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驕傲的意思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有意義學習 教學生成 接受學習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4-0030-02
戴維·奧蘇貝爾是美國當代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1963年,他提出了認知結構同化理論,強調有意義的學習以及學習者已有的認知結構對后續學習的意義和作用,并提出與之相應的學習原則。有意義的接受學習是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理論的核心。近年來,我國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我們也引進了許多當代國外的先進理論,但它們是否適應我國的教學情況,這就需要我們細細地鉆研和試驗。
一 教學生成思想的內涵
“生成”主要強調的是一種從“無”到“有”的過程。從信息論角度來看,生成強調的是信息的改組與重建,他是在諸多的信息之間分析與綜合,最終產生一種新的信息樣態的過程。從生成的具體過程來研究,“生成”包括“生”和“成”兩個方面。所謂“生”,是指產生、出生,即事物從無到有,蘊含創造之意。而“成”指的是事物的形成。“產生”是需要條件的,這個條件是生成的“土壤”和“生長點”。從教學思想的角度來看,這個“生長點”就是已有的教學思想。也就是說,通過對已有教學思想的不斷學習、思考、理解并進行加工,達到對知識的重組,并進行創造、創新,最終能生成對自己,對他人都有益處的思想和方法。從建構主義觀點來看,教學生成思想的過程就是個體在學習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的時候建構教學知識的過程。
二 奧蘇貝爾學習理論的核心: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奧蘇貝爾認為有效的學習是有意義的學習,他提出有意義學習的實質就是符號所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實質的聯系。即學習者將新的知識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并經過分析綜合形成新的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其中指出了有意義學習的兩個標準,一個是新的符號或符號代表的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具有實質性的聯系。另一個是新舊知識的非任意性聯系,即新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有關概念有某種合理的或邏輯上的聯系。
如何建立這種實質的非任意性的聯系,奧蘇貝爾提出了進行有意義學習的條件。
第一,有意義學習的客觀條件:學習材料本身具有邏輯意義,能夠使學習者建立實質的非人為的聯系。
第二,有意義學習的主觀條件:首先,學習者必須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其次,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系。奧蘇貝爾認為,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習者已經知道了什么,要根據學習者原有知識進行教學。這里的“學習者原有知識”就是學習者的原有認知結構,是指學生原有知識的數量、清晰度、組織結構,它是由學生眼下能回想出來的事實、概念、命題、理論等構成。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知識就好比一個腳手架,起著根基的作用,使新知識能夠沿著它們攀附和延伸。
三 有意義接受學習中的教學生成思想
經過一些基本內容的了解、分析后,奧蘇貝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對我們的教學工作有哪些啟發?可以使我們學習并構建哪些新的教學思想呢?筆者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重新認識講授法。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總認為講授法和接受學習就是“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和機械的學習,一旦在教學中出現錯誤,就將原因歸之于二者。通過學習奧蘇貝爾對兩組概念的重新區分,使大家重新對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進行定位,對語言講授學習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由于我國是人口大國,大部分地區都是大班教學,而且運用發現學習獲得的知識沒有系統性且費時,因此,要使更多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較多的知識,還是主要靠講授學習。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發現學習重視學習過程,讓學生親自去嘗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一種方法,習得一種能力。這是現如今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因此,講授學習與發現學習都是重要的教學形式。不應把它們看成個體,而應把它們結合起來,服務于當前的教學。
