致經濟的萎縮,被市場競爭所淘汰;只有進行納稅籌劃,實現合理避稅,這才是在依法納稅之路上的必然之舉。
3、發達國家納稅籌劃的經驗和做法可以借鑒。從起步時間看,納稅籌劃發展較早,社會化辦稅程度高,早已成為企業投資、理財和經營活動中的重要活動;從普及程度看,發達國家納稅籌劃較為普遍,如日本、美國、德國實行由注冊會計師、稅務機構等專門技術人員和機構負責的制,不僅可以為企業報稅業務,而且可以納稅籌劃;從納稅籌劃的空間看,各國課稅程度和方式的不同、稅本和稅基的差別、納稅人概念上的不一致、避免國際雙重征稅方法的差別上、稅收優惠政策的千差萬別和經濟全球一體化、貿易與金融市場的自由化以及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資金、技術、人才和信息等生產資料的便捷流動,為跨國企業開展國際間納稅籌劃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4、從企業國內外競爭趨勢看,使納稅籌劃顯得更為重要。改革開放使中外企業在一個更加開放、公平的環境下競爭,取勝的關鍵之一就在于能否降低企業成本支出。企業通過“開源與節流”可以控制成本支出,但是作為財務成本很大一塊的稅收支出,只能通過納稅籌劃予以控制,使企業整體稅負水平降下來,從而也就相當于提高了企業盈利水平。
5、從稅收法律角度看,納稅籌劃是納稅人根據現行稅收法律規定通過對經營活動的精心安排達到稅收負擔最小的經濟行為。如納稅人采用轉嫁或轉移籌劃手段和《稅收征管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可以委托稅收人代為辦理稅收事宜”,這就使得納稅人聘請稅務人員進行納稅籌劃有了法律依據。
二、納稅籌劃方法與應用
(一)免稅方法及其應用。免稅方法就是利用經濟法規的免稅條件,使免稅額最大,免稅期最長的一種納稅籌劃技術與技巧。
例一:國家對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園區等地區注冊登記的企業規定從獲利年度起,有一定時期的免稅期。《所得稅法》中規定“對第三產業可按產業政策在一定期限內減征或免征所得稅。”這就是說,如果其他條件相似或利弊基本相抵,公司完全可以進入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減免所得稅。這樣就可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免稅。
(二)減稅方法及其應用。減稅方法就是在合法合理的情況下,使納稅人減少應納稅而直接節稅的一種納稅籌劃技術與技巧。
例二:設有A、B、C三個國家,公司所得稅的普通稅率基本相同,其他條件基本相似或利弊基本相抵。其中,某公司生產的商品90%以上出口到世界各國,A國對該公司所得按普通稅率征稅;B國為鼓勵外向型企業發展,對此類公司減征30%所得稅,減稅期5年;C國對此類公司減征40%所得稅,而且沒有減稅期限規定。經過籌劃:若打算長期經營此項業務的企業,完全可以考慮把公司或其子公司搬到C國去,從而在合情合理的情況下,達到節稅款額最大化。
(三)利率差異技術及其應用。利率差異技術就是根據國家稅法制定的稅率差異或適用稅率的不同,利用稅率差異而直接減少稅收支出的一種納稅籌劃方法。
例三:甲企業準備進行1,000萬元的投資,有兩個方案可供選擇;方案A是選擇投資煤炭行業,預計年利潤100萬元,假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33%;方案B是選擇投資IT技術行業,預計年利潤90萬元,設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經過籌劃:投資煤炭行業稅后利潤=100-100×33%=67(萬元);投資IT技術行業稅后利潤=90-90×15%=76.5(萬元),在考慮稅率差異因素后,按其獲得的凈利潤比較,甲企業應該選擇投資B方案IT技術行業,可以多獲得凈利9.5(76.5-67)萬元。
(四)扣除方法及其應用。扣除方法就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使扣除額、寬免額、沖抵額盡量增加而直接節稅的一種納稅籌劃技術。
