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藥學創新論文范文

        藥學創新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藥學創新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藥學創新論文

        第1篇:藥學創新論文范文

        以往的傳統教學,無論你怎么強調課程的重要性和意義,學生都不會愛上這門課,只有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他們才會不斷地跟隨老師探討其中的奧妙。在課程引入的時候舉出生活中的一些奇特的現象作為實例調動學生的學習情趣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為什么自然界中有些植物的葉子在秋天會變成紅色(讓學生思考再回答,之后給出答案)?原來自然界千變萬化的植物會有不同的形態和顏色是和它們所含有的化合物的結構分不開的,這些有顏色的化合物結構中都含有共軛體系,能夠吸收紫外-可見光而呈現出不同的顏色,顏色越深,證明其結構中的共軛體系越長。為什么中藥紅花在開花的初期顏色是淡黃色,開花中期是深黃色,而到了開花后期又變成了紅色呢?原來也是因為結構的關系,化合物的結構發生了轉化才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結構決定性質,結構是我們認識化合物的本質,那么要想表征化合物的結構,就要用到波譜學的手段,自然就要學好《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這門課。無論是四大譜學(UV、IR、NMR、MS)中的哪一種,其譜學行為都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在IHNMR中,連氧基團質子受到氧原子的吸電子作用,化學位移與不連氧基團相比在低場;與苯環相連質子由于受到苯環的去屏蔽作用,化學位移向低場移動[3]。由此可見只要我們抓住了各類化合物的結構特征,就不難掌握其波譜特征。

        2、應用現代化的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變得更加生動形象

        課件制作盡可能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如適當加入一些動畫(如flash)來闡述書本上枯燥、機械描述的光譜學原理,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抽象的理論,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

        3、結合譜圖進行講解

        大量的課堂練習穿插在理論教學中,學生始終能將老師講解的理論在課堂上得到應用,培養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但是要想找到系統的各類化合物的高質量的譜圖是很困難的,往往文獻中報道的化合物大多以波譜數據的形式呈現;在課本或者參考書中的譜圖存在更新不及時(圖4,現代化的NMR儀的積分方法已經改變),遠遠落后于現代化的波譜學手段,用在教學中出現和實際應用有脫節現象,不利于現代化的教學,所以如何得到與時俱進地采用現代譜儀測試的高分辨圖譜很關鍵。下面介紹幾種獲得高質量譜圖的途徑和方法。

        3.1從標準的譜圖庫下載或者從科研實踐中積累的譜圖進行篩選。

        3.2從國外的一些原版書籍中截取或者和國外一些知名院校及專業譜圖庫建設者合作

        同時還能適當穿插部分英語教學。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波譜學專業英語知識。介紹幾個英文網站可供大家學習和練習解析化合物結構的波譜解析能力,也可和國外的專家教授交流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同時又能提高英語交流的水平A.www.chem.ucla.edu/~webspectra/index.html(UCLA波譜數據庫)。B.sdbs.db.aist.go.jp/sdbs/cgi-bin/cre_index.cgilang=eng(四大譜圖數據庫)。C.www.colby.edu/chemistry/NMR/NMR.html(Colby大學波譜數據庫)。D.www2.chemistry.msu.edu/faculty/reusch/Virt-TxtJml/Spectrpy/spectro.htm(MichiganStateUniversity數據庫)。E.www.colby.edu/chemistry/JCAMP/IRHelper.html(紅外實時打分)。

        3.3Chemdraw8.0模擬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譜圖并能給出化學位移的理論值

        Chemdraw8.0(Combridgesoftware)是一款由美國劍橋軟件公司開發的強有利的化學軟件,在軟件的主界面,畫出化合物的結構并選擇后,在工具欄中點擊Struc-ture下面的Pridict1HNMRshiftor13CNMRshift,軟件就會描繪出給定化合物的氫譜和碳譜圖并計算出化學位移值(圖5)。學生可以下載安裝此款軟件到自己的電腦中,利用課下時間進行大量的化合物的模擬譜圖解析,喜歡什么化合物就可以畫什么化合物,非常有意思,學習變得輕松愜意。

        4將《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和《中藥化學》結合起來進行教學

        本人從事中藥學專業的《中藥化學》和《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教學多年,對這兩門課程的教學頗有感悟,《中藥化學》研究中藥中有效成分的化學結構、物理化學性質,提取,分離、撿識、結構鑒定或確定、生物合成途徑和必要的化學結構的修飾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結構與中藥藥效之間的關系等[6]。結構鑒定是其研究內容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化學結構的鑒定最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波譜解析。所以這兩門在教學上有著密切的聯系,中藥化學中的各類化學成分的表征和鑒定正是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手段在中藥化學研究中的應用,在中藥化學課程講解過程中占很重要的比例,而在《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這門課程中正好需要化合物的實例來輔佐教學,所以本人將《有機化合物波譜解析》和《中藥化學》結合在一起,穿插教學,既可以節約課時,避免重復講解又銜接不好的問題,更好地提高了兩門課程的教學水平。例如黃酮類化合物是中藥及天然藥物中的常見結構類型,化學位移類型少,偶合關系明確,教學中以此類結構解析較易使學生掌握。

        5實踐教學和形成性考核

        第2篇:藥學創新論文范文

        【摘要】 新藥臨床試驗必須保障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因而必須考慮醫學倫理學問題。受試者的權益已經日益受到重視。目前國內臨床研究基地對臨床試驗已進行了規范,也有相應的保障受試者安全與權益的法規和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值得臨床試驗工作者思考和重視。本文主要對存在于相關的法律、法規方面,倫理委員會的職責方面,臨床試驗知情同意以及受試者權益方面的一些問題及對策進行探討,力求使臨床試驗中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以促進我國臨床試驗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建設。

        【關鍵詞】 新藥;臨床試驗;倫理問題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tect subjects safety,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ings,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problems about medical ethical issues.Now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ings have been much attentive day and day.Though,at present clinical trials have been standardized,laws and measurements to protect subjects safe,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ings have been set up at clinial trials bases in our country,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worth clinical trials workers to consider and pay attentiion.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otect subjects safety,leagal right and interesting,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trials standardization,scientific regulation and legal system building of our country,in this article writers discusse about relative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medicine ethics,duties of ethics committee,consent of patients being informed about clinical trials and leagal rights and interestings of subjects and tries to find the ways to deal with these situations.

