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初中歷史優質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初中歷史優質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初中歷史優質課

        第1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長期以來,歷史教學采取教師滿堂灌,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死記硬背,導致“高分低能”。在當前形勢下,我們在教學中應著眼于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初中歷史學科作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道德品質,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的重要學科,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實現歷史教學的目標。

        一、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傳統的歷史課堂教學中教師是主體,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要重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使其能夠得到和諧主動的發展。

        因而,歷史教師再也不能固守那業已落后且不合時宜的“一本書,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模式,要走下講臺,融入學生中,將寫、講、說、畫轉變為學生行為,啟發學生學習,讓學生動起來。

        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教師應努力形成幽默風趣的教學風格,采用現代、詼諧幽默的語言重新包裝課堂,將網絡語言引進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喜聽樂學。

        三、激發學生興趣,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

        歷史學科由于需要學生記憶的內容比較多,有的內容相對枯燥乏味,因此一些學生比較討厭歷史課,上課時往往不專心聽講,課后也從不做相關作業。

        這樣,不管教師如何安排知識結構,如何冥思苦想、滔滔不絕,所做的都會變成無用功。而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就是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是比較多的。其實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趣味性很強且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學科,許多知識都能很好地吸引學生。所以,我們可以根據所講的課程多搜集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或者歷史名人的實際 ,有條件的話可以放一些歷史方面的小視頻, 如現在百家講壇、紀錄片和一些符合學齡階段的歷史講座等。讓歷史知識賦予形象化、直觀化、動態化,就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主動參與,可以起到強化記憶的作用,進而達到深化主題、畫龍點睛的功效,還可以讓課堂充滿生機。

        四、關注課堂教學

        1.緊扣課標,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

        課程標準是組織教學和高考命題的指揮棒。因此,只有緊扣課標,明確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在教學中要真正地做到將三維目標與歷史學科的體系和特點充分地結合起來,從歷史學科的角度闡釋這三維目標。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和充分的保證。教學目標是歷史課堂教學的核心,也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新課標確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課程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傳統的歷史教學強調知識與能力目標,在新課程的推進中歷史教學出現這樣的偏差,有些老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特別重視三維目標中的后兩項,對“知識與能力”目標卻不敢深化,似乎強調了知識就不符合新課標要求,重視能力就會落入傳統教學的俗套。事實上,新課程并不排斥或貶低知識本身,恰恰相反,是為了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得更多的知識。我們必須認識到,知識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永遠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又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如果在教學中沒有對歷史過程的講授和具體歷史知識的傳授,進一步的探究和活動只能是空中樓閣,這樣的歷史教學只能是無效的,至少不具有充分的有效性。因此,準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打造優質高效的歷史課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互動是一個關鍵因素,良好的教學效果取決于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良好的互動。

        例如,在學習《開辟新航路》這一課時,就采取了互動式體驗教學。方法:課前布置任務,由歷史科代表選出幾位同學扮演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極為重要人物——哥倫布、達伽馬、迪亞士、麥哲倫。要求同學們提前預習課文,收集資料,擬定提綱,以便在課堂上對新航路的航線進行一次惟妙惟肖的、富有創新的“現場報道”。同學們在親身體驗中,既學到知識,更明白道理。在這一過程中同學們既輕松地記住了具體航線,又體味到了其中的辛酸,更深刻了解了新航路開辟的意義,為下一框題的講述做了鋪墊。

        3.適時做些鞏固性練習,是維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

        第2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關鍵詞:自制教具;經線圈;山體模型;初中地理

        地理教學中,自制實體教具可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做的有效信息,促進課堂教學有效性。本文結合初中七年級“經緯網定位”和“等高線地形圖判讀”課堂教學,概述自制實體教具在地理課堂有效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制經線圈輔助東西半球判斷

        “利用經緯網定位”是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一章內容,課標要求“熟練利用經緯網定位,能夠在地球表面找出已知點的方位和所在半球位置。”對于剛進入初中學習,缺乏空間想象力和立體思維的初一學生,判斷東西半球位置是教學難點。尤其是位于西經區但又屬于東半球部分(0°~20°W), 以及位于東經區但屬于西半球部分(160°E~180°E),學生往往容易出錯。該節內容是地理學習的起點,如果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地理的信心,很大程度上將影響他們學習地理的興趣。為此,針對判斷東西半球位置這一教學難點,特為學生量身定做“經線圈”教具,輔助其對東西半球進行判斷,也讓學生在課堂學會制作教具。該教具制作簡單易行:①在紙條上畫豎線表示經線,紙條中間畫出0°經線,并分別向東西跨越180°(以20°為間隔,畫19條豎線,學生可用自帶線條的紙張以節省劃線時間);②用顏色筆將劃分東西半球的經線20°W 和160°E標粗;③東經區和西經區用不同顏色的彩色條區分;④用雙面膠將東西經180°線疊合,即可成環帶狀經線圈,如圖1所示。教具呈環帶狀,如同包圍地球一圈,直觀呈現出東西半球的劃分,同時用彩色線條區分東西經,突出西經區在東半球的部分和東經區在西半球的部分,有助于W生辨別。自制教具本身可帶動初中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通過教具的直觀輔助判讀,攻克學習難點,使學生印象深刻,學習熱情高漲。通過對比發現,使用自制教具的班級正確率比未使用的高出一半以上,基礎較差學生表現更為突出。

        二、自制山體模型理解等高線地形圖特征

        “等高線地形圖判讀”是初中地理教學的難點,課標要求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圖上識別5種主要的地形類型。讓初一學生理解各種立體地形變為平面等高線圖的過程很難,特別是在平面圖上通過等高線的曲線變化,讓學生建立立體概念并進行空間定位更難。該節教學中,對兩個班級進行實驗對比,一個班采取flas展示,另一個班自制教具演示。課前讓學生準備硬度適中的綠色廣告紙,根據要求折疊成三種不同形態的山體(A有明顯的陡坡、緩坡 ;B有山脊和山谷; C有斷崖面),用雙面膠粘合固定,如圖2所示。