第二,改變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組織能力,建立起新知識與已有的認知結構實質的、非任意的聯系。也就是說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聯系生活,從生活的實際出發,才能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學生也是如此,要拋棄“死讀書,讀死書”的觀念,對于書本上的知識,不能只要求記住概念,關鍵是要靈活運用到真實情境中去。
第三,優化教學設計,進行有意義教學。要使學習產生意義,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使學生具有有意義學習的傾向,即學生對學習的強烈興趣和動機,這就要有好的教學設計。比如,設置恰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習興趣;適當改變教學模式,鼓勵學生進行探索與合作交流;設定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學習目標。其中設置教學情景是近幾年強調最多的能激起學習興趣的好方法。此外,還有研究表明,如果在教學中加入實際示范教學的部分,可明顯地感覺到師生對話后,效果增長明顯。
第四,培養師生的情感。師生之間情感的交融,也會促進有意義學習的形成。有意義學習的過程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不僅在認識上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充分的引導,而且在情感上要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可以嘗試著與學生做朋友,努力創建一個和諧、民主、友愛和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這種無拘無束、心情舒暢的心理狀態下,充分地、創造性地展開各種思維活動。
參考文獻
[1]陳琦、劉儒德.當代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李煒.教學生成:內涵闡釋與特征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6(11)
[3]樊立輝.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理論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西安社會科學,2012(2)
[4]李伯黍、燕國材.教育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本書是一部曼德爾斯塔姆的傳記。作者按照編年順序,詳細地描寫了這位卓越的物理學家的一生。曼德爾斯塔姆不僅是他的祖國也是世界范圍公認的杰出物理學家。在他去世以后,前蘇聯于1947-1955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全集(共五卷),其中包括了由他的一些親密的朋友和合作者撰寫的傳記。此外,還出版了一些關于他和他的一些創造性工作的傳記類和歷史類文章。本書作者系統地搜集和整理了散在文獻中有關他的文章和一些未發表的文件,以及由作者個人訪談的記錄,撰寫了這部傳記。在書別強調了一些有爭議的地方,全面地展現他作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時又是一個普通人的方方面面。曼德爾斯塔姆的人生故事被放置在適當的文化背景中。特別是關注于:德國科學文化對俄羅斯科學的影響;俄羅斯知識分子在革命時期和革命后的命運;蘇聯科學院的建立以及20世紀20-30年代前蘇聯高等教育系統的變化。
本書還詳細介紹了曼德爾斯塔姆對于前蘇聯科學發展的貢獻。他組建了曼德爾斯塔姆科學學院,與Landau建立的理論物理學院一起作為一種社會認知的結構,促進了科學交流和科學的文化建設,決定了前蘇聯物理學的發展。作者在書中闡述了它們是怎樣出現的、如何影響科學以及如何走向危機的。
全書內容共分成15章:1.引言;2.青年和斯特拉斯堡時代;3.斯特拉斯堡時期:無線電工程系;4.斯特拉斯堡時期:光學;5.朝圣年代; 6.莫斯科大學;7.在莫斯科、敖德薩的光學研究工作;8.曼德爾斯塔姆科學學院:早期的經歷和結果;9.曼德爾斯塔姆科學學院:非線性震蕩理論;10.續篇;曼德爾斯塔姆-安德羅諾夫學院; 11.國立莫斯科大學和科學院;12.波洛沃(Borovoie) 和莫斯科的最后一年;13.曼德爾斯塔姆的操作主義; 14.20世紀20-30年代進行的討論背景下曼德爾斯塔姆對量子力學的解釋; 15.結語。
作為一部關于前蘇聯偉大科學家的傳記,本書文筆流暢,史實豐富,可讀性強,適用于對前蘇聯知識分子的真實狀況,特別是對物理學家曼德爾斯塔姆感興趣的讀者,也適用于從事科學史研究的人員和研究生。
【關鍵詞】 氫溴酸西酞普蘭;奧扎格雷鈉;急性腦梗死;老年
腦梗死是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患者或多或少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及語言障礙等后遺癥,加上老年人生活圈子變窄,相對較孤獨,導致老年患者腦梗死后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預后及生活質量[1]。氫溴酸西酞普蘭為臨床常用抗抑郁藥物。為了探討其與奧扎格雷鈉聯合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后伴焦慮、抑郁癥狀的效果,特對我院收治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后伴焦慮、抑郁癥狀的老年患者72例,所有患者經臨床檢查確診為焦慮、抑郁癥。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65.3±2.6)歲。