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社科經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科經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社科經典論文

        第1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關鍵詞:經典閱讀 引導路徑 通識教育

        人類文明存在于經典之中,文藝作品中的經典成為人類確證自身的價值所在。正是從這個角度說,閱讀經典,亦即觀照人類自身;審視作品的藝術生命亦即審視人類的思想意向與生命所向。引導大學生閱讀文學經典,對審美心理的愉悅、欣賞水平的提高、文學修養的豐贍、生命價值的認知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文學經典閱讀危機的現象解讀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當下大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低下,原因就在于學生們沒有形成閱讀慣性,日常的閱讀量也不夠。他們置身于當下的文化場域之中,將讀圖與刷屏作為慣常消費,反而將文學經典束之高閣。這種反常的根源在于當下的高等教育的教學培養模式。

        將高中階段的機械教條式的教學模式塑造的僵化思維延續到大學,學生們因此習慣于被填鴨,習慣于被思考,已經喪失了學習和閱讀的自主能力。進入大學以后,尤其是已然摒棄精英教育從而倡導大眾化高等教育的大學,百人班型普遍化,學生們無法通過討論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難有觀點交流。而這種討論恰恰是以大量閱讀為基礎的。討論的缺席,造成學生參與教學的活動只剩下聽講,不需要課后讀書也可以完成作業的后果。

        再者,當下的高等教育,受制于學時,大多數課程使用的教材都是概論性導論性的拼湊方法編寫而成,碎片化和無意義消解盛行。很多有形與無形的東西都一閃而過,人們對以往的經典無暇駐足、留神。在這場拆解中學生們被迫遠離經典。更有甚者,在大學中的課業考核與評價機制更加簡單粗暴:統一命題、閉卷考試、標準答案、流水閱卷。這種看似公正量化的機制實則恰恰扼殺了學生們僅存的求知欲和創新意識。大學本應具有和倡導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完全歸于標準答案。在這場閱讀經典與考核機制的博弈中,學生們無疑只能無聲地選擇教材思維。正如陶東風先生所說,似乎學貫中西、雄辯滔滔,實則一知半解,滿腦子名人名言。

        課堂的面貌大抵如此。課后的閱讀進而被功利性閱讀占據。學生們受制于就業和升學的壓力,因而更加注重效率與回報。實用性與功利性的快餐式閱讀成為導向。應試書、考級書、外語書取代經典引領課后閱讀。在這樣的文化和現實場域中,我們引領大學生回到文學經典閱讀具有重要意義。

        二、通識教育的核心理念解讀

        通識教育是實現啟蒙智識計劃和政治計劃的共同選擇,它的目的是使學生逐漸告別專業教育的機械聯合和神圣的、封閉絕緣的、排他性的定例與慣性,成為趨向平等的、流動的、分工和文明的人類社會的通用階層成員,即成為能參與動態社會的有機聯合,能合格履行其職業所派定角色的受薪階層成員。這種教育的目標首先是為了實現最大范圍的文化同質性,即建構一個全新的體制以滿足因分工而派生的隨機、短暫,但又極端重要的人際交往需要――現代社會存在著比以前多得多的抽象的、復雜的、精確的、非個人的、擺脫情境約束的信息需要傳遞;其次,通識教育還要實現文化疆界內全部人口的可雇用性,提供雖非最深邃但必須是最廣泛的知識、溝通技能以及職業的專業化訓練,以使個體能夠在這個不得不投身于其中的龐大福利事業及其分工網絡中獲得名分,占有一席之地――使男人和女人們盡可能精確地適合他們的職位,或使他們適合一些功能上相似但有著等級從屬與支配關系的職位。這些目標決定了現代高等教育在形式上必須用壟斷合法教育的社會化機構(如學校和專職教師階層)所實施的集中的再生產取代以往次生群體(如親屬集團和鄰里)所完成的自我的再生產;在內容上則必須用一種經過選擇予以認同的文化取代以往那些用來鍛造個人的傳統和自在的習慣。這種經過審慎選擇予以認同的文化通過重組前現代高級或低級(民間)文化中有政治前途的單元,發明了一種對于想象所有大于家庭的政治共同體――首先但并不限于民族/國家的政治共同體――來說至關重要的傳統。這個傳統更多地承載于現代大學的通識教育理念中。嚴格來說,當下的現代教育有兩個取向:一是高級文化取向,走向最大限度的個體自由和自我完善的通識教育;一是大眾文化取向,走向維護文化同質性秩序和分工結構的準專業化和專業化教育。兩種取向有矛盾,但都不可或缺。如今,人本主義教育思潮壓倒了過去功利主義的教育理念,這也意味著通識教育的呼聲開始壓倒狹隘專業教育的呼聲。事實上,片面專業化的后果使社會變成了黑格爾所謂的精神動物王國。動物在某一方面專業化,并且不能做任何別的事情。但與動物相反,人作為一個精神的存在從本質上說是通才,是絕對精神的媒介。文化趣味、良好的判斷力、創造力、美感、道德感、科學精神等都來自于那些以往被錯誤地視為無用的通識教育科目,諸如哲學、文學、歷史、詩歌、音樂、藝術、宗教等。這些科目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者出于無知,或者出于狹隘意識形態立場,其后果是異化的加劇和文明的衰微。單純技術進步并沒有導向同步的人類理性進步,而是導向了新的野蠻化。西方晚期現代性的文化危機和當下轉型中國的社會矛盾都給了我們一定啟示,大學教育應回歸高級文化,回歸通識理念,回歸經典閱讀。高校人文社科類通識課可以說是探索解決之道的一種重要嘗試。

        三、通識教育引導文學經典閱讀的路徑分析

        現代社會的運行從根本上說是建立在其公眾的文明素質之上的。就大學而言,學生作為被充分啟蒙的、被理性化塑造的公民,其素質除了一般學識、美感、道德感應在眾人之上,還表現在專注的精神品質。專注也可以歸納為理查德桑內特所謂的匠人精神,它指的是將某件事情做到真正精通的態度。在現代社會,專注仍然是一個人為取得真正成功而必需的精神品質,雖然它需要封閉,不太講效率,會迫使人放棄各種機會,因為只關注一件事情。專注的人也許會變得落伍,但從總的得失看,只有專注的人才有機會領略深奧的事理,有機會成為不可替代的人,并取得堅實的成功,相比之下,膚淺所取得的勝利經常是搖搖欲墜的,它導致了無用的靈魂。為了培養學生專注的個性,教學設置上首先應建構師生間高密度的學術互動機制,比如制度化的時間與空間,包括能讓討論深入下去的虛擬空間(網絡平臺)等。其他如專題講座、講壇、讀書會,班導師組織的小組討論等形式,彌補了有限課時的不足,在培養學生專注于文學經典的品質和調動主動閱讀精神方面,也都優于傳統的課堂講授。

        在實踐中我們選取了一些面向全校開設的人文社科類通識課程進行教學改革,將課程內容與形式做了很大程度的改進,探索在有限學時中盡可能完整精當地與學生討論各種流派、思潮和各時代核心問題的方法,而把知識的擴充留付于其自學精神已被充分調動起來的學生們。這意味著,課程內容不能封閉于任何教材,不能清單式地糾纏于知識點的羅列,而是要精講經典文本。以講座的形式上每一個學時的課,在授課中同時布置大量的背景閱讀書目,并利用網絡平臺指導學生在閱讀、撰寫報告、小論文和陳述報告之后的小組討論。采用這種講授與指導相結合的形式授課,效果明顯優于傳統的講解教材和檢驗機械記憶力的考試。由于課程的成敗是建立在學生主動閱讀而非教師備課的基礎上,教師角色的指導性和調動性因而凸顯,其工作量不是減輕而是加重,在此,教師們更應率先垂范地大量閱讀經典。事實上,這種課程深受學生喜愛,他們的收獲也數倍于那些即學即忘的考試課,因為它真正與經典文本相銜接,能夠切實訓練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對于真理的信念。

        四、結語

        通識教育不是將高等教育視為職業教育、專業教育,而是專注于人的教育,倡導的是人的整體性的精神世界,給予學生合理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因此,通識教育要對學生提出比較高的要求,是在人類基本知識方面下比較大的功夫,尤其是人文社科方面的經典文本要求比較多,這就必然要有相當的閱讀量。通識教育就是要回到經典閱讀,應成為高校引導學生文學經典閱讀的路徑之一。當然,越來越開放的跨學科通識課也能為這種文學經典閱讀奠定認知基礎。

        總之,文學經典閱讀的真正實現有賴于通識教育的真正實現。通識教育的真正實現需要進一步探索、設計合理的教改方案與實踐途徑,兼顧課程的共性與個性,找到每個學科、每門課內容與形式的最佳契合點。這將是今后研究和思考的焦點。

        參考文獻:

        [1] 甘陽.通識教育:美國與中國[J].復旦教育論壇,2007(5).

        [2] 張筠.經典閱讀現狀的應對路徑:回歸原典[J].圖書情報工作,2013(13).

        第2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中國古代文學導讀系列省級精品課,由“唐詩宋詞名篇導讀”、“魏晉文化與文學導讀”、“樂府詩導讀”、“《紅樓夢》導讀”和“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導讀”等5門課程組成,每門課程均為36學時。該系列精品課除為中文專業學生講授外,主要作為文化素質教育類課程,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其中“唐詩宋詞名篇導讀”、“《紅樓夢》導讀”最早開設于1993年,已有20年的講授歷史;“魏晉文化與文學導讀”、“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導讀”開設于2005年,“樂府詩導讀”開設于2006年,也有七、八年的歷史。5門課程聯系緊密,相互補充,從不同側面講授中國古代詩詞、樂府、小說、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問題,是中國古代文學史課程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了解中國古代文學和文化的重要課程。在中文系專業選修課教學乃至全校文化素質教育類教學中,該系列課程都有重要的地位。系列課程依托于“中國古代文學”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教學團隊經過多年的建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于2010年入選中國古代文學山東省教學團隊。團隊(課程組)成員有23位教師,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講師7人;博士18人,占總人數的78.3%,大多數為學界著名學者的弟子。職稱、學緣結構合理,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年富力強,富于發展潛力。團隊負責人為教育部優秀人才,山東省首屆省級教學名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首批首席專家。其他成員有30余人次獲得過省級教學成果獎、省級優秀學士論文指導教師獎和市校級優秀教師獎、優秀教學成果獎、最受學生喜愛的教師、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獎、教育先鋒等各類教學獎勵與表彰。

        二、系列課程的整合優化

        2010年,古代文學教學團隊承擔了青島大學校級教學研究項目“中國古代文學系列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課題組從已經開設的十幾門課程中,選擇了上述5門課程,并把這些課程的優化作為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對5門課程進行了重新整合,其目的是使課程能夠形成一個相互照應、相互補充的體系,更好地發揮其整體優勢。第一輪的整合優化工作主要依照如下的基本思路展開:一是重點選取了詩詞、樂府詩(配樂演唱的歌辭)名篇,小說名著《紅樓夢》,并從魏晉文化和佛教的視角切入,對相關作品進行導讀。二是選擇這5個專題,既與主講教師個人的研究專長有關,也考慮到5個專題之間的密切聯系。如唐詩中有不少名篇本身就是樂府詩,宋詞原本可歌,與樂府詩有很多共性;樂府詩主要集中在漢魏至唐代;《紅樓夢》與佛教關系密切;《紅樓夢》中的詩詞與唐詩宋詞有繼承關系,唐詩宋詞名篇明顯受到魏晉文化的影響,其中也不乏佛教禪宗的內容等等。因此,5門課程在知識和理論上,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在課程平臺建設方面,有很多相互交叉的東西可以共享。三是建設5門課程整體設計、相互補充的課程平臺。經過努力,我們現在已初步建成5門課程共同組成的聯合課程網站。學生既可以登錄任意一門課程的網站,又可以從該課程網站進入到聯合網站,或進入5門課程中的其他任何一個課程網站,實現了課程網站之間的貫通。整合優化也對各門課程的一些具體內容作了必要的調整和修改。

