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舞蹈生自我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我4月份開始參加舞蹈班,我很感謝下關區教研員吳老師給我這次機會,讓我對舞蹈有了更深一層的接觸,舞蹈賦予孩子們快樂生活。
每個星期五和星期六上課,我周一和周四下午帶孩子們練習,這樣可以使孩子們提高舞蹈動作的協調并鞏固舞蹈動作。
通過對舞蹈的接觸,我認為肢體是舞蹈的主體,離開肢體就脫離了舞蹈的真正含義。在舞蹈訓練中我們作為中介者,起主導作用中不可無視孩子們的主觀能動性,,恰當的指導孩子們利用肢體動作去表達感情。“跳自己的舞,不等于自己在跳舞”要引導孩子們走進多彩的旋律中,自信的表現自我。
根據老師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點舞蹈藝術在小學階段的優點:
一,小學階段開設舞蹈課程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沃爾特。特里說:"通過舞蹈訓練能使學生增強體質,改進動作協調性,提高動作的韻律感,節奏感,增強模仿能力,培養正確的基本姿態。在情感方面,舞蹈對學生適應團體活動,接受領導,遵守紀律都有幫助,對學生個人的言行舉止,表情達意,也有助益。跳舞除了身體和情感并用,顯然還要精神集中。如果身體按照規定的形式舞動,一定要提高警覺,訓練有素敏捷過人。"沃爾特。特里從人的身體素質,情感,注意力三方面高度概括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而眾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因為接受舞蹈教育而進入一種良性循環:思想活躍,動作敏捷,成績優良。
(一),舞蹈教學培養學生具有高度的注意力。
老師在示范舞蹈動作,學生們必須記住它的動律,流動路線,節拍,內在情感,將這些信息輸入大腦并很快用身體表現出來。一個成品舞蹈,它的動律,流動路線,節奏情感是多變的,客觀上就要求學生們高度注意,常年累月的這種訓練使學生們養成了高度注意的習慣。
(二),舞蹈教學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
學生們在學習舞蹈動作時不僅要記住音樂形象與音樂節拍,還要記住舞蹈動作與舞蹈律動,記住每一舞句所表現的情感。沒有良好的記憶力是無法完成一個舞蹈,而一堂舞蹈課與一堂文化課相比,舞蹈課所需的記憶遠遠大于文化課。因為音樂的節拍,舞蹈的動作,情感是變化的,你必須記住它的變化過程,記住那些瞬間的定格,如果我們的大腦能夠儲存復雜的信息,并經常去豐富它,運用它,我們還會那么遲鈍嗎?
(三),舞蹈教學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舞蹈老師要教孩子們表演小鴨舞,他問孩子們小鴨子是怎么叫的? 孩子們回答:嗄,嗄,嗄,小鴨子是怎么走路的 孩子們立即用蹣跚的步子學鴨走,而此時教室里根本就沒有鴨子,孩子們是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對老師的提問進行加工處理,并用身體表現出來。這個過程是孩子們運用思維的過程。它是一次高度思維的過程。一個長年堅持上舞蹈課的孩子,要學會很多舞蹈,從各民族的舞蹈到表現各種生活情趣,小動物的舞蹈。當他不能表現老師的創意時,老師則用生活的經驗對他進行啟發,此時孩子們的思維得到開啟,他們順著老師所指的路子聯想,回憶,理解,表現,最后用形體體現出來,這時他已超越了自我,用自己的身體開始塑造角色。這種早期的開發與鍛煉對兒童的健康成長與智能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四)舞蹈教學使學生的性格得到良好的發展。
參加舞蹈學習的學生性格各異,如有的學生性格孤僻,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表現出一種冷漠的態度。在學習中有一些雙人配合的動作,還有因隊形變形而產生的個人與集體的配合,從而使學生改變自己來適應相互配合的環境,學生從此變得會笑,愛笑而且開朗活潑。
中學階段,學生學習時間相對緊張一些,我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盡量不占用學習時間、課余時間,不占用自習時間所以,每天間操時間學習一些舞蹈基本動作。
(1)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及欲望
開始選擇一些節奏型比較簡單,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讓學生從聽入手,感受了解樂曲的音樂節奏。聽完音樂之后,啟發大家,先用手臂做出單一動作,配合節奏一個八拍變一個動作。學生們覺得很簡單也很有趣,每個人想的動作都不一樣。第二遍啟發大家,用腿部作單一動作,同樣一個八拍變一個動作,效果也很好。第三遍,要求他們將自己剛才想的動作手腳配合起來做,學生們對于自己想的動作很積極地在練習。這種即興舞蹈的創編,培養了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感情的表達力,各種諸如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創造力等也可以在其中得到鍛煉,讓孩子盡情歡樂,盡情宣泄他們的思想感情,回歸少年本性,使其個性得到發展。
(2)讓學生學習基本系統的舞蹈知識及動作
學生有創作的能力,沒有足夠的舞蹈知識也是不行的,因此,在課堂上我教授了學生系統的關于芭蕾舞、中國古典舞基訓、民族民間舞組合。通過這些練習,慢慢的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和韻律感,多年來形成了常規教學,學生的美感及動作協調能力普遍的有了提高,為學生自己創編舞蹈奠定了基礎。
