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商法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分別從任務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兩方面入手討論二者的各自特點及實際運用效度,根據商務英語教學的特點指出案例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相結合的必要性,并結合兩種教學法的特點分析了實施模式及應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
目前,我國英語界積極提倡高校英語專業從單科經濟式人才培養模式向著寬口徑、應用型、復合型的方向發展,商務英語教學改革面臨新形勢下的巨大挑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以科學的理論來指導,采用新型的培養模式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培養出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商務英語人才。商務英語(EBP:EnglishforBusinessPurpose)作為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的一個分支是區別于普通英語語言教學的。本文根據實際教學實踐并結合商務英語的特點談一談案例教學法和任務教學法結合的必要性。
一、商務英語課程的內容特點及教學方法商務英語是專門用途英語(ESP)的一個分支,而且也是目前專門用途英語中運用最廣泛、發展最迅速的領域。顧名思義,它包含英語和商務兩個方面,所以經貿英語、金融英語、營銷英語、國際商務英語、外貿函電、外貿實務、商務談判等為該專業方向的主要課程。商務英語類課程最大的特點是英語語言技能與商務專業知識(經濟學,營銷學,會計學,金融學,管理學,商法學等)的密切結合,這一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既要注重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聽、說、讀、寫、譯)的培養,同時還應不斷強化學生的商務專業技能。這就嚴格要求教師除了具備較高的語言素養和扎實的國際商務專業知識以外,還應具備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的能力。因此,在商務英語的教學中必須注重專業英語技能及商務知識的培養。而我們的學生是在校生,談不上有任何實際經驗,只是簡單從書本或雜志等途徑掌握部分理論性商務知識,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更不能很好地實際運用。從英語專業技能來看,他們都可以很好掌握如英語語法、閱讀、詞匯等,但對于真實世界的工作狀況知之甚少,更不會如何將英語語言技能和商務專業知識相結合。原有的英語專業教學體制只是強調語言技能的培養,所以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法無法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商務知識相結合,效果也并不明顯。商務英語教學應該讓語言能力教學為輔助手段,讓商務信息的交流作為主要目標。于是,我們迫切需要找到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任務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和結合的必要性
1.任務教學法。任務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娛樂活動中所從事的各種各樣有目的的活動。任務型語言教學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擬人們在社會學校生活中運用語言所從事的各類活動,把語言與學習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結合起來。任務型教學把人們在社會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細分為若干非常具體的“任務”,并把培養學生具備完成這些任務的能力作為教學目標。任務型課堂教學模式是將英語的教學目標整合到一個或多個具體的活動任務當中,使學生在使用英語完成任務的同時,不知不覺學會英語,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其實質是:英語課堂教學應具有“變化性互動”的各種活動,即“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對話性互動,進而產生語言習得。如果從認知心理學來解釋,學生英語學習和習得的過程一方面是學生通過完成任務不斷地將所學的知識進行內化的過程,另一方面是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斷地將所學過的知識表現出來的外顯過程,而學生的主體性正是通過內化與外顯的無數次交替而逐步形成、發展和完善的。這種教學模式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是有效改變以往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極少有機會使用目標語進行交際的教學現狀的最佳途徑之一。
2.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主要是對具有一定真實性、實踐性和針對性的典型事例、實例或個案分析通過分析、辯論、演繹、推斷、歸納和總結,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致力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面向未來的教學模式。在案例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在討論過程中常能獲得愉悅的心理體驗,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所形成的是一種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和探索性學習的開放型的學習氛圍。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法相比,案例教學法有很多優勢,如在改革傳統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學會學習等方面都有獨到之處。案例教學法具有高度的擬真性、靈活的啟發性、鮮明的針對性等特點。
3.二者結合的必要性。任務型教學法與傳統的英語教學法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任務型教學開始就呈現任務,以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用語言做事;二是為了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學生的活動將以意義為中心,盡力調動各種語言資源進行意義構建,以達到解決某個實際問題;三是任務型教學具有目的性、過程性、綜合性和思維的挑戰性等特點,有效地培養學生語言綜合能力。任務型教學法模式,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做中學,學中做”全面發展。綜合運用語言能力,以任務為教學策略基礎,強調從運用語言的任務入手進行教學,讓學生完成一項事實的任務進行學習,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案例教學法與講授法等傳統教學法的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教學材料不同。
