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會計中的經濟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以下就我院為例,介紹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在高職會計學生綜合能力培養中的應用情況。
一、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的內容
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體現了“知識”與“技能”的雙重要求,比賽的內容分為筆試、搶答辯論及會計操作三個部分。筆試內容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考綱要求的知識點為主,題型與會計從業資格考試題型一致,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完成。
搶答辯論賽分為搶答和辯論兩個部分。搶答題主要以學生所開設課程的知識點進行設計,包括經濟學、管理學、統計學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審計、金融等專業知識;會計法、經濟法、稅法等相關法律知識等。搶答賽可根據參加學生的人數多少進行分組,可以多組比賽。辯論賽是把學生分為兩組,圍繞相關的會計問題進行正反兩方的辯論。
會計操作分為點鈔、計算器盲打及會計軟件操作三個部分。點鈔比賽是將散開的練功券整點為100張一把,以點鈔張數多少評定成績,采用限時不限量,統一計時的方法進行比賽。計算器盲打是利用計算器將指定的數字相加計算出結果,也采用限時不限量方法比賽。會計軟件操作是利用我系實訓室網中網會計軟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實訓平臺相關會計工作,以軟件自動生成的成績來評定。
二、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評分標準
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以三部分成績累計進行綜合評定。筆試占30%,搶答辯論占30%(其中搶答15%,辯論15%),會計操作占40%(其中點鈔10%,計算器盲打10%,會計軟件操作20%)。由于每項單項成績的總分不同,為體現比賽評比的公平性,評分時不以每項的單項成績簡單按3:3:4的比例相加,而以每一項單項的排名計成績,排名越前得分越高。
三、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的效果
(一)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筆試競賽的考題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的會計基礎知識及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兩門課程的掌握的程度與熟練程度。
在搶答賽中,所涉及的題目內容為會計專業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學生在備賽過程中,進一步對這些知識進行了復習,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辯論賽中,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鍛煉。由于搶答辯論都需要分組,在分組與選撥辯手的過程中,也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在準備第三部分會計操作比賽過程中,很多學生苦練點鈔技術、計算器盲打技術,并常去會計實訓室,上機操作財務軟件,掀起了學習熱潮。此項比賽使學生手工操作的熟練程度、會計核算能力、財務軟件應用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二)客觀評價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整個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中,由于較為科學地設置了相關的比賽內容及評分標準,使得比賽成績客觀的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筆試和搶答成績反映出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及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辯論成績反映出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計操作成績反映出學生的專業技術操作技能;綜合成績則反映出學生上述綜合能力的高低。通過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的形式來評價學生,能綜合評價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對學生的評價更為客觀。
(三)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進一步促進教學工作
在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的準備過程中,相關教師要組織參賽學生進行強化訓練,解決學生遇到的實際問題,這進一步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使學生對所學專業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也使老師發現學生在知識能力方面的弱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舉辦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系統,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還可以豐富大學生的校園活動,增強互動性和參與性;同時,有利于教師人發現高職會計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學工作。
結束語:會計知識及技能競賽有利于培養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進一步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因此應定期舉辦,將其制度化、固定化。由于競賽時間限制及評分標準難以確定等等原因,在競賽中沒有設置關于書寫技能、手工會計簿記技能、會計分析技能等方面的內容,另外競賽也可能不能面對所有會計專業的學生,因此在培養及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方面還不是十分全面。雖然存在一些缺陷,但我們可以通過競賽所獲得的經驗和教訓,將其作為日常教學的補充環節,并加以不斷的改進,使其在高職會計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基礎會計;情景教學法;應用
會計學是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學科,《基礎會計》是本專業的入門學科,通過它,學生能全面了解會計學的基本理論知識。經實踐證明,把情景教學法引入會計教學,模擬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景,展開與實際問題相似的探討過程,會使學生產生感性知識。
一、《基礎會計》傳統教學法的不足
中職生此前沒有關于企業及財會知識方面的感性認識,如,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即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及參與性,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更難以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模擬企業財會工作流程,將基礎會計抽象的概念、枯燥的內容變成直觀的工作場景,通過實景實操來引導學生消化理論,從而達到邊理論、邊實踐、邊學習、邊工作的效果,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二、情景教學法的優點
情景教學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各種手段,通過制造與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具體場景,如,模擬公司及企業來幫助學生體驗、理解、運用所學知識。情景教學法能克服傳統教學的缺點,將實踐知識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進入企業生產經營場景,促使學生勤于思考,變被動聽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情景教學法能夠廣泛運用于基礎會計的教學,如,籌資過程、生產過程、銷售過程、利潤分配過程的核算。
三、情景會計教學法的主要程序
1.情景設置
情景設置是情景教學法的前提與基礎,也是開展情景會計教學法的第一。在學生授這門課之前,可以帶學生參觀一些企業,最好是大中型企業,讓學生熟悉企業的經營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情景,模擬某個公司財務或其他職能部門,依核算和管理內容設置不同的工作崗位,如出納、成本核算、工資核算、記賬憑證填制、總賬核算、報表編制等崗位。然后對學生進行分工,讓學生身臨其境,模擬角色,參與實踐。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2.角色的合理分配,實現角色的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要求學生扮演一個特定角色來處理基礎會計核算工作,這一環節是情景教學中最重要的環節,是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學生通過角色扮演過程來分析和領悟所學知識,并借此來提高業務能力及社交能力。
