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在的經濟新形勢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新形勢;國際貿易融資;風險;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7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003-2738(2012)06-0171-02
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的發展,加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銀行業的競爭,國際貿易融資因獨特的優勢而成為銀行和企業重點發展的一項金融業務。但是銀行和企業必須認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風險,特別是在當前金融危機肆虐的環境下,更應樹立起融資風險意識,努力探索出一些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措施,以有效規避風險,幫助我國銀行和進出口企業獲得資金支持,進而推動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發展,實現穩定外需的目標。
一、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趨勢
近幾年來,隨著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形成和電子商務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步伐,促進了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使得國際貿易融資在方式上和市場組織形式上均發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變化。
(一)積極參與國際貿易供應鏈的各個環節。
為了順應國際貿易供應鏈的新的發展趨勢,一些國際大銀行已不再只是對客戶在國際貿易中的某個環節或階段進行局部的融資,而是更加關注客戶在整個貿易周期的需求,從買賣雙方簽訂合同開始,追蹤整個供應鏈中貨物及資金的走向。例如JP摩根于先后收購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票據管理公司,不僅打破了廠商、物流公司、銀行獨自參與的局面,而且完善了公司在供應鏈上的金融服務,真正為進出口商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有效地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
(二)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創新應收賬款融資。
國內貿易的特點和性質上與國際貿易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可將國際貿易融資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國內貿易融資上,根據我國目前的信用環境和業務風險程度,開展國內信用證業務。另外,銀行也可以通過創新應收賬款融資來提高銀行發展貿易融資業務的競爭力。因為隨著信用證結算方式的減少,客戶對托收、貨到付款、賒銷等應收賬款的融資需求將不斷增加,銀行應抓住這一機遇,創新業務,增加服務渠道,為客戶提供便利。銀行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大力開展保理、福費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資業務,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可采用第三方買斷、資產證券化、風險參與、再擔保等方式來分擔風險,提高風險的防范和控制能力,進而促進貿易融資和銀行匯票的發展。
(三)創新管理方式,實施貿易融資電子化。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和計算機的普及,銀行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參與國際電子結算支付系統。電子商務平臺既能為買方提供了貨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為賣方提供支付的保護,為銀行、保險公司、運輸公司提供業務資源,為客戶獲得業務資源創造有利條件,同時也有效地降低了貿易的風險。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新嘗試。例如荷蘭銀行開發研究出MaxTrad技術,通過MaxTrad技術,可以為客戶提供24小時的在線服務,為買賣雙方自動處理貿易交易及管理應收、應付賬款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因此,它被評為最佳網上貿易服務提供者。
二、目前我國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為我國銀行業和企業的開展國際貿易融資業務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加快了它的發展速度,但由于我國的國際貿易融資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在方式和技術上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制約了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
(一)融資模式落后,融資對象集中。
目前,國內各銀行辦理的貿易融資業務仍是以傳統方式為主,約占貿易融資總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貸款、進出口押匯等。而相對于保理、福費廷等較為復雜的業務則開展十分有限,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貿易融資業務的發展。就以福費廷為例,這是一項無追償權的貿易融資方式,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可確保應收賬款的安全性,加速企業資金的周轉速度,提高企業對信用風險、匯率風險和利率風險的防范與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國各銀行對該項業務開發力度不夠,很難滿足企業需要。而且我國銀行的融資對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外貿企業。這些企業資金雄厚,國際競爭能力強,業務發展穩定。而對于廣大的中小型企業,則往往設定不利于中小企業申請國際貿易融資貸款的條件,從而縮小速效的范圍,限制了融資和中小企業的發展。
(二)缺少有效的貿易融資風險防范措施,風險控制手段落后。
雖然國際貿易融資的風險較為復雜,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學方法進行有效的預測和防范的。我國各大商業銀行和企業也都建立了國際貿易融資業務操作規程和管理辦法,但仍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片面追求業務規模,粗放經營,沒有針對金融危機環境下的國際貿易融資的業務和風險進行周密、詳盡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國際貿易融資風險隱患較大。
(三)缺乏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復合型的人才。
工作人員的素質和業務水平直接影響著銀行和企業的服務質量、融資產品的創新以及融資風險的管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促進了社會經濟、文化的多元化發展,對商業銀行和企業內部員工的業務水平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國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單一,國際結算、信貸、法律等知識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國際貿易融資業務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以滿足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新刑事訴訟法;技術偵查;運用現狀;實踐策略
一、技術偵查的概念及特征
(一)技術偵查的概念
所謂技術偵查措施, 指的就是偵查機關秘密運用技術裝備調查罪犯和案件證據的活動, 包括電子竊聽、秘密錄像、秘密拍照、用機器設備排查、傳遞個人情況數據以及用機器設備對比數據等。技術偵查是在被追訴者及一般公眾均不知曉情況下進行的, 因而能避免來自犯罪嫌疑人的反偵查措施, 所獲取的證據也通常比較真實可靠。