傳統教學方法使用的是教科書。教科書是對某一學科基礎知識的系統化的理論闡述,并按照知識的內在聯系來編排。案例教學法則主要使用的是案例材料。案例不是對理論的系統闡述,而是對一個真實情景的描述,這個情景中包含一定的思考題,并要求學生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可以說,案例是適應特定的教學目的而編寫的。第二,教學過程不同。傳統教學方法的教學過程主要是教師對知識的系統講授,這種結構式教學通常要求教師的講授力求條理清楚、層次分明、概念準確、邏輯嚴密,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案例教學的過程則主要不是教師講授,而是學生之間的討論和辯論。第三,教學目的不同。傳統教學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案例法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進行辯論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群體與人際協調技巧和溝通能力等。此外,由于將學生置于一種接近現實的情景之中,還能使學生積累一些將來用得上的經驗。從哈佛案例教學模式中可以看出,案例教學把培養能力放在比獲得知識更重要的位置,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過時,而針對實際情況學習的能力則能終身受益。所以,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對于實際的案例進行分析,任務型教學可以使學生積極投入到討論中,充分發揮其社會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中的自律、自我、自信、自主、自擇和互動,有機地融合商務目標任務和英語語用能力訓練,從而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商務運用能力。
4.任務型-案例型教學法的模式。任務型-案例型教學由以下三個部分組成:(1)任務型-案例型的目標(goals)。指通過讓學生完成某一項任務而希望達到的目的。任務的目標可以是培養學生說英語的自信心。案例的目標是解決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實際問題。在這個環節,教師要設定兩個學習目標并認清二者的關系,不能顧此失彼。(2)構成任務型-案例型內容的輸入材料(input)。輸入案例材料必須具有真實性,應以現實商務實踐中的真實典型案例分析為目的,使學生在一種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情景中體會語言,運用商務知識.從而該學習不應局限于教材。(3)基于這些材料而設計的各項活動(activities)。任務型-案例型的教學設計由簡到繁,由易到難,前后相連,層層深入,形式由初級到高級任務,再由高級任務涵蓋初級任務的循環.并由數個微案例任務(mint-task)構成一串“任務鏈”。在語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輸入后輸出原則,使教學階梯式層層推進。任務型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創造出不同的任務化活動,讓學生通過與學習伙伴合作、協商去完成案例分析任務。學習過程充滿了反思、頓悟和自醒,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內因,提高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他們的認識策略,培養他們與人共處的合作精神和參與意識,并在完成任務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運用任務型-案例型教學法組織教學,強化了語言交際應用的過程,充分體現了語言的交際本質。
5.任務型-案例型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的問題。從任務型教學法來看,它要求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完成具體任務、并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它強調交際的過程和語言的功能,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習策略,因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語言運用能力。當然,任務型教學存在一些不完備的地方,比如任務的選擇并有進行需求分析,任務的等級評定也是任意的,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動在語言教學中都受到排斥,學生以對子或小組的形式來完成任務,教師在其間不直接指導都有待進一步探討和研究。從案例型教學法來看,我國高校教育體制有別于國外發達國家,多數高校為規范和量化教學過程所強制采用的教學大綱及試卷庫雙重衡量和制約機制,仍是一種應試教育模式。案例教學對案例質量的要求較高,與之相對應的卻是案例庫資源供應不足,質量低劣。許多高校盡管重視案例教學的應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上卻相當滯后,大多采用國外移植的案例,這種案例因不大適合國情,難以使學習者產生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和真實感。有些案例直接采自報紙、雜志或傳記文學中的內容,缺乏應有的規范和針對性。這些問題不解決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案例教學的開展。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制約案例教學的開展,案例教學的案例需貼近社會,來源于現實生活,這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時間、經費的投入,使許多教師望而卻步,找些過時或典型性不強的案例來湊數或干脆遠離案例教學。有些教師對案例教學的認識存在錯誤。
另外,有教師認為,案例教學法就是舉例教學法。其實,二者雖然都要引用實例,卻有很大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學中占據中心地位,教學任務都是借助案例來展開的,而舉例在一般教學活動中則處于次要的地位。案例是組織學生進行自我學習、鍛煉能力的一種手段,舉例則是輔助教師說明問題的一種手段。當然,這并不排除舉例也可以使學生鍛煉能力、發展智力。最后,案例教學與舉例說明的指導思想不同。案例教學重點在調動學習者的學習主動性,而舉例說明一般以說明問題為目的。對案例教學法的誤認致使許多教師停滯不前而心態安然。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商務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方法仍然有待研究,所以商務英語教師必須處理好與其他教學法的關系,以任務型教學為主線,并且提高典型案例的使用效果,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勢,提高教學質量。通過任務型-案例型教學法,英語語言能力和商務實踐能力都可以得以提高。但是要想完善該教學法,必須針對各門課程和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而稍作調整。
