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現代電子科學與技術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420
隨著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向中職校園的延伸,促進了教育技術的高速發展,形成了以多媒體、網絡、人工智能、虛擬仿真等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育手段相比,現代教育技術對中職教育的影響全面、深刻,為實現我們長期以來所追求的開放式教育、自主性學習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撐。因此,急需探討如何順應學校發展需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應用現代教育技術,以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一、 現代教育技術作為教學手段的優勢
1、 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課堂教學活動中那種以老師為中心,“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網絡化的教學方式還未出現時主宰著教學,取而代之的是依托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新穎活潑的教學方式。現代媒體豐富多彩的教學環境,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學生和教師的交流。給學生更大的思維空間。變傳統的講授式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
2、 具有覆蓋面廣、知識更新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的特點
現代教育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課堂里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的教育是一種近距離的教育形式,而函授、電視、網絡教育等教育則是一種遠程教育。它覆蓋面廣、知識更新方便快捷、不受時空限制,可以突破地理環境等因素的限制,緩解教師及資金的短缺,滿足各種不同層次人們的需求。
3、 形象生動、交互性強
多媒體的應用使教學方式形象生動,較好地激發學生思維想象力和培養創造能力。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多媒體教學,集聲、像、字畫動態顯示為一體,圖文并茂,形象生動,讓學生親臨其境,親歷其中,得到體驗,單純的死記硬背上升為理解應用,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教育觀念的滯后引發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誤區
誤區之一:把制作課件作為對教師進行教育技術培訓的主要目的。教師真正需要的課件的設計思想和基本技能,以及與課程有關的各種素材庫、工具庫等教學資源,教師就可以按照不同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實際需要,用創意的方法便捷“組合”和“裝配”出適合不同學生情況的各種實用課件,這樣,現代教育技術的實際應用才能真正普及。
誤區之二:把教學媒體的先進等同于教學的先進。信息傳輸需要媒體,信息社會的教育是媒體教育,現代教學中,教學媒體已經成為教學過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各種教學媒體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存在價值,不同媒體本身無優劣之分,關鍵在于如何恰當運用。
誤區之三:認為學校建成了多媒體教室和校園網就是實現了校園信息化。只有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激發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建立起有利于教師和學生高效方便地獲取、交換、處理、應用信息的教育教學資源及環境,才能創造校園信息化的基本條件。
三、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進
1、建立適應新課程教學環境的體系
在新的教育技術環境支持下,建立適應新課程教學環境的體系,采用多媒體教學是當前教學改革的趨勢,我們首先對后續理論和實驗課影響較大的基礎理論課全面展開。
為了在有限學時完成所有知識傳授,結合課程新教學大綱制作出全部的“模擬電子技術基礎”電子教案和部分重點章節的教學課件在教學中投入使用,達到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并具有以下特點:
1)電子教案按照知識結構安排課程內容,主要內容形成完整課程體系,并不依附某本教材,所選教材可以作為參考資料。
2)采用Powerpoint設計,能夠適應課堂教學要求。幻燈片上制作了大量電路圖片,數字公式及大量文字符號,并用不同顏色反映知識內容,突出重點。
3)對于比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制作多媒體動畫,是難于用文字講解、難于理解的內容變的簡單明了,從而加強學生的理解與掌握。
我們根據使用情況對其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和修改,將文字內容充分條理化、提綱化,更加突出難點和重點。另外,又制作了大量的圖片和動畫,使其更加形象生動,再配合布置供學生課后閱讀的文字材料,在教學檢查中的學生座談和問卷調查評估都表明,這一改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應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改進課程的教學模式
采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教學環境采用交互式的多媒體實驗室,多媒體教學手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個開放、互動的教學環境。鼓勵學生多角度、發散的思索問題。學生成了學習的主體。這時老師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索問題,如何解決問題,教師的主導地位得以體現。
3綜合利用現代教育信息技術設備加強專業課程技能培訓
培養能力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而教育技術給我們提供了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學生自己動手參與教學設計的全過程,使學生親自動手記錄各種實驗現象,使課堂上冗長繁雜的理論知識,經生動明了的影視圖象、動畫、圖表簡單明了的展現在同學面前,再運用實驗室記錄效果的比較,使理論得以驗證。
4利用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改進基礎實驗課教學
合理的使用電子儀器、明確實驗目的,是實驗成功的保證。實驗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實驗結果的正確性。為解決學生不知道是儀器的使用問題還是實驗設計問題造成的實驗結果不正確,我們采用計算機虛擬仿真技術,使用Multisim仿真軟件。同時軟件仿真還可以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主觀能動性,自己設計新穎的實驗思路。交互式的VCD課件將適應學生不同要求的學習,為很快進入正常電子線路實驗打下良好的基礎。
5充分利用教育網絡系統擴大獲取知識領域,激發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我們把所有的教學資源、教師完成的多媒體課件,都可以存于網絡的服務器中,學生可以在多媒體終端通過交互式界面將需要的多媒體課件調出,進行細致學習。教師備課通過圖書檢索及服務系統方便的調用所需資料,也可通過網絡和網上的學習進行實時的交流,通過網絡共享國內外的所有信息資源。
發展現代教育信息技術,全方位推進教學改革,探討在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影響學生在新的信息社會中所需要的知識要素和這種素質培養的途徑和方法,這一教學理論體系的形成,需要我們工作在第一線的教師認真研究與實踐。按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資源與課件,設計實驗方案,才能全方位的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化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儒德.信息技術與教育相整
電子音樂(Electronicmusic,也稱TECHML),簡稱電音,電子樂,是一種利用電子設備如電腦軟件、電子效果器等非傳統實體樂器產生的聲響,并通過電子手段加工而成的音樂。電子音樂最早由西德科隆廣播電臺實驗使用,之后在斯托克豪森的推動下開始流行于世。與之前的樂器音樂、人體發生音樂相比,電子音樂利用的主要是各種電子設備、音樂軟件等來合成、過濾、組合各種聲音,在電子設備的輔助下,使樂聲不斷變形,變質,進而再生、復合,形成各種音樂作品。其采用的純音和雜音等同于傳統音樂中的人聲和具體聲。20世紀80年代,各種現代主義“新潮音樂”在我國廣泛流行,在此風潮前,張小夫等憑借富有個性和才華的音樂作品引起世人的關注。作為組名作曲家,張小夫的成名源于其在法國EdgarVarese音樂學院和法國國家現代視聽研究院電子音樂研究中心(INA一GRM)學習、研究和創作期間獲得的豐碩成果,他是我國第一位屢次獲得國際電子音樂比賽大獎的作曲家,極大的推動了我國電子音樂的發展。張小夫的音樂創作幾乎涵蓋了交響音樂、名族音樂、現代電子音樂等各個音樂領域,憑借全面的技術、鮮明的風格引領著我國電子音樂的發展,目前其主要作品有《不同空間的對話》《、臉譜》《、山鬼》《、諾日朗》,本文將以《臉譜》為例,從聲音材料、技術手段、創作理念三方面來闡述分析張小夫音樂創作的特點,進而折射出我國電子音樂創作的特征。
