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描寫秋天景色的作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寫寫景作文時,千萬不要覺得無從下手。首先找準一個立足點,如“我站在山腳”“我站在小溪旁”,然后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對景物進行描寫就可以了。例如,先選一些遠處的山,再寫一寫稍遠處的樹,接著寫近處的花叢。
1.任何一個風景區里都有很多事物,如樹林、花叢、溪流、小動物……我們不必對這些事物都進行詳細的描述,只要把一處的景色寫好就行。
2.在很多時候,僅僅是描述一個事物,總會讓作文有種干巴巴的感覺。但是,如果運用一定的修辭方式,如擬人、比喻等,就能讓靜止的事物“動”起來,同時也能讓作文更加生動、活潑。
3.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容景物時,一定要注意感彩。例如,在一個優美的風景區,我們可以把那些漂亮的花朵形容成美麗的小姑娘的臉,但卻不能把它說成是腐爛的西紅柿。主題解析:寫景不能憑空想象,胡編亂造例文:沿著小路向前走,來到了果園,果林里一片萬紫千紅,變成了花的海洋。你看,那粉紅色的是桃花,一大串一大串,挨著擠著掛在枝頭,像一個個調皮的小姑娘,還有那白色的梨花,好像一片片晶瑩的水晶,花瓣上還滾著露珠兒呢!還有白色中點綴著粉色的海棠花,迎風招展,好像在和著春風的節奏跳舞。花叢中,蜜蜂忙著采蜜,蝴蝶忙著嬉戲,真是熱鬧極了!透過這些美麗的花朵,我仿佛看到了秋天來臨之后,滿樹掛滿了碩果,紛紛的蘋果、黃澄澄的梨、紅紅的柿子……農民伯伯在樹下開心幸福地笑著……例文解讀:通過這個小小的片段,把春天果園千姿百態的美景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才是春天的果園,真實的美景!小編總結:寫作小竅門:如何寫出真實的美景 (1)仔細觀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身邊的美景。很多小朋友在寫寫景作文的時候總是皺眉頭,覺得沒什么景物可寫,于是只好純靠想象,脫離實際,自己瞎編一片美景出來,鬧出很多笑話。殊不知,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美景,如果你仔細觀察,用心感受生活,你就可以得到很多意外的驚喜。例如,你在寫雨天的時候,可以仔細觀察一下雨后的彩虹;你在寫雪景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雪后銀裝素裹的遠山;你在寫清晨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草葉間滾動的露珠兒……
你看,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的景色值得我們去認真觀察,仔細體會,只有經過仔細觀察,我們才有對美景的體驗,才能寫出真實的美景作文。
(2)虛實結合――真實的美景也可加入合理的想象。
景物描寫可以分為實景描寫和虛景描寫。實景就是實實在在的景物,而虛景則是想象出來的景物。在寫景的時候,適當加入了一些虛景描寫,可以使得我們的景物描寫更加生動,作文主題更加深刻。
比如例文中,根據眼前的花聯想到秋天的果實,表現了這些果樹的生機勃勃,和春天帶給人們的希望和喜悅,這就讓文章更有內涵了。
有的小朋友可能會問,既然虛景也是想象出來的,那和胡編亂造有什么區別呢?這個困惑還是讓小編來為你解開吧!
寫虛景不等于胡編亂造,而是由眼前的場景,聯想到過去發生的。或者未來會發生的場景,是一種符合生活實際的想象。例如,小草到了冬天就會枯萎,枯萎的小草能讓我們聯想到,到了春天它又會長出新芽,變得綠油油的,這種聯想是符合實際的。但是假如我們寫冬天的小草是綠油油的、生機勃勃的,這種說法就是不符合實際的虛構了,聰明的讀者一下子就能看出來。所以,小朋友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加入合理的想象,描寫一些虛景,給自己的作文增色添彩。但是不能毫無根據地憑空想象,胡編亂造。此處小結:在很多時候,寫景作文中適當加入一些想象的成分,可以讓作文的主題更加深刻。例如,由開滿花的蘋果樹聯想到豐收時的場景,以及農民伯伯的微笑,就會讓人們更喜歡春天,更喜歡春天的景色。主題解析:把景物的特征描寫具體例文:美麗的田野昨天,我們來到了美麗的田野上,欣賞大自然的美景。大自然真美啊!剛踏進這片田野,一股潮濕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夾雜著濃濃的泥土的清香,讓人心曠神怡!你看,遠遠看去,草地上一片淺綠,好像延伸到地球的另一端去了。但是湊近了看,小草只是剛剛冒出頭,灰頭土臉的,好像還沒睡醒呢!高大的柳樹剛剛發芽,嫩黃的柳枝上掛滿了圓圓的“小疙瘩”,多么像一顆顆小水珠啊!河水解凍了,悶了一個冬天的魚兒們,現在終于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了!你看,它們正隨著水里的浪花翻滾著呢!還有那一望無際的麥田,現在換上了綠茸茸的衣服,遠遠看上去就像一條深綠色的大毛毯,讓人忍不住想要躺上去打幾個滾兒的欲望!剛剛從南方飛回來的小燕子,此時也不知疲倦地唱著歌,三三兩兩互相在空中嬉戲著,多調皮!你看,這春天的田野,就是一副美景圖!我愛春天美麗的田野!例文解讀:這篇文章,不僅把春天不同事物的特點準確地描繪出來,而且還很形象,很具體。讓大家讀起來感覺身臨其境!看來,要想真正寫好寫景的作文,必須要仔細觀察靜物特點,善于抓住景物特點,把景物寫活。小編總結:寫作小竅門:如何抓住景物特點(1)地域不同,景物的特點也不同。
這一點很好理解,如北方和南方,平原與高山,城市與農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
生長在北方的小朋友,見慣了北方雪花飄飄的場景;生活在南方的小朋友,則習慣了南方陰雨綿綿的天氣。生活在平原地區的小朋友,見到的是大片大片一馬平川的田野;扎根在高山上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座又一座起伏跌宕的山峰。只有我們了解這些區別,才能真實地表現出不同地域的不同景色的特點。例如有這樣一段活:山村的夜靜極了。一輪圓月從東方蹦出,像一只銀盤掛在天改字體邊。皎潔的月光灑在松軟的鄉間小路上,與地上稀疏的燈光交相輝映,整個鄉村顯得格外寧靜、清幽。陣陣清風,吹動了秋日的敗葉,吹過粗糙的樹干,帶來了一股泥土的清香。這段話描寫的是山村月夜里的景色。鄉間小路,稀疏的燈光,泥土的清香,這些都是山村里特有的美景。通過細致的描繪,生動具體地表現出了山村夜景的特點。(2)時間不同,景物的特點也有所變化。同一個地方,不同時間的景色特點也是不一樣的。首先,景色的不同便是在一年四季的變化上。拿北方來舉例: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小草剛剛蘇醒,河水解凍,燕子北歸,花兒綻放;夏天,蟬聲蛙聲一片,空氣悶熱,陽光毒辣,植物都是蔫蔫的;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果樹上掛滿了果實,大雁開始往南飛,草木開始枯萎,樹葉變黃;冬天,白雪紛飛,寒風怒號,動物開始冬眠……其次,景色的不同特點也表現在清晨黃昏一天不同時間的變化里。清新的空氣,路邊的花草精神抖擻著,草葉上滾動著晶瑩的露珠兒,一切顯得那么生機勃勃;傍晚時分,當你走在回家的路上,天邊還燃燒著姿態萬千的火燒云,路邊的花草早已蒙上一層金黃的光環,迎著陽光回家,身邊的景物仿佛都鑲上了一層金邊….