參考文獻:
[1]St.John&JohnsonChristine.FromtheGuestEditor[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1996.
[2]MarkEllis&ChristineJohnson.TeachingBusinessEnglish[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TonyDudley-Evans&MaggieJoSt.John.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4]陳建平.案例教學法與商務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英語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2004,26(5).
在商法教學課堂,案例教學主要是由教師與學生兩者共同來完成的。從教師對案例的積極態度來看,案例教學已經被教師廣泛接受,并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但問題是,大部分商法教師在使用案例進行教學時,對案件實際場景被可以避免的信息,比如在證券、保險等專業性與技術性較高的案件上,法官適當隱藏的商業機密亦或是其他不能表達的信息未能合理把握,導致其無法引導學生真正理解案件,使學生對商法實踐作用無法把握。加之法學院的教學規定、教師背景及教師的考核標準限制,使得教師深入探究案例的興趣遭到限制,對實務研究的能力也無法提高。而在學生方面,許多學生對教師給出的商法案例的興趣點并不在于專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思考,而在于案例中出現的各種故事情節。因而,在案例講解完畢,或講解中途,老師提出需解答的問題后許多學生無法作答,甚至無人回答。雖然有些學生對商法的法律條文與業務領域已有基本的理解,但在課后復習時卻多忽視對案例的閱讀、分析與思考,更未參看其他案例,導致學生在案例教學中明顯呈現功利化與膚淺化,理論色彩偏重。
二、如何改進案例教學在商法教學中的作用
目前,案例教學已經逐步在我國商法教學領域占據比重,但基于案例教學目的缺失、案例資源匱乏與案例教學主體適應性考驗不過關等問題,案例教學在商法教學中并未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為此,在多重教學困境下,兼顧理論與實踐的案例教學對商法教學非常有優勢。因而,筆者提出以下三個針對性解決方案:
(一)首要明確案例教學在商法教學中的作用
商法教學作為我國法律教學體系的重點內容,其引入案例進行教學輔助的目的必須要明確,這也是商法教學的首要任務。這也要求高校在實際商法教學課堂中,要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同時多進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對此,商法教師可以在法學教學體系的基礎上,整體引入案例并對其做適當的編排,積極發揮案例教學對學生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作用。比如,在合同法教學中,適當舉例當前較為大型的房地產違約現象,如不動產登記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等,讓學生從客觀的實例將理論轉化為實踐。與此同時,在學生理論掌握的基礎上,老師還可在課下指導開設自由發言與討論小組、模擬法庭辯論等多種實踐形式,讓學生在“事實”案例分析中把握理論的應用,從而實現課上理論與課下實踐相結合的案例教學目的。此外,教師必須打破理論對應案例的教學方式,多從案例出發,指導學生發現理論所在,并了解理論的實際應用。可以說,只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案例教學在商法教學中的本質目的。
(二)積極整理商法案例資源
在分析案例教學在商法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時,筆者已經提到案例教學資源缺乏且質量不高的狀況。因而,為了改進案例教學在商法教學中所起的作用,當務之急是建立完整的案例庫。必須注意的是,案例庫是一種大工作量的建設工程,如果單憑個人或某個部門是難以實現的。為此,商法教學者應積極鼓勵全國各地法學教學體系的商法部門,以部門為單位搜集國內外商法案例并合理整理;同時,在整理商法資源時,教師應對每個地區法院整理資料的商字類案號充分了解,從而在匯編與排列時為商法教學提供相關案件容易辨識的條件;而對于某個商法部門內部,需積極搜集較新的法條與案例,且由于這些案例數量并不多,整理工作相對簡單,需規劃好典型案例的排放;此外,在整理商法資源時,教師與商法部門需避免對案例做刪減或增添等加工工作,盡量保持案例原貌,如果判決書證能夠一并納入,案例教學效果將更好。案例庫建設完成,商法教師與商法部門還需定期對其更新,不能大架構完成后即置之不理。目前,在我國法律教學體系內,只有北大法律信息庫已經啟動了商法及其他法律案例整理成庫、成集的建設工作。但資源庫因未采用有序排列,檢索與歸屬等方式未完善,資源匯編整理工作并不健全。因而,若其他商法體系能及時加入,必將有助于商法大資源庫的完善。
(三)改進法學教學的組織體系
玻璃體出血后隨著時間的延長,血中紅細胞溶血增多、血紅蛋白釋放的鐵離子增加、炎性細胞浸潤加重,這些因素對視網膜具有較大的破壞作用,使視網膜的功能受損,對視力的影響較大。長時間的玻璃體出血還可形成視網膜前膜、黃斑區前膜等并發癥,影響視網膜細胞的功能,且黃斑區前膜還可造成黃斑區受牽拉,加重視覺功能的下降。本文案例1中,傷者玻璃體出血時間較長,視網膜前膜形成,致使其雙眼視力較差。Terson綜合征患者的眼B超檢查,可見玻璃體出血表現為后極部以視為中心的放射狀混濁,對診斷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顯示玻璃體內出血的量,從而判斷其嚴重程度;且在后極部窺不清的情況下尚可判斷視網膜是否脫離,對于Terson綜合征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本文兩例均是通過眼B超檢查確診,因此,當考慮Terson綜合征的法醫學鑒定時,在顱內出血、視力突然下降、排除眼內自身原因出血的基礎上,眼科B超檢查應是重要的診斷依據。
Terson綜合征的法醫學鑒定主要包括損傷程度、傷殘等級和傷病關系的鑒定。但Terson綜合征常見于病情嚴重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例,常因患者昏迷、神經科醫護人員對眼科情況重視不夠等原因漏診而引發爭議,致使Terson綜合征傷病關系鑒定時的難度加大。根據Terson綜合征的形成原因,其傷病關系主要取決于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性質。鑒定時需結合腦CT、MRI掃描、腦血管造影等檢查,判斷蛛網膜下腔出血是外傷性還是病理性,對Terson綜合征傷病關系的判斷具有重要的意義。
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顱腦損傷的伴隨表現,多伴有腦挫傷、硬膜下出血、腦內血腫等,其發生原因是由于腦挫傷部位的實質血管及軟腦膜血管破裂出血,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所引起。影像學檢查常有顱骨骨折、顱內血腫、腦挫裂傷等顱腦外傷。由此引發的Terson綜合征與外傷有直接因果關系。如本文案例1,傷者影像學檢查見硬膜下血腫并腦挫裂傷、蛛網膜下腔出血,屬外傷性顱內出血,其視力下降與本次外傷存在直接因果關系,可以進行傷殘等級的評定。