2關于聲音素材的運用
與傳統音樂作曲不同,電子音樂的聲音不僅囊括了具體聲音、實驗室合成音、現場實音,還包括了各種噪音,而且每種聲音的運用都非常的富于變化,而不是僅僅依靠樂音來展現音樂效果。張小夫在音樂創作中更加的關注各種聲音的的細節處理,在聲音素材上,不管是人的聲音還是自然界的聲音,亦或樂器的聲音和電子聲音,都是他創作的基本聲音素材,而在具體作品中,他有要求聲音素材應盡量簡練,因此單一作品中他所采用的聲音素材又是相對集中、富有個性的。以《臉譜》為例,他就主要運用了采樣合成聲音和現場實時聲音的巧妙組合。
2.1用采樣合成的聲音創作
不可否認,在張小夫的電子音樂作品中,使用了合成器的聲音來進行創作,如其早期的音樂作品《小雨中的回憶》所使用的聲音幾乎全部使用雙排鍵電子琴等電子合成器合成,但隨著其創作的不斷深入,在作品創作中,張小夫越來越多的關注于合成聲音的運用,特別是一些特點鮮明、富有代表性、個性突出的聲音,例如《諾日朗》就別出生面的采取了“喇嘛誦經”聲來合成聲音素材,2001版的《吟》中也使用了塤、笛、簫等吹奏樂器來合成聲音。以《臉譜》為例,張小夫在這部作品中對合成音的運用更是恰到好處,如第36小節至第43小節中,電子音樂就提前采取京胡、快板的演奏聲音來合成聲音素材;作品第181節至183節有提前預制合成了中高頻噪音,而312節至326節更是利用大花臉念白來合成聲音素材,以此來烘托臉譜的形象。
2.2用現場實時的真實聲音創作
除早期創作的一些作品外,張小夫的大部分電子音樂作品大多使用了現場實時聲音來進行創作,而這也恰恰體現了張小夫將傳統形式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的創作風格。例如《天問》中采用了現場男高音《,靈境》中使用了現場胡琴演奏,而臉譜對現場實時聲音的運用更是巧妙周到。與以往單一的現場聲音不同《,臉譜》的現場實音采取了現場原聲打擊樂的完美組合,包括鍵盤、皮質樂器、銅質樂器和木質樂器,而這四種樂器又與“生旦凈丑”這四大京劇行當相呼應。在現場安排上,張小夫選擇由五個打擊樂演奏員分別控制一組樂器,例如鍵盤樂器上,五個人每人分別控制馬林巴、低音馬林巴、木琴、鐘琴、顫音琴;木質樂器同樣是一個人負責四個木魚,剩下的四個人則分別負責三個木魚。皮質樂器、銅質樂器同樣采取如此分工,這樣不僅取得了更好的現場實時音樂效果,也實現了中外樂器、樂音與噪音的完美結合。
3對技術手段的分析
通過對中外電子音樂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電子音樂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即具體音樂節段、磁帶音樂階段、電子聲學音樂階段和計算機音樂階段。早期的電子音樂技術手段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合成器合成。再進入電子聲學音樂階段以后,隨著電子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新的科學技術和創作理念運用到電子音樂作品的創作中,此時的電子音樂作品創作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各種技術手段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互協調的綜合運用期,在此階段,不同的電子音樂流派也開始形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混合類電子音樂,這種表現形式主要是運用現場原音與實驗室預制聲音的完美結合來表現舞臺聲效。
3.1多重制作技術并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子音樂工作室的20世紀末普遍采取了數字、模擬雙平臺共同使用的制作模式。在聲音加工合成過程中,模擬技術平臺和數字化平臺可以分別利用模擬設備和計算機音頻軟件,使用各自不同的處理方式來加工、合成聲音。張小夫也正是利用這種平臺來處理其音樂創作中的各種聲音的。在電子音樂作品創作前期,通過對原始聲音實錄、采樣等獲取聲音,中期利用數字、模擬雙平臺對聲音進行加工處理,然后進行聲效整合,并最終完成母帶的制作。從張小夫個人來說,他還非常關注聲音的變形、拉伸、反轉,在處理這些音效時,處理用數字、模擬雙平臺,還綜合使用了不同時期的電子音樂處理技術。例如在《臉譜》中的OOP技術,以簡短的京胡、快板的聲音作為采樣樣本,將聲音材料制成不斷重復的小循環,并在此基礎上制作成大的聲音循環,以此來表達京劇臉譜的音樂思維;又如312節至326節中的大花臉念白,通過事先預錄得花臉念白,反復重負,以此來承托出臉譜的形象。可以說張小夫的后期作品無不是文化理念和技術的完美結合。
3.2多重聲音空間的設計
和傳統音樂相比,電子音樂更加關注多緯度的空間效果,作曲家往往更為關注各聲道、各層次的立體聲效果。當然,張小夫也是這類作曲家之一。多維度空間效果的主要表現如下:首先在音響布局上,關注多聲道、多層次的立體聲效果,使得音響布局達到一種“靜態空間”的效果,這是往往會在舞臺的前后左右上下分別布上音響,并形成各自獨立的聲場。例如在《臉譜》的演奏現場,舞臺的前后左右、觀眾席上下分別布有一組揚聲器,是指各自形成一個聲場,進而在整體上構成了一個多層次、多緯度的聲音空間,達到了一種立體聲的聲音效果;其次是作曲家通過對現場演奏者布局的控制來調整舞臺現場的音效,以此形成“動態空間”,2007年4月27日晚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上演奏的《臉譜》,張小夫別出心裁的將五組打擊樂器按照中間、后左、后右、前左、前右的方式排列,如此時的現場實時音樂可以依據其位置通過角線和邊線來進行不同的聲音對話,并根據相應的位置組合形成大小、空間各不相同的聲音流動圈。這樣利用時間、位置的不同就可以將重音更好的凸顯出來,音樂也隨著變的更為豐富多彩起來。最后實在作品制作時,利用不同的效果器來制造一個開放、流動的虛擬“預制空間”。憑借著各種現代電子科學技術,《臉譜》將中國京劇音樂最本質的特征和現代電子音樂的各種表現手法充分的融合在了一起,這種極富感染力、充分展現作品個性、獨具一格的電子音樂創作風格不僅超越了同時期的電子音樂創作家,也超越了張小夫本身。
3.3傳統作曲技術的體現
自從德國電子音樂領航者卡爾海因茲•斯托克豪森在電子音樂創作中綜合運用傳統作曲理念和電子音樂制作技術以來,電子音樂作曲家就開始廣泛采取傳統聲樂寫作、樂器寫作與電子音樂制作相結合的創作方式來進行電子音樂創作。在張小夫的電子音樂作品中,傳統因素幾乎是不可或缺的。還是以《臉譜》為例,張小夫就采用了代表中國傳統音樂的京胡等來作為電子音樂材料。除此在其作品作品《北海詠嘆》中,張小夫同樣采用了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字經”“、百家姓”來錄制語音材料,由此形成一種“文化符號”材料的呼應。
4創作理念
關鍵詞: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辦學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5)30-0070-02
21世紀被稱為信息時代,電子科學與技術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生命、環境、軍事和民用等科技領域將獲得更廣泛的應用,必然導致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這種產業化趨勢反過來對本專業的鞏固、深化、提高和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對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從人才的社會需求出發,結合我校實際情況,進行了本科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探索,并詳細介紹了培養方案的制定情況。
一、人才的社會需求情況
目前,我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主要面向長三角地區龐大的微電子、光電子、光伏和新能源行業,市場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應求的。但是也應該注意到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的分布不均,分類較細,且發展變化較快。另外,電子科學與技術產業結構具有多樣性,既有勞動密集型的大型企業、大公司,更多的是小公司和小企業;既有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更有合資、獨資的外企。因此,社會需求與本專業畢業生的供需矛盾還會繼續存在。
二、專業的培養目標和定位
本專業培養具備微電子、光電子領域的寬厚專業基礎知識,熟練實驗技能,能掌握電子材料、電子器件、微電子和光電子系統的新工藝、新技術研究開發和設計技能,有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能夠在該領域從事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光電材料及器件、集成電路的設計、制造和相應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開發和管理工作工程技術人才。并且結合我校“大工程觀”人才培養特色,依據“卓越工程師”教育理念下工程技術型人才培養的原則,培養適應微電子和新興光電行業乃至區域社會經濟建設需求的工程技術型人才。
三、本科培養方案制定的思路
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方案參照工程教育認證的要求,以及專業下設微電子、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兩個本科培養方向的思路制定。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實踐工程能力,使畢業生能滿足長三角地區微電子、光電子和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需求。微電子方向的課程設置專注于電子材料與電子器件、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方面,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方向則偏向于光電信息、光電材料與光電器件方面。
四、本科培養方案的改革探索
