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溫庭筠望江南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作者:閆 平
本次統考,詩歌鑒賞部分我們選擇了2012年江蘇卷,唐代作家溫庭筠《夢江南》一詞。但答題情況非常不理想,學生對詩歌主旨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完全出現偏差。具體為:
夢江南 溫庭筠
千萬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風空落眼前花。搖曳碧云斜。
(1)詞中“恨極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詞中三、四兩句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
這首詞的內容是表現女子思念心上人的離愁別恨。而學生普遍認為,“恨極在天涯”中的“恨”指的是游子遠在天涯,不能回到江南的悵恨之情。而詞中的人物形象,學生普遍理解成是一個因遠在天涯而思念江南的落寞、孤寂的游子。
學生出現這樣的認知偏差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知識上的錯誤,誤把詞牌當做了詞題。
學生普遍都以為“夢江南”是這首詞的題目,從而從而把主旨錯解成了思鄉把形象錯解成了游子。
他們不知道的是,夢江南,詞牌名,又名《望江南》《憶江南》《江南好》《春去也》。絕大多數下,詞牌與詞的內容主旨沒有關系。而且每首詞都有詞牌名,但不一定有題目。
二是認知上的錯誤,他們不能相信男詞人怎么可能去寫閨怨詞。
甚至是拿到答案后,學生仍然不愿意相信男詩人也會寫出來閨怨詞這個事實。他們覺得,男詩人可以寄情山水、可以隱居一隅、可以仰天長嘯、可以策馬奔騰、可以殺敵報國、可以流浪漂泊、甚至可以種豆耘耔,但就是不可能以女人的形象出現去抒發自己的離愁別恨和閨中怨情。更有甚者,我還聽到了這樣懷疑的聲音“這個溫庭筠該不會是個女詩人吧”。
唉,誰能想到,一首閨怨詞居然引發了學生對于詩人性別的誤解呢!
我們也注意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同是21012年高考語文,新課標全國卷古詩鑒賞部分同時出了一首閨怨詞,宋代詞人晏幾道《思遠人》。
思遠人 晏幾道
紅葉黃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飛云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淚彈不盡臨窗滴,就硯旋研墨。漸寫到別來,此情深處,紅箋為無色。
(1)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紅葉黃花秋意晚”一句對表達這種感情有什么作用?
(2)“就硯旋研墨”與“臨窗滴”有什么關系?“紅箋為無色”的原因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這給了我們這樣一個訊息,高考對于詩歌鑒賞的考查在以寫景抒情詩為主打的同時涉及面越來越廣,閨怨詩同樣會被關注到。
閨怨詞名篇選讀
1.女性詩人的作品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2.男性詩人的作品
望江南?梳洗罷 溫庭筠
(1)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夠安靜聆聽別的生命也使別的生命愿意安靜聆聽的純真,此中的快樂遠非浮華功名可比。
(2)我將來要當一名麥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塊麥田里玩,幾千幾萬的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帳的懸崖邊,我的職務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么地方出來,把他們捉住,我整天就干這樣的事,我只想做個麥田里的守望者。
(3)我愿長年地守望你,熟悉你的潮汐變幻,了解你的每一拍波濤,我將嘗試著同時去愛你那憂郁沉靜的藍和純潔明亮的白——甚至風雨之夕的灰濁。
2、描寫守望的詩:
(1)《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作者: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2)《望江南·梳洗罷》
作者:溫庭筠
――題 記
江南像是一幅年代久遠的水墨畫,氤氳著厚厚的水氣。它的一切映在我的腦海中,讓我思念,讓我魂牽夢縈。小橋,流水,烏篷船,屋宇,瓦舍。這一切如夢幻的組合,編織,交融。這就是江南。
江南是一個霧氣彌漫的地方,絲竹縈繞的城郭。那里的流水碧綠而清澈,可以回旋纏繞你的夢境。那流水,纏纏綿綿地流呀流,不知她要流向何方,流向哪里。江南的水很靈性,她如江南的女子。江南的女子有丁香花那樣的愁怨,她們徘徊在這寂寥的雨巷里,撐一把油紙傘,回回走過,頻頻回頭,可以看見那張張孤寂的臉,消融在這江南的流水里。
江南的流水極其溫柔,江南的橋別具一格。江南的橋是由石板鋪就的。每逢“鶯飛草長二月天”,那古老的石拱橋就蔓延上了青色的苔蘚,古老而年輕。橋下穿梭著年輕人,艄公搖曳著烏篷船,在水中扭動自己優美的身姿。流水輕輕地撫平了船兒劃過的痕跡,印下小橋永遠的記憶。橋畔上,時而會有佳人獨立,一汪清眸如水,一抹黛眉如煙,眉間鎖一絲淺淺哀怨。她用那纖纖手指,疊成思念的船兒,放于水中,隨波逐流,流進人的夢里,心里。
江南說不上太美麗,但她的淡雅寧靜讓人為之心動。江南的屋宇很樸素,永遠是黑瓦白墻。那黑瓦城墻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古老的記憶,它見證了江南獨特的文化特色。江南的屋宇是鱗次櫛比,總給人太多的始料不及。她讓人感嘆,讓人心碎。讓人感嘆的是她嬌小的身軀卻可以體現出江南如此壯觀的美,屋宇瓦舍重重疊疊,卻與眾不同。她的構造玲瓏嬌小,卻永遠的大氣磅礴。
江南是煙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她令文人墨士魂牽夢縈。白居易《憶江南》留下了“春來江水綠如藍”。溫庭筠《望江南》看到了“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江南,這個碧水蕩漾的水上之域。她的美麗可以用精致來描述,她的平凡讓人驚訝。驚訝于她那樸實的外表,卻蘊藏無數美麗。
江南的煙柳拂出了江南人,也拂出了我。江南,魚米之鄉,我的故鄉。我深愛那揚花的春天“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繁華,夏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江南。把那孤寂的紙鳶放飛于空中,看它的恬淡,靜美。乘著烏篷船揚起皓腕去采蓮,看自己的發絲在水中蕩漾開來,看燕子斜斜地飛過水面,如蜻蜓點水般輕捷,然后隱沒在黑色的屋檐之下。
遠處漁夫搖曳著船兒,又搖出了那熟悉的調兒;燈影槳聲里,天猶寒,水猶寒,夢中絲竹輕唱……何處是江南?江南,我心中的桃花源。
