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產業園區規劃設計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1.1錯位發展,避免趨同
自北京798開始,我國掀起了建設創意產業園的熱潮。至2005年,各地已經建設了近300家創意產業園。2009年,迎來了創意產業園發展的又一高峰。至2012年,全國創意產業園數量已經達到1185個,預計至2016年,其數目將再次翻倍,達到近2500家。在已經建成的各類創意產業園中,創意缺失、定位同質化傾向較為嚴重,這種現象尤其集中在動漫和影視兩個文化產業門類中。大量的園區發展類型相似、模式趨同,催生了大批“候鳥式”企業,卻難以吸引到優質企業。除此之外,許多園區設計在布局和形態上缺乏特色,在功能和空間上對創意企業的“創意需求”關注較少,園區成了“房東加物業”式的普通寫字樓群,出現“地產化”、“空殼化”等問題。新建創意產業園區在規劃設計之初就應認識到并積極規避這樣的問題。對于同一地區的創意產業園發展,關鍵是要做到錯位競爭,在園區定位、功能配置、空間環境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本項目設計前期對以高新區、曲江新區為代表的西安市現有創意產業園區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力求做到揚長避短、突出個性。西安高新區是目前市內最成熟的創意產業集聚區,但經過20年的發展,其未來發展將會呈現“填空式”模式,產業分布零散,難以形成具一定規模的產業園區。已形成的建筑風格也以國際式的高層點式寫字樓為主,對于創意產業相關企業來說,對辦公環境的選擇余地較少。曲江新區以唐文化為主題定位,以旅游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至今已經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園區建筑形式仿古,類型單一,使創意產業個性的發揮受到一定限制。本項目要做到與西安高新區和曲江新區錯位發展,應盡量避免采用點式高層商務辦公集群,或是建筑風格單一仿古的模式。本項目處于城市邊緣的新區,知名度和認知度都較低,為使園區能夠迅速發展并良性運轉,必須構建園區獨特吸引力。
1.2關注“創意需求”,營造創意空間
在構建園區吸引力的眾多要素中,營造園區的創新氛圍與創意空間應是規劃設計所關注的重點,即通過高質量的設計手法創造“創新文化”所需求的自然、舒適、靈活、多樣的空間環境。在西安創意產業科技園規劃設計中,一方面體現在園區的整體規劃發揮城市新區生態環境優勢,以傳統空間模式呼應地域文化特色,同時在群體和單體空間設計中突出個性體現時代感,以激發創意工作者的創作靈感;另一方面體現在開放的創意空間的塑造,增加對創意企業“創意需求”的關注。美國硅谷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其園區內形成了硅谷特定的產業文化,這種文化交流不拘泥于辦公場所內部,而產生并存在于咖啡廳、酒吧等公共場所。在這些公共空間內,最新的觀點、理念、信息及資源不斷組合和優化,而成為硅谷的智庫。本項目設計中,創意空間、開放空間也是作為錯位發展、形成特色的一個設計出發點。
2規劃設計理念
創新氛圍和創意空間的塑造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外在表象”和“內在氣質”的營造。“外在表象”是指整個園區從空間、造型、色彩等方面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是古樸的還是新穎的。不同的“外在表象”,帶給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園區氣氛。對于創意產業園來說,更重要的是園區的“內在氣質”,即在“外在表象”之下,園區空間所營造的氛圍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是孤立的還是包容的。本項目設計方案以街院空間作為整個園區的外在表象,融入傳統意象與現代風格;在此基礎上,設計多層級的交流空間,營造園區開放、自由、包容的場所精神,增強園區的創新氛圍,進而激發使用者最大的創造潛能。
2.1創意街院
西安作為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其城市空間發展獨具特色,棋盤路網基礎上形成的街院空間成為城市的“名片”。因而,傳統空間形態理應在當代設計中受到重視。西安市內目前已有部分較為成熟的創意產業園區,如創意5號•老鋼廠設計創意園以舊建筑改造形成獨特韻味;西安高新區天地源創意產業園主推生態群落辦公、陽光辦公和花園辦公;曲江新區文化創意產業區則是以唐文化主題形成獨特的吸引力。本項目如何能在眾多創意產業園中脫穎而出,離不開根植于本土的設計。本設計希望從傳統的空間形式入手,將傳統街院空間形態進行演繹,融入創意內涵,在建筑形態表現上則體現現代感,在空間設計上突出創意思想,從而達到傳統延續與現代演繹的共融統一。
2.2多級交流
通過對交往空間尺度的研究,可以發現適宜的尺度有利于交往行為的產生。緊湊的空間格局能夠大大增加被動式接觸,當被動式接觸的機會增加后,主動交往以及隨之而產生的社會也會大大增加。在創意產業園區內,需要不同企業的集聚和協同效應,更需要各種創意思想的激發和碰撞,因而企業之間、部門之間以及部室內部人員的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交往行為不應僅僅發生在同一棟建筑、工作性質類似的人員當中,而應當延展滲透出去。那么將大尺度的建筑化整為零,分解為小尺度的建筑就為這種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普遍采用的高層寫字樓大尺度的空間模式下,工作與交流行為是相對割裂的,而將空間尺度變小之后,交流行為將會在工作場所中滲透,更有利于激發創意人員的創意靈感。
3園區規劃特點
根據基地周邊城市道路交通分析,整個園區共設四個出入口,其中北側入口為人行出入口。從功能上分為五個部分:靠近草灘十路布置ACG服務外包中心,基地南側布置教育培訓中心,基地北側布置總部研發中心和總部獨棟,基地中心部分則以小體量研發中心為主。規劃布局在網格控制下形成不同層級的街院空間,建筑之間通過空中平臺進行聯系。
3.1網格控制下的街院空間
從城市肌理上看,西安市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棋盤路網”,如《周禮•考工記》中記載的:“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設計方案延續這種城市肌理,以工整的網格狀街道布局配合適宜的尺度形成基地規劃布局的控制網格。同時適應基地形狀,將北側網格傾斜。規劃層面的格網肌理使場地上的建筑以模塊化形式自然衍生。在基地網格狀的肌理形成后,設計引入地方特色空間形態“長街短巷”,即城市空間體系遵循“街—巷—院—屋”四個環節,逐漸過渡,層層深入,形成豐富的空間層次。其中,“院”是整個空間體系的核心和所在。本設計從此入手,進一步衍生出了三種院落空間形式:其一,“L”形建筑與院墻共同圍合,注重外部空間的良好氛圍;其二,院落三面圍合,一面打開,開口方向朝向景觀;其三,將院落進行變形,使之可以靈活組合,以適應不同規模大小的企業公司使用。
3.2適宜密度下的交流空間
園區所處區位位于市郊,傍河近水,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是設計中應當利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眾多同類項目中,設計師采用圍繞中心景觀,四周群體向心布置的方式;或以線性景觀為園區發展軸,建筑沿軸展開的設計手法,營造綠色自然的園區環境。對于創意產業園來說,“集聚效應”和“協同效應”是其設計的關鍵之一。因此,就需要有合適的空間密度和適宜的空間尺度。對本項目而言,相較于集中性的園區綠地和廣場,分散性的景觀空間更有利于園區景觀的可達性和均好性。用滲透性的景觀網絡組織空間,使相互聯系的小企業就近布局,形成聚集區,并向外延伸形成相關產業互動。設計采用低層高密度的空間布局形式,建筑采取單元簇群的模式,營造了宜人的空間尺度和緊湊的空間格局。為了平衡容積率,在基地北側設置了24層的塔樓。西側沿街也設置了高層建筑,在滿足容積率的同時,在城市界面處使建筑具有一定的體量感和城市尺度。通過將大體量的建筑形態化整為零,外部良好的自然環境能夠更好地滲透到建筑內部,對于構建園區建筑環境均好性、塑造特色景觀具有重要意義。人與人的交流,人與自然的交流隨即展開。在外部空間設計中,注重不同層級、不同形態空間的組合穿插,空間尺度、開放度各有差別,包括廣場、街巷、合院和平臺。廣場位于整個園區的中心,是園區級公共活動空間,適于舉辦一些大型公共活動,如展演、新聞等開放項目。園區西側8棟ACG服務外包中心之間形成了具有街巷感的空間。合院則位于回形建筑內部,是最主要的公共空間形式,為小團體提供小尺度的日常活動空間。整個園區建筑由自由延伸的空中平臺串聯起來,在垂直方向上增加了外部活動的空間,吸引公共交流在多個層次上聚合、碰撞、交流。總體來說,整個園區的公共交流空間可分為三個層級:園區級的一級交流空間、組團內部的二級交流空間和內院級的三級交流空間。三個層級的公共空間適應了不同的公共交流形式和內容,具有各自不同的開放度和領域感,營造多種層次的空間體驗。
3.3公共空間的人性化設計
對于創意產業而言,其核心是人才的創造力。創意產業的工作形式導致創意人員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除了常規辦公室外,他們更需要輕松、愜意的環境放松、思考。因而,單純的功能分區難以滿足創意工作者的使用需求,園區功能除了辦公外還需要大量聯系緊密的人性化公共活動空間。本設計方案中,園區內的辦公功能和公共活動功能是復合的,有重疊、并置、分隔幾種模式。在辦公研發這一主導功能之外,引入展示、交易、培訓、生活服務、文化休閑等多種功能。不同的功能需要不同的空間形式,有些需要開放、明快的空間,有些需要安靜、舒緩的氛圍;有些需要體現科技感,有些則應當營造家庭般的溫馨。通過人性化的公共活動空間設計,以提升園區多層次的吸引力和全天候的活力感。同時將園區內建筑之間、不同功能之間,通過流動形態的空中平系,形成網絡化空間。以此為載體,形成園區特有的產業文化,促進信息互動,增強企業的集聚效應。
