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育意義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有利于促進少兒智力的發展。
少兒舞蹈非常符合孩子們愛動、愛跳的特點,也很符合少兒通過感知和依靠表象來認識事物的心理特點。孩子們在動作、節奏、娛樂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對于外界事物的認識和理解。舞蹈動作是無聲的語言,孩子們常常依靠豐富的想象和心靈的感悟去表現這些動作的內涵。而這些動作又能激發、啟迪他們產生豐富的聯想,開拓創造性的思路。
在少兒舞蹈的教學過程中,我并不單一滿足于教會孩子一個技巧、一段組合,而是給孩子們留下一個創造性的空間。?例如,?我曾以一段抒情的音樂,配之以《雪花》的命題,讓孩子們自編自演,讓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結果,每個孩子都跳出了對雪花的不同感受,或贊美,或喜愛,或突出其寒冷,或強調其蕭瑟……這種創造性的藝術活動,幫助孩子們完成了從平面形象到立體形象的升華轉換。它能培養孩子們的形象思維,訓練其敏銳的觀察能力,使學生的感知、聯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從而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
二、有利于培養少兒良好的道德意識和意志品質。
舞蹈是一門整體藝術,少兒舞蹈往往是以群舞形式進行排練或演出的,整齊的隊形,劃一的動作,常常是衡量整體美感的標準之一。如果有一個孩子不認真,動作不協調,就會影響甚至破壞畫面的美感。通過這種步調一致的訓練,久而久之,孩子們就會養成一種自覺守紀律、主動關心幫助他人、注意集體協作的行為習慣。
少兒舞蹈還能培養孩子們活潑的個性和堅強的毅力。少兒,特別是當代獨生子女,在家中受到親人的寵愛,在公眾場合可能會有內向害羞、嬌氣任性的毛玻而舞蹈是當眾表演的,這種藝術活動有著現場即時進行人際交流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蹈的外向特征,激發學生進行富有表情的表演。通過參加排練、外出演出、集體活動,許多學生克服了性格內向、膽小害羞等不健康的心理。參加藝術活動,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開朗活潑的個性。另一方面,舞蹈又是一門殘酷的藝術,在舞蹈訓練過程中,有些動作必須付出痛苦和艱辛才能完成。這就需要孩子們具有堅強的意志和吃苦精神。
因此,有些比較嬌弱的孩子,經過刻苦的訓練,他們的毅力得到了充分的磨煉。
三、有利于提高少兒身體素質,增強形體與氣質美感。
舞蹈是人體動態造型美的精華,科學、協調的舞蹈訓練,會提高學生身體各部分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兒童的骨骼發育,增強孩子們的消化機能,增進食欲,提高身體素質。
在我所教過的學生中,有一些孩子原來曾有“駝背”“摳胸”“端肩”等不良習慣,我在舞蹈教育中常常注意提醒他們自覺地改變這種不良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們的這種習慣,能被有效地糾正。受過舞蹈訓練的孩子,都有儀表、舉止端莊得體的特點。這種形體特點,又會使他們自我感覺良好,充滿自信樂觀,為他們以后得體地待人接物打下一個基矗經過舞蹈訓練的少兒,能讓人感受到我們民族的一代新人挺拔向上、大方活潑的形體和開朗美好的氣質,有助于培養和提高民族自信心,激發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教育管理;價值選擇;以人為本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96年在題為《教育——財富蘊藏其中》報告中強調指出,要把人作為發展中心,“人既是發展的第一主角,又是發展的終極目標……應該使每個人都能發展、發揮和加強自己的創造潛力,也應有助于挖掘出隱藏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財富。”強調人本思想,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價值觀,這也是現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內容。而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不僅要體現在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方法之中,更要體現在學校的管理理念與管理方式上,體現在學校建設的整體氛圍和校園文化里。
一、以人為本思想的時代內涵
以人為本就是要從人的本位出發,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體現人性、要考慮人情、要尊重人權,不能超越人的發展階段,不能忽視人的需要。”正如臺灣著名管理學家陳怡安所概括出的人本管理核心精神那樣:點亮人性的關輝,回歸生命的價值,共創繁榮和幸福。以人為本首先是對“神本”與“君本”的超越與揚棄,是對君權、神權思想的徹底否定與對人的基本權利的普遍尊重;是對自由、平等、法治等理想社會的價值訴求,是社會文明進步的基本目標。盡管目前我們仍然無法絕對有效地使全社會共享社會所賦予的人類權益,但強調以人為本則是實現和諧社會的根本途徑。它也是對社會普遍的每一個體的關懷和尊重。整個社會成員中的弱勢群體、少數人的利益以及個性化的要求都會受到充分的關注。因此,以人為本是在不損害群體利益的前提下人的個性的充分展現。
二、以人為本教育管理理念選擇的歷史必然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物化”現象也日益嚴重,人變成了經濟動物,為物欲所羈絆,其結果必然導致人的價值的衰退和生存意義的部分喪失,這也會限制、阻礙甚至破壞人際關系的正常交往、溝通和理解。人的主體價值被忽視,人際的親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漠化,人對社會的責任意識和個性充分發展也受到制約。“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將更加關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和價值,尊重、理解、溝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為時代的呼喚。”作為人的培養的主體,教育承擔起人本教育與管理的理念,光大人的自由、創造與價值已義不容辭。
首先,當代社會發展的趨勢更加注重人才的素質與特色,追求人的個性與創造力。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知識經濟已初見端倪,信息技術層出不窮,人類生活處于不斷變化之中,工作效率將成倍地提高。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任何高新技術都是由人創造、使用并為人服務的,反過來對人的知識、智慧、管理才能和創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代和未來的科技戰實質上是人才戰,知識和人才特別是高、精、尖技術人才將大幅度升值,成為社會發展的關鍵,人的創造性受到社會的極大關注。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地位、價值也必然不斷提高,適應這一發展趨勢對人的管理也將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以便使人的個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展現。其次,學校的發展也需要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作用。學校的發展是物力資源、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源的整合共同起作用的結晶,而起決定作用的是人力資源。學校的管理是為提高教育質量服務的,即一切為了“育”好人。一所成功的學校,不僅要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人員和教師隊伍,而且需要發揮他們的集體協作精神,充分發揮其潛力。法國管理學家羅貝爾·薩蒙在他著作中引用了亨利·明茲伯格的一段話:“管理已經成為一項主要基于分析性方法的技術任務,而制定公司戰略則首先是一項綜合性任務。在我看來,我首先相信知識的獲取和對人的開發;相信直覺的力量,相信一種根據經驗的和漸進的方法(類似于我們在學習中可能偶爾采用者);相信新生和聽取別人的意見;一句話,我相信人。”薩蒙分析了這段話,他說:“無論在管理中或生產中,翻來覆去老一套的常規工作,正不斷地失去其進行創新活動的基礎。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是全體公司職工的創造性潛力處于最佳狀態。”正如所言,學校的發展需要在學校領導帶領下全體教師同心協力去完成學校的發展目標,挖掘其內在潛力,才能真正體現其存在的價值。學校的發展就是學校人力資源的充分開發。
學校人力資源開發首先體現為學校人力資源的可預測性和管理性。學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對本校的教師隊伍、領導隊伍的年齡結構、職務結構、學歷構成等進行分析,合理優化配置學校人力資源。學校在分析自身當前的發展現狀及社會環境、國家政策對學校發展的影響及對未來自身發展的趨勢的基礎上決定對人才數量的動態性增減。教師崗位的設置及班級教師的配備既要能突出學校特色,又要人盡其才、發揮教師的特長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教師也通過各種職業培訓不斷更新知識、調整自己。學校可以通過人性化的制度管理、績效評定、情感管理等途徑進行對人力資源管理。
