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朗誦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選擇健康,選擇起點,選擇朋友,選擇一本書。
你選擇你的未來,旅途,仕途,前途,宏圖。
嗎?我選擇一本書。
理由呢?沒有理由。
如果有一把清亮的好嗓子,也有不懼場的好性格,還有喜歡詩的好品味,那么這樣的人,定會喜歡朗誦詩。
有多少人呢?依照波蘭女詩人辛波斯卡對生活里喜歡詩的人的統計——“倘若不把每個人必上的學校/和詩人自己算在內,一千個人當中大概會有/兩個吧”——喜歡朗誦的人,一千個人中大概會有一個吧。
喜歡朗誦的這一個,把詩當做心愛的小孩一樣對待:目光撫摸一遍加一件小褂,手謄抄一遍再添一件外套,可是還嫌不夠,還要朗誦出來,用聲音的大衣將它嚴實地裹住才能放心地擁它入懷……
當郵差馬里奧第一次聽到詩人聶魯達朗誦那首關于大海的詩時,他就暈了,好像一只小船在詩人的詞語中顛簸,被詩打動的馬里奧背下聶魯達的所有詩句之后,終于鼓足勇氣向心愛的姑娘表達:“你的微笑猶如一只蝴蝶展現在臉龐”、“我沒有時間來贊美你的頭發,我應當一根一根地數,一根一根地把它們贊頌。”……可見,高聲朗誦是因為心底的愛潮洶涌著,漫過了咽喉的堤壩,只能開口成詩。
有些人喜歡朗誦詩,這樣面對陌生人時,可以迅速搭起溝通的橋——一行詩不就是一節階梯嗎?史蒂夫·喬布斯正因為在麥金塔的儀式上,開宗明義地誦讀鮑勃·迪倫的歌詩《時代在變》——‘此刻的失敗者終將勝利/因為時代在變’,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樹立起反主流文化的斗士形象。
“讀者教會詩人怎樣寫詩,詩人教會讀者怎樣讀詩”。在朗誦時加入音樂——這不是帕蒂·史密斯的首創,艾倫·金斯堡早就喜歡邊朗誦邊用吉普賽人的小手風琴伴奏,但帕蒂是走得更遠的那一個,1971年在她的首次個人詩歌朗誦會上,強悍的電吉他協助帕蒂在“書面語言中注入搖滾樂的迅猛和正面進攻”,朋克搖滾桂冠詩人輝煌誕生。
有些人喜歡朗誦詩,北島戲言:“朗誦給詩人提供了證明自己不聾不啞、免費旅行和被世界認知的機會”,在《朗誦記》一文中,北島生動描述了詩人郭路生的朗誦:“……他起身,拉拉褪色的制服,‘請提意見。’他用舌頭把活動假牙安頓到位,清清嗓子。念完一首,他謙遜地笑笑,‘能不能再念一首?’聲音雖抑揚頓挫,但相當克制……”對于常年住精神病院的郭路生來說,朗誦是治病的一味藥,而更多的人依靠朗誦他創作的詩句,找到將“個人的憂郁痛苦向英雄般的勇氣和樂觀精神轉化”的動力。
與朗誦詩比起來,我更喜歡聽詩朗誦,只要不是用北島所謂的“革命讀法”,“把殺雞宰羊的聲音與觸電的感覺混在一起”;不是用苗煒所說的“浪詩”法,酒吧里的雜鋪朗誦會讓樸實的詩也輕浮起來;也不是用字正腔圓的“播音腔”——用這些“假嗓子”朗誦,怎能讓人聽到詩的真聲音?!