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例。對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比較,各方面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根據腦梗死情況給予降顱壓、改善腦代謝循環、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奧扎格雷鈉治療,2支/次,2次/d,溶于500ml生理鹽水注射;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氫溴酸西酞普蘭(即喜普妙,H.Lundbeck A/S生產,國藥準字J20130028)治療,初始劑量為5mg/d,隨后逐漸增加劑量為每天10mg/d,最大劑量為20mg/d。
1.3 觀察指標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分別對患者治療前后抑郁及焦慮程度進行評價,SDS與SAS量表均有20個項目,焦慮與否的臨界值為50分(50分以下為非焦慮,50分及以上為焦慮);抑郁與否的臨界值為53分(53分以下為非抑郁,53分及以上為抑郁)。采取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行檢查,包含15個項目的神經功能檢查,總分為31分,分數越高表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日常活動能力應用Barthel指數評價,滿分100分,40分及以下表明日常活動能力重度損害,61分以上為輕度損害。
1.4 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中患者治療前后SAS、SDS評分及NIHSS、Barthel指數評分均以(x±s)表示,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構成比表示,分別行t和χ2檢驗,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處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為P
2 結 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SAS、SDS評分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SDS、SAS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P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抑郁、焦慮評分比較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Barthel指數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P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觀察組4例(11.11%)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頭痛、惡心嘔吐各1例,便秘2例;對照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14例(38.89%),其中頭痛6例,惡心嘔吐3例,便秘5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4)。
3 討 論
老年急性腦梗死后患者出現的焦慮、抑郁癥狀主要與中樞神經系統5-羥色胺及去甲腎上腺素系統功能異常有關[2]。氫溴酸西酞普蘭作為臨床上的一種有效抗抑郁藥物,屬于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具有高選擇性特點,基本不影響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功能,同時相比左旋體其再攝取5-羥色胺的能力強過100倍,對m-3受體及苯二氮卓受體等沒有或少有親和力[3]。它對鈉離子、鉀離子及鈣離子通道不產生作用。因此,相比其他抗抑郁藥物其與這些受體對應的不良反應要少。
從我院本次實踐結果來看,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使用氫溴酸西酞普蘭與奧扎格雷鈉治療后,患者焦慮、抑郁癥狀、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及日常活動能力評分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單用奧扎格雷鈉,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老年急性腦梗死后伴焦慮抑郁癥治療中給予患者氫溴酸西酞普蘭聯合奧扎格雷鈉等治療,可明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癥狀,且能有效控制患者腦梗死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彭方南,張文B.腦梗死后抑郁100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9):114-115.
她是開學第一天老師指定的班干部,長的漂亮,經常被老師叫去詢問差生的情況。。。被人孤立,沒人理,也算公平。而且我們等了很久,也看不出周小歐有俯下身,討好我們的意思。這讓她周圍開始布滿障礙:起身回答問題時,她的長發經常被后面的桌縫夾住,她的座位上會莫名其妙多一塊口香糖,然后粘在她白色的裙子上。有時被老師召見回來,走廊里會伸出無數條腿,羈絆之下,她像小鹿一樣可笑地跳躍著。。。
