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飲料機租賃范文

        飲料機租賃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飲料機租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飲料機租賃

        第1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關鍵詞】 CO2激光手術;治療;阻生齒齦瓣

        阻生齒齦瓣好發于第三磨牙,是一種常見病,主要由于下頜骨發育不良,第三磨牙萌出時缺少足夠的位置,不能正常完全萌出,牙冠僅能部分萌出或牙冠位置偏斜,其牙冠遠中部分被齦組織覆蓋,其間構成較深的盲袋,食物殘渣進入盲袋后不易清洗排除,而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常常發炎、腫痛,病人非常痛苦。以往治療此病是進行口腔手術,切除阻生齒齦瓣,但此治療方法手術時間長,流血多,患者痛苦大,患者不易接受。我科從1995至2005年應用CO2激光手術治療206例阻生齒齦瓣患者,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少,術后痛苦小,患者易接受,效果令人滿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①CO2激光組:阻生齒齦瓣患者206例。男性108例,女性98例;年齡在24至32歲,平均27.1歲;門診患者186例,住院患者20例;齒齦瓣覆蓋牙合面1/3者30例,齒齦瓣覆蓋牙合面1/2者156例,齒齦瓣覆蓋牙合面大于1/2者20例。對照組:阻生齒齦瓣患者采用傳統口腔手術治療。156例患者中,男性86例,女性70例,年齡在23至31歲,平均26.5歲;門診患者146例,住院患者10例;齒齦瓣覆蓋牙合面近1/3者18例,齒齦瓣覆蓋牙合面近1/2者123例,覆蓋牙合面大于1/2者15例。兩組患者均經口腔科醫師確診,伴反復冠周炎者,均在接受治療前,應用抗生素和口腔科局部治療,使局部炎癥得到控制后再進行激光手術切除或傳統口腔手術。兩組性別、年齡、齦瓣覆蓋牙合面情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常規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CO2激光手術組采用上海醫用激光儀器廠生產的YYJG-IC型CO2激光治療機,波長為10.6nm,連續輸出功率為30W,發射連續波,聚焦光斑直徑0.3mm。囑患者張口,露出口腔內下頜第三磨牙區,用口腔鏡牽引開舌體,應用激光儀對準需要切除的阻生齒齦瓣遠中邊緣,做拱形切除,深度可達磨牙冠面,直至牙合面處,齒齦瓣全部被切除,暴露下頜第三磨牙牙合面。對照組采用傳統口腔手術,在常規消毒后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囑患者張口,暴露出口腔內下頜第三磨牙區,用口腔鏡牽引開舌體,使用手術刀,對阻生齒齦瓣予以全部切除,暴露下頜第三磨牙牙合面。

        1.3 術后疼痛標準:①患者感覺非常痛,為80~100分。②患者感覺較痛,為60~79分。③患者感覺不明顯,為40分以下。

        1.4 統計與分析。采用SPSS 11.0版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患者手術及愈合時間采用t檢驗;兩組患者手術中出血情況比較采用χ2檢驗;兩組患者手術后疼痛情況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表1~表3)

        從表1可見,CO2激光手術組的手術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有非常顯著性差異(P

        隨訪一年,激光組均未發現牙合面再發生齒齦瓣覆蓋,而傳統口腔手術組有20例牙合面再發生齒齦瓣覆蓋。

        3 討論

        阻生齒齦瓣好發生于第三磨牙,主要由于下頜骨發育不良,第三磨牙萌出時缺少足夠的位置,不能正常完全萌出,牙冠僅能部分萌出或牙冠位置偏斜。其牙冠遠中部分被齦組織覆蓋,齦瓣和牙冠之間形成間隙盲袋,食物殘渣進入盲袋后不易清洗排除。齦瓣盲袋中的溫度與濕度利于細菌生長繁殖[1]。當因工作疲勞、睡眠不足、月經期、分娩或感冒等,全身抵抗力下降時,常常發炎,患者非常痛苦。以往口腔科主要的治療方法是采用傳統的口腔手術切除,但手術前準備復雜,消毒嚴格,手術時間較長,且手術中出血較多,術后患者局部疼痛較劇烈,腫脹明顯,常常需口服或肌注抗生素和止痛藥,創面恢復較慢,并且易復發。CO2激光手術是利用激光的主要生物效用之一――熱效應。當激光功率足夠大時,數毫秒內可使組織溫度升高到200℃~1000℃,使蛋白發生變形、凝固、甚至碳化或氣化[2]。筆者采用CO2激光手術治療,術前準備簡單,操作方便,局部麻醉后切除齦瓣僅需2~4min,并且術中基本上無出血(僅有個別病例在手術中少量出血),術后腫脹、疼痛較傳統口腔手術組明顯減輕,多數患者不需服藥,愈合時間也較對照組明顯縮短,術后復發率低,同時降低了拔牙率。本研究顯示,激光手術治療阻生齒齦瓣是一種操作簡單,病人痛苦小,治愈率高的方法,同時也拓寬了CO2激光的治療領域。

        參考文獻

        1鄭麟,張震康,主編.實用口腔科.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246

        第2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關鍵詞] 超聲引導;神經刺激儀;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上肢手術

        [中圖分類號] R6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5)02-16-04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ltrasound-guide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 in the ditch by the muscles of the brachial plexus block

        ZENG Junhua MA Dujun YU Tian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51803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alysis of ultrasound-guided joint nerve stimulator into the ditch by the muscles of the brachial plexus block. 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prospective study, 90 patients with ASA gradeⅠ toⅡ treated by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were allocated to the ultrasound group(A),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nerve stimulator(group B) and the traditional group(group C) based on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0 cases in each group. anesthetized puncture operating time, pain blocking effects, motor block Bromage modified method, the anesthetic effect and adverse comment among patient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The average operating time of group A was (4.7±0.9) min, that in group B was (3.5±0.7) min, group A compared with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Ultrasound guidance; Nerve stimulator; 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Upper extremity surgery

        表1 三組患者基線情況比較

        組別 n 性別 年齡(歲) 體重(kg) 手術部位

        男 女 上臂 前部橈側 前部尺側 手部橈側 手部尺側

        A組 30 16 14 45.5±14.9 57.1±13.2 8 7 4 5 6

        B組 30 15 15 44.7±15.3 56.3±14.6 7 5 5 6 7

        C組 30 14 16 46.1±15.6 57.0±13.7 9 6 5 5 5

        臂叢神經阻滯入路多樣,其中肌間溝入路已廣泛用于上肢手術。由于臂叢神經結構復雜、周圍重要組織較多,在臨床穿刺定位過程中給醫患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傳統解剖定位阻滯方法盡管操作簡便,但缺乏統一量化操作規范以及存在手術患者個體差異情況,屬于盲探式操作,容易損傷神經并神經阻滯常不全,甚至產生嚴重并發癥等[1]。因此,本研究利用超聲引導聯合神經刺激儀經肌間溝入路行臂叢神經阻滯,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得到我院臨床研究倫理與道德委員會的批準,共納入2013年6月~2014年6月資料完整的ASA為Ⅰ~Ⅱ級上肢手術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中年齡18~60歲,體重40~75kg,無上肢運動、感覺異常,無肌間溝入路禁忌。將所有符合要求病例按照先后就診順序根據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超聲組(A組,n=30)、超聲聯合神經刺激儀組(B組,n=30)、傳統組(C組,n=30)。三組患者基線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鈉(上海新亞藥業有限公司,H31020532)0.1mg、阿托品(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H50020046)0.5mg。進入手術室后常規開放靜脈,監測生命體征(Bp、ECG、SpO2、R、R)?;颊咂脚P位,雙肩放松,頭轉向對側,手臂放置于體側。三組患者按照下述方法注入0.5%羅哌卡因(瑞典AstraZeneca AB,H20100106)30mL/例。