(本文獲第三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全國一等獎、湖北賽區初中組特等獎)
點 評:作者顯然具有中國古典文學的素養,寫“江南”將“江南”的審美元素,以及有關江南的古典詩詞,娓娓道來,運用也很貼切。一層一層,如同江南的笛韻,寫得很有情趣,很有韻味,也很干凈。
――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武漢市作家協會主席、作家:董宏猷
思婦登樓,懷遠哀怨。在封建時代,對于女性來說,樓不僅是她們幾乎全部的生命空間,更是她們通向外界的一座橋梁。閨樓幽深而足難出戶,佇立摟頭,懷遠思人,往往憂郁滿腔。這樣的形象古詩詞中可謂多矣。溫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詞寫一女子登樓遠眺、盼望歸人的情景,表現了她從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腸斷”的感情變化過程。其中“獨倚望江樓。”展現的是一幅廣闊、多彩的藝術畫面:江為背景,樓為主體,焦點是獨倚的人。作者就是想以無語獨倚樓的畫面,揭示主人公“過盡千帆皆不是”的凄苦之情。“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獨上高樓”道盡因思念而一夜惆悵未眠的女主人公那依舊的孤獨凄涼;登樓卻又不見心上人之身影,豈不是跌進更深的相思愁苦的深淵?“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閨中本不知愁為何物,當她登樓而見楊柳青蔥,禁不住黯然神傷:柳樹又綠,夫君未歸,時光荏苒,青春流逝:真是悔恨當初慫恿夫婿離開自己尋覓富貴。
游子登樓,念故思親。思鄉情羈旅愁,是古詩詞永恒的主題。這種情感的產生與抒發,常與登樓行為意象相關。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詞的下闋兩處寫“登樓”。第一處,實寫:游子秋日黃昏“登高臨遠”,故鄉遙遠,有家難回,對故鄉親人的思念之情襲來,憂愁凝結難解。第二處,虛寫:游子設想遠在故鄉的心上人,此刻,在故鄉也正登樓舉頭凝望,尋覓游子歸來的身影,多少回錯把遠處駛來的船只當人的歸舟。詞中兩寫登樓,一虛一實,互相呼應,語淺情深,把游子思歸的情緒,渲染到極點。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幽夢遠,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亡國之君李煜又常以登樓意象的描寫表達淪為階下囚的孤寂情懷和對故國的思念。
志士登樓,志在千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展示了積極進取的闊大意境,最具代表性。“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直寫登樓望見的景色,景象壯闊,氣勢雄渾:一輪落日向著樓前一望無際、連綿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視野的盡頭冉冉而沒,黃河奔騰咆哮、滾滾而來,流向遠處折而東向,流歸大海。面對此番壯景,詩人心潮奔涌:希望再上層樓,看更加壯美的風景——人生追求無窮盡,朝著更高的境界進發。詩歌即景抒情、言志,向上進取的精神、高瞻遠矚的胸襟,站得高才看得遠的哲理,盡在登樓望遠之間。
仁人登樓,憂國憂民。這是杜甫的名篇《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詩歌集中描寫春日花開之日、“登樓”之時的滿腹愁思:自己漂泊不定,萬里他鄉常作客,愁也;吐蕃夷狄侵擾,國家動蕩不安,愁也;君王昏庸,難有作為如阿斗,愁也;自己空懷濟世之心,苦無獻身之路,愁也愁也。杜甫在這首律詩中,借寫登樓見聞,抒寫自己憂國憂民之心,沉郁動人。
一.難以割舍的親情
親人之間的感情是諸多感情的基礎,可以說,沒有親情就無從談起別的感情,而在我國的古詩詞中,很多詩歌詞曲篇章就為我們傳遞了這樣的感情信息,而這種感情信息的表達多是采用思念這條線牽連的。下面舉例說明。孟郊的《游子吟》,原詩話不多,傳遞的感情卻深長濃厚:“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一首歌頌母親的詩歌。詩中淳厚真切地吟頌了人世間偉大的人性美——母愛。由線起筆,由草作結。從線寫到衣,針針寄深情。由衣聯想到寸草,想到報母恩。感情回環,母育子艱難,子報母深恩。詩雖短,卻淋漓淳厚地表達了母子之間最真的情感。此詩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滋養了讀者的心靈,更激起了離鄉在外的游子的共鳴,是難得的好詩。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注釋]示兒:給兒子們看。元:通“原”。《示兒》詩是南宋愛國詩人陸游臨終寫給兒子們的遺囑,詩歌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這首詩雖然傳遞的是愛國之情,但是我們細細一想,作者臨終的嘆息和囑咐并沒有說給別人聽,而把這樣可以托付的大事交給自己的孩子們,言語之中可以領略到作者陸游對兒子們的寄望之深。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該詩表達了對妻子的惦念和對團圓的渴盼,濃化了夫妻之間的親情。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則表現了弟兄手足之間的密不可分的深切感情。回望中國古詩詞,可以說是親情無限。
二.縷縷不斷的相思情
中國古詩詞中表現青年男女之間感情的詩歌也不少,《迢迢牽牛星》是寫牛郎織女的分離之苦和相思之深。秦觀的《鵲橋仙》則寫牛郎織女的相聚之歡和離別之速,以及依依惜別的情緒。溫庭筠《望江南·梳洗罷》其內容為:“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表現了一位因心上人遠行而獨處深閨之女子的生活狀況,以及其內心凄苦與思念的感情。下面的這一首《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把青年男女的依依別離、渴望相聚、思念的憔悴、時光的流逝、想念而不能相見的自我安慰描繪的細膩透徹,簡直寫絕了青年人之間的縷縷相思。“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蘇軾《江城子》——蘇軾想念亡妻。“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元好問寫生與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李商隱寫幽幽的思念。