        【Key words】 new drug;clinical trial;ethics issues

        新藥臨床試驗研究屬于人體生物醫學研究范疇,是新藥開發研制過程中不可缺少而又極其重要的階段。新藥臨床研究者通過試驗,掌握人體對新藥的耐受程度、新藥的藥代動力學指標以及藥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數據,為藥品上市提供臨床相關依據。由于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密切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健康,因此必須保證藥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控制,切實保障人體用藥安全,維護人們身體健康和用藥的合法權益。要保證藥品的安全、有效和質量可控,研究者就必須嚴格按照臨床試驗科學標準進行規范操作;要保障臨床試驗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需要倫理委員會對臨床試驗方案及其附件進行嚴格審查。我國《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1]、世界醫學會的《赫爾辛基宣言》[2]、國際醫學科學組織委員會(CIOMS)的《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國際倫理指南》[3],制定和確立了人體生物醫學研究的倫理和科學標準[4],為臨床試驗研究者和倫理委員會提供了工作依據,使參與臨床試驗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得到保證。

        新藥臨床試驗作為新藥注冊申請中的重要內容要求,在《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試行)第四章中進行了詳盡的規定,即在完成臨床前研究后必須進行臨床試驗,而臨床試驗與臨床前研究的最大不同之處在于其臨床試驗對象是人而非動物,除Ⅰ期臨床試驗外,大多為生理處于非正常狀態的病人,或許由于患病他們的心理還處于焦慮狀態。針對這樣的人群,保障他們在臨床試驗中的安全和權益則應是研究者首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國內臨床研究基地對臨床試驗已進行了規范,也有相應的保障受試者安全與權益的法規和措施,但仍然存在一些倫理問題使受試者安全和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值得臨床試驗工作者思考和重視。

        1 相關的法律、法規

        藥監部門結合我國臨床試驗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法規,采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加強藥品注冊管理,加大新藥審批、監督力度,這對保障人民健康和用藥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對臨床試驗受試者權益的保護在行政法、民法等多部法律中涉及,可見對受試者權益的重視。但所涉及的法律、法規目前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表現在僅限于起指導作用,缺乏具體和針對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布的《藥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簡稱GCP)對臨床受試者的權益保護規定雖然相對集中、較為具體并有針對性,但仍然原則性過強,操作性不夠[5],很可能導致臨床研究者在設計試驗方案時忽略一些保障受試者安全和權益的重要細節。例如,GCP并沒有對知情同意書的內容加以具體規定,可以說這是立法上的一個遺憾,因為知情同意書是最基本的保護受試者權益的法律證明文件。不對其進行法律干涉,便會給損害受試者權益的行為留下很大的空間。這都是以后立法時應加強和完善的內容。同時,應以法律形式規定申辦者、研究者以及倫理委員會的法律責任是保障受試者安全與權益,進一步促進申辦者、研究者以及倫理委員會保護受試者。雖然還存在著這些法律、法規上的不足,但現階段參與臨床試驗各方仍應嚴格遵守現有的法律、法規,在臨床試驗中充分體現人道主義精神,保障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

        2 倫理委員會的職責

        倫理委員會是由具有副高職稱以上的醫藥專業人員、非醫藥相關專業的工作者、法律專家以及來自其他單位的委員,至少5人,并不同性別的委員組成。其職責為審查臨床試驗方案及其附件是否符合道德,并為之提供公眾保證,確保受試者的健康安全和權益受到保護。倫理委員會主要依據人體生物醫學研究的倫理和科學標準,按照公正對待、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試者最大限度受益和盡可能避免傷害的原則對臨床研究項目進行獨立、稱職和及時的審查。倫理委員會成員應在審查中盡職盡責,不受臨床試驗組織和研究者的干擾和影響。在審查過程中,審查結果常受一些人為因素的影響,例如,在目前的倫理審查中,缺乏認識高度和寬廣的視野。一些醫院的倫理審查,關注的只是被審查的項目或者糾纏于一些日常的醫療糾紛,換言之,倫理審查僅僅是從醫院這一角度考慮,是按醫院主管的旨意開展工作。沒有從醫療試驗和研究的目的來考慮,不明確是為了單位本身的聲譽、經濟利益或醫療技術的發展,還是為了病人、受試者和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從理論上講,這兩者并不一定是對立的,如果協調得好是可以兼顧的。但立足點、出發點不同,其境界就會立分高下,其后果也會大不一樣。從維護病人、受試者的權益出發,倫理委員會就應抱有高度責任的精神,堅持原則,審慎分析,嚴格程序,講究成效。發現有不符合倫理原則的地方,要對當事人進行質詢,并責成改進。如果僅從醫院一方考慮,倫理審查就可能敷衍塞責或礙于情面而姑息遷就。又如,倫理委員會工作必須十分強調獨立性。倫理委員會只有處于獨立的地位,不受研究者、申辦者等方面的影響才能保證其公正的可能,進而在組織結構合理、程序嚴密的條件下去做有效的判斷、分析、評價、指導和監督,達到維護受試者權益和尊嚴的目的。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倫理委員是的獨立性,正是達到倫理審查目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在這一至關重要的環節上,不少醫院在組建倫理委員會時并未予以注意或引起重視,這種無視或忽視的后果就是:一方面,倫理委員會的組成不符合或不甚符合組建的原則與要求。大多數人員是醫院中相關學科的專業人員,主任往往是院長或某專業的負責人擔任,常會遇到被審查的項目就是倫理委員會的一些成員領銜或主要骨干的課題。這種情況下,難以保證倫理委員會獨立的、沒有偏倚的開展工作。另一方面,倫理委員會很容易成為附屬于醫院的角色,它的工作只是圍著醫院領導的指揮棒轉或起著某種裝飾的作用。在缺乏獨立性的情形下,倫理委員會很容易受到醫院及決策者的權利和意志的影響,從而無法保證公正、及時、有效地開展倫理審查工作。試想,在利益關系復雜,利益沖突日盛的今天,這樣的倫理委員會能否真正確保人們的生命健康權利和尊嚴呢?另外,在倫理審查中還可能出現審查過程粗糙、為關系戶“開綠燈”或先進行臨床試驗后補審查程序等現象,從而使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得不到保障。在出現問題后,又相互推諉責任,造成混亂局面。倫理委員會應充分發揮在臨床試驗中的倫理把關、指導作用,杜絕上述現象的發生,切實保障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在我國,倫理委員會除了進行項目審查外,還要加強對研究者或臨床試驗者的倫理指導,它不是指一般倫理道德教育,而是指如何使這些人明白自己的試驗研究符合倫理原則與審查程序。