(3)欣賞舞蹈精品,在學生心中樹立美的形象,了解舞蹈的風格
人們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學生心中有一種追趕的目標,這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讓學生欣賞一些舞蹈作精品,《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在欣賞的過程中能不斷提高學生對各種舞蹈語匯的理解能力,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模仿能力、內心的神韻美,樹立民族自尊意識,感受民族舞蹈魅力,了解民族舞蹈的文化氣韻,開闊視野,保存民族音樂舞蹈文化,在繼承基礎上不斷將其發揚光大,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二、舞蹈隊的排練
在課堂教學中,及時發展舞蹈尖子生,及時地讓他們加入校舞蹈隊,對他們進行更加系統的培養,學好基本功為學生向高層次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近幾年編排了健美操《獨一無二》、《逃跑》;舞蹈《把春天迎進來》、《春天的故事》、《吉祥如意》、《溜溜的康定溜溜的情》、《燭光里的媽媽》、《我心飛翔》《大團圓》、《美麗草原我的家》,同時先后獲得多個獎項。通過近幾年的舞蹈教學培訓我總結了幾點經驗及感受:
(1)舞蹈音樂的選編
編排一個好的舞蹈,需要一支素質良好的隊伍。中學的舞蹈教學跟專業舞蹈訓練有所不同,它是一種興趣與舞蹈訓練相結合的活動。舞蹈可以對學生的節奏感、協調性、表現力等方面進行訓練;訓練學生呼吸在舞蹈中的運用,更好的加強身體的律動。通過平時的訓練,對學生們的舞蹈學習和表現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一個優秀的舞蹈作品帶給人們的應給人聽覺和視覺上的雙重享受。所以,選擇一個優秀的音樂作品是進行舞蹈創作的關鍵。尤其是對于中學生舞蹈,音樂節奏要鮮明、強烈、能引起動感。
(2)舞蹈要有一個巧妙的構思
我在進入舞蹈創編前,先根據音樂對舞蹈有個整體的構思。因為是中學生舞蹈比賽,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通過舞蹈動作及隊形表現中學生的快樂健康、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在構思的過程中,要設計一些讓學生感興趣的“點子”。在編排中,只實際動作把音樂添得滿滿的,那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增加了道具的使用來襯托舞蹈,這樣學生感興趣了,跳起來就更投入了,舞蹈自然顯得更生動了。編排舞蹈如同寫文章一樣,怎樣開頭,怎樣發展,怎樣結尾,結構上要層次分明,變化合理,有對比,有輕,有重,這樣的舞蹈才耐人尋味。
(3)舞蹈動作的編排
編排一個好的舞蹈,要很多方面的結合,要有好的舞蹈題材,好的音樂,編排有序的舞蹈構思及舞蹈的意境創造,最重要的更要有精煉的動作素材。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務于生活。首先,舞蹈動作的設計要有創新,所以在編排《美麗草原我的家》這個舞蹈動作時,我運用了蒙古舞蹈的一些動感動作,使整個舞蹈的風格趨向熱情,奔放。其次是隊形的變化,要富于變化又不能亂,要為主題服務,在舞蹈《吉祥如意》中,開場隊形模擬藏族連綿起伏的群山,畫面靜止,創設情境,將人們情緒帶進音樂,我認為動作表現和舞蹈感覺為內容,隊形變化為形式,只有內容與形式的有機結合才會使舞蹈看起來較合理。通過訓練,我認為作為教師應該做到教做結合,身教言傳,學做結合,自主排練,手腦腳并用,教學做合一。這樣才能在舞蹈教學和編排中更加的得心應手。
三、舞蹈有自成體系的教育作用
舞蹈訓練時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培養其自制,自持能力及意志品質。少年兒童好奇心強,好動,愛模仿,表現欲強,通過舞蹈課,能滿足其以上特征外,表演性舞蹈的學習使學生出大力,流大汗,每個動作都要反復進行訓練,付出辛勤的勞動,培養學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力量,使其意志品質得到鍛煉。
增強集體榮譽感。舞蹈的排練及比賽一般以群舞為主,在排練演出時形成一定的集體。一個舞蹈節目排練演出成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可以增強集體向心力,以集體成功為榮。在舞蹈排練中形成的集體榮譽感可以遷移班集體,甚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集體榮譽感上去。
跳交際舞就是“在音樂中散步,在運動中休息”。中國有一句俗語“人老先從腿上老”。所以中老年人跳交際舞,對增強體質,提高兩腿的支撐力量,促進血液循環,防治心血管疾病,延緩衰老,推遲老化,矯正形體,健康長壽,都有極大的好處。
跳舞時,悠揚的舞曲伴著我翩翩起舞,樂曲的節奏使我充滿活力,運動融于音樂之中,音樂調配著運動。優美的輕音樂使人感到心曠神怡、悠然自得,不但使我精神愉快,增加食欲,恢復體力,消除疲勞,有助睡眠,而且還能治療許多疾病(如精神抑郁癥等),并有明顯的降低血壓及減輕或治愈臨床癥狀的作用。
我過去有多種慢性病,經過這一段時間的早晨和晚餐后,安排適當的時間跳舞,以前的消化不良、肥胖、痔瘡等病癥都基本痊愈,而且因為跳舞能夠促進大腦更好地休息,現在我每天睡眠的質量都非常高――這是我最高興的。