        講解完等高線知識后,讓學生在自制的山體模型中標出若干條等高線,然后將標出的等高線投影到平面圖中,畫出三個模型的等高線示意圖。對照實物和等高線示意圖,觀察山體不同形態等高線特征。這樣學生容易理解,為什么陡坡等高線較緩坡密集?為什么斷崖等高線重疊?為什么山脊等高線凸向值低處,山谷等高線凸向值高處?通過使用該教具,可以在25分鐘左右時間內讓學生完全理解“等高線地形圖判讀”的教學內容。采用flash演示的班級,當然也可達到讓學生理解的目的,但從總體看,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對知識的領悟和掌握程度不如前者。

        初中生思維局限性大,需要具體和形象的實物作為載體,才能有效開展地理學習活動。如果教師能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接受能力,量身定做教具,就可以極大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平面地圖中識記中國地形非常枯燥,學生也很難記憶,若學生自己動手制作教具,用橡皮泥立體塑造中國的山川河流分布,再用小刀切出地形剖面圖,呈現地勢特點,一定會讓學生印象深刻。再如,講中國行政區劃時,可以讓學生將各行政區的信息制作成一套卡片,在動手收集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小組之間還可進行卡片交換和對照,在互動中愉快地接受原本枯燥的地理知識。當然,讓學生參與自制教具一定要把握細節,維持課堂秩序,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制作過程多在課外,課堂不能淪為手工課,否則本末倒置。相信自制教具一定會在地理教學改革中充分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第3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實施 思想政治課教學 有效性關系

        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走進學校走進課堂四年有余,四年來,政治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伴隨著這些變化,在政治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的教師把“對話”當成“問答”,濫用表揚,探究“泛化”,把“自主”變成“自流”,重視形式,忽略質量。課堂教學表面熱鬧紛繁,迭起,實則缺乏有效性。

        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價值需求。”課堂有效性的核心是指課堂上的主體所獲得的具體的學業進步、文化生成或整體發展――當然也就是學生的進步和發展。評判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實現了學生發展進步的目標,而且要看為實現教學目標師生耗費了多少時間和精力,學校耗費了多少經費。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有效性就是指在現有條件下,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師生以盡可能少的勞動消耗,有效地促進學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質和社會科學文化素質全面而生動的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生命質量。筆者認為,在新課程實施中,提高思想政治課的有效性,必須處理好以下幾組關系。

        一、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關系

        傳統的課堂教學非常強調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傳授,思想政治新課程對課堂教學提出了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三者是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的不可分割的整體,其中“知識”目標是支撐全部課程目標實施的基礎;服從于并服務于能力目標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力”目標是認知能力和和行為能力的發展,組織和呈現教學內容的主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是思想政治觀點的主體,是優先設置和實施的課程目標。

        新的三維目標是對原有政治課程目標的繼承和創新,由過去注重知識傳授和學科體系,到目前更為注重學生的能力發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但在新課程的實施中,部分教師卻出現了“矯枉過正”的情況,過分注重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而忽視了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落實,造成課堂有效性低下。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革課程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習和形成價值觀的過程”。新課程強調學生獲得知識通過體驗感悟,但并非要淡化知識。在三維目標中,知識目標具有奠基性作用,離開知識的習得,也就談不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能力和素質是在知識的掌握、建構和內化運用中鑄就的,能力不過是內化了的知識綜合體現,而素質則是活化了的知識的積淀和升華,我們在重視態度情感與價值觀培養的同時。絕不能忽視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落實,否則思想政治課就喪失了應有功能和意義。

        總之,三維目標是密切聯系、不可分割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把他們有效地整合,如在講授《政治權利和義務》的時候,我們通過課堂教學既要讓學生知道公民享有的權利和應履行的義務,又要在對權利和義務的分析中,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同時通過搜集公民依法行使民利和參與政治生活的事例,增強學生的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激發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的熱情,提高他們參與政治生活的素養,使其自覺投身于政治生活之中。

        二、探究與接受兩種學習方式之間的關系

        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有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兩種方式。對其進行分析可知,接受學習是以教師呈現知識為主導的學習,探究學習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導的學習,兩種方式各有其優越性,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二者又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探究學習需要以接受學習為基礎,另一方面探究學習也是促進接受學習的重要條件。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們欣喜的看到許多許多老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學習方式引進課堂,這種學習方式確實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令人遺憾的是,這種探究學習的理念在轉化為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出現了泛化和異化。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過多地強調探究,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講解,造成課堂有效性低下。如一位高一年級的老師在講授《影響價格的因素》這個框題時,教師開始提出價格多變的問題,接著讓學生看書十分鐘,下一個環節就是把全班分成五個小組,分別討論教材上的五個問題,又花去十分鐘。然后每個小組選派代表發言。最后老師用兩分鐘做了總結,一個框題的教學就這樣完成了。由于缺乏教師必要的指導,學生在討論時,缺乏方向性,代表發言時也是文不對題,這樣探究學習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但并不否認教師講授的重要作用,對一些陳述性的知識,教師不需要也沒有必要讓學生花費時間去探究。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恰當的講授、生動的舉例,在啟發學生思維的同時,還會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確處理二者關系,把二者統一起來,主要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1)兩種學習方式各有其優越性,我們倡導探究學習,但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必要的。(2)學習方式要因時、因事、因人而異,不能“一刀切”,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情況,靈活運用適當的學習方式。(3)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探究活動的設計要采取符合學校情況、學生特點的形式。

        三、忠實、調適、創生三種課程價值取向的關系

        課程實施有三種價值取向――忠實化取向、相互調適取向和創生取向。忠實取向認為。課程實施的過程即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調適取向認為課程實施過程是課程計劃與班級或學校實踐情景在課程目標、內容、方法、組織模式諸方面相互調整、改變、適應的過程;創生取向認為真正的課程是教師和學生聯合創造的教育經驗,課程說是本質上是在具體教育情景中創生新的教育經驗的過程,即有的課程計劃只是這個經驗創生的工具而已。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人為本”,從根本上了否定了“教材本位”的思想,要求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創生,但許多教師只是片面理解新課程標準,過多地強調創生,忽視了調適和忠實。比如,某高一年級老師在對《貨幣的本質》進行教學的時候,首先用一個學生表演的小品《一葉障目新編》導入新課,花費十分鐘。講“商品”這個概念時。先由學生思考討論,代表發表看法,然后老師總結。接下來講貨幣的產生先用多媒體展示情景劇 《非洲集市交易》,然后由學生討論交流,該講重點內容貨幣的本質時已經快下課了,只好一帶而過。整個課堂盡管非常熱鬧,也創生出許多具體情景,但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貨幣的本質,教學目標沒有完成,課堂有效性低下。