三、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實現
教育管理不僅要強調“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是管理的核心和動力”,發揮組織成員的積極性和參與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更要實現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完成被管理者自我成長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標。這是學校教育管理“既教又管”這一特征的直接顯現。而以提高工作效率為目標的機關事業管理或以增加生產效益為目標的企業管理,盡管都把對人的關注作為管理的核心問題,但管理中的人仍然只是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作為“經濟人”而進行管理。與此不同是,學校教育中的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是把管理的目標定位在育人上。因此教育管理的理念應該是充分人性化的,應依托于以人為本這個根本出發點。
傳統的學校管理基本上是按照垂直管理的模式,由校長行使家長式的管理權威。而現代意義的學校管理,則大多數是按照行政職能和科層管理模式,由上一級根據權限向下一級實施控制和管理。管理便是控制,管理者便是控制者。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觀念中,管理者必須首先是教育者,而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因此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必須體現出以學生為本、以教育為本和以服務為本這三個相互關聯、互相促進的管理層面。只有以學生為本才能把教育管理的重心落實到一切有利于學生成長、滿足學生發展需要的目標上來。教育管理的質量與效率,不是以犧牲學生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天性為代價的,而是以學生個性培養和全面發展為目標的自我意識與自我價值的實現為基礎。教育管理的形式不能過度追求整齊劃一的管理標識而忽視學生的個性與多樣化的需要。高度企業化或軍事化的管理模式,只能適合某一階段教育中的管理手段,而不能也不該成為學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學生為本就是要求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養成獨立的個性和優良的品質。因此學校管理中的人本意識就是要突出在學校的辦學理念、教育資源的分配和教學手段的選擇中的學生意識。
因此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中,管理就是服務,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思想的自然延伸,樹立以“服務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把學生的需要作為管理的目標,改變傳統管理中威脅、監督、命令、禁止、懲罰等暴力式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間命令與服從、支配與被支配的主從關系,以避免像傳統管理中那樣管理者把從管理體制中獲得的管理權限直接轉化為管理者的權力。在學校管理中,打破傳統師道尊嚴對管理的影響,管理者應善于傾聽的被管理者的心聲,樹立耐心和設身處地的為人服務的人本理念。“俯首甘為孺子牛”般的工作姿態和精神意識,既不是源于親緣的責任,也不是境界的超拔,而應成為當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則。教育因為受教育者而存在,管理同樣因為人的全面發展而獲得意義。
參考文獻:
①張今聲,論人本管理[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0(1)
②陳顥,非理性管理:現代學校管理的新趨向[J],教學與管理,2001(2)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小學體育教學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伴隨著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及,現代教育技術已進入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特別是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更加體現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教學,構建起了新型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特別是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更好的開展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為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創造了有利條件。通過體育教學與現代教育技術的整合應用,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具體動作的直觀認識,形成動作完整概念,又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充分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運動技術要領,接收更多有關的知識。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直觀性有利于小學體育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在以往的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教學中,抽象的知識往往以語言描述為主,即使使用一些掛圖、模型等直觀手段也顯得較為呆板。多媒體課件可利用二維、三維等空間的設計,全方位地剖析難點,化難為易,使看不見,摸不著的生理現象變得生動形象,加快了學習速度,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因此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教學,它能有效的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是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充分顯示出來,調動小學生的直視功能,為突破難點創造出良好的條件。例如:跳遠教學,過去我們采用“講解+示范”的形式講授,以講解為主、示范為輔。雖然講解能強調重點,但在示范時,由于示范動作瞬間完成,學生根本不能看清其過程。如果我們利用室內課時間,將“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過程用電教媒體演示出來,就能化動為靜,化抽象為形象,增強小學生的感性認識。在演示之前,可讓小學生帶著問題去看。如跳遠有哪幾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有哪些注意點等,請學生看完后回答。這樣既能抓住重點,又容易突破難點。這樣教學,既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特點,又能幫助小學生建立起協調配合的概念。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是認識的興趣,人們在滿懷興趣的狀態下所學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多媒體這一新生事物在學生的眼中是新鮮好奇的象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實質上是給學生一種新異的刺激,目的在于誘導學生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射,換句話說,就是采用新穎的教法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籃球基礎配合前,我先帶領學生去多媒體教室觀看一段大型的籃球比賽以及球員們一些優秀的配合動作和步伐,這樣,同學們的興趣就一下被激發起來了。我們都知道小孩子的表現欲比較強,每個人都想把看到的動作模仿下來并表演給其他同學看。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筆者還設計了一個籃球基礎配合課件,利用聲音、圖像、動畫來表現籃球基礎配合的全過程,比較形象的展現了籃球基礎配合的動作要點、動作方法、移動路線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使學生快速的掌握此項技術。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