(二)技術偵查的特征
與普通偵查措施相比,技術偵查措施具有以下明顯特征:
1.科技含量更高。技術偵查要運用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成果,它是以高科技為依托的,沒有先進的技術裝備和現代科技手段,技術偵查就只能停留在理論層面。
2.秘密性更強。技術偵查中的一些措施,如秘密錄像、拍照、監聽等都必須秘密進行,是在犯罪嫌疑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的。偵查人員在采取這些技術偵查措施對犯罪嫌疑人進行面對面的調查時,不用暴露自己的身份,也無須取得對方的同意。
3.客觀性更高。技術偵查是使用先進的技術、精密的設備客觀地反映有關案件事實情況,直接來源于被偵查的對象,是其一舉一動的真實記載,不會被篡改、偽造、變造,內容直接真實,反饋迅速準確,具有客觀、真實、準確的特性。
4.更易侵犯人權。相對于傳統的偵查手段,秘密偵查措施極易產生侵害人權的消極后果。以電話監聽為例,一方面通過監聽可以獲得特定的犯罪信息,以有利于打擊犯罪分子;另一方面也極易侵害無辜第三人的隱私權。
5.具有強制性。強制偵查是指偵查機關采取的涉及限制或者剝奪個人人身自由、財產、隱私等權利的措施。采用技術偵查措施是為了有效偵查的需要,對相對人采取技術偵查措施,不可能經過相對人的同意,也不以相對人的意志為轉移,很顯然,技術偵查手段屬于強制性偵查行為。
二、技偵手段在職務犯罪案件偵查中的運用現狀
(一)在職務犯罪案件偵查中使用技偵手段的法律依據
修改后的刑訴法從第一百四十八條至一百五十二條規定了關于技術偵查的相關規定。其中,人民檢察院在立案后,對于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根據偵查犯罪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批準手續,可以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按照規定交有關機關執行。這就是檢察機關自偵部門行使技術偵查權的法律依據。但是,上述規定比較原則,沒有具體操作規范流程的詳細規定。因此,具體的程序規定和內容要求亟待完善。
(二) 在職務犯罪案件偵查中技偵手段的適用范圍和原則
我國對技術偵查適用的范圍采取的是重罪原則,只有重罪才可以適用,具體到檢察機關就是重大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以及利用職權實施的嚴重侵犯公民人身權利的重大犯罪案件。
(三)當前在職務犯罪案件偵查中普遍采用的技偵手段
技術偵查的范圍較廣,包括電子偵聽、電話監聽、電子監控、秘密拍照或錄像、秘密錄音等等,受人力、財力、物力所限,檢察機關不可能采用所有的技術偵查手段,只能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采用部分技術偵查手段。
目前檢察機關在職務犯罪偵查中較為普遍采用的技術偵查手段:一是同步錄音錄像技術。該技術的運用較為有效地防止了犯罪嫌疑人、證人翻供、翻證現象的發生,同時防止了偵查權的濫用和刑訊逼供行為的發生,促進了公正執法和文明辦案。二是通訊監聽技術。通訊監聽是運用電子儀器設備秘密獲取有線或無線通訊傳遞的言詞信息,以發現犯罪嫌疑人和犯罪證據的一種技術偵查手段,屬于偵查監聽的范疇。三是測謊技術。測謊技術是指對犯罪嫌疑人使用專門的測謊儀器以判別其供述和辯解真偽的一項偵查技術。現代測謊技術極為發達,測謊準確率已達到相當高的程度。
(四)檢察機關技術偵查所獲證據的證據能力
新刑事訴訟法在第152條賦予了技術偵查最重要的意義,即是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收集的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這對于當下偵查方式的進步非常重要,現在的刑事訴訟大環境更強調物證的重要性,而自偵案件長期以來依賴于口供,技術偵查措施在收集證據上的優勢則顯現出來,同時也能更好服務于言詞證據的的取得,從而形成良性的循環。因此這必將成為檢察機關嚴懲職務犯罪的利器。
(五)檢察機關技術偵查的保密限制
新刑事訴訟法在保護隱私權上的限定體現了對執法權的嚴格控制,體現了司法文明的價值追求。偵查人員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與案件無關的材料,必須及時銷毀。采取技術偵查措施獲取的材料,只能用于對犯罪的偵查、和審判,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公安機關依法采取技術偵查措施,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配合,并對有關情況予以保密。這些對于檢察機關自偵部門來說尤為重要,貪污賄賂案件其中會涉及到較多的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因此采取技術偵查要格外的注重保護隱私權。
三、技偵手段在職務犯罪案件偵查中的實踐策略
由于技術偵查措施是一種能夠增強社會控制威力的秘密手段, 所以此次刑事訴訟法草案允許檢察機關使用監聽竊聽等技術偵查手段引發了“秘密偵查侵犯公民隱私”、“公權力偷偷摸摸搞擴張”等諸多質疑, 質疑背后凸顯的是民眾的集體焦慮,焦慮的核心即對個體權利保障力度的不滿、對公權力擴張的擔憂。如何在司法實踐中運用好技術偵查這把“雙刃劍”, 筆者結合基層院偵查部門工作實踐,認為需從以下幾方面加以應對:
(一)需對運用技術偵查手段審批程序嚴格規范設計。
在司法實踐中,與其不規范地使用技術偵查手段, 不如將其制度化,不能簡單理解為公權力擴張, 而是有助于規范、制約公權力的使用, 這是完全有必要, 也是偵查法治化的一種體現。需要設計一套嚴格的審批程序來規范技術偵查手段的運用。
(二)需對技術偵查手段運用進行嚴格限制。
對技術偵查手段的限制使用, 目的是保障被追訴人的人權不受到任何侵害。 所以, 應通過立法明確規定可以運用的技術偵查手段種類,從而排除一些極為特殊且嚴重侵犯公民隱私權的技術偵查手段。
另外,除了限制技術偵查手段的種類之外,還應當對此種手段運用的程度、范圍和對象作出嚴格限制。一是堅持重罪原則,只有重大復雜、取證難度較大的案件才可以使用技術偵查和秘密技術措施。 二是最后手段原則, 只有在采用常規手段無法查清案件事實時才能使用。 三是符合目的原則, 只有為了偵查犯罪的目的, 而不能用于其他目的, 且必須在立案后才能采取。四是自愿原則, 適用于測謊和催眠實驗等特殊技術偵查措施。
(三)需對技術偵查設施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早在2002年最高人民檢察院作出了長遠規劃,明確了“科技強檢, 提高偵查科技含量”的檢察工作目標, 并提出《關于加強檢察機關偵查部門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這就迫切要求各級檢察機關需大力加強職務犯罪偵查的技術研究, 大力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大力提升偵查措施的技術含量,實現偵查手段科技化, 使檢察機關在犯罪嫌疑人到位之前實現技術偵查, 并最終使得檢察機關在行使法律監督職權時能主動去發現和糾正違法犯罪行為成為可能。
綜上所述,技術偵查措施在職務犯罪案件中的適用具有其他偵查措施無可比擬的優勢,但是我們切不可指望靠技術偵查措施的運用來破獲案件,更不應該把偵查破案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技術偵查措施上面,而應與其他偵查措施相互配合。
當前人口素質偏低、人口老齡化、人口分布不均等問題正嚴重困擾著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給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巨大隱患。因此,新形勢下加強對人口和計劃生育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新形勢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面臨的困境
一是人們在對待生育問題上沒有形成一個科學的觀念。一方面,我國城市年輕人群中產生了對生育持抵觸態度的新群體――丁克族;另一方面,一些偏遠農村地區,違規超生、生男不生女等現象依然頻頻上演,這兩種截然相反的觀念使得一些城市新初生兒不斷減少,而農村新生兒比例逐年增加,不利于我國人口素質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是人口老齡化嚴重,截止2014年末,我國16~60歲之間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1583萬人,同比減少371萬人,在全國人口總量中的占比為67.0%;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1242萬人,占比15.5%;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13755萬人,占比10.1%。一般情況下認為,當60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10%以上或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到7%以上時,就說明這個國家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根據現在的人口發展趨勢,預計到2033年左右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4億,到2050年左右將達到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屆時我國將全面迎來“銀發潮”,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發展都將受到巨大影響。