        由忠實到調適,再到創生,體現了教育變革的發展方向,三者之間的層次性不可否認的,但我們并不能因此認為三者是排斥和對立的,它們各有其存在價值也各有其局限性,它們之間是對立與統一,包容與超越的關系。在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根據現實的情況在三者之間進行平衡和選擇。比如,在進行系統知識的教學時,以忠實取向為主,輔之以必要的調適;在進行實踐性教學時,以創生取向為主,發揮師生的創造性。既不能一概而論,又不能相互錯位。要依據課程目標。以是否滿足學生需要。并有利于學生發展為標準,進行選擇和平衡。

        四、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兩種課程內容觀的關系

        如何恰當處理生活世界和科學世界的關系,一直是圍繞課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基本問題之一。縱觀整個二十世紀,受近代實證主義哲學認識論的影響,對課程內容的選擇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是科學世界。

        這種課程內容觀強調邏輯、抽象科學的至高無上的價值,忽視甚至排斥活生生的生活世界的價值。在這種課程內容觀指導下的思想政治課教學也是低效的,學生學習主要依靠單向灌輸,學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在現實生活中靈活運用。

        新課程改革強調“回歸生活”,《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試驗)》提出思想政治課“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更多地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但部分教師卻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課堂教學呈現出大量的生活事例和信息,創造出大量的生活情景,但沒有從生活世界及時地導入科學世界,使思想政治課教學只停留在生活瑣事層面,難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致使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

        新課程改革強調“回歸生活”,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視科學世界,生活世界是科學世界的基礎,是科學世界的意義之源,思想政治課教學表現關注學生生活,而科學世界對生活世界又起著凈化、指導和提升的作用,二者是辨證統一的。我們在關注學生生活的同時,更要聯系科學發展,把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整合起來,使我們的思想政治課既源子生活又高于生活,這樣才能順利實現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

        [1]朱浩亮,冀桐,論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與管理,2006,12

        第4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課程管理方式是指教師對上課過程進行管理,調動各種教學資源、協調各方因素使教學目的得以實現。課堂管理離不開教學課堂、教學目標、教學資源、教學效率,課堂管理正是為了實現教育目標而調動教學資源、提高教學效率的,它是教師的行為過程,其主要目的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行為是指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過程中的一切行為。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是指能達到一定教學目標的教學行為。教學行為是否有效,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得以體現:首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方式是否多樣化,能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教育行為是不是明確的,學生的參與情況如何,教師教學的前提是不是圍繞教學目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妥善解決突發事件并根據不同情況調整教學模式。如果這五個方面都達到了標準,那么所獲得教學效果也應該是顯著的。

        三、課堂管理方式與教學行為有效性之間的關系

        (一)教學重點向學習過程轉變

        傳統的英語教學更重視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認知程度,學生的考試成績成了唯一的評判標準,這樣,學生除了機械地死記硬背,個人能力沒有得到提高,創新思維也沒有得到培養。實施課程改革后,人們認識到了這種教學方式的缺陷,于是教學改革的重點不是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向過程偏移,即了解學生解題的思維,然后進行引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教學行為的有效性得以體現。

        (二)引導學生向自主學習轉變

        不管是課堂管理方式還是教學行為的有效性都是指向學生的學習,因此進行有效性教學還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需要教師運用精練的教學語言,引導學生換一種方式自主解答英語問題。英語是一些學生的軟肋,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三)運用良好的溝通方式

        教學行為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受學生和教師的溝通方式的影響,尤其是初中英語教學。初中階段的學生英語能力較差,初中又是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時期,如果基礎打得不好,會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教師要注意和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耐心了解學生們的需求,把自己的教學計劃和學生們的需求相結合,研究出一套既能達到教學目的又能解決“教”“學”矛盾的教學方式,利用寬松的課堂管理方式,改變死板的學習氛圍。民主的教育方式、注重對話的教學行為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障。

        (四)注重實踐

        學習英語同樣要注重實踐。常聽說這樣的例子:某學生在學校學了好幾年英語,對英語知識還是一知半解,但是出國學習一年就掌握了學習英語的訣竅。其原因是傳統的英語教學不注重實踐。因此,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進行部署管理。可設置多種模擬情景,為學生提供說英語、用英語的機會。當然這種方式受制于教師管理課堂的水平,如果課堂管理還存在漏洞,即使學生在課堂上能進行流利的交流,但是到了課堂外與外國人對話學生還是無法開口。排除學生自身溝通能力差的因素,還有學生在課堂上實際應用能力的訓煉不夠,模擬對話已經流程化,缺乏思維的自主運作等原因。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對話、問答,還通過唱歌、表演小品、畫畫等環節中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拓寬學生英語知識的涉及面,使其在不同情況下運用英語的能力得以提高,從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其提高英語水平。

        (五)因材施教,發揮教師特長

        一方面,初中英語教師一般都不只在一個班級任課,所任教班級的特點也不盡相同,有的班級的學生喜歡自主學習,有的喜歡小組討論;有的喜歡沉默背書,有的愛好大聲朗讀。教育目標的多樣性對教師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戰,因此,教師要依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做好課堂管理工作,結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分配好個人教學、全班教學、部分教學的比重。只有符合自己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方式才是有效的。

        第5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2.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教學的對策中學生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鄭書欣

        3.新形勢下關于歷史教學的幾點看法盧寶玲

        4.淺談新課程理念下政治教學改革杜東升

        5.中學歷史教學中民族文化意識培養初探朱國慶

        6.中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芻議馬曉田

        7.班主任如何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郭方

        8.家庭是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第一課堂黃珍

        9.如何重塑課堂文化陳世庚

        10.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歷史事物評價標準的教學王曉燕

        11.問題解決型教學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的應用易輝蕓

        12.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談中學傳統文化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繆小云