例四: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業務直接相關的廣告費、業務招待費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就存在實現稅前扣除問題。《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規定:“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廣告費支出不超過銷售收入2%的,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可無限期向以后納稅年度結轉。企業在每一納稅年度可以扣除的廣告宣傳費支出,不得超過銷售收入的5‰,超過5‰的部分以后不得扣除”。運用扣除技術手段,很顯然該納稅人就應該按實際情況選擇扣除額較多的方法計稅,以節減所得稅額。
(五)分割方法及其應用。分割方法就是使所得、財產在兩個或更多個納稅人之間進行分割而直接節稅或少納稅款的一種納稅籌劃技術。
例五:某納稅人承包經營甲企業,且擁有對企業經營成果的所有權。假設甲企業今年應納所得稅額為20萬元,按照對企業承包經營所得項目適用5%~35%的五級超額累進稅率征稅,則該納稅人個人所得稅為多少?若甲企業由5人承包經營,同樣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20萬元,假設5人均分,則每人年納稅所得額為4萬元。一個人承包的應納個人所得稅是多少?若5人集體承包,運用分割技術手段,這時5人合計要納個人所得稅又是多少?二者對比后少納稅額是多少?經過籌劃:一個人應納所得稅額為63,250元(200000×35%-6750);5個人合計應納所得稅額為38,750元[5×(40000×30%-4250)]。籌劃后不難看出,一個納稅人“分割”為5個納稅人后減少稅額為24,500元(63250-38750)。
(六)延期納稅方法及其應用。延期納稅方法就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使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而相對節稅的一種納稅籌劃技術。
例六:我國稅收征管法實施細則規定:納稅人因不可抗力導致納稅人發生較大損失,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的,或當期貨幣資金在扣除應付職工工資、社會保障費用后,不足以繳納稅款的,計劃單列市國家稅務局或地方稅務局可以根據權限,審批納稅人延期繳納稅款。另例,某公司在對外擴張中,在外地設立分支銷售機構(屬于子公司),母子公司之間屬于正常的銷售行為,且實行單獨結算貨款。要求二者之間關聯價格要合理,否則稅務機關有權予以調整。站在納稅籌劃的角度,對于上述情況,該公司可以采取賒銷、分期收款或委托代銷方式,達到延期納稅的目的。
(七)退稅方法及其應用。退稅方法就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使稅務機關退還納稅人已納稅款而直接節稅的一種納稅籌劃技術。
例七:在我國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國投資者,將從企業所得的利潤直接再投資于該企業,增加注冊資本;或作為資本投資開辦其他外商投資企業,經營期不少于5年的,經投資者申請稅務機關批準,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所得稅的40%稅款。這就是一種獎勵性退稅。
總之,企業納稅籌劃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多種多樣的技術方法、技術技巧與手段。企業在納稅籌劃實務操作中不僅要掌握企業所得稅法的內涵及納稅優惠政策、稅率、稅前扣除等方面內容,還要注意納稅籌劃技術與手段及其在納稅籌劃技術平臺下各種技術方法的綜合運用,同時,更要注意各種納稅籌劃技術的要點及其適用性,以減輕稅負。
(作者單位:大連海洋大學職業技術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方昌飛.新企業所得稅法操作實務[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8.
[2]李晶.基于稅收籌劃角度的納稅服務體系創新[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0.1.
[3]陳麗霖.納稅籌劃的思維方式探析[J].財會月刊,2009.11.
[4]沈肇章.新企業所得稅法反避稅條款解讀[J].經營與管理,2008.7.