三.對錦繡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情境的本質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和生動的生活事件,它以直觀方式再現書本知識所表征的實際事物或者實際事物的相關背景。古詩教學的教學情境的設置就是要把那凝縮在詩歌文字之后的原本生動的生活還原,在學生與詩人之間架起一座感情溝通的橋梁。它包含兩個維度,一個維度是“情”,這個“情”首先是教師的感情,教師必須以自己的感情去激發學生的感情,將學生帶入一種激情狀態。其次是詩人情感,需要將詩人情感解讀成學生能夠理解和體會的感情,在詩人與學生之間架起一座情感的橋梁。古詩教學的另一個維度是“境”,這個境既是知識文化的背景,又是生活背景,甚至關系到詩人生活時代的一草一木。學生對這些背景的了解勢必會對詩歌的理解產生積極意義。比如說,學生如果看到過經霜的蘆葦,那么他對《蒹葭》空寂悲涼的意境的體會一定更加深切。
在古詩教學中營造情境,其實就是把古詩反映的生活和感情與學生的生活和感情鏈接起來。那么如何運用情境進行古詩教學呢?前人已有很多的感悟和總結,比如實物展示法、圖畫法、誦讀法、背景引領法、語言導入法等,可謂方法繁多。筆者以為以下兩種方法比較有效。
一、解析詩中情境,體會作者情感
有許多古詩本身就圍繞中心形象營造出種種情境,這些情境本身就生動有趣。我們在引導學生賞析古詩時,將詩中蘊含的情境解析出來,還原隱含在詩中生動、有趣的情境,這樣是非常有利于學生對詩情的把握。
如在講授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時,即以“憶念走馬章臺的丈夫的女子”這一中心形象為切入點,解析了思婦“高樓遠望”“門掩黃昏”“淚眼問花”這一系列的情境。比如“高樓遠望”這一情境,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設問完成。詩中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遠望女子的形象。她在干什么?獨處高樓,向丈夫游冶的地方凝神遠望。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一叢叢楊柳從眼前移過,早晨楊柳籠上層層霧氣。楊柳從眼前過去,又看到庭院之中的重重的簾幕。給你什么感覺?庭院簡直是無比的幽深。到這時,引出女主人公寂寞就水到渠成了。于是,筆者總結道:一個丈夫遠游、居住在幽深庭院之中的女子當然是很寂寞、孤寂的。這樣,詩中所表現的孤寂之情學生就很容易體會了。
再如溫庭筠的《望江南》,整首詩就是一個梳洗罷的女子倚樓凝望江面上駛過的帆船的情境。教師可以采用解析詩中情境的辦法,運用設問的方式,引領學生品味詩中感情。學生很容易體會到了孤單寂寞的女子盼望心上人歸來的殷切心情以及心上人未歸的深深的失望之情。
二、聯系現實生活,感悟詩意
古詩所反映的古代的生活方式和古人的思想觀念與我們當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確實有很大的區別,但有一些基本的觀念和感情還是有很多相通之處,比如,對“善”“美”的追求,對“丑”“惡”的批判,關于愛情的體悟,對恬靜、寧靜、閑適生活的向往等等。在講解古詩時,教師可以利用古詩所反映生活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相通之處,將詩人的生活與學生的生活鏈接起來,用自己對生活的體會去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這樣就把遠離學生的古代詩歌融入到學生的現實生活中,使詩人的感情與學生的感情發生共鳴,勢必會極大地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
1、關關雎鳩,在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關雎》
2、青綾被,莫憶金閨故步。——晁補之《摸魚兒·東皋寓居》
3、誰料同心結不成,翻就相思結。——夏完淳《卜算子·秋色到空閨》
4、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5、天街曾醉美人畔,涼枝移插烏巾。——《夜飛鵲·蔡司戶席上南花》
6、兩鬢可憐青,只為相思老。——晏幾道《生查子·關山魂夢長》
7、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白居易《長恨歌》
8、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來空斷腸。——李白《早春寄王漢陽》
9、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蘇軾《賀新郎·夏景》
10、梅花雪,梨花月,總相思。——張惠言《相見歡·年年負卻花期》
1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佚名《蒹葭》
12、織錦相思樓影下,鈿釵暗約小簾間。——《新雁過妝樓·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過新水令坐間賦詞》
13、念碎劈芳心,縈思千縷,贈將幽素,偷翦重云。——《風流子·黃鐘商芍藥》
14、相尋夢里路,飛雨落花中。——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15、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多斷腸。——曹丕《燕歌行》
16、意長翻恨游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嚴仁《玉樓春·春思》
17、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周密《高陽臺·送陳君衡被召》
18、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李白《荊州歌》
19、屏山遮斷相思路,子規啼到無聲處。——高鶚《青玉案·絲絲香篆濃于霧》
20、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聶勝瓊《鷓鴣天·別情》
21、天涯地角有窮時,僅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春恨》
22、名播蘭簪妃后里,暈生蓮臉君王側。——張瓊英《滿江紅·題南京夷山驛》
23、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常建《春詞二首》
24、君知否,是山西將種,曾系詩盟。——劉過《沁園春·張路分秋閱》
25、空勞纖手,解佩贈情人。——牛希濟《臨江仙·柳帶搖風漢水濱》
26、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27、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28、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李煜《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29、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武則天《如意娘》