        13.淺談案例教學法在高中地理必修3教學中的應用郭志強

        14.淺談思想品德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張敏

        15.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創新型人才朱建武

        16.論中學人格教育的學科歸屬及實踐方式陸振紅

        17.淺談遷移理論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趙琴

        18.由嵩山"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看世界遺產的保護張海洪

        19.中學生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淺議歷史上重大改革的性質楊梅怡

        20.從長遠發展角度培養學生的政治素養方萍

        21.地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之我見王紅霞

        22.多媒體技術在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應用孟玉

        23.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環保滲透教育拓正文

        24.淺談班級管理中的創新意識袁玉玲

        25.試論如何指導學生學好哲學孫克菊

        26.高中哲學教學中"舉例"應把握好三個"度"陳小麗

        27.淺談《生活與哲學》新課導入方式劉福平

        28.如何將德育滲透到歷史教學中高愛國

        29.密切聯系實際,培養學生自覺的行為規范與人生觀丁青林

        30.淺談中學思想品德法律部分案例教學的優勢與方法盧毅

        31.在歷史教學中感悟生活教育理論許麗君

        32.關于"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的教學見解賈學龍

        33.運用多媒體教學創設歷史情境的幾點思考王文祥

        34.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陳陽

        35.例談人口統計圖表的判讀吳小梅

        36."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判別方法徐曉梅

        37.晝夜更替周期的圖形釋解王慶良

        38.古羅馬競技場

        1.淺談在高中政治新教材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李天寶

        2.合理運用史料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單冬旺

        3.思想品德課上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馬威

        4.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姚國華

        5.新課改下如何構建思想政治課高效優質課堂劉春麗

        6.怎樣攻克高考選擇題難題顏明秀

        7.高三歷史復習與應試的基本思路丁仕武

        8.如何上好思想品德復習課李鐵山

        9.易學時區李秀松

        10.巧用"聽、說、讀、寫、思",學好思想品德課司朝華

        11.2010年高考文綜安徽卷地理試卷分析張忠梅

        12.淺析歌曲在《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楊銘

        13.以"空"引思以"白"激思——淺談空白藝術在地理教學中的運用薛維紅

        14.培養學生自由獨立的人格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目標李潔

        1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對歷史復習教學的一點感悟陳素葉

        16.合作學習——讓地理課堂"活"起來尹銀昌

        17.活化地理課堂教學初探馬驥

        18.優化課堂教學展現歷史魅力展艷

        19.素質教育下歷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趙琴

        20.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任奇超

        21.淺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陳冬菊

        22.淺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孫旭紅

        23.高中政治課案例教學方法探究韋海方

        24.新課改下如何上好一節高效的政治復習課李靜

        25.對一節課活動單導學設計及教學的研究與反思張小麗

        26.淺論跨學科知識在思想政治課中的運用姚淑慧

        27.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朱新田

        28.對教師課堂教學任務的新思考張友軍hHTTp://

        29.如何開展鄉土歷史自主探究活動課鐘良錦

        30.參與式教學實施初探中學生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郭俊娟

        31.淺談對地理研究性學習的認識趙華

        32.歷史課堂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王云峰,楊平鳳

        33.在教學反思中成長梁珂菱

        34.淺談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課教學丁連增

        35.解讀新課標理念季彩紅

        36.淺談新課程下的歷史學案教學袁順

        37.試論1910-1917年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敗荊景云

        38.試論東林學派的濟世情懷陳瑩

        39.《燦爛的文明之花》教學設計金華

        1.新課程理念的參悟:教學相長謝玉強

        2.中招思想品德開卷考試仍需把好記憶關姚淑慧

        3.踐行課改理念打造"低碳課堂"張一丁

        4.新課改下高中地理課堂煥發活力的探討于海通

        5.初中思想品德活動課模式探究丁群生

        6.把握新教材特點搞好政治課教學——以高一《經濟生活》為例劉平平

        7.《經濟生活》中滲透的"誠信教育"張從艷

        8.初中地理有效課堂探索陳宜芬

        9.讓愛國主義榮辱觀在政治課中綻放趙昀

        10.精心設計,優化教學——關于新課程教學設計的一些體會薛茵

        11.例談歷史教學中的新課程理念高飛

        12.初中歷史課堂導入設計初探唐樂平

        13.讓學生成為學習和課堂的主人——《政府的職能:管理和服務》的探索趙祖平

        14.歷史課教學藝術新探王興軍

        15.新課改下地理課堂教學設計呂治付

        16.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引導學生思維的方法探索張旭

        17.淺談常規課堂教學中學生地理興趣的培養潘鴻飛

        18.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的貢獻者劉海燕

        19.論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基本原則張玲

        20.優化地理教學,深化中學素質教育白獻菊

        21.新形勢下加強中學地理素質教育的思考郭杰

        22.中國的"藍色寶庫"——南海魏曉敏

        23.戈爾巴喬夫改革與蘇聯解體荊景云

        24.中學生政史地(教學指導版) 以教導學變教為學張同秀

        25.變"教"為"導",培養學生地理興趣陳建芬

        26.對初中歷史教學的點滴反思劉文紅

        27.建構思想品德課"學生主體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反思郭汴霞

        28.在探究學習中建構初中生的區域可持續發展觀唐冰清

        29.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原理,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韋雪梅

        30.地理教學中應滲透可持續發展觀念趙學竹

        31.高中政治課案例教學的價值初探肖茹

        32.淺談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焦朝軍

        第6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 新課程下中學歷史課堂教學備課策略初探 中學歷史教學新策略 中學歷史備課的新思考 淺談中學歷史教師備課前的準備 中學歷史深度備課的二三事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審美教育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美育培養 論中學歷史的開放課教學 論中學歷史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創新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論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做人教育 論中學歷史教育中的有效教學策略 中學歷史有效教學的策略 中學歷史教學分層備課的思考與實踐 從教案到教學設計:中學歷史備課的趨向探析 中學歷史教學的想法 中學歷史教學的基點 論“中國夢”與中學歷史教學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中國 > 教育 > 論中學歷史教學的備課策略 論中學歷史教學的備課策略 雜志之家、寫作服務和雜志訂閱支持對公帳戶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溫廷利")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摘 要】備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就備課而言,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特殊性。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備課內容和要求是十分寬泛的,這里就資料收集、宏觀把握和課件開發三方面給初中歷史教學一線的老師提出一些建議:收集資料注重“三個不惟”,即不惟教材、教參和網絡;宏觀把握要抓住三個關鍵,即思路、框架和銜接;課件開發要做到“三不”,即不照搬他人課件,不追求課件華麗,不讓課件束縛學生思維。 【關鍵詞】中學歷史 教學 備課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1-0094-02