關鍵詞:納稅籌劃;風險管理;防范措施
一、納稅籌劃風險的含義及來源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納稅籌劃是一種能夠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理財活動,但由于企業自身情況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實行過程中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會大大影響企業納稅籌劃方案實施后的效果。而所謂的納稅籌劃風險是指納稅人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因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籌劃收益偏離納稅人預期結果的可能性,從而導致籌劃結果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在納稅籌劃過程中,要學會如何準確識別出籌劃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從而規避風險,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達到最優的籌劃效果。納稅籌劃主要來源與以下幾個方面:(一)國家稅收法規的變動性與納稅人自身經營的不確定性稅收法規與納稅人自身的客觀情況都是納稅籌劃的重要依據,它們其中任意一個發生變化就會使籌劃方案失去存在的基礎,使方案由可行變為不可行。(二)納稅人與國家稅務機關對稅收法律法規的理解不同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比較復雜多樣,有些內容甚至存在互相抵觸的情況。同時稅法對一些稅收事項給予了一定的彈性空間,在特定情況下,稅務機關擁有自由裁量權,因此征納雙方對稅收法律法規的理解存在偏差是難免的。(三)納稅籌劃方案不科學或者方案缺少靈活性企業內的稅收籌劃人員對稅收法規應具有前瞻性的認識,在制定方案時應充分考慮當前企業的具體情況以及稅收法律法規。如果籌劃方案缺少預見性與彈性,落實的籌劃方案就會缺少靈活性。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籌劃方案的失敗,實現不了企業想要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二、目前我國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人員以及高層對納稅籌劃的意識不高,重視不足在我國,目前大多數企業對納稅籌劃認識程度不高,往往將納稅籌劃與企業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甚至具體到實施納稅籌劃方案可以使企業節省多少個百分點,為企業創造多少百分點的利潤。同時,我國企業對納稅的遵從度不高,有很多特殊企業不根據企業自身經營狀況以及盈利情況,只憑企業經營者個人意志決定納稅多少,從而忽視了企業籌劃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二)企業對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實際可操作性不強我國對于企業納稅籌劃的風險管理研究相比外國起步較晚,對其對企業的重要性也認識相對較晚,因此對于系統描述風險管理流程還處于一個相對起步階段。國內學者對于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研究也較少,導致關于這方面的論文和著作數量較少,使得對于我國的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的研究不夠深入。目前我國學者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等對于風險管理的流程,以及各個流程對應的各個階段,各個階段對應的每項任務都有不同的見解,爭議較大。同時,由于企業內部經營狀況各不相同,至今也沒有形成統一有效的納稅籌劃風險管理識別、評估的辦法,因此也無法制定出有效的應對策略。這一切都使得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時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三)納稅籌劃和風險管理人員的總體素質有待加強企業中具備專業的籌劃知識和理論基礎的納稅籌劃的人員和風險管理人員普遍較少,而精通納稅籌劃知識以及風險管理知識的人才就更是鳳毛麟角。這種情況就導致了目前社會上的相關從業人員的總體素質普遍較低的現狀。而這種現狀極有可能會對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造成制約,阻礙其發展。(四)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無法進行有效及時的溝通在當今社會經濟環境下,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在很多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只顧及自身利益,極易出現做事拖拉,出事不想擔責任等問題。從而導致無法與各部門進行有效及時的溝通,極易出現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不到位、不及時以及管理的效果不佳等情況。