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

        第1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 教學反思 業務素質 教學實效

        十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使我深感到,一個教師,要想成為一個好教師、名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素養、扎實的教學功底、較強的教學能力,而且要有較強的教學反思意識、較好的教學實效。然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怎樣通過教學反思,不斷提升自身業務素質,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呢?下面我就自身的實踐略談一二,祈同仁不吝斧正。

        一、具有反思意識,確定個人發展目標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質量是教學工作的核心,也是教師獲得職業滿意感及高認可度的關鍵,在教師的成長過程中,課堂教學反思意識及能力是至關重要的,被稱為教師職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只有在具備了敏銳的課堂教學反思意識和良好的課堂教學反思能力的基礎上,教師才能更好地促進自身由新手型教師向專家型教師過渡,并有利于自身專業的發展和教育素質提升。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要具有強烈的反思意識,積極主動地學習,不斷完善自我,確定個人發展目標。就像教師上課,首先要制定教學目標,然后在教學中通過努力實現目標。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教學是一樣的道理,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進行發展反思,制定個人專業發展的目標。“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他現在的水平有多高,而是在于他是否能在生活中不停頓地前進”。可以肯定,教師有目標,就會有努力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教師的發展目標要分階段,當一個個階段目標實現時,專業發展階段目標也就實現了。需要強調的是,教師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應該進行發展反思,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認定目標的切實可行性,及時作出修改,以確保目標的實現。

        二、把握時機,適時反思,提高教學實效

        新課程改革以后,掀起了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反思的熱潮,倡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反思已經成為當今學校所追求的一個亮點,各學校并將反思視為一種教師專業發展和提高教學效果的教育途徑。教學反思是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抽身反省與自我觀察。教學反思是教師最基本的反思,其目的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改進教師的教,推進學生的學。進行教學反思的時機主要有兩種:一是課前反思,二是課后反思。

        (一)課前反思:減少缺憾。

        通常許多教師認為,課后再反過來思考上課的過程為反思。實際不然,教師在課前備課時也應該反思,以此避免走彎路,增強上課的針對性,減少教學的缺憾。

        經過多年的教學,我在備課時養成了課前反思的習慣,重點反思自己是否吃透教材,重點難點是否清晰,教學目標設定是否合適,是否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學方法是否具有針對性、靈活性等。這就通常需要思考這樣兩個問題:一是在教學這一內容或相關內容時,會遇到哪些問題?二是采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效果會如何?通過課前反思,預計到了課中可能發生的問題并進行準備,就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課后反思:及時提升。

        課后反思是教學反思的重點,這時的反思應該具有及時、剖析和提升的特點。及時,就是在課后教師要及時反思,不要拖延。因為教師的反思如同火花,會一閃而逝。如果不及時把反思火花捕捉住,它很可能就此熄滅。及時的另一層含義是要及時動筆,記下反思的心得,哪怕是片言只語也可以。

        剖析,則需要勇氣和智慧。教師要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同事的議論。實際上,任何一個教師上的每節課都會有成功和失敗之處,這就要求我們正視自己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尤其是失敗,從中得出教訓。教師剖析自己是一個不斷戰勝自己和專業發展的過程。剖析也需要智慧,有智慧的教師善于發現教學中的成功和失敗,有能力探究其中的原因,并且在新的教學實踐中發揚和修正。這種智慧需要教師在堅持學習中生成和積累,在實踐中運用和發展。

        提升,是在剖析的基礎上,把成功和失敗提升為經驗或教訓,產生指導教學的有效方法。課后反思應是反思教學中的成功和失敗,并以此為基點,以點帶面。在課后的反思中,我把教學中成功的經驗不斷總結,提升成自己一種獨特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但是也反思了教學的失敗點,引以為戒,時刻提醒我要仔細觀察,多方位思考,增強教學智慧。

        三、確定反思內容,系統總結,理論升華

        教學反思活動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內容,即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實踐、個人經驗與理論總結,這四個方面的問題構成了教學反思的基本角度。

        (一)反思教育理念,樹立新型師生觀。

        教育理念決定著教學行為。教育理念正確與否是教師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正確的理念導致正確的行為,錯誤的理念導致錯誤的行為。如果一個教師的教育理念陳舊,教育方法等落后的話,那么,他工作越投入,對學生的副作用就越大。為此,教師首先要反思的就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師要反思的教育理念很多,其中教師觀和學生觀是核心內容。作為一名現代教師,應該樹立符合時代要求和新課程標準的現代教師觀和學生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師要把學生看成發展中的人,看做完整、獨特的人,看做具有能動性的人,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行為,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二)反思教學目標,做到有的放矢。

        教學目標是教學所要達到的結果,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種標準,教師應該反思課堂教學目標明確與否,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什么,自己怎樣來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目標中,不僅要注意知識的傳授及接受過程,而且要注意把課堂教學視為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注意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培養,做到有的放矢,使每個孩子的潛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三)反思教學實踐,提升教學技能。

        教師在教學實踐歷程中,要及時捕捉能夠引起反思的事件或現象,通過理性檢查與加工,逐漸形成系統的認識,形成更為合理的實踐方案,提升教學技能。對教學實踐活動的反思包括實踐內容、實踐技術與實踐效果的反思三個方面。實踐內容的反思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展開前,需要對活動所關涉的內容本身進行反省,對教學目的、任務和過程有一個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判斷,適度預設,重視生成,使課堂充滿動態美。實踐技術的反思是指教師對活動展開過程中所使用的工具、方法、時機等的適切程度的總結檢討,其目的在于對自己的行動軌跡進行回溯,發現問題和不足,探尋更佳的方案,提升教學技能。實踐效果的反思是指,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對整個實踐所取得的成效的價值判斷,包括學生角度的需要滿足程度與教師自己角度的價值感受兩個方面。在課后的反思中,教師不僅要知道自己的教學效果,而且要對效果及其有關原因進行“為什么”的思考,從而追求課堂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升教學技能。