三是人口分布不均。多年來我國人口整體呈現從農村涌向城市、從中西部落后地區涌向東部沿海地區的格局,這種人口的單向流動和積聚,使得我國本就不均勻的人口分布變得更加失衡,也對區域經濟、社會保障等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二、新形勢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優化對策
1.更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理念
今后,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體思路應當由節制生育向調節生育轉變、由強制干預向宏觀調控轉變、由單獨兩孩向全面兩孩推進。總之,要由純粹控制數量向穩定低生育水平轉變,將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作為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重要奮斗目標及評價指標。
2.創新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方式
首先,在宣傳口吻上,要一改原來的“打官腔”,除了宣傳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生殖健康知識之外,還要積極進行基本國情、人口形勢、婦幼保健、優生優育等方面的宣傳,努力做到寓宣傳于服務,令廣大人民群眾信服、滿意。其次,在宣傳手段上,除傳統的廣播、電視、報刊外,還應積極借助微博、微信、貼吧論壇等新媒體宣傳工具,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有利于計劃生育工作開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3.全面提高人口素質
首先,政府應制定一套完善且人性化的政策法規,為相關部門做好人口素質工作提供有力依據。其次,要全面加強生殖健康教育,由衛生、計生、教育等部門共同負責生殖健康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工作,具體包括嬰幼兒早期教育、青少年性教育、生殖健康教育、避孕節孕教育等不同環節。應注意,0~3歲是人口潛能開發的關鍵階段,因此對于生殖健康的普及教育應當從小就抓起,充分結合各年齡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針對性培養,循序漸進地提升國民人口素質。
4.努力改善人口結構
按照現在的人口發展趨勢,如果繼續執行20世紀70年代的人口及計劃生育政策,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將進一步加劇。所以,今后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應將改善人口結構作為重要方面,通過推行全面二孩政策,維持合理的生育率水平,從而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逐漸實現人口結構的改善。
5.積極調節人口分布
調節人口分布的關鍵在于改變現有的經濟和政策重心,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支持力度,大力發展鄉鎮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同時加快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從而改善農村發展環境,遏制人口的不合理流動,實現城鄉均衡發展。其次,在中西部發展上,目前國家已出臺大量優惠政策,當務之急是加大對政策法規的宣傳力度,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投入中西部建設,促進人口再分布,緩解區域經濟發展的壓力。
關鍵詞:新形勢;企業融資管理;有效途徑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代,對于許多企業來說,要想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創造出非凡的成績,就必須不斷地進行改革和創新,保持企業的活力。當然,作為影響一個企業發展的重大因素,融資管理自然而然就成為了我們在改革的時候需要重點關注的方向。在我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融資管理方面的制度還是存在一定欠缺的,這些問題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嚴重阻礙了它們發展的腳步,所以,要想改變發展現狀,應對更大的挑戰,我們必須對企業的融資管理制度進行更深一步的探討。
一、企業融資管理的重要性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它的發展資本就是資金,這是我們無法否認和逃避的。所以,在進行企業建設的過程中,我們要保證資金的充足和流通,只有資金得到了保證,企業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產和經營,才能實現長遠發展。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形勢下,所有企業都在面對新的挑戰,如果企業的運作稍有不當,就會被無情的淘汰,我們必需跟隨時代的潮流,根據我國金融改革的腳步來進行融資管理的建設和改革。
二、當前企業融資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來說,我國的經濟發展起步較晚,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較為落后的現象。在資金建設方面,我們企業的融資管理就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簡單來說影響了一個企業的運作和發展,更為嚴重的是它們積少成多,阻礙了我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下面我們就來對這些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企業的基礎建設有待完善
在一個企業剛剛建設的初期,我們就應該注重它的基礎管理,就像蓋房子一樣,地基打不好,即使樓層再高,它還是脆弱不堪一擊。然而在現代的許多企業中都出現了急功近利的現象,妄想一步登天,從而忽視了基礎的管理建設,以致于在以后的發展中問題頻出。比如現在的企業中,很多都沒有完善的獎懲制度,導致對工作人員的賞罰不夠明確,從而引發職員們的不滿心理,出現不和諧的情況,導致企業在運作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二)企業的融資渠道過于單一
像上文中提到的,我國的經濟建設發展較為落后,這種落后表現在融資管理上,就是融資渠道過于狹窄單一。按照資金來源來分,融資渠道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源性融資,就是企業將自己內部的資金通過轉化變為投資;另一種則是外源性融資,就是企業通過合法渠道向外界的金融機構或個體進行資金的獲取。對于國外的大型企業來說,這兩種融資渠道都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在我國的企業融資管理過程中,我們卻發現內源性融資占絕對性的優勢。這樣單純的在企業內部進行資金的流通周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信貸危機的出現,但是卻很難保證資金的充足,很容易拖慢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進程。
(三)企業的融資效率較為偏低
研究內源性融資過程中的資金流向,我們不難發現這樣的融資方式效率低下,很難滿足大中型企業的發展要求。而對于外源性融資來說,銀行的貸款制度就成為了極大的影響因素。在我國目前的銀行業發展進程中,多數銀行都過于注重貸款的規模,從而使得一些中小型企業避開銀行貸款的融資方式,對國家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十分不利。同時,在企業管理人員過于追求短期目標的情況下,經常出現貸款資金流通不暢的現象,從而降低了融資效率。
三、新形勢下企業融資管理的有效途徑
在進行了上述的問題分析之后,我們針對這些問題做出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革建議,希望能幫助企業在新形勢下更好地進行融資管理,幫助企業做大做強。
