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

        第1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生涯規劃;地區民族高校

        中圖分類號:G52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428(2016)02-80 -02

        自1999年大學擴招后,2003年第一批擴招的大學生進入社會開始,大學生就業就開始成為全社會關注的問題。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高校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多,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日益凸顯,也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討論。如何指導大學生就業,提高人才質量,適應市場和社會需求就成為學校、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關注的問題了。在對如何提高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研究中,學者們認為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一、大學生生涯規劃的相關研究

        生涯規劃簡單來講就是個人對于自己未來職業發展的安排和規劃,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在全面客觀的認識自己和社會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當前形式并結合自己的知識特長,為自己設定職業發展目標,并制定相應的教育、培訓、工作開發計劃,采取積極行動去達成這一目標和計劃的過程。但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的身心素質和所處的環境都還沒有與社會發生直接聯系,對自己和社會的了解并不全面,因此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還需要學校、教師和家庭等多方面提供指導和建議。

        結合學校和學生個體而言,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都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就高校而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更多的體現在就業指導方面。但在就業指導方面,同樣也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欠合理,指導投入不足。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主要是負責全校畢業生的就業管理、指導和服務工作,就業指導工作帶有較明顯的行政色彩,在給予指導的過程中,與社會實際和學生需求相差較遠,指導效果較差。另外,因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就業指導在人員、設備、場地及投入等方面存在著不足,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就業指導需求。第二,就業指導時間滯后且集中,就業指導內容單一。學生進入高校后,并沒有意識到職業生涯發展和就業指導的重要性,很多學生在面臨畢業的時候才開始考慮認識自我,了解職業,考慮就業問題。而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基本上集中在信息、政策宣傳、技巧培訓等一般的服務工作,內容單一,功利性較強,缺乏相應的理論支撐。

        從學生方面來看,學生作為職業生涯規劃的主體,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主體意識、責任意識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本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學校、家庭給予一定的支持為輔,但目前很多大學生缺乏主體意識,不獨立、不自主、不主動,盲目跟從別人,不能很好地完成自我完善和培養的過程。他們對社會、人生、家庭的理解比較淺薄,很多事情只考慮到自我的利益和眼前的利益。對自己、對社會并未有責任意識。第二,職業意識缺乏。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規劃和職業規劃比較盲目,對職業缺乏認識,在進行規劃設計時更是毫無頭緒,因而錯失較多機會。

        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學校和學生都起著重要作用,就大多數高校來講,都存在著上述的一些通病,但不同地區的學校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同的問題。下面就結合筆者所在的地區民族高校的具體情況來分析和探討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問題。

        二、地區民族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民族院校是黨和國家為解決我國國內民族問題而建立的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其辦學宗旨、教育對象、辦學層次、課程體系等方面均有自己的特色。地區民族院校既具有上述特征,同時也具有地方特色。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首先,從學生自身來看,地區民族高校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和人生規劃缺乏認識。作為地區民族院校,我校的生源主要以本地生源為主,面向其他少數民族地區招生,生源主要是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學生為主。學生視野比較狹窄,對社會的認識也比較淺薄,比較難適應社會的變化和需求。其次,很多學生不太清楚自己喜歡什么,能干什么,大學期間學習、生活、活動比較盲目,缺乏目標和計劃。再加上學生群體同質性較高,群體生活相互影響的作用,導致整個學校學生整體上處于盲目、缺乏規劃的氛圍之中。再次,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認識不足,就讀的專業是因家長或學校調劑而確定,學生自身在專業選擇時處于被動狀態的情況較多,等到畢業時,才發現自己所學知識和社會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時,對自己的需求和職業發展、未來規劃都缺乏明確清醒的認識,很容易產生焦躁和專業無用論的心理。

        從學校層面來看,地區民族院校自身存在的主客觀因素會影響到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設計。從主觀因素來看,地區民族高校同樣存在著其他高校都存在的通病。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整個學校對學生的就業指導除了安排就業指導課程讓學生學習外,另外就是針對大四畢業生做的就業培訓、講座、指導等工作。其中也有學院嘗試著進行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但從具體實施來看,并沒有達到設計之初的效果。不管是針對學生做的就業指導,還是生涯規劃的設計,很多內容和方式都是適用于集體,對個體的關注較少;另外,在就業指導過程中更多的是進行就業政策、信息、技巧等方面的指導;而且也缺乏專業的生涯規劃指導老師,教師和學生在對就業、生涯規劃方面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也是很多好的想法最后在實施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從客觀因素來看,地域因素對地區民族院校是一個很大的限制條件,處于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較慢的地區,學生的就業實踐機會和就業視域受到一定的限制,接觸到的社會和資源相對來說比較有限,這也是地區民族高校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時要考慮的問題。

        三、地區民族高校生涯規劃設計對策及思考

        作為地方民族院校,我校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需要考慮到學校和自身的條件。

        從學生自身來講,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給自己明確的定位。作為生涯規劃的主體,學生才是決定生涯規劃設計的決定者。而要設計比較合理有效的生涯規劃,首先就必須要了解自己,認識自己。當今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學習都比較盲目、對于為什么讀大學,怎么讀大學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同樣對自己喜歡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也不清晰,整個大學都是盲目,人云亦云的狀態。認識自己、給自己明確的定位本身也是一件復雜的事情,需要學生自己不斷去參加各種活動,各種社會實踐,通過活動、實踐來發現自己的長處、劣勢,自己的愛好和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和老師要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建議。目前來看,學校其實也提供了很多鍛煉的機會,但這些活動和實踐在進行的過程中,更多的是注重形式,而忘記活動之初的設想,另外,在活動中,注重開頭和結尾,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收獲較少,最終也使得活動越來越多,參與人數越來越少,活動組織者不得已采用強制的措施要求學生參與活動,被動參與的過程使活動效果越來越差,這樣的惡性循環使得學生不愿參加提升自己能力的活動。另外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也較少,很多通過做兼職來進行社會實踐,由于資源和機會的限制,社會實踐對學生起到的幫助相對來說較少。所以在校學生仍然需要更多有效的途徑來正確認識自己,明確定位。

        其次,轉變大學生就業理念中的偏差。很多學生由于知識構成和信息限制的原因,導致對目前的就業形勢和就業狀況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大學生在未就業之前,普遍存在較高期望和要求,大多數都期望工資高、社會地位高、工作環境好、有發展前途的工作,這樣的要求致使學生就業的可選擇面變窄,增加了就業難度。另外還有學生在就業過程中,毫無目標,受家長和同學的影響,不能做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選擇。在轉變就業理念中,就需要學生自覺主動的關注就業信息,分析自己和就業環境。另外,老師也要積極為同學們介紹社會實際情況和相應的社會政策,幫助學生認清現狀,從實際出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求職觀念。

        從學校方面來講,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生涯規劃的效果。對學生的就業指導并不直接停留在安排課程的學習和大四就業時期的指導。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實際情況,社會政策;另外提供專業的就業指導老師給予學生專業化個性化的指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為學生提供合理可行的職業規劃建議。

        其次,可結合學生在校不同時期制定相應規劃階段。大一階段是試探引導期。從高中進入大學的學生,對新的環境、新的校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這個階段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和環境,引導學生對未來職業進行思考。大二階段是評價定向階段。經過一年的大學生活,學生對自己、對大學有一定的了解,這個階段主要是專業課程的學習,加強對專業的認識與對自己的理解,開始確定職業規劃的方向。大三階段是完善沖刺階段。進入這個階段的學生在職業發展目標方面有了相當清楚的認識,此時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完善職業規劃,并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為就業做最后準備。大四階段是分化調整期。這個階段主要是通過實習就業不斷來調整自己的職業規劃。

        再次,學校還可以引入社會力量介入到學生就業指導中去。這里的社會力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建立專業化和社會化的就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的生涯規劃設計;另一方面是引入大中型企業進入校園宣講企業文化,進行針對全校學生的企業介紹和用人需求。就業是需要個體、學校和社會共同努力去推進的,所以引入社會力量介入到就業中去,對提高學生對就業現狀和就業形勢的認識將有很大的益處,也能讓學生的生涯規劃更加合理有效。

        最后,作為地區民族院校在培養學生時,應該盡可能的減少地區劣勢對學生就業的影響。在培養學生和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時,要面向全國,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提供全面的指導和建議。

        面對社會中的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和社會上用工荒的問題同時存在時,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幫助學生完成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是學生個人、學校和社會共同要努力思考實踐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連慧.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1.

