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有關思鄉的詩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國家示范性 高職特色 思想政治理論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53-02
前言:現階段,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發展趨勢逐漸壯大,開始由規模擴張向內涵建設方向轉型。隨著建設工作的不斷推進,為保證高等職業教育長期健康持續的發展,加強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對其發展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建設具有國家示范性特色的思想政治課,是我國所有高職院校長期奮斗的目標。
一、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重要性
1.高職院校在進行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階段,需要全面領悟和貫徹黨的十會議精神,以此強化政治建設工作?,F階段的高職院校,需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建設的主陣地作用,政治教師需要在課堂中積極向學生灌輸十會議精神,保證學生能夠全面領悟精神,提升自身政治覺悟。
2.高職院校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工作,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政治素質過硬的綜合性人才最終目標。由于多方面原因,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建設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比如說學生能力較低、課時較少、教學任務凸顯職業性、以及辦學層次多等因素,進而導致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無法有效完成[1]。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具有針對性的、應用型的、適應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不僅專注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更應該注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從而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政治素養,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素質。
3.完善落實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是高職院校改革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實際所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離不開思想政治的支持,只有加強思想政治課程的完善,才能有助于促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進而推動高職院校樹立全心的教學觀和課程觀,以此保證高職學生順利想社會實用性人才過度。
二、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對策建議
1.強化課程建設的規劃性和科學性
各大高職院校需要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給予足夠的重視,可以成立相關的領導小組,全面抓起建設工作,同時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部,全權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首先,可以建立健全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條例,保證所有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工作能夠順利有序的開展,促進其向制度化和規范化方向發展。在建立規章制度時,高職院校可以充分與自身發展規模、人才目標培養、以及未來戰略規劃充分結合,保證教學監管體系能夠嚴格執行、規范管理,以此提升整體教學效果。其次,可以加強高職院校的信息化和網絡化建設,保證教學資源以及教學管理全面電子化。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資料、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課件、以及實踐教學內容等等,保證所有教學資源實現實時共享,通過電子監控系統提升教學監督管理力度,以此使教學質量得到保證。
2.建設高素質的思想政治課教師隊伍
首先,需要提高整體思想政治教師的能力和素質,高職院校對于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提高選配標準,制定嚴格的制度,要求所有思想政治教師具備扎實的馬列主義理論知識,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充分連接起來;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工作認真負責,熱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強烈的政治意識、實踐意識、以及奉獻意識[2]。其次,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高職院校需要注重培訓思想政治教師,以此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豐富知識體系,以此提升整體教學質量,進而打造一支綜合能力過硬的思想政治教師隊伍。
3.推進課程建設與改革
高職院校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與改革,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考慮:第一、合理設置課程,繼續秉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結構安排,在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教學功能的情況下,進一步突出人才培養的特性,高職院校在實際思政課教學中,充分將職業特征、專業特征、以及人文特征充分結合,將思想政治課擴展為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的思政課體系教學[3]。第二、教材規范,思政課教材必須符合黨的會議精神,所有教材必須使用同一的國編教材,能夠全面展示出馬列主義理論最新研究成果,同時可以將課本教材同多媒體教材充分結合。第三、改進教學模式,高職思想政治教師在開展教學階段,可以充分引入各種社會案例、以及特點專題,同時合理采取情景式教學、啟發式教學模式等,以此培養學生學習熱情。第四、改革考核方式,高職院校需要積極探索教育改革方式,更新教育理念,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重點考察,加強綜合素質的考核,保證所有學生思想政治品質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總結:通過上述論述可以明確看出,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建設,對高職院校自身發展建設,起到基本的政治保障作用。隨著國家大力發展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政策的提出,各大高職院校更加當重視和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強化教育職責,突出思想政治課程的建設,以此提升高職學生整體的思想政治水平,以此滿足國家示范性高職建設所需。
參考文獻:
[1]楊寶田.建設具有國家示范性高職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5):75-76.
一、用音樂誘發學生的情感需求
課前播放《鄉愁四韻》,用簡單的旋律、精美的音畫相結合,渲染一種鄉愁的氣氛,令學生愁上心頭。
二、用聯想激發學生的情感積累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鄉愁四韻》這首歌,已經感受到了鄉愁是思念家鄉的憂傷心情。提起它,我們的腦子里就會涌現出許多有關鄉愁的詩句,下面就請同學們說說,你們知道哪些有關鄉愁的詩句?
生1:“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生2:“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生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
師:每個日落的黃昏,每個月圓的夜晚,都會牽動游子的離愁別緒,勾起對故鄉的眷戀。詩人們都把難以排遣的思鄉之愁訴諸筆端,于是我們便能欣賞到那一首首凄婉哀傷的詩歌。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臺灣當代詩人的思鄉之作――《鄉愁》。
三、用實例開發學生的情感空間
師:同學們,詩歌是跳動的音符,而欣賞詩歌正是將這一個個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華彩樂章。下面我們將奏響的是第一樂章,朗讀吟誦,感受詩歌的音樂美,先聽老師朗讀一遍余光中的《鄉愁》,注意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
1、伴隨著“思鄉曲”,教師范讀課文。
師:聽完老師的朗讀,誰說說這首詩的語調、語速、節奏?
生:這首詩語調深沉,語速舒緩,節奏感強。
2、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3、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首詩既然采用了敘事的形式,敘述了什么事?
生:詩人從小到大的經歷。
師:概括很準確。詩言情,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思鄉之情,因為“鄉愁”一詞貫穿全詩。
生2:對家鄉的思念及對祖國統一的期盼,“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可以看出詩人渴望和祖國團圓。
四、用描述萌發學生的情感欲望
師:人們常說,“詩以一字為工”,光靠讀是不夠的,還要仔細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以挖掘蘊藏在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我們進入第二樂章,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詩歌的語言美。
1、同學們分組討論:詩歌當中有哪些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學生進行熱烈的討論,請同學們交流討論的結果。
生1:“小小的”、“窄窄的”這兩個形容詞使鄉愁濃縮于面積小、程度輕的對象之上,反襯出濃烈的思鄉之情。
生2:“郵票”、“船票”、“墳墓”、“海峽”,這組意象是鄉愁這一抽象情緒的具體對應物,具體生動。
生3:“小時候……而現在”,這些表示時間的詩,既寫出了詩人的經歷,又體現出了詩人情感的步步增強。
生4:“這頭”、“那頭”,這兩個表示方位的詞語,用空間上的隔離來表示詩人產生的鄉愁。
師:美麗的語言,憂傷的鄉愁,通過對局部語言的品味,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詩歌語言的精練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對詩人情感的理解。
2、讓我們大家從整體上再去發現、總結詩歌的新奇美。
生1:這首詩意象獨特,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化,“郵票”等前三個意象是鋪墊,末節抒發了愛國主義深情。
生2:詩歌用表示時間的詞語來組構全篇,層層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發了詩人思念大陸的強烈感情,構思精巧。
生3:全詩都采用“鄉愁是……”的句式,既寫出了鄉愁,又分清了層次脈絡。
……
五、用創作啟發學生的情感思維
師:《鄉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麗的戀歌,我們在感受詩人這種真摯的情感之余,何不來嘗試一下,模仿“鄉愁是……”這一句式來寫一寫鄉愁?
