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端午手抄報內容簡單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簡單的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2
簡單的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3
簡單的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4
簡單的端午節的手抄報圖片5
簡單的端午節的手抄報內容資料關于端午節的現代詩歌
端午別樣
賞端午十里畫廊:
藍天麗日,祥云柔波
綠樹青草,行人綴花
寧靜天、地、人和的軸
裊繞一縷過往的云煙……
分秒的別樣吶
她搭一件蕾絲白衫
流連溟溟時光河岸
尋找夫子遺失的鞋子
皺褶里別樣吶
她采一把古代艾草
撥開那些芳香的字眼
插在一部詩集的峰巔
生生的別樣吶
她家鄉別有一灣海港
萬人劃“神十”的龍舟
巧答昨日《天問》回響
將養的別樣吶
她心的果核依然堅挺
她肉身的紫色漿果啊
語文是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之一,然而不少學生對聽、說、讀、寫、譯等感到枯燥,對語文學習興趣不濃、學習欲望不強等現象較突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達到學生愿意學、主動學的目的。
【關鍵詞】
初中語文 興趣培養 實踐
初中語文相對于小學語文的難度要大得多,小學語文要求學生掌握最基礎的字、詞、句,對課簡單的了解,而初中語文不僅要培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學習新知識,增強學生對語文知識及中國文化的了解,豐富學生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不適合現代學生,它不僅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知識包羅萬象,是一門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學科,但由于多數教師的教學方法不得當,使學生厭倦了對語文的學習。那么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興趣,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
隨著社會的進步,在教學中,越來越多的現代教學手段、教學方法被運用到課堂上,如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就大大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吸引了學生注意力,而且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給語文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機。語文是一個涉及范圍較廣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如七年級課文《濟南的冬天》,主要講述的是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贊美和熱愛,在講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展示一些有關冬天的景象,如東北的冬天、南方的冬天等,讓學生通過對比和觀察,在共同的分析討論中,讓學生了解各地冬天的差異,從而引出《濟南的冬天》是什么樣的?這樣的教學方法相比傳統教學更新穎,更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掌握新知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
二、創設情境加強感知,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是為了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情感認識,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積極地建構出學習背景、學習條件,通過自身的想象力來營造當時的環境。創設情境主要反映的是情感教學,增強學生的情感融入,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在教學七年級《丑小鴨》中,教師先要求學生熟讀課文,在講課時,為學生創設情境:假設所有同學都養了一群小鴨子,眾多小鴨子長得都很像,黃黃的毛、黑黑的眼睛、扁扁的嘴巴等,但是唯有一只長的又丑又笨,那么你會討厭這只小鴨子嗎?學生們各抒己見,但答案肯定是不喜歡。像這樣在學生的頭腦中假設一副“丑小鴨”的形象,這對繼續學習下面的內容是很有幫助的。創設情境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將學生迅速地帶入教師所創設的情境中,能夠快速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和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作,學生看” 的呆板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地位,不重視學生的“學”,“教”也必然效果不佳。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只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讓學生主動、愉快地學習,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導學生多看書、多看報,積累語言素材,感受語言文化的魅力;可以引導學生多說、多寫,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收獲成功的喜悅;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本劇表演、記者招待會、講故事、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辦手抄報等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豐富學生生活,充分展現自我。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喜歡上語言文學,對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就會日漸形成。教授八年級《端午的鴨蛋》中,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老師讓學生自己了解課文,讓學生通過自己查閱書籍、上網查找資料的方式,來關注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點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習俗和各地的風俗習慣,感受端午節民俗中包含的生活期望和美好追求,并且了解書上端午的鴨蛋和我們平時吃的鴨蛋的區別、及文中所說鴨蛋的特點,總之就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來完成教材中的內容,不僅培養了學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習慣,而且培養了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事物,使生活充滿情趣。像這樣教學就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范圍,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改善課堂教學環境,給學生創造一個自由、活躍的課堂氛圍,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語文知識無處不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學生要學習的知識還有很多,語文的教學還關系到學生以后的成長和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每位學生,對學生因材施教,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個良好的語文系統,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周禮萍.關于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習興趣的研究[J]. 希望月報(上半月),2010(07)
主持詞的寫作需要將主題貫穿于所有節目之中。在各種集會、活動不斷增多的社會,很多晚會、集會都通過主持人來活躍氣氛,主持詞怎么寫才更有新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關于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1(一)開場
女: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華夏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
女:本屆經典誦讀活動有來自初一到初三師生的6個節目在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們營造書香校園,誦讀經典美文,以傳承華夏文明。中華經典誦讀展演活動。
合:現在開始!
