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范文

        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

        第1篇: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范文

        一、《實施辦法》第二條可能產生的不同理解

        《實施辦法》第二條全文如下:“《檔案法》第二條所稱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屬于國家所有的,由國家檔案局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確定具體范圍;屬于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于國家所有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征得國家檔案局同意后確定具體范圍。”

        上述條款的核心是兩個“確定具體范圍”,然而確定的內容,卻能夠有不同的理解。

        其一、確定的是檔案這一事物的本身,也就是確定哪些事物是檔案,哪些事物不是檔案。首先說明:《實施辦法》和《檔案法》是相互關聯的兩個法律文件,在這兩個文件中同一個概念應該有完全相同的含義。在《檔案法》第二條關于檔案的定義中,有如下文字表述:“本法所稱的檔案,是指……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各種文字、圖表、聲像等不同形式的歷史記錄。”從這一定義看,“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是構成檔案的一個要件,也就是說,所有檔案,都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否則,不能稱其為檔案。因此,在前述《實施辦法》第二條的第一句話,“《檔案法》第二條所稱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可以認為并不是從價值上對檔案的區分,而只具有指向意義。所以,該條的含義可以這樣解讀:《檔案法》第二條所指稱的檔案,其具體范圍,依所有權的不同分別由國家和省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其二、確定的是檔案的所有權,也就是確認那些檔案屬于國家所有,那些檔案屬于集體和個人所有。從文字表述上,該條其實也可以這樣理解:《檔案法》第二條所指稱的檔案中,屬于國家所有的,由國家檔案局確定其范圍,屬于集體和個人所有的,則由省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確定其范圍。

        其三、確定的是檔案的價值,也就是確定哪些檔案是“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雖然《檔案法》第二條將“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作為構成檔案的一個要件,但從《檔案法》的其他條文分析,“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也是一種區分檔案的標準,也就是說“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只是部分檔案的屬性。例如:《檔案法》第十六條:“集體所有的和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檔案所有者應當妥善保管。”從這條規定來看,顯然沒有把“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認定為檔案的全部,而只是檔案中具有特定價值的一部分。另外,在《實施辦法》第十七條、十九條、二十四條中也有類似的表述。所以《實施辦法》第二條第一句話,也可以認為是從價值上對檔案的限定,該條也可以理解為:《檔案法》第二條所稱、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那一部分檔案,其具體范圍,由國家檔案局和省一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確定。

        二、《實施辦法》第二條應有含義的辨析

        上述對《實施辦法》第二條的三種理解,從字面上看都沒有錯誤。但法律、法規的條文卻只允許有一種解釋,筆者認為,該條“確定具體范圍”的內容應該是對檔案價值的確定。理由如下:

        其一、對《實施辦法》第二條的第一種理解,也就是認為該條是對檔案這一事物本身的確定,顯然不夠妥當。這是因為《檔案法》中已經明確了檔案的定義,再使用行政手段確定其范圍,沒有任何必要。另外,某些事物是不是檔案,不會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由各省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分別確認同一類檔案的具體范圍,也不合適。

        其二,對《實施辦法》第二條的第二種理解,也就是把該條理解為對檔案所有權的確定,也不正確。這里需要說明,在國家檔案局《關于印發保留行政許可項目和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的通知》中,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繼續實施的非行政許可審批項目”,保留了“不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具體范圍審批”項目,這一規定似乎已經明確了該條的含義就是確定檔案的所有權。依理不該再予置喙,但這種解釋確實存在著可商榷的硬傷。

        一是因為這種理解和我國的民事法律相悖。公民個人所有的檔案無疑屬于個人財產,公民的個人財產要由國家行政部門確定其范圍,在立法例上極為罕見。依據物權法的原理,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動產的占有人是該動產的權利人,無論是集體所有還是個人所有的財產都是如此。目前尚在審議中的《物權法》草案第四條就有相似的規定。這在學理上稱之為“權利正確性推定效力”,并不需要行政部門確定。假如這種解讀是成立的,公民個人的畢業證、結婚證、日記、來往信函,甚至包括影集、字畫等所有可以看作是檔案的財產,在沒有得到行政部門的審批之前,并沒有明確屬于個人所有,也很難為法律所保護。這或許不該是《實施辦法》的立法本意。二是因為這種解讀在邏輯上存在明顯的疏漏。在國家檔案局確定國有檔案的具體范圍之后,其余的檔案無疑都是“不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再由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審批顯然是多此一舉。退一步講,如果認為省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批的內容,是對“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于國家所有”的三種檔案具體范圍再進行區分,也沒有道理,因為這三種檔案在《檔案法》中的地位基本相同,在法律上進行區分意義不大。三是除港、澳、臺之外,我國實行統一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集體和個人所有的檔案的具體范圍,因地域所產生的差別并不大,是否要由各省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確定也值得考慮。再退一步講,即便這種解讀確實是《實施辦法》的立法本意,在我國物權法頒布之后,依據新法優于舊法、法律優于法規的原則,將會導致該條不再適用。

        其三、對《實施辦法》第二條的第三種理解,也就是認為該條是“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的確認,應該是正確的。首先,依據《檔案法》第十六條及《實施辦法》中相關條款的規定,“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和其他檔案相比,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需要進行界定。其次,依據《檔案法》第十五條的規定:“鑒定檔案保存價值的原則……,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由此可見,界定“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權限。再次,除了《實施辦法》第二條之外,還沒有任何的法律法規授權任何組織確定某類或某種檔案是否“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如果不把該條理解為是對檔案價值的確定,《檔案法》中所有關于“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的規定,沒有具體的客體,形同虛設。

        三、對《實施辦法》第二條的改進意見

        綜上所述,《實施辦法》第二條的內容,應該是對檔案價值的確定。當然,這一結論只是依據常理進行的推導,是否合理,尚待同仁指教。但無論我們如何理解該條的含義,要使該條具有實際的意義和作用,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應該有更為明確的解釋和規定。

        第2篇: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依法行政;行政管理;執法;業務指導

        1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沿革

        在計劃經濟時代,檔案行政管理一直是以指令性的業務指導為主的管理模式,檔案行政管理的職能是以行政命令式的檔案業務指導來實現的。不可否認,指令性的業務指導行政管理模式在計劃經濟時代,對檔案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那時,雖然稱之為“業務指導”,但這種“指導”帶有指令性,這種指令性具有行政強制性,因而,它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法”,就是“命令”,必須堅決執行,檔案工作和業務建設主要是靠行政規范性文件和行政命令式的業務指導強制執行的。這并不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獨有的特征,而是計劃經濟時代,一切行政機關共有的行政特征。