生1:鄉愁是天空懸掛的那輪圓月。鄉愁是雕刻在記憶中的古老的童話。
生2:鄉愁是遠行時母親久久的佇望。鄉愁是故鄉的天空中放飛的風箏。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
【關鍵詞】新課標 現代詩歌 教學
在課改的形勢下,根據中學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根據中學語文新教材的訓練要求,中學語文現代詩歌的教學內容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1.高質量的完成教材所規定的詩歌作品的教學,并適當的進行詩歌聯讀與擴讀。
2.注重審美體驗,培養學生的讀詩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陶冶學生心態,豐富學生情感。
3.指導學生認識詩歌的基本特點和類型,指導學生了解、積累有關作家作品知識。
4.進行誦讀涵泳訓練,提高朗讀能力,背誦優秀詩作,豐富語言積累。
5.在誦讀中指導學生整體的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體味作品的藝術魅力,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內涵。
6.行詩歌鑒賞的訓練,培養積極的鑒賞態度,激發鑒賞興趣,提高詩歌的文學鑒賞能力。
7.在誦讀、理解、品析與賞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
透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在新課標背景下,我們教師要善于從不同的層面來理解教材中詩作的教育教學意義,激發學生學習新詩的興趣,從課文教學來看,應做到既突出課文教學重點,又體現可實際操作的有創意的教學方法。
第一,注重詩歌的朗讀訓練
文學的驕子是詩歌,詩是文學的最高形式之一。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孔子的“不學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的說法闡明了詩的作用。中國古代就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說法,可見讀詩的重要性。我在教學《有的人》這首詩時,首先教讀——體味詩的音樂美,即讀出詩的節奏來。節奏,詩句中根據音節或意義進行有規律的短暫的停頓叫做節奏。教師示范第一段后,全班同學輕讀課文,感受節奏停頓。其次,詩是抒情味最濃的一種文學體裁,必須讀的抑揚頓挫。為了表達思想感情,有些詞語的“音”要讀的重些,就是要把重音讀出來。師先范讀后,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最后還要把詩的韻腳讀好。詩是講究壓韻的,詩句中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結尾,就是壓韻。本詩隔行壓韻,每節換韻。請同學齊讀第四節,感受詩的韻腳。通過這一步,學生既感受到詩歌的音樂美,又初步體味到詩中的不同的人生態度。
第二,創設有新舊知遷移的教學思路
詩歌語言精練、含蓄,有豐富的意境、強烈的思想感情。但一般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不高,因此詩歌的教學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在教學余光中的《鄉愁》時,我讓學生先回憶以前所學過的思鄉的古詩,學生馬上回憶起了李白的《靜夜思》、崔顥的《黃鶴樓》,然后體會每首詩中的思鄉之情。接著在學生熟讀詩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感悟詩的思想感情。再比較本首詩和前邊的詩的不同之處,它還表現了詩人強烈的渴望臺灣早日回歸祖國的愿望。詩歌最大的特點就是抒情,在詩歌教學一開始,就讓學生進入情感體驗中。
第三,捕捉詩歌中的意象,欣賞意境
一首詩歌,最易感知的東西是什么?是詩歌的情感。情感又是靠什么傳達的呢?那就是詩歌的意象。意象是飽含詩人感情,染有詩人主觀色彩的物象。詩人在從事詩歌創作時,總要從自然界,從生活中選取一些物象用于作品中,借以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例如,“流水”這一物象本來表達一種客觀事物。自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一語后,逐漸為詩人所采用,固定的表現時光易逝,人生苦短這一思想情緒,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保ɡ铎稀队菝廊恕罚┑?,成為帶有固定思想情感和審美情趣的意象。在教學席慕容的,《鄉愁》讓學生捕捉詩歌中的意象:“笛”、“月亮”、“揮手”、“沒有年輪的樹”?!暗选薄ⅰ霸铝痢薄ⅰ皳]手”分別表現了詩人濃濃的思想之情,“沒有年輪的樹”則形象的抒發了詩人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割舍不斷,無法用時間計算的思念。學生捕捉到了意象,自然就領到了作者所描繪的生活圖景與抒發的思想感情相融合的藝術境界,即意境。意境的基本構成就是情景交融。意境不在具體的物象之內,而超出物象所涉及的內容之外,即透過物象表面,表達作者深邃悠遠的思想情感,達到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詩歌的教學重點是領悟感情。品味語言,捕捉意象,體會意境就能體會詩的思想感情。
第四,從仿句練習入手,鼓勵學生能寫出自己的詩作
新詩語言新穎、凝練,又不拘泥與通用的語法規范,在現代詩歌教學中,伴以仿句訓練,既能使學生充分感悟新詩語言的奧妙,又能提高其遣詞造句的能力,進而與詩情感相碰撞,充分理解教材。如我在教學《雨說》一課時,讓學生仿造句:“小溪見了我,笑出了聲;種子見了我,笑出了芽;石榴花兒見了我,笑紅了臉……”同學們一個接一個地站起來把自己對春天的感受、喜愛完全融入詩中,寫出了不同仿寫句子。對學生的審美、理解、聯想和想象能力的培養,真是水到渠成。再細心的把學生仿寫的句子整理在一起,又變成了一首贊美春天的組詩。此后再把以前學過的余光中的《鄉愁》、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也試著讓學生仿寫,學生也都興趣盎然,寫出了激情滿懷、真摯動人的詩句。新詩以情成篇,以情動人。在教學中,抓住新詩這一特點,給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景,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讓學生進行仿句練習,既培養了學生感悟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第五,設計相關的實踐活動