我查閱了有關資料,美國一位學者說,舞蹈運動是世界上最好的安定劑,這是因為適量跳舞能緩和神經肌肉的緊張,從而獲得安神定志的效果。某些代謝性疾病也可以通過跳舞得到防治,如跳舞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跳舞需要全身活動,能加速周身血液循環,疏松關節肌肉,消除體力和腦力的疲勞。不論跳探戈、倫巴、華爾茲、迪斯科何種形式,都必須挺胸收腹,頭、頸、背、臂、腰、胯、腿、腳各部位聯合協調運動,使動作挺而不僵,柔而不懈,實而不松,從而達到美的統一。舞蹈中的跳動扭擺,使胸廓擴張,肺活量增加;腰臀的扭擺加強了腰腹肌的鍛煉,增強了臀肌的彈性,提高腰背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增加了盆腔和髖關節的柔軟性,自由的舞姿給人以創造的天地,大幅度的動作可以充分舒展身體的各個部分。
每天伴著優美的音樂與一些新老朋友一起美滋滋地舞蹈,我自己都覺得瀟灑大方、輕松自如、活潑奔放,“很神氣”、“很時髦”,好像又回到了青年時代。跳舞不僅使我的體型健美了,而且我的神經、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系統都得到充分的鍛煉,我越來越發現這是適合中老年人的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
當然,老年人體力上怎么也不比年輕人,不能一時玩高興了,就忘乎所以一味逞強,否則物極必反,本來一項很好的運動,運用不當倒損害健康了。通過觀察別人與自身的具體實踐,我總結出老年人跳舞時的幾點注意事項:
1.老年人跳舞不應互相競爭,應依自己的水準快樂地跳,所以跳時不要因為一些小技巧而緊張,或跟不上而過分勉強,應該輕松愉快地跳。
2.舞蹈以慢步和中步為好,并可根據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選擇適合自己鍛煉的老年舞。
3.迪斯科等健身舞的步法伴有跳躍,為保護膝、踝關節,盡量避免在堅硬地面進行,也不要穿拖鞋。
4.老年人跳舞應量力而行,掌握好運動量,人到了老年,身體各器官會發生一系列退行性變化。為此,老年人跳舞就要特別加強自我監督,在活動中每分鐘脈搏控制在120~130次為宜。如有不適感或伴有癥狀,應立即停跳,以便進一步觀察。一般健康者每天可練習1小時左右為宜,體弱者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5.饑餓時或飽食后都不宜練舞。一般飯后隔半小時以上再跳;鍛煉后不宜立即吃飯或大量喝水,最好能隔10~20分鐘后再吃飯。
6.喝過酒之后,絕對不能跳舞,至少要經過2~3個小時后才可;練習中必須嚴禁抽煙。
摘要:芭蕾舞是中國舞壇上盛開的奇葩,她從西方到東方的發展歷程中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舞劇大師,芭蕾舞的許多外國元素被中國舞者借鑒,“洋為中用”使芭蕾舞綻放出高貴的藝術魅力。筆者總結數十年的芭蕾舞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筆者探討了芭蕾在高校教學的幾點淺見。1、富有中國民族特色;2、使民族特色與芭蕾舞的有機結合;3、運用意識流的手法及民族化的芭蕾語言充分揭示人物的心里歷程;4、運用詩劇感覺,充分挖掘人物內心世界。
關鍵詞:芭蕾舞 民族 特色 民間舞
舞蹈是人類最早的,無聲的語言,在中國古代的先民們的生活中,起著傳達,敘事、表意以及自我表現的種種功能,以求與自然界溝通。[1]p26《尚書》中記載: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八音克諧,神人以和,百獸率舞。說明中國早就出現了與歌唱相伴的舞蹈;《呂氏春秋》也記載有:昔葛天氏之樂,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中國舞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我們不盡要學好中國傳承下來的優美舞蹈,而且還要善于借鑒外來舞蹈,使外來舞蹈在吸收中國元素的基礎上,變成中國特有的典型的藝術之花。芭蕾舞就是在中國舞者吸收了許多民族滋養,變成了中國特有“中國芭蕾”。我在高校多年的教學經驗中,我總結了以下觀點,與同仁商榷。
一、編排芭蕾劇,要有中國民族特色
如1959年北京舞蹈學院第二屆舞蹈訓練班在蘇聯專家古雪夫的指導下,作為畢業實習作品集體創作并演出了大型舞劇《魚美人》。在編排中,古雪夫大師并沒有嚴格按照芭蕾劇舞來編排,他的初衷是用芭蕾舞劇的藝術形式與中國傳統舞蹈結合起來進行創作,但他更強調“民族化”就是在芭蕾舞中國古典舞,中國民間舞互相借鑒,吸收,更注重中國傳統舞蹈語匯的發揮。在《魚美人》中出現了許多精彩的片段,顯示了濃郁的中國風情。其中經典的“珊瑚舞”,“誘惑的蛇”就吸收了大量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但是,古雪夫并沒有破壞西方古典芭蕾舞劇以雙人舞為主要線索的模式;而且《魚美人》無論是正反人物的角色,還是戲劇矛盾沖突都與古典芭蕾的經典之作非常相似,只是在舞蹈的語匯上進行了民族化而已。所以《魚美人》的創作更像是在從《天鵝湖》這個“舊瓶”中裝入了中國民族新酒,所以《魚美人》一度被稱為中國《天鵝湖》。
其次,富有民族特色與芭蕾的有機結合。在中國舞劇(芭蕾)發的過程中,一些舞劇編導大膽運用了中國古典舞民間舞的素材,以寫實與浪漫相結合的手法,在塑造人物方面,既運用芭蕾語匯又融合中國民族特色包括中國古典、傳統戲曲及武術來充實和豐富表現手段。