        我們不僅充分考慮了各門課程之間的互補和呼應,如原“唐詩宋詞名篇導讀”中涉及到的樂府詩全部放在“樂府詩導讀”中來講,“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中涉及《紅樓夢》的內容,則轉入“《紅樓夢》導讀”;同時,也根據個人科研的重點和特長,對各門課程的組成成員做了相應調整。至于不同課程在平臺建設、課件制作、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借鑒和學習,也是整合優化中考慮的重要內容。這使得每一門課程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和提升。從而收到了如下幾方面的良好效果:一是5門課程的網絡平臺,各自匯集了某一方面較豐富的古代文學知識和資料,并且都可以向選修其中任何一門課程的學生開放,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廣闊的知識、資料庫;二是課程的聯合建設,帶來了主講教師、教學內容、知識體系、教學思想及方法等方面的重組和變化,這對于課程的互相促進、教學效果的同步提高,均具有明顯的推動作用;三是聯合課程組的主講教師,在形成優勢課程群的同時,也凝煉了學術方向,對教學和科研團隊的優化整合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在上述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第二輪的課程整合,把已經開設的11門課程也納入到精品課程群的建設范圍中。2013年,“《老子》導讀”、“《金瓶梅》導讀”、“《聊齋志異》導讀”、“中國古文名篇導讀”、“道教與中國古代文學導讀”等5門課程被批準為青島大學校級精品課程。至此,中國古代文學導讀精品課程群達到10門。另有“中國神話與詩歌導讀”、“《詩經》《楚辭》導讀”、“《論語》導讀”、“中國詩學導讀”、“元明清戲曲導讀”、“《文心雕龍》導讀”等6門課程,也正在根據課程群建設的整體思路進行全面整合。課程群建設的目標是建成涵蓋文、史、哲、文論、藝術、宗教等多領域的16-20門系列課程。

        三、課程的內容、特色與地位

        5門省級精品課程都是《中國文學史》基礎課的延伸,也是我們在長期講授的過程中,逐漸發掘、精心選出的5個專題。其中,唐詩宋詞被稱為“一代之文學”,以短小精粹、情韻并茂的優勢,長期流傳,膾炙人口;樂府詩本是配樂、配舞的歌辭,是表演藝術的一種,與一般徒詩相比,其特點極為明顯;《紅樓夢》則是中國古典白話章回小說的代表,自誕生數百年來,“紅學”早已成為顯學,學界向有“開口不談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的說法;魏晉時期是我國文化、學術思想發生重大變化的時期,當時的文人和文學也以其獨特鮮明的個性,吸引了后代學者和讀者的注意,20世紀初葉以來,以魯迅為代表的一大批學者,對這個時期的文化和文學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而這一時期的文化至今仍具有獨特的魅力;佛教自傳入中國之后,廣泛影響到中國的文人和文學創作,荷蘭學者許理和就曾寫過《佛教征服中國》的名著。因此,5門課程講授的文學與文化專題,在中國文學史和文化史上,均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從總體上說,系列課程有兩個突出的特點:一是選取中國文化和文學史上的典型個案,立足社會、文化、宗教發展來分析名篇名著,通過名篇名著的重點導讀,帶出文化及典章制度的講解;二是每門課程均有長期的科研作支撐,課程內容都與作者已完成或者正在進行的科研項目有密切的關系,在教學與科研良性互動方面有鮮明的特色。就現有5門課程的具體情況而言,也是各有其特點的。總體來看,這5門課大致又可以分為兩類。現對各門課程的特點分別舉例簡要說明如下:“唐詩宋詞名篇導讀”、“《紅樓夢》導讀”和“魏晉文化與文學導讀”是第一類。這3門課都是以廣泛流行的名篇、名著,或學術界特別關注、一般讀者也很感興趣的魏晉文學和文化為講授對象。這些課程所涉及的文學作品,深受學生喜愛,很多高校也都開設了類似的課程。但我們的這幾門課程都是建立在長期科研工作的基礎上,因此我們的講授思路和內容,在眾多的同類課程中,仍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以“唐詩宋詞名篇導讀”為例。該課程立足中國詩詞發展過程,以題材和主題分類選講的方式,選取10類典型的詩詞,重點從人與人,人與社會、歷史、政治以及人與宇宙自然的關系入手,對唐詩宋詞名篇進行導讀。每類詩詞的導讀,都從兩方面展開:一是對每一類詩詞從先秦到宋詞的發展簡史,作出提綱挈領的描述,把握該類詩詞類型化特點;二是在第一方面的基礎上,對代表性的名篇進行細致深入的分析,討論該類詩詞獨特的藝術美與題材、主題及文化之間的特定關系。導讀特別注意把詩學理論與具體作品緊密結合,深入淺出,力求講出我們長期研讀和講授唐詩、宋詞的真切體會,達到將知識、審美與思想融為一體的教學目的。

        該課程的特點有三:

        1.在按題材和主題對唐詩宋詞分類講解的大前提下,注意從文化發生、發展的角度,發掘詩詞類型與民族文化之間的特殊關系,對詩詞類型化的共性特點作出文化學的解釋。

        2.注重在同類詩詞發展歷史中,把握詩詞名篇在藝術創造上的獨特魅力,從名篇講解入手,把文學史、詩人生平、詩學理論及其他相關知識融為一體,力求對學生學習、理解、分析詩詞起到示范作用,使學生能在深入淺出的詩詞藝術分析中提高文化素養。

        3.多年來,課程組主持完成的一批科研項目和成果,如“賦比興與中國詩學研究”、“魏晉南北朝歌詩研究”、“中國早期文化與詩歌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唐詩宋詞名篇導讀》、《唐宋元詩詞曲名篇解讀》、《二十世紀以來先秦至唐代詩歌研究》、《周漢詩學與文學思想研究》等專著,都與本課程有密切關系。因此,課程能立足學術前沿,在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方面做了很好的嘗試,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紅樓夢》導讀”側重于小說悲劇意蘊、哲學深度和文化內涵的挖掘;“魏晉文化與文學導讀”從哲學、宗教、政治制度、社會現象、民間習俗、文人生活方式與文學之間的關系等多角度入手,對魏晉文化與文學進行導讀,也都有自己的特點。“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導讀”、“樂府詩導讀”是第二類課程。這兩門課程所涉及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開設這類課程的學校也不是很多。而我們的這兩門課開設時間較早,系統性、前沿性也比較強。“佛教與中國古代文學導讀”,在介紹佛教文學起源、種類的基礎上,對佛教基本教義、佛教在印度的發展、佛教在中國的傳播與演變、佛典翻譯文學、釋氏輔教傳說、僧人贊佛詩頌、文人護法文學等進行系統的講解;并以謝靈運、王維、柳宗元、白居易、蘇軾、李贄、袁宏道等涉佛較深的著名文人為例,對中國古代文人創作的與佛教有關的文學作品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從一個特殊的側面闡述了佛教與中國文人和文學的關系。這樣的課程內容,截至目前為止,在全國高校中還不多見。

        這門課也具有如下三個突出的特點:

        1.把對印度佛教和中國佛教基本知識的系統介紹作為課程的重點。因為只有深刻地了解佛教知識、體會佛教的精神,才能明白佛教對于中國文學的影響,讀懂與佛教有關的文學作品,而這在一般文學史中是不講的。

        2.從佛教與中國文學的典型個案,包括佛典翻譯文學、釋氏佛教文學、僧人贊佛詩頌、文人的佛教文學作品等四大方面切入,并展開深入的分析討論,對佛教與中國文學進行深入細致的講解。既把佛教基本知識作為理解與佛教相關的文學作品的前提,同時也通過文學作品的深入解讀,反過來使學生對佛教知識、教義及對中國文學、文化的影響獲得更為感性的認識。

        3.所講授的內容與主講教師的科研緊密結合。幾位主講教師從事佛教文學研究多年,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印佛教文學研究”、山東省社科項目“明代心學、禪學與文學研究”、山東省教育廳項目“林兆恩與《三教開迷歸正演義》研究”,出版《晚明狂禪思潮與文學思想研究》、《宋明心學與禪學研究》等著作;在《文學遺產》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詩法禪機,悟同而道別———謝榛與佛教》等論文,很好地保證了該課程內容的前沿性。“樂府詩導讀”則緊緊抓住詩歌與音樂的關系,在強調表演性、歌唱性的前提下,講解樂府歌詩。其思路與以往把樂府詩等同于一般徒詩的做法有很大不同。我們已完成的“魏晉南北朝歌詩研究”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已出版的《魏晉南北朝樂府制度與歌詩研究》等專著,均與課程密切相關。需要說明,本系列課程是《中國文學史》基礎課的重要分支,而后者在2005年就通過了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的評審,其建設的經驗對于本系列導讀課程的建設也是極為重要的。同時,在由筆者主持完成并獲2005年山東省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的“漢語言文學試點(本科)專業改革”省級教學改革項目(2002-2005)及我校漢語言文學省級品牌專業(2007)和國家級特色專業(2009)等教學項目中,本系列課程組的成員也都是主力,這為本課程的建設積累了有益的經驗,也使本課程在長期建設及教學、科研的結合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本科教學中占有一定地位,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四、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進

        本課程涉及文學、文化、歷史、哲學、宗教、音樂等多學科的專業知識,以及詩、文、樂府、小說等多種文體。在教學方法上,每門課程雖有各自的特點,但5門課程也有不少共性,這是課程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也是我們在對課程群進行整合優化的過程中比較一致的體會。

        其中,最重要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1.重視文學作品與具體的歷史文化語境,文學作品與宗教、藝術,文學作品與文學理論之間的有機聯系,把立足文學史和文化史闡發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作為最基本的方法和原則。

        2.強調主講教師必須以科研為基礎,不斷為教學增加新鮮內容,將最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融入課堂教學活動,提高授課質量。為此,我們已經根據教學需求,制定了相關的科研規劃與教材寫作計劃。隨著科研工作的深入,講授內容將會不斷更新,始終切近和追蹤學術前沿。

        3.把培養學生理解、閱讀和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作為重點,通過理論講授、范例解讀﹑個案分析、課堂討論﹑學生登臺主講、名篇背誦、課外閱讀等多種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在教學手段方面,則尤其重視三點:

        1.建設互動的課程教學平臺,使課下閱讀、討論、答疑和在教學平臺上提交作業、相互交流等學習方式,與課堂講授有機地結合起來。每門課的課程網站都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為學生課后的擴展閱讀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也使得師生交流的時間在課堂之外獲得了有效的延伸。

        2.高度重視多媒體課件在教學中的作用。本課程除了文字表述之外,還使用了大量非文字的教學資料,如圖片、音樂、繪畫、影像等。主講教師將這些內容制成課件,通過課堂上的使用,顯現出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

        3.通過課程網平臺交流、答疑,課后閱讀,及在考查、考試中突出文學經典閱讀的比重,實現從課堂導讀到學生自己閱讀的擴展延伸,培養和提高學生讀書的興趣和能力。五、幾點理論思考本課程群建設的實踐工作,既是在特定的理論前提下完成的,同時也引導我們對課程群建設進行更深入的理論思考。其中,有些問題是我們在教學實踐和研究工作中思考較多,或是有一定疑惑的。這里僅就其中最突出的三個問題稍作梳理,供同仁批評,也希望能得到方家知音的指教,使相關的理論思考進一步深化。