        A組:采用美國Terason T3000便攜式超聲系統(5~14MHz,HL5-A探頭)對肌間溝臂叢神經進行掃描,涂抹耦合劑后移動超聲探頭在前斜角肌的外下方找到類圓形低回聲目標神經干后,在超聲實時可視圖像導航下將已經安裝好的7號注射穿刺針頭從超聲探頭外側進針,沿臂叢后外側緩慢貼近臂叢神經,確認無誤后注入1/2左右局麻藥,用超聲觀察局麻藥對神經束浸潤情況,使局麻藥盡量包繞在神經束周圍擴散。實時調整進針角度及深度,再將針尖從臂叢前上方貼近臂叢神經,照前法注入剩余局麻藥。

        B組:同上述方法用超聲定位肌間溝臂叢神經后,常規消毒,將Stimuplex SB8-HNS12神經刺激儀22號刺激針在超聲引導下刺入皮膚,當針尖接近目標神經叢時以1~2Hz的頻率、1.0mA的輸出電流刺激神經,觀察患者相應上肢、肩部肌群收縮運動情況。當電流逐漸調為0.3mA時仍有持續的肌肉收縮運動時,回抽與延長管相連的注射器無血液后,可先注入1~2mL局麻藥作為嘗試量,并逐漸增加電流至1.0mA觀察上肢的運動反應,若確定無反應,說明阻滯成功,可將剩余局麻藥物按照上述方法依次注射完畢。

        C組:辨清前、中斜角肌間隙后,將7號注射針在頸6水平垂直向皮膚內刺入,并逐漸往腳側推進,直至出現異物感或觸到突觸,并詢問患者有異感,將枕頭固定,回抽無血液或腦脊液后,直接注入局麻藥物。

        由另一麻醉醫師監測上述三組患者各項指標,術中若鎮痛不全,可輔助鎮靜鎮痛藥物,若仍難以對目標神經阻滯完全,則改為全麻。

        1.3 觀察指標

        操作時間:穿刺針穿刺開始至局麻藥物注射完期間。

        痛覺阻滯效應[2]:注藥15min、30min后,以針刺法評估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肌皮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支配區的痛覺,記錄阻滯起效時間,以痛覺消失為阻滯完善,記錄阻滯完善時間、阻滯完善率。

        運動阻滯程度[3]:于注藥后15、30min采用Bromage改良法評估運動阻滯:0級,無運動阻滯;1級,感上肢沉重;2級,不能抬起上肢;3級,不能屈肘;4級,不能屈腕;5級,不能活動手指。

        麻醉效果評價:優,手術時完全無痛;良,手術時輕微疼痛,需輔以鎮靜藥;差,手術時劇烈疼痛,需追加臂叢神經阻滯、局部麻藥或輔助大劑量鎮痛藥物才能完成手術。

        不良反應:記錄麻醉過程中各種相關不良反應和并發癥。

        表2 三組患者臂叢各神經痛覺阻滯效應時間的比較(,min)

        組別 觀察指標 正中神經 橈神經 尺神經 肌皮神經 前臂內側皮神經 合計

        A組 阻滯起效時間 6.1±1.9 4.1±1.4 8.0±1.9 5.2±1.5 8.7±3.1 32.3±1.4

        阻滯完善時間 17.3±3.2 11.5±3.8 18.9±4.2 13.6±2.8 18.1±3.2 79.7±4.1*

        B組 阻滯起效時間 4.8±1.3 3.2±1.0 5.1±1.2 3.4±1.2 3.9±2.7 20.9±1.5

        阻滯完善時間 12.2±2.1 6.9±3.1 13.2±3.5 9.1±1.3 12.1±2.4 53.2±1.1*

        C組 阻滯起效時間 9.8±2.5 6.7±2.4 11.1±3.2 8.4±2.9 12.8±3.4 48.5±2.7

        阻滯完善時間 23.1±5.7 13.9±5.0 23.2±6.3 19.9±5.1 24.2±4.7 104.5±4.7*

        注:完全隨機設計資料方差分析,三組阻滯起效時間比較,F=64.781,P

        表3 三組患者臂叢各神經痛覺阻滯完善率的比較[n(%)]

        組別 正中神經 橈神經 尺神經 肌皮神經 前臂內側皮神經

        A組 27(90.00) 30(100.00) 24(80.00) 30(100.00) 25(83.33)

        B組 30(100.00) 30(100.00) 28(93.33) 30(100.00) 29(96.67)

        C組 25(83.33) 26(86.67) 20(66.67) 24(80.00) 19(63.33)

        注:分類資料雙向無序x2檢驗,x2=0.848,P>0.05

        表4 三組患者運動阻滯效應的比較[n(%)]

        運動阻滯程度 注藥后15min 注藥后30min

        A組 B組 C組 A組 B組 C組

        2級 21(70.0) 25(83.3) 24(80.0) 25(83.3) 26(86.6)■ 25(83.3)

        3級 24(80.0) 27(9.0) 18(60.0) 27(90.0) 28(93.3)■ 20(66.6)

        4級 16(53.3) 19(63.3) 7(23.3) 25(83.3) 25(83.3)■ 14(46.6)

        5級 13(43.3) 17(56.6) 4(13.3) 22(73.3) 24(80.0)■ 7(23.3)

        注:等級資料多樣本比較秩和檢驗,注藥后15min三組比較,x2=3.26,P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表示,兩組間比較用t檢驗,多組比較用方差分析,不滿足正態性或方差齊性檢驗時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

        2 結果

        2.1 操作情況

        三組患者均按照計劃完成麻醉。A組操作時間2.0~7.5min,平均(4.7±0.9)min;B組操作時間1.0~6.5min,平均(3.5±0.7)min;C組操作時間2.0~13.5min,平均(6.8±4.7)min,出現2例聲音嘶啞,3例誤穿血管,1例血腫。A組與B組操作時間相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17,P