30、君為女蘿草,妾作菟絲花。——李白《古意》
31、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袁枚《馬嵬》
32、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覺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33、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34、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35、清風明月苦相思,蕩子從戎十載馀。——王維《伊州歌》
36、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李白《長相思·其一》
37、若有知音見采,不辭遍唱陽春。——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38、愿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曹植《明月上高樓》
39、辜負我,悔憐君,告天天不聞。——牛嶠《更漏子·春夜闌》
40、兩情纏綿忽如故。復畏秋風生曉路。——王建《七夕曲》
41、占得杏梁安穩處,體輕唯有主人憐,堪羨好因緣。——牛嶠《憶江南·銜泥燕》
42、凄涼別后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曲闌深處重相見》
43、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44、淺情終似,行云無定,猶到夢魂中。——晏幾道《少年游·離多最是》
45、春閨月,紅袖不須啼。——元好問《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時作》
46、寫不了相思,又蘸涼波飛去。——朱彝尊《長亭怨慢·雁》
47、漫向寒爐醉玉瓶,喚君同賞小窗明。——陸游《浣溪沙·和無咎韻》
48、思君如隴水,長聞嗚咽聲。——雍裕之《自君之出矣》
49、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佚名《上邪》
50、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51、婦人依倚子與夫,同居貧賤心亦舒。——張籍《征婦怨》
52、多情僅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張泌《寄人》
53、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王維《西施詠》
54、舊相思偏供閑晝。——《夜游宮·春語鶯迷翠柳》
55、若是前生未有緣,待重結來生愿。——樂婉《卜算子·答施》
56、屏卻相思,近來知道都無益。——王國維《點絳唇·屏卻相思》
57、殷勤花下同攜手。更盡杯中酒。美人不用斂蛾眉。——葉夢得《虞美人·雨后同干譽才卿置酒來禽花下作》
58、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納蘭性德《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
59、掩妾淚,聽君歌。——李白《夜坐吟》
60、懷春情不斷,猶帶相思舊子。——《丁香結·夷則商秋日海棠》
61、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韋莊《女冠子·四月十七》
62、自與東君作別,刬地無聊。——納蘭性德《風流子·秋郊即事》
63、借問江潮與海水,何似君情與妾心?——白居易《浪淘沙·借問江潮與海水》
64、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
65、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辛棄疾《漢宮春·立春日》
66、柳色披衫金縷鳳,纖手輕拈紅豆弄,翠蛾雙斂正含情。——和凝《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縷鳳》
67、新知遭薄俗,舊好隔良緣。——李商隱《風雨》
68、花滿河陽,為君羞褪晨妝茜。——《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69、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癡。——高鶚《南鄉子·戊申秋雋喜晤故人》
70、人去秋千閑掛月,馬停楊柳倦嘶風。——《望江南·三月暮》
71、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72、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
73、思歸未可得,書此謝情人。——李白《送郄昂謫巴中》
7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75、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見繡屏孤枕。——魏承班《滿宮花·雪霏霏》
76、烏啼隱楊花,君醉留妾家。——李白《楊叛兒》
77、薄幸郎君何日到,想自當初,莫要相逢好。——施耐庵《蝶戀花·一別家山音信杳》
78、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李甲《帝臺春·芳草碧色》
79、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80、君在陰兮影不見,君依光兮妾所愿。——傅玄《車遙遙篇》
81、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
82、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
83、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長恨歌》
84、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歐陽修《玉樓春·別后不知君遠近》
85、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一》
8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87、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88、勸君頻入醉鄉來,此是無愁無恨處。——晏幾道《玉樓春·雕鞍好為鶯花住》
89、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袁枚《馬嵬》
90、對菱花與說相思,看誰瘦損。——陸叡《瑞鶴仙·梅》
91、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嚴仁《玉樓春·春思》