為了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詩歌的音樂美、結構美和意境美,還要設計豐富多姿的詩歌朗誦、欣賞新詩、研討等活動。
1.詩歌朗誦、積累活動
在賽詩會上,除了朗誦學生喜歡的名詩作,還指導學生積累一些優美詩句。如:《色彩》、《螢火蟲》,中國古今不少詩人也寫到同樣的詩題,課外搜集幾首這樣的詩,說說他們所表達的內涵是什么。
2.欣賞新詩
給學生欣賞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舒婷的《致橡樹》,戴望舒的《雨巷》等,讓學生抓住詩歌的意象、意境來欣賞、點評,并摘抄背誦自己喜歡的優美詩句。
3.研討活動
一、誦讀引領,接觸古詩文,培養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目的是讓古人的智慧、經典的知識、膾炙人口的詩文,開啟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的氣質,影響學生的人生。同時,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讓他們感受傳統文化的無限魅力,產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1. 選好篇目,編寫教材。課題組成員參與了經典國文誦讀教材的選編,大家分工合作,從大量的優秀篇目中進行精心的選擇,編寫了適合各年級誦讀的教材。如適合低年級的《三字經》《弟子規》等,適合中年級學生的《笠翁對韻》《詩經――采采]q》等,適合高年級的《大學》《論語》等。
2. 熟讀成誦,詩興盎然。古詩文誦讀交給學生的是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可以讓學生知道什么是魂牽夢繞的故國情,什么是烏鴉反哺的孝子心,什么是相知相惜的摯友情,什么是捐軀赴死的報國志,還可以傳遞“投我木桃、報之瓊瑤”的人性美德以及“開卷有益”“志存高遠”等人生哲理。每天晨會,學生捧起教材,搖頭晃腦地用自己的誦讀方式再現前人的風采,或如黃河奔騰慷慨激昂,或似小溪涓涓委婉低訴。熟讀成誦,不求甚解。學生在誦讀時發現經典與生活時刻相依,自覺按圣賢的要求約束自己,如,做到“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步從容,立端正”。誦讀重在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為將來的厚積薄發創造條件。
二、入情入境,親近古詩文,汲取傳統文化的精神營養
1. 入境悟情,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教育。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作為師者,我們可以引領學生從古詩文中了解祖國的歷史和革命傳統,激發學生的愛國心。如王昌齡的《出塞》、陸游的《示兒》都表達了詩人濃濃的愛國情懷。字里行間,都深深地刻著民族文化的烙印,流淌著民族精神的殷殷熱血。但是古詩文距離現在遙遠至極,詩中所涉及的那段歷史、詩人所表露的那般情感,身處和平年代的學生很難感受到。怎樣讓學生進入詩境,體會詩情呢?這就需要我們師者充分利用網絡、圖書等課外學習資源,與學生一起深入了解詩人創作詩歌的時代背景,讓學生走進詩人的生活環境,走進詩人的內心。如教學陸游的《示兒》,課前可讓學生搜集有關時代背景的資料,如“金兵入侵中原”的經過,中原百姓在戰亂中悲催不堪的生活等等,這樣學生才能體會詩人“不見九州同”的悲憤,接著熟讀理解詩句,反復品悟,體會詩的意蘊,走進詩心,感受到詩人渴望國泰民安的美好愿望。這樣,學生不但從古詩中了解了歷史,而且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立志長大后為祖國的和平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2. 讀中悟情,對學生進行熱愛家鄉的教育。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這是炎黃子孫的傳統觀念。鄉情塞滿了多少游子的心。如張九齡的《西江夜行》“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倍鸥Φ摹对乱箲浬岬堋贰奥稄慕褚拱?,月是故鄉明。”詩中的每個字、每個詞無不抒發了詩人的切切思鄉情。教學時,我們讓學生反復吟誦這些名句,深入品悟,領會詩人的思鄉情感。接著,讓學生當小導游,介紹家鄉的美麗風光或風俗人情。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從而激發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 以情激情,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母子相依,手足情深,是人類千古傳頌的主題。孟郊的《游子吟》和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語言樸實卻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教學時,筆者在學生理解了詩句,體會了作者情感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回憶自己和親人的情感經歷,談感受,以情激情,更深刻領悟到詩人表達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從中受到感恩和親情教育。