        其一,高等學校傳統人文學科教學體系與教學創新的矛盾問題。隨著國家重視創新之指導思想的日漸深入人心,高校人文學科的創新也被頻繁地提出來,與之相關的教學體系、課程設置等,則常常受到政策指揮棒的干預,尤其是在總體課程設置變化和學時數的雙重限制下,不得不經常作出調整。有時候這種調整對原有教學傳統的沖擊非常大,以至于一些實行多年的好的教學傳統不得不放棄。但實際上,人文學科,尤其是傳統人文學科的課程,其內容與理工科課程有著很大的不同,特別是像中國古代文學這樣的課程,所講授的作家、作品的具體內容及其所包涵的文化精神大都已基本定型,不同的只是根據材料和觀念的變化對之進行重新的解讀,而這種解讀一般來說不會對原有教學體系和課程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因此,與中國古代文學系列導讀課程相類似的大學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比較而言,更需要的恐怕是在相對穩定的教學體系下,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對于整體教學體系的大調整,則需要特別謹慎。即使不得不調整,也必須充分吸納已有教學傳統中的合理成分,而不可一味追求創新。

        其二,人文素質教學與學生經典閱讀的結合問題。在人文學科的學習和教學中,閱讀傳統經典,“尚友古人”,與歷代各領域、各學科一流的名人對話,是極為重要的。但是,就近年來各種有關讀書的調查報告以及我們對大學生經典閱讀的了解來看,目前大學生閱讀經典的現狀并不樂觀。很多學生一年里讀書的數量非常有限,即使憑自己的興趣選修人文學科經典相關課程的學生,也很難系統地閱讀最重要的經典著作。這一點我們在課程群建設過程中也有非常深切的體會,所以經典閱讀實際上成了大學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大瓶頸。在經典閱讀方面有了突破,則學生的欣賞、寫作和思維能力,都將得到有效的提升,“腹有詩書氣自華”也就不再僅僅是一句空話。但問題是現行教學評價體系對此缺少應有的重視,這使得經典閱讀在教學中不易落實。因此,要解決人文素質教學與學生經典閱讀的結合問題,使學生人文素質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學評價體系是一個無法繞開的環節。如果缺了這個環節,課程教學的質量肯定會受到直接的影響。

        其三,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的相互促進問題。在高校里,這是個常識問題,似乎不值得特別提出來。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常常有一定的距離,甚至成為兩條道上跑的馬車。在中國古代文學導讀系列課程的建設中,我們對此有了更深切的體會。由于導讀系列課程的選定,首先是以課程內容在中國文學和文化史上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為標準,同時也充分考慮到了主講教師在科研方面的積累和優勢,所以,就這一系列課程而言,課程建設與學科建設的關系是更為緊密的。如“魏晉文化與文學導讀”的主講教師,其學術研究的重點之一也是魏晉文化與文學,近年其出版的《魏晉五言詩研究》,主持的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項目“漢魏六朝詩體研究”(2011-2013),都與課程有直接關系;又如“《紅樓夢》導讀”的主講教師,其主持完成的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紅樓夢》與中國詩性精神研究”(2007-2012)、出版的《花魂詩魄女兒心:林黛玉新論》及發表的一批學術論文,也都與課程密切相關。其他課程也大多具備這樣的特點。因此,這一系列課程的建設較好地做到了與學科建設的深度交融。

        五、結語

        第3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關鍵詞: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全要素生產率;Malmquist指數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識碼:A

        2012年7月,同志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指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科技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大幅提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而創新型國家的建設,不僅需要自然科學領域的技術進步和創新,同樣離不開社會科學研究提供的知識基礎、人文理念和管理方法。解放前后,我國的人文社科空前繁榮發展,為國家強盛和民族復興做出了極大貢獻。但改革開放后卻因難以直接形成生產力發展緩慢,遠遠趕不上幾十年來自然科學的突飛猛進。

        值得欣慰的是,這種情況近年有所好轉。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戰略”,緊接著教育部制定《關于深入推進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意見》,多所大學紛紛響應號召提升文科創新能力,謀求長遠發展,把人文社科研究提到了特別突出的位置。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各界都很關注大量的人文社科資源投入能否帶來高額的產出和持續的增長,通過計算其投入產出全要素生產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可回答這個問題。

        全要素生產率是分析生產力源泉的代表性工具,通過將其分解成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可以解釋生產效率增長的主要原因、變動趨勢和增減程度。因此,測算和提高我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意義深遠。全要素生產率研究最初在區域、產業和經濟增長領域廣泛應用,后來全要素生產率被逐漸引入學校、醫院等非營利組織的生產效率評價。國內外的部分學者基于Malmquist指數等分析方法對高等學校及其下屬院系、一定區域范圍內高等學校整體全要素生產率或者教學、科研生產效率進行測算,主要研究文獻如表1所示。

        另外,我國的潘海生和周志剛、周偉和李全生、畢雪陽和孫慶文、韓海彬和李全生、趙彥志等也將全要素生產率應用于高等教育/高等學校評價領域。但所有這些文獻,除廖文秋等在小范圍內進行研究之外,都沒有涉及人文社科科研活動效率,更不用說人文社科全要素生產率了。我國大部分高校中,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研究分別歸屬科技處和社科處管理,兩類研究性質差異很大,對應的統計資料分別為《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匯編》和《全國高校社科統計資料匯編》。國內絕大多數研究者都是利用科技統計資料數據來研究科研效率的,對社會科學投入產出卻選擇性忽視。為此,本文借鑒國內外高校科研效率評價經典文獻,基于Malmquist指數方法測算我國不同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活動生產率,并分析其源泉、成因和趨勢,為高等學校科研主管部門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借鑒。

        1 模型、數據和方法

        1.1 全要素生產率測算方法――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數分析法

        生產率指人力、物力、財力等要素資源的利用效率,即生產過程中投入要素轉變為產出成果的效率,具體測算時用產出除以投入。反映產出量與單一投入要素之間效率關系的是單要素生產率,而反映產出量與所有生產要素間效率關系的是全要素生產率。顯然后者能夠更為全面地考慮所有投入要素,綜合反映一個經濟系統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測定全要素生產率的方法有索洛余值法、基于數據包絡分析(dateenvelopment analysis,DEA)和隨機前沿分析(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SFA)的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法。因為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數無需指標價格信息和設定生產函數,適用于不同決策單元生產效率的跨時期分析,故此選擇這一方法對高校人文社科生產率進行評價。

        Malmquist指數最初由Malmquist定義,用來構造消費數量指數。Caves等將該指數用來計量生產效率的變化,后來與數據包絡分析理論結合,用于多期生產效率的測算和分解。DEA模型只能輸入截面數據來橫向評價決策單元靜態效率,而Malmquist指數利用面板數據測度跨期動態科研效率――全要素生產率,測算結果可理解為相鄰兩個年份生產效率的增減變動程度。Malmquist指數說明跨期生產率改進/惡化/不變的情況。Malmquist指數>1,表示效率提高;Malmquist指數

        Malmquist指數=技術效率(TE)×技術進步率(TC)

        =[純技術效率(PTE)×規模效率(sE)]×技術進步率(Tc)

        其中,技術效率TE描述決策單元從時期t到時期t+1的生產前沿面的追趕程度,也稱為“追趕效應”或“水平效應”;技術進步率TC描述決策單元在兩個時期內的生產前沿面的移動狀況――“增長效應”,即技術進步與否。當TC>1,說明效率提高;TC1,效率提高;PTE1,效率提高;SE

        1.2 指標設計及數據來源

        和所有科學研究一樣,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也是一個投入人力、財力等資源,產出各類出版物、科研獎勵和科研課題的復雜系統。在選擇指標時應保證數據的完整性、獨立性和易得性,特別是原始數據必須來自專業的統計資料,否則難以保證其客觀公正和一致性。

        綜合考慮指標選取要求和相關研究,投入指標包括社科活動人員(人)X1、研究與發展折合全時人員(人年)X2、研究發展經費當年內部支出(百元)X3。其中X1不光包括專職人文社科研究人員,還有教師等各類社科活動人員。在高校中,普通業務教師有評職稱的內在壓力,進行科學研究的愿望非常強烈,但與專職科研人員相比,科研能力孰強孰弱尚無定論。因而,X1表示科研投入人力的總規模,X2,代表其中專職科研人員投入全時當量;X3的選擇主要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的觀點,高校的實際科研經費投入并非從各種渠道取得的科研經費總量,而是當年實際花費在科研活動上的經費支出。

        迄今為止,很多學者對高校科研產出都進行了詳盡而基本一致的闡述,主流觀點是應同時兼顧科研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并突出高水平成果的地位。國內相關研究如表1所示,國外相關研究如表2所示。

        綜合國內外的研究成果,科研產出集中在論文著作等各類出版物及其影響力、科研獎勵、專利、研究課題和經費上。其中,專利是自然科學研究產出,不適合社會科學研究領域,將其去除。而各類出版物的影響力特別是被引用情況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測度,短期內難以準確衡量。因此,結合指標的可得性,選擇各類課題數(項)Y1、著作數(部)Y2、學術論文總數(篇)Y3、高水平論文數(篇)Y4、高水平獲獎成果數(項)Y5作為產出指標。Y1主要指省部級以上人文社科研究項目,Y2為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出版著作,Y3為國內外期刊總數,Y4界定為人文社科領域國外學術期刊,Y5界定為省部級以上人文社科獎勵數。除了指標Y3之外,都特別強調學術成果的質量。

        為體現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可比性,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2004-2010年的《全國高校社科統計資料匯編》,數據處理時使用的軟件是DEAP2.1,分析采用產出導向的方式。決策單元為除外(部分重要數據缺失)我國30個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活動。

        2 中國各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評價及分析

        將我國30個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7年的面板數據輸入軟件,測算其全要素生產率和各分解指標。為詳細闡述全要素生產率的發展變動特點、趨勢和規律,分別按照年度、省份和區域進行對比分析。

        2.1 不同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及其變動

        表3列示了輸入7年面板數據計算出的6個年度結果,因為全要素生產率和它的分解指標都是連續兩年對比測算的。

        具體看,只有2005-2006年生產率是增長的,而其他幾個年度和整體全要素生產率是下降的,每年平均下降2.8%,下降幅度雖不劇烈但已非常明顯。這說明7年間整體的人文社科投入產出生產率情況不容樂觀,在投入大量各類資源情況下,整體產出生產率不升反降。分析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整體7年間的技術效率和技術進步率都有所下降,分別降低了0.2%和2.6%。技術效率受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兩方面的影響,其中純技術效率微漲0.1%,規模效率下降0.3%。由此可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的下降主要來源于技術進步率和規模效率同時下降,追趕效應和增長效應都不存在,科研整體規模不處于最優階段,只有純技術效率輕微上漲但影響微弱。具體解析一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構造的整體生產前沿面有所下降,同一年份內大部分高校離前沿面的距離沒有接近反而有所遠離。這雖是我們不愿看到的卻無法回避,我國的社會科學研究與西方某些先進國家相比一直處于落后的地位,很多最新的實證模型和方法基本都是在國際上得到認可,然后引入國內加以應用。在人文社科研究投入資源不斷增加的情況下,相應研究產出特別是高水平產出增加得較為緩慢。