3.集中討論,共享經驗
角色扮演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通過把問題情景、現實的經驗和現實的問題有效聯系起來進行分析,對行為一般原則獲得概括性認識,這種概括性會計認識的獲得取決于學生角色扮演過程的領悟以及角色扮演討論的深度。
4.教師做出總結性的評價
教師在情景教學中,應該充當“導演”角色,組織和統籌整個教學過程。情景完成學生扮演角色結束之后,教師應對學生扮演角色進行評價和總結,重點評價學生在情景模擬過程中,崗位的實踐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妥當,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要指出學生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學生提出的具創新性的方法和操作性技能給予及時肯定和表揚。
四、情景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運用
(一)原材料購入的課堂教學
采購人員張三購入一批甲材料,價款 10000,增值稅 1700,運費 200元,開了轉賬支票支付,材料未入庫。這是原材料采購過程經典的例子,按傳統教學法應該這樣子講解,購入時:借:在途物資――甲材料 10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1700 貸:銀行存款 11800,這種教學方式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聽完課之后,不會會計處理的程序,不能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
(二)原材料購入的情景教學(改革后教學方法)
1.工作場景和角色安排
(1)創設工作環境
利用多媒體教室和教室的桌椅講臺,創設出總經理辦公室、財務部、采購部、倉管部等部門。
(2)角色分工
指定幾位學生分別擔任主管會計、制單會計、出納員、記賬會計、采購員張三、業務經理、倉管人員、總經理。
2.教學過程
(1)業務部按采購計劃,派張三去采購一批甲材料,采購完回到公司,將采購過程的有關原始憑證張貼在底板上。(大屏幕上展示原材料發票、運輸發票),接著由采購部經理簽名之后,交由公司經理簽名,再到財務部開支票。
(2)在財務部,采購人員把領導已經審核的原材料費用交給制單會計,制單會計受理相關票據后,認真審核業務的真實、合法性,并按購入原材料的價款和運輸來計算出原材料價款,填制一張付款憑證,借:在途物資――甲材料 10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1700 貸:銀行存款 11800,然后交由主管會計審核,審核無誤之后,交由出納付款。
(3)出納填制完支票后,檢查無誤之后加蓋單位法人的公章并送會計主管。
(4)會計主管審核無誤之后,在支票上加蓋財務專章后交給出納。出納把現金支票交給張三。
(5)出納把支票沿虛線剪開,發票和支票存根聯附在付款憑證后面,并在付款憑證上加蓋付訖的印章,之后把轉賬支票交給張三,并登記備查賬簿,并由張三送給供應商。
(6)出納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付款憑證登記“銀行存款日記賬”,登記完了在出納處簽名和蓋章,并將附有原始憑證的記賬憑證交給記賬。
(7)記賬收到傳來的會計憑證登記總賬和明細賬,完成登賬后在記賬憑證上打“√”,在記賬處簽名蓋章,并將已經完成登記總賬、明細賬的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交給會計主管。
3.教師總結(略)
【關鍵詞】會計集中核算 中小學 公用經費 現狀 問題 措施
一、現階段會計集中核算下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的現狀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會計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工作相比之前的管理機制來說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財務損失,會計集中核算體系改善了傳統核算體系中涉及的內容不夠全面的現狀,它通過事前預算、事中控制和事后評價使中小學的公用經費得到統一的管理和規劃,減少了學校亂收費亂開支的現象,在減輕了學生壓力的同時也促進了學校的發展和進步,而且就目前情況來看,現階段的會計集中核算體系逐步實現了統一收付、統一核算和統一管理的體系,增強了家長對學校的信任力度,促進了中小學校的發展和進步。
從另一方面來看,現階段會計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統一經費的管理能夠使學校有更多的資金去構建相關的教學設備,而且還能減少學校中的現象,這樣一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工作積極性,進一步促進學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發展。
二、現階段會計集中核算下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現階段雖然會計集中核算下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工作得到了相關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而且也為學校的發展和進步貢獻了一定的力量,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意識薄弱
通過相關的調查研究發現,好多中小學校在施行會計集中核算體制后認為學校的財務工作應該由支付分中心來管理,忽略了自身對財務的管理工作,導致好多學校在進行財務支出時隨意性比較大,沒有在支出前進行合理的預算和控制,進一步導致財務支出的嚴重超標,在向支付分中心申報時支付分中心只能進行事后管理和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金的浪費。
(二)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力度不夠深入
現行的會計集中核算體制將財務管理工作和財務核算工作分離開來施行,導致中小學公用經費重核算輕管理現象的產生,支付分中心只是按照相關的程序和制度法規對中小學各項公用經費的支出進行核算和整理,而沒有分析和研究票據與實際工作用途是否相吻合,導致了真票據假業務的現象,不僅造成了資金的浪費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不正之風的產生和蔓延。
(三)監督體制不夠完善
就目前情況來看,會計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工作中沒有完善的監督體制,這就會導致由于人為因素或者其他客、主觀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公用資金的損失和浪費,由于財務核算和管理工作的分離出現了支付分中心管賬不管物,學校管物不管賬的現象,支付分中心的賬目與學校的實物不相符的現象十分常見,嚴重影響中小學校的公用經費管理工作。
三、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強化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意識
強化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意識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強化學校的主體意識,不僅要求相關的領導強化學校主體的意識還要引導其他相關工作人員的主體意識,定期的對學校內的財務支出進行管理和控制,做好相關的預算工作,做到事前預算、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的體系,使學校內部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全面的資金管理體系,盡量減少由于會計集中核算體制下財務核算工作和管理工作分開造成的中小學公用經費損失和浪費的現象。
(二)強化會計經費分析指導的能力
高質量的會計集中核算體系不僅要求支付分中心做好對各個學校的財務核算和管理的工作,還要定期的對學校向支付分中心所申報的票據與實際運行的狀況進行核實和管理,引導學校完善自己的財務管理體系,還要定期的對各個學校所申報的財務數據進行統一的核算和管理,做好相關的分析和研究工作,盡量避免真票據假業務的現象。
(三)完善相關的監督體制
完善的監督體制是解決現階段會計集中核算下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關鍵,能夠督促支付分中心的財務核算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合理、增強其實用性和適用性,所以就要求支付分中心和學校不僅要建立相關的監督體系還要構建相關的監管部門,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在實現其自身價值的基礎上提高中小學校公共經費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四)提高中小學校公用經費管理工作的創新能力