        3 臨床試驗的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書是倫理委員會應重點審查的內容之一。在整個臨床試驗中,“知情同意”是受試者應享有的最基本的權力,也是試驗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它是指研究者向受試者告知一項試驗的各個方面情況后,受試者自愿確認其同意參加該項臨床試驗的過程,須以簽名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書作為文件證明。但是,研究者在執行知情同意書中常常存在一些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例如:(1)對試驗風險描述避重就輕,陽性對照藥的風險被遺漏或過于簡單,或不明確告知可能進入安慰劑組;(2)受試者未被告知除試驗藥或對照藥外的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3)試驗過程不具體,未告知檢查的頻度或總量,訪視的次數或間斷;(4)遺漏受試者無需任何理由可隨時退出試驗及“不會受到歧視和報復”的條文,或描述含混不清;(5)試驗補償原則有意回避,或含糊其辭;(6)各單位對GCP的理解尚不一致,執行知情同意的尺度有差距;(7)簽署知情同意書尚不規范;(8)受試者未認真閱讀,或未仔細閱讀即簽署知情同意書;(9)受試者不提問或少提問等。針對上述問題,倫理委員會在審查時應充分重視并加大審查力度。同時,要求研究者在設計試驗方案和制定知情同意書時,必須按照GCP和指南的倫理原則進行,并提供給受試者能充分獲取臨床試驗有關信息的資料。具體包括以下內容:(1)試驗目的及新藥背景(試驗藥與現行藥物的比較);(2)試驗內容及過程:觀察目的、檢查操作、標本留取量及測定用藥量、方式、時間及觀察內容等;(3)試驗的益處和風險:必須涉及某種疾病目前的其他治療方式的利弊(安慰劑應注明有無風險),以及尚未知道的風險;(4)試驗分組:應告知隨機原則,對照藥或安慰劑對疾病的影響(注明受試者可能被隨機分配至安慰劑組或治療組中);(5)自愿原則:受試者無須任何理由可拒絕參加或中途退出,并不會影響和研究者的關系,更不會受到歧視或報復;(6)補償機制:因參加臨床試驗而受到損害,受試者可獲取及時適當的治療,和(或)相應的補償(或保險賠付);(7)保密原則:受試者參加試驗及試驗資料屬個人隱私,確定查閱者的范圍;其全名不出現在所有的記錄中;(8)信息補充:發生新的不良反應、嚴重不良反應、療效明顯低于預計等,必須及時告知;(9)知情同意書的語言和文字的要求:必須是受試者的母語,語言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盡量少用專業術語。不僅如此,研究者還應將上述內容詳盡地告知受試者或(和)其家屬;在解釋研究內容時要實事求是,不能違背和扭曲其內容;對于文化層次較低的受試者和(或)家屬,研究者必須耐心、細致地進行講解,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思考,最終獲得他們的理解,做出是否參與試驗的決定。知情同意書必須是在受試者對研究內容充分了解后,自主同意并親筆簽字認可的,這樣的知情同意書方才具有法律的效應。堅決杜絕任何研究者或受試者家屬因為某一目的或利益,誘導和強迫受試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的行為。

        4 受試者的權益

        倫理問題的焦點在于受試者權益的保護。在臨床試驗中,研究者、申辦者往往對受試者擁有哪些權益模糊不清,更談不上如何保障受試者的權益。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明確受試者的權益。其內容主要包括(1)受試者的自愿參與權:包括受試者自由決定參與試驗的權利和隨時退出試驗的權利。在臨床試驗中,受試者可能為獲得免費的醫療救治、檢查或試驗經濟補償而冒著一定的風險參與試驗,往往要承擔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因而從人道主義出發,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迫使受試者違背其真實意愿參與試驗,允許其中途(任何階段)退出試驗,并且對受試者退出試驗的決定不給與任何歧視和報復。(2)受試者的知悉權:即知情同意的權利,是受試者享有了解關于臨床試驗中與自身利益有密切關系的信息資料的權利。該項權利是保護受試者安全的基本保證,也是受試者自我保護的主要手段。研究者與申辦者掌控著所有試驗信息,法律應當保證受試者有通過正當渠道獲得相應信息的權利,而研究者和申辦者有及時向受試者解答相關提問的義務,直至受試者完全明了。(3)受試者的隱私權:受試者要求保密其與臨床試驗有關個人隱私的權利。受試者參與臨床試驗及在試驗中的個人資料均屬受試者的隱私,只有與試驗有關的一些工作人員可以查閱。除在受試者同意的情況下,任何人都無權向外界披露。如要發表研究結果,研究者可引用受試者的試驗代號,而非真實姓名。(4)受試者的安全權:受試者享有的保障其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因參與臨床試驗而遭受不必要損害的權利。安全權包括人身安全權和財產安全權,具體是指。新法受試者有權拒絕不合理的危險,即有權要求研究者或申辦者保證其提供的試驗藥品、標準品、對照品、安慰劑、醫療設施、實驗設備、人員配備以及其他試驗條件存在著不合理的缺陷,而這些缺陷可能威脅到受試者的人身和財產安全;(5)受試者的及時救治權:受試者參與臨床試驗期間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事件時,要求得到及時治療的權利。在臨床試驗中,受試者使用試驗藥品、標準品、對照品和安慰劑后,有可能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如果研究者不及時治療就會嚴重損害到受試者的生命健康,法律法規應保證受試者在試驗中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后享有得到全力及時救治的權利。(6)受試者的補償權:除非法律有其他規定,參加臨床試驗或由于參加臨床試驗而出現不良反應的受試者享有得到申辦者和研究者給予適當補償的權利。對于受試者參與試驗承受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給予一定的補償,是為了幫助受試者克服這些痛苦,也是為了保證試驗能夠順利地進行[5]。