        圖1形象地分析了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生產率變動的原因。顯而易見,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進步率的變動趨勢基本一致,兩者的曲線形狀高度重疊,只在2008-2009年度有些差別。反觀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雖然在7年中有所波動,但大多都在1的周圍,沒有劇烈上升或者下降,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遠沒有技術進步率程度深。容易理解,我國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主要還是技術進步率變化導致的,如果科學研究的整體技術水平能夠大幅度提高,生產前沿面就會顯著上升,那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必定有望大為增加。

        2.2 不同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評價分析

        表4列示了2004-2010年我國30個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的Malmquis指數及其分解結果。可以看出,2004-2010年我國30個省份人文社科平均全要素生產率為0.972,這和前一部分的結論基本相同。從省際細分看,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省份分別是:江西、福建、浙江、內蒙古、廣西、四川、貴州,增長率在0.2%~9.8%之間。7個省份中有很多并非經濟和高等教育發展大省,但人文社科科研活動卻取得了較快的生產率增長。這說明很多高等教育科研小省盡管人文社科研究的規模和實力絕對量較小,但增長速度卻可能很快,沒有明顯的規律。其他23個省份人文社科研究生產率下降,特別是吉林、河南、湖北、新疆、青海和寧夏等省,下降率在7.1%~12.5%之間。同理分析,有4個省份人文社科研究技術進步率上升,另外26個省市下降;技術效率有11個省份上升,7個下降,另外12個省份保持不變。各個分解指標的均值都和第一部分結論一致,同樣說明追趕效應和增長效應不存在。除了純技術效率之外,其他分解指標都小于1,都對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要真正扭轉這種科研活動總量增長很快但相對生產率卻下降的局面,必須多方著手,多管齊下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圖2列示了30個省份及我國整體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及分解情況。同圖1一致的是,全要素生產率的變動和技術進步率是高度吻合的,但表現出一種明顯的上下波動性,特別是在內蒙古、海南、寧夏、江西等省份。而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在大部分省份變動幅度不大,都在1附近上下波動,只有青海、安徽、黑龍江等較為劇烈。應該找出這些省份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分解指標過高或者過低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措施,汲取進步省份的經驗,總結落后省份教訓,共同進步和提高。

        2.3 不同區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對比分析

        2004-2010年不同區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Malmquist指數及分解如表5所示。東部包括北京、天津、遼寧、江蘇、河北、浙江、福建、上海、山東、海南、廣東;中部包括山西、安徽、江西、吉林、黑龍江、湖北、湖南、河南;西部包括重慶、云南、陜西、甘肅、四川、貴州、青海、新疆、寧夏、內蒙古、廣西。

        可以看出,2004--2010年東部地區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產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區,但無論哪個區域,整體生產率都是小于1的,均處在不斷下降當中。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和技術進步率的實證測算結果也驚人相似,都是東部地區高于中西部地區。可見,我國不同區域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無論是在技術水平、創新手段、規模大小、管理流程還是整體生產率上都有顯著差異,而且在短期內沒有任何轉變的跡象。究其原因,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相比,仍然有經濟發達、技術進步、政策傾斜、容易引進高水平人才等優勢,所以相對生產率較高一些。

        可以看出,純技術效率>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全要素生產率>技術進步率,實際上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進步率的大小最為接近,兩者步調一致,這和前文結論相似。區域對比看,東部地區高校的所有指標都超過其他地區,這種區域差異體現了人文社科研究效率的實際情況,需引起高校管理者及其上級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和重視,通過政策改善、資金投入、區域合作、人員交流、技術引進等來促進不同區域高校的均衡協調發展。

        3 結論及建議

        創新型國家建設需要構建一個創新思想體系,包括知識、方法、文化、思維和制度的創新,其中人文社會科學起著精神支撐、理論指導和知識基礎的核心作用。在人文社科研究過程中,要著力于創新性國家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注重組織管理制度、研究方法和技術創新。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數分析方法,對我國30個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分解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結論:2004-2010年,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呈下降趨勢,主要原因是技術進步率和規模效率同時下降,科研整體規模不處于最優階段,只有純技術效率輕微上漲但影響微弱;全要素生產率和技術進步率的變動趨勢高度一致,兩者具有同步性;省份對比看,不同省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全要素生產率及其分解指標上下波動,差異顯著。區域對比看,東部地區高校人文社科全要素生產率高于西部和中部,但三個區域生產率都是小于1的,均處于下降階段。

        第4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高專;現當代文學;實踐教學

        “現當代文學”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專業基礎必修課程,教學中一貫是以知識累積和識別為目的的授課范式,本科院校多是以研究型教學為主,而高職高專長期以來均沿襲本科院校教學模式。近年來,現當代文學教學已慢慢轉變為以培養學生的文學修養與人文精神為主的經典文本教學范式,即:以解讀經典文本為教學切入點,淡化“史”的線索,突出對作家作品及文學現象的分析。隨著高職高專院校規模的擴大和社會對實用性人才需求的增加,在人才培養目標方面,除了注重學生綜合人文素質的提高,還要注重提高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等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如何根據現當代文學因其課程特點,切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結合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實踐教學模式,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

        筆者對廣西高職高專院校“現當代文學”實踐教學情況作了調查,情況調查分網絡查詢和問卷調查兩種,網絡查詢涉及到廣西絕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問卷調查共發出200多份,涉及院校4所,包括桂林師專、柳州師專和新升格的職業本科院校2所(河池學院、廣西民族師范學院)。

        一、調查的結果(現狀)

        1.廣西高職院校專門的職業院校多是理工科性質,如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運輸職業技術學院、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農業(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等,這類高職院校,沒有相關人文類課程設置,當然也不存在有《現當代文學》課程。

        2.那些綜合類的職業技術學院或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在人文藝術學院、或在公共管理學院中設有文秘專業,或是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中設有文學鑒賞課和中國文化概論課程,都是側重在古代文學和古代文化方面,沒有專門的現當代文學課程。

        3.在一些較大的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二級學院中有很少一部分開設有現當代文學課程,如廣西城市專業技術學院人文科學學院在新聞專業中開設現當代文學課程,與影視欣賞一樣都屬于專業知識的拓展而開設的選修課程,不是專業課,在課程要求上不是太高。

        4.廣西的高專院校包括桂林航專、柳州醫專、桂林旅專、廣西警專、廣西體專共7所,課程設置上,廣西體專的體育人文社科系和柳州醫專人文社科部無此類課程,桂林航專人文與社會科學系的文秘專業開設有大學語文、秘書學、寫作等課程,但無現當代文學課程,廣西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法律系設有文秘專業,但無現當代文學課程。桂林旅專基礎部(社科部)開設全校性公共性的人文素質修養課程文學欣賞,其實就是大學語文課程性質,重在文史知識的了解。

        5.師范類高專院校僅存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和柳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兩所。這兩所院校中文專業都開設了現當代文學課程。從調查問卷得知,師專都是把《現當代文學》作為專業基礎必修課開設,課時在80-120之間,集中在一年級的上下兩學期完成,并開有同類課程的輔助選修課程,學生對課程設置基本滿意,但絕大多對現行所用教材和課時不滿意,認為作為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課時少于120課時,太少了。普遍認為《現當代文學》課程就是一門純的介紹文學常識和作品鑒賞的課程,沒有必要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大多任課教師是不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極少參與學生的說、寫、唱、演等實踐活動。而且對師生對實踐教學的內容理解上存在分歧,對課堂實踐教學環節的范圍只局限于文學鑒賞能力的培養和誦讀能力的培養,普遍認為,學生寫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演繹、表演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等的培養不屬于《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教學環節的范圍。當然,課程中實踐教學課時占總課時比例少于1/4,甚至沒有。

        二、產生以上現象的原因

        1.理工科類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的要求,缺乏文學類課程的設置。

        2.綜合類高職院校和非師范類專科院校對培養學生人文素質課程要求不細,一般重視對基本寫作技能提高或綜合人文素質的培養,于是在人文社科系(專業)開設《大學語文》和《寫作》等課程,對專業拓展的影視文化欣賞課程貼近時尚,效果遠比文學課來得更直接,所以這些院校極少開文學課程,特別是現當代文學課程。

        3.師范類高專院校開設現當代文學課程,但與高職院校的職業技能要求強不同,所以課程設置上都是繼承本科院校文學課程的模式,重理論,輕實踐,或者說是重課本的講解,輕實踐教學環節,重文學常識的灌輸,輕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探索其對策

        隨著高職高專教育的迅速發展,構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體系,已成為當前高職高專院校關注的熱點,而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培養創新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創新實踐教學體系,深化實踐教學內涵,探索實踐教學新模式,也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筆者認為,高職高專“現當代文學”課程實踐教學可以從實踐教學環節的理解、方法模式和如何提高學生實踐綜合實踐技能等方面去進一步探索。

        1.高職高專院校文學類課程也要重視實踐教學環節。高職高專院校強調培養人才的實用性和技能性,實踐教學即是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服務,相對于傳統的理論教學而言,它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完成知識的傳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近年來實踐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也得到初步確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同時也反映出來新形勢下高職高專教學改革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是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大力發展實踐教學。這是高職高專院校辦學特色的體現,是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是全面提升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也是進一步增強服務經濟社會能力的重要體現。 轉貼于

        2.對實踐教學的理解。對于文科類課程來說,特別是文學類課程,實驗實訓資源配備、資金人員分配、設施場地等缺乏和不足,所以教學人員在教學內容選擇和教學方法使用上,均傾向課堂教學和理論知識傳授,而把實踐教學放在次要地位。針對高職高專院校文科專業實踐教學的困境,許多研究者做了探討,如李瑛珊認為高職高專文科專業是一種連續性的實踐教學,貫穿整個大學三年級的教學過程。如楊素娟提出“實踐演練”法,即“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學生在實際演練中鍛煉和提高實踐能力及溝通、交流與合作能力”。筆者認為,要真正實現高職高專院校實踐教學平衡發展,探討文科的實踐教學體系和機制,文學類課程的實踐教學不如放下姿態,貼近現實,從小處著手,把側重點放在教學環節、方法模式的改進和如何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等方面,實現“大課堂”的實踐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實踐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實現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

        第5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關鍵詞] 歸化 異化 文化差異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31

        一、引言:問題的提出

        在全球化和文化轉向的大背景下,電影是娛樂、傳播文化以及增進國際交流的一種大眾化、方便快捷的重要渠道。電影名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因而電影片名的翻譯也顯得至關重要。

        在各學報和《電影文學》、《電影評介》及其他刊物上有多篇關于電影片名翻譯研究的論文。近幾年關于電影片名翻譯的碩士論文也呈逐年增加的態勢,但目前學術界對影片名的翻譯研究多局限于目的論、功能對等、文本類型的角度研究歸化異化翻譯策略,即:直譯、意譯、音譯和創譯等;對韋努蒂的異化歸化理論存在誤讀的情況,甚至把直譯意譯簡單地等同于異化和歸化;散見的論文研究視角過于單一和整齊,大多集中在片名的翻譯策略和原則方面的研究,而忽略片名翻譯的文化性及多層面性;影片名的翻譯質量良莠不齊甚至存在誤譯;同部影片存在多個譯名,譯名繁多,譯名不統一,針對這一現狀,何躍敏(1997)曾《當前西片譯名中的問題與對策》探討這一文化現象;學術論文中中英文影片混雜、分類不清;所舉的分析案例局限于少數幾部電影片名,重復多,缺乏新意。

        鑒于此,本文旨在從翻譯策略、翻譯倫理和文化的角度分析歸化異化理論指導下的電影片名的翻譯,將電影片名的翻譯置于文化領域中,主要以奧斯卡最佳影片和中國部分著名的獲獎影片為研究對象,關注文化因子的傳遞和文化差異的處理。