一開始,我和詩人于堅一樣,不理解為什么有些人會喜歡朗誦詩?于堅認為詩歌應該是無聲的,“當詩歌不再沉默,喧囂起來,詩歌很快就會被用罄。”他曾斷言:“朗誦,是詩歌的斷頭臺!”但詩人沈浩波后來吐槽:于堅“朗誦不行,朗誦起來呼哧帶喘的”,他說有一次在丹麥聽翟永明朗誦一首關于艾滋病的詩,雖然聲音很小,但現場效果非常好,所以認為只要用真心朗誦詩,就能打動人。
有誰也對我說過這樣的話來著?遠在讀大學時,我也極喜歡詩,特意加入系里的詩社,那時有一個大本子在我們的手中傳來傳去,誰有新詩問世就抄在上面,各具特色的字體就像南腔北調的鄉音,無聲地朗誦著那些用青春寫就的詩。只這么靜靜地創作著原本挺好的,可有一天社長卻決定讓我們去參加學校舉辦的詩歌朗誦大賽。
我反對!平日里站起來發言都會聲音顫抖,當著全校師生的面朗誦詩,那還不得要了命?!堅決不行!社長調動起三寸不爛之舌勸我:“你不用高聲大嗓的,你的聲音很有女性特質,包括你平時捋一下頭發的動作都很女性,放心,你只要用平時的樣子念出那首詩,就行!”于是,糊里糊涂地,我被送上了“斷頭臺”。
當我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舞臺中央,面對那些坐在黑暗中的黑色的臉時,心里哀嚎一聲:媽呀,好像喪禮現場!快讓我死了得了!可是,已沒有退路。
那天,我硬著頭皮朗誦的是自己在課堂上偷偷涂鴉的詩作《紙鳥》,寫的時候心里充滿了莫可名狀的溫柔,可在現場用顫抖的聲音將它念出來,聽上去那只鳥正在被擰著脖子,就要斷了氣。好在那是一首小詩,匆匆結束之后,我跑下臺。
不出所料,評委給我打的分數一路是低、低、低,直到倒數第二個評委舉起牌——接近滿分!不過,竊竊私語的漣漪還未散盡,我就被利落地踢出局。
當蘇武牧羊的故事在大江南北開花
當岳飛的滿江紅寫滿忠誠
當文天祥的正氣歌震撼人心
當林則徐的銷煙一舉叫洋人膽戰心驚
當吉鴻昌的“我是中國人”在海外擲地有聲
我們驕傲
我們自豪
巍巍珠穆朗瑪興奮地沸騰
浩浩長江卷起激動的浪濤
我們偉大的祖國搭上改革的快車
與時代一起奔跑
版權所有
即使我們是一滴水
也深深眷戀小溪
即使我們是一棵草
也深深熱愛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
神州大地一十三億人民
你們就是那清澈的江水
你們就是那樸實的大地
我們深深地愛著你
人民啊
您的需求就是我們的目的
人民啊
您的意見就是我們的真理
人民啊
為了你們
我們將改革的火炬高高擎起
為了你們
我們將與時俱進
奮斗不息
我們必須以嶄新的形象
和你們心連在一塊
手握在一起版權所有
愚昧總與落后聯姻
科學總與飛騰為侶
我們早已插上科學的翅膀
我們早已告別無知的世紀
我們叩開知識的大門
孜孜以求成功的奧秘
電腦前鼠標輕點
點出致富大潮滾滾來
國際領域中縱橫捭闔
地位蒸蒸日上直叫華夏子孫笑開懷
我們在書山中跋涉
知識的魅力如星光燦爛
我們在市場中探求
一個個合作項目如寶石耀眼
我們坐著神五前進
我們坐著神六升騰
我們與科技女神同行
沒有綠葉花不開
沒有餡餅從天來
航船犁出萬里浪
蜜蜂釀蜜采花忙
看我中華大地人
辛勤勞動鑄輝煌
夜已闌珊
一燈如豆
我們翻譯發展的藍圖
驕陽似火
我們把科技書籍送到地頭