由此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在寫景時,一定要注意抓住不同時間里景物的不同特點來寫。
(3)從不同角度入手,才能把景物的特點表現得要全面。
通常,觀察和描寫景物時,我們可以從顏色、氣味、形態甚至聲音等幾方面入手。
關鍵詞: 中考作文 誤區 作文訓練
一
在語文升學考試中,作文分值比重較大。盡管老師十分重視作文教學,但由于學生課業負擔重,整天忙于有形的、交給老師或家長的作業,課余讀書時間少;學生生活在學校、家庭、食堂之間,生活體驗少,接觸社會時間有限。積累的生活感悟少,課余閱讀不廣,動筆不勤,因此,作文水平普遍不高。老師布置的作文,一些學生抄襲作文選,斷章取義,或是閉門造車,編出一些材料與故事來應付。在參與中考作文閱卷的過程中,我評閱了大量作文,發現中考作文存在許多誤區,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注重形式的創新,內容顯得空泛。
許多同學在作文的形式上進行創新,如采用日記體、小標題形式,形式看似新穎。這類作文如果選材精當、語言精練、角度新穎,就確實可以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可以獲得高分。但許多同學東施效顰,把這樣的作文寫成幾件毫無關系的幾件事情的拼湊,讀了讓人覺得生硬。這類作文流于新式創新,而內容空泛,背離了寫作考試的原意。《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級學生寫作時要有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能夠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們應當糾正學生刻意在形式上創新傾向,把重點放到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上。
(二)追求語言的華美,情感顯得蒼白。
隨著文情并茂的滿分作文的出現,中考作文文風也漸漸變得浮華起來,出現了學生大量片面追求好詞好句現象,作文的語言也顯得靚麗,但整篇作文讀下來就是辭藻的對砌、華美語句的鋪排,卻少了真情實感。老師閱卷時感嘆于學生詞句積累的基本功和遣詞造句的能力,作文中本應多彩的情感卻顯得十分蒼白。在教學中我們應讓學生細細體會教材中入選的文章,如《背影》、《白楊禮贊》等,領悟這些作品感人的原因,是因為作者的一腔熱情。
(三)作文體裁不限,變為體裁“四不像”。
隨著對審題要求的降低,中考作文文體要求一般是“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但對初三學生而言,寫作一般是以記敘文為主,主要培養學生的敘事能力,在敘事的基礎上抒情議論。而中考作文常常出現文體不分的現象,有的在敘事的過程中,對景物的描寫用說明的方式;有的在敘事過程中突現一段議論,讓人讀了以后把握不清文體。這說明在平時應考訓練中,作文指導無序,沒有分文體訓練,導致學生寫成了大雜燴一樣作文。
(四)作文中“我”的缺失,使行文乏味。
在中考作文中存在大量文采一般的作文。這類作文“我”的情感缺失,本來可以寫得豐滿的作文變得枯燥無味。作文中的母親都是講大道理的,經過母親的教育,“我”知道錯了之類。母親的形象呆板而統一,顯得公式化。寫老師也一樣,千人一面。生活中和母親交往真實的細節沒有被發掘出來,寫老師,就是寫老師嚴厲的一面。這樣的作文連自己都沒有被感動,怎么能感動閱卷老師呢?