        [2]蔣菊.生涯發展理念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研究[D].河海大學,2006.

        第2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0-0195-02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大學生在大學生活階段通過對自身和外部環境的了解,為自己確立職業方向、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教育計劃、發展計劃,為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確定的行動時間和行動方案。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大局面中,又存在著不同學科類別、專業和高校檔次的明顯區別。其突出表現就是文科大學生,尤其是普通高校文科專業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失業率要不同程度地高于包括理工科等在內的非文科生。但是,文科大學生對于管理社會、傳承文化價值、塑造時代精神方面起著不可否認的作用。

        一、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意義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正逐步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校的大學生群體中,文科學生有著與理科學生不同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技術能力。在對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對文科學生有所區別。從理論上和實踐上探討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對高校就業工作的開展以及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幫助文科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確定職業發展目標

        很多文科大學生對自己并不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通過對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和實施,可以使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個性特質、現有和潛在的資源優勢,幫助其進行優勢和劣的勢對比分析,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特質,樹立適合自身情況的職業發展目標和職業理想。

        職業生涯在人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時間比例,只有認真規劃自己的學習,制定合理的行動計劃,為理想的職業做各種準備,客觀的評估自己的個人目標與現實之間的距離,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切實可行的步驟和措施,才能不斷增強職業競爭能力,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與理想。因此,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可以使文科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同時也可以避免職業選擇的單一性、盲目性。

        (二)幫助文科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提高就業心理素質

        目前,受到經濟社會環境的影響,文科學生在擇業過程中存在忽視專業能力水平和專業需求、忽視單位發展潛力和個體發展前景的誤區,常常在臨近就業時無所適從,造成內心惶恐,緊張不安,以至使個人事業和身心都受到嚴重影響。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能夠使學生從職業的角度了解社會、了解自己,調整自己的擇業心態,從而根據社會需要和自己的身心特點確立科學的就業觀、創業觀;使自己更加注重知識的更新和自身的完善,以適應職業的變換、技術的發展。

        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獲得外部信息,這些信息包括職業、組織、社會等多方面。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可以增強學生應對社會競爭的能力,幫助學生盡早設立明確的職業目標,并向著目標方向努力,在內在潛能上不斷探索和發展,培養健康的就業心理素質,以良好的就業心態從容就業。

        (三)幫助高校提高對文科學生的就業指導,提升就業率

        2009年高校應屆畢業人數達610萬,其中文科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已變得十分嚴峻,國務院總理曾向外界坦言自己十分擔心大學生就業。實際上,9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對就業市場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

        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可以幫助學生調整就業期望值,讓學生在市場上轉變就業觀念,從而帶動文科大學生就業率的提高。同時,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也為文科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就業前職業技能的訓練提供了有效途徑。

        二、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職業生涯設計是個人與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對其興趣、愛好、能力、特點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和被規劃者的職業傾向,確定最佳的、行之有效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職業生涯設計是一個過程,是一個人依據理想的長期目標,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選擇,以及相關的教育和訓練活動,是有計劃的職業發展歷程。

        當前高校文科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現狀并不太理想,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模糊,缺乏相關知識

        當前,面對文科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日趨嚴峻和巨大的就業壓力,很多學生表現出缺少就業前的思考和心理準備,他們對職業生活顯示出較強的偏好,卻沒有理性的思考與規劃。職業生涯設計的目的是教會文科學生如何進行學業規劃、開展自我評估、生涯機會評估、職業生涯路線和目標設計、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和措施。高校文科大學生由于普遍缺乏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實踐經驗不足,對社會和相關職業了解的少,對職業信息的獲取也是間接的,對職業沒有深刻理解,導致職業意識淡薄,沒有針對個人具體情況制定職業規劃,缺乏對職業生涯的設計。

        (二)自我定位不準確,缺乏自我認知

        職業生涯設計是幫助個人達成其每一階段生涯發展任務,并為下一個階段發展作好預先的規劃和準備。大多數學生對專業設置、自身的興趣、社會未來的變遷并不能完全了解,尤其是不了解自身的優勢和劣勢,對未來職業發展也沒有明確的方向。對于文科學生來講,由于專業局限性,缺乏職業選擇的長遠眼光,對自己的興趣、能力認識不清,成為普遍現象。

        (三)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方法單一,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

        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最終要靠職業生涯規劃教師來完成。近年來,一些高校雖然已經意識到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重要性,但整體情況仍處于起步階段,而且沒有對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相關問題的指導,缺乏專業的師資力量。很多高校的職業生涯指導主要由學校就業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學校并沒有建立專業的職業指導委員會組織。另一方面,教師觀念、知識和能力等因素也直接制約著職業生涯設計的實施進程。從事職業指導人員主要是非人力資源、教育學和職業心理學等相關專業畢業后就直接從事職業指導或輔導員工作的教師,他們雖然擁有一定的就業工作經驗,但缺乏就業實戰經驗和職業生涯理論知識,如不會在職業生涯教育中運用職業測驗與職業咨詢等手段來指導學生生涯設計;不會運用學科優勢來滲透職業生涯教育內容;不會把專業知識與企業行業和工作世界聯系起來。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專業師資力量的嚴重匱乏和素質不高以及指導方法的單一,嚴重影響了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

        三、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實施路徑

        (一)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理念滲透

        雖然職業生涯規劃越來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視,但還沒有真正普及開來。高校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力軍,應著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加強對就業指導中心教師的培訓。可采取派遣教師到相關機構接受專業培訓、組織參觀學習、開展課題或專題研究等途徑;還可以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課納入學校正常的教學計劃,確定必要的學分,分階段、重點地為學生提供包括職業生涯規劃、就業信息指導、求職技巧訓練等各方面的指導。

        總之,一批具有專業水準的職業規劃教師能夠推動和諧的就業循環,對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理念的滲透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加強資源的優化整合

        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應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充分整合優化資源,采取開放、合作的態度,充分開發社會資源,探索新路子。文科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的規劃與實施應從自身實際出發,以就業為依托,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和人才市場的合作。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與企業的深入合作,促進企業參與大學生職業生涯的設計。

        現在市場上出現專門從事職業生涯服務的商業機構,在職業測評產品研發、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訓練、師資培訓上較有心得,學校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加強與第三方職業生涯服務機構的合作。

        此外,校友是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很重要的資源,特別是成功人士,他們的經驗對大學生很有說服力。因此,學校還要加強與校友的溝通,開展豐富多彩的座談會、經驗交流會。

        (三)加大社會實踐與職業訓練的力度

        高校要指導文科大學生結合所學專業特點參加有益的社會實踐和職業訓練,如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青年志愿者”活動、大學生畢業實習工作、大學生校園創業活動等職業訓練形式,使學生更早更多地了解職業,掌握職業技能,以便更好地實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高校要通過組織校園文化活動、第二課堂活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使學生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強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邀請成功的校友、校外知名人士等來校與大學生座談,交流職業生涯規劃的經驗,組織學生開展模擬性的職業實踐活動,開展職業意向測評、職業興趣分析測評等。

        高校要加強與用人單位、勞動人事和其它相關政府部門及社會就業中介服務組織的聯系與合作。通過這種方式廣泛收集人才和勞動力市場需求信息。組織供需見面會等形式,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進行就業輔導和求職就業行為訓練。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高校開展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基礎和保障,對文科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教育,需要高校培養出一批專業的、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規劃師資隊伍,一支專業化、專家化、科學化的教師隊伍可以經常為學生開展職業指導、生涯咨詢、崗位推薦等服務工作,成為大學生的“職業導航師”。

        第3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課程體系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7(a)-0033-02