        (四)反思個人經驗,理論總結升華。

        教師對個人經驗的反思有兩個層面,一是對個人日常教學經歷進行反思,使之沉淀成為真正的經驗;二是對經驗進行反思從而獲得提升。如果教師不去挖掘和使用教學反思的判斷、反省與批判的權限,教師的教齡再長,教學經歷再豐富,也不一定與個人的獨特經驗成正比。如果不對其進行反思,那么這些經歷將一直是懵懵懂懂的,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教師不斷地經歷著,又不斷地忘卻這些經歷,致使自身的經驗系統中缺乏由自己反思所形成的、歸屬于自己個人所有的獨特經驗,從而使得自身那些具有極大潛在意義的經歷失去了應有意義。可見,教學反思可以幫助教師把自身的經歷升華為真正的、富于個人氣息的經驗,并且不斷使自己的經驗體系得到拓展。

        總之,在對教學進行反思時,應力求從教育理念、教學目標、教學實踐活動、個人經驗四個角度進行。這也是對教學現象或事件進行反思時的四個層次。如果一個反思對象能夠在這樣四個層面得到重新認識和理解、解釋,那么這樣的教學反思就是深刻而周詳的,也會獲得豐碩而長久的反思效益。

        四、養成習慣,貴在堅持

        在教學工作中,要不斷增強反思意識,養成反思習慣,堅持不懈,久而受益。無論采取怎樣的反思方式,教師在教學反思行動中都需要堅持這樣兩個策略。

        第一,教師要經常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教師經常陷于面對紛繁復雜的教學現象和事件不知道該對哪一個進行反思,自己的心靈活動不知道哪些可以成為反思的話題,在教學活動過程中,究竟哪一個現象、哪個事件、哪種行為、哪種感受可以反思,應該反思的困境中,這是無法預先確定的。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保持開放、敏感而好奇的心靈,時刻捕捉可能的反思對象。教師要善于捕捉、判斷、重組課堂教學中涌現出來的各種各樣的信息,把有價值的新信息、新問題納入教學過程,使之成為教學的亮點,生成教學智慧和實踐經驗。

        第二,要經常、反復地進行反思。反思的過程就是不斷解讀,不斷獲得新答案,產生新感覺,提出新問題的過程。對于教學活動的日常反思絕不能一蹴而就,對于不同的或者同一個反思對象,不同的人進行反思,就會得出不同的答案,產生新的疑問。在不同的時間、環境、心境下,反思也會有不同的結果。與不同的主體共同反思,認識也會有所不同。從不同的視角出發,也會提示出新的答案、新的問題。反思的實質,是教師在不斷的反思活動中,通過反思來理解對象、理解自己,讓自己與對象對話、與自己對話。完善自我的“教”,提高學生的“學”,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提高教學實效。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牢記“教而不思則罔,教而思之則強”。

        參考文獻:

        [1]張行濤,郭東岐主編.新世紀教師素養.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6.

        第2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頂崗支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

        實踐性知識在新教育實習模式――頂崗支教中的作用,與臨床經驗在醫生的職業生涯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一樣的。醫生只有在“診斷―反思―出診”的反復工作中才能形成真正的“經驗”;同理,頂崗支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也需教師在不斷的授課講習以及總結中形成,是難能可貴的實踐經驗,其不僅直接影響到師范生專業能力的發展,同時更是直接關系到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1.頂崗支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構建的重要性

        近年來,頂崗支教形式已作為新的教育實習方式在全國普遍推廣開來。在頂崗支教的過程中,師范生幾乎全程參與到日常教學管理中。因此,就這一形式的誕生和發展來說,不僅為教師個人能力的提升提供了足夠的平臺,同時也能為師范生他日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奠定可貴的發展基礎。

        (1)實踐性知識是師范生從事教育領域的必備基礎。實踐性知識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反復提煉、總結,施用于教學過程中,經檢驗為有效的教學知識,是教師的寶貴經驗,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重要依據和參考。師范生在頂崗支教過程中實踐性知識的構建,同樣也是師范生教學經驗累積的過程,是師范生學習成果的重要檢驗途徑。

        (2)實踐性知識構建是師范生成長為教師的必經之路。師范生在正式從事教師這一職業之前,通常需要到相應的崗位進行實踐學習,在鞏固專業知識、提升業務能力的同時,反復檢查自身素養與崗位之間的差距,并進行調整,最終形成可以對實踐進行指導的知識體系――實踐性知識體系。實踐性知識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師范生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將自身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進行反復試煉和總結,最終得出一套適合教學的有效經驗,這是師范生過渡到教師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提升師范生業務能力的有效途徑。

        2.頂崗支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構建的有效策略

        (1)框架的合理構建。頂崗支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構建需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切不可盲目和草率。在頂崗支教的過程中,師范生首先應明確自己需要吸收哪些知識,哪些方面需要改進,哪些方面需要提升,這都是師范生應思考和準備的框架,只有初步構建好框架和基礎,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高效吸收知識和經驗,促進自身的快速成長。在構建框架的過程中,我們還需注意框架的合理調整,只有在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調整總結經驗并及時更改和完善,才能真正做好實踐性知識構建的工作,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素養。

        (2)抓住檢驗機會。除了框架的合理構建外,頂崗支教過程中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有效構建,還需適時抓住實踐的機會,不斷檢驗實踐性知識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在頂崗支教實習的過程中,師范生會碰到各類的教學問題,接觸到多種的教學風格和特點。眾多教學實踐信息實際是雙刃劍,利弊均在:如果師范生有明確的實踐目標和信息選取路徑,便能很好地找準自己的位置,在實習教學中不斷錘煉和積累;但如果師范生沒有明確的目標和規劃的話,面對如此多的信息,只可能讓師范生更加迷茫和慌亂,沒有規劃和科學的指引。只有合理取舍、重點突破、反復檢驗的實踐性知識才能成為指導性知識,因此,在頂崗支教過程中,師范生還應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框架,對有用的知識進行最大限度的利用,對無用或不需要的知識進行舍棄,最大限度保證實踐性知識構建的質量。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頂崗支教師范生實踐性知識的有效構建,不僅直接關系到師范生個人素質及專業素質的發展,更是直接影響到頂崗支教的質量和效率。作為師范生來說,首先應充分認識到實踐性知識構建的重要作用,并梳理明確的學習目標,需適時抓住實踐的機會,不斷檢驗實踐性知識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為順利從事教師職業做好準備的同時,也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和努力。

        參考文獻:

        [1]袁 麗,陳 林.“頂崗實習”教師培養的政策分析及其爭議[J].教師教育研究,2014,26(06).