要實現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適應電子信息產業的不斷發展,并結合我校學科發展方向和特色,對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研究,并對省內外幾所高校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調研,最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1.培養方案的模塊化設計。在設計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培養方案的整體框架時,根據“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培養能力”和培養工程技術型人才的辦學理念下,專業培養方案分人文與社會科學、專業基礎和專業課三個模塊,下設微電子和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兩個專業方向。學生在前兩年學習相同的課程,到大三時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專業方向,選修各自方向的專業課。由于兩個方向的不同培養要求,因此在專業基礎選修課、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方面設置限選模塊,每個專業方向必須修滿相應的學分才能畢業。
2.改革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是為專業課程奠定基礎,因此,在保留了原有電子信息類專業通常所開設的電子類課程外,增加了與專業相關的課程,如EDA技術、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物理光學、應用光學、激光原理與技術等課程,刪減了原先與物理類相關的一些課程,如物理學史、原子物理、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等,并刪減了一些計算機軟件類課程,如C++程序設計、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等。專業基礎選修課程分方向限選模塊,兩個專業方向對應有不同的專業基礎選修課程。
3.優化專業課程。專業課程是整個專業教育中的主干部分,微電子方向的課程設置緊緊圍繞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設計方向,開設有集成電路設計、微電子工藝原理與技術、工藝與器件可靠性分析、半導體測試技術、現代電子材料及元器件、集成電路工藝與器件模擬等課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方向圍繞光電材料和光纖通信方向,開設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檢測原理與技術、太陽能電池原理與技術、光纖傳感原理與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等課程。另外專業課程里面還設置有專業實驗,通過加強實驗環節,訓練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強學生的理論知識。
五、與省內外專業人才培養的區別
具有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各大高校分布在不同的地區,服務于不同的區域經濟,這就要求專業學生的培養具有區域化、差異化。我們分析了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蘇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和徐州工程學院這五所不同地區、不同層次高校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培養方案。不僅使我們能學習到其他高校的先進辦學理念、合理的課程設置體系,也可以發現與其他高校之間的差異。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定位。各個學校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依據自身的師資力量、辦學條件、區域經濟要求確定專業的發展定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依托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人才培養定位于能從事電子元器件、電子電路乃至電子集成系統的設計和開發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浙江工業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光通信、電子電路系統、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面的人才。蘇州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定位在培養能夠在電路與系統、集成電路與系統等領域從事各類系統級、板級和芯片級研發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南京理工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是突出光電技術和微電子與信息處理學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電成像探測理論與技術及微電子理論與技術為專業特色。徐州工程學院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定位在培養能從事光電子材料與器件開發的工程技術人才。而我校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定位于服務長三角地區半導體和新能源行業,培養能從事集成電路設計與開發、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研發等工作的工程技術人才。
2.課程體系。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學生設計、開發電子元器件、電子電路系統、電子集成系統的能力,在課程設置上開設了通信電子電路、EDA技術、薄膜物理與技術、電子材料與電子器件、電子系統設計與實踐、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系統原理和應用、現代DSP技術及應用等專業課程。浙江工業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學生設計、開發電子電路系統、集成電路系統的能力,開設了電路原理、模電數電、通信電子線路、集成電路設計、光纖通信原理、光網絡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等專業課程,以及電子線路CAD實驗、單片機綜合實驗、通信原理實驗、通信電子線路大型實驗、微電子基礎實驗、半導體器件仿真大型實驗、集成電路設計大型實驗等實驗類課程。蘇州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學生設計與開發電路與系統、集成電路與系統,從事各類系統級、板級和芯片級研發工作的能力,開設了信號與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高頻電路設計與制作、電子線路CAD、CMOS模擬集成電路設計、VLSI設計基礎等專業課程,以及電子技術基礎實驗、信號與電路基礎實驗、電子線路實驗、電子系統綜合設計實驗等實驗類課程。南京理工大學培養學生從事光電子器件、光電系統和集成電路的設計、開發、應用的能力,開設了信號與系統、光學、光電信號處理、光輻射測量、光電子器件、光電成像技術、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光電子技術、顯示技術、光電檢測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半導體集成電路、集成電路測試技術、微電子技術、光電子線路、電視原理等專業課程。徐州工程學院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培養學生設計與開發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能力,開設有信號與系統、光電子學、光電子技術、激光原理與技術、光伏材料等專業課程,以及模擬電路課程設計、數字電路課程設計、單片機原理課程設計等實踐性課程。我校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主要培養學生集成電路設計、光電子材料與器件的設計與制備能力,開設有半導體物理學、半導體器件原理、MEMS技術、微電子工藝原理與技術、薄膜材料及制備技術、工藝與器件可靠性分析、集成電路工藝與器件模擬、EDA技術、通信原理、數字信號處理、光電子材料與器件、光電檢測原理與技術、太陽能電池原理與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等專業課程,以及近代物理實驗、專業實驗等實驗類課程。
3.人才培養特色。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是注重集成電路設計、系統集成方面能力的培養。浙江工業大學的人才培養注重光纖通信、集成電路設計方面能力的培養。蘇州大學的人才培養注重電路與系統設計、集成電路與系統設計方面能力的培養。南京理工大學的人才培養注重光電技術和微電子與信息處理學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電成像探測理論與技術及微電子理論與技術為專業特色。徐州工程學院的人才培養注重光電材料與器件方面能力的培養。我校的人才培養注重電子材料與電子器件的設計與開發、集成電路設計方面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陳鶴鳴,范紅,施偉華,徐寧.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探索[A]//電子高等教育年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17-20.