4. 融景動情,對學生進行友情教育。崇尚友道,珍視友情,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如王維《山中送別》中的“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漢書》中的“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崩畎住顿浲魝悺分械摹疤一ㄌ端钋С?,不及汪倫送我情?!边@些詩句都表達了詩人同朋友間的深厚情誼。筆者在教學《贈汪倫》這首詩時,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播放歌曲《送別》,創設情境,引領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在讀中展開想象,讓學生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深入感知,這樣,學生自然就領會到朋友間誠摯深厚的情誼。筆者還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友情的詩句,并在課外制作成書簽互相交換朗讀并贈送。通過課內外結合,不但激起了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還使學生明白了要珍惜友情。
三、類比遷移,融入古詩文,弘揚民族文化精髓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并在附錄“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中列出75篇的詩文。我們不能讓古詩文教學止于課堂,而應該有機拓展,引導學生遷移學法,擴大閱讀面。
1. 相同主題詩詞的遷移。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山水詩、送別詩、言志詩、節日詩、哲理詩……如,教送別詩《別董大》后,可遷移學習《芙蓉樓送辛漸》;教李白的《望天門山》,可遷移學習《望廬山瀑布》;教哲理詩陸游《游山西村》,再引導學生學習蘇軾《題西林壁》……讓學生在同類詩中去對比,去感悟,情感得以升華,古詩的意蘊久久縈繞在心頭,經久不散。
2. 相同作者詩詞的遷移。歸類遷移同作者的詩詞,可以讓學生加深對詩詞主題的理解,也可以讓學生更全面地認識作者。如教《獨坐敬亭山》一詩,如不進行拓展,學生只能認識一個孤獨的李白。如果教師引入《靜夜思》《望天門山》等的回顧與學習,學生會認識到一個詩意的李白、一個真情的李白。
3. 內容相“應和”詩詞的遷移。有的詩詞有相應的詩詞與之應和。教學時,可用來幫助學生體會作者抒發的感情。如教《漁歌子》時,可引進《答和弟志和漁父歌》一詞,教師當哥,學生當弟,進行對比誦讀。這種類比遷移,有助于學生對古詩詞的融會貫通。
那是個花枝招展的少女,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那是個博學多才的智者,創造著巨大的財富。你的夢在那里得以實現,我的夢因為那里剛剛開始。有關它的信息從電話中傳輸過來,陌生的名字開始變得一天天熟悉。你向我描繪它的熱情似火,它的彬彬有禮,它的誠實率真,它的個性張揚。你對它的愛戀讓我嫉妒,更滋生了我早日揭開它面紗的渴望。
三年如同一本書,喜怒哀樂盡藏其中,只有靠你我兩個讀者自己去品味。我和深圳的約會時間進入了倒計時,心中既有對它的向往,又有對親人的留戀。為了趕赴和它的約會,我不惜放棄了與父母的相守,心中幾度痛斥自己的不孝與無奈。然而為了另一個家庭的團圓與幸福,有些東西是必須舍棄的,哪怕做出一定的犧牲。列車開動的瞬間,心有一種被撕扯的疼痛,血在旁若無人地滴答,父母的身影縮成了淚光中的一個點,被拋棄在故鄉的歲月里。
深圳無疑是綠色的海洋,滿目滴翠中閃現著朵朵綻放的鮮花,鱗次櫛比的樓群與流動的綠色形成了剛與柔的最佳組合。滾滾而來的熱浪不厭其煩地為行人洗著免費的桑拿浴,舒張的毛孔里浸滿了汽車與花草的混合氣味。深圳以它博大的胸懷容納著東西南北的人群,沒有地域性的歧視,各大菜系匯聚一堂,各款服飾招搖亮相,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里夾雜著生動有趣的方言俚語,都為這座移民城市做出了很好的注解。
陌生的環境面前我不知所措,由接近到接受到投入,每一個過程讓我充滿好奇和驚喜,原以為自己是父母身邊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忽然間被它自然催熟了,獨立生活一樣過得井井有條有滋有味。
雖然家被濃縮成一處四十平米的出租屋,但它并不能阻擋一個家庭應有的歡樂與煩惱。雙休日一家三口去公園散步游玩,放松一周的疲憊與緊張,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為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偶有爭吵,但爭吵過后是更深的自責,相濡以沫的日子總該比天南地北的生活要幸福,何必斤斤計較呢。于是收拾起一地的不快,日子又如陽光般燦爛溫暖。
人的感情都有脆弱的一面,平時包裹得再嚴,節日里也會凸現。沒有與深圳約會前并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思鄉情,只是記憶中留有一些蒼白的詩句。待一個個節日悄然而至,思念便如蟲兒般啃噬著內心,立體的詩句如片片白云帶著思念飄向遠方。探詢故鄉的父母可安好?深圳是否已成了父母夢的寄托?
目睹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變化,讓閱歷與城市一同豐富;聆聽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故事,讓情感與城市一起交融。與深圳的這場約會已經延續了幾年,不知道它是否會陪伴我走過所有的人生旅途。在人生長河中它或許只是一朵浪花,但仍然激蕩起心中的漣漪,令我時時感懷。
雪花在凌晨的天空中孤獨地飄舞著,手中只留下你剛剛脫掉的羽絨服,帶著還沒散盡的體溫,卻怎么也溫暖不了我的心。從你登上南去列車的那刻起,我就知道生命注定會與深圳這座陌生的城市結緣。目光時常停留在地圖上那個圓點,用心去丈量我與它的距離。耳朵不經意關注起它的風雨冷暖,用愛去遙望你的生活起居。隨著日歷越來越薄,那個圓點開始不斷長大,長出了鼻子眼睛嘴巴耳朵,長出了你的笑臉,長出了那座城市。
那是個花枝招展的少女,洋溢著青春的活力;那是個博學多才的智者,創造著巨大的財富。你的夢在那里得以實現,我的夢因為那里剛剛開始。有關它的信息從電話中傳輸過來,陌生的名字開始變得一天天熟悉。你向我描繪它的熱情似火,它的彬彬有禮,它的誠實率真,它的個性張揚。你對它的愛戀讓我嫉妒,更滋生了我早日揭開它面紗的渴望。