多少個夜晚
多少個白晝
我們廢寢忘食
為了豐收的喜悅寫滿額頭
我們有十三億顆向上的心靈
我們擰成一股堅強的纜繩
分開我們張揚個性
合攏我們眾志成城
團結是我們的力量之源
互助是我們發展的根本
為了龍的戰艦永不沉沒
我們風雨同舟
斬浪前行
踏踏實實做事
光明磊落做人
把誠實寫進工作日志
把守信鐫刻在心的底層
把義字寫得像高山一樣雄渾
把利字看得比鴻毛還輕
用誠實守信的砝碼
撐起人心永恒的天平
珍珠的美麗源于沙礫的圍困
杜鵑的絢爛充滿血雨的滋潤
當有人藐視法律
向我們放起唇槍舌劍
我們像泰山一樣鎮定
我們像陽光一樣溫情
但是我們必須利劍出鞘
將一切腐朽與丑惡消除殆盡
捍衛法律的神圣
我們心中呼喊著七個大字
永保人民的安寧
星星快要散落天際
我們頂著殘月往家趕
曙光還沒有躍出地平線
我們早早上班
艱苦奮斗鑄就了我們強勁的臂彎
不懈工作描繪我們幸福的笑臉
今天的中國輝煌無比
明天的中國燦爛無限
八榮八恥是不滅的明燈
八榮八恥是生命的航線
讓我們高聲朗誦
以熱愛祖國為榮
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
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
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
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
以損人利已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
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
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斗為榮
以驕奢逸為恥
將社會主義榮辱觀堅持到底
只需憧憬,明朝已在眼前。
還需享受,這承前啟后的年。
回顧,有冰封也有梅香,
展望,有荊棘更有驚艷。
眼前,閃過姹紫嫣紅,
身邊,涌入溫馨浪漫。
據說肆虐的年獸已被火紅的吉祥震退,
那火紅的春聯,火紅的燈籠,火紅的爆竹,
烘托出火紅的節日,火紅的時光,火紅的明天。
燈紅搖影,吉聯連望,爆竹驚天,
這紅的后面,是白皚皚的冬原,
這紅的前方,是綠茵茵的春天。
白、紅、綠點綴出節的絢爛,
這就是春節的顏色,****的起源!
也許桃紅延續了那片喧囂的紅,
也許杏白繼承了那些冷峻的白,
也許翠柳領艷了紛至沓來的綠,
你只需敞開心靈,睜開雙眼,
循著春的脈動,
世界東方的巨人。
你擁有----
雄偉壯觀的長城故宮,
洶涌澎湃的長江黃河,
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
風景秀麗的桂林山水。
您擁有----
飲譽四海的中華文化,
聲振寰宇的四大發明,
舉世聞名的絲稠之路,
獨樹一幟的中醫瑰寶。
您擁有----
東海之濱的波浪滔滔,
南疆、島嶼的郁林層層,
北國冰封的白雪茫茫,
西域草原的牧歌聲聲。
祖國,祖國,我愛您,
我愿把美好贊歌唱給您,
我愿把我的一切獻給您,
愿您永遠屹立于世界東方!
