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態文明課程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12-0010-02
20世紀以來,生態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成為當前形勢下的主要策略方針。他游弋于科學、哲學之間,以一種相對客觀的思維方式和方法,融入到新的教育理念之中,在生命觀、教育觀、科學觀的共同實施努力下,以人性化的試點,將一種新的理念導入到生態世界的教育之中。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從目標確定、內容要求、學習過程、師生關系、教育環境等方方面,綜合體現生態文明這一約定俗成的概念。
1.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概念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是將現代生態學原理和方法融合到對幼兒的教育活動中去,目的是為了構建相對完善的幼兒教育組織,制定出一整套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策略方針,促進幼兒在“綠色校園”里舒心安靜的學習。
從宏觀概念來說,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不是單純的“綠色幼兒園”這一體現。而是在幼兒園教育事業里,將環境保護納入幼兒生態素質教育的范疇內,以同等和涵蓋生態素質教育等內容構成的主體里面,生態幼兒園的環境保護和環境教育都極端契合的融入了對幼兒的教育范疇之內。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在思想上,契合和諧社會的理念,在幼兒園生態建設的基礎上,將環境保護教育、生態科學思想、幼兒平衡科學理論都納入到幼兒生態文明教育之中。
2.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主要實施策略
2.1教育目標的生態性
生態文明教育,是伴隨著世界環境問題來突出顯現的,無論是可持續發展要求還是人才培養方略,生態環境教育都成為其中重要和關鍵性的因素。
在日常的教學中,要讓兒童充分了解自然,就必須讓他們走進自然,為他們營造大自然的氛圍,激發他們保護生態環境的感情。在直觀、生動的教育課程中,要想以直觀、生動的教育課堂,讓孩子們充分觀察大自然多樣性里包含的智慧、變化和神奇。
教育的目標,應是圍繞具體的教育目標和教學大綱來展開的教學。動植物生長關系,與土壤關系,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關系……讓他們充分回歸自然,讓自然以無窮魅力展現出自身的神奇。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實現幼兒科學教育,并在教育中植入自身情感。教育目標以:啟發幼兒對科學探究和學習欲望、培養幼兒情感、發展幼兒能力、教育幼兒適應環境之道,促進幼兒請改、知識、技能、態度的全面和諧發展。教育目標的制定,要依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教育他們探究人與自然的關系,激發他們主動學習樂趣。
2.2教育環境的生態性
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就是,做好學生的榜樣,體現價值互動和傳達。樹立幼兒環境保護意識,不是口頭的環保教育宣傳,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倡導垃圾歸類,廢紙不亂丟,洗手后關緊水龍頭……當然必要的師生互動和配合以及言傳身教,都能使學生樹立環境文明建設意識。在環保行動宣傳中,倡導樸素、節儉,以幼兒帶動社會全員參與到生態文明建設中,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
以生態環境建設之美,實施幼兒園師生自主管理模式,在校園開辟出一條生態種植和觀察的園地,讓幼兒在“實訓”課程中,充分體會自身的價值和環境生態建設的和諧之美。對這一課程理念的展開,以增強幼兒的求知欲和探究之心為目的,讓他們在動手實踐中,滿足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文明教育,以主題活動的展開為背景,在主體教育基礎上,融入現代教育,以教師為基準點,外延到幼兒的心中,讓他們親近自然,在良好的環境熏陶下,自身獲得生態保護意識。生態教育與幼兒園環境的影響密不可分,幼兒園應努力使環境綠化、凈化、美化。除了極富科學與藝術氣息外,還要在和諧快樂的人際氛圍里,使孩子朝著積極方向發展。
2.3教育內容實施策略
生態式教育強調的重點是教育與各學科領域之間的關系,主要是教育內容。教育內容的選定,是要和幼兒實際生活相聯系才能施行的教育,當然其選擇也是在各種契機環境下才綜合實現的,無論是對世界的探究還是對幼兒知識的充實,都不能對幼兒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幼兒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教育內容實施辦法中必須要把握的關鍵點,無論是課堂搜集還是科學教育探究活動,幼兒的心智和才能,都還處于尚未成熟的階段,結合生活經驗和幼兒教育內容所充實的自然生活,都在實際應用中使得教學模塊收到實際性效果。教育內容本身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策略方針來具體實施和實現的,都是幼兒園教育實施方略中,主要的知識點架構。
把生態文明教育整合到幼兒園的課程中,充分挖掘課程資源的隱性教育價值幼兒園建設生態文明教育的切入點時,以秀出我的環保搭檔、充滿地域特色的傳統文化的節日教育等充實教學內容。
2.4教育外延
好的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常常會遭遇現實面的延伸。除了一些事發突然的、偶然性的情形在內,教育外延的環境都是無法預料和控制的。幼兒年齡和活動范圍都直接決定了他沒局限于“院子里高墻下四角的天空”。生態小區的建設也就成為一項必然,在小屋內,幼兒有一方自己生長的天空,在這片空間中,種植植物、飼養小動物、澆水、施肥等活動,都能使他們充分體會大自然帶來的欣喜。
2.5榜樣教學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不僅僅局限于生態環境意識,而是在相對完備的教育環境設施之中,從多方面、多角度的生態教育領域,讓幼兒充分感受和體驗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在“植樹節”“愛鳥周”和“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里面,將生態文明的觀念,植入到幼兒的心里,讓他們從小就樹立正確的意識。
榜樣教學,主要在于教師,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其言行舉止都會對他所在的生態教育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教育有心人和環境保護,要從小事做起,平常對幼兒的不良舉止就要關注并予以糾正,要正人必先正己身。平常的教育中,除了以榜樣教學的力量引導和激發他們形成正確的意識外,適時的抓住教育契機進行生態環境教育,也是一門教育藝術。
2.6寓教于樂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也是教育環節可利用和掌控的環節。生態文明教育以和諧為宗旨,以寓教于樂的內容為工具,以游戲式、教育性、娛樂性一體化為標志,在生態意識、綠色標牌、自然保護和和諧相處之道,將教學無限延伸到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去。
游戲式教育,可依托現代化多媒體互動式情景教學為先河,以動畫片和短劇播報,讓幼兒養成生態意識和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從愛護花草樹木到創設良好的自然環境,到了解萬物生長靠太陽的客觀自然規律,到森林里小動物自由快樂的生長,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就會全面催生幼兒的文明形成能力。
寓教于樂使得幼兒在認知、能力和社會性能力上都充分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幼兒會有與年齡段相適合的人文素養。
2.7生態文明教育活動
幼兒園在全園范圍內實施公益宣傳活動,除了與會時參與的師生外,還要與幼兒父母團實施生態教育宣講欄目。在親子的環境下,開展專項的生態教育活動,更能激發兒童學習幼兒園的生態資源建設是,充分開發幼兒園保教資源,實現幼兒園和社會資源共享、合理化利用,使之更有效地服務于生態素質教育的活動過程。
2.8幼兒園資源建設中的生態對策
人與環境的問題,是現代科學和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幼兒園自身力量、社會力量、政策影響,都成為幼兒園生態資源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幼兒園資源建設中生態對策主要措施――以新能源和新技術的投入使用,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最大限度的提高資源利用率,在實現資源循環、增值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幼兒園發展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幼兒園管理系統,以組織系統和程序,協調好幼兒園內部和外部關系,保證管理系統符合規制,以完備的應急系統,最大限度地降低突發不良事件。
2.9打造幼兒園品牌文化生態形象
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也是幼兒園品牌形象的第一反映。幼兒園文化是幼兒園全體成員共同認可的精神力量,從價值觀、情感、道德、準則、習慣、傳統等多方面組成的力量中,幼兒園文化在家長、教師、社區工作者和整體社會的感染作用下,產生了內在的自然建構和發展機制,為幼兒園品牌生態環境發展提供了最便捷的通道。
以幼兒園品牌文化生態系統為目的的幼兒園文化教育構建中,發揮幼兒自主性、創造力和探索精神及求知欲,以幼兒園教育的生態觀念為主導,社會軀體結構特色中,形成了較有見地的結構,打造了屬于幼兒園建設的形象大師。
3.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實例及啟示
為了讓幼兒明白節約用水的重要性,在展開實際課堂教育時,可以以水流的低泣嗚咽之聲來表現對凈水入小水道悲劇命運的夸張掩飾。出自于幼兒的善良天性,在面對水龍頭嘩嘩不止時,就會去做關水龍頭的動作。
在針對幼兒園大班孩子的教學中,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幼兒關注自然現象,為幼兒提供體驗和想象的空間,在感受大自然神奇興趣的同時,為他們的小心靈埋下了智慧的種子。
在保護地球、保護生物的進程中,將食物鏈和生態平衡的理念,傳授給幼兒知悉。在務求統一答案的同時,幼兒的和創新精神就慢慢的歸于合理性方面思考。