三年如同一本書,喜怒哀樂盡藏其中,只有靠你我兩個讀者自己去品味。我和深圳的約會時間進入了倒計時,心中既有對它的向往,又有對親人的留戀。為了趕赴和它的約會,我不惜放棄了與父母的相守,心中幾度痛斥自己的不孝與無奈。然而為了另一個家庭的團圓與幸福,有些東西是必須舍棄的,哪怕做出一定的犧牲。列車開動的瞬間,心有一種被撕扯的疼痛,血在旁若無人地滴答,父母的身影縮成了淚光中的一個點,被拋棄在故鄉的歲月里。
深圳無疑是綠色的海洋,滿目滴翠中閃現著朵朵綻放的鮮花,鱗次櫛比的樓群與流動的綠色形成了剛與柔的最佳組合。滾滾而來的熱浪不厭其煩地為行人洗著免費的桑拿浴,舒張的毛孔里浸滿了汽車與花草的混合氣味。深圳以它博大的胸懷容納著東西南北的人群,沒有地域性的歧視,各大菜系匯聚一堂,各款服飾招搖亮相,不太標準的普通話里夾雜著生動有趣的方言俚語,都為這座移民城市做出了很好的注解。
陌生的環境面前我不知所措,由接近到接受到投入,每一個過程讓我充滿好奇和驚喜,原以為自己是父母身邊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忽然間被它自然催熟了,獨立生活一樣過得井井有條有滋有味。
雖然家被濃縮成一處四十平米的出租屋,但它并不能阻擋一個家庭應有的歡樂與煩惱。雙休日一家三口去公園散步游玩,放松一周的疲憊與緊張,陶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為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情也會偶有爭吵,但爭吵過后是更深的自責,相濡以沫的日子總該比天南地北的生活要幸福,何必斤斤計較呢。于是收拾起一地的不快,日子又如陽光般燦爛溫暖。
幫助。
一、看標題
古人云:“題者,額也;目者,眼也?!鳖}目猶如一個人的額和眼,是人們最先看到的部分,往往可以一看定乾坤,一看定分曉。認真審視古代詩歌題目,可以從中得到許多信息。古詩題目,有的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內容,如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有的暗示了詩歌體裁,如王昌齡的《從軍行》、王維的《隴頭吟》等;有的奠定了詩歌的感情態度,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李紳的《憫農》、陸游的《書憤》等。抓住詩歌的標題,琢磨其中蘊含的信息,能有效幫助考生打開鑒賞之門,找到解題的鑰匙。如,四川卷詩歌鑒賞題,看標題便能浮想聯翩,由此及彼,得到解題的種種線索。
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四川卷)(8分)
子規【注】 【元】曹伯啟
蜀魄曾為古帝王,千聲萬血送年芳。
貪夫倦聽空低首,遠客初聞已斷腸。
錦水春殘花似雨,楚天夢覺月如霜。
催歸催得誰歸去,唯有東郊農事忙。
【注】子規:即杜鵑,又名蜀魄、蜀魂、催歸,相傳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詩第二聯中的“空”字極富韻味。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
(3分)
(2)本詩主要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任選能表現這種情感的兩個意象簡要分析。(5分)
本詩標題為《子規》,一看便能斷定這是一首詠物詩。而詠物詩詩人往往通過對所詠之物的形態、色澤、特征、神韻、品格等的摹寫,來寄托作者的感情,來表達詩人的品格、人格或理想操守。本詩以子規作為吟詠的對象,側重描繪子規的身份來歷及其啼聲凄切、年復一年催歸人,使得“貪夫”“遠客”這些客居他鄉之人無不惆悵、“斷腸”的特點,表達了詩人思鄉難歸的情感??忌绻軓念}目入手,并聯想到這個意象的固有含義,聯系詩句,便能快捷、準確地解答(2)題。
二、看作者
看作者,就是說我們在欣賞古詩時,要知人論世,聯系作者的生平遭際、思想狀況、創作風格、創作傾向等多方面,去尋找解題的蛛絲馬跡。如果我們看到的是陸游作品,腦海里馬上閃現的大都是金兵入侵、中原淪陷,詩人誓死抗金、收復失地的決心,或者徒有報國熱情卻壯志難酬的悲憤;如果我們讀到的是王維的詩歌,首先想到的一定是他筆下的山水風光、恬淡寧靜的性情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特色。所以,我們鑒賞古代詩歌,就要看作者,看作者的該作品是否與他的思想、詩風一脈相承或是大相徑庭,從中捕捉信息,為解題服務。這其中需要相當的知識儲備。如,若對詩人完全陌生或一知半解,也就難以發散思維、浮想聯翩了。因此,在詩歌鑒賞中,我們要引導考生從作者入手,尋找解題的突破口。
三、看注釋
注釋往往對詩人情況、寫作時間、時代背景或者疑難詞語作出解說,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暗示和指明路徑的作用,所以考生對這些注釋要敏感把握,來幫助鑒賞。比如說,注解上注的有漁夫或者漁翁,考生就應該知道,唐詩宋詞里面涉及的漁夫、漁翁是隱居之人,凡隱居之人肯定是潔身自好之人。因此,考生要認真看注釋,切不可視而不見。如江西卷,注釋為理解詩歌主題奠定了基礎。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江西卷)(8分)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作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作:縱使。
(1)概括“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并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4分)
(2)詞中“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一句是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來,請比較兩者的異同。(4分)
本道詩歌鑒賞題,敏感的考生,只要一看到注釋①“韶華”指“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馬上就會想到本首詩的主題可能與惜春、傷春有關系。果不其然,只要我們仔細品讀詩歌,聯系“楊柳”“飛絮”意象的內涵,再聯系上片結處“人不見,水空流”,便會讓人陡生歲月如流、青春不再的傷感,再加上暮春時分登樓遠眺,柳絮飛墜,落花飄零,大好春光冉冉消逝,心中的傷春傷別之愁、久別懷人之情油然而生,而這首詞所表達的感情正是如此。
四、看意象