        二、電影片名翻譯實踐研究

        學術論文中對電影片名翻譯的研究較早見于外語類核心刊物的是吳敏于1995年發表于《中國翻譯》第五期上的論文《淺談英語片名的翻譯》。在吳的論文中著重探討了英語電影片名翻譯的三種譯法:直譯,意譯,直譯加意譯(參見吳敏,1995)。此后,陸續有學者發表文章探討具體的片名譯法(賀鶯,2001;毛發生,2002等)。

        也有一些學者從文化差異的角度,把片名翻譯置于文化大環境中去考察(參見盧志君,龔獻靜,2003;,2009等)。鄭玉琪,王曉冬從英漢翻譯原則的角度對電影片名的翻譯進行過研究,在論文中提出“電影片名翻譯時應該遵循的三條基本原則,即信息傳遞原則、美學欣賞原則和文化重構原則”(鄭玉琪,王曉冬,2006/2008(2009))。張廣法則從后殖民理論視角來研究中文影片的英譯,并提出“異化翻譯策略可以抵抗強勢文化的文化霸權,確立其文化身份,促進多元文化健康發展”(張廣法,2009:105)。

        歸化異化與電影片名翻譯的結合也大多探討的是關于片名翻譯的策略以及翻譯中究竟是主歸化還是主異化的問題。林婷婷提出“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文化翻譯策略”(林婷婷,2004:104)。文紅認為“異化翻譯手法是翻譯中應采取的主要趨勢”(文紅,2007:177)。關于電影片名翻譯究竟采取何種策略,也有學者提出不同看法。在對英漢電影片名翻譯實證研究的基礎上,朱婉瑩在其碩士論文中提出“歸化能夠創新”(朱婉瑩,2008)。王伶伶和賈立瑩基本贊同這一觀點,前者認為電影片名的翻譯應以“歸化為主、異化為輔”(王伶伶,2009:159),后者認為“歸化理論仍將在英漢翻譯中長久占主導地位”(賈立瑩,2009:29)。而大多數的學者則認為“歸化和異化是辨證統一的兩個對立面。面對翻譯中存在的文化差異,優秀的譯作應從實際出發,靈活合理而又恰到好處地使用這兩種翻譯方法”(吳爽,2005:56)。李鑫、李瑞、趙利娟等也基本持相同觀點,認為“歸化和異化,這兩種策略是相輔相成,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參見李鑫,2007;李瑞,2007;趙利娟,2009)。徐建國、吳遠等則提醒譯者應“把握好歸化和異化的‘度’,既不能過于異化,讓譯語觀眾不知所云;又不能過于歸化,造成原名語言和文化特色的喪失”(徐建國,2007:30;吳遠,2007:55)。

        三、歸化異化指導下的電影片名翻譯實證研究

        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曾于1986年在Criticism 28(Spring)雜志上發表名為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譯者隱形)的論文中首次明確提出了“歸化翻譯”(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異化翻譯”(foreignizing translation)的概念 (參見Robinson,2007:97)。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在其著作《譯者的隱形――翻譯史論》中再次明確提出“歸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異化法”(foreignizing method),并認為施萊爾馬赫“堅持譯者只能在兩種翻譯策略中作出選擇:一種是歸化法,即從我族中心主義出發,使異域文本屈從于目的語文化價值觀,將作者帶回本國;一種是異化法,即偏離民族中心主義,壓制目的語文化價值觀,標示原文的語言和文化差異,將讀者派送出國”(Venuti,2004:20)。自此,韋努蒂明確提出并沿用“歸化”“異化”這一對術語,并在吸收各家思想的基礎上旗幟鮮明地提出并完善自己的歸化異化理論,尤其是其“彰顯”異質(otherness)的“差異性”異化理論(參見Venuti2008.4.14日給張景華博士的復信,轉引自張景華,2009:123)。

        歸化異化不僅僅是翻譯策略更是一種道德態度。韋努蒂認為“異化……是在譯文中表達的對外語文本和外國文化的一種道德態度。不僅是策略,還有詞語的選擇和外語文本的選擇,都可能產生異化的效果”(郭建中,2008:43)。關于此,郭建中教授評論說“他(韋努蒂)是要強調異化是一種道德態度,而不僅僅是一種翻譯策略;至于涉及到翻譯策略的問題,也是指選擇某種策略所產生的道德影響,重點還是指道德態度”(郭建中,2009:35)。因此,郭教授專門撰文澄清翻譯界對韋努蒂的歸化異化的誤解。他指出“歸化和異化的術語,主要是指對外語文本和外國文化的道德態度,是指翻譯文本的選擇和翻譯策略的選擇所產生的道德影響”(同上:34)。

        歸化具體到電影片名的翻譯中是指運用通順的話語策略正確地傳達原片名的語言信息和文化信息,選用目的語觀眾熟知的表達方式和文化意象來傳播異域文化。而影片名翻譯中的異化是指運用抵抗式翻譯策略(resistancy translation strategies)或采用偏離主流價值觀的陌生的表達方式來保留原片名的異域風情。不同的翻譯策略的選擇涉及到對外語文本和外國文化的不同的道德態度,因此,在電影片名的翻譯中,歸化和異化是有方向性的,涉及到語言和文化兩方面的歸化和異化。其最根本的出發點就是弘揚本民族(漢)文化,爭取文化身份的認同和確立。

        在英漢電影片名翻譯中有很多歸化的經典譯名,如: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如夢》)、Lolita(《一樹梨花壓海棠》)、Marty(《君子好逑》)、My Fair Lady(《窈窕淑女》)、Rebecca(《蝴蝶夢》)、Waterloo Bridge(《魂斷藍橋》)等,影片的漢譯中都借用中國耳熟能詳的詩詞和典故,采用歸化式翻譯,很好地加入了中國元素,巧妙地運用中國的詩詞典故替換拗口的英文人名和地名/建筑名等。既文雅含蓄地點明了電影的主題又能激起中國觀眾的觀看欲望,獲得受眾的強烈共鳴。這也正是造就經典譯名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一樹梨花壓海棠》、《蝴蝶夢》和《魂斷藍橋》等經典譯名成功地對原片名進行了文化意象的重構,將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詩詞和民間傳說等中國元素移植到對原片名的文化解讀中。

        電影《Lolita》講述的是一個中年男子與14歲少女洛麗塔之間的愛情故事。影片譯名“一樹梨花壓海棠”典自宋代文學家坡調侃友人張先的詩句:“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清朝劉廷璣也有類似佳句“二八佳人七九郎,蕭蕭白發伴紅妝。扶鳩笑入鴛幃里,一樹梨花壓海棠。”可見,詩句“一樹梨花壓海棠”是老夫少妻的文雅說法,和原片名的故事內容很吻合。該譯名妙就妙在恰到好處地點明了電影的主題,又用經典詩句重構了原作的文化意象并富有文學氣息。另外,電影《Waterloo Bridge》譯為《魂斷藍橋》典自中國古代著名的一個民間傳說“藍橋會”。藍橋會講述了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相識于藍井邊,雙雙死于藍橋下,歌頌了男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忠貞。巧的是電影《魂斷藍橋》中的主人公相識和陰陽相隔的地點都是滑鐵盧橋。民間傳說和電影故事開始的地點和結束的地點都是相同的。因此,無論是從凄美的結局還是內容上講,譯名都完全符合電影的主題,并且將電影的文化意象重構為“藍橋會”這一獨具中國特色的民間傳說。可謂是又一經典譯名成就了電影界一部經典力作。

        英漢電影片名翻譯中也不乏成功的異化翻譯譯名,如:The Seven Year Itch(《七年之癢》)、The Sound of Music(《音樂之聲》)、Rain Man(《雨人》)、Casablanca(《卡薩布蘭卡》)等。這些都是較典型的經典的異化翻譯電影片名譯名,其中“七年之癢”是地地道道的舶來詞,隨著該電影的知名度提升,“七年之癢”已經成為婚姻和職場的流行語。由此可以看出異化翻譯可以豐富本族語并影響受眾的思想。“影片輸入的同時,國外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國人的思想”(杜文,2008:53)。而影片《The Sound of Music》譯為《音樂之聲》,《Rain Man》譯為《雨人》,從形式上看是屬于嚴式翻譯,運用直譯法取得了異化的效果,尤其是譯名“雨人”更激起了觀眾想一睹為快的觀看欲望。而《Casablanca》譯為《卡薩布蘭卡》則是采用音譯法而保留了原片名的異域風情從而達到異化的效果。在此之前,該影片曾有一個高度歸化的譯名“北非諜影”,但是觀眾們記住了“卡薩布蘭卡”而近乎遺忘了“北非諜影”。成功的異化譯名使名不見經傳的達爾貝達市因更名為卡薩布蘭卡市而名聲大噪成為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同名城市的知名度提高也使得該部影片受到更多更廣泛的關注而永久地被定格為奧斯卡經典影片。從《北非諜影》到《卡薩布蘭卡》表明了同一個影片名的翻譯既可以歸化也可以異化,也體現了從歸化向異化發展的趨勢。

        在漢英電影片名翻譯中也體現出了語言和文化兩方面的歸化和異化。例如:《梁山伯與祝英臺》譯為New Romeo And Juliet,《開國大典》譯為The Birth of New China,《霸王別姬》譯為The King Parts With His Favorites 等則屬于歸化譯法,《臥虎藏龍》譯為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花木蘭》譯為Mulan等則屬于異化譯法。New Romeo And Juliet從文化上對原片名進行了歸化,將中國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絕唱重構成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愛情故事。文化意象的重構使國外觀眾更容易理解電影故事內容,不失為一個佳作。《開國大典》、《霸王別姬》則是從語言上對原片名進行歸化,采用地道的英語表達方式,分別譯為The Birth of New China和 The King Parts With His Favorites,從而準確地傳達一些有別于西方的說法和語言信息(如:“開國”和“姬”),達到便于國際文化交流的目的,弘揚中國文化,將外國文化請進來,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臥虎藏龍》、《花木蘭》等影片名的翻譯則分別采用直譯和音譯的方法達到異化翻譯的效果,將中華龍的文化和花木蘭等英雄人物傳播到外國。長久以來“龍”在中西方的形象都是差異很大的,在中國,“龍”代表正義和吉祥,而在西方則代表邪惡和禍祟。通過正確的片名翻譯有利于改變西方對于龍的誤解,有助于外國人正確地認識中國。龍文化漸漸地得到了西方的認可,有影片為證:《李小龍傳》在引入中國以前,原英文片名為Dragon: The Bruce Lee Story。其中就選用了Dragon一詞,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對李小龍和中國功夫的喜愛以及對中華龍的認可。因此,“為了達到最充分準確的文化交流,對電影片名的翻譯不能簡單地偏向于完全采用歸化或者完全采用異化的單一翻譯策略,而應該根據不同電影片名特點。兩種策略相結合,既最大限度地遵循目標語文化的主流價值觀,滿足譯入語觀眾的心理與文化需求。又盡量考慮到原汁原味的語言和文化意象”(李妍妍,2009:59)。“歸化和異化是辨證統一的兩個對立面。面對翻譯中存在的文化差異,優秀的譯作應該從實際出發,靈活合理而又恰到好處地使用這兩種翻譯方法,進而引發深層次文化上的反省”(吳爽,2005:56-60)。