        備課是教學常規的重要環節,是講好一節課的基礎。藝術界有“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說法,上課也是這樣,只有課前精心準備,熟練掌握教學內容,廣泛占有資料資源,巧妙構建框架結構,充分預設各種突發事件,才能使一節課上得精彩,學生聽得舒服,教學效果良好。就備課環節而言,歷史學科與其他學科既有相同的普遍規律,也有區別于其他學科的特殊屬性。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在中學歷史教學備課環節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 收集資料,注重“三個不惟”

        歷史學科對史學資料有著很強的依賴性。所以,對歷史資料的占有度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也決定了課堂教學的有效度。在備課中廣泛查閱、收集、整合資料是備好課的第一步。這一過程中,一些中青年教師往往圖省事,走捷徑,沒有做到對資料的廣泛收集和有機整合,從而使自己的教學出現不該有的缺憾甚至錯誤。

        資料的收集過程中,要盡量做到“三個不惟”。

        一是“不惟教材”。教材即課本,顧名思義就是上課的根本,是師生開展教學活動最可信、最可依賴的文字材料。但是,教材由于受到篇幅以及學生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容量過大,特別是不同的史學觀點,課本不可能詳加敘述。同時,不同的版本對同一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表述也各有取舍,而這些恰恰是教師應該掌握的。一位青年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夏商周的建立一課時,遇到這樣的情景:有學生質疑說,“我認為夏朝是啟建立的,因為堯舜禹部落首領的更換是禪讓制,啟是第一個沒有經過推薦當上首領的人物”。但這位老師對學生可貴的質疑不僅沒有鼓勵,反而嚴格按照課本上的陳述簡單地否定了學生的觀點。如果課前老師對史學界關于“夏朝建立者”學術爭論的有關資料比較了解,完全可以簡明扼要地介紹一下爭論的要點,給學生一個合情合理的解釋。這樣,不僅可以擴大孩子們的知識面,而且可以收到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的良好效果,同時也達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地滲透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法的良好效果。一個閃光的亮點就這樣變得暗淡無光,而其造成的負面影響也許還要深遠得多。

        二是“不惟教參”。《教學參考書》是教師備課最重要、最便捷的資料來源,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并熟記教參提供的資料內容。但是,教參也不是萬能的,也不可能做到包羅萬象。一些細節問題,一些關聯的知識點教參是不能提供的。比如,有的教師在講到印度婆羅門教的四個等級時,把剎(cha,四聲)帝利讀作剎(sha,一聲)帝利,甚至還對學生進行了強調。其實,只要隨手翻開漢語詞典就會查到:當“剎”字讀sha音時,意為“讓運動的物體停止下來”,組詞剎車、剎~之風。當“剎”字讀cha音時,解釋為梵語,無實際意義,組詞剎那、古剎。當掌握了這些信息后,教學中不該出現的錯誤自然就避免了。同樣,貞觀之治的“觀”讀四聲,也有歷史老師不加研究地讀作一聲,都是在備課時沒有廣泛收集查閱教學資料并作深入研究造成的錯誤。

        三是“不惟網絡”。網絡資源極其豐富,為我們備課提供了十分便捷的服務。但是,網絡最大的問題是“不負責任”,所以網絡資料的真偽性一定要加以辨別,千萬不能不加考究就把“百度”出來的東西當作真實資料教給學生,從而造成不該有的教學錯誤。作為老師必須對學科負責,對課堂負責,對學生負責。

        二 宏觀把握,抓住三個關鍵

        從備課的視角來看,既要有微觀的細膩,更要有宏觀的掌控。課要上得好,備課時首先應該從宏觀出發,有思路有高度,重點抓住三個關鍵:一是捋清思路,二是搭好框架,三是做好銜接。這就好比建一座堅固的大廈,設計要科學,地基要扎實,框架要堅硬。

        所謂捋清思路,就是要做好頂層設計,即提綱挈領地理清一節課的主線,抓住并圍繞這一主線設計教學進程。這樣一節課就能條理清晰,思路不亂,這是上好一節課的重要一環。有了清晰的思路,才能搭好框架。搭框架就是環節設計,就是骨架支撐。一節課必然由若干環節組成,但環節不能無序排列,不能沒有骨架做支撐。因此,必須在吃透教材重難點的基礎上,精心構思,巧妙設計,搭建一個一目了然、一針見血破解主題的框架。筆者在講授老人教版初一蒙古雄踞漠北和滿洲的興起一課時,深有體會。這節課講的是明朝中后期,明朝中央政權和退居漠北的蒙古殘余勢力以及正興起于白山黑水之間的滿洲族三者之間和與戰復雜的關系,可謂頭緒多,思路亂。最終,在反復思考后,我抓住了漢族中央政權和周邊少數民族地方政權的和與戰這一主線,設計了如下的框架。

        這一框架結構以板書形式展示出來,理清了思路,抓住了主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節初中歷史課一般包含三個左右的知識點,如何將這幾塊知識有機串聯成為一體,這就涉及銜接的問題。前因后果是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因此做好銜接對上好歷史課尤為重要。銜接得好,一節課天衣無縫,一氣呵成;銜接得不好,磕磕絆絆,上氣不接下氣,歷史的因果規律難以揭示出來。因此,在備課時要特別注意每個知識塊之間的銜接。做好銜接的關鍵是吃透教材內涵,理清每個知識塊之間的內在聯系。

        三 課件開發,做到三個“不要”

        現代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時代特征,在備課中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開發已成為普遍現象。但是,在課件的開發和使用過程中,要盡量揚長避短,要努力做到三個“不要”。

