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職教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教學觀念是指教師在理論學習過程中和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對自己所教課程、教學方式、教學能力和所教學生的個體性認識,教師的教學觀念對教師的教育行為具有指導作用。文章以高職教學現狀分析為基礎,探討了更新教學觀念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高職高專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如何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專門人才是高職教育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高職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仍然是教學。教材、教具、教師和學生四要素,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其中教師是關鍵。有什么樣的教師,教師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對實現教學目標尤為重要。
回顧高職教育的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發現,絕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由中專升格而來,另有少數是由本科院校開設的,因而導致高職院校教師出現三種類型:一是由本科院校過來的高校理論型;二是由中專過來的中職教學型;三是近年畢業的院校后生型。高校教師注重學科的完整性、理論的系統性;中專教師基本屬于中學教師一類,注重的仍然是學科,但又沒有中學的升學壓力,知識的嚴謹和工作的嚴格遠不如中學,教學隨意性大,自由度高;近年的畢業生專業根底并不扎實,教學經驗缺乏,所承襲的多為大學老師的一套。三種教師的共同特點是學科的概念根深蒂固。這種觀念對提高升學率和培養本科人才并不妨礙,但卻不適應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因而,更新教學觀念,是目前高職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一、更新課程觀念,突出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培養
高職教育培養目標的核心是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這一核心目標的實現并非幾門專業課就可以解決,必須依賴于各門課程的合力培養。因此,每位教師都必須明確所教專業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的具體要求,從而確定所任課程的地位和培養目標(即培養何種素質或技能),篩選教學內容。變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為學科的實用性和應用性。一門課程如果找不準自己的定位,就會無的放矢,勞而無功。找不準課程定位,這種現象在高職院校并不罕見。如“大學語文”教學,已經引起了教育部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可高職“大學語文”課程教學目標是什么?“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學素養”,恐怕是大多數業內人士的答案。因而,導致目前的大學語文或成了文學欣賞課,或成了傳統文化課。語文課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學素養,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都無可非議。但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學素養”并非高職“大學語文”的主要目標。高職“大學語文”應當以培養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為主要目標。道理很簡單,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知識化、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和信息的獲取,沒有較高的閱讀水平根本不可能做到。因此,閱讀是重要的職業素質之一。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體現在大學語文教學中,也體現在大學英語教學中。
(一)大學語文教學
“寫作能力只是文秘類專業的職業技能,與其他專業職業技能無關”的錯誤認識,在高職教育中普遍存在,不僅影響大學語文的開設,更重要的是給學生以誤導,導致高職畢業生的寫作能力極差。筆者每年都要負責幾位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很難找到幾篇稱得上論文的文章,可畢業論文要與畢業證書掛鉤,不得不強迫學生完成。學生的應對辦法就是東剪西貼,甚至全文下載,連作者姓名都未改。這樣不僅不能達到訓練學生寫作技能、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的目的,相反給學生造成諸多負面影響。它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利于學生的就業和后續發展。
其實,寫作能力是任何職業的基本技能。實踐證明寫作能力與工作質量和后續發展成正比。在美國的教育中,從小就被告知:不管你干什么,寫作是成功的基石。根據對120位美國大企業人事部負責人的調查,寫作水平一直是高工資,高技術的標簽,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那些寫作不行的人不容易被錄用,也很難獲得提升。2/3的美國大企業的雇員,許多日常工作要通過寫作來進行。80%以上的金融、保險、房地產等服務業中的公司,在雇用員工時要考查寫作。40%的公司要特別培訓寫作技能不足的員工。美國公司在這方面的投資,一年估計達31億美元。因此,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大學語文”責無旁貸,而且是該課程的主要目標。其他學科的教師也必須強化學生的寫作意識,促使其全面發展。
(二)大學英語教學
大學英語在高職課程設置中占有重要比重,一般都占12個學分,幾乎占總學分的10%。教學的指揮棒就是“英語應用能力A/B級考試”,因為它與畢業證掛鉤。花了這么多精力,通過率并不理想,湖南2006年通過率只有42%,還有58%不能按期通過。即便通過A級又能說明什么?盡管成績優秀,大多數學生口語交流都感困難,本專業常用的基本詞匯又知之甚少。這與高職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的目標大相徑庭。改變這種現狀的關鍵有二:一是教育行政部門改革過級形式,取消過級與畢業證書掛鉤,給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二是教師必須更新教學觀念,打破學科的系統性、完整性,以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技能、增加學生專業語匯為目標,服務于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的培養。