(一)完善企業的基礎建設
萬丈高樓平地起,一切事物的發展都要從他的根本開始,企業的建設也是如此,沒有完善的基礎管理制度,再談所有的高層建筑都是空談。所以,要進行企業融資管理的改革首先要進行的就是企業基礎建設的完善。比如,完善企業的獎懲制度,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完善企業的財政建設,保證資金的流通;完善企業的監督制度,保證資金運營的透明合法等等。
(二)拓寬企業的融資渠道
在改革融資管理的時候,我們要注意到融資渠道的拓寬,首先還要做的就是改變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跟上時代的潮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深的今天,我國的經濟開放程度也在不斷加大,以往單一的融資渠道已經不能夠滿足時代經濟的發展。這時候,我們只有打破傳統的思維,不斷探索新的渠道,尋找新的融資方式。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股票、債券、銀行貸款等等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的單一選擇,我們要明白,要想沖破挑戰,實現新的突破,就要勇于嘗試,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尋找出新的融資渠道。
(三)改善企業的資本結構
任何一個企業在進行融資選擇時都會進行風險評估的工作,所以在探索企業融資管理的有效途徑時我們還要注意的就是盡量的降低風險。而要降低企業的風險,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從根本上減少企業融資的風險。我們要加強企業資本的計算和管理,實現企業的生產效益最大化,同時我們在進行融資選擇的時候還要根據企業的資產特點制定相應的融資策略。
四、結束語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要認真的分析經濟發展的趨勢,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勇于創新,從而制定出適合市場、適合企業發展的融資策略。在這個制定策略的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關注國家政策的調整,一方面還要注重對企業發展現狀進行及時的評估,加強企業自身的各方面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作者:孫志豪 單位:青島海洋科技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湯哲.新形勢下加強房地產企業融資管理分析[J].財會學習,2015,(12):185-186
就當前農業發展方向來看,農業作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農業的發展缺乏技術性的指導,這就導致農業發展速度遲緩,間接性的挫傷了廣大農業從業者的積極性。長期以來,我國農業從業者對農業發展都是依靠自己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經驗,對新形勢下現代農業的技術存在抵觸的心理。我國大部分農業發展的地方,存在一定的條件制約,比如經濟、政治等。農業從業者沒有完全的技術推廣體系,對于貧困落后的山區,根本就沒有形成農業技術推廣的意識。當然,現在的大部分農業從業者專業文化水平整體較為低下,專業性的農業技術推廣人才不足。但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過程中,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對于農業從業者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原因在于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能讓農業整體經濟水平得到提高,能讓廣大農業從業者的農作物增產增收,提高整體生活水平,推動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新形勢下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策略
政府提高重視度,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業從業者意識到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農業從業者對農業技術推廣的宣傳力度。
農業作為我國第一產業,是工業和服務業的基礎。新形勢下現代農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政府應該著眼于經濟發展的方向,對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上的指導和宣傳,給農業從業者帶來好的收入,穩定第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應該重視宣傳工作,開展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利用多種宣傳方法和宣傳途徑。例如:電視主題宣傳、廣播主題宣傳、報紙主題宣傳、網絡主題宣傳等等。針對廣大農業從業者,舉辦宣傳活動,例如:專題宣傳講座、專題宣傳指導活動等。目的就是提高農業從業者的技術推廣重視度,從而培養農業從業者自行宣傳意識。
政府相關部門建立技術推廣機構,宣傳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縱觀農業發展史,它的發展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改革的。農業技術也在改革過程中彰顯的地位越來越明顯,加大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能夠縮減農業投資的成本,提高農業的產量,實現機械化農業的發展。相關部門根據農業發展中,技術推廣的重要性,聯系技術推廣部門,進行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宣傳,在宣傳過程中完善農業推廣體系,不僅在大城市建立農業推廣體系,也要在城鄉地區甚至偏遠山區建立農業推廣體系。針對農業從業者,在建立農業技術推廣機構中,注重對農業從業者的農業技術問題提供解答服務。
政府財政部門加大農業技術推廣的財政支出。
就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農業技術的推廣體系還在不斷的完善過程中,農業技術作為農業發展的基礎,為了能夠更好的推廣農業技術,政府財政部門就必須加大資金的投入,完善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設施和體系,激發農業從業者的勞作積極性,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條件。
政府相關部門在宣傳技術推廣和建立完善的技術推廣體系過程中,重視農業專業推廣技術人才的培養。
農業發展需要農業技術的推廣,農業技術推廣過程,需要專業技術人才的宣傳。推廣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會直接或者間接的影響到宣傳的力度和推廣的深度。相關部門要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的培養和教育,提高他們對農業技術推廣的重視度,更好的為廣大農業從業者解惑。
政府相關部門在推廣進程中,順應時代信息發展潮流,加大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廣大農業從業者建立農業技術方面的信息解惑平臺。
現今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飛躍發展的社會,各行各業都在進行信息化的平臺建立。農業發展過程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完善現代農業技術推廣的體系。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利用計算機網絡的推廣力度,建立專題網站,為農業從業者提供專業技術的服務。也可以通過在線服務平臺,為廣大農業從業者解答農業技術方面的疑難問題。
3結語