就目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來看,相關的財務工作比較復雜,而且在不斷的改變和發展,相應的會計集中核算下的中小學公用經費的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增強其創新意識,積極的與其他相關的單位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支付分中心應對現代經濟社會所提出的各種風險和挑戰,在提高中小學公用經費管理能力的同時促進學校的發展和進步。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實現會計集中核算是避免中小學公用資金損失和浪費的有效方法,對于學校的發展、社會的發展以及學生本身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所以相關的工作者就要善于發現會計集中核算下中小學公共經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且及時的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措施,這樣一來能夠在提高支付分中心財務管理能力的同時促進其他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運行,進一步實現中小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關鍵詞】 管理會計; 情境教學; 發現學習理論; 教學效果
管理會計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應用學科,通過預測、決策、預算、控制、考核和評價等職能,服務于企業的內部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目的是將其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和掌握管理會計的相關知識,更要學會將其運用于實踐。針對本課程的這些學習目標和要求,教師在管理會計教學中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誘導其以當局者的身份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一、在管理會計中運用發現學習模式和情境教學的意義
發現學習理論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諾所倡導的,他強調教學應該使學生處于主動的狀態,知識的獲得不應是灌輸給學生的,而是要使學生主動通過自己的探索和發現而獲得知識。
發現學習理論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情境教學。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出發,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形象的,且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態度體驗,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教材內容,促使學生實現全面和諧發展。
在管理會計中,運用發現學習理論,實施情境教學,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并利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這可以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機械的學習變為主動的學習,同時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強化運用,提高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
二、情境教學在管理會計中的運用
通過教學實踐表明,恰當的教學情境設計是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源泉,是“教”與“學”實現充分互動的方法之一。實施好情境教學的關鍵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將教學情境具體化。根據情境在不同教學環節的體現,情景教學在管理會計中的運用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創設導入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新的章節開始講授時,如何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本章內容的興趣,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在備課充分的基礎上,巧妙地設置導入情境,使學生置身其間,能夠較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如在講解《管理會計》中的變動成本法這一章時,聯系大學生就業,可以進行如下情境創設:假設大學畢業后你開始創業。據你收集的相關資料,每件產品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和期間費用等合計為20元。開業之初,生意不是很好,恰在此時,一客戶過來洽談,且訂單量在企業的生產能力范圍內,你喜出望外,但該客戶出價每件產品18元,小于產品的單位成本。那么,這個訂單你是否應該接受呢?為什么呢?同學們議論紛紛,有的說應該接受,有的說不應該接受。此時,適時的引導學生――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是本章所要學習的內容,學完本章后,你就會明白其中的奧秘了。這樣求知的欲望被激發出來,可以自然地使學生帶著問題來學習本章的內容。
(二)運用情境――突破學習難點
對于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可以運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或活動等來創設情境,這樣可以將抽象的理性知識感性化,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如在介紹混合成本的分類時,對于其中的半變動成本和延伸變動成本兩個類別,部分學生似懂非懂,且容易弄混。聯系大學生的生活實際,很多同學生用移動的“動感地帶”服務,筆者這樣來運用情境:基本月租16元,發送短信數量在120條以內時不收費,每多發一條收費一角;撥打本地電話,每分鐘兩角錢。將發短信和打電話分開來說,哪一種是半變動成本?哪一種是延伸變動成本呢?給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然后再讓某位同學來回答問題。這樣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既能使抽象的理性知識生活化,還能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加深其對問題的理解。
(三)體驗情境――強化運用能力
通過對所學知識的運用,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實踐運用能力。
首先,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案例來強化運用能力。如在學完變動成本法后,可以“北方電訊公司對變動成本法的應用”案例為基礎,讓學生加以討論,以充分理解變動成本法,強化運用能力。再如,在學習完責任會計后,可以“海爾的SBU戰略”為基礎,分析三大責任中心在企業中的具體體現,理解內部轉移價格實施的必要性。
其次,教師還可以根據各章節內容的不同,運用角色扮演法,將學生按照相應的標準分組,分別擔任各種角色,來模擬現實,加強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在內部轉移價格學完后,也可以請四位同學,分別擔任企業的兩個內部責任中心的負責人和外部市場中的買者與賣者,模擬企業內外的交易活動,使學生從當事人的角度領會內部轉移價格的影響及其類型,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最后,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社會實踐,或者到企業進行實習,進一步強化對所學知識的運用能力。
三、管理會計中運用情境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在管理會計中運用情境教學還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是給學生構建的,使學生能夠以當局者的身份完成任務的一種環境。因此,在情境教學中應該更注重教學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應注重和大學生的實際需要相聯系。通過任務的解決過程,可以加深學生對相關內容和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變“厭學”為“好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情境教學應有“度”
1.圍繞目標設情境
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過分關注情境的游戲性和趣味性,使得教學過程偏離教學和探究的目標。情境的創設必須和教學目標相結合,充分展示教學目標所要解決的問題,避免創設與教學目標無關或湊合的情境。只有情境的創設和教學內容密切結合,情境教學的作用才能充分發揮;反之,情境教學將流于形式,甚至起到反作用。
2.情境運用要適度
情境教學是為教學服務的,在教學過程中,應避免過多、過濫地運用教學情境,即注意情境運用的“量”。畢竟教學課時有限,過多的情境教學的設置,將會影響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對于大綱中的重點內容適度運用情境教學,而對于簡單的或者不重要的知識則可以少用或者不用情境教學。
3.情境要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
情境教學要避免設置得過于簡單,沒有任何的挑戰性,又要避免設置得太復雜、不具體或者雜亂無章,使學生迷茫而無從下手。因為管理會計的教學對象是大學生,其已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但相對缺乏綜合處理能力。因此,在情境教學中,應充分注重大學生的這一特點,創設具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教學情境,在使學生理解知識的同時,更提高其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黃貴杰,龍海紅.管理會計學[M].立信會計出版社.