二、更新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師有了新的課程理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必然會帶來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填鴨式”。教師如同一部運輸知識的翻斗車,不管學生是否愿意接受,也不管學生能否消化吸收,更不顧能否轉化為能力,按部就班,掀起斗車箱,傾囊相授。學生如同知識的儲藏室,老師教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考試考什么,他就取什么。衡量教學質量的標準是考試成績和升學率。其實“學習不是簡單的知識轉移,它首先要以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實現知識建構”,而且,學習并不是簡單地為了知道某種知識,它并不只以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目的,還需要學習者對知識做出分析和檢驗,看它是否與自己原有的經驗一致,從而把知識變成自己的學識,變成自己的主見,自己的思想。
高職教育尤顯突出,因為高職教育是以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職業技能為主,教學質量由社會來檢測,檢測的標準是看學生能否適應崗位要求。因此,教師必須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教學方式應當以互動為主,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的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教學過程應當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交往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傳授知識、指導操作以外,還要加強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信息交流,這種信息包括情感、態度、興趣、愛好、價值觀以及生活經驗、行為規范等方面。通過這種廣泛的信息交流,實現師生互動、相互溝通。構建一個和諧輕松、平等友好的教學環境,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前提。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教學、實物教學、現場教學和仿真實訓、實際操作等教學方式,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有效方式。
三、更新考試觀念,采用多種考核方式
到目前為止,考試仍然是各類學校考查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形式,從小學到大學幾乎都是閉卷考試,學生把老師講的、書本上寫的原原本本地搬到考卷上。可把這些搬到工作上,難免不張冠李戴,畫蛇添足。這就是升學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區別。職業教育應當考查學生的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采用選擇題、判斷題、問答題、演算題等題型的閉卷考試方法,無論如何也達不到考試的目的。高職教育必須根據課程特點,采用筆試、口試、機試、現場操作考試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考試內容上不僅要考查學生基本知識和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而且要注重考查學生的各種能力,高職院校的教師必須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重視人的潛能開發,重視創新意識的培養,重視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塑造,重視人生觀、價值觀的提升,突出學生職業素質與職業技能的提高。這是歷史賦予高職教師的神圣使命。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EB/OL].
國家級培訓為期三個月,按環節可劃分為職業教育理論與方法學習、專業知識學習、校內實訓、企業實踐、教學能力演練與實踐五個階段。按照不同階段學習任務與學員心理變化特點,找準工作著力點,提綱挈領,統領全局。
(1)職業教育理論與方法學習階段,工作著力點是圍繞學員“安下心”“轉換角色”。一是安排好學員食宿,安居才能樂業;二是召開座談會、交流會,提供相互了解的機會,使學員盡快相互熟絡,借以彌補情感的落差;三是推介陜西歷史文化名勝,引導學員雙休日登臨游歷,借以排遣閑暇時的寂寞;四是嚴格考勤,以紀律約束學員的行為,培養遵紀守紀的良好班風。
(2)專業理論學習階段,工作著力點是成立班委會,集中精力抓學風,抓紀律。成立班委會。班委會擬由3人組成。班委成員的條件是曾任或現任學校領導職務,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經驗;所學所教與培訓專業相符,專業能力較強;年齡稍長,性格沉穩,為人熱情;具有一定地域代表性。班委會的產生,可通過全體學員選舉或班主任任命的方法。要明確班委會職責與班委成員分工,使之在開學第二周便能在班主任指導下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抓學習。在提高教學針對性的基礎上,一方面根據學員專業基礎的不同,按水平高低搭配原則,或學員自主組合,形成比較固定的學習小組。另一方面,將基礎差的學員組織起來,請任課教師按需求進行輔導,分類施教。以有所求、有所教、有所得吸引學員,渡過情緒波動關,穩定班級大局。抓紀律。嚴格考勤,實行簽到制度,一天兩次考勤,一周一匯總一公布。實行請銷假制度,請假三天以上者,必須經單位同意,如學員回家或參加單位活動,返校須補交單位證明。要從嚴控制請假,請假必須有假條。要將紀律考勤情況與評優、結業鑒定掛鉤,累計請假超過五天或無故曠課一個教學日者,不得評為優秀學員;累計請假超過10天或無故曠課兩個教學日者,不予結業。紀律是班級管理的靈魂,不得因人而使其失去嚴肅性和公正性。此外,要積極協助項目負責人優化培訓方案,召開好教學意見征求會,組織好對學員的學習測評。監督任課教師到崗情況,嚴格監控教學質量。
(3)校內實訓階段,工作著力點是加強安全教育與管理,督促學員完成實訓科目,協助解決實驗實訓中出現的問題。班主任要提前檢查實驗實訓準備情況。協助指導老師分組,發揮技術骨干作用。注意觀察學員現場表現,對零起步或動手能力差的學員,降低實驗實訓要求,安排專人予以指導。協助指導老師召開好實驗實訓總結會與作品講評會,注意收集考評資料。
(4)企業實踐階段,主要工作是組織落實實踐計劃,協助加強安全教育管理,督促學員做好下階段教學能力演練與實踐準備。班主任要積極參與實訓方案的制訂,協助做好實訓崗位的安排和崗位的輪換,組織好技術報告會、座談交流會。教育學員虛心向工人師傅學習,體驗體力勞動的艱辛。督促學員廣泛收集企業信息,積累教學資料。協助做好企業對學員實踐的鑒定工作。安全重于泰山。學員在學校實驗實訓或企業實踐期間,班主任要大力協助指導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做好組織和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要跟班管理,按照安全要求,叮囑學員注意安全,反復巡視檢查勞動保護措施,及時發現糾正違規行為,防范杜絕安全事故發生。