從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實施策略和案例中,充分總結出一條經驗,觀念的更新是維持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持續發展和不斷提高的必然過程。世界范圍內對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的研究理論和實踐成果,也在被中國大多數教育工作者作為“拿來主義”來維持自身的工作。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認識的深化和解決問題的時效性越來越好,改革的成效和成果成為幼兒發展戰略觀點中風,最富有集體智慧結晶的產物。“重視社會生態環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利用生態變遷促進幼兒發展”的觀點。再經由西方建構主義學者的認知和實踐中,受自身和外部條件的刺激,兒童觀在廣大幼教工作者的總結和實踐之中,不斷得到完善和發展。
通觀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不難看出以環境知識和相關意識來體現的行為動作標準,都不該脫離和背離知識和日常行為之初衷。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題是幼兒,做名副其實的環保小衛士,要從許多方賣弄進行努力和指導,在日常行為舉止和相關實踐研究指導中,不可忽視生態意識對幼兒所起的作用。
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措施顯示,幼兒園教育領域的改革勢在必行。多元化的幼兒人才培養,除了突出教育特色外,還要強調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和藝術教學地位,注重對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關注幼兒心理和生理變化。在幼兒園的體制改革和建設中,生態的具體化要求是以環境設計、資源開發和利用、教師的再教育和常規管理等多方面的探索途徑來實現的。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現實研究表明,在其構建體系和具體實施方略中,一些有關人際關系建設和師生互動環節交流問題,還存在著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影響,這些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改革面臨困惑。一些幼兒園盲目追求標新立異和品牌效應。脫離自身辦校宗旨和建園目標,使得改革陷入瓶頸期,收效不大。從實際出發,總結教育過程中的經驗,構建生態文明極愛哦與系統結構框架,提供啊辦學質量和師資水平,積極為教師再教育提供搖籃,在借鑒成功幼兒園辦學經驗時,不能生搬照抄,盲目效仿,而是從設計實施到投入使用以及實踐教育教學,都要建立完善的監督和管理體制,讓家長以觀摩課的形式,充分了解幼兒的發展要求。
幼兒園實施策略中,有關如何適應時展要求,如何更新教育觀念、如何促進幼兒自主發展,如何構建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在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施策略中考慮期間存在的問題,實施方略中,探索和思考的關鍵點等問題。
4.總結
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實施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幼兒獲取人類和生態環境間的必要關系、從相關事實措施和方略上來看,對人類生存發展和與環境的關系,都不同程度的影響幼兒的生存發展,以科學實驗的經驗和策略方針,事實教育培養方略從教育活動案例出發,為幼兒學習創設良好的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改.幼兒園生態文明教育及其實踐路徑探析[J].教育探索..2013(6):152―153
關鍵詞:生態文明;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強化建議;
環境問題是國際社會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對人們生存與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高校作為教育的主要平臺,要提高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要倡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為構建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奠定基礎。因此,要提高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視。
一、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對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缺乏重視。在我國教學理念中,一直缺乏對生態教育的重視,對于經濟的發展較為重視,對于生態環境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沒有起到足夠的認識。在高校的課程中并沒有對培養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進修明確規定,因此造成了大學生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對于環境保護觀念較為淡薄。
(二)高校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現階段,在高校課程管理來說,對于生態環境類型的公共課程設置較少;對于環境保護、技術、治理等相關知識雖然較為專業,但是并沒有在思想道德上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育;對于相關內容知識一筆帶過,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課程設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大學生對環境狀況、保護意識的缺乏,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學校沒有為學生提供生態道德教育的相關平臺。高校對于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學生對于生態保護的知識大多數是通過網絡、電視以及書籍獲取,學校并沒有設置系統的環境保護交流平臺,生態環境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涉及甚少。所以通過有效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對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大學生環境道德教育的途徑
(一)提高學校的重視,協調部門之間的職能。在高校的課程設置過程中,要適當的添加一些關于生態文明的以及環境道德教育理念;要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認知;提高學生的環境道德意識;同時要協調學校各部門大力開展生態環境道德教育活動;通過組織學生社團等課題活動,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可以定期開展生態社團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我國自然環境保護現狀的認識;提高學生對自然的了解,在自然環境中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
(二)將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生態文明有效的融合起來。在傳統的思政教育課程中,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相對較少,涉及面也不全;這與現階段的實際需求有所出入,無法有效的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要根據現階段的環境保護思想以及思想素質理論教育的狀況,對思想政治教學進行科學的編寫,提高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為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奠定基礎。
(三)重環境意識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環境道德素質能力教育。環境意識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與核心。環境意識的本質就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大學生作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者與建設者,其素質能力以及道德養成對其將來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對于我國社會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校要通過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使其充分的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倡導在生活中在小事做起,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四)開展各種生態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合理的環境道德教育可以使學生在理論上對環境知識進行了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自然的敬畏、保護意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數字化、網絡化的多媒體教學;通過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手機、微信以及微博等渠道開始平臺,向學生普及各種環境保護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滲透教育。校園可以利用校報對學生進行各種環保知識的普及;定期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在校園開設知識講座;提高學生對基本環境知識的理解;通過實踐與教學融合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到校園附近進行環境考察;通過調查報告的形式對存在的各種生態文明行為進行了解;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認識,了解生態危機給人們的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做到尊重自然、熱愛自然。