        一是不要完全依賴現成的課件。為了給老師提供幫助,《教學參考書》配備了電子資料庫,每節課的課件都有。再加上網絡資源十分豐富,有的老師圖省事,干脆把別人的課件粘貼過來為己所用。在日常教學中,對下載的課件稍加修改可以節省不少備課時間。但如果是公開課、優質課等重要的教學展示活動,其教學效果一定不怎么好。在一次市級優質課評比活動中,遇到過這樣的現象:當天講課的七位老師教學環節十分雷同,如出一轍。后來發現問題出在他們在備課時間倉促的情況下,都采用了同一資料庫的課件,一個思路走下來,自然毫無新意,更談不上亮點了。從長遠看,要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還是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養成自己開發課件的習慣,提高自己設計課件的能力。

        二是不要追求課件的華麗。課件的全稱是多媒體輔助教學課件,千萬不要忽略了“輔助”兩個字。有的老師在備課時,在課件上下了很多功夫,不惜花費大量精力精雕細琢,結果是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為他們顛倒了主次,違背了形式為內容服務的原則。切記,再好的技術也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更代替不了教學。

        第7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根據市教育局、市教師教育院有關培訓通知精神,請各學區、有關直屬學校落實好以下有關培訓推薦人選,按規定時間報縣教育局人事科,并通知有關對象按時參加培訓。

        一、市第七期小學數學骨干教師素質教育研修班

        1.培訓時間:周期兩年,分四次集中,每次集中6天,10月22日上午8:30開班;

        2.報名條件:市、縣學科骨干教師、三壇、優秀教師或優秀班主任,縣優質課二等獎以上獲得者;

        3.推薦名額:每學區各1名,縣小、縣三小各1名;

        4.培訓經費:培訓費市教育局承擔,差旅費單位負責;

        5.報名時間:10月15日前報縣教育局人事科。

        二、市第七期初中優秀班主任提高班

        1.培訓時間:周期一年,分兩次進行,每次一周,第一次在10月22日~26日進行,22日上午在市教師教育院報到;

        2.培訓名額:龍港、靈溪學區各3名,錢庫、金鄉學區各2名,其他學區各1名。

        3.培訓經費:400元;

        4.報名時間:10月15日前報縣教育局人事科。

        三、市首期七年級數學骨干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培訓班

        1.培訓時間:**年10月29日~11月2日,29日上午到市教師教育院報到;

        2.培訓對象:現任七年級、教齡5年以上的數學骨干教師;

        3.培訓名額:龍港、靈溪學區各2名,其他學區各1名;

        4.培訓經費:400元;

        5.報名時間:10月15日前報縣教育局人事科。

        四、市第二期示范初中校長高級研修班

        1.培訓時間、地點:周期為一年,共45天,第一次集訓5天(**年10月下旬),培訓地點在市教師教育院;第二次集訓10天(2008年1月上旬),培訓地點在上海師大,第三次集訓20天(2008年3月上旬),地點在上海初中名校。

        2.培訓經費:市教育局承擔,差旅費學校報銷;

        3.培訓對象:羅純彬(靈溪二中)郭會立(靈溪三中)

        江沖宇(龍港三中)陳錫聰(龍港四中)黃振中(龍港五中)

        王文壽(金鄉三中)吳仁俊(潛龍學校)

        4.報名時間:填寫好學員登記表于10月15日前交縣教育局人事科。

        五、市第三期初中歷史與社會骨干教師提高班

        1、培訓對象:本學期任教初一或初二年段,教齡5年以上的骨干教師。

        2、培訓時間:周期一年,每次課訓5天,共2次集訓,第一次為**年10月29日~11月2日,10月29日上午10:30前在市教師教育院報到。

        3、培訓費用:400元。

        4、培訓名額:龍港、靈溪學區各3名,錢庫、金鄉學區各2名,其他學區各1名。

        5、報名時間:10月15日前報縣教育局人事科。

        六、市首期高中數學骨干教師研修班

        1、培訓時間:周期兩年,每次集訓5天,共4次集訓。

        2、培訓對象:高中數學骨干教師,市學科骨干教師、教育碩士優先。

        3、報名辦法:具體見溫師函〔**〕79號文件,申報表從市教師教育院網站()下載,填寫好經學校蓋章后報縣教育局人事科,由縣教育局審核后擇優上報。

        七、市中等職業學校校長、管理人員、骨干教師、雙師型教師培訓班

        文件具體在市教師教育院網站下載(溫師函〔**〕80號),報名表于10月15日前報縣教育局人事科,由縣教育局審核后擇優上報。

        八、市中等職業學校國家級骨干教師培訓班

        第8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關鍵詞】初中歷史;和諧課堂;構建

        初中歷史是一門重要的人文學科。教學活動如何貼近學生,使學生會學、樂學,心靈上得到熏陶與啟迪呢?教師既要提高自身的涵養與能力,又要懂得與學生交流溝通的方法;教師的學識、形象、氣質,乃至思想、性格、興趣愛好等綜合素質,是教育的基礎,但是選擇的情景、時間、地點不同,說話的語氣、語調、語速不同,師生之間產生的交流效果也會有很大差異。教育是培養人的藝術,觀察、了解、懂得學生,才可以“因材施教”,學會像水一樣去改變自己的形狀,適應形形的不同學生;還要懂得等待,遇到突況避免急躁,大愛無垠。師生交流形成默契后,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彼此互動,積極探究,主動學習,課后也就會經常談論歷史,而不是拋之腦后。

        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教師在教學中要改進課堂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和諧課堂,不斷進行探索研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需要從主角變為配角,要控制住自己的表現欲,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及發揮空間。學生是課堂上最好的資源,相信學生的智慧是可觀的。來自于學生的答案,更容易為其他同學所接受。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帶來很多教師教不出的東西。經常反思,教學相長,教師在學生身上學到的和學生在教師身上學到的同樣多,學生教會教師成長。知識交流力求做到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特別是簡單化、生活化、情感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創設情境很重要,調動學生快樂的學習情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會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二、更新育人的理念,做生活的強者