        隨著改革開放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行政管理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指令性的管理模式漸漸地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依法行政。對于這種變化,應該說檔案部門還是很敏感的。在指令性管理向依法行政轉變的初期,就制定頒布了《檔案法》,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轉變管理職能依法行政奠定了法律基礎。

        隨著依法行政的實施,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由計劃經濟時代指令性的業務指導為主的管理模式逐漸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的依法行政為主的管理模式轉變,行使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部門,也由業務指導一個部門分為業務指導和法規兩個部門。但是,受傳統思維和習慣的影響,這種轉變基本上停留在口頭和表面上,尤其在基層,指令性的業務指導為主的管理模式依然大行其道。

        2法定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簡釋

        檔案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行使檔案行政管理職能。必須明確,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只能在憲法和法律、法規的范圍內活動,凡是超過法律規定的檔案行政權力和檔案行政行為都是非法和無效的。因此,正確理解和行使檔案行政管理法定的職能尤為重要。對縣級以上的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能,《檔案法》第六條作了明確規定,《檔案法實施辦法》第八條又進一步具體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檔案法》第六條第二款的規定,履行下列職責:(一)貫徹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方針政策;(二)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事業發展計劃和檔案工作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三)監督、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工作,依法查處檔案違法行為;(四)組織、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檔案理論與科學技術研究、檔案宣傳與檔案教育、檔案工作人員培訓。”對這些職能可歸納為兩種行政行為:一是抽象行政行為,即制定規章制度和方針政策;二是具體的行政行為,即對有關部門監督、指導、依法查處檔案違法行為。這里的“監督”,是指通過對法律、法規、規章實施情況的檢查,督促有關方面依法做好檔案工作。“指導”是指通過業務上的輔導、咨詢、政策的闡釋,使有關方面做好檔案工作。[1]作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實施的具體的檔案行政行為來說,“監督”指的是檔案行政監督檢查;“指導”指的是檔案行政指導,而不是指令性的業務指導。檔案行政監督檢查屬于強制性行政行為,檔案行政指導屬于非強制性行政行為。

        檔案法規規定的檔案行政管理的監督和指導職能,還有一層含義,就是上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對下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進行監督和指導的職能。這里的“監督”,是上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對下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及時糾正其違法或不當的執法行為的一種內部監督的法定職能。這種職能就是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它的實施是多樣的,常用的有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執法爭議協調、行政執法檢查,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執法情況報告制等,其中,檔案行政執法檢查是最重要的檔案行政行為之一。但它不屬于行政執法,而屬于行政監督。這里的“指導”則仍是行政指導,上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對下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行政指導不具有任何強制性。

        檔案法規規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負有對同級檔案館、下級檔案館和下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檔案行政監督檢查和查處檔案違法案件的職能。

        檔案法規還規定了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一些具體的行政職能,如,對出賣、轉讓、贈送屬于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于國家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的審批等,對在利用檔案館的檔案中有損毀、丟失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行為的處罰等,這些具體的行政職能有: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許可、行政確認等。

        3檔案行政管理的檔案法定范圍

        檔案行政管理職能是有限的,檔案行政管理的檔案法定范圍是有邊界的,超出這個范圍就有違法之嫌。檔案行政管理的檔案法定范圍就是《檔案法》中規定的檔案范圍,《檔案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的檔案是指過去和現在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從事政治……活動直接形成的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也就是說,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的檔案范圍是“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這里,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檔案法定定義,不同于檔案的學理定義,它比檔案的學理定義的范圍要小。二是如何確定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范圍。按照《檔案法實施辦法》第二條規定:“《檔案法》第二條所稱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屬于國家所有的,由國家檔案局會同國家有關部門確定具體范圍;屬于集體所有、個人所有以及其他不屬于國家所有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征得國家檔案局同意后確定具體范圍。”那么,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是由國家檔案局或國家檔案局會同國家有關部門通過制定具有規章性質的辦法與標準,明確這類檔案的具體范圍。如,國家檔案局第8號令《機關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規定》及附件《文書檔案保管期限表》等,國家檔案局與最高人民法院共同制定的《關于人民法院訴訟檔案保管期限的規定》等。對于非國家所有的檔案具體范圍的確定,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檔案規范性文件,具體劃定本地區非國有檔案的范圍。如,《江蘇省非國家所有檔案管理辦法》等。

        由于檔案行政管理的管理范圍只在“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方面有效,因而,只有那些產生和保管“對國家和社會有保存價值的”檔案的國家機構、社會組織以及個人才是檔案行政管理相對人的范圍。這個范圍說明不是所有的產生檔案的領域和這些領域產生的所有檔案都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管理的范圍。這個范圍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行政行使職能的前提,這個前提必須清楚。對超出這個范圍而行使的檔案行政行為要慎重,否則,就有違法之嫌。

        4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辨析

        4.1檔案業務指導職能辨析。檔案業務指導職能是計劃經濟時代指令性的業務指導管理模式的產物,隨著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深入,取而代之的是檔案依法行政職能。計劃經濟時代指令性的檔案業務指導職能已經壽終正寢,尤其是在檔案法規已經明確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情況下,按照依法行政對行政機關是“法無授權不可為”的最基本要求,指令性的檔案業務指導就不再是合法的檔案行政管理職能,如果還要堅持行使這種職能,就有違法之嫌了。指令性的檔案業務指導基本上包含了檔案行政管理的所有職能,包括制定標準規范、監督、指導和執法等職能。依法行政下的檔案業務指導實際是行政指導,其內涵縮小職能弱化,檔案行政指導并不等于指令性的檔案業務指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檔案行政指導主要是業務上的輔導、咨詢和政策的闡釋,對被指導單位不具有任何強制性,被指導單位沒有義務必須服從檔案行政指導,檔案行政指導表現出來的更多是服務。但是,由于種種原因,指令性的檔案業務指導職能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依然盛行,尤其是對檔案業務指導和檔案執法的含義的理解上。檔案業務指導依舊是指令性業務指導的含義,要說有變化只是把執法的內容分了出來,而執法卻被理解為單純的查處檔案違法行為。由此,也就衍生出一些錯誤的觀念與認識。有檔案執法與檔案業務指導平行說、[2]檔案執法是業務指導保障說、[3]檔案業務指導是檔案執法基礎說,[4]硬是將檔案行政執法與檔案業務指導這兩個不是一個歷史時期的問題、不是同一性質的管理模式問題拉到一起。在檔案行政執法是檔案業務指導保障的思想驅使下,使檔案行政執法職能淪為保障檔案業務指導職能實施的輔助手段,使檔案行政執法失去了本來面貌,失去了應有的職能。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從《檔案法》頒布到《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實施,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并沒有完全實行行政職能的轉變。