92、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劉禹錫《瀟湘神·斑竹枝》
93、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94、春思亂,芳心碎。——惠洪《千秋歲·半身屏外》
95、問君何事輕離別,一年能幾團圞月。——納蘭性德《菩薩蠻·問君何事輕離別》
96、但怪得當年夢緣能短。——《三姝媚·過都城舊居有感》
97、此曲有意無人傳,愿隨春風寄燕然,憶君迢迢隔青天。——李白《長相思三首·其二》
98、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劉禹錫《楊柳枝柳枝詞》
99、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司馬相如《鳳求凰琴歌》
100、憶昔花間相見后,只憑纖手,暗拋紅豆。——歐陽炯《賀明朝·憶昔花間相見后》
101、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佚名《留別妻》
102、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佚名《迢迢牽牛星》
103、以往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104、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范云《送沈記室夜別》
105、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牛希濟《生查子·新月曲如眉》
106、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07、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108、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江淹《古離別》
109、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
110、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數聲鶗鴂》
111、離恨又迎春,相思難重陳。——和凝《菩薩蠻·越梅半拆輕寒里》
112、寄相思,寒雨燈窗,芙蓉舊院。——《宴清都·秋感》
113、相思已是不曾閑,又那得工夫咒你。——蜀妓《鵲橋仙·說盟說誓》
114、流水便隨春遠,行云終與誰同。——晏幾道《臨江仙·斗草階前初見》
115、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馀《近試上張籍水部近試上張水部閨意獻張水部》
116、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
117、宜有詞仙,擁素云黃鶴,與君游戲。——姜夔《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118、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19、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佚名《留別妻》
120、枕障薰爐隔繡帷,二年終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應知。——《浣溪沙·枕障薰爐隔繡帷》
121、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晏幾道《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122、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辛棄疾《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123、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僅有相隨無別離。——呂本中《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樓月》
124、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125、天與短因緣,聚散常容易。——晏幾道《生查子·狂花頃刻香》
126、為君憔悴盡,百花時。——溫庭筠《南歌子·倭墮低梳髻》
127、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韋莊《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128、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129、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俞彥《長相思·折花枝》
130、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李白《楊叛兒》
131、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韋莊《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132、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納蘭性德《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133、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溫庭筠《南歌子詞二首新添聲楊柳枝詞》
134、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
135、一語不入意,從君萬曲梁塵飛。——李白《夜坐吟》
136、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元稹《離思五首·其四》
137、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佚名《西洲曲》
138、夜夜相思更漏殘,悲痛明月憑闌干,想君思我錦衾寒。——韋莊《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殘》
139、昔看黃菊與君別,今聽玄蟬我卻回。——劉禹錫《始聞秋風》
140、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李白《折楊柳》
141、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李白《三五七言秋風詞》
142、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吳均《登二妃廟》