        在電影片名的翻譯中歸化和異化策略要運用適度。“電影文化意象的翻譯應該從發展的角度去考慮,結合觀眾的實際需要,把握好歸化和異化的度,既不能過于異化,讓譯語觀眾不知所云,又不能過于歸化,造成原名語言和文化特色的喪失。電影翻譯既受原名文本約束又富于創造性,翻譯時應充分認識語言文化差異,正確把握觀眾的接受能力,確定歸化和異化的策略”(張瑞,2008:79)。如:Forrest Gump 譯為《阿甘正傳》就優于《福雷斯特•岡普》, Amadeus譯為《莫扎特(傳)》好于《阿瑪迪斯》。對于拗口的外國人名等過于音譯則使譯名顯得過于異化,也使觀眾感到過于陌生,不知所云。尤其是Amadeus,為大家熟知的就是莫扎特,而非專業人士很少知道莫扎特全名是沃爾夫岡•阿瑪迪斯•莫扎特,所以譯成《阿瑪迪斯》等于是無效譯名,顯得過于異化反而達不到應有的良好效果。影片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在臺灣被譯成《飛越杜鵑窩》,也是過于直譯而造成的誤譯,相比之下大陸和香港的譯名《飛越瘋人院》則與電影的主題相符顯得更合理些。

        四、結語

        “電影片名是文字意義和文化內涵的有機體,它應能提示影片主要內容,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底蘊”(盧志君 龔獻靜, 2003:47)。一個好的電影片名翻譯不僅要傳遞原片名的語言信息而且要正確地傳遞其足夠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意象并處理好文化差異。此外,還應從波蘭和愛爾蘭過度異化翻譯,導致本族語言文化缺失的發展困境的案例中得出啟示:在電影片名翻譯中應重視本族文化的傳播和傳承。

        正如杜文指出“影片輸入的同時,國外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國人的思想。西方經濟實力上的強大使其文化也變得強勢,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正是強勢文化向弱勢文化輸入時的情況。這時如果一味盲目采用異化翻譯理論,那么導致的則不是對強勢文化霸權的抵抗,而是對自身文化規范的顛覆,會使目的語受眾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文化他者的意識,反而加快了文化入侵的進程,這將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杜文,2008:53)。

        葛校琴也提醒國內學者“從強勢文化到弱勢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歸化的翻譯有時卻能對強勢文化之文化霸權形成一種抵抗,而異化的翻譯卻有可能顛覆譯語規范,破壞本來也許就不堪一擊的譯語和譯語文化,也許是在不經意中,淪為文化殖民主義者的同謀。異化的策略作為與西方強勢文化抗衡的手段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葛校琴,2002:35;2008:294)。

        在國際交流中,英語是強勢文化而漢語則相對屬于弱勢文化。因此,在我國,在電影片名翻譯中應根據翻譯的方向不同以及譯出語和譯入語的強弱勢來區別對待歸化和異化。在譯入外來影片時宜采取歸化為主異化為輔的翻譯策略,譯出本國影片時宜采取異化為主歸化為輔的策略,加入中國元素,弘揚本族文化。在影片名的翻譯中使歸化異化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以期譯出高質量的電影片名譯名。

        參考文獻

        [1]杜文.對韋努蒂“異化”翻譯策略的反思[J].忻州師范學院學,2008,(1):53.

        [2]葛校琴.當前歸化/異化策略討論的后殖民視域---對國內歸化/異化論者的一個提醒[J]. 中國翻譯,2002(5):32-35.

        [3]葛校琴.當前歸化/異化策略討論的后殖民視域---對國內歸化/異化論者的一個提醒[A].譯學新論[C].張柏然,許鈞 主編.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

        [4]郭建中.韋努蒂訪談錄[J].中國翻譯,2008(3):43-46.

        [5]郭建中.異化與歸化:道德態度與話語策略---韋努蒂《譯者的隱形》第二版評述[J].中國翻譯,2009(2):34-38.

        [6]賈立瑩.從韋努蒂翻譯理論看英文影片名翻譯策略[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4):29-33.

        [7]李瑞.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歸化異化理論[J].電影評介,2007(15):56-57.

        [8]李鑫.歸化與異化在英文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應用芻議[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7(3):47-49.

        [9]李妍妍.電影片名翻譯中文化差異之角色思考[J].電影評介,2009(3):58-59.

        [10]林婷婷.電影片名翻譯的異化[J].龍巖師專學報,2004(2):104-105,112.

        [11]盧志君,龔獻靜.電影片名翻譯的歸化與異化[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社科版),2003(3):46-49.

        [12]毛發生.外語影片片名的翻譯比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2(4):19-23.

        [13]王伶伶.從“歸化為主、異化為輔”角度看電影片名的翻譯[J].科技信息,2009(32):159,161.

        [14]文紅.從歸化趨向異化---電影片名翻譯芻議[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7(2):177-180.

        [15]吳敏.淺談英語電影片名的翻譯[J].中國翻譯,1995(5):55-56.

        [16]吳爽.從電影片名看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4):56-60.

        [17]吳遠.歸化和異化翻譯在外語片名翻譯中的應用[J].電影文學,2007(4)下:54-55,

        [18]徐建國.英文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歸化與異化博弈研究[J].電影文學.環球縱橫.2007(5下):29-30.

        [19]趙利娟.電影片名翻譯中的歸化和異化[J].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46-48.

        [20] 張廣法.中文電影片名英譯的后殖民語視角[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5):105-106.

        [21]張景華.翻譯倫理:韋努蒂翻譯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22]張瑞.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歸化與異化[J].徐特立研究---長沙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8(2):77-80.

        [23]鄭玉琪,王曉冬.小議電影片名的英漢翻譯原則[A].張柏然,許均.譯學新論[C].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8(2009).(原文載中國翻譯2006(2)).

        [24]Robinson, Douglas. What Is Translation? Centrifugal Theories, Critical Interventions [M].Foreign 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2007.

        [25]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26] Zhu, Wanying. Domestication Can Make Some Differences: A Case Study of Translated Titles of Foreign Films Imported into Hong Kong, Taiwan & Chinese Mainland [D], 2008

        【】內容是作者注釋

        第6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關鍵詞] 本科生;唐詩;論文;選題;寫作

        近些年來,全國多數高校積極開展了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的建設。在這種背景之下,很多綜合性高校紛紛設立“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理工科還有國家級創新實驗項目),以期在相當學歷和職稱教師的指導下,培養本科生的創新能力,促進本科教學質量的提升。對于如何檢驗學生的項目實施情況,各學校的要求大同小異,總體來說,在相關學術期刊則是各高校共用的重要的指標。

        如何提高中文系學生的創新能力,指導具有科研潛力的本科生撰寫學術論文并發表出去,就成為本專業教師們思考的問題。

        本文擬結合自身的體會,針對指導本科生進行唐詩研究論文的寫作,談一些粗淺的看法,以期拋磚引玉,促進這項教育創新活動的深入開展,同時也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貢獻綿薄之力。

        一、指導學生細讀唐人的詩歌

        從中華書局編輯部編的《全唐詩》來看,唐詩數量有5萬余首,要想在大學期間全部讀完恐怕不切實際。但是,選擇經典詩人的經典詩作,范圍縮得小一些,指導學生精讀、細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卻是完全可行的。

        我們的做法是:首先,讓學生從李白、杜甫、王維、岑參、王昌齡、高適、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劉禹錫、李賀、李商隱、杜牧等著名詩人中,挑選自己喜歡的詩人;其次,找到該詩人的作品集,先從總體上閱讀一遍,以保證對該詩人的詩歌風貌有整體的感觀;再次,如果該詩人的詩歌數量較多,則從中選擇幾十首具有代表性的詩歌,指導學生細細研讀,不僅要詳細理解每個字詞的含義、每個典故的來源和意涵,還要結合作者的創作背景深入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最后,指導學生欣賞這些詩歌,從審美的層次上體悟唐詩的魅力。

        以杜甫的詩歌為例,我們讓學生從圖書館借到《全唐詩》,從中查看有關杜甫的詩歌,從整體上了解杜甫的創作情況。為了解決杜甫詩歌中字詞和用典的問題,我們推薦學生讀清代仇兆鰲的《杜詩詳注》,要求他們看著注釋,先把詩歌的意思弄懂。然后選擇了杜甫的《望岳》《飲中八仙歌》《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兵車行》《麗人行》《前出塞九首》《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月夜》《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月夜憶舍弟》《蜀相》《春夜喜雨》《絕句漫興九首》《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客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戲為六絕句》《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旅夜書懷》《秋興八首》《閣夜》《登高》《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江南逢李龜年》等五十余首杜詩名作,細細研讀,以求了然于心、深入理解。在閱讀的基礎上,指導他們作閱讀筆記,寫讀詩心得和鑒賞文字。

        二、要求學生在熟讀唐詩的基礎上提出問題

        古人云:“讀書貴有疑。”《論語?為政》篇也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1]都是強調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做完第一步的工作之后,或者在讀詩的同時,就要啟發學生思考,從個體的閱讀體驗出發,多問個為什么,從而提出有一定價值的問題。

        仍然以杜詩為例。在宋朝時就有“千家注杜”的說法,后世研讀、學習、評注杜詩者更是不計其數,可見人們對于杜詩的喜愛。我們說的杜詩是“詩史”,杜甫詩中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憂民之心,杜詩藝術成就極高,所以人們喜歡杜詩。但是,除了這些因素,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眾多的讀者,讓他們對杜詩情有獨鐘、手不釋卷?這是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不起眼的問題,但其內在的因素恐怕值得我們深入思考。例如同是寫雨,《春夜喜雨》是“好雨知時節”,不只是杜甫滿心歡喜,我們讀來也覺得歡快;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卻令人唏噓感嘆,心生悲涼。細細推究,應該是杜甫與我們形成了一種心理同構,也就是心理學中所謂環境影響人的心理、心理對環境也會產生投射的原理,而人們都有相同的情感體驗,通過閱讀,詩文中的這種情感體驗會散播、感染和影響讀者,從而讓讀者也跟著作者一起歡笑或者哭泣。

        當然,還可以指導學生在分析和統計的基礎上提出一些問題,比如:在杜甫的詩中,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顏色詞?杜甫為什么喜歡用“紅”“白”“黃”“綠”“藍”“黑”“青”等詞?在這些詞中,出現頻率最多的是哪一個?李白的詩用了多少顏色詞?他們二人用這些顏色詞有何不同?這與當時的繪畫有無關聯?他們二人又與王維在詩中用這些顏色詞有何不同?有了問題,才能激起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才能引導學生的思考走向深入。

        三、指導學生認真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

        對于本科生來說,學會怎樣查閱文獻資料,是至關重要的。目前高校圖書館中除了館藏紙質圖書之外,還購買了大量的電子數據庫資源。這些電子數據庫資源,比紙質書更容易獲得,閱讀也更加方便和快捷。據我們調研的情況,本科生平時多用手機或電腦百度搜索,使用中國知網(CNKI)獲取相關資料主要集中在大四,其余三年則極少使用。對于讀秀、超星、萬方、中國基本古籍庫、國學寶典等大型數據庫,則近乎一無所知。獲取知識和資料的途徑相對單一,不利于學術的發展和創新。因此,教師必須專門對此進行講解和指導,讓他們在閱讀產生疑問之后多方查找和閱讀,以全面了解別人研究的情況,同時采用更好的方法和途徑解決自己的問題。