(5)教學能力演練與實踐階段,工作重點是做好學員的思想穩定工作,協助項目負責人組織好學員說課、論文答辯、教學演練活動,辦理學員結業手續。一是提前收集學員電子課件及論文;二是收集學員的企業實踐報告、培訓總結、實訓作品;三是評選優秀學員,撰寫學員培訓鑒定;四是做好學員培訓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優秀學員證書等的發放工作;五是做好學員離校的送站工作。
二、班主任工作方法
顧全大局,維護培訓工作正常秩序。每期培訓不止一個專業班,培訓周期相同,培訓環節大體一致。作為班主任要嚴格執行學院的安排,要有全局意識、協作意識,不能只看到自己的班,只顧自己班的利益,而影響培訓工作全局,影響其他班的教學秩序。如學院臨時調整教學計劃,班主任要服從,及時通知項目負責人與學員。再如,與別的班在教學資源方面發生沖撞時,要做到禮讓當先,主動回避沖突。再如,與其他班一起進行教學活動或文化體育活動,要注意班主任之間、班委之間的協作,管理要打破班級界限,使班與班之間和諧相處。充分發揮班委作用。班委成員與學員接地氣,發揮好他們的作用,對凝聚人心,形成良好的班風至關重要。樹立班委形象與權威。要明確規定學員請假經由班主任批準后,必須報告班長;學員利用雙休日在培訓學校地區之外游覽的、回家的必須報告班委;一切教學活動班委參與組織管理,召開班會或研討會,由班委組織且確定主題;班委參與優秀學員審定、學員結業評價等。壓實班委的責任,將班委推到班級管理最前沿。班委的主要職責是做好學員的思想教育、學習組織管理和生活組織管理等工作。班長主要抓班風的形成;學習委員主要做好學員與任課教師的溝通工作,收集且反映學員對教學的意見建議;生活委員主要負責組織學員開展各類課外活動,征求學員對后勤服務方面的意見等。他們各負責一方面,分工又協作。班主任要加強對班委工作的指導與監督,排解各種問題,為班委工作鋪平道路。要注意彌補班委的弱點,譬如考勤,班委不愿得罪人,班主任就要親力親為,雙方工作互補,合力管好班級。參訓學員來自全國,其中不乏飲食、水土不服或情況特殊者,班主任要予以特別關照。譬如來自新疆、的少數民族學員,生活費發現金,指點他們到清真餐廳或學校周邊清真飯店就餐,常問其飲食情況;學習上要安排與專業基礎好的學員結對子,幫其克服學習上的困難。再譬如,參訓期間有的女學員懷有身孕,班主任除經常詢問外,還要特意安排年齡稍大的女學員與其住在一起,以便于照顧,確保其安全。學員利用周末去西安以外地區旅游,班主任要心系學員安全,叮嚀帶隊學員照顧好大家,時時發短信報平安,還要主動打電話詢問情況。學員家人來探親,或來治病,或來旅游,或其他,如果學員有求,班主任應在住宿、生活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學員生病住院,或在校休養,班主任要及時帶班委去看望,并安排班委多予以照顧。時常詢問學員住宿情況,對學員反映的問題,主動與賓館(招待所`)負責人溝通,促其改進措施,提高服務質量。外出實踐,要選好賓館(酒店),若條件太差,或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要及時更換住處。學員違反紀律,可通過不點名的提醒,或發短信告誡,或開玩笑的口氣暗示予以教育,忌諱當眾批評。對屢教不改者,要耐心與其促膝談心,并動員班委或與其相處較親近的學員配合做工作,千萬不可以用通知其學校或不予結業等簡單方式解決問題。管理工作要打好提前量,思慮要縝密。
一般來說,人的文化因素與其所受的教育程度有關。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文化因素也就越高。高職教師的文化因素不僅應該具備專業知識,還應當具備廣泛的人文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即應當具有基礎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創造性知識。所謂基礎性知識是指包括一般性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學科的專業知識及其相關領域的知識。條件性知識是反映教師在教學中能夠保證工作獲得成功的教育理論知識,即教育科學知識和心理科學知識以及學習方法、技能形成規律等方面的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不僅僅從書本或其它渠道上獲得的,更主要的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對教學的反思而獲得的教學經驗,在教學實際工作情境中形成的各種經驗的整合。創造性知識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學習、記憶、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般方法的知識,是教師如何運用基礎性知識、條件性知識和實踐性知識,創造性地去處理和解決好教學這個特定情境中的具體問題的知識。高職教師應當具有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文化背景。尤其是應該具有創造性的知識,這是教師知識的最高層次,是高職教師文化產生的不竭之源。
2.良好的專業技能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高職人才的需要越來越高,這對我們高職院校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能教理論,更要掌握技術;不僅是“教育家”,更應該是“技術專家”;不僅需要一般化的技能,而且還要有專業技能和職業技能。因此,“雙師型”教師已經越來越受到高職生的歡迎。所以,我們高職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外,還要學會具有現代信息技術和實踐技能,不僅要有專業操作能力、專業實踐能力,更應該成為具有專業技能的教師,形成“知識型”、“技能型”、“創造型”的三型統一的綜合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出具有專業技術能力的高職生。這是現代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一個顯明的趨勢。
3.健康的心理因素
教師的教育實踐證明:教師心理健康與教師的職業發展和對學生心理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有助于促進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會使人精神飽滿、情緒穩定,對工作、生活和學習充滿了熱情,還會有助于克服職業倦怠和個人疾病的康復。高職教師面對繁重工作壓力和復雜的人際關系,面對困難時若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就容易產生激動、不穩定的情緒,或者產生焦慮不安、抑郁等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調節和控制這些不良的心理狀態,長期以往就容易導致心理障礙,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因此,高職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因素是現代高職教師素質的核心內容之一。