        2.2 痛覺阻滯效應

        A組與B組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運動阻滯程度

        注藥后15min,三組運動阻滯程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麻醉效果評價

        麻醉效果評定:A組優秀24例(80.00%),良好6例(20.00%),優良率達100.00%;B組優秀29例(96.67%),良好1例(3.33%),優良率為100.00%;C組優秀19例(63.33%),良好3例(10.00%),優良率達73.33%。A、B組麻醉優良率高于C組,差異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臂叢神經由頸5~8神經腹支、大部分胸1神經前支、部分頸4神經和胸2神經組成,圍繞腋動脈分為內側束、外側束和后束,三束呈扇形主要發出肌皮神經、正中神經、橈神經、尺神經、腋神經,是支配上肢感覺和運動的周圍神經叢[2]。臂叢神經阻滯入路常見有肌間溝和腋路,取肌間溝神經阻滯對上臂、肩部及橈側阻滯好,而尺神經阻滯起效遲、不完全,腋路臂叢阻滯時尺側阻滯好,而肌皮神經常不能阻滯,在臨床實際操作中仍以肌間溝法為主[4]。其定位方法目前以傳統解剖定位行上肢手術麻醉為多見,因為其不需要超聲等輔助設備支持,只是根據觸摸體表解剖標志進行操作,因而快捷簡便,但此操作過于盲目和主觀,其麻醉療效與臨床經驗和患者個體差異存在密切關系[5]。因為僅僅依靠體表解剖標志去定位,穿刺過程中難免會損傷周圍神經、血管,甚至出現局麻藥的毒性反應,如口舌發麻、霍納綜合征、頭暈痛、聽力障礙等中樞神經中毒癥狀,或伴有血壓驟升、驟降以及心率加快等外周系統中毒反應。對于臂叢解剖變異或頸粗短者,更會影響施術。伴隨現代醫學精準定位技術的發展,如今醫學不僅追求優良有效的麻醉療效,還要更加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率[6]。因此,人們開始應用各種輔助設備行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提高麻醉精確度,常用的設備有超聲、神經刺激儀等[7-8]。

        自1994年Kapral[9]首次描述超聲實時引導用于區域麻醉,這項革新技術已經在成人中得到廣泛認可。超聲技術具有定位無創傷、定位準確、可視下實時監測、操作便利等優點[10],研究顯示當超聲探頭頻率在10~14MHz時可以清楚地顯示臂叢神經團、肌肉及血管等結構,直視下引導穿刺針行多點注射并可實時監測麻醉時局麻藥的擴散情況,避免了傳統穿刺方法的盲目性,極大地提高了麻醉效果,減少并發癥發生[11-12]。神經刺激儀定位臂叢神經時,通過電流刺激混合神經,激發靶點肌肉運動據此作為神經定位標志,給神經阻滯技術提供了客觀指標,進一步提高了阻滯定位的準確性和阻滯效果[13]。由于以往是借助解剖標志盲探下置入神經刺激儀,不能保證局部完全包繞神經,對尺神經和前臂內側皮神經均具有較高的阻滯不全發生率,因此仍存在一定的失敗率和并發癥[14]。

        本研究借助超聲掃描神經叢二維平面可視化優勢即影像學定位,結合神經刺激儀激發靶點肌肉的進一步驗證即電生理定位,實現了超聲引導神經刺激儀精準定位臂叢神經,其中通過臨床對照研究發現超聲聯合神經刺激儀組臂叢各神經痛覺阻滯起效時間、阻滯完善時間、麻醉操作時間均小于單純超聲組、傳統組,說明超聲引導聯合神經刺激儀可以提高肌間溝臂叢阻滯的成功率,該方法較傳統方法麻醉起效時間短、阻滯效果完全,提高了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對于臂叢神經解剖結構變異較大,病情較危重的患者行肌間溝臂叢阻滯時建議優先使用超聲聯合神經刺激器定位行阻滯麻醉。

        [參考文獻]

        [1] 張慶芬,林惠華,楊慶國.超聲引導連續髂筋膜間隙阻滯與神經刺激儀引導連續股神經阻滯用于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術后鎮痛效果的比較[J].中華麻醉學,2012,32(11):1297-1301.

        [2] 夏雷,王美美,陳偉楚,等.超聲引導在肱骨骨折患者鎖骨上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應用及其效果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4,19(1):144-146.

        [3] 文四成,陳潛沛,鄧蕊.超聲可視下肌間溝聯合腋路臂叢神經阻滯的麻醉效果[J].廣東醫學,2014,35(3):398-400.

        [4] 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2008:1057-1060.

        [5] 李露,張曉光,廖俊,等.羅哌卡因混合碳酸利多卡因與等效濃度羅哌卡因用于逆行鎖骨下臂叢神經阻滯效果的比較[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1,31(8):955-957.

        [6] Trehan V,Srivastava U,Kumar A,et parison of two approaches of 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for orthopaedic surgery below mid-humerus [J].Indian J Anaesth,2010,54(3):210-212.

        [7] 吳洪濤,王晉平.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4,18(2):137-139.

        [8] 賀建華.改良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療效[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5):3473-3474.

        [9] Kapral S,Krafft P,Eibenberger K,et al.Ultrasound-guided supraclavicular approach for regional anesthesia of the brachial plexus[J].Anesth Analg,1994,28(3):507-513.

        [10] 馬宇,熊源長,鄧小明.便攜式超聲設備在未來戰傷急救和麻醉鎮痛中的應用[J].人民軍醫,2014,57(1):17-18.

        [11] 吳道珠,黃品同.高頻超聲引導鎖骨上和鎖骨下臂叢神經阻滯的臨床研究[J].醫學影像,2011,21(4):524:527.

        [12] 趙梓煜,陳非庸,張序忠,等.超聲引導下鎖骨下血管旁臂叢阻滯與超聲引導下肌間溝臂叢神經阻滯療效對比[J].中國現代醫生,2013,51(29):95-97.

        [13] 薛衛東,曹建設,郭安梅.神經刺激儀經肌間溝定位臂叢神經分支行臂叢麻醉效果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2):272-274,308.

        第3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關鍵詞】藥物;飲食;葉酸;B族維生素;心血管神經官能癥

        心臟神經官能癥又可稱之為焦慮性神經官能癥和神經性血循環衰弱癥,是臨床上一種相對比較特殊的疾病。很多情況下,患者覺得很不舒服但是檢查結果卻又查不出任何問題。因此,很多醫生均認為該疾病不需要治療。但是,近幾年來,有研究表明心臟神經官能癥若不及早治療,任病情一直發展,將可以造成患者出現嚴重的抑郁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對120患者藥物及飲食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族治療心血管疾病療效進行分析,現在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11年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臟神經官能癥患者,將患者分為研究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所有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68例;最小年齡41歲,最大年齡56歲,平均年齡43.5±16.5)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程對比上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給予單純的葉酸片或者谷維素片治療。葉酸片藥量和用藥次數為10mg/次,2次/d。谷維素片藥量和用藥次數為20mg/次,3次/d。均為口服。在給予這兩種單一藥物治療過程中還需要配與維生素B12治療,藥量和次數為25μg/次,2次/d。均為口服用藥。一療程30d,療程結束后要立即停藥。

        1.2.2研究組給予研究組藥物及飲食補充葉酸,B族維生素治療。維生素B12治療,藥量和次數為25μg/次,2次/d。葉酸片藥量和用藥次數為10mg/次,2次/d。治療期間還需要調整患者飲食習慣,多準備一些富含維生素B12、維生素B6以及葉酸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豆類食物、魚、菠菜、甘藍、堅果以及芝麻等[1]。在烹飪這些食物過程中,應該注意合理配伍,且盡可能避免進行油炸或者高溫烹炒,而是選擇比較溫和的蒸或者煮的方式,一療程30d。

        1.3統計學意義本研究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2.0,計量資料主要是使用(χ±s)表示,組間對比則通過t檢驗,存在統計學意義則以P