【關鍵詞】電力系統 應用優勢 應用方法
電子電工技術是計算機技術應用于電力系統中的主要表現形式,它可以有效的實現對電能的控制和變換,降低電能在傳輸等過程中的損耗,使人們更加高效的利用有限的電力資源,它的應用滿足了電力系統發展的需要,是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電子電工技術的應用優勢
在電子科技不斷發展進步的背景作用下,新型的電子器件不斷的被研發并應用到傳統的電工技術上,使其得到了明顯的提高,并融合電子技術發展成了更具備優勢的現代電子電工技術,與傳統的電工技術相比,它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工作速度更快,比如說,金氧半場效晶體管的工作頻率可以達到幾百千赫茲,電力晶體管可以在幾千赫茲的頻率以下工作。其次,工作效率更高,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器件和變換技術這兩個方面,提高器件開關上升落下的速度,可以減少開關的損耗;減少器件的導通壓降,可以減少導通的損耗;運用軟開關的技術,使器件可以在正常的狀態下運行,就可以大大的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再次,自動控制性更強,這一點的主要體現是,一些半自動控制化的普通晶閘管被各類可以全自動關斷的器件替換,這類的器件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突破了功能層面上的一些局限,取代了換相電路比較復雜的傳統器件,使電路的設計被大大的簡化。最后,更加的集成,與傳統器件的分立方式完全不同,現代的電子電工技術下,在很多種單元器件的并聯的基礎上,全控型的器件都被集中到一個基片上,更集成更方便。
二、電子電工技術應用于電力系統中的重要作用
作為傳統電工技術發展的產物,電子電工技術在對傳統電工技術的模式優點進行繼承的基礎上,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可以提高電子技術的智能化水平,在這一點上,要在保證信息、功率發展的基礎上推進微電子技術和電子電工技術的融合與發展,實現電力系統的革新。其次,為系統工頻的發展指定了明確的方向,如果想使機電設備變得更小巧并提高系統的響應速度,就要運用電子電工技術,打破原先的運作模式,在這個基礎上研究系統變頻化和高頻化技術,保證電力系統可以正常運行。再次,可以促進機電一體化,在高端電子科技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新型產業研發并應用了電子技術,在電子電工技術方面對傳統的產業進行全方位的處理和加工,可以保證計算機網絡下電力系統的穩定運行,促進機電一體化的產業的發展。最后,可以提高電能的使用效率,電子電工技術的應用可以在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同時,科學合理的配置并整合電能資源,提高電能的使用效率,這體現在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中。
三、電子電工技術應用于電力系統中的具體表現
從電能的生產到電能的輸送,再到電能的有效配置,電子電工技術在電力系統的很多環節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實現電能的合理配置
現階段配電環節的當務之急是加強對電能的質量控制,這對于配電系統來說,提高了其在頻率、電壓、諧波方面的要求,而電子電工系統在用戶電力技術上的應用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提高了配電過程中電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保證了電能的質量。
(二)降低電能的輸送損耗
電子電工技術在輸電環節中的主要應用包括靜止無功補償器、高壓直流電、柔流電輸電技術這幾個方面。從靜止無功補償器這方面來說,在晶閘管的基礎上取代了原來的電氣開關,對電氣可以進行快速準確的控制,但目前在我國來說,這種系統還沒有成功的研發;從高壓直流電這方面來說,變壓器的運用在換流閥和晶閘管出現以后逐漸的減少,轉換設備的移動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了設備的市場競爭力,降低了電廠的運行費用;從柔流電輸電技術這方面來說,電子電工技術與機械控制技術的有效結合,提高了輸電系統和輸電水平的穩定性,降低了電量的損耗,同時柔性輸電設備的廣泛運用,使電流在輸送時更加的穩定安全。
(三)提高電能的生產效率
電子電工技術在發電環節中的應用主要是對發電系統的發電機組的利用和改善。具體的說,它涉及到機泵的變頻調速、變速恒頻勵磁、太陽能系統、靜止勵磁這幾個方面。在第一方面,高壓電和低壓電在互相轉換時,使用變頻機替換風機水泵變頻器,可以實現效率的最大化,但實際的研究還有很大的欠缺,需要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在第二方面,在利用風力發電時,風的速度對電量有著決定作用;利用水力發電的時候,水的流速和壓力會對發電的效率造成影響,運用電子電工技術進行調整,就可以使機組自轉的速度符合電流的頻率,進而實現效率的最大化。在第三方面,太陽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利用太陽能發電對于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有著重要的意義,其技術的核心是大功率的電流轉換器。在第四方面,靜止勵磁在大型電廠的發電機組中應用的比較廣泛,取代了傳統的勵磁機,電子電工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電廠發電機組運行的效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子電工技術可以促進電子技術的智能化、提高電能的使用效率、推進機電一體化進程,在電力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相關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電工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為國家的智能電網的實現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
參考文獻:
[1] 劉茜,張洪星.論述電力系統之自動化應用[J].電子世界,2011(10).