(五)寫人記事流于平淡,顯得泛泛而談。
學生的考場作文中還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寫人記事流于平淡,顯得泛泛而談。在作文的選材中,簡單地復制生活,流水賬一樣平鋪直敘,敘述事情沒有主次,沒有詳略,不懂得通過生活片段來展示人物,表達自己的感情。選材陳舊,甚至是編造材料,這樣的作文顯得簡單化,當然難以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
二
對初三學生來說,提高作文能力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要依靠平時的積累訓練。因此,在平時教學中,我們應要求學生廣泛閱讀,精讀與泛讀結合,做好閱讀筆記。同時,針對作文寫作尤其是記敘文寫作,從基礎開始扎實訓練。
(一)學習范文,仿寫作文。
學生的閱讀積累少,而在學習課文時,一些教師偏向于對教材面面俱到地分析,從字詞句到篇章結構、寫作特點等一一分析,這樣反而不利于學生掌握寫作技巧。因此,在課余,我找出一些材料要求學生學習范文,仿寫范文。如:“翻騰著的紫紅的朝霞,半掩在白楊樹的大路后面,向著蘇醒的大地投射出萬紫千紅的光芒。逐漸,撥開耀眼的云彩,太陽像火球一般出現了,把火一樣的紅光傾到在樹木上、平原上、海洋上和整個大地上。”請展開聯想,以后還有怎樣的景象發生?人又會有怎樣的活動與思緒?續寫200字。這道題目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我這樣引導學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朝陽照樣終于沖破了云彩……要善于抓住景色的色彩變化來表現朝陽的景色之美。朝陽之光由弱到強,天穹之色由暗到明,重在描繪朝陽的形態變化,把日出過程中太陽的形、色、光的細微變化,層次分明地描繪出來,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使描寫更生動形象。這樣引導學生觀察之后,學生動筆,描寫顯得生動形象。
經過這樣細致的點撥訓練之后,學生學會了多角度地描寫景物,作文中的景物描寫顯得有層次、有文采。
(二)互閱作文,取長補短。
學生的寫作視野是由他的生活范圍決定的。學生通過互閱作文,可以看到別人的缺點,也可以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眼界。如有位同學寫自己一次從失敗后重新獲得信心的事。開頭這樣寫:“當競賽成績揭曉后,我得知名落孫山,心情很沮喪。”但學習了其他同學的作文后,改成:“當競賽成績揭曉后,我得知名落孫山,心情就猶如當時的天氣,陰陰沉沉,被一層陰霾籠罩著,久久不能平靜。”這樣一改,作文顯得生動多了。
(三)縝密構思,言之有序。
在寫作文時,有的同學不知從哪里下筆。其實許多同學都有這樣的困惑:看到眼前優美的風景,心中萌發真情、浮想聯翩,但真正動筆時卻詞不達意,這是因為平時語言積累不夠。除了要過語言關外,理清寫作思路也很重要。寫作時,學生應根據作文的內容縝密構思,確定寫作的順序。如,2010蘭州中考滿分作文《鄉村讓我陶醉》:“鄉村是一個美麗的地方,鄉村是一個靜寂的地方,鄉村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地方,鄉村是一個純樸的地方……――題記”作文開頭用題記寫出了“我”對鄉村的印象,接著描繪了鄉村的秀麗景色,再描寫鄉村人淳樸的性格,最后用“我”對鄉村總的美好印象結尾。作文顯得層次清晰,條理分明。
(四)用心感悟,融情于景。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同是飛鳥,同一個人,在不同時期,他的感受是不一樣的。“一切景語皆情語”,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等客觀存在的景物,然而一旦印上了作者的不同的情感,就會變得五光十色、異彩紛呈。因為人們對同一景物的喜好程度和感悟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所以,寫景的時候,學生要努力抓住自己瞬間的獨特印象,讓筆下的景物烙上真切的情感,這樣才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秋天來了。在天高云淡、艷陽高照的一天,也就是2008年10月4日這天,我和專業作文講習所的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坐著大客車沿著山里的水泥路顛簸了40多分鐘,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二段這個秋天的景物很美麗的地方。目的是通過實地的作文觀察和體驗,寫好秋天景物描寫的作文。
路的兩邊都是美麗的秋天景物。你看那山,有紅色、粉色、綠色、黃色……總之是五顏六色。我在心里想,也許是王母娘娘打翻了她的化裝盒,把美麗的色彩都撒到了秋天的大山上,給秋天穿上了美麗的衣裳。于是才有了這秋天的五彩斑斕。
在我們經過的一路上,秋天的景物最著名的就是白樺樹。因為樹干特別白,白樺樹在山林中十分顯眼,打眼一看就很清楚,就像在秋天的山野中看風景、穿著白裙子的小姑娘,一棵棵亭亭玉立,特別干凈,特別漂亮,使得秋天特別的美麗。老師說,白樺樹是秋天的靈魂。秋天的松樹也很有特點,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你看,同樣都是松樹,那常青松一年四季都不落葉,在這有些涼爽的秋天里,似乎她的那綠色的針一樣的葉子似乎更綠了;而落葉松則不然,一片片的,正是最好看的時候,在山上一片片的,金黃金黃的,落在公路上、松林里的葉子也是金黃金黃的。我想,說秋天是金秋,也許就是因為有那金黃色的落葉松。美麗的秋天,缺少不了這種景物。
秋天的水特別的清涼。在我們剛下車的地方有一條小河,蜿蜿蜒蜒,河邊的景物很美。我們下了一個土坡就來到了小河邊,往遠看,河水映著各種景物的倒影,包括藍天、白云、大樹、荒草,好神奇呀;近處的河水反射著太陽的光芒,白亮白亮的,特別刺眼;再看水底,特別清澈,陽光透在沙子上,沙子上就有一張“金色的魚網”。在我們返回的路上,有一個地方的景物更美,一個很大的湖面出現在秋天的山野中,在陽光的照耀下,明晃晃的,就像秋天里給美麗景物梳妝用的大鏡子。
如果家鄉是一片藍天,那么你就是藍天中的一朵白云,渺小的一朵白云在廣闊的藍天上遨游會見到什么呢?會見到家鄉的果園,家鄉的果園一年四季景色迷人。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描寫家鄉的果園作文500字,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描寫家鄉的果園作文500字1一進園門,就可以看到楊梅樹。楊梅樹上結滿了楊梅,樹媽媽把它的楊梅寶寶疼得不得了,小楊梅笑得臉都紅了。楊梅樹的“鄰居”是梨樹,梨兒像一個個胖娃娃,沖著我咯咯直笑。梨樹后面是一排排棗樹。站在棗樹下,可以不時地聞到一陣蜜棗的幽香。這時,你嘴里就會感到蜜意饒舌,真好像吃到了可口的大紅棗一樣。墻邊上種著幾棵石榴樹,一個個大石榴咧著嘴,露出了粉紅的牙齒,這表明著它們已經成熟了。那珍珠般的顆粒,像紅寶石,晶瑩剔透,想到那甜甜的果實,準會讓你垂讞三尺。
走出果園,我不禁贊嘆道:“好一番迷人的秋色啊!”
我還知道,果園不僅水果色微甜美,而且還是叔叔家的搖錢樹呢!!
清晨一大早,嬸兒就會去果園摘水果,然后把水果放在三輪車上,到集市去賣。三輪車剛停下,一大群顧客一涌而上,大家買梨買楊梅買棗子,一會兒工夫,三輪車上的水果被一搶而空。嬸兒看到這情景,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
啊~~我愛叔叔家的果園。叔叔家的果園不僅給人方便,有與己方便,給周圍的人帶來歡樂和幸福!!!