高一升高二那年暑假,學校挑選優秀學生干部去北戴河參加夏令營,班主任指定了周小歐。可她前腳剛走,教室里就有了嘲弄聲,很大,很囂張的那種。第二天班主任宣布,周小歐主動提出民主選舉。他強調一點,其他的班級都是指定的,借此證明周小歐的大度坦蕩。
加上周小歐一共是7個班干部候選,那個下午,連我們都沒有想到,周小歐的名字后面是一個滑稽難看的“0”。很久以后,我的理解為即使在那樣的花季年齡,想抵制一個人,也照樣能無所不能。但是,真的,我們只是想讓周小歐降低她的,在我們眼里很驕傲的姿態。
那個暑假,有些索然無味。太過徹底的勝利,讓周小歐從我們每個人的視線里消失了。
空閑下來的時候,腦海中總會浮現出家長活動日那天,我家小臭在學校的表現。記得家長活動日的前一天,小臭就特別高興的跟我說第二天是家長活動日,老師說了不讓遲到。我知道孩子表達的意思就是想讓我陪他一起去學校。平常確實因為時間太忙,能在學校陪她的時間少之又少。可是遇上家長活動日之類的家長該到場的時候自己還是一次也沒有錯過。畢竟在那些家長跟參與的日子里也不愿一直缺席。
家長活動日的時候,老師安排了一場聽課。就是學生和家長一起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期間由老師提問,學生回答問題的環節。本來我對他上課回答問題的表現抱有多大的希望,只是在我之前告訴他你一定要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因為媽媽在旁邊看著你。其實我當時也就是那么一說,想給孩子一種鼓勵吧的只是沒想到孩子把這句話當了真。每當老師提問題的時候,他總是積極地舉手發言。而且我發現小家伙的反應能力真的挺快的。有的孩子還處于懵懂狀態的時候,他已經給出了答案。雖然有的并不是那么的標準,但是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我已經感到很驕傲的。
畢竟孩子能夠積極的舉手發言。已經很值得表揚了。更何況有的問題回答的真的挺棒的,對不同的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于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已經很不錯了。
其實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么的優秀,下課期間,家長們都問你是怎么把孩子培養的那么優秀的。其實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家孩子有那么棒。那個時候我才發現自己似乎忽略他太多了。沒有做到好好的關心她。好好的關注他的每一滴每一點的成長。
但是小家伙還真的挺讓我驕傲的。真希望他可以繼續這么棒棒噠的下去。成為我心中一直一直的驕傲。
2、抱拳禮是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相見禮儀,起源于周代,需要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緊適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動,不能過于激烈、高于肩部。
3、行禮時保持并步站立,將左手四指并攏伸直成掌,拇指屈攏;而右手成拳,左掌心掩貼右拳面,左指尖與下頦平齊。右拳眼斜對胸窩,置于胸前屈臂成圓,肘尖略下垂,拳掌與胸相距20--30厘米。需要保持頭正身直,目視受禮者,以示尊敬,同時面部要舉止自然大方。
4、抱拳禮中,左掌表示德、智、體、美“四育”齊備,四肢并攏象征行禮者本人高尚的情操。略微屈具有不自大、不驕傲的意義;右拳表示勇猛習武;用左掌掩右拳,表示“勇不滋亂”,“武不犯禁”等體育競技精神,并以此來約束習武的人。
[關鍵詞]句子 教學方法 理解句子
句子是組成文章的材料,從閱讀角度講,只有理解句子,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主題;從寫作角度講,只有理解了包子的意思,認清句子的表達功能,體會到句子的主題的密切關第,才能寫好文章。因此,句子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語文教學中怎樣引導學生理解好句子,歸納眾多同行的教學實踐,最常用的句子教學方法如下。
一、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
詞按一按規律組成句子,構成句子的完整意思,讀懂詞語才能讀懂句子,有些詞在構成句子意思上起著關鍵作用,習慣上被叫做重點詞(或關鍵詞)。這類句子只要明確了重點詞的含義,句子的意思就迎刃而解了。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的句子,“她敢從一把從柴里抽出一根,在墻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于抽出了一根。”教學時可按排這樣的訓練:讀讀句子,你認為哪個詞最重要?“終于”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擦燃一根小小的火柴要反復考慮?這樣,通過抓重點詞語幫助學生理解句子意思。
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有的句子如果離開它所在的段落、課文,孤立地看,就難以理解它的真正含義,只有引導學生把句子的上下文聯系起來,才能準確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才能有助于讀懂課文,促進理解力的提高,例如,《做風車的故事》有這樣一句話,“他撿起摔壞的風車,心里難受極了,但是沒有一滴眼淚”。