        第3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 五段循環式;骨干教師;培訓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0-00-01

        國家教委在《關于加強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骨干教師是教師隊伍的中堅力量,在教師隊伍建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骨干教師的質量和數量不僅體現教師隊伍的總體水平,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同時,教育部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指出:“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完善培養培訓體系,做好培養培訓規劃,優化隊伍結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通過研修培訓、學術交流、項目資助等方式,培養教育教學骨干。”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課程改革的整體推進,骨干教師培訓呈現出理念的相對滯后、過程相對封閉、方法相對單一。由此,各地教師培訓機構加強了骨干教師培訓工作,并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逐步形成了形式各異、方法多樣的骨干教師培訓模式。安康教師進修學校在骨干教師培訓方面也做了積極嘗試。

        一、“三+五”研訓模式奠定了理論基礎

        自2008年以來,學校依據陜西省“陽光師訓”工作精神,認真學習和領會文件的理論依據,校領導組織有多年培訓經驗的教師,依據當地實際的教師教育需求,并科學的進行調研。科學制訂了“三+五”研訓模式,即以“名師示范”――“互動交流”――“專家引領”――“個人反思”為環節的三天集中學習+參訓學員后期完成的“校本研修”五項任務為整體流程的實施方案。

        1、名師示范環節

        由學校組織科研人力,選拔市區級有影響的骨干教師、教學名師、省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等。提前備課,設計教學方案,并將教學方案提交學校,由學校組織研討教案設計、修改意見、提出可行性方案。

        2、互動交流環節

        名師示范課之后,輔導老師先組織學員進行分組,一般8-10人為一個交流小組,交流的主要內容,包括示范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完整,教學理念是否先進,重點突出和難點解決情況,教學的組織與變化,教學的有效性以及是否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等。各小組選派小組長總結小組交流成果,收集交流問題,然后在大會交流展示。

        3、專家引領環節

        “三+五”研訓模式中,有遴選的專家進行指導,做專題講座,并回答學員提出的課堂教學問題。根據名師示范和學員交流匯報情況,及時組織教學,做即興發言或專題講座。讓教師在培訓以后有所得,有效地解決骨干教師存在的困惑。

        4、個人反思環節

        針對名師示范、互動交流、專家引領環節的內容,個人整理培訓中的反思、感悟或體會,撰寫個人反思文章。

        集中學習結束以后,每一位學員還要完成五項校本任務,即“骨干教師培養書”。填寫教師專業成長基本情況;“他山之石”包括做兩次專題講座,觀看議課兩節“名師課堂”,專業閱讀兩部書籍;“校本研修”包括兩節“一課兩上”、課題研究、區域內講座、教學論文、優秀教學設計;指導學科教師意見、綜合評價。

        三天四個環節的集中學習和參訓學員后期完成的五項“校本研修”任務,為“五段循環式”骨干教師培訓模式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

        二、“五段循環式”骨干教師培訓模式構想

        針對骨干教師培訓特點,學校繼續深化“三+五”培訓模式的實踐,植入參訓人員課題研究任務,強化教育科研導向,豐富、完善培訓模式。在此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五步循環式”培訓模式構想,這種模式仍在不斷完善和探索中。

        1、問題調研:設計問題、分組調研、發現問題、提供依據

        這是骨干教師培訓的首要環節。怎樣培訓教師,該培訓什么樣的內容,是面臨的最大問題,傳統的方式方法已經不受廣大教師的歡迎。作為培訓者,了解被培訓者的需求至關重要。依據以往的經驗,組織人員精心設計調查問卷,然后分散到基層鄉鎮學校,對近三年參加骨干培訓的教師問卷調查,組織當面座談交流。返校后,整理問卷、整理問題,為培訓提供第一手材料。

        2、確定菜單:依據問題、確定專題、有備無患、有的放矢

        根據骨干教師培訓需求,制定培訓內容;對于專題,學校采取試講制,按學科分類,要求先在小組內試講,再選拔優秀者進行大會交流,群眾打分取平均值占40%,評委打分取平均值占60%,兩項和達90分以上,方可通過。

        3、專業引領:實踐課堂、專題講座、解答疑難、提升能力

        就骨干教師而言,專業引領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實踐課堂提升課堂的駕馭能力;通過專家專題講座,充實先進教育理論,指導教學實踐。在答疑解惑中,不斷更新思想,提升能力。

        4、研討反思:聽課議課、互動交流、反思總結、撰寫論文

        實踐課堂之后,就是聽課議課環節。通過專家與學員互動、學員之間的互動形式,發現問題、總結優點、交流體會,最后將撰寫論文,轉化成果。

        5、跟蹤反饋:實踐反思、跟蹤反饋、發現問題、及時總結

        對于專家講座,實踐課堂,研討反思等培訓效果如何,同樣也有反饋機制。學校制定有每一位專家講座之后的定性評價和建議,并通過一定渠道反饋給專家。同時,根據需要,選派相關人員下鄉鎮基層學校,跟蹤檢查骨干教師的專業變化情況,及時發現問題,為再一輪骨干教師培訓提供參考的依據。

        通過骨干教師培訓,豐富了骨干教師專業素養,提高了骨干教師教學技能,提升了骨干教師科研能力,強化了骨干教師示范引領作用,帶動了區域素質教育的提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五段循環式”骨干教師培訓模式的建議

        1、加大教師的參與力度。讓更多老師參與此項教學工作中來,有利于不間斷地對骨干教師進行指導,使他們在教學中不斷成長,保證培訓模式的有效實踐。

        2、更多地借鑒國內國外先進的培訓模式,優化培訓模式,積極提升培訓的有效性。

        3、對于偏遠山區的鄉鎮骨干教師,可以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將集中附近鄉鎮的骨干教師,設置教學點,分散時間,專家送教下鄉。

        第4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初中教師素質;科學管理;精準培訓;校本教學研究;學校生態環境