        4.2檔案行政執法職能辨析。轉變職能,就是檔案行政管理職能要轉到依法行政上,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行政執法。檔案行政執法是行政執法的一部分,按照行政法學的說法,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檔案行政執法,就是檔案行政機關為貫徹、執行法規而采取的一切行政行為,既包括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為貫徹、執行法規,而制定的規范性文件的行為,即抽象行政行為。也包括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依法針對特定的人和事,而直接采取的削弱權利、加重義務的行政處理行為,即具體行政行為。還包括檔案行政管理機關采取的檔案行政指導、行政獎勵等非強制性行政行為。狹義的檔案行政執法,指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主要有檔案行政監督檢查、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確認等強制性行政行為。而檔案界一般認為的檔案行政執法,則僅指對具體違法行為的查處。此認識顯然有誤。

          檔案行政指導必須堅持合法、準確的原則,不能把檔案行政指導變成檔案行政誤導,檔案行政指導沒有法律約束力。但是,如果產生檔案行政誤導,造成行政相對人受損害時,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4.3檔案行政管理監督與指導職能的辨析。《檔案法》中規定的“監督”和“指導”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日常行使的主要法定職能。檔案行政監督檢查屬于強制性行政行為,主要是解決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做不做的問題,解決這些機構必須依法建立檔案工作、歸檔保存應當保存的檔案、確保檔案的安全等,解決“面”上檔案工作最基本的問題,是最低要求。檔案行政指導屬于非強制性行政行為,主要是解決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會不會做、做得好不好的問題。對于會不會做的問題,主要是通過業務上的輔導、咨詢,提供多種檔案管理方法供其選擇而不能強制實行。檔案行業標準基本上都是推薦性標準,如《歸檔文件整理規則》就是推薦性標準。對于做得好不好的問題,實際是解決“點”上的問題,通過如機關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認證等辦法來實現,起示范引導作用,是最高的發展方向。這些都是自愿的,不能強制實行。

        4.4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的“越位”和“缺位”現象。由于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沒有實現職能轉變,也沒有厘清職能,造成履行職能上的一些“越位”和“缺位”現象。表現為:其一,對于民生、專門、民營企業、農村等檔案工作,一方面,在檔案業務指導管理模式下,對做好這些工作顯得力不從心,舉步維艱。另一方面,對這些檔案工作,國家、國家檔案局和有關部委頒布了大量的法律、行業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作出了具體的要求和規定。據對《法律圖書館》(law-lib.com/)的不完全統計,從《檔案法》頒布至今,國家檔案局頒的行業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36部,國家檔案局與各部委合頒的行業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24部;部委頒布的行業檔案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139部,共199部。其中,大部分是民生和專門檔案范疇的。這些法律法規既是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行政的依據,也是監管的內容。檔案行政管理機關本應通過自己或者聯合有關部門依法行使檔案行政監督檢查等職能的方式來督促做好這些檔案工作,但是,在這方面幾乎是空白。其二,上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本應對下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這種行政執法檢查糾正其違法或不當的執法行為,并促進其依法行政的實施。但是,這方面也幾乎是空白。其三,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負有對同級檔案館和下級檔案館、檔案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檔案行政監督檢查和查處檔案違法案件的職責。但是,這方面的檔案行政執法還幾乎是空白。如果說,“局館合一”的體制是造成對同級檔案館的檔案行政執法空白的理由,那么,對下級檔案館、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檔案行政執法空白就沒有理由了。面對如此多的空白,頗值得深思。

        5對檔案行政管理機關內部職能劃分的思考

        要實現依法行政職能的轉變,最終要落實到調整、厘清、明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內部的職能上。

        5.1在現有的機構內按照依法行政的職能重新劃分職責。現在,大部分檔案行政管理機關都內設有業務指導和法規部門,業務指導部門最好改變名稱,可改為“檔案管理指導處或檔案指導處(科、股)”,履行檔案行政指導、行政獎勵、培訓、宣傳教育等職責,主要行使非強制性的行政職能。法規處(科、股)履行檔案行政監督檢查、行政處罰、行政執法監督等職責,負責制定檔案業務標準、規范、政策等,主要行使強制性的行政職能。

        5.2增加機構,加強內部監督。加強內部監督是保障依法行政,切實履行法定職責的必要環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增設檔案執法處(科、股),或者統稱“檔案執法隊”,專門履行強制性的行政職能,其中,對查處違法案件沒有決定處置權。法規處(科、股)則主要履行檔案行政監督、審批檔案執法隊查處的檔案違法案件、制定業務標準等職責,履行對同級檔案館和下級檔案部門的行政監督檢查、查處檔案違法案件和行政監督等職責。“檔案管理指導處(科、股)”履行檔案行政指導等非強制性的行政職能。

        5.3縣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職能劃分。由于縣級檔案行政管理機關人員比較少,大部分未設法規部門,面對這種情況,也只有“一套人馬”行使不同性質的全部行政職能。當然,業務指導股應改名為“監督指導股”,但需要清楚地分清不同性質的行政行為職能,在一次實施行政行為時,不能實施兩種不同性質的行政行為。也即在實施檔案行政指導時不能同時實施檔案行政監督檢查等。否則,就有“釣魚執法”之嫌。這只是權宜之計,長遠辦法,只要條件成熟,應將強制性的行政職能與非強制性的行政職能分開。

        注:本文為200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檔案法立法思想與立法原則研究》的階段性成果,項目批準號為07btq027

        參考文獻:

        [1]郭樹銀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釋解[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38.

        [2]艾鴻舉.強化檔案執法監督 完善檔案業務指導[j].遼寧檔案,1993(11).