        思想決定行動;人的思想,力量是無窮的。課堂上,教師要做一個“導演”,真正的“演員”應該是學生。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教育要植根于學生的生活,書本知識應該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教師可以設計幾個話題,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展開聯想、討論,找出歷史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內在規律,從而解決實際問題。“授人以漁”的方法,遠比授人以魚重要得多。閱讀時,提煉要點,“強干去枝”,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教育學生抓住主干,綱舉目張,歷史教材中各主題的名稱、每課的標題、紅色的小標題都需要學生理解透徹。教師的情感、人格,甚至是細微的肢體語言,都會展現在學生面前,必須加強修養,身正為范,循循善誘,“潤物細無聲”。傳統的講述法、談話法,現代的探究式教學、合作式教學、體驗式教學、活動式教學、多媒體教學等,都可以靈活采用。歷史教學離不開愛國主義主題,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指導學生閱讀、誦讀,自己在書上尋找答案;學會溫故知新,聯系生活實際。組織學生活動,角色扮演,讓學生多參與、多體驗。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分層次教學”,符合因材施教的觀點。生活中,面臨各方面的壓力,學做一個強者,才能抵制各種干擾,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中去。實踐證明,在平和狀態下,人的潛能和處事的方法要發揮得好得多,在極度郁悶或是憤怒的時候教學或處理學生中的日常事情,有時會變得很糟。遇事不冷靜,好心辦壞事,急躁情緒,甚至體罰學生,釀成嚴重后果者,時而有之。所以,遇到困難的時候,需要冷靜冷靜,等到情緒緩和下來,再去思考和處理,而不是急于下結論。積極的情緒和旺盛的精力,嚴謹的工作作風,會給學生留下良好的形象,會讓學生有安全感,易于學生學習和模仿。人人都會遇到不如意的事,千萬不要把負面的情緒帶到課堂,帶到學生中去。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兩面性,一個樂觀的人和一個悲觀的人,看事物的方法有很大差別,作為教師,一定要保持樂觀,才會交給學生正面的東西。教師要學會科學用腦,發展多方面的業余愛好,學生是很欣賞和崇拜那種歌唱得好,或是球打得棒的老師的。只要在教學外擁有一技之長,一般會成為學生模仿的對象。教師更要熱愛自己的職業,熱愛自己的學生,熱愛周圍的教學環境,處理好自己和同事、學生、領導之間的人際關系。一個會生活的、幸福感指數很高的老師,很容易與人交往與溝通,做起事來,效率也會事半功倍。

        三、加強修養,提高教學基本功

        教師的形象,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表現自己的理想、原則、信念、觀點、興趣、好惡、倫理道德等,更多的是通過教學過程表達出來。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了,會直接贏得學生的信任,在每堂課之前就給學生產生心理上的期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教師的威信也是在教學的成功中不斷地得到提高,更有利于下一輪的教學,這是星星相傳的。一個具有廣博知識和廣泛興趣愛好的教師會使學生在接受教育之前以期待的心態來對待即將到來的學習,而教師也可藉此樹立良好的形象,在教學過程中以“高素質”的形象“先聲奪人”,獲得學生的信任,這對于營造“樂學”氛圍,提高課堂效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的素質、形象對學生的心理有著積極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通過課堂主渠道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師必須具備高超的組織教學能力、熟練的課堂提問技巧、靈活的批評和表揚藝術,必須具備有語言表達、肢體語言和心理暗示等技能,同時還必須具備有板書、板繪和使用電化教具的技能與技巧。教師就像一個“導演”,如何導演一堂堂高質量的、精彩的、給學生印象深刻的優質課,既須學生的積極配合,更要靠教師深厚的知識功底和精湛的教學技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允許學生犯錯誤。我們沒有必要把學生容易犯錯誤的地方考慮得太“周到”,反復的強調;而應該創設機會讓學生出錯,然后再進行糾錯,這樣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要延遲判斷,給學生提供自我修正錯誤的機會。即使學生回答得不正確,或做得不對,也不批評、不譏諷,而是耐心開導,使學生感到教學氛圍的民主、和諧,也使學生感到課堂是安全的、溫馨的、開放的,因而得以大膽地參與教學活動。學生是有差別的,教師必須寬容。在育人過程中,多給予學生正面的、積極的體驗,鼓勵、表揚為主;批評教育時就事論事,防止過分擴大,算老賬。努力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有時情緒不穩定,教師要時刻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教育學生時要留有余地。

        總之,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門很深的藝術,需要每個教師不斷地學習、探索和創新。中華民族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世界人民也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內涵,初中歷史教育工作應該真正地做到貼近學生,植根生活,借鑒歷史,服務現實,創造美好的明天。

        第9篇:初中歷史優質課范文

        一、工作目標

        1、狠抓教學管理制度的落實,使教學工作的管理更上一個新臺階。

        2、完善青年教師的培養工作,使之盡快成長起來。

        3、初一、初二各科的統測,統招班合格率要達到100%,英語、數學優秀率要超出全鎮所有參考班級最高率的16%(語文10%),非統招班兩率要達全鎮各初級中學重點班最低線;初三的合格率和優秀率要達到全鎮所有參考班級的第一名。

        4、初三升中考總分合格率、總分優秀率保證目標為前五名,理想目標為前三名,同時要做好學生的分流引導工作。

        5、高一語、數、英、物、化市統考合格率保證目標為前六名,理想目標為前五名,優秀率保證目標為前八名,理想目標為前五名。

        6、高二語、數、英市統考合格率保證目標為前六名,理想目標為前五名,優秀率保證目標為前八名,理想目標為前五名。

        7、高一、高二會考科目合格率、優秀率要達到全市的平均線以上。

        8、高三高考上省線人數要達到上級指定的保證目標。

        二、工作措施

        1、強化目標管理。各級組、科組根據學校教學的整體目標計劃和要求以及各學科實際情況制定各學科的教學目標。各科任教師根據學校教學整體目標和學科教學目標,按年級學科要求,按班級學生實際和教師本人特長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上述三種教學目標,從集體到個人,從整體到局部,最后落實到教師個體教學目標和學生個人上,從而實現學校的整體目標。

        2、抓好備考工作。高考備考領導小組要加強班風、學風和教風的管理,要注意監控輔導對象的輔導過程和效果。其他各類考試科任要盡早確定培優輔差對象,定好培優輔差計劃。各科要加強對臨界優生和臨界合格生的輔導,在抓好單科優秀率和合格率的同時,提高總分優秀率和總分合格率。