病理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先天性腦血管畸形或腦動脈瘤破裂,其次為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動脈瘤破裂,腦血管造影可以確定動脈瘤的位置,顯示腦血管的解剖走行和側支循環狀態,為定性、定位診斷提供依據。由于腦血管畸形和動脈瘤存在管壁薄弱、渦流沖擊等病理基礎,可發生自發性腦血管破裂,有時可因輕微外力作用致使腦血管局部受力或者情緒激動、體力活動等引起血壓突然升高造成畸形的腦血管、動脈瘤破裂,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此時,引發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是自身疾病,而輕微外傷或情緒激動等誘因與蛛網膜下腔出血之間系間接因果關系,外傷的參與度評為25%為宜。如本文案例2,輕微外傷或倒地時由于頭部運動狀態改變,顱底對動脈瘤產生一定的外力作用,同時可因情緒激動、血壓升高增加了動脈瘤瘤腔內的張力和瘤壁的負荷,使動脈瘤擴張、破裂的可能性增加。因此,本例動脈瘤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理基礎,所引發的Terson綜合征與外傷之間屬間接因果關系。
經過長期一線教學的實踐發現在傳統的商務英語口譯教學中大多是在普通教室進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配備多媒體語音室,這樣可以通過多種信息化手段改善教學效果,大但是由于桌椅及相關設備的限制,想要創設真實的口譯場景就有一定的困難了,學生的興趣提高有限,容易產生壓力。在口譯教材方面,雖然各類教材五花八門,但也魚龍混雜。最突出的問題就在于缺少適合實際口譯場景的口譯內容,即使包括不同行業領域的內容,如商務談判、商務陪同等,但其內容欠缺時效性,與筆譯差別不大,因此對于基礎水平比較薄弱的高職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即使有的教材有配套音頻,但語速適中、語音統一,不符合口譯的實際特點,尤其對于正式商務場合口譯來說,這樣的教材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在教學方法上,目前大多數仍然傳承筆譯的教學方法,雖然每個學生可以更好的鍛煉其翻譯能力,但是這只停留在筆譯的層面,對學生在真實口譯環境中的應變能力、心理素質得不到應有的鍛煉,更不用說鍛煉學生的創造性了。
2情景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就是以教學內容為中心,通過創設虛擬仿真情景,讓學生身臨其境,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教師的引導和監督下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便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情景教學法在商務口譯教學中的應用
3.1商務接待口譯中情景創設
在商務活動中,商務接待是比較容易的口譯環節,主要有接送外賓;致辭等。教師在情景創設中要注意采用分組的方式,從而確保每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并讓學生扮演商務口譯中的不同角色。教師在這一環節中起到的是指導和監督的作用,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口譯人員的工作職責。對于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要給與必要的幫助,從而調動所有同學的積極性。教師還應該注意提醒學生注意商務場合禮貌用語及文化差異。
3.2商務陪同口譯的情景創設
相比商務接待口譯,商務陪同口譯難度較大,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就地取材,以所在學校為參觀地,或者某一景點作為商務陪同口譯的情景教學場景。首先將學生進行分組,4-6人一組,可以使用道具對教室進行布置,如使用大屏幕投影、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化手段,也可使用圖片等傳統教具來模擬真實商務陪同場景。在課前預習時要布置學生對本校所在地區的著名景點進行英語介紹,以便為進行商務陪同提供必要的支撐材料。課前讓學生通過網絡搜集相關資料并做好口譯準備。以沈陽為例,可選擇沈陽世博園、沈陽故宮等景點等。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選擇某一場景進行模擬口譯,在口譯過程中如果學生準備不充分就會出現翻譯困難,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解決困難,要讓學生知道在口譯過程中出現某一詞匯不會翻譯的情況也是很正常的,那么如何讓學生處理這樣的突發狀況呢?教師在這種情況下要與學生積極討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提高他們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讓學生可以積極的投入到口譯的過程中。通過這種討論的過程,有的學生提出可以直接向對方發問來確認信息的準確性,這樣學生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師生、生生討論鍛煉其解決突發狀況的能力,以便在日后進行真正的口譯活動中應對自如。
3.3商務會議口譯情景創設
相對于其他情景中的口譯,商務會議口譯難度比較大,因為場合的正式性比較高,專業性也比較強,那么對于口譯人員的素質要求也更高,不僅要求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又要有不同行業的商務知識,這樣對于口譯的教學就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進行更多的講解與訓練。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想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從自身做起,不斷充實自己,目前商務英語口譯的教師一般都是英語專業教師,相關商務知識比較匱乏,又缺乏相關行業經驗,因此在教學中就需要不斷充實自己,廣泛查找資料,認真備課,尤其對于在商務談判中的合同、協議、條款等專業知識要了解清楚,以便在教學中對學生的練習給予評價,提高教學效果。
4情景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教學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4.1情景教學法提供的情景是模擬真實場景,學生的模擬口譯練習
也不能代替真實的口譯活動口譯考驗的是口譯員的心理素質,在學生平時的口譯練習中不可能真正體會到這種緊張的感覺,因此這種模擬仿真的教學法針對口譯來說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可能達到和真實口譯一樣的效果。
4.2模擬情景體驗效果因人而異
在教學中由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心理素質等各個方面都有個體差異,因此在這種模擬仿真的情景中進行口譯訓練也會產生不同的心理體驗,帶來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4.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學