        第3篇: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所有權私人檔案立法

        一、我國私人檔案立法現狀與意義

        隨著我國人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日益豐富,私有經濟的快速發展,私人檔案的數量呈現與日俱增的態勢。2005年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全國企業法人單位中,國有企業數量占5.5%,集體企業占10.5%,私營企業占61.0%。截至2008年底,全國登記私營企業659.42萬戶。私人企業再加上私有機構、組織和個人形成的檔案,已成為一個客觀存在的龐大檔案資源群體。

        長期以來,我國私人檔案一直被視為國家檔案資源規劃中的非主流資源,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私人檔案缺乏有效監管,私人檔案管理的法律環境不容樂觀。私人檔案立法缺位,沒有專門針對私人檔案管理的條款,其他的法規條例等也甚少涉及。立法形式上主要以國有檔案為主,各種所有制形式的檔案規范交叉雜糅在一起,表述不明確、指向模糊、執行不力。具體表現為私人檔案定義與范圍界定不明確、國家對私人檔案收集和管理規范制度不健全、私人檔案國有化的途徑和方法不完備、私人檔案登記制度、救濟制度和價值評估機制缺失等。總之,無論從私有利益出發對私人財產加以保護,還是從公共利益出發對具有歷史與社會價值的私人檔案加以保護,私人檔案立法勢在必行。

        私人檔案立法有利于私人檔案工作的健康發展。由于缺乏法律的監管,我國私人檔案和私人檔案管理始終處于自然生長、無序發展、分散管理的原始狀態。有的因為管理不善或存放環境差,出現殘破、污損、老化、字跡褪變等現象,處于瀕臨損毀的邊緣;有的由于所有權人缺乏對檔案價值的正確判斷而被任意丟棄或銷毀;有的因為不了解檔案工作和相關法律政策,其所有的檔案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價值的發揮。因此,通過對私人檔案的立法可以有效地規范私人檔案的管理,使其步入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私人檔案立法有利于私人檔案資源的保護與利用。私人檔案內容豐富,種類繁多,僅個人民間收藏就有不同朝代的官府文書,民間私人往來書信、日記、照片、手稿、家譜、房契、地契、票據、牌匾、輿圖、印章、書畫、獎狀、證書、實物等。私人及私人企業、組織在發展中形成的檔案是從非官方視角反映社會各方面發展狀況的一個縮影,私人檔案的科學價值、歷史價值、文化價值、憑證價值等是其他來源的檔案資源無法代替的。挖掘這些潛在的私人檔案資源,對其加以立法保護,是對人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所做的一份貢獻。

        私人檔案立法有利于整個社會檔案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均衡協調發展。私人組織、私人企業和個人在社會生活以及各種活動中形成的大量檔案是社會信息資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國家檔案資源種類的有效補充。目前尚未見到相關權威部門關于我國私人檔案的統計數據,想必內容一定豐富多彩、數量可觀。如果國家檔案資源戰略規劃將私人檔案資源排斥在外或沒有擺在應有的位置,在國家檔案資源配置上無疑是失調的,對國家檔案信息資源的全面保存而言無疑是巨大損失。在今后檔案立法中,國家檔案資源配置要考慮將私人檔案納入其中,保持國有檔案與私人檔案的合理配置與均衡協調發展。

        私人檔案立法有利于私人財產和私人檔案所有權人權益的全面保護。我國自經濟體制改革以來,在所有權改革方面的一個重大成果,就是打破了單一的一元化所有制形式和計劃經濟體制一統天下的傳統格局,初步形成了在公有制占主導地位的多種所有制并存和共同發展的結構。我國《憲法》歷經多次修訂,確立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制度共同發展的制度,私有經濟得到了憲法的認可和保護。2007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迄今為止對私人財產保護最為完整的一部法律,為私人檔案所有權的管理與規范提供了更為具體的法律依據。私人檔案作為私人財產的一部分,理應得到國家相關法律的保護,如果從檔案的視角給予特殊的保護,則可實現國家對私人檔案財產的全面覆蓋。

        二、我國私人檔案的立法原則

        歐美國家的檔案法,對私人檔案的規范比較全面完善,幾乎與公共檔案法平分秋色。如英國的《公共檔案法》、美國的《國家檔案與文件管理基本法與權限》、意大利的《關于國家檔案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的法令》等,都有獨立的關于私人檔案的法律條款。以1979年的《法蘭西共和國檔案法》為例,全文共6章36條,其中第3章對私人檔案的規范就達15條,將近一半的篇幅對私人檔案的登記、鑒定、銷毀、轉讓、出售和出口等作了詳細的規定。我國私人檔案的產生、收集、整理、利用、傳播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性,對私人檔案管理的立法,應該形成相對獨立而又與公共檔案管理立法有緊密聯系的法律體系,并針對不同私人檔案的類型、價值制定專門法和實施細則。

        針對我國私人檔案立法現狀,參考借鑒國外私人檔案立法實踐,私人檔案立法特別要注重體現以下原則:

        (一)明確私人檔案法律地位,體現與國有檔案占有同等地位的平等保護精神

        私人檔案同國有檔案一樣,是構建我國檔案信息資源總體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私人檔案的管理作出詳盡的規范,這既是對私人檔案價值的認定,也是對私人財產的尊重;既體現私人檔案信息資源是國家檔案信息資源組成部分,也是對私人檔案所有者權益的平等保護思想的確認。將私人檔案的財產權與其他財產權予以平等對待,實際上是私人檔案財產權與其他財產權同等法律地位的體現。

        私人檔案立法,必須從保護私人利益出發,明確私人檔案財產的法律地位,充分尊重私人財產所有權,實現既不侵犯私人檔案所有權人的合法權益,又使私人檔案得到充分保護與利用的目的。在明確保護私人檔案所有權的基礎上,還應對檔案所有者基于檔案所有權的其他相關權利予以保護,如隱私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權、商業秘密、信息開放與優先利用權等,體現國家對私人檔案財產的尊重,使私人檔案所有人權益能夠得到合法保護。

        (二)從維護國家與社會的利益出發,確立國家層面對私人檔案的管理權與監控權

        任何權利在法律上都是受限制的,不存在沒有任何限制的絕對權利,私人檔案財產所有權人在充分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基礎上,也要遵循一定的公共原則與社會規范。正是基于此,鑒于私人檔案所有權管理上的特殊性,國家應把私人檔案納入國家檔案信息資源宏觀控制的范疇。私人檔案因其私有性,不能完全按照規范國有檔案管理的法律規范私人檔案的管理,又因為其內容涉及社會利益,不能完全成為由權利人自由處分的私有財產,因此,發揮國家各級各類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私人檔案的管理與監控職能,成為私人檔案立法必不可少的內容。如對私人檔案專業化管理的指導,私人檔案的統計登記制度,向檔案館捐贈、寄存、出售檔案,對于保管條件惡劣的私人檔案的處置,私人檔案的開放、公布、買賣、出境等,國家法律對此應當有明確的規范和相應的措施。這些均是從國家層面對私人檔案的監控。