(五)生態教育評價的方法。在生態文明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要設置合理的標準對道德工作以及效果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要將生態道德教育的表現與學生的德育成績融合起來,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要全面的科學的反應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例如,在進行學生個人素質總結的時候,要對學生的生態道德素質能力進行綜合考量,對其存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指出;根據具體狀況開展不同的教育。這樣才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發展。
結束語: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大學生生態道德養成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對現階段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進修系統的分析,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挖掘,在實踐中通過有效的方法與策略進行解決。提高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教育是一項終身的、長期的教育工作,要在實際狀況出發,對學生的素質能力進行綜合分析,探究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生態道德素質的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生態文明;高校;生態體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6X(2013)08-0000-02
1.生態體育
1.1生態體育提出的背景
人類與生態環境是一種由單項轉向互動,由分散走向融合的新型關系。如今人與自然的關系變得日益突出,這其中包括各種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生態的失衡、環境的污染等,這些都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隨之生態體育的概念呼之欲出,它提倡的是一種回歸自然的體育理念,主張重視陽光、空氣、水對人體健康的重要價值,是從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角度出發,使人類、自然環境、體育與文化四者相互協調、共生共融的體育實施策略。高校生態體育課程是在合理健康的自然生態環境與社會生態環境下進行適量的、不拘形式的體育課堂活動,運用適當的體育教學手段與方法,讓學生與自然、社會親密接觸,從中獲得一定的社會知識與經驗,以達到培養學生生存能力與野外適應能力的目標,從而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果。
傳統的體育從人們生產實踐中分離出來,是由跑、跳、投等基本技能組成,其目的是為改善人類生存質量、豐富人類精神的一種特殊文化活動。近年來,競技體育的迅速發展,使體育的本質由單質論向多質論轉化,隨著生態文明理念的提出,體育的發展重新主張回歸本質,貼近自然。盧梭的自然主義體育與生態體育的理念不謀而合,主張親近自然,在感受自然環境之美,塑造和開拓人格的同時,培養出一種珍惜生命與自然景觀的情感,體會自然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進而愛護與人類共存的大自然1。目前我國各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仍偏向競技性,應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使生態環境與體育教學相互融合,相互推動。在生態文明理念的倡導下,充分利用有利時機,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培養學生養成正確參與體育鍛煉意識。
1.2高校生態體育課程特性
1.2.1自然性
當今的社會結構和運行方式催生了現代體育,其正以驚人的沖擊力向國際化、科學化和高水平推進,卻忽視了體育運動最基礎的自然內在價值2。高校生態體育課堂是指體育教師帶領學生在自愿、自由、自樂的原則下,走出原有意義上的課堂,融入自然、社會生態環境中進行體育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利用自然資源,親近自然、尊重自然,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感受自然,提升學生保護自然的生態意識,重視自然條件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使學生達到個體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協調發展。
1.2.2和諧性
高校生態體育課程教學是以保護自然環境為前提,利用該城市既有的山、水、綠地及土地等自然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利用,培養學生環保意識。高校生態體育課程在教學內容與手段的選擇上,應注重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不污染、破壞環境、不惡意透支資源3,同時做到對資源的節約和對空間開發格局的優化,達到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
1.2.3系統性
高校生態體育課程是集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等多種因子構成的“人――體育――自然――社會”的大系統。作為一種發展方法及理念,高校生態體育課程涉及到體育課設施的場地與器材、管理方式、等一系列要素,學生作為體育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影響并制約著體育環境效能的發揮。高校生態體育課程的建設是一項系統的工作,應運用系統觀來統籌安排生態體育課程的建設,挖掘各個層次對體育的效能,實現體育的可持續發展4。
1.2.4開放性
高校生態體育課程的開放性體現在教學空間由室內封閉環境逐漸轉向戶外甚至野外等室外開放環境。各高校應與周邊具有良好體育資源的其他單位、城市其他公共資源,綠地等開放資源達成共享。生態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一改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發揮其主動性與創造性,促使教學目標多元化發展。
1.2.5時效性
十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需求,高校生態體育課程從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角度,緊扣時代步伐,集約化發展生態體育,以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高效發展的訴求、生態文明的建設需要作為驅動課程創新的原動力。同時結合社會發展的特點及教改要求,根據自身因時因地制宜而創編所成。奧運理念由“更高、更遠、更強”向“更干凈、更人性、更團結”進行了轉變,這也為高校生態體育課堂的發展提供了借鑒模式。
2.獨立學院生態體育課程開展模式的建設
目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體育課程設置仍然偏重于競技體育教學,重視競技價值的開發,缺乏生態價值上的思考,對其時效性、功能性的理解有所偏差。高校生態體育課程的開展應緊扣時代脈搏,從而回歸體育本質的特點,回歸自然,使人-體育-自然三者和諧相處,相互推動與發展。
2.1創建生態文明的校園文化氛圍
高校校園文化氛圍包含大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顯現出的態度、情調和精神氛圍5。大學生作為倡導與推動環保事業的主力軍,就整體而言,缺乏對生態保護的深刻理解與認識,大多數情況只停留在參與的層面,沒有形成獨立的生活態度。高校的生態體育課程首先要使學生樹立人-體育-自然三者和諧發展的意識,強化大學生生態體育教育觀念,把生態與體育相結合,運用周邊自然生態環境來豐富教學內容,在學生群體形成生態體育的活動氛圍,從思想上認可這種新興的教學方法,重視生態體育課程。學校可通過校園廣播、宣傳欄普及生態體育相關知識,舉辦生態體育文化節、生態體育知識競賽、生態體育知識辯論賽等獨特的群體文化,加強大學生生態體育知識的了解與認知,讓學生在充滿生態文明的校園氛圍中改變對體育傳統的觀念與態度,影響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形式與方法。
2.2建立生態體育的理論體系課程
高校的生態體育課程要高效貫徹落實國家課程標準,開足開全國家課程標準要求體育選修課程,每學期36學時的生態體育教學模式,其中理論課時占4學時,實踐課時占32學時。開展初期,教學內容以常規體育課程教學內容為主,占16-18學時,以生態體育創新內容為輔,根據各高校的辦校特點,文化氛圍,一切從學校實際情況、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構建具有各高校特點的“個性化”本土特色生態體育課程,例如定向越野等校本課程。充分挖掘綜合實踐課程,利用校友或者社會資源,搭建更大平臺,如開展4-8學時由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改編創新的生態體育項目課程,以擴展學生視野。最后,積極拓展新潮課程,緊扣時代脈搏,切合學生興趣的“潮”課,如遠足、登山。定向越野選擇在周末進行,安排3-4學時,以滿足學生好奇心與探索欲望與創新意識,同時促進教師對課堂教學模式改進的思路6。同時,根據天氣等原因安排一定學時的理論課,借助多媒體教學、校園網絡平臺講述運動損傷、疾病與預防等理論知識,讓學生全方位、多視角了解生態體育課程。高校以生態課程建設為抓手,自主選擇校本課程、綜合實踐課程與新潮拓展課程,搭建合理的課程結構,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遵循多樣化發展的規律,引導學生從思想、情感上尊重、關愛自然,培養學生形成對待自然生態的正確態度。
2.3豐富高校生態體育課堂教學內容