        初中教師是學校的中堅力量,學校的發展、初中生的成長都與其息息相關,其素質的提升一直是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個人共同關心的課題。現代管理理念關注組織中的個體,在促進個人發展上提出了許多值得借鑒的思想和方法。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形勢下,用現代管理理念研究初中教師素質提升的途徑和對策,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依規科學管理教師隊伍

        第一,實施依規管理。任何有效的管理都要依靠健全的規章制度才能進行。對于初中教師而言,學校的規章制度會不斷強化其在教學、言行等方面的好習慣,久而久之,這些好的習慣會內化為個人的綜合素質,最終體現到教學活動中。初中學校應該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法規,結合學校的教學任務、師資力量、辦學水平、學生素質等情況,制定一系列教師管理的規章制度,實現校規校紀全覆蓋、無死角。明確年級主任、班主任、教師、教輔人員等人員的崗位職責,對教師的課時、備課、作業批改等做出具體要求;制定教學評價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對教學行為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和公平、公正的獎懲;出臺教師培訓學習制度,明確教師每年參加培訓、聽課的次數和時間,保證教師的學習培訓質量。總之,要使學校的教師管理活動有規可依,教師的一切行為有規可循。規章制度的制定要盡量精細化,能夠充分反映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特點,如化學、物理等學科到高年級才開始,而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從初中一年級就已經開設,學生的接受基礎完全不一樣,教學規范的標準就應該有所區別,體現差異性;再如,教師的評價考核內要量化細化,科學設置課堂教學和科研情況、學生成績和學生綜合素質、教師自評和學生及家長評價等在教師考評中的權重,盡可能使考評全面、準確反映教師素質和教學質量。第二,實施人文管理。從重硬管理向重軟管理轉變是現代管理理念的發展趨勢,軟管理“更加注重企業全體員工的價值觀、精神面貌、道德、責任心、凝聚力及教育知識水平等等”[1],有利于提高組織的向心力和感染力。學校是產生知識和文化的地方,應該具有濃厚的人文氣息。要實施人文管理,在管理中體現人性化。一方面,堅持以教師為本。承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給予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活動、學生輔導等方面一定的自,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關心教師的個人生活和身心健康,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溫暖。另一方面,注重校園文化建設。深入挖掘、弘揚學校精神,如凝練校訓、創作校歌等,增強學校的文化底蘊和感召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如球類比賽、文藝晚會等,豐富教師的業余生活;利用教師節、感恩節等節日開展尊師重教的主題活動,形成尊重教師、崇尚知識的良好氛圍。

        2開展精準引導和培訓

        第一,提升教師的道德情操。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宣傳活動,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特別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提升,學校要多想辦法,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引導教師貫徹社會主義教學方針,增強職業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做到愛崗敬業、對學生無私奉獻。明文規范教師的言行舉止,如要求教師用普通話授課、著裝要盡量職業化、上課期間不得抽煙等等,引導教師做到儀表端莊、談吐優雅、舉止得體。加強對教師的監督,及時制止違反師德規范的行為,發現問題要依照校規校紀進行處理,特別是歧視侮辱學生、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索要或接受學生財物的行為,要堅決避免。第二,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學校要注意通過培訓、進修等方式完善教師知識結構,使教師具備扎實的學科知識、一定的教育理論素養和寬泛的知識面。學科知識是教師的立業之本。初中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專業水平不高,就會出現“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現象。學校必須重視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通過傳幫帶、名師授課、難點解析等方式鞏固教師的學科知識,使教師能夠準確把握學科的核心要義。學校要克服重課業輕理論的傾向,強化教育理論的培訓,提升教師對教學活動的掌控力。教學活動涉及方方面面,教師僅有學科知識是不夠的。優秀的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是深入淺出、旁征博引,既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學習內容,又使授課過程生動有趣,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就必須具有寬泛的知識面。第三,優化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育理念決定教學實踐的價值取向,教師的教育理念與時代相適應,其教學行為才會得到認可。如00后初中生的個人表達欲望相對強烈,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多開展與學生的互動,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如果采取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必然得不到學生的歡迎。教學方法是傳授教學內容的載體,不同的教學內容需要不同的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現場觀察法等都有特定的適用情況,教學方法如果使用不得當就會降低教學質量,影響教學內容的準確傳達。如時事政治課易多采取討論法,讓學生在討論中辨別是非;而化學、物理、生物等課程要多采用直觀演示法,把教學變得形象化,使學生更好理解知識要點。因此,學校要經常向教師介紹國內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幫助教師“設計出適合本校學生學習該學科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2],不斷優化教學過程。

        3加強校本教學研究

        第一,開展專題研究。從內容上看,要把教學經驗和教學難點都作為專題研究的對象,一方面,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和成績,從眾多的、孤立的教學個案中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東西,深入挖掘其中的科學道理,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研究成果,為廣大教師提供借鑒和指導;另一方面,針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組織教師集中攻堅,找出問題的癥結,提出有效解決對策,幫助教師解決疑難問題。從組織形式上看,學校層面要設立教學專題科研項目,每年面向全體教師指定若干研究課題,由教師個人根據興趣和專業申報研究;學科組、教研室等也可就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自行開展研究。從成果應用上看,學校要有意識地引導教師在學術雜志上,研究結論、意見對策、典型做法等要在全校積極推廣,督促教師主動運用、靈活運用,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師的工作動力和能力。第二,做好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前,教師個人必須進行扎實的預備課,提前了解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內容難易點等。在備課中要體現思辨性。可以采用頭腦風暴法,由備課組長引導教師暢所欲言,盡可能多角度、多層面呈現教學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也可采用辯論的方法,鼓勵教師對中心發言人的備課提綱提出質疑,通過問答、辯論等方式,達到問題說透、目標明確、思想統一的效果。課后要重視集體備課的反饋工作。集體備課后形成的教學方案是否科學,需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檢驗。要加強對課堂效果的監控,在課后及時召開反饋交流會,客觀、全面總結教學過程,針對出現的問題進一步集體研究,完善教學方案。第三,提供多種教研平臺。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為校本研究提供多種平臺,拓寬研究渠道,激發教師的研究興趣。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辦教研刊物,主要刊發校內教師的教研文章,同時介紹外校的一些經驗做法,開闊教師視野。開設校本課程,教務部門可以組織優秀教師在深化對校教學規律、生源質量等認識的基礎上,開發富有本校特色的教學課程。組織興趣相近的教師成立學習俱樂部、學科沙龍等,經常開展研究討論活動,加強“不同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模式和教學經驗的碰撞和整合”[3],促進教師素質共同提高。