4.誠信的道德因素
一個人的道德是通過后天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所形成的,也是一個人文化和精神的內在品質。一個人的道德表現在能夠自覺履行道德義務、能按照社會規范標準來約束、支配自己的行為,使自己的良好道德與習慣給他人帶來快樂或幸福。教師的道德是教師職業的第一要素,是教師品格的展現,更是教師自身影響力的巨大能源。誠信是教師道德的基石,也是做人的原則。一個人可以沒有文化知識,但不能沒有道德和誠信。誠實可信的人才會受到人的尊重。尤其作為一個高等教育者,高職教師首先應該樹立誠實守信的道德才會真正作一個為人師表者,才會得到學生們的熱愛,才能勝任教師的職業。
5.健全的審美因素
審美因素是人們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隨著自身的知識、思想、心理、道德的教育與積累、升華而表現出來的一種對美的感受、鑒賞、創造能力和對美的追求。它包括了審美態度、審美情趣、審美經驗、審美愛好、審美觀念、審美理想、審美人格等。它是教師心理情感的需要,更是自我修養空間的發展和生命價值的提升。高職教師的審美能力的提高是自己對事業的熱愛與專業發展的價值提升的體現,更是高職教師自我發展的一種高級階段。
6.崇高的精神因素
絕大多數的學生是因為中考成績沒達到高中的分數線而不得不選擇職業教育,成績不好是職教學校學生的特點之一。特點之二是他們活潑好動、隨意性較強、紀律性差。所以造成了職教學生“難管、難教、難成才”的現象。但這并不是說來職教上學的孩子都是壞學生、無藥可救。要相信他們,他們有自己的個性、理想,對事物和他人有獨特的看法。所以和職教學生相處時不要戴“有色”眼鏡看待他們,要以平等之心,以誠相待。特別是當他們犯錯誤、違反紀律時,要相信他們的本質是好的。在言行舉止上一定要注意,創造機會,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鼓勵。以朋友的方式相處,把他們看作是一個成年人,讓他們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我們過多的說教,我們給予他們的應是信任和理解。
二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十五六歲的孩子,精力旺盛,想象力豐富,在職教學校,學習壓力小,時間充裕,有些理論知識他們不感興趣,很容易在課堂上做出一些讓教師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如說話、睡覺、看課外書等),課下做出一些違反校規校紀的行為(如打架、上網吧等)。這時簡單粗暴的吆喝、責罵,只會使事態惡化,適得其反。對于“有問題”的學生,也許他們身上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但從他們內心來說,還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有追求的人。這時就需要教師用放大鏡看學生的優點,用縮小鏡看他們的缺點。俯下身子,真正地融入學生中間。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不是一“說”就“服”的。教師應該明白,每個學生的看法、想法、做法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不會很快就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習慣,如果教師操之過急,只會使問題更難解決。這些道理說得容易,做起來不易,特別是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需要教師付出非常大的努力,要耐心、耐心、再耐心,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三要有愛心,春風化雨
因為有愛,教師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教師才和學生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教師最大的樂趣。特別是職教學校,由于它的生源情況和培養目標與普通高中不同,所以教師更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愛心。這不僅是由教育的一般規律所決定的,還因為它與職教教育的特殊性緊密相連。職教學生正逐漸走向成熟期,在人生的道路上需要正確的引導,中職3~4年的學生生涯是他們很重要的時期,是人生重要的轉折期。如果教師不幫他們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將有可能影響他們的未來。同時,職中生一般在初中階段成績較差,他們表面上很驕傲,其實內心很自卑,這就更需要教師的關愛和諄諄教導。在這個階段,既是長身體的階段,更是學知識長本領,提高技能的階段。他們在家中一般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理能力弱、動手能力差,他們不像高中生,多數還可以進大學再學習幾年,等到心智更成熟的時候才參加工作,而是在20歲不到就要去工作,去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因此,作為職教老師更要善于接近學生,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親近和“愛”。不能認為“對付”職教的學生就一個字——“狠”,不狠,學生就不聽話;不狠,就無法維持課堂紀律;不狠,你這個“老師”就得“下課”。這會有一時之效,但不會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作用。只要教師盡心盡責,無私奉獻,就一定會感化學生,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越的成績,從而達到讓學校滿意、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
學管理之父泰勒最早提出。而在我國也早有提出,老子曾說:“天下事必作于細。”宋代教育家朱熹也說過:“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可見精細化管理思想在我國歷史悠久。而當今的精細化是教育管理上的一種思想,一種教學理念,目的是使工作精細化,“精”就是要把工作全面化,從全局出發,再層層遞進“。細”則是從點出發,再到面,最后把握全局。精細化就是把精細的工作轉化為一種教育教學的管理模式,將其具體化,加以實施。但是,在目前我國高職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實踐教學條件設備落后,實踐教師水平層次不齊和實踐過程缺乏創新等,這些問題制約了高職院校的發展,對院校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培養實用型高級人才,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因此必須采取一種有效的措施加以改進。
二、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
精細化管理的特點是管理系統化,教育規范化,思想精細化。就是要把具體的管理工作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當中,使其成為一種教育的管理方法。精細化管理的具體措施是:
2.1使教育教學制度系統化
全面的規范制度是實施管理的重要前提,學生管理工作內天繁雜,涉及面廣,精細化管理就是要將這些繁雜的管理工作系統化,只有這樣才能使日常的管理內容、綱要,梳理清晰,將工作條理化,使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突出可操作性,增強管理工作的實效性,使各項工作開展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2.2使教育教學管理規范流程化
建立工作流程并不斷的完善工作流程是精細化管理的基礎管理工作,日常的上課,出勤這些是實實在在的日常事務,精細化管理是要將這些日常事務,形成規范的工作流程,促使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例如,學生上課有記錄,評選獎罰要有監督,宿舍管理要精細化,要及時的處理學生的事情,并對處理的結果有回饋信息等。
2.3精細化管理要以人為本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高技能的人才,人才培養的質量是衡量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各類高職院校首先要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要及時的完善教育的思想工作制度,要加強并改進師德建設,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在校園要設立學生心理咨詢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同時,要用制度規范學生的思想行為,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學生的言行舉止有制度可依。
2.4實踐創新是保證高職教育教學管理的精細化的動力
精細化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續性的過程,在精細化管理的進程中,教育工作者要不斷的探索創新,要跟上時代的發展,在管理的過程中,要重視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要將細節貫穿到每一個管理的環節中,要從取得的進展中總結經驗,面對當前的教育形勢,要制度有效的措施,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案,做到與時俱進,不瞎干,不盲干。要始終用科學的管理理念去實施精細化管理。
三、精細化管理在高職教育教學管理中應用及作用
3.1提高了教學日常工作的執行力
精細化管理的觀念是注重精而細的工作方式,應對過去繁雜的日常管理工作,精細化管理將其條理化,使其具有邏輯性。例如,精細化管理在教育教學建立了完整的教育流程。
3.2增加了高校魅力,提高了人才質量
隨著精細化管理在企業,高職院校的成功實踐,精細化管理已經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在各大院校加以應用,為了提高育人品質,賦予需要魅力。例如,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構建了生產實踐性教學精細管理體系,首先,通過建立精細化管理的組織機構和職位職責,在學院、系部組建了生產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通過小組領導統一管理和協調生產性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工作。并明確小組內各位領導的自責,而且還擬定了相關的崗位職責,便于大家遵守和執行。其次,制定了精細化管理文件,文件主要包括,生產實踐的課程標準、教學計劃、實踐指導書、實踐報告等內容,再次,為了加強學習過程中的精細化管理和控制,精細化領導小組,還制定了“六個有效”和“五個關鍵點”及“五意識”。分別是有效備課、有效選題、有效訓練、有效引導、有效自學、有效改進六個有效;常用點、新技點、失誤點、能力點、支撐點五個點及安全文明意識、質量意識、效率意識、成本意識、效益意識五個意思。最后,建立了嚴格的考核評價機制,在生產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教學風氣,在嚴格的考核評價機制期間,實施獎罰分明,及時有效。成功的構建了一套完整的生產實踐教學精細化管理體系。
3.3提高了師生創新的能力
創新是動力的源泉,只有不斷的創新教育工作才能不斷的發展,與時俱進。教師不斷的創新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學生不斷的創新才能掌握到新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更好的回報老師,報效祖國。
四、小結
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內容必須進行改革,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內容的改革,必須使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實際相聯系,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的要求,才能培養出社會需要的應用性人才,增長社會生產與生活需要的知識和技能,從而提升其整合的職業素質。職業教育專業課程內容的改革,必須指向人的發展,從多個維度設計和編制課程。既要重視課程內容的目標和方向的建構,又要重過程和方法的建構;既要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建構,又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建構。也就是說,把課程內容當作一個信息材料,讓學生通過學習、交流、實踐和體驗,在提高智能素質的同時,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和實現人的和諧發展。課程的改革必須重視專業綜合性,培養復合型能力。通過專業知識的綜合,加強學科間的滲透,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遷移,能“由此及彼”、“觸類旁通”,提高學習效果。可以根據教材的順序有機綜合。新型的勞動者必須具有綜合的職業素質結構,能夠具備多種職業的知識和能力,才能在職業生涯中有更大的適應性和選擇性。
改革教學方式,激發學生興趣