        隨著我國加入WTO、藥品注冊管理的正規化以及醫藥行業與國際的接軌,對新藥臨床試驗的要求日益提高。在臨床試驗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建設的同時,使臨床試驗更加符合人道主義精神,這是我國臨床試驗工作的最終目標,也體現了臨床試驗中對受試者??人的權益的尊重。這不僅符合GCP將尊重受試者的權益并保證其安全作為開展相關人體實驗為首要前提的要求,也符合藥品臨床試驗必須遵循的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試者最大程度受益和盡可能避免傷害和道德原則。結合我國臨床試驗實際情況來看,這無疑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臨床試驗工作者盡職盡責,充分吸取國際先進經驗和成果,認真對待并解決臨床試驗中所出現的各種倫理問題,切實保障臨床試驗受試者的安全與權益。

        【參考文獻】

        1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2003.

        2 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Declaration of Helsinki.Ethical Principles for Medical Research Involving Human Subjects,2000.

        3 卜擎燕,熊寧寧,吳靜.人體生物醫學研究國際道德指南(2002).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3,8:107.

        第3篇:藥學創新論文范文

        關鍵詞:中藥學;創新能力;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3-0153-02

        高等院校作為國家人才培養的重要載體,是培養國家未來創新型人才的直接來源,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提升科學研究水平、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我校在2013年修訂的中藥學人才培養方案中,進一步明確了以“創新型、實用型專門人才”為培養目標,并將科學研究活動作為學生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培養的重要途徑。現結合湖湘中醫藥文化特色、中藥學專業特色,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以我校中藥學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為例,從以下幾方面探索人才培養途徑。

        一、政策保障

        學校已制定了“湖南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湖南中醫藥大學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方案(校行教字[2015]號)”、“湖南中醫藥大學大學生學科競賽獎勵辦法”、“湖南中醫藥大學本專科畢業論文管理辦法”、“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學實驗室管理k法(試行)”、“湖南中醫藥大學實驗教學管理辦法”、“湖南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選派辦法”等制度,為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二、中醫藥理論思維的培養

        學校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加大中藥學本科專業中藥鑒定學、中藥炮制學、中藥藥劑學、中藥化學、中藥藥理學等核心課程的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的開出比例。據統計,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開出比例已達到96%,并有63%核心課程已開設創新性實驗。學校在系統開設中藥學相關的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基礎上,增加《中醫診斷學》、《方劑學》和《湖湘中醫藥文化》等特色課程,逐步培養學生的中醫藥理論思維。

        三、加強實驗技能培養,牢固專業知識

        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學校重視中藥學專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符合市場和社會發展需求的畢業生。

        學校有效利用藥學基礎教學實驗中心和藥學技能教學實驗中心,在完成基本教學的同時,作為開放性平臺,制定相關開放制度和助研計劃,鼓勵學生參與實驗中心具體的科學研究項目和課題,提升學生實驗技能和科研思維能力。

        學校模擬藥廠、藥房和藥檢所,為學生提供開放的實踐平臺和自由發揮的空間,讓學生真實體驗藥品生產、臨床用藥和藥品質量檢測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結合,培養學生具有從事中藥生產、藥學服務和中藥質量評價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

        我校松霖藥用植物園實行中藥專業班級負責制,每班負責一塊地,進行種植、田間養護等。這發揮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幫助他們將理論聯系實際,牢固專業知識,并調動了他們在藥用植物種植和開發方面的創新性思維。同時,借助中藥標本館,老師實物指導,增強學生辨別中藥真偽的能力,并使他們學會應用發展思維觀辨別現代的野生物種和人工種植品。

        學校建立衡山藥用植物實踐和瀏陽大圍山道地藥材兩個大型野外見習基地。通過野外見習,學生鞏固和提高課堂所學知識,觀察、比較分析植物界各大類群的典型藥用植物代表,正確認識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并在野外艱苦環境中培養了艱苦樸素、吃苦耐勞和勇于實踐的優良作風。

        四、科研創新能力培養

        1.建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我校成立了中藥技能大學生創新性訓練中心,中心制定完善的開放制度,為參與創新性實驗項目,國家級、省級、校級、院級大學生創新性項目,各類競賽訓練以及自行選題的學生提供實驗平臺和科研條件。由專業老師專項負責,通過具體的項目和課題,學生參與其中,從選題立項―收集查閱資料―制定方案―實施―總結,提高各方面的能力素質。

        2.實施中藥學本科生導師制。我校實施了中藥學本科生導師制制度,即本專業學生從大二開始與專業老師結對指導,課余時間參與老師的科研實驗。通過專業老師對基本實驗技能,安全意識,實驗方案設計等方面的系統指導,系統地培養了學生科研和創新能力。近五年來,我校中藥學專業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共有近30余人獲得湖南省和校級大學生創新性研究性科研項目的資助,完成科學實驗研究,并50余篇。