致國歌
在所有的頌歌中
惟有這支歌讓你無法輕松
就像你看到母親憂郁的眼睛
就像你聽到母親焦灼的吶喊和的悸痛
在所有的歌曲中
惟有這支歌叫你回憶叫你憧憬
這支歌以閃電作節奏以霹靂作激情
唱出了一路滄桑一路鏗鏘錚錚
這支歌是黃河的咆哮
可是窯洞門前紡車的歌聲
雄壯如巍峨山巒直刺蒼穹
深沉似質樸的土地寫滿靈性
悠悠歲月
風也崢嶸雨也崢嶸
當我們走向歲月的深處
銹蝕了一個美好的愿望
這是一片死寂的土地
礦井下那深深的巷道里
可有期盼的目光在喘息
那干癟了一代又一代的種子
稚嫩的手可曾叩響明日的太陽
啊,希望啊,希望
錘頭和鐮刀的撞擊
燃燒了那個很長很長的夢
那是一個怎樣的夜晚呀
升旗的繩索
緊緊勒進雙手的肉里
遠天的鴿子銜走最后一絲黑夜
太陽把我們與旗幟一起染紅
啊,希望啊,希望
窯洞里那架老紡車
還在吱吱呀呀的轉
村口那座石碾
不停地重復著昨天的腳印
一位偉大的智者
破解了充滿問號的那個圓
我們把走成化石的那雙靴子
留給了類人猿的那片密林
我們走了
我們快活得走出一片旋風
呼啦啦的旗幟讓整個世界驚愕
啊,希望啊,希望
阿芙羅爾號巡洋艦的圣火熄滅了
薩拉熱窩街頭燒焦了
山的那一邊
種子生出了跳蚤
希望化作祈禱的香火
繚繞飛去
錘頭和鐮刀緊緊擁抱著我們的土地
我們收獲太陽和朝霞
編織著自己的旗幟
我們曾經走過的路
飄著麥香
深深的遠遠的
彎彎的香歌滿滿的
【關鍵詞】中學語文 詩歌教學 朗誦
中學教學離不開語文,語文教學離不開詩歌,詩歌是最純粹的藝術,詩歌對培養學生在文學方面的興趣,比其他文學形式更直接、更合適、更優秀,正如北京師范大學李道英教授說的:詩歌,是一種高雅藝術,是一種文化素養,尤其是古詩,是古代文化的精華所在,它膾炙人口,對中學生來說,是學習古代文化的一個切入點,學好詩歌,懂些詩歌尤為重要。
一、朗誦詩歌的意義
1.感悟人性、情感之美。詩歌能夠為人類的生命找一個存在的理由,正如荷爾德林說的“人類詩意地棲居在這個星球上”。老年如散文,中年如小說,青年如詩歌,因此,在中學語文教育中,朗讀者應該以情入文,在朗讀的過程中不斷的體會作者的感情,如果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不但能打動自己,還能感動他人。通過朗誦詩歌,能夠將詩心、詩意、詩性、詩情銘于心中,在朗誦的過程中多一份豪情與從容。
2.體味思想、語言美。朱自清先生曾說過“要增進學生理解和寫作的語文能力,得從正確的朗誦教學入手”,也就是說,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一半在于朗讀的聲音當中。朗誦將文章內容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銘于心,文章對學生身心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正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語文教學應該從正確的朗讀方法入手,學生們通過反復的朗讀,久而久之,培養了語感,使自己終身受益。
二、朗誦在詩歌教學中的應用
1.細細品味詩歌內容,體會詩歌內涵意境。目前,在中學語文教育中,許多老師僅僅是將朗誦當作體會詩歌意境的初步手段,并沒有予以重視,其實,朗誦應該貫穿在詩歌教學的始終。初次感知詩歌內容,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默讀,粗淺的理解詩歌的內容后,再進行朗誦,以此來了解詩歌中運用的各種手法以及詩歌的內涵,然后再進行朗讀,以此來鞏固朗誦的效果。例如,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次課本中的《星星變奏曲》,首先通過老師的引導,幫助學生們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然后讓學生們默讀一遍,以此來體驗旋律的變奏,然后再讓學生們通過朗誦,深刻的體會詩歌中作者的思想,再通過反復的朗讀,讓學生們體會作者對美好、自由、光明的向往,以及愿意犧牲自我的精神。當學生們自己朗讀完畢,體會到詩歌的意境后,再由教師提供一些練習題,幫助學生們更進一步的理解詩歌的意境,并及時的更正一些學生因為偷懶,而生搬硬套的一些想法。