        4營造良好的學校生態環境

        第一,建設學習型組織。學校應努力構建人人重視學習、追求進步的校園風氣,引導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積極適應教學改革的新任務新要求,不斷更新學科知識,優化教學方法,使自身能力素質與教學任務相適應,在學習中實現自我超越。要為教師提供各種學習條件,如加強圖書館建設,擴充藏書數量,提升藏書質量;為教師推薦、訂購高質量的報紙、期刊、輔導書等學習資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購買學術數據庫,方便教師查閱學習。第二,引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學實踐進行客觀審視、積極揚棄、逐步提升的行為,通過教學反思,能夠發現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進而提升教學能力。學校要大力宣傳教學反思的重要作用,鼓勵教師積極對課前、課中、課后等教學的各個環節進行反思。對教學反思提出硬性要求,定期檢查教學小結、教學筆記等反思成果,提升教師對知識儲備、教學方法、教學理念、教學效果等反思的質量。開展教學反思方法的培訓,如制作教學反思典型案例、教學反思故事,邀請專家就教學反思的方法、內容、注意事項開展講座。第三,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幸福感是指個人基于物質和精神上的獲得而在主觀上產生的欣喜與愉悅的情緒。一個有幸福感的教師,會對學校產生高度認同,工作動力也會隨之增強;反之,教師會出現抵觸情緒,教學質量無從保證。一方面,學校要為教師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積極改善教師的學習、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讓教師無后顧之憂,有尊嚴地從事教學。另一方面,制定符合實際的激勵機制。實施教師多勞多得、優勞多得的制度,支持教師拓展個人職業生涯的寬度和厚度,定期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增強教師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參考文獻:

        [1]史永亮,張偉,劉彥妮.現代管理學理論淺述[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61-64.

        [2]皇甫全.課程與教學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84-386.

        第5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一、轉變落后教育觀念

        21世紀的小學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的教育。20年前的教材變了又變,教參改了又改,教育觀念轉變了又轉變,教學措施改進了再改進。

        趕上新課程改革的大潮后,我才猛然驚醒:素質教育,首先必須是教師素質提高的教育!所以,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質,首先必須轉變自己舊有的教育觀念: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要想學生素質提高,自身素質必須先行!

        二、樹立遠大教育理想

        拿破侖說過:“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理,不想當名師的教師,不是好教師;不想當領軍人物的教育者,不是優秀的教育者。小學教師要想在自己的專業發展道路上走的更遠,必須樹立遠大的教育理想,訂立長久的教育目標。所以,一個真正致力于打造輝煌教育人生的小學教師,一個真正著眼于個人專業發展的小學教師,必須樹立遠大的教育理想:為輝煌的小學教育事業,奮斗終身!

        三、制定專業發展規劃

        眾所周知,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是說,不管做什么事,事先都要有準備。一個國家要發展,要先制定國家的發展規劃。例如2010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同理,一個教師要想鋪就自己的專業發展道路,也必須制定自己的個人專業發展規劃。規劃可以是三年的、五年的、甚至更多,這個根據個人目前專業發展狀況而定。

        四、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結合我的教育學識,我需要在以下方面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1、夯實專業知識。盡管我是師范類本科畢業,但是,我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對于語文學科的專業知識還非常的欠缺。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語文學科的專業知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淀,博大精深。對于古代漢語知識,古代文學知識,現代語言學知識,我都還知之甚淺。對于小學語文學科課程論知識,教育教學教法知識都還需精進。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基本技能,都還要學習學習再學習,提高提高再提高。

        2、鑄就專業品質。專家指出,教師要具備博大的師愛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捫心自問,有時,我的“愛”,卻不是那么純粹,總是多多少少摻雜了一點個人的感彩。有人說,人生有三樣東西是掩藏不住的:愛、貧窮和咳嗽。同理,我的“愛“也是掩藏不住的。我喜歡聽話的孩子,我欣賞有才的孩子,我疼愛乖巧的孩子,我討厭“冥頑不化”的孩子。可是,今天才猛然驚醒:原來,我所謂的愛是多么的自私和狹隘。教師的“愛“是屬于每一個孩子的,不是“好”孩子的專利。而正是那些“冥頑不化”的孩子,才更缺乏愛。他之所以調皮,無非是想引起教師的關注而已,他在渴望老師的“博愛”。所以,教師要想鋪就專業發展道路,必須鑄就高尚的專業品質,并且一以貫之,經久不止。

        提升專業能力。專業能力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同樣的一個班,不一樣的教師,教出的學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專業能力差異的體現。所以,要想專業發展,必須提高專業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優化自己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輕松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專業能力的目標就是:事半功倍!

        4、注重自我反思。著名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說過:優秀教師=教育過程+自我反思。是的,積極的自我反思是消化吸收教育精髓的最佳途徑。齊魯名師陶艷珍老師,就非常注重自我反思,堅持撰寫教育隨筆。每每有大型教育活動,名師送教,經驗總結等,陶艷珍老師的文章總是結構嚴謹,文辭精妙。這樣的精彩文字,是寫出來的;這樣的教育藝術,是積極的自我反思總結出來的。所以,我要注重自我反思,向踏實的老黃牛一樣,消化、反芻,積極的自我反思。相信,反思出真知,反思促提高。

        5、補充藝術特長。不好意思的說,我感覺,我似乎一點藝術天賦也沒有,一個藝術細胞也沒長。我不會唱歌,我不善跳舞,我不懂繪畫,我不愛樂器。每有聯歡節目,我總是藏在最后邊。可是,小學語文專業素養的要求中,卻要求教師至少有一項藝術專長。