        3.利用科研平臺培養學生科研創新能力。我校已有湖湘中藥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2011協同創新中心、國家中藥超微技術工程中心、省級中藥不良成分快速檢測及脫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中藥活性物質篩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藥配方顆粒工程研究中心等國級、省級中醫藥技術創新平臺等創新平臺和科研中心。科研平臺的建設在促進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越來越積極的作用,現已經成為培養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基地。科研平臺通過“一對一”指導、產學研結合、組會匯報討論等形式,系統指導學生科研思維、動手能力、團隊意識,并及時掌握國內外學術動態。以湖南省中藥活性物質篩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為例,中心每年通過中藥學本科生導師制、本科畢業生實習指導、興趣小組專業指導等途徑,指導學生共計40人。在實驗過程中,教師有效利用平臺的資源,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針對每一個同學的特點,確定研究課題,并制定實施方案,從文獻查閱、技能培養、實驗方案設計、論文書寫等方面進行系統指導,讓學生在良好的學術氛圍中學習,并培養學生科研能力和提升科研素質。

        4.鼓勵學生積極參加課外科技活動。我校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科技創新活動和傳統中藥應用技術傳承活動。中藥學專業學生已參與的課外科技活動包括:“康緣杯”中藥傳統技能大賽、全國中醫藥高等教育技能大賽、2015中醫藥社杯中藥類專業學生知識技能大賽、“遠志杯”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岐黃杯”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萬眾一網通杯”湖南省大學生創業大賽、湖南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天堰挑戰杯”全國高等醫學院校中醫藥創意設計競賽、長沙市大學生科技創新創業大賽、湖南中醫藥大學大學生中醫藥創新論壇、創新學術論文大賽、大學生開放性實驗設計、杏林講壇、化學實驗技能競賽、藥學院藥師精英賽、暑期“三下鄉”、中藥綜合知識挑戰賽、百草課堂等活動。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不僅開拓了視野,而且提升了專業素養、團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

        5.校內外名師名家為學生講座。學校開設杏林講壇、百草講堂等講座,并聘請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為本專業客座教授,定期為學生開展學術講座,使本專業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到本學科前沿動態;同時,本專業聘請了九芝堂藥業、紫光古漢、千金藥業、漢森藥業、方盛制藥等中藥企業的知名校友和創新創業成功者來校開展講座;與韓國圓光大學和美國密西西比大學建立本科學生學習交流項目,已有10名學生獲批至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韓國圓光大學進行長短期研習交流,為我校中藥學專業學生的國際化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五、存在的不足

        在學校政策保障下,學校通過多種途徑培養中藥學本科專業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F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如:(1)本科畢業實習指導中,學生實習期短,部分實習生涉及找工作、考研等事務,因此,在培養過程中,常出現學生專注力差、實驗技能和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不系統等問題;(2)部分帶教老師是年輕的專業老師,主要從事教學,無科研課題和實驗平臺,無法真正指導學生;(3)藥學基礎教學實驗中心、藥學技能教學實驗中心和科研平臺培養學生多為短暫的,缺乏長效機制;(4)部分專業老師專業指導能力欠缺;等等。因此,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學校還需從學生管理、指導老師遴選和運行機制等方面進行制度的完善和實施。

        Study on Cultivating Ways of Innovative Ability for Undergradua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Juan,LI Shun-xiang,XU Bo,QIN Li,ZHAO Xiao-fang

        (College of Pharmacy,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

        第4篇:藥學創新論文范文

        [關鍵詞] 中藥飲片; 藥效物質; 體內過程

        中藥飲片處于中藥產業的核心地位[1],中藥飲片質量的優劣,不僅直接影響臨床配方飲片的質量及其臨床療效,也嚴重影響中成藥質量的穩定性及其臨床療效。中藥通過炮制加工成不同規格的飲片,進而達到提高療效、減低毒性、去除副作用、糾正藥物的偏性,使有限的藥物適應錯綜復雜病情的目的。因此,中藥飲片藥效物質及炮制原理的研究尤為關鍵,可為飲片質量的標準化和工藝的規范化提供堅實的科學依據,保證臨床的安全有效,使中藥獨特技術的科學性得到體現。然而傳統的研究方法往往只以飲片炮制前后所含的一種或幾種化學成分的變化為對象,只能部分揭示飲片炮制過程中體外化學物質的變化規律,不能深入揭示中藥飲片功效變化的整體性和復雜性,亟需充分利用現代多學科新的技術手段,研究中藥飲片藥效物質在體內的變化過程。本文就中藥飲片有效物質體內過程研究現狀加以概述。

        1 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方法概況

        闡明中藥藥效物質,進而闡明中藥作用的本質,保障中藥產品安全有效,一直是中藥研究的關鍵、核心科學問題之一。目前針對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國內學者已提出了很多假說,并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性研究。以活性為導向的中藥化學成分研究為國內外藥效物質基礎的主流研究模式,如治療瘧疾新藥青蒿素的發現,治療老年癡呆病的石杉堿甲、治療心腦血管病的川芎嗪等。該方法可基本明確中藥的化學成分,能夠為中藥的有效性、安全性等提供科學數據支撐。但獨立的成分研究忽視了中藥化學成分間的協同整合作用,成分分離后,彼此的相互整合作用消失。同時也忽視了生物體對中藥所含成分的相互作用,與中醫藥整體觀及多成分、多靶點整體作用特點不甚吻合。以體內有效物質動態變化過程研究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方法為當前研究的熱點,中藥經口服給藥后,最終發揮藥效的很可能是那些能夠進入血液的藥物成分或者藥物成分的代謝產物,以及由藥物刺激機體產生的內源性活性物質(比如激素、酶等)[2-3]。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的研究應該緊扣人體對藥物的作用,充分考慮中藥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動態變化過程(吸收、分布、代謝、排泄、靶向等),以闡明體內發揮療效的真正藥效物質基礎。近年來血清藥理學及血清藥物化學[4-6]、藥代動力學[7-8]、證治藥動學[9]、中藥胃腸藥動學[10]、代謝組學[11]、網絡生物學[12]、網絡藥理學[13]、網絡醫學[14]以及系統生物學[15-16]等技術的研究應用為深入闡明中藥藥效物質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和模式。同時各種組學技術,主要包括基因組(genomics)、蛋白質組(proteomics)、代謝組(metabomics)隨著系統生物學新學科的產生和發展應運而生,在中醫藥方法學創新研究中目前受到高度關注。組學技術將是研究中醫藥“復雜科學”的強大工具,為揭示中藥及復方治療復雜性疾病的作用原理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可能。