3.4傳統空間模式下的現代演繹
本方案在街院空間這一傳統空間模式下,對建筑造型設計進行了現代演繹。一方面,設計基于傳統,賦予園區創意內涵,另一方面,通過現代的材料、立面設計手法體現創新性和時代感。在建筑高度、體量確定的基礎上,進行了群體建筑造型及立面設計。建筑立面盡量簡潔,開窗方式遵循模數化,以表現建筑材質本身的肌理美,也便于在后期使用過程中,創意產業相關企業在此基礎上對建筑立面進行二次創作,以表現企業個性。多層建筑屋頂主要采用單坡硬山坡屋面,部分建筑還設計小型屋面庭院和平臺,提供了不同于底層的開放的景觀感受。基地北側總部研發大樓裙房部分對坡屋面形式進行演繹,形成整體為折面的建筑造型。園區西側的ACG服務外包中心立面設計手法為在挑臺外側加入不規則百葉遮陽構建,以減小西曬對辦公環境的影響。在材料選用上,高層建筑以玻璃為主,營造簡潔的建筑意象,突出現代感和標志性。多層建筑以清水灰磚、玻璃為主,局部加入木材質格柵,通過傳統材料和現代材料的碰撞以增強視覺表現力。整個園區建筑造型風格統一,體量高低錯落,天際線起伏變化,在總部大樓形成制高點。
4結語
關鍵詞:產業生態系統 構建途徑 管理方法
在生態學的領域里,講究的是資源友好、協調持續發展、循環利用可再生能源,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著力建設一套科學完整的系統,有效地將各部分在隔離運作的同時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各產物循環利用,達到再生的目的,這便是實現了產業化的發展。
一、產業生態系統的特性
以生態運轉原理為基礎,成立完整的管理分配系統,從而能夠有順序地、規劃性地進行分工和進入工作體系,這稱之為生態系統的產業化。產業化能夠使得效率遠遠優于人工裝配,并且具有可回收再利用的優勢,真正響應了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號召。
(一)開放性
生態系統是一個大的系統,是人與自然共同參與而組成的一個生物圈,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圈子內,物質實現各類轉化,并且從原料到產物,產物再變成下一個環節的原料,原料的消耗中伴隨有能量的損耗,同時生成的產物又能夠釋放一定的能量,因此,整個系統有能量的轉換和物質轉換,同時也從另外一個角度,體現出了信息的交流。
在系統內部各個環節所產生的產物,為了能夠最大程度化地達到能量高效利用,因此一部分產物將會進入循環系統,一部分廢棄物在自身的作用下,開始降解。系統內部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總體守恒。
(二)經濟性
生態系統的產業化發展是當今社會的熱門話題,這個系統將會大大造福于社會體系,同時由這個系統,側面帶來的經濟利潤也是不容小覷的。那便是在環境友好的前提之下,同時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二、產業生態系統的構建途徑
(一)生態產業鏈的構建
生態產業化是需要構建內部的產業鏈,將各分支和運轉程序,相互有機地結合起來,同時提高資源共享率。產業鏈是生態產業的靈魂所在,因此,產業化能否順利實現便全體現在產業鏈的建立之上。
現在在構建整體化的生態產業體系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是產業鏈的彈性不大,過于死板苛刻,循環體系靈活度不夠,并且比較單調,缺少多樣性等等。這些我們都可以通過一些技術性的手段去有效地解決,比如說增加鏈長,適當地添加進料以調節配比,物料的運輸方式應當設置緊急通道,以防任何緊急狀況下,有臨時工作的線路供應。其次,原產料單調,我們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與之相關的物料進行試運行,成功后再大量投入生產。
(二)產業生態系統多樣性的構建
生態系統的宗旨便是通過系統內部的自身調節機制和系統運轉,能夠達到社會環境友好的最終目的,那么必然少不了需要系統內部各個物質之間協調運轉,循環再生,相互依存并且相互多樣組合。這樣才能實現物質和能量之間的總體消耗和生產達到一個穩定的值。
生態系統的產業化必須要能夠創新發展,成立一整套完善的、科學的、有效的,并且可持續發展的運行體系:首先建立系統之前,必須要對周邊的環境和市場需求做一個全面的調查和深入的分析,市場環境能夠決定產業的運行效率和存在的價值。其次是各類產業園區可以同時存在,相互取長補短,增加產業化多樣性,提升產業豐富度。同時,要能夠在產業運行機制建立的初期,對產品恰當管理和協調設計,保證今后的運行穩定性。最后,對于物料運輸的渠道和方式,應當要多角度、多可能性、多方位地進行設置和定位,方式的多樣性從某種角度上也能夠提高物質運輸的多樣性和運行多樣性。
(三)關鍵種企業的選擇
生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構建,而“關鍵種企業”對于企業共生體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關鍵種企業”在企業經營中起著核心作用,對從事石化、冶煉、機械等能源生產行業的大型企業都能達到生產材料自足,其他企業對其提供的副產品供應量充足而穩定,因此,與其合作的企業則主要為它提品原材料或更為廉價的副產品,從而達到需求。我國工業發展的現狀主要表現為:存在較多的以煤炭、石油、石化、水泥等具有高能耗、高污染的老工業區;逐漸顯現出一些新興的高新技術園區;鄉鎮企業逐漸向一體化靠近,并集中在城鎮。因此,現代企業利用關鍵種理論構建一個企業共生體系,打造屬于生態的園林區,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部署。
三、產業生態系統的管理方法
對于生態產業管理的研究管理模式就是建立一種讓生態和產業經濟相互融合的一種管理方式。利用環境的生態投入和產業經濟的投入相互轉化,以謀取生態資產與產業經濟結合后的最大經濟效益化,確保生產基本設施和與生態基本設施、生態的服務功能與社會服務功能這兩者相互協調,平衡穩定發展。對于產業生態管理系統的管理方法可分為五部分進行分類:第一類就是對于生產產品的形成要有一個系統科學的分析,形成一個有周期的評價模式;第二類就是對于生態產品的要求要從最初的設計開始,用符合綠色環保的生態產品進行設計;第三類就是對于區域化的生態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設計方案,并對此有一定的措施進行;第四類就是生態產業園它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同時也要注重創新和新的開發模式;第五類就是對生態產業園必須是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對此有一定的生態管理流程,這也就是對產業的風險進行評估。
(一)生態系統的生命周期進行科學的分析評價
產業的生命周期是指一個產業從最開始的設計到最后產品的出現以及過程的一系列有關的步驟過程,即包括產品所需要的資源、環境和經濟技術指標以及后續的評估問題,這就是一個產業完整的生命周期。對于生命周期的評價,通常都只是對這種產品和它的生產工藝以及活動環境要求或者壓力所進行的一個客觀評價。它只是通過產品所展示出的能量和物質的利用過程,以及產品額出現所造成的環境影響程度,這些所進行一個量化的過程。因此在這個生命周期中,就要從產品的原材料開始,對后面的加工、生產制造,到產品的完成、對產品進行包裝銷售,再到產品的使用以及使用過程中對產品的維修,再到最后產品的報廢,報廢后所產生的廢物進行二次利用或者應該如何處置。所有這些都是對產品生命周期的一種分析評價。現在,我國已經完成對生命周期的概念化,技術步驟化和所研發的軟件開發,用來對產品的生態系統進行完整的分析評估。
(二)對產品的生態要有一個完整的設計方案
一個產品的突出要從最開始的產品設計的突出,就需要對產品進行有效率科學化的創新。包括對產品的利用效率觀念進行創新,這就是指怎樣把一個產品更合理化地利用以及在生產的過程中,要把產品的工藝怎樣進行改進,同時還需要確保產品的質量型;還要對產品生態經濟的創新,這就是需要把一個產品要設計得更為合理,更為符合現代化社會的需求,還要改善產品的質量,盡量減少材料的消耗,減少不必要的步驟,優化產品生產的過程,延遲產品的使用生命周期,還需要對產品的營銷渠道進行合理的安排,以及生產和后續產生的廢物處理,要盡可能優化處理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問題。
(三)對生態產業園要有一個完整的規劃設計方案
在一個產品生態產業園中,對它的規劃設計方案具體的內容有一定的要求,要能時刻隨著產品的改善進行改變,還要隨時根據當地的特點和對不同產品的目標要求不同進行變化。根據這些要求,具體的規劃設計方案要有以下幾點要求:生態產業園中一定要符合國家的規定要求,要在一定的安全前提下才能進行產品的生產。同時還需要確保產品的質量,在滿足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人員安全的前提下,也要盡可能降低產品的資源消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產品的物質消耗量。在這個生態產業園中同時也應該盡可能減少有毒物質、有害物質的使用,還有對產生有毒物質和有害物質進行處理后才能排放處理,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盡可能地使用綠色環保材料,盡量少使用不可再生資源。在生態產業園中一定要選擇與產品所符合的環境,對環境要確保不污染、資源不浪費、能源利用率高、多使用可再生資源,對產品和能源要實行循環再利用的效果,安全處理一切生產和環境問題。
(四)對于產品生態產業的融合和孵化
產品生態產業的相互融合和孵化所應該持有的設計原則:
橫向發展融合:不同的產品同一生產流程可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利用,減少資源的浪費,也要讓廢物也成為另一種資源效益;縱向發展閉合: 從源頭到生產再到最后的回歸,這是將生產、營銷、流通、消費、利用、回收以及最后的環境保護為一體,實現產業的內部完美組合;區域性發展融合利用: 產品的生產區和生產區以外的自然環境要逐步實現廢物的再利用化,變廢為寶,同時也要實現零污染的物質排放,保證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功能導向行為:產品的生產應以社會的服務功能和環境的服務功能為前提,謀取更多功能,對產品的生產流程要進行創新,保證產品的多樣性和多種選擇性。
(五)對生態產業鏈的風險進行合理科學的分析評估
產品生態園的產業鏈中進行的風險評估,在一定意義上,就是需要對產品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進行分析評估以及預防。利用產業鏈中能對外界的不適因素進行一定的抵抗,并且對所遭受的變化能有一定的彈性恢復效果。確保擁有一個健康的生態產業鏈――穩定、完整、彈性恢復形變,包括對產業鏈的生產管理風險強弱和維護風險強弱以及抵御風險強弱,它們強弱能力也直接決定這個產業鏈能否健康持久的發展運行。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對生態系統進行一個更為系統化的分析研究,就應明確在這個系統中各自的特點和作用。并且本文認為一個產業生態系統要有一個科學良好的構建,就需要對物質和能源的循環利用進行優化,從產業的管理層級和生產層級,從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和信息網絡的獨有的特點來對產業生態系統進行探討;同時也結合區域生態管理的特點,從設計到流通到后續的發展等都有一個合理的風險評估,以及相對應的方法對策,這樣才能更好地把握生態系統的發展方向,從而實現讓產業生態系統和自然生態系統共同走上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參考文獻:
關鍵詞:項目規劃設計結構
Abstract: in July 2009,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jiashan county, the original butyl gate into town YaoZhuang tow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adjustment, jiashan county, the county government decided to build a new YaoZhuang line of Shanghai "the Shanghai new city", and give full play to YaoZhuang existing location traffic advantages, basic advantages and industrial advantage, become to undertake Shanghai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Shanghai and south jiangsu industry development of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姚莊鎮位于長三角核心區,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第一站。臨滬新區核心區的開發建設將極大促進姚莊鎮的產業發展和空間拓展,而作為姚莊城鎮空間的延續與擴展的核心發展區,是姚莊鎮近期建設的重點,因此亟需通過規劃的編制來引導新區的開發建設,促進新姚莊的經濟社會發展。
1 規劃理念與規劃原則
1. 1規劃理念
(1)建立新型產業區特色形象
臨滬新區作為嘉善三個先進制造業生產基地之一,承接上海產業轉移的前沿高地,必須提升自身的層次和國際競爭力,成為長三角區域發展走廊上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基地。核心區作為臨滬新區的重要區域,是整個新區標志的門戶和形象,因此,核心區的開發建設,尤其是核心發展區必須突出特色,展現新姚莊形象。
(2)完善產業區功能配置
臨滬新區作為省級工業園區,以自身優勢產業為依托,以承接上海產業轉移為重點,提升產業競爭力,形成產業配套,發展產業集群,促進產業園區向高水平、寬領域、縱深化方向發展。產業園區發展除集聚一定的產業規模外,還必須具備為園區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功能配置體系,配置“2.5”產業發展平臺,提升多種功能組合所帶來的疊加效能。——“2.5”產業是指介于第二和第三產業之間的中間產業,既有服務、貿易、結算等第三產業管理中心的職能,又兼備獨特的研發中心、核心技術產品的生產中心和現代物流運行服務等第二產業運營的職能。
(3)塑造綜合配套區城市景觀
邁向21世紀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營造一個良好的城市環境:舒適宜人的生態體系,文明高效的精神風貌,富有特色的優美城市景觀。姚莊鎮核心發展區的綜合配套區既是產業園的生活配套區域,又是城鎮擴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以歷史文化為靈魂,以廣場節點為重點,以現代建筑為骨架,融自然人文景觀為一體,塑造姚莊獨特的城鎮氣質和風貌。
1.2 規劃原則
(1)生產、生活、生態和諧發展的原則
以生態為基礎,圍繞生態產業、生態環境、生態人居和生態文化建設,統籌規劃,合理分配資源,實現“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協調統一。
(2)產業發展與特色塑造相結合的原則
特色是城鎮的魅力所在,有魅力才有競爭力。在構建城鎮特色上,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社會經濟基礎,確定和發展具有鮮明個性特征的支柱產業,推動城鎮特色的營造,使姚莊成為未來的“光伏之城”。
3. 規劃體系
3.1 規劃結構
規劃形成“一心一廊三區” 的功能結構。“一心”即綜合服務中心,位于寶群路以南、清涼大道以西,主要布置管理服務、商業、科技研發、孵化、宣傳展示、產業培訓、健身休閑等配套設施。“一廊”即南北向的景觀廊道。“三區”即新型能源產業發展區、精密五金機械發展區、綜合配套區。
3.2 用地規劃
(1)居住用地。規劃居住用地位于核心發展區南部,是姚莊鎮東南居住片的組成部分,主要用于商住開發和新社區的建設,規劃用地面積24.56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8.36%。
(2)商住綜合用地。為適當緊湊混合發展及就近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規劃增加居住商業混合用地,主要位于洪福路以南地塊,規劃用地面積6.58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2.24%。為確保居住功能的主導特性,該類用地內的居住功能建筑面積比例不低于70%。
(3)公共設施用地。規劃公共設施用地主要是商業金融業用地和教育科研設計用地,規劃用地面積34.51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11.74%。
(4)工業用地。規劃工業用地集中布局在規劃區北片,產業性質以新能源、精密五金機械產業為主。規劃用地面積162.88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55.41%。
(5)道路廣場用地。規劃道路廣場用地面積37.45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12.74%。其中規劃道路用地面積36.59公頃,廣場用地面積0.24公頃,社會停車場庫用地0.62公頃。
(6)市政公用設施用地。規劃市政公用設施用地面積1.49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0.5%。主要用于規劃區的變電站、環衛站等設施。
(7)綠地。綠地主要包括公共綠地和生產防護綠地,用地面積26.46公頃,占總建設用地的9.0%。
4. 城市設計引導
4.1 城市設計結構及形態示意
臨滬新區核心發展區城市景觀空間結構歸納為“一心、一廊一軸、多點”,是提升核心發展區品質、展現形象的重要元素。
(1)綜合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既是產業園的綜合功能配套中心,又是展現產業園區形象的窗口,也是整個核心發展區的景觀綠心是城市設計的重點之一。規劃通過景觀的滲透,將綜合服務中心和景觀廊道融為一體。規劃位于寶群路以南、清涼大道以西,地塊用地面積14.60公頃。
規劃從生態、現代的設計理念入手,充分利用現狀豐富的水資源,創造一個開闊的中央湖區,通過連續的水岸開放空間與游步道將各個功能區域在概念上以及空間上連接起來,最大化到達中央湖區的景觀視線。
在中央湖區東北面安排管理服務大樓,設置行政管理、宣傳展示、產業培訓教育等功能,位置選擇主要考慮其便捷的交通和合理的服務范圍,主體大樓及附房采用對稱的布局形式,體現現代、莊重、高效的時代特征。
在管理服務大樓西面為商務中心,內部主要包括會議中心、酒店餐飲中心以及為產業園服務的商業設施。規劃商務中心建筑形式為高層,形成整個綜合服務中心的制高點,也與景觀廊道南端點形成視覺空間對景。
在中央湖區南面安排科研、孵化、休閑游憩等功能區,整個功能區采用“建筑群+滲透綠帶”的組織方式,體現公共區域的外向與開放。建筑群外觀擁有較統一的基調,但不采用統一標準模式,可擁有多種靈活布局方式,西南角的科研大樓通過“滲透綠帶”形成一條強有力的視覺軸線連向中央湖區,與管理服務大樓、商務中心形成“三足鼎立”的空間格局。
(2)景觀廊道。是核心發展區生態和景觀塑造的亮點,濱水則是整個景觀廊道重要組成元素,極大地提升產業園結構綠帶的景觀品質和游憩功能。景觀廊道南起洪福路、北至寶群路,是南北向貫穿核心發展區的重要景觀軸,主要連接產業園與生活區的區域性開放空間系統的綠色動脈,代表著自然與生態的一面,體現以人為本,愛護生態、崇尚自然的企業文化建設,提升核心發展區形象。