描寫家鄉的果園作文500字2我的家鄉在故城縣的辛莊鄉。這里一年四季風景如畫,我來介紹一下果園吧。
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伐來了,挨個叫醒了一個個淘氣的果樹,對它們說:“加油吧,弟弟妹妹們!”果樹們聽了,都努力的向上生長著。春姐姐想起了小棗樹,找到了她,輕輕地呼喚著“棗樹妹妹,棗樹妹妹……”小棗樹聽了,打了個哈欠,極不情愿地問道:“春姐姐,讓我再睡一會兒吧!”春姑娘聽了并不生氣,而是指著其他哥哥姐姐們,回答道:“你看看你的哥哥姐姐們,多么辛苦呀!”棗樹遠遠望去,果然其他小果樹正在開花呢。她羞紅了臉,也工作了起來。
夏姑姑來了,春姑娘悄悄地回家了,只見果樹們已經長大,葉子又綠又茂盛,可愛又淘氣的果娃娃和姑姑玩起了捉迷藏,它們越長越大,沉得樹枝爺爺都直不起腰來了。
秋阿姨來了,果園里的蘋果熟了,像小姑娘那一張張羞得通紅的臉;黃澄澄的鴨梨上面小、下面大,仿佛那是一個個金葫蘆;紅彤彤的柿子高掛枝頭,好似過節的燈籠……
冬爺爺來了,他笑了一笑,捋了捋胡須。呀,雪孩子們下來了,為勞累了一年的果樹們蓋上了一層厚厚的、銀白銀白的被子,果樹們睡得好香好香……
我愛這美麗的.果園,更愛我美麗的家鄉!
描寫家鄉的果園作文500字3在我的家鄉,有一座果園,它一年四季都非常迷人。
春天,春姑娘來了,她揮著魔法棒,穿著綠色的裙子。這時,樹上抽出嫩綠的葉子,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地上的小草探出了小腦袋,花兒也忍不住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好奇的張望著,梨樹上開滿了雪白的花,看起來白茫茫的一片。
春姑姑一走,夏姐姐就來了,她穿著金燦燦的衣裳。她使花草樹木都變得更茂密了。還沒成熟的果實也從小樹葉里鉆出來,好像在說:“睡了一覺,真舒服啊!哇,多明媚的一天啊!”
夏姐姐又邀請了秋姑姑,她拿了一盒五顏六色的顏料,換上了火紅的裙子,手中還握著毛筆,她把銀杏樹畫成了黃色;把楓樹畫成了紅色。所有的果實都成熟了:紅色的獅子、紅通通的蘋果、黃澄澄的梨,都被秋姑姑變出來了。
秋姑姑一走,冬爺爺就慢吞吞地走來了,他則是穿上了厚厚的、白白的棉衣。他嘆了一口氣,地上、樹上,都變得雪白雪白的,它們像蓋上了一層被子,在里面睡覺。
我真喜歡家鄉的果園。
描寫家鄉的果園作文500字4“家鄉”,這個詞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目中,是非常熟悉的。每當我們提起自己的家鄉,我們都會滔滔不絕的說起來。
我的家鄉是在潮州,那里風景優美,四季如春。在我的家鄉,也有許多景物:菜園、果園……每當我回到家鄉時,我第一時間都會跑到果園里,情不自禁地觀賞起來。你們一定想知道,我為什么會這么迷戀呢?”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當春天的到來,果園里都是一片生機勃勃的:小鳥快樂的在果樹唱歌;小草小花都在興奮的搖著頭;旁邊的小魚兒在自由自在地游著;果園都抽出嫩綠的枝條……
每當夏天的到來,人們都會在果園里乘涼,調皮可愛的小孩子在果園里奔跑、玩耍嬉戲……
每當秋天的到來,人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看,紅彤彤的蘋果像個小孩子的臉紅了起來;荔枝都穿著粉紅新衣裳……人們個個都在果園里忙得不亦樂乎,摘的摘,捧的捧,抬的抬。每個人都露出甜蜜的微笑。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想來看看吧。我歡迎你們的到來!
描寫家鄉的果園作文500字5一天,秋姑娘邁著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到了。
在這美好的日子里,我和爸爸、媽媽、哥哥、姐姐……要到外公那美麗的果園去摘水果。
來到果園,你就會被那瓜果滿園的情景給迷住,再加上那隨風飄來的水果香,更是讓你饞得直流口水。
瞧,西面那片柿樹林,紅得多么好看,人們常說“紅葉似火”我看比起柿樹來,不知要遜色多少呢!遠遠望去,那掛在枝頭上的柿子仿佛就像一個個大紅燈籠;走近一看,就像一張張可愛的娃娃臉,仿佛在咧開嘴對你笑呢!
旁邊是片橘子林,那圓圓的橘子,裹在綠葉里,遠遠一看,仿佛就是一幅美麗的圖畫:綠葉子裝飾著黃橘,黃橘點綴著綠葉;走近一看,你便會發現:那黃澄澄的橘子皮上長著一個個小圓孔,橘子頭上還帶著綠色的“螺旋槳”呢!
葡萄呢?則更加絢麗多彩!那種叫“紫玫瑰”的,長得圓潤可愛。而那種叫水晶的,長得長長的,綠綠的,晶瑩剔透,仿佛真的就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來的呢!
不一會兒,摘來的水果就堆成了一座小山,大人們正忙著將水果裝上車呢!
我站在山坡上,眺望外公美麗的果園。秋風吹來,枝頭上的果子都點起頭來,好像在贊美秋天的美呢!我愛外公那美麗的果園,更愛那絢麗多彩的秋天!
描寫家鄉的果園作文500字6如果你要問本人最熱愛的地方,就屬自己的家鄉的果園了。
春季的時候,來到園子里,樹上百花齊放。梨花似雪,桃花似霞,一派萬紫千紅的景象。桃花已經開始凋謝了,一陣微風吹過來,桃花瓣像一對對翩翩起舞的紅蝶,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只見幾個已經落光了花瓣的花蕊被一個個幼桃從中間頂開了,露出毛茸茸的小腦袋,多像一個戴著花冠的小王子啊!