        從現代財產權法的理論和實踐來看,各國法律都基于法律規定、正當程序和公共利益的需要,對私人財產予以限制。實行私人檔案的國家監控,有利于促進檔案所有者與國家檔案管理機構的相互配合,使私人檔案處于一種良性運轉與發展狀態。通過立法,國家檔案管理部門可隨時了解私人檔案的狀況,及時采取正當合法的措施阻止、減少私人檔案的流失和損毀,客觀上起到了對私人檔案的物質安全與信息安全的全面保護作用。

        特別聲明的是,我國私人檔案的立法要以維護公共利益和保護私有財產為目的,若偏離此宗旨,相關法律就無法得到私人所有權人的配合與積極參與,以國家的天然優勢地位對私人檔案進行強勢控制絕非立法的本意。

        三、我國私人檔案立法的內容分析

        私人檔案立法涉及私人檔案的定義及其范圍,其中包括私人檔案收集、接收、登記、保管、鑒定、利用、銷毀、捐贈、寄存、購買與收購、征用與征購、出境等內容,國家對私人檔案管理所擁有的權利以及私人檔案主體所必須履行的義務等。具體而言:

        (一)立法要開宗明義,確認私人檔案的定義與范圍

        對私人檔案定義的確立是規范私人檔案管理的法律基礎。國外檔案法律對私人檔案法律界定都十分明確,如法國的檔案法規定,私人檔案是指包括任何自然人或者法人、或者任何私人機構或部門在其自身活動中產生或收到的文件整體。美國、西班牙、瑞士等國檔案法認為凡是非政府機構和非國家提供經費的機構、組織產生的檔案以及重要家族、重要人物在非政府公務活動中產生的檔案都是私人檔案。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國法律把不屬于公共檔案的檔案劃歸為私人檔案范疇。

        筆者認為,我國私人檔案概念的法律界定應立足于所有權,私人檔案是個人或私人機構和組織在私務或社會活動中形成的、或依法獲得的且所有權歸私人所有的各種形式和載體的歷史記錄。它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基本含義:第一,私人檔案形成主體是私人或私人性質的機構組織,包括自然人、非自然人、私人性質的企業、組織機構等。第二,私人檔案的所有權歸私人所有。這是界定私人檔案的根本屬性,不論檔案的來源、內容且保管在何處,如果檔案所有權歸私人所有,則為私人檔案。第三,私人檔案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從載體上,有紙質、膠片、磁帶、光盤、實物等形式。從記錄方式上,有文字、圖像、音頻、視頻等。

        (二)明確私人檔案所有權歸屬

        私人檔案立法應鮮明地表達私人檔案所有權歸屬,這是私人檔案立法的前提。私人檔案所有權主要包括私人檔案所有權及相關權益、私人檔案所有權主體的權利與義務及法律責任等。西方國家對私人檔案所有權和相關權益的認定都有明確條文的規定,然而我國檔案法對私人檔案所有權的規定較為含糊籠統,缺乏獨立的條款和明確的意思表示,對私人檔案所有權相關權益的保護明顯缺乏力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將檔案按照所有權的不同分為國家所有的檔案、集體所有的檔案、個人所有的檔案三種。規定個人所有的對國家和社會具有保存價值的或者應當保密的檔案,檔案所有者應當妥善保管。這些法律條款雖沒有對私人檔案所有權的直接正面的表述,實際暗含了個人所有的檔案歸其個人所有并自行保管。

        (三)明確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私人檔案的宏觀管理職能

        我國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尚未真正將私人檔案管理工作納入日常工作之中,國家檔案資源建設規劃也未將私人檔案真正納入其中,檔案行政管理機構未配置專門的私人檔案管理部門,這些問題均需要在立法中加以解決。基于私人檔案所有權的私有屬性,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私人檔案的行政管理應當主要體現在宏觀控制與業務指導上。宏觀控制以監督為主,建立私人檔案的登記備案制度,業務指導以專業為依托,指導私人或私人機構對所擁有的私人檔案進行專業化的保管。

        (四)私人檔案的登記申報和保管報告制度

        國外私人檔案申報登記制度歸納起來有三種形式:其一,先由檔案所有者或有關機關提供或申報私人檔案登記的范圍,經審議或鑒定,對其中確有歷史價值的私人檔案進行登記。采用這種登記形式的有法國、羅馬尼亞、阿爾及利亞等。其二,由檔案行政部門確定并公布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私人檔案的范圍,私人檔案所有者根據標準進行申報登記。采用這種登記形式的有意大利、荷蘭、西班牙、黎巴嫩等。其三,檔案部門主動對私人檔案進行調查和登記。如英國由皇家歷史手稿委員會負責調查有價值的私人檔案的存放地點和性質,由國家檔案登記局負責對這些檔案進行登記。

        私人檔案的登記申報和保管報告制度在我國檔案法律中是一個空白。鑒于私人檔案所有權和管理上的特殊性,立法要明確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對具有歷史價值和社會意義的私人檔案建立私人檔案登記申報制度,明確國家檔案部門對私人檔案進行登記的權利和義務以及私人檔案所有者每年向國家申報其所有檔案的義務。登記的內容有:檔案的內容、性質、數量、保存狀況、流動情況以及檔案所有者的姓名、地址、聯系方式等。國家檔案部門登記后,可以進行統一編目,登記后的私人檔案可以遵照所有者的意愿,或自行保管,或由國家檔案部門代管。私人檔案所有者轉讓其所有權時要重新進行登記,如若有丟失、偷盜等情況時,也必須及時向檔案部門報告。對私人檔案進行處分時,如出境、補充、修改、銷毀等行為必須經檔案部門批準。對于已申報備案的私人檔案,無論主動或被動登記,國家均要從經濟援助、稅收減免、專業指導、提供利用等方面給予優先待遇。

        在建立私人檔案登記制度的同時,建議國家檔案部門制定完善的私人檔案價值評價機制和評估辦法,以便客觀地把握私人檔案的價值,對其進行有效地監管。首先,要成立私人檔案價值評估的領導機構,明確私人檔案價值評價的職能歸屬;其次,要建設一整套私人檔案價值評估機制和標準體系,由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牽頭制訂私人檔案價值評估原則和細則,保管期限的合理標準,為建立健全私人檔案價值評價機制提供參考依據,并為國家檔案館收購或征購私人檔案的操作實施創造條件。