如1964年中央芭蕾舞團排演的舞劇《紅色娘子軍》,該劇在舞蹈設計中吸收了多種元素,以達到芭蕾的民族化。一是在第二場娘子軍的“練兵舞”用立足尖來表現立正;二是將中國民族舞蹈和芭蕾舞進行結合創作。比如瓊花性格頑強活潑,就用了足尖弓箭步亮相以及獨舞和雙人物所采用的“倒踢紫金冠”,鳥龍絞柱籌強烈有力的動作來表現;三該劇富有海南地方特色,《快樂的女戰士》、《我編斗簽送》等舞蹈中女演員的提胯挺胸的感人動律,手中的提,甩、轉遮等動作均來自海南的黎族舞蹈。黎族舞蹈與芭蕾舞結合在一起,富有創造性的民族化的芭蕾舞蹈語言,鮮明的人物形象及海南島的鳳情特色,使該劇獨有中國特色自立于世界芭蕾舞藝術之林。中國舞蹈家們以集體智慧彌補了經驗不足,使芭蕾中國化的探索在一開始達到了一個較高的起點。我在輔導學生時就很注意這一點,我編排的芭蕾劇《沂蒙頌》就吸收了許民族特色技巧,結果在1993年河南省文化藝術節中一舉奪魁,榮獲金獎。
再其次,運用意識流的手法及民族化的芭蕾語言揭示人物的心里歷程。 如1982年中央芭蕾舞團排演的芭蕾舞劇《林黛玉》[2]P126該劇編尋大膽運用意知流的手法排演該劇,這種舞劇的結構形態被當時的舞評人稱為“心理結構”。因為該劇沒有著力去描述《紅樓夢》中關于林黛玉的情節,而是著重刻化林黛玉這個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該劇四個場景的選擇也沒有什么故事情節,而只是營造了一個背景,把林黛玉放到不同的人物關系和她自已的內心世界中去。
祝壽一幕是林黛玉和她這一生最對立的女人薛寶釵的強烈反差,第二幕是林黛玉和她這一生最重要的男人賈寶玉的生死愛情,第三幕是林黛玉有自怨自艾行為,第四幕是她不堪嚴酷現實下的幻覺。這四幕場景構成了林黛玉比較完整的心路歷程,從現實的格格不入到得到愛情的一點希望,又從這希望很快險落到冷酷的現實,最終魂飛魄散。尤其是最后兩幕,“葬花”是心理折射的活動,而“魂歸”完全是林黛玉臨終的心理外化。其中,第四幕,黛玉之死頗具匠心。它描寫生命垂危的黛玉依然刻骨銘心地愛著寶玉,手持定情信物絲帕,冥冥中產生幻覺……而感到寶玉近在咫尺,二人互訴衷腸;忽而感到四周漆黑可怕,寶玉霎時無有蹤影;忽然又看到寶玉與寶釵正拜堂成親—她在他們中間飄忽不定……猛然間,寶玉寶釵的婚禮樂聲傳來,林黛玉回到了冷酷,殘忍的現實—把絲帕放在火爐上,絲帕樊燒中放出青煙與黛玉一屢香魂隨風而散,這個吐著芬芳的閬苑仙葩,這個冷目下飄逸的詩魂,這古典藝術中璀璨的藝術形象便在現代芭蕾舞劇中赫然誕生。該劇,編劇運用意識流的編排技巧,使民族化的芭蕾語匯充分揭示了林黛玉的心路歷程為該劇增了無窮藝術魅力。
最后,在舞劇的編排中,[3]P187運用詩劇感覺,充分挖掘人物內心世界,揭示社會內容。中國古典文學,在中國藝術畫廊里面占著巨大的空間。古典詩詞以它典雅優美的意境,悅耳動聽的節奏,在人們心理形成的美不勝收的視覺感受使古典詩詞在世界藝術林中仍然是一顆璀燦的明珠。
在商丘職業技術學院校慶十周年之際,我排練的《覓光三部曲》獲得演出優秀劇目獎,獲得好評。在該劇編排中,我參考了中央芭蕾舞團1985年推出的芭蕾舞劇《覓光三部曲》。
在編排中,我深刻關注戲劇性和心理的充分展現。因為在《覓光三部曲》中,隨著芭蕾舞結構戲劇性的減弱,實際上就已經存在詩化的發向。舒均均編導給該劇定名為《詩劇覓光三部曲》,鮮明提出了“芭蕾”詩劇的概念。這部劇里,古典詩詞,優美意境,意像和視覺聽覺感受得到了體現。在給學生排練時,傳統芭蕾的舞劇模式不見了,一些籠統的戲劇場景也不見。使學生在編排時充分理解《黃河》、《人生》和《宇宙》分別表現的主題內容。如《黃河》就表現了全人類對光明追求,人生則表現了對光明的尋覓,宇宙則表明了對還光明的向往。
學生表演時,讓學生體會每一幕不同的舞段則表現出不同的人生狀態。如《人生》一幕就是由“彷徨”、“尋覓”、“歧途”、“決裂”和“新生”這五個舞段組成,沒有情節,只是相關聯的舞段。因此,這部作品本身就是一部無關現實人物的舞劇,從題材本身就已經跳出了現實戲劇的劇情模式。在表演中,我采用的不是現實主義的手法,這樣觀眾會感覺該劇濃烈的詩劇感覺。在該劇出現的“覓光女”、“光”“黑暗”等都不是現實的角色,而是抽象的,象征的。這使人們跳出了現實生活之外而進入理想與想像的世界。運用詩劇“深刻揭示出在情節表現不能展現的作用,對刻化人物的心理世界著暗示作用”,透晰出在特殊的社會,現實別是該劇中的“覓光女”,近乎圖解的“光明與黑暗”都反映出人們在度過十年浩卻之后對光明的重新思考與追求。
總之, “芭蕾舞”的“中國化”,“民族化”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她這支“洋玫瑰”在中國藝術家和教師們辛勤哺育下,將會徹底的為我所用,變成真正富有中國民族特色和中國化了的“中國芭蕾”,為世界芭蕾舞蹈藝術作出卓越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羅寧強、陳洪、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為實現我校“特色教育,和諧校園” 的辦學目標,我校在小學部開設了每周一節形體課,作為舞蹈老師的我被安排了教形體課。近二年來我用“五學發展課堂”教學模式來指導,在我的形體課堂中不斷實踐總結,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那就是“五學”來“學舞”,讓我的形體課堂不再枯燥無味無效,而是教得快樂,學得輕松。
一、 導學激發興趣 掌握要領