夏季的時候,下過幾陣雨,小露珠落到樹葉上,晶瑩剔透。果園里的果樹好像洗過澡一樣,蒼翠欲滴。樹冠像一個個撐開的綠色大傘。果樹喝足了水,好像又長高了些。
秋季的時候,果樹上結滿了果子。橙子香香的,鴨梨甜甜的,蘋果像一個個小姑娘一樣,害羞地低下了頭。桔子、柿子,你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冬季的.時候,果園里被皚皚白雪覆蓋住了,白茫茫的一片,好像鋪上了銀白色的地毯。果樹上光禿禿的,枝上壓滿了潔白的雪花。
本人愛自己的家鄉!更愛自己家鄉的果園!
夏天來臨時,果園早已被密密層層的枝葉封的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樹下變成了綠色的地毯,坐在上面軟軟的。外婆常常去那兒乘涼避暑,這是一個綠色的氧吧。
秋天到了,果樹枝頭掛滿了飽滿的果子,它們你擁我擠好像生怕被奚落似的,樂壞了我們一家。果子五顏六色,品種不同:黃澄澄的酥梨、紅彤彤的富士蘋果、橙紅色的柿子……都是豐收的果實。
這次習作要求選一幅或畫一幅秋天的圖畫,先跟同學說一說圖畫的內容,再寫一寫你選的或畫的畫。注意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寫好后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交流交流,再把習作和圖畫一起貼在教室里,讓大家欣賞。
學情分析
真正的作文是從三年級開始的。萬事開頭難,難就難在學生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三年級學生生活閱歷淺,積累也較少,對習作沒有興趣,這就給學生習作帶來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進行過說話和寫話訓練,說一句完整的話,寫一句完整的話,這也為第二學段的習作打下或多或少的基礎。本單元教學內容都是涉及秋天的課文,課下已經讓學生把描寫秋天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為這次習作作必要的知識儲備。
設計理念
三年級是起步作文的開始,為此本次習作教學設計體現以下理念:首先培養學生說的興趣和能力,由詞到句,由句到段地說,在展示觀察畫面中說,按一定順序說,在老師的引導下說,在“說”中提高學生習作興趣,增強學生習作的自信心;其次以說促寫,“說”是前提,“寫”才是真正的目的。為了能把習作寫好,要求學生“我手”寫“我口”,再加上老師的“授之以漁”,使學生知道如何去寫。由于學生畫的是身邊的秋天,寫的也是身邊的秋天,學生便有內容可寫。整個習作過程,充分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良好習慣的養成,并從中感受習作的輕松和快樂。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觀察圖畫,按一定順序說說畫面的內容。
2、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把一句話說完整,說通順。
3、寫好后,修改自己的習作,并和同桌交流交流。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圖畫,介紹圖畫。
難點:修改習作,交流習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小黑板、圖畫。
學生準備:圖畫。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現在正是金秋時節,我們已經看到了她繽紛的色彩,聽見了她美妙的聲音。今天這堂課就讓我們帶著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寫一寫自己身邊的秋天。
(老師入情入境地導入,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為繼續上好課打下基礎。)
二、檢查學情,由易到難
1、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相信同學們一定積累了不少關于秋天的好詞好句。請大家拿出來,美美地讀一讀。
(本單元學習的都是描寫秋天的課文,課下已經讓學生對課內和有關課外的好詞好句進行了積累。此教學環節的目的是強化記憶,做好知識的遷移,為下一步習作作準備。)
2、師:老師也積累了不少好詞語,同學們愿意讀讀嗎?
(出示小黑板)
落葉天空鮮果 大雁蟋蟀
飄香 飛舞碧藍 彈琴南飛
3、師:請大家把這些詞語進行連線,再讀一讀,
落葉飛舞 鮮果飄香大雁南飛 天空碧藍蟋蟀彈琴
4、師:能否用以上每個詞語說句話,并且說通順,說完整。
5、師:如果能把剛才說的話,連成一段話,那就更好了,誰來試試?
(由詞到句,由句到段,充分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降低說話難度,讓學生感受到習作是輕松的。同時對學生說話提出要求,養成把一句話說完整、說通順的好習慣。)
6、同桌合作,交流說話。
7、師指名說話。
三、欣賞圖畫,介紹畫面
1、師:秋天的景色就是美,為了表達對秋天的贊美,老師畫了三幅圖畫,請同學們邊欣賞,邊選其中的一幅進行觀察。(出示圖畫)
(個性化的選擇,不固定學生的思維,充分體現學生的興趣和喜好。在學生欣賞圖畫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2、師要求學生說說觀察到了什么,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
(“提倡自由表達,不拘形式地表達”,讓學生嘴巴“大”起來。)
3、師指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來介紹,比如:由遠及近,從上到下,由整體到部分等。
遠處,樹木_________________,一條小河____________;近處,河水________________,高大的____________,河左邊是 ___________________,右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經過認真觀察,他們眼中已經變得豐滿,再加上老師把“說話”設計成填空的形式,難度一下子降低,學生由“怕說”變成“想說”,教師的“導”和“授之以漁”恰到好處。)
4、師:請大家再用上自己積累的詞句,說說圖畫上的景色。
(“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讓知識得到運用和深化”,學生的語言表達會更加生動形象。)
四、展示圖畫,以說促寫
1、師:剛才老師展示了自己的畫的畫,下面請大家把自己畫的畫拿出來,相互展示展示,看看誰畫的美。
2、師:能說說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是怎樣美的嗎?