        第6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新課改; 業務素質; 合作雙贏; 高效課堂

        隨著新課改理念的深入,對化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還要求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將原先思考的“如何教化學”變為“學生如何學化學”。而化學教師素質的提高,教學水平的提高,教研組的作用可以說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我校非常重視教研組的建設。眾所周知,教研組是學校教學工作的基層組織,教研組的任務是通過教學研究工作提高教師思想、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教研組的建設不僅直接關系一所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而且也直接影響著學校教學質量的提高,努力營造良好的組內氛圍,打造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對于一個教研組來說,這是對學校可持續性發展最大的貢獻。下面就此談談自己淺顯的認識。

        1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業務素質

        我們經常召集老師學習科研理論,從《中學化學教學參考》、《化學新課程標準》、《河北教育》等材料中汲取營養,并寫出詳實的讀書筆記,以加強對具體教學實踐的指導。近幾年來我們先后多次派出教師到膠州、淄博、青島等地觀摩山東省或青島市優質課比賽、教學能手比賽、公開課等,參加化學新教材培訓,并與青島地區多處中學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互通有無,這使我們受益非淺。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的提高,使學校的化學成績連年攀升。

        2強化集體備課,促進合作雙贏

        集體備課是在個人認真準備的基礎上集體研討的一種有效的教研活動,它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研究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保證教學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在實施新課程的今天,它成了我們化學教研的一種重要形式。在不斷實踐,不斷改進的基礎上,我們形成了以下備課的流程:

        2.1自研教材,挖掘個人潛能。每位老師先對下一周要講的相關章節、單元的全部內容認真鉆研,寫發言提綱。

        2.2集體研討,取長補短。每個人對教材有了整體把握,對課本進行認真分析后,大家再集中到一起備課程標準、備教材、備教法、備知識點的落實,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最終形成最佳課時方案。

        2.3修改教案,因材施教。.執教者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風格以及本班學生的情況,在空白處對案作一定的修改,成為適合學生的課時教案,然后施教。

        2.4二次備課,查漏補缺。施教后寫下教后記,備課組安排時間進行反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作進一步的討論,尋找解決方法,為提高下一次集體備課的質量以及個人的教學水平打下基礎。

        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化學組成為有著明確教育思想和教改理念的學科組,在辦學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組內的每一個老師都深深地認識到,教育上的競爭同樣也是激烈的,因此我們把原來的口號加以修正:把“個人爭第一”改為“團體爭一流”,把“內外競爭”改為“合作競爭,共創雙贏”。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團結力量大,合作出效益。

        3注重師生互動,構建高效課堂

        新課程實施以來,新的教育琨岔引導著教學的改革,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了我們大家共同面對的問題。在不斷地探索實踐中我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

        3.1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沒有預設的課堂是放任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充分的課前準備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充分的課前準備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整個的課堂設計,并對課堂作好必要的預設,這為實現高效課堂打好堅實的基礎。

        3.2激發活躍的課堂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積極地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的課。在組織課堂教學的各環節中,我們時刻牢記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精心設計能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因此,我們徹底改變了“注入式”傳統教學模式,創造一種使學生能真正處在“做中學”的情景,促其自覺、積極地學習知識和思考問題。

        3.3提供科學的學法指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 “我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注重了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4強化專項訓練,提高復習效果

        4.1構建知識網絡。在進行第二輪專題復習時,我們在第一輪復習的基礎上,打破章節的限制,將相關知識進行合并,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因為許多知識在教材中的呈現成螺旋式上升;復習時將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使脈絡清晰,如物質的分類、有關溶液的計算等等。

        4.2總結解題方法。專項訓練后,我們讓學生自己總結解這類題的方法,學生在自己總結的同時,加深了印象。只有自己總結出來的東西,理解才會更深刻。然后老師在學生整理的基礎上加以完善和補充,并突出重點,使學生掌握方法,觸類旁通,避免搞題海戰術。

        第7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卓越計劃;4C能力;創新能力;課程改革

        文章編號:1672-5913(2013)01-0029-04

        中圖分類號:G642

        當代大學教育在培養工程人才時,要求學生在科學基礎、實踐能力和人文素養方面融合發展。專業知識學習是載體,掌握所學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不是唯一目的,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學重在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諸多因素導致課堂教學中滿堂灌、填鴨式的授課現象還普遍存在,即使教師在講臺上賣力地講,學生也不買賬,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被動聽課,致使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究其原因,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師教學手段單一,教學方法單調,所謂的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往往成為教師不認真備課、不愿意嘗試和探索新教學方法的借口。而更深層的原因在于,教師缺乏對課程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研究,沒有深入思考“教與學”這一系統過程要達到的目的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沒有研究課程要求學生在知識、能力、素質上達到的目標和構建人才培養實現矩陣,從而缺少深入有效的教學設計。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之一,網絡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網絡應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在傳統課堂教學和實驗開展中,學生卻反映這門課理論知識多、內容抽象,教師也覺得課程內容和實驗內容不好設計。河南工業大學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團隊總結多年教學經驗,認為出現上述問題的根源在于教師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把握不到位,教學中缺少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的有效機制和課程教學設計和教學方法。

        1 “卓越”工程師的4C能力要求

        教育部推出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簡稱“卓越計劃”),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旨在培養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各類型高質量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現人才強國戰略服務。“卓越計劃”強調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國際化視野的培養,鼓勵校企深度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河南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于2011年被列入第2批“卓越計劃”改革項目。在推行“卓越計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改革過程中,圍繞“卓越計劃”對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工程能力、國際化視野等的能力要求,構建人才培養知識、能力、素質實現矩陣,并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尤其是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促進“卓越”計算機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

        我們在進行學生能力素質培養分析時,總結了創新思維/精神(Creative thinking/spirit)、批判思維/精神(Critical thinking/spirit)、自信(Confidence)、溝通(Communication)4個基本要素。創新能力培養是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缺少“創新能力”的人也很難具備優秀的“實踐能力和工程能力”,在實際工作中可能只是個熟練的“技工”,而無法成為獨立解決工程難題的優秀工程師。