        2結果

        研究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臨床上一種較為特殊的疾病,其發病部位主要在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兩大系統。由于該疾病臨床檢查比較難以查出具體病因,因此很多醫生均無法隨意用藥,治愈難度大。目前,臨床醫學認為心臟神經官能癥可能與遺傳因素、機體神經類以及機體自身的性格有關。治療該疾病的主要原理就是幫助患者調整失調神經,當前臨床上治療該疾病最常見的藥物有谷維素、葉酸片。

        臨床專家對心臟神經官能癥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該疾病的產生可能與同型半胱氨酸(Hcy)有關。Hcy已經被證實是一種能夠損傷血管的氨基酸。若機體內的Hcy過多,就會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產生[2]。近年來,臨床上嘗試使用葉酸片和維生B12治療該病,實踐結果表明,這兩種藥物治療心臟神經官能癥效果比較顯著。且若在治療過程中能夠配合與飲食調配治療,也就是治療期間患者一日三餐的食物均選擇含有大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B12和維生素B6的食物,比如魚肉、動物肝臟、菠菜、蛋黃、芝麻以及甘藍等,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配合食療,能夠取得更為顯著的療效。

        本研究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單純葉酸片或谷維素片治療。給予研究組藥物及飲食補充葉酸,B族維生素治療。治療結果顯示,對照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26.7%和58.3%,而研究組治愈率和總有效率分別為58.3%和91.7%。兩組對比差異非常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第4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關鍵詞】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中醫藥療法 天麻鉤藤飲加味

        Observation on 42 cases of vertebro-basilar artery insufficiency with modified Tianma Gouteng drink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ianma Gouteng drink on treating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Methods 82 cases of VBI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42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and the treatment group added Tianma Gouteng drink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observ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8%,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P

        [Key words]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therapy;Tianma Gouteng drink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是臨床常見病,大多發生于中年以上的患者,多有動脈硬化或頸椎病病史。臨床病癥多式多樣,相當復雜,主要表現是其供血區域的功能缺損。臨床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最常見的癥候是眩暈,其次為視力障礙、共濟失調、頭痛、意識障礙及腦干定位證。筆者運用天麻鉤藤飲加味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性眩暈患者42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82例患者均為我院急診及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以眩暈為主要癥狀,無心、肝、腎嚴重疾病。82例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齡45~72歲,平均63.4歲,眩暈均與有關,呈發作性28例,持續性14例;伴隨癥狀:面部或四肢麻木3例,視物模糊、復視2例,耳鳴24例,頭痛10例;有高血壓病34例,糖尿病15例,頸椎病15例;對照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齡46~79歲,平均64.5歲,眩暈與有關,呈發作性26例,持續性14例;伴隨癥狀:面部或四肢麻木1例,視物模糊,復視4例,耳鳴22例,頭痛8例;有高血壓病29例,糖尿病17例,頸椎病13例。兩組病例的年齡、性別、臨床特點均相接近。

        1.2 診斷標準 所有病例診斷標準按照《臨床神經病學》之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診斷依據:(1)發病在50歲以上;(2)突然出現眩暈,與頭位有關,持續時間短暫;(3)眩暈發作時伴有l種或數種神經缺血的癥狀或體征;(4)常在24 h內減輕至消失,以后可再發作[1]。全部病人做頭顱CT或MRI排除腦干、小腦及其他腦部的出血或梗死,并除外耳源性眩暈,查腦TCD有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表現。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曲克蘆丁注射液400 mg加0.9%生理鹽水500 ml中靜脈點滴,每日1次,常規口服尼莫地平片每次20 mg,每日3次,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120 mg,每晚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天麻鉤藤飲加味方口服,處方如下:天麻10 g,鉤藤15 g,石決明18 g,梔子10 g,黃芩10 g,川牛膝15 g,杜仲、益母草、寄生、夜交藤、茯苓各10 g,葛根15 g,白術15 g,澤瀉25 g。2組均對其他疾病進行常規處理。

        1.4 統計學方法 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變量間比較用t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標準 治愈:癥狀消失,TCD復查恢復正常;顯效:癥狀明顯減輕,TCD復查示椎-基底動脈供血改善;有效:癥狀減輕,雖能堅持工作,但生活及工作受影響,TCD復查示椎-基底動脈供血稍改善;無效:癥狀無明顯減輕或加重,TCD復查示椎-基底動脈供血無改善[2]。

        2.2 治療結果 2組連續治療14天。治療組42例,治愈12例,顯效14例,有效1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40例,痊愈4例,顯效8例,有效15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68%。2組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體會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所致眩暈屬于中醫“眩暈”范疇。常見于中老年患者,多因臟腑功能減退,陰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障礙,導致痰瘀內生,阻于脈絡,腦失所養。本病病位在清竅,與肝、脾、腎三臟關系密切,病性以虛者居多。《素問·至真要大論》認為:“諸風掉眩,皆屬于肝”。中醫歷來認為“無風不作?!保文I陰虛,肝陽上亢,則發眩暈,故治療眩暈應平肝息風;又“無痰不作眩”,脾虛痰濕內生,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引起眩暈,故治療還應健脾化痰;另外腎虛精虧、髓海不足,上下俱虛也可導致眩暈。而脾虛痰阻,氣機不利以及腎虛精虧,血行遲滯均可以導致瘀血內生,痹阻腦脈,導致眩暈,故治療還應重視活血化瘀。天麻鉤藤飲出自《雜病證治新義》,是治療眩暈之名方。方中天麻、鉤藤具有平肝息風之效,石決明平肝潛陽、清熱明目,與天麻鉤藤合用,加強平肝熄風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梔子和黃芩清熱瀉火,使肝經之熱不致上擾,益母草活血利水,杜仲、桑寄生補益肝腎,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在該方基礎上加用葛根生津解痙,白術健脾化濕,澤瀉淡滲利濕,合而用之,共成平肝熄風,清熱活血,健脾化濕,補益肝腎之劑。實驗證明,該方同時配合西藥血管擴張劑進行治療,療效較滿意,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優于單純西藥治療。

        【參考文獻】

        第5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一線BI機器人部隊

        可口可樂計劃在美國全國范圍內使用這種自選飲料配方機,特別是在成千上萬的麥當勞、漢堡王等快餐店之中。盡管這種機器所使用的客戶選擇理念達到了新的高度,但更有趣的是這個配方機所使用的技術。這些自選配方機將成為可口可樂在商業智能方面的一線機器人部隊,它們會將龐大的消費數據返回給公司在亞特蘭大的總部,用于其改進產品。

        自選配方機可以讓可口可樂在測試其新的配方或者新的品牌時更加輕松。每臺這種機器都可以包含30種配料,提供100多種不同的飲料組合。這些配料各自有使用射頻識別(RFID)技術的芯片,而配方機裝有RFID讀卡器。配方機收集客戶喜歡喝什么,以及每種配料比例的數據,然后每天晚上將這些信息通過一個私有的Verizon無線網絡傳給可口可樂在亞特蘭大的SAP數據倉庫系統。公司將分析這些數據,編寫報告介紹新飲料配方在市場上的表現,還會分析哪些地方的人更鐘愛哪些口味,進而幫助快餐店決定提供哪種配方。