(五)企業納稅籌劃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當今社會上,大多數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在實施的具體流程中都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不過企業可以通過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來規避掉這些風險。從風險管理角度來說,納稅籌劃內部控制是指圍繞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目標,針對企業的戰略、規劃、研發、投資、融資、分配、運營、財務、內審、法律事務、人力資源、采購、生產、銷售、物流、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等各項業務及其重要業務流程的納稅籌劃事項,通過執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制定并執行的規章制度、程序和措施。但現實是很多企業往往忽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企業內部普遍存在著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
三、改進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問題的措施
從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角度出發,在國內推進納稅籌劃的發展是有利于我國社會整體經濟發展的。所以在目前這種納稅籌劃越來越被企業看中并且逐漸廣泛實施的情況下,政府應當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納稅意識,正確認識納稅籌劃存在的風險,并給予其政策上的支持。(一)提高風險控制意識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不斷變化,外界的經濟環境也在不斷變化,例如國家的相關稅收政策在不斷改變。為了順應這種變化和把握這種變化趨勢,企業的管理人員和納稅籌劃人員都應該時刻保持學習和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的狀態。最重要的是,對稅收政策的持續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并對納稅籌劃的風險進行預測。在納稅籌劃的實時過程中密切關注稅法、稅收的相關政策的變動,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及時良好的解決這個風險,避免政策選擇性和變化性風險。(二)加強稅企之間的合作征稅方與納稅方就是稅務機關與企業,兩者在許多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稅收方面的聯系尤為緊密。為避免稅務行政執法風險的發生,企業應在充分掌握地方稅收征管的具體要求后,加強與地方稅務部門的溝通,開展企業稅收籌劃。在與當地的稅務機關建立良好關系的同時,加強雙方關于具體稅法或政策方面的交流。不僅使企業自身同時也會使稅務行政機關對這些政策理解的更加透徹,在此基礎上,還了解例如彼此的想法,降低稅務行政執法偏差的風險,并找出雙方的差異風險。(三)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也要建立相對應的內部控制系統。通過稅率、稅收優惠政策政府可以有效的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僅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同時還要根據政府的政策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納稅籌劃方案,因此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是否能夠促進社會資源的最合理配置最根本的還是要取決于政府的政策導向。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內控系統,企業對潛在的納稅籌劃管理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并及時收集有效信息,通過內部控制系統規避風險。(四)提升企業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素養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納稅籌劃人員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與素養,并能熟練運用這些專業知識,以此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企業在進行相關人力資源配置時,也應著重考察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知識與素養以及風險管理的經驗。同時企業應提高對納稅籌劃人員和風險管理人員培養的重視,使其在企業稅收籌劃過程中能夠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勝任納稅籌劃的崗位要求。
【關鍵詞】企業納稅籌劃;問題及措施