高校生態體育課堂應把體育教學內容與所處周圍自然生態環境相互結合。例如春秋天,可設置定向越野跑,讓學生接觸大自然,呼吸野外新鮮空氣,也可利用周邊山地等自然地形,登山望遠,遠足野營,培養學生室外生存能力和團結能力。冬天利用雪原進行滑雪教學,寓教于樂,也可利用校園內的生態資源創編或改編一些體育游戲,以生態為線索,以探險為情境,讓學生在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應如何保護自然生態,激發學生的生態意識。同時,可以把民族體育的生態元素引入其中,構建高校獨特的體育生態課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來源于自然,場地設施融于自然,更加有利于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外部環境優化。生態體育課堂的重點在于民族體育的生態性,教師選擇難度系數不大、器材要求不高,例如民間的高腳馬、滾藤圈、莎朗舞、竹竿舞等民族性很強的生態體育項目,這些項目操作簡便、自制器材教易,極易普及7,在提高學生參與體育積極性的同時,也使高校體育課程內容具有了地方特色,從而體現了生態特色。
2.4拓展高校生態體育課堂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依托教學內容而存在,高校的生態體育課程應多采用啟發性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以嘗試法、觀察法、發現法等學生自主型教學為主,并配合分組競賽測驗法,帶領學生學會如何自主學習。如開展民族性很強的莎朗舞等生態體育項目時,教師通過觀察跳莎朗的特點,帶領學生由模仿性思維向創造性思維過渡,把學生分成小組自主創編隊形動作,進行小組間的比賽,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參與的動力,提高動作的質量,也能促進學生進行思考。野外的生態教學課程,有情景教學法,其方式是創設情境、烘托氣氛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有配合互動式教學法,教師參與其中,帶領學生一同感受大自然,在減少和避免對生態環境破壞的基礎上,最大限度挖掘自然環境功效。
2.5建立科學的多元化評價體系
高校生態體育課程始終貫穿“健康第一”的原則,學生身體與心理的雙重健康既為出發點,也為最終目標。改變以“跑得快”、“跳得高”、“擲得遠”等傳統量化指標作為評價標準,引入學生體質與心理健康增強的程度、自身生存能力、社會公德意識、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等人文素質指標,建立學生綜合評價體系。在傳統的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的基礎上,建立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檔案袋評價、學會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的多元性評價體系,淡化傳統教學評價中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強化對學生的引導與激勵功能,從而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得到多元化、全面的發展。
3.結語
高校生態體育課程教學是以尊重學生情感、發展學生綜合能力為核心,其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與人們生活方式的需求,堅持以人為本、符合人類回歸自然主體需求9的一項新興體育教學模式,在生態文明的視域下,這種教學模式的建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的現狀,我們應抓住時機,在積極倡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同時要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融入自然,使得高校生態體育課程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剛.評析盧梭的自然主義體育思想特質[J].體育科學,2012,4(32):77-82
[2] 王改艷.體育的自然內在價值論[J].體育學刊,2006,6(13):127-129
[3] 朱玲.淺談生態文明視域下的生態體育課堂建設[J].當代體育科技,2013,3(9):126-128
[4] 郭榮菊.試析生態體育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菏澤學院學報,2012,2(34):135-138
[5] 陳彥.體育與環境[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4(17):18-19
[6] 林黎華.以課程生態為抓手推動學校特色發展[J].教育導刊,2013,1:(66-67)
[7] 楊雪林.對高校生態體育課程資源的探討[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10):95-96.
[8] 譚志麗.體育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5,8:17-18
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各有其優勢與不足。顯性教育的目的明確,具有正規性、直接性、系統性的教育優勢,但也有單一化、灌輸性、呆板性等教育弊端,單純開展顯性教育,其教育效果往往不夠理想。而隱性教育具有間接性、多樣性、持久性等教育優勢,但也有非正規性、復雜性、目的不夠明確等弊端,單純依賴隱性教育,也不可能完全達到生態文明教育的目的。因此,必須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對大學生開展系統的生態文明理論顯性教育的同時,加強生態文明的隱性教育,從而克服這兩種教育方式的弊端,更好地發揮二者的優勢,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性。目前各高校生態文明教育存在兩種傾向:有些高校片面強調顯性教育,忽視了隱形教育,不重視課堂之外的生態文明教育活動;有些高校則片面強調隱性教育而不重視顯性教育,連一門專門的生態文明教育課程都沒有開設。這兩種傾向都是片面的,都不利于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必須克服這種錯誤傾向,把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性。
二、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
1.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內涵與特點
理論教育具有邏輯性、抽象性、系統性等特點。首先,理論教育是由概念、判斷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構成的,具有邏輯性。在生態文明理論教育過程中,必須注重邏輯性,發揮理論邏輯的力量,讓大學生掌握生態文明理論的內在邏輯,增強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其次,理論教育不是具體的事實陳述,而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闡述,具有抽象性。在生態文明理論教育中,必須突出重點和難點,解決大學生對生態文明的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問題,以提高他們的理論層次。最后,理論教育是一種系統的知識傳授,具有系統性。必須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理論的系統教育,以提高他們的生態文明理論水平。所謂“實踐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使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受到深刻教育,以鞏固他們的理論知識,提高他們的實踐創造能力。實踐教育具有直接現實性、社會歷史性和自覺能動性等特點。首先,實踐教育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通過生態文明實踐教育可以使生態文明理論見之于現實,使之得到檢驗、豐富和發展。其次,實踐教育具有社會歷史性的特點。通過生態文明實踐教育可以使大學生總結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經驗,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規律。最后,實踐教育具有自覺能動性的特點。通過生態文明實踐教育可以發揮大學生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他們建設生態文明的實踐創造能力。
2.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有機結合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的基本原則,也是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基本方法。在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中,必須堅持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結合的基本原則,才能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性。目前在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存在兩種錯誤傾向:一是片面強調理論教育的作用,而否定實踐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雖然開設了生態文明理論教育課程,但很少組織大學生開展生態文明實踐教育活動,使理論脫離實際,犯了唯理論的錯誤。二是片面強調實踐教育的作用,而否定理論教育的作用。一些高校雖然組織大學生開展了一些生態文明社會實踐活動,但沒有開設專門的生態文明課程,使生態文明教育缺乏系統的理論性,犯了經驗論的錯誤。因此,必須把生態文明的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理論指導實踐,又以實踐來檢驗、豐富和發展理論,克服唯理論與經驗論兩種錯誤傾向,全面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水平和實踐創造能力。另外,還要克服“兩張皮”的現象,注重二者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在生態文明理論教育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把理論教育同解決實踐問題有機結合起來;在生態文明實踐教育中,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注意用實踐經驗來檢驗、豐富和發展理論,要求大學生撰寫具有一定理論深度的社會調查報告。只有這樣,才能使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三、傳統手段與現代手段相結合