        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起源于20世紀初的美國,奠基人是美國波士頓大學教授弗蘭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隨著我國大學生就業模式由“統招統分”向“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轉變,職業生涯規劃的理念開始傳入我國,并被引入到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

        十提出“推動實現更高質量就業”的新目標,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以2012年為例,我們可對今后一段時間內城鎮勞動力市場上需要關注的就業困難群體構成作出大體的數量估計:新畢業大學生約660萬人,加上往年畢業尚未就業的150萬人,總共超過800萬人,按照近年來較高的登記失業率4.3%估算,全部城鎮就業人口中接近一半經常面臨明顯的就業困難。可見,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及時把握就業形勢,明確自己職業目標,規避職業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我國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的現實意義

        1.1 有利于大學生深入探索自我,塑造健全人格

        職業生涯規劃課是系統性地為大家講授了自我探索的方式方法,學生通過價值觀因素表、Myers-Brigs Types(MBTI)人格特征測試表(英文版)、能力測試表以及霍蘭德人職匹配測試量表等測評工具來科學地了解自己的價值觀、性格特征、興趣和能力傾向等,根據埃里克森的人格終生發展論,大學生正處于成年早期(18~25歲),主要表現為親密對孤獨的沖突,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與他人發生親密關系的風險,強調的是自我犧牲或損失,因此,如果沒有按照大學生的人格發展需求進行教育,引導并激發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勢必會給一個人的終生發展造成障礙。職業生涯規劃課的開設便成為了大學生了解本我、探索自我、激發超我,塑造健全人格、培養積極心理品質的有效教學手段。

        1.2 有利于大學生提升綜合素質,滿足社會需求

        職業生涯規劃課的開設是以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為主旨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編訂方面充分考慮到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鍛煉對其個人的發展和就業所產生的影響,設置了責任意識與感恩教育、人際溝通及團隊合作、個人形象及社交禮儀、情商的培養等課程內容。眾所周知,我國推行通才教育是社會對高校提出的客觀要求,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方法,是高校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而職業生涯規劃課的開設恰恰為高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培養和通才教育模式的推行提供了有效途徑。

        1.3 有利于大學生準確定位目標,規避職業風險

        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普遍存在主體意識淡薄,目標缺失,職業定位不準,求職就業道路盲目、狹窄等問題。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課通過SMART法則指導大學生設立正確的目標,通過CASVE決策模型指導大學生學會做出準確的決策,培養學生從職業角度和行業需求方面對自己進行提升和包裝,從而規避就業難、跳槽頻繁等職業風險。

        1.4 有利于大學生科學規劃人生,實現自主發展

        一份完整有效的個人職業生涯規劃要包括五個環節,即自我評估、職業環境分析、職業目標的定位、制定策略與措施和反饋與評估,五個環節不是獨立存在的,它貫穿于人的一生并且是一個不斷循環修正的過程。對于個體來說,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必將影響整個生命歷程。我們常常提到的成功與失敗,不過是所設定目標的實現與否,目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個體的人生目標是多樣的:生活質量目標、職業發展目標、對外界影響力目標、人際環境等社會目標……整個目標體系中的各因子之間相互交織影響,而職業發展目標在整個目標體系中居于中心位置,這個目標的實現與否,直接引起成就與挫折、愉快與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響著生命的質量。因此,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將有利于大學生科學規劃人生,實現自主發展。

        2 目前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建設現狀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為了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各級學校開始關注學生的職業指導教育,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經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以培養大學生認識自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準確把握職業定位與決策等方面的能力,但是我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開展畢竟是起步晚,沒有西方發達國家做得完善,西方發達國家現在的職業生涯教育貫穿從幼兒園到成人的整個教育過程,是在各個階段的學校教育中進行“職業生涯”觀念和“職業生涯”準備的教育。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在很多地方不能直接照搬歐美等國的理論和實踐。唯有先了解自身的不足,才能有針對性地引進先進理論并將其本土化才是正確的學習。

        2.1 課程定位與授課效果之間的矛盾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是一門旨在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的公共必修課,通過教學活動幫助和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意識到確立職業發展目標的重要性,思考專業和職業之間的關系,逐步確立長遠而穩定的發展目標;作為學生本身也希望通過這一類的課程來幫助自己解決迷茫、焦慮、困惑、沒有明確目標的問題。但是最終的授課效果卻并不是很理想,目前大多數高校普遍采用的是大班授課,而且授課時間安排在晚上,學生習慣性地認為這門課程對他們來講并不重要,最多只是為了修到學分而已,這與該課程的定位是相矛盾的。

        2.2 課程內容的設置與知識的實用性之間的矛盾

        由于《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授課內容多為理論性知識,學生接受到的信息會感到空洞乏味,在實際操作和社會實踐方面的指導機會很少,導致該門課程的講授并不能滿足大學生的實際需求。比如在溝通能力、學習能力、情緒管理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訓練,單純的理論授課并不足以達到教學的預期目標,更主要的是依托于社會實踐,通過實踐來獲取經驗,才能更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完善各方面的能力,一味地為了授課而授課就導致了課程內容的設置與知識的實用性之間的矛盾。

        2.3 師資力量與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在我國起步比較晚,屬于新興課程,由于發展時間段,缺乏專業的教學團隊,現行高校一般都采取經驗教學的方式,即從事大學生就業的工作人員、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書記和輔導員等,這部分授課老師雖然具有豐富的就業指導工作的經驗,但是職業生涯規劃不等同與就業指導,兩者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在嚴重缺乏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經歷的情況下,也沒有接受過職業規劃方面的專業學習和培訓,缺乏教學經驗和相關的理論基礎,勢必會造成師資力量與教學任務之間的矛盾,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3 新形勢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的改革思路及對策研究

        日前,人人網公布的《2013年大學生求職意向調研報告》顯示,今年的90后求職大軍中,有30.6%的大學生傾向于回到家鄉發展。由于今年找工作形勢嚴峻,不少應屆生選擇退居二線,在這種新形勢下要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充分把握課程的教育質量,實施教學改革顯得尤為重要。

        3.1 以“精品課程”為抓手,不斷完善課程設置的合理性,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實用性

        職業生涯規劃應從大學生入學教育開始,貫穿大學的整個過程,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需求不同的特點,實施不同的內容教育。我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作為“校級精品課程”已成功立項,在此基礎上學校應進一步完善課程設置的合理性,將大班授課改為小班制教學,將短學時授課改為長學時授課,將以理論教學為重點轉變為以實踐課為教學主線,整合優勢教育資源,強化教材的編訂,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實用性,真正做到可以讓學生學以致用。如,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探索自我、情緒管理能力訓練”分別和心理學的“人格發展、情緒管理與控制”等內容都是密不可分、相互聯系的。

        3.2 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核心,不斷探索符合大學生學習特點和專業需求的教學手段

        根據大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性和專業需求不同的特點,堅持以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不斷探索符合大學生需求的教學手段。構建“四個體系”、立足“五個結合”,即構建教學形式多樣、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教參專業的課題體系,融入團隊教學、情景教學、體驗式教學、快樂教學法、合作教學法、案例教學等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手段,避免填鴨式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模式;構建提高學生專業技能和通用技能的校園文化活動體系,通過舉辦職業規劃大賽、職場面試大賽、招聘會、職場人物訪談等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和與社會的接觸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校企合作、產學研相結合的實踐體系,堅持每學年安排至少一次以上的到企業實習實訓的機會,由每個學院結合自己學院專業的分布特點自行安排實習,使學生除了生涯人物訪談等實踐機會以外,從一年級開始就以專業為背景深入到企業中去,工作結合、校企合作,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融入到職業環境中去;構建“堅持以人為本”為教育理念的咨詢體系,由職業生涯規劃師和心理咨詢師負責定期開展個體咨詢和團體咨詢,面對有差異的學生,實施差異教育。

        立足“五個結合”是指: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相結合;堅持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堅持校內教育與校外實踐相結合;堅持公共課學習與專業課教育相結合;堅持教育引導與咨詢服務相結合。