(二)串詞
女:端午浴芳蘭,流香滿晴川,歲歲端午,今又端午,就在這一天,歷史賦予了你特殊的內涵,在炎黃子孫的血脈里流淌了千年,一個偉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請欣賞初三年級組教師帶來的朗誦《頌屈原》
男:感謝各位老師的精彩朗誦,《頌屈原》表達了對祖國江河的熱愛,是啊,長江黃河像東方巨龍奔騰向海,他們的步伐始終如一,盡管有時激越,有時鏗鏘;有時徘徊,有時憂傷。但他們一直沒有改變前進的方向。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一年級學生朗誦《長江之歌》《黃河頌》。
女:在長江黃河的哺育下,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就有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下面我們有請初一年級組教師為大家朗誦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的《紅燭》。
男:經典的文化培養了我們民族的精英,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帶給我們啟蒙的國學經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讓我們知道該如何認真學習。
“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讓我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
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二年級學生朗誦《三字經》《弟子規》
男:《三字經》《弟子規》讓我們再次回味了國學啟蒙經典的魅力,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古代詩詞也是不朽的篇章,誦讀古詩詞,如同與古代先賢對話,體味其中的至純至美。在這里既有氣吞萬里如虎的陽剛之氣,也有淺笑低回的陰柔之美,請欣賞初二年級組教師經典詩詞連誦。
男:我們是傳統文化的后來人,文化香火的傳遞者。弘揚美德,傳承文明,我們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讓我們用熾情與信念鑄就不朽的民族長城,接下來請欣賞初三年級朗誦《少年中國說》。
(三)結束語
男:中華經典的鏗鏘音韻還在我們耳邊回響。
女:中華經典的千古風韻還在我們心頭蕩漾。
男:誦讀中華經典,讓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女:誦讀中華經典,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寶大放異彩,
女:愿中華兒女豪情滿懷,再譜新的樂章。
男:今天,誦讀的師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風采。從中可以看出師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
女:同學們,讓經典伴隨我們的中學時光,伴隨我們成長,讓我們在經典的海洋中直掛云帆,乘風破浪。
合:“中華經典誦讀”匯演到此結束。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2一、活動序幕
女:今天真高興,爸爸媽媽來到學校和我們一起活動。
男: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爸爸媽媽!(鼓掌)
女:(面對著男主持問)陳雋旸,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男:這可難不倒我!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邊說邊扳手指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立夏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這些傳統節日都有一些習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舉行一些特殊的活動。比如中秋節吃月餅賞月,立夏節吃雞蛋,清明節全家踏青掃墓,元宵節鬧花燈
女:看來你知道的還不少嘛。
男:先別夸我。我也來考考你:你知道哪個傳統節日要吃粽子嗎?
女:這個問題太簡單了,讓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說什么節吃粽子?
(全班同學齊回答:端午節)
男:那么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里還有些什么習俗和活動呢?今天就讓我們走近端午節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齊說):話說“端午”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女: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也叫“端陽”、“龍日”、“夏節”、“五月節”、“詩人節”“女兒節”、“小兒節”等等。
男: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節是中國古老的傳統節日,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下面就請大家聽聽故事大王陳皓燁講講端午節的故事。
1、《屈原與端午節》
男:謝謝陳皓燁給我們講的精彩故事!(鼓掌)原來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不過我還聽說一個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請沈超給大家講講這個故事。大家歡迎!(鼓掌)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3一、開場
女: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女: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孕育了底蘊深厚的民族文化。
男:華夏源遠流長的經典詩文,是文化藝苑中經久不衰的瑰寶。
女:本屆經典誦讀活動有來自初一到初三師生的6個節目在這里集中展演。
男:是啊,我們營造書香校園,誦讀經典美文,以傳承華夏文明。中華經典誦讀展演活動。
合:現在開始!
二、串詞
女:端午浴芳蘭,流香滿晴川,歲歲端午,今又端午,就在這一天,歷史賦予了你特殊的內涵,在炎黃子孫的血脈里流淌了千年,一個偉大的名字——屈原。下面請欣賞初三年級組教師帶來的朗誦《頌屈原》
男:感謝各位老師的精彩朗誦,《頌屈原》表達了對祖國江河的熱愛,是啊,長江黃河像東方巨龍奔騰向海,他們的步伐始終如一,盡管有時激越,有時鏗鏘;有時徘徊,有時憂傷。但他們一直沒有改變前進的方向。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一年級學生朗誦《長江之歌》《黃河頌》。
女:在長江黃河的哺育下,中國知識分子歷來就有憂國憂民的赤子之心,正所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下面我們有請初一年級組教師為大家朗誦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的《紅燭》。
男:經典的文化培養了我們民族的精英,你是否還記得那些帶給我們啟蒙的國學經典呢?