        只有將私人檔案登記申報制度、保管與利用制度、建議幫助制度、出境審批制度、價值評估機制等納入國家的檔案法律法規之中,在法律層面上形成對國家檔案部門和檔案所有者的權益保障機制,在行政管理上形成對私人檔案管理的協調合作機制,在操作層面上形成對私人檔案的監控保護機制,我國私人檔案的管理才能步入法制化的軌道。

        (五)私人檔案的接收與保管

        私人檔案保管一般采取私人自行保管和寄存的方式。統攬各國檔案法規,幾乎無一例外地授權國家檔案館在嚴格遵守私人檔案的所有權原則基礎之上,以購買、捐贈、遺贈、寄存、購買或收購、征用與征收、接收等形式對私人檔案進行接收。

        捐贈。《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3章第16條規定:“向國家捐贈檔案的,檔案館應當予以獎勵。”《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第1章第6條規定:針對將重要或珍貴的檔案捐給國家的情況,由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或者本單位給予獎勵。與國外法律中明確的減免稅收等規定相比較,這些條款比較籠統,不具吸引力,需要細化。國家應立法鼓勵私人檔案所有者向國家檔案館完全捐贈或不完全捐贈,對于捐贈者,政府和檔案館除按照法律規定予以獎勵表彰外,國家財政也要設置專款予以支持。對于向國家檔案館捐贈私人檔案者可實行降低捐贈者個人所得稅、遺贈者可被免除遺產稅稅收等優惠鼓勵政策。

        購買或收購。屬于征集檔案的一種方式,適用于私人檔案的收集。購買或收購是指基于所有人人自愿的基礎上,或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國家通過合法的途徑和手段,獲得具有重要價值的私人檔案的所有權的行為。目前,我國國家檔案館只是對非國有檔案遭到破壞、處于散失和其他不安全狀態時采取強制性的國有化行為,收購行為是被動的、非常態的,并沒有主動的、常規性的收購私人檔案的具體規定。關于購買私人檔案時是否進行評估沒有明確的法律規定。法國檔案法規定:購買私人檔案的價格由一個專門評判包括檔案在內的文化物品的委員會進行鑒定。建議國家財政每年單獨撥給國家檔案部門專項經費,列入常規檔案資源建設經費,用于私人檔案的收集與私人檔案館的發展。

        征用與征收。所謂征收就是為公共利益的需要,國家將私人所有的財產征歸國家;所謂征用,就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而強制性使用公民的私有財產。區分這兩個概念,對于明確不同的法律關系,處理好公共利益和私人財產權的限制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從法律效果上來看,征收是所有權的改變,征用則是使用權的改變。征收是國家從被征收人手中直接取得所有權或其他權利的行為,其結果是權利發生轉移;征用則是緊急狀態下的強制使用,一旦緊急狀態結束,被征用的物體如數返還給原權利人。征收征用屬于國家行為,必須要依據法定的程序。不論是征收還是征用,即便是為了公共利益,也不能剝奪私有財產,國家必須對被征收人予以補償。扎伊爾檔案法規定,因公需要可以征用具有歷史價值的、屬于私立機構和個人的文件。我國檔案法沒有明確制定“征用與征收”私人檔案的內容,建議在法律上可明確表明,國家檔案部門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征收或征用私人檔案,如用來舉辦境內外檔案展覽等。河南省上蔡縣程文氏兄弟狀告該縣文物保護管理所就是一起關于征用私人檔案不予歸還嚴重侵害私人檔案所有權人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該案應是《檔案法》調整與管理的范圍,但由于檔案法律規范制度的不健全,依據檔案法律無法得到合理合法的處理,遂依據民法得以解決,可以看出《檔案法》對私人檔案保護條款的缺位而導致對檔案所有權人權益的損害。

        接收。接收檔案是指私人檔案的擁有者去世后而檔案無人繼承、認領,國家檔案館可以直接將該檔案的所有權收歸國有。我國的檔案法律、法規中沒有對發生此類情形的私人檔案進行接收的有關規定,在今后的立法中有必要加以明確。如《英國公共檔案法》規定:英格蘭或威爾士法庭保管的任何私人文件,如果其保存時間超過了五十年仍無人認領,經保管案卷法官同意后,公共檔案館館長可要求將這些文件移交給公共檔案館,這些文件即成為本法所指的公共檔案。

        寄存。寄存檔案是在明確并充分尊重私人檔案所有權的基礎上,將私人檔案由保管條件良好的國家檔案館代為管理,是對私人檔案實施保護的一種有效措施。我國《檔案法》第16條規定:“對于保管條件惡劣或其他原因被認為可能導致檔案嚴重損毀和不安全的,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有權采取代為保管等確保檔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目前,我國一些地方的檔案館有檔案寄存代管業務,積累了一定經驗,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完善私人檔案寄存代管制度的法律程序。

        出售。針對私人檔案出售或拍賣,意大利、法國、塞內加爾等國家的檔案法規定,國家檔案館有優先購買權,同時還要求在出售或拍賣前,要預先通知有關檔案館,并且附上所出售檔案的目錄。我國“檔案所有者可以向國家檔案館寄存或者出賣;向國家檔案館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出賣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對于私人檔案出售的價格,法律沒有具體的操作規范,約束力不強,現實中幾乎鮮有私人檔案所有者在出售其所有檔案時,主動到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審批備案。

        (六)私人檔案的利用

        對于私人檔案的利用與開放,私人檔案所有者擁有絕對的權利。我國《檔案法》第4章第21條規定“向檔案館移交、捐贈、寄存檔案的單位和個人,對其檔案享有優先利用權,并可對其檔案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見,檔案館應當維護其的合法權益。”檔案所有者公布檔案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國家安全和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如果國家檔案管理部門因對私人檔案開發利用而產生任何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責任和義務向私人檔案所有者告知并作出收益的合理分配。在國家檔案部門已備案的私人檔案,檔案所有者在銷毀、買賣、出境時,有告知國家檔案部門的義務。

        (七)私人檔案的出境

        關于私人檔案的出境,法國檔案法規定,檔案所有者要向檔案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附上出口檔案的清單。檔案管理部門可以在全部或部分復制私人檔案后,允許出口,或者通知檔案所有者,檔案管理部門準備部分或全部行使留置權。葡萄牙有一個專門的法律保護重要的私人企業檔案,這些檔案被宣布為不可剝奪的,并且不能出口。意大利檔案法規定,私人檔案在未得到有關部門批準之前,不得擅自出口,否則將負法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第18條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檔案和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檔案以及這些檔案的復制件,禁止私自攜運出境。”第25條規定:“攜運禁止出境的檔案或者其復印件出境的,由海關予以沒收”、“嚴禁倒賣牟利,嚴禁賣給或者贈送給外國人。”目前我國檔案法對于檔案的出境只設置了禁止性的條款,缺乏程序性和操作性的規范條款,建議今后修改時添加。