        3.3 以師生共同成長為目標,形成團隊授課的教學模式,加速授課教師的專業化進程

        課程以教師成長和授課經驗提升為目標,組成了專業的授課團隊,授課成員每年都至少集中參加一次學校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課方面的培訓,授課前通過集體備課做好充分準備,同時還進行互相聽課、共同參與教學環節等活動,形成了專兼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授課教師團隊,以加速授課教師的專業化進程,避免照本宣科的教學弊端。

        3.4 以提升大學生素質教育為導向,構建完善的課程行政管理、授課和督導體系,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為了進一步提升大學生的素質教育,充分體現職業生涯規劃課的現實意義,建議對學生的考核形式由現有的平時成績和作業成績兩部分轉變為小組管理模式,即要求學生的課程任務和作業是以小組為單位完成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評分。授課教師根據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分,小組的成績即為小組成員的成績,每個學期安排至少一次小組校外實踐課程,學生的課題表現和課外實踐課程占總成績的60%。小組模式的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學生在學會接納別人的同時也充分感受到了團隊學習帶來的快樂。

        為保障課程的效果和質量,構建了完善的課程行政管理、授課和督導體系。課程的行政管理工作由就業指導中心職業規劃課的行政工作人員負責,主要承擔排課、資料收集、檔案管理和課程開發等工作,授課教師認真備課授課,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督導教師負責聽課、記錄和反饋,監督課堂質量,協助教師的成長,保障良好的授課效果。

        參考文獻

        [1] 尹玉斌,董利.新形勢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9(29):125-126.

        第4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80 后輔導員” 就業指導 特色方法

        高校所設置的輔導員制度,初期主要做政治工作,是學生的“政治領路人”。隨著1999 年中國高等教育體質的大改革,大學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轉向大眾化教育。十余年間大學畢業生由2000 年得107 萬激增至2010 年的630 萬。大學的普及一方面提高了群體受教育的機會,一方面每年六七十萬的應屆畢業生增長也帶來了就業難的問題。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也由最初學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向大學生之就業指導工作傾斜。

        “80 后輔導員”處在學生工作的第一線,是學生最直接的管理者,他們陪伴、指導學生成長,熟悉學生各方面的情況,受到學生信任,年齡的相仿使得他們與學生亦師亦友,易于與學生溝通,良好的教育與職業素養使他們有更深刻的洞察就業形勢的能力,廣大的同學群體又給他們在職場工作方面感性的認知。因此在指導學生就業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

        一、就業形勢與擇業心態分析

        1、當今大學生就業現狀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通過網絡一組資料顯示2001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為115 萬,2002 年145 萬,2003 年212 萬,2004年280 萬,2005 年380 萬,4 年內增加了223 萬。至2011 年預計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660 萬人。與之相對的是就業率持續下滑。2001 年6 月本科生一次性就業率超過80%,2002 年底就業率降至80%,2003 年就業率為75%,2004 年為73%,2005 年為72.6%。近年來就業率也僅僅在70%左右徘徊。顯而易見的是大學生存在著嚴峻的就業形勢,被社會、家庭、公眾給予厚望的天之驕子有近30%的群體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現實問題。

        2、當今大學生擇業心態分析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它的特殊之處在于承載社會、家長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一種特殊群體。自我定位比較高,成才期望強,社會對其要求也很高,通過幾年大學生活,同學們在知識、能力與人格方面有了積極的顯著發展,有著強烈的就業意愿和積極的就業動機。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拒絕從基層做起,造成用人單位對毫無工作經歷的應屆畢業生的從業素質產生質疑。

        在用人單位及擇業者之間的職場矛盾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會造成大學生就業心理的壓力與焦慮、就業心理期望與失落感。存在就業觀念不合理,有功利心理、求“穩”心理、從眾心理、依賴心理、自傲心理,自卑心理等擇業心態。

        二、就業指導方法探索

        1、學生職業規劃設計

        輔導員要把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作為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系統性工作,不是到了大三大四才開始準備教授就業指導,而應在新生讀大學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礎。要從進校起就開始培養其就業觀念,經過了一年級的適應期,引導幫助其了解自我之后,在二年級指導其鎖定感興趣的職業,在三年級有目的提升職業修養,不斷充實完善自己,到四年級就初步幫助學生完成其學生到職業者的角色轉換。經過這樣有目的有方法的引導,可以避免畢業生的社會恐懼感,緩解其就業壓力。

        2、學生擇業心理引導

        要長期堅持向學生宣導:大學生就業難并不是社會不需要大學生,而是大學生們的主觀取向與客觀需要不匹配這一當前形勢下的客觀矛盾。輔助其興盛正確的擇業觀,認清自我,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輔導員要適時的矯正其不切實際的擇業觀,避免其形成“就東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觀念。引入大學生創業活動,鼓勵其自主創業實踐。把其注意力和關注度更多的引向廣大的基層單位和中小企業。而不是都集中于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外資企業等高收入、高福利單位。改變大學生的就業觀和擇業觀,努力消除假性的就業難現象。

        3、學生職業協作能力的培養

        輔導員在日常的思想道德引導工作中,參照企業用人標準制定《學生職業道德素質培養標準》明確任務和要求。深入開展以誠信和敬業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實踐活動。使企業的規章制度成為學校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社團、學生會的作用,正確引導他們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

        4、開展模擬應聘活動

        很多大學生不懂如何去面試在面試的過程中存有在考官面前顯得緊張、不懂如何去表達自己的優勢、發揮自身才能等問題,從而因此錯失良機的,輔導員在就業指導過程中可有目的的開展模擬應聘活動,針對同學們會在自己求職時的表現、所回答的問題可進行相應的點評,讓同學們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了解到在求職面試時需要注意的各種事項,從而做好更充分的求職準備。進而有針對性的開展職場禮儀及求職就業的相關培訓。讓同學們更好的為畢業求職做準備。

        5、組織企業崗位職能講座

        輔導員應發揮好好學校與企業合作與交流的橋梁作用。利用校企雙重文化的熏陶,達到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與職業素質教育的有機結合。盡可能針對性的邀請企業專家進行企業文化講座,并利用手頭資源邀請在企業所涉及的行政、采購、生產、技術、質檢等崗位就職的同學做一些崗位職能介紹及工作心得交流。使大學生對企業運作及構成有一個鮮活的認知。從而使其工作后能更快的投入到角色中去。

        大學生就業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作為新一代的“80 后”輔導員需在日常就業指導工作中認真做好學生職業規劃設計、學生擇業心理引導、學生職業協作能力的培養、模擬應聘活動的開展、組織企業崗位職能講座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崗位認知及自身職業素質能力,一定會收到一個圓滿的結果。

        參考文獻:

        [1] 張敏強.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5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 高職院校 職業規劃 構建

        2008年金融危機的到來,使近年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現象愈演愈烈,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熱點。對于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這個冬天有點冷。”高職生作為大學生群體的一部分,也同樣遭遇了就業瓶頸。在這樣的一個社會環境下,大學生進行好職業生涯設計無疑有利于認清自我,更準確地把握好人生的方向盤,為就業和幸福人生鋪石造路。

        一、職業生涯設計的含義及其重要性

        職業生涯是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聯系的行為與活動,是一個人一生中通過職業、職位的變遷來達到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也就是一個人畢生的工作經歷。職業生涯設計又稱職業生涯規劃,是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綜合測定、分析、總結的基礎上,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規劃和安排。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職業生涯設計是一個動態的、延續性的發展過程,它可以幫助我們真正了解自己、把握自己,根據主客觀實際條件規劃出合理且可行的職業生涯發展方向,從而成就幸福成功人生。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項調查,問學生“畢業十年后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了希望在社會上擁有財富、影響力等成就。但是只有為數不多的10%的學生寫下了具體的目標并做出合理規劃。10年后,后續追蹤調查發現,那10%為自己定下具體目標和合理規劃的學生,他們的成功率占全部受訪者的96%。這個事例生動地說明職業生涯設計的重要性。當代高職生做好職業生涯設計的意義不僅在于可以發掘自我潛能,增強個人實力,增強職業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還可以提升競爭能力,提高就業率和事業成功率。