女:“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讓我們知道該如何認真學習。“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讓我們懂得許多做人的道理。接下來請您欣賞初二年級學生朗誦《三字經》《弟子規》
男:《三字經》《弟子規》讓我們再次回味了國學啟蒙經典的魅力,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古代詩詞也是不朽的篇章,誦讀古詩詞,如同與古代先賢對話,體味其中的至純至美。
女:在這里既有氣吞萬里如虎的陽剛之氣,也有淺笑低回的陰柔之美,請欣賞初二年級組教師經典詩詞連誦。
男:我們是傳統文化的后來人,文化香火的傳遞者。弘揚美德,傳承文明,我們重任在肩。
女:在座的各位都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讓我們用熾情與信念鑄就不朽的民族長城,接下來請欣賞初三年級朗誦《少年中國說》。
三、結束語
男:中華經典的鏗鏘音韻還在我們耳邊回響。
女:中華經典的千古風韻還在我們心頭蕩漾。
男:誦讀中華經典,讓優秀的民族精神在我們血脈中流淌。
女:誦讀中華經典,讓民族文化智慧支撐我們人格的脊梁。
男:愿五千年文化瑰寶大放異彩。
女:愿中華兒女豪情滿懷,再譜新的樂章。
男:今天,誦讀的師生展示了自己的非凡風采。從中可以看出師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
女:同學們,讓經典伴隨我們的中學時光,伴隨我們成長,讓我們在經典的海洋中直掛云帆,乘風破浪。
合:“中華經典誦讀”匯演到此結束。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4A:尊敬的老師。
B:親愛的朋友們。
合:大家上午好!
B:這里是共同開展的傳承民族文化精神“我們的.節日——端午節”主題文化活動現場。
A:兩千多年來,飄香的端午和不朽的詩人屈原一路相伴。
B:他那種愛國情懷,深深的刻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
A:經過歲月的洗禮,端午有了新的意義,那就是親戚來相聚,情深意更濃。今天,讓我們一起過一個溫馨歡樂的端午節。
B: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每個人心中都想表達自己對親人的祝福,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國人總是羞澀于表達,其實愛很簡單,只需要常回家看看,下面請欣賞帶來的獨唱《常回家看看》
A:一曲《常回家看看》不僅帶給了我們溫馨,也帶給了我們溫暖。
B:說話辦事要通氣,自己的夢想不放棄。接下來有請我們曲藝隊為大家表演金錢板——《蓮花鬧》。
B: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帶來的精彩表演。
A:萬水千山“粽”是情,千秋猶憐屈子心,詩人仰天出門去,世間難覓離騷人!
B: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詩人節、浴蘭節等。
A:既然是五月五端午節,吃粽子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習俗,粽子的味道不用說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包粽子的,下面我們將進行一個包粽子比賽。
B:接下來我們將簡短介紹本次比賽規則,本次比賽一共16人,分為兩組。時間為5分鐘,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最多和最好者為優勝者,下面請第一組選手上場。
A:吃粽子大家都是行家,那包粽子可就不一定了。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怎樣包粽子?首先是準備工作,如輔料用到的肉類需提前腌制,將糯米提前浸泡3-4個小時,將粽葉提前浸泡12個小時或用沸水煮軟泡發。
B:緊接著是包粽子。
第一步將兩張粽葉疊加,折疊成漏斗狀,
第二步放入少量的糯米,
第三步放入輔料如豆類、肉類等,
第四步在輔料上加蓋一層糯米,
第五步將粽葉裹緊,呈三角形,
第六步用繩將粽子綁緊。
A:最后是煮粽子,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放清水,水要沒過粽子。旺火煮1小時后,改小火煮30分鐘即好,如果用高壓鍋煮25分鐘,關火燜5分鐘即好。
B:比賽進入倒計時環節,大家一起倒計時。
(評委統計評分,穿插知識問答)
A:下面請第二組選手上場。
(內容待定)
比賽結束宣布結果,頒獎、領獎。
A:接下來是抬粽儀式,奏樂,詩朗誦。
B:開粽儀式,有請---開粽。
A:請大家品嘗工作人員分發的粽子。
B: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各地過節的風俗各有不同,而我們本地主要是掛艾葉菖蒲,佩香囊。
A:大家知道為什么要掛艾葉菖蒲、佩香囊嗎?因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卻除不祥的寶劍,因為生長的季節和外形被視為感“百陰之氣”,葉片呈劍型,插在門口可以避邪。而端午節佩香囊是因為古人認為人是吃五谷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
B:香囊內有雄黃、艾葉、熏草等,不但有驅邪避瘟之意,而且有點綴的作用。在這佳節之際,我們將為大家送上我們的節日祝福,請工作人員向大家分發艾葉和香囊。
A:五月初五是我們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度佳節,在這里向大家表示節日的祝福,并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美好的祝愿。
B:感謝各位居民為建設和諧社區做出的努力與貢獻,祝愿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合:祝大家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端午佳節!
端午演出主持詞精彩范文5(甲)又是一年端午至,心中猶念屈原子。今天的--小學,每個班門口都插了菖蒲和艾葉。
(乙)我看見很多同學都佩戴了香袋,這邊還有端午節手抄報展呢。
(甲)漫步校園,處處都能感受到濃濃的端午氛圍。
(乙)正所謂: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甲)今天,我們大家歡聚一堂,用歡樂的歌舞,悠揚的古箏,有趣的民俗活動,
(乙)來紀念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
(甲)首先,請允許我介紹到場的嘉賓。他們是:
(乙)再過兩天就是五月初五,值此佳節來臨之際,先請我們的少先隊員們向各位尊貴的客人送上最誠摯的端午節祝福。
(音樂起:禮儀隊員贈送香袋)(主持人退場)
(甲)下面有請-校長致歡迎詞,大家歡迎。(退一邊)
(乙)謝謝-校長。接下來用熱烈的掌聲有請--宣布活動開始。
(領導)下面我宣布,“紅領巾相約中國夢,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活動現在開始。
1.古箏《洞庭新歌》
(丙)琴聲悠揚,錚錚作響。古箏被譽為是群聲之祖,萬樂之師。
(丁)輕柔而典雅的旋律,華麗而委婉的音符,常常動人心魄。
(丙)下面有請--為大家帶來一曲《洞庭新歌》。
(丁)掌聲有請!