農業作為我國的第一產業,它的發展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農業又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在新形勢下推廣現代農業技術,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推廣過程中,從農業從業者的角度出發,注重推廣的方法,達到促進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佳祺,林燕.新形勢下農業技術推廣問題探析[J].南方農業,2016(12):135-136.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新形勢;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20世紀末,中國高等教育迅速進入大眾化階段,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應運而生,在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同時也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了大量人才。當前,中國的高等教育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轉折期,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壓力。而地方本科院校作為中國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大量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任務,對于新形勢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因此,直面全球難題、迎接新形勢的挑戰,探索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問題在當下重新成為了新的熱點議題。
一、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的新形勢
新形勢主要新在兩個方面:一是經濟形勢新;二是就業形勢新。
1.經濟形勢新。①外部經濟不確定性加大。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華爾街風暴,現已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加之目前的歐債危機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現在面對著一個很復雜的國際金融環境。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外部需求減弱,抑制了國內勞動崗位的增長。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對世界金融危機的長期性的認識還有所欠缺。怎樣來迎接這樣一個長期的經濟不穩定期,怎樣在這樣一個金融危機時代求生存、謀發展,寄予了當代大學生更多的期盼以及賦予了他們更多的責任。②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社會科學院2012年4月25日的《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12年春季報告》指出,在美國經濟復蘇乏力、歐洲債務危機不斷發展以及國內投資增速放緩的背景下,2012年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將進一步回落,預計GDP增長速度為8.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5個百分點。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表示,2012年我國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物價水平仍處高位,房地產市場調控處于關鍵階段,一些企業特別是小微型企業經營困難增多,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凸顯。雖然經濟增速減緩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壞事,但影響國內經濟增長的諸多因素在短期內難以有效解決,大學生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與就業壓力。
2.就業形勢新。①供求失衡加劇。從1998年大學擴招至今的十幾個年頭里,畢業生數量逐年遞增。根據教育部統計,2010年大學畢業生接近640萬,其應屆畢業生規模是本世紀初的6倍,2011年高校畢業生人數為660萬人,“十二五”時期應屆畢業生年平均規模將達到近700萬人。較之于每年畢業的大量應屆畢業生及未落實工作的往屆畢業生數量,市場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遠不能與之匹配。
②就業結構性矛盾突出。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招工難”的問題。應屆畢業生所能提供的與用人單位所真正需求的存在較大差距,就業難和招工難并存的現象趨于常態化。許多所謂的熱門專業,由于招生計劃過于趕超市場需求,反而在就業市場上淪為“冷門”。同時畢業生喜歡扎堆應聘熱門崗位,幾千個人競爭同一個崗位的情況時有出現。從而出現了大量畢業生未就業就失業,而許多崗位人才難求的普遍現象。
③用人單位要求新。知識經濟時代高速發展,一切瞬息萬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得不與時俱進,崇優尚新。學歷不能說明問題也不再代表能力,各種技能證書也不能印證持證人的實際操作水平。用人單位從以前單一地追求“入圍資格”到現在的全方位、多技能、復合型人才的要求無疑給長于書本鉆研的畢業生帶來很多困惑跟挑戰。相對于表面光環,用人單位更加注重扎實的基本功,真實的硬本領,唯有這些才能讓應聘者脫穎而出。
二、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定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法》根據人才類型和培養目標,將高等教育第5級分為5A1、A2 和5B三種類型,分別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應用型專門人才和實用型職業技術人才。所謂應用型人才,是指能將扎實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實踐的人才類型。對于占全國本科院校總數90%以上的以應用型教育為主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而言,處于研究型大學培養精英人才和高職院校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中間地帶”,有著自身的特殊性。面對就業和經濟新形勢,地方本科院校對應用型人才的定位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適應圈廣。地方本科院校主要立足于地方人才的需求,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其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一直是接受其針對性的教育教學,帶有地方本科院校的辦學特色。然而面對高速變化的就業形勢與經濟形勢,應用型人才的就業定位不再主要是面向地方,而是應該能夠走出去,拓展自己的就業面,在更廣闊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因為他們既有一技之長又能融會貫通,既具有獨立精神又不乏合作意識,他們所具有的知識、能力、素質不僅能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要,也能快速適應不同環境、不同市場的需求。
2.基本功硬。現代大學生在學習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什么都會點,什么都不精。對自己所學專業無論在理論層面還是在操作層次都是一知半解,難以真正運用自如。結果在求職中經常遇到應聘本專業競爭力不強,應聘相關專業底氣不足的問題。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應該具有過硬的理論知識與實戰能力,能夠學以致用,是投入市場就能被吸收的人才。這種應用型人才不一定是全能王但一定要是自己專業領域的精通者。真正做到所學夠用、能用所學,不流于形式。
3.實踐性強。大學生求職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實踐性不強導致的“工作經驗缺乏”,這占據了所有影響因素中的63%。面對新形勢,地方本科院校所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更應該是一群具有超強實踐能力的人才,在實踐中體現應用性,在實踐中扭轉工作經驗缺乏的局面。這樣的人才能夠結合當前的市場需求發揮自身優勢,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在各種具體的實際工作中深化知識、提升能力、培養創新意識。使實踐能力推動就業能力、進而挖掘創業能力。使大學生涯真正做到為職業生涯做準備。
三、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的選擇