規劃設計理念主要藉此創造一個分布于產業園區的“綠道”空間,體現產業園區的形象特征,規劃以“水”作為主線,通過步行、自行車道、文化長廊等線型開敞空間,將公園、廣場、綠地等要素串聯,形成“自然生態、綠色人文”的景觀風貌特征。文化長廊廣場上有體現姚莊歷史的長廊,浮雕墻,也有體現產業園高科技產業的雕塑等建筑小品,整體形成獨特的公共開放空間。
(3)洪福路重要路段。洪福路是臨滬新區核心區連接上海楓涇鎮的主要城市道路,是核心區公共服務功能和景觀形象塑造的主要路段,是展現姚莊新市鎮建設新貌的主要窗口,規劃通過道路及兩側建筑空間形態引導,營造有序、統一的空間景觀效果。根據總體規劃,本次規劃路段是核心區的商業中心地段,集聚金融、商辦、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設施。
在總體設計上,鼓勵較大體量的高層建筑沿洪福路分布,形成高層建筑密集的景觀意向。通過大中型建筑體量和開敞綠地廣場的景觀塑造,注重視線的引導和組織,強化水系、綠化和廣場空間對內部地塊空間的滲透,形成水、綠、鎮交融的空間環境,并與萬泰路、開放空間走廊形成重要的景觀節點。
洪福路與萬泰路是臨滬新區最重要的門戶性空間景觀節點,為此,規劃通過增加建筑后退紅線距離,在形成公共開敞空間的基礎上,布置一星級賓館,作為區域性的標志性建筑,強化其入口空間的導向性。
(4)空間節點。是核心發展區主要的景觀節點,通常位于景觀軸線的端部或交匯之處,分為門戶節點和交匯節點(主要景觀區域),合理設置地標建筑或公共開放空間。
5 規劃實施建議
本區的開發建設必須按“統一規劃,分期實施”的原則實施。適時、適量、有序有效地進行開發建設。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方案在報請批準之前,應廣泛征求當地居民意見,加強公眾參與,積極爭取公眾的支持。
一、突出重點,推進園區工作
(一)健全組織推進機制
今年初,我按照黨委要求,進一步優
化了工業區的組織機構,明確了人員分工。組織架構上條塊結合、條線結合,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在認真調研、深入思考、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對開放型經濟、工業經濟、民營經濟、基礎設施投入、拆遷、集中居住等園區重點工作下達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工業區工作形成了組織有保障、工作有目標、心中有方向、干活有奔頭的良好局面。
(二)扎實推進重點工作
1.編制了東西部工業區控制性詳規和產業布局規劃
園區規劃是合理開發建設園區的重要依據,科學的園區規劃是優化產業發展布局和區域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生產要素,實現產業集約、工業集聚、產業集群的重要基礎。我始終把做好園區規劃作為園區建設的首要工作來抓。今年來,在原有粗線條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園區實際,聘請南京村鎮規劃咨詢公司和如皋規劃設計院對東西部園區控制性詳規進行了修改完善。根據園區轉型和產業升級的要求,適時調整了產業布局規劃,已完成風電產業園、新材料工業園、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太陽能產業園、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園等專業園區規劃的修編工作。
2.重大項目建設按序時完成
今年來,我與園區、條線的同志齊心協力,組織推進了一批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為園區能級的提升和工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努力。
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方面,兆豐置業商務花園一期工程已結束,二期正準備開工;九鼎雙回線項目和力星鋼球電力擴容項目9月份已運行;興源大道北延工程已完成設計、拆遷摸底等前期準備工作;西區大橋項目已完成90%的工程量,預計年底竣工通車;城西大道北延工程雨污管網及路基灰土層施工已結束;西區大橋東西連線工程已開始砼路面澆灌;國茂路延線工程已開工建設;大殷、十里、新民安置區建設已全面啟動;東西部園區各增設變電站一座的設計方案已確定。
工業項目推進方面,九鼎紡織玻璃纖維深加工、增強復合材料生產線、風力鋼球、元升擴建等重點項目已投產運行;神馬三期擴建項目4.5萬平方米廠房已基本竣工,下一階段繼續分三期南擴,著力打造千畝神馬電力科技園;英田集團技術改造項目已正式投產,兼并原如皋客車廠的工作已完成;力威高鐵架橋、天南特高壓電力金具等項目廠房主體已封頂,12月試運行;昌昇整體搬遷項目已正式啟動;昌升書刊機械、恒泉機械、永航物流等超千萬元項目均已竣工投產。
3.瓶頸制約有效破解
資金問題一直是限制園區發展的瓶頸,今年來,我們加強了與金融部門的合作,與中行、建行、江蘇銀行、信用合作聯社等銀行部門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借貸關系,籌措了部分建設資金,同時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開發項目,獲得收益用于彌補建設資金不足。目前約克小鎮二期土地市場化運作項目投資主體已確定,土地即將掛牌,西部工業區擬開發的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正在爭取土地指標,確定投資主體。通過運用土地掛鉤增減指標政策,積極爭取國土、建設部門的支持,籌措了近億元的建設資金。
二、盡心盡責,服務經濟建設
工業經濟是我鎮的主體經濟,工業項目投入是推動發展的第一抓手,作為分管負責人,我始終把服務大項目、服務大企業,解決項目投入中的矛盾、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放在首位,全年為九鼎、英田、鋼球、神馬、力威、天南等大企業解決了大量的棘手矛盾。從項目規劃、審批到用地、拆遷,只要企業提出服務要求,總是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地去解決問題,保證了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我鎮工業企業發展較早,積累性矛盾很多,特別是今年因金融危機影響,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訂單驟減,城鎮職工工資停發,社會矛盾激發。面對到市鎮上訪的職工,我始終是苦口婆心地說服教育,一廠一策,分類指導,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個企業的矛盾和問題,鞏固了改制成果,維護了社會穩定。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鎮工作任務特別繁重,本人作為班子一員,不管份內份外,不管難度大小,都能顧全大局,主動和同志們一起到一線解決問題,哪怕是其他條線的工作。今年來,我直接參與和組織了體育健身中心、人民醫院、紅十四軍紀念館等項目用地的拆遷交地工作,使一些長時間困擾我鎮的矛盾和問題得到解決。
三、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能自覺執行鎮機關各項規章制度,處處以一個黨員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履行《廉政準則》,從不向服務對象伸手,從不接受影響集體利益的禮品、禮金和宴請。做到講政治、講正氣,自覺過好權力關、金錢關、人情關。平時與人為善,團結同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搞小團體,不搞小動作,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
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由于本人原來原來所從事工作的局限性,靠積累的經驗遠不能適應現在的領導工作,加之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周期越來越短,努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迅速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人在平時工作中不斷加強學習,學習業務知識,學習黨的方針政策,學習法律法規。每天不管多忙,堅持看書看報不動搖。我還虛心向同志們學習,學習他們的工作經驗,學習他們的工作精神。通過學習,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質和政策理論法規水平明顯提升,組織協調能力明顯加強。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生態城市概念;城市規劃探究
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城市化建設的步伐。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城市建設開始逐漸轉型為生態型城市。城市不僅要滿足人們的基本生活要求,而且還應該反映人文需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城市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的不斷發展。