1.傳統手段與現代手段的內涵與特點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憑借一本教材、一本教學參考書、一支粉筆、一張嘴,即可以班級為單位組織課堂教學,開展有目標、有計劃、有重點的理論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學生對知識的獲取依賴于教師的傳授和點撥。傳統教學手段具有教學成本低、便于隨機應變、利于雙向互動等特點和優勢。首先,傳統教育具有教學成本低的特點。這種教學手段花費精力小,投入經費少,節省了教學成本,有助于提高教育的經濟效益。其次,傳統教育手段具有隨機應變的特點。采用這種教學手段,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情況變化,臨時采用措施,解決課堂教學中的突發性事件。最后,傳統教育手段具有雙向互動性特點。采用傳統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發揮啟發式、互動式教學的優勢,加強師生情感交流,開展個性化教育,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所謂“現代教學手段”,是指采用各種電化教育器材和教材,把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機、DVD機、計算機等現代教學器材應用于課堂教學的新型教學手段。現代教學手段包括多媒體、網絡、QQ群及電子郵箱、手機等教學手段。現代教學手段具有高科技性、生動形象性、內容豐富性等特點和優勢。首先,現代教學手段具有高科技性。它采用現代高新技術進行教學,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現代教育手段操作能力。其次,現代教育手段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它可以將抽象的內容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和影像展示出來,以增強教學的感染力。最后,現代教學手段具有內容豐富的特點。現代教學手段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大量的教育內容傳播給學生,包含信息量大,有助于豐富教學內容。
2.傳統手段與現代手段的相互結合
傳統教育手段與現代教育手段各有其優勢和特點,但也有各自的不足,這就要求在生態文明教育中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做到優勢互補,克服各自的不足,以提高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采用現代多媒體與傳統板書相結合的方法既能發揮多媒體、黑板板書各自的優勢,又能克服它們各自的缺點。如:多媒體具有信息容量大的優勢,但也具有學生記憶不深刻的缺點,而這一不足恰恰能通過黑板板書來彌補,因為黑板板書停留時間長,從而能起到突出重點、難點的作用。而黑板板書只能對所學知識作靜態、平面地展示,這一不足又可通過多媒體來彌補,多媒體能集文字、聲音、圖像、圖形于一體,具有聲情并茂、視聽交融、動靜交錯、感染力強的特點,因此它能夠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興趣。再如:現代教學手段雖然具有高效性的優勢,但它不利于師生雙向互動和情感交流,而傳統教學手段可以彌補其不足,有助于師生情感交流,開展個性化教育。因此,在生態文明教育中,必須把傳統教學手段與現代教育手段有機結合起來,以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效果。
四、他律與自律相結合
1.他律與自律的內涵與特點
所謂“自律”,是指通過自我約束、自我調整,把言行控制在社會道德、法律及制度規范允許的范圍內。自律也叫“自我教育”,具有自主性、自覺性、自控性等特點。首先,自律具有自主性的特點。學生在自我教育過程中,能夠發揮自主性。在他律過程中,學生只是一種被動的教育對象,而在自律過程中,學生卻成了獨立性的主體。通過生態文明的自律,可以增強大學生的自主性。其次,自律具有自覺性。學生在生態文明自律過程中,必須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生態文明的自我修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最后,自律具有自控性的特點。通過生態文明自律可以使大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自覺選擇與調整,以保證自己在道德與法律制度的規范內活動,防止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發生。所謂“他律”,是指他人對自己進行的教育。他律包括學校教育、社會團體教育與家庭教育等,具有外在性、互動性、強制性等特點。首先,他律具有外在性特點。教育者從外部把教育內容灌輸到受教育者頭腦中去,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發生變化。在生態文明教育過程中,學校教師、社會團體、家長都要發揮好他律的作用,相互配合做好生態文明的宣傳教育工作,使大學生受到良好的生態文明教育。其次,他律具有互動性特點。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必須做到雙向互動,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生態文明的他律過程中,必須做到雙向互動,才能使教育雙方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尤其是在課堂教育中,更要注重師生的雙向互動,提高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實效性。最后,他律具有強制性特點。無論是學校教育、社會團體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要受社會法律制度的約束,具有強制性。學校教師、黨團組織、家長都應按照法律制度和組織規定,對大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教育,使他們樹立生態文明觀念,成為生態文明的合格建設者。
2.他律與自律的有機結合
【關鍵詞】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意義
生態文明是人類在應對生態危機下提出的新課題,它堅持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中把人的問題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強調人類面臨自然、面臨社會環境以及人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教育給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新內涵,要求大學生不斷的提升綜合素質,達到全面發展,為高校培養時展需要的合格接班人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
二、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一)生態文明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大學生的素質發展包括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當代的大學生除了要掌握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之外,還要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強健的身體素質,不僅要學習處理人際間關系,還要重視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大學生走在時代的最前沿,是祖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不僅具備新技能、新知識,而且思維活躍,思想敏捷,是青年中群體中的優秀分子,他們愿意接受新鮮事物,是祖國寶貴的人力資源,他們還肩負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是祖國未來的希望和生力軍。因此,培養他們具備較高的生態文明素質,強烈的生態環保意識是當代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的前提,也是衡量當代大學生素質教育是否全面發展的重要量度,只有實現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才能真正完成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二)生態文明教育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幫助他們能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社會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生態文明是對人類長期以來僅重視人類自身發展,卻忽略人和自然關系的歷史性總結和升華,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思想上,其要求受教育者要樹立一種良好的人生觀和自然觀以及生存發展觀,更加的注重人,注重人的可持續發展,有意識地控制人類自身在發展中對自然的盲目行為,這種發展要求人與自然關系相和諧的,這種教育縱向上注重以人為本,人在生命的發展過程中的可持續健康的發展態勢,在橫向上則更加注重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因此,努力提高大學生的生態倫理道德,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生態保護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大學生“地球家園”的責任意識,教育他們要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愛自然,從根本上增強他們的生態憂患意識、參與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他們處理生態問題的能力,使他們具備時展所需要的生態文明素質。
(三)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是提高國際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他們掌握著當代先進科技知識,且覺悟力較強,他們即將進入社會工作,是社會競爭的先鋒力量,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因此,不僅可以充當傳播生態文明觀的先鋒隊,也是監督、保衛、建設生態系統動態平衡發展的主力軍。作為未來我國社會發展的未來主力軍,大學生是否重視環境問題、是否具有生態文明意識、是否掌握生態文化知識、是否身體力行生態保護行動,將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整個中華民族的長治久安。因此,發揮好大學生態文明的文化引領作用,實現全社會的生態文明建設,才是提高我們國家國際競爭力的根本之道。
三、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途徑