2.細細品味詩歌節奏,體會詩歌韻律之美。每一首詩歌都有自己的節奏,都是作者對自己感情的抒發,其韻律和節奏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因此,教師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們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之美。詩歌朗誦的節奏有哪些呢?通常情況分為語調輕重、節奏快慢、音量高低以及氣息強弱等,掌握了詩歌朗誦的這些內容,就能夠很輕松的掌握詩歌的藝術效果。例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中的:“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聲音平仄、高低音抑揚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滿懷激情、不能自已,對與詩歌意境的理解更加充分、飽滿。
3.不同的朗誦方法,理解詩歌的重點。朗誦的方法有許多,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分組輪讀法,在朗讀詩歌的時候,通過將學生們進行分組,由不同的學生進行分排、分行輪流朗讀,然后讓學生們自己標注出自己認為的重點,然后通過小組內以及小組間的討論,總結出詩歌中所有的重點內容;指名讀,在詩歌的教學過程中,由老師點名有一個學生進行朗讀,當學生讀完一句或者兩句后,再指名讓另一個學生讀,這樣能夠加強學生對詩歌的記憶和理解,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將隱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顯性的體會出來;表情讀,這種方法是學生們根據字句的長短以及詩歌的節奏,用具體的動作、表情、姿態、聲調等方法進行朗讀,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們身臨作者之境,理解作者更深層次的內涵,可以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沁園春長沙》中的“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問蒼茫大地的聲調低沉,誰主沉浮的高亢嘹亮,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與作者的感情起伏調整自己的朗讀速度以及朗讀的聲調,身臨其境的朗讀,更能掌握詩歌的精髓。
三、結束語
我國曾是一個詩歌大國,從《詩經》至《楚辭》,從陶謝至建安七子,再從唐詩至宋詞,名家輩出,迭起。詩歌是語言藝術的精髓,也是文學藝術的最高成就。詩歌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所以在中學語文教育中,應該予以充分的重視,處于花季的中學生們,應該在朗讀詩歌的過程中,在文學的殿堂中徜徉精神,在詩歌的海洋中吟詠性情。
【參考文獻】
[1] 閆繼紅. 朗誦在中學語文詩歌教學中的應用[J]. 金色年華(下),2010(8);149.
[2] 劉萍. 淺談中學語文詩歌朗誦的教學策略[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26);352.
退休在家,我訂了很多報刊,其中有一份是輔導小孫子用的《語文報》,那上面每期都登有很多古詩。聯想到以前報上說現在的孩子都不愛讀古詩,導致國學知識的貧乏,我便想出了一個招法:每周和小孫子舉辦一次家庭誦詩擂臺賽,使孩子在比賽中多讀古詩、多背古詩,接受國學的熏陶。我的想法一經提出,便得到了家人的一致贊成,尤其是小孫子,參賽熱情更高,當晚便抱出了一堆報紙,開始摘抄、背誦古詩,并且跟我約定:比賽獲勝者,將得到一個雞腿漢堡或一次全身按摩。
我和小孫子各自鉚足了勁兒備賽。第一周比賽時,我背誦的是描寫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四首古詩:楊巨源的《城東春早》、楊萬里的《初夏睡起》、杜牧的《秋夕》和張耒的《寒夜》。小孫子背誦的是高翥的《清明》、張耒的《夏日》、杜甫的《秋興》和劉克莊的《冬景》。我倆算是棋逢對手,不分伯仲。家人最后評定:本次擂臺賽,我和小孫子并列第一!
第二周開擂時,我提出只背誦南宋詩人陸游的詩。這下可把小孫子難住了,他搜腸刮肚才想起一首《示兒》來,而我卻誦出了“利欲驅人萬火牛,江湖浪跡一沙鷗”、“三萬里河東入海,萬千仞岳上摩天”、“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等5首詩。小孫子明顯不敵,乖乖認輸了。于是,我躺在沙發上,舒舒服服地享受了一次全身按摩!小孫子邊按摩邊“叫號”:“爺爺,下周咱倆賽李白的詩,看誰背得多!”