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方法,手段生動活潑、新穎多樣,克服了過去老師邊示范、邊講解的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既符合小學生的求知欲、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創設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小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能夠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熱情,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小學體育教材中跨越式跳高的教學中,怎樣才能吸引小學生?通過上網下載幾位獲得世界冠軍的跳高運動員整個跨越式跳高動作的完整過程,用在導入課前先給學生放映展示,同學們看到優美的動作,不禁摩拳擦掌,情緒興奮,禁不住贊嘆起來,再配上飄逸的慢動作示范,加上教師的導語配合,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體育課教學中,適時適度地運用多媒體,把涉及的重點內容的有關課件展示出來,既能起到讓學生領會動作的作用,又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從中激發小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小學生積極投入體育課教學中。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健康教育,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論文摘要:語言教育與文化教育密不可分,語言教學本質上是一種文化教育,大學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教學,而是文化教學。因此,在大學英語教育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滲透文化教育。筆者首先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入手,分析當前英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現狀,進而闡述文化與英語語言教學的相互關系及文化教育對語言教學的重要意義。
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中指出:“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加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學英語教學在重視學生語言能力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
一、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語言時時處處反映著文化,文化在任何時候都需語言,文化與語言之間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羅萬象,無論是西方文化還是本土文化的習得對學生掌握英語實際應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幫助。”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基本內核,而語言又處處浸透出文化內涵。語言和文化緊密相聯,語言本身就是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是人類文化的傳播媒介,是其進化的基礎。反過來說,語言,包括語言的使用方式在內,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獨立存在,文化是語言的存在環境。基于這種關系,學習語言就是學習文化,學好文化,可以促進對語言的學習。文化的發展,能夠推動和促進語言的發展;同樣,語言的發達和豐富也是整個文化發展的必要前提。語言始終是與文化同步發展變化的,不同的民族有著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學習一種外語必須了解這種語言承載的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語言的內涵是學不好外語的。”
二、外語教學與大學英語學習的現狀
1 教材內容有缺陷。目前,大學英語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識不夠完善和系統。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缺乏有目的、有計劃的文化教學。教師只能零碎地介紹一些課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識。這些都說明文化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還沒受到充分的重視。
2 學習動機功利化。目前對學生英語技能評估的標準與英語學習目標嚴重脫節,學生對于英語的興趣普遍較為“功利”。考試壓力、學位要求、等級證書數量、就業市場競爭等使學生無奈地被迫接受英語學習。學校以四、六級通過率來考評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級證書為最終目標。
3 考試指揮起誤導。長期以來,我國的各級各類英語考試一直以考查學生的聽、說、讀、寫、譯五種語言能力為主要內容,使學生形成一個錯覺;學英語就是學語言。因此,在考試引導下,學生自然就把學習注意力集中在語言上,而對語言所承載表述的文化內容視而不見。
4 教學環節有偏差。我國大學英語教育一直以來比較側重語言能力的培養,強調語法,而忽視運用。目前不少老師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受種種因素制約,教學思路和方法基本上還停留于傳統模式。授課重點放在語言結構的教學上,忽視文化教學,把語言與文化截然分開。這樣,大學英語課堂在某種程度上延續了著重詞句講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識也就成了英語課堂教學可有可無的內容。
三、大學英語中文化教育的意義
1 語言教學離不開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際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學中進行文化導入。讓學生拋開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學習英語語言,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語語言中所蘊涵的豐富文化內涵。這樣是永遠也不會真正掌握英語的。在語言交際中容易出現語用失誤,形成交際障礙。可見,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僅注重語言知識是不夠的,必須將文化背景知識融會其中。所以,我們在語言教學的同時必須融入文化教學。
2 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是互補的。
由于語言與文化特殊的親密關系,在語言中學文化,在文化中學語言,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在教學實踐中,逐步改變學生“英語學習就是背單詞,記語法,做習題”的片面認識和長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學習習慣,讓“英語學習”在“英語文化學習”的興趣與動力中更加具體、靈活、有的放矢。
3 通過文化教育培養文化素質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為特點的課程,對于文化素質教育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英語教學應寓文化教學于語言教學之中,借助于文化知識傳授,幫助學生探索英語語言中深刻的文化內涵,站在文化高度,挖掘課程中文化教學內容,通過課文中所涉及和反映著英語國家的文化、傳統、價值觀、風情等等的分析,幫助學生逐步領會其文化內涵,把文化知識內化為人文精神,培養和提高學生文化素質。
論文關鍵詞:新課標,語文教學,背誦,意義,方法
一、引言
背誦是中國傳統教育的一種優良方法。古人云“熟讀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沒有識記和背誦,教學和智力發展就是不可思議的。”像郭沫若、、顧頡剛等學者都得益于早年熟讀、背誦經典作品。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要“誦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書理解內容,背誦一定數量(80篇)的名篇”,并在大綱之后的附錄中推薦了一批古詩文背誦篇目,這充分體現了大綱對語文教學應“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的要求。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背誦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更不可小視。它是積累語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是培養語感的有效途徑,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