意象是古代詩歌傳情達意的重要手段,我國古代詩詞中的許多意象已經被賦予了特定的含義,詩人往往通過選取特定的意象來表達詩歌意境和感情。如,“月亮”就被賦予了思鄉或團圓的意
思,“鴻雁”被賦予了游子思鄉懷親或羈旅行役使傷感之情,“寒蟬”的叫聲意味著悲涼,“杜鵑鳥”或“子規”象征凄涼哀傷或思家思歸;“折桂”意味著科舉及第,“采薇”暗指隱居生活等。因此,考生鑒賞時,要敏銳地捕捉詩歌中的意象,積極調動積累,聯系傳統意象固有含義,來幫助自己理解詩歌的內容和情感。如,山東卷詩歌鑒賞題: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山東卷)(8分)
吳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補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分)
(2)請結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5分)
其實,這兩道題都在考意象。其一考意象營造的氛圍,其二考意象的作用。所以,考生要敏銳考察詩人在本詩中選取了哪些意
象,要營造什么氣氛,要表達什么主題。很明顯,是人借助秋雨、木葉、雁聲、水鳥、孤舟、霜月、楓橋等深秋景象,再輔以“蕭蕭”“飄”“寒”“急”“遙”等情感色彩鮮明的詞語,來營造羈旅中凄冷、感傷的氛圍,來表達漂泊、思鄉、孤寂之感。如果考生不積極捕捉這些意象,并調動知識儲備,就很難勾勒出那么一幅深秋羈旅行役圖,那意境氛圍也就難以準確把握了。
五、看詩眼
所謂“詩眼”,就是詩歌中最能開拓意旨和表現力最強的關鍵詞句,它可以是一個字或一個句子,或概括或提綱挈領或點題,能夠使詩歌境界全出。詩句、詩篇中的詩眼,也常常為我們欣賞詩歌打開了突破口。如,廣東卷詩歌鑒賞題,其中有一句就是關鍵性的語句,就是“詩眼”。
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廣東卷)(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櫻①青豆酒,綠草白鵝村。
水滿船頭滑,風輕袖影翻。幾家蠶事動,寂寂晝門關②。
【注】①朱櫻:櫻桃的一種。②晝門關:從蠶孵出到結繭期間,養 蠶人家為防外人沖犯而終日緊閉門戶。
(1)詩的頷聯在寫景上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請指出其中一種并結合詩句簡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體現在詩中哪些地方?請簡要分析。(4分)
首聯第二句“一晴生意繁”就是本首詩歌的詩眼,第一句點題,本句對全詩進行了高度的概括,起著總領全詩的作用。后面的頷
聯、頸聯和尾聯,就是緊扣這一詩句來具體展開和描繪其繁榮景
象:有櫻桃青豆配酒爽口,綠草白鵝映襯著村莊;船行水上,輕快疾馳,春風拂袖,飄然翻動;農戶們白天閉著門,原來是為了保養小蠶。后面六句詩歌,從自然景物到社會場景,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生意”(生機)景象,讓人賞心悅目、欣喜有加,詩人那閑適而悠游的情懷躍然紙上。
六、看題干
高考詩歌鑒賞題,有些題干的設置,導向性非常明確,能夠讓考生思有所托、答有所依,而不是云山霧罩,一片模糊,讓人無的放矢。特別是那些以選擇題形式出現的考題,要求考生選擇的往往又是錯誤的一項,意味著設置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錯誤的,有三項是對的,考生完全可以利用其中的三項來幫助解題,以達到以題解題之目的。有的題干以評價性論斷出現,其中就暗含了答案,考生只要找到這樣評價的依據即可。因此,我們在鑒賞答題過程中,一定要善于借助題干,從中獲得某種點撥或啟迪,來為解題服務。切不可對這些題干無動于衷,那樣就會枉費了命題者的一片苦心
和“人文關懷”。如,2012年的北京卷詩歌鑒賞題,只要考生善于利用題干,就會獲得許多啟發,對詩歌的內容和表現技巧就會有更大的把握。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0、11題。(北京卷)
柳堤
春江水正平,密樹聽啼鶯。十里籠睛苑,千條鎖故營。
雨香飛燕促,風暖落花輕。更欲勞攀折,年年還自生。
10.(7分)
①下列對本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一二句點題,寫“春江”暗含江邊之“堤”,寫“密樹”點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題,“十里”承“春江”,寫堤長;“千條”承“密樹”,狀柳茂
C.三四句寫柳堤晴日的靜景,五六句寫雨天的動景,以靜寫動,借靜襯動
D.“啼鶯”“飛燕”“風暖”“落花”具體生動地描繪出暮春世界的美麗景色
11.這首詩運用了由景及理的寫法,這種寫法在王之渙《登鶴雀樓》(白日依山盡)、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等詩中也有體現。任選上述詩歌中的一首,具體說明其中景和理的內容,并分析景理之間的關系。(不少于150字)(10分)也可選取其他詩作。
題干中,題10①AB項就是對首聯和頷聯的分析鑒賞,考生可以充分借助此來理解詩歌。
而題干11題中的提示,更是讓我們懂得了本詩像許多宋代哲理詩一樣,富有理趣,由景及理,意在告訴我們一個人生哲理。考生只要從熟悉的詩歌入手,由已知到未知,由熟悉到陌生,依此類推,便能得出答案。
1、有一段心事曾簡單晴朗,透著淡淡的藍。有一段純凈的快樂,支撐著日復一日的疲憊。也許我們長大,一切都已經改變,如見多了離合,心便被包裹成了堅硬如鐵。只是,在黑暗里,沉靜著,一寸一寸,剝落的都是想念的尸身。
2、鄉愁總與距離有關,總與去國離鄉有關。鄉愁是條穿越時空的線,這端是游子,那端是故鄉。游子走得愈遠,鄉愁收得愈緊。當游子頭發斑白了,累了,心上也就勒出了最深最深的痕。
3、鄉愁亦是鄉音,有時它被埋到我們日常生活的地底,但卻不斷發酵,于是我們會在說著順暢的普通話時無意間冒出一句方言,于是我們會對千百種口音中突然響起的熟悉的聲音如此敏感,于是我們會很容易就做到在兩種不同語言間嫻熟地切換。鄉音,永遠是我們屬于哪一方土地的印記。
4、一條白色的鐵軌拉長冬天的痕跡。淡紫色的炊煙,清晰又雜亂,繚繞著候鳥的優美蹤跡。一串深深淺淺的腳印沉浮于無邊的雪野之上,刻骨銘心的記憶漸漸模糊了。
5、思念,如涓涓流淌的溪水,奔流在隔山隔水的歲月里,用心感覺,溫暖依然。用感恩的心去收獲更多的感悟、更多的美好、更多的幸福快樂。佇立在歲月里,自己放眼望去,春暖花開的日子也近了……于是自己甜美的微笑著!