        對于唐詩的研究,也是如此。《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2]我們首先要指導學生全面閱讀詩人的傳記資料,以了解這個他所處的時代、家世、人生經歷、教育背景、所處的社會階層和地位、所受思想的影響、個人稟賦氣質等方面。例如,要想研究杜甫,必須閱讀《舊唐書?文苑傳》和《新唐書?杜甫傳》。其次,還要閱讀詩人同時代的人為其所作的《行狀》《神道碑》《墓志銘》《祭文》等資料,如韓愈為柳宗元所作的《柳子厚墓志銘》,李商隱為李賀所作的《李賀小傳》等,都是了解某一詩人的重要材料。第三,要閱讀后世學者為其所編的《年譜》,以便更詳細地了解該作家在某一階段或某些年的經歷,以及作品的系年情況。第四,要閱讀今人所著的《評傳》或對其生平進行研究的專著、論文等,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其人。通過這些材料,我們就可以對詩人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以詩人的性格稟賦為例,李白灑脫不羈,杜甫則“奉儒守官”,二人形成鮮明的對照,表現在詩歌中,就明顯地體現出清新奔逸與沉郁頓挫的不同。

        四、指導學生寫作、修改論文

        唐詩研究的小論文寫作當然主要是由學生獨立完成。但是,由于他們并未寫過學術論文,所以必須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在寫作之前,可以指導他們列出寫作提綱和參考資料,甚至要求他們提交一份較為詳細的寫作計劃。針對他們寫作計劃中的問題,告訴他們應該補充哪些文獻資料,論文的小標題如何設置,結構如何安排,觀點如何提煉,等等。

        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要適時詢問他們遇到了哪些困難,及時地予以指導和幫助,從而使他們能比較順利地完成論文的寫作。

        論文初稿寫完之后,教師應認真地審讀一遍,最好是面批,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讓學生知道哪個地方存在問題,為什么要修改,應該怎樣修改。根據我們的經驗,學生初學寫論文,最常見的是材料問題,有的引用材料過長,有的材料放置不當,有的材料重復使用,教師在面批時應一一指出,讓學生逐步學會該如何運用材料。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之后,這些學生就大體上知道該怎樣讀書、思考和寫作,并能寫出總體上符合學術規范的小論文。

        參考文獻:

        [1][春秋]孔丘著,楊伯峻、楊逢彬譯注.論語譯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9:16.

        [2][戰國]孟軻著,楊伯峻、楊逢彬譯注.孟子譯注[M].長沙:岳麓書社,2009:204.

        第7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一、地方性、師范性、經典性與教學內容的資源開發

        1 不同的需求及開發比較。“中國古代文學史”這門課程的通行教材是由游國恩主編的《中國文學史》與社科院編撰的《中國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的課程上用得比較多的教材是朱東潤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改革開放后,古代文學領域新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也有各種新教材、新作品選誕生,但用來用去,大都覺得游國恩、朱東潤的這兩套教材是很不錯的。原因就在于,“中國古代文學”的重點是作品,作品是穩定的,那么教材也可以保持相對的穩定。

        但也應該注意到,當前各地研究地方文學史的熱情很高,有的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而省級、校級項目就更多了。在少數民族地區研究地方文學史時,古代少數民族作家的創作也應該屬于古代文學研究與教學范圍。各地方文學史和民族文學史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現出非常不同的面貌。從大一點的范圍說,以長江為界,南北文學的不同早引起歷代學者的注意;又如廣西廣東雖然同屬嶺南文化,但二者地方文學的差異不言而喻。科研上對地方文學的資源開發,必定影響到教學。一是從觀念上講,要不要讓這些內容進入課堂;二是從方法上講,如何讓它們進入課堂。以前,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是依照通行教材來進行的,如果現在有意識地適當增加或突出這些地方色彩內容,不僅僅可以提高地域大學生的自信心、適應各地方提出的建設“文化大省”的目標,而且從文學史本身來講,發展主線與個別現象的比較使人們能更設身處地地感受和理解古代文學。

        而作為師范院校,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又面臨著如此現實:與綜合性大學或其他單科性大學相比,師范院校的古代文學教學應該是有特殊性的。這是因為師范院校與綜合性大學、理工科院校相比,學生的就業、工作性質有很大的不同。那么,此二者的古代文學教學是不是也應該有所不同?就師范院校的古代文學教學來說,其開發古代文學教學資源的努力方向之一,就是想方設法突出師范教育特點,把古代文學教學與師范技能的訓練結合起來。

        2 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目的。我們現在所說的古代文學教學與“五四”以前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不同。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一是讀“經”,即讀以“十三經”為領銜的先秦諸子著作;二是讀文學作品,讀“一代之有一代的文學”,即楚辭、漢賦、六朝駢文、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現在先秦諸子著作的內容已分散融通在古代文學教學中,沒有單獨成為一個系統來教授,能體現其獨立性的只是作為文學史的一個時段。但是,自古以來,“十三經”和先秦諸子著作是國學的基礎與靈魂,也是古代文學的根本與精髓。一來因為“經”的意義指向是“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與人生理想,是“修身齊家”的道德修養、立身處世,其核心的儒、道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立身世界文化之林的實踐及其象征,意義定位在人文關懷與直指人心上。我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不是僅僅教現在的學生懂得現代社會的生存競爭、人生拼搏與物質消費,而更要使他們成為一個健全的人、完整的人。二來先秦諸子著作是古代文學的活源之水,所謂“文出于《五經》”、“文出于六藝”。而一個人詩意化生活的基礎就是文學修養。因此,如何開發以“經”為領銜的古代文學資源也應該在我們教學改革的視野之內。

        二、多媒體、網站、文史哲結合與教學方法的資源開發

        古代文學課程以前是大學中文系的重點;而當全面鋪開“大學語文”教學時,古代文學課程從中文系的主干課程又成為全校的素質課,這就為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對象的資源開發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隨著教學對象的擴大,教學方法的開發與新教學手段的開發也應運而生。

        1 多媒體教學全面鋪開。對于古代文學教學來說,多媒體技術可以提供各種典籍的圖片、古代作家的手跡、畫像,古代文學的原典圖樣,古代詩歌的吟誦、古代戲劇的演出實況、古代文學文物、景觀、遺跡的照片、古代文學發生各時期的歷史地圖、古代文學改編的影視等等資料。這些彌補了傳統授課的不足,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可以更直觀地學習,感覺古代作家離自己很近。

        2 古代文學教學網站的建立。當代教育的發展離不開計算機網絡技術,網絡技術和互聯網的建立,突破了原來的空間觀念,突破了地域的限制,為教學資源的共享提供了有效的平臺,網絡為古代文學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我校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建立了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網,為輔助傳統課堂教學和多媒體教學做了有益的嘗試。通過教學網將有關電子網絡資源整合鏈接,整合了大量的網絡資源文獻,其中包括歷代的史書文獻、歷代的文學總集文獻、歷代作家文集文獻、各種電子數據統計系統、各種專題研究等。還可以及時把當前古代文學教研通訊、學術訊息動態地出去,也可以把歷代作品、教學大綱、授課教案、課堂實錄等放在網上,與學生組成互動空間,開展課外學習。讓網站成為學生了解古代文學、理解古代文學的重要活動場地,并提高了學生的科研能力與運用網絡學習和搜尋資料的能力,而通過對學生的科研輔導檢驗課堂教學的效果,可以強化學生對教師教學的反饋。

        3 文、史、哲結合的教學實現多學科的交叉。大學里以前講授古代典籍是以院系的學科專長為單位的。如講授《論語》時,中文系把它當作文學讀本,側重于分析語錄體散文的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總結孔子的“思無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等文藝理論觀點。而教育系把《論語》當作教育讀本,重點講講孔子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而哲學系、歷史系又把《論語》當作哲學讀本和歷史散文,側重于講孔子“仁”和“禮”的觀念,講孔子周游列國的史實。這樣各個專業的學生學到的只是部分《論語》,看到的只是孔子的某一面。那么,我們為什么做不到把完整的孔子、完整的《論語》教授給我們的大學生?這就要求實現多學科的融合。目前大學教育是分院系、分專業的,各院系、各專業都有各自的專業特點與專業方向,突破各自的專業特點與專業方向,將打亂當前的教學管理體系;而不突破各自的專業特點與專業方向。在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方面又有缺陷與遺憾。多學科交叉授課一方面要求老師具

        有文、史、哲結合的教學能力;另一方面要開設全校性的公共選修課和公共素質課,讓學生自由選課,按興趣選課,按自己的目標選課。這樣就為《論語》《老子》等國學經典完整地走進課堂提供了條件。

        三、提高人文素質、強化動手能力與教學主體的資源開發

        觀念的轉變在于:把本來是單純知識傳授的古代文學教學目標改變為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時,我們的古代文學教學又有哪些資源可以開發?當把本來居隅于中文系或文學院的古代文學教學推廣到全校文科、理科、工科作為素質課時,古代文學教學又有哪些特殊性?針對當前的“國學熱”,我們組織大學生作了一個調查報告。該調查報告首先闡述了在高校校園內開展國學經典教育的意義和作用,并通過對學生課程學習心得的整理,以及對調查問卷的分析反映本校學生對傳統文化傳承的態度和看法,以教學實例體現國學教育對高校學子思想、言行轉變的積極影響和重要作用。其內容有:當今大學教育的角度闡述國學教育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研究,闡述了大學生對國學經典教育的認識,大學生國學經典課程的學習反饋及國學教育對大學生人生道路設計、人際交往、價值觀念、自我修養和社會工作意識的影響,并提出大學國學經典教育教學的實踐探索與推廣建議。通過調查與研究,我們認為可以把教學主體的資源開發進行定位:

        1 教會學生把古代文學內化為自身素質。當把古代文學教學目標定為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時,我們應該讓大學生把古代文學的學習最終目的定位為一種文化觀念、人文情懷的抒發,并要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一種可操作性的手段。以往古代文學教學的考核往往是作品背誦式與知識記憶式的,背誦或記憶一些古代文學作品當然是必要的;但如果考核題目中有這樣的題目: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是什么?對這樣的問題大學生們往往也能侃侃而談,但從根子上講,學生中能把《李太白集》讀完的實在是太少了,沒讀完《李太白集》,怎么能說出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呢?可見實際上他們都是在背誦某某文學觀點中所認為的“李白詩歌的藝術特色”。因此我們的古代文學科目考核,其指向應該做到使大學生們自己內心愿意發表自己的意見;而不是重復、背誦他人的意見。可以把課程論文作為載體,與大學生們交流學習體會。把對古代文學的考核與大學生對校園生活的體會結合起來,如讓大學生結合對儒、道經典的學習談自己的人生道路,自我反省學習生活,談自己對社會、世界、教育等諸方面的看法。

        第8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一、目標設定

        如何有序推進“文化大講堂”活動,使之收到實效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專業成長和學校長遠發展是學校文化發展的重點。

        立足于學生健康成長。一是通過開展“文化大講堂”,豐富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傳統文化獨特的魅力,汲取營養和智慧,快樂健康地成長。二是豐富文化積累,豐厚知識儲備。從中領略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倫理哲學、文化藝術等方面豐富的意蘊、鮮明的藝術特色,促進學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并由此獲得深刻的教益。三是陶冶情操,促進學生人格成長。通過“文化大講堂”這一平臺,讓學生與文化經典融合在一起,沉醉其中,使其內心變得寧靜、美麗而和諧。

        立足于教師專業成長。通過“文化大講堂”活動,促進教師充分認識開展“文化大講堂”活動的現實意義,增強其對中國語言文字、傳統文化、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幫助教師準確理解中外經典作品的文化內涵,具有較高的文化經典賞析能力,提升教師的活動設計能力及文化品位,引領教師成為開展“文化大講堂”活動的“中流砥柱”。

        立足于學校長遠發展。以“文化大講堂”活動為載體,探索“感受文化經典,傳承中外文化”的教育模式,創設濃郁的文化氛圍,逐步形成“品語悟理·以情感人”的學校文化特色,打造學校經典文化品牌,培育學校文化底蘊,促進學校和諧長遠發展。