[2] 韋和平.現代電力電子及電源技術的發展[J].現代電子技術,2009(18).
[3] 田廓,邱柳青,曾鳴.含有柔性輸電裝置的靈活性輸電投資決策模型[J].電網技術,2012(16).
【關鍵詞】FPGA;程控濾波;數字合成;掃頻測試
1.引言
放大器和濾波器是現代電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能指標的優劣直接決定整個系統的性能。傳統的放大器和濾波器大部分是固定放大倍數和固定的截止頻率。在許多工程領域中,信號頻率范圍是動態的,約在幾Hz到幾十KHz之間,若按最大信號帶寬下選擇運算放大器的性能,會造成在較低信號頻率下功耗浪費,因此需要可變截止頻率的濾波器進行濾波。
本系統利用運算放大器、FPGA、D/A和LCD等核心器件設計程控濾波器和掃頻測試儀,其中掃頻測試儀可用于對濾波器的測試。輸入為mV級信號,電壓增益60dB,10dB可調,誤差小于2%。高通、低通濾波器的截止頻率在1kHz~30kHz,1kHz可調,誤差小于2%。
2.系統結構設計與理論分析
2.1 系統結構框圖
本系統主要由可控放大電路、濾波電路、正弦信號產生電路和FPGA構成,其系統框圖如圖1所示。前級程控放大采用繼電器來選擇放大器的反饋電阻以實現不同的增益,濾波器采用電流型DAC構建傳遞函數實現[1],該方法便于控制而成本較低,正弦信號產生采用FPGA查找表的方法[2],能得理高精準的頻率。控制核心采用NIOS,無需復雜的外路電路與FPGA進行通訊。
5.結論
本文通過電流型DAC等效為可變阻器來構建傳遞函數來實現可編程濾波器,在參數的選擇中通過品質因數來選擇濾波器的特性,得到了相應的線性函數,從而有效的確定了參數,在硬件實際測試中得到了很好的線性度。采用FPGA查找表的方法直接數字合成正弦波,該方法所得到的正弦波頻率精度高,波形穩定。通過合成信號對程控濾波器進行掃頻測試,并在實際焊接電路中實現,測試該可編程濾波器,前級的小信號增益可達1000倍,10dB步進。整個系統的構建可用于工程中信號的放大,濾波和檢波處理,而實現了智能化的控制。
參考文獻
[1]朱全輝,瞿安連.用于電生理信號測量的濾波器設計[J].北京生物醫學工程,2006,25(2):130-132.
[2]夏雨聞..Verilog數字系統設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3.
[3]康華光,陳大欽,張林.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張新喜,許軍.基于SOPC技術的直接數字頻率合成器設計[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05,24:19-23.
[5]常新華,王洪剛,于永江等.一種程控放大濾波器設計[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9,32(3):381-385.
在我國近現代音樂創作中,采用京劇素材創作的音樂作品隨處可見,形式也多種多樣。但將電子音樂和京劇結合起來的,《臉譜》是一個成功的嘗試,其創意源于京劇臉譜。京劇臉譜是一種經歷了長期演變發展而富有裝飾性和夸張性的人物造型藝術,以鮮明的色彩對比和象征意義的圖案展示人物的性格品質和容貌特征,刻畫忠奸善惡等不同人物形象。張小夫正是找到了這一點,用電子音樂特有的變形、拼貼、重組等合成處理手段,讓人們透過電子音樂創造的新聲音臉譜,看世間各種各樣、千姿百態的面孔和人的內心差異。下文將圍繞作品的聲音運用和技術處理,分析研究作品在創作理念、音樂結構和文化底蘊方面的個性特征。
一、“鍵、皮、銅、木” 體現融合的創作理念
在電子音樂經歷了“具體音樂”、“磁帶音樂”、“電子聲學音樂”和“計算機音樂”的演進過程中,從“電子聲學音樂”開始,不斷融入新的創作理念和新的科學技術,“形成了多種技術手段相互配合、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良性發展局面,”①促進了電子音樂不同風格和不同流派的形成,同時,也創造了豐富多樣的表現形式。其中,以法國作曲家伊夫?馬萊克(Ivo Malec)為代表,運用實驗室預制的電子聲音與現場原聲樂器或人聲相結合的混合類電子音樂表現形式,充分發揮了傳統音樂語言和電子音樂語言的優勢,成為現代電子音樂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臉譜》繼承了“電子聲學音樂”這種自由靈活的風格特征和綜合技術的有利因素,從樂器編制到聲音的處理和多種電子音樂制作技術的運用,無不體現了作曲家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創作風格和在電子音樂創作語言上融合的理念。
《臉譜》將現場原聲打擊樂器分為鍵盤、皮質、銅質和木質四種類型,與京劇的四個主要行當“生旦凈丑”相呼應,利用不同材質之間的音色差異形成豐富的對比,其巧妙的設計耐人尋味。又將所有打擊樂器分為五組由五個打擊樂演奏員控制,每人分別演奏有音高的西洋鍵盤樂器馬林巴、低音馬林巴、木琴、鐘琴和顫音琴;皮質樂器每人分別主要演奏三個通通鼓、兩個定音鼓、一個大軍鼓和一對邦戈;銅質樂器每人分別主要演奏兩個吊镲、一個大鑼、一個大鐃鈸、三個京劇鑼和一個小鐃鈸;木質樂器一人主要演奏四個木魚,其他四人分別主要演奏三個木魚。這些具有不同音色的樂器組合,不僅體現了將不同特征的中外樂器相融合的創作理念,而且也在樂音和噪音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臉譜》共410小節,其中有149小節采用了樂音與噪音的結合。如作品第36小節至第43小節,在現場噪音打擊樂器演奏京劇鑼鼓經特征節奏的同時,電子音樂部分預制的京胡演奏快板過門曲調,起到了協調音響和顯示個性風格的作用;又如作品第181小節至183小節,電子音樂的中高頻噪音背景與馬林巴奏出的四度平行和聲融合在一起,來營造滄桑凄婉的音樂語境恰到好處。
五組打擊樂器在舞臺位置的安排上獨出心裁,有別于傳統打擊樂五重奏一字擺開的排列方式,而是按照中間、后左、后右、前左、前右的位置排列,能夠讓音樂依照不同位置形成對角線和邊線方式進行各種各樣的聲音對話,按照不同位置的組合形成不同大小、不同空間的聲音流動圈。原聲打擊樂器與預制的八聲道電子音樂聲場變化、現場聲相與音量效果的控制構成了立體而復雜的聲音場態,將各類聲音與聲場融合起來。利用這種聲場布局,可以將不斷重復且簡單均分的單一節奏型,通過在不同時間、不同位置突出的重音,使音樂變得非常豐富。如作品第312小節至第326小節,電子音樂處理的大花臉念白背景,由四組木魚用每分鐘140拍的速度演奏十六分音符的快速節奏,每組木魚在不同的節拍位置上突出重音而形成不同空間的聲音流動,不僅使各類聲音材料與聲場運動融為一體,而且也體現了民族文化與現代作曲技術的融合。張小夫的電子音樂創作理念集中體現在“融合”之中,他認為電子音樂本身就是融合的產物,“融的所指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狀態。”②《臉譜》依托現代電子科學技術,融合了中國京劇音樂的本質特征和現代電子音樂的表現手法,形成了極具感染力、個性強烈、創意新穎的音樂創作風格,既超越了別人,也超越了作曲家自己。
二、“生、丑、旦、凈”構建“起承轉合”的音樂結構
德國電子音樂作曲家卡爾海因茲?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是一個集傳統作曲技術與電子音樂制作技術為一體進行創作的代表人物,在他的影響下,借助傳統聲樂、器樂寫作經驗和意識從事電子音樂創作,已成為現代電子音樂創作的一大主流趨勢。張小夫是一位創作領域廣泛、技術全面、風格鮮明的作曲家,受交響音樂、民族音樂創作的影響,其電子音樂作品有著嚴謹的邏輯性和音樂性思維,因此,許多傳統音樂的元素也貫穿在作品之中。如作品《吟》的語言特征是通過對聲音的各種變化和組織,使單一的材料不斷展開;又如作品《北海詠嘆》用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音材料“三字經”和“百家姓”首尾呼應,實現傳統音樂的再現要素。