2.舞蹈《春的變奏曲》
(丙)鞋——多普通的字眼兒。卻是山里孩子不可得的奢望。
(丁)冬——光著腳丫多冷啊!有一雙溫暖的棉鞋多好啊
(丙)來啦,來啦,志愿者們滿載著暖暖的愛心來啦!
(丁)瞧,孩子們穿上紅紅的棉鞋多神氣!瞧,他們穿著棉鞋多調皮!
(丙)有愛的童年,如春!
(丁)下面請欣賞舞蹈《春的變奏曲》。
3.歌舞劇《你是我的眼睛》
(丙)軍軍和毛毛在日常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們見證著彼此的喜怒哀樂,他們親如兄弟。
(丁)“你是我最明亮的眼睛,你是我最信賴的朋友,我們永遠不分開。”
(丙)一位盲童,一條導盲犬,演繹了一段人與動物相親相愛、生死與共的感人場景。
(丁)接下來讓我們靜靜地欣賞歌舞劇《你是我的眼睛》。
4.拉丁舞《拉丁小精靈》
(丙)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其音樂強烈洋溢,節奏快捷強烈,動作流暢舒展,舞姿動感迷人。
(丁)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拉丁小精靈》。
5.粽子達人賽
(甲)我想請你猜個謎語,好嗎?
(乙)你說。
(甲)一個白胖子,裹個綠毯子,腰里扎根細繩子。打一什么食物呢?
(乙)這個謎底我想請大家說,是什么呀?(粽子)
(甲)糯米飯外面裹上翠綠的粽葉,看著,綠瑩瑩的;聞著,香噴噴的;吃著,甜滋滋的。
(乙)接下來,我們的“粽子達人賽”馬上就要開始,請3到6年級的參賽隊員準備。
(甲)一片粽葉一片情,一個粽子一思念。
(乙)今天,我們相聚在一起,共同歡度傳統節日——端午節。
(合)感謝各位的光臨!“紅領巾相約中國夢,粽葉飄香話端午”主題活動到此結束。
(甲)隊員們,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送領導退場。
一、與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相結合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更是承擔著啟蒙和延續的重任。小學生畢竟還處于人生觀和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階段,假如教師能夠在語文教學時,一方面教會學生語文知識和語言運用技巧,一方面向學生滲透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豈不是魚和熊掌兼得嗎?而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接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任課教師的引導,因而學校就需要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與提升教師教學能力相結合。例如,在筆者所在的學校,每學期會舉行經典誦讀比賽,教師需選擇一些經典詩篇或者優秀文章進行朗誦,例如《弟子規》《三字經》《夢游天姥吟留別》等。同時,學校還會組織全校教師學習硬筆字和軟筆字,邀請當地有名的國畫大師和書法大師進校園,不定期舉辦書法作品展示會等。在新教師培訓上,學校效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拜師學藝”,建立了“青藍工程”,為新教師精心挑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師作為師傅,實行“師徒掛鉤”制度。這些舉措,都有力促進了教師專業水平,尤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提高,也為在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與誦讀方法的引導、實施相結合
我國古代的語文教學是以誦讀為主的,這種古老的教學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缺陷,但其能在我國得以傳承數千年必然有其可借鑒之處。現代的小學語文教學必須從“誦讀”中吸收合理內核,并不斷地加以改進。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兒童時代是人生中記憶力最佳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讓學生多讀書,多背誦一些優秀的文章,對于學生積累語言、豐富知識是很有幫助的。學生們只有對文章進行不斷地誦讀和品味,才能獲得對文章的獨特感受。而想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表達能力,更需要學生多讀書、多背書。筆者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規定的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必須掌握的古詩詞篇目,進行整理與補充,列出每個學期必須背誦的20首古詩題目,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自學。在每節語文課前設置“經典誦讀”環節,由領讀員帶領著全班同學朗讀五分鐘。在學期末,進行“古詩考級”,先挑選10位學生進行考級,考級過關者發放考級卡;再由這10位學生擔任“考級員”,對全班同學進行考級,考級過關者給予發放考級卡。這種“古詩考級”制度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背誦古詩的興趣,班級中掀起了一番“背古詩熱”。通過與誦讀活動相結合,有效地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
三、與弘揚傳統民族節日相結合
隨著世界多元化進程的加快,中、西文化也已日益交融。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處處可見各種“洋文化”的入侵,人們也越來越多地開始流行過“洋節”,如圣誕節、萬圣節、情人節等等。而我們國家的一些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反而漸漸被人所淡忘,造成不少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不了解。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編入了一些反映傳統節日的詩詞。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將這些教材合理利用起來,讓閱讀教學與弘揚傳統節日結合在一起。例如,筆者在教學《九月九日山東兄弟》這首詩時,除了向學生介紹這首詩所描繪的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的習俗外,也讓學生在課后收集一些有關重陽節的信息:比如重陽節的來歷、重陽節的傳統和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神話故事等等。再如,“拗九節”是福州特有的一個民俗節日,在這個節日之前,筆者讓學生回家收集“拗九節”的相關知識,制作手抄報。在“拗九節”那天,開展“給敬老院老人送拗九粥”活動,由學生自帶拗九粥,或小組集體購買拗九粥,送到敬老院,給老人們獻上一份孝心。通過這些教學和實踐活動,學生對傳統節日有更多的了解,從而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充分的弘揚。