二、背誦對語文教學的意義
1、背誦是教育的起點
背誦是中小學生學習最基本的方式。事實上,人的一生很多知識都要靠背誦,沒有背誦我們就不能識字,識字是基本和最初的背誦。語文中古典詩文的背誦,現代美文的背誦,靠的就是硬背。語文對于中小學生來說,背誦是基本功,只有背誦才能把握那些經典范文,才能規范自己的語言,才能領會語文作為文學藝術的藝術魅力和思想魅力。數理化的概念公式,必須靠記憶才能理解掌握并熟練應用,歷史自然科學知識也必須背誦才能獲得知識的積累。所謂“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理自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都強調背誦重要性。可以說,沒有背誦就沒有中小學教育。
2、背誦可以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
由于受方言土語及語言習慣的影響,學生的語言往往不規范、不準確、不精煉。名家名篇的語言規范,用詞準確,文句優美,行文暢達。學生通過熟讀、背誦規范化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吸收,久而久之,原來不規范的方言土語及不良的語言習慣,就逐漸地被規范的書面語言代替了。
3、語言材料的積累必須依靠背誦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積累語言材料,其實就是感性的語言模塊的整體儲存,它可以看作是生活經驗材料,也可以看作是形象材料,或者是思維材料、情感材料。這些材料儲存于大腦,將成為學生的終身營養,也就是語文素養的重要構成,它們一旦被激活,就會產生綜合效應,極有利于接受和表達能力的整體提高。因此,通過背誦,可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4、背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書面表達能力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語文素養,主要是聽說讀寫的能力,概括起來就是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很多文章中,作者錘字煉句的功夫,匠心獨運的構思,作品高雅的格調,深邃的意境等,不是一下子就能讀出來的,而是必須再三誦讀,反復琢磨體味,在潛移默化中獲得徹悟。對前一次沒有理解或理解不深的地方,學生通過反復誦讀,后一次就能理解或理解更進一步了。朱熹強調的“讀書百遍,其義自現”就是這個道理。再者,通過背誦,在學生腦海中貯存了豐富的字詞、句式、文章的結構、行文的氣勢等多方面的知識,這些語言材料儲蓄得越多,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就越強。徐特立說過:“要理解,必須記憶基本的東西。”在需要表達時,就能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斷地涌到舌下,流向筆端。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郭沫若的“胸藏萬匯憑吞吐,筆下千鈞任歙張”的詩句,極恰當地說明了背誦與表達之間的關系。
三、如何引導學生背誦
1、激發學生背誦的興趣和信心
“激發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是教學成功的前提。”背誦是項實實在在的腦力勞動,須下番功夫,但一味的死記硬背,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提不起興致,甚至產生潛意識的抵觸情緒。因為只有樹立了興趣和信心才能創造良好的情緒,產生毅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因此,在背誦課文前,一定要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想方設法要讓學生喜歡背誦和樹立“我能記住”的信心。在背誦過程中,只要學生能背出要背內容的一部分,哪怕是是幾句,教師也要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使他們覺得有成就感。還可用名人背誦的事例來鼓勵學生,例如:章太炎是清朝末年著名的革命家和學者。早年時期,他在臺灣做記者工作。有一次,章太炎和同事李書閑聊,頗為自負地說自己所讀的書,百分之九十五可以背誦。李書不信,馬上搬出四書五經來考章太炎。果然,章太炎不假思索,如數家珍似的一一作了正確回答,甚至于哪一句在哪一部書中的第幾頁都答得一點不差。除此之外,還有巴金、錢鐘書、冰心等人的背誦事例。激勵他們樹立背誦的信心。此外,還可運用課件或組織競賽等方式。
2、講授背誦方法
首先,通過反復朗讀達到背誦。朱熹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朗讀背誦得熟,不解說自曉其義也。”所以,要對課文材料進行正確、流暢、有感情地反復朗讀,就能夠很快成誦。
關鍵詞義務教育數學教育大眾數學素質教育我國要在2000年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這是廣大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艱巨任務。這里所說的“普及”和“艱巨任務”應明確兩層意思:一是入學率要達到普及,從城市來說問題還不很突出,突出的是農村,尤其是經濟不發達地區,要實現義務教育,面臨的主要困難是師資、校舍、教學設備以及資金的嚴重不足;二是入學率普及達標后,并不能說明完成了“九義”教育任務,正如《教育法》所指出“義務教育必須為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奠定基幢。因此,義務教育初中階段將由以往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面向21世紀人的素質教育過渡。學校不再是僅為少數人升學服務,而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場所,這將是學校教育的長期而又艱巨任務。前者要在2000年基本達到,其主要是靠教育行政部門和政府行為完成;后者卻是長期性的——將延續到21世紀的教育,它是學校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務。
一、目前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的現狀
首先,我國的數學教育有其成功的一面,自1963年數學教學大綱頒布之時起,“加強雙基”、“培養三大能力”、“精講多練”等構成了我國數學教育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進入80年代以來,“追求升學率”和“數學競賽熱”,也使中國數學教育有別于其他任何國家,正是這樣的體系之下,優良傳統與嚴重問題并存,高分下隱伏的危機逐步暴露出來,學校教育不管是主觀上或客觀上實際是圍著“升學率”轉。由此帶來的是什么局面呢?學生學習的目標就是為了考重點、升大學。教師平時忙于加班補課,教學著重題海戰術。為了升重點率,導致一種很不正常的情況:一些學校幾乎用一個學期的時間來準備中考,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負擔沉重。教師為了應付應試教育,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社會的不同需要,對21世紀社會將需要公民具備哪些數學素質無暇考慮。隨著義務教育的實行,“差生”或“慢生”的比例增大,但又不能象“英才”教育那樣進行淘汰,這給課堂教學帶來更復雜的問題。因為數學被認為是最難學的課程,學生視學習數學為畏途,許多學生過不了這把嚴酷的“篩子”。而有的鄉中為了實現普及達標率,又降低要求,如個別學校出現了這樣的現象,跳級學習的不是品學兼優的學生,反而是學習最差的學生,其理由是,反正學不好,讓其早些畢業,避免退學,影響義務教育的普及達標率。試想,如此教育結果,實難說達到了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育大綱規定的要求,也就談不上實現義務教育的目標了。因此,對我國數學教育的現狀,我們雖不應妄自菲薄,但也不可肓目樂觀,完成“九義”教育,數學教育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大眾數學的內涵及其與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育的關系
1、大眾數學的歷史來由
“大眾數學”的提法是1984年在第五屆國際數學教育大會(ICME—5)上正式形成的,一大批論文就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的探討,如“什么樣的數學課才符合大多數學生的要求?”“如何建立這種課程?”等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麥洛(PeterDamerow)等四人負責編輯了“MathematicsforALL”的文集,“大眾數學”的口號逐漸廣為人知,流傳至今。幾乎已成為數學教育界廣泛認同的行動綱領。進入90年代,世界各國,尤其是各發達國家紛紛提出教育改革的報告、方針或方案,改革的目標都是面向21世紀,為培養適應高科技信息社會更加劇烈的世界市場競爭所需要的人才,誰既能培養出合格的勞動者,又能造就一流的杰出科學技術和經濟管理人才,誰就能占有21世紀。1986年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ICMI)在科威特舉行了“90年代的中小學數學”的專題討論會,并專門討論了“大眾數學”的問題。可以說,大眾數學問題將成為今后數學教育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