本文就找出那么幾對看似是孿生的專業,讓大家來辨別一下。
生物技術 vs 生物工程
這兩個專業都屬于生命科學學院,差別在于“技術”和“工程”,從字面上,基本無法很清晰地分析出區別。它們在學習的前兩年的基礎課程有很多重疊的部分,但是進入專業課的學習后,就開始走上不同的道路。
最大的區別在于,生物技術是理科,而生物工程是工科。前者偏理論,后者注應用。
生物技術學習的是生命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系統的生物技術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學習的內容偏于理論,從微生物到細胞到分子到基因,一切都是為了向更高端的生命科學發展而努力,所以很多學生都會考研或是在研究機構做研究工作。
而生物工程相比生物技術來說,誕生的時間要晚一點。它是以生物科學為基礎,應社會之需要而興起的,所以更注重應用。簡單來說,就是對生物進行創造和設計,在分子、細胞、組織和個體這些不同的層面上,對生命有機體進行新的改造,比如利用固定化菌體或固定化酶來大規模生產果糖漿來代替蔗糖。生物工程需要學習不少藥學相關的課程,很多學生畢業后都進入了生物醫藥這樣的高新技術產業做工藝和裝備的研究、開發和設計工作。或者是進入政府的工商稅務、海關、藥檢等部門從事監管工作。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vs 材料科學與工程
想必大家已經發現這兩個專業最大的差別了:“高分子”和“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是材料中種類非常豐富的一個大類,橡膠和塑料都屬于高分子材料。材料科學與工程的“材料”里并不包括有機高分子材料,它研究的是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如陶瓷、水泥、混凝土材料)。
雖然都是材料,不過最大的區別在于,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和化學的關系緊密,而材料科學與工程和物理相伴。這一點看看它們的課程設置就明白了。前者要學習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和物理化學,基本涵蓋了所有基礎化學課程。后者則要學固體物理、量子力學和材料物理等課程。在學習的內容上,它們就很不一樣。
就業方面,高分子更注重新型材料的運用和研發,反而是一些和化學沾邊的公司更需要這一專業的學生,比如著名的陶氏化學。當然,說到橡膠和塑料,化工、汽車、電子、航空等行業同樣需要相關人才。而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傳統機械制造類行業更有優勢,比如航天、船舶、重工業的相關企業。
環境科學 vs 環境工程
讀到這里,也許你已經猜到了,這兩個專業最大的區別在于前者偏理論,后者重實踐,理學vs工學。的確,前者更多地注重在科研方面,而后者則注重在工程上。
環境科學專業的學習內容比較宏觀,比如一個地區的生態環境的營造、環保的規劃。學的是理學,對環境化學、環境毒理、環境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偏重于理論上的學習。
相比之下,環境工程屬于工程類專業,它的應用性要強得多,很多課程都是實打實地去學如何控制污染,比如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固體廢棄物全過程管理,以及環境的評測。
有人開玩笑地說,這兩個專業的區別在于,環境科學是指認垃圾的,而環境工程則是處理垃圾了。這種說法或許不完全正確,但可以給我們參考。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vs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vs 電子科學與技術 vs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
首先,讓我們鎮定一下,千萬別被這一連串的“科學與技術”給繞暈了。這四個專業,都和物理、計算機密不可分,但是細究起來,差別卻不小。
從學習內容上來看,計算機主要學習計算機軟件、硬件和應用系統的學習,學的是計算機。電子信息學的是如何獲取、傳輸、處理和設計電子信息系統,偏重在電路和電子上,它的口徑比較寬,電子、信息技術和計算機都有所涉獵,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到的電信、廣播、雷達、聲吶和導航都是它的應用領域。電子科學與技術是信息科學和材料科學的交叉學科,學習的是各種電子材料、元器件、集成電路等的設計、制造和相關的知識。最后一個光信息則是現代光學和信息科學緊密結合的專業,研究的是如何用光取代電信號對聲音、圖像和數據等信息進行處理,比如光纖通信。
關鍵詞: 石英晶體; 雙通道; π網絡零相位法; 鑒相器
中圖分類號: TN710?34; TH7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373X(2015)06?0133?03
Design of two?channel phase discriminator applied to quartz crystal test
WANG Xiao?yan, LI Dong, WANG Yan?lin
(School of Instrumentation Science and Optoelectronics Engineering, 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2,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easuring efficiency of quartz crystal, a two?channel phase discriminator system applied to quartz crystal test is designed. One DDS signal generator are used in the system to inspire two π?network circuits. The two independent phase discriminator circuits are designed to discriminate the phase of two channels simultaneously. The difference frequency phase discriminating method is adopted in the system. The AD8302 is taken as a phase discriminator, which can improve the testing efficiency and ensure the testing precision simultaneously. In order to verify the viability of two?channel phase discriminator, it was used in a electrical parameter measuring system for quartz crystal test. The testing range of the two?channel phase discriminator system is 1~200 MHz. 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s that its phase discrimination accuracy is ±1°, which can meet the testing needs of quartz crystal.