(學生的畫是習作之前就布置下來的,目的是讓學生實地觀察,畫出身邊的秋天。課堂上通過展示和表白,激發學生熱愛秋天,贊美秋天的感情。)
3、師:同學們畫的都是自己身邊的秋天,都是自己熟悉的景色,如果能用語言文字把自己的畫介紹給大家,那就更美了。
4、師指名上臺介紹自己的畫,要求按一定的順序,句子說通順,說完整。
5、師:剛才大家都介紹了自己的作品,有條理,有的同學還能抓住景物的特點,現在請同學們把自己剛才介紹的內容寫下來,用上自己平時積累的詞句。
(以說促寫,學生有了“說”的前提,“寫”便有了儲蓄和準備。)
6、師:寫好后,請同學們讀一讀,自己試看修改,把句子寫通順。
7、師現場指導:讀習作,評習作,改習作。
(學生試著修改自己的習作,一是為了修改有明顯錯誤的詞句,把句子寫通順,二是為了養成修改習作的好習慣。但初次修改習作,學生不知道如何修改,老師及時的評改,使學生有例子可循,有方法可鑒。)
8、學生再次修改習作,并整理習作。
9、師: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桌聽,和同桌交流交流,也可以讀給老師聽,讓老師也欣賞欣賞你的習作。
(“把自己的習作讀給他人聽,讓他們也分享習作的快樂。”)
10、師:從大家的習作中老師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給自己的習作擬個題目,寫在圖畫上。
(“擬個題目”是畫龍點睛之筆,也是學生對自己作品內容的概括和提煉,學生可能會有難度,但這是一個有彈性的教學環節,只對“感興趣”的同學而已,同時老師不必要求過高,因為畢竟是三年級學生。)
五、完整習作,張貼展示
1、師:現在請你把內容附在圖畫下面交給老師。
“寫家鄉景物”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語文一單元的習作要求。
這篇寫作要求我們能對自己喜愛的家鄉景物仔細觀察,弄明白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并能夠按一定的順序描寫,做到條理清楚。在描寫景物的過程中,要展開豐富的想象,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我們在練習這一習作的時候,要避免出現以下不足:一是言之無物,比如說的是“優美的風景”,聽起來卻一點都不美,用詞單調,說得也短,更沒什么特色;二是言之無序,剛開始說一處景物(或一種事物),才簡略地說了一兩句,又說到另一處景物(或一種事物),且沒有順序。
在本期的“作文節節高”里,讓我們跟著太原的小朋友游覽美麗的汾河吧!他們的作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憾和不足,讓我們一起讀著、學著、進步著!
作文節節高
A語言單調的《美麗的汾河之濱》(解渝楠)
天氣有些好轉,我最喜愛的日子到了。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去汾河公園玩。遠遠看去,汾河彎彎曲曲得像一條長長的龍。
我和爸爸媽媽趕緊往汾河走去,來到沙灘,我看到有的人在欣賞丹頂鶴,有的人在放風箏,還有的人在玩沙。風箏各式各樣:有蝴蝶、小魚、老鷹……五花八門,美麗極了!有的小朋友在玩沙,她在做城堡,他在做帽子,各式各樣,可漂亮了!再看丹頂鶴,有談話的,有跳舞的,還有的在唱歌。
這么美的景色,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
點評:
小同學,這篇作文有點太簡單了吧?對汾河總貌、放風箏、玩沙、觀賞丹頂鶴的描寫都可以繼續擴展啊!希望你以后對景物的觀察能再仔細一些、筆觸能再細膩一些!
優秀級別:
B結構松散、描寫無序的《美麗的汾河之濱》(常辰瑤)
太原的汾河公園美麗極了!
無論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不論是誰,都會被它吸引。
遠遠地望去,汾河就像一條長長的巨龍,又像一條條藍色的絲帶似的。
公園門口彎彎曲曲的小路上,種著許多綠油油的小草、樹木,還有很多招人喜愛的小花。
公園周圍,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健身器材。
往湖邊一看,很多的小魚游來游去,爭搶著食物。
站在橋上,看到數不清的車輛,小路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川流不息。
抬頭看,看到了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把風箏放到了天空中,越飛越高,不見蹤影。
天真的孩子圍坐在沙灘上,可愛的老人擺弄著健身器材……
汾河的夜晚,靜靜的,在這靜靜的夜晚中,月亮與星星陪伴著人們……
點評:
首先,我要表揚小作者,他的文字感覺很好,小小作文有著濃郁的散文氣質。但是,這并不代表這篇作文很成功,一是作文結構太散,各小段沒有重點和主次,應該把它們按照一定類別組成幾個大自然段。二是描寫無序,遠景、小路、湖邊、橋上、抬頭看……分不清是按照那種順序在描寫!
優秀級別:
C想象力豐富,描寫順序有待改善的《美麗的汾河之濱》(劉一格)
汾河像一條長長的龍,又像一條藍色的絲帶。
周末,媽媽帶我去汾河公園玩。走進公園里,我首先看到了小草、大樹、湖水、小魚、花。小草像一塊綠色的地毯把汾河包圍起來,一棵棵粗壯的大樹就像一把把傘將烈日遮了起來,深綠色的河水比我想象的還要深,小魚在湖水里游來游去,一簇簇五顏六色的花將公園裝扮得更加美麗。
下午,我看到有許多人在放風箏,風箏各式各樣,越飛越高。沙灘上,有許多小朋友在玩沙子,沙子弄得滿身都是,但他們依然很高興。最后我去欣賞丹頂鶴雕塑,它們有的像是在聊天,有的像是在喝水,有的像是在照鏡子。
夜晚,汾河公園的燈打開了,各色的燈光照射在湖面上泛起一道道彩虹,讓河中的龍更加活躍,使公園的景色更加壯觀!
這就是美麗的汾河公園!
點評:
此文最大的亮點在于:汾河像龍也像絲帶;小草“地毯”把汾河包圍;大樹“雨傘”將烈日遮起來;燈光讓河中的龍更加活躍……這些句子都表現出了小作者豐富的想象力,非常生動形象!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描寫順序的應用上:第二自然段中,小草、大樹、花朵應該在一起;河水和小魚應該在一起,這樣讀起來才舒服!如果全文的觀察順序能按照統一的空間或者時間順序來寫,效果也會很不一樣!
優秀級別:
D文字生動、描寫有序、略欠特色的《美麗的汾河之濱》(武倬妤)
周末,媽媽帶我去汾河公園玩,從遠處看,汾河就像一條長長的、藍色的龍,也像藍色的絲帶,美麗極了。
近看,河水變成碧綠色的了,汾河的周圍有一片嫩綠色的小草,還有綠樹成蔭的大樹,有楊樹、柳樹、椿樹……連起來就像綠色的海洋。花兒就更美了,有海棠花、、月季花、牡丹花……這么多種花兒,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再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許多花兒看作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啊!水里有許多小魚兒,有草魚兒、青魚兒、大馬哈魚兒……魚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比我們這些小朋友還淘氣,有的在和別的小魚兒說話,有的在玩捉迷藏,還有的在水草叢中游來游去,好玩極了!