        私人檔案同公共檔案一樣是人類文化遺產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關于私人檔案的立法活動遠遠走在我們的前面。我國在檔案的管理與保護方面不能厚此薄彼,重官方輕民間,不能顧此失彼,重整體輕個體。加強私人檔案的立法,構建我國私人檔案資源的法律屏障,既是對私人檔案財產的尊重與保護,也是對祖國文化遺產的全面傳承與弘揚。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檔案所有權理論與實踐研究》(項目編號為08BTQ0037)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中國檔案學會對外聯絡部檔案學通訊編輯部.外國檔案法規選編[M].北京:檔案出版社,1983

        第4篇: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檔案;屬性;信息資源共享;檔案監控

        長期以來,人們將自身在社會中的活動以紙質記錄的方式形成一種記錄材料,然后通過長期的流傳與發展,由后期人們再將這些材料進行挑選、歸納與總結,從而形成一部歷史性材料,以供后期研究者的查閱,這就是檔案。檔案信息涉及到多個方面,有社會文化、政治、經濟、教育等,所以檔案的屬性主要有信息性、政治性、歷史再現性、社會性等。其中檔案的本質屬性也就是歷史再現性,所以說,檔案也是將歷史恢復原貌的文獻。下文主要從檔案的屬性出發,主要闡述了檔案信息資源化共享的問題,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一、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是由檔案的信息屬性決定的

        (一)檔案的信息屬性

        在現代社會,不管是圖書、文獻還是檔案,都可以作為一種信息,可以將信息從抽象變具體,從而作為一種參考依據以供我們征服自然、合理的改造自然。檔案信息具有擴充性、壓縮性、替代性、傳輸性和共享性等特點。檔案是人類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產物,所以它的內容涉及到很多方面,通過檔案信息,有利于讓人們了解歷史內容,并著眼于現在,規劃未來。它是將歷史還原的最有效證據,是現代社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源。所謂檔案信息資源共享也就是人們在對檔案信息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將信息予以傳遞,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其管理水平,從而有利于實現社會信息資源共享。

        (二)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實現的基本條件

        1.客觀條件。

        (1)要想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就應該要求檔案的信息量充足。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現已建立近四千個檔案儲藏館,省級以上的檔案室將近2萬個,上億份紙質檔案,還有將近三百多萬張照片檔案,另外,還有大量一些有價值的檔案被工作人員采用各種保管形式而留存下來。(2)除了要求具有充足的檔案信息量,還需要具有先進的技術設備。在保管檔案信息的過程中,為了方便人們的查閱,就需要國家加大數字化檔案室的建設力度,這樣才能夠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將信息資源共享。在現代生活中,數字化檔案室具有虛擬網絡的特點,它是一個超大規模的管理系統,主要是通過數字化技術等先進技術將檔案信息資源儲存、傳遞,以供人們查閱。這種方式有利于使檔案管理實現現代化,為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2.主觀需要。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信息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此時對檔案信息資源的認知也逐漸深入人心。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可以將充足的檔案信息資源用于工作、學習當中,以此作為一種參考依據。與此同時,隨著現代化、信息化、數字化社會不斷深入,人們在對信息資源的索取當中不再受到時間或者空間的束縛,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更加趨于現代化方向發展。

        (三)檔案信息資源共享實現的途徑

        1.加快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法規建設。

        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對這類牽涉面廣、影響因素眾多的系統工程,法制先行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制環境,是實現資源共享的重要保障。優化中國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法制壞境,一是修訂、完善現有的《檔案法》的相關條款;二要制訂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法規。檔案信息資源共享法規內容應包括以下幾個部分:一是關于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方針、任務、標準、經費渠道與保障措施;二是關于國家檔案信息資源整體布局,包括目標、總體要求、原則、組織方式、協調工作領導機構的性質、職能、組織形式、經費等;三是關于全國計算機檔案檢索系統的建設,包括各類檔案數據庫建設的布局與管理、服務與利用、聯機檢索網絡布局與原則等。

        2.大力加強檔案資源建設,打好資源共事的物質基礎。

        檔案資源建設是檔案資源實現社會共享的基礎。加快檔案資源建設,首先要“廣開貨源”,即加大檔案收集工作的力度,擴大征集檔案的范圍,既要內容全面,又要注意特色,既要注意當前需要,又要兼顧長遠利用,保證檔案資源充足、有效、高質。其次,必須根據社會信息化的發展趨向及其要求,加強檔案資源建設宏觀規劃與協調;同時,還應加強檔案資源建設的理論研究,確立館藏檔案資源的結構原則與模式,不斷豐富館藏,提高文化品位,使館藏檔案資源具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二、檔案的本質屬性決定了要對檔案進行監控

        (一)檔案的原始記錄性

        檔案是以具體內容反映其形成機關或人物的社會活動的歷史記錄物,是特定的形成者當時當事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轉化物,不是事后編寫和另外收集的材料,具有很強的憑證價值和情報價值。所以檔案注重原本、原稿和孤本,很多檔案往往只有一份,這跟其他文獻資料有很大的區別,這也是檔案更為寶貴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對檔案行使監控權。

        (二)檔案監控權的含義及實質

        國家對檔案的監控權是指國家以國家檔案政策和檔案工作法律法規為依據,通過各項強有力的措施,確保國家對國家全部檔案的監督權力。它包括檔案部門有接收移交檔案的權力、有確定檔案保管期限的權力、有對拒絕歸檔、出賣國有檔案等違法行為實行懲處的權力、有對具有歷史意義而涉及公共利益的私人檔案進行監督控制的權力,等。

        三、結語

        在行使檔案監控權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好“度”的問題,如果檔案監控權太弱,一方面會造成國家檔案信息資源的流失,國家利益受損;另一方面會造成涉及企業利益與個人隱私的檔案信息泄露,集體和個人利益受損。但如果檔案監控權太強,則會影響社會各方面檔案的利用.不利于國家、集體和個人各方面活動的順利進行,最終會影響社會的發展。因此,只有正確處理好檔案共享與監控的問題,才能最大限度地整合、利用檔案資源。更好地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吳寶康.檔案學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范宗斌.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的幾點思考[J].貴州檔案,2003,(2).