        2 中藥飲片體外藥效物質研究現狀

        中藥飲片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主要集中在飲片質量和炮制原理的探索性研究中,包括采用化學分離,色譜分析,HPLC-LC,GC-MS等技術,剖析飲片炮制前后化學成分的變化,建立飲片的質量控制方法和炮制工藝評價指標;結合不同飲片藥效學的比較研究,闡釋飲片的藥性變化的科學內涵。

        從近年來大量的文獻報道中可以看出,中藥炮制原理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較大進展,系統性的深入研究日益受到重視,科研思路更加活躍,促進了炮制研究水平的提高。修彥鳳等[17]采用HPLC-ELSD對甘遂醋制前后的化學成分進行研究,發現甘遂經醋制后,絕大部分化學成分含量降低,個別成分含量增加,且不同成分間的含量比例發生變化,但成分的種類沒有變化,炮制后含量降低的成分分別為3-O- (2,3-二甲基-丁酞基)-13-O-十二烷酞基巨大戟二萜醇、大戟二烯醇和β-谷甾醇;此外,其還以3-O-(2, 3-二甲基-丁酞基-13-O-十二烷酞基巨大戟二萜醇為對照品,建立生甘遂、制甘遂的HPLC-ELSD特征指紋譜,通過比較兩者的特征指紋譜,發現生甘遂和制甘遂的特征色譜峰分別為31,19個,甘遂經炮制后,大部分成分含量下降,保留時間為89 min左右的成分含量升高,不同成分間的含量比例發生了變化,成分的種類沒有變化[18]。

        賈天柱等[19]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對肉豆蔻及其炮制品揮發油中肉豆蔻醚、黃樟醚進行了測定,證明肉豆醚在炮制后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從而使毒性降低,一定程度上闡明了其炮制機制。趙淑杰等[20]用HPLC測定梔子產地加工炮制品酶解前后梔子苷含量,證明梔子經蒸氣或沸水燙后,基本上起到了殺酶保苷的作用。王靜竹等[21]用HPLC測定黃芪炮制品中黃芪甲苷的含量,結果發現,炮制對黃芪中黃芪甲苷含量的影響較大, 從0.272~0.842 mg?g-1不等,但總體上炮制品均比生品中黃芪甲苷的含量低。郝延軍等[22]采用HPLC對白術炮制前后白術內酯Ⅰ、白術內酯Ⅱ、白術內酯Ⅲ的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炮制后白術內酯Ⅰ、白術內酯Ⅱ、白術內酯Ⅲ含量增加,焦白術的白術內酯Ⅲ含量降低。

        從上可以看出中藥飲片體外藥效物質基礎研究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這只能從一定程度上揭示飲片炮制過程中體外化學物質的變化規律,初步揭示了炮制原理的科學內涵,未能深入研究飲片炮制前后的體內變化過程,不能深入揭示中藥飲片功效變化的整體性和復雜性。

        3 中藥飲片藥效物質體內過程研究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許多新技術和新方法也被引入到中藥炮制研究中,如血清藥物化學、藥代動力學和代謝組學等都十分注重整體的研究,這與中藥飲片的藥性、功效變化的整體觀思維不謀而合,為全方位挖掘中藥炮制的科學內涵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3.1 血清藥物化學研究 通過分析給藥后血清中的藥物移行成分,研究有效成分在體內的吸收、代謝情況,以闡明藥物的整體體內過程。代表了藥物在體內產生作用的真正有效成分,不僅反映藥物中可吸收部分的直接作用,且能反映藥物成分在機體作用下形成的代謝產物和藥物誘生的機體內同源物質的間接效果,體現了體外和體內實驗較好的結合。曹崗等[23]對山茱萸炮制前后血清藥物化學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山萊萸中5-HMF,莫諾苷,馬錢素等成分入血,沒食子酸、獐牙菜苷、山萊萸裂苷等沒有檢出,為深入開展山茱萸活性成分研究奠定基礎。黃顯峰[24]研究發現茜草、茜草炭給藥血清的HPLC指紋圖譜與空白組明顯不同,茜草炭較茜草血清中多出1個成分,尚需深入研究。