143、待約個梅魂,黃昏月淡,與伊深憐低語。——柳如是《金明池·詠寒柳》
144、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145、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曹植《明月上高樓》
146、相思難表,夢魂無據,惟有歸來是。——歐陽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來幾》
14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佚名《子衿》
148、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納蘭性德《山花子·風絮飄殘已化萍》
149、佳人獨立相思苦。薄袖欺寒脩竹暮。——劉鎮《玉樓春·東山探梅》
150、問相思他日鏡中看,蕭蕭發。——嚴羽《滿江紅·送廖叔仁赴闕》
151、相思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張仲素《燕子樓詩三首》
152、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李白《折荷有贈》
153、教人無處寄相思,落花芳草過前期,沒人知。——孫光憲《虞美人·好風微揭簾旌起》
154、鴛鴦俱是白頭時,江南渭北三千里。——賀鑄《惜余春·急雨收春》
155、君在天一涯,妾身長別離。——江淹《古離別》
156、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157、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日夜記夢》
158、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曹植《明月上高樓》
159、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160、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曹植《明月上高樓》
161、相思似海深,舊事如天遠。——樂婉《卜算子·答施》
162、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163、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張籍《節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164、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班婕妤《怨歌行》
165、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晏殊《玉樓春·春恨》
166、相思不作勤書禮,別后吾言在訂頑。——王守仁《諸門人送至龍里道中二首》
167、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168、妾身悔作商人婦,妾命當逢薄幸夫。——徐再思《陽春曲·閨怨》
169、欲把相思說似誰,淺情人不知。——晏幾道《長相思·長相思》
170、恐斷紅尚有相思字,何由見得。——周邦彥《六丑·落花》
171、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頭。——王雱《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172、一夜相思,水邊清淺橫枝瘦。——陳亮《點絳唇·詠梅月》
173、相思本是無憑語,莫向花箋費淚行。——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174、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17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佚名《關雎》
176、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白居易《采蓮曲》
177、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寫入相思傳。——張可久《塞鴻秋·春情》
178、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冠《蝶戀花·春暮》
179、問別來解相思否。——《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180、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干《室思》
181、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182、春來秋去相思在,秋去春來信息稀。——魚玄機《閨怨》
183、惜分長怕君先去,直待醉時休。——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184、綺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處醉黃花。——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185、花落花開自有時,總賴東君主。——嚴蕊《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186、西園何限相思樹,辛苦梅花候海棠。——元好問《鷓鴣天·候館燈昏雨送涼》
187、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李白《怨情》
188、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189、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190、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韋莊《菩薩蠻》
191、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烈女操》
192、可能無意傳雙蝶,盡付芳心與蜜房。——宋祁《落花》
193、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李白《春思》
194、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卓文君《白頭吟》
195、畫船捶鼓催君去。高樓把酒留君住。——舒亶《菩薩蠻·畫船捶鼓催君去》
196、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李白《獨不見》