        使用自選配方機測試市場的方式,能夠比可口可樂現在使用的模式節約很多成本?,F在的方法是直接生產出瓶裝的產品,并發到市場,這樣有的時候不會得到良好的效果,以至于在一兩年之后這套產品就會退出市場?!白赃x配方機的使用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進步,”可口可樂負責電子商務項目的IT負責人Christopher Dennis表示,“這就像我們從使用模擬電話直接換成使用黑莓手機一樣?!?/p>

        自選配方機與傳統的流水線產品開發模型相比有很多好處。它能夠讓可口可樂為快餐店客戶提供更多更具個性化的飲料配方??觳偷陱目煽诳蓸纷赓U這種設備,能夠展示各種飲料消費的報告,例如在特定時間段內的銷量,這些可以作為可口可樂電子商務門戶的重要數據來源。

        大多數的快餐店收集數據的方式都是使用點售系統,也就是只統計每天客人所點的飲料品種和數量。這種統計方法在有些時候是不夠準確的,因為很多客人在點飲料之后可能會改變主意,而要另外的品種。

        除了收集客戶選擇飲料的數據之外,自選配方機還會讓可口可樂知道其中的哪些配料最受歡迎,這樣公司可以給快餐店提出建議,讓他們增加相應的原料。同時,可口可樂還可以使用無線網絡將新的飲料配方發送給配方機,其中會包括詳細的機器自動化操作流程。假如蘇打水提供商因為某些原因需要召回某種配料,也可以通過網絡讓全國范圍內的機器立即停售相關配方的飲料。

        到今年夏天結束時,可口可樂計劃安裝60臺自選配方機,放在亞特蘭大、鹽湖城和加利福尼亞州橘子郡等地。Dennis介紹,之后他們還計劃將這些機器投放到美國其他地區,甚至是其他國家。

        第一種軟件驅動的配方機

        Dennis說,這種自選配方機是公司第一種軟件驅動的配方機,經過了4年的開發時間,第一次由公司的研發工程團隊與IT部門緊密合作而成。近年來,快餐店軟飲料的銷量一直在下滑,可口可樂希望這種自選配方機能夠通過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選擇而提升飲料銷量。

        可口可樂嚴格保證機器的工程細節,他們甚至在自己的工廠里制造這些機器。盡管飲料機制造商經常為可口可樂提供新的想法,但Dennis表示:“我們要完全靠自己來保證質量?!?/p>

        他并沒有介紹公司在這種機器上的投資、快餐店的租賃成本及配料成本等細節。Dennis說,一些快餐連鎖店可以先只在一些大型商店里安裝這種自選配方機,然后使用商業智能(BI)方法來收集已安裝店的信息,進而決定是否在其他店里也安裝自選配方機。

        盡管可口可樂目前的計劃還僅僅局限于在美國國內使用自選配方機,但這些機器所提供的數據無疑具有全球性的影響。美國客戶所反映的信息將會作為可口可樂創新框架中的重要數據,從而影響到公司面向全世界的產品設計。這個創新框架系統所依賴的軟件是CA公司針對新產品開發的Clarity。

        可口可樂的研究、產品開發與全球個人市場分析都使用這個系統,共享各地區產品和市場項目的信息,讓這些信息也可以在其他地區使用??煽诳蓸吩谌澜绶秶鷥却蟾庞?000個品種的飲料,并且一個地方的效果和其他地方相比,多多少少有相似之處。

        傳統的軟飲料機一般只能提供8到12種飲料,這些飲料被裝載在5加侖容量的大袋子里面。而自選配方機的30種配料都是高度濃縮的,在使用時就像打印機墨盒里的墨粉一樣慢慢滑出。這些配料在使用時僅需要在一杯飲料中加入一小滴就足夠了,Dennis稱之為“微量配方”。

        這意味著一種山梅配料可以在各種可樂、茶和水之中使用。微量配方這一說法來自于醫學,意思是每一樣藥品都很少,用量也非常精確?!拔覀冊谂渲蔑嬃蠒r重新應用了這一概念”,Dennis對此表示滿意。

        自選配方機的液晶面板可以提供18種飲料品牌,它是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統的。用戶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品牌,例如雪碧,然后再進一步選擇不同的口味(櫻桃、葡萄味等)。

        自選配方機使用無線網絡進行通信,它使用微軟為移動設備開發的系統中心配置管理器,在可口可樂公司總部運行的軟件負責收集、處理這些機器發回的數據。Verizon網絡公司為這些自選配方機網絡設備分配了專用的IP地址,每臺機器上都有一個Verizon無線網卡。

        自選配方機通過微軟的配置管理器發送數據給SAP的點售管理軟件,它清理和分類這些數據。然后,數據被轉送給Tibco軟件中間件,由中間件將消費信息轉交給SAP業務數據倉庫,而運營數據則交給集中服務部門,以確定自選配方機的工作狀態是否正常。

        以前,快餐店都是通過可口可樂的呼叫中心或者通過傳真來訂購其新產品。而使用了自選配方機之后,他們使用可口可樂的SAP客戶關系管理(CRM)系統提供的新門戶鏈接就可以輕松地完成訂購了??煽诳蓸愤€可以為快餐店提供信息,告訴他們應該增加哪些配料,這些信息來自于對最近10天每天晚上自選配方機發送的數據的分析。每臺機器上各種配料還剩下多少也可以通過門戶網站清楚地查詢到,這些數據是機器基于RFID技術直接讀取的。

        這樣,可口可樂的快餐店客戶就能夠在“無需大量現金流”的情況下保持其庫存充裕了。Dennis介紹,現在他們可以了解到什么時候應該增加櫻桃配料,這都是根據他們店里相應配料的實際消耗量得出的真實數據。

        Dennis認為,通過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飲料品種,自選配方機已經極大地影響到了可口可樂的收益增長率。而且,這種機器還能幫助可口可樂更好地為各個地區的客戶定制更適合地區特性的產品。

        自選配方機可以讓可口可樂連續幾個月甚至幾年地跟蹤客戶喜好。如果公司獲知某一特定地區的客戶有特定的偏好――假如南方客戶更喜歡桃味的可樂――并且這不是一個短期的趨勢,那么公司可能就會對在這一地區銷售的瓶裝飲料配方進行優化,有理由相信,這樣的投資將會得到很好的回報。

        第6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關鍵詞 胃癌組織 多藥耐藥 基因蛋白 表達 個性化靶向治療

        胃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胃癌發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趨勢。胃癌的治療,除手術切除原發病灶外,還需使用化療或放療等輔助治療,通過長時間的臨床病理觀察,胃癌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患者存活時間短,生活質量不高,巨額的治療費用增加了患者的精神及經濟負擔,通過我們長時間的臨床觀察發現,不同患者胃癌組織中耐藥基因蛋白GSTπ、TopoII及Pgp表達有一定差別,不同胃癌患者術后使用同一種化療藥物,統一藥物劑量,統一用藥療程,治療的效果完全不一樣,主要原因是癌組織細胞對化療藥物產生多耐藥性。癌組織細胞多耐藥性(MDR)是影響化療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癌細胞對一種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性后對非同一類型的多種結構、作用方式不同的抗癌藥物也會產生交叉耐藥性。利用免疫組織化學方法對胃癌相關耐藥蛋白進行標記,觀察和分析癌細胞對耐藥基因蛋白表達情況,為臨床選擇化療藥物提供重要依據。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890例,男710例,女180例,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54歲,從發現癥狀到就診的時間1周~3年,均有消化不良,噯氣、返酸、體重減輕等臨床癥狀。臨床分期:Ⅰ期T1N0M0 351例,Ⅱ期T0-1N1M0 173例,Ⅲ期T2N1-3M0 286例,Ⅳ期80例。890例患者均行手術治療,其中單純腫塊切除15例,胃癌根治術875例,胃小彎、胃大彎、幽門上、幽門下淋巴結無癌細胞轉移295例,胃小彎、胃大彎、幽門上、幽門下淋巴結有癌細胞轉移595例。