1 生態城市的概述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態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涌現出新的生態問題,生態城市建設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所謂的生態城市,就是指在城市建設不斷發展的同時,城市環境也能得到很好的維護,達到社會的和諧,使城市的生態環境不僅能滿足人們生活的要求,而且還可以形成良性的循環。生態城市建設體現的是以人為本的宗旨,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各種要求。滿足生態環境要求的生態城市,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態城市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創建使生態持續和諧的生活環境。
2 我國城市建設和生態環境的現狀
我國的城市建設理念還不太成熟,起步較國外晚,雖然在近幾年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嚴重的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將會嚴重阻礙我國城市建設的腳步,這些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于城市管理和建設方面不夠科學合理造成的,使得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出現嚴重的污染問題,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其中主要的生態問題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面積減少、水污染和物種滅絕等。人們的生活環境遇到了嚴重的挑戰,城市的經濟建設也受到了阻礙。
3 科學合理地進行生態城市設計
在進行生態城市設計時,首先要全面編制生態城市的規劃,只有科學合理地進行生態城市的設計,才能真正實現城市生態化的目標。城市的生態設計還要體現出該城市所獨有的文化特點,展現出城市的特有風格和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對城市進行科學合理設計的內容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包括城市產業設計、城市住區設計和城市景觀設計。
城市的景觀設計要體現出城市自然生態的特點,人文景觀成為城市自然生態系統建設的核心,人文景觀以各種生態景觀、園林和建筑為主。在進行建筑景觀設計時不僅要進行城市的平面規劃,而且還要做好城市空間輪廓線的規劃設計,主要體現在街道建筑景觀設計的過程中,在做好低層生態建筑的同時,兼顧高層甚至超高層建筑的景觀設計。在進行城市園林設計時,不僅要注重城市園林的美觀性,而且還要融合城市的文化、地域生態理念和歷史傳統文化,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城市的景觀效應、生態效應和城市的共享性,園林設計的重點要放在城市公園、城市廣場、河湖兩岸的林帶等地區。示范產業園區是一種生態型的工業體系,以生態化為前提,體現出其特有的經濟性和高科技性。示范產業園區還應該同時兼顧發展教育、物流、文化、醫療、信息和房地產等。對現有的產業進行升級和改造,調整產業形式,建立生態產品設計、研發和孵化為一體的產業系統,產業的生態轉型可以有效提高GDP中生態經濟的比重。為了更好地對城市企業進行生態管制,還應該建立企業環境的行為評價體系,將企業的環境信用納入到企業的信用體系之中,并定期向社會媒體進行公布。城市的居住區也是進行城市生態建設的重點,要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設計,使居民的生活環境融入完善的精神文明。
4 綠色容積率是城市建筑和規劃的生態量度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生態環境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人們也開始逐漸提升環保意識。近些年,一些建筑設計師和工程師在進行城市建設的同時,開始注重生態保護和城市發展之間的緊密關系,在城市規劃設計中融入綠色的生態概念。在城市的規劃設計中融入更多的綠色生態植物,不僅可以提升城市建筑的景觀,而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物的溫度,使得建筑物得到全面的使用。綠色植物在城市中的另一個作用是能夠有效地鎖住城市降水,減少水土流失。近幾年,城市的空氣質量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建筑物周圍的綠色植物還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空氣污染狀況。因此,城市的綠化在城市的建設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成為城市規劃質量考核的重要指標。城市規劃的有關部門開始將城市的綜合綠化面積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問題,這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實現:第一,根據城市規劃設計師的要求進行綠化效果的確定;第二,根據城市所處地域環境的綠化功能進行確定;第三,根據地塊未來發展方向的綠地面積指數進行確定。
5 生態城市規劃中應注意的問題
5.1 保護和恢復濕地系統
濕地是一種重要的生態系統,可以有效改善和調節人們的生態環境,對城市和居民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和生態服務功能,被譽為“自然之腎”,它的作用主要包括調節城市局部的小氣候,提供多樣的棲息地,凈化環境和減輕旱澇災害等。濕地系統在城市建設中不僅成為人們精神文化的源泉,而且還為居民提供公眾環境的機會和場所。在最近幾年,濕地成為城市建設重點關注的內容,在生態規劃中要恢復和保護城市濕地,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城市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且還可以有效防止濕地生態服務功能的退化,符合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的需求。
5.2 科學編制生態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影響著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方向,也是一切城市建設活動的中心。因此,為了改善城市發展的方向,就需要科學編制城市規劃的方案。生態環境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隨著社會發展的需求,城市規劃方案應該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結合城市的特色,制定一個完善的生態城市規劃方案。在城市生態規劃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居民經濟和生態經濟的發展,而且還要包括改善自然生態環境的內容。統籌兼顧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要素,只有在城市規劃時同時兼顧三者,才能共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
5.3 注意保留自然景觀要素
城市規劃建設中的自然景觀要素不僅包括山、水等自然景觀,而且還應該包括歷史文物古跡,這些景觀是經過歷史的長期演變形成的,對環境有極強的適應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動植物的生存空間,形成了平衡的生態體系,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在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融入這種原生的自然景觀,可以提升城市的人文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城市景觀的種類。這些自然景觀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成為人們放松休息的地點,居民的觀賞和休閑的同時還可以回憶熟悉的環境和文化,增添了人們對城市的歸屬感。
5.4 注意緩沖性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
在城市規劃建設的過程中,為了區別繁忙的城市空間和自然休閑空間,需要建立一定的城市緩沖空間。在目前的城市規劃建設中,城市公共廣場和公共綠化帶成為了規劃設計的重點,忽略了對城市邊緣地區的規劃,在城市和鄉村的過渡地帶更是缺乏深入的研究,為了在規劃設計中,兼顧城市和鄉村兩個系統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應該在城市邊緣地帶建立一個邏輯清晰的城市綠色緩沖地帶。
6 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環境生態問題也日趨嚴峻。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逐漸的增強,在開展各項生產生活的過程中都要將生態保護作為重點關注的內容。在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根據城市特點,將生態環境因素和規劃設計方案緊密結合起來,形成完善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
參考文獻
[1]楊奮雄.城市規劃中生態城市規劃設計探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23):7-7.