        具備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創新思維和意識,善于“思辨”,而創新思維又要求一個人具有良好的“批判思維”和“批判精神”,敢于質疑“權威”,在“懷疑一切”中發現問題,在“創新”中解決問題;一個人是否具有敢于批判和創新的精神,又源于其“自信”、敢作敢為、不怕失敗、不怕“丟面子”;“溝通”是現代人際交往的基本素質,而現代組織都強調團隊意識,重視協作,這就要求組織成員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這些基本要素也是相互統一的,自信的人敢于批判,并在實踐中嘗試創新,不斷地尋求突破,而這一過程又會增強一個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現在人們更注重團隊創新,尤其在工程設計和軟件開發過程中對團隊合作的要求比較高,良好的溝通更能促進協同創新。

        因此,我們認為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培養學生“樹立自信、敢于批判、勇于創新、善于溝通”是提升學生內在素養的基本要求,學生將受益終生。為了培養學生具有這些基本素質而開展的課程教學改革,尤其是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具有很強針對性。我們在“卓越計劃”實驗班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在計算機網絡課程中進行4C能力培養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

        2 計算機網絡課程改革中的4C能力培養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核心課程之一。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該課程在計算機及相關專業培養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們在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中引入4C能力培養目標,針對4C能力要求改進教學方法,重點圍繞課堂教學設計開展4C能力培養實踐,使課內課外統一,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互相補充。課程教學采用“全過程交互式”教學方法,按照“問題驅動、自主思考、團隊探究、互動交流、總結提升”的策略組織教學,分為以下主要過程。

        1)問題設置。課前教師給出思考題目,如“如何解決網絡通信中傳輸錯誤問題”,對課程教學單元進行歸納設計,針對每個課程單元模塊提出一個大問題,同時設置若干小問題,對應該單元重點知識。課程知識點、問題引導及實驗設計如表1所示。

        2)自主預習。學生自主預習,根據已掌握的專業知識自行設計可行方案以解決命題,如采用“奇偶校驗法”發現錯誤。建議學生不要拘泥于教材,強調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查閱相關資料,研讀并評判教材,敢于質疑教材中給出的解決方案。

        3)分組討論。學生課前進行分組討論,發表各自觀點,在批判中發現和糾正問題。教師鼓勵學生開展頭腦風暴并進行自由交流,培養學生具有積極的態度、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善于聽取意見和敢于堅持主見。

        4)觀點表達。每個學習小組選派代表講解本組研討得出的結論,教師要鼓勵學生給出與書本中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這一點不易做到,需要循序漸進。教師在實踐中給每3個小組分配1個主題,每個小組15分鐘,3個小組一共利用1節課的時間介紹本小組理解或提出的技術方法,由師生共同質疑分析。

        5)教師點評。教師利用“啟發式、探究式、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各小組針對課前布置的問題提出陳述觀點并相互交流,如“我用Hash函數發現通信中傳輸錯誤”、“我用加密方法避免傳輸錯誤”、“我用CRC方法發現錯誤并糾錯”等。教師則進行引導、答疑解惑、總結歸納,針對學生提出的不同觀點給予剖析評價,如“哪種檢錯方法效率高”、“哪種方法能糾錯”、“哪種方法不可行”,再對比講解現有的計算機網絡理論、技術、方法,討論方法的正確性、可行性、優缺點,在互動中引發學生思考,使其獲得認識上的提升。教師最后講解教材中給出的方法,即目前的技術標準,幫助學生分析和體會其中奧妙,以提升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6)歸納總結。根據課堂研討,學生在課后通過總結筆記和完成作業,優化各自方案,查找問題的癥結,進行歸納總結后得出正確結論。

        7)實驗驗證。計算機網絡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但課內實驗學時較少,實驗主要是一些驗證性實驗。一般院校會開設“網絡工程”或“網絡應用技術”等課程,教師講授實用網絡技術或工程應用。為此,我們將以實驗為主的“網絡工程”課程作為網絡原理課程的配套課程,將知識劃分單元重點,除了驗證性實驗,還引入針對性較強的設計性實驗,如組網規劃并使用“Packet Tracer”模擬器軟件配置驗證,讓學生通過實驗得到直觀體驗,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知識;鼓勵學生針對實驗項目提出設計方案并進行實驗驗證,形成“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逐步形成敢于批判和勇于創新的思維模式,鍛煉動手能力,同時增強自信心。

        采用上述教學模式,使學生通過自主思考、交流討論、對比修正、實踐驗證,獲得正確優化知識的方法,在教學中提升了教學效果。從知識內容上看,計算機網絡課程以網絡分層體系結構為主線,學生需要重點理解各層協議的工作原理與實現,以及各層協議之間的接口。網絡體系結構體現的分而治之思想貫穿課程始終,而協議的概念與實現是課程中心議題。從物理層到應用層,協議的語義、語法和同步是網絡通信核心技術思想,也是課程重點。圍繞核心知識點,教師針對能力培養要求設計問題,每個問題都可以用對應的技術與方法解決。學生在學習時可以自己設計協議,包括數據通信單元格式、交互模式等設計,并解決處理效率、可靠性等問題,有利于樹立創新思維和批判思維。針對課程重要知識點,教師通過設計相應的驗證性、設計性實驗,達到使同學理解知識并在實踐中驗證的培養目標。

        我們把課程規劃為6個主題,對應6大問題,每個主題又分為若干技術引導問題,對應這一主題下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課前充分預習,并進行小組討論,課后認真總結,形成單元報告并完成作業。課程實驗從物理層到應用層均有對應的配套實驗內容,而且引入部分需要自行設計的實驗項目,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3 教學改革實施效果

        通過上述從理論教學模式的組織到實驗內容設計的全方位改革與實踐,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

        1)學生反應熱烈,雖然課程學習要求提高,但體會到做學習主人翁的成就感,增強了自信,敢于批判并嘗試創新,在學習中加強了團隊意識。

        2)學生一致反映通過實驗收獲很大,尤其是實驗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抽象的理論知識。例如,自己動手實現基于RS-232接口的通信,對異步串行傳輸及編碼有深刻體會;通信數據捕獲和協議分析實現了協議的透明呈現,非常有助于學生對協議語法和語義的理解;路由器的配置與管理,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網絡地址應用、網段管理及路由等知識。