        二、當代高職生職業生涯設計的突出問題

        (一)對職業生涯設計的意義認識不到位

        在對本市4所高職院校413名大學生的隨機調查中顯示,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未做過任何設計的占71.3%,有設計的占28.7%,其中有明確設計的占1.7%。

        這充分顯示在大學期間,高職生對自己的發展規劃并不明確,更談不上運用職業設計理論來規劃和設計自己的職業和人生了。

        (二)自我評價和職業發展期望值過高

        在一份護理專業三年制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上寫道:自我評價:“自信、開朗,善于與人打交道,有較強的抗壓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職業發展目標:“畢業后進入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三年后成為主管護師;五年后成為副主任護師;十年后成為主任護師。”

        不難看出,以上這個案例自我評價中肯定的多,否定的少,不全面,不客觀。職業發展目標雖然明確,但具體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

        這只是一個案例,但在高職生的職業生涯規劃中卻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職生的心智還不成熟,對自己不能全面準確評價,對職業發展期望過高,定位不準確。

        (三)對職業缺乏感性認識

        象牙塔中的學子在深入學習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同時,雖然有機會進入到相應的企事業單位進行短期的見習和相對較長時期的實習,特別是高職生,見習的機會更多,更頻繁,實習的周期也較長,對自己所學專業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有了初步的了解。但不難發現,一方面,見習和實習期間所接觸的職業不一定是將來所從事的,另一方面,見習生和實習生的身份也限制了對專業相對口職業的深入了解。

        在當今高職生中,學生雖然可以利用寒暑假參加社會實踐,周末參與社會活動,以及從師長、家庭等其他渠道獲悉有關職業的信息,但無疑都是相對封閉和抽象的,缺乏深入的了解。

        正確的理論總是來源于實踐,理性認識也最終來源于感性認識,當今高職生對今后所可能從事的職業缺乏必要的、深入的感性認識影響和限制了當代高職生的職業規劃設計。

        三、當代高職生職業生涯設計的實施與構建

        (一)構建職業生涯規劃體系

        高職生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僅是學生個人的事情,作為學校也有義務和責任為學生的職業生涯設計從體系和制度上進行保障。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成立專門的職業生涯輔導管理機構。

        學院或有條件的系部可成立職業生涯指導所及其相關機構,主要負責學生的職業測評、職業規劃指導、心理測試等項目,設置相應的管理章程、管理職責和管理內容。

        2.配備高素質的職業生涯輔導教師隊伍。

        高素質的職業生涯師資力量是確保高職生職業生涯指導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只有配備了專門的師資力量,才能使我們的職業生涯指導工作有條不紊地順利進行,否則就成了無米之炊。

        3.完善就業評價機制。

        可將高職生的職業規劃設計納入到學生素質拓展計劃中,開設相應的職業規劃指導課程,完善現有的就業評價機制,從機制層面激勵和促進學生的職業規劃設計行為。

        (二)實施職業生涯設計的具體步驟

        1.第一年:新手上路,發現自我。

        高職生學習成績在整個中學階段一般處于中下游的水平,學生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來到高職院校以后,對自己所學專業的認識也比較模糊。在我院藥學專業一份新生入學調查報告中顯示,決定高考所選專業的影響因素中,父母選擇占52.6%,師長建議占11.7%,興趣愛好占30.2%,其他占5.5%,這充分顯示學生對自己所讀專業受家庭、社會等客觀因素影響比較多。

        主要目標:發現自我。

        具體方法:可通過職業測評、性格測試,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課程及講座等形式初步使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設計的含義和意義,重新全面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為做好職業規劃打好基礎。

        2.第二年:拓展職業認識,細分職業選擇。

        主要目標:拓展職業認識,細分職業選擇。

        具體方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鼓勵學生繼續發現和收集感興趣的職業發展領域的信息,積極參加假期兼職、實習和志愿者活動,和感興趣的相關行業專業人士進行溝通和交流,甚至與之共事或參加專業求職培訓,充分了解前沿職業咨訊,構建人脈網絡,增強自己對將來有可能所從事的職業的感性認識,并在此基礎上細化自己的職業選擇。

        3.第三年:走好職業生涯第一步

        主要目標:設計好職業生涯第一步。

        具體方法概述:

        (1)分析自己的需求,結合自己的性格、家庭及所處環境的優勢和劣勢等主客觀條件。

        (2)計劃和設置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無論是工作還是繼續學習深造都要力求最適合自己。

        (3)利用一切機會拓展求職渠道,必要的時候向父母、老師、朋友、職業咨詢顧問等尋求幫助,為職業生涯的第

        一份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

        四、結語

        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實現其人生價值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關系到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作為高校應加強職業生涯規劃的制度建設和隊伍建設,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真正建立“以人為本”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積極探索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途徑,引導大學生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從而推動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磊.新升本院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設計初探[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1).

        [2]張平.如何邁出職業困惑[J].軟件工程師,2009,(01).

        [3]龍必堯.高校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的重要性和對策[J]遵義醫學院學報,2007,(03).

        第6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探索;實踐 

                 為了幫助大學生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筆者所在學校舉辦了首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在為期2個多月的比賽中,全院11個系部的681名大學生參加比賽并提交職業規劃作品。通過大賽,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日趨理性,讓他們對自身、對職業、對未來有明確的認識,對個人的職業目標和實施策略了然于心,從實際出發分析個人現狀、社會環境,合理設計,展現了豐富多彩的職業生涯規劃。

                 一、我院大學生參加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現狀調查分析

                 本次現狀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形式,分別在賽前隨機發放調查問卷和在賽后在參賽選手中發放調查問卷,問卷分發時候注意學生的學科分布。賽前隨機發放問卷600份,實際回收587份,有效問卷553份;賽后在參賽選手中發放問卷550份,實際回收538份,有效問卷515份。另外,本人在11個系部開展個別訪談共21人次。經過對調查問卷和個別訪談的分析,我院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具有的特點如下: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具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由于大賽的宣傳組織到位,參與率達到了在校生人數的23%。大賽一開始就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很多學生紛紛前往咨詢大賽的有關情況,踴躍報名參加。在隨機問卷中,有43%的學生認為舉辦大賽非常有必要,49%的學生認為舉辦大賽有必要;有73%的學生表示會關注大賽,有61%的學生打算參加首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接受調查的學生普遍對于學校舉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認同,由此可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在我校的大學生當中是具有較好的群眾基礎的。

                 2.大多數學生能夠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

                 在隨機調查問卷中,大部分大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認識到位,有92%的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重要,有91%的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對個人職業發展來說重要;大部分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設計的內容,有82%的學生基本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有81%的學生做過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有89%的學生認為參加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有意義;有78%的學生認為自己今后需要繼續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

                 3.大學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途徑單一

                 經過統計,參加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選手多為大二和大三的高年級學生,大一的只有8名學生參加比賽。了解得知,我院在大學二年級中開設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大二大三的學生經過課堂學習,掌握了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而大學一年級未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在對參賽的大一學生的訪談中得知,他們是在高中的課堂上學習了職業生涯規劃知識。在對參賽選手的調查問卷統計顯示,學生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情況是,64%的學生通過大學課堂學習,30%的學生通過中學課堂學習學習,4%的學生通過書本自學,2%的學生通過網上自學。可以說,絕大部

                 4.普遍參賽大學生期待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得到更大的鍛煉和提高

                 參賽大學生給予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意義充分認可的同時,也對大賽提出了較高的期待。在參賽選手調查問卷中,有93%的學生希望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賽前應加強培訓,在選擇加強哪些方面的培訓中,有41%的學生選擇自我認識,37%的學生選擇職業規劃知識,20%的學生選擇就業形勢與政策和行業發展,2%的學生選擇了其它方面;另外,100%的學生認為通過大賽可以提高職業能力、明確職業目標和更好地認識自我等。