傳統的教學是以課堂教學為中心,以教師的講解為主,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中學習掌握大量的課本知識,但卻不利于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健康、活潑地發展,不能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教師在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育內容的前提下,還應積極參與教學方式的改革,實現教學方式的轉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部分專業課教材內容理論性強,對學生而言既繁瑣又枯燥,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又缺少一定的感性認識,學習專業課往往缺少足夠的興趣。所以專業教師的課堂語言要風趣幽默,上課要有藝術性。多媒體教學、實驗、直觀教具的使用、與日常生活有關的事例也是豐富專業課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必不可少的手段。授課過程中,使學生認識到所學知識隨時都能得到應用,以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對這門課有了求知的興趣,教師在講授時就能得心應手,學生也會主動積極配合。在教學中筆者還注意讓學生感受到學會的樂趣,獲得成功體驗,提高學習興趣。平時注意因材施教,對不同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讓所有的學生都有成功的機會。對于尖子生,在“引”字上下工夫,在授課時擴大難度,深度,讓他們受到新知識的刺激,發揮他們的模范帶頭作用,成為學習專業課的榜樣。對于中等生,在“導”字上下工夫,讓他們以尖子生為榜樣,積極學習、探索;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在“幫”字上下工夫,適當放慢速度,查漏補缺,甚至利用空余時間進行課后輔導,讓他們在教師的耐心幫助下,充滿信心,步步趕上,一步不落。同時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要保護其積極性,及時肯定他們,簡單的問題盡可能留給他們,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逐漸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總之,讓不同層面的學生都有事可做,遇事能做,獲得成功的體驗。當學生學習有了成績,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就樂此不疲,提高了學習專業課的興趣。
1特點國內汽車專業職業教育
課程結構設置后,改動量較小,選修課程的比例相對較小,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空間受限。國內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多在課程結束后才開始集中安排一到兩個月的實習,收效并不顯著。課程設置多以學生學習知識的完整性為基礎,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設置比例偏大,延續學術性課程設置的理念。
2存在的問題
問題1:課程設置未能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的特色目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總體上仍依循普通高等教育的課程體系,理論課開設較多,而實踐課程數量相對不足。實踐課程在職業崗位及企業所需求的職業能力等方面針對性不強。同時由于理論和實踐的連接關系不緊密,即理論學習時缺乏實踐支持,既影響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又導致理論知識未能充分發揮其實用價值;實踐操作階段,由于理論掌握不牢固,學生不能有效利用所學的理論來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問題2:課程設置與社會需求同步性較差國內高職課程設置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存在教材知識體系老化、教學方法相對落后、人才技能培養與科技發展相對脫節等現象。首先,教學方法多參照學歷教育,重視理論知識的完整系統性多于實踐訓練;其次,課程設置不能重點突出對實踐技能培養的要求;再次,高職教材內容普遍存在內容過時的現象,不能及時跟上科技的進步;此外,實訓操作是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關鍵環節,但受資金條件、校企溝通交流較少及政策原因等限制,大部分高職院校存在實訓場地不足、實訓指導教師缺少的現象,導致高職畢業生在技能掌握方面相對欠缺。
問題3:課程設置中行業及企業的參與度低高職院校培養的技能型人才,必須得到行業和企業的充分認可,因此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需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行業和企業的指導,學校和企業都需要轉變觀念,積極開展合作。但是部分學校缺乏校企合作的熱情和動力,企業也尚未從人才戰略的高度意識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意義,根據目前已經形成的校企合作經驗來分析,大多是學校主動向行業企業尋求合作,主動向學校討論合作辦學的企業則較少,企業對于學校的資助,也多停留在教學設備捐助、實訓基地提供等階段。校企合作,在廣度和深度上都亟待改善。
問題4:對師資力量重學歷輕技能國內高等職業院校教師大多是畢業后入校任教,而從企業轉入的專業技術人才數量較少。統計表明由學校畢業直接任教的教師比例占67%。國家對高職教師的任職資格對實際行業工作經驗并沒有明確要求,且現有師資培訓強調教師學歷達標而忽略了教師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缺乏對適應高職院校的先進教學方法、手段以及實際操作技能的培訓。
二國外先進的高職教育模式的特點分析
國外高職課程設置的理論發展要早于國內,在長期的發展中,各國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不同職業教育模式。而汽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又以德國的雙元制教育最具代表性,也相對比較成功。雙元制高職教育從誕生開始就一直是企業與教育機構共同參與辦學,經濟界與教育界共同推動教育發展,辦學的目標也是解決應用型高級人才的培養。這種教育與行業發展密切聯系、教育與職業發展密切聯系的發展模式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對推動人口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雙元制課程設計是以職業選擇為中心選擇課程,明確以職業活動為核心的階梯式課程結構,其理論課程覆蓋了對應專業所需的絕大部分理論,具有知識面廣、課程難易適度、綜合性強等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課程都分為基礎培訓、專業培訓和專長培訓三個階梯式逐級上升的層次,緊密圍繞職業實踐活動從泛到精、由淺入深開展。雙元制課程設計能夠充分突出以就業為中心的特點,其課程的編排設置更加注重職業技能養成和訓練,通過具體實際的技能操作來實現。雙元制課程模式,以學生在企業的工作內容為核心,并重企業培訓和學校教育,注重實踐操作,突出技能訓練,理論教育服從實際工作需要。調研結論表明,在汽車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的課程設置方面,我國與德國存在一些差異,具體表現在下述幾個方面:首先,開設的課程種類不同。德國雙元制課程的大部分內容是與汽車技術相關的專業課程,各門課程相對獨立;而我國的課程設置以學科體系為中心,理論課程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其次,課程順序差異。以德國汽車制造及裝配技術專業為例,其課程順序以車輛生產制造過程為主線開設;而我國該專業課程的順序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過程,即由淺入深的順序,且學科順序結構龐大、邏輯嚴密。不僅專業學習的宏觀內容編排采取各門分科課程平行展開的方式,而且各科課程本身即微觀的內容編排也是按學科結構平行展開的。另外,兩國開設的課程主題特征不同。德國開設課程以學生能夠完全適應工作崗位需要為主,體現了職業教育的實用性;而我國的課程開設在很大程度上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完整性為主,對學生而言,學到的知識體系雖然完整,但對所要從事的職業來說則存在缺陷,導致國內很多高職院校的畢業生到企業上崗后,崗位技能較差,需要重新在企業進行上崗培訓,使得職業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課程設置