四、與閱讀教學課堂實踐相結合
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考慮到學生識字量的因素外,也要把握住小學生好動、活潑及好奇的心理因素,更要堅持課堂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方式。大多數的小學生都愛聽故事,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很多也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傳承下來。在現今的語文教材中也保留有許許多多經典的國學故事。對于這些具有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故事,可以在課堂上通過穿插表演、講故事等形式,寓教于樂、寓學于樂,讓學生能更好地吸收課文中所蘊含的優秀傳統文化的知識。例如,筆者在教《守株待兔》這篇寓言故事時,為了讓學生感悟寓言的寓意,設計了一個表演環節,讓學生扮演兔子和農夫。簡單的表演,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然后,筆者再向他們揭示這個故事所闡述的寓意就更能被學生所接受了。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面對的學習主體是兒童,他們的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要使小學生能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深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地貼近兒童的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其好奇心展開多樣的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對于一些經典傳統古詩,我們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比如視頻、音頻、音樂等,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到情境中,充分理解古詩詞,感受作者的情感。例如教學古詩《望廬山瀑布》,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課本插圖、播放課文錄音、教學課件展示廬山瀑布的風景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對廬山瀑布有直觀的了解。在學生充分入境的基礎上也可以利用一些音樂背景,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進一步感受詩歌中描繪的優美景色,感受詩人用詞的精妙,從而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
【關 鍵 詞】主題選擇;四大領域;有機融合;動手實踐;全面發展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843(2013)01-0032-02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的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注重對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體現經驗與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這門課程旨在引導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學會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等基本關系,發展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信息意識與技術意識、勞動觀念與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社會實踐能力。基于綜合實踐活動開放性、實踐性、自主性和生成性的學科性質,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確立、活動的指導和實施、學生在活動中的學習過程、能力發展以及活動成果的評價方面注定要表現出它的綜合性、廣泛性及特殊性。如何使綜合實踐課程的四大領域有機融合起來?如何在主題活動的開展中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這是任教這門學科教師一直致力探究的課題。
在實際的教學中,經常看到的是在主題研究過程中多致力于研究性學習的現象。知識獲取層面體現的多,實踐操作層面體驗的少。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信息技術教育這兩個領域或多或少還有所表現,但勞動技術教育則很少涵蓋其中。“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這個領域也是少之又少的學生能夠參與。因為從小學到中學,教育制度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的絕大多數時間要用在應試學科上。在小學階段能運用信息技術的學生只占所教學生的1/4左右。所以,這使得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展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怎樣解決這一難題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主題的選擇方面入手,要注重主題涵蓋領域范圍的廣度和深度,體現四大領域的融合,注重學生能力的綜合性訓練。
一、要選擇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主題,讓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和動腦的習慣