在高職口譯教學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進行指導,通過創設不同的商務口譯情景,激發學生發散性思維,引導學生根據不同情況進行思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也需要注意,教師不能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過多的語言指導,要盡量給學生留出空間來自己思考解決辦法,這樣才能真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5結束語
有些地方高校在開辦工商管理類專業時,并未對該類專業的市場需求與教學規律深入調研了解,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設計的培養方案結構不清晰,也沒有充分做好相關教學資源的前期準備,存在受自身的師資限制因人設課等現象,在人才培養環節只管“進口”不管“出口”,因培養的人才不能滿足市場需求,造成人才的就業困難。為解決現有專業就業情況不佳的問題,地方高校為了保證自身的招生規模,進而采取新開專業的辦法,導致專業分得越來越細,如在原有的企業管理等傳統專業外,新設有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城市管理。物流管理。物業管理。商務策劃管理。特許經營管理。連鎖經營管理等眾多專業,而各個專業的特色卻越來越模糊,建設目標和人才培養規格在各專業之間大量交叉重疊,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要改變這種狀況,地方高校應樹立以集群理論為指導的人才培養理念,實現專業設置與培養模式的“雙優化”。
1.專業設置集群優化
地方高校與其他重點大學培養高級精英人才的目標是有區別的,地方高校是以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為主要培養目標的,相對工商管理類專業來說,培養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職業經理人是其主要培養目標。而對于職業經理人來說,其知識結構應是多方面多層次的,過于細化的專業設置對于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是不利的。因此地方高校有必要對現有的工商管理類專業建設情況進行梳理,分析各專業的市場需求以及人才培養質量現狀,取優舍劣,對專業進行整合優化,合理構造適合高校自身條件和市場需求的專業結構。
2.建設資源集群優化
地方高校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以集群理念為指導,綜合利用校內外。國內外資源,構建工商管理類專業開放式協同培養機制。
(1)校企互動制定培養方案
地方高校在制定專業培養方案時,不能閉門造冊,而應通過校企互動,要充分利用地方資源,邀請地方行業企業專家參加學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方案專題研討,就聯合培養機制。課程體系設置等重要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和充分論證,共同擬訂切合專業培養要求。方向明確的培養方案。在專業目標定位上,要綜合考慮學校自身優勢和地方資源,突出學科和專業特色。在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上,要強化專業基礎教育,再根據市場需求拓寬專業方向。
(2)校企聯合創新培養模式
地方高校在教學資源上可能沒有重點大學那樣豐富,總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要整合各項建設資源,構造大平臺。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熟技能的培養模式。在專業建設平臺上,要通過校企合作搭建合作平臺,充分利用校內學科建設平臺和校外實踐教學平臺,讓校內專任教師和學生走出校門,直接進入參與社會實踐;校外兼職導師走進校園,參與人才培養的實踐環節,兩個平臺互相支撐,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
二、知識結構模塊化
如何設計工商管理類專業培養方案中的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以培養職業經理人為培養目標導向,以培養人才應用能力為中心,注重人才綜合素質的培養是關鍵。作為現代經濟發展環境中的職業經理人,要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品質和高水平的職業管理能力。在目前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的培養方案中,大多通過通識教育課。專業課和實踐教學環節等模塊的設置,構造學生綜合知識結構。通過通識教育課,樹立人才的基本價值觀。道德觀和職業觀,實現人才的“成人”教育;通過專業課和實踐教育環節,培養人才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實現人才的“成人”教育。在專業課和實踐教育環節的具體課程內容設置上,地方高校要關注相關職業實務工作的基本特質,以培養人才應用能力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突出職業能力教育。可按功能模塊設置課程體系,將與職業相關的知識內容和技能要求納入培養方案之中,體現職業崗位能力所要求的專門知識。專門技能和職業素質,為人才就業打下良好基礎。通過基礎技能模塊。專業能力模塊。專業拓展模塊和思維拓展模塊的“四分塊”構造人才的知識結構,既構造人才的核心知識體系,注重基本能力培養,又滿足人才的個性發展需求,造就人才的綜合實力。
1.基礎技能模塊
該模塊主要構造作為職業經理人應具備的基礎管理知識與基本職業技能。包括經濟學基礎知識。管理學基礎知識。信息系統管理基礎知識。文書寫作基礎技能等課程群。
2.專業能力模塊
這個模塊構造人才的核心專業能力。包括按專業素質要求設置的核心課程和根據校內外資源設置的特色課程。
3.專業拓展模塊
這個模塊主要構造人才的專業拓展能力,根據行業產業特點不同開設不同的專業選修課,進一步深化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以滿足人才不同個性發展的需求。同時要根據各行業產業未來發展對工商管理類人才的知識需求,打造具有超前性的知識結構,以實現工商管理類人才在現實中對經濟管理工作的前瞻指導性。
4.思維拓展模塊
這是為高級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而開設的課程模塊,包括系統思維。領導團隊。溝通協調等方面的課程。
三、教學模式進階化
按照大平臺。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熟技能的培養模式設計理念,地方高校的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可采用分層遞進的階段式學習與實踐模式,將四年本科學習階段分為理論學習。能力拓展。專業訓練的“三進階”,實現對專業人才應用能力的培養。
1.理論學習階段
這一階段是以培養人才基本價值觀。道德觀和職業觀,夯實專業基礎為目的的校內理論學習階段,原則上為兩年時間。要求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通識教育類和基礎技能及專業能力模塊的理論課程。教學方法可以采用課堂講授。專題研討。案例分析。學術講座以現代化網絡課堂等多種形式。在理論課程的教學師資配備上,以校內專任教師為主,同時可聘請兼職教師承擔部分教學任務和開設講座。
2.能力拓展階段