[2] 嚴偉.淺析情境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專業的實踐應用[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3):139-140.
一、目前中職會計專業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中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具備會計崗位工作所需的基礎理論知識及較高會計職業技術能力,畢業后能夠較快地從事各種會計核算工作,直至擔任主管會計的初、中級應用型專門人才。即中職會計專業教育必須以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素養為本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造就大批高水平、高素質的會計人才。其核心是學生能力的培養。但現行的中職會計專業課程體系還不能滿足這一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未將職業道德教育增加到課程建設中來。
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不夠重視,在會計專業課程當中除了《審計》外,其余均很少涉及職業道德問題。據有關統計,在中天勤事件之后,國內各地已經有40余名注冊會計師因為假賬、核資等問題被羈押甚至被捕。另據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統計,還有110多家會計師事務所和120多名注冊會計師受到行政處罰,100多家事務所和600多名注冊會計師受到了限期整改、通報批評、強制培訓等處理。我們的學生就是明天的初、中級會計人員,注冊會計師,其職業道德關系到整個會計業的誠信問題。而目前會計專業課程建設中卻缺少這一培訓、教育。我們有理由認為,如果不對會計人員的道德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忽視會計人員的法律、道德意識的培養,勢必將造成不良后果。
(二)整個課程體系存在問題。
1.從事課程設置開發的主要來自教育界的專家、學者,來自企業界的人士很少,從而使課程設置與市場需求脫節,職業學校畢業生崗位勝任能力不強。
2.教材大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礎上改編而來的,沒有體現出中職教育與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在培養目標上的差別,而只是相對于本科教材、高職教材降低了難度、刪減了部分章節而已。由于會計的相關法規、制度總在不斷地修訂中,而相關教材的修訂或編制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造成教材內容滯后。
3.不同課程內容交叉重復,缺乏有機的聯系與呼應。這使學生學習負擔加重,實際應用能力降低,教學效果下降,不能發揮學生的特長,影響學生潛力的發揮。
(三)普遍重理論、輕實踐。
我國目前會計專業從課程設置上看,是以學科為中心的一個結構龐大的學科體系,強調學科的完整與系統,導致在課程編排上出現重理論課、輕實踐課的傾向,使職教課程失去特色。教師在課程教學安排中沒有按照“理論適度、注重應用”這一原則進行,理論教學比重偏高,實踐教學比重偏低。
(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落后,考評方式單一。
教師主講的傳統單一模式未能根本改變。情景模擬教學、遠程教學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尚未充分運用。另外,學校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的手段比較單一,往往都是以一張試卷來定論,而中職院校培養的學生是應用型的技術人才,他們除了應會考試外,更應懂得實際操作。單一的考評方式影響了培養目標的實現。
二、改變目前現狀的思路――新一輪課程改革
為了解決上述課程建設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我認為必須進行新一輪課程改革。這次課程改革應強調培養學生終身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強調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動手實踐和創新能力。為此,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加入職業道德內容,真正體現教學中德育為先的理念。
會計人員作為特殊行業的從業人員,“不做假賬”是會計從業人員最基本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所有會計人員必須以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管理工作也越來越重要,尤其是會計信息越來越被廣大決策者、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管理者等會計信息使用者所重視,它成為政府部門進行宏觀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在中職學校會計教學中不僅應把會計法規體系的內容作為會計專業的必修課程,增設相關職業道德課程,而且應積極宣傳新的會計準則和各項法規制度,對其要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闡述或在課堂上開展討論,使學生真正掌握和領會新制度的要求。
(二)建立新的課程體系,使課程設置更加合理。
1.教學內容應該避免重復,增強所選教材的系統性,注重學生創造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專業判斷能力,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要注重教學內容的更新,注重與國際接軌。
2.改變以教育專家和學校教師為主的職業教育課程編制方法,建立以行業和系統合作編制校本課程的制度,吸收企業家、專業技術人員等進入課程編委會參與課程的編制,這樣所設置的課程能夠滿足企業用工的實際需要。同時針對教材落后實際的情況,會計專業核心課程可大膽選用財政部會計資格考試專用教材。這些教材內容規范,權威性強,囊括了近年來一系列新法規、新制度,內容每年都在更新;這些教材的使用還能為學生畢業后取得會計職稱打下基礎。
(三)加大實踐課程的比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過程必須面向崗位職業的需要,針對崗位職業的實際,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邊做邊學,手、眼、腦并用,使教學面向生產實踐。實踐教學可占總教學時間的50%左右,按理論教學知識點漸進合理安排實踐教學的課程,保持三年每學期不間斷,做到每學期的實踐課程教學與相應的知識應用和技能培養有機結合,要達到看不出某節課究竟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教學的最高境界。可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一方面迎合了企業對中職教育培養的人才需求,使學生順利就業,更好地為企業服務,另一方面校企聯合又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另外還要加強實驗室建設。中職教育教學工作的最大特點就是要突出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實踐教學任務繁重,僅靠校外實習是行不通的,一些基本的實踐教學任務必須在校內完成,這就必須建立一個高質量的校內實踐基地。為提高會計模擬實驗課的質量,專業教師應精心設計會計模擬課題,并從阿拉伯數字的大小寫的基本功開始,在模擬實驗室實地進行票據處理、會計分錄、模擬記賬、出報表等教學實踐活動。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增加課程考核方式。
可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大腦風暴教學法、張貼板教學法、角色扮演教學法及模擬教學法等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其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打破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的模式,遵循“為了行動而學習、通過行動來學習”的原則,實現從遵從教科書的被動學習到指向職業行動自主學習的轉變,從單純的知識技能學習到綜合知識和復合技能學習的轉變。在教學手段上,信息技術為會計教學手段的改進和創新提供了技術支持。把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開放式的教學。例如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圖像、聲音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利用強大的網絡功能讓學生查閱所需資料,使學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識,豐富和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 建立合理的專業知識結構;利用電子郵件方式解決習題作業批改和答疑。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往往采取卷面筆試的方式,這不利于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因此,對學生成績的評價應根據目標多元化、方式多樣化,注重學習過程的考核,采取卷面筆試和實際操作相組合、課內和課外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并結合國家對會計職業的鑒定、考核體系實施培訓、考核,使學生在畢業時取得會計專業相關資格證書(如會計從業資格證)。
隨著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改革,國內外經濟形勢、科技條件的日新月異,中職會計專業迎來了新一輪的改革契機。我們要通過會計教學的課程改革,培養出具有高品德、厚基礎、強能力的高素質的會計人才,滿足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漢東.中等會計專業模塊化課程體系設計與教學構想[J].職教論壇,2004,(7):40-41.