                二、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設計大賽的啟發和思考

                 1.培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思維能力是主要目的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長期動態的過程,要使職業生涯規劃在個人的職業生涯發揮積極作用,就要不斷提高個人的職業規劃能力。[1]在本次大賽中我們發現,大學生通過參加大賽,進一步了正確的就業觀念,實踐了職業生涯規劃知識。但是,要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比賽和培訓時間里面,使參賽的大學生能夠迅速地提升職業生涯規劃能力,顯然是不太可能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和就業、職業能力的培養,更多的應該依靠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根據周圍的環境和對自我的認識,經過不斷思考和付諸行動來逐步提升的。所以,在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應該著重培養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思維能力,傳播和普及職業規劃理念,幫助大學生通過對職業生涯規劃知識的實踐,在比賽中積累經驗,掌握職業規劃的基本方法,認識到職業生涯規劃對自身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需要不斷地進行思考和調整。

                 2.把課程教學與大賽有機結合是有效切入點

                課堂教學是是職業生涯教育的主陣地,主要指專業教師在課堂上介紹職業生涯規劃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操作與方法等內容為主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2]學生參與課程和大賽有不同的體驗,可以取得不同的收獲,從目的性來看,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教授理論知識為主,而在職業規劃大賽中,主要是培養學生思考與動手規劃的能力為主;從過程來看,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先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知識,然后再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實際操作,而在職業規劃大賽中,學生先是動手進行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遞交作品后再經過指導和培訓,進一步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知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應以為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主,側重培養學生的認知自我、認知社會的能力,教授目標確立、實施策略及評估修正的方法;在職業生涯規劃大賽中應為學生提供展現自我、檢驗能力、學習交流的平臺為主,側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動手操作和創新能力,把課程教學和大賽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得到深入全面的指導和培訓,牢固掌握職業生涯規劃知識。

                 3.加強職業測評和指導培訓是重要途徑

                 職業測評有利于大學生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正確定位,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特長,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環境,進行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通過職業測評,讓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氣質和性格等有所了解,并以此為依據揚長避短,進行準確的自我定位和職業選擇,設計自己的職業生涯。如果學生能對自己的職業能力作出恰當的評價,就可以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發展力,主動發展和補充自己相應欠缺的能力,不斷思考并調整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使自己能夠不斷適應社會,發展和提升自我。

                 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指導培訓主要是針對于參賽大學生在設計職業生涯規劃作品過程中,主辦方或指導老師有針對性地進行的以職業生涯規劃內容為主的指導和培訓。可以通過三個方面的工作來提高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指導培訓作用,首先,實行指導老師對參賽大學生全程性指導,使學生在參賽過程中不斷得到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其次,合理安排比賽過程中的培訓課程,不流于形式,一方面,做好與學生的互動,另一方面,做好與課堂教學的有效對接,把培訓平臺做成大學生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的“加油站”和“維修站”;再次,充分利用社會與企業資源,請站在時代與市場前沿的專家講授就業的形式與政策、崗位勝任能力要求等大學生鮮為人知的內容。

         

        參考文獻:

        [1].龔宇平.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探析[j].中國林業教育,2009(1):13-15. 

        [2].時皓.基于崗位勝任特征的高職院校職業生涯教育體系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

        作者簡介:

        第7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職業規劃;輔導員;學風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4-0332-02 一、職業規劃的內涵和意義

        近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社會的變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進,大學生就業也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大學生就業難成為國家、社會、學校等各個方面關注的熱點問題,畢業生就業率已成為衡量高校組織管理、教學管理、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借助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讓大學生盡早地認識自我,明確學習目的,對于促進學校的學風建設,實現成功就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職業規劃的概念。職業規劃(Career Planning),又叫職業生涯設計,是指結合自身條件和現實環境,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制定相應的培訓,教育和工作計劃,并按照職業生涯發展的階段實施具體行動,以達到職業目標的過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系統工程,它指的是大學生在自我認識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長、知識結構,結合社會環境和市場環境,對將來要從事的職業以及要達到的職業目標所作的方向性的方案。這主要取決于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特別是社會職業的現實要求;二是大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大學生自身。

        2.職業規劃的意義。(1)可以發掘自我潛力,增強個人實力。一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主要是在完成學校安排的課程和家長布置的任務中度過的,大學是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期,大學生需要積極主動的考慮自己的人生道路。這個時期是職業規劃的準備期,如果大學生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個性特征、現有的優勢和發展潛力,制定職業規劃,就能合理的定位,并不斷的在學習和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在工作中不斷增強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2)可以提高人生發展的計劃性和目的性。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學時代是一個人的黃金時期,在這段時間,學生的心智成熟,精力充沛,反應敏捷,正是學習和掌握各項知識和技能的大好時機。因此,制定職業規劃可以幫助學生明確人生的奮斗目標,幫助和鼓勵學生努力奮斗,把握機會,而不至于隨波逐流,浪費青春。同時,制定職業規劃會使人更具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個人嚴格執行職業規劃,逐步走向成功。(3)可以有利地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經過引導大學生自我認識、規劃設計、具體實施等階段,讓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己,以便揚長避短,有的放矢;讓大學生正確認識當前就業形勢、社會需求、行業職業特點,調整就業期望值,明確就業目標,準確定位,從而推動了優良學風的形成。

        二、高校輔導員在職業規劃教育中的意義及作用

        高校輔導員在工作中扮演著多種角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組織者、協調者和實施者。就目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實際來看一般包括學生的思政治教育、資助工作、學生社團活動、心理健康教育等,當然,隨著就業形勢的日益嚴峻,高校輔導員也開始承擔就業教育工作。而且,作為與大學生們接觸最多的教育者——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過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最直接參與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強化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輔導員作為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個教師,對學生大學期間的學習、生活、人生發展等負有指導職責。同時,作為學校與學生的橋梁和紐帶,輔導員在對大學生進行第一課的思政教育開始就可以進行職業規劃指導,這樣能使學生盡早地樹立競爭意識、危機意識,鼓勵和引導他們科學定位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強化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可以讓每一位大學生充分重視自己的職業規劃,在努力學習專業基礎知識的同時,深度發掘自身潛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不斷豐富實踐經驗,積極應對社會形勢變化,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從容面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化“被動就業”為“主動就業”,贏在職場的起跑線上。

        2.輔導員是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最合適參謀者,能為大學生提供個性化的職業規劃指導。輔導員與大學生接觸最頻繁,對大學生個體的了解也最直接。在日常教育服務管理的工作過程中,他們可以根據每位同學的實際情況,啟發學生職業夢想,參與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參謀,并因人而異地提出個性化的指導意見。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專業、 有不同的智力基礎、 不同的性格特點、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水平,這些使大學生的個性有所不同。如果職業規劃指導不結合大學生的個性,為求簡便而使用統一模式指導,必然使職業規劃流于形式,也必然沒有實效。

        3.輔導員是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最理想教育者,有助于大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輔導員是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學生事務的管理者、 指導者和組織者,是學校最基層、 最直接履行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的教育教學工作者,是開展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活動的最理想人選。在對大學生開展職業規劃教育活動中,不斷地弘揚核心價值,堅定理想信念,使他們在進行職業規劃時,自覺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提高社會主義覺悟,認同社會主義榮辱觀,愿意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貢獻力量。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把個人價值的實現與祖國、民族、人民和社會緊密結合起來,始終把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三、積極開展職業規劃教育,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

        就業教育與學風建設是高校學生教育培養過程中的兩項重要工作,而職業規劃教育是就業教育的系統性表現,加強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可以增強大學生學習、實踐的目的性、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加強高校學風建設則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提高學生培養的質量,為學生畢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1.抓住一年級,灌輸職業生涯設計基本概念。許多大學生在當初高考填報志愿時,混淆職業與專業的區別,選擇專業時帶有一定的盲目性。所以職業規劃工作應從新生入學開始,在新生入學教育階段就引入職業生涯設計的基本概念,引導學生明確自己喜歡什么,自己的興趣所在,對自己未來的職業方向有初步的設想,增強他們學習專業的自學性,同時適當灌輸就業競爭意識,教育學生樹立職業生涯設計概念,培養職業意識,引導他們適應從高中到大學教育方式的轉變,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學好專業知識。