        臨床病理分類:參照WHO及有關文獻,以《外科病理學》上冊及病理診斷圖譜為診斷依據,對890例胃癌組織進行分類:①肉眼觀察,胃癌腫物分為蕈傘型23例,表淺潰瘍型5例,皮革胃13例,浸潤潰瘍型849例,腫物切面灰白色,與周圍組織邊界不清,質地硬、脆。②組織學分型:890例胃癌中,高分化腺5例,中分化腺癌426例,低分化腺癌443例,黏液腺癌15例,腺鱗癌1例。

        試驗方法。第1步:石蠟切片和水化后,用PBS液沖洗3次,每次3分鐘。第2步:根據每一種抗體的要求對抗原進行相應的修復。第3步:如果有必要每張切片加1滴或50ul過氧化酶阻斷溶液(試劑A),室溫孵育10分鐘,以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沖洗3次,每次3分鐘。第4步:除去PBS液,每張切片加1滴或50ul的第一抗體,室溫下孵育60分鐘或4℃過夜。第5步:PBS液洗3次,每次3~5分鐘,除去PBS液,每張切片加1滴或50ul即用型Maixin試劑,室溫下孵育10~15分鐘,PBS沖洗3分鐘。第6步:除去PBS液,每張切片加2滴或100ul新鮮配制的DAB溶液,顯微鏡下觀察3~5分鐘。第7步:自來水沖洗,蘇木素復染,PBS液或自來水沖洗返藍,經梯度酒精脫水干燥,中性樹膠封固。

        結果判斷:GSTπ,Pgp陽性物質均位于細胞核及細胞漿內,而TopoII陽性物質位于細胞核,呈棕黃色顆粒,計數陽性細胞≥25%弱陽性(+),≥50%陽性(++),≥75%強陽性(+++),對著色強弱未作詳細比較,各例蠟塊處理及所取得的腫瘤組織面積以及切片切到腫瘤細胞的數量均有不一致的可能,每次購置的DAB試劑顏色的深淺也有差異,故其著色強弱結果判斷不一定可靠。

        統計學處理:各組數據均經X2檢驗(標準值α0.05)

        結 果

        890例胃癌患者中,GSTπ強陽性(+++)824例(92.58%),陽性(++)52例(5.84%),弱陽性(+)13例(1.5%);Pgp強陽性(+++)807例(90.67%),陽性(++)69例(7.75%),弱陽性(+)14例(1.6%);TopoII強陽性(+++)664例(74.61%),陽性(++)74例(8.32%),弱陽性(+)58例(6.52%);GSTπ,TopoII及Pgp基因蛋白表達與胃癌分型的關系,本組病例中主要以中分化和低分化腺癌強陽性表達為主,其他類型以陽性或弱陽為主;GSTπ、TopoII及Pgp基因蛋白表達與術后常規使用化療藥物患者生存時間長短的比較,強陽性表達的患者術后生存時間短,弱陽性表達的患者術后生存時間長;GSTπ、TopoII及Pgp基因蛋白表達與術后不使用或小劑量使用化療藥物患者生存時間長短的比較,強陽性表達的患者術后生存時間短,陽性或弱陽表達的患者術后生存時間略長;通過觀察發現,胃癌組織中GSTπ、TopoII及Pgp基因蛋白陽性表達高達90%以上,最低為70%以上的高表達,術后使用化療藥物與不使用化療藥物患者的生存時間的長短無明顯差異,胃癌患者術后普遍生存時間短。

        討 論

        胃癌組織細胞的多耐藥性是胃癌患者化療失敗的根本原因。目前,國內外已經發現了一些MDR相關分子,如P-糖蛋白等多藥耐藥相關蛋白、谷胱甘肽S轉移酶、凋亡相關分子等,并根據這些分子找到了一批MDR逆轉劑。但是,上述MDR相關分子在胃癌細胞中表達率很低,所找到的MDR逆轉劑也均因毒性過大或療效不明顯而未能通過針對胃癌的臨床試驗。因此,胃癌患者術前化療與術后針對性化療相結合,可減少胃癌細胞的多耐藥性的產生,提高化療效果,避免體內潛伏的繼發病灶以及在原發灶切除后的幾天內因癌細胞總量減少而迅速生長;可避免體內殘留的癌細胞在手術后因凝血機制的加強而容易轉移;可使手術時癌細胞活力降低,減少癌細胞擴散的幾率。在臨床實踐中,發現多數胃癌患者術后化療效果不好,存活率低,生存時間長短不一,臨床醫生術后治療比較盲目,甚至過度治療,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通過對胃癌組織中GSTπ、TopoII及Pgp基因蛋白的檢測,觀察胃癌組織中GSTπ、TopoII及Pgp基因蛋白的表達強弱與術后化療效果的關系,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指導,隨著分子病理學理論和技術的快速發展,在胃癌治療方面的研究,除多耐藥性的研究以外,胃癌的個性化生物靶向治療方面的研究,將進一步深入,主要通過檢測胃癌組織中的HER2基因等,了解胃癌組織細胞中HER2基因的突變情況,對胃癌患者進行個性化生物靶向治療有獨特的優點。因此,胃癌術后化療仍將成為主要的治療方法之一,胃癌細胞多藥耐藥性檢測,對臨床合理用藥,避免臨床過度治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和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第7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病情相對進展緩慢,能夠及時有效控制病情是減少患者神經功能缺失,減少后遺癥的關鍵。巴曲酶注射液(東菱迪芙)降解血中纖維蛋白原,增強纖溶系統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銀杏葉有效成分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腦循環、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纖溶活性的作用,并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血黏度和清除自由基。本文擬探討巴曲酶注射液和銀杏葉制劑聯合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及對纖維蛋白原(fib)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對象及分組  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我院住院120例入選病例均符合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標準,并經頭顱ct/mri證實,其中男62例,女58例,年齡40~75歲,發病時間<7 d,入選病例獲得患者知情同意。隨機分為巴曲酶注射液合用銀杏葉制劑治療組(治療組)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平均年齡(56.3±7.9)歲;單用銀杏葉制劑治療組(對照組)56例,其中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齡(57.1±6.7)歲。兩組肝、腎功等化驗均在正常范圍內, fib值均>200 mg/dl。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應用巴曲酶注射液10 u,加入0.9%生理鹽水250 ml靜脈滴注,第2天查血凝,如fib>150 mg/dl再應用巴曲酶注射液5 u,隔日復查血凝,如fib>100 mg/dl,則再次應用巴曲酶注射液5 u。兩組病例均用銀杏葉制劑20 ml加入0.9%生理鹽水250 ml,每天1次靜脈滴注,同時應用相同腦細胞活化劑滴注,療程均為14 d,于兩組治療前及治療第2、4及14天,檢測血凝,觀察fib變化,并同期評價其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觀察不良反應。