        3.2 藥代動力學研究 基于動力學原理研究中藥活性成分、組分、中藥單方和復方體內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 (ADME) 的動態變化規律及其體內時量-時效關系, 并以數學函數加以定量描述,可為中藥復方的組方原則、藥效物質基礎、復方作用機制及藥物相互作用等提供基礎和依據,通過藥物動力學對這些物質基礎的研究,不僅可以闡明其在體內的作用機制,還可以對中藥飲片炮制理論賦予現代科學的解釋。竇志英等[25]研究發現延胡索生品和醋炙品均能縮短延胡索乙素的達峰時間,說明兩者起效迅速。延胡索醋炙品的AUC值高于延胡索生品,這可能與輔料醋的應用有一定相關性,初步表明了延胡索醋炙的科學性。王萍等[26]研究發現醋炙能加快延胡索乙素和去氫紫堇堿在體內的吸收,同時延緩二者的消除;酒炙對延胡索乙素的作用與醋炙相似,但作用較醋炙弱,同時對原阿片堿和去氫紫堇堿均有延緩消除的作用。顧雪竹等[27]通過研究發現醋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在血漿及肝臟中濃度最高,這一結果為揭示“延胡索醋制增效”傳統理論的科學內涵積累實驗數據。高慧等[28]開展了知母、鹽知母中芒果苷在大鼠體內的吸收動力學研究,結果表明鹽炙能大大促進芒果苷在大鼠體內的吸收,是其滋陰降火作用增強的原因之一。趙艷紅[29]以主成分腸吸收代謝動力學研究羊霍炮制機制,結果炮制可以提高羊蕾中黃酮類化合物在體內的吸收。陳鴻平[30]首次從體內和體外2個方面、多環節對土炒炮制的科學原理進行系統研究,研究結果提示輔料進入機體后可對有效成分的吸收代謝等產生影響,初步揭示了土炒炮制的科學意義。修彥鳳等[31]研究炮制前后的補骨脂水煎液中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在大鼠體內的藥動學特性, 結果補骨脂鹽炙后, 補骨脂素和異補骨脂素在大鼠體內吸收增加, 作用維持時間延長, 消除慢, 這可能是補骨脂炮制增效的原因之一。陳紅[32]對梔子炒制前后變化明顯的藏紅花酸和藏紅花酸糖苷-1的血漿、糞便藥代動力學進行了比較研究,初步闡釋了梔子炒焦后涼血止血作用增強的科學依據。崔莉等[33]比較研究了羊藿生品、油制品、加熱品的小鼠藥代動力學特征,結果三者的達峰濃度Cmax、藥時曲線下面積 AUC 等藥動學特征參數均具有顯著性差異,油制品>加熱品>生品;推測羊藿經加熱后生物利用度提高,輔料羊脂油進一步促進其體內吸收。房敏峰等[34]研究發現霜制對苦杏仁在大鼠體內的代謝及組織分布有較大影響,為探討苦杏仁炮制機制提供了參考。

        目前中藥飲片藥代動力學研究基本上是以單成分探討其體內過程變化,單一成分的藥代動力學特征無法反映中藥飲片整體作用。基于整體觀構建多組分整合藥代動力學研究方法,獲得多成分整體藥代動力學的信息,最大限度綜合和表征中藥多組份藥代動力學行為與特征的參數,科學闡釋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和作用機制是中藥藥代動力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當前研究的難點。目前未見中藥飲片在該領域的相關研究報道。

        3.3 代謝組學研究 作為一種基于全局觀點的整體性研究方法,是通過研究外源物質對體內代謝所產生的整體效應,以及對機體內源性代謝物的動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建立中藥整體藥效作用客觀量化的評價體系。用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可將中藥藥效學研究與中藥藥動學研究相結合,以代謝組效應法闡釋中藥、復方的整體療效、作用機制及配伍規律。代謝組學的這一優勢特點對于建立中藥、復方整體藥效評價體系,以及開展中藥、復方藥代動力學研究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蔣寧等[35]運用代謝組學的方法研究六味及八味地黃湯對快速老化模型(SAM)小鼠的抗衰老作用,發現其在代謝網絡的多個節點上對SAM小鼠的代謝紊亂起到調節和改善作用,這些結果的獲得為深入研究六味地黃湯作用機制及腎陰虛、腎陽虛的現代生物學基礎提供了新的線索和依據。黃玉榮等[36]進行的鉤藤多動合劑的生物化學機制研究中, 應用代謝組學方法發現具有療效的生物標志物, 認為藥物的整體作用產生的生物化學物質神經遞質是其藥效的物質基礎, 并證明這種藥物的作用機制與腦內多巴胺受體有關。但中藥飲片尚缺乏該方面的探索性研究。

        由以上文獻報道可以看出,只有少數中藥飲片開展了相關的體內過程研究,特別在藥代動力學研究方面,部分揭示了中藥飲片炮制前后的體內吸收、分布、代謝等方面的差異,一定程度上詮釋了不同飲片的炮制意義。但由于缺乏多種新技術方法綜合的應用,中藥炮制的科學內涵研究仍不夠深入。亟需以多學科、多層次、全方位構建中藥炮制機制的現代研究模式,實現連續監控中藥體內動態變化過程,可以較為全面地闡釋中藥飲片體內過程變化規律,促進中藥炮制學科的快速發展。

        4 問題與展望

        中藥飲片的藥效物質基礎研究仍然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目前以血清化學作為研究的切入點,以藥代動力學、代謝組學相融合研究中藥飲片炮制前后功效變化、藥性變化的規律及其與化學成分組變化的關聯性研究,以深入闡釋飲片炮制原理的研究模式未見報道。因此必須加強對藥物的從體外到體內的作用及其機制的研究,溝通現代藥理和代謝組學的研究結果,從作用途徑、作用機制、作用部分等層面上,研究相同炮制方法或相同成分飲片的體內外作用機制的共性,這樣有助于揭示炮制前后功效變化、藥性變化的規律及其與化學成分組變化的關聯性。只有弄清中藥飲片炮制的原理才能增強中藥飲片的質量規范,促進中藥邁向現代化、國際化。

        [參考文獻]

        [1] 樊后民,楊曉東.飲片現代化是中藥現代化的必由之路[J].中國藥業,2005,14(4):67.

        [2] 齊煉文,周建良,郝海平,等.基于中醫藥特點的中藥體內外藥效物質組生物/化學集成表征新方法[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10,41(3):195.

        [3] 賴新梅,陳梅妹,周常恩,等.中藥藥效物質基礎研究概況[J].求醫問藥,2012,10(8):311.

        [4] 張愛華,張暉,閆廣利,等. “血清藥物化學―藥代(效)動力學―系統生物學”三維整合體系研究中藥復方的構建及其在茵陳蒿湯分析中的應用[J].中國中藥雜志,2013,38(21):3786.

        [5] 王喜軍.中藥血清藥物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6] 黃臣虎,陸茵,高驍軍,等.中藥血清藥理學研究進展[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1,5(17):266.

        [7] 郝海平,鄭超,王廣基.多成分、多靶點中藥整體藥代動力學研究的思考與探索[J]. 藥學學報, 2009,44(3): 270.