知識的來源與能力的培養發展都離不開生活。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選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留心觀察生活的能力,密切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如,《探秘動畫》這一主題確立之后,學生參與的熱情極高,圍繞這一主題提出了近30個小問題。經過歸類概括,最后從“動畫的起源與歷史”、“動畫的發展”、“動畫的制作過程”、“動畫片中的經典人物形象”、“動畫片中的經典主題曲”、“同學們最喜愛的動畫片小調查”這幾個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究。因為動畫片是孩子們最喜愛的電視節目,從學生最喜愛的電視娛樂節目進行研究,會讓他們覺得生活處處皆學問。
在活動中,學生用幻燈片的形式展示了動畫的起源和各國動畫業發展過程,介紹了中外著名動畫制作大師,表演了動畫主題曲,繪畫了動畫片中一些經典人物形象,制作了簡單的動畫flash,還了解了動畫制作過程中各個階段人們工作的情況,滲透了職業技術方面的教育。調查小組還在教師指導下獨立設計了調查小問卷,深入到學校內各年級選定的班級進行調查,最終統計結果后撰寫了調查小報告。春天來了,春暖花開。《走進花的世界》更加深入地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與訓練。此主題從“花兒與科學”、“花兒與生活”、“花兒與藝術”三大方面進行了研究,具體研究了10個問題。其中,研究性學習領域包括“花的生長過程、花的種類、花的象征意義、與花有關的文學知識、插花藝術、繡花、花卉飲食”等方面的內容。在研究“花的種類”時,學生選擇進行訪談調查、實地拍攝和問卷調查,收集人們喜愛的對身體健康有利的花的品種與圖片,注重培養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在“種花、繡花、插花、折紙花、剪紙花、雕塑花、畫花、制作花卉飲食”方面的學習活動中,既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訓練,又著重訓練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這些主要是針對勞動技術教育領域考慮的,同時也對學生進行了美育。在“唱誦、贊美花”方面,主要對學生進行音樂教育方面的熏陶與培養。這一主題的設計活動時間長、涵蓋領域多、能力訓練全面,從知識積累到技能培養,從情感滲透再到動手實踐,綜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藝術領域等多方面的內容,教學時要沿著從研究性學習再到實踐運用的主線進行,使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訓練。
二、要選擇體現學科整合方面的主題,加強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交叉培養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學習不是孤立的。與其他學科結合的愈緊密,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與得到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運用與鍛煉。例如,《神奇的石頭》這一主題,可以讓學生在研究石頭的構成元素、石頭的種類、石頭的價值、石頭的藝術加工創作等方面進行探究。可以運用所學到的科學課的知識、化學知識、地理知識,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尋找有趣的石頭進行組合、粘接,創造出有美學價值的藝術作品,讓自己在美術課上得到的知識和技能加以運用。又如,《太陽的研究》這一主題則和科學課密切相關。在活動中還通過制作簡易太陽灶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在動手實踐中加深對太陽光能和熱能對人們的生活所發揮作用的理解。在《電的秘密》這一主題活動中,可以讓學生參觀水電站,了解電的生成,學習完電的作用,還可以動手制作一些簡單的科技作品,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同時也要學習一些用電時的自我保護知識,使學生初步具有自主選擇和獨立作出決定的意識與能力。這些主題的開展不僅和小學的科學學科學習內容有相關聯系,同時也為學生初中學習物理、化學知識做了滲透,奠定了基礎。
三、從歷史文化方面選題,加強動手實踐能力和傳統文化認知的結合
有些主題的研究,既來源于人們的日常生活,又體現了對歷史文化的探究與追尋。如,《走進傳統節日》這樣的主題研究,就可以讓學生系統地探索、研究節日的來歷、風俗習慣和禁忌,既可以讓每個小組自己研究其中的一個節日,也可以全班共同研究一個節日,每個小組來研究與這個節日相關的不同內容。這一大主題的研究可以分為不同階段、不同年級,跨度大、時間長,既可以研究祖國的傳統節日,繼承和發揚祖國的傳統文化,也可以研究一些外國的傳統節日,了解一下異域風情,增強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擴大學生求知的領域,拓寬學生的視野。在研究過程中,學生既豐富了知識,也鍛煉了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尤其要選擇一些與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培養相關的一些節日來研究。如,春節可以讓學生動手創作春聯、學習包餃子,元宵節讓學生制作花燈、猜燈謎,“三月三”風箏節讓學生動手制作風箏,端午節讓學生學習包粽子等等,使學生在動手的同時,進一步加深對傳統文化的感知與認識。
四、從品德修養的培養方面選擇主題,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荀子曾說過:“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文明禮儀對學生以后的工作、生活將起到重要的影響。所以,把綜合實踐課程和德育有機結合起來,也體現了綜合實踐學科的特點。在小學三、四年級可以進行《好習慣伴我成長》這一主題的研究,讓學生知道什么是好習慣,好習慣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名人們都有哪些好習慣,怎樣才能養成好習慣?通過學生的研究性學習以及實際訪談、問卷調查,得到自己和身邊的同學在行為習慣養成方面的一些資料和數據,并探索出養成良好習慣的途徑和方法。可以通過故事會、手抄報、歌曲表演、制作要求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標語等形式來匯報交流,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匯報交流活動中既學到了知識,又形成了善于探究發現、表演展示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綜合實踐課程的興趣。而在小學五、六年級,則通過《文明禮儀伴我行》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學習各種禮儀。如,家人之間交往的禮儀、師生交往的禮儀、餐桌禮儀、購物禮儀、參加公共集會應遵守的禮儀等等。學生在活動中可以親自實踐、觀察、了解身邊的人對文明禮儀遵守的情況,從而增強學生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五、從自然界方面選題,使學生初步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能力