(一)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與時俱進的特點。因此,在這一教育過程中就要把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有機結合起來,強化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培養他們的生態文明理念,陶冶他們的生態道德情感,從而幫助大學生樹立健康、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與生態發展觀。從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來看,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都是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不可或缺的方式方法。
(二)加大高校師資隊伍的生態文明教育力量
高校教師對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只有極少一部分的高校教師很好在教學中自覺貫徹生態理念。辦學之道,師資為本,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樣需要一支專業素質和道德素質較高的教師隊伍,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師資力量而只是盲目地開設生態文明教育方面的課程,必然使教育流于形式,無法實現最終目標。因此,加大高校教師生態文明教育力量是增強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重要保證,也是在高校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的重要途經。
(三)發揮大學校園文化的潛在教育功能
現有的教育生態學表明,校園所具有的規模和組織結構、所提供的物質環境、推崇的價值觀念、熔鑄的行為模式等等,構成了受教育個體的學習情境,他們對受教育者學習行為造成了明顯的影響。校園是學生在學校生活、學習和活動的主要場所,良好的校園環境與氛圍對學生能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潔凈的校園、醒目的環境保護宣傳標語等對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增強都會起到作用。因此,大學生生態文明觀的培育離不開校園文化的熏陶。
(四)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宣傳作用
隨著當代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報紙、廣播、互聯網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增大。目前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網絡等媒體獲取有關生態保護信息的。因此,高校不可忽視新聞媒體在大學生生態文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四、結語
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是個龐大和開放的體系,高校生態文明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和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探討的方面還有很多,如認識上、教學上、師資培訓上等,這其中有很多方面都需要政府、教育部門、高校乃至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共同強化生態文明教育,只有這樣,高校生態文明教育才能沿著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關鍵詞:環境倫理觀;生態地理教學;構建
在工業文明的背景下,社會和經濟的進步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對自然的恣意索取和排放造成了臭氧層空洞、酸雨、土地的不斷沙漠化,嚴重的水土流失,礦產資源的日益枯竭和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人與自然對立關系的不斷加深,最終導致生態與環境嚴重失調,威脅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這種盲目的殺雞取卵的近利行為,從人們的認識上來說是缺乏環境倫理道德與意識。生態文明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較工業文明更先進、更高級、更偉大的文明[1]。它倡導把保護自然環境作為倫理道德的首要準則。生態文明的環境倫理道德是以維護自然環境系統正常運轉,保持自然生態平衡為準則的。人類的一切行為必須是在服從這一準則的前提下進行,增強人們的生態環境道德意識,樹立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環境倫理觀,使人們認識到生態環境道德是人類道德的重要方面,保護自然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是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與可持續發展所應履行的道德義務。
一、環境倫理觀
環境倫理觀主要以保護地球資源和確保人類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在生產生活中堅持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減少污染排放、循環使用資源等環保理念[2]。環境倫理觀主張地球的唯一性與資源承載量的有限性;生命的平等性;人類的自然屬性;人類自身的公平性;環境問題的世界性等[3]。生態文明是以環境哲學作為其哲學基礎的,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把環境倫理觀作者簡介:劉麗華(1983-),女,山西人,滇西科技師范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生態經濟與旅游地理作為學生改造自然意識與行為上的制約機制與理念,樹立與生態文明相適應的環境倫理觀是推進生態地理教學的哲學之源與理論之基。而地理學科以其時代性、獨特性、形象性、統一性的特征,例如人地關系、全球環境問題、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等理念,又有助于環境倫理觀的滲透。二者具有相通之處。
二、生態地理教學構建目標
生態地理教學構建的終極目標在于,在地理教學中滲透環境倫理觀能夠使學生塑造環境倫理道德,使使他們具有正確的環境態度和價值觀,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以此能做出理想的環境行為。
1、培養學生的環境倫理意識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要大力宣揚生態危機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威脅,使學生認識到任何有意或無意、直接或間接的污染、破壞環境的行為都是不道德的,以此喚起學生的危機和急迫意識。
2、形成正確的環境倫理觀
由于環境資源的有用性有限性與稀缺性等,環境資源也是有價值的。正確的環境倫理價值觀要求在自然本身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建立起一種合理性,一種生態平衡,并用這種合理性來規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3、使學生形成綠色消費觀
在教學過程中,應倡導學生在消費資源時要適度消費,以求資源的永續利用,例如倡導珍惜糧食,節約用水等。
三、生態地理教學構建途徑
1、地理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環境倫理道德的有效空間
教師可采用滲透式講授法、辯論法、討論法、演示法、材料閱讀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設計教案,對環境倫理觀從知識、技能、情感等多方面進行講解與傳授。
2、課外活動是培養學生環境倫理道德的重要陣地
教師可以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校外去考察、調查,讓學生寫出總結或調查報告,提出自己的建議,使學生直接接觸環境,獲得正確、鮮明、真實的印象。
3、重視鄉土地理教學對環境倫理意識的培養
鄉土地理教學是從學生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人手進行教學的,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生對周圍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比較熟悉。
四、生態地理教學評價
1、對學生的評價
對學生的評價可通過撰寫環境倫理調查報告或環境倫理小論文等進行量化的評價。考核采用優秀、良好、中三個等級。
2、對教師的評價
1)教學目標評價教學目標是否符合地理學科的特點和環境倫理教育的特點是否在完成地理教學目標的同時,強調學生對環境倫理的理解,培養正確的對待環境的態度,并鼓勵學生的參與是否具有一定的彈性和可操作性。2)教學內容評價教學內容是否將本書內容與學生身邊的、當地的和日常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與環境倫理問題聯系起來;教師是否鼓勵學生在學習中調查不同的環境倫理問題,并把這些環境倫理問題與全球的環境倫理問題聯系起來。3)教學方法評價教師是否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是否適應學生的需要;教師是否采用了相應的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措施,建立了相應的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的學生檔案教師是否將評價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教師是否提供足夠的機會,讓學生在現實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中感知、體驗和思考。生態地理教學的構建,以環境倫理觀的形成為主要線索,從構建目標、途徑以及到生態地理教學的評價都以環境倫理觀教育為主,以此來實現地理教學的生態意識。
參考文獻
[1]陳敏豪.生態文化與文明前景[M].武漢出版社,1995.
[2]包慶德.唯物史觀視野中的“環境倫理”[J].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7.
[3]姚宏宇.環境倫理觀的滲透———地理學科的基本任務[J].教學研究,2006(2).
[4]李偉華,魏智勇.高中地理課程中環境倫理道德教育研究綜述[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21).