[2]戴波.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研究[J].商場現代化,2005,(5):187-188.
一、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在“基礎會計”教學中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基礎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極強的應用型課程,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很多教師會把這門課當成純粹的理論課講授,讓學生在課堂上聽講解、看板書、記筆記,師生主體地位錯位,課堂氣氛單調沉悶。加上中職的學生大多沒有工作實踐經驗,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也缺乏了解,很難形成系統的感性認知。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這兩個加起來就有94%。[1]所以讓學生45分鐘都面對單一的黑板,很容易就會產生視覺疲勞,稍不留意,就會不知所云,造成聽和講的不同步。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學生就會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而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營造仿真生動的教學情境,化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讓學生身臨其境,加強多重感官的刺激,能為單調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機和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拓展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
葉圣陶先生說,教材只不過是一個例子。[2]在“基礎會計”的教學中也可以發現,教材中生動系統的操作實例有限,并且選取的例題與習題都是用文字的形式來描述經濟業務活動的內容的。而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的經濟業務都是用原始憑證來體現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脫節,如果照本宣科,不利于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仿真的情境,從學生現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通過多媒體的精心加工引入課堂,同時多媒體的網絡功能還能將課堂教學延伸至課外,為課堂提供無限的教學素材,讓學生在快樂中汲取知識,在課堂里體驗生活,進而掌握會計核算規律和專業技能。
(三)熟悉會計實務,提升實戰能力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過:好的教師是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真理,而不只是傳授知識。[3]“基礎會計”的教學要求學生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和形象思維。但由于學生的實際經驗有限,對企業會計內容記憶、理解和應用難度較大,所以需要直觀形象、豐富多樣的會計實材的處理來加強對會計核算環節的理解。利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都置身于具體的情境之中,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報表等基礎資料及各種會計核算程序進行模擬演練,親自體驗會計工作。例如,在講解會計憑證的填制時,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動態演示,更加直觀的將各種細節呈現在學生面前,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既能理解理論知識,又能掌握實際操作技能,為畢業后踏上會計工作崗位奠定基礎。
二、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在“基礎會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創設情境
認識來源于實踐,所以“基礎會計”課程要以實踐為中心展開教學設計。為了讓學生能適應課堂中創設的工作情境,最好能組織學生去企業參觀見習,熟悉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流程,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比如,在講解原始憑證這一內容之前,就可以帶領學生去企業的財務室,讓學生親自觀察企業中經濟業務的表現形式,并對“取得或填制原始憑證是會計核算的初始環節”由理性認識上升為感性認識,最后回歸課堂,利用多媒體展示情境案例,把教室變成財務室,播放各種票據圖片,讓學生尋找出符合原始憑證概念的票據,判斷其類型,并根據原始憑證描述經濟業務的內容。這樣通過實物讓學生加深印象,真正理解何為“原始憑證”。
(二)角色體驗
基于創設的會計工作情境,為學生設定不同的崗位角色,縮小理論與實際、學校與社會的距離。例如,在講解庫存現金的清查這一內容時,可讓學生根據多媒體展示的情境案例,分成不同的小組,制定庫存現金清查的工作方案,并設定出納、會計主管、清查小組成員、總經理等不同的角色,讓學生明確各自的職責分工,并演示庫存現金的清查工作流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上學如上班,上課如上崗,變被動與主動,不僅掌握了教材內容,也鍛煉了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增強了職業自豪感和崗位適應能力,更縮短學生畢業后踏上會計工作的適應時間。
(三)成果展示
利用多媒體展示部分學生的課堂實戰成果,鼓勵學生在親手實踐中發現問題,并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4]教師應對學生角色進行評價和總結,重點評價在情境模擬過程中,崗位實踐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得當,解決問題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要指出學生在扮演角色過程中的錯誤,對學生提出的具有創新性方法和操作技能給予及時鼓勵,實現師生互動,教學相長。讓學生感到會計所要反映的現實問題就在自己身邊,而不是抽象的符號和公式,從而使學生體驗學以致用的樂趣。消除學生對會計課“遙不可及、深不可測”的畏難情緒,并讓學生的內心不斷增長正能量,推動學生更加努力更加自信地學習專業知識。
(四)拓展提升
會計教學不應局限于教科書上的理論知識,為了更好的體現理實一體化模式,可以拓展課堂模擬的情境,并利用多媒體把會計知識置于整個社會的大環境下進行分析,并利用上市公司豐富的會計信息資料、國內外大量的會計案例來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引發他們對現實問題的思考,培養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他們對會計職業道德的認識。
三、多媒體情境教學法在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有選擇地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情境教學