教學這一句話可以讓學生聯系上文想:牛頓為什么心理上難受極了?從而使學生懂得,他“沒有流一滴眼淚”,說明牛頓正確地對待了同學的發問和嘲笑并準備以堅強的毅力克服自己的不足。他的難受不是心疼自己辛辛苦苦做成的風車,而是為自己平時學習不求甚解感到慚愧和自責,小小風車成了牛頓發憤學習的動力。這種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不僅能了解句子的意思,而且能較好地體會句子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變換句式理解句子
句子有多種多樣的句式,如疑問句式、反問句式、因果句式等。這些句式對理解內容,體會情感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可采取變換句式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再見了,親人》有這樣一句話,“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嫌它不夠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教學這一句的方法可以采用變換句式,讓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學生只要能換成陳述句就說明已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句子表達的感情,認識反問句的作用,體會反問句表達的強烈情感,認識反問句增強語勢的作用,而且體會到表達同一個意思,可采取不同方式,使文章更生動、活潑。
四、逐層剖析理解句子
課文中有的句子較長,學生不能很快認清它的結構,理解它的意思,可采取逐層剖析的方法理解句子。例如,《驕傲的孔雀》課文中的一句話“只要看到誰長的漂亮,它就抖動羽毛,展開尾巴,炫耀自己的美麗。”教學這句話時,可先找出這句話中寫孔雀驕傲的詞(炫耀)并理解其意思;其次找出孔雀怎樣“炫耀”自己的詞(抖動、展開)并理解,然后通過比較的方法懂得“只要……就……”這種句式強調了孔雀每次都這樣,沒有例外。這樣逐層深入地訓練,學生不但理解了詞句的意思,還體會了句中詞語之間的關系,認清了句子的結構,懂得了遣詞造句的方法。
五、分析比較理解句子
有些句子的句式、性質和結構相同或相近,可以集中歸類,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比較,區別異同,認識其中規律。例如,《看月食》有這樣一句話:“圓圓的月亮象上大玉盤掛在天空,銀光落在河面上,閃閃發亮。”在教學中可以這樣訓練:(1)從這句話中你知道月亮是什么樣的?(2)如果把這句話改為:“月亮掛在天空,銀光落在河面上,閃閃發亮。”改后的句子與改前的句子比較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通過分析比較,學生能體會到改前的句子生動形象,具體寫出了月亮的形狀,而且還能體會到怎樣把句子寫具體,為訓練“寫“打下基礎。
六、結合生活理解句子
有的句子所表達的內容和思想,雖然與學生有時間、空間和情感上的距離,但事物之間,人們的思想感情之間,總是有一定聯系,有相通之處。在教學中,教師找到這個相通之處,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句子意思,例如,《大海的歌》有這樣一句話:“只見海港兩岸,鋼鐵巨人一般的裝卸吊車猶如密林,數不盡的巨臂上下揮動;飄著各色旗幟的海輪猶如衛隊,密密層層地排列在碼頭兩邊。”寫出了海港不熟悉,但對“吊車”、“密林”、“巨臂上下揮動”、“衛隊”、“密密層層”所表示的事物和景象并不陌生,可以讓學生邊讀邊想,聯系自己生活中所見所聞去想象吊車多而忙碌,海輪數量之多,景象之壯觀。這樣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必要的思維補充,產生具體的感受來理解句子的意思。
七、演示教具理解句子
有些句子所寫的是一些自然常識、科學知識或有關操作過程。這些句子比較難理解,有的學生即使理解了句子意思,還會懷疑它的科學性或可行性,如果教師能進行演示,就能取得事辦功倍的效果。例如,《看月食》有這樣一句話,“爸爸微笑著說:‘不是天狗吃月亮,是地球轉到了太陽和月亮中間,擋住了太陽。’”教學這個句子時,可以用三球儀演示月食時三個天體所處的位置,這樣學生很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八、利用圖畫理解句子
有些句子所寫的事物,學生沒見過,或不清楚地理位置,教學時如果照本宣科,學生很難理解,如果利用掛圖,則一目了然。例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的第一句話:“西沙群島是南海上的一群島嶼,是我國的海防前哨。”教學這一句話,可以利用地圖,讓學生從地圖上找出西沙群島,了解西沙群島所處地理位置,再聯系整個祖國的地圖理解“海防前哨”的意思,體會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九、掌握修辭理解句子
一個雜志社的廣告客戶迷上了史黛拉,對她展開了溫情脈脈、克制而規律的短信追求攻勢。
說克制,是因為對方好像并沒有熱切地要和她見面的意思,只是在短信中不咸不淡地噓寒問暖一下,比如“你在干嘛”、“今天忙嗎”、“起風了,記得加件衣服”等等;說規律,是因為這短信的頻率就像古時候的暮鼓晨鐘一般,一天三次,準時出現。上午十點是第一次,下午三點左右第二次,晚上通常在九點半。
史黛拉開始是當笑話來對待的。她對丹妮說:“這世界上居然還有這樣的人,刻板無趣。你說他能維持多久?”丹妮對這樣的男人完全不感興趣,她也不覺得史黛拉是真心征求她的意見,很有可能是來炫耀一下自己正在被人追。倒是老郭說了句公道話:“人家不確定你對他到底有沒有意思,只好投石問下路。反正來日方長嘛。”金路易則壞笑了幾聲,莫測高深地說:“有人天天發這樣的短信給你,你嫌煩。只怕突然有一天人家不發了,你倒不習慣了。”
金路易在兩性關系上果然是個預言家。一晚,史黛拉洗完澡,敷好面膜,照例等著那條問候短信響起,卻被放了鴿子。等她準備上床睡覺了,短信還是沒來。她開始惴惴不安:是他今天有應酬?手機沒電了?還是他有了新歡?