        1.3  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學術會議制定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判定其臨床療效,分為基本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0級。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1~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7%。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多18%以上。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用x±s表示,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均數的t檢驗及率的χ2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與對照組的基本痊愈、顯著有效、有效、無效及惡化例數分別為(16 vs 9)、(18 vs 12)、(24 vs 15)、(4 vs 12)、(2 vs 8),治療組總顯效率(53.1%)明顯高于對照組(37.5%),總有效率(90.6%)明顯高于對照組(64.3%)(p<0.05)。

        2.2  兩組患者fib變化對比  治療組fib水平在治療后第4、14天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ib變化(略)

        與對照組比較:1)p<0.05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前后肝、腎功功,血常規,血脂等實驗室檢查無明顯變化,亦無出血傾向等不良反應。

        3  討論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是指發病后神經功能缺失,癥狀較輕微,但呈漸進性加重,48 h內仍不斷進展,直至出現較嚴重的神經功能缺損。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在臨床上約占缺血性腦卒中的20%~40%。其發生原因除外腦水腫、繼發腦出血外,大多由血漿fib水平增高、腦血流量下降、缺血區動脈血栓擴大,缺血半暗帶腦組織嚴重缺血壞死所致〔1〕。因此,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主要方法是降低血漿fib水平,防止血栓擴大,增加腦血流量。巴曲酶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單一成分、高純度的類凝血酶制劑,為絲氨酸蛋白酶的一種,具有降纖、溶栓、改善血液流變學等作用,是強力降纖維酶制劑,通過降解血中fib增強纖溶系統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巴曲酶能直接使fib降解為纖維蛋白單體,使fib降解產物d二聚體含量明顯增高,并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和黏附性,降低血液黏度,使血管阻力下降,抵制血管痙攣,減輕白細胞黏附及血小板聚焦,改善血液流變學,增加腦血流量,改善腦血液循環〔2〕,減輕阻斷腦組織的缺血、缺氧,起到有效的缺血性腦卒中后神經保護作用,且未增加出血風險,因而可有效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3~5〕。應用巴曲酶同時激活內源性tpa,促進血栓溶解,改善微循環使血流再通〔6〕。并且同時可增加側支循環,挽救部分缺血半暗帶,改變缺血周圍組織血液供應,盡可能減少梗死面積,及時恢復腦代謝,使已經缺損的神經功能明顯恢復。該藥臨床應用時間窗寬,監測簡單、方便,安全系數大,療效較好,值得臨床應用。中醫學認為銀杏葉注射液有效成分(黃酮醇苷、銀杏內酯)的提取制劑具有活血化瘀作用?,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銀杏葉有效成分具有擴張血管、改善腦循環、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促進纖溶活性的作用,并可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降低血黏度,清除自由基〔7〕。本研究結果提示,巴曲酶合用銀杏葉制劑治療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能有效預防病情進展,且未增加出血風險,無明顯不良反應,療效好,安全性高,有雙向調節作用。

        【參考文獻】

         

        1 呂傳真.進展性腦卒中〔j〕.國外醫學·腦血管疾病分冊,2003;1(3):1.

        2 黃燕華,王新民,匡培根,等.巴曲酶對海馬腦缺氧的保護作用〔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1997;14(6):325.

        3 黎寶玲,李麗冰,翁宗偉,等.巴曲酶與低分子肝素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8):7157.

        4 王維治.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2641.

        5 羅祖明,董佑忠,彭國光.腦血管疾病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45562.

        第8篇:飲料機租賃范文

        【關鍵詞】辦公建筑;建筑形象;功能設計;內部空間;發展趨勢

        1 引言

        辦公建筑是供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辦理行政事務和從事各類業務活動的建筑物,主要可以分為自用的綜合樓、科研樓和租賃用的商務辦公樓等類型。相對于傳統的辦公建筑,現階段的辦公建筑功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不再是簡單的辦公功能需求,而大多是集辦公、會議、餐飲、休閑、商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辦公方式也由原來單間封閉式的辦公模式演變成開放式或者半開放式的大空間辦公模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新材料、新技術的應用使辦公建筑的設計方法和手段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辦公建筑設計所關注的重點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原有的傳統設計理念和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辦公建筑的設計需求,建筑師應結合現代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辦公建筑的新特點,從建筑形象、功能設計和內部空間三個方面做重點設計。

        2 建筑形象

        辦公建筑自身的功能特點決定了其建筑形象的重要性。隨著建筑風格和形式的多樣化,辦公建筑的形象設計也給建筑師更大的挑戰和發揮空間。通常建筑師在對辦公建筑進行造型和形象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城市規劃的要求。辦公建筑的建設地點通常位于城市之中,則其總平面布局、建筑造型風格特點等均應該滿足城市規劃的相關要求。建筑物所處的地理位置、周邊環境及規劃的控制指標等要求建筑滿足周邊大環境的需要,使其真正成為城市風貌的一部分。

        企業文化的要求。幾乎所有的業主都有會對建筑的規劃設計提出相應要求,而大多數的業主都要求對其企業文化和形象在建筑規劃設計上有所表達或隱喻表達,給人們傳達一種信號或者符號。規劃設計理念表達業主要求的同時,本身就是一種展示自身建筑形象的過程。這其中的表達方式多樣,可以通過規劃用地、平面布局、建筑形體和立面材質等體現。

        地域文化對建筑形象的影響。我國幅員遼闊,面積廣大,各地建筑風格迥異。建筑處于不同的省、市和地區,因此建筑形象更應該在滿足規劃要求的基礎上對地域文化有所體現。

        時代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的發展進步,新的建筑材料和技術不斷涌現,我們應該吸取現代的先進設計理念和方法,要設計出既應用新材料和新技術等科學技術,又符合當今時代特點的現代辦公建筑。

        3 功能設計

        功能的合理性既是方案設計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點。辦公建筑的功能較之其他類型功能相對簡單,主要是為辦公提供場所。根據辦公建筑的使用對象劃分,主要可以分為自用辦公建筑和租賃辦公建筑。

        自用辦公建筑功能相對復雜,除了辦公空間外,還要求會議室、餐飲、車庫等配套功能設施。同時還要了解清楚業主的功能要求,有時還要為業主留有發展余地。自用辦公建筑的功能設計幾乎每層都不同,房間大小也要根據業主的不同要求而不盡相同,有時對于一些空間還要有景觀、會客、私密性等特殊要求。近年來,傳統的單間辦公室逐漸向半開放式和開放式的辦公空間轉變。有些老的辦公建筑也改造成開放式辦公空間,節能和人性化等流行的設計理念亦有所體現。

        租賃辦公建筑在各城市的發展迅速,特別在各大城市的CBD中大量建設,有的甚至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如北京的建外S0H0、萬達廣場等。和自用辦公建筑相比,租賃辦公建筑功能相對簡單,交通組織和交通核心設計成為設計的重點。通過分析交通流線和各部分功能的相互關系,通常采用垂直劃分功能分區的手法。業主希望盡可能的縮小交通面積,而使更大的有效使用面積可以出租。良好的采光通風和景觀條件,分隔靈活、套型大中小搭配,方便各種不同用戶租賃,使各辦公房間具有均好性,常常是租賃辦公建筑追求的。