6、夜夜 那是一條夢中的彩虹,連接著心與故鄉的距離。日日,那是一腔滾燙的江河,默默流淌著心靈的鄉情。那是誰,在黃河邊,聲渾厚的豫腔,又將我遷回那片中原厚土;那是誰,在嵩山上,一句思鄉的詩句,又將我帶回心靈的故園。
7、鄉愁更是記憶,記憶捉摸不定,鄉愁也就咂摸不夠。在他鄉流浪十幾年幾十年,記憶中的故鄉卻永遠不會變,我們會很準確得說出每一個細節,但卻在回到故土時發現已然發生太大的變化。我們寧愿看到一個記憶中的村莊,不愿時光對其無情地篡改。但當我們失望地離開了,鄉愁又開始積聚,開始發酵,于是我們又努力在記憶中撫摩故鄉的門環。
8、在一個停滿了船舶的碼頭上,一座綠色的小島正酣甜地睡去。路燈在黑夜里無聲地戰栗著。車站里開走了最后的一班車,夜歸的人靜靜地走過鄉間的小路。
9、在那濃濃的鄉愁里仿佛還有父母的叮嚀,仿佛還有父母的牽掛,仿佛還有他們辛勞的身影,它無時無刻都在我的心中牽繞,在時間的長河里,它走得匆匆。讓我還沒有記住它的好處時,它就逃離了我的眼前,讓我欲訴不能,當我再想轉過身仔細看它時,我卻找不到那熟悉的呼喚,再也看不到慈祥的雙親,找不到少女的身影,找不到青春,只有歲月的流逝和滄桑在心中碰撞。
10、深情的大海張開溫暖的臂彎。白云一朵接著一朵,聲聲有情地親吻著臉頰,飄忽不定的足音隨著風兒掠過憩息著的大地。絲絲懷想潛入我心,隨后迷失蹤影。
11、家鄉的方向,是記憶深處最美的凝望。當自己融入那片故土,太多的情感流露,太多的情景再現,太多的感傷彌漫,太多的喜悅徜徉。當自己又不得不起身揮別,在心靈的故土上,卸下了多年的倦意,托上了自己滿滿的夢想與期望。
12、鄉愁是一種習慣。就像吃慣了家里的小蔥而永遠不能適應北京的香菜一樣。鄉愁讓我們有了一種思維定勢,因為它,我們會在端午節到來時想起外婆裹的粽子,在清明節到來時想起該去上墳了,在春節到來時想起凍米糖和甜酒釀…
13、我的鄉愁??!漂浮于家鄉的山巒,宛若當年的云霧繚繞。我的鄉愁??!彌漫在天空,卻煎熬著我的心。我的鄉愁?。∈俏覊粜押蟮囊宦曈脑沟牡膰@息。我的鄉愁??!是白裊裊中略有些淡藍的炊煙。我的鄉愁??!是我心里的苦澀的味道。我的鄉愁啊!是我心里的一個永遠的痛。我始終糾結于離開家鄉是不是一個注定要犯的錯誤。
14、在那一縷縷的思鄉,時光把我帶向遠方,當年的那個小女孩,她那無憂的快樂和青春,在記憶里,它變得漸行漸近,又變得漸行漸遠。刻下了留戀的目光,讓我永久收藏。
15、思鄉的人?。∷监l是以無法撫平的傷痛。對于遠離家鄉的人,家鄉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家鄉就是一朵永不凋謝的花;家鄉是一副永恒的畫;家鄉是一種濃濃的味道。我美麗的家鄉啊!傾注了我無盡的思念。我也不知哪一年,哪一時,哪一刻才能回到家鄉。然而那群山的樹木會依舊在嗎?一切都會有所改變嗎?是的!歲月的消逝中一切都有可能改變,然而我的思鄉之情卻永遠不會改變。
16、這個城市繁華空曠,膨脹著虛浮的快樂,而我,滿目荒蕪,找尋陌生的熟悉。你的手伸過來的時候,我隱忍著的疼痛與柔弱,層層蘊開。你說,該回家了。這里雖繁盛喧囂,卻始終不屬于我們。鄉音裊裊,生生扯落我眼底的淚。
17、鄉愁是一杯茶,這是一個平庸的比喻,但我卻很喜歡。我不愿把鄉愁說成酒,因為鄉愁沒酒那么濃烈,鄉愁只能是在無人的暗夜的一縷清香,將遠離喧囂世界的我們一點一點溶解。鄉愁是茶,總在苦澀中帶著那么一點甘甜;鄉愁是茶,但卻不會愈沖而愈淡。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教學;體會
古詩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常吟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養他們的詩學素養。應當說古詩就像一杯陳年醇香的佳釀,滋養著炎黃子孫的血脈;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著民族的魂魄。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新理念指導下培養學生的詩學素養,探索出教學古詩的新思路。
一、運用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感受意境美
在教學古詩時,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多條渠道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
(1)介紹作者背景。每一首古詩的作者都有他特定的生活背景和個人閱歷,學生了解了這些以后,就能把握作者作詩時的特殊心情去讀詩去想象。
(2)聯系現實生活。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把現實生活中學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詩中,拉近距離,搭起入境橋梁。
(3)運用直觀形象。在古詩教學中往往由于條件的限制,不能實景實物進行觀賞,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圖片和音樂等輔助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學生通過這樣的親身體驗,就容易理解詩意。
(4)豐富情感想象。教學時指導學生想象詩中的情節、場面。這樣既訓練了學生把語言、文字轉化為再現能力、想象能力,又幫助學生弄懂了詩意,感受古詩意境之美。
二、古詩教學必須注重課題操作策略
(1)自主感悟,讀準詩句。古詩語言精練、含蓄、優美,首先要讓學生抓住重點字、詞,讀準字音,了解字義,讓學生大聲朗讀,“不求甚解”地讀,讀通,讀好,讀到朗朗上口,在讀中自悟。
(2)自主理解,畫詩意圖。激發學生進入詩句所描述的景象,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體會詩句的描寫,充分發揮想象,畫詩意圖。古詩把詩人豐富多彩的生活內容熔鑄造在短短的幾十字中,以少勝多,以大見小,給古詩教學鑒賞者留下充分的再創造的余地。
(3)畫演古詩,探究詩意。古詩意境深邃,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擴展,想象的空間。詩意圖形成了,學生對古詩的感悟又深了一層,在教學中讓學生合作交流討論,結合自己畫出的詩意圖,對照詩句說說或演演自己對詩句的理解和體驗,從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4)討論交流,體悟情理,品味語言美。進一步啟示和激發學生深入地體驗和審視感受,領悟詩句中蘊涵的深沉的情感和深刻的事理。講中有導,導中有練,啟發學生悟法用法,引導學生放寬思維,說自己想說的,不要盲從于書本。
(5)創設情境,感悟朗讀,感受意境美、音樂美。小學語文古詩教學訓練重點在朗讀指導上,而朗讀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應引導學生感受情境,讓他們進入角色獲得自己的情感體驗,發揮自己的創見性去表現古詩的思想感情。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多渠道創設情境,引學生入“境”,要求教師范讀,學生領讀,教師學生講讀,指名朗讀和熟讀成誦,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受到美的教育。
(6)改寫古詩,體驗創新。在學生學習了古詩,對其形式、意境、構思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再加以適當的點撥、誘導,觸發學生的美感,讓他們學習詩中的寫作手法對古詩進行改寫。
三、多元教學,渲染意境,入情入境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詩歌是藝術創作的結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讓學生領略到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詩教學的難點,因此這就要靠語文教師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古詩教學豐蘊起來。好的語文課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好的古詩教學同樣給人帶來藝術的享受,令學生回味無窮、余音繞梁。例如,教學中師生依靠詩意情境作畫,教師的深情范讀,相配的古典名畫,師生誦讀時配以古樂激情,欣賞現代作曲家演繹的古詩詞等等,都能讓學生體會到詩文中的詩情畫意,激起學生對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師只有通過多種手段、媒體才能使學生跨越時空,捕捉到古人那悠遠、空靈的氣息,陶冶情操。古詩詞講究格律,字斟句酌,值得推敲,通過品評、誦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習作品質。如有表現詩人才情的“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那種一氣呵成,暢快淋漓的美感,這和杜甫立志“語不驚人死不休”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分不開的。也有體現詩人字字推敲、鍥而不舍的千古佳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教師引導學生賞析、品味的過程,也同時是向詩人學習習作的過程,這些隱性學習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品評、鑒賞的能力,將使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受益匪淺。
四、拓展閱讀,培養詩趣,積淀學生的文化底蘊
關鍵詞:高中語文;詩歌鑒賞;讀懂;內涵
中圖分類號:G421;G633.3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0-0044-01
無論從新課標的角度還是從高考備考的角度,都要求高中階段的學生要具備初步鑒賞詩歌的能力,這對于語文教學既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如何才能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呢?