并不是所有的“基礎會計”教學內容都適宜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時使用不當,就成了嘩眾取寵,造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無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所以,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分析學情,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為原則,利用多媒體設計與所學知識密切關聯或是普遍關注的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巧妙安排動畫、圖像、聲音等資料,既貼近實際,又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從而使“基礎會計”的課堂教學張弛有度。既有模擬情境的真實再現,又有學生的思考練習和教師的精彩講授。
(二)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適當拓寬“基礎會計”教學內容
中職“基礎會計”教學的目標是以提高學生會計技能為主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靈活應用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的優勢,適當地拓寬“基礎會計”教學的內容,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更新的會計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為成為一名復合型的會計人才做準備。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開設第二課堂,指導學生應用計算機網絡查詢先進的會計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從而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
(三)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利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模擬企業會計經濟業務的演練,可以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但這種情境是教師人為設置的,不能替代實際會計主體的核算過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還應該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演練機會。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走入身邊的企業,切身體驗真實會計主體的會計核算流程,為日后踏上工作崗位做好鋪墊。
(四)結合傳統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會計技能與綜合素質
何月肖(河北省藁城市丘頭鎮麗陽中學)
“愉快教學情境”就是在教學中滲入一些閃現智慧的幽默的健康的興趣,將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形式融入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以激起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情境下,進行傳授知識和接收信息。現在我將如何創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愉快情境”談一些體會和做法。
一、巧妙設疑、鼓勵質疑,誘發思維,創設愉快學習情境
質疑問難,本身就蘊含著思維的火花,也是學生學習的一種動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意識,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尤其是鼓勵學生不盲從,不唯書,不唯師,大膽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要求教師能預測學生接受知識時可能存在的問題,抓住學生認知上的矛盾,選準問題的切入點,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探求;激化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思考。
比如我在教計算機系統時問:“CPU的主頻越高,整機的運行速度就快,對嗎?為什么”?同學們討論再回答。又比如,我在講文件命名時,這樣設疑:廣州只有一條北京路,不能把其它道路命名為北京路,不然就混淆了,但其它城市例如中山,它就可以把道路命名為北京路,在文件夾和文件命名中要注意什么?在講幻燈片制作時,在學習過程中邊學習邊激起疑問:插入不同格式的音樂文件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插入的影片不能播放?同時,我出注重在鞏固練習時留疑,鞏固練習這一環節中,針對新學知識精心設計一些發展性問題,有利于深化知識的理解,又可以拓展學生思維,將思維由課內延伸到課外。比如在學習完計算機病毒后,我要求學生課后以“計算機防病毒措施及中毒后解決辦法”為題設計一份計算機防毒方案。這樣,通過在導入新課時設疑、在學習過程中激疑、在鞏固練習中留疑這些方法,使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參與學習。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愉快情境
賞心悅目的課件對愉快情境的創設更是錦上添花,運用視覺、聽覺的結合,使多個感官同時接受刺激,他們在歡聲笑語中悟出了信息技術的奧妙與真諦。如在講VB時,我從網上下載了《西游記之VB篇》的Flash版,學生在笑聲中了解了VB程序設計及其應用,也激發了以后對Flash的學習興趣。又如在講授PowerPoint時,我精選了一些學生參加國家級比賽中獲獎的作品來進行情境創設,學生在圖、文、聲、樂并茂的課件中感受了PowerPoint的強大功能,學生會更認真學習,力求做出更優秀的作品。
三、用生活中的事例生動的比喻或用小品創設愉快情境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小品一般要短而精,占時二到三分鐘,適合穿插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中,信息技術的發展、人物軼事、有效的比喻、小游戲等等。多種形式的教學小品都是課堂教學的輔助材料,實踐證明:這些小品能引起學生的大腦神經興奮,強化并活化抽象、難理解的知識。如講到計算機系統時,我講了一個小故事:計算機處理的數據量是極為龐大的,就好比一個人在堆滿了谷物的倉庫里打谷子,那怎么施展得開,工作效率又怎會高呢?于是,人們把谷子堆在倉庫中,自己拿了一部分谷子到場院中去打,打完了再送回去。這下子,可沒什么礙事的東西了,打谷子的速度快多了,內效率提高了。計算機也是這樣解決了同類的問題。它把大量有待處理和暫時不用的數據都存放在硬盤中,只是把需要立即處理的數據調到內存中,處理完畢立即送回硬盤,再調出下一部分數據。硬盤就是計算機的大倉庫,內存就是它干活的場院。又比如我在講文件夾時,我將文件夾比作某個同學的一個黃色的小書包,書包里裝著六大科的課本,課本里還夾著試卷,這些課本就是小文件夾,試卷就是文件。在講以文件的路徑時。我請一位同學來說出他上學和回家的路線,將這種“路線”引申為查找文件的路徑。再問路徑是唯一的嗎?你走不同的路線回家會不會迷路?學生在簡單的比喻中愉快地接受新知識。
四、把競爭意識引入課堂創設愉快情境
初中生好勝心很強,他們都有爭冠軍、拿第一的渴望,即使在兩個人的比賽中取勝也感到激動的和高興,因此我把競爭意識引入課堂。在我的教學班中,我一般會把全班同學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這一組中既有信息素養較好的,也有信息素養很差的學生,讓他們在一起共同協作學習。對于某些問題我將它設計成搶答方式,本組其它學生可以補充,有時對一些易出錯、模糊的問題展開辨認或討論,比如,怎么的一部計算機才算是高性能的計算機?然后再由本組一位學生綜合回答,這樣辯論或討論使問題得以澄清,這也是學生倍受歡迎的方法之一,每到此時,學生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踴躍發言。學生忽而屏息思索,忽而眉飛色舞。當然,回答問題出錯也在所難免,可能造成不愉快,不過教師處理恰當及時鼓勵,以充分信任的情感幫助其自我糾正,讓其進一步思考,把可能出現的不愉快心情巧妙地化解,使其愉快地進入學習角色。例如,在講到計算機硬件時,分別拿兩條不同類型的內存,要學生從外觀分辨它們的類型并說出它們的不同。