我所執教的一、二、三、四年級,學生剛剛進入小學處于低年齡段。學生容易開小差和注意力不集中,課堂常規習慣也還沒有最終養成。如何實施形體課的教學,達到形體課的顯性目標:身體勻稱,舉止得體,行如風,坐如鐘,立如松,落落大方呢?如果單從審美去講,從健美去練肯定效果不好,于是我結合學生年齡特征,結合音樂以學舞開始,通過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訓練的方法,以舞蹈、韻律操為栽體,以健美練習,姿態練習,協調練習為主要手段,來改變體形的原始狀態,提高學生身體運動系統的靈活性,控制力和表現力,培養學生高雅氣質,并達到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的隱性目標。在“學舞”形體課教學中我以導學來激發學生對形體課的興趣,以導學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動作要領。記得第一堂形體課教學我并沒有直接說這是什么課程,它有多重要,而是直接放了我在校園里拍攝的幾組視頻和圖片,一些是不理想的體形,如:駝背、X型腿、O型腿、外八字腳等,一些是坐姿優美,站得筆直,身體勻稱,落落大方的同學,然后要同學辯析誰美孰不美?不用老師去說,答案自明。我借機提問那怎么辦呢?同學們自然興趣來了,都想知道解決的辦法。還有同學說出了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在這個時候我就開始教授基本的坐姿等,效果非常好。我在開展一二年級形體課教學中,“以言導舞”讓孩子們在口里誦動作要領的同時,口腦手腳甚至全身都協調地動起來。常常將復雜的舞蹈動作與有韻律的兒童語言緊密地結合起來邊說邊做,動作要領盡在口訣中。
二、 自學體會感悟 提升能力
跟其它課程一樣,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經歷體驗,親
身體會感悟,從而激發求知欲望,提升“學舞”能力。剛開始教學當中我總是讓學生跟著我反復學動作,結果致使學生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當中,毫無興趣可言,盡管我一再反復糾正強調,可總有一些學生老是出錯,一堂課下來,學生們和我都倍感疲憊。這種狀態學生處于“被教”,后面我改變一下思路,先放下視頻之后,做適當導學,然后讓學生嘗試自學,大部分同學只能學到一點,也有個別好的,及時表揚。這時學生有“要教”的需求,老師及時再教,學生學有興趣,由于經歷了自學體會,學起來也特別容易,效果比傳統的“看我做、跟我學”好得多,長期以往,學生學習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教一個新的動作也不再那么費力。
三、 助學團結協作 規范動作
手指都有長短之分,更何況一個班五十個同學在接受“舞蹈”方面更是參差不齊,往往幾個環節下來,有的學生動作已非常到位,有的學生可能還沒摸索到方向,錯誤很多,更談不上規范,也提不上動作到位。于是助學非常必要。助學的方式很多,常把學生分成八個小組,先要大家一起做一遍,我從每組中挑出最好的,讓每組中最好的指導其他學生。正如魏書生老師所說“每一個學生都是老師的教學助手”,實現兵帶兵,體現團結協作,把老師從一人教五十人中解放出來,這時老師只需觀察組長是否教得到位,節約了時間和精力,更能夠發現問題,規范動作,而且可以讓所有人練起來。
四、 示學榜樣激勵 糾錯動作
課堂的示學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展示學習成果,實現榜樣激勵。在課堂上我盡量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使他們感受到自己的潛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在形體課堂上,我會有意識地根據學生實際,增大成功的機率,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形體課上,我以自然、親切的微笑面對學生,經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勵性的語言,創設出一個溫馨、和諧、愉快的舞蹈課堂氛圍.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都會不斷地努力,形體課的效果也就越來越好。由于學生成功機率大,都能得到中肯的表揚,所以同學自我表現積極,起到榜樣示范激勵作用。但我的示學不只是專有表揚,有時我也挑一些大家都有共性錯誤的動作讓同學來展示,然后來糾錯,這樣做的效果非常好,因為大家看到了錯在哪里,而不是只說要如何去做,不知問題在哪里。糾錯動作完后,再讓這個同學示學給予表揚。
五、固學無處不在 鞏固成效
每周只有一節形體課,如何鞏固所學有成效往往是術科教師頭痛的問題,而我認為固學無處不在。固學我把它分為課中固學和課外固學。固學是為了要達成課堂教學中的主要目標,因此課堂教學中應當橫穿固學。導學后有學生練習是固學,示學中有固學,助學中也固學,新授前的復習是固學,當然大部分課堂固學會放在新授后的鞏固練習。由于固學無處不在,也就注定形式要多樣,否則會出現固學枯燥無味,難以完成固學效果,嚴重的還會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有一次我在新授后這樣固學:要求每個同學用今天所學的動作擺一個照相的造型,前一個同學擺了的造型,后一個同學不許再擺。這樣迫使全部同學都會集中注意力來看前面的同學做了什么動作,還要思考自己要去表演什么動作,這種固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內在動力,有興趣、想表現,自然固學效果好!總之課堂中固學形式要有變化,不能一味去練習,練習再練習。因為課與課之間要相隔一周的時間,所以教授的內容很容易前學后忘,課下的鞏固練習難倒位,所以課外固學尤為重要,它能夠讓學生熟練動作,鞏固成效。首先我在作業布置方面有講究,要同學把今天所學的動作跳出來給家長看,通過校訊通跟家長聯系,家長也還是很樂意讓小孩子表現的,小孩子也愿意去表現。在課堂中對表現好進行表揚,并再給他們表演的機會。其實我的課外固學還存在于我每次領隊從教室去舞蹈教室的路上,要求安安靜靜,走如風;借少先隊輔導員的身份組織少先隊學生檢查早讀、午讀及做操等也要求坐姿端正,站得筆直,而這些是形體課開設的主要目標,也是要形成習慣,是固學的主要目標。總之固學無處不在,做好固學,方能完成教學之目標。
關鍵詞:語文活動文化氛圍校園建設
一、優化文化環境,打造精神家園