這一階段是以問題研究為導向的專業能力提升與拓展的階段,原則上為一年時間。要求完成培養方案規定的專業拓展和思維拓展模塊的相關課程。該階段教學應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可采用案例教學。學術沙龍等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師資的配備上,要以集群理念整合校內外資源,可采用分專題或分章節安排教學師資的形式,打破傳統的一門課程由一位教師全程講授的做法,充分發揮每位老師的學術與教學專長。
3.專業訓練階段
這一階段是培養人才對實際業務的感性認識和提升實際應用能力的階段,原則上為一年時間。該階段主要通過校內模擬實驗。校外社會調研與崗位實踐等方式進行,將理論學習階段所學的知識在實驗與實踐中得到運用,使其專業應用能力得到較全面地訓練與提升。在專業訓練指導上可更多地利用校外資源,實現校內與校外教師相結合,校內實驗室與校外實踐基地相結合,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以上三個階段可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分階段進行,也可將三個階段融合在一起交叉進行。
四、教學方法多樣化
在工商管理類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要改變傳統課堂講授的單一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可通過以下“三結合”,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1.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
隨著網絡技術對教育事業的影響,以幕課形式的網絡在線學習形式對傳統的課堂現場講授產生的巨大沖擊。幕課視頻可使名師講堂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學生通過課前觀看幕課視頻,自學相關知識,完成練習。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限于課程講授,而是回答學生問題,修正學生作業。有人認為幕課時代的到來,將使傳統的課程講授方式退出教學講臺,但筆者認為在目前情況下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幕課形式的翻轉課堂全面推廣需要健全的網絡和充足量的網絡設備(如教學網絡平臺和觀看視頻的電腦等);另一方面需要學生樹立高度的自主學習觀念;第三需要有一支優秀的幕課視頻制作團隊。在目前各項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課堂現場教學還是不可缺少的。但地方高校要改變傳統的單一講課方法,針對工商管理類專業特點采用多樣化教學方法,要充分利用學校網絡教學資源,以.導學觀/引導學生進行課前的自學,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師生面對面互動的優勢,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可采取理論學習。科學研究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注重運用專業沙盤演練。案例分析。課程教學。專家講座。現場參觀研討。情景模擬等多樣化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內與課外教學相結合
工商管理類專業是一類重綜合素質培養的專業群,無論其培養的具體專業方向是什么,都需要人才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應對未來在實際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有些問題是不能通過課內教學讓學生完全明白的,而且工商管理類專業也會因為經濟環境的變化影響相關理論或規范的改變,如在工商管理類專業中的會計學專業,近年來我國會計準則不斷修訂,可能導致學生在課堂上剛學到的會計處理方法在實際中就因準則的修訂而發生了變化。因此僅僅靠課內教學是不夠的,需要將課內教學向課外延伸,通過課外的學術沙龍。案例分析大賽。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活動,激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自我更新。
3.校內與校外教學相結合
1傳統的教學缺乏創新思維
我國的商務英語教學普遍沿襲了傳統英語教學的方法,授課教師大多數為英語專業的教師,本身并沒有系統學習過商務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只從英語語言角度講授商務英語課程,無法把商務英語的內容特色傳授給學生,使得商務英語課堂的內容很難突破語言層面,到達與商務知識充分結合的高度。另外,教學內容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商務英語課堂活動比較單一,使得很多學生對商務英語課堂失去興趣。
2教師專業能力有待提高
商務英語教學既需要教師有扎實的英語語言知識,同時也需要教師具備與時俱進的商務知識。很多教師在教學中產生懈怠,教學多年一直使用有限的幾本教材,英語專業知識退化,或者沒能及時更新商務知識,在課堂內容設計上沒能做足功課,想盡辦法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教師自己產生“厭教”的情緒,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使得教學進入惡性循環。在教學評價和反饋方面,一些教師只關注成績,而忽略了評價標準是否客觀,未能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
3學生缺少參與商務實踐的機會
商務英語書面溝通能力的培養,需要將課堂所學的理論與實際生活中的實踐相結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少有學校為學生提供實踐和實習機會。有的學生掌握了良好的語言能力,卻無法在商務素養方面得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了商務英語教學和國際貿易知識,卻無法把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真正應用到未來所從事的工作中去。
二體裁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書面溝通教學中的應用
1體裁分析及體裁教學法
20世紀80年代中期,基于體裁的教學法把體裁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和成果運用到語言教學實踐中,即體裁教學法。韓禮德認為,語言有三個方面的功能,即人際(interpersonal)功能、概念(ideational)功能、語篇(textual)功能。能否達到交際目的,就要考慮這三方面的功能。體裁教學法把體裁分析理論應用于課堂上,展示語篇的圖式結構進行教學活動與實踐,把寫作看作是有目的的、在某個社會環境中對特殊語境和寫作群體的某種回應(Hyland:2007)。
2商務英語書面溝通的體裁類型
常用的商務體裁類型有商務信函、備忘錄、報告、電子郵件、會議記錄、簡歷、合同或者協議、通知、廣告、通告、調查問卷、傳真、便條、詢盤函、報盤、還盤、商務建議書、回復函、借條和收據、海報、新聞稿、行程表和議程表、證明、請假條、商務計劃、圖表、商務檔案資料、說明書及手冊等。把體裁教學法運用到商務英語書面溝通能力培養中最主要的核心在于能夠為學生建立各類商務英語體裁的“圖式結構”,即存儲在記憶中的體裁概念,培養學生的體裁能力。目前,很多教學工作者努力把各種商務英語書面體裁規范化,制作出系統化的模板,針對不同的體裁,學生快速反應,寫出相應的商務體裁文章。練習階段,學生也可以通過批改網等網站與教師修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寫作,改進書面表達能力水平。商務英語寫作有相對固定的模式和語言,因此教師通過特定體裁的專項教學和引導,循序漸進地讓學生掌握商務英語寫作技巧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對商務英語學習內容的自信心。