藍藍的天空,上面有數不清的白云,好像一塊塊大棉花糖。數不清的風箏,越飛越高,越來越小,有的是老鷹的,有的是米老鼠的,有的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還有的是百變小櫻的……沙灘上有很多小朋友在玩沙子呢!我也參與了進去,我堆了一座小房子,我們玩得滿身都是泥,還要玩。
過了一會兒,我又跑去看丹頂鶴,有兩個丹頂鶴在聊天,有一個丹頂鶴在捉小魚兒吃,還有一個丹頂鶴在喝水……
夜晚的汾河公園更是美麗,花草樹的周圍都是一個個小燈泡,亮起來五光十色的,真好看!
這就是我們太原的汾河,它讓我感到自豪、驕傲!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細致地觀察
觀察和感受景物不僅要用眼睛仔細觀察,還需要調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角度、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能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如著名詩人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就寫出了從不同的角度看到廬山的樣子。再如:葉圣陶的《記金華的雙龍洞》:“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準確寫出了溪流經過時的樣子。又如:老舍先生筆下的大興安嶺的山勢是“橫著的,順著的,高點兒的,矮點兒的,長點兒的,短點兒的……”,綿延起伏,溫柔可親。他寫林海,工于調色,在他的調色板上,綠色是那樣變化無窮:宛如一位技藝精湛的丹青妙手,“深的,淺的,明的,暗的,綠得難以形容”。特別是“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著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這一囊括比喻、擬人、反問三重修辭格的句式,給我們描繪出一幅立體、絢麗的畫卷,使人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美。他寫花更具特色,你看:“青松作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恰當的比擬,敏銳的觀察,繪聲繪色的描繪,美不勝收,妙不可言,怎不令人折服?
二、把握寫景順序,寫出層次
我們在描寫景物時,可以由高到低,由遠到近,由整體到局部,由物到人,由動到靜,等等。總之,把握住寫景的順序,描寫出的景物才能層次分明,清晰自然。描寫景物的順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時間順序,比如寫一棵樹,我們可以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寫出它在各個季節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一種是空間順序,例如我們描寫一座山峰,就可以寫遠處看它是什么樣子,近處看它是什么樣子,或者從上看是什么樣子,從下看是什么樣子等。比如:《鄉下人家》中“幾場春雨過后”,“在夏天的傍晚出散步”,“秋天到了”,采用的就是時間順序;《觀潮》一文對潮水的描寫就采用了由遠到近的空間順序。
三、展開合理的想象
在對景物進行仔細觀察的基礎上,張開想象的翅膀,根據所見所感展開合理的想象,再把景物狀態、顏色、聲音、氣味描寫出來,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桂林山水》中,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聯想和想象,作者從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使景物內容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又如:《林海》一文中,作者從千山一碧、萬古長青的林海,聯想到廣廈、木材,直至日用家具,“有多少省市用過這里的木材呀!”此句將大興安嶺同祖國各地緊緊聯系在一起,使人感到了它的存在,認識到它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起的舉足輕重的作用,“親切、舒服”之感頓涌心頭。
四、注意情景交融
寫景的目的,不應為寫而寫,重要的是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處理好“景”與“情”的關系。景與情貴在融合,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能達到水融、不可分離的境界。只有這樣,才能為文章注入活力,才能寫出生動形象的文章。比如:《林海》一文,通覽全文,字里行間處處流露出作者的一腔贊美之情。作者正是憑借這真摯的感情,謳歌了大興安嶺,謳歌了綠色寶庫――林海。他告訴我們,大興安嶺不僅是良材產地,還是科研基地。人們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給大興安嶺添上了新的景色,添上了愉快的勞動歌聲”。這說明人與山的關系日益密切。因此,作者情不自禁地聯想到“興國安邦”的意義,其結束句,既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又余味無窮,耐人尋味。
五、運用動靜結合的手法
只寫靜景,很容易使文章呆滯,而只寫動景,又可能失去穩定。只有將靜態描寫景物形態特征和動態描寫利于傳神的長處結合起來,所繪景物才會具體、生動,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爬山虎的腳》一文中第二自然段的“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就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描法體現爬山虎葉子的不同特點。又如:《鳥的天堂》中作者第一次經過大榕樹時,對榕樹的描寫采用了靜態描寫;第二次經過大榕樹時,則采用了動態描寫,讓文章更加具體、生動。
六、充分運用修辭手法
一、親歷習作,體驗是前提
生活是學生寫作素材的不竭源泉,在學生寫作之前,為了使學生寫出高質量的文章來,教師就要注重讓學生在體驗中積累寫作素材。因此,教師可以根據習作內容的要求,提前一兩周讓學生去觀察、去體驗,從而獲得豐富的體驗,或是讓學生品味成功的自豪,或是讓學生品嘗失敗的教訓等等。只有學生親自體驗了,才能獲得真實的感性資料,從而為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奠定基礎。
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習作4》時,習作要求是: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景色宜人,請同學們走出郊外,走到田野,去觀察一下秋天的景物,并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寫下來。在上這個習作指導課之前,教師就可以把即將要進行的習作內容告訴同學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同學結伴或者在父母的帶領下親自去體驗一下,去感受一下秋天給人類的生活或者秋天到了自己有什么發現,自己在秋游中,在田野、公園最深刻的體驗是什么。只有當學生獲得深刻的體驗時,在寫起文章來才會“下筆如有神”,為寫出高質量的作文奠定基礎。在習作教學時,教師不要把習作指導課作為學生習作提高的唯一途徑,只有放長線,注重學生的習作體驗,才能釣大魚,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二、喚醒習作,體驗是基礎
在體驗主題、體驗內容確立以后,教師還要注意創設出適當的教學情境,以激活學生的體驗感受。因為,恰當的教學情境不僅可以再現生活,喚醒學生直觀的感受體驗,而且還可以為學生“情動而辭發”及“我手寫我心”奠定良好的習作基礎。