李白的詩作車載斗量,難道我還怕個小學生?待開擂時我才知道上當了,小家伙跟我玩起了“詭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開賽前,他居然當眾宣布:“考慮到李白的詩作很多,所以,今天這場比賽,我和爺爺就不背李白的詩了,改背錢起的詩!”說著,他搶先背誦了錢起的詩:“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而且一張嘴就連背了6首!我冥思苦想,只記起了一首《逢俠者》。結果,這場比賽我輸了,給小孫子買了一個香噴噴、熱乎乎的雞腿漢堡。
就這樣,我家的誦詩擂臺賽每周都開賽一次,我和小孫子誰也不肯服輸,忽而他贏,忽而我贏。賽來賽去我發現:小孫子倒背如流的古詩竟達到了二百多首,是同齡孩子古詩掌握量的近十倍!作文也越寫越漂亮,常常得到老師的表揚,語文成績也躍居全班的排頭。我不但實現了“老有所學”,還收到了健身的意外效果――通過背誦和朗讀,促進了肺部的呼吸,使過去的胸悶現象不見了,思維也越來越清晰!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925X(2012)11-0265-01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在華夏文明燦爛的長卷中,詩人燦若星河,作品浩如煙海,風格異彩紛呈。僅唐一代,就有奔放飄逸的李白,沉郁頓挫的杜甫,通俗平易的白居易,清新俊拔的杜牧,奇詭險怪的李賀,綺麗精工的李商隱。他們的詩歌如山一樣巍峨高聳,如海一般波瀾壯闊。他們多姿多彩的創作,讓詩歌的天空云蒸霞蔚,五彩繽紛。一首好的詩歌能增進人的見識,熏陶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性情,凈化人的心境,提高人的文化修養。因此,在中學階段能初步理解,鑒賞,評價古代詩歌應成為高中生必修的語文素質。
而朗誦是語文教學的優良傳統。宋代著名學者朱熹在《 朱子童蒙須知》中說:“凡讀書, ……只要多誦數遍,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曰:‘讀書千遍, 其義自現。’謂熟讀則不解說自曉其義也。”。他在《訓學齋規》中也說:“余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現代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對誦讀更推崇備至,他認為:“ 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 的 一 種 方 法 。”“ 不 朗 讀 ,光靠瀏覽是學不好語文的。”“讀”也是語文教學所培養學生的四種基本能力之一。高中語文新課標對古詩文朗讀背誦提出了更明確的要求,“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 可見,誦讀是詩歌教學不可缺少的環節,是學生讀懂詩歌、把握內涵、體味情感的重要方法。
但是,我們今天的語文課堂很少聽到瑯瑯的讀書聲,講授詩歌,教師一味地分析內容、講解表現手法,很少留給學生誦讀的機會和時間,學生誦讀的興趣越來越小,讀書的興趣也越來也小,嚴重影響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詩歌學習漸漸失去了誦讀這一主陣地,詩歌在語文課堂漸漸也失去了其獨有的魅力。因此,在詩歌學習中加強誦讀教學不僅有重要性,更有迫切性。
我認為誦讀在古代詩歌的教學中有五方面意義。詩歌教學離不開朗誦,正如魚蝦離不開江河,虎豹離不開山林,花木離不開土地一樣。分而述之,詩歌朗誦有如下意義:
1.1 啟悟人性美: 朗誦詩歌,既為人類,也為個人。首先,人類需要詩歌為生命找一個理由。該如荷爾德林所說:“人類詩意地棲居在這個星球上。” 其次,老年如散文,中年人像小說,青少年是詩歌。于朗誦中青年人將詩情、詩意、詩心、詩性潛藏于心,于吟誦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壯志、多了一份從容雅趣。
1.2 體味感情美: 古人云:“詩緣情”,“情動而辭發”。朗讀者必須披文以入情,表情以達意。這要求學生朗讀時必須先體會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經驗,務求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方能打動聽眾。沒有感情的朗誦肯定是不成功的。
1.3 再現形象美: 我們可以通過對作品形象的載體——文字加以聯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讀者心中形成“內心視象”,當自己的“內心視象”與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讀要打動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內心視象”不可,并在朗讀中貫徹之,使聽者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1.4 理解思想美: 古人讀書當是今人之朗誦。朱自清先生認為: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其意義的獲得一半在聲音里頭。他說:“要增進學生理解和寫作的語文能力,得從正確的朗誦教學入手”,文章要由老師、學生反復讀,“有時還得背誦”。