1課程設置理念對比
分析中德高職課程設置差異及影響之后,筆者認為國內的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課程應該結合我國國情及院校的實際辦學條件進行調整。總體指導思想應該是突出“能力為主”,兼顧“模塊化多向選擇”,注重“以人為本提高素質”,強調“校企合作密切配合”。第一點:突出“能力為主”課程設置應以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為出發點。高職院校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專業的學生從入校到畢業,一般只有3年的時間。學校應更多地注重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學生的一線崗位操作技能,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獲取。第二點:兼顧“模塊化多向選擇”“模塊化”是指為適應職業群所設計的知識單元和技能單元,而且以專業技術訓練為主,以職業資格為導向設置課程結構,組織教學內容,著眼于能力的培養。“模塊化”要涵蓋汽車相關職業中的某幾個或者更多的崗位所對應的模塊,供學校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靈活組合,學生根據自身性格和職業規劃需求自由選擇。充分考慮就業市場的變化要求和學生職業發展的需要。第三點:注重“以人為本提高素質”以人為本提高素質,是指學校的課程設置,應以提高學生自身人格素質為目標,促進學生在德智體等多方面全面發展,培養做人與做事并重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技術人才。第四點:強調“校企合作密切配合”加強高職院校與企業的溝通合作,共同參與教學課程設計,推動教育發展,更加富有針對性地解決應用型技能型高級人才的培養問題,也能夠有效降低高職教育在技術進步方面的滯后性,使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可以更快地實現動態更新。
2課程設置因為汽車制造所需要的設備
諸如沖壓、焊裝、總裝等大型生產線,是任何高職院校都難以投入的設備,且受國情所限,也無法完全照搬照抄德國職業教育的雙元制模式,依照上文所述的理念,并從高職學校的具體條件出發,對汽車制造及裝配技術專業3年全日制基本課程體系進行設置研究,課程體系由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程兩大部分構成,公共基礎課重點在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素養,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專業技能課程又分為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頂崗實習三個層次。基本學制采取“2+1”模式,即學生前兩年在校內進行理論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第三年到汽車制造現場,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進行頂崗實習,接受汽車企業有關部門和學校的共同管理和培訓教育,將前兩年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與實際生產對接。在課程體系的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知識結構的層次和邏輯關系,突出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鍛煉,兼顧汽車制造及裝配過程中各個模塊,同時又與企業充分溝通聯系,加強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技能培訓和安全管理。
四結語
合作教育體系以及基于工作的學習,是實現能力與社會化職業對接的有效手段。這就要尋找學校與企業、學習與工作、知識與技能之間的結合點與平衡點,突破教師與教練角色、企業管理與教學管理脫節的局限性,實現“教、學、做”全方位的融合。實踐教學的載體是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通常借助某一實踐項目展開教學,通過特定情境的設計提供技能應用的情境,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尋求最佳解決問題的途徑,達到新知識的生成和遷移的目的[1]。企業產業轉型的加速、個人崗位的不斷更新,企業和個人都需不斷發展和更新知識技能。在保證專業適應性的基礎上,兼顧學生未來崗位轉換的需要和終身教育的需要,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包括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協調能力、合作能力、創業能力,對于一些重要的與專業相關的技能考核實踐教學,要采取社會認可的考核方式,參加社會技術等級考核。唯有學會學習、注重實踐,才能找到解決矛盾和問題的好辦法,才能妥善化解和處置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才能培養干事創業的能力。
實踐能力在于專門性與通用性相結合,并以專門性為主,通用性為輔。因此,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提高對實踐教學的認識,把握好實踐教學的切人點,實現實踐教學和素質教育的全方位的結合,以期使被培養者成為融知識、技能、素質為一體的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發展需要的優秀人才。實踐教學體系包括適應學生未來崗位(群)的職業能力,還包括與職業能力相關的一般能力(如觀察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等)的培養,專門性與通用性相結合[2]。實踐教學已成為高職教育最重要的辦學特色,在辦學理念、專業設置、能力培養、人才規格等方面不斷地探討和研究,加快對傳統的教學內容、方法、手段和課程建設等全方位的改革,以崗位能力的需求為目標,以加強實踐教學改革和建設為重心和突破口,培養學生的崗位應用能力,滿足企業對高職人才的需求。在理論知識“必需、夠用”的原則下,對專業課程進行優化整合,使學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綜合實踐能力、專業技術應用及操作技能。