如在教學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習作3》時,習作的要求是讓學生把自己在平時觀察中的發現寫下來,并注意要把文章寫得有趣些。在體驗作文教學中,由于有了學生親身經歷的體驗過程,學生對于即將表達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輪廓,但如何把這些體驗感受變成形象生動的文字呢?教師要注重創設情境,喚醒學生的學習體驗,在習作指導課上可以借助媒體營造出喚醒學生體驗的契機,激活學生頭腦中的表象,讓學生自由言說。在這個習作課上,我就是從課文的例子入手,讓學生反復閱讀《小草中的發現》,學生的體驗被喚醒:《中的發現》、《泥土中的發現》、《田野里的發現》、《校園里的發現》……學生的體驗被激活,感受到了習作中語言表達的魅力。由此可見,在小學習作指導課上,教師要為學生營造出恰當的教學情境,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
三、關注體驗,表達是關鍵
在習作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鮮活的,具有獨特的個體形象,在課堂教學中,即使是同一教學情境,喚醒的不同學生的感受體驗也不盡相同,因此,在習作教學指導課上,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習作技巧和充分弘揚學生個性,注重讓學生自由發揮,自由表達,把自己最真切的感受體驗呈現在大家面前,進而使學生的表達更加真實、生動。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習作5》時,習作要求同學們仔細觀察一種植物,并把它寫下來。在上這個習作指導課之前,提前把習作要求告訴了學生,然后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把自己的觀察所得說給大家聽。在學生說的基礎上,為了使學生寫出條理清楚,體驗深刻的文章來,主要讓學生從表達方式和表達技巧上來處理。比如,同樣是寫植物,可以按照時間順序春、夏、秋、冬來描寫,也可以按照根、葉、莖、花來描寫,還可以按照這種植物的顏色,果實的味道等等方面來描述,由于不同學生觀察的對象不同,教師這樣一點撥引導,學生心中有數寫起文章來更加得心應手,并且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描寫,寫的文章也定會更加吸引人。因此,在小學生習作指導課上,教師在學生親歷體驗、激活體驗的基礎上,要注重教給學(下轉 166頁)(上接 137頁)生表達技巧,以逐漸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四、評價交流體驗是保證
在習作教學中,學生觀察了、積累了、述說了、感受了、體驗了、表達了,怎樣才能使學生這種真實感受體驗下的文章變為形象生動的文字,進而增強學生寫作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或者增強學生體驗學習的滿足感呢?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多元評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收獲體驗作文的無限精彩。
【關鍵詞】網絡環境;作文教學;學生參與
我認為計算機作為新時代的高科技產物走進課堂,作為現代化的輔助教學手段,對語文教學產生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對我們的語文教學產生了很大的沖擊。我們的教學要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年齡特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尤其如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在網絡環境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模式,將其詳細地分為低年級起步作文和中高年級的作文教學模式。
1 起步作文教學模式
低年級的拼圖作文是讓學生在網絡中查尋自己喜歡的圖片發揮各自的想象能力拼成各式各樣的圖畫,創設一種自己喜歡的情境,寫出內容豐富的作文。這樣通過先拼圖再作文,可滿足學生自由發揮的欲望,讓學生真正做寫作的主人。
1.1網絡查尋
通過自主查尋,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學生在互聯網、校園網中查尋收集內容豐富的圖片、視頻。那鮮艷的色彩,逼真的聲音,真實的場景,會把學生深深吸引住,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這就有了一個良好的寫作開端。
1.2創設情景
讓學生把自己搜集到的圖片按一定的順序,組合成有一定的故事情節的畫面。組合畫面可用以下方式。①模仿課文內容,組合畫面。②根據教師提示的內容組合畫面。(教師有目的地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境,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③聯系生活經驗組合畫面(如課外活動場面,公園一角等場面。)④運用課外閱讀認識。拼合畫面,如學生喜歡看童話故事、動畫片,看完后,讓學生根據故事內容或重編故事等手段進合拼圖。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拼合畫面,形成故事完整的畫卷,這樣學生就有寫作內容,為了寫作打下了基礎。
1.3指導觀察
學生拼合好一幅完整的畫卷后,教師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啟發學生認真地想,教給學生正確恰當的觀察方法。學生有了正確拾當的觀察方法才能準確地領會圖意,這樣寫出的作文,內容才豐富。如我在教學《秋天》后,讓學生通過互聯網的查尋搜集春天景色的圖片。再組合成一幅“春景圖”讓學生按由近到遠抓住春天景色特點來描寫。這樣學生寫作時就會有的放矢,抓住重點來描寫。
1.4看景描述
由于小學生的思維具有跳躍,不夠連貫的特點。因此拼圖作文就必須加強學生的口述訓練。以口述訓練為過渡,讓學的思維連貫,不發生紊亂。這樣把觀察、思維、語言有機結合起來。這樣寫出的文章也有條理。
2 中高年級命題作文
語文課標指出,中高年級作文重點是“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在樂意寫的前提下,寫出內容具體。感情真實的文章。多媒體網絡環境為寫作提供了真實具體的寫作素材,為寫好作文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1設鏡入題
在多媒體網絡環鏡中作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作文需要,精心選擇有關的CAI課件或其他多媒體的資料,通過媒體展示。及富有激情的導語,激發學生的興趣情感,幫助學生把準題目和寫作要求,引發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
2.2指導觀察
觀察是整個作文的課堂教學的核心。作文教學要做既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觀察是說話的前提,是思維的基礎。沒有細致的觀察,學生是不能把話說清楚,把文章寫具體的。因此在指導觀察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識規律,指導學生觀察,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多媒體網絡環境創設的直觀、生動、形象的場景就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養成學生的觀察周圍事物的好習慣。如在教《我的老師》這篇作文時。我為學生提供了一組反映老師生活的典型畫面,利用計算機集成技術,制成二維動畫,要求學生一幅幅按照從上到下,由左及右的順序仔細觀察,留下一個整體印象。再通過分解定格、放大和慢鏡頭的演示著重指導學生圍繞“老師的外貌特征”“老師是怎樣關心幫助學生的”。這些畫面,有重點地觀察,在觀察的同時。要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些什么?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讓學生學會從人物的動作,神態去揣摩人物的內心話動,展開全理的想象,來說說老師的外貌特征怎樣,老師面對差生是怎樣說?怎樣做?怎樣想?學生又有什么反映等。這樣由淺入深地把握整體觀察與細致觀察,循序觀察與重點觀察,靜態與動態觀察的關系,這樣學生說話的內容就豐富了,思路也開擴了。
2.3啟發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