對日招商風云際會
去年以來,日本許多企業加速向海外轉移,高新區率先意識到需“加大對日招商力度,搶抓日資企業海外轉移的機遇”,提出“突出日韓、立足港臺、突破歐美”的境外招商引資戰略。
在今年的招商體制改革中,高新區成立了境外招商分局,面向社會高薪招聘3名日語、1名英語翻譯,全部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平均年齡不超過28歲,組建了一支年輕化、專業化、國際化的境外招商團隊,加強與外商對話的能力。同時,在日本設立了駐日招商代表處,派兩名工作人員長期駐點日本,把招商陣地前移,與日資企業面對面推介,面對面洽談。
另一方面,大力發揮中介機構的作用,委托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武漢代表處、襄陽市駐日本招商、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等機構,向客商推薦襄陽,與此同時,充分發揮企業家的市場主體作用和影響力,通過雙日物流、中日龍等公司邀請客商赴襄陽考察。
隨著不久前佛吉亞、日發、日帕詩、偉巴斯特、中日龍三期等多個日資項目的簽約注冊,正式落戶襄陽高新區的日資企業達到15家,長年在襄陽高新區工作生活的日本專家達到60多人。
開辟園區搭建平臺
今年5月,英菲尼迪國產化項目正式落戶襄陽。襄陽高新區能為英菲尼迪做些什么?
高新區人的回答是,引進更多的日資企業,配合東風日產擴產尤其是英菲尼迪項目建設,進一步降低東風日產的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讓英菲尼迪在襄陽安心扎根、發展壯大。高新區規劃了東風日產零部件產業園,毗鄰東風日產主機廠,地勢平整,交通便利,用以承接日資企業的投資。
目前正在開展整體規劃設計,兩條道路已經開工,水、電、天然氣等配套設施正在實施,產業園涉及的農民拆遷前期工作正在進行,土地指標正報批。計劃于9月底舉行開園儀式。
高新區出臺了《關于鼓勵東風日產供應商在襄陽高新區投資的相關優惠政策》,從土地、稅收、物流、廠房租賃、引進人才等各個方面為供應商企業提供最優的服務。為了方便日資企業入駐,高新區確定了三種工業廠房建設模式:一是提供完善基礎設施,由企業自己建設;二是由高新區建設工業廠房,供企業租賃;三是高新區根據企業需要建設廠房,企業在一定時間內進行回購。
秘書服務以商引商
派駐項目秘書,實行項目包建、手續代辦、例會協調、項目日報等制度,是高新區今年推進項目進展的重要措施。
6月13日,襄陽三五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在高新區按照日本習慣舉行了開工儀式,日本三五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岸正久等十余位日本客人專程來到襄陽,共同慶祝襄陽三五的正式動工。
襄陽三五是由日本三五株式會社在中國投資的第三家工廠,在汽車工業園建設生產汽車排氣系統。自2月份簽約以來,高新區安排專人為企業辦理商務審批、工商注冊、稅務登記、外匯管理、外國專家證、工作許可證等事項,在短短的4個月的時間里完成了簽約、注冊、土地平整、土地報批等各項手續,讓企業順利開工。
針對高新區城市功能不夠完善,商業氛圍不濃,生活配套設施不全的狀況,高新區啟動了國際社區的規劃和建設,并在開發連山湖國際社區中聘請日本著名設計師仙田滿教授進行規劃設計,計劃年底前完成總體規劃和一期日本酒店的建設,并將建設櫻花社區、櫻花廣場、日本語學校等配套設施。
今年根據鎮黨委分工,本人主持如城工業區全面工作,主管開放型經濟、工業經濟、民營經濟、園區經濟、三產服務業。在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學習上均取得一定成績,現述職如下,請予評議。
一、突出重點,推進園區工作
(一)健全組織推進機制
今年初,我按照黨委要求,進一步優化了工業區的組織機構,明確了人員分工。組織架構上條塊結合、條線結合,職責明確,分工合理。在認真調研、深入思考、充分討論的基礎上對開放型經濟、工業經濟、民營經濟、基礎設施投入、拆遷、集中居住等園區重點工作下達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工業區工作形成了組織有保障、工作有目標、心中有方向、干活有奔頭的良好局面。
(二)扎實推進重點工作
1.編制了東西部工業區控制性詳規和產業布局規劃
園區規劃是合理開發建設園區的重要依據,科學的園區規劃是優化產業發展布局和區域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生產要素,實現產業集約、工業集聚、產業集群的重要基礎。我始終把做好園區規劃作為園區建設的首要工作來抓。今年來,在原有粗線條規劃的基礎上結合園區實際,聘請南京村鎮規劃咨詢公司和如皋規劃設計院對東西部園區控制性詳規進行了修改完善。根據園區轉型和產業升級的要求,適時調整了產業布局規劃,已完成風電產業園、新材料工業園、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太陽能產業園、新型電力裝備產業園等專業園區規劃的修編工作。
2.重大項目建設按序時完成
今年來,我與園區、條線的同志齊心協力,組織推進了一批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項目,為園區能級的提升和工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做出了努力。
基礎設施項目推進方面,兆豐置業商務花園一期工程已結束,二期正準備開工;九鼎雙回線項目和力星鋼球電力擴容項目9月份已運行;興源大道北延工程已完成設計、拆遷摸底等前期準備工作;西區大橋項目已完成90%的工程量,預計年底竣工通車;城西大道北延工程雨污管網及路基灰土層施工已結束;西區大橋東西連線工程已開始砼路面澆灌;國茂路延線工程已開工建設;大殷、十里、新民安置區建設已全面啟動;東西部園區各增設變電站一座的設計方案已確定。
工業項目推進方面,九鼎紡織玻璃纖維深加工、增強復合材料生產線、風力鋼球、元升擴建等重點項目已投產運行;神馬三期擴建項目4.5萬平方米廠房已基本竣工,下一階段繼續分三期南擴,著力打造千畝神馬電力科技園;英田集團技術改造項目已正式投產,兼并原如皋客車廠的工作已完成;力威高鐵架橋、天南特高壓電力金具等項目廠房主體已封頂,12月試運行;昌昇整體搬遷項目已正式啟動;昌升書刊機械、恒泉機械、永航物流等超千萬元項目均已竣工投產。
3.瓶頸制約有效破解
資金問題一直是限制園區發展的瓶頸,今年來,我們加強了與金融部門的合作,與中行、建行、江蘇銀行、信用合作聯社等銀行部門建立了良好的信用借貸關系,籌措了部分建設資金,同時加大市場化運作力度,開發項目,獲得收益用于彌補建設資金不足。目前約克小鎮二期土地市場化運作項目投資主體已確定,土地即將掛牌,西部工業區擬開發的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正在爭取土地指標,確定投資主體。通過運用土地掛鉤增減指標政策,積極爭取國土、建設部門的支持,籌措了近億元的建設資金。
二、盡心盡責,服務經濟建設
工業經濟是我鎮的主體經濟,工業項目投入是推動發展的第一抓手,作為分管負責人,我始終把服務大項目、服務大企業,解決項目投入中的矛盾、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放在首位,全年為**、**、**、**、**、**等大企業解決了大量的棘手矛盾。從項目規劃、審批到用地、拆遷,只要企業提出服務要求,總是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地去解決問題,保證了重大項目的順利推進,項目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我鎮工業企業發展較早,積累性矛盾很多,特別是今年因金融危機影響,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訂單驟減,城鎮職工工資停發,社會矛盾激發。面對到市鎮上訪的職工,我始終是苦口婆心地說服教育,一廠一策,分類指導,從根本上解決了多個企業的矛盾和問題,鞏固了改制成果,維護了社會穩定。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鎮工作任務特別繁重,本人作為班子一員,不管份內份外,不管難度大小,都能顧全大局,主動和同志們一起到一線解決問題,哪怕是其他條線的工作。今年來,我直接參與和組織了體育健身中心、人民醫院、紅十四軍紀念館等項目用地的拆遷交地工作,使一些長時間困擾我鎮的矛盾和問題得到解決。
三、嚴于律己,以身作則