一、讀準題目
許多詩的題目中標出了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如我們學過的王維的《山居秋暝》一詩,題目中就包含了時間――“秋暝”,地點――“山居”。再如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就點明了時間――“九日”,也就是重陽節,地點――“齊山”,事件是“登高”。李白的《送友人》點明了人物――“友人”,事件是“送”,也就是給友人送別。實際上只要不是無題詩或是只有詞牌名的詩歌,我們都可以從題目上找到相關信息,都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詩詞大意。有的題目中還會標明思想情感和題材。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就標明了文章的思想情感是“懷遠”,思念遠方的人,表明這首詩的題材是思鄉懷人,基本情調清楚了,再解讀整首詩歌就事半功倍了。像這樣的詩歌還有許多,《春夜別友人》《送魏萬之京》是送別詩,《燕歌行》《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是邊塞詩,《旅夜書懷》《寄揚州韓綽判官》是思鄉懷人詩,《念奴嬌?赤壁懷古》《西塞山懷古》是詠史懷古詩,《卜算子?詠梅》是詠物詩,《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是寫景抒情詩……
二、記準作者
鑒賞詩歌要留意作者,因為作者的信息給我們指明了很多答題方向,如詩人的時代特征就決定了其詩歌的思想內容,同是唐代,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詩人們的情感都會有所不同,因為每個時期的時代特征有異,盛唐時期,經濟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這個時期人們的思想積極進取,力求報效國家、建功立業,感情基調是積極向上;而到了中晚唐就改變了,社會矛盾頻發,國家逐漸衰頹,這時的文風改為憂時傷懷。
詩人的詩風我們更要注意,還要積累下來,像李白的詩風――豪放飄逸,了解這種風格可以幫助我們找到詩人的寫詩技巧,詩人善于夸張,詩歌中喜歡用“千”“萬”這樣的數字,極盡夸張。如“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寫出了視友情第一,視金錢如糞土的豪放之態。詩人又善于想象,像他的《蜀道難》《夢游天姥吟留別》等詩篇極盡想象力,所以又有“詩仙”之譽。也許這種風格不一定都能概括詩人的所有作品,但我們要抓住其主要風格,積累相關知識。這樣有風格的詩人還很多,王維“詩中有畫”,孟浩然恬淡閑適,杜甫沉郁頓挫,蘇軾“新天下耳目”,李商隱婉麗幻譎,李清照清新婉約含蓄……
三、重視注解
注釋的作用不容小覷,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許多知識,如某個詞語的意義不理解,小注中的解釋給我們幫助;作者的年代經歷不了解,小注會給我們相關解釋,這些小注的信息往往是難點,如果忽略了,是怎么也無法解答的,所以一定要慎重對待。如《過融上人蘭若》一詩,如果下面小注不給解釋,“融”是和尚的名字,“上人”是對和尚的尊稱,“蘭若”是和尚的住所,我們豈不是要抓狂。再如白居易的《題元十八溪居》,如果不看注釋,僅僅看詩句,我們會認為他寫的是山水詩,但有了小注對元十八的解釋,“元十八是白居易被貶江州時的朋友,隱居在瀘州五老峰下”,我們就對文章的思想情感有數了,作者是對朋友超凡脫俗的隱居生活的贊美。
四、找準“情詞”
許多詩歌的主題多在表現情感的詞句上,所以要想理解詩歌的主旨,就要找到有關“情詞”,也就是表現情感的詞語,如李商隱的《錦瑟》中結句“只是當時已惘然”中的“惘然”就是詩中的“情詞”,詩人“無端思華年”,以至于追憶了許多往事,到頭來還是不勝迷惘惆悵。所以,由此看來,我們要多從詩歌的結尾中找找表現情感的詞句,像李煜的《虞美人》的“情詞”是結句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的“愁”字,表現了故國喪失之痛;李清照的《聲聲慢》的“情詞”是結句中的“怎一個愁字了得”的“愁”字,表現了詩人歷盡國破家亡喪夫的苦痛。但也有在詩歌中間出現“情詞”的,像柳永的《雨霖鈴》的“情詞”就是“多情自古傷離別”中的“傷離別”,表現了詩人和情人的離別之傷。也有從詩的開頭就出現“情詞”的,如晏殊的《蝶戀花》的首句“檻菊愁煙蘭泣露”中的“愁”字就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五、積累知識
首先,要積累文言知識,雖說詩歌不需要像文言文那樣一一對應直譯,但我們還需要積累一定的文言知識,如我們做過的試題,謝榛的《秋日懷弟》中有一聯“秋天落木愁多少,夜雨殘燈夢有無”,考查學生這聯的修辭手法,許多學生都寫成了“擬人”手法,這是因為學生的文言知識積累還不足的緣故,實際上這聯是倒裝句,應該這樣調整,“秋天落木(似)多少愁”,“夜雨殘燈(似)有無夢”。這樣調整,這聯的修辭手法就是比喻了。其次,要積累詩歌的意象意義。詩歌中的許多意象,古人早都做了固定的內涵,像楊柳、長亭有離別的意義,杜鵑、明月有思鄉的凄涼之意,鴻雁、魚有傳書信之意,小舟、飛蓬有漂泊之意……我們要讓學生好好地積累相關意象的意義,才能更好地理解詩意。
欲懂千家詩,怎解其中味。學生只有了解了這些詩歌的相關知識,掌握了這些讀懂詩歌的技巧,才能讀懂詩歌的意義,進而自信地鑒賞詩歌。
參考文獻: