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

        第1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在21世紀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人才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那么在學校教育中,如何培養企業實際需要的人才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從人才需求面的角度出發,對國際貿易從業人員所需職業技能需求做了調查研究。

        國際貿易的專業人才不論來自何種途徑,其所需的基礎知識及職業技能的訓練都要經過長時間的培養。但是,在現階段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中,學校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是否能適應當前的環境,并為企業所用,學校教育的課程與訓練活動是否能跟得上時代;在現今失業率的不斷提高,競爭十分激烈的社會中,培養企業實際需要的人才已刻不容緩,特別是高職院校。

        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一直是高職教育的目標。本研究從人才需求面的角度出發,探討國際貿易從業人員所需的專業技能,以作為高職教育專業規劃與課程設計的重要依據。

        1研究范圍

        職業所需的能力要求大致可區分為專業能力、管理能力、人際能力、工作態度、判斷能力概念能力等六項本研究主要針對專業能力,即職業技能。

        2研究流程與步驟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產業界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職業技能需求,通過文獻回顧了解國際貿易公司從業人員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與能力,確立國貿專業技能的基本內容;據此設計調查問卷,形成問卷初稿;通過相關從業人員業者問卷預試并修正后,再進行大規模的問卷調查,以了解相關企業認知的國貿從業人員所需的職業技能及其排序;通過量化分析,歸納出研究結論與建議,以作為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與實訓設計的參考。

        3問卷設計

        問卷內容主要圍繞調查業界對國際貿易從業人員的職業技能需求,從商務英語(貿易英語會話能力、英文閱讀能力、英文商業書信能力);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實務、信用證實務、國際貨物運送實務、國際貨運保險實務、關稅法規與通關實務、國際商務仲裁、國際貿易談判技巧);國際營銷(國際營銷基本理論、市場調查、貿易參展實務);貿易法律(民法、商法、貿易法規);國際金融與匯兌(進出口貿易財務操作、國際匯兌暨廠商外匯操作)五個層面進行題項設計,受訪者依其認知的各項能力的重要性分別回答。問卷采用采李克特尺度衡量各項能力的重要性,r非常重要j5分、r較重要j4分、r一般重要J3分、r較不重要j2分、r非常不重要J1分,N不計分。同時為了解職位自身背景對答題的影響,針對受訪者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以及國際貿易行業的工作年限設計了個人資料部分。

        4資料搜集

        本研究采E—MAIL郵寄問卷調查法,發出問卷285份,回收有效問卷l79份。有效回收率62.81%。對回收問卷,計算各題項平均數,了解國貿從業人員所需的職業技能與排序,以作為高職校院國際貿易專業課程設計的參考。

        第2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職‘國際貧易實務》課程教學模式的設計過程中,首先應結合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明確課程來源,確定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與作用,并基于工作流程和任務設計教學內容,設置合同的實訓環節,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融為一體,并采用合理的課程考核與評價體系,以強化學生職業技能與素質的培養。

        工作流程是指一個具備職業能力的職業人在特定的職業崗位上,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進而完成的一系列具體的工作項目。基于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務的課程教學模式設計就是根據該課程所針對的特定職業的職業人,在該職業崗位上,實施一個完整的工作過程所形成的工作項目及所需要的知識、能力、素質來安排教學內容和實訓環節。《國際貿易實務》作為一門介紹進出口操作流程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該門課程的實際情況,可采用以工作流程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具體的設計流程可分為五個環節:

        一、確定課程來源

        課程的設計要基于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體系中安排《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基于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而定的。通過對國內及珠三角外貿行業發展狀況、外貿專業人才市場供求狀況和自身辦學條件分析,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進行解構分析,如圖1所示。通過該環節可以發現,盡管外貿崗位眾多,且各自所要求的核心技能側重點不同,但都需要對進出口操作流程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即需要通過《國際貿易實務》這門課程學習外貿操作的基本流程、基本知識和基本術語,進而形成該專業需要開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結論。

        二、本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

        針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中所確定的核心職業崗位技能,設計出整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體系。作為一門介紹外貿操作基本流程、基本知識和基本術語的專業課程,《國際貿易實務》是直接為專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服務的。同時,《國際貿易實務》的開設也為后續的相關專業課程,如《外貿函電》、(國際貨運》、《外貿單證制作》、《國際結算》、《報關與報檢》等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因此,《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并應在前期學習階段中開設。同時,本課程也將成為國際貿易學生考取各類職業資格證書的輔導課程,起著指導和培訓的作用。

        三、基于工作流程設計教學內容

        作為一門介紹操作流程的課程,《國際貿易實務》可以采用工作流程導向、工作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以真實的外貿業務流程為線索,將課程設計為以外貿業務員工作任務為引領,將教學內容分為出口業務流程和進口業務流程兩個操作流程,并分別以一票外貿業務的基本流程為主線,將教學內容分為五個工作項目,并為各個項目的完成設計相應的工作任務。為避免教學內容重復,教學過程中可以出口業務流程為主,進口業務流程則側重于對進口合同履行的介紹,如表1所示。

        四、工學結合的教學環節設計

        校企合作是平臺,工學結合是形式,教學做一體是過程。課程教學應是專兼職教師共同圍繞每一項工作任務將理論和實訓教學融為一體的工作過程,因此必須在教學過程中設計職業素質訓練環節。《國際貿易實務》在教學中采用“能力分塊、虛擬任務驅動、實戰演習”的實踐教學模式,從低到高逐級遞進整合課程實驗、仿真模擬綜合實訓、見習體驗、頂崗實習等實訓環節,校內進行課程實驗、仿真模擬綜合實訓,校外教學基地進行現場教學、示范教學、頂崗實習,在實訓、實習教學環節的設計上,一方面既遵從業務操作流程,按順序設計實訓項目,另一方面采用循序漸進的形式,實訓順序從簡單到復雜,從單項到小綜合再到大綜合,分階段進行,如表2所示。

        第3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貿易實務 雙語 教學

        《國際貿易實務》是國際貿易專業的一門核心基礎課程,它以國際貿易具體流程為主線,系統地介紹了國際貿易各個環節所涉及的知識和技能,該課程涉及到國際貿易理論、國際商法、保險、運輸、金融、商品檢驗等諸多方面的知識。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日趨明顯,在高校開展《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雙語教學具有實際的意義。

        一、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實踐的模式

        在本世紀初全國高校開始普遍開始嘗試雙語教學之時,就紛紛開始嘗試運用雙語的方式進行教學。在這期間有成功、有失敗,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高校教師們根據自己所教學生的基本情況及自身的知識水平,探索出來幾種針對該課程講授方式的幾種模式。

        (一)半外語型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師用漢語講授。這是初級形式的雙語教學模式,適合于學生外語基礎和接受能力相對薄弱的情況。

        (二)混合型即直接使用英文教材,教師用英文和漢語交錯講授。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知識,對教師的要求也相對要低一些。

        (三)全外語型即直接使用外文(英文)原版教材,教師用外文(英文)講授,學生以外文(英文)接受所學知識。這是高層次的雙語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的外文水平要求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國學生在普及教育階段,外語的學習主要是以學生的讀寫能力為主,這直接造成我國高校在進行雙語教學時多不能貫徹全外語型教學模式,而多停留在半外語型和混合型教學模式上。

        二、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選擇的困難

        按照許多學校規定,國際貿易實務課程雙語教材的選用標準為原版英文教材,也有相對寬松些的要求,使用中英對照的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材。就全英教材來講,目前國內可使用的有兩種途徑。一個是從外國引進的原版全英教材。由于這些教材與中國的實際國情不相匹配,故很難采用。一個是國內一些知名專家學者所編著的全英的貿易實務教材,如帥建林編著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國際貿易實務》(英文版)、對外經貿大學周瑞琪主編的《國際貿易實務》(英文版)。但是由于我們高校學生普遍英語程度及專業英語水平所限,純英文版的外貿書學生學習起來不易全部吸收。需要一些漢語的外貿書籍做參考才好。但是從學生經濟狀況而言很少有學生為了學習一門課程愿意購買兩個教材的。這就需要中英文對照的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材。但是或于客觀條件所限,就筆者進行實務雙語教學中所見,很多教材的內容還需要充實,編排也還需要完善。

        (二)學生學習的困難

        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在學習英語的熱情上一般要高于其他的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但是縱然有這份對英語的熱情,也難以抵擋他們在學習貿易實務雙語課程上的畏懼感。直接造成這種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個:1、自身水平所限。全英課件看不懂,全英講授聽不懂,全英教材看不懂,這樣的現象在貿易實務的雙語課程上是很普遍的事情。2、英文專業術語多。國際貿易實務中很多專業性的術語,用漢語講學生能理清楚其中的關系已經不錯,莫說是再轉換成英語的術語了。這對于很多學生而言,無疑是難上加難的事情。譬如,IS0、ICC、D/P at Sight、hereof,thereto、CustomS fees and duties等等。3、對于雙語課程考試的形式的擔憂。筆者平時上課經常會遇到學生問,老師我們這們課究竟怎樣考試?是不是都是英語啊。如果雙語教學給學生的感覺特別難得話,學生對考試也是充滿著畏懼。

        (三)教師教授的困難

        國際貿易實務本身是專業課,但要開為雙語無疑對教師的自身的外語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有的教師迫于學校要求或其他原因,在自身不具備條件的情況下,去開雙語課自然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但是對于自身外語水平較好的教師教雙語課程也是個很大的挑戰,怎么讓學生既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雙語,又能真正地掌握專業知識。全英授課,學生聽不懂會抱怨,全漢授課,名不副實。一半英語一般漢語,那一部分應該用哪種語言,也要仔細考慮。教師所要面臨的另一個困難是學校對于雙語課程的規定,一般學校對雙語課程都有較為嚴格的認定,并且也有嚴格的教學效果的評定,譬如,教學中英語必須達到50%以上等等。教師面臨著是嚴格按照教學管理制度中規定的英語比例讓課還是先放下英語問題先解決學生專業知識掌握問題的兩難境地。

        三、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學教學效果優化策略

        雖然在貿易實務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我們仍應看到雙語是個大趨勢,如能靈活處理,克服其中的問題,我們依然能夠探索出一條教學效果較好的途徑來。

        (一)鼓勵貿易實務雙語教程的編纂

        鑒于前文所提到的困難,我們應該大力鼓勵專業知識和英語知識全面的教師編寫國際貿易實務雙語教程,在編寫過程中參考國外職業教育國際貿易實務教材、國際經濟法教材、國際商務教材等相關材料,以及我們國內一些權威的漢語版國際貿易方面的教材,去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貿易實務雙語對照教材,逐步建立全面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雙語教材體系對于一些綜合實力比較強的學校甚至可以組成雙語教材編寫督導小組,以起到督導優化所編教材的作用。這對于我們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是一件大好事。

        (二)靈活多樣得組織課堂教學

        國際貿易實務的雙語教學,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我們每位老師所面臨的教授對象不同,所應采取的方式也應該不同。作為雙語教師,我們要首先要考慮到學生的英文水平,接受能力,以此為基礎再決定究竟怎樣來實施雙語。譬如,在我國重點本科院校,學生的英文讀寫能力普遍要高于一般二本院校,這時我們在課件的處理上,就可以大面積使用英語,只對一些術語或較難得詞匯予以標注。但是在二本院校,或學生英文讀寫能力較有限的學校,我們可以使用英文課件,輔之以漢語課件的方式,課堂講授也要注意對于重點、難點不妨就用漢語來講,對于比較容易得地方用英語,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就嘗試使用此法,實踐證明效果還是比較好的。

        (三)積極探索雙語實驗教學

        目前許多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引入實驗軟件,進行軟件模擬,這其中有北京用友公司的國際貿易模擬流程軟件等。這些軟件本身的流程中,大量的單據都是英語的。如果教師能夠善用這些單據,并在模擬流程中鼓勵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詢盤、發盤、還盤的交流,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實驗過程中,還可以有案例討論,模擬商務談判等環節鼓勵學生用英語來學習。

        第4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1.1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存在的問題

        一直以來,許多地方高校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為培養“應用型”國貿人才,但在培養實踐中,過于強調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技能的掌握,忽略對學生的交叉學科專業素質、人文素質以及品德與能力素質等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有許多學校把培養目標定位為“高級應用型”國貿人才,但“高級”不意味著“高素質”,在培養實踐中,往往把“高級”等同于“理論型”,從而出現重理論輕實務的問題。

        1.2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

        由于在培養目標定位中存在“重實務輕理論”和“重理論輕實務”兩種傾向,導致課程設計也存在偏向問題。在“重實務輕理論”意識下,課程設計往往過于強調實務課程,但事實上,許多高校的實務教學課程中,并沒有真正注重學生的外貿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而是簡單地縮短理論課時,降低理論知識深度,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考核方法幾乎沒有針對具體實務技能。強調實務僅僅是增加一些外貿實務模擬課程,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這些模擬課程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1.3師資結構存在的問題

        目前,各地方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師資結構主要存在科研型與教學型教師比例失調的問題,各地方高校致力于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使得學術型教師多于教學型教師,即使名義上教學型教師多于學術型教師,但許多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的教師迫于職稱評定的壓力,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用于科研,而對實際教學效果研究較少。2.4國貿人才層次培養存在的問題目前,許多高校在國貿人才培養的層次上不能體現自身的特色。一方面,并沒有結合學校所在地區行業特色、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來設定國貿人才的培養層次,另一方面,沒有結合自身辦學條件與學科特色來設定國貿人才的培養層次。多數地方高校在國貿人才培養層次設定方面只是簡單跟隨潮流或參照兄弟院校的培養目標與方式,由此培養出的國貿人才缺乏差異化和地方特色,自然也不能滿足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對國貿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二、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的具體措施

        2.1設定合理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的特點體現在綜合素質、專業基礎、知識結構和專業能力四個方面,為適應這四個方面的特色定位,“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考慮學生的就業與以后職業發展的需要。“高素質應用型”國貿專業人才,除了掌握就業必要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理論知識,具備從事貿易實務的技能和實踐操作能力外,還需要有較強的就業、擇業能力和向深層方向發展的能力。二是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對國貿人才需求的變化。應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對國貿人才需求的新特點,設定國貿人才培養目標,并根據變化的經濟社會發展環境而實時調整培養目標。三是考慮地方經濟與行業發展的需要。當前,高校一些國貿專業畢業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主要是因為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的技能和素質不符合當地經濟與行業發展情況,不能就地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只有充分考慮地方經濟與行業發展的需要,在國貿人才培養目標設定時才能體現出地方特色,所培養的人才才會具有差異化特點。

        2.2改革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針對目前地方高校國貿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本文提出“一個邏輯”、“兩個并重”、“三個結合”的改革思路。“一個邏輯”是指在國貿人才培養過程中遵循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理論的邏輯。具體而言,首先通過基礎的專業理論教學培養學生專業理論素養,在此基礎上教學重點再轉移到實際專業技能的訓練,然后通過校企合作項目為學生尋找實習平臺,實務型教師帶領學生進行實地工作和學習,最后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實踐中提升專業理論深度,形成學位論文。“兩個并重”是指知識與技能并重,能力與素質并重。知識是基礎,技能是手段,兩者相輔相成,因此,國際貿易技能的培養與理論知識的傳授同等重要。能力主要包括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組織策劃能力、談判能力等,這些能力是學生勝任各種工作崗位的保證,“素質”是“能力”正常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因此,“素質”與“能力”同等重要,“能力”是基礎,“素質”是保證。“三個結合”是指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結合,分散見習與集中實習結合,校內教師教學與企業專家講座結合。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相結合有助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獲得對專業知識的新認識。分散見習往往時間較短,學生的參與程度不夠,與集中實習結合可以讓學生熟悉企業的外貿業務流程和工作的方法,有助于學生實現從實習到就業的無縫對接。校內教師雖然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但沒有在涉外企業工作的實踐經驗,而外聘涉外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或專家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他們對企業實踐運作的介紹和外貿理論的闡述,有利于學生對國際貿易實務技能的全面認識。

        2.3設計合理的國貿專業人才培養課程

        課程設計應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學習的實用性。一方面要體現對學生綜合理論素質的培養,合理設計基礎理論課程,核心理論課程不僅僅包括貿易領域,還應包括經濟學、金融、營銷、商業策略等領域,例如除了開設國際經濟學相關理論課程,還應開設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金融學、市場營銷學、商品學、國際貿易地理等課程,讓學生熟練掌握國際經濟與貿易理論的同時,開闊專業視野;另一方面要體現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國際貿易涉及的知識面廣,應用性強,既要有堅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又要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要突出專業知識的應用性特點。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應根據課程模塊之間相輔相成的內在邏輯關系,合理的分配理論課時與實踐課時的比例,在課時的比例基本相當的情況下,適當加大實踐課的課時比重。實務課程包括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結算、國際市場營銷、國際貿易慣例、國際商務談判、商務案例分析等課程,使學生掌握國際貿易與國際商務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4建設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第5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實踐性教學對于培養實用性和具備操作技能的專業人才的高職院校來說尤為重要。現今實踐性教學設施不夠完善、教學方法單一等現象仍在高職院校普遇存在,巫需調整改進,加強實踐教學,培養真正具有職業能力的國際貿易實務人才。

        高職高專教學的根本任務是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培養技術應用型專業人才,因此,加強實踐教學是高職高專宏觀教育政策導向的需要,同時也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

        國際貿易實務是從事國際貿易工作人員的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它重點突出職業能力培養,不深究學科知識體系的邏輯嚴密性和方法論,強調教學內容的”實際、實用、實踐”,理論教學要以實際應用為目的,以”必需、夠用”為度,同時,把職業資格標準引入課程體系,促進學校課程與職業資格證書在教學內涵上的相融,所以加強實踐性教學是讓學生能夠勝任工作崗位的需要。

        目前來說,部分高職高專的國際貿易實務實踐教學受傳統教學方法慣性的影響及受硬件條件不足的制約,在還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在教師的隊伍結構方面,很大一部分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師都沒有企業工作經歷,他們的優勢在于對理論性知識掌握得比較充分,這在客觀上造成教師在授課時會側重于理論教學;校內實訓室相對匾乏且操作方法與教學內容簡單,遠不能滿足學生反復練習的要求,自然也達不到全面掌握專業技能的目的。因此,加強實踐性教學是改變目前國際貿易實務動手能力培養落后局面的需要。

        一、國際貿易實務實踐教學改革嘗試

        通常來說,實踐教學可以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課程性實踐教學,即與課程理論學習同步進行的實踐活動,包括平時作業、綜合練習、模擬考試、大型作業和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等,另外一種就是集中性實踐教學,即綜合運用各課程知識、集中進行的實踐活動。另外,教師應該以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的展現上,盡可能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圖文并茂、視聽并用的優勢。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都已意識到實訓的重要性,實習課程的比例在逐漸加大,實習的內容也愈發接近現實工作崗位,并且加大投資建立模擬實驗室。通過多媒體等先進的教學手段按照進出口貿易的基本流程,進行具體的商品交易。在模擬實訓中,學生分角色互相配合演練,從草擬業務函電、核算和確定商品價格,直到貿易單據制作及審核等各個環節,學生都可以得到親身體驗,并在切身體驗中強化對知識的積累和理解。在實訓中學生還要互換角色,使每名同學都體驗到對外貿易崗位工作的不同內容和要求。

        近幾年來,為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更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專業操作技能,依據課程理論指導,遵循國際貿易實際工作流程和崗位能力要求,筆者設計并實施了如下校內實踐教學方法,經實踐有明顯成效:

        (一)課堂理論教學互動法,講求學中練、練中學、邊學邊練、變練邊學,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習興趣,以案例為學習項目,規定一定任務,在教室和計算機房利用教學軟件完成學習任務,包括價格、運費和保險費的計算,合同、商業發票、裝箱單、提單、保險單、匯票等單證的填制,實現學生對國際貿易工作流程中片段性技能和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二)使用仿真法進行校內集中實訓,按實際工作流程設計實訓型,實施履行模擬訂單的操作練習,為此設計并建設了一個國際商務綜合實訓室。

        二、國際貿易實務實踐教學之成效與評估

        用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之方法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評估,建立在微格教學理論基礎上,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采用形成性評價。即不把評價結果作為最終成績,或對某人操作技能高低進行定性,而只是作為學習者改進、提高教學技能的依據,明確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或問題。微格教學的評價,有自我分析、小組分析、指導教師分析三結合的定性分析評價,同時,也按照一定評價標準制定的評價量表的定量分析,以量化的結果說明在哪些指標上還存在問題,以及技能整體所達到的程度。定量分析給出具體的量化結果,定性分析找出產生不足的原因,指出努力的方向,被評價者容易接受。因此,兩種評價相結合的方法有利于被培訓者改進和提高,完善自己的操作技能。具體可以采用。

        (一)在實訓體系中借助反饋機制進行評估,在設計的國際貿易實務操作實訓體系中,通過正負反饋對實施操作的學生進行指導和調整,反饋頻率的高低能夠衡量學生操作質量的高低,一般來說,反饋次數越多,質量越低,反之就越高,在教學中設定的標準是,二次以內為優秀,不超過四次為良好,不超過六次為及格。

        (二)針對學生的實訓作業進行評估,實訓時根據抽簽分配學生充當進出口商,并在確定的貿易方式、貿易術語和支付方式下完成實際的操作任務,形成最終的全套單據,教師可以按照USP600和URC522的相關規定,以出單時間的邏輯性、單據的正確性、完整性以及單證的一致性為標準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估和指導講評,設置標準是,沒有不符點為優秀,10%以內的不符點為良好,20%以內的不符點為及格。也可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取長補短,學生之間互相學習。

        第6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國際貿易實務 實踐教學 高技能

        論文摘要:目前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加強實踐教學很有必要,為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必須增加國際貿易實務實踐教學的比重;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雙師型”教學團隊;采取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兩個實訓模塊的建設。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的核心課程之一,與其它專業課程相比,該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因此必須把實踐教學放在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中突出重要的位置,才能培養出具有較強實踐創新操作和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一、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實踐教學環節重視不夠,且安排不合理:高職院校雖然已樹立起了注重實踐教學的思路,但就當前情況來看,大部分高職院校文科仍堅持“知識本位”的教學觀念,只注重理論教學,而忽視實踐教學,教師往往注重理論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而忽視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實踐操作、動手能力,甚至對實踐教學敷衍了事。這種忽視實踐教學的行為,造成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把理論知識轉化成實際的能力非常欠缺。另外,相當多的高職院校將實際教學以及技能訓練集中安排在一起,這樣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視了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應該按照先簡單后復雜、先模塊后項目的原則把實踐教學分散到每一次的教學任務中去,以求達到最好效果。

        2. 實踐教學師資力量不足,嚴重缺乏“雙師型”教師:高職院校在學校環境、待遇方面、社會認同等方面與本科院校存在較大的差距。在實踐教師組成結構中,青年教師所占比重較大,教學過程中表現經驗不足的現象就不足為奇了。而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對教師的要求更高,要求教師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青年教師要做到兩者兼具比較難,因而要想提高實踐教學質量就存在難度了。另外大部分青年教師都是本科畢業后直接進入教學系統的嚴重缺乏外貿實踐,與實際的外貿業務脫節,講授只能是紙上談兵,學生無法完全掌握所需基本的技能,以致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

        3. 教材陳舊,沒有與時俱進。中國入世十年來,與世界的融合不斷加強,國際貿易實踐活動更是發展迅速,涌現出了很多全新的國際貿易新規章、新方法。,而我們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大多并沒有及時更新,導致很多新的貿易上的變化沒有編入教材。特別是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UCP600》標準,與以前《UCP500》標準有很多的概念性差異。但到目前為止,新的教材并沒有及時進行相應的修訂,這對學生將來步入社會進行社會經濟實踐會造成很多的困難。

        二、加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的必要性

        1.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特點決定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國際貿易實務作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核心課程,具有很強的涉外性、實踐性特點,它涉及到進出口的整個過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和實踐操作性。只有通過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置身于真實的進出口貿易環境中,定位于進出易的角色中,才能切身體驗進出口貿易所帶來的樂趣和風險,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教師通過實際教學,升華教學方法和理念,最終提高教學質量,改善教學效果,實現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

        2. 國際貿易人才市場需求決定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入世10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取得了巨大成就,與之而來對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國際經貿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實踐創新能力培養成為了高職院校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但當前各高職院校所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缺乏分析問題、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實際能力,致使相當多的畢業生難以很快的勝任實際工作環境,實踐動手能力較差。只有通過實際教學,不斷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才能縮短畢業生就業后的業務適用時間,為他們將來在國際經貿領域的謀職和任職乃至晉升做好鋪墊。

        3. 高職院校學生與企業工作環境的對接決定實踐教學的必要性:當前,國際經貿企業在招聘國際貿易人才時,大都要求要有一年及以上的工作經驗,不大愿意招聘應屆畢業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往往表現在理論知識并不強,而實踐動手能力卻很差,與企業實際工作環境對接存在很大的間隙,無法為企業立即產生經濟效益。目前大部分國際經貿企業不愿承擔培養新手的費用和時間,因而國際貿易實務綜合實訓則是實現理論與實際工作環境順利對接的最好橋梁。

        三、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創新的探索

        3.1增加國際貿易實務實踐教學的比重:高職院校對國際貿易實務實踐教學時間比重的增加,不是簡單的削弱和減少理論教學,而應該有機地把理論知識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去,做到理論與實踐技能、技能應用有機相結合,甚至可將部分理論課程和實踐訓練完成結合在實訓模塊中。同時實踐教學的制定應進行徹底的改變,即要由以學校為主導轉變為以國際經貿企業需求為主導;實訓模塊內容以國際商會、中國貿促會、海關總署等所制定的職業能力標準或國家、國際、行業協會通行證書所要求的內容為參考,做到直接接軌;實踐教學場所也應在充分利用學校現有實驗室的基礎上,不斷開辟以企業真實場景為主體的實訓基地。  3.2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雙師型”教學團隊:“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課程實踐教學的關鍵,是實現高職實踐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的決定因素。要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國際經貿人才,必須有一批懂理論、會實踐的“雙師型”教師和一支完整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因為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水平的高低取決于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業務水平和創新能力。為此國際貿易實務專任教師在不斷提高理論水平的基礎上,還要利用業余時間到外貿企業兼職鍛煉以及與海關、商檢局等政府機構進行信息交流,這樣才能教給學生最新的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內容和傳輸給學生創新的國際貿易實務方面的信息。同時學校還應聯系外貿企業和國際貿易相關部門的精英進入校園,指導年輕教師不斷提升業務水平,這樣也有利于形成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3.3采取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高職學生目前普遍存在厭學的特征。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實踐教學中同樣也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目前成效比較好的有多媒體教學手段和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圖文并茂、形象直觀、視聽并用等實現了教學資源最優化的組合和利用,可極大的改善教學效果。案例教學法實現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有助于學生理解實踐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通過案例教學法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3.4加強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兩個實訓模塊的建設:校內實訓應以讓學生掌握外貿實踐能力為出發點,將外貿實踐能力培養內化與校內實訓室的日常訓練中,必須建立國際貿易實務仿真模擬實訓室,使學生在仿真實訓室內,掌握外貿實踐業務技能;以具體的進出口商品交易為背景,為學生創造一個可以模擬現實的從事國際貿易實務的每一個操作流程,從而達到強化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目標。校外實訓應以建立穩固的實訓基地為出發點,通過與當地及沿海進出口貿易公司、國際貨運公司、對外貿易公司等單位簽訂協議,有計劃、有步驟的向實訓基地派遣學生進行頂崗實行,為學生創造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能力。

        四、結束語

        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已經探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方案,我們堅信在持續進行的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過程中,國際貿易實務專任教師的業務能力一定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一定能夠不斷增強,高職院校也一定能夠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慶穎.高職經貿專業《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實踐教學體系的整合[J].網絡財富,2010.(3)

        [2]陳愛榮、李雪峰.國際貿易課程建設之實踐教學的思考[J].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9.(12)

        第7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科研促進專業教學

        以教學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恒的主題。而科研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推進器,以科研促進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科學研究是學科建設的核心,它不僅可以增強教學的深度、拓展教學的廣度,而且可以更新教師知識結構、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沒有科研的支撐作用,教師便不能對學科的前沿、動態有及時和深入的掌握,無法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學科特點以及相關學科之問的關系,往往淪為有限知識傳授的輸送者,難于啟發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科學是源,教學是流,只有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為社會培養所需人才。

        一、科研帶動了教學改革

        現代科學的發展速度驚人,新思維、新方法、新成果、新觀點層出不窮,國際貿易學科發展更是如此: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國際貿易學科的發展有了很大變化,主要表現為:第一,國際貿易研究對象出現了新領域、新課題,諸如“跨國公司與國際貿易”、“標準化與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與國際貿易”。第二,國際貿易理論出現新理論、新原則。伴隨各國經濟發展,利用外資理論、新保護主義理論、區域經濟一體化理論、國際貿易非零和競爭理論、國際貿易“雙贏”理論誕生。第三,國際貿易實務出現了新方式、新崗位。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快發展,出現了以計算機為媒介的網絡上所達成以貨物(或服務)所有權或使用權轉移為標志的電子商務。新形勢下,外貿行業內的分工趨向細化,新的崗位不斷涌現,如外貿跟單員、報檢員等等。

        如果我們對國際貿易學科發展不加研討,對社會需求不予莢注,對本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不進行改革,所培養的學生顯然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因為國際貿易學科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能掌握國際貿易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現代化經營管理模式,精通國際貿易相關法規慣例,又能獨立完成各類企業的進出口各項環節的運作。而我校原人才培養方案無論在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上還是在專業課設置上都存在很大問題。教學理論與實踐環節脫節,專業技能課程缺失。正是從國際貿易學科發展角度探討我校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我們才大膽提出國貿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包括課程設置要改革。相關論文——“從學科建設的角度探討我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課程建設”于2007年公開發表。實際上,課程設置是高等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也是專業教師科學研究的一部分。更廣義地說,教學研究可視為科研的一部分。我校新制定的09版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方案,就是本校國貿教研室專業教師深人研討國際貿易學科發展所完成的科研成果。

        通常而言,脫離科研工作的教師,往往沒有機會或熱情對本學科發展和專業設置、課程建設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難以實現對本專業知識的掌握和綜合應用。其教學內容必然容易枯燥、過時。專業教學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在其專業方向領域擁有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學習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了解最新的學術前沿的動態。這一目的得以實現則需借助科研,科研推動教學與時俱進。

        二、科研提升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

        本科生畢業論文是本科教育階段中一項重要的工作,是全面檢驗學生四年學習成果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指導是高等教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的質量和水平是檢驗四年教育、教學成果的一個重要指標。認真指導學生畢業論文也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能力所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個收集文獻,調查資料,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創造,提升學生研究問題能力的一個過程。帶領學生參與到教師的科研活動中,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舉措。人才的培養不僅在于教給學生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獲取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必須經過實踐丁二作的鍛煉。在05級國貿專業論文設計中,大多數同學都參與到我的科研課題。如虢威同學畢業論文課題“湖北糧食物流產業外資進人現狀分析”正是我所主持湖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項目——“湖北糧食物流安全問題探討”中的部分內容。梁華迪同學的畢業論文題目“湖北省農產品出口貿易現狀分析與對策”同樣是我參與的省級項目——“中國農產品國際營銷環境研究”中的一個分支。在沒有參與論文課題申報前,多數學生對論文的架構、國內外研究現狀和論文研究目的是模糊的,對收集的資料也不假思索地填充在論文中。論文沒有太強的邏輯性,中心也不突出。通過反復指導并闡述自己在科研論文所表達的觀點以及課題研究所要實現的目標,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幫助他們歸納提煉論文所要表達的觀點,經過多次比較國內外相關論文,激發他們獨立研究并找到與課題有關論據,使他們在經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巾得到切實鍛煉。這種啟發式的指導學生參與科研,并嚴謹負責地把守論文質量關避免了學生盲目抄襲或草率應付。教師在科研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創新意識、強烈的進取心,往往對學生的創造能力、探索精神、治學態度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學生對知識整體把握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科研過程中得到全面提升。

        三、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專業課的教學內容往往涉及到本專業的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對于國際貿易專業教師而言,需具有寬廣的知識,能夠將專業課教學中涉及到的多個領域的知識如國際經濟學,國際商法,國際金融,國際商務管理,國際貿易實務,WTO規則等融會貫通。而要做到這些的前提則必須在科研工作中不斷了解國內外的最新動態,不斷積累豐富的研究成果資料,了解技術發展的現狀和趨勢,這樣才能將專業最新的前沿帶進課堂。大學專業教學內容雖有基礎性的一面,但其流動性,變異性最強。確保教師和學生一起站到最前沿,其保證就是大力開展科學研究。教材作為知識的載體和傳播者,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依據,它包含教學的內容并反映學科的最新進展。《外貿函電》是我校雙語教學的示范課程,身為主講教師,在對該課程近40本國內外教材深入學習同時,不斷總結并探索新的教學內容,大膽摒棄國內諸多《外貿函電》教材中已完全過時教學內容,例如,電傳的格式及運用根據學科發展,把電子商務運用及電子郵件的運用充實到教學中,并主編了《商務英語函電教程》。在完成這本教材的同時,視野開闊了,創新意識、實踐精神、獨立探索的能力得到提高。由此可見,科研是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增強教師底蘊的重要途徑。

        第8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論文關鍵詞]高職國際貿易實務教學 問題 改革

        1目前《國際貿易實務》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從課程體系設置上看,有的高職院校設置了較多的理論性課程,如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世界貿易組織概論、國際經濟與技術合作、國際投資等,但像國際結算、國際貿易單證制作、國際貿易函電、報關實務、國際貿易模擬談判等實踐性課程卻較少。

        (2)高職類《國際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計劃及教材基本上均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偏重理論教學。縱觀高職類國際貿易實務教學大綱和教材,大多數雖然在局部內容上對普高的計劃和教材有所揚棄,更注重實踐性,但體系上仍然是普高計劃和教材的翻版,在實際教學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太理論化或不實用的問題。

        (3)教學方法單,缺乏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國際貿易實務的教學往往以理論為中心,教學方法單,案例教學,互動教學應用不足。學生只能憑想象力,理解力去掌握,導致學生對所學專業知識掌握得不靈活,不牢固,對課程的學習興趣降低。

        (4)重理論、輕實踐,缺乏實習實訓基地和實習平臺。傳統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沒有很好地突出知識的實用性。學生缺少體驗進出口業務操作過程的機會,造成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差,很難全面系統規范的掌握進出口貿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導致學生不能將理論知識用于實際業務中,缺乏外貿業務實際操作技能。

        (5)操作方法與教學內容簡單。以往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主要以模擬實習為主,學生分別作為進口方和出口方,處理外貿業務。通過指導教師的講解,學生和教師共同處理進出口業務的各個環節。這種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的依賴性較強,不能獨立完成各個交易環節的內容,所以實踐能力提高得較慢。同時,在以往的教學中,只注重對學生交易磋商與制單能力的培養,學生缺乏解決整個貿易流程中出現問題的能力,而且制單也只是根據已給定的信用證填制提單等相關單據,對如何開立信用證則講解甚少。這些都使學生在遇到問題時束手無策。

        2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的方向

        (1)許多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設置在某種程度上與大學本科雷同,只不過稍作精簡。因此,高職院校必須根據學校的定位,即培養應用型專門人才來調整課程設置,這個問題在高職院校的學制由三年制過渡到兩年制后就更為突出。為了使培養的學生具有更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課程的設置首先要體現實踐性,突出集中實訓環節,大幅度調整理論課和實踐課的比例,包括學時、授課內容等。建設實訓中心,改善專、實訓條件,加強教師(包括理論課教師和實踐指導教師)動手能力的培養。

        (2)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選用合適的教材。根據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相應地設置教學目標。使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能緊跟時代的變化。在教材的選擇上應該更注重實用性。在高職《國際貿易實務》教材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那些在內容上接近工作實際,案例豐富,更多、更詳盡地附錄了外貿單據樣本的教材,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接觸到實際業務,理解相關的知識。

        (3)改進教學手段,加強案例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素質。首先,在教學中應廣泛運用現代化的設各和手段,如多媒體技術可以向學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在短時間內輸送給學生大量的直觀信息,提高教學質量。其次,案例教學在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的教學中占有極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其既可以達到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又可以幫助學生對于一些重要知識點的理解,能使理論與實際有效地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能力。在案例的選取上要做到真實型、典型性和適應性的統一一。

        (4)加強實習和實訓等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實習可分為校內實習和校外實習。校內實習主要通過建立模擬實驗室完成。在模擬實驗室以交易的基本過程為主線,針對業務函電的草擬,商品價格核算,交易條件磋商、買賣合同簽訂、信用證審核與修改、出口貨物訂艙、報驗、通關、投保,以及貿易單據制作及審核等主要的業務板塊,通過生動的案例、詳盡的操作指南、案例評析和具體的圖表實例以及大量的操作練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在連貫的案例分析中了解和掌握交易基本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徑。校外實習可以讓學生真正體驗實際的外貿業務操作過程和技巧,使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前就能親身去體驗社會,提高實踐操作能力。高職院校應該大力加強與企業的真接聯系,實行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通過“訂單式”培養,讓企業參與學校招生、學生實習、學生就業的全過程,使學生在入學時就從根本上解決自己就業的后顧之憂,真正讓企業來評判高職院校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

        (5)狠抓教師培訓,讓教師到實踐中鍛煉。強化對高職高專院校教師的培訓,使之盡快的向雙師型教師轉變。為了適應新形勢下對雙師型教師的需要,必須安排專職專業課教師到生產第一線進行進行專業實踐訓練。引導青年教師在重視理論與實踐進修的同時,創造必要的條件使理論與實踐進修的成果及時轉化為實際應用、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第9篇: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論文范文

        關鍵詞 教學改革 國際貿易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特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1 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類型及其利弊分析

        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模式究竟哪種好?目前尚無定論。國內大致有三種模式:

        模式一,重點綜合性大學及不少的財經大學,該類大學以理論研究型為主,國際貿易實務類等應用性課程基本不沾邊。它們培養的是“研究型人才,即出國留學、考研、政府官員”;以北京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四年本科培養方案為例:

        必修課程:38 學分

        “政治經濟學(上)”、“政治經濟學(下)”、“高等數學(B)一”、“高等數學(B)二”、“線性代數(B)”、“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經濟計量學”、“經濟學原理(Ⅰ)”、“經濟學原理(Ⅱ)”、“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

        專業必修課程:19 學分。“國際經濟學”、“西方財政學”、“國際貿易”、“世界經濟專題”、“專業英語”、“國際金融”。

        選修課程:51學分。

        (1)本科素質教育通選課:16學分

        (2)分類選修課程:24學分

        其中:基礎知識技能類:至少4學分;“世界經濟史”、“外國經濟思想史”、“會計學原理”、“貨幣銀行學”、“組織行為學。

        國別地區經濟類:至少4學分;“美國經濟”、“日本經濟”、“歐盟經濟”、“韓國經濟”、“俄羅斯經濟”。

        國際經營管理類:至少4學分;“營銷學”、“國際投資學”、“企業并購”、“國際銀行管理”、“跨國公司管理”、“保險學原理”。

        經濟理論類:至少4學分;“產業組織理論”、“發展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環境與資源經濟學”、“國際宏觀經濟學”。

        (3)任意選修課程:11學分(可以跨院系、跨學科選修相關課程)。

        上述這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四年本科培養方案,全然是一個理論經濟學專業的構架。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學生的理論水平很高,考研率高,是高水平論文的主產區。但也存在十分明顯的弊端:

        (1)該類學校在中國培養的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眾多,大多云集在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機構,很少去企業第一線。這樣的結果導致中國最優秀的人才只能在高校、科研院所里高談闊論,而不能在企業的第一線去提高企業水平和效益,創造價值。這也就是當今中國企業管理水平、對外貿易業務水平低下,創新能力不強的重要原因。

        (2)由于缺少實際工作的經驗和知識,無法在高校的講臺上理論聯系實際,深度、靈活地講解國際貿易政策和國際貿易慣例、規則等。在政府機構的政策制定中往往出現脫離實際的現象,以致造成時有進出口企業受損的現象。

        (3)按理說重點高等院校應當是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引領企業改革、創新發展的咨詢機構。然而,據了解在當前中國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反傾銷、反補貼”的訴訟中,這些高校的國際貿易老師面對企業的咨詢和求助一臉茫然,不知所措。因為進出口貿易中的商品價格,在各個環節的構成成本和費用是十分繁雜的,沒有實際工作經驗是不會計算的,這也就談不上去反傾銷、反補貼應訴了。

        模式二,以高職及專升本院校為代表的應用型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定位在“操作型”。據一些用人單位反映:這些學生的最大優點是能較快地上崗操作,但工作中對一些事情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

        因此,業界較歡迎模式三,這就是以過去外經貿部所屬院校(北京對外貿易大學、上海外貿學院等)及眾多采用該模式的普通本科高校為代表,這類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既重視理論,又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走向工作崗位的學生既能上手操作又有較高的工作悟性。

        但是目前所有該類高校都面臨的最大問題是:

        (1)學生實習、實踐難。目前這些高校的學生實習、實踐,要么讓學生自找實習放任自流;要么隨意找個企業、公司參觀“旅游”,至于是否對口已無暇顧及。

        (2)專業課程教學與實習、實踐教學相脫節。縱觀這些院校的實習、實踐教學時間大都放在大四,即學生的實踐教學時間就是畢業找工作的時間,由于學生在找工作時沒有一段提前的實際工作實習經驗,使得企業不愿錄用這些沒有一點“工作經驗”的學生,造成學生就業困難。

        (3)缺乏既有學歷又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教師。該問題已是全國所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都面臨的大問題。這類教師是“應用型”院校保證教學質量的根本。

        針對上述三種模式存在的問題,上海海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進行了很好的改革探索。

        2 上海海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

        2.1 專業培養方案

        上海海洋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由“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構成。

        2.1.1 理論教學環節由“專業教育”、“學科教育”、“綜合教育”組成

        ① 綜合教育課程結構與學分要求。

        綜合教育必修(45學分) 包括:A.思想政治理論系列課程;B. 外語、計算機、體育、軍事、職業生涯規劃、形勢與政策 。

        綜合教育選修(分)包括:通識教育、基礎技能教育、體育專項、“名師導航”。

        ②學科教育課程結構。

        A.必修課程:“高等數學C”、“會計學基礎”、“程序設計語言B ”、“經濟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微觀經濟學”、“市場營銷學”、“宏觀經濟學”、“應用統計學”、“線性代數B”、“管理學原理”。

        B.選修課程:“政治經濟學”、“商務禮儀與商務溝通”、“計算機網絡基礎”、“經濟學專題”、“高等數學T”、“英語口語(外教)”、“運籌學”。

        ③專業教育課程結構與學分要求(如圖1所示)。

        2.1.2 實踐教學結構與學分要求

        一年級:基礎實踐 :A.辦公自動化操作訓練;B.社會調查。

        二年級:專業實踐 :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訓。

        三年級:社會實踐:進出口企業專業實習。

        四年級:崗位就業、畢業實習: 畢業論文、用人單位實習。

        2.2 專業教學改革

        2.2.1 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

        人才培養方案的好壞決定著人才培養的質量。長期以來,該校國貿系十分重視人才培養方案的優化。由于國際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國貿系建系的16年來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過6次修訂或改革。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應用為核心”緊跟國家外貿發展的需要來修訂或改革人才培養方案。2012年春季,在學院的支持下,進行了最近的一次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本次改革圍繞國貿專業的實驗、實踐教學為中心,以一、二、三年級的短學期專業實踐教學內容的階梯性、連續性、職業化為抓手,即:一年級除安排一定的“名師導航”專業講座外,還要進行外貿工作需要的辦公軟件、辦公設備的學習;在二年級安排“國際貿易實務的模擬實訓”,全程熟悉外貿業務流程和外貿需要的業務技能;三年級安排到外貿企業實踐,為四年級的就業打好基礎。按照這一思路對國貿系的全部專業課程進行了調整。

        該系認為:這項改革對學生四年培養過程中的階段目標非常明確,措施有力,將會產生明顯的效果。

        2.2.2 以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為目標的教學方式改革

        國際貿易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學生今后從事外貿工作不僅要有良好四、六級通用英語,還要有熟練的商務英語口語和商品進出口的談判、報價、簽合同等能力,這些光從課堂教學是難以學到的。因此,該系從2011年下學期開始推出了“國際貿易技能競賽”,以鍛煉學生的溝通、交際能力,產品展示、談判的能力,國際貿易實務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及商務英語的表達能力。

        2.2.3 教學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學

        國際貿易專業有兩大類課程,一是國際貿易理論,二是國際貿易實務。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是研究“生意經”的,也即是買賣雙方博弈的經驗總結。因此有大量的貿易糾紛和司法審判案例,故案例教學是該課程的一大特色。在每一小節內容講完之后都會拿出一個典型的業務案例讓學生討論和回答,使學生加深對相關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使用的理解。

        2.2.4 考核內容和考核手段的改革

        從2004年開始該國貿系的一些課程就對考核內容和考核手段進行了改革,例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就將考核總成績分為三部分,一是期末考試占50%;二是平時成績占35%(考勤10%,每曠課一次扣2分;平時作業15%;課堂主動回答問題10%,每回答一個問題2分);三是實驗教學(國際貿易實務模擬實訓)成績10%。

        自實施這種考核方式以來,學生曠課的現象少了,課堂認真聽課回答問題的現象多了,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2.5 教材改革

        為了提高國貿學生的專業水平,尤其是應用類課程的質量,該國貿系認為有些課程的教材自己編寫更加合適。2007年編寫出版了《現代貨物進出口貿易與單證實務》,教材的內容和質量得到了社會讀者、學生及用人單位的好評,并獲上海海洋大學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8年)。

        2.3 學生培養效果

        該系的人才培養目標:一是應用型人才;二是可以出國留學或在國內繼續深造以沖擊更高目標的專門人才。

        2.3.1 升學與就業狀況

        建系16年來共畢業了13屆大約1500多人。其中有130余名學生先后前往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留學,一些學生被如美國的南加州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錄取為研究生。而更多的畢業生選擇直接就業,就業去向主要分布在跨國公司、外貿企業、國際物流公司、銀行、證券公司、政府機構等,許多畢業生現已成為部門領導,一些同學去了如“德國漢諾威國際展覽集團公司”等著名國際大公司,并已成為部門領導。據2012屆畢業生就業統計,該系學生的就業率為96.96% 。

        2.3.2 學生的專業核心能力

        本專業多年來致力于打造“理論基礎扎實、外貿實際業務能力熟練”的人才。據了解,在每年的外貿職業資格證書(國際商務單證員資格、外銷員資格、報檢員資格等)參加考試的同學中通過率99%,也有一些同學通過了“報關員資格”(全國的錄取比率12%左右)的考試。2012年,在有70多所高校參加的“第五屆全國國際貿易技能大賽總決賽”中,本系學生取得了優異成績,獲得了大賽“二等獎”和“校企合作獎”。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 |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你懂的免费看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