關鍵詞:生態人類學 初、中等教育 生態環境 社會發展
生態人類學作為一門引進西方的社會科學,在我國還只是一門新興學科,但此學科在西方早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理論與方法體系。生態人類學主要是研究人、文化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關于對生態人類學概念的界定,國內外學者的說法頗多,但始終沒有一個被廣泛公認的定義。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學者伊谷純一郎,他指出生態人類學是“生態方面的人類學,是人類學中分擔生態學層面的領域,是研究人類生活或人類生存方式的學問”。本研究中使用生態人類學的基本要義就是:研究人類生活或人類生存方式的學問。
一、初、中等教育滲透生態人類學內容的必要性
在我國初、中等教育中滲透生態人類學的基本理念和內容,主要目的是教育人民從人類整體著眼,關注人類未來的生存、生活和命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提升,經濟已經成為衡量人類社會發展水平的唯一尺度。在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旗幟之下暗藏著“征服”和“掠奪”,而就社會層面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攻關” 、“競爭” 、“備戰”,這種現代意義對于建立關系、對待關系、處理關系的認知理念可見一斑。因此,在初、中等教育中滲透生態人類學的內容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1.重塑人類角色理念
人類與自然的關系狀態大體經歷了畏懼、崇拜、征服、和諧相處等幾個階段。當前人類正處在由征服階段向和諧相處階段的過渡期。傳統的工業文明,向自然展現了人類的創造力、征服力,而后工業階段顯露出的種種生態環境問題和發展模式本身存在的弊端,又給人以警醒,去思考過去的作為,從而反思自身的發展。中國作為后發展國家,盡管在借鑒西方發展經驗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但工業文明背景下的發展舉動不可能從其發展的問題和弊端中全身而退,相反,卻深受其害。
作為有5000年文明歷史的中國,在反思人類生存和發展上當成為先行者。人本源于自然,在自然的進化中有偶然因素,也有必然因素發展到了萬物之靈長,但無論如何也無法改變人類是自然一部分這一既定的事實。可以說,人類是生態循環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升和活動空間的擴大,人類中心主義不斷擴張,并日趨成為指導人們實踐活動的核心理念,由此人類的自我定位與其自身應有的角色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漸行漸遠。
在初、中等教育中滲透生態人類學內容的目的就是要糾正工業文明背景下形成的錯誤的自我觀念和自我定位,從教育著手,使人類正確認識自身的自然角色,并且在自身角色正確定位的基礎上關注人類的生存、發展問題。
2.培養人類人文關懷
人除了具有自然屬性外,還有社會屬性。理論認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而個體是組成社會的基本單元,因而,社會從本質上來說也是關系的總和。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日趨緊張,幾乎感受不到任何基于人類意識本真的自我感官享受,人與人之間除了競爭就是合作,亦合作亦競爭的相互依賴關系操控著整個社會,社會的種種關系中也充斥著基于現實需求的經濟的味道,而缺乏的就是自然而然的人文關懷。
通過對生態人類學的內容及理念的學習,在進行正確的角色定位基礎上,將人與自然和諧的關系理念轉化到人類社會自身方面,培養人類對自然及人類自身的人文關懷,改善現有的社會關系狀況,使人能更充分的認識自我、發展自我、實現自我。
二、初、中等教育滲透生態人類學內容的模式
1.借現有課程體系滲透生態人類學內容
在現代的小學教材中有社會、自然等課程內容,均涉及到生態人類學的相關內容。在初中的課程體系中主要有地理課程,地理課程不僅擔負著傳授基本的地理知識的任務,而且還滲透關乎人類生存和生活現狀及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在高中的課程體系當中,也是在地理課中涉及一些相關的內容,但這些內容相對更加零散,而當前的文理分科的現狀,在理科中缺乏生態人類學內容的課程載體。
綜上分析,在現有的初、中等教育的課程體系當中,對于生態人類學關注的內容只是以知識點的形式做了簡單的了解性介紹,對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的關注度不高。尤其在高中的課程體系當中,從高一下學期開始文理分科,文理分教分學,使得理科學生失去了學習生態人類學知識的機會。
基于以上初、中等教學課程體系的現狀,必須拓寬生態人類學內容教學,在小學的社會、自然課程中繼續滲透該領域的知識內容,在初中的地理課程中加大該部分知識內容的比例,并列為重點考察的內容。此外,在政治課程中也應普遍滲透生態人類學的知識內容。
在高中的教學中應該進一步深化生態人類學的知識,尤其針對文理分科之后的理科學生,應在化學、物理等相關的課程中有效滲透生態人類學的知識內容。
小學、初中、高中關于生態人類學知識內容的滲透應既有一定的延續性又具有一定的層次性,意在培養學生正確的自我角色意識和對于自然及人類社會的人文關懷。
2.開發獨立的生態人類學教學模塊
除了在現有的初、中等教育課程內容中有效滲透生態人類學知識外,應在每個階段的課程體系中開發出獨立的教學模塊,進行專門有效的生態人類學知識教育。
在小學課程體系中,繼續豐富自然、社會課程的內容,而且改變應試教育的理念,對這部分課程加大重視的力度,有必要將這部分課程作為升級、升學考試的考查內容。
在現有的初、高中課程體系中開發出獨立的課程內容,對生態人類學知識進行教育。而且就當前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預想有效的進行生態人類學教育必須將這部分知識內容加入到升學考試的內容當中。尤其對于高中的文理分科之后的理科學生,因其所占比重較大,而且是未來相關領域內直接作用于自然的職業人員,所以必須進行獨立的生態人類學知識教育。
現有的初中和高中課程體系當中缺乏承擔生態人類學知識教育的載體,因此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獨立的課程內容開發,這是對初、高中學生全面進行生態人類學知識教育的當務之急。
三、總結
生態人類學是人類學中基于人與自然關系的認知而形成的專業領域分支,對于初、中等教育來說,專業的生態人類學教學和知識傳授自然是勉為其難。但是,筆者在這里所要表達的自然不是將如此專業的學科知識作為初、中等教育的必修內容納入其教學體系,而只是強調在其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將生態人類學具有的專業價值理念引入其中。初、中等的學校教育對于個體發展來說,是除了家庭教育這樣的初級群體外,最重要的個體人格塑造方式,是個體基于初級家庭教育外,最先接觸到的社會單元,也是最為重要的單元。在初、中等教育中,以學校教育的方式,將現有成熟體系的生態人類學學科理念加以引進,讓個體認識到人與自然之間原本應該具有的和諧關系。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已經認識到人類的社會活動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多少動植物在遭受著難以容忍的對待。這是每一個人都應關注的問題,人類自當走出“主人”、“中心”的自我角色定位,尊重自然,學習自然,回歸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而這首先是要實現人類的態度、立場、觀念以及認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革命。
但是這些革命要從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開始,必應先從初、中等教育入手,從學生群體開始進行生態人類學知識的教育,塑造人類正確的自我角色意識、培養并深化對萬物存在的人文關懷。
參考文獻:
生態文明是社會的需要,作為一名現代公民,有責任提高自己的生態意識。教育承載著培養社會建設發展需要的人才的重任。生態文明教育是以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為目標,采取多種教育手段,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生態道德、生態自覺和生態能力的教育。因此,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是小學德育的新課題。那么,如何在小學常態化地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提高小學生的生態文明意識?