3商務英語書面溝通能力培養的途徑
商務英語書面溝通能力的培養,不但要強調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同時還應該重視傳授商務溝通知識以及商務溝通技巧,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在商務語境中獨立解決問題。因此,在培養方式上應該首先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以“寫”促進“讀、聽、說、譯”的能力等。其次,在商務知識的培養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裁能力,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商務體裁訓練商務英語寫作能力、國際談判能力等。再次,在綜合素質方面,可以根據相應的商務課程添加實踐教學內容,比如模擬商務語境進行商務英語書面溝通任務的布置。此外,教師還應該努力提高個人業務素質,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作為一線教師,無論從課程設置、教材選用和教學內容上面都應該有所創新和突破,了解自身的不足,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落后的知識,傳遞給學生最新、最豐富的教學內容。
三結語
關鍵詞:傷寒論;溫病;特殊發展階段;瘀血治療
中圖分類號:R2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08)01-0005-02
近年來,大量的臨床和實驗研究證實:溫病衛氣營血的不同階段,皆有血瘀現象存在,從而揭示了“血瘀是溫病重要病理變化”的事實。但目前對于溫病發展過程中瘀血的證治研究多側重于血分證階段,重視的是熱瘀互結型瘀血的治療,而對其他階段瘀血的研究較少。筆者學習《傷寒求是》后,體會到《傷寒論》中瘀血的證治闡述對于溫病特殊發展階段中瘀血的治療有著很好的借鑒和啟示,現分述如下。
1 血分證階段瘀血的治療應重視苦寒清熱活血法的使用
溫病血分證階段,熱瘀膠結,血熱至盛,迫血妄行是其主要的病機特點,但在研究血分證熱瘀互結的治療時,對熱邪的清解僅限于威寒的犀角之類,而對苦寒的黃芩、大黃的使用則多采用謹慎的態度。眾所周知,溫病的發展過程中常存在瘀血結于下焦的病證,其實質也是血分證階段比較特殊的一種熱瘀互結類型,吳鞠通在《溫病條辯》中僅以桃仁承氣湯治療,即仲景桃核承氣湯去桂枝,增加丹皮、赤芍、當歸等活血化瘀的藥物。而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對熱瘀結于下焦的治療,論述極為豐富詳細,其創制的桃核承氣湯、抵擋湯、下瘀血湯、大黃牡丹皮湯等均體現了清下瘀熱以達到熱去血活的目的,其中大黃與桃仁的配伍,具有可活血,可下熱的特點,一方面可增加破散瘀血之功,另一方面可通下以泄熱,共奏攻下瘀熱之效,有利于熱邪的清解和瘀血的消散,更重要的是二者的配伍使用更體現了中醫祛邪的治療思想,即因勢利導,導邪下行,對邪氣的治療強調“就其近而出之”的治療原則。所以《傷寒論》熱瘀互結型瘀血的治療思路對于溫病血分證瘀血的治療有著很好的借鑒和啟示。已故的國內溫病學者戴春福也指出:溫病發展至營血分階段,在清營養陰,涼血活血基礎上加入苦寒解毒之品,可以明顯提高活血化瘀的作用。
2 濕熱類疾病的氣分階段應重視行氣活血法的應用
溫病按照是否夾有濕邪,可以分為濕熱類溫病和溫熱類溫病,而在濕熱類溫病的發展過程中,濕熱之邪極易困遏陽氣,阻滯氣機,使血液運行失常而導致瘀血的產生。瘀血與濕熱之邪郁蒸,則可產生蒙上流下之變,上可蒙蔽于清竅,引起神志昏蒙;下可注于小腸,結于膀胱,使小便不利;內可蘊于肝膽,致膽液外泄,身目發黃;外可蒸于皮膚,熱敗肉腐導致膿瘍。已故溫病學者戴春福教授在其著作《溫病學探究》一書中指出:“濕熱類溫病中血瘀的形成與濕阻、氣滯、熱灼有密切關系,濕阻與氣滯均可引起血行不暢,血聚成瘀,濕阻與氣滯致瘀是濕熱類溫病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病理變化”。可惜這種認識未引起時人足夠的重視。而張仲景早在《傷寒雜病論》就非常重視和強調濕熱夾瘀的病證治療,他指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究其病機乃濕熱內郁,血行不暢,氣機郁滯。肝膽疏泄失常,膽汁外溢所致,故治療時給予了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茵陳蒿湯。茵陳苦寒,清熱利濕,并有疏利肝膽的作用,為除黃之要藥。梔子苦寒,瀉火除煩,通利三焦,大黃善于破結行瘀,推陳致新,瀉熱導滯,三藥合用濕熱去,瘀結開,小便利,黃自解。正如仲景所云“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可見,濕熱與瘀血交結,氣機阻滯是形成這類病證的主要病機。所以在濕熱類溫病的發展過程中,雖然病在氣分,治療時也應該重視行氣活血法的使用。
3 血分證變證階段瘀血的治療應重視溫陽益氣活血法的應用
在溫病血分證的發展過程中,如果治療不及時或失治誤治,出血太多,則很容易出現血分證的變證,即進入氣虛陽脫、陰傷血瘀階段,此時虛寒(陽虛氣脫)、出血、陰傷、瘀血四個病理因素構成了血分證變證階段主要病理變化,疾病的性質已經由實證、熱證轉化成了虛證、寒證,與血分證的病理性質截然相反,虛寒證已成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瘀血形成的主要原因。治療的方藥也多局限于黃土湯、參附湯加丹參等,而張仲景在《傷寒論》少陰病篇中對少陰虛寒證的論述較詳細,多選用四逆湯及其類方,所以對血分證的變證階段瘀血的治療,應該重視和強調溫陽益氣,養陰活血的治法。已故的孟澍江老教授在《孟澍江中醫學術集萃》中曾指出:“治療溫熱病處于厥脫狀態時,虛寒往往伴有瘀血的存在,治療時可以用參、附等溫陽益氣的藥物配合桃仁、紅花等活血化瘀藥物治療。”他講的正是虛寒導致瘀血形成時方藥的運用和配伍。但是在溫病學中對血分證的變證階段瘀血的治療往往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這卻是臨床上出血性疾病最常見的證型,所以對血分證變證階段瘀血的治療研究,《傷寒論》的思想也有著較重要的借鑒意義。
4 溫病久病入腎階段應重視養陰活血法的應用
論文關鍵詞:中小學校 學校體育 體育傷害事故
目前,很多學校為了減少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率,采取因噎廢食的方法,減少體育課的數量,為應付上級管理部門的檢查而實時的開展一些課外體育活動,體育課和課外活動的完成質量不高,學生在運動時的各項生理指標均達不到相關要求。而且另一方面,學校及體育教師為了避免因體育課傷害事故的發生,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變得越加單調、枯燥無味,缺乏趣味性和挑戰性,根本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別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了,所以本文除為了找出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之外,還想在從中能探索出一條既能避免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又能讓經后體育課更安全越生趣的一種新方法。