197、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李白《長相思·其一》
198、碧云無渡碧天沉,是湖心,是儂心。——張惠言《江城子·填張春溪西湖竹枝詞》
199、情如之何,暮涂為客,忍堪送君。——《沁園春·送翁賓旸游鄂渚》
200、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
·?·
·?·
·?·
·?·
·?·
·?·
·?·
關鍵詞:初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探討
古詩詞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文化積累下來的成果,也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古詩詞就是用精煉的句子來表達復雜的情感,蘊含了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優美的韻律。如何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古詩詞呢?
一.誦讀全文,體會作者的感情傾向
在最近頒布的《語文課程標準》中可以了解到:學習古詩詞可以通過誦讀、積累古文字義、感悟古詩的感情和韻律。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對于學習古詩詞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實踐過程中,由于古詩詞年代都較為久遠,當時的生活環境與現在的生活環境差異較大,再加上初中生的生活閱歷有限,想要深入理解古詩詞的意義就比較困難。對于初中生來說,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這個時期的學生,既具備了小學生的記憶力優良的特點,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在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初中生的這些特點,多讀多背。這種背誦記憶,是要建立在學生對整首詩的意思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礎上,死記硬背當然是不行的。要讓學生對整首詩的意思有大致了解,就需要進行多次誦讀,誦讀的次數越多,就越容易理解古詩詞的大意,也可以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傾向。作者的情感傾向就好比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不僅對后續的背誦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也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古詩詞翻譯。當學生能夠理解記憶的古詩詞越多,積累的知識就越多,想要學好古詩詞,基礎知識的積累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古詩詞中還蘊含了節奏感,古詩詞中的平仄對仗和抑揚頓挫,都是精華,有的詩詞纏綿悱惻,有的詩詞慷慨激昂,有的詩詞節奏明快,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所以教師除了教授學生專業解題技能之外,還應當帶領學生感悟古詩詞中的美感。
二.拓展思維,感知詩詞意境
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之下,許多教師為了讓學生考出高分,使用死記硬背的教學模式,認為背的越多越好。雖然這種教學模式確實在短時間內在一定程度上為學生提高了成績,但是也影響了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和認知。在筆者的調查過程中,有許多學生認為學習古詩詞很痛苦,不能理解意思,還要死記硬背,這更是難上加難。
在筆者看來,古詩詞中最精煉之處就是在于古人用簡單的詞語抒發復雜的情感,專業術語就是“含蓄雋永”。比如:在教授溫庭筠的《望江南》時,整首詞主要是描述了一個深閨女子對于心愛之人的思念之情,但是學生基本上只能看到女子清晨起來梳洗遠眺的樣子。這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拋出橄欖枝,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女子在梳洗時要遠眺,再結合她的處境,處于深閨之中的女子,遠眺,不是思鄉就是思念心愛之人。這樣學生就有了一個思考的方向,然后教師再說出正確答案,規范學生的語言組織。
三.結合生活鑒賞詩詞
有少數教師非常認真地講解了古詩詞的意思,但是因為只是從傳授知識的途徑來講課,所以學生只能對古詩詞的大意有所了解,不能從整體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和藝術特點。在考試過程中,碰到古詩詞鑒賞的題目,依舊是不會做,不理解,學習成績不能提升。
古詩詞雖然是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情感,但是古詩詞卻都是源于生活,所以教師在課堂上應當讓學生設身處地,將自己置于詩詞的環境中。這樣就更容易理解作者為什么會生出這樣的情感,這種方法可以有效解決古詩詞鑒賞中,傳統教育模式帶來的不能理解的窘境。比如:在教授李白《將進酒》時,先讓學生誦讀全文,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然后將李白寫文章時的背景際遇告訴學生,讓學生主動融入到作者寫作的環境之中,了解“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豪邁胸襟。
關鍵詞: 審美教育 語文素質 感受美 感悟美 創造美
在應試教育的壓力下,語文教學變得程式化,許多學生對語文學習沒有多大的興趣,覺得枯燥乏味,這樣的學習不僅不能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水平,而且還束縛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何讓語文這樣實踐性很強的科目走出枯燥而又程式化的教學模式呢?我認為,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必須加強審美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是這樣表述的:“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教學建議”認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由此看來,審美教育是中學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可分割的重要任務。那么怎樣才能有效地進行審美教育呢?