近年來,廣州大力推行垃圾分類,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東山培正小學參加了國際環境教育基金會和國家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中心啟動的“國際生態學校”創建工作,以垃圾減量教育為切入點,將“國際生態學校”理念滲透到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貫穿于學校管理、教育教學和建設的整體活動中。通過國際生態學校網絡,與世界各國的生態學校共享教育的經驗和成果,使學校的生態文明教育水平不斷提升。
一、全員培訓,提高教師生態文明教育水平
國以人立,教以人興。學校應遵循《全國環境宣傳教育行動綱要》,加大對干部和老師的培訓力度,增強他們的生態文明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創新師資培訓機制,專家講座和校本研討結合,課例引領與課題研究相結合,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讓學校教師統一思想,形成合力,在實踐中提高生態文明教育的水平。
二、立足課堂,各學科滲透生態文明教育
讓各科教師積極挖掘教材中培養學生生態文明意識的因素,認真上好滲透課,具體做到課前滲透定目標,課中滲透要科學,課后滲透悟道理。從而引領老師們自覺地、有效地結合教材的內容滲透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垃圾分類等教育。
語文、思品老師可結合時事和課文,對學生進行生態文明意義和方法的教育。數學老師可讓學生統計垃圾減量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英語老師可讓學生了解各國環保的措施。科學老師可讓學生進行垃圾處理的探究,嘗試制作創客作品進行垃圾減量。信息技術老師可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制作電子報或微視頻等宣傳環保。音樂老師可讓學生學唱生態文明的歌曲。美術老師利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讓學生制作生活用品或裝飾物,變廢為寶。
三、大力宣傳,精心營造校園環境文化
校園環境文化作為校園的生態系統,起著“潤物細無聲”的作用。精心營造校園物質環境,使校園里每一處都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學校應開設環境教育資源中心,建造各種環境科學體驗活動園地,如造紙坊、創展平臺、垃圾分類科普園等。張貼上關于環境教育的宣傳畫,定期舉行環保作品展覽,各班專題宣傳的墻報,操場顯眼處懸掛永久性的節能減排教育宣傳標語。大隊部在紅領巾電視臺設立善正論壇,每周播出宣傳小品或最新的環保信息,德育處運用信息技術,利用電子屏幕、校園網、班級主頁等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教育。
四、注重日常,環境管理常態化進行
學校把環境管理作為創建國際生態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學校教職員工、學生全員參與校園環境管理。
1. 可回收物定期收購,促進循環再用
學校讓學生自己報名擔任班級“小管家”,實行定期輪換。打掃衛生、垃圾分類、監督用水、關燈關風扇等都由學生負責。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校級小管家實行競爭上崗,他們負責檢查評比。每周評選“環境管理模范班”,在全校進行表彰。定期評選“優秀校園小管家”,鼓勵學生成為學校環境管理的小主人。
老師們實行無紙化辦公,電子政務,教材和教參循環再用,并積極參加環保辦公室的評選,成為學生的榜樣。
2. 餐廚垃圾節約為先,嘗試轉化再生資源
學校集體食堂不使用一次性餐具;倡導師生“光盤行動”,學生把骨頭菜渣倒入本班收集桶,校園小管家進行檢查登記。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將廚余轉化為肥料,科學體驗活動激發了學生垃圾減量的熱情。
3. 有害垃圾定點貯存,集中運送深度處理
有害垃圾是造成環境污染,特別是重金屬污染的重要原因,有害垃圾看似量少,但危害極大,學校定點貯存,集中運送深度處理。
五、注重創新,特色活動多元載體實施
1. 成立學校生態委員會,共建生態規章
成立學校生態委員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通過競選,民主投票選出委員,學生人數占委員會總數50%以上。生態委員會在學生、教師、部門管理者和學校建立聯系,將垃圾減量這個項目融入學校發展計劃和本社區的可持續發展活動中,并發動家長師生制定生態規章。
2. 以培正聯盟帶動跨地區的多校行動
培正家族一門多校,遍布穗、港、澳、梧州等地,同學會遍布全球。結合培正校慶活動,學校多次組織到香港、澳門培正學校參觀學習,開展環境教育經驗分享活動。2007年開始,培正同門學校成立聯盟會進行跨地區環保活動。
3. 創設“節日垃圾減量”品牌活動
中國民間節日較多,而民間慶祝節日最容易產生不合理消費和浪費資源的現象,踐行綠色生活從節日開始。如春節開展“利是封再用創意設計”;“向雷鋒同志學習” 題詞紀念日開展“愛心義賣驛站”活動;清明節和五一節開展“合理消費、源頭減排”活動;6.5世界環境日開展“碳補償綠色行動”;中秋節舉行“月餅盒再用創意設計比賽”;教師節倡導過“綠色教師節”;培正校慶日推廣節能環保,推廣會內容豐富,有廢紙再造體驗,節紙行動作品展覽與評選,舊紙再用現場設計制作,流動舊書吧,節紙DIY及環境知識擂臺賽,電子賀卡創作比賽等活動。
4. 依托云環境,利用微課,進行生態文明教育
學校是全國信息化試點校,在科研課題《云環境下學校教育教學創新的行動研究》引領下,老師們借助云環境和制作微課,在生態文明教育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讓學生更主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如綜合實踐課《自覺垃圾分類 共享低碳生活》,包括導入微課引出探究任務,各小組運用電子書從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的匯報,平板操控知識競賽,打寫上傳金點子,在線進行互動游戲、設計環保口號進行線上評比等。學校開發了微課,再應用網絡上海量的微課資源,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校本生態文明教育微課程。生態文明教育網絡化、個性化,成效更顯著。
5. 家校社聯動推廣宣傳,垃圾減量
學校“學雷鋒善正志愿團”的師生經常深入社區對居民宣鰲⒅傅伎展節約資源垃圾減量活動,與社區共同開展垃圾減量活動。
學校與越秀區環境保護局、越秀區教育局共同承辦“落實科學發展觀,越秀愛心環保行――資源分類回收共建綠色社區論壇”,圍繞“學校、家庭和政府職能部門如何教育孩子從小建立資源意識”等問題各抒己見,引發臺下學生、家長以及各方領導的思考和討論。學校還把廢品資源回收所得的全部款項捐助國際獅子會,給貧困白內障患者送光明,為創建廣州打造“首善之區”典范再作新的貢獻。
寒暑假,學校組織舉辦“垃圾分類示范家庭”的評選活動,開學第一周提交自評分表,以及活動過程資料包,經學校行政、老師、家長委員會家長代表組成的評選小組對材料進行審評及公布結果,并組織舉辦“垃圾分類實踐活動總結會”,表彰獎勵示范家庭的學生及其家長,擴大宣傳教育效果,由生態委員會家長和學生負責審閱材料進行評選。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以身示范;電教手段
思想品德課程由于種種原因不容易引起學生的重視,為了轉變這一現象,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努力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通過不斷地實踐教學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一、教師以身示范,做好模范作用
思想品德課除了要教給學生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而這就需要教師以身示范,起好模范帶頭作用。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對于師生關系也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教師要以模范榜樣的身份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著裝打扮和言行舉止,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做到時尚、大方,展現個人魅力,讓學生以教師為榜樣,為人正直、誠實,樂于助人,處事公正,促進學生品格素養的形成,實現思想品德教學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的教學目標。
二、創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
為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其討論目的是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將理論與現實充分結合起來。例如,在學習“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內容后,(1)分別舉出實例說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關系;(2)“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提示了兩種文明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3)現在有兩種不同觀點:一是由于我國經濟水平較低,所以我們應先搞好物質文明建設,再建設精神文明,也就是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所有工作都是為物質文明建設而服務的;二是我國存在嚴重的拜金、腐敗、迷信等不良風氣,這些不良風氣嚴重影響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一定要加強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絕對不能有絲毫的松懈,爭取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下面要求學生針對這兩種觀點,運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分析與判斷。當學生討論結束之后,由各組推選出一位代表進行總結性發言,并由組內其他學生進行補充,或提出疑問。通過這樣的研討過程,加深了學生對教材重點的理解,分辨出了疑難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思維意識。同時,增加了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看法、提出見解的膽量,也鍛煉了學生討論學習、總結歸納的能力,更主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良好品質。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在學生討論期間,加強巡視,關注學生的研討進程,必要時給予及時的指導和點撥,拓展學生思維。學生在分組討論過程中,必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疑問,教師要正確看待學生提出的問題,結合小組學習情況,對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盲點知識做出提示。
三、利用電教手段,提高教學效果
現代多媒體設備具有直觀形象、快捷方便的優勢特點,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與喜愛,不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大幅度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抵制不良誘惑預防違法犯罪”這一部分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青少年犯罪的紀錄片”,以此導入新課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教學實踐,很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教材中的實例偏少,素材不夠理想,教材內容相對滯后等,針對以上情況,教師應采用多媒體技術及時補充素材,以拓展課堂教學內容,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學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總之,作為初中思想品德教師,我們要肩負起自身的使命,通過有效的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