2、大眾數學的內涵
“大眾數學”一詞從詞意來說是比較直接、樸素的,幾乎人人都能夠理解。因此,一般也未作嚴格的定義,權作原名詞看待。就我國義務教育來說,由于義務教育是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接受的教育,因此,它的數學課程就應該是所有學生都必須學習而且是能夠學習的。這種為現代化生產發展和現代社會生活所必需,且為所有學生能夠學好的數學課程,我們稱之為“大眾數學”。
在當今教育改革的潮流下形成的大眾數學的思想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人們可以從哲學、社會學、數學以及教育學等各個角度去研究它,也可以用它考察數學教育所涉及的各個方面。
從文化的角度看,數學作為一種文化,“大眾數學”是大眾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任何一種文化現象都包含著豐富的數學內容,如何挖掘各民族文化中的數學因素?如何在教育中發揮這些因素的積極作用?如何處理民族語言與數學語言的相互關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中講授數學,是充分利用學生各自文化背景中的數學因素,還是讓學生盡量不受已有因素的影響,把數學當作一個全新的天地考察,這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問題。當我們把數學當作一種文化現象來研究時,“大眾數學”將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從生活的角度看,“大眾數學”就是大眾生活中的數學。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數學,有些為人們所意識到,有的則有待進一步挖掘。“大眾數學”的客觀存在性表明,人們通過對這方面的研究可以發展或產生一門大眾化的學問——生活中的數學,它將對義務教育的數學課程的改革和完善產生重大影響。
從數學的角度看,“大眾數學”即數學大眾化。數學發展到今天,純數學已經不可能為普通百姓所理解,更談不上應用。但我們總是在嘗試著以某種方式向社會滲透數學,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的出現和逐步普及。因為我們應該積極地考慮把未來社會公民所必需的現代數學及思想方法盡快大眾化,以便學生真正能夠學習它,掌握它。
從教育的角度看,大眾數學是義務教育的基本精神在數學教育的反映。實施義務教育意義下的數學教育與以往選拔、淘汰式的數學教育的根本區別就在于此。因此表現在課程上,大眾數學旨在建立一種在學生現實生活背景下可以發展起來的、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新數學課程;表現在評價上,“大眾數學”將促進人們形成新的觀念,使每個學生都學習有用的數學,而且都能學會有用的數學;表現在教學上,與“大眾數學”相適應的是改革“類型十方法”的教學模式,倡導“問題解決”的教學策略。
3、大眾數學與義務教育的關系
目前我國教育實施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數學教學大綱(試用)》是從1986年開始起草至1992年歷時五年半的時間所形成的,它是我國建國后的第六個數學教學大綱,它凝聚了成千上萬的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專家的心血,它集中反映了我國近十幾年來數學教育研究的成果。國務院頒發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從“世界范圍的經濟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上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和民族素質的競爭”這一判斷出發,提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現行的《大綱》全面貫徹了這一精神,明當前我國要在2000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就是要提高未來民族的基本素質。而“大眾數學”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新觀念,充分體現了義務教育的基本精神,更明確、更廣泛地提出其實現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讓每個學生能夠掌握有用的數學,達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人人掌握數學。
基于前面列舉的教育現狀分析,我國數學教育至少突出面臨這些問題:一方面,現代社會處處充滿數學,要求每個人都應具備更多的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適應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現代數學的發展越來越只能為少數人所掌握,這就構成了數學教育發展過程中的一對矛盾。再一方面是,現行中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相當多的學生掌握不好,相當多的內容學了沒有用,但在考試的指揮棒下迫使他們非學不可。因此許多學生過不了數學這把“篩子”。但與此同時,很多既有實用功能、智力價值、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可以掌握的內容,卻又學不到。這就反映了我國現行數學教育的弊端,也就嚴重地制約了義務教育根本目標的實現。而大眾數學為解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結合點。可以認為,倡導“大眾數學”,以形成新的數學教育思想和實踐體系,構建“大眾數學”意義下的21世紀的新的課程體系,是未來數學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義務教育目標的需要。
三、幾點思考
實施義務教育基本目標,進行“大眾數學”意義下的數學教育改革,這是一個跨世紀的任務和研究課題,內容廣泛且豐富。下面僅就當前義務教育初中階段數學教育的目的要求以及學校教育的實際,談幾點值得思考的問題。
1、必須認真學習和全面理解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明確認識義務教育不僅要求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同時義務教育不是以“升學”、“培優”為重點,學校應該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培養目標。當前,辛勤工作在義務教育第一線的廣大教師、學校領導乃至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深深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但屈從于外部“升重點高中”的壓力,教學上也不得不圍著“考重點”轉。國家投入大量的財力,實施義務教育,是為了提高未來民族的素質。但按目前的情況看,實際上是95%強的學生在陪少數能上重點高中的學生在苦讀,正如前所說的,三年初中學完,許多學生過不了數學這把“篩子”,最后也糊里糊涂地畢業了,連在學校“瀟灑走一回”的感覺都找不到。這種失敗的心理,本身就與素質教育相違,實在談不上完成了義務教育的任務。因此,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應站在全局的位置、戰略的高度,用未來的眼光看待實施義務教育的重要意義。首先教育戰線的同志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同時要向社會廣泛宣傳義務教育的意義及基本目的,求得社會的認同和支持,改變以“升學率”標準衡量學校質量的片面的質量觀、人才觀,為學校教育改革,為落實義務教育的任務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要樹立新的教育思想,要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作為根本任務。要從“應試教育”的枷鎖中解脫出來,把圍繞“升學”、“應試教育”、客觀上把數學作為“篩子”的觀念應有根本的轉變。“大眾數學”是全新的數學教育思想,它充分體現了義務教育的基本精神,當前廣大義務教育的教師應樹立這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觀念,改革舊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主動地體現這一教學思想。只有在思想上確立了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學改革中才能邁出新的步伐。
3、義務教育初中數學教學《大綱》是教學的指南,必須認真地研讀和理解它,準確地把握教學的尺度。根據《大綱》精神,深入了解義務教育新教材的編寫意圖,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這樣才能擺脫過份強調純演繹數學的內容和舊教學方法的模式,探索“大眾數學”教育實踐的新路子。
最后,還談幾點值得說明和探討的問題。
1、我們強調義務教育首要的和基本的目的,倡導“大眾數學”教育新思想,并不排除在義務教育階段對部分學生的“因材施教”,“英才教育”。相反地也需要重視,這也是完整落實《大綱》的體現,只有這樣才是既能培養未來合格的勞動者,又為未來造就一流的杰出的高層次專門人才,真正的擁有21世紀。但義務教育的基本目的不能改變,必須放在首位和突出位置。