本人在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能自覺執行鎮機關各項規章制度,處處以一個黨員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履行《廉政準則》,從不向服務對象伸手,從不接受影響集體利益的禮品、禮金和宴請。做到講政治、講正氣,自覺過好權力關、金錢關、人情關。平時與人為善,團結同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搞小團體,不搞小動作,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
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
(一)案 情
原告一路發公司稱,2006年7月,經金陵公司原監事長張榮高介紹,一路發公司總經理胡建勇與時任金陵公司副總經理鄔樹偉相識,鄔樹偉希望一路發公司參與其金陵園區樓盤銷售的策劃和設計,如策劃方案獲得通過,他可以推薦一路發公司銷售該樓盤。此后,一路發公司便組織了專門的團隊,經過實地考察、資料準備、文案創作等階段,于2006年9月6日完成了一本名為“金陵現代產業服務園區營銷提案”的房地產銷售提案書,其內容對有關樓盤的命名、周邊樓盤的調查、樓盤的價格定位和潛在的客戶群等多方面做了詳盡的分析,并隨即將該提案書交給了金陵公司。在此基礎上,為了便于樓盤的推廣銷售,一路發公司將原樓盤名稱改為“金領之都”,以使名稱成為整個樓盤的靈魂。在該提案書的末尾,一路發公司特別作了聲明:未經一路發公司授權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可使用該提案。2006年10月,被告金陵公司告知一路發公司,其對一路發公司提交的提案書不予采用。2011年4月,胡建勇卻發現金陵公司的樓盤已經改名為“金領之都”,并正在自行進行銷售。為此,胡建勇多次與金陵公司交涉未果。一路發公司認為,金陵公司雖對其提交的提案予以承認,卻違背承諾,不但不委托胡建勇銷售該樓盤,而且遲遲不支付策劃報酬。最后,金陵公司表示只愿補償一路發公司3萬元。
原告胡建勇認為,一路發公司對“金領之都”樓盤名稱享有著作權,一路發公司是作品的實際創作人,享有署名權,金陵公司的行為侵犯了一路發公司及胡建勇的著作權。故請求法院判令:被告金陵公司停止使用“金領之都”樓盤名稱;登報道歉;賠償原告一路發公司經濟損失50萬元;賠償原告胡建勇精神損失10萬元;并承擔訴訟合理支出10萬元。
法庭上,被告金陵公司認為,其與一路發公司及胡建勇之間沒有委托創作的關系和其他合同關系,原告提供的“金領之都”與金陵公司沒有聯系,且金陵公司從未收到原告的提案書。原告對被告沒有委托創作的關系和其他合同關系的觀點反駁稱,原告胡建勇制作《營銷提案》是事出有因的,是針對金陵公司銷售樓盤的需要,且結合金陵公司向其所提供的《金陵現代產業服務園區詳細規劃》、《金陵現代產業園區景觀設計》等資料而制作的,并非擅自制作。對此,原告胡建勇向法庭提供了三份證人證言,證明其為金陵公司制作了樓盤《營銷提案》,并已交付金陵公司的事實。原告還向一審法院遞交了《金陵現代產業服務園區詳細規劃》、《金陵現代產業園區景觀設計》電子文檔及打印件,該文件涉及被告園區內部規劃及設計,原告無法從公開渠道獲得,以證明鄔樹偉將上述材料交給原告制作《營銷提案》的事實,故原、被告之間形成了制作《營銷提案》的委托關系。
被告金陵公司還認為,“金領”是獨立詞匯,“金領之都”不具有獨創性,在上海浦東新區就有樓盤名稱為“金領國際之都”。原告對此辯稱,“金領之都”有其獨特且豐富的內涵,有著“精英薈萃之地”的深刻寓意。“金領之都”系原告接受被告的委托后即組建專業團隊,結合樓盤的原有名稱、樓盤消費群體的特點以及如何迅速打出品牌等因素,幾經磋商、絞盡腦汁而產生的獨特創意名稱。原告為創立該名稱耗費了大量心血,該名稱屬智力成果,理應受到保護。被告沒有將樓盤命名為“金陵之都”、“金領花園”或“金陵工業園”等名稱,而是使用了原告的“金領之都”名稱,這也從側面說明該名稱是有特殊創意和特有價值的作品。“金領之都”四字有其獨特且豐富的內涵,字數雖少,卻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能表達完整的思想,寓意“精英薈萃之地”,具有獨創性。
(二)判 決
(一)構成要件
浦東新區法院經審理認為,當事人有責任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提供證據并加以證明。一路發公司主張其制作了被告樓盤的銷售策劃書,提出了“金領之都”的樓盤名稱,并向被告交付了策劃書,對此事實原告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原告就其主張的事實提供了三名證人的證言及其制作的營銷提案,以及與被告園區相關的規劃設計圖等。因三名證人均與原告有一定的利害關系,故僅憑此三名證人的證言尚不足以證明原告主張的事實。原告提供的《營銷提案》針對被告樓盤所處的地理位置、樓盤銷售的不利因素、營銷的手段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同時原告提供的《裕廊詳細規劃060810》、《裕廊景觀設計060731》等文件,從內容上可以看出上述兩份文件均涉及被告園區的規劃和設計等。按常理分析,原告不可能為了本案訴訟花費時間和精力專門制作上述材料,被告也沒有證據證明上述文件可以從公開渠道獲得。因此上述材料可以證明原告從鄔樹偉處得到關于被告樓盤的銷售信息,為獲得被告樓盤的銷售業務,制作了相關的營銷提案。對于原告向被告交付營銷提案的事實,除了原告的創意總監任全翔的證言外,并無其他證據證實,因此原告現有的證據不能證明其已將營銷提案交給了被告,也就不能證明被告的樓盤名稱“金領之都”來源于原告。
即使“金領之都”樓盤名稱由原告提出,但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作品是作者通過語言、藝術等形式對于其思想觀念的一種外在表達,該表達應當體現作者特定的思想內容。因此,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必須具有獨創性,只有符合獨創性要求的智力成果才能受我國著作權法的保護。“金領之都”的樓盤名稱只有簡短的四個字,“之”的表達方式已經被廣泛使用。“之都”一詞也早已被大量使用在對具有某種特色的城市的稱呼、樓盤名稱等中。“金領”是社會上對于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較高的收入,在某一行業中有所建樹的一類人的稱呼。“金領之都”的名稱只是兩個固有的常用詞匯的簡單組合,缺乏必要的長度和創造性,不能充分體現該名稱的獨創性特征,不符合作品的獨創性要求,因而不能成為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而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因此,浦東新區法院一審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三)評 析
在本案中,樓盤名稱能否受著作權法保護是爭議的焦點。如果一個樓盤的名稱構成了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則應該受到該法的保護。即樓盤名稱應當屬于著作權法規定的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一般情況下,樓盤名稱的組成都比較簡短,諸如“玫瑰花園”、“錦秋家園”、“中海楓漣”、“太月園”、“太陽園”、“橡樹灣”等,以上樓盤名稱很難達到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的水平,“金領之都”樓盤名稱也是如此。它由兩個常用名詞疊加使用,不符合著作權法規定的獨創性要求,自然也就不能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筆者認為,雖然樓盤名稱是否享有著作權在我國還沒有明確的司法解釋,但廣告語著作權卻有司法判例,因此,樓盤名稱也可借鑒廣告語來認定其著作權。原告創作的“金領之都”作品,雖然只是四個字,但每個字是原告多年古典文學修養的沉淀,再加上長期從事策劃工作獨特而敏銳的商業觸覺所融合鑄就的。寥寥四字,卻涵蓋了原告對該樓盤名稱特定且豐富的思想內涵,是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具有著作權意義上的藝術性和獨創性,絕非一般詞匯的簡單組合。