        4 內部空間

        對辦公建筑來講,內部空間設計主要集中在中央入口大廳和電梯廳等交通位置及內部辦公空間。

        首先,入口大廳及中庭空間。入口大廳是室內外空間的轉換空間,辦公建筑的門廳給來訪者形成了最直接和最強烈的印象,所以應根據建筑使用特點,確定入口大廳的形象定位。對于開放型(企業辦公),空間靈活富于變化,應能反映出企業的文化內涵,并體現高效和便捷的特點;對于莊重型(政府及公檢法部門),應采用簡潔、對稱的方直布局,并注重空間圍合感,材質上以石材表現穩定、質樸的特征;商業型(綜合類辦公)的單設門廳應盡可能緊湊簡潔,合用門廳應考慮多種用途的可行性,注重流線組織與引導。

        其次,辦公空間。辦公功能是辦公建筑的最基本功能,主要是滿足人們的工作需求,提高工作效率。辦公空間從傳統的小開間、封閉式辦公空間轉變為較大的開放辦公空間,使其更具靈活性和開放性,從而有利于激發使用者的創造性,讓他們愉快的合作與交流。在辦公區的空間設計中,應合理布置交通核與走廊,把握好辦公室尺度,以提高平面利用率。同時,辦公空間更加注重景觀要求。設計師經常在大樓的屋頂布置屋頂花園,或在內部設置空中花園,讓室內樹木、花草與人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改善辦公空間的環境質量。

        5 發展趨勢

        5.1 多元化和多樣化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迅猛發展,人們對辦公建筑的功能要求也在不斷更新。面對使用主體的不確定性,辦公空間的多元化和多樣化就成為設計的主導因素,在滿足通常的辦公形式要求的同時,又須兼顧特定個體的辦公需求,于是對于辦公空間的動態把握就成為今后設計的要點。

        辦公建筑由初期工業化管理的附屬品,到今天信息化時代創造財富的“工廠”,無論是從總體規劃布置、外部形象處理還是內部空間營造等方面都在與時俱進。以最新的設計理念為核心,輔助以最新的信息技術、最新的材料技術和最新的結構技術,那么在外部形象處理方面自然呈現出日新月異地發展。利用各式各樣的新型材料和各種高技術手段對辦公建筑加以塑造,使之更富有現代氣息。辦公空間在歷經了一個由模糊到標準再到多樣的發展過程之后,內部空間分割的靈活性就成為我們設計的主題之一,在合理有序的基礎之上根據不同的使用主體變換不同規格的空間,時而私密,時而開放,時而集中,時而分散。

        5.2 人性化

        由于辦公建筑使用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變化,使衡量新時代辦公建筑的標準也發生了變化,我們可以采用生產效率的高低來衡量一個辦公建筑是否合理?,F代辦公建筑作為“信息的集散、加工與再創造的場所”,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辦公空間應以能否激發員工潛在靈感、發揮其最大價值為出發點。于是,優良的生理環境、心理環境和人文環境訴求成為高質量辦公建筑的重要內容。通過對內部空間的協調及空間內部聲、光、熱、溫、濕等方面的調控,竭力為辦公人員營造一個舒適、健康、高效的人性化辦公空間。此外,辦公建筑注重融入城市,與街道、商業建筑、交通樞紐、休閑娛樂設施等適當結合,形成功能相對完整的大型綜合體,以最大化滿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建筑設計中,可以創造多樣性、日?;踔辽罨目臻g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如為了加強交流和緩解工作的壓力,在辦公場地甚至接待廳設置休閑酒吧是一種時尚的做法。例如從大廳眺望休閑酒吧,工在緊張中帶來一絲溫馨,或多或少會減少操作電腦的單調乏味;同時,如果他和同事們愿意,隨時可在周圍的自助飲料機中購買飲料,并略作小憩應該是愜意和有助于恢復疲勞的。

        5.3 低碳節能化

        目前低碳和節能的理念已經被人普遍接受,并且影響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關于低碳經濟、低碳生活已被廣泛提倡。業界對低碳建筑、生態建筑的熱忱更加高漲。作為建筑師更應該明確自己身上的責任,用實際行動踐行“低碳節能的辦公建筑”。 要提倡節約能源,節約資源,結合地域,結合氣候,結合場地來進行設計建造,只有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形成一個良性的系統,才能真正實現建筑的節能化和辦公環境的節能化。

        首先應該盡量多的保留現有植被和綠化。設計中在屋面采用了保溫隔熱的種植屋面,置換了人們可以親密接觸的屋面綠化花園。既起到了保溫隔熱的作用,能夠緩解整個城市的“熱島效應”,又為員工提供了大量的公共活動、交流和休憩空間。

        其次,合理的建筑形體對建筑物的節能設計是很有利的,而良好的建筑內部空間對改善建筑內部環境和塑造局部小氣候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現代辦公建筑中都主要采用人工照明和空調系統,但設計中從舒適度和節能的角度出發,應盡可能地改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風效果。因此,我們在設計中應盡力在建筑平面、形體和內部空間設計中努力體現低碳節能的理念。

        5.4 智能化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辦公建筑、智能化辦公系統成為時下的主流,追求建筑、自然、科技的高度統一。辦公建筑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重視高科技的可用性和普及性,提高建筑自身的科技含量,預留未來發展空間。利用一種智能化手段來搭建一個多元化、人性化的平臺。其中,從縱向時間軸來看,采用一切高科技手段以達到低能耗、低運營成本、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從橫向空間感來看,采用一切高科技手段以達到室內環境(包含聲、光、熱、溫、濕等方面)與人體工程學的協調統一,創造一個回歸自然、體現人性的辦公環境。具體的講,比如智能呼吸式雙層玻璃幕墻(類似于建筑的“皮膚”)、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高效能源系統、高效信息通訊系統、安全保障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OA系統)、火災消防自動化系統、置換式新風系統等等。面對這些智能化的方式、方法,我們在兼顧建筑經濟性的前提下,應當合理控制前期投入,大力促進建筑的智能化發展。

        6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建筑設計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辦公建筑作為收集和處理信息的主要場所之一,將在當今信息社會中得到巨大發展。據預測,至本世紀中葉,城市中將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辦公建筑中工作,因此日本建筑師林昌二將二十一世紀從某個角度稱為“辦公樓的世紀”。對于現代辦公建筑設計,建筑師唯有肩負起自己的使命,運用先進的設計理念,使現代辦公建筑的設計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推陳出新。

        參考文獻:

        [1]徐齊帆.辦公建筑設計趨勢淺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7(04)

        [2]田世河.現代辦公建筑設計淺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7)

        [3]梁冠超.對城市辦公樓建筑設計的探討[J].科技資訊,2010(3)

        [4]秦敏.淺談現代辦公建筑設計.工業設計[J],2011(7)

        [5]黃楠,尤佳,黃慶東.淺談現代商務辦公樓建筑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2(2)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中文高清字幕 | 日本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 免费午夜国产视频 | 婷婷久久五月综合色国产 | 中文字幕亚洲欧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