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邊學習邊實踐,努力探索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少先隊工作的新路子,形成少先隊活動特色——既有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又有適應性、可行性、實踐性,為小學少先隊工作開拓一片廣闊天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于少先隊輔導員先進事跡材料匯總,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少先隊輔導員先進事跡材料(一)
xx,女,27歲,任教7年來,一直任xx小學大隊輔導員,負責學校的少先隊工作。雖然平時教學任務繁重,擔任五年級班主任及兩個班級的英語教學工作,但是她始終兢兢業業,樂于奉獻,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她以一顆熱愛少先隊工作、熱愛少先隊員的心為少先隊工作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和貢獻。
輔導員的工作是平凡的,她之所以能將少先隊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源于一個“愛”字──對事業的愛、對孩子的愛,她把這平凡而簡單的愛融于日常瑣碎繁雜的工作中,全心全意地為每一位同學服務。其實,愛學生,事業已成功了一半。在平日里,她正確地引導學生積極進取,為了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她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把“紅蘋果”分給每一個進步的孩子,使他們看到了希望,嘗到了學習的甜美。 與時俱進,做“學習型”輔導員要創出少先隊工作特色,除了勤奮熱情、多才多藝,當然少不了“學習”。 xx深深地明白這一點,她努力讀書鉆研、積極參加培訓、虛心請教前輩,在學習中實踐,在學習中成長。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邊學習邊實踐,努力探索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少先隊工作的新路子,形成少先隊活動特色——既有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又有適應性、可行性、實踐性,為小學少先隊工作開拓一片廣闊天地。
她堅持學習,在取得了大專學歷以后,緊接著又參加了本科學歷的進修。她精通教學業務,常年堅持帶班上課,在英語教學方面經常上公開課、示范課。獲得鄉級“課改新秀”榮譽稱號。她還努力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在多媒體課件等方面都比較得心應手,逐漸成長為一名符合時代要求、素質全面的優秀輔導員。
活動引領,創少先隊工作特色
勤奮的學習讓她獲得了不少工作靈感,也讓她找準了適合學校實際的工作方法。
1、緊抓住常規工作
深入的搞好“雛鷹爭章”活動。“怎樣深入的搞好雛鷹行動”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純粹的定章、爭章、頒章顯得有些呆板。xx老師巧妙地將雛鷹爭章活動與“明星”結合。組織各班將每周評選的“書法之星”、“學習之星”、“禮儀之星”,都在教室公示欄上公布出來。在這“明星”效應的激勵下,100%以上的隊員都爭得了必修章,80%以上的隊員都爭得了選修章、興趣章、特色章。多年來隊員通過各種活動獲得獎章,通過爭章得到鍛煉,比傳統教育要有實效。少先隊輔導員事跡材料每學期一開學,開展以“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構建平安和諧校園”為主題的習慣養成教育。通過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櫥窗等方式進行展示宣傳,利用國旗下講話、班隊活動等形式進行教育引導,從校園整潔、上課準備、穿戴整潔、路隊整齊、讀寫姿勢、課堂禮儀、上下樓梯等多個訓練點入手。使全校上下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各項工作迅速步入正軌。
2、 做好節慶活動
xx老師很注意給傳統的節慶活動賦予新的內容與形式,常常提前作好安排,抓住時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把歡樂帶給了孩子。在端午節、中秋節,我們給孩子們講講節日的故事,倡導他們到實踐中去體驗傳統節日的風俗活動;在植樹節、學雷鋒日,倡導隊員參與社會實踐,快樂成長。
通過觀看《背著父親上學》、《洪戰輝的故事》、《讓生命充滿愛》等影片,寫觀后感、感恩征文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利用母親節、重陽節、教師節等節日慶祝活動,開展“學會感恩,關愛身邊的人”系列主題教育活動,號召全校每位隊員完成一系列“感恩作業”。在活動中孩子給媽媽的一句關心體貼的問候,一杯飽含真情的熱茶,一張感人至深的賀卡,無不演繹著人間親情的溫暖。學做父母,體驗父母的辛勞,從而將“感恩”之心內化為心靈深處的情感,并且從內心深處迸發出孝敬父母的情感與欲望!讓學生們深刻體會父母師長培養他們的艱辛,從而感知他人給予自己的關愛。
3、 開展課外興趣小組
課外興趣小組的開展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讓學生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技能,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主要利用周二時間,xx老師帶領大隊部組織開展各項課外興趣小組的活動。如書法、繪畫、舞蹈、手工創作等。20xx年我校在全鄉校園集體舞比賽中獲得一等獎。20xx年,全縣“春芽杯”學生藝術展演中,我校的舞蹈《愛我你就陪陪我》獲二等獎,有三名學生獲書畫類二、三等獎。
做 “專家型” 輔導員,為少先隊教育添磚加瓦