納稅籌劃這一詞其實很早就有,只是隨著近幾年稅法的屢次變更而逐步被大家所熟悉,其大體含義是納稅人以本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最大化為目的的前提下,在對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尤其是稅法熟練掌握下,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通過細致的研究與周密的籌劃,做出最終合理合法節稅為目的的一系列措施與決策。其目的在于在合理合法的納稅情況下,積極響應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的號召,并付之以行動,做出合理有效的節稅活動,在既達到企業納稅成本最小化、企業價值最大化雙豐收的同時,更得到國家的支持與扶持。
一、當前我國企業納稅籌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對納稅籌劃的含義產生誤區
現在我國許多人,包括企業管理者在內,一提到納稅籌劃就聯想到偷稅漏稅,認為納稅籌劃就是企業讓一些會說話的人找各種借口去避稅,從而達到少交稅的目的。實際上我們所說的納稅籌劃與偷稅漏稅有著本質的區別,因為偷稅漏稅是違反行為,后果嚴重者還要受到刑事制裁,而納稅籌劃是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是符合國家的相關政策的,是受法律保護的,同時它也不同于鉆國家稅法的漏洞,這也是國家不倡導的,并且國家也出臺了一系列反避稅政策。因此只有正確理解納稅籌劃的含義及作用才能真正地做到合理節稅,才能真正地做到整體稅負最小化,企業綜合價值最大化。
2.缺乏納稅籌劃的專業人才
通過上面的納稅籌劃定義分析我們知道,納稅籌劃實質上是一種高層次、高智力的財務管理活動,它并不是那種企業的一般報稅員所做的簡單的日常稅額計算,網上操作報稅的機械流程,而籌劃人員在具有高度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工作能力下,通過事先合理規劃和周密安排后作出最佳選擇方案。所以它要求納稅籌劃人員成為高能復合人才,既懂得財務知識,又深研稅法尤其是最近的相關稅收政策,還要有相關的經濟、法律、技術等綜合能力,因此應該是團隊作業,加之運用科學原理,并根據本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出最佳決策,使企業最終達到納稅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最佳效果。但是實際工作中一般企業沒有這樣的團隊作業,也沒有設置納稅籌劃這個重要的崗位,企業報稅人員一般都是財務人員兼職,并且認為企業報稅后,稅務局不找,那么就是本企業在納稅方面沒有什么大的問題,這就可以了。這種現象在現實工作中普遍存在著。
3.對于稅收政策認識及把握不到位
在當今的市場激勵競爭中,大多數企業的主管領導都將主要精力放在生產平安無事、銷售穩步增長、利潤持續增長、成本合理降低等日常重要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來,他們認為上述幾大重要因素都把握好了,那么即使交稅也無妨,所以往往忽視對于稅務政策的把握和理解,再加上近幾年來,國家的稅法不斷調整,新的稅收優惠也不斷出臺,特別是近年來對于稅務優化政策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大,但是由于企業沒有正確理解和認識稅務的導向,如免稅收入、小微和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加計扣除、營改增后的企業可以享受各種減免稅等等,導致企業納稅成本增加,這樣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影響了企業稅務成本的核算,更阻礙了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與進步。
4.對稅收籌劃風險的分析不周密
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企業在稅務處理上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它不是不了解最新稅收優惠政策,而是積極努力地收集這方面的信息,其目的就是想減少企業的納稅成本,但是由于不加以分析各種因素存在而導致產生各種風險,或者風險分析的不到位,加之對此優惠政策的理解也片面就馬上付之行動。這樣就導致有的企業雖然節約某種稅款,但是卻增大許多整體稅負,或者雖然減少了稅款,但是卻增加了許多非稅支出,如企業注冊費用、機構設置費、政府規費等等。這種高額的投入遠遠大于避稅款項,更有的企業為了享受稅收優惠不惜代價地進行舉債投入,這樣如果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一旦發生變化,企業的經濟杠桿就會失去平衡,將給這個企業的財務經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隨之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災難,乃至倒閉破產。這樣的案例在全國也時有發生。
二、加強企業納稅籌劃管理的措施和建議
1.正確理解納稅籌劃含義,使其與稅收政策導向相一致
我們大家都知道偷稅漏稅是違法違規行為,這是任何企業都應該禁止的行為,這不必多說了,同時尋找各種借口拖稅或者不交稅也是不符合國家稅法規定的,避稅在某種意義上講是雖然沒有違反國家的法律法規,但是通過各種不正當的手段鉆國家稅法的空子也是稅法不贊同的,國家也為此出臺了許多反避稅的規定。但是納稅籌劃與上面兩種情況截然不同,有著本質的區別,一個是合法,二個是稅收政策給予引導的結果,是政府利用稅收杠桿對國家進行經濟調控的體現,所以納稅籌劃是維護了國家的經濟利益,并得到了國家的提倡和給予保護的,因此我們應該提倡納稅籌劃,同時更要完善納稅籌劃管理,使納稅籌劃工作在企業得到正確的開展與應用。