五、利用第二課堂創設愉快情境
首先,我利用學校的黑板報開展“請駐足一分鐘”活動,進行環境渲染,內容短而精,一般一分鐘左右就能看完,定期刊出。辟有計算機發展史、風趣與幽默、計算機漫畫、應用小技巧、計算機發展新動向、硬件資訊、智力測試等等。很能受學生歡迎,成為學生必看的內容,每到課余飯后,黑板周圍都有很多學生,他們在笑聲中求得了知識,擴大了視野,激發了學習興趣,這種興趣遷移到信息技術課堂之中,帶著良好的心情來聽課,給愉快情境的創設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
“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是職業教育的教學論中出現的一個新思潮,其是以創建實際的工作環境,并通過學習小組的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學習上的難題,其是以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為主的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教學的實踐中,科學性地、創造性地、靈活性地將“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應用到會計教學的過程中。
2 “行動導向”情景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
2.1通過教師示范來進行教學
2.1.1采用“人―機”相結合的示范教學
“人―機”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即教師應引入多種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并通過多媒體的技術,用圖像、聲音或者視頻的方式來示范會計核算的過程,再讓學生根據多媒體的示范進行比較和學習[1]。
比如:盤點清查現金。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掌握盤點清查現金的要求和目的,并讓學生在企業的現實情境里設計這個盤點過程,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的教學軟件,播放出企業的會計人員在盤點清查現金的整個流程以及遇到問題時應該如何處理的視頻。這種“人―機”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優化了教學的質量,還美化了學生的視覺和聽覺,激發了學生對學習會計知識的熱情,提高了學生的自主能動性。
2.1.2采用“總―分”相結合的示范教學
教師應在會計教學過程中,采用“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中的“總―分”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首先按照相關會計知識的規定對會計業務進行循環處理的方式,其次再進行分步驟的操作,在分步操作的過程中,應把握好主次的順序,最后在分步操作完成后,教師應要求學生再進行整體的聯系,進而融會貫通會計操作的技能。
比如:在會計報表的編制示范下,教師應引導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填寫數字、總計金額、平衡收支、審核到簽字蓋章的實際操作流程,且在學生完成這個會計實際操作的流程中,積極引導學生能夠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教師應對流程中的易出現錯誤的總計、平衡等較為關鍵的步驟給予學生重點的提醒。
2.1.3采用“正―誤”相結合的示范教學
在會計教學中,對錯誤操作進行示范教學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降低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的錯誤發生率,還對強化學生的相關會計技能有著極為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積極采用“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中的“正―誤”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首先應有意識地將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一些錯誤范例收集起來,其次將錯誤范例集中示范出來,給學生自行的討論問題和錯誤所在,最后教師再對討論結果進行小結,規范學生的答案,進而得出正確的結果[2]。如:在學寫金額書寫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填寫存在問題和錯誤的憑證在課堂教學中展示出來,讓學生對其進行分析和討論,再找出書寫錯誤或者不規范的地方,并加以修改,進而鞏固學生書寫數字的實際操作能力。
2.2通過學生模擬來進行教學
“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要求教學活動應是雙向的,在教師展開示范教學時,學生應做參與者而不是參觀者。因此,在會計教學的示范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與教師一同進行示范模擬,進而掌握會計實際操作的技能。
在“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下通過學生模擬來進行教學實施時,教師可以和學生模擬實踐,共同進行示范教學。教師進行示范教學的目的是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到實際操作的要領,因此學生應在教師的示范下,共同參與實踐。學生的模擬實踐采用的是分步驟進行的方式,因此,要保證學生真正地掌握相關實踐技能和知識,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將分步驟進行貫穿和統一,才能夠讓學生全面地、深刻地掌握相關會計知識并應用到實際的生活和學習中。
2.3通過崗位輪換來進行教學
實踐中的會計工作在崗位方面的綜合性較強,由制單員、會計主管、記賬員和出納員等多個崗位相組成,且這些崗位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牽制,形成了一個健全的財務核算的系統。因此,教師應在會計的時間教學中,采用會計崗位輪換實踐教學的教學方式,進而讓學生能夠明確相關會計工作的內容和任務,也讓學生能夠掌握賬簿和憑證傳遞的過程、各個崗位間的配合及相容性。
首先,教師應確定學生的實踐崗位,并在由學生組成的財務部中,按照不同的職能對崗位進行劃分,明確出納、審核、制單、核算、主管和記賬六個部門的分配,再展開先關的會計核算的實踐工作[3]。其次,教師應進行崗位輪換制。為了更有效地完成會計教學的目標,教師應讓小組里的每一個學生依次扮演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進行會計核算的過程中,掌握各個不同環節的操作流程,進而更全面地、系統地了解財務工作里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
3 結語
在會計教學中,展開“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不僅將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有效地結合起來,還提高了學生對學習會計的主動性。因此,教師應在會計教學過程中,積極倡導“行動導向”情境教學法,以加強學生的社會能力、專業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為最終目的,進而為學生步入社會能夠盡快勝任相關會計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黃海燕.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1,11(4):146-147.