地方本科院校培養的應用型人才既有別于重點本科院校所培養的學術型人才,又有別于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他們是從事各種實際工作、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專門人才”。結合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其培養策略如下:
1.明確培養目標,拓展就業范圍。首先,明確專精實用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高級專門人才”是我國高等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基本定位,其核心是“高”和“專”。就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其相較于高職高專院校有其一定的“高”度,相較于重點綜合大學又有其一定的“專”性。地方本科院校應該認清目前的新形勢,不能一味地擴大辦學規模、追求高知名度。寬口徑厚基礎的知識結構定位對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可能會使所培養的人才在當前的就業環境中高不成低不就。其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應既符合自身的辦學條件又要遵循個人與社會發展相統一的原則,要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人才的現實需求。在當前形勢下專精實用的培養目標才能使所培養的人才具備較強的市場生存、適應能力。這是擴大適應圈的基礎。
其次,拓展應用型人才的就業范圍。地方本科院校以地方為依托,在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學科建設和專業設置主要依據地方經濟和產業結構特征,是地方人才培養中心和勞動力的主要來源。然而新形勢下人才在區域間的合理流動不僅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人才實現自身價值的需要。地方本科院校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價值取向上要從面向地方適當轉向面向全國,要根據當前就業、經濟新形勢預期社會發展對人才層次、類別的需求,做大做強適應面廣的專業。使專業的層次類型結構與社會總體結構相協調,防止一些專業人才過剩而一些市場急需的人才短缺的現象發生。要在專精實用的基礎上培養多面性復合型人才,使應用型人才不局限于就地就業,既能為地方所用,更能走出去為整個社會所用。這樣既緩解了地方就業壓力又促進了全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是擴大適應圈的必經之路。
2.優化培養環境,夯實基本功力。①增強硬實力。硬件設施是學校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新形勢下長期立足的落腳點。它包括教學樓、圖書館、實驗室等的建設,以及教學儀器設備的配備等等。全國大多數地方本科院校與重點本科院校相比在硬件設施上應該說還有一定的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本科院校應該在細處做強,在關鍵點上取勝。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圖書館的建設,這是學生獲取新知識、了解新形勢的一個重要來源渠道,在書籍的數量與質量及基礎設施的配備上要跟緊時代步伐。其次要有適當的教學儀器設備,適當是因為要根據地方本科院校辦學資源及教學實用性出發配備設備,既不可趕時髦同時又要注意根據形勢變化及時更新陳舊儀器設備。第三是要建設一個派得上用場的實驗室,它可以不大,但器材配備要根據教學要求盡量周全,因為對于某些特定專業而言需要這樣一個現實的練習場所。②提升軟實力。首先要優化培養體系。要根據學生自身特點與認知差異以及新形勢下社會人才需求與學生就業現狀的要求,秉著共性提高與個性發展相結合的原則,以“平臺+模塊”的方式將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理論教學體系、實踐教學體系、素質拓展體系三大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體系有機組合。在“平臺”基礎上保證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基礎知識的扎實性,從而積蓄在新形勢下的發展資本;在“模塊”基礎上以多樣化、個性化要求使學生學有所長,從而拓展在新形勢下的發展空間。這樣的一個好的培養體系是地方本科院校提升軟實力的指南針,它引領著地方本科院校朝新形勢的發展方向靠攏。其次要加強師資力量。無論是理論體系、實踐體系還是素質拓展體系的構建都離不開強有力的師資隊伍做后盾。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院校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師資力量落后,整個教學水平就落后。要想增強師資力量,第一要改革教師聘用制度,建立人才競爭與流動機制,多吸納既有學術水平又有實際經驗的雙師型人才。第二要通過在職培訓不斷更新教師知識結構、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質量。第三鼓勵教師多從事科研活動,培養科研能力和激發創新意識。
3.豐富教學模式,增強實踐能力。①模擬實驗教學模式。傳統的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在此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而模擬實驗教學模式恰可以使學生角色化,結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及崗位專業技能要求,在針對特定主題的模擬環境下,著力訓練學生在不同場景下靈活應變的能力以及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浙江萬里學院法學院開展了模擬法庭、模擬談判、模擬合同公證證書制作、法律實務流程模擬訓練等,讓學生有一個接近或仿佛置身于實際環境中的感覺,并能提供仿真的真實業務處理環境與功能。②師生合作教學模式。項目教學是結合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的項目進行課程設計的一種教學形式。基于一個新形勢下真實的工作情景中的典型職業工作任務,在教師背景知識和原理講解基礎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叉、綜合運用多學科專業知識向教師提交項目計劃書,教師在審核、修改后指導學生形成正式項目任務書。基于現實的特性決定了這種教學模式能很好的理論聯系實際,這樣一個項目合作的過程實質上是學生創造性地運用專業理論與技能的過程,在實踐中檢驗了知識、豐富了知識。③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校企合作的教學模式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學生進企業。學生進企業給予了學生一個真實的與社會接觸的機會,親身投入新形勢下的社會發展浪潮中,在崗位實習的實戰過程當中理解、檢驗書本理論,積蓄工作經驗,為畢業后盡快上崗作準備。二是企業家進學校。企業家能及時獲取整個行業的最新技術、工藝、設備等信息,能夠根據新形勢下市場經濟對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案例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學內容的新鮮度與實用度,縮短了書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的距離。
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期。綜合判斷就業、經濟新形勢,機遇與挑戰并存,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的關鍵是要打好人才戰。地方本科院校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力軍在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面要根據就業、經濟形勢的變化不斷改革創新。提高應用型人才的質量是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要想真正做強做大使培養出來的人才足以應對新形勢的挑戰需要采取務實的行動來完成。
參考文獻:
[1]潘懋元,吳玫.高等學校分類與定位問題[J].復旦教育論壇,2003(3):7-8.
[2]王冀平.和諧教育:個人與社會發展相統一[J].人民論壇,2006(22):57-58.
[3]徐理勤,顧建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及其運行條件探討[J].高教探索,2007(2):57-60.