2.加強納稅籌劃人才的培養
企業在加強財務管理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納稅籌劃方面的人才培養,最終使得相關管理人員成為具有現代化管理所需求的復合人才。在企業內部,單位應該開展愛崗位比技術、比能力等各種技術比拼活動,并對達標者給予鼓勵,對優秀者給予物質獎勵,如增加崗資、獎金等辦法激發財務人員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學習相關業務,努力使自己成為復合型人才。另外企業也鼓勵財務人員積極參加稅務師考試以及納稅籌劃方面的知識培訓,同時企業還將財務骨干派到同行先進企業進行業務學習,使他們的自身素質與綜合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也使他們及時地與外界接軌,從而使他們跟上時代的步伐。再有企業也應該運用各種手段留住這類人才、愛惜這類人才,如將其創造的效益與其工資掛鉤,運用各種股權激勵的考核辦法促使他們鉆研業務和挖掘個人潛力。在企業外部,專管員以及稅務稽查員也應該積極地下基層,檢查并指導企業納稅籌劃管理工作。
3.充分理解和把握新稅收政策,合理節稅
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國家新稅務政策改革的速度也在不斷加快,這就要求企業在做好納稅義務和責任的同時,更要關注國家對稅制的改革及導向,運用團隊作業法細致周密地分析其用意,抓住其精華,領會國家的導向,進行合理的節稅,最終使企業整體稅負最小的同時加大企業的經濟效益,使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這種既能夠減少企業的納稅成本,又可以在積極響應國家的稅收政策和號召下,最大程度上維護企業的經濟利益,這也是國家最終用意所在。
4.正確分析納稅籌劃的風險
企業積極收集最新稅法的有關政策,并以此為導向,積極做出相應的反應,合理有效地節稅這是值得提倡和推廣的,也是國家積極倡導的。但是凡事都是有利有弊,企業應該合理把握這個“度”。所以這就要求企業的團隊精英們對納稅籌劃進行全面周密的考慮,既考慮收益的同時,也要考慮到風險的存在,尤其是考慮納稅籌劃的風險以及總體得與失的關系。這樣才能有效避免盲目性地投資,從而引發的非稅成本遠遠大于稅收成本,甚至給企業后期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和壓力,乃至倒閉與破產,這是得不償失的。
三、總結
納稅籌劃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環節,是企業在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合理有效的節稅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須加強納稅籌劃的管理和實施。企業在具體操作時,需要不斷增強政策的解讀和運用,同時還應該具有嚴謹的納稅核算技能,只有在各個環節全面加強管理,納稅籌劃才能得到徹底的加強和提高,才能促進企業和社會經濟的共同增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稅制改革;納稅籌劃;原則;路徑
一、相關的稅法規定
(一)主要的年終獎政策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若納稅人一次性獲得全年獎金,那么應當將其作為單月薪資來計算納稅,首先將一次性的全年獎金除以12,計算出每月的金額,然后再利用每月的金額來計算扣除數,若工作人員所取得的薪資大于稅法規定的扣除額,那么應當運用的計算式為:所需納稅的金額=規定的稅率×工作人員每月所取得的一次性全年獎金-扣除數。反之,所使用的計算式為:所需納稅的金額=規定的稅率×(工作人員每月所取得的一次性全年獎金-本月薪資和扣除額的差值)-扣除數。
(二)主要的勞務費政策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可知,如果勞動報酬所得額小于4000元,那么應當納稅部分的金額為收入減去800;若勞動報酬所得額大于4000元,那么應當納稅部分的金額就是收入減去收入額的20%;對于一次性獲取高額報酬的狀況,即當所得的應納稅金額大于兩萬元時,就必須采取相應的加征政策。
二、個人所得稅中納稅籌劃的主要原則、特點及實施路徑
(一)納稅籌劃主要原則
通常來講,在個人所得稅中,實施納稅籌劃應當遵循相應的原則,主要為事前籌劃、事中調節及事后評估等,其具體內容主要為:1.事前籌劃。指的是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應當與上一個年度的經營狀況及本年度的經營目標相結合,通過多元化的分析,對自身經營結構加以綜合考慮,基于此制定各個類型的納稅籌劃方案。2.事中調整。對于個人所得稅而言,納稅籌劃是一種合理化的構建,國家政策以及同行業的競爭壓力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極大阻礙,基于該角度,企業應當與相關制度相結合,創建各個月度、季度所預期的納稅籌劃表,并在經營過程中對規劃表進行及時有針對性的調整,同時重視個稅的創新,這可以極大促進納稅籌劃目標的完成。3.事后評估。企業必須基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制定針對性較強的綜合評價指標,這樣才能精確掌握納稅籌劃的執行狀況,促使下年度納稅籌劃工作得到較好實施。
(二)主要特點