        2.深入二年級,指導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經過大一的過渡,學生基本上了解并適應了大學生活,這時候,職業規劃教育要引導學生樹立明確自己需要什么,樹立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開始著手職業生涯設計。要側重于教育學生正確認識、 塑造和完善自己,激發專業興趣,開展職業技能訓練,建立合理知識能力結構,提高綜合素質。(1)“知己”——學會分析自身的的得失、優缺點。大一被動的適應的大學生活后,大二要對大一生活進行分析總結,找準個人得失,揚長避短,樹立正確的職業奮斗目標。(2)“知彼”——了解專業就業發展趨勢,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找出自己的差距,調整今后的努力方向。(3)“實踐”——理解、培養良好的職業意識。通過參加各項活動,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如參加兼職工作、 社會實踐活動,在課余時間從事與自己未來職業或本專業有關的工作,培養良好的工作責任感、 質量意識、 服務意識,學會與人溝通,培養工作責任感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增強英語口語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并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的知識充實自己。(4)“實現”——根據“知己”、“知彼”、“實踐”,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綜合素質,根據個人興趣與能力,實現個人的職業生涯規劃的設計并為之努力。

        3.把握三年級,對學生的職業規劃進行調整性的指導。大三,通常被認為是大學的分水嶺,有人開始為考研準備,有人開始為就業做準備,有人開始在出國深造還是個人創業上猶豫等,輔導員在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教育時,一定要指出職業規劃的不確定性,可以根據個人或環境的變化作出及時的有效調整。這個階段應側重指導學生:(1)引導學生對大一、大二生活進行總結,糾正錯誤的就業心態,更新就業觀念,進行正確的職業定位。(2)使學生了解就業市場狀況和就業市場對應聘者素質的要求,分析自身的優點和不足,明確個人的就業條件,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特點確立職業目標。(3)使學生了解就業方針、政策,學會如何收集就業信息,掌握與用人單位簽訂合同的程序和內容,知道常見的勞動爭議,了解勞動關系權益保障,從而增強勞動法規、法律意識,學會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鼓勵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深入了解企業的操作和對人才的需求,提早做好就業準備。

        4.立足四年級,對畢業生進行擇業技巧、個性化就業指導。大四,大部分高校的畢業生在校的時間只有半年,在這半年時間內,應該對畢業生側重擇業技巧、和個性化就業指導,讓學生了解本年度就業形勢和政策,居安思危,降低期望值,準確定位,調整學生在就業方面的思想觀念,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觀念、科學務實的就業觀念、自主創業觀念、靈活就業觀念、競爭就業觀念等,從而促使學生順利就業。

        總之,高校大學生的教育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全面的管理,作為教育的直接承擔者——高校輔導員,應與時俱變,有的放矢以職業規劃教育為切入點,從新生入學就開始實施全程化的職業規劃教育方案,針對不同階段學生的特點進行全方位、全過程、多層次的就業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明析自我定位,盡快適應大學,全身心投入大學的學習、生活。通過職業規劃教育的開展,既提高了大學生的專業技術、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為實現畢業后的順利就業打好基礎,同時也有利于建立有效的管理機制,形成優良的學風。

        參考文獻:

        [1] 胡雪飛.淺議中國高等教育中的職業生涯設計[J].社科縱橫,2004,(4):120-121.

        [2] 王若光,許溪沙,張徽.大學生職業規劃能力培養初探[J].中國建設教育,2009,(7):19-21.

        [3] 陳莉,白冰.淺談如何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J].東方企業文化,2012,(1):90.

        第8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指導;職業規劃;社會與教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的現狀讓我們不得不深入思考一系列問題,對于如何引導大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如何提高大學生進入社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大學生對自己人生規劃的教育,都值得現代教育人以及大學生自身深入考慮。盡管現在的教育界已經對大學生職業規劃問題提起重視,然而職業生涯規劃等同于就業指導這一思想卻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無法改變。

        1 大學生就業現狀

        如今的大學教育已經逐漸走向大眾化,進而畢業就業就順理成為社會上一大難解決的問題。現在的畢業生現狀都是處于兩個極端,一方面對于就業問題認識不足,對于擇業準備不夠,導致就業時處處碰壁,屢屢受挫,不能夠如意的就業;另一方面就是現在的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眼高手低,自身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缺乏工作經驗,但是對于社會上一些收入不太高的職位卻不想從底層開始,對就業期望值過高,導致畢業后對于社會認知結構出現偏差。這些問題總歸就是一句話:職業定位不科學。據國內各大城市舉辦的大型人才交流市場統計,多數學生參加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沒目標,沒準備,全憑運氣,交流會對接成功機率一般都在30%。職業規劃準備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市場配置成功率。所以,現在解決社會上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最主要的就是加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發現、培養自我的潛能與創造力,對于所有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上必須實現的一個現實課題就是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

        2 大學生就業指導與職業規劃區別

        2.1 職業規劃不等同于就業指導

        職業規劃的出發點是個體為自身未來職業發展所作出的策劃和準備,從靜態分析,職業規劃是由職業方向、職業目標、職業能力分析、職業環境分析、職業實踐策略等具體內容構成的職業實踐方案,而就業指導則是專門機構幫助就業大學生為自己打造量身定做的就業計劃和方向,而這出發點不同,因此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區別出差異。

        2.2 對于就業指導的理解

        大學生就業指導是幫助擇業期的大學生根據自身性格以及專業特點或是擇業方向進行職業選擇的一項專門工作,主要目的是幫助大學生正確開展職業認知、職業定位、職業規劃,同時這門工作應用到的知識囊括了心理學、醫學心理學、職業社會學、教育學等專業。對于大學生就業指導是在掌握大學生性格特征、基本素質、以及職業能力傾向的前提下,滿足大學生專業特點與所選職業要求相符合。薩帕說過:“職業輔導即協助個人發展并接受統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時發展適切的職業角色,使個人在現實世界中接受考驗并轉化為實際的職業,以滿足個人需求,同時造福社會”。對于這樣的想法,就業指導就需要貫穿于教育過程的整個階段,在各大高校中,就業指導應該系統規劃列入教育范疇,開展教育課堂,引導大學生優化心理品質,可以讓大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就能夠在心理和行為上提前認識就業趨勢,以防止大學生因為準備不足而心里期望過高,導致眼高手低,無法順利就業。應該清楚的一點是,就業指導本質上就是職業意識養成教育。不同于職業規劃的是,就業指導旨在引導個人探究、評論并整體運用于就業、職業有關的知識、經驗而開展的綜合性教育實踐活動,本質上屬于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的形成。

        2.3 職業規劃深層次含義

        職業規劃不同于就業指導,官方定義的職業規劃是個體針對自身的就業能力以及職業環境中制約因素等相關條件,為實現就業、擇業、創業等目標而確定行動方向和行動方案的實踐過程,其目的是幫助個人了解自己,在全面評估內外部因素情況下,作出切實的職業選擇和職業定位。現在,思想已經逐漸從就業指導轉變為職業規劃。西方國家的職業規劃已經從小學滲透到大學,西方國家這一成功教育經驗告訴我們,大學生就業指導應該是以職業規劃教育為中心的全方位就業指導,既要求能滿足學生自身對于職業的要求,又能夠與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相結合,與社會市場發展要求相結合。目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探討中,人們把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簡單地理解為職業規劃,其目標就是尋找最合適的職業。

        3 提升大學生就業指導水平

        3.1 以科學化水平規范就業指導

        教育管理者是就業指導的領導者,在大學生學習階段,為了激發其就業潛能以及增強就業意識,相關部門教育領導者應該加強學習和調研,豐富自己的職業認知和就業指導水平。目前較多高校存在沒有相應的大學生就業指導科目的問題,對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指導不夠系統,專業化程度、科學化水平不高,影響了職業規劃指導的有效性和適用性。現在的高校,開設就業指導課程應該注重打造大學生在職業規劃和就業指導形成的核心競爭力。執行者也就是教育者自身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組織和參與編制各種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手冊,充分掌握并規范使用各種職業測試量表,準確掌握職業分類中各種職業對人的素質和能力的要求。