        3、初中畢業班,要正確處理好提高升中試成績和為我校高中輸送優秀人才兩者之間的關系,既要輔導好臨界優生和臨界合格生,提高總分優秀率和總分合格率,又要及早了解學生的報考意向,從關心學生,開展集體活動,宣傳我校高中重點班優勢等著手,加強學生的愛校思想教育,做好初三年級的分流工作。

        4、抓好教學進度。各年級在不影響課堂效率的前提下,要力爭把教學進度適當提前,以求得本學期各類統考以及下學期高考、升中考、會考和市、鎮統考備考工作的主動權。

        5、落實教學工作檢查制度。期中和期末教導處和科組聯合進行兩次教學工作檢查,檢查教師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情況,檢查教師的課堂教學狀況,檢查教師備課、輔導及作業批改等情況,檢查教師教研工作情況,檢查科組建設狀況,檢查各功能場室的管理狀況等等。

        6、狠抓教學常規管理。各科組在抓好備課質量的基礎上,強化作業布置、批改、以及學生書寫格式規范化的管理。本學期擬在各班開展一次作業展覽活動,安排三次(第6、12、17周)學習質量跟蹤測試,把學生的學習質量落到實處,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推動良好學風的形成。

        7、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備課組活動要做到“三定”、“四備”和“五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學進度、統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點難點、統一作業練習、統一測驗考試。使用新教材的備課組要加強對教材、教法、學法以及練習的研究,以便盡快適應新教材。各備課組還要抓好每次集體備課的質量,落實好備課的專題,有效地把備課內容轉化到教學實踐中。

        8、開展教改專題研究。各科組的教研工作要繼續以目標分層教學為重點,同時加強學法的指導,并圍繞專題進一步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組織教師學習理論,掌握操作方法,參加有關教研活動。在研究過程中,各科組要發揮備課組的力量,分工合作,共同研討,不斷總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檢查仍以目標分層教學為核心,全面檢查、考核各教師在備課、上課、作業布置與批改等方面對目標分層教學的應用。

        9、加強學風建設。班主任不僅要認真抓好班風,通過良好的班風帶動學風建設,還要配合科任,參與各科的教學管理。班主任要多組織些與學習有關的活動,在班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科任要結合教學實際多給學生以學習方法指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逐步掌握學習的技能和技巧。

        10、培養青年教師。以結對子、壓擔子、搭臺子、引路子等形式,按照《新教師教學達標規定》和《教師結對子制度》中的有關要求,導師和新教師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職責,并分階段對新教師進行考核,以幫助新教師盡快提高業務水平。

        11、大力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各備課組要組織相應的興趣小組、競賽小組,為參加省市有關競賽作好充分準備,并力爭獲得好名次。本學期各科組要針對優生抓好輔導的落實,舉行1~2次學科競賽,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余生活,提高學生素質。

        12、加強圖書館、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根據市教育局要求,充實必要的器材、設備、報刊、圖書和雜志等,進一步加大課本、輔導材料、練習資料等的訂購和管理力度,科組長要切實負責,經常檢查督促有關功能室的管理工作。

        三、行事歷

        周次 日期 工作內容

        1、 9月3日——8日 開學典禮;穩定學生情緒;教師結對子會議;教師 制定工作計劃

        2、 9月9日——15日 畢業班教學經驗交流會;市完中語.數.政.生.化科組 長會議;市語.數.政.生.化鎮中心教研組長會議;市 政治課題組會;高中物理競賽

        3、 9月16日——22日 上學期期末考總結會議;完中物理科組長會;市各 科鎮中心教研組長會;“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動 發動工作

        4、 9月23日——29日 班優秀作業展覽;高中市各科中心教研組長會;市 數學課題實驗評比;市教育科研課題工作會;市初 中、高中青年教師化學實驗能力競賽;完中計算機 科組長會;九月份文明班評比;參加鎮中小學生文 藝匯演

        5、 9月30日——6日 國慶節

        6、 10月7日——13日 學習質量跟蹤測試;新教師工作座談會;市高中藝 術教育研討會;高中化學奧林匹克競賽

        7、 10月14日——20日 教學常規檢查;市初、高中美術公開課;高一地 理、物理研討課;全國高中數學競賽;政治高中課 題組實驗研討活動

        8、 10月21日——27日 教研工作檢查;市高中藝術課(音樂、美術)教學 調查;初中地理教學研討;全國中學信息學奧賽; 高一化學研究課;初中化學公開課;粵(順)港澳 語文單元教學研討會;初、高中數學教學研討會; 十月份文明班評比

        9、 10月28日——11月3日 教師結對子階段性總結;高二歷史研討課;高三物 理復習研討課;政治科高考輔導講座

        周次 日期 工作內容

        10、 11月4日——10日 新教材使用情況研討;市音樂教學研討課;市教研 室下鄉視導;“展示你的才能”系列活動;學校體 育運動會

        11、 11月11日——17日 班學法指導工作調查;市高中化學新教材使用情況 調查;省中青年高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競賽;高三 政治復習研討課;初中計算機研討課

        12、 11月18日——24日 學習質量跟蹤測試;市初中歷史課堂教學 研討會;初中物理公開課;文學創作大賽 總結

        13、 11月25日——12月1日 目標分層教學優質課評選;市中小學落實教學常規 工作調研;十一月份文明班評比,班主任工作調查

        14、 12月2日——8日 班學習經驗交流會,學習之星評選;市中小學音樂 說課比賽;初中史地生教學情況調查;市中學生即 席作文競賽;中學數學課題實驗視導

        15、 12月9日——15日 優秀論文評選,市中學生物說課比賽;市初中化學 單元目標引導探索實驗研討會;政治課題組實驗工 作調查;高考備考視導;班主任工作經驗交流會

        16、 12月16日——22日 教學常規檢查;市高中化學開展研究探索性學習情 況調查;市學科帶頭人、新秀、教學能手復評

        17、 12月23日——29日 學習質量跟蹤測試;市高三物理復習研討課;數學 課題實驗工作總結會;十二月份文明班評比

        18、 12月30日——1月5日 期末復習經驗交流會;市中小學各科論文評選

        19、 1月6日——12日 教研工作檢查;目標分層教學總結

        20、 1月13日——19日 新教師期末復習督導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在线网站黄不卡 | 亚洲一二三级看视频香蕉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屌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字幕 | 日韩欧美另类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