1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發生的原因
導致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原因比較復雜,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1學校的原因
學校對體育的不重視,必然導致體育上的經費投入不足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最后就會造成體育場地、器材和設備不能定期保養、修理和更換,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學生在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器材、場地和設備上進行體育活動發生傷害事故的概率就增大了很多。
1.2教師的原因
教師沒有足夠的愛心和責任心就不會無微不至的關懷學生和周密細致的進行教學活動,就不會將事故防患于未然;教師沒有過硬的業務能力,就不能對傷害事故的發生具有預見性,就不能妥善地使用場地、體育器材和設備,就不能正確地指導、幫助和保護學生進行動作練習及比賽。
1.3學生自身的原因
學生缺乏必要的安全運動知識和技能,在比賽中動作粗野、不遵守規則、打鬧嬉戲、冒險做一些超過自己能力的技術動作是最容易發生傷害事故的。同時,學生在患病帶傷或是由于睡眠不足沒有休息好,身體非常的疲勞的情況下參加劇烈的運動,就會由于生理功能下降,肌肉力量較弱、反應遲鈍、身體協調件等等原因而導致傷害事故。
2案例分析
案例一:學生擅自空翻,違規受傷。
案例陳述:
某小學六年(1)班上體育課,體育老師陳老師先介紹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上半節課做墊上運動——前滾翻,下半節課做單杠運動,然后詳細講述了“前滾翻”的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在做了一遍示范后,讓學生分別進行練習,陳老師則在旁邊指導、幫助和保護。到下半節課做杠上運動時,因人數多,一時輪不到,學生王某便和另外幾位同學擅自跑到一旁的體操墊上做前滾翻動作。陳老師發現后,批評了幾句,但并未強行制止。可就在王某做前滾翻時,事故發生了,他頭部垂直觸在墊上,造成當場呼吸急促,四肢癱瘓。陳老師則與迅速趕到的學校領導立即派車送王某去醫院急救,最后又轉送到市醫院救治。最后經醫生診斷,學生王某中樞神經系統嚴重受損,一個星期后,王某在醫院中治療無效死亡。 以上所列的案例只是近幾年在全國范圍內發生的重大學校體育傷害事故中的一個。而像出現受點小擦傷、碰傷或者是那個部位骨折的事故則更多,在此也不一一列舉了。以上列舉的兩個案例,我們都可以看到由于學校場地設施不夠完善、體育教師在管理組織方面的不夠重視以及學生自身沒有安全意識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悲劇的發生。
3當前各中小學應想方設法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了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為了搞好學校體育工作,當前各中小學校應該想方設法,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杜絕體育傷害事故的發生。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當前中小學學校應該加強教師師德修養,提高工作責任心,提高體育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使教師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把學生的安全放在心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例如,在平日的業余生活中,多看些書籍,豐富教學知識儲備。
②當前各中小學學校應該加強對體育場地和器材的管理和維護,平時要經常檢查體育場地和器材,一旦發現問題,必須及時修復或更換,將事故隱患消除在發生前。例如,在上課之前,為了確保學生的安全,筆者在上課前都認真對器材場地進行檢查,把課堂危險系數降到最低。
③而對于當前各中小學學校體育教師來講,筆者認為應重視體育課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紀律管理,要針對體育教學的特點和需要,規范和控制教學行為,建立良好的教學秩序,刻意強化學生的課堂組織紀律性,保證教學的順利進行。同時體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也要注重保護與幫助,充分發揮體育骨干的作用。
④當前各中小學學校還應該在校園里多開展安全教育宣傳活動,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安全學習、安全鍛煉的重要性。同時學校也要建立學生健康檔案,對其家庭有無遺傳病史要有確切的了解,為消除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發生傷害事故的隱患做好堅實的基礎。
眾所周知,國際商法這一學科自上個世紀在我國經貿院校恢復國際經貿專業以來一直作為該專業的選修課而存在,二十多年來,國內雖然也出版了不少國際商法著作,但幾乎都是教材,其體系大同小異,類同于“比較商法”,其中對國際商法學科的理論研究很少,基本是介紹國際商事活動各領域的法律規定。
就發表的學術論文看,雖然有一些涉及該學科的理論闡述,但數量并不多,而且研究的范圍也僅限于學科屬性或現代商人法方面,至于作為支撐一個學科獨立性所需要的關于學科的價值、內在邏輯體系、基本原則、學科(從另一個方面講即法律部門)發展的規律等的研究幾乎是空白,如此,國際商法必然難以從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的聯合夾擊下分立出來而獨立存在。這種后果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國際商法的基礎理論研究的薄弱所致,一個缺乏理論支持的學科不可能成為發育成熟的學科,就不可能發展成為獨立的學科,可以說,構建國際商法學科的基礎理論勢在必行。應當說,該書總體上是以這一問題為主線展開對國際商法理論問題建構的。
自治性和國際性是國際商法的典型特征。首先,作者通過研究國際商法的發展歷史,將國際商法分為萌芽、中世紀商人習慣法、近代國內法化和當代國際商法部門的形成四個階段,這種劃分雖然為商法學界所公認,但作者的著力點著重在于通過對國際商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社會基礎的分析來揭示國際商法的本質特征,其分析系統、深刻而不失簡約,對國際商法的這一特征從歷史視角揭示得入木三分。
本書對國際商法法律淵源的研究,則主要在于通過法社會學解讀,重點對國際商事慣例的形成、法律地位、構成等進行了闡釋。可以說,從一個部門法的角度詮釋了當下流行的法律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主題,闡明了法律全球化的差序性問題,這一點上的分析基于部門法視角,于國內普遍流行的法理學闡釋顯然更有說服力。
本書還對國際商法的基本原則展開了深入地研究。部門法基本原則是各法律部門理論研究的必不可少的內容,國際商法要成為獨立的法律部門,不可能沒有自己獨立的原則體系。作者首先指出國際商法的基本原則與大陸法系關于商法的基本原則在原理上是相通的,然后重點對國際商法中的特別原則以及傳統的商法原則在國際商法中的特殊表現進行了分析,作者提出的商業保護原則以及誠實信用原則在國際商法中的特殊表現等都是先前未受到學界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