[4]錢國英,徐立清,應雄.高等教育轉型與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
近年來,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尤其是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使得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目前,檔案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應該不斷改善和加強檔案的管理工作,使檔案管理能更好的適應目前的新形勢。
一、做好檔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是新形勢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伴隨著社會轉型和工業化、城市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經濟、社會組織等,都較以往發生了深刻變化和變革。面對這龐大、蕪雜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信息,檔案真實地進行實時記錄、整理、歸檔、利用和傳承這些信息,只有充分開發與利用這些信息資源,才能制定正確的發展目標,才能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檔案已融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現在的檔案管理工作正處在手工、半手工向現代化、信息化過度階段,科技含量越來越高。
二、新形勢下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管理工作與社會發展要求不相符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檔案管理受到了人們的重視,檔案管理設施不斷得到完善。但與社會的發展需求相比,檔案管理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這主要是因為檔案管理工作與新形勢下國家創新體系的要求不相符。改革開放以前我國檔案管理實行的是集中式管理模式,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它對檔案工作發揮了積極作用,但也使檔案工作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二)檔案管理人員素質與檔案工作要求不適應
新形勢下,檔案管理工作缺乏能系統掌握檔案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這使得一些先進的信息技術在檔案管理工作中無法發揮出效用。檔案管理工作的創新既要學習本專業知識,又要學習其他相關行業的知識。隨著現代管理技術的運用,電子文件的涌現,檔案管理工作不僅要接受紙質的檔案資料,還要接受電子形式及新載體形式的檔案資料。隨著檔案與人們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檔案的公益性、服務性受到了人們的重視,他們要求能便捷的查詢所需的檔案信息,這就對檔案工作者提出了高要求。
三、當前我國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
(一)檔案管理方式落后
在落后的檔案管理理念的影響下,檔案管理的方式主要是以人的管理為主。由人工對檔案進行歸類和整理,這種方式的后果之一是效率太低,許多需要用到檔案的單位和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需要檔案之時存在著找不到檔案管理人員或是長時間找不到檔案的情況,檔案管理效率極其低下。另一方面,在一些單位之中,由于缺少檔案管理人員,檔案管理混亂不堪,完全沒有達到檔案管理應有的效果。此外,在這種檔案管理方式之下,檔案的保存環境難以得到保證,一些檔案室通風條件不好,空氣濕度大,很多檔案發生了損壞現象。在檔案保護上,由于不同的管理人員的經驗不一樣,采用的保護方式不同,其結果也難以達到標準。
(二)檔案管理人才缺乏
檔案管理是一項專業性的管理,并不是簡單的整理資料,它涉及到許多專業性的東西,如數據庫、統計法等等,因而只有專業性的人才才能勝任。而當前許多企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中,缺少專門的檔案管理人才,一些單位采用的是普通職員代替的形式,管理效果十分不理想。部分企事業單位中的檔案管理人員年齡過大,不能接受新出現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導致管理效率不高;同時還有一些單位的檔案管理人員年齡較小,沒有必要的檔案管理經驗,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問題,影響了管理的效果。
四、加強新形勢下檔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新的形勢新的要求,必須積極探索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新舉措,才能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搞好服務,做出檔案人應有的
貢獻。
(一)加強檔案相關資源建設
檔案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檔案資料收集、整理和歸檔。缺乏可靠的檔案資料,將會造成無檔可管理的困局,因此,要大力加強檔案資料的征集工作,以第一手的資料來豐富檔案管理的內容。首先,要進一步加大對檔案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千方百計籌措資金,改善檔案管理環境,擴大檔案存放容量,打牢檔案管理的硬件基礎。其次,要加大檔案資料的征集、搜集工作,不斷豐富館藏內容,逐步建立起完備的檔案資源體系。第三,要立足本單位實際,加大檔案資源的整合力度,加大檔案資源布局優化調整力度,充分發揮檔案資源的作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二)加強檔案干部隊伍建設
人才是我們事業發展的基石。檔案管理工作作為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迫切需要大批優秀人才為支撐。要加大檔案干部選拔配備工作力度,真正把那些熱愛檔案事業,作風正派、求真務實、有開拓創新和無私奉獻精神、具有現代管理知識的優秀干部選配到檔案管理崗位上來。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要加大檔案管理人才梯隊建設,拉開層次,配齊配強干部,提高基層檔案管理人員待遇,讓他們能夠立足本職,安心工作。加大檔案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積極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開拓檔案管理人員的視野,全面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知識素養和業務能力,為推動檔案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逐漸確立,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逐步的發生著很大的變化,這就使得基層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了更大的難度,作為新形勢下基層工會的一員,必須認清現在的工作形勢,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現在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方式方法和工作考核機制以及創新意識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提高,這也是基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進行的重點。
關鍵詞:新形勢;基層工會;思想政治
1. 前言
基層的思想政治工作對于地方、基層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全國上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為各個地方的發展作保證。目前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也在不斷地學習實踐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是要做人的工作,堅持在教育人、引導人的同時,做到尊重人和關心人。這也是新形勢下,基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所在。新形勢下的基層工會組織人員只有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不斷地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方式以及工作思路人性化,才能更好的為地方的發展和人民的和諧生活作保障。
2.基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
2.1工作方式過于傳統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將思想政治工作當做是引導人們達到崇高理想信念的手段,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對象沒有進行明顯的區分,只是一味的強調個人對集體的奉獻以及團隊的利益,對于個人的利益似乎都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教育的方向。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一直沉浸在“集體利益就是個人利益”,但是這些缺乏實踐力量的空洞理論很是單調蒼白,束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進一步提升,只是停留在開會講聽的階段,方式過于死板。雖然明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進一步的豐富化、形式多樣化,如何將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論轉變到群眾的實際需要中去的思路想法依舊很少,新鮮思路不多,措施不夠。
2.2缺乏創新意識
思想政治工作是否能夠繼續開拓開來,主要問題還在于基層工會思想政治思想是否在根本上得到了解放,是否運用比較有創新的想法運用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轉中來。加上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時一會就能完善好的,需要長時間的潛移默化,需要在長期的堅持中尋找工作的出口和見效。這就存在很多基層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對于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抱有很大的工作熱情,認為思想政治工作沒有地位、沒有前途,這就是因為這些基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者沒有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個由量變積累到質變的過程,認為思想政治工作對于整個地方的發展沒有起到立桿見影的效果,從而失去了對思想政治工作對發展的價值的認可。另外,隨著現在經濟的迅速發展,大部分的基層工會成員認為經濟建設應該擺到地方發展的規劃的首位中來,只有經濟得到了發展,整個地方的各個項目才會發展,因此,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了整個地方工作的從屬位置。因此,對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想法更是得過且過,思考不多,實踐更是甚少,更是缺乏一定的創新精神[1]。
2.3工作考核制度的不完善
基層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審核制度主要不是面對經濟和物流的發展,而是面試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社會的思想變化,為了在社會地方傳播黨的指導思想以及發揮的思想作用,需要不斷地改革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制度。然而,對于現在的基層工會的思想政治考核制度缺乏必要的立體化,對于不同的人群不同職位的工會成員的工作考核不全面,而且考核的制度也不是很完善,仍然存在工作考核的死角,領導工作的考核機制也不夠全面,在各個部門之間沒有對思想政治工作的考核形成合力。這就導致了存在很多地方的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唱獨角戲,缺乏動員力量,沒有形成必要的響應,對各個基層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激勵機制也存在很大漏洞,缺乏必要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等等。
3.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提高措施