一、會計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會計模擬實驗產生的現實背景
“素質教育”是相對于“應試教育”而提出的一個相對概念,素質教育的要求之一是縮小知識與能力發展的“剪刀差”,促進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并行發展。從會計學科教學過程來看,會計教學可以分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個過程。理論教學的目的在于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應試教育”在會計教育中起了基礎性作用;實踐教學(會計模擬實驗)的目的在于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更好把理論運用于實踐,把知識內化為學生的能力,縮小知識與能力的“剪刀差”。會計素質教育要求轉變多年來會計教學中一貫存在的、重理論教學而輕實驗教學的觀念,糾正和調和會計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育價值取向,強調注重會計理論知識、會計職業文化、會計職業能力在個體身上的內化和顯現,即所謂“會計素質”的培養。而會計模擬實驗過程就是把會計理論知識內化為會計綜合職業能力的過程,也是會計專業學生在會計職業崗位能力的養成過程。因此,會計素質教育客觀上需要會計模擬實驗教學存在,這是會計實驗產生的現實背景。
二、中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學生認知規律是會計模擬實驗存在的前提
首先,中職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一定的會計基礎理論知識,有較強的從業能力的實用型會計人員。為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在會計學科教學中,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另一方面要培養學生的各項會計技能和較高的操作能力以及分析會計問題、解決會計問題的能力。只有兩者有機結合,學生畢業后才能獨立完成會計工作,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要使學生掌握會計的各項技能,形成會計從業能力,會計模擬實驗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次,“認識論認為:認識是在實踐基礎上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又由理性認識到實踐的能動飛躍,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無限發展的過程,使認識從低級向高級發展,這就是認識發展的總規律”。從會計理論知識形成來看,會計理論是在會計實踐過程基礎上的經驗與觀念總結,它來源于實踐,又高于實踐。要深刻理解會計理論,必須從會計實踐入手,從會計實踐中形成的感性認識,然后內化提升為會計的理性認識,這是學生認知的基本規律。因此在教學中首先教學生會計技能,然后再把這些技能提升為會計基本知識、會計基本理論。由此可見,開設會計模擬實驗既是實現中職培養目標的要求,也是認知會計理論的基礎。
三、會計模擬實驗是規避校外實習存在問題與困難的需要
校外實習是以往會計技能教學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但校外實習存在許多問題與困難。首先,從會計工作空間環境角度來看,由于一般會計主體財務部門的崗位是按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發生時的票證、信息的傳遞所需要各個環節與內部牽制制度而緊湊設置的,其辦公場所沒有足夠大的空間來容納一大批學生集中進行同場實習。因此校外實習只能分散進行,通常一個單位最多只能安排3~5個實習生,這種點多面廣的實習布局,增強了實習管理的難度,同時也給實習地點的聯系帶來很多困難。而開展會計模擬實驗,一個班級學生可以同時進行模擬實驗與演練,從而規避上述存在的問題。其次,從會計工作的性質來看,由于會計工作具有嚴肅性,且涉及單位商業機密的安全性,決定了實習單位給予實習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極少。因此多數實習學生到了實習單位也只能是進行觀光實習,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而會計模擬實驗都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通過仿真的模擬資料與模擬企業會計人員角色進行填證、記賬、編報等操作,學生專業技能能夠真正得到鍛煉。再次,從會計工作的特點來看,由于會計工作具有連續性、政策性和時間性特點,決定了校外實習不可能全面接觸了解各類型的經濟業務以及各個時期的不同賬務處理技能。而會計模擬實驗可以充分利用技術方法和合理規劃來規避這些問題與困難。
四、校外實習的成本與實習效果不對稱問題需要會計模擬實驗來解決
校外實習成本是指學校組織學生進行校外實習的各種耗費總和,它包括實習單位所要求的實習經費、實習生往返交通費與住宿費、實習管理費等。近年來,一方面學校組織校外實習時接受實習單位要求的實習經費不斷增加,造成實習費用上升,這是校外實習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校外實習分布點多面廣,相應實習生往返交通費、學校實習管理費也隨著增大,這也是校外實習成本上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校外實習成本上升與學校實習經費日趨緊張的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實習規模縮小、實習時間縮短、實習內容縮減,使得校外實習處境艱難,實習質量沒有保障。由于會計工作嚴肅性且涉及單位的商業機密,決定著校外實習只能觀光實習,學生沒有動手的機會,難以取得令人滿意的預期效果,出現了校外實習成本高而實習效果差不對稱的現象。而在會計模擬實驗時,由于模擬業務設計與會計核算組織程序可塑性強,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除在建設會計實驗室時需較多的投入外,平時也只需一本模擬實驗教材與一些憑證、賬頁與相關的模擬器物,實習成本低,但仿真模擬的效果非常接近現實,校外實習中不能達到的實習目的,在室內會計模擬實驗中就能較大程度上得以實現,從而解決了校外實習成本與實習效果不對稱的問題。
五、目前會計人才市場出現質上供求脫節的問題需要會計模擬實驗來調節
從會計人才市場供求現狀看,一方面,企事業單位需要會計人才,但又苦于招不到合適的人才;另一方面,學校每年輸出大量的會計人才,面臨著就業的壓力,出現了會計人才市場供求在“質”上的脫節。這固然原因有多方面,但在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學校生產出的“產品”不能適銷對路,培養出的人才在“質”上不適應社會的需求。從會計人才市場需求角度來看,許多單位在實際招聘時最看重的是日常會計操作和工作經歷,多數企業單位要求應聘會計人員具有會計實踐經驗, 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從會計人才市場供給角度來看,學校培養出的畢業生往往缺乏動手操作能力、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后仍舊達不到“畢業就上崗”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學生在校期間接受的實戰訓練太少,需要學校從多方面、多渠道加強鍛煉學生的實做能力。而會計模擬實驗是提高學生的實做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徑,能使學生加深對會計理論和會計工作內在聯系的深刻認識,掌握會計理論和熟悉會計操作技能,提高學校生產的“產品”的質量,培養實用型會計人才,從而促使會計人才市場供求質上的平衡。
總之,會計模擬實驗在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技能教學中廣泛開展。從本質上說,會計模擬實驗實質上就是以會計職業行為為導向的專業技能教學法,它有產生的現實背景。
(作者單位:福建省尤溪職業中專學校)
參考文獻:
[1] 廖穎杰.會計模擬實驗若干問題探討.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3:17-19
[2] 彭振宇.高職院校推行通識教育的目標、內容與實現途徑.職教論壇,2007.7(下):11-15
[3] 謝錚.職校會計專業課程設計的新思考.職教論壇,2004.2(下):34
[4] 廖穎杰.會計模擬實驗若干問題探討.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3: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