        3)改革試點班學生的考核成績明顯提高,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有明顯提升。

        4 結語

        第8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小學體育;鎮級教研;務實發展;方案與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2-0053-02

        多年來,根據區教育局下發的整體推進“四級聯動”學期教研方案,結合本鎮實際制訂出可操作、能落實的鎮級教研方案,在方案的引領下卓有成效地開展系列體育教研活動,充分發揮鎮級體育教研優勢,促進全鎮體育教師及學校體育工作的整體開展。

        一、級小學體育教研方案

        依據區、片整體推進“四級聯動”學期教研方案,結合我鎮各校實際情況,制訂出鎮級小學體育教研方案,詳見表1。

        二、實施建議

        1.主題鮮明,形式創新。

        鎮級教研要主題鮮明,形式創新,切實解決教師教學、訓練、教研中的疑難問題,創新學校特色,借助網絡,搜集資料,自主研修;校、鎮構建網絡平臺,微信、論壇、QQ及時互動、研討、交流;定期集中開展備課、說課、模擬上課、教學技能、大課間現場展示、交流、專題講座等活動。

        2.搭建平臺,提升能力。

        根據教研方案,每月開展主題教學、競賽活動,各校教研組長、骨干教師上示范課、研究課、開專題講座,兼職教師聽、評課,二次備課。兼職教師上提升課,專職教師聽評課,搭建競賽、研討平臺,不斷研磨,提升教師能力。

        3.過程翔實,成效顯著。

        教研過程要做細、做實。嚴格按照方案,把握時間節點,每月月初下發活動通知,定人、定題、定點、定校,明確職責;月中研討、交流、小結;月底召開各校教研組長會議,針對問題,研討、修訂、完善方案;月末收集活動資料,整理、歸檔。

        4.總結提升,注重評價。

        第9篇:教師個人素質提升總結范文

        關鍵詞:幼兒教育; 教師專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2)05-150-001

        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首位,進行整體優化,運用優勢導向,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一、激發優勢,提升教師發展自信心

        事實表明:一個沒有受過激勵的人僅能發揮其能力的20%—30%,而當他受過激勵后,其能力是激勵前的3—4倍。使孩子成功,首先要讓教師成功。中老年教師,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競爭意識和展示意識似乎越來越淡漠。但是,幼兒園的工作不僅需要能歌善舞的年輕教師,也需要中老年教師利用她們豐富的教育經驗,任勞任怨的工作作風、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來影響和指導年輕教師。怎樣挖掘她們的優勢:首先,關心她們的生活,經常溝通,及時組織她們學習先進的教育思想,更新觀念,引導她們給自己重新定位。其次,在考核評價上也適當傾斜,如評選“愛心教師”“師德標兵”等。這樣做使中老年教師感受到自身的價值,又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成為幼兒園發展的重要力量。

        年輕教師思維敏捷,精力旺盛,有強烈的榮譽感和價值感。工作中我們就緊緊從她們自身需要出發,給每位教師施展才能的機會。舞蹈好的教師就承擔教師和幼兒舞蹈的排練;繪畫好的教師就指導孩子的美術區域性活動;教育上肯鉆研的教師就放在教研組長崗位上去鍛煉。我們的支持與鼓勵激發了她們積極進取的決心,成為她們發展的真正動力。年輕教師迅速成長起來,形成了良好的螺旋上升發展趨勢。

        二、張揚優勢,營造教師發展氛圍

        我們轉變管理模式,營造寬松氛圍。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給教師留出足夠的空間,出現問題同教師一起反思,耐心分析,提出具體改進建議;發現教師點滴成績和進步,及時肯定和鼓勵。更新評價理念,張揚每一位教師的個性優勢。第二,變園部總結為個性分析,在月度工作總結會進行分層分組,充分讓每個教師進行個性分析總結,充分肯定個人的進步和優點,管理人員根據每一個人不同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點評,著眼優點和進步。第三,變他評為自評,教師每月、學期末對照自己的發展目標進行自我分析,整理自己的發展檔案,反思自己的發展步伐,只要進步就要自我肯定。教師在不斷的自我肯定中,不斷增加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有效的自主發展意識。

        三、放大優勢,搭建教師持續發展平臺

        教師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斷體驗快樂,才能更好地享受職業的樂趣。

        1.差異式培養

        我們著力促進教師多元發展,克服步調一致的發展方式,對不同性格、特長、能力的教師進行差異式培養。即以發現教師的長處為培養定位,創造適合不同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引領不同類型的教師找到自己的發展土壤,讓每一個教師都有成就感。

        2.參與式培訓

        參與式培訓改變了以往枯燥無味的你講我聽式的學習方式,變被動為主動,每個人都成為培訓的主體,每個人都在參與,每個人都在反思,每個人都在從中受益。在此過程中,教師們以往很難理解與接受的觀念及做法,往往能夠豁然開朗。參與式培訓已經成為我園園本培訓的主要方式。在參與式培訓中,我們采取的是以小組為單位、優勢資源整合的方式進行的。每個人都要求發言,講明自己的觀點,然后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將其畫在大紙上,組內成員輪流向大來介紹自己組的討論結果。然后,全體教師根據其介紹,幫助其診斷,提出意見、問題,整合大家的智慧,形成一個較完美的方案。從三個方面讓教師展示自己,一是在各種活動前、后要讓教師理論聯系實際地介紹評析自己的活動、介紹設計意圖及效果。二是每位教師都要在教研活動中講一次課。課的內容可以是外出學習的培訓內容,也可以是自己自學各種理論書籍或雜志中有價值的內容。三是針對各班的特色活動,每月各班都要選一名教師介紹自己班級的特色活動的進展情況、取得的成績及孩子的發展。教師們講的都是自己實實在在做的事情,是自己班的孩子在活動中的所思、所講、所做、所畫,因此講者非常投入,聽者也異常激動,這樣從別人講的過程中運用專業知識審視對比、反思自己的不足,從而形成新的理解能力(它是教師自我成長的一個標志)。

        3.研導結合活動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第一页一区 | 亚洲欧美久久精品电影 | 日韩中文字幕理论在线 | 中日高清字幕一区二区版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