        二、探索實踐

        (一)“五大保證”,確保活動順利實施

        1.組織機構保證。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教導主任、政教主任為副組長,各學科中高級教師、省市縣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部分有特長的青年教師為成員的“文化大講堂”講師團。講師團講師每學期至少上一堂學科文化專題展示課。同時,成立“專家學者流動站”,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到“文化大講堂”客串講座。此外,結合校情,面向學生發出倡議,制訂“文化大講堂”活動的實施方案,明確活動目的,確定活動內容,保證活動時間,做到有組織指導,有目標要求,確保活動開展持續有效。

        2.活動內容保證。授課講師自選課題,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精心設計講稿,其內容包括政治軍事、科學技術、歷史人物、天文地理、環保衛生、音樂美術體育等。同時,還倡導講師在授課時做到故事化講述、影像化呈現、脫口秀展現,努力實現學理性、實用性、趣味性并存,追求學術創新,鼓勵個性張揚。

        3.活動時間保證。要求在校高中學生,在進入高三總復習之前,至少參加10場文化選修課學習,并按相應次數計算學分,載入學生學業檔案。為提升“文化大講堂”的教學效果,充分利用每周六下午和晚上兩個時間段,每周4場,每場課時長約90分鐘;根據講師授課課題和學生意愿安排學生聽課,并邀請部分家長一起聽講,引領學生和家長共同走進“文化大講堂”,分享中外文化大餐。

        4.評價機制保證。一是過程評價。對授課講師的授課內容、方式、效果等跟蹤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納入授課講師年度考核、文明班級評比、學生綜合素質評定,建立“行政干部檢查、年級組長督促、任課教師到場”的有效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二是激勵評價。建立“以激勵為主”的評價機制,對講師進行“優秀講師”評選、發放獎金、頒發證書,對學生進行“每月之星”評選、“生活知識”考試、“國情縣情”測試、頒發獎狀等,激活師生走進“文化大講堂”的熱情,充分點燃講師的演講激情,提升學生的聆聽與感悟效果。三是分層評價。其一是分學段,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安排相應的學科講師授課,并按不同的評價內容、目標,設置相應的評價表格,要求學生現場給授課講師打分評價,及時將學生的評價結果反饋給授課講師。其二是分等級,分學科學習特長生、優秀生、合格生三種類型,學科講師分門別類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以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5.師資培訓保證。通過制訂學習計劃,開展小型多樣的競賽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培訓教師,為全面推進“文化大講堂”活動提供人才保障。只要有關“文化育人”的教研活動,盡可能地安排教師參加,并要求參訓教師回校后對其他教師進行“二輪培訓”。同時,定期舉辦“文化大講堂”教研交流,利用周二、周四的下午第三節課組織教師觀賞“百家講壇”,并交流探討。

        (二)形式多樣,推進活動縱深開展

        于都二中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和活動內容,充分調動師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斷推進“文化大講堂”活動縱深開展。

        1.學科滲透,分享文化大餐。語文大講堂《從幽默中學語文》《幽默藝術——試析小品的語言特色》《紅樓奇葩,絕世而立——從女性角度解讀王熙鳳》凸顯語文爭奇斗艷的語言藝術,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數學大講堂《數學與生活》《璀璨的數字文化》《數學史話》彰顯數學的獨特魅力,帶領學生走進神奇的數學王國。綜合大講堂,既有享譽世界的國粹文化大講堂《淺談中西文化差異》《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碰撞》《京劇臉譜》,還有濃郁鄉土文化氣息的音樂大講堂《戲劇欣賞》《指揮與合唱藝術》《古今話于都》,又有洋味十足的西方文化大講堂《爆笑學英語,諧音記單詞》《英語與英語文化》《品英文電影,悟人生哲學》,更有宣傳社科知識的大講堂《“”的趣事軼事》《留下的寶貴財富》《中國外交現狀》,探索奧秘的科學大講堂《生命的起源》《中國的探月工程》《萬紫千紅百花爭艷》,流動著運動音符的體育大講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引領學生品讀傳統文化,讓他們真正享受到精妙絕倫的文化盛宴。

        2.活動浸潤,汲取文化營養。一是開展“課前吟誦”活動。采用“見縫插針,積少成多”的方法,利用課前5分鐘,進行“課前吟誦”,做到“讀而常吟之,學而時習之”。二是舉行“特色手抄報”編寫活動。每學期編輯一期特色手抄報,引導學生搜集資料與設計版面,將有關高尚品行方面的知識、故事、名篇佳句等編輯成手抄報,并評選出最佳手抄報。三是開展“親子互動”。發放《走進“文化大講堂”倡議書》,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學校開展“文化大講堂”的目的、意義以及目前取得的成效等,學生及家長與講師互動,增進了解,溝通情感,共同成長。四是舉辦“文化大講堂”模擬演講活動。每學期至少舉辦兩次“文化大講堂”模擬演講活動,引導學生模仿學校“文化大講堂”中講師的演講技巧,并從中體會:講師的執著——一次準備、二次試教、三次研討,不厭其煩;講師的用心——從選題到開講,查找資料、分析篩選、整合創新,每一個過程都走得非常堅實;講師的智慧——凝聚產生力量,創意來自團隊。在交流碰撞中產生靈感,在研討分享中生成作品。

        3.環境熏陶,形成聆聽期待。一是精心打造走廊文化。于都二中的“走廊文化”力求每層教學樓兼顧一個時代的傳統文化特點,按樓層、按年代懸掛“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傳統文化精品。整幢教學樓浸潤在經典馨香之中,成了走進經典的門徑,了解傳統文化的橋梁。二是豐富班級文化內容。在全校進行創新班容布置,設置“文化角”,展示學生默寫或創作的詩文作品、每周一星等;黑板報留有一定空間開辟“詩文賞析”“經典佳作”等欄目,要求每周有更新;以詩文形式提出鮮明的班級口號,或張貼名人肖像、佳作等。

        三、經驗與反思

        (一)活動開展有聲有色。一幅幅“經典詩文畫”、一份份“特色手抄報”、一首首“幽默打油詩”的精彩展示,為班級“文化大講堂”的成功舉辦開辟了嶄新的天地;以“感恩教育”為主題的演講比賽給“文化大講堂”賦予了新的內涵;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匯報演出中,全校師生全面展示了“文化大講堂”活動中取得的成果,演出現場成了師生共同的心靈之旅……

        (二)學生素養有所提高。學生走進“文化大講堂”,了解經典文化,激發學習興趣,提升了表達能力。有的學生在作文中能夠引經據典,閱讀和寫作水平悄然提高;學生在經典文化、高尚情懷的熏陶感染下,懂得做人的道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行為習慣大為改觀。

        (三)競賽考試喜獲佳績。于都二中的“文化大講堂”猶如一座百花園,深深地吸引著學子們,為學生開啟了一扇可以觸摸中外文化的窗戶。“文化大講堂”宛如一種催化劑,催生出喜人的成果。一年來,該校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18人次,省級獎項146人次,市級獎項252人次。特別是羅婷和朱瑩華同學接連獲得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最高獎——“恒源祥文學之星”,程能杰同學成為該縣第一位少年大學生。2012年該校丁玥同學以626分的成績奪得全縣高考文科狀元;高艷同學高考語文136分,取得語文單科全縣第一;高三文科語文平均分在全市排名第一。

        (四)教師素質得以提升。一年來,教師登臺講課的自覺性不斷增強,形成了互相聽課評課、溝通交流、取長補短的濃厚氛圍,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醇化道德人格、積淀文學素養,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提高教學質量和育人水平。此外,教師申報立項的國家級課題8個、省級課題19個、市級課題38個;在省級以上優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6人,參加市級課堂教學比賽獲一等獎16人;6人被市政府表彰為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3人被省政府表彰為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教師撰寫的教研論文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或交流達270篇。

        第9篇:社科經典論文范文

        后來,隨著山西人的“走口外”,這首民歌也傳到了河套地區。他們為了謀生,長年漂泊他鄉,思念故土親人之情油然而生,就情不自禁在自己所熟悉的曲調中填入了新詞:“城墻上(的個)跑馬掉不回(那個)頭,思想起(咱們)包頭(哎喲我就)眼兒抖。”由此產生了更為著名的綏遠民歌《城墻上跑馬》①。

        由于音樂表現內容情緒的變化,在演唱過程中就“產生了曲調的改造,以平穩徐緩的節奏代替原有的富有活力的律動,以二度級進為主的旋律代替原有四度、五度、七度、八度跳進為特征的旋律進行。”②于是,一首歡快喜悅的勞動民歌變成了表達深沉、悠長的思鄉感嘆的內蒙古漫瀚調。

        1937年,抗戰國土淪落之際,這首綏遠民歌又引發了作曲家馬思聰的靈感,以此為音樂主題創作了著名的小提琴曲《思鄉曲》,為《內蒙組曲》(又名《綏遠組曲》)中的第二首。

        樂曲基本以《城墻上跑馬》的原型曲調為小提琴曲的主題,在音樂的發展中進行了三次變奏,在思鄉情感遞次高漲中表現出遠離家鄉的人們對故鄉無限的思念之情。這首樂曲撥動了為抗日救亡而奮戰的中華兒女的心弦,引發了一代代愛國愛鄉的炎黃子孫的共鳴,也成為中國現代音樂中小提琴民族化探索的經典之作。

        斗轉星移,歲月輾轉。當歷史的車輪駛進了20世紀末,1994年由臺灣賽特文化公司與臺灣福茂唱片公司共同推出那英的專輯《為你朝思暮想》,其中由臺灣音樂人黃桂蘭作詞、薛忠銘作曲的同名主打歌也是取材于這首河套民歌《城墻上跑馬》。

        這首歌曲是由兩個平行樂段構成,第一樂段為樂思的初步呈示,核心音調來自于《城墻上跑馬》的第一小節“”,歌曲的旋律圍繞著“1、2、3”三個音為中心做上下二度環繞式(2-3、2-1、3-2、1-2)的級進發展,通過民歌核心動機的時隱時現,含蓄地表達了一種深藏心底的思念之情。樂段結束處音樂的情緒發生變化,配合歌詞“飛進你世界”,旋律也提高了八度,在徵音上做開放的長音進行,展示了一種激動期待的狀態。

        緊接在第二段的第一句,伴隨著歌曲的中心句“為你朝思暮想”的到來,《城墻上跑馬》的完整樂節(第一句的前半部分)“”出現,這里始終沒有出現原民歌中的完整樂句,只是運用《城墻上跑馬》的核心音調進行發展。如歌中所唱:“等了幾個世紀,你卻在海的那方沒有一點消息……為你朝思暮想,為你飛越重洋,千回百轉也不能夠阻擋,”這種借鑒運用的意義還在于,《為你朝思暮想》表現的也是一種對家鄉、親人隔海相望的思念,同樣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正是借助著一首《刨洋芋》產生了《城墻上跑馬》,繼而引發了《思鄉曲》,而后又成就了當代的流行歌曲《為你朝思暮想》。三首歌(樂)曲表現了共同的主題:走西口的故土之思、抗戰淪陷的國土之思和海峽兩岸的別離之思,儼然是一部中國近當代歷史的寫照。

        正是如此立意深刻的安排,以及優美精練的民歌主題運用,才使得后來作曲家的創作得以成功,并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影響。

        (作者附言:本系列論文為2012教育部人文社科規劃項目《中國當代流行音樂民族化的歷史與形態探究》課題成果,課題編號12Y5A76005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站· | 在线看片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观 | 人人爱草免费国产视频 | 午夜福利H动漫在线播放 | 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