Keywords: quartz crystal; two?channel; zero phase technique in π?network; phase discriminator
0 引 言
石英晶體諧振器(以下簡稱石英晶體)廣泛應用于現代電子產品中,主要為數字電路提供時間頻率基準。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石英晶體元器件的性能有了很好的精度保證。在此基礎上,提高石英晶體的測試速率就有了很大的需要。
目前國外應用于石英晶體的設備可以實現多通道同時工作,而國內使用的多通道設備主要是國外進口的,國產設備采用的方法基本是用兩套測控系統,采用多線程的方法。多通道鑒相系統不僅可以使用在石英晶體微調、石英晶體測試等的不同加工過程中,而且還在無線電通信等其他領域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因此多通道鑒相系統設計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1 π網絡零相位法原理分析
石英晶體電參數的測試方法主要有阻抗計法、π網絡最大傳輸法和π網絡零相位法。π網絡零相位法是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推薦的石英晶體電參數測試的標準方法,也被我國選用為電參數測量的電子行業標準[1]。π網絡零相位法的測試原理是將石英晶體插入π網絡中,在理想狀態下,當電路諧振時,石英晶體對外呈現為純電阻,且阻抗最小,此時的π網絡為一個純電阻網絡,π網絡兩端的相位差為零,此時激勵信號的頻率即為石英晶體的串聯諧振頻率。因此,在π網絡零相位法中,相位檢測很關鍵,相位差的檢測精度能夠影響電參數的測量精度。詳細的分析表明,對于一般的石英晶體來說,鑒相精度在±1°以內時,其串聯諧振頻率的測量誤差[2]可以保證在±2 ppm。IEC推薦的π網絡電路如圖1所示。
<E:\王芳\現代電子技術201506\現代電子技術15年38卷第6期\Image\32t1.tif>
圖1 π網絡電路
2 雙通道石英晶體測試技術研究
2.1 雙通道石英晶體測試系統
石英晶體測試的雙獨立通道石英晶體電參數測試系統采用外差法鑒相,其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3]。
<E:\王芳\現代電子技術201506\現代電子技術15年38卷第6期\Image\32t2.tif>
圖2 雙通道石英晶體測試系統原理框圖
計算機通過ARM控制信號源,信號源采用能夠同時發生四路頻率、幅度、相位均可獨立調節的DDS合成信號源AD9959。通過計算機改變信號源AD9959的頻率控制字使AD9959輸出掃頻信號。在通道1中,f0信號作為混頻器的本振信號,f1輸入給π網絡1,f2輸入給補償網絡1,網絡補償是為了補償π網絡與晶體插座引起的相移。f1,f2為同頻信號,f0與f1,f2的頻率差為10.7 MHz,經過π網絡、補償網絡的信號f3,f4(與f3,f4同頻)作為混頻器的輸入,信號f3,f4經過混頻器后通過低通濾波器進行濾波,濾波后的信號頻率固定為10.7 MHz,這種保相降頻處理可以將對高頻信號的鑒相轉化為固定頻率的鑒相,相位檢測部分將濾波后的信號之間的相位差轉變為與之成一定比例關系的直流電壓信號輸出,直流電壓信號經過放大電路輸入A/D轉換(選用的ARM自身帶有12位ADC),轉換為數字量后輸入ARM進行處理。當相位差為零時,此時的掃描頻率即為石英晶體的串聯諧振頻率。通道2原理同通道1。
系統中ARM采用STM32F103ZET6,該芯片是基于ARM Cortex?M3核心的32位微控制器,CPU主頻為72 MHz,共有3路共16通道的12位A/D輸入和2路共2通道的12位D/A輸出。
2.2 雙通道鑒相系統設計
鑒相部分一般采用傳統的模擬鑒相的方法對相位差進行測量,主要是將兩路正弦信號相乘,然后對乘積項進行積分,得到相位差信息。這種方法對相位差非零時檢測精度較高,但相位差為零時檢測精度低。系統采用AD8302作為相位檢測器件,該器件將精密匹配的兩個對數檢波器集成到一塊芯片上,因而可將誤差源及相關溫度漂移減小到最低限度[4]。在使用時只需要接很少的器件,其工作電壓范圍為2.7~5.5 V,輸入信號最高頻率可達2.7 GHz。同時,它還提供對相位的精確檢測,檢測范圍為0~180°,檢測誤差小于1°,能夠很好地滿足系統測試精度的要求。
AD8302在操作時主要有測量、控制和電平比較三種工作方式,其主要的功能是幅度和相位的測量。其相位測量公式為:
[VPHS=V??VINA-?VINB]
式中:[?VINA]和[?VINB]分別是A,B兩通道的輸入信號的相位;[V?]為斜率(單位為mV/(°));[VPHS]為相位比較輸出。
AD8302在測量模式下的相位差的理想響應特性曲線如圖3所示。相位差為零時,電壓最大,為1.8 V;相位差為180°時,電壓最小,為0 V。
<E:\王芳\現代電子技術201506\現代電子技術15年38卷第6期\Image\32t3.tif>
圖3 AD8302的相位差響應特性曲線
3 軟件設計
測試程序包括校準和測試兩部分,選用VC++ 6.0編寫。雖然在硬件電路中已經添加了補償電路使附加相移減為最小,但是硬件補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須結合軟件補償方法對電路進行校準。對于單個通道的相位校準,根據IEC標準,采用開路校準、短路校準和50 Ω電阻校準的方法。由于電子元器件的差別以及石英晶體測探頭的不同等原因,兩個通道的相位特性并不是完全一致,因此需要采取方法來消除通道間的誤差。將石英晶體插座短路,此時AD8302的輸出值應一致,控制信號源輸出頻率信號的相位值,分別記錄兩通道相位差為零時的相位值,此時的相位值即為初始相位。對兩個通道進行相位補償,確保兩個通道的相位偏移的一致性。理論上,如果兩個通道相位偏移的方向及程度較一致,在一定范圍內可認為兩通道間的一致性是較好的。在石英晶體的檢測過程中,這些誤差將被校準,使得鑒相的精度及一致性更為精確。測試流程圖如圖4所示,首先初始化各個芯片,初始化完成后根據上位機設定標稱頻率、掃描范圍以及掃描步距等參數,通過改變AD9959的頻率控制字FTW使AD9959輸出掃頻信號,信號源以標稱頻率為中心點,掃描步距為間隔,在掃頻范圍內從低頻到高頻輸出頻率信號,同時檢測AD8302的輸出值,計算此時的相位值,顯示到上位機并將結果存儲到RAM中。判斷下一個掃描頻率信號是否在掃描范圍內,若掃描頻率不在掃描范圍內,結束測量,若掃描頻率在掃描范圍內,繼續重復測量過程。
<E:\王芳\現代電子技術201506\現代電子技術15年38卷第6期\Image\32t4.tif>
圖4 軟件流程圖
由于篇幅問題,這里列出上位機程序的部分代碼。
int i;
CString str="";
char tmpbuf[128];
strtime(tmpbuf);
char chADout[20]=""; //保存A/D轉換的字符串值
char chI[20]="";
char chF[20]="",chR[20]="";