同時,要更加重視實習教學環節,加強實訓指南、實踐教學的質量標準和考核標準等實踐教學的研究,根據職業崗位的需求和學生就業需要,整合實踐教學課程內容,優化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編寫與社會實際相結合的實踐教材。將實踐教學的內容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循序漸進地落實到各個實踐教學環節中,確保實踐教學內容的相互銜接和貫通。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等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前店后廠”全真模擬人才培養模式符合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教學過程具有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等特點,能夠達到實驗、實訓、實習的統一,便于形成基礎實驗、專業技能訓練和繼續教育與職業培育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平臺,使其成為集人才培養、教學教改、對外開放、技術服務于一體的實踐教學基地。“訂單式工學交替”是開展校企合作,推進實踐教學的最好方式。學校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根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與用人企業共同制定人才培養計劃,簽訂用人訂單,有針對性地開發實訓課程或培訓項目。與企業聯合辦學,可利用企業優勢,以實際操作為手段,改善技能訓練條件,保證學生在實訓基地能操作最新的機械設備,了解現代制造技術、設備的發展動向,畢業后能迅速適應現代生產經營管理環境。主動聘用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承擔實訓的兼職教師,并參與教學計劃制定和教學質量考核,甚至可以讓學生到企業邊工作、邊學習,畢業后直接為企業錄用,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用人單位的雙贏。
造就一支高素質“雙師型”實踐教學師資隊伍,使之具有現代教育理念和創新精神,教學能力強,熟悉實際業務流程,擁有過硬技術,樂于教書育人。他們既能從事專業理論教學,又能指導技能訓練。一是通過鼓勵的政策措施,分期、分批將理論基礎知識扎實的教師送到企業生產第一線中去頂崗實習,在實踐中掌握崗位技能,提高實踐動手能力;二是從行業或企業中引進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相關職業能力極強的技術人員、工程師做專職或兼職教師。這樣,通過“送出去”和“請進來”的方法,構建一支專兼結合與工學結合相對應的高素質教師團隊。職業資格是從事某一職業所必備的學識、技術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推行“雙證書”制度,就是對在校生實行以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兼顧職業素質、能力教育,將符合行業、企業中職業崗位群的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水平及標準納入教學計劃之中[3]。借鑒職業資格認證考試的教材、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考試方法,逐步開展認證課程建設,嚴格規范教學內容,細化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使學生通過理論和實踐的反復訓練,提高技術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構建與理論教學體系并重的實踐教學體系,增強學生基本技能、專業技能、綜合技能等能力,使學生獲得核心職業技能的職業資格證書。
隨意性、目的性、學習性是職教英語隨機化教學應當具有的根本特點,我們要充分了解教學的目的性,把握教學的隨意性,加強教學的學習性。英語的發展過程遠遠比不了漢語的發展過程,英語學習中要求學生掌握的東西同比漢語要少得多。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學會對課本內容進行融合、進行比對、進行整理,從而實現隨機化教學。隨機化體現的是偶然性和不確定性、隨意性,要求英語教育工作者打破固化課本的次序,將課本內容完全吃透,然后將這些課本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同時要利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將這些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目的性,要求我們在教學中確定學生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讓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信念,通過不同的方式讓他們知道英語在國際交流過程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英語。學習性,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把握教學主線,能夠突破課本,突破陳舊的教學方式,尋找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方法,刺激學生的學習感官,讓他們在對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持續下去,能夠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學掌握英語知識,達到學以致用。
二、職教英語隨機化教學的應用
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這門學科的基本知識,并且能夠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英語教學同樣如此。隨機化教學方式的應用是一個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同時是考驗職教英語教育工作者自身工作能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將英語知識融入生活,善于將課本內容整體融合,打破課本教學內容的次序,對全部知識點進行細致梳理,選擇好每一節課應當讓學生掌握的知識點,營造出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氛圍。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外國影片內容,可以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各國著名景點圖片,可以選擇學生愿意聽的英文歌曲,將這些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隨機化的特性,利用這些內容,對我們所要教授的英語知識進行完美的融合,促使學生進行英語學習。
三、職教英語隨機化教學方式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