3.1以人為本的新方式
認識到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集體上課集體教育等的方法的錯誤,就要在基層工會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過程中,運用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工作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對象在于群眾,只有將教育引導與切實的服務結合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切實的解決群眾的實際生活工作中的問題。情感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個重要切入點,能夠將思想政治工作者與被教育者之間達到思想目標以及行為目標的共鳴,使雙方信任以及認同。以人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只是物質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人與人尊重和情感上的平等,只有雙方爭取了尊重,正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進行,群眾才能將真正的需要說給基層工會工作者。現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采用一些心理咨詢的方式開展或者將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文藝節目有效地結合起來,既豐富了人民的生活,同時也達到了教育群眾的作用,將基層工會的思想有效地傳達給人民群眾;建立人民熱點反應站,重在解決人民群眾的難題和疑點問題。
3.2提高創新意識
基層工會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觀念要不斷的更新,以發展的眼光和辯證的思維來解決不斷變化的問題,更好的服務大眾,解決人民的需求。要提高創新意識,首先要做的就是堅持“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將“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與科學發展觀落實到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來。思想政治工作要從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中解脫出來,不要再受到傳統思維定式的禁錮,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不斷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上進行創新,才能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先進性,才能更好地領導群眾更好地發展,提高基層工會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將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神圣關榮的事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斷地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更好地為黨的思想以及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3.3完善工作考核機制
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進行要有完善的工作考核機制做保障,需要不斷地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運行機制,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轉變。思想政治工作不再僅僅靠經驗而是要靠科學推行,消除在政績考核過程中的死角,建立社會、部門以及學校家庭等的教育網絡,從制度化、法制化、科學化的來考核思想政治工作人員的工作業績。建立完善的工作考核機制,避免工會人員憑借主觀性、隨意性以及時熱時冷型來進行思想政治工作,保證文明建設工作進度的順利進行,規定定期進行工作匯報、有關的會議匯報制度等等,在公開、公正、合理的新機制下,明確分工,黨政工作與群眾的發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2]。
隨著經濟的發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各種缺點也開始顯露出來了,基層工會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從創新意識、政治工作的新方式以及工作考核機制的完善上來更好的為人民群眾服務,做好人民的公仆。
參考文獻:
關鍵詞:新形勢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才已經成為社會競爭的重要部分。高校是培養高等人才的搖籃,然而在社會組織形式、利益關系、就業及分配方式等日趨多樣化的當今,這些紛繁復雜的變化也在不知不覺間對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等造成了一定影響。隨著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為高校學生教育工作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如何在新形勢的要求下,利用新媒體等手段來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實施。
1 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特點
隨著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對于以前不能進入大學的高中生來說,這給他們提供了更多進入大學的學習機會,大學生的數量陡增,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是90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大多數是自我意識較強,多以自我為中心。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它縮短了人們溝通的距離,為大家提供了一個言論相對寬松的空間;同時由于網絡傳播的速度之快,內容之多,范圍之廣,使大學生成為了一個能夠快速接受新事物,知識面寬、涉獵廣泛、興趣多樣的特殊群體;但是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多文化、多觀念的滲透,對原來的價值觀念有了很大沖擊。在國家獎勵、扶助等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支持下,教育的公平的問題尤為凸顯;大學生就業制度的改革,既給大學生帶來了機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各種不公平的就業現象在大學生中間產生了不穩定、不平衡的心理影響;同時大學生對于自身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烈,維權活動經常發生。另外,隨著各項體制改革的進行,教師的切身利益也在發生變化,一些老師將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了科研和自己的創收上邊,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精力投入”越來越少。正是由于這多種現象的存在,給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
2 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的思想、生活、經濟、環境都在發生著變化,那么大學生的思想也在隨著時代在變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與時俱進,貼近生活和實際。
2.1 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
隨著高校的擴招和社會的發展,大學生數量陡增和就業崗位的緊缺,造成了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增大,為了幫助大學生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高等學校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搖籃,要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隨著“史上最難就業季”的到來,大學生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高等學校要在適應經濟發展的條件下開展創業教育,鼓勵有能力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創業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方面主要包括大學生的理想、道德觀念、法制觀念、心理健康等,這也將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2.2 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隨著“中國夢”這一偉大夢想的提出,“中國夢”這一新概念,新思想被社會各界所關注。大學生作為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是實現“中國夢”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中國夢”融入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用“中國夢”來教育當代的大學生,激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著重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應有的貢獻。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表現在將“中國夢”的內涵、精神實質貫穿與課堂教學的始終,貼近生活實際,易于大學生接受;同時還要著力改善校園文化氛圍,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利用多種資源進行社會實踐鍛煉,使學生在實踐中獲益,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懷、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2.3 運用新媒體等網絡手段占領思想政治教育陣地
隨著網絡的發展,手機短信、網絡論壇、博客、微信、QQ等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社會發展的需要。在新媒體環境下,大量的信息充斥在學生的周圍,虛假、有害的信息使學生無所適從;另外學生還喜歡將自己的想法、觀點和生活狀態利用新媒體通過短信或圖片展現出來,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方便的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提高了工作效率。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用好新媒體這一平臺,那就需要能夠熟練運用新媒體和新媒體語境下的話語的表達方式。同時作為高校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時刻關注新媒體中的動向,掌握利用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權,當新媒體上信息和輿論出現偏差時,大家要及時跟進,要引導輿論,加強正面輿論的聲音,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雙向互動和配合。
總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而又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參與,無論身處什么崗位的教師,都要肩負起教書育人使命。在新的社會形勢下,要根據時展的需要,有針對性的,不斷創新、與時俱進的,多形式的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新形勢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創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閔永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1).
[2]曹順霞,田楊群.新形勢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難點[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