        3.2 提高就業指導社會化水平

        提高就業指導社會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現在就業指導機構和系統的就業測試,還沒有解決大學生就業觀念亟待更新、就業規劃定位不準、就業指導針對性不強的問題。因此各大學校需要積極開展就業信息庫建設,為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和職業發展提供豐富的參考。在職業訓練上,應經常組織大學生參與簡歷制作、模擬應聘、職業規劃設計、職場創新等技能大賽,在觀摩、體驗、參與的過程中增強職業意識和職業能力。

        4 深入分析職業規劃

        4.1 提早著手規劃,防患于未然

        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這句話是人們常說的,對于選擇職業的大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因此,早期做好職業規劃,防患于未然。要達到人職匹配,除具有正確的自我認知外,還應有正確的職業認知與社會認知。平時學習中,可以通過有關專業介紹的系列報告讓學生了解本專業不同就業方向的社會需求情況、發展目標、培養目標及人才素質要求等,指導學生根據個人自身條件,較為準確地把握好社會對人才需求的類型和數量,樹立積極且實際的職業理想,慎重確立好自己初步的職業目標。在校階段讓學生做好足夠的準備,等面對擇業時能夠少走一些彎路。

        4.2 以發展作為基本點

        社會是發展的,大學生不能一塵不變,應該學會隨機應變,以發展為準則。職業規劃是一種活動,也是一個動態的發展的過程。學生在離開正規學校系統教育后,能通過各種途徑去繼續接受教育,為將來職業轉換做好充分的準備。每個人學會了解他周圍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夠有尊嚴地生活,能夠發現自己的專業能力和進行交往。

        4.3 教育大學生理性融入社會

        對于當代大學生,有太多的實例讓社會為大學生就業而擔憂。在職業規劃中,首先要解決人生觀問題,即正確處理社會與個人的關系問題。這個過程不能僅通過狹義的學校教育,或者僅靠教會學生一些就業的方法技巧來完成,我們要從更深層次上來理解這個問題。許多高校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都停留在報告中或文本里,而不是植根于鮮活的日常生活之中,或者根本就脫離了社會實際。這導致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實效不佳以及大學生求職過程中眼高手低。所以,在進入社會之前應該準備充足,理性地思考自己的職業與人生。

        結束語

        對于大學生就業,最突出的一個認知錯誤就是將大學生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等同。以上論述深入分析了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的區別,并在區別過后明確表明如何提升就業指導和職業規劃的相關水平,不論是哪一點,大學生就業問題都應該理性面對,合理科學地解決。

        參考文獻

        第9篇:大學生職業規劃設計范文

        【關鍵詞】大學,職業規劃教育,《就業指導》課程體系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切實把就業指導課程納入人才培養工程,將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的整個培養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個部分。

        一、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就業指導》課程的著力點

        高校教育要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服務,應當將實施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加快生產、服務一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與個人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通過職業規劃教育途徑積極引導個人發展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基于人口大國的基本國情、國家經濟發展形勢的宏觀走向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現實要求,實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已成為促進教育改革發展,完善自身價值的著力點。

        對于社會而言,職業教育已不僅僅是為了給經濟世界提供人才,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個體生命開發的全面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的教育是現代社會人力資源開發的根本宗旨。只有深入、廣泛、持久地開發每一個人潛蘊的智慧和才能,促進個體以永不懈怠的強勁內驅力去實現自身能力和精神的全面發展,才能使生命內涵得以充分發揮,實現其作為社會人的最大價值。

        對于個人來說.職業規劃教育從人的可持續發展角度來看,終結性學習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了。要真正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個體與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應保持一種和諧性,這就離不開“終身學習”。在人的整個生命周期的發展過程中,終身學習能夠使人不斷獲取新的知識和技能,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可以說,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理念之一,它是一個不斷造就人、不斷擴展人的知識與才能以及不斷培養其判斷能力與行為能力的過程。

        職業規劃教育最終目的就是教會人形成終身學習的理念,由職業理念的灌輸到職業能力提高的途徑與方法的學習,通過高等學校的教育,使大學生了解職業素養的內涵與評價體系,從而形成職商的理念,懂得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如何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同時,通過職業規劃教育,學習職業禮儀和職業規范,了解職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區別與聯系,將職業道德這個職業的靈魂要素提前注入大學生腦海中。通過職業規劃設計與職業規劃管理概念、內涵與方法的傳授,使大學生學會在紛繁復雜的社會職業選擇中根據個人狀況、社會需求、發展趨勢來確定職業發展目標,統籌進行安排,從而減少損失少走彎路,提前開啟職業生涯成功之門,早日踏上職業生涯成功之路,通過不斷努力,達到內職業生涯與外職業生涯的有機契合,從而成功譜寫和演奏職業生涯交響曲。

        二、《就業指導》課程體系的現狀分析

        據調查,盡管目前高校的就業教育較前幾年有了很大進展,比如高職學院提出實施“三年不斷線”的就業教育形式,然而,就業指導的內容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側重點多在于求職應聘和就業政策方面的指導,《就業指導》課程教學的內容主要是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就業心理準備、求職材料準備、求職信和個人簡歷的撰寫、就業形勢分析、面試技巧等,最近兩年又增加了創業教育、面試禮儀和大學生活規劃等內容,略顯單薄,而且對于職業生涯的規劃和職業素質的提高基本則是蜻蜓點水、一掠而過。

        以高職院校三年制為例,兩年半在校學習時間,半年頂崗實習。一般《就業指導》課程從大二開始,分兩個學期完成,也就是一學年的教學,每個學期安排8次課,一學年就是16次課。從課程安排來看,學時是不夠的,只來得及把大學生活與職業發展、就業心理準備、求職材料準備、求職信和個人簡歷的撰寫技巧、職業基本素養、就業形勢分析、就業信息、就業政策、就業手續、求職陷阱、就業權益、勞動合同、面試技巧和創業準備、創業計劃書和創業實踐等略講一遍,往往是職業的概念和內涵還沒有弄懂,就業指導課程也許就已經結束了,更不用說什么職業文化、職業道德、職業安全教育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大學生在校期間《就業指導》課程應當涉及到的基本內容。

        三、《就業指導》課程中的三大教育模塊

        從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完整的就業指導應當分為三個版塊,一是職業規劃指導;二是求職應聘技巧、就業相關政策與就業形勢分析;三是創業培訓教育。

        目前的就業指導教育,主要抓的是第二個版塊,也就是求職應聘技巧、就業相關政策與就業形勢分析,這個版塊的教學已經逐步走向規范成熟階段,在教材的選用上應當注意就業政策的及時更新。第三個版快創業教育也還是剛剛起步不久,而且多是以社會培訓為主,參加人數有限,不具備廣泛性和普及性。而對于第一個打基礎的職業規劃指導版塊尤其涉足不深,即使提到了也往往只是泛泛而談,淺嘗則止。好比給饑餓中的大學生們端上來一碗方便面,吃下去之后,似飽非飽,并不耐饑,也就是說營養不夠,后勁不足。因此,職業規劃指導這個版塊是一個系統的教育版塊。《就業指導》課程體系要逐步完善,就應當在課時安排和教師設置上適當加以考慮,從大一第二學期就可以開設《就業指導》課程,三個版塊分三個學期講授,而創業培訓班塊,可以鏈接社會優質資源,選派就業指導教師參加社會組織的創業教育師資培訓,承擔高校大學生的創業培訓教育的教學任務,分擔社會職能,普及國際勞工組織倡導,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大力推動的“創辦和改善你的企業”(SIYB)項目中的GYB初級培訓。

        參考文獻:

        [1]周明星,咸桂彩主編,《現代職業生涯設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周小玲,刑士彥主編,《就業與創業指導》,知識產權出版社,2007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二区 | 亚洲jizzjizz妇女 |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在线播放 |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激情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