為優化育人環境,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可以在每屆新生入學時,圍繞辦學觀念、學校歷史、師生規范、專業特色、校園標識等方面展開大型討論,對制定的校訓、校標、校歌、校風、校規等提出意見,形成有鮮明特色、統一和諧的校園理念形象。這些工作開展之前,檔案室可以向師生提供一些圖文資料,讓活動開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這樣做,既讓學生深入了解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又讓學生參與了學校的文化建設。同時還可以就校園內擁有的假山、花園、噴水池,生物園、地理園,參天古樹,大片的綠地,樓臺閣榭等命名或者題寫詩文對聯,甚至創寫故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學才華,在這樣的活動中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也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了解學校,進而熱愛學校。有了這些主體自己參與的文化建設,所創設的文化環境,對學生來說,肯定是樂于接納的優良的育人環境。
二、讓學生自擇喜歡的名句格言,營造高尚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是學生們生活的主要場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學校,這里的一切最好讓學生感受到是他們親手營造的。這樣,他們才會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發動學生為學校各場館室所選擇其合適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寫好推薦理由并結集公布。試想想,如果是他們親自選擇或者書寫的名句格言,他們能不注意嗎?也可以讓學生選擇心目中仰慕的偉人名人,然后訂制并張貼這些偉人的肖像。這樣的大型活動涉及的學生面廣,影響一定深刻,可以每個學年搞一次,讓他們經常受到發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們各校園各場館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學校定死在那里,細心的學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學生就完全視而不見。起到的作用,當然大打折扣。
三、運用校園文化載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圖書室,藏書比較多,而且大多圖書是近年購進,內容比較新;學校閱覽室中的報紙雜志也種類比較齊全;并有電子閱覽室,可通過上網查閱各種圖書資料;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和網絡系統已經建立;有的教室還配置了電視機;學校還有自己的廣播站、校刊《流金歲月》、校報……這一系列的校園文化載體,我們都應該很好地利用起來,為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強化德育建設,作出突出貢獻。一方面,我們可以充分發揮學校的圖書資源的作用,可以通過開展“讀書比賽活動”“讀書知識競賽”“講高尚故事”等活動,誘發學生讀幾本好書,從而培養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平臺、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及校園里的時事報廊的作用,通過“看新聞、評時事”的活動,來培養學生關心時事政治的好習慣,將學生的視野拓展開。這些活動不僅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會真正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
當然,多媒體網絡,作為我們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重要載體的同時,又為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許多新的課題。譬如,由于網絡文化的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在讓學生利用網絡擴大閱讀、增長知識的時候,如果不及時發現問題,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襲,給青少年學生帶來的危害是不堪設想的。因而,必須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可以通過確定閱讀主題、布置閱讀任務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就上網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襲現象展開交流討論,探討抵制辦法。總之,加強網絡道德建設,也是語文活動的重要課題之一。
四、重視第二課堂活動,占領校園文化陣地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各種興趣和特長。以良好的文化活動占領校園文化陣地。
比如,語文課完全可以要求學生在某段時間里,去收集一定數量的民間故事,或者去街頭巷尾收集一些優美的廣告詞語,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稱,作出說明,編成集子……gwyOO.