1.5 感受語言美: 朗誦,課文內容入于眼,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多方感知,對文章感受極為深刻。朗讀課文以至于成誦,文章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誦“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生同病相憐人世一嘆;誦“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而生恍如隔世、悼然自傷之情。詩歌語言形象、精煉,這就要求學生用心去讀,久而久之,培養了語感,進而化為自己的東西,終身受益。“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舊文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2 朗誦的技巧與策略
朗讀是一種再創作活動,要求師生用有聲語言表現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從而使聽眾領悟作品內容,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2.1 恰當選材,陶情養性利其誦 。
“凡事預則立”,這必要求選好朗誦材料。對高中生來說,好的朗誦材料應該以深刻的思想內涵為內核,以積極進取、樂觀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為依托,以無窮的詩意為動力,以富于形象性而適于口誦的簡約質美的語言為外觀,以節奏、韻律、音樂的美感為引線。
2.2 正確理解,把握內容悟其義。
古語說“詩言志”,古詩詞往往用唱的形式來表現,在音樂的美感中傳遞動人之情,凸現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準確地把握作品內容,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固然,朗誦中各種藝術手段的應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準確透徹地把握內容,那么,藝術技巧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一種純粹的形式主義。要準確透徹地理解作品,應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的創作動機。這是理解作品的基礎。其次, 理解作品主題。主題是作品中表現的思想、觀點,是作品內容的核心。理解主題是理解作品的關鍵。朗讀要求再現作品原貌,要準確傳達作品思想,表達作品感情,闡明作品觀點,說明作品道理。再次,了解詩人的寫作風格。對中學生來說,基本了解文學史中重要的作家風格并不困難,同時也很有必要。如《詩經》是現實主義之源,《楚辭》是浪漫主義之頭。漢魏古詩悲愴凄涼,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詩則蒼涼雄健。王維詩含蓄生動等。
慶國慶詩歌朗誦黑板報圖片欣賞
慶國慶詩歌朗誦黑板報圖片1
慶國慶詩歌朗誦黑板報圖片2
慶國慶詩歌朗誦黑板報圖片3
慶國慶詩歌朗誦黑板報內容:獻給親愛的祖國
祖國,
您五千年的歲月,
寫滿了數不清的紛爭。
一次次的不屈,一次次的戰勝,
勾勒出不變的中華精神。
我們,
在您的胸懷中生存了五千年,
于是,
骨子里便有了五千年不變的中華魂。
您的疆域,遼闊而雄渾,
如那拂曉高歌的雄雞。
一次次的飛躍,一次次的奔騰,
您終于站成了東方巨人。
我們,
在您的肩上成長了五千年,
于是,
性情中刻下了五千年不變的“勤奮”。
五千年,
您依舊青春滿懷,
五千年,您仍然步伐激昂。
我們,
將您的腳步追隨了五千年,
于是,
見證了您五千年的滄桑。
您也曾經迷惘,曾經低沉,
但1949年民族的一聲巨吼,
就使世界為之震動;
1978年的一聲春雷,
推開了面向世界的大門。
在您那遼闊而美麗的大草原上,
羊群像珍珠撒滿綠絨;
在您那充滿希望的田野里,
麥浪滾滾把天地染得金黃。
在您那曲曲折折的海岸邊,
一尾尾鮮魚塞滿了漁網;
在您那郁郁蔥蔥的森林里,
到處是祖國未來的棟梁。
當新世紀的鐘聲敲響,
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您的身上。
我看見,
豐收的碩果壓彎枝頭;
我看見,
機器轉動得自由歡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