xx老師及時總結歸納日常工作的經驗得失,并撰寫相關的文章。論文《xx》在獲得國家級二等獎并教師報上發表。
作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兼大隊輔導員,xx老師在工作崗位上勤懇工作、認真做好每一件看似瑣碎的事情。本著盡力而為、努力工作的態度,她盡可能想少先隊員所想,為少先隊員們搭建展示自我、發展自我的平臺,使學生得以全面發展。
少先隊輔導員先進事跡材料(二)
**同志,女,漢族,大專文化,小學高級教師。 張老師是一個優秀的教育工作者,自20xx年以來,一直擔任中隊輔導員工作。工作中,她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始終以優秀輔導員為榜樣,注重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業務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把理論與聯系實際相結合,潛心鉆研教育教學工作,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在同事的眼中,她熱情、開朗、大方,朝氣蓬勃;在學生的心目中,她可愛、可親、可敬。從事班主任工作20xx年來,她把孩子的信任當作動力,把教育孩子的事業當作人生的光輝陣地,以愛心和恒心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少先隊員。她所帶的中隊多次獲得優秀中隊稱號,她本人20xx年6月被蘭州市教育局命名為“市級骨干教師”。 20**年6月榮獲紅古區優秀輔導員榮譽稱號。 20xx年10月在《紅古區中小學祖國在我心中征文比賽》中,榮獲優秀輔導獎。 20xx年6月所授語文《觸摸春天》一課, 榮獲蘭州市教育局優秀獎。
一、深化“主題活動”,搭建“體驗舞臺”
“體驗教育”活動是少先隊教育主題。張老師在少先隊大隊領導下,根據少先隊員的身心特點和生活學習環境,以爭章為激勵源泉,設計開展了以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體驗教育系列活動:一是在家庭體驗責任和艱辛,當一日家庭小主人。誰的房子最美麗、誰是最有禮貌的孩子、誰是最佳小廚師等活動,對表現突出的隊員授予了家務章,使孩子體驗到了家庭勞動的艱辛、責任和榮譽感,使學生提高自理能力和動手能力。二是在學校體驗規范和合作。通過開展學《規范》見成果,培養學生自理能力和競爭意識,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機會。張老師采用了全班學生輪流值日后,學生們都特別積極。為了使學生們更好的成長,張老師經常鼓勵學生們:“不怕做不好,就怕不去做。”她利用晨會時間和班隊會活動日,對學生進行指導,或者組織經驗交流會,針對工作中的差錯大家一起想辦法、出點子,做值日時,要求值日生各盡其責,負責管理當天的學習、兩操、紀律、以及佩帶紅領巾情況等。實踐證明,那看起來不起眼的學生,在值日中不僅自己嚴格地遵守紀律,而且表現出較強的工作熱情和能力。通過這種方式,激勵了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班集體。促進學生主題意識的確立。她的班級開展的“書伴隨我長大”活動,以少先隊員牽頭,走近名人,走進名著,親近古詩,手抄報評比,感受親情和友情讀書征文活動等以及走進書香校園主題的活動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
二、創新實踐、培育英才
作為一名有豐富少先隊工作經驗的中隊輔導員,張老師堅持抓好基層小隊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她積極優化班級環境建設。班級建設就是從班級環境創設開始的,生動活潑的形式,積極健康的內容,把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可以感知的情景中,讓學生從踏入班級開始,隨即產生一種愉悅感,逐漸形成認同感,進而影響日常的思想性為。為了讓學生覺得自己是中隊的主人,中隊是自己的家,她在布置教室環境時,就嘗試著放手讓少先隊員們自己來設計,自己來布置學生們全員積極參與,營造富有激勵、挑戰、特色的班級氛圍,現在,孩子們都為自己是這個中隊的成員而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另一方面,她努力搞好小組建設。小隊是班級生活的最小細胞,只有把小隊活動搞好,才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她將每個學生按家庭住址、興趣愛好分組,對個別性格孤僻、成績較差的學生以關心和愛護。通過小隊的自我管理、自我建設、自我約束,增強了集體的凝聚力。
三、播撒愛心、傾注真情
自擔任輔導員以來,她積累了較豐富的工作經驗,她以輔導員特有的敏銳和細致,針對孩子點點滴滴的小事,塑造他們的心靈,培養他們的品質,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樂章。作為一位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她進入角色,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并且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她根據學校實際、學生特點,結合時代要求,設計、組織少先隊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愛國主義教育系列活動、養成教育系列活動、法制安全教育系列活動。
張老師知道,要想當好孩子王,就必須和少先隊員們打成一片、干到一起,和隊員們交朋友、信任他們,只有這樣,才能了解少先隊員,感受他們的心靈。在班級里,她嚴以律己,為少先隊員們作出了表率,地上有一片紙屑,她會悄悄的撿起來。朋友般的張老師贏得了少先隊員的信任,她與家長也相處融洽,總是推心置腹的用心與家長交談,商量教育孩子的最好辦法。打電話、家訪、發短信與家長聯系,及時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中的表現,也了解到了孩子的情況。經過長期的的接觸,張老師心中積累了有關家長的資料,有哪些家長過于溺愛孩子,看書做作業也怕累著孩子,哪些家長教育孩子方法好,哪些家長素質高,哪些家長工作忙,無暇顧及子女的教育問題------這些情況的了解,使她與不同的家長接觸時,可以對癥下藥,做相應的工作。
輔導員工作中,她不斷更新知識結構,自覺學習少先隊工作的新理論,研究和探索少先隊工作的新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邊學習邊實踐,努力探索一條符合實際情況的少先隊工作的新路子,形成少先隊活動特色——既有思想性、科學性、趣味性,又有適應性、可行性、實踐性,為小學少先隊工作開拓一片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