還可以經常性的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或時事形勢開展演講、辯論、征文等比賽活動,既提高學生的思辨及寫作能力,也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還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機,特別是重大的節日紀念日開展各種活動,如利用圖文宣傳、播放電影電視宣傳片、實地參觀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還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展了舞蹈、合唱、禮儀、體操、技能等活動。在多樣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政治,道德品質,身體心理,文化專業和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和訓練,充分挖掘和發揮他們的天賦,促進他們德、智、體全面發展。
學校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藝術節,讓有各種才華的學生大顯身手。
五、重視每次活動的總結,收獲精神食糧
讓學生勤于總結、自我評價。每次活動結束時,用三至五分鐘時間,開展自我總結、自我評價。比如,成語游戲活動結束時,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對本組活動的情況進行小結,并評出本組的“成語大王”。主持人也對全班的活動情況進行小結,并頒獎。同時,讓同學們找出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今后的活動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活動的質量。更重要的是,必須總結每次活動對學生在吸收精神食糧方面所得到的收獲。
現代學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養,而道德教育就構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撐整個生命成長進而獲得幸福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長,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發展都會受到限制。可見,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規定了道德教育的統攝性。因而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培養健全的人,有道德的人。教會學生學習相當于前一任務來說,只能說是一個重要任務。可是,現在的學校教育,因為受考試指揮棒的左右無限強化了學知識的地位,而沖淡了道德教育的地位。
1、優化育人環境,營造高尚的校園文化氛圍。為優化育人環境,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每屆新生入學時,可以圍繞辦學觀念、學校歷史、師生規范、專業特色、校園標識等方面展開大型討論,對制定的校訓、校標、校歌、校風、校規等提出意見,形成有鮮明特色、統一和諧的校園理念形象。這些工作開展之前,檔案室可以向師生提供一些圖文資料,讓活動開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這樣做,既讓學生深入了解了學校的規章制度,又讓學生參與了學校的文化建設。同時還可以就校園內擁有的假山、花園、噴水池、生物園、參天古樹、大片的綠地、樓臺閣榭等命名或者題寫詩文對聯,甚至創寫故事……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文學才華,在這樣的活動中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也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了解學校,進而熱愛學校。學校是學生們生活的主要場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學校,這里的一切最好讓學生感受到是他們親手營造的。這樣,他們才會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發動學生為學校各場館室所選擇其合適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寫好推薦理由并結集公布。試想,如果是他們親自選擇或者書寫的名句格言,他們能不注意嗎?也可以讓學生選擇心目中仰慕的偉人名人,然后訂制并張貼這些偉人的肖像。這樣的大型活動,涉及的學生面廣,影響一定深刻,可以每個學年搞一次,讓他們經常受到發自自我要求的教育。
2、利用學校資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校圖書室,藏書比較多,而且大多圖書是近年購進,內容比較新;學校閱覽室中的報紙雜志種類也比較齊全;并有電子閱覽室,可通過上網查閱各種圖書資料;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和網絡系統已經建立;有的教室還配置了電視機;學校還有自己的廣播站、校刊、校報……這一系列的校園文化載體,都應該很好地利用起來,為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強化德育建設,作出突出貢獻。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學校的圖書資源的作用,可以通過開展“讀書比賽活動”、“讀書知識競賽”、“講高尚故事”等活動,誘發學生讀幾本好書,從而培養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平臺、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及校園里的時事報廊的作用,通過“看新聞、評時事”的活動,來培養學生關心時事政治的好習慣,將學生的視野拓展開。這些活動不僅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會真正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當然,多媒體網絡作為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重要載體的同時,又為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許多新的課題。譬如,由于網絡文化的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在讓學生利用網絡擴大閱讀、增長知識的時候,如果不及時發現問題,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襲,給青少年學生帶來的危害是不堪設想的。
因而.必須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可以通過確定閱讀主題、布置閱讀任務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就上網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襲現象展開交流討論,探討抵制辦法。總之,加強網絡道德建設,也是語文活動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因人而異。制定切合實際的個性發展目標