一、樹立學生初步的審美觀,培養直觀感受能力。
如果說智育啟人,德育以理服人,那么,美育就是以形感人。朱光潛說:“美感起于形象直覺。”為了便于直觀感知形象美,教師們運用了多種方法,尤其是在課堂上對多媒體的使用。多媒體以其豐富的畫面、美妙的音樂,刺激了學生的感官,激發了他們的興趣。不管在教學中運用哪一種手段,目的都是為了增加文章的形象感,創設一個美的情境,讓學生可以感受到美。
如學習古文《山市》,我用多媒體播放山市在城市、沙漠、海上形成的照片,夢幻般的畫面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開始研究它的形成,體會作者的豐富想象,生動的描述。例如吳均的《與朱元思書》:寫異水,則用“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來突出水的清澈;又用“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來形容水的急。寫山奇,則通過寒樹爭高,山峰無數,蟬猿鳴叫來突出。閱讀這些文字,觀看這些畫面,我們仿佛置身于奇山異水間,到富春江一游的欲望油然而生。形象的比喻,夸張擬人的生動,精致的描繪,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也培養了學生對美的初步感受能力。
二、激起學生體驗美的熱情,培養想象聯想能力。
作為審美主體的學生在語文教學的審美過程中,初步感受了美的形象,發現了美的內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必然會激起對學習語文、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和積極性,對語文教學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從而使語文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學溫庭筠的《望江南》時,引導學生想象當年女子和心上人在白蘋洲分手的情景:執子之手,信誓旦旦,淚眼婆娑,船兒遠去,癡情的女子用力揮手。畫面一轉,余暉中女子衣裙飄飄癡癡凝望江船,畫面呈現的凄美孤獨寂寞幽怨惆悵,一如不息東逝水。在這樣的引導下,大部分學生沉浸在惆悵的氛圍中,仿佛女子就在他們的眼前,他們卻愛莫能助,只能陪著她聲聲嘆息……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又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審美情趣,達到了相互促進的目的。再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以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蘇醒,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使人感到春天的美。而這春天的美又是通過想象、聯想、反復的朗讀,教師的講解,學生的體驗感受到的。聯想和想象的運用,使審美的感受更豐富了,學生的心靈在活動中受春之美的熏陶,自然得到了凈化,更好地理解了作者描寫的意境,深刻地體會了文章的主題,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審美情趣,也為表達美、創造美奠定了基礎。
三、啟發學生用心靈感悟美,培養表達美創造美能力。
美育是一種形象教育、情感教育,它對人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的影響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因此被稱作是“一種心靈的體操”(蘇霍姆林斯基語)。語文作品中的情感滲透更是語文美育不可缺的。中學語文審美教育的以情動人,就是憑借這些強烈的思想感情,運用飽含感情的語言,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感動和震動。當學生進入意境之中后,就會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將會得到一種藝術的享受。
學生能夠欣賞作品中的美,還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創造美的能力。由欣賞到創造,這實際上是一種知識反饋。那么,怎樣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美、創造美的能力呢?這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與核心。創造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不僅需要有扎實、豐富的知識,更需要有高度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地認真地從讀寫中學習,學會欣賞美,學會創造美。在講解課文時,應以寫作為中心組織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模仿性的練習,以達到創造美的目的。
只要我們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藝術手段,把學生領入美的殿堂,引導學生進行審美聯想和想象,探討和體驗,既能有效地進行美育,又能將美育與語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更進一步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