1醫學倫理學教學現狀
1.1我們不能不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較,我們的醫學倫理教育從內容到形式,從理論到實踐都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目前,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國家已經進行了多年系統穩定的醫學倫理學教學。在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各年級醫學生中均開設醫學倫理學課程,并進行跨學科教學。教學基本上圍繞當前醫學領域的重點熱點倫理問題進行,如醫學實踐中知情同意、人體實驗、腦死亡、稀有資源分配等。哈佛大學醫學院對醫學倫理學采取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跨學科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對醫學倫理問題從不同角度、不同學科進行研究和探討,并邀請不同學科的專家參加,例如邀請臨床醫學專家、基礎醫學專家、社會學家、哲學家、心理學家、行為科學家等[1]。
我國則多以開設醫學倫理學課堂教學為主,進行其他教學模式的學校還很少,教學模式還有待完善。僅在少數醫學院校的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采取了對重點熱點問題進行討論,課題調研的形式。比如哈爾濱醫科大學,其在上世紀末已經開始采取這種課題調研討論的教學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2]。但是目前國內對這些模式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也沒有很好的推廣。
1.2對醫學倫理學重要性的認識不足。
醫學倫理學在醫學教育中的地位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才導致目前我國醫學院校醫學倫理學課時嚴重偏少的現狀。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大部分醫學院校在第五學期開設醫學倫理學或在政治課中開設醫德課,總課時約為30學時,不及美國、日本等國家同類課程學時總數的1/5。在如此有限的時間內,不大可能指望學生對醫德范疇、醫德規范等有較為系統的了解,更談不上為他們提供將理論付諸實踐的機會了。
2002年2月,國際醫學教育學會公布了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包括醫學教育的7個基本方面:職業價值、態度、行為和倫理,醫學科學基礎知識,臨床技能,溝通技能,群體健康和衛生系統,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維和研究。[3]這一標準闡述了醫學院校畢業生必須具備的一系列基礎核心能力,從中可以看到,醫學倫理學和醫德教育在醫學生綜合素質中占有重要地位。
1.3授課形式單調是我國醫學倫理學教學中亟待改革的又一弊端。
目前醫學倫理學教學中通行的是單純由教師講授的方法。限于學時,教師較少考慮,也無從考慮實際效果。這種“布道式”的教學方式,很難引起學生對醫學倫理學的興趣,更不用說掌握指導他們終身職業生涯的倫理準則與規范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美國醫學院該門課程的教學形式顯得生動活潑。其中最常見的是各種形式的討論和以病例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日本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則主要由相關臨床教研室的教授主講及讓學生參加病區實習的形式來予以實施,注重培養學生判斷醫療實踐中發生倫理問題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加拿大的醫學倫理學課程大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
1.4如何讓醫學倫理學的教學內容更系統、更穩定、更具時代性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醫學倫理教育的教學內容也同樣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眾所周知,任何一種道德理論或倫理學說,都是有其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背景。隨著經濟改革在我國城鄉相繼取得巨大成功,人們開始對醫療衛生保健行業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新的醫學模式要求醫務人員不僅應具備精湛的醫術,而且要求他們能自覺尊重生命價值,在努力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的同時,還要深諳倫理學、心理學等人文科學知識。所以原有的教學內容自然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而即使是已經更新的教材內容,也會因為目前新的倫理學問題的層出不窮而同樣有了時代的局限性。傳統的醫學倫理學考核形式,主要以考場筆試(閉卷或開卷)以及論文撰寫常見。前者強調的是書本理論知識的檢測,特別是閉卷形式。開卷形式雖然有一定的開放,但總之都是以理論知識考核為主,與傳統課堂授課形式相適合。這種考核方式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真正考查到學生學習醫學倫理學課程后的思想觀念以及倫理決策能力上的變化,也不能真正鼓勵學生學習醫學倫理學的主動性。后者雖強調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助于學生自我能力的培養,相比較應該是一種進步。但是仍然還有不足之處:沒有貼近臨床和實踐,學生的任務僅僅是在完成論文,所以相關材料可以不必從實踐中獲得,減少了倫理學的實踐機會;論文撰寫相對簡單,教師的指導成分相對較少,實用性不足。因為以上這些因素,所以目前的醫學倫理學考核方式難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迫切感,那么進行醫學倫理學考核制度的改革就更加勢在必行。
2醫學倫理學教學的對策
2.1加強國際合作,提高中國醫學倫理學的教學水平。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醫學倫理學的發展和醫學科學的發展密不可分,一種新的醫學科技的發展,必然引起相應的倫理學的方法論等多種角度,深入研究高等學校教學方法,使我們的教學在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及培養學生表達思想、交流觀點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4]。此外,對學生的成績考核,要考慮改變以理論考試為主的形式,積極嘗試多種考核方式,使考試內容注重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分析一些具體問題。
2.2創新教學內容。
自1982年以來,我國高等和中等醫學院校和醫療部門陸續開設了醫學倫理學課程,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編寫了許多版本的醫學倫理學教材。這些教材的出現,對于醫學倫理學的教學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21世紀是生命與健康科學發展的世紀,因此醫學倫理學內容體系“應以義務論為主線,將價值論、公益論貫穿其中,既反映傳統醫德精華,又突出生命與健康主要內容,并包括哲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美學等相關學科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論證。既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又能幫助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解決在學習和醫療實踐中的各種倫理問題。其具體內容應突出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和實踐性的統一”。[5]
2.3改革教學方式。
教師講授不應該是醫學倫理課唯一的教學方式。我們應該借鑒國外一些比較好的教學方法,依據我國的國情和目前醫德醫風的現狀,摸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在方法上,我們應改單調乏味的說教為多種形式并舉。可以嘗試用師生對話、小組討論、專題討論的形式。在醫學倫理學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重視選擇與應用正反典型事例進行倫理分析,這對于幫助醫學生和醫務工作者加深對醫療實踐中所遇到的倫理紛爭的理解,提高醫學行為分析判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效果好,深受大家歡迎”。[6]同時還“應重視對啟發式、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考評法等方法的應用,不斷提高醫學倫理學教育教學質量”。
2.4加強師資培養,提高教學水平。