浦東新區法院一審判決書對“金領之都”樓盤名稱是否由原告提出做了一個假設,即即使“金領之都”樓盤名稱由原告提出,但根據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金領之都”的名稱只是兩個固有的常用詞匯的簡單組合,缺乏必要的長度和創造性,不能充分體現該名稱的獨創性特征,不符合作品的獨創性要求,因而不能成為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而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筆者認為,雖然原告對“金領之都”樓盤名稱不享有著作權,但是,浦東新區法院應考慮到本案中是被告主動邀請原告為其開發的樓盤提供銷售策劃和設計方案,原告已為被告樓盤銷售的策劃和設計付出了實際勞動,且被告最終被采用了原告“金陵現代產業服務園區營銷提案”的房地產銷售提案書和該樓盤對外使用的“金領之都”樓盤名稱,從民法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基本原則出發,作為受益人的被告理應就原告的實際付出向其補償一定的酬勞。
關鍵詞:寧國港口;生態工業園區;城市設計
1.規劃范圍
港口生態工業園,南距寧國市區14km,北至宣城市31km,東臨水陽江畔。本次規劃核心區位于生態工業園區中部,兩翼為工業園區,南北為居住組團。城市設計范圍總用地面積約2.5km2,北靠架子山,南至緯五路,西貼經四路、東沿寧港路。東西長約2.8km,南北進深約1.3km。
2.現狀概況——主要有利因素
2.1區位優越,交通多元
港口生態工業園交通多元便利,從陸路可通過省道215、104省道與周邊聯系,規劃建設的寧宣杭高速和揚績高速在寧國市交匯,為港口與南北滬渝高速及杭瑞高速的聯系增加了更為快捷的便利通道。
2.2政策引導、規劃有序
根據“安徽縣域科學發展試驗田”和“建設生態文明的現代化中小城市”發展方向之要求,實現港口生態工業園城市副中心、工業主戰場的目標,園區近年來編制了多項上位及專項規劃指導建設,包括港口鎮總體規劃、寧國市港口生態工業園區發展規劃、港口生態工業園區綠色城區發展專項規劃、及電力、道路等多項專項系統規劃。
2.3生態優越、依山伴水
基地內部現狀以自然生態景觀為主,整體地勢形成西高東低的態勢,內部較為平整,坡度基本在10%以內。區塊北部的架子山相對較高,為區塊提供了良好的綠色屏障。同時基地西擁水域,東貼濕地,內部水系潺潺,自然生態環境優越,良好的基地開發條件和生態環境為園區的可持續綠色開發提供了優越的基礎。
2.4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港口古名杜遷鎮,在宋《元豐九域志》、明朝王廷相詩歌《港口舟行》及民國《寧國縣志》都有記載,是寧西北和古宣州西南物資集散地,有豐富的內河港口文化。明萬歷年問貢士何應玄更留有《杜遷八景》的詩句——“遙指風帆天際頭,天邊秋色片帆收”描繪了港口往昔繁忙的景色。如何充分挖掘港口的歷史人文特征,結合園區景觀節點打造,使港口形成集“人、正、商、文”四氣匯聚之地,體現文化內遷是規劃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3.有待完善的問題
隨著園區不斷快速發展,現狀工業園區也面臨了一些問題:
3.1配套設施亟待完善
園區現狀內部在汪港路南側有在建港口居民安置小區,同時部分工業企業已開工建設,但配套設施仍然較為匱乏。如何從園區產業配套服務及居住區多元配套著手,增加園區吸引力顯得至關重要。
3.2支路網密度有待優化
從上位規劃來看,園區基本以棋盤格式布局路網,但支路網體系密度偏低,劃分地塊較大,需進一步根據基地情況進行完善優化,增加支路網體系。
3.3景觀資源尚未利用
區域內雖然生態環境優越,但未成體系加以利用,同時部分山體林相季相混雜,公共開放空間與城市景觀通廊亟待提升;同時還應充分挖掘利用港口歷史文化,打造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綠色生態工業園區。
4.規劃研究
4.1規劃整體定位
通過“生態綠城、產業興城、幸福融城、交通暢城、文化蘊城”打造“生態工業綠城,幸福和諧港口”,使得區域成為集生態工業、行政服務、和諧居住、商務商業、市場商貿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生態工業園區。
4.2城市設計框架
從生態要素的基點出發,規劃通過界面分析、提取節點、生成路徑、確立通廊、形成網絡的城市設計框架,以生態為框架確立基底關系從而對區域組團進行進一步功能明確及細化。
4.3功能結構
區域整體形成“一帶環繞、兩軸發展、三核共導、八片圍合”的功能結構。
(1)一帶環繞:以西側濱水休閑公園為核心,以貫穿居住組團以及商業、商務、行政、文化等功能組團形成的綠色景觀帶。
(2)兩軸發展:分別指聯系東西兩側工業組團,穿越中部核心服務區域的,沿汪港路形成的東西向工業園發展軸,和以架子山為背景景觀山體,沿行政中心、市民廣場、商業商務中心所形成的工業園區服務軸。
(3)三核共導:由行政中心、文體中心及商業商務中心所形成的三大服務核心,從而引導服務兩翼工業組團及總部居住、配套組團的發展。
(4)八片圍合:圍繞三大核心所形成的南北五大居住片區,西側濱水休閑公園區,東側生態公園控制區及沿寧港路設置的商業商貿市場區。
4.4總平面布局
根據總體功能結構,總平面布局圍繞架子山南側軸線分別布置科研孵化區、行政服務中心、市民廣場及商務商業核心區。其中商務核心廣場雙塔點式高層及中央水景廣場,以開放之姿對稱呼應行政中心、市民廣場及北側架子山山體,形成顯山露水之態勢;行政服務中心西側設置濱水公園,結合地形高差改造設置文體中心、酒店會議、風情小鎮區域,通過充分利用濱水公園的打造提升區域文體、展示、休閑服務體系,為區域人群提供極佳休憩場所。同時在區域根據多元居住需求設置,以鄰里中心為核心設置多層為主、小高層為輔的居住區塊;沿汪港路結合總體規劃在寧港路設置商業市場區塊,為園區企業多元發展提供對外展示銷售空間。
(1)生態綠城——依托景觀廊道形成“一心一帶”的景觀節點格局,主要包括市民廣場和商務商業中心的核心景觀節點,同時結合各功能區塊區域內形成貫穿各個組團的綠帶網絡體系。
規劃設功能景觀軸形成縱橫兩條軸線,其中東西向主要為沿汪港路形成的園區風貌景觀軸,該段軸線平面結合兩側水帶與水體,中部貫穿市民廣場及商務中心水景廣場設置;立面主要以豐富的城市天際輪廓線為圖底關系;縱軸沿北側架子山-科研中心-行政中心-市民廣場-景觀大道-商務商業中心,形成縱向上顯山露水的景觀通廊。同時結合水岸整治改造、并在小區內部設置的多處次要景觀節點。
(2)幸福融城——規劃根據園區產業人群需要設置多元居住滿足不同人群需求,舒適住區為吸引鎮區普通人群購買、人才公寓則吸引具有較高技術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共管公寓通過個性化的設計為短租高素質白領提供需求、安置用房及廉租用房則為安置居民及新入園區產業工人提供居住空間需求。同時規劃根據服務半徑設置五個鄰里中心,安排社區級商業、文化、體育、農貿市場、衛生服務等綜合功能,方便居民。同時位于濱水公園的風情小鎮為園區產業人群提供下班之后集餐飲、娛樂、休憩的極佳場所。
(3)產業興城——區域行政中心及政辦公大樓位、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行政服務中心、北面為檔案館及規劃館等功能于一體,為區域產業園區發展提供行政服務平臺;南側商務商業中心集商務總部辦公、銀行、咨詢服務、會議論壇、信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體,為園區產業提升提供強勁引擎;沿汪港路市場貿易區,根據園區產業特色,功能集批發、零售、展示、物流等多元功能于一體,為園區產業提供對外交流窗口。
(4)交通暢城——區域道路網系統在已建設基礎上增加支路網密度——根據地塊功能布局需要,分別在行政中心及居住區區塊增設城市支路,一方面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一方面避免地塊劃分過大導致操作性降低。同時因區域東側控制為生態公園,避免規劃道路對現有山體植被的破壞,建議取消步升路局部段(經一路——經二路)。
規劃建設于汪港路與寧港路交叉口設置公交首末站一處,同時沿汪港路設置四對公交車站,滿足公交出行覆蓋率。區域內設置公共自行車服務點,解決公交最后一公里到達了、距離,提倡綠色出行。
步行通道分為人行道和地塊內部人行通道。地塊內部人行通道結合山、水、廣場、公園、步行街、形成網絡式的綠道系統,規劃通過串聯市民廣場、生態公園、沿汪港路水系街頭公園及濱水景觀公園形成主體綠道慢行系統,同時結合休閑步道,打造網絡步行系統。
(5)文化蘊城——通過“一心八景”的文化元素格局,圍繞市民廣場設置港口之心,同時結合濱水公園、生態公園及水系公園等功能區塊根據“杜遷八景”分別設置古城煙影、港口風帆、釣磯月鑒、云峰霽雪、柳溪積翠、磨苑浮嵐、金嶺朝曦、兵府云屯八處文化景觀節點,充分體現港口歷史底蘊。
5.結論
生態工業園區的規劃設計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論證分析。經業態、功能、交通、配套設施及文化挖掘各方面的分析研究,最終通過控規進行綠線、藍線的落實及指標量化,才能打造真正意義上的生態工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