基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具有多個特點,如專業性、目的性、合法性、針對性、風險性等。專業性指的是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多個學科知識,并且具備較強的責任心;風險性指的是納稅籌劃應當緊緊圍繞著我國相關法律政策來展開,充分把握法律制度的變化趨勢;針對性指的是企業應當與行業及個人實際狀況相結合開展納稅籌劃;目的性指的是在納稅籌劃開展初期,企業應當明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合法性指的是企業應當基于我國相關法律政策開展納稅籌劃。
(三)具體路徑
在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前,應當充分把握整體思路,首先制定科學有效的避稅計劃,換言之,對目前的稅法進行研究,根據每個人近期預期收入狀況進行合理的安排,再基于收入的時間及數量來轉變支付的形式,以降低名義收入額,促使稅率的等級得以降低,降低或免除稅負。同時,為了使納稅籌劃具備合理性及科學性,必須選擇有效的避稅方法,主要有下列幾種途徑:一是提升工作人員福利,降低其名義收入;二是平衡各月收入;三是對每種費用的扣除機會加以把握與利用;四是充分利用各種相關優惠政策。對于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而言,其詳細的實施路徑主要有改變收入形式、使用稅收優惠政策等。1.改變收入的形式。根據我國一次性獎金的征稅通知,相關人員在得到一次性獎金之外的季度獎、年度獎等各種獎金,都應當歸入到本月的薪資中,之后再基于相關法律制度的要求繳納個人所得稅。如果企業為了激勵工作人員而發放了其他獎金,就會歸入到本月總工資中,并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由此可知,企業應當基于固定的納稅稅率來發放員工獎金,這樣就可以通過對收入形式加以轉換來為個人實現合理避稅。2.稅率差別技巧。根據政府部門制定的法律制度,利用稅率的差異技巧來完善稅基的形式,有效選擇低等稅率,規避高等稅率,企業以此為基礎制定針對性的薪資制度,針對不同員工發放不同薪酬,通過個人所得稅稅率差別技巧使員工稅后收入得以提升。3.優惠稅收政策。個人所得稅在我國有著較多類型,其優惠政策的類型也較多,例如,企業某些員工已達到退休年齡,卻因工作需要將退休年齡延遲,而不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但在個稅征收上會有一定的優惠政策,這樣的規定可以促使企業鼓勵工作能力較強的已退休員工繼續簽訂勞動合同。此外,一些國家個人所得稅不具備較高的稅率,對殘疾員工的個稅征收也有相關優惠政策,企業對招聘的外籍員工及殘疾員工的工資支付也可以降低或免除個人所得稅,這是開展納稅籌劃工作的一個有效路徑。
三、以稅制改革為基礎的納稅籌劃實際應用
(一)納稅籌劃應用于專業服務
在新的個人所得稅中,主要存在兩個目標:一是建立合理綜合的稅制;二是將直接稅的比重加以提升。但是,目前對稅收的征收與管理逐漸趨于規范化,相關的立法也逐漸趨于技術化與煩瑣化,此時,有關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應當取得各個專業領域的全力支持。1.納稅申報。對新個人所得稅進行綜合分析可知,在某種程度上,新的個稅方案極大提升了個人所得稅申報繳納的專業性及煩瑣性,并且引入了住房貸款、兒女教育及繼續教育、疾病醫療等各個額外的專項加以扣除之后,促使扣除的標準及稅款的計算越來越復雜,有關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籌劃必須由專業工作人員來開展。2.個人涉稅爭議。在個人所得稅中加入了一個新的條款,如“有關稅務機關可以通過合理途徑調整納稅”,而該條款適用于“個人運用各種項目所獲取的不正當收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納稅人依靠各種不正當方式來規避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對新加的反避稅條款進行分析可知,該條款存在著規定超出原則的狀況,以至于在進行商業內容判定中產生了涉稅爭議。應當安排專業人員來處理和解決個人涉稅爭議。
(二)納稅籌劃應用于年終獎
在新制定的個人所得稅中沒有確定年終獎個人所得稅的計算形式,無法判斷其是依據月度,還是根據年度來進行計算,導致2018年10月1日至今仍然存在根據一次性全年獎金的計算形式來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情況。但是自今年1月1日開始執行新的個人所得稅之后,以上這些方法是否具有有效性尚無法明確,因此對于企業年終獎而言,可以將其暫緩發放,待政策明朗之后,再具體確定發放年終獎的形式。
(三)納稅籌劃應用于勞務報酬
就勞動報酬來講,我國所采取的稅率為20%,對于一次性高收入的情況,采取加成征收的方法,就實質而言,它是一種超額累進的三級稅率,應當根據勞務報酬的主要特征來對納稅籌劃進行分析。第一,可以采取分項方法來計算。若勞動收入屬于一次性收入,那么應當將其歸為一次,若相同項目的收入具有持續性及多元性,那么應當將該月的收入歸為一次。相同項目指的是在勞務報酬中列出來的一些特定的、具體的勞務單項。個人具有多個類型的勞務報酬時,應當對費用加以區分后對個人所得稅加以計算及繳納;第二,可以采取次數籌劃的辦法,其與薪資存在明顯的差別,其征收的標準為次數,每次都會對特定的費用加以扣除,因此每月勞務報酬存在較多的支付次數,其應當扣除的費用就越多,則應當繳納的稅款也就越少;第三,可以采用費用轉移籌劃的辦法。若個人所得的報酬是通過為他人提供服務所得,那么基于雙方的福利,將自身應當承擔的費用轉變為對方應承擔的,從而可以有效降低個人所得稅的繳納,如此一來,盡管名義報酬得到了降低,但是實際的收益卻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