CFile fileDatafile,fileMuBias,fileMuBias2;
float fCenterFr=0,fStepResolution=0,fTemp,bias;
__int64 nRampRange=0,nFreCycle=0,nStep=0;
__int64 nFTW1=0,nFTW11=0,nFTW12=0;
int nADoutB=0,nADoutA=0;
UpdateData(TRUE);
KillTimer(3);
StepNu=1000000*m_nRampRange/m_fFrResolution/m_fCenterFr;
ad9959.OutCpld(); ///輸出控制字
ad9959.OutAmplitude(100); //輸出幅值
fCenterFr=(float)(m_fCenterFr);
//頻率合成器將要輸出的頻率
fStepResolution=m_fFrResolution*fCenterFr*1000/1000000;
nRampRange=(__int64)(0.5*(float)m_nRampRange*1000/(fRefClk*6)*0xffffffffffff);
nFTW1=(__int64)(fCenterFr*1000/(fRefClk*6)*0xffffffffffff); //轉換成頻率控制字
nStep=(__int64)(fStepResolution/(fRefClk*6)*0xffffffffffff); //轉換成頻率控制字的頻率分辨率
nFTW11=nFTW1?nRampRange;
nFTW12=nFTW1+nRampRange;
UpdateData(FALSE);
4 結 語
針對π網絡零相位法檢測石英晶體電參數,本文介紹了以ARM為核心的雙通道鑒相系統。在傳統的石英晶體鑒相系統的基礎上,將傳統的單通道擴展為雙通道,并結合了傳統PC機和單片機測試系統的優點,在確保精度的同時提高了檢測石英晶體電參數的速率。該系統的鑒相精度達到±1°,滿足串聯頻率測試精度±2 ppm的要求。該系統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例如軟硬件電路補償方法的優化以及如何提高通道一致性的方法,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IEC. IEC 444?1986 measurement of quartz crystal unit parameters by zero phase technique in π?network, part I: basic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of resonance frequency and resonance resistance of quartz crystal units by zero phase technique in a π?network [S]. [S.l.]: IEC, 1986.
[2] 宋新菊,李東,王艷林,等.用于石英晶體?頻率測試相位檢測技術研究[J].傳感器世界,2006(11):4?16.
[3] 王艷林,李東,王中宇,等.雙通道石英晶體微調測控系統設計[J].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2013,28(4):21?23.
[4] 尹瑩,裴昌幸,陳南.基于AD8302的幅相測量模塊[J].無線電工程,2004,34(1):59?61.
[5] COWLES John, GILBERT Barrie. Accurate gain/phase measurement at radio frequencies up to 2.5GHZ [J]. Analog Dialogue, 2001, 35(5): 2?4.
[6] 王艷林,李東,劉桂禮.石英晶體測試中的π網絡零相位檢測技術[J].航天制造技術,2004(2):16?20
[7] 陳南,李東.石英晶體測試系統中DDS信號源設計[J].電子科技,2013,26(3):66?68.
[8] 劉解華,張其善,楊軍.石英晶體元件串聯諧振頻率快速測量技術的研究[J].中國測試技術,2006,32(2):58?61.
一、前言
所謂實習,就是從實踐中學習。本著走出課室、走向社會,在無限大的書本外的世界里學習社會知識,發掘自己的實力,尋找理想、實現理想的目標,我于今年年初,到廣東洛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西北營銷中心新疆處實習、工作。
二、公司概況
廣東洛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03年,現位于東莞市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是集養生電器的研發、生產、營銷為一體的集團企業,致力于創造全球養生電器的領軍品牌。
自成立以來,公司堅持自主創新、精心研發為工作之首,秉承中華養生學說并結合現代營養學的成果,精湛運用到現代電器科研技術中,創造出引領潮流的健康養生電器阿迪鍋、糊來王、電磁爐等產品。
( 一)、公司理念:科技、養生、品質。
1、司定義: 以品類戰略為核心,以差異化產品為手段,運用中華養生文化,引領科技養生消費潮流,致力于成為中國養生電器領軍品牌。
2、產品定位:科技:科學的技術,智慧的力量,集成精益求精的產品 、養生:生為養之本,養是生之源,養生于現代的科技產品之中、品質:生為養之本,養是生之源,養生于現代的科技產品之中。
3、3.戰略目標
戰略目標: 成為中國“養生電器”領軍品牌 基本思路: 堅持一條主線: 持續打造“養生電器”領域產品,致力于成為中國“養生電器”領軍品牌。 主攻兩個重點: 自主創新能力和品牌運營能力; 重點經營: 智能化控制、新材料的應用、五谷養生飲食配方等三大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實現三個突破: 技術領先突破、流程管理突破、差異化經營突破; 推進六大工程: 文化塑造、自主創新、人才培養、生產效率、差異化營銷、流程建設
三、 企業文化:
關于水: 天下莫柔弱于水,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水無色,折射太陽的光輝,可以映出美麗的彩虹; 水無味:可以泡出口齒留香的茗茶; 水無形:圓必旋,方必折,溫柔洶涌,適時而動; 水無態:為冰、為雪、為霜、為雨、為霧、為云, 水幾于道,道無所不在,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關于貝: 用自己的血肉去接納和包容砂粒粗糙的磨礪,貝最終孕育出奪目的珍珠; 具有把痛苦視為財富的眼光和心態 具有涵蘊不幸、抵御磨難的氣度 具有堅忍和永不放棄的能力。 最終,貝成全了自己,也成就了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