為解決師資隊伍發展滯后的現狀,首先,應盡快成立醫學倫理學教研室,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的、專兼結合的教學隊伍。其辦法:一是建立專門教學研究機構,配備專門從事醫學倫理學教育的人員,尤其重視選拔有培養前途的碩士生、博士生。二是以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教育委員會名義舉辦全國性醫學倫理學師資培訓班和專題研討班,2004年8月在廣州舉辦的全國醫學倫理學教育培訓班,受到有關部門和與會者的好評。同時,各省市醫學倫理學會也應定期召開醫學倫理學教育會,不斷培養醫學倫理學隊伍,還應選派有培養前途的年輕教師出國作訪問學者進修學習,從而達到提高醫學倫理學師資隊伍素質的目的。超級秘書網
2.5完善并規范人文教育體制。目前我國醫學倫理學教育體制不夠完善,同時還尚無相應的規范。
全國僅有醫學倫理學會及教育等專業委員會,而各省市沒有相應的專門機構,也缺乏統一和明確的要求。雖然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在課程建設上把醫學倫理學列入教育計劃,但全國醫藥院校缺乏統一的安排。有的院校成立了醫學倫理學教研室,但大多數院校是在社科部或德育教研室中成立一個小組,教材不夠統一,教育與研究相脫節等。我們認為,必須制定統一的計劃和提出明確的要求,“把醫學倫理學作為整個醫學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育衛生主管部門的議事日程,列入教育計劃,作為必修課程開設,作為精品課程和重點學科來建設”。[7]同時要大力開展醫學倫理學的教育研究,定期召開地區和全國性醫學倫理學教育研究會,總結交流經驗,表彰先進,依靠全體醫學倫理學教育工作者和理論界、醫學界的同仁,共同為建設符合國情的醫學倫理學理論及教育體系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伍天章.以教學內容改革為突破口,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加強醫學倫理學教材建設.中國醫學倫理學[J]2001,(1)34~35
2曾釗新、李建華.道德心理學[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2,134
3伍天章.以教學內容改革為突破口,加強醫學倫理學教材建設.中國醫學倫理學[J]2001,(1)34~35
4李傳俊、李本富.醫學倫理學案例教學的實踐與評價.醫學教育[J]1995,(2)9~11
5張金忠.關于醫學倫理學教學方法、效果的討論.中國醫學倫理學[J]1999,(3)27~28
論文關鍵詞:雙語教學,價值
為了培養具有國際交流與競爭能力的人才,雙語教學已經成為高校的熱點話題,關于雙語教學的理論也在不同深度的探討中不斷科學與完善,實踐層面更是愈演愈烈。雙語教學實踐比較成功的一個案例是天津南開中學“雙語、雙文、雙能”的教學模式。“雙語教學勢必有利于學生掌握兩種語言;有利于學生理解、吸納除本民族文化之外的其他發展國家的文化;有利于學生形成可用兩種語言、文字進行思維,增加適應不同民族、國家要求的能力。因而 雙語教學有利于使受教育者形成‘雙語、雙文、雙能’的素養。”(康岫巖:2002)不僅提出了明確的教育教學目的,同時也為雙語教學描繪了美好藍圖。可對于各地開設“雙語實驗小學”、“雙語幼兒園”的熱情不減,英語教育投入已高占教育經費的40%,各類英語等級考試 大行其道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英文論文翻譯,普通話水平測試 卻低調施行于部分院校或特殊領域,這些現象能否算做正常,再強化下去,雙語教學究竟是培養人才,還是在扭曲人才。當我們的腳步越走越快,行程越走越遠時,是否應該停下來想想,我們的目的地到底在哪,我們的行為是否已經偏離了我們的初衷免費論文中國學術期刊網。
一、國家法律法規體現了雙語教學的地位和使命
首先,“雙語教學”簡單理解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兩種語言(我國目前主要是指漢語和英語)作為媒介的教學。其主要特征是,第二語言或外語是教學的語言和手段,一般同時用母語和第二語言兩種語言進行教學,也有完全用第二語言教學。2001年8月教育部頒發的《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提出了“本科教育要創造條件使用英語等外語進行公共課和專業課教學。對高新技術領域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專業,以及為適應我國加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專業,更要先行一步,力爭三年內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英文論文翻譯,外語教學課程達到所開課程的5%-10%”。
《意見》指出了雙語教學的重要性,可是除了個別領域有硬性指標外,基本是一種提倡鼓勵的態度。同樣的,“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國家的通用語言是普通話,‘國家推廣普通話’”,‘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用‘普通話’作為‘ 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這就明確了漢語普通話在教育教學的基礎性位置,是最應該也是最有必要得到推廣和重視的。雖然在2005年1月、2007年1月、2007年2月 和2007年8月,教育部多次發文鼓勵和推動雙語教學的開展,但漢語普通話的主體性地位是始終保持的,我們應該在推動雙語教學的同時應該清醒認識到漢語普通話的第一位。雙語教學的目的不是推廣英語,擠壓普通話。
二、雙語教學要“以人為本”
雙語教學確實能造就學貫中西、雙語雙能的復合型人才,他們的優勢將在學習外語文獻,吸納外國文化中明顯體現,同時在職場上也頗受青睞,表現得游刃有余。可是個人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沉重的,對于并不具備英語語言環境的中國人來學習英語,往往要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英文論文翻譯,學生必須學好甚至是學精英語,才能踏實地走入“雙語”課堂。為了保證雙語教學的質量,又必然會引入大量英文原著,那本土的優秀教材及其優秀著作的學習機會就會受到排擠。學生們每天說的,聽的,看的都是英文。當一個人的語言生活環境發生改變時,他 的思維方式和價值體系也將隨之發生改變免費論文中國學術期刊網。漢語的語音、文字、語法 傳遞的是漢民族認識世界的方式和價值判斷。一個人對本民族文化一知半解,對于外國文化又是停留表層的人(大多數的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并非出于對英語文化的熱愛),如何立根于世界。我們的教育強調“以人為本”,追求人的全面發展,那就應該在雙語中充分開發本民族的個體潛能,絕不能暗淡了本色,要知識的增長,更要完整健全的人格。
三、國家、民族的興盛需要保證漢語在社會生活的主導地位
語言是綜合國力的要素,科學規劃國家語言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國家漢語戰略”已有構架,不只向國內還向世界推行漢語。“雙語教學”的過熱勢頭不是跟“國家漢語戰略”背道而馳嗎?馬慶株教授提到的“漢語在產品上的使用”問題,恰是漢語在為民族品牌做貢獻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英文論文翻譯,同時產生經濟價值,這對于民族自信心的提高 也具有重大意義。相反忽視本國語言的學習,減少本國語言的使用,不積極擴大本國語言的影響力,勢必造成民族文化傳承的斷裂和綜合 國力的下降。
總之,雙語教學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尊重漢語教學的主體地位,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做到實現民族的振興,并克服自身在師資、教材等方面的不足,走向更健康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康岫巖.雙語教學的價值與實踐模式[J].天津: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2,(5):30-31.
[2]劉翌楠,宋柳.初探雙語教學效果的提高——以微觀經濟學教學為例[J].成都: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6):87-90.
[3]彭澤潤.制止英漢“雙語教學”,從語言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安全[J].濟南:現代語文,2005,(1).
[4]張謙.中小學雙語與雙語教學:理念與模式[J].天津:教育科學,2002,(5):42-44.
翻譯的學術研究之本質是什么?這個問題讓人很自然地想起學術名篇“TheNatureofAcademy”。作者在文中所描寫的社會各階層強加給學術的悲哀在我們的傳統學術范式中亦依稀可辨。學術要關注什么?學術研究要引領何種潮流?學術如何突破世俗樊籬修成正果?這是真正鐘情于學術的人們所注目的問題。這些問題,在此次講習班的過程中,被中國譯界的同仁們作了一種別出心裁的詮釋。
正如中國譯協的領導黃友義、孫承唐和《中國翻譯》雜志常務副主編楊平在開幕式上所倡導的那樣:這次研討,重在“全面地提高廣大翻譯工作者的素質”,重在“思維模式的改革”,重在“拋磚引玉”!這種理念,很快就在開講人許鈞先生的報告中得到印證。許先生對他的譯著《紅與黑》中的詞句是如何剪裁未作任何闡述,而是從“傳統與創新”的角度,對翻譯、翻譯學和翻譯批評等問題進行了宏觀的解剖。這位來自南京大學的博導還以他自己的親身經歷,說明了作為一處翻譯學的導師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和學界進入高層次的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的種種途徑。許鈞教授是主要從事法漢翻譯研究與教學的專家,此次與他的同行劉和平教授一同出現在以英漢翻譯為主的講臺上,這種安排本身就意味深長:作為組織者的中國譯協《中國翻譯》編輯部,旨在打破學科研究的界限,追求一種“殊途同歸”的學術效應。