        第5篇:檔案法律法規的含義范文

        關鍵詞:食品安全 監管檔案 規范化 管理 對策

        中圖分類號:G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11(a)-0180-01

        近幾年,食品安全事件頻繁產生,不僅僅給食用者的身體和精神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也嚴重擾亂社會安全秩序,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當前,對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的管理是亟需解決的一項重大事項。當然,為避免對規范化管理認識上的不足而造成不利影響,有必要先了解這項管理的內涵和意義。

        1 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管理的內涵及意義

        1.1 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管理內涵

        食品安全監管檔案管理和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管理,實際上并不是相等的,在各自的含義上是有區別的。前者以實際記錄下來的文字、聲音、錄像等資料為監管工作中的重要依據,而這些資料是我國食品監督部門在日常監管時備份下來,并經過整理歸納作為檔案保存。食品監管過程中發生任何食品安全情況,將由記錄下來的資料完全闡述,同時,這些資料有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可以總結上一階段和預計下一階段的情況。規范化管理則指的是所有記錄的資料信息必須真實準確,記錄的檔案要全面完整,日常監督工作情況要詳細真實,不得出現片面的、概念不清楚的記錄。

        1.2 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管理的作用

        實施檔案規范化的管理,可以保證記錄在檔案中的所有信息是屬實的,在萌芽狀態的食品安全隱患能及時地消除,能夠在不擴大食品安全事態的情況下,第一時間處理發生食品安全事件的相關單位,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同時,實施檔案規范化的管理,可以將相關食品企業的相關資料予以公布,便于群眾對食品企業進行社會監督,促進食品監管工作穩定的展開。

        2 對強化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管理的思考

        2.1 強化食品安全宣傳深度和廣度

        目前,由于工作人員對檔案管理的認識程度較低,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對檔案的管理往往不予以重視,從而出現許多不良現象,比如,在食品安全監管檔案管理工作時對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于散漫,檔案歸檔內容、形式差別很大;對資料的保管不怎么放在心上,檔案丟失及被破壞的較多。基于此,做好規范化管理的宣傳有必要加大力度。當地的新聞、電視媒體是非常不錯的宣傳平臺,通過這些平臺,增加食品安全監管檔案的規范化管理輿論范圍,創造出良好的條件,以典型檔案管理的例子為主要宣傳對象,強化食品安全監管部門的管理人員和職工對實施規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認識。這將有效地引導相關人員在檔案管理工作中自覺遵守檔案管理相關規定。

        2.2 建立一戶一檔的規范化管理機制

        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將所有的食品生廠商、經營商納入管轄范圍之中,以直接監督、一戶一檔的方式,來響應規范化的管理模式,并完成對所有食品生產商和經營商實施監管的重任。所謂的一戶指一個擁有行政許可的單位。針對每戶的監督次數、結果、投訴等的資料進行總結收編,制成獨立的案卷目錄。這樣食品生產和經營商的實際經營情況便可隨時悉知,監督時的針對性材料也便于提供。食品安全監管檔案一旦得到統一和完整,規范化管理將有質的飛越。

        2.3 統一印制規范化的監管檔案文書

        維持檔案管理的秩序,以明確檔案內容并統一印制的檔案文書為輔助工具也十分有效。當然,要確保檔案文書在個監管部門的落實率,就需要按照我國現有的食品安全法和許可管理辦法以及各種檢查規定等的法律法規要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檔案管理辦法,可以制出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分類普查檔案表和巡檢記錄表、食品生產企業的安全承諾書等。更重要的是表格和檔案文書必須要求相關食品企業真實認真的填寫,然后交由監管部門妥善保存,這就不會出現食品安全監管中無據可依、無機可查的現象。

        2.4 明確規定和列明檔案內容

        為進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監管檔案的完整性和統一性,檔案的內容應該做出明確的規定,列出規定清單:每個企業的食品生產或經營許可證的復印件、各每個企業的營業執照復印件等各種基本證件,還要有安全監管部門日常檢查時的記錄情況、相關文書、處理資料等。并將這些資料詳細記錄歸檔。

        2.5 規范檔案歸檔程序

        實際檔案管理工作中,并不是所有人按照歸檔程序來做統一歸檔,這直接妨礙檔案規范化管理。所以,為避免此類不良現象的存在,需要對相關管理人員做進一步的培訓,明確檔案歸檔程序,讓其掌握歸檔程序的正確方法,在后續實際工作中進行監督并要求他們堅持以下檔案歸檔的一般程序:初步了解企業信息―― 填寫企業食品安全狀況普查表―― 填寫日常巡檢登記表(如果發現有食品質量問題,要下達相關的責令改正通知)―― 填寫復查登記確認表(如沒有質量問題,則無需填寫復查表)。但在監管過程中偶爾會出現重大的安全性問題,就需要撰寫相應的質量監督重要情況報告上報上級有關部門,并督促企業自查,然后還要認真填寫各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核查情況表。一定要規范的進行檔案歸檔,確保檔案歸檔時的質量。

        2.6 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培訓

        不管什么管理,要想得到實現,都離不開人這個決定性的因素,因此,在食品安全監管檔案的規范化管理下就很有必要去提升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職業素養。提升政治素養的原因是由于檔案工作的特殊性,有許多政治性資料需要保密,檔案信息也不能隨意的泄露給其他行業。在這方面需要檔案管理人員在上崗之前學習馬列主義、思想,確立他們的政治方向、堅定他們的政治立場,自覺遵守四項基本原則的要求,樹立服務社會的意識,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保密性和政治性。同時,以檔案法為教育資料,引導他們區分出檔案管理工作和一般工作之間的不同,明確自身的行為準則,自覺的堅持依法管檔,盡可能保證檔案安全。

        3 結語

        通過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論述,結合當前我國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有效的落實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并能從食品監管檔案規范化管理總結出食品安全事件帶來的警示,預防或者杜絕食品安全慘劇的再度發生。

        參考文獻

        [1] 周向峰.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監管檔案標準化建設[J].工商行政管理,2009(23):78.

        [2] 劉翰蓀.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建設[N].中國醫藥報,2011-02-26003.

        [3] 龐春梅.淺析食品安全監管檔案規范化管理[J].大眾科技,2013(5):281-28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一区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不卡 | 亚洲一级在线播放在线观看 | 日韩影片一区二区三区 | 在免费的视频在线观看婷婷 | 亚洲欧洲日本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