痛定思痛,史黛拉深刻反省,發現自己已經成了快被馴獸師馴服了的猴子。他規律的短信就是馴獸師手中的食物,而自己按時的等待就像是那只被馴的獸看見食物后產生的口水。雖然史黛拉對那個人并沒有很強烈的感覺,但久而久之,一種叫“思念”的情緒已經生成了。
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卑微的仆人在苦苦追求驕傲的公主,而實際上,公主卻早已潛移默化被仆人馴服。等到仆人有一天突然消失,公主才發現自己早已愛上了這個本以為自己永遠不會愛上的人。
丹妮相當認同史黛拉的“馴服理論”。如果說史黛拉對此還有點又愛又恨的話,丹妮則相當警惕。她愛吃冰激凌。以前有個男朋友每次約她時都會買一支冰激凌,而且親手為她剝開,第一口喂她,第二口自己吃。時間長了,丹妮一見到他就不自覺地期待起了淋激凌,在他剝紙時,嘴巴就想湊上去。意識到這種習慣的一瞬,她就決心與這位男士拜拜。她可不愿讓自己的自由靈魂被一支冰激凌牽絆住。
其實兩性間的馴服與被馴服的態勢已經被名著《小王子》寫得淋漓盡致。看似態度卑微的小王子馴服了看似態度驕傲的玫瑰花。等到玫瑰花被馴服之后,就發現離開了小王子,活著也就沒什么意義了。史黛拉很愿意被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馴服,但絕不會讓一個莫名其妙的人操縱自己的情感。
第二天,當遲來的短信響起,她已把自己武裝成高高在上的玫瑰花對那個廣告客戶橫眉以對,直到他退縮為止。
一天,下過雨,空氣清新極了。太陽的七種顏色聚到一起來了。他們分別是赤、橙、黃、綠、青、藍、紫。他們在一起時美極了,每個人看到他們都要說:“快看。彩虹出來了,多美呀!”
人是最容易驕傲的,除非圣人或傻子。這些顏色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傻子。只是普普通通的七種顏色,聽人們這樣稱贊他們當然忍不住要驕傲了。
急性子的赤色先開口說話了:“你們聽到了嗎?人們在夸我呢!”別人聽了之后都愣了一下,他把別人的夸獎都歸為自己一個人了。既然這樣,我們就比一比。橙色說:“你,你怎么知道他是在夸你呀,他是在夸我。你紅色雖然排在我們的第一位,但是太俗了,我呢,充滿了活力,讓人一看見就有精神。”黃色開口了:“你們雖然排在我前面,但是在生活上我比你們占優勢,‘秋天是黃色的季節’和‘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這兩句話你們又不是沒聽說過。在生活上黃色讓人感到親切,不是嗎?”穩重的綠色開口了:“你們算什么,春天是綠色的季節,很多人都喜歡春天,不是嗎?”青色想了想,他沒什么好的,不過他想起了‘清澈’這個詞。他說:“你們聽說過‘清澈的河水’嗎?哈哈,這就可以看出我的美麗了!”他說完后,其它的顏色都問:“你認識字嗎?”青色聽了之后不說話了,因為他只能想起鼻青臉腫這個詞了。藍色說:“要比美,沒有人比得上紫色,她深沉而又不缺乏活潑的性格,冷漠而又不失熱情的情性。”藍色慢吞吞的想著適當的措詞。紫色也聽出來藍色的意思了,但她是不吃這一套的。她用驕傲的語氣說:“算你有眼力,我一定會提拔你的。”
太陽聽了之后說:“夠了,你們干什么?你們沒聽到他說彩虹多美嗎?你們是一個整體,只有團結在一起才是最美的,懂了嗎?”這七種顏色聽了之后不說話了,因為他們明白了,他們只有團結在一起才叫彩虹。太陽見了之后點點頭說:“啊,我真是太有才了,江南四大才子也不過如此吧,哈哈!”
看,他也驕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