教師的個體素質和工作經歷存在著各種差異,如果只用一個標準要求所有教師,就會出現“餓死”與“撐死”的現象,這在有限的時間中就會造成無形的浪費。只有幫助教師制定出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向,才能促使教師集中人生有限的時間和力量去攻克一個個目標,并體驗到不斷進步帶來的快樂。
于是,我們讓每位教師先結合自己的特點與興趣,制定出個人長期發展目標與短期發展計劃。然后請一批教師坐下來仔細論證,看看她有沒有準確地尋找出自身的優勢和努力方向,如果不全面,請大家根據平時的觀察了解,一起幫助她制定出一份完整的、針對性強的發展目標。例如。小郁老師說完自己的發展計劃后,有的同事說,小郁的語言功底特別強,語音標準,音色動聽,節奏把握恰到好處,可以在語言教學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的同事說,小郁善于思考,點子多,可以在教育科研上多為大家做些事。最后我總結了大家的觀點,對小郁老師提出了努力目標:總體目標:經過五年努力,跨入本園名教師行列。近期目標:(1)運用自身語言優勢,形成有個性的語言教育特色。(2)加強組織能力的培養,多思考如何使本組成員在每次的教研、科研活動中獲益。(3)提高總結能力。對工作中的各種探索要加強總結提升,寫成文章與他人分享。(4)在幼兒面前學會表達自己的情感,改變一向表情嚴肅的習慣,展示自己可親可近的形象。小郁老師在大家的幫助下,終于明確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工作的勁頭更足了。
二、搭建平臺,讓每位教師都有成功體驗
每位教師都期待著成功,成功能給她們帶來喜悅,更能帶來信心,于是我們搭建各種平臺,讓每位教師都能有機會嘗到成功的喜悅。通過講故事、唱歌、彈奏樂器、舞蹈、藝術字、繪畫等技能比賽,讓每個人發現自身的特長:通過實施教育活動、開展游戲活動、進行家園交流等,讓教師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風格;在科研活動中,讓教師領略到仔細觀察幼兒行為后再進行科學教育帶來的驚喜與快樂……這樣,每位教師在園內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在每次成功之后都發出舒心的笑容。
三、一視同仁,關注每位教師的發展
關鍵詞: 中職 班主任 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組織者,是學校教育工作的執行者,是聯系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紐帶,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責任。職業教育是社會國民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中職學生難管似乎是職業教育者的共識,那么如何做好中職學校班主任呢?如何把中職學生培養成為合格技能型的人才呢?我總結出了五種管理方法。
一、“用制度管人”法
國有國法,校有校規,班級也應該有自己的一些規定才行,如果沒有規定約束,那對于大多數同學而言就是不公平的。所以建立班規,就是為了約束小部分同學的不良行為,幫助他們改掉不良行為。因為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有惰性,如果無法“自律”,只有依靠“他律”,既有自我教育,又有外在的教育,而他律和自律的統一,才是完整的教育。或者說,通過“他律”最后達到“自律”――也就是自我教育自我約束的最高境界。怎樣制定班規?學生對于學校的規章制度不是很熟悉的,經常會出現一些違反學校規章制度的現象,作為班主任,我是解決了這頭,又發現問題出在那一頭,怎么辦?我想與其用“堵”的方法不如用“導”的方法,于是在班會課上,我和同學們進行了討論,共同制定了一個班級的規章制度。在制度制定后,班級學生的違反班級和學校紀律的現象明顯減少了,這說明《班規》的制定對于一個新形成的班級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法
教育無小事,事事皆育人。讓學生承包“責任田”不是教師懶惰,而是教師有智慧。給學生“責任田”是對學生信任,培養他們為集體、為他人做事的意識,做事的能力,增強責任感。況且事事有人做,事情才能做好。
在班級管理中,我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分配“責任田”,有管體育鍛煉的,有管儀容儀表的,有管推廣普通話的,涵蓋了學生德、智、體、美、勞及學生在校生活的各個方面,并在此基礎上設立了值周班長、值日班長等;這些同學與常務班長、團支書、班委會成員一起,各有不同的職責,共同地負責班級各種事務的處理。對班級一些具體的用品及各項專門事務,也發動每一個學生進行承包,這樣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級干部、學生組成的管理網絡,人人參與管理,同時便于人人接受管理。
我們生活區是否也改變一下傳統做法呢?學生能做的,老師不要做;學生不會做的,老師要教他們做。我們是生活指導老師,不是宿舍管理員,更不是保姆。我們應該學習魏書生的先進管理理念,嘗試他的教育實踐做法――在宿舍推行承包“責任田”的做法。如此一來,生活老師不僅從繁忙瑣事中解脫出來,思考更有效的教育方法和形式,而且學生的自理能力會進一步提高,責任意識更強,綜合素質會更高。
三、“勇于創新”法
班主任要與時俱進,在平時工作中不斷創新教育方法,善于發現新情況、新問題、新趨勢,善于捕捉新機遇,采取新措施,建立新機制。在平時工作過程中,我大膽地作了一些教育實踐,如班干部輪流管理制的試驗和探究。
因為輪流制的實施可以調動廣大同學的工作積極性,同時通過學生自己的班級管理實踐,得到思想上的教育――懂得勞動和管理的辛苦,從而懂得如何配合班級干部的管理,如何珍惜同學和老師的勞動成果。這應該是很好的舉措。在實施的過程中,我不斷總結和引導,以便使該制度順利開展。
為更好地與學生建立了解的平臺,我設立了班級QQ群(加入的同學有95%,經常上線的有12人)。通過這一新舉措(通過網絡與班上同學進行一對一坦誠地交流),我能及時了解班上動態、學生的需求,等等。
四、“關心、愛護學生”法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如果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關愛,無論是學生的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發揮,就更不用說師生之間的相互支持和理解了。
在班級管理中,我是這樣做的:他們腿拉傷,我會送去紅花油;他們感冒發燒,我會去宿舍探望;他們過生日,我準備一點小禮物,讓全班同學一起唱生日歌,使他們雖然遠離父母卻能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班主任的關懷。這些做法大大地拉近了我與學生的距離。他們有不愿同父母家人講的話愿意同我講,家庭遇有矛盾和分歧的事喜歡對我談,想不通的問題愿意從我這兒找答案。有了這樣的班風,學生有什么想不通的事都能主動找我談心,而我在把愛奉獻給學生的同時,也在收獲著學生們的愛。現在,我們班基本上建立了師生之間的和睦關系,形成了班級團結、和諧的氣氛。這樣,我們就能培養出一批批高素質的合格人才。
五、“抓好后進生轉化”法
后進生難管,中職學校的后進生更難管。他們的最大特點是年齡將近成年,很有自己的想法,容易逆反,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思想行為自控能力差,還迷戀網絡,男女交往不當。如何幫助、轉化這些后進生,是每一個班主任所面臨的課題。后進生給班主任帶來很多麻煩,但是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對于一個家庭來說他(她)就是全部的未來。中職的班主任對待后進生的方法,不但關系著一些家庭的幸福,而且關系著社會的穩定。后進生多的班級責任更重,對他們嚴中有愛,可能辛苦些,可能因此班級與文明班級無緣,但對于一個人的一生發展來說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