        [8] 韓玲. 多成分中藥藥代動力學研究的現狀及思考[J].中國中藥雜志,2008,33(21):2442.

        [9] 黃熙,陳可冀.“證治藥動學”新假說的新論與實踐[J].中醫雜志, 1997(12):745.

        [10] 楊奎,蒲旭峰.論“中藥胃腸藥動學研究”的意義及對策[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1998(4): 36.

        [11] Nicholson J K, Lindon J C, Holmes E. ″Metabonomics″: understanding the metabolic responses of living systems to pathophysiological stimuli vi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of biological NMR spectroscopic data[J] . Xenobiotica, 1999,29: 1181.

        [12] Barabási A L, Oltvai Z N. Network biology: understanding the cell′s functional organization[J]. Nat Rev Genet, 2004,5: 101.

        [13] Hopkins A L. Network pharmacology: the next paradigm indrug discovery [J]. Nat Chem Biol,2008,4:682.

        [14] Barabási A L, Gulbahce N, Loscalzo J. Network medicine: a network-based approach to human disease[J].Nat Rev Genet,2011,12(1):56.

        [15] Goesmann A, Linke B, Rupp O, et al. Building a BRIDG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heterogeneous data from functional genomicsinto aplatform for systems biology[J]. J Biotech, 2003, 106 (223) : 157.

        [16] Friedman A, Perrimon N. Genome wide high throughput screens infunctional genomics[J]. Curr Opin Genet Devel, 2004, 14 (5) :470.

        [17] 修彥鳳,施貝,王海穎,等.甘遂炮制前后量變成分的初步研究[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 23(1):67.

        [18] 修彥鳳,吳強,王海穎,等.HPLC-ELSD指紋譜法研究甘遂炮制前后成分差異[J].中成藥,2009, 31 (2):249.

        [19] 袁子民, 呂佳, 賈天柱,等. 肉豆蔻飲片炮制前后揮發油成分的GC-MS分析[J]. 中國中藥雜志, 2006, 31(9):737.

        [20] 趙淑杰,魯靜,陳德昌. HPLC法測定梔子產地加工炮制品酶解前后梔子甙含量[J].中草藥, 1995,26(4):1821.

        [21] 王靜竹,閆汝南,關惠,等. HPLC法測定黃芪炮制品中黃芪甲甙含量[J].中國中藥雜志, 1998,23(3):841.

        [22] 郝延軍. 白術的炮制原理[D]. 遼寧:遼寧中醫藥大學, 2006.

        [23] 曹崗,張云, 蔡寶昌. 炮制前后山茱萸血清藥物化學研究[C].廣州:中國藥學雜志島津杯第九屆全國藥物分析優秀論文評選交流會, 2009.

        [24] 黃顯峰.茜草炮制前后藥理作用及其止血機制比較研究[D]. 鄭州:河南中醫學院,2006.

        [25] 竇志英,孫巍,米曉蘭,等. 延胡索乙素和延胡索炮制品提取物的藥動學比較[J].中藥材,2007,30(12):1499.

        [26] 王萍,竇志英,曹柳.延胡索炮制品在大鼠血漿中的藥動學研究[J].中國藥學雜志,2009,44(13):1013.

        [27] 顧雪竹,游修琪,李先端,等. 醋制增效理論試驗研究Ⅱ――延胡索生品醋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在大鼠血漿及臟器中分布的比較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0,16(10):36.

        [28] 高慧,佟連琨,賈天柱. 知母、鹽知母中芒果苷在大鼠體內的吸收動力學研究[C].成都:2010中藥炮制技術、學術交流暨產業發展高峰論壇,2010.

        [29] 趙艷紅.主成分腸吸收代謝動力學研究羊霍炮制機理[D]. 南京:江蘇省中醫藥研究院,2007.

        [30] 陳鴻平. 土炒白術健脾止瀉作用增強的機理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1.

        [31] 修彥鳳,施貝, 唐昌娟,等.炮制對補骨脂在大鼠體內藥動學特性的影響[C].貴陽: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藥炮制分會2011年學術年會,2011.

        [32] 陳紅,梔子炒制過程中有效成分變化規律研究[D]. 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07.

        [33] 崔莉,孫娥,錢淺,等. 羊藿生品及不同炮制品小鼠藥代動力學特征的比較研究[J]. 中國中藥雜志,2013,38(10):1614.

        [34] 房敏峰,付志玲,王啟林,等. 霜制對苦杏仁中苦杏仁苷在大鼠體內代謝及組織分布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1):132.

        [35] 蔣寧,周文霞,張永祥. 應用代謝組學方法研究比較六味及八味地黃湯的作用機理[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7, 23( 5): 45.

        [36] 黃玉榮,魏廣力,龍紅,等.鉤藤多動合劑的藥效作用及用代謝組學方法研究其生化機制[J].中草藥, 2001 ,36 (3): 398.

        Research progress on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 in vivo

        CHEN Jian-hong1,2, LIU Hui2, YAO Lan2, CHEN Ying2, MA Yin-lian2, GU Xue-zhu2, ZHANG Cun2*

        (1.Hena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engzhou 450000, China;

        2.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co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dustry chain,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nd clinical formula Decoction pieces. Studied the variation of effective substance in vivo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ed, clarifying the effective substance and processing principle is a top prior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method chiefly focus on the variation about chemicals in vitro of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it cannot reveal that the integrity and complexity of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 efficacy changes, so the change process is the focus of future research in vivo on the base of effective substance of TCM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research on the base of effective substance of TCM and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 research status in vitro, discussed the analytical methods (plasma chemistry,pharmacokinetics, metabonomics) of the dynamic process in vivo about processed Chinese medicine, and pointed out development and related problems in process in vivo on the base of effective substance of TCM, which could provided research ideas and methods for in-depth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echanism.

        相關熱門標簽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二区三区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 | 亚洲欧洲非洲在线观看 | 色婷婷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