“殊途同歸”,還體現在此次講習班對教師和講題的選擇上。從教師來看,主講人當中有八十多歲的譯壇名宿程鎮球、許淵沖,有年富力強的翻譯家孫致禮、莊繹傳、徐亞男,也有許多三、四十歲的著名中青年學者。各路豪杰流派不一,觀點精彩紛呈。演講的課題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從筆譯到口譯,從文學翻譯到外交翻譯、政論翻譯、法律翻譯、呈現出多層次、多視角和高品位的學術研究特色。
在宏觀方面,翻譯學的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代表了主流。來自北京大學的辜正坤教授以“點到為止”的方法,向學員們介紹了他的《翻譯學通論》的理路構成,意在引導學生進入宏觀翻譯學與微觀翻譯學的主要層面。同是講翻譯學,香港浸會大學的潭載喜教授則是從西方翻譯模式談起,分析了西方翻譯模式的強與弱,并對翻譯學發展的路向作了展望。清華大學的王寧教授則基于對目前翻譯及其研究之現狀的思考,試圖對全球化時代的翻譯進行重新定義和定位,并對全球化進程中翻譯的作用做出描繪。王寧認為:“翻譯現在正經歷著一種轉折:從屬于語言學層面上的字面辶多譯逐步轉向文化層面的闡釋和再現。”這與西方文化學派的觀點遙相呼應。對于西方譯論給譯者的啟示,香港嶺南大學的張南峰教授則以Vermeer的目的論和Even-Zohar的多元系統論為引線,深入線出、由此及彼地介紹了有益于翻譯理論研究或實踐研究的多種理論;張先生并結合“英漢文學翻譯中的三個問題:戲劇語言、文化專有項和雙關語”這一課題,為翻譯研究和翻譯教學中的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問題作了全新的注釋和演繹。在跨學科研究方面,北京大學的博導申丹為學員們展示了她在文學文體學與小說翻譯研究方面的成果。申教授從西方文體學的發展概況入手,對文學翻譯中對語域的處理和故事層次上的假象等值等問題作了理論與實踐的分析,說明了文學文體學在小說翻譯研究中的主要作用。申丹教授的高足王東風則通過對文學翻譯中的文體變形處的分析,指出了文學翻譯中一個值得深思的現象:譯家與作家的意識沖突。王教授認為,“無論是翻譯文本中的譯例,還是譯家的言論,都清楚地表明譯家的語言選擇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作家。前者的語言策略具有信息取向,而后者則是詩學取向。”據此,他在文中對傳統的信息或語義取向的翻譯策略提出了質疑。這種多視角的研究路向為廣大學員進行多元的、多層面的學術探索提供了樣板,這也是此次研討會的目標之一。
在學術研究方面體現出的另一理念是提倡資源共享、百家爭鳴、推陳出新,為質疑學術傳統和挑戰學術權威提供溫床和土壤。這次講習班打破了傳統的10分鐘宣讀論文的模式。每位主講人花2-4小時把自己的最新成果以講義、板書或投影和講解相結合的方法向學員展示,穿插提問、發言、演示等模式進行探討。學員們不但可以與教師共享這些科學研究的成果,同時還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樣的討論中,新的學術觀點不斷生長。比如說,對于翻譯的“異化”與“歸化”的問題,南開大學的劉士聰教授就提出了一個頗為獨特的觀點。劉先生認為,就英譯漢而言,應提倡“歸化”,這與英、漢文化的強弱無關,并不代表漢語文化要遷就英語文化,亦與政治、經濟無關,而是象征著我們對英語標準語言的一種追求,是純粹的語言處理。這一觀點令學員們困惑不解:如果是純粹的語言處理,為什么英譯漢的策略要與漢譯英有所不同?在翻譯的文化轉向問題上,香港嶺南大學的孫藝風博士認為,翻譯的文化學派的代表人物安德魯·勒弗菲爾夸大了意識形態(ideology)對翻譯重寫過程的作用。他認為,對待不同理論的吸納應持全面審慎的態度。孫藝風對內地的許多學生在學術研究中表現出的“師言亦言”、“人云亦云”的“追尾”現象持否定態度,因此他主張:學術與教育的牽引應以培養獨立的思維方式為重。在這次大研討的過程,最“火爆”的一場“爭鳴”來自詩歌翻譯的兩大名家——許淵沖和江楓。許先生以二十世紀可能改造未來人類面目的偉大成就克隆技術為切入點,深入地闡述了他的“文學翻譯克隆論——信達優論”。許先生堅信,富有音美、意美和形美的“三美”譯文就是“信達優”的譯文。而江楓先生則以“譯詩,形似與神似:一點必要的常識”為主題,對許淵沖先生的“新譯論”提出了批評。這種沸騰的場面讓廣大譯界同仁有機會目睹學術界的另一種光景,它形象地表明:學術研究的表現形式不總是“溫情脈脈的面紗”,有時也會“硝煙彌漫”!問題是,學術界將以怎樣的一種學術態度來詮釋和審視學術之種種。這一點,我們或許可以從香港學者周兆祥關于“翻譯與人生”的報告中得到一些啟示。
二、關于翻譯教學
翻譯教學,尤其是口譯教學,一直就是中國譯界的薄弱環節。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關于翻譯教學的講題在此次講習班課程中覆蓋了1/5。內容涵括了香港和內地的主要教學模式。其中,周兆祥先生介紹的“香港浸會大學的翻譯教學模式”與內地的翻譯教學相比有很大區別。香港的翻譯課程設計針對性很強,比較注重市場需求和實際能力的培養。對于教學中的理論滲透,也依不同的培養目標和不同層次有不同的理論教育。課程設置已進入系統化。在教育模式上,亦更鼓勵“以學生為中心”,鼓勵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和獲取知識。這種模式,為一向崇尚“以教師為中心”的內地教學界提供了不同的參照系。
在口譯教學方面,來自北京語言文化大學的劉和平博士以她的新作《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為藍本,說明了她對口譯教學的獨特理解。劉和平認為,目前的中國翻譯研究停留在靜態的研究,即對翻譯結果的研究上,忽略了動態的研究,即對翻譯過程的研究。要揭開翻譯過程之謎,把它教給學生,必須對翻譯的動態過程進行認真研究。為此,研究方法和教學方法十分重要。劉和平還以三組學生生動的口譯演示為例,說明了教師最重要的是要研究學生理解和接受意義的思維過程,而非詞與詞、句與句的簡單對等。她的這種“漁生魚”的教學理念引起了口譯人員和教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
另外,從來自北外的谷欣、加拿大外教杜蘊德的交替演示和來自廣外大的馮之林的Powerpoint軟件包的演示過程中,我們有機會了解到國內主要外語院校的口譯教學模式,并欣喜地發現,統計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已逐漸地滲透到翻譯教學與研究當中。
三、反饋中的思考
這次講習班帶來的另一種理念是:以教帶學,以學助教,高瞻遠矚、著眼未來。為了提前發現問題,以不斷完善未來的辦學方式,組織者從一開始就給每一位學員發了一張“調查表”,內容主要是以翻譯教學和本次辦班模式為主,這一設計與學員大多為高校教師的情況不謀而合。
參加本次講習班的學員共約170人,其中來自全國高校的副教授、講師占大多數,另有少數各行各業的外事翻譯和在校博士、碩士生。反饋回來的有效調查表為125張。雖不是100%的準確,但這一反饋數字也足以代表主要現象。
從統計數據的分布情況分析,有三分之二的教師仍以筆譯教學為主,口譯仍未達到平分秋色的地位。就教師素質而言,50%的人從教時間在8年以上,但有96%的人從未參加過翻譯教學培訓,教師的知識更新和培訓問題已成當務之急。翻譯的課程設置失衡,課時偏少,每周4小時以下、6小時和8小時的比例為4:2:4。在翻譯教學手段上仍顯落后,雖有42%的人表示在教學中逐漸引入了磁帶、錄像帶、VCD、powerpoint或多媒體教室的使用,但仍有58%的人回答從未使用過電教設備。在問到“在翻譯教學實踐中您所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什么”時,有九成以上的學生的回答是:缺少反映新時代要求、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先進教材。學員們普遍反映,現在仍然使用80年代以來出版的《英漢翻譯教程》、《口譯教程》等市場出售的教材和自編教材,兩者使用的比例為2:1。這一情況,與1996年南京全國首屆翻譯教學研討會上反映的問題相吻合。這說明,五年來,中國翻譯界和教學界仍未把教材建設問題納入議事日程。這種不正常的“執著”引起了中國譯協《中國翻譯》編輯部的高度注意,他們正在醞釀在不久的將來物色得力的專家編撰嶄新的教材,給中國學界填補這一空缺。相信熱情的學術界會同心協力,共助這一力作早日鑄成。
這次講習班的帷幕在軍科院的軍號聲中隆重開啟,又在軍號聲中徐徐降落。對于精心策劃的組織者——《中國翻譯》編輯部來說,他們又在琢磨新的培訓將如何更加切實有效、更加周到細致。而對于學員們來說,講習班的豐富和精彩、緊湊和有序、務實和高效,帶給了他們終生難忘的回憶。來自湖南的印曉紅認為,此次學習,就猶如“站在一個巨人肩上,俯瞰譯界眾多理論和實踐的一次大討論”。廣州的蔡若蘅用十分感性的語言說:“味道好極了!有‘恨晚’和‘勝十年’之感。以后若有機會,當然還想來!”而來自合肥的任靜生更把這次“高品位”、“大容量”有薈萃比做一道“精美的精神大餐”……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立意要做“中國翻譯的合格嫁衣”的《中國翻譯》編輯部,一定會把這件嫁衣越織越美。就像學員們送給帶病堅持戰斗的編輯部工作人員的“中國結”,新的培訓班也必將